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9:09:58

点击下载

作者:王福利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

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作者:王福利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5ISBN:9787515809038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十个章节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商业企业批发业务的会计核算,商业企业零售业务的会计核算,商业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商业企业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商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商业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商业企业对账、结账、查账与错账更正等内容。

本书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精准权威、案例翔实、图表丰富,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一本帮助商业企业会计人员快速掌握会计实务的指导手册。前 言

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腾飞,我国商业企业也发展迅猛,这对商业企业财务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商业企业会计人员的工作需要,特编写了这本《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

本书以商业企业会计的六大要素为主体结构,以商业企业所开展的经济业务为主线,运用图表的方式,向广大读者讲解了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巧。本书既强调理论知识,又注重实战操作,相信读者在阅读过本书之后,能快速掌握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精髓,对商业企业会计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本书通过十个章节的内容详细讲解了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具体知识,包括:商业企业会计基础知识,商业企业批发业务的会计核算,商业企业零售业务的会计核算,商业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核算,商业企业流动负债的会计核算,商业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核算,商业企业费用、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商业企业所得税的核算,商业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商业企业对账、结账、查账与错账更正等内容。本书还系统地分析了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和技巧,内容全面丰富、讲解详细、条理清晰、难易适度,可借鉴性非常强,便于初学者及有一定会计知识的从业人士学习操作。

本书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全面详尽,实战性强。本书用十个章节详细讲解了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巧,内容全面详尽,讲解深刻透彻。相信读者在阅读完本书之后,一定会对商业企业会计核算有更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另外,本书还配备了大量实战案例,使读者能快速领略会计核算的精髓,掌握实战技巧。

◆图文并茂,条理清晰。为了使读者能更容易地掌握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巧,本书配用了大量的图表,使读者能直观地了解会计核算的基础。另外,本书的脉络清晰,条理清楚,相信读者能够轻松阅读。

◆难易适度,深入浅出。本书在讲解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实务时,尽量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表及里,深入浅出,为初入门的财务工作者拨开了会计工作的层层面纱,让阅读者能快速掌握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技巧。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考了大量具有科学依据的资料,在此,向各位作者和编者表示感谢!同时,我们一如既往地欢迎各位读者给本书提出宝贵的意见,并和广大读者一起继续为财务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一章商业企业会计基础知识第一节商业企业会计概论一、商业企业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商业企业会计的概念

商业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商业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确认、计量、报告和监督,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并进行必要的经济预测、分析、参与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二)商业企业会计的基本特征

商业企业会计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商业企业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并非“唯一”)。

第二,商业企业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会计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如图1-1所示。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说明如表1-1所示。图1-1 会计核算方法表1-1 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说明

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相互联系、密切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方法体系。

第三,商业企业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种基本职能。

第四,商业企业会计的本质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的范畴。二、商业企业会计对象和目标(一)了解商业企业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工作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来说,商业企业会计对象是指商业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或业务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资金运动,即资金运动构成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内容。

商业企业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组织商品流通,从事商品购销的活动。商品的购销,从实物形态来看,表现为各种商品的买进和卖出,即商品流通的两个阶段。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资金运动,即在商品购进阶段,表现为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资金;在商品销售阶段,表现为商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随着商品购销活动的不断进行,这两种资金在购销两个阶段上依次转换其形态,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这两种循环又是交叉进行的。(二)商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商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如图1-2所示。图1-2 商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三)商业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描述

把会计的对象描述为资金运动,这是很抽象的。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应该是详细具体的,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若干次分类,使之具体化。对资金运动进行的分类就是会计要素;对会计要素进行的分类就是会计科目。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我国企业的资金运动分成六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而每一会计要素又可分成若干会计科目。(四)商业企业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亦称会计目的,是要求会计工作完成的任务或达到的标准。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在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会计目标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随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下面解析一下各个时期商业企业会计的具体目标,具体如表1-2所示。表1-2 各个时期商业企业会计的具体目标续表三、商业企业会计工作组织(一)了解商业企业会计工作组织

商业企业会计工作组织是指商业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和会计档案的保管。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而会计法规是保证会计工作系统正常运行的必要的约束机制。(二)商业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

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7个方面,如图1-3所示。图1-3 商业企业会计工作组织的内容(三)会计工作组织的意义

科学地组织会计工作对于完成会计职能、实现会计的目标、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协调与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关系;有利于加强经济责任制。(四)采用会计工作组织形式时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单位在确定应采用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时,既要考虑能正确、及时地反映企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又要注意简化核算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说,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如表1-3所示。表1-3 采用会计工作组织形式时应注意的问题(五)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

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必须按照国家对会计工作的统一要求来组织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组织受到各种法规、制度的制约,比如《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等。

第二,根据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特点来组织会计工作。

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本企业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作出切合实际的安排。

第三,在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讲求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时间和费用。四、商业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一)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含义

会计职业道德要求会计人员在其工作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利益对会计工作的要求,是会计人员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对于正确贯彻国家有关政策法令,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4所示。图1-4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内容1.敬业爱岗

敬业爱岗即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忠于职守,热爱本职”这是做好会计工作的出发点。惟其如此,才会勤奋、努力钻研业务技术,适应会计工作的要求。2.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谨慎,信誉至上,不为利益所诱惑,不伪造账目,不弄虚作假,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事项。同时,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3.熟悉法规

会计工作不只是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会计工作时时、事事、处处涉及执法守规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做到自己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知章循章,依法把关守口,同时还要进行法规的宣传,提高法制观念。4.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严格划分公私界限,做到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要正确处理会计职业权利与职业义务的关系,增强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能力。5.依法办事

严格实行会计监督,依法办事,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前提。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会计工作,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会计信息的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和完整,不但要体现在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记录上,还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上,使企业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6.客观公正

会计信息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微观决策,而且关系到宏观决策。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也同样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否则,就会把知识和技能用错了地方,甚至参与弄虚作假或者通同作弊。7.坚持准则

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在处理经济业务过程中,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所左右,始终坚持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确保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8.搞好服务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把这部分工作做好对所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9.提高技能

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不断提高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自动更新知识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开展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责,以适应深化会计改革和会计国际化的需要。10.保守秘密

会计工作性质决定了会计人员有机会了解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情况,有可能了解或掌握重要商业机密。这些机密一旦泄露给竞争对手,会给本单位的经济利益造成重大的损害,这对被泄密的单位既不公正又很不利。泄露本单位的商业秘密也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违法行为。因此,作为会计人员,应当确立泄密失德的观点,对于自己悉知的内部机密,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严守秘密,不得为一己私利而泄露机密。11.参与管理

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树立参与管理的意识,努力钻研相关业务,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向领导反映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做好领导的参谋。五、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一)会计核算的概念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进行的反映。它主要是指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的事后核算,也就是会计工作中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合理地组织会计核算形式是做好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保证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正确、及时地编制会计报表,满足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是各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应当遵循的最基本的规范。

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有以下几点:1.各单位应当依法建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账册”有两层含义:一是依法建账,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应当建账的个体工商户、其他组织,都应当按照要求建立会计账册,进行会计核算。二是不具备建账条件的,应当实行代理记账。2.会计核算依据的基本要求

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是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是保证会计资料质量的关键。没有经济业务事项,会计核算也就失去了对象;以不实甚至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核算对象,会计核算就成了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没有科学可言的“魔术”手段,据此提供的会计资料不仅没有可信度,相反会误导使用者,侵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3.会计核算的内容《会计基础知识规范》第三十七条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各单位对发生《会计基础知识规范》第三十七条所列举的会计事项,应当及时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4.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具体如表1-4所示。表1-4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5.对会计资料的基本要求

会计资料是记录会计核算过程和结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评价经营业绩、选择合作对象、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规范会计资料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比较多,主要有:《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财政部发布的一系列会计准则、会计核算制度等。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伪造、变造会计资料和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情况,《会计法》从法律的角度,对此作出了限制性、禁止性规定。六、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及原则(一)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亦称会计假设,它包括以下4个方面,如图1-5所示。图1-5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二)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指的是会计核算服务的对象或者是会计人员进行核算(确认、计量、记录、报告)采取的立场及空间活动范围界定。组织核算工作首先应明确为谁核算的问题,这是因为会计的各种要素,如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都是同特定的经济实体,即会计主体相联系的,一切核算工作都是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立场上进行的。作为会计主体必须具备3个条件:具有一定数量的经济资源;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活动;实行独立核算,提供反映本主体经济情况的会计报表。2.持续经营

将持续经营作为基本前提条件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对于会计十分重要,它为正确地确定财产计价、收益,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较短的、等距离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按期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是指会计工作中为核算生产经营活动或者预算执行情况所规定的起止日期。会计期间划分的长短会影响损益的确定,一般来说,会计期间划分得越短,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质量就越不可靠。当然,会计期间的划分也不能太长,太长了会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使用会计信息的需要的满足程度。因此,必须恰当地划分会计期间。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核算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并且在不同时期货币的币值是不变的。会计核算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各项经济业务的影响和结果的共同尺度。因而会计核算的对象,只限于那些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三)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具体如图1-6所示。图1-6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具体说明如表1-5所示。表1-5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的具体说明七、商业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了解会计科目设置

会计科目设置是指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国家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的基础上,建立本会计主体的会计科目体系。其具体内容包括:确定其所使用的会计科目的数量、级次、名称以及每一个会计科目所包括的具体内容、记录和核算的方法与要求,以及各科目之间的联系。(二)掌握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

商业企业包括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其业务主要是围绕商品的采购以及商品的销售开展的。商业企业进行账务处理时,其会计核算的重点在存货购销及相关增值税处理、往来业务核算以及货币资金核算。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级次一般控制在3级以内。级次越多,核算工作量越大,一般不建议级次太多,但可以借助辅助核算。(三)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并满足下列原则,具体如表1-6所示。表1-6 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及其说明续表(四)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内容

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内容如图1-7所示。图1-7 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的内容

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内容的具体说明如表1-7所示。表1-7 商业企业会计科目设置内容的具体说明(五)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把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分门别类地记在账上,清楚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有关方面提供一系列具体的分类数量指标。对企业的资产来说,通过设置会计科目,还可以把价值形式的综合核算和财产物资的实物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控制财产物资的实物形态。为了全面、系统、分类核算和监督各项经营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情况,各单位都要合理地设置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设置会计科目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商业企业会计的内容一、商业企业会计核算的含义(一)了解会计核算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对客观经济活动的表述和价值数量上的确定,为管理经济活动提供所需的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活动进行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的记录、计算和报告。(二)会计核算的具体流程

会计核算流程在会计实务操作中就是由做原始凭证开始到编制会计报表这一过程,也叫会计循环。这是会计每个月要做的事情,整个流程共有7个步骤,具体如图1-8所示。图1-8 会计核算的具体流程(三)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具体如表1-8所示。表1-8 会计核算的内容二、会计核算方法(一)了解会计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会计主体(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即记账、算账和报账的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的组成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几种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构成会计循环过程。(三)会计核算方法的说明1.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分类进行核算的方法。会计科目就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而设置会计科目就是在设计会计制度时事先规定这些项目,然后根据它在账目中开立账户,分类地、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由于各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和结果,为经营管理提供各种类型的会计指标。2.复式记账

复式记账是指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记录的方法。3.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明确经济责任人的书面证明,是登记账簿的依据。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为了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完整、正确而采用的方法。4.登记账簿

账簿是用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业务的簿籍是保存会计数据资料的重要工具。而登记账簿就是将会计凭证记录的经济业务,序时分类地记入有关簿籍中设置的各个账户。登记账簿必须以凭证为根据并定期进行结账、对账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完整而又系统的会计数据。5.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将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费用,按照一定对象进行归集,借以明确是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专门方法。通过成本计算,可以考核各企业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耗费程度,进而为成本控制、价格决策和经营成果的确定提供有用资料。6.财产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盘点实物、核对账目,保持账实相符的一种方法。在清查当中如果发现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实有数与账面结存数额不一致,应该及时查明原因,通过一定的审批手续进行处理,并调整账簿记录,使账面数额与结存数额保持一致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正确性和真实性。7.财务会计报告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是根据账簿记录的数据资料,概括地、综合地反映各单位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书面报告。三、会计计量属性(一)了解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经济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对象和计量属性。其中,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二)会计计量属性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图1-9所示。图1-9 会计计量属性1.历史成本

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就是取得或制造某项财产物资时所实际支付的现金或其他等价物。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算。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2.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是指按照当前市场条件,重新取得同样一项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金额。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的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负债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算。3.可变现净值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算。4.现值

现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折现后的价值,是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计量属性。

现值的使用范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如表1-9所示。表1-9 现值的使用范围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

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基础;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入账的计量基础;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入账的计量基础。四、商业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一)商业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

商业企业会计的六大基本要素如图1-10所示。图1-10 商业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二)六大基本要素的解析1.资产

资产一般可以认为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投资者在确认资产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对于预期将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属于企业现实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资产必须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资产必须预期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通常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两大类。前者如货币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后者如长期投资、房屋设备等。

根据经济周转特性的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2.负债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产、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的净资产,反映的是企业资产在偿付债权人权益之后所有者享有的剩余索取权,因此,严格区分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尤其是与金融工具相关的所有者权益和负债)就显得十分重要。

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的构成状况,主要是指3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指在企业的实收资本结构中,普通股与优先股的构成比例;第二个方面指在企业的普通股份的构成中,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的持股者的构成状况;第三个方面指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的比例。4.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一般情况下,收入有3种来源:一是对外销售商品;二是提供劳务;三是让渡资产的使用权。

收入的特征有如下几个方面: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收入必然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5.费用

一定会计期间会计主体经济利益的减少是损益表要素之一。企业发生费用的形式是,由于资产流出企业、资产损耗或负债增加而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但有例外,例如企业所有者抽回投资或企业向所有者分配利润,虽然会引起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并使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属于企业发生费用的经济业务。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企业利润集中反映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的业绩,表明企业经营盈亏的情况,是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综合指标。五、会计恒等式(一)了解会计恒等式

会计恒等式,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是指可以反映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了解并掌握会计恒等式既有助于他们理解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结构原理,也便于他们对企业的资产、负债、经营和利润作出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二)识别会计恒等式1.会计恒等式(1)

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其资金无非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投资人投入,二是借债。这些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资产,其中来源于债权人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负债;来源于投资人的资金,形成了企业的所有者权益。

基本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基本会计等式是现代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这座大厦的坚实基石,是掌握借贷复式记账法的起点,为会计试算平衡奠定了基础,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对会计恒等式科学性的赏析,对会计学习者以及会计工作都会有所帮助。2.会计等式(2)

企业的目标就是赚钱。只有取得的收入抵销因这笔收入所花的费用后还有剩余,企业才算盈利。基于这个原理,推出了另一重要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3.会计等式(3)

企业持续经营,或盈利,或亏损,表现为企业钱数的增加或者减少。在某个时候,“收入-费用=利润”。利润为正表明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即表示企业资产的增多。另外,这一时刻负债不变,赚了是股东的,赔了也是股东的。基于这个原理,推出了另一重要综合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恒等式(1)从时间状况分析是静态的,反映了会计主体在某一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因此,以此为理论依据编制的资产负债表也被称为静态会计报表,其数据资料在会计中被称为余额,在统计中被称为时点数,而在经济学中则称其为存量。

会计等式(2)反映的是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状况,所有的资产都是为了赚钱,而资产一旦运用并取得收入时,资产就转化为费用,收入减去费用即为利润,又叫净收益。净收益又会作为资产用到下一轮的经营,于是就产生了会计等式(3)。

会计等式(3)并没有破坏会计基本等式。当利润分配后,一部分缴纳所得税,另一部分留存收益成为所有者权益,综合等式便消失了,又被还原成会计基本等式。

等式(3)并没有破坏会计恒等式(1),当利润分配后,分成股东收益和一部分交税后,会计等式(3)便消失了,又成了会计恒等式(1)。所以会计六要素不管如何转变,最后都会回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等式。在实际工作中要是等式不平了,那就说明记账有错。六、会计三大报表(一)了解会计三大报表

会计三大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如图1-11所示。图1-11 会计三大报表(二)会计三大报表解析表1-10 会计三大报表解析续表第三节商业企业会计核算凭证一、会计凭证的含义

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活动、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进行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例如,购买材料要有供货单位开给的发票,收到现金要填写收据等。一切会计凭证都要经过有关人员的审核,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因此,填写和取得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最初阶段和基本环节。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区别于统计和业务核算的重要特点之一。

任何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在从事任何一项经济活动时,都必须办理会计凭证,也就是由有关人员根据有关规定和程序填制及取得会计凭证,对整个经济活动过程作出书面记录。有关部门和人员要在会计凭证上盖章签字,表示对会计凭证的真实性、正确性与合法性负责。二、会计凭证的分类

由于商业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丰富复杂,因此用以记录、监督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也必然种类繁多。为了具体地认识、掌握和运用会计凭证,首先要对会计凭证加以分类。按照会计凭证的填制程序和用途一般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具体如图1-12所示。图1-12 会计凭证的分类(一)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已经发生、执行或完成,用以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最初的书面证明文件。各单位在办理现金收付、款项结算、财产收发、成本计算、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各项经营业务都必须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来证明经营业务已经发生或完成,并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在前面的章节中曾指出,在登记账簿之前,应按实际发生经济业务的内容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据以登记账簿,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完成的。三、设计会计凭证的原则(一)会计凭证的设计

会计凭证设计,就是根据被设计单位实际情况,对凭证的种类、内容、用途、格式、传递程序作出科学的规划,绘制出科学、规范的格式,以便为完整、及时、真实地记录经济活动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载体。同时在设计会计凭证时,还需考虑凭证的整理、审核、保管等问题。(二)会计凭证的设计原则

会计凭证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如图1-13所示。图1-13 会计凭证的设计原则1.清晰性原则

原始凭证是对经济业务的写实,记账凭证是对经济业务的科学分类,故清晰性原则的含义如表1-11所示。表1-11 会计凭证清晰性原则说明2.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如表1-12所示。表1-12 会计凭证经济性原则说明3.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要求凭证的内容和格式应尽量做到统一和标准化。4.有利于加强经济核算和内部管理原则

自制的许多原始凭证是为加强经济核算和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设计时应充分注意贯彻这一原则。例如职工考勤表、产品加工单、工时记录、停工记录、产量记录、管理费用分配卡等的设计,都要便于各种核算、控制、分析和检查,满足管理需要和内部控制的需要。四、原始凭证的分类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的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是经济业务发生的最初证明,在法律上具有证明效力,所以也可叫做“证明凭证”。按来源不同,原始凭证可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类,具体如表1-13所示。表1-13 原始凭证按来源不同的分类

按用途不同,原始凭证还可以分为证明凭证、手续凭证和联合凭证,具体如表1-14所示。表1-14 原始凭证按用途不同的分类

按填制手续不同,原始凭证又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编制凭证,具体如表1-15所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