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发展系列教材之六——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评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8:37:22

点击下载

作者:王惠珊,何守森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早期发展系列教材之六——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评估

儿童早期发展系列教材之六——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评估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评估/王惠珊,何守森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儿童早期发展系列教材

ISBN 978-7-117-19472-3

Ⅰ.①儿… Ⅱ.①王… ②何… Ⅲ.①儿童心理学-研究-教材②儿童-行为-研究-教材 Ⅳ.①B844.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4)第147554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儿童早期发展系列教材之六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评估

主  编:王惠珊 何守森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7年4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9472-3

策划编辑:曲春晓

责任编辑:闫宇航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儿童早期发展系列教材编写委员会

顾  问 王国强 江 帆

主任委员 张世琨

副主任委员 秦 耕 王巧梅 张伶俐 曹 彬

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兰兰 王惠珊 王惠梅 石 川

     

朱宗涵 刘兴莲 江 帆 苏 英苏世萍 杨慧霞 吴 虹 吴颖岚

     何守森 何燕玲 张 波 张 悦

     范 玲 周 敏 官锐园 赵更力

     赵丽云 郝 波 郝树伟 胡佩诚

     宫丽敏 贺 静 徐轶群 徐海青

     徐晓超 徐震雷 郭素芳 黄小娜

     康 东 蒋竞雄 窦 攀 戴耀华

     魏玉梅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的儿童,明天的世界。

儿童,是家庭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我国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在于儿童。儿童健康是人的一生全面发展的基石。关注儿童健康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医学定义,孕期及0~3岁为儿童早期。儿童早期发展是指这期间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等全方位的健康发育。儿童早期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阶段,其影响会延续到成年期,甚至终身。当今,全球人口健康状况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相关代谢疾病都在日趋加剧。目前,中国每年慢病的支出费用已经占全部医疗费用的80%。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也遇到挑战,一些现代病也开始发生在孩子身上,如孩子肥胖或体重超标,影响了孩子日后的发育和健康。多项来自于流行病学、临床和实验室的研究结果不断提示,慢病高发趋势以及人一生的健康成长,根源可能来自生命的最早期。儿童早期培养及健康状况,对人一生的身心发育、个性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患病的概率等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关系。进而也就提出了“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也即“DOHaD的概念”,呼吁人们更多关注人最初的1000天。国际社会都已经把健康的目光投向了儿童早期发展。对儿童的早期投入和干预,促进儿童良好的身心发展,对于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保障和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应该成为新时期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让中国的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发育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历经数十年努力,在降低儿童死亡率和发病率,保障儿童生存,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随着儿童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儿童早期发展将成为新时期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儿童保健工作将更加重视儿童的生长发育,重视儿童成长的环境,重视家庭中父母的养育过程,重视社会对儿童成长的多方面的支持。根据儿童早期发展的策略,儿童保健工作将努力拓展新的服务内容,研究新的适宜技术,发展新的专业和学科。近年各地在儿童早期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将为提高新时期儿童保健工作的学术研究水平、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工作加快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高度重视儿童早期发展工作。2014年已经把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列为全委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责任单位为妇幼健康服务司。为破解“中国儿童早期究竟如何发展”这样一项新的科学命题,妇幼健康服务司着手组织制定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标准等系列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具有国家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促进中国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华民族世代繁荣昌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使儿童早期发展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妇幼司委托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一道,组织权威专家,在以往开展儿童早期发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编写了这套《儿童早期发展系列教材》。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早期发展总论”、“孕产期营养”、“孕产期心理保健”、“家庭养育与家庭规划”、“婴幼儿营养与体格生长促进”、“儿童心理行为发展与评估”、“促进心理行为发育适宜技术”、“高危儿管理与干预”八个方面,明确了从胎儿期到婴幼儿期儿童早期发展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促进儿童早期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服务内容,以及相关的适宜技术,供各地在儿童早期发展相关培训中使用。

科学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是一项新的任务,本教材也是对各地相关工作的总结,凝聚了多位专家和广大妇幼健康工作者的心血和努力,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经验不足,本教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基层工作者在实际应用中批评指正,我们将不断改进完善,为提高中国儿童早期发展科学水平而不懈努力!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司司长2014年9月5日第一章 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特点

小儿心理行为发育与脑发育密切相关,脑的发育是小儿心理行为发育的物质基础。小儿心理行为正常发育的前提,是其大脑解剖形态的完善和功能成熟。第一节 脑和神经发育一、脑发育的可塑性

神经系统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调节机构,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完成的。而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起着控制和调节全身各系统功能活动的作用。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尤其是脑的发育最为迅速,小儿出生时大脑神经细胞数目已基本与成人相同(约1000亿),但细胞分化还在继续(图1-1)。出生时脑重量约370g,占体重的1/8左右,而成人脑重约1500g,占体重1/40。6个月时脑重约600~700g,2岁时达900~1000g,为成人脑重的75%,至3岁时脑重超过出生时3倍,7岁时已接近成人的脑重。在生命最初2年,脑发育较快。3岁时大脑皮层6层结构才基本完成,8岁已接近成人。可见,儿童早期大脑有很强的可塑性。图1-1 儿童脑发育示意图

婴儿出生时的大脑神经细胞已与成人相同,但是轴突与树突形成不足,还没有形成大脑各区间复杂的交织,对于脑细胞起支持作用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分裂在生后3个月才达到高峰。新的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成直到生后2岁。有人认为听觉系统神经纤维开始髓鞘化在胎儿第6个月,但进程缓慢,直到4岁还未完成(图1-2)。图1-2 脑神经发育变化图二、影响大脑发育的因素

大脑发育并非随婴儿年龄增长而自然成熟,除新陈代谢所需营养物质外,重要的是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外界刺激愈频繁、愈强烈,脑细胞发育速度就愈快。即在外界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刺激过程中,大脑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完善。

脑发育的物质基础是各种营养素,营养缺乏将对正常的脑发育过程,尤其是脑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网络形成的关键时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脑细胞的增殖、分化特点是“一次性完成” ,故妊娠后期及产后的营养就显得特别重要。错过这个关键时期,再也无法补偿,从而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至终身。第二节 运动发展

儿童运动能力的发展与其脑的形态及功能有关,因为运动是在大脑皮质直接参加和控制下发展的,此外尚与脊髓及肌肉的功能有关。运动的发育是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同时运动发育又能促进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

出生后第一年,人类在动作的发展上成就非常大。特别是作为人类特有的动作——手的动作和直立行走的出现,标志着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第二年相对稳定,第三年又是迅速发展的时期。儿童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顺序,即不同年龄阶段出现不同的运动行为,而且运动的发展还遵循着一些规律。一、运动发展规律

1.从泛化到集中

婴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不精确的,以后逐步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动作,由不协调到协调。例如将一块毛巾放在婴儿的脸上,不同年龄的婴儿表现不一样。2个月的婴儿只会全身乱动,出现的是一个泛化反应,而5个月的婴儿则能双手定向朝毛巾的方向乱抓,8个月的婴儿已能准确地毫不费力地拉下毛巾。

2.从上到下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自头端向足端进行,比如儿童先是会抬头,然后才会坐和爬,最后能站和走。

3.从近到远

即儿童动作的发展是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然后逐渐向远端发展。例如,儿童首先出现的是抬头、抬胸,双臂、双腿等躯干近端大肌肉的动作,以后才是手部灵巧的小肌肉的动作。

4.先正后反

即儿童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例如:先学会用手抓东西,以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先会扶栏站起,后会从立位坐下;先能向前走,后才会倒退走等。二、运动发展顺序(一)大运动

大运动是指姿势或全身的活动。比如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跳跃等等(图1-3)。

儿童大运动发展程序:

●1个月:俯卧位时能勉强抬头。

●2个月:俯卧抬头30°~45°,直立位时头一晃一晃竖一下。

●3个月:俯卧能持久抬头至45°,扶着坐时头向前倾,头稍晃不稳。

●4个月:俯卧抬头90°,扶坐时头稳定。

●5个月:能翻身至俯卧位,拉坐头不后滞。

●6个月:拉坐时会主动举头,扶站能自动跳跃。

●7个月:俯卧时以腹部为中心做旋转运动,可以独坐1分钟。

●8个月:独自坐稳,左右转动自如,扶着栏杆能站立。

●9个月:会爬行,并会拉物站起。

●10个月:会扶栏杆横走,扶栏杆自己坐下。

●11个月:拉着一只手能走,会独自站立片刻。图1-3 儿童大运动发育

●12个月: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能走几步,会爬上台阶。

●15个月:独走稳,拉着一只手能走上楼梯。

●18个月:会拉玩具倒退着走,自己扶栏走上楼梯。

●2岁:跑得好,会双脚跳,独自上下楼梯,会扔球、踢球。

●3岁:两脚交替上下楼梯,会双脚从末级台阶跳下,能骑小三轮车。(二)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是指手和手指的运动和手眼协调操作物体的能力。精细动作多为小肌肉的运动,在全身大肌肉发育后迅速发育。儿童的手在精细动作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婴儿抓握物品的方式最初是用手掌的尺侧,进而用全掌抓握,然后发展到桡侧掌抓握,8~9个月开始用手指抓物,10个月会用拇指与示指对指取物,以后手指的灵巧性继续发展。精细动作的基本动作包括:抓握、翻揭、搓揉、撕扯、夹取、旋开、捏取、捻压、折叠、捆缚等。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愈来愈需要其双侧肢体的配合性动作。比如:1岁内的儿童会双手传递玩具,拿两块积木对敲;2~3岁的儿童会穿珠子、系纽扣;4~5岁儿童则能用剪子剪东西。而且,随着精细动作水平的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愈来愈占重要的地位,贯穿于精细动作之中。

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程序:

●2个月:看见玩具时手舞足蹈、全身乱动。

●4个月:能将玩具在手中留握较长时间,会伸出双臂试够悬挂于胸前的玩具。

●6个月:迅速伸出手够抓面前的玩具,抓握方式为全掌大把抓握。

●8个月:会传递、摇、敲桌面等多种方法玩一个玩具,抓握方式为桡掌或桡指抓握。

●10个月:能够拇-示指对指取小物品,会笨拙地主动松手放下或扔掉手中的玩具。

●12个月:灵巧地钳式捏起小丸,一手能同时抓握2~3个小物品,会轻轻地抛球。

●15个月:叠2~3块积木,大把握笔自发乱画,会用勺取食物。

●18个月:叠4块积木,能几页几页地翻书。

●2岁:叠6~7块积木,能一页一页地翻书,正确握笔,模仿画垂直线。

●2岁半:叠8~9块积木,能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会穿短袜和便鞋。

●3岁:叠10块积木(图1-4),能临摹圆形和十字,会穿珠子、系纽扣。图1-4 儿童搭积木第三节 语言的发展

语言为人类所特有,它是词的符号系统,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人们交往、思维的工具。从广义上来说,文字、语言、视觉信号、手势等均属于语言的范畴。一、语言发展的阶段

正常儿童语言的发展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述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一环套一环,一岁以前儿童主要是咿呀作语和初步理解阶段,一岁以后开始学说话,先说单词,然后组成句子,逐步完善。

语言的发展离不开听觉器官、发音器官和大脑功能的完善。任何一项功能的异常均可出现语言障碍。因此对语言发展缓慢的儿童,应首先检查有无听力障碍或发音器官的器质性损害,以便尽早佩戴助听器或手术治疗。而对智力上落后儿童的语言障碍,则必须进行早期训练,才能提高其发展水平。二、语言发展进程

●2个月:可发出几个单元音(a、i、o等),能与成人交流发音。

●4个月:会出声笑,大声叫,能咿呀作语,主动对人和玩具发出咕噜声。

●6个月:喜欢对熟悉的人发音,出现唇辅音,会模仿咂舌音,叫名字开始反应。

●8个月:能发出重复音节“ma ma”、“da da”等。

●10个月:能够咿呀学语,对成人的要求有反应,会招手“再见”,或拍手“欢迎”。

●12个月:听懂几样物品的名称,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会学动物的叫声。

●15个月:能说出6个左右的词,会指自己身体部位,开始出现难懂的话。

●18个月:能说10~20个词,用言语辅以手势和表情表达需要。

●21个月:能说20~30个词,会说“不要”、“我的”,说出几个图画的名称,能将2~3个词组合起来。

●2 岁:能说3~4个字组成的简单句子,会用代词“我”、“你”。

●2岁半:会说6~8个字的复合句,不再说出难懂的话,能说短的歌谣。

●3 岁:会说姓名、性别,说2~3种颜色的名称,能回答成人的简单问题。第四节 儿童认知的发展

认知指获得和利用知识的过程,是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各种认知因素共同参与、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由于认知涵盖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很多重要方面并广泛渗透于其他心理过程中,因此认知始终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认知过程是一个信息的接受、编码、储存、提取、使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概括为四种系统,即感觉系统、记忆系统、控制系统和反应系统。认知就是在儿童探索活动中能动的发展起来的。一、感知觉的发展

在婴儿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过程中感知是一个基本的心理过程。照顾婴儿的行为本身就对婴儿的视、听、嗅、味和触觉提供了刺激,所有这些刺激在婴儿的认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1.视感知发展

视觉刺激在儿童和他的环境联系中提供着重要的信息。婴儿出生时,他的眼睛已经有相当好的光学特点,即有瞳孔对光反射,已能看见明、暗及颜色,但新生儿所有的视神经细胞都尚未发育完善,还需要经历一个成熟发展的过程。

儿童视感知发展程序:

●1个月:短暂注视,目光缓慢地跟随移动的物体至中线。

●2个月:开始出现头眼协调,目光能水平、上下跟随移动的物体90°。

●4个月:头眼协调好,目光跟随移动的物体180°,并且做环形跟随。

●6个月:目光跟随落地的物体,开始能辨别场景的深度。

●9个月:长时间看远处人物的移动。

●12个月:偏爱注视小物品。

●18个月:注意悬挂3米处的小玩具。

●2 岁:区别直线与横线。

2.听感知发展

新生儿出生时鼓室没有空气,所以听力低下,听觉阈限高于成人10~20分贝。生后3~7天听觉敏锐度有很大提高,2个月已能区别出笛声和铃声,4个月以后能按类别区分不同的语音,这种感知不同语言的能力有助于以后语言的学习。

儿童听知觉发展程序:

●1个月:对铃声有反应。

●2个月:区别笛声和铃声。

●3个月:头转向声源。

●4个月:听悦耳声音时微笑。

●6个月:对母亲语音有反应。

●9个月:可迅速、直接地寻找声源。

●12个月: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声音的反应可以控制。

●18个月:区别不同的声音,如犬吠声与汽车喇叭声。

●2 岁:上述区别较精细,如揉纸声与流水声。

●3岁:区别更精细,如区别“ee”与“er”语音。

正常儿童的听觉强度为0~20分贝。如果听觉强度在20~40分贝为轻度听觉障碍,40~60分贝为中度听觉障碍,60~80分贝为重度听觉障碍,>80分贝以上为极重度听觉障碍。早期发现儿童先天性和后天性听觉障碍,尽早佩戴助听器,早期进行听力语言康复,就能让大部分聋儿能听、会说,像正常儿童一样健康成长、生活和学习。因此,近几年新生儿、婴幼儿定期的听力筛查已逐步列入儿童健康检查之中,筛查结果可疑和异常者,需通过电反应测听法中的脑干诱发听力电位测定,以早期诊断听力障碍。

3.皮肤感觉发展

皮肤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触觉及深度感觉,儿童皮肤感觉很早就表现出来。

新生儿痛觉已存在,但不敏感,痛刺激后出现泛化反应。新生儿对温度的感受性比较敏感,能区别牛奶和水的温度太高或太低,尤其对冷刺激比热刺激更能引起明显的反应。所以刚出生的新生儿遇到冷环境会大声啼哭,如果放到温暖的地方很快就不哭了。洗澡时如果水冷也会大哭起来。

新生儿的触觉有高度的灵敏性,小婴儿就能对接触身体的襁褓或被褥等任何不舒服的刺激表示强烈的反应。特别敏感的是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帘等处。例如在物体接触嘴唇的时候,小婴儿就会发生口部动作;在物体接触手掌的时候,他立刻就会抓握物品等等。而大腿、前臂、躯干处比较迟钝。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皮肤感觉的灵敏度和定位能力逐步提高,同时手部皮肤在感知周围物体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3岁时已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软硬、冷热、糙滑等,5~6岁能区别相同体积而重量不同的两个物品。

4.嗅觉和味觉发展

婴儿出生时嗅觉中枢及末梢已发育成熟。哺乳时新生儿闻到奶香就会寻找母亲的乳头,4个月的婴儿就能比较稳定的区别好的气味和不好的气味,比如喜欢好闻的味,而不喜欢难闻的味。

儿童味觉的发展也比较早,新生儿时期就能对不同味道的东西产生不同反应。对微甜的糖水表示愉快,吸吮速度增加,间歇时间缩短;而对酸的或苦的东西表现出一种特有的消极表情:皱眉、闭眼、张嘴等。4~5个月以后的婴儿味觉更加敏锐,对任何食物的改变都会出现敏锐的反应。

总之,婴幼儿早期认知活动主要建立在感知和运动的基础上,早期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适应性就是以后智力的由来。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语言逐步发育,儿童认知从外部动作活动转向内部心理活动。其认知发展是连续有序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因此,0~6个月的婴儿要多进行视觉、听觉和触觉刺激,加强他对人类语言的理解。1岁以后的幼儿手的精细动作快速发展,他将在不断摆弄物品中迅速提高认知水平。2~3岁儿童皮肤感觉的灵敏度和定位能力逐步提高,已能辨别各种物体的属性,如软硬、冷热、糙滑等,手部皮肤在感知周围物体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幼儿期口语发展迅速,儿童认知开始进入最初的思维阶段。二、注意的发展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当人的心理活动集中于一定的事物时,这就是注意。注意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始,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孤立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特征。

1.注意的分类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自然发生的,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如儿童听到汽车鸣笛时,不由自主地去注意。有意注意是指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如学生听课时需要有意地集中注意在老师的讲课上。3岁以前的儿童基本上还是无意注意,具有无目的、无预见的性质,其注意仍是由客观事物的鲜明性、情绪性和强烈程度等特点所决定。3岁以后才逐渐发展形成有意注意。

2.注意的发生与发展

注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2个月的婴儿仅为无条件的定向反射,3~4个月则能较长时间注意一个新鲜事物;6~7个月对鲜艳的物体和声响产生定向反应,会准确地转头寻找;之后到1岁,注意时间延长,并会用手触摸注意的物品,尤其是注意感兴趣的事情;1~2岁的儿童,不仅能注意当前感知的事物,还能注意成人语言所描述的事情;至3岁,儿童的注意进一步发展,能倾听故事、歌谣。学龄前儿童开始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学龄初期的儿童集中注意的时间可达20分钟左右,10~12岁左右可达25~30分钟。

注意对儿童认知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从小就应培养。对3岁以前的儿童来说,首先要注意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环境,扩大经验,增长知识,发展感知觉。人的感知觉越敏锐,他的注意就越易被外界刺激物所引起。而3岁以上的儿童,则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兴趣、意志和自制力,发展有意注意,并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三、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过程,是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记忆主要有再认和回忆两种形式。原来感知过的事物在眼前重新出现,而且觉得确实感知过,即称为再认;过去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却在头脑中重现出来,即为回忆。

1.记忆的发生发展

儿童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记忆能力也随着初步发展起来。婴幼儿的记忆首先出现的是再认。5~6个月的婴儿能再认妈妈,从复杂的背景中分辨出妈妈的脸,但此时再认的保持时间很短,只有几天,如果离开妈妈一段时间后,婴儿就不认得妈妈了。1岁的婴儿能再认10天前的事,并开始出现回忆。3岁的儿童可再认几个月以前的事,回忆可保持几周。而4岁的儿童即可再认1年前的事,回忆可保持几个月。一般来说,人不能回忆3岁以前的事情。

2.婴幼儿记忆的特点(1) 记忆时间短,仅可保持几天至几星期。(2) 记忆的内容少,限于经常接触的熟悉的事物。(3) 记忆内容多带有情绪色彩,对快乐或恐惧的事情比较容易记住。(4) 记忆的无意性很大,记忆过程缺乏明确的记忆目的,主要凭兴趣进行。随着他们的探索行动,感兴趣的就记住了,不感兴趣的则不屑一顾。(5) 记忆中喜欢背诵,但在理解基础上记忆远比不理解的机械背诵效果好。(6) 记忆的精确性尚差,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改善。

在培养婴幼儿记忆的能力时,首先要注意创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情绪环境,丰富的生活内容,便于其记忆。其次通过游戏、生动的玩具、朗朗上口易于理解的儿歌及讲故事,给予必要的刺激,以逐步发展幼儿的有意记忆和记忆的精确性。四、思维的发展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从个体角度看,儿童思维的发展经历着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程。年长儿在进行思维时,三种思维往往相互联系,通常不会是单纯地利用某一种思维形式。

1.思维的年龄特点

婴幼儿期是人的思维发生和初步发展时期。2~3岁儿童开始产生思维的低级形式——感知动作思维,到学龄前阶段发展起具体形象思维,之后出现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逻辑思维。

2.思维的类型特点

所谓感知动作思维,就是思维过程离不开直接的感知和动作,思维在动作中进行,与行动分不开。2~3岁的儿童只有在直接感知具体事物时才能进行思维,他们不能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例如,绘画时不是先想好了再画,而是边画边想,边想边画。

儿童从3岁左右,具体形象思维开始发展起来,并在整个学龄前期的思维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谓具体形象思维是利用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即依靠表象、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联想进行的思维。例如学龄前儿童在绘画中可以事先想好事物的形象,然后再根据表象去绘制。具体形象思维是在感知动作思维的基础上形成的,正是感知动作思维使儿童积累了最初的一批事物的表象,为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在儿童知识经验范围之内,他们能够进行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即依靠概念、通过判断和推理进行思维。例如,学生运用数学符号和概念进行数学运算和推导。5~7岁儿童的思维活动中已经有这种思维的萌芽,这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其中词起着重要作用。五、想象的发展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与回忆不同,回忆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再现,而想象则是人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调节在头脑中形成过去从未感知过的新形象。

1.想象的发生发展

1岁以前的婴儿没有想象,1~3岁开始有想象的萌芽。例如,拿一块饼干放到娃娃嘴里让娃娃吃,画个圆圈将其转为“太阳”等。想象的内容非常贫乏,想象零散、片断,局限于模拟成人生活中的某些个动作,没有什么创造性成分。进入学龄前期的儿童想象要丰富得多,从日常生活的人和玩具逐渐扩大到社会环境,甚至宇宙。例如扮演小司机开火车,与星星、月亮打电话等。不仅想象的对象广了,想象的内容变得完整、细致和系统,并且加入很多创造性成分。

2.儿童想象的特点

学龄前儿童的想象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主要表现在:①想象的主体易变化,画画时一会画小人,一会画飞机;②想象有时与现实分不清,经常将童话里的事情当成真实的;③想象具有夸大性,如儿童都喜欢听拔萝卜等夸张性强的故事;④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常常没有预定的目的,因而富有幻想的性质。在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时,可以用续讲故事、补画面、提问、听音乐等方法来进行,为以后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打下基础。第五节 社会情感的发展

人的高兴、悲伤、焦虑、恐惧、欢喜等心理现象都是各种形式的情感和情绪,它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应。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属于外部表现,具有情境性、暂时性和冲动性,当然是不稳定的;情感是人类所独有的,它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一、依恋的产生与发展

儿童情绪和情感的发展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分化、丰富起来的。其中,婴儿依恋的形成和发展对他情绪情感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图1-5 亲子依恋

新生婴儿对谁都会笑、会发声音,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陌生人逗引,都会产生同样的反应。但是三个月以后,他开始能在相当的程度上辨别人,对母亲比对别人凝视的时间长,并且有特别的微笑,六个月的婴儿,这种倾向变得非常明显,陌生人抱他就哭,母亲抱他就会立刻不哭;听到母亲的声音就高兴,对母亲微笑、主动发音,而一旦母亲要离去他就会哭着要去追。婴儿自身对母亲或其他特定对象之间所形成的这种感情联结,就是我们所说的“依恋”(图1-5)。婴儿出生后,首先有生理上的需求,即需要有人给他喂奶、为他换尿布、洗澡等,人类还有更高的情感上的需求,即婴儿需要有人对他微笑、说话、抚摸等。而母亲与孩子密切接触,无微不至地关心照料,使孩子的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均得到满足,这时婴儿能确认自己是被爱的,就会对爱他的人产生信任,从而形成依恋。有了依恋,才能获得安全感,才能在满足、坦然、愉快的基础上去探索外界环境。如果婴儿早年丧失母爱,未获得生理上、心理上的满足,那么他就建立不起对他人的信任感,也就无感情依恋过程。这样的儿童无安全感、胆小、孤僻、呆板,受到压制、欺侮、虐待则变得敌视。有些成年人个性孤僻、脾气古怪、不能与别人融洽相处、感情脆弱,以至某种精神病的发生,往往可追溯到儿童早期依恋形成的失败或需要受到压抑,比如亲人死亡、父母离异、长期生病住医院、弃婴等。二、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是在人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例如小婴儿不舒服就哭,吃饱、睡醒后就高兴。情感则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人对社会性需求是否得到满足而采取的不同态度的反应,例如年幼的儿童与母亲在一起很高兴,但见到生人马上就表现出不安;尤其是年长儿童逐步发展起来的责任感、荣誉感、道德感,这是人类所独有的。

与母亲形成健康的依恋,对儿童以后的情绪与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儿童对母亲健康依恋的形成,是他学习爱别人的基础,婴儿从对母亲的依恋开始,逐步扩大依恋的圈子,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学习并掌握了处理好人际关系的能力。所以,儿童对母亲依恋的形成,是儿童一定要完成的最重要的课程。依恋发展的过程,即使儿童向自立发展的过程。

婴儿早期的经验对他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和情感时,首先要注意从小给予他足够的爱,并教他爱父母、爱老师、爱小朋友、爱小动物等;其次,要教他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感的外部表现,如摔倒了不哭,玩具可以跟小朋友共享等,来培养儿童稳定、良好的心境;同时还要注意从小培养将来的道德观、荣誉感、责任感等良好情感,正确地引导他克服和抑制嫉妒心、虚荣心等一些不良的情感。三、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社会交往主要指与人交往的能力,其发展也是小儿智力发展的重要内容。0~3岁儿童的社会交往主要在亲子和同伴间。婴儿早期在与抚养人的交往中建立了最初的感情依恋和交往关系,这就是最初的社会行为。早期亲子交往指儿童与其主要抚养人间的交往,亲子交往不仅有利于小儿注意力与感知力的发展及情绪和情感的稳定,而且对小儿与同伴的交往也有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小儿成年后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行为。1~2岁幼儿最喜欢与父母一起玩,充分的玩耍将帮助儿童发展自信心和对人的信任。2岁以后儿童身体运动和操作活动的技能增强,尤其在双手摆弄物品方面比以前更加协调。应经常鼓励儿童做他能做到的事情,提高儿童自理能力,以增进自信心。同时要让儿童与同龄儿多接触,模仿他们的行为,鼓励他与其他人分享食物和玩具,逐渐形成和发展谦让、帮助、利他、合作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同伴交往是儿童的一种心理需要,幼儿能主动寻找同伴交往,而且与同伴的交往次数日益增多,逐渐地与同伴的交往多于与成人的交往。

同伴交往常常能使幼儿产生快乐的情绪,因为在交往中有许多快乐的因素。快乐有益于宝宝身体健康,有助于他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快乐中包含力量与信心的体验,它能感染、吸引更多的同伴,营造更多的快乐。自我调节能力也是交往所必需的能力。在同伴的交往中,一些游戏有明显的群体规则和活动秩序。幼儿通过彼此的观察、模仿,自觉地接受和适应群体规则的约束。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规则意识、是非观得以初步形成,并以此调控自身行为,自我调控能力由此得到发展。第六节 人格的发展

人格是指儿童在自身所处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的认识水平、平稳的情绪情感、恰当的行为方式和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儿童早期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时期。人格的发展与养育方式密切相关。因此,养育者应注意培养婴幼儿积极的性格特征,了解婴儿的气质特点,对其需求给予敏感的、适宜的、正确的反应,创造一个民主、和睦的环境,培养婴幼儿的爱心,学习分享和互助,发展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磨炼意志,为健康人格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一、婴儿气质特点

儿童生来就表现出倾向于某种心境和反映方式,而这种倾向我们称之为气质。气质是儿童生来具有的、独特的心理活动的特征,它反映了儿童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气质特点是由人的神经活动的类型所决定的,气质正是反映了一个人的动力性质,或者称之为禀性。它虽然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一种内在的先天的体制性的东西,但其特征是在儿童的外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气质类型

婴儿主要有三种气质类型,即困难抚育型、容易抚育型和发动缓慢型。介于三型之间还有两种混合型,即偏易型和偏难型。多数研究证实,大约10%的儿童为困难抚育型,40%为容易抚育型,15%为发动缓慢型,35%为混合型。每一种气质类型均含有积极成分,也含有消极成分。

1.困难抚育型

此类儿童在生物活动方面无规律,父母无法掌握他们在喂养、睡眠、排便和其他活动中的变化,因此感觉带养困难。此类儿童消极情绪较多、总是不停地哭闹,哄也哄不住。他们常常大惊小怪,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情感反应强烈,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很差。困难抚育型的儿童长大后,表现为热情、敏感,但因激发阈低,遇到刺激反应强烈,很多儿童表现为冲动或过激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其中有严重情绪问题的人数比另外两型多,行为障碍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两型。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与带养人有关。这类儿童较难带养,其父母有时挫伤他们,用敌视的态度回答他们,更增加了他们原来就有的易激动的特征。如果父母能善待他们,他们会显得活泼、敏捷。

2.容易抚育型

此类儿童在生物活动方面很有规律,父母很容易就掌握了他们在吃奶、睡眠、排便和其他活动中的规律,带养容易。此类儿童温顺、积极情绪多、情感反应中等,对新环境适应较快,反应积极,容易抚育型儿童长大后,出现行为问题的比例较少。

3.发动缓慢型

此类儿童在生物活动方面也很有规律,相对来说不够活泼,时而大惊小怪,对新奇的东西倾向于退缩,对外界刺激反应消极或迟钝,适应新环境的速度较慢,只有随着经验的增加,反应才逐渐积极。发动缓慢型儿童长大后,有些表现为稳重,但很多仍表现为胆小、惧怕,进入陌生环境时退缩,个别孤僻,甚至发生精神病。(二)不同气质类型的养育要点

虽然遗传是决定气质的重要因素,但是环境对气质的品质和表达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气质虽然是天赋的,但可因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使之发生一定改变。气质虽有不同类型之分,但无优劣之别,所有气质类型均属于正常范围。问题的关键是儿童的气质如何与环境很好地相互适应。如果适应良好,这种儿童就相对比较容易抚育;如果适应不好,即使一个过去容易抚养的儿童也会变为抚养困难的儿童。可见,行为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与人的交互作用,随着对环境的反应方式的发展而逐渐发展的。

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教育者首先要认清孩子的气质特征,然后要注意使气质的优点得以发扬,气质中的弱点得以克服。比如照管困难抚育型儿童,首先应不急不躁,给他安排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睡眠,在各项活动中养成规律性,对大一点的儿童则可让他们通过游戏或运动来疏泄旺盛的精力,使儿童逐渐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带养一个发动缓慢型的儿童,则要从小用色彩鲜艳的玩具、悦耳的音乐来引发他的兴趣,不厌其烦地对他微笑、说话、逗乐、与他共同游戏,使他活泼起来。如果教养者在照顾儿童的过程中能根据他们的气质特点来正确地调整自己的行为,那么无论是易激惹、还是胆小、适应不良的儿童都可以逐渐变得容易抚育了。二、意志的发展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克服困难来完成预期的任务和心理的过程,意志是人心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

1.意志品质的特征

意志过程有三个基本特征:①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②意志行动体现在克服困难之中;③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作为基础的。三个基本特征互相关联,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而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2.意志的发展

新生儿没有意志,1~2岁的儿童才出现意志的萌芽表现。例如,按自己的目的抓够远处的玩具;摔倒时自己爬起来等。2岁儿童在成人语言的指导下能调节自己的行动,学会控制自己。3岁时,儿童的各种好的意志品质,如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逐步明显起来,意志行动开始发展,什么事情都希望自己来,独立性增强。以后儿童开始能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别人和自己提出的目的,不仅能控制自己的外部行动,而且也逐步掌握自己内部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了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然而这个年龄的儿童消极的意志品质,如顽固性、冲动性和依赖性也会出现,有时与成人对抗:“我不要!不要!”或事事依赖成人去做。因此要注意培养儿童积极的意志品质,克服消极的意志品质,为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3.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即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创设或利用某种情景,提出某种难题,让儿童通过动脑、动手来解决矛盾,从而使他逐步形成对困难的承受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出一种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挫折教育首先要破除儿童的依赖性,要让他在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感受困难,并为克服困难作出自己的努力。幼儿已有了较好的体力,也具备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这就使他有可能去面对一定的困难,并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事,如把宝宝喜爱的玩具藏起来让他寻找,让他到黑暗的地方取东西等。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要注意经常给宝宝鼓励,当幼儿不敢到黑暗的地方时,鼓励他说“别怕,你行!”当战胜困难后,养育者的“你真行”就会变成幼儿心理上的“我真行”。三、良好性格的形成

性格是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了人对现实的态度。例如,有的儿童做事认真仔细,有的则马马虎虎;有的儿童对人待物很热情,有的则显得很冷淡。这些就是儿童表现出来的对事、对人和对自己的不同的态度,并且形成习惯的行为方式。

1.性格的形成

性格并非先天决定,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在儿童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的影响最为重要。父母和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孩子的态度、教养方式来影响儿童性格的形成。

2.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民主型(通情达理、关心爱护、支持行为)的教养者,培养出来的儿童大胆、独立、善于交往、协作、有思考能力,善于处理相互冲突的欲望驱力;严厉型(喜欢惩罚、过分限制)的教养者,培养出来的儿童往往过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变得怯懦或顽固、冷酷无情、倔强、缺乏自尊与自信,并易产生心理行为障碍;溺爱型(一味迁就,总给以特殊的地位)的教养者,培养出来的儿童表现出较多的消极性格特征,如任性、发脾气、情绪不稳定、缺乏独立性、唯我独尊、怕困难等。

3.良好性格的培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