飞上天的猪:玩转A股主题投资(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8:24:32

点击下载

作者:胡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飞上天的猪:玩转A股主题投资

飞上天的猪:玩转A股主题投资试读:

前言

二十四岁那年,我加入中信证券,成为一名证券分析师。说实话,刚入行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股票是什么东西,更不知道是什么因素导致它涨涨落落犹如潮汐,于是我拼命地学习各种分析方法,诸如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宏观分析等,当然还有我职业起步阶段所从事的量化分析(量化思维在我后来的研究和投资工作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学习和应用各种分析方法时,我最大的困惑是,刚以为自己搞明白了一种方法,但将其应用于接下来的股市实践时,会再一次找不到北。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后来我意识到,证券分析师就是喊口号的,不管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股市还是那个股市,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只不过喊对了客户会称赞我们有“几把刷子”而已。

巴菲特说,“对于刚开始起步的投资人来说,应该寻找已经被证明长期成功有效的投资方法,然后依葫芦画瓢照着做就行了。”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当我打算由研究转入投资时,便是这样做的。因为工作之便,我结识了很多投资牛人,有公募基金的,也有私募基金的,还有游资,在与他们的深度交流中,我发现各家的投资思路真是五花八门,即使是在私募基金内部或者游资内部也会分成很多流派。后来,当我静下心来,把他们的投资思路和行为采用量化思维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后,发现他们在大部分时间里“道不同不相为谋”,但是,一旦他们达成一致,便会推动某个主题板块出现连续的上涨,2006—2007年如此,2013—2015年也是如此。

进一步细想可知,不管是2006—2007年超级牛市中风头强劲的周期性行业,还是如今五花八门、大行其道的主题概念炒作,寻求的其实都是最具“成长性”的板块,只不过经济好的时候热点在周期股的“业绩”上,经济不好的时候热点在新经济的“概念”上。在炒概念的时候,“业绩”是股民们集体臆想出来的,因此,本质上我们都是在炒作处于风口之上的热门板块,故可以统称为“主题投资”。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主题投资的爆发点往往发生在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宏观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产生多重共振时,也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值得我们投入重兵大干一场。

有读者肯定会问,“像我这样的散户怎么能搞得懂这么多分析方法呢?”其实,笔者何尝不是如此,曾经苦苦钻研技术分析,却交易得疲惫不堪,自以为掌握了整套基本面分析框架,却仍然没能看懂某些产业的投资亮点。还有,周围的很多朋友都在郁闷地说,“2006—2008年,股市可以说就是经济的晴雨表,可是2013—2015年两者间却找不到太强的对应关系。”是的,不要说绝大部分散户无法掌握炒股的十八般武艺,即使是专业的基金经理也常常疲于奔命,他们在既定的时间里能够完全看懂的行业不会超过5个。不过,虽说我们谁也没能力成为全能型选手,但是我们却可以取长补短,特别是把分析师、财经媒体等的外部力量用到投资判断中,如此便可以事半功倍,或者说,我们更愿意做有头脑、伺机而动的猎手,而不是守株待兔的农夫(或者没有章法的无头苍蝇)。

本书探讨的“飞上天的猪”便是遵循这样的投资逻辑,它是用来狙击主题猪的“猎枪”,用量化思维把影响主题投资的各种因子(K线图、产业动态、分析师的看法、投资者的情绪等)“指标化”,然后据此把主题板块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之后要做的便是剔除杂念、照章操作——春天潜心观察,夏天果断买入,秋天逐步卖出,冬天默默观望,如此便大功告成了,正如《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所说的,“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与一般的财经书籍不同,本书既没有K线图战法和跟庄理论,也没有艰涩难懂的选股法则,而是旨在为读者提供一种简单易懂且操作性强的投资方法,它有助于我们少走弯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直达中国股市命门的阳光大道上。

最后,谈一谈本书的结构。

本书的前两章以讲故事的手法回顾A股市场自2002年以来的经典战役,由此将读者自然地带入到如何在A股市场挣钱的思考中,其中:第1章侧重于讨论“炒业绩”,炒A股并不是不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只是人心浮躁,有业绩的板块也容易被炒过头,或者说我们更愿意玩“价值投机”;第2章侧重于讨论“炒概念”,当出现某个新的主题时,即使短期看不到任何业绩,我们也会打开脑洞,想象着新主题板块欣欣向荣、日进斗金的情景。

第3章以前两章的案例为出发点,结合中国的文化特性与西方的行为金融学,探讨中国股市的挣钱之道以及中国特色的投资文化。简单地说,中国股市是趋势投资非常严重的市场,投机盛行、趋势重于选股,中国股民普遍喜欢选择处于热点之上的“板块”。以“追热点、听消息、挣快钱”为代表的投资文化使得A股市场更像是主题投资的游乐场,毫不夸张地说,主题投资就是一切,跟对了主题板块就意味着我们的投资决策对了80%以上。

既然中国股市“经济好的时候使劲吹业绩,经济差的时候玩命炒概念”,那么投资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找到处于热点之上的主题板块。本书第4章,提出了“飞上天的猪”模型,希望教会读者如何用最有效的办法找到热门板块以及怎么寻找买点和卖点。失败的主题投资往往只有K线图一个亮点,而成功的主题投资一定是技术面、基本面等因素多重共振的结果,也一定是各路资金群体博弈的结果,“飞上天的猪”就是主题投资世界的制胜钥匙。一旦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这把钥匙,按照股市本身规律操作,也许我们就能稳稳地挣钱了。

最后一章抛砖引玉,站在中长期角度探讨未来3~5年最具潜力的主题板块。错过了月亮,我们还会愿意错过星星吗?在主题投资的世界里,只要用心聆听市场的声音,我们就能找到下一头飞上天的猪。

在最后说句题外话,就像我们看惯的那句“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一样,笔者也想郑重申明一下,本书中讨论的主题板块大都是过往经验,对未来的预测也是出于个人思考,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思维方法,但不能成为买卖建议。 1  炒业绩:剑走偏锋的价值投机

有人说,即使是巴菲特来了中国也无计可施。这话略显夸张,其实,炒A股并不是不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只是人心浮躁,有业绩的板块也容易被炒过头,而炒过头后自然会有回落的时候,所以我们更愿意玩“价值投机”。

当某个板块出现大幅度的盈利增长时,价值投机者们就会陆续进场,之后便会引来更多的跟随者,直到大家一起把它“炒上天”,让好好的绩优蓝筹股也插上了泡沫的翅膀……然后我们便开始了漫长的挤泡沫过程。1.1 2002—2003年的汽车:一次“非典”引起的购车潮

2003年,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绝对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此之前,中国股市刚刚经历过一场腥风血雨般的暴跌,一批隐藏在互联网外衣下的庄股终于现了真身,泡沫破灭之快令人终生难忘。曾经的疯狂让散户一度深信,资金推动与概念炒作相结合的庄股模式才是在A股市场挣钱的制胜之道,殊不知击鼓传花的欢愉总有结束的时候。大部分散户因为没能及时割肉而损失巨大,最后落寞离场,股市的成交也变得越来越低迷。在某种意义上,2002—2003年堪称漫漫长熊的中段,散户们艰难地熬着,因为喜爱坐庄的资金选择了休养生息。但历史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公募基金正是在这样的黯淡时刻闪亮登场的,它们在整体平淡的2003年奏响了属于自己的乐章,公募基金从此成为“价值投资”的代名词。

公募基金其实不是2003年才出现的。1998年3月27日,当基金开元宣布成立时,公募基金就正式以“高富帅”的形象踏入了中国股市。那个时候,无论是媒体还是基民对于它们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不过,它们在1999—2001年庄股盛行的年代并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当中有市场的因素也有自身处于摸索期的原因,有些基金甚至走了弯路被曝出“黑幕”。总之,2001年之前,大家除了记住封闭式基金上市时的疯狂外,也知道了公募基金的投资组合里常常有20只以上的股票。

当时的股市里有这样一群股票,它们在上一轮互联网浪潮中不受待见,因为它们忠厚老实,不会穿花衣、不会讲故事。这群股票所属的行业就是支撑着国民经济命脉的银行、石化、钢铁、煤炭、电力,还有当时正在起步阶段、仅有部分富人才会拥有的汽车。它们虽然有着不错的财务报表,却被实力雄厚的资金“选择性”地忽视,因为其缺乏可炒作的“概念”,而且也不会主动配合资金画出优美的K线图。因此,这群股票随着熊市的不断深入跌到了近乎白菜价的地步。

如果仅仅是因为便宜,这群股票还不能被价值投资垂青。不过恰逢其时,我国政府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采取了相对保守的政策,使得石化、钢铁、煤炭、电力等行业的产能都出现了供求缺口。因此,当中国经济回暖时,这些产业即使加大马力、全力开工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于是它们变得想不挣钱都难。这才是令公募基金津津乐道的关键所在——公募基金不仅看到了周期板块的便宜,而且精准地预判了它们的盈利跃升。公募基金在媒体上不断宣讲,正是自己挖掘了这些周期板块的投资价值,有媒体还给这些周期板块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五朵金花”。

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明明有“五朵金花”,笔者却偏偏选择汽车股作为这个时期的代表呢?那是因为:汽车股不仅具有“五朵金花”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周期复苏、业绩攀升),而且它的爆发还有偶然性因素,即“非典”在中国的肆虐。汽车股从默默无闻到大爆发,还让一个叫肖华的基金经理名噪一时,他因为在汽车股上的大胆下注而成为当年最闪耀的基金经理。

当38岁的肖华所管理的基金摘得2003年基金排行榜的桂冠后,他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不止一次地谈到,刚开始自己并不看好汽车股,认为中国加入WTO后,国际汽车巨头将疯狂涌入国内市场,国内汽车业极有可能被打得落花流水。

事情开始的发展确如肖华所预料的那样,自2002年初开始,受进口关税大幅下调的直接影响,进口车大幅降价,进而带动国产汽车大幅降价。然而,正当媒体大呼“狼来了”之时,中国政府实施了较为严格的进口车配额制,也就是说,虽然进口车性能更好、价格也降了不少,但再好卖也就卖那么多。

这招相当管用。之前算盘打个不停、犹犹豫豫的国际汽车巨头迅速改变了战略方针,一改之前整车出口的完美计划,转为推动合资企业的实质性进展,也就是说,本地生产本地销售。中国此举不仅起到了保护本土汽车的作用,而且给几大汽车企业带来了实质性的机遇,它们在与国际汽车巨头合资的过程中一边享受着汽车市场飞速发展的利润,一边学习汽车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在后来的十几年中,国际汽车巨头不断提高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各种新车型不断涌入国内——不怕你不买车,就怕你挑得眼花缭乱。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2002年的时候,可供购买的私家车品种很少很少,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出来,无非就是桑塔纳、夏利、捷达等。除此之外,在西南重镇还有一家名为“长安”的汽车公司,它当年以生产微型汽车为主,旗下的主力车型是如图1—1所示的奥拓和长安之星。图1—1 2002—2003年畅销的奥拓和长安之星

是的,当时车型少得可怜,而且这些车型以人们现在的眼光怕是看不上的。可是,它们在当时却是名副其实的明星车型——桑塔纳是很多民营老板的标配,奥拓是很多爱车族的梦中情人,长安之星则满足了三四线城市的用车需求(便宜、实用)。

随着2002年下半年以来汽车销量的不断攀升,以研究为核心投资依据的公募基金敏锐地捕捉到了汽车行业的景气上升,它们大量买入这些后来被称为蓝筹股的汽车股,其中:博时基金是最激进的,而掌管博时价值增长基金的肖华则将上海汽车(2012年1月股票简称正式变更为“上汽集团”)和长安汽车都买成了重仓股(两只汽车股占基金净值的比例一度达到8%和6%)。

随着公募基金的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基金持有的汽车股的数量不断增加,最终,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等股票的十大流通股东几乎全部换成了公募基金的名单。刚开始,很多人觉得很奇怪:基金为什么会买入这些姿色平平的国企股;有的人甚至公开嘲笑:这些基金投资能力太差,只会买些四平八稳的股票填充投资组合,然后等着收管理费。尤其是当2002年底基金组合披露时,质疑声越来越大,因为虽然长安汽车相比年初有一些上涨,但上海汽车却一直处于横盘状态。

不过,2003年转机来临。按最初的设想,公募基金吃进不少的汽车股,无非是预判2003年的汽车行业会延续之前的高景气,但绝对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会让汽车行业进入“发烧”状态。SARS病毒的肆虐史

2002年11月16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此后广东范围内的患者不断增多,并很快传播到其他省市,但并没有引起当局足够的重视。直到北京于2003年3月初确诊了第一例患者后,SARS病毒在北京疯狂传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北京彻底沦陷,无论是疑似病例还是确诊病例数量均攀升至全国之首(最高峰时,单日接诊病例超过150人),由此引起的恐慌让全国人民闻SARS而色变。当时,笔者被单位放假两周,与同事们窝在宿舍楼里自给自足,度过了一段难忘的非典型休假时光。再往后,随着防疫工作的有效展开,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数量逐步降了下来,疫情最终于2003年夏季完全得到了控制,“非典”事件就此画上句号。

在“非典”期间,由于SARS病毒的高传染性,加上恐慌情绪的升级,公共交通成了危险系数最高的地方。但是,人们并不会因为“非典”的可怕而完全停止社会或者经济往来,而是选择避开人流——乘坐开窗通风的出租车,或者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于是乎,很多有购买能力的居民选择提前实施购车计划,他们冲进4S店或者车市,把一辆辆桑塔纳、夏利、奥拓、长安之星开回了家,这使得正在慢跑的国内汽车市场瞬间加速,如同坐上火箭一样,销量在几个月内出现了“井喷式”的增长。据报道,2003年上半年几乎所有国内汽车厂商都在满负荷运转,一些紧俏车型常常需要等待几周时间才能生产出来。

上市公司本就具备一定的产品优势,加上在“非典”引发的购车狂潮中的满产满销,使得它们成为2003年上半年最挣钱的企业之一,其中,上海汽车2003年上半年净利润攀升到9.6亿元,同比增长136%。更大的奇迹发生在长安汽车身上,旗下的主力车型奥拓和长安之星依靠超高的性价比在增长缓慢的微型车中杀出一条血路,分别卖出去3.0万和9.6万辆之多。最终,长安汽车的半年报交出了7.6亿元的高利润,同比增长450%。由于其异常高的利润增长率,一些媒体针对其财务处理方式提出了诸多质疑,但是撇开财务做账的因素,长安汽车的业绩仍然是令人侧目的,因为主力车型的热销是客观真实的存在。

伴随着上海汽车、长安汽车不断报出劲爆的销售业绩,质疑基金重仓汽车股的声音日渐消失,相应地,很多投资者从瞧不起汽车股转而成为汽车股的拥趸,最终推动汽车股在2003年上半年出现了一波强劲的主升浪,上海汽车、长安汽车的股价都实现了翻番。前面提到的肖华管理的基金正是凭借汽车股的爆发登上了基金冠军的宝座,其掌管的基金在2003年取得了34.35%的净值增长率,远超当时上证指数10.27%的涨幅。

事后,肖华在采访中多次提道,“投资一个公司,对其的估值不仅要看它现在的盈利情况,还要看它未来的盈利情况。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成功的关键在于对未来增长潜力较大的股票提前做了研究和挖掘,后来市场发展的方向与之吻合甚至比预想的还要快。”

图1—2展示了长安汽车在2002—2003年的K线走势,也能让我们从中发现汽车股的炒作路线。图1—2 2002—2003年长安汽车K线走势及汽车股炒作路线图

虽然在2003年的价值投资潮中,公募基金因为重仓持有“五朵金花”而一战成名,被冠以了“价值挖掘者”的称号,虽然媒体和管理层都希望借助公募基金的大力发展改变A股“散户化”、“情绪化”的特征,但实际上,公募基金的重仓股换手率大都超过了200%,由此反映了公募基金只不过在某种程度上靠近价值投资者的定义,骨子里仍然是趋势投资,或者说“价值投机”。其深层次的原因是,A股的市值结构以周期股为主,它们具有天然的周期型特征,利润随着经济周期的波动而剧烈波动,真正能够在3年以上的时间内保持业绩平稳的公司少之又少。巴菲特之所以能够实践价值投资并取得盛名,离不开可口可乐等优秀的上市公司。反观国内,这样的消费型公司少之又少,白酒企业曾经挣得了一些虚名,但也没维持太久便落于沉寂。1.2 2006—2007年的工程机械:赶上最好的时光

如果梁稳根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三一重工的K线图,这位三一重工的掌舵人一定会想起2005年6月10日那天——当时,三一重工的股改方案在股东大会上以93.44%的高赞成率通过,标志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打响了第一枪。从此,三一重工作为“中国股改第一股”载入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史册。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份被人为划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其中:非流通股为上市之前就存在的国有股或者法人股,它们占据着大股东或者类似的地位;流通股为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的股份。股权分置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它的存在严重割裂了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的利益关系,形象地说,“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心”。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体系下,中小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购买股票从而成为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东,他们自然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努力经营,从而推高股价。然而,大股东由于无法通过二级市场获得股权增值的利益,因而对于股价的涨跌漠不关心,他们只关心可以从资本市场圈走多少钱。而且更要命的是,即使中小投资者对于大股东的不作为有多么不满,他们也没办法撤换大股东。毫不夸张地说,股权割裂导致非流通股与流通股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长期利益冲突。

正是考虑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监管层不止一次提议和商讨各种可行的方案,但每次都因为股市的大幅波动而作罢,其实这是因为投资者无法跨过心理上的那道坎——他们固执地认为,全流通会大幅增加股票的供应从而导致股价大跌。或者说,中国的大部分投资者并不真正懂得股票的真正价值,股票对他们来说就是赌博的筹码,如果大股东的筹码可以任意甩出来,那么他们手中的筹码就没那么“珍贵”了。

虽然事后看起来无比顺利,但当监管层宣布三一重工成为首批四家股权分置试点企业后,梁稳根并没有料到事情的走势,因为在他看来,2005年的股权分置改革与当年的农村改革一样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实质性地解决大股东和管理层的经营积极性不足的难题。为此,梁稳根还公开提出了一个“大猪小猪”的比喻——大猪和小猪关在猪圈里,饲料挂在墙上,大小猪都吃不到;如果大猪不把饲料拱下来,大猪没吃的,小猪肯定也没有,改革后的制度安排就是要解决“大猪”拱食的动力问题。

富有戏剧性的是,梁稳根的大猪小猪的比喻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事后三一重工的年报不断证明他的睿智和高瞻远瞩。当时的情况是,针对三一重工抛出的股改方案,各类投资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表达着自己的不满,甚至有些持有大户通过抛盘行为直接施压。面对出乎预料的场外阻力,三一重工无疑表现出了后来成长为伟大企业的潜质,坚韧不拔地推进股权改革进程,一方面在对价上作进一步的让步(由10股送3股提高为10股送3.5股),另一方面与投资者进行了多次开诚布公的沟通。最终,参与表决的流通股东增添了更多的信心,他们选择与三一重工的大股东站在同一条船上。

有人说,“没有股权分置改革,就没有2006—2007年的大牛市”,这话说得感性了一些,但不容置疑的是: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上证指数刚刚创下998.23点的新低(交易低迷,单日成交额徘徊在50亿~100亿元的区间);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股市没过多久就迈向了牛市之门,之后更是步入了令人咋舌的疯狂,以至于很多投资者在事后感叹“牛市来得太快了”。

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股市赶上了最好的时光,尤其是当参与股市的各方以无比的勇气跨过股权分置的“心坎”后,内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外部的大好经济环境进行了一次完美的碰撞——无论是地产基建拉动的内需还是出口旺盛带动的外需均处于最好的时光,而上市公司则在完成股改后实现了大小股东之间的利益一致性,大股东和管理层集中精力搞生产,投资者掏出真金白银参与增发,为上市公司再生产提供充足的财务弹药,这样的和谐局面最终让我们看到了上市公司利润的爆发式增长,而工程机械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先看一组数字吧。如图1—3所示,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推股份的净利润从2005年的2.2亿元、3.1亿元和0.96亿元,爆发式地增长到了2007年的16.8亿元、13.3亿元和4.7亿元,增长倍数分别为6.6倍、3.3倍和3.9倍。图1—3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推股份的成长性比较

回顾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工程机械板块“魔幻”爆发的背后有非常清晰的内外需背景,它是全球经济同步共振的结果。

内需方面,国家基础设施是工程机械最大的需求来源之一。按照“十一五”计划,中央政府打算开工3.8万亿元的交通基建项目,比“十五”期间增长73%。实际上,由于旺盛的经济需求,2006—2007年的实际投资增速一度接近30%的高位,而之前的投资增速一直在15%~20%左右的水平运行。与基建相比,房地产开工是市场驱动的投资模式。早在2005年之前,楼市就已经进入上升周期,但那时房价上涨尚算平稳,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也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进入2006年以后,楼市却不断升温并最终演化为“日光盘”、“面粉比面包贵”、“房价坐火箭”等现象,不仅让望楼族心伤不已而且令政府倍感头疼。回过头来看2006—2007年的楼市,房价暴涨不可避免,而房价暴涨定然会刺激地产商扩张的步伐,政府也会增加土地供应以平抑房价,这些都会带来新开工的持续增长,相应地,水泥泵车、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的需求量将会在短时间内大增。楼市火爆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自1998年房改新政以来,中国房地产业正式进入“住宅货币化、市场化、私有化”的新纪元,延续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化运作的商品房。相应地,银行按揭业务的出台和推广降低了房屋购买的门槛。从此以后,无论是普通人的购房需求还是更高层次的投资需求都被彻底激发出来了。

客观地看待2006—2007年的楼市爆发,它是一国或者地区经济繁荣的必然结果,无论日本、中国台湾还是中国香港,莫不是如此。具体到中国,原因有三:

1)城镇化正处于加速的进程中,大量的人集聚到城市里,而拥有自己的房子是人们最看重的东西,房地产本身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

2)由于政府管制下的土地供应总是慢半拍,所以新楼供应不足是常态,再加上人们因为经济繁荣、股市大涨而变得越来越富有,因此,房价持续上涨便有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房价越涨就越刺激人们的购房欲。

3)由于旺盛的出口和高增长的GDP,人民币自2005年开始走向一条持续的升值之路,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既推动了房价的上涨也带动了房地产的投资需求。据报道,海外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押注人民币资产。

外需方面,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在国际市场中也获得了不小的份额,因为当时的全球经济也处于一段甜蜜时光中,但是,你们可能会问:“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怎么可能跟国际巨头竞争?国际市场不都认卡特彼勒、小松等品牌吗?”是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这样的,但是,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方面,中交建、中铁工、中铁建等大型央企兼具劳动力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在全球化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市场份额,它们自然会更多地使用中国的工程机械产品;另一方面,以三一重工、中联重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敢于挑战,在与国际巨头的比拼中不断学习和摸索,一步步让国际市场认可了中国的高端制造能力。据统计,在2006—2007年期间,中国工程机械的出口额同比增长都在60%以上。

总之,内外需双旺造就了工程机械行业的高景气,特别是火热的楼市更是推动整个板块利润骤升的超级燃料,是比基建贡献更突出的内需来源。再看看股市的反应吧!2006年,工程机械板块全面爆发,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推股份等分别上涨385%、247%和248%,之后的2007年再接再厉,进一步上涨了77%、158%和138%。在2007年的巅峰时刻,三一重工的总市值达到了600亿元,整个工程机械板块的平均市盈率超过了30倍,这样的疯狂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再挣钱的周期股也有衰落的时候,当经济增速自高位逐步回落后,工程机械板块在2008年的大熊市摔得也很惨,这也是周期股的魅力所在。以三一重工为例,图1—4展示了这一时期它的K线走势,从中也能看出这段时期工程机械板块的炒作路线。图1—4 2006—2007年三一重工K线走势及工程机械股炒作路线图

回首2005—2007年的大牛市,抛开全球经济火热的大环境不说,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股市的一次解放生产力的大变革,它的顺利推行打破了阻碍上市公司发展和创新的制度枷锁。从此以后,A股进入了全流通时代,如果股票是首次公开发行,原始股东可以在1~3年后任意卖出,由此全体股东在股权利益上达成了法理上的统一。在全流通体制下,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除了关心公司利润的最大化还要关心公司市值的最大化,也就是说,股价高低终于成了大股东、中小股东、管理层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且,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定向增发新流通股的方式(解决现金收购资金不足的难题)收购优质资产,从而实现快速的扩张与发展,这也为2013年开始的并购牛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3 2009—2011年的白酒:当年份酒贴上了消费升级的标签

很多经济学家批评说“中国股市是个大赌场”,但中国的巴菲特信徒们表示不服,他们举例说,“贵州茅台、云南白药、格力电器、伊利股份等都是货真价实的长线金股。”是的,如果回溯它们在2001—2011年期间的历史数据,可以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投资结论,即它们的盈利增长与股价上涨是完美匹配的——以贵州茅台为例,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茅台的盈利增长了27倍,而它的股价也相应地上涨了27倍。换言之,股价上涨完完全全是由业绩增长所驱动的,这正是价值投资者所追求的投资理念——市场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忽视公司的成功,但最终一定会用股价加以肯定。

诚然如他们所说的,在中国股市上也能找到买入后便可一直持有的长线消费股,但是问题在于这样的股票实在是太少了,谁又能眼光毒辣地把它们从上千只股票中翻出来呢?而且,即使有幸翻出来了,谁又能始终不渝地一直持有它十年呢?凡是做到这些的,绝对有资格自诩为巴菲特的信徒,比如私募大佬但斌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不仅是茅台的忠实粉丝而且还是腾讯的长期投资者,因为但斌先生相信“买最好的企业,长时间坚持持有”便是最有效的投资策略,为此他写了一本记录自己投资心得的书(名叫《时间的玫瑰》),有兴趣的可以买来看看。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发生在2009—2011年期间白酒股的投资故事。在爆发“塑化剂”事件和反腐力度升级之前,以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等为首组成的白酒军团,一度成为机构投资者眼中不老的神话——它们的拳头产品总是不时地宣布提价,它们的盈利总在不断增长,它们的股价自然是不断创新高。

其实,白酒股在2003—2005年期间的震荡市便已经“小荷露出尖尖角”了。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让白酒行业措手不及,白酒消费尽显颓势,于是几个大型的白酒企业开始寻求突破,不过,大佬们除了酒的品质都一样好外,品牌策略却大不相同,其中:

●贵州茅台以“喝酒护肝”等作为宣传口号,在原有的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升华,向市场传递健康酒的消费理念。刚开始的时候,一些媒体跳出来攻击茅台的“护肝说”,讽刺茅台玩营销伎俩,但随着茅台据理力争、亮出精心准备的研究案例,茅台酒最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推广效果,茅台酒逐步被打造成了“绿色、健康、生态”的高端白酒,从此缔造出多年的年份酒断货、一酒难求的销售神话。

●五粮液选择收缩战线,大刀阔斧地砍掉很多子品牌,转而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投入和提价策略以巩固主打品牌“五粮液”的高端地位。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五粮液的宣传攻势和提价策略让五粮液与茅台紧紧地捆绑到了一起,成为中国白酒产业金字塔尖上公认的双雄。

●洋河股份则走了一条独特的产品创新之路,它通过大规模的市场调研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口味偏好,推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绵柔型”白酒,即“蓝色经典”系列,投放市场后一炮打响,迅速在白酒行业掀起一股“蓝色冲击波”,而“绵柔型”更是成为其他白酒企业不可复制的、仅仅属于洋河的独特标签。

经过群雄们的共同努力,白酒产业逐渐走出了低谷,尤其是2003年秋五粮液宣布再次提价100元后,高端白酒以其文化传承、好品味和健康性俘获了国人的消费心理,中国的白酒产业从此进入黄金岁月。而且,由于上市的白酒公司多为中国名酒,包括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即使如酒鬼、老白干、伊力特等也是强势的地方品牌,因此,在这一轮高端白酒的消费热潮中,上市公司其实是主要的受益者,它们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为了各名酒之城的纳税大户。正是因为白酒消费的持续走高,白酒股在接下来的2006—2007年牛市期间表现得十分强劲,整体涨幅甚至不亚于当时领涨的金融和地产,而且由于不受印花税调整、地产调控等影响,白酒股更是成为机构投资者眼中的“不倒翁”。一个朋友事后跟我透露了他当时的“神兽级”操作策略——他把部分仓位长期固定在贵州茅台上面,当有股改或者其他事件驱动的股票出现时,他就买入这些股票;而一旦这些股票不再上涨,他便再次换入贵州茅台。你们说,我这朋友的操作策略是不是特别牛?

虽然白酒股在2006—2007年牛市期间表现强劲,但那时我们还不能称之为白酒股的巅峰时刻,因为当时的GDP增速处于过去10年的最高水平,其中2007年的GDP更是令人震惊地增长了14.2%,因此周期股才是2006—2007年大牛市的主角。然而,超火爆的经济增长仅仅维持了一年,此后便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而陷入了困境——出口总额骤减如雪崩,地产销量迅速滑落……中国股市也随之跌进了超级熊市,上证指数从6000多点跌到最低仅1600多点。很多周期股因为盈利下滑而跌掉了70%的股价,不过茅台却丝毫不受影响,它的盈利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仍然没有停下增长的脚步,虽然它的股价也随着大熊市而被腰斩,但比起其他周期股来说不知道好多少倍。

随着经济增速不可逆转的下滑后,中国经济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白酒不再仅仅是经济增长的配角,而是一跃成为了之后数年不容挑战的主角。这样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呢?当2008年GDP增速掉到9.6%的水平时,稳增长成为中国政府考虑的头号问题,整个中国都在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于是,才有了后来影响深远的4万亿投资计划和地产刺激新政,以及当时所提出的改变经济增长结构、提高消费在GDP中占比的转型规划。不可否认,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崛起,他们承接了部分的高端白酒消费,但更主导的因素来自于政商消费和公款消费的迅猛增长——一方面,不管是4万亿带来的大规模基建还是房价暴涨引发的地产投资热潮,政商消费都必然少不了,酒桌上谈事本就是国人的文化;另一方面,当时的地方财政相当宽裕,各种形式的公款吃喝也给白酒消费提供了新的出口。

面对如此旺盛的白酒消费,大部分白酒企业并没有预料到,甚至有些莫名地惊诧,但它们在过去几年的市场拼杀中已经练就了一身本领,于是它们迅速作出了战略调整。对于茅台、五粮液等一线企业来说,它们的高端白酒本就满产满销,所以它们更多的是采取一边扩产能、一边提价的策略,而其他白酒企业如古井贡酒、山西汾酒等则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提高自己的市场覆盖率。它们学习龙头企业的经营策略,不仅在广告投入、品牌建设、产品创新上下足了功夫,而且大胆走出之前所倚重的优势省,不断扩大渠道,不断下沉渠道,甚至将代销的小红旗插到了县乡一级,从此,神州大地各级政商对于高端白酒的需求都被我们的上市白酒企业覆盖了。

此外,高端白酒由于连续提价,还具有了投资的属性,很多高端白酒的经销商正是因为边卖酒边屯酒,获得了双重利润。也正是由于高端白酒的畅销和高利润,才倒逼着白酒企业推出了越来越多的高端酒和“年份酒”,而后美其名曰“消费升级”。

在这段仅属于白酒股一家的黄金岁月里,大盘指数在2500点~3000点之间原地踏步,而白酒股却集体创出了历史新高。图1—5展示了古井贡酒这段时期内的K线走势,从中也能看出白酒股的炒作路线。图1—5 2009—2012年古井贡酒K线走势及白酒股炒作路线图

若论投资者的大众情人,自然非茅台和五粮液莫属,不管哪家地方白酒发威,券商研究所都会重点推荐它们,但是,更大的投资奇迹发生在那些奋发图强的后辈们身上——先是古井贡酒和洋河股份发力,之后是全力主推青花瓷系列的山西汾酒,最后是异军突起的两个地方白酒,即酒鬼酒和沱牌舍得。

一位朋友睿智地评价道,“2009年以后,白酒股与澳门博彩股的走势非常像,简直是孪生姐妹。”你别说,还真是这样的!难怪,当时的策略分析师也好,基金经理也好,无不感叹“选来选去,还是白酒靠谱”。不过,物极必反,黑天鹅往往发生在我们把白酒股奉为圭臬时,它们首先因为“塑化剂”而褪下光环(对“年份酒”的追求可能是引发“塑化剂”事件的祸根),接着因为连续反腐而堕入平庸!

当年份酒贴上“消费升级”的标签时,白酒股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神话——业绩一直增长、股价一直上涨,而当政商消费退潮后,大量高端白酒陷入了滞销的困境,白酒股因此进入最残忍的“戴维斯双杀”,即业绩和估值都往下走,尤其是酒鬼酒、沱牌舍得等二线白酒股摔得尤其惨。1.4 2013年的影视:《泰囧》异军突起,数钱数到手软

2009年10月30日,筹划多年的创业板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由于推出创业板的初衷是为了给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或者新经济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和发展的平台,因此,当华谊兄弟领衔的28罗汉成功登陆A股时,投资者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待,上市当天平均106%的涨幅便是最好的呐喊。

虽然市场热情很高,但并不是每个股民都有权买卖创业板的股票,前提是符合一定的条件且去营业部签署风险揭示书,因为创业板在当时被认为是高风险的股票。从运行之初的3年来看,监管层的制度设计确实保护了投资者,因为创业板指数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碌碌无为如沉睡的猪,媒体甚至戏称创业板没有投资价值,只有挤不完的泡沫。不过,这样的困境却在2012年底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业板所代表的新经济后来成了众星捧月的所谓“风口上的猪”,创业板因此也化身为牛股集中营,以至于一些无法开通创业板的新股民公开责难监管层——“你们说是保护我,其实就是不想让我们挣钱,哼!”

创业板初登厅堂时,华谊兄弟无疑是当时的市场焦点、媒体宠儿,这不仅仅因为它是A股市场中第一家拍电影的上市公司,更是因为它的股东名册实在太过亮眼——既有马云、江南春这样的商界大佬,也有冯小刚、李冰冰、黄晓明等影视大腕。上市之初,冯小刚曾是华谊兄弟的金字招牌,他的电影就是贺岁片的代名词,也是华谊兄弟的主要收入来源;上市之后,冯导贡献了《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卖座的大片,但由于上市时涨幅太高,即使《唐山大地震》的票房突破6亿元,华谊兄弟的股价也没有摆脱漫漫长熊的走势。图1—6列出了近几年冯小刚电影的票房情况。图1—6 1997—2012年冯小刚电影票房

更要命的是,华谊兄弟投入巨资、冯导呕心沥血拍摄的《一九四二》因为不合市场口味而交出偏低的票房,因此招致投资人用脚投票,砸了华谊兄弟一个放量跌停。回顾当时的情形,市场情绪非常悲观,创业板指数连续下跌,最终创出了历史新低点,上证指数也击破了2000点的心理底线,但正所谓物极必反,牛熊的转换从此起步了,只不过在2013—2015年的超级牛市里,创业板才是牛熊转换的真正主角,而主板则成了跟班。

如果说华谊兄弟的放量跌停是创业板空头的最后一次宣泄,那么《泰囧》的上映则拉开了创业板的牛市序幕。当冯导放话《一九四二》的票房会让一些电影专家大跌眼镜时,他以为观众会像2010年喜欢《唐山大地震》那样喜欢《一九四二》。然而观众却是如此地不给面子,他们众口一词,认为冯导的电影太沉重太压抑,不禁大呼道,“冯导您还是拍喜剧吧。”而就在此时,《泰囧》在光线传媒的巧妙安排下提前上线了(而《一九四二》还没下线),它集合了徐峥、黄渤和王宝强等三位顶尖喜剧明星,故事情景设在多姿多彩的泰国,电影从头到尾充满着搞笑、卖萌、奇葩等各种喜剧元素,而这些才是观众们真正需要的,他们希望在忙碌完一天的工作后找到放松和开怀大笑的感觉。于是,《泰囧》出乎意料地火了,而且火得一塌糊涂。《泰囧》不仅逗乐了国人,而且在当时的电影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暴。首先,《泰囧》的票房节节攀升,三天过亿,五天过3亿,最终票房达到了12.67亿元,刷新了国内电影票房的新纪录;其次,喜剧演员出身的徐峥转身成为导演后,拍出的喜剧电影更具时代性、更接地气,让市场看到了青年导演的潜力;最后,尽管口味挑剔的一线城市观众对于《泰囧》并不狂热,但它无疑迎合了中小城市的审美和口味,最终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中小城市影迷的口口相传,《泰囧》在非一线城市取得了极其可观的票房,由此给电影发行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

从《泰囧》开始,票房过5亿元就不再是个事了,例如《西游·降魔篇》票房高达12.47亿元,赵薇的处女作《致青春》票房高达7.19亿元……而且更为关键的是,由《泰囧》所带来的新锐导演和平民喜剧的魅力从此将国内电影市场带入了一个新天地,有人甚至戏言,电影终于从精英们的消遣变成了大众的消费。其实,这并不是《泰囧》一片的功劳,券商研究所为我们作出了更加详尽的解释:

●口红效应

2010年后,我国经济增速不断下行,经济周期进入衰落期,人们于是有了更多的休闲时光,这便是著名的“口红效应”,电影、手游、视频网站等都是那一段时间火起来的。相对来说,电影是所有娱乐消费中最便宜的,因为在过去10年里,电影票价一直在30元左右波动,而人们的收入却是不断上升的。而且,多年以来,虽然很多中小城市没什么电影院,但盗版碟、视频网站等已经培养了国人的观影习惯。因此,当看电影的花费与吃路边摊差不多时,电影就自然而然进入了大众消费的行列。

●电影投资热

在“资产荒”和实体经济惨淡的形势下,电影票房的逐年上升让场外资本看到了挣钱的机会,而且,与烧钱烧脑的高科技、互联网等产业相比,影视的门槛实在是低很多,于是乎很多无处可去的资本跟风杀进了电影领域。在过去的三年里,中国到底成立了多少影视制作公司不得而知,但是换个角度看看,A股市场中有多少上市公司抛弃主业并购影视资产,便是最好的佐证。资本的大量介入打破了原有的投拍机制,一些新锐导演和年轻编剧不再是电影产业的无奈看客,他们相比之前更加容易获得投资,从而可以拍摄一些不太一样的电影,由此我们才能看到各种题材和各种风格的电影。

●银幕数高速增长

2001年院线制改革启动,民营资本可以参与电影院线的投资,从此以后,以万达为代表的院线不断投入建设。尤其是2010—2012年,国内银幕数的年均增长率高达40%,而且自2012年以后,银幕的增量主要集中于二三线以下城市,到2012年底,全国县级城市已拥有数字影院近千座,银幕超过3000块。从此,电影消费可以覆盖到全国的大部分中小城市。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高了购票的便利性

2012年以前,虽然一些专业的售票网站也能提供在线售票和选座服务,但票价打折不多,而且依赖于电脑上网。腾讯、阿里、豆瓣、时光网等进入在线售票领域后,购票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逐渐普及起来,观众通过手机端的微信公众号、电影购票软件等便能方便地完成查询影讯、在线购票、在线选座等服务,而且移动端的影评与社交等功能解决了观众选择电影的困惑,一些没有甄别能力的观众可以跟着大众的喜好选择电影。据统计,部分城市在线售票总额已经超过了50%的市场份额。

总而言之,当看电影成为大众的日常消费品时,电影产业的爆发便成为不可阻挡的事情:需求端,银幕数的快速增长释放了国内庞大的观影需求;供给端,资本的大量介入打破了原有的投拍机制,新导演、新剧本、新题材不断涌现,新电影的宣传攻势力度很大并且一波接着一波。从此,电影行业成为了挣钱机器,A股市场的影视股成为了“风口上的猪”。

2013年初,A股市场中仅有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纯正的影视股,卖方分析师自然将它们作为影视行业的首推标的。不仅如此,在资本圈不断渗透到影视产业之前,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等是当之无愧的大佬,它们占据着明星、导演、编剧、发行等资源。因此,它们首先分享到了电影产业爆发的红利,数钱数到手软,例如:华谊兄弟一季报同比增长459%,光线传媒一季报同比增长317%等。盈利的大幅增长吸引了投资者的普遍关注,影视股迅速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整体翻番的板块。

如果仅仅是内生增长,影视股再怎么折腾也有它的天花板,因为任何一家影视公司能拍的影片或者电视剧也就那么多,但是股市提供了另外一种增长途径的可能性,那便是以收购资产为手段的外延式增长,例如:华谊兄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游戏公司银汉科技51%的股权,以现金形式收购张国立公司70%的股权;光线传媒以现金形式收购新丽传媒的部分股权;华策影视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克顿传媒100%的股权。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