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09:35:18

点击下载

作者:凡勃伦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

有闲阶级论(彩图珍藏本)试读:

关于“悦读经济学”

经济每时每刻都影响和改变着现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大至世界经济的风云际会,小至我们每一个人财富的获得与积累,处处都体现着它左右局势的力量。

在当代,经济学不再只是经济学人必备的功课,即使只是普通人,要想顺应社会的变迁,甚至进一步洞悉财富的奥秘,读懂经济学也是必备的功夫。

解读一切经济现象的经济学大厦尽管乍看上去艰深莫测,高不可攀,甚至令许多人深感不得其门而入,但深奥的经济问题其实大多基于几个基础性的学说,诸如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分工和凯恩斯的流动性理论等等。因此,对想了解经济学的人,读读经典是最好的捷径。

基于这一点,“悦读经济学”系列丛书的问世或许代表着一种新的思路,人们可以在“悦读”过程中达成对经济学的准确认知。我们在这里特别辑选了一系列经济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经典巨著,它们无一例外地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着深远影响。此外,我们还采取了更为直观的图文呈现手法,针对某些“大部头”著作进行了撷取精华的精译工作,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契合现代读者快速汲取大量信息的需要,在经济学领域里开启一个“悦读”的时代。影响经济学与社会学两大领域的巨著提示人类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探求“有闲阶级”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与影响

西方经济学派源流简表

图表说明:

①本图表有助于读者快速认识17世纪至20世纪西方经济学流派的发展脉络。

②经济学家的流派划定,依据其理论观点、所采纳的分析方法以及所推行的政策主张这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考。

③本图表介绍了各个经济学流派的地位与特点,同时也提供了每一位经济学家的国籍、代表作、所作贡献、获奖情况等相关信息。

④本图表中的红框代表该经济学家是经济学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

⑤本图表中的“”字标识代表该经济学家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编者序

100多年前,凡勃伦通过观察上层阶级对战争、政治、宗教、体育、文化、礼仪等事物的偏好,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现象,完成了他的破空之作——《有闲阶级论》。他在书中发掘了这些经济现象的根源,探究了人类制度和经济现象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

100多年过去了,相似的经济现象在世界各地,包括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上演不衰,诸如人们对政治时事的关注,对军事格局的狂热,对体育竞技的着迷,对金融投资的热衷,对文化教育的重视,对时尚品牌的追逐,对享乐主义的崇尚……

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本书所包含的观点同样可以解释今天你我身边的这些现象,它将带领你透过“现象”看“本质”。更具体地说,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进行了入木三分的剖析,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又怎样影响经济,这本著作涉及经济学和社会学两大领域的研究,解答了这三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对于特立独行的凡勃伦,与他同时代的人少有认同和理解,而对于他的著作,却少有人会怀疑其影响力。凯恩斯曾说,如果人类日常活动于不知不觉间受一些已故经济学家学说的影响,凡勃伦肯定是其中之一。这位制度经济学派的开山鼻祖就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最尖锐、最诙谐的批判者,他直接影响了康蒙斯及之后美国制度经济学的种种流派,包括产权经济学、后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和法律的经济分析学派等。可以说,如果没有凡勃伦,很难说当代的经济学能与过去的经济学有何不同。

在您手中的这个版本里,我们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近250幅的精美插图,并配有生动的图说,希望它可以带您穿越浩瀚的人类历史,陪您更细微地体察身边的经济现象,让您享受最“好看”的“悦”读之旅。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要:

阶级的产生是人们生活习惯演变的结果,尤其是当和平习惯转变为坚决好战以后,侵占就成为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因素,进而产生侵占和劳役之间的职能分化和业务的区别,有闲阶级也由此产生。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有闲阶级制度在未开化的文化下,尤其是在封建时代,获得了充分发展。在这样的社会里,比如封建时代的欧洲或日本,各阶级之间不仅会被非常严格地划分,而且从事的业务也是截然不同的。从阶级差别来看,这具有十分突出的经济意义。在任何封建社会中,最光荣的业务是从事战争,而教士的职务则在光荣程度上较次于战争。若一种社会文化并不是特别地好战,就好像未开化的文化那样,教士职务也许会跃居到光荣榜的首位,而军人职务的光荣程度会光荣的教士阶层次于教士。然而,不管是军人,还是教士,上层阶级绝不会参与生产工作。这项原则是他们优势地位的经济表现。简而言之,在封建社会中,上层阶级注定要从事荣誉性的业务,是摒弃和脱离生产工作的。关于脱离生产工作的阶级,印度的婆罗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社会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社会里,这两个阶级可以划归到有闲阶级的范围内。其实,有闲阶级不仅包含贵族阶级和教士阶级,而且还包括许多不同分支阶级的隶属分子。虽然整个阶级的业务是不同的,分支阶级所担任的业务也有很大差别,但是整个阶级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经济特点,就是具有非生产的经济性质。大致归纳起来,上层阶级业务可以概括为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在较早的未开化阶段(不包括最早的未开化阶段),有闲阶级在阶级或业务之间的区别都不是那么精细和复杂的,也没有多种多样阶级的形式。波利尼西亚(Polynesia)岛民的生活,可以算是这一发展阶段的典型代表。然而,由于缺乏凶禽猛兽,从事狩猎的阶层未能在生活中获得像其他社会中的光荣地位。当然,这里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生活在中世纪的冰岛部落。在部落里,各阶级之间以及各阶级从事的业务之间都是有着严格的区别。一般来说,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方面的活动支配着整个上层阶级的生活方式。这也是被社会习惯和常识所允许的活动。把运动比赛算作是适当活动,即使是对属于这个社会最高级的成员来说,比如对于国王或酋长来说,也还是有些疑问的。当然,贵族阶级也含有若干高低不同的等级。按照传统习惯,上层阶级的男性是绝不容许参加任何生产工作的,只能从事政治、战争、宗教信仰和运动比赛方面的活动;对于有闲阶级中较低的几个等级来说,只能参与附属于上述某一项或某一典型的业务,例如武器、战船以及其他军用装备的制造,鹰、犬、马的调理和驯养,祭祀用品的备办等等;上层阶级的女性,只有属于较高级的贵族妇女,可以不参加生产工作,至少是不参加比较粗笨的体力劳动。这说明有闲阶级还是可以参与生产性业务,只不过是参与那些与本阶级业务有一些疏远的业务而已。所谓的下层阶级,主要是包括奴隶、妇女和其他从属者等,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生产工作和任何同谋生有直接关系的日常工作。光荣的教士阶层《发生在教堂中的善事》壁画 约15世纪 佛罗伦萨圣马蒂诺教堂

在封建社会,各个阶层被严格地划分,并从事着截然不同的业务。其中教士的职务在光荣程度上仅次于军人。他们无需参与生产劳动,主要工作是在济贫院向穷人施舍钱财和向他们提供栖身之处。这是一幅挂在佛罗伦萨圣马蒂诺教堂的壁画,壁画上的教士们正在施与贫民食品和酒。“胜利的底比斯”

浮雕 公元9世纪

战争是上层阶级生活重要的部分之一,军人的职务是光荣而高等的。在塞桑克一世战争的浮雕上,“胜利的底比斯”女神崇高而神圣地牵引着被俘的酋长们向塞桑克一世走去;而塞桑克一世也以此证明了他对古埃及的统治。游牧部落

摄影 现代

在有着2000年历史的蒙古毡包里,居住着古老的游牧民族。在他们的生活中,有闲阶级的制度就已逐渐显现。在他们的生活习惯里,男子从事打猎、打仗、运动比赛和祭祀,女子从事生产劳动,男女之间在经济上已有了显著的分化。

追溯到未开化文化的较低阶段,也就是在这种典型的未开化文化阶段之前,就很难看到有闲阶级充分的发展形态。虽然如此,成长于较低文化阶段,尤其是这种未开化时代下的有闲阶级制度,逐渐显现出这个时代风俗、习惯、动机和环境特有的迹象。处于世界各地的游牧狩猎部落,比如北美洲的任何一个狩猎部落,都可以来说明这种比较原始形态的分化。然而,这种分化是指职能上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存在的阶级区别,并不是指上层阶级脱离生产工作,相应地,就很难说明有闲阶级存在于这类部落中。在所有部落中,妇女常会根据传统习惯担任业务,尤其是纯生产性的工作,而男子是不参加这类生产业务的,他们主要从事打仗、打猎、运动比赛和宗教崇拜。处于这种经济水平下的部落,男女之间经济上的分化已经有了显著,甚至可以说是严格地带有歧视性的区别。踩高跷的渔人

史蒂夫·卡里 摄影 1997年

最早,男子的业务主要是战争、政治活动、运动比赛、学术研究和宗教崇拜,这些都是与生产无关的活动。而渔业是个例外,它属于待定的生产性业务,含有一定的智慧和技巧。这张摄影照片是斯里兰卡海岸的渔民,他们仍然保存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捉鱼方式——踩在高跷上捉鱼。较之于现代的方式,这样捕鱼无疑是需要一定的智慧和技巧了。

当社会文化处于未开化的较高阶段,劳动阶级与有闲阶级在阶级和业务划分上有着明确的区别。然而,生产工作的划分并不是根据未开化文化时代初期男子从事的业务来划分的,而是随着业务多样化和专门化的发展,由两个阶级之间的分界线把生产业务与非生产业务分开的。在未开化时代初期,男子从事的部分业务,比如战争、政治活动、运动比赛、学术研究和宗教崇奉,并没有列入到文化发展后期生产项目下。当然,意外是存在的,部分渔业、武器、玩具和运动用品的制造就不能列入到生产工作中。事实上,整个生产业务都是由原始社会中妇女担任的那类业务蜕化而来的。古老的拉普人

摄影 现代

在一些古老的部落里,各阶级和各种工作的分化是模糊的。这是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古老的拉普人,他们擅长驯养驯鹿,住宿在帐篷内,其文化被冠名“驯鹿文化”。在他们的生活中,狩猎、生产、宗教信仰等各项活动并没有明显区分给特定的人来完成,因此他们中的有闲阶层是不明显的。

当社会文化处于未开化的较低阶段时,男子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维持团体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对食料以及其他必要消费品的供应,男子的贡献并不亚于女子,甚至可以说是具有同样的重要程度。这也从实际上表明男子“生产”的显著性。在一般经济著作中,往往把猎人看做是劳动者,他的工作被看成是原始生产工作的典型。这样的看法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未开化民族却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认为男子与女子的工作泾渭分明。在一切未开化社会中,猎人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生产工作等同于妇女们的苦工贱役,他们的劳动不是生产工作,也不能跟妇女们的工作混淆在一起。同时,男子认为自己才智优越,同妇女们的辛勤劳动相比,他的工作更有助于团体生活的维持。若是把他的工作与妇女的工作相提并论,就是贬低他的身价。

如果我们降低文化标准的要求,去看看野蛮部落的情况,就可以看到各阶级以及各种业务之间的分化十分含糊,但依旧存在歧视性,并缺少一贯性和严格性。对于是否存在从较进步文化阶段退化下来的迹象,在原始的野蛮文化中,尤其是那些被列为“野蛮人”的部族或团体都很难找到明确的例子。当然,如果不考虑退化的结果,有些部落的文化与未开化社会有所不同,尤其是不存在有闲阶级以及有闲阶级制度所依存的意志或精神状态,从而相当忠实地显示出原始野蛮时代的特征。就文化状态和整个人类社会相比,这种不存在经济特权阶级的原始野蛮部落仅仅是一个不显眼的细小部分,比如安达曼(Andaman)群岛诸部族或尼尔基里(Nilgiri)山脉的托达斯(Todas)部族。仅从有闲阶级存在与否这一点来说,它们的生活方式几乎可以说是独具一格的。若是忽略掉例证的恰当性和一些疑问的话,我们不仅可以列举虾夷岛的虾夷族为证,也可以列举布西曼(Bushman)和爱斯基摩某些部族,甚至不用考虑难以确定的某些拍布罗(Pueblo)部族。当然,这里所列举的部族大部分是从较高文化阶段退化而来的,现有的文化水平并没有达到它们历史上的最高。虽然不存在明确的有闲阶级,但从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方面来看,一些结构简单和古老的小型团体和有闲阶级的部分特征大多存在相似之处。在这些部落中,个人所有权并不是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这些团体都很穷,却不是现存各部落中最小的;它们是和平定居的,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也不是最低的;没有明确的个体所有制,却不一定代表着原始社会。和其他的原始部落相比,它们可以算是和平的部落,甚至是极度地偏向于和平,尤其是碰到暴力或受到凌辱时,这类部落成员的表现大多是温厚而荏弱无能的。赶集的农民

浮雕 公元1世纪

罗马常年征战的恶果之一是使安贫乐道的耕种生活一去不复返。在罗马的传说中,农业是高贵的职业,它象征着道德、物质和利益。但是在公元1世纪时,几乎不再有自给自足的农民去体现这种观念了,此时战乱已使他们沦为被地主榨取劳动成果的奴隶和佃农。

当我们仔细分析那些部落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征时,尤其是处于发展阶段初期的部落,会发现有闲阶级制度逐渐涌现的时间段主要集中于原始的野蛮阶段到未开化阶段的转变时期,或者说得更加恰当些,有闲阶级制度是从和平的生活习惯到坚决好战的生活习惯的转变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要使有闲阶级制度以明确的形态出现,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第一,通过战争或大规模狩猎活动,甚至是两者兼而有之,有闲阶级的男子们必须培养起以掠夺为目的的生活习惯,必须习惯于用武力或策略的伤害行为;第二,生活资料的获得必须相当从容,从而为部落成员脱离经常的辛勤劳动提供条件。根据早期的自然结果,有闲阶级制度把各类业务进行划分,有些业务是受到尊敬的,有些业务则不然。在这种古老的区别下,属于侵占的那一类都被认为是值得尊敬的,而那些不包括侵占成分的日常工作,就被认为是不值得尊敬的。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这种区别几乎没有什么重要意义。按照现代常识,这种区别似乎只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上的,经济学者的经济研究也很少注意到这一点。然而,作为一种先入之见,这种观念实际上仍极其顽强地贯串在现代生活中,比如我们会习惯地对仆役职务予以轻视。当然,这是一种私有性质的,能够在个人身份上分出尊卑的区别。在较早的文化阶段,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结构中,人们认为个人的侵占力量是非常重要的,会对事势的形成产生比较直接和显著的作用。当然,在较大程度上,利害关系也集中在这一点。在那个时代,尤其是在令人信服的基础上,作出这样的区别似乎比今天有着更大的必要性和明确性。若是从演进过程来看,这是一个事实,是一个实质上的区别。

若是主要的利害关系能对当前某些事态的说明有所帮助的话,这些事态的特征就会显得更加鲜明而真实。若是习惯于用另一观点来理解这类事态,尤其是在特别的目的下作出评价,那么作出区别的原有依据就已经不真实了。虽然贯彻一种行动理论或实现一种生活方式的习性是不能避免的,但应加强对各种目的和方向的区别和分类,尤其是在利害关系发生变化时,特别是影响我们对于一些事态习惯看法的利害关系发生变化时。考虑到对事态区别时所追求的利害关系,我们对生活事态采取的观点应该进行分类,究竟哪一种特征是我们所选择的和所认为明确的呢?随着文化逐渐地发展和变化,我们对事态区别的依据以及对事态进行分类时的准则也发生了变化。由此可见,在任何文化阶段对事态进行分类时,某一类活动或某一社会阶级会被公认为具有显著和明确的特征。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隆重的祭祀《春》

劳伦斯·阿尔玛·苔德玛

布面油画1894年

保罗盖特博物馆藏

这是花神神庙的祭祀者组成的队伍。这些祭祀者们身着华丽的服装,头戴绚丽的花环,吹奏着各种器乐,举行庆典。在大众的观念里,这类祭祀活动与生产劳动是截然不同的,祭祀活动是高贵而令人神往的,而生产劳动却是粗鄙的,除非是生活所迫,否则决不参与。人类的非凡力量《弄蛇女》Snake Charmer亨利·卢梭 布面油画 1907年 巴黎奥赛美术馆藏

人类具有征服兽类和自然的非凡力量,这种力量在人类和动物之间划出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在热带雨林中,弄蛇女正在用悠扬的笛声驯服缠绕在树上和游走在地上的毒蛇。在这自然宁静的原始氛围中,人类是一切有生命物种的主宰。

各种标准和观点的变化是渐进的。当然,一旦某一观点被接受,就很少会突然消失或全部被推翻。因此,现在习惯上依然存在生产业务与非生产业务之间的区别,可以算是未开化时代侵占与劳役区别的变形。在一般人的理解中,战争、政治、宗教崇奉和公开欢乐的活动已经同供应生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劳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当然,以大体上的区别而言,这方面的区别的确是与早期的有所不同,但依旧没有完全地泯灭掉。

生产性努力是指其最终目的在于利用“非人类的”事物的努力。实际上,人对人的强制利用不是生产性活动,但利用非人类的周围事物以提高人类生活的一切努力,都可以被认为是生产性活动。这种区别已经被默认,是常识性的认识。根据经济学者的看法,尤其是充分保持古典派传统的学者,大多会认为人类“征服自然”是工业生产力的特点。征服自然的生产力,应当包括人类征服兽类以及征服一切自然力的力量,它在人类与下等动物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的分界线。灵魂

人类对某些事物心生畏惧,是因为他们多为万物有灵论的信从者。他们认为在这些草木蝇虫中,可能含有某种灵魂或精灵,它们有着实在或假想的行动。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们会抱有不同的见解。在野蛮的或未开化的人类生活方式下,这条界线跟我们今天的分界线是完全不相同的。未开化文化阶段的社会普遍存在着敏锐的感觉,会感到未开化的人类自身和他们的食料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对立。当然,经济现象与非经济现象两者之间也存有与现代看法不同的对立感,但是却认为对立不存在于人类与下等动物之间,而广泛存在于“有生气的”(animate)事物与“无生气的”(inert)事物之间。

让我们仔细解释一下,“有生气的”是指未开化的人类观念,虽不包括一切生物,却含有许多别的事物,故而风暴、疫厉、瀑布等自然现象可被看做是“有生气的”。这与“有生命的”(living)的涵义有所不同。如果从集体的角度来看,树上的果子,地上的青草,甚至一些不显眼的动物如鼠、羊、蝇、蛆之类,通常不是“有生气的”,尤其是在您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其间很可能含有灵魂或精灵存在的意义。野蛮或未开化的人大多是万物有灵论的信从者,认为有些事物具有一种实在或假想的行动性,会心生畏惧。“有生命的”的涵义很广,不仅包括这类事物,而且包含许多物体和自然现象。直到今天,在一些人们不会作深刻思考的习惯中,有生气者与无生气者之间的区别依然存在,依旧会对人类生活与自然进程的理论产生深远影响。在文化与信仰的早期,这种影响是极大的,是能够引起极大后果的。当然,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却没有发生这样大的影响。“有生气”的瀑布《有岩石和瀑布的风景》雅各布·凡·雷斯达尔

布面油画 约1660—1670年 伦敦国家美术馆藏

当天真质朴的野蛮人面对奔流而下的瀑布时,他们感受到瀑布有一种意志所不能控制的活力,并进行着有目的的活动。于是在他们观念中,“瀑布”是“有生气”的。在应对这些“有生气”的事物时,他们所要采取的方式将区别于对待“无生气”事物的态度。

未开化民族常把加工和利用自然所提供的事物当做是一种活动,但是绝对不会以同一水准来衡量这种活动跟他们应付有生气的事物和力量的活动。当然,分界线也许有些含糊,甚至变化不定,却依旧切实有力地影响着未开化者的生活方式。在未开化者的认识中,有生气的事物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展开活动。如果能够充分发挥这种活动力的话,某些物体或现象就具有“生气”,也就是拥有目的。当天真质朴的野蛮人或未开化者面对着一些非其意志所能控制的活动力时,他们就会用现有的说法进行解释。因此,当把这种活动力与人类的活动同化的时候,活动的物体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人类的主动力。在应对这类现象时,尤其是应付一些特别令人畏惧或难以理解的动作和现象,就不能采取应付无生气事物的态度,而是应该采取另一种精神下的态度。那么,怎样才能顺利地应付这类现象呢?这里着重的是勇武精神,而不是刻苦耐劳,要的是侵占性而不是生产性的工作。希腊女子

浮雕 公元前5世纪

希腊女子的生活与男子大相径庭,她们没有男性强壮、魁梧、果断,因此只能从事着生产、纺织和家务,没有参与军事、政治和运动的资格。这是公元前5世纪的浮雕,浮雕上清晰地刻着柜子、床、桌子、椅子、生活用具和装饰,它们几乎构成了希腊女子生活的全部。

在把事物划分为有生气与无生气的原则下,原始社会中的活动逐渐分化成侵占活动与生产活动两个类型。根据现代的措辞,生产活动常常要通过操作者采取非引发抵抗(“死的”)性质的技巧,为创造新事物和发现新用途提供努力;侵占活动,就其成果对活动者的效用而言,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原来的活动者导向另一目的。根据未开化者的观点设想,“死物”(brute matter)这个词在他们的理解中具有十分奥妙的意味。

实际上,侵占与劳役之间的差别就像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男性不仅强壮、魁梧、果敢,在应付突发和剧烈的变故时,能够自主决策和积极进攻,故而有关侵占的活动总是属于男性的。当然,形成分工的原因不仅是由于两性之间在身材和体力上的区别,而且是由于气质上的不同。在原始社会的成员中,两性在体格、生理和气质特征上的差别可能并不是很显著,尤其是在一些古老的部族中,比如在安达曼部族中,这方面的差别是很细微的,甚至是无关紧要的。然而,从体格与意志上的差别演进到业务上的分化时,原来两性之间的差别必将趋于扩大。若所处的环境和所接触到的生物无法给予部落成员锻炼,特别是针对刚毅和果敢这类品质的锻炼,那么一个逐渐累积并淘汰的适应过程也就从此开始。若经常从事于猎取凶猛的野物,部落男性成员就会大力发展坚定、敏捷、奋勇等品质,从而加速与扩大两性间业务的分化。等到这个部落与别的部落发生敌对性接触时,这种业务上的分歧将会更加扩大,使侵占性工作与生产性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一个以掠夺为目的的狩猎者团体中,战争和打猎会逐渐成为健壮男子的专职,妇女会从事其他必要的工作,而那些不适宜于做上述男子工作的成员会被列入到妇女这一类。男子的行猎与作战,实际就是强占他人的所有,不仅是不劳而获,而且是凭借着武力和机警,充满掠夺性的侵略活动。与妇女们辛勤而平淡的操作相比,两者在性质上显然是不同的。前者是对物质的暴力抢夺,是未开化部族男子的工作,不能被算作是生产劳动,尤其是在充分发展形态下,男子的工作与女子将会有着极大的分歧。如果不涉及武力的使用,任何方式的努力都不值得男子去做。当获得巩固以后,这样的传统习惯就会成社会常识和行为准则。在这一文化阶段中,一个有自尊心的男子是绝对不会从事任何业务的,除非是在勇武精神(比如暴力或狡诈)的基础上。经过长期锻炼,尤其是当掠夺的生活习惯已经在部落中根深蒂固以后,健壮男子责无旁贷的任务就是厮杀,就是去消灭那些企图抗拒或逃避生存竞争的人们,并把他们降为奴隶。许多狩猎部落认真地遵守侵占与劳役的区别,甚至可以说是严格执行,比如在男子获得了猎物以后,这些猎物必须让他的妻子搬回家,而他是不应该亲自动手做这件下贱的工作。狩猎女神《狞猎的号角响起》简提列斯基 布面油画 约1550年

狩猎在传统习俗里始终享有高贵而光荣的地位。尽管狩猎充满了暴力的厮杀,而古希腊的人们却创造了一位无比美丽的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她美丽的容颜,矫健的身手和好战的个性仿佛嘹亮的号角,引领着人们开始神圣而高贵的狩猎活动。铠甲之争

希腊瓶画 公元前520—前500年

侵占代表着光荣和高贵,而不属于侵占的业务则被给予了奴性或屈服的意味。这些侵占者推崇的是事物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鄙视的是不切实际、浪费和无能。一个行为的主动者,爱好在每一个动作中寻求有效果的工作,厌恶那些不切实际的努力。因此,要想博得尊重,就要如同争夺阿喀琉斯的铠甲的两位英雄奥德修斯和埃阿斯一样,竭尽一切力量,为荣誉奋力一搏。

综上所述,侵占与劳役之间的区别可以算是业务上的歧视性区别。当然,列入侵占这一类的业务是可敬、光荣和高贵的,而那些不属于侵占的业务,尤其是含有奴性或屈服意味的业务,是低贱、不体面和不值得尊敬的。不论是针对个人或行为,还是针对阶级划分,尊严、价值或荣誉这类概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出于淘汰的必然结果,男子一般是行为的主动者。当然,从自身的角度看来,他是一个行为的主动者,所展开的冲力活动也是“目的论”的活动,是为实现某种具体的、客观的、非个人性质的目的。作为一个行为的主动者,他就有一种爱好,在每一个动作中寻求有效果的工作,厌恶那些不切实际的努力。换而言之,他所推崇的是事物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鄙视的是不切实际、浪费和无能。当然,我们可以把这种习性称作作业的本能(the instinct of workmanship)。一旦生活环境或生活传统引起人们在效能上的对比时,作业本能就会使这种对比成为个人之间的竞赛性或歧视性对比。至于对比的结果会影响到什么程度,大部分是取决于民族性格的。若是习惯于这样或那样歧视性对比的话,人们会把自身的成就看做是所寻求的目标,把成就本身的效用当做尊敬的依据。因此,在任何社会,要想博得尊敬,就要把作业本能所表现的力量作对比,也就是把个人的效能摆出来作为评判依据。阿达什尔—世的战利品

雕刻 约公元3世纪

在和平的部落中,个人的成就体现为获得促进团体生活的业务;而在战场上,掠夺是可敬的,称许和赞叹来源于俘获累累。这是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坟墓附近雕刻的一幅画,是萨珊王朝的胜利者阿达什尔一世赢得了阿拉玛兹达神的玉环的场景。这枚玉环不仅是波斯王勇武精神的表现,更是战斗胜利的证明。

处于社会发展的原始阶段时,部落的生活是和平的。在缺乏个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显示个人的成就,主要是为了以最适合的方式获得能够促进团体生活的业务。在各成员之间,经济性竞赛主要是针对生产工作上的适用性。当然,这个时候竞赛的诱因还不强,竞赛的范围也不够大。当和平的野蛮生活向掠夺的生活转变时,竞赛条件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范围和迫切程度方面,竞赛的机会和诱因就有了大大的扩充和提高。当活动中“侵占”色彩越来越浓厚的时候,行猎者或作战者个人之间的对比也就变得越来越缓和,越来越习以为常。要表现勇武精神,男子们最确切的证物就是战利品。战利品是进攻胜利的证明。当这种思想渐渐成为人们的思想习惯时,在战场上和猎场上俘获累累就会受到称许和赞叹,成为武功卓越的铁证。在这一文化阶段,最可敬的业务就是战斗,就是通过劫夺或强迫而获得的用品或劳务。这是公认的行动方式,是符合惯例的证据。当然,一个有身份的男子不屑于用掠夺以外的方式取得任何事物。基于同样的理由,侵占或掠夺的方式和生产工作的取得,两者之间产生了歧视性区别。受到蔑视的劳动也就有了惹人厌恶的性质。

在原始的未开化者看来,所谓的“光荣”,尤其是当这个词语还没有被自己的派生物和同类概念所掩盖时,就是优势力量的保持。因此,“光荣的”就是“恐怖的”,“有价值的”就是“占优势的”。同样,光荣的行为,就是成功的侵略行为,而侵略是指在对人类或兽类作斗争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力量。古老的习俗很重视强大的力量,一切力量的表现往往会用“个人品性”或“意志力量”加以渲染。因此,未开化的部落就像那些文化比较进步的民族一样,表示尊敬意义的形容词大都会带有“光荣”所体现的特征。在对部族首领申诉或对国王和上帝有所呼吁或祈求宽赦时,所使用尊称的含义往往足以表明被祈求者具有无限威权或不可抗的摧毁力量。即使是在今天比较文明的社会里,情形依然是这样。那些纹章的图案设计往往喜欢采用鸷鸟猛兽,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可以算是未开化者对于价值或荣誉理解的依据。对于顽强的敌方的杀戮,可以被看做是无比光荣的事业,尤其是屠杀,可以看做是行凶者占有优势的直接表现。一切杀伐,甚至是行动中所使用的一切工具都被蒙上一层荣誉的色彩。因此,武力是光荣的,即使是在田野间谋取下等动物的生命。武力的使用是高贵的行为,而生产工作被认为是可鄙和丑恶的。因此,劳动成为被人厌恶的业务,哪怕是用生产工具从事劳作,也是有损健壮男儿的体面。带有雄狮图案的徽章

杀伐与侵占在未开化者看来是无比光荣的事业,人类对此的崇拜经久不衰,至今可以在纹章图案的设计中找到。这是哥伦布的部分荣誉徽章,城堡和雄狮代表着他在伊莎贝拉的两处领地;近海的岛屿代表他的发现;铁锚则代表他的称号:海军大将。战神

墓碑 埃及 约公元前1250年 大英博物馆藏

当掠夺成为习惯时,战争成为了生活的主要特征。此时,人们对一切的人和事都会从战斗的立场作出判断,从而形成了掠夺文化。战神是掠夺文化的产物之一,它的作用是在宗教仪式中引导臣民拥护首领,在战场上使敌人恐惧,证明战争的合理性以及加强军事和尚武精神。这块墓碑上的神是当时流传到埃及的异族武神,墓碑下部是墓主一家膜拜的女战神,墓碑上部右方是迦南战神。

在文化演进过程中,我们假定原始时代是和平的,只有在进化到次一阶段以后,战斗才被公认为业务。当然,这不是说其间发生过突然的转变,战斗的事实是发生在人类社会从不断和平与亲善的生活阶段突然转变到一个较高阶段的时期,而不是说在过渡到掠夺的文化阶段以后,和平的生产工作就不复存在。在任何社会发展的初期阶段,战斗活动必然会发生,比如为争夺女性。从我们已知的原始部落以及类人猿的生活习惯来看,人类性格中存在的激动因素常常会引发战斗。

也许在文化演进过程中,初期的文化阶段并不像这里所说的那样,是和平生活,不存在战斗。然而,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曾经发生战斗,也不在于战斗的发生是偶然的还是经常性的,而是在于讨论是否存在好战心情——一种惯于从战争观点来评判事物的习惯。只有当掠夺成为习惯时,战争才会成为生活的主要特征。这样的一个转折点会使得人们对一切人和事都从战斗的立场作出判断,从而达到掠夺文化的阶段。

由此可见,和平阶段与掠夺阶段之间的差别是精神的差别,而不是机械的差别。精神状态的变化是物质环境发生变化的自然结果,而掠夺的文化阶段也应该是在有利于掠夺的物质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当掠夺成为任何团体或阶级的惯常手段时,掠夺的最低限度就是生产上的限度,除非生产方法的效率在维持生活以外还留有余地。因此,和平到掠夺的转变是依赖于技术知识和工具使用的发展。在人类成为可怕的动物以前,掠夺是不可能实现的,除非工具和武器这两者都获得了发展。

只要掠夺还没有在日常思想中占到主导地位,部落中就没有形成男性业务的主要特征,即使掠夺已经习以为常,但这样的生活状态还是可以认为是和平的。只是部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就会在这一程度上受到掠夺意志的支配。可以这么认为,掠夺文化经过倾向、习惯和传统的发展阶段,会随着部落生活环境的改变而逐渐变化。当然,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那些有利于掠夺生活的人性特征和行为会逐步成为传统与准则。

根据心理学的推断,我们认为原始文化曾有过和平阶段。至于推断经过,这里就不详细描述。当然,在讨论现代人类性格中古老特征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提到这一点的。武器的发展

从和平到掠夺的转变源于技术知识和工具使用发展,在人类尚未创造工具和武器以前,战争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正是在公元前10000年左右,弓和投石器两种新式武器的发明让生命变得更无保障。这是大卫的雕塑,他正处于决战前夕,显得从容镇定。他左肩上的武器就是改进过的武器——投石器。第二章金钱的竞赛本章概要:

有闲阶级和财产所有权是同时出现的。在财产私有制出现以后,财产就成为证明财产所有人占有优势地位的依据,是取得荣誉和博得尊敬的基础,是满足虚荣心与自尊心的必要手段。换而言之,占有财产并不是为了剥削别人,而仅仅是为了“炫耀性”心理的满足。雅典女人

雅典 公元前5世纪

在未开化的社会,男性对女性的占有逐渐由对其人身的占有发展到对其劳动果实的占有,因此女性也渐渐失去人身自由,长期待在家中,成为男人的附属。在古老的希腊城邦里,已婚的女子要负责全部的家庭事务,备齐家中所需的食品和衣服,清理房间,并且没有机会离开家门。她们没有选举权,作为公民的亲戚生活在城邦里,如果没有父亲或丈夫,她们将无法生存。

在文化演进的过程中,有闲阶级的涌现和个人所有制的开始都可以算是经济力量的产物。在发展的最初阶段,这两种制度不过是社会结构中同一事态的两个不同方面而已。当然,这也是必然的。因此,在我们研究问题时,常常会把有闲阶级和所有权两种制度作为社会结构的因素来看。虽然有闲阶级一贯忽视劳动,但是使用权和消费权也不等同于所有权。因此,这里的研究同懒惰习性的起源是无关的。当然,在这样观点下的研究,也不会考虑个人消费的起源。实际上,作为惯有权利或有效权利的要求,传统的有闲阶级的起源和本质可以作为个人所有权研究的发端。

有闲阶级与劳动阶级之间的区别及其产生初期的分化,都可以看做是未开化时代男女之间的分工。同样,所有权的最初形态大多表现为健壮男子对女子的所有权,也就是女子为男子所占有。

在尚未形成占有女子的风气之前,用品属于个人专有的情况已经存在。而在现存的某些古老部落中,还不存在占有女子的风气。在这类部落中,不论男女,都不会认为平时使用和消费的物品是属于他们的。虽然他们会使用和消费这些物品,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所有权的问题,也就是说,他们的社会不存在事物所有权的问题。

在较低的未开化阶段,对女性的占有显然是从对女性俘虏的夺取开始的。这种从敌人处抢劫妇女并据为己有的做法,最初很可能是出于实用的角度,不仅能促进“占有制婚姻”的形成,还能建立起以男性为主的家庭制度。当奴役范围逐渐扩大的时候,占有制婚姻也逐渐扩展到妇女、其他的俘虏和居于劣势地位的人们身上。在掠夺环境下,一种以强制为基础的婚姻形式促进了所有制的形成。在演进的最初阶段,这两种制度是很难加以区别的,它们都起源于胜利男性的一种意向,就是把他们的战果显示出来,并作为威力的证明。当然,这两种制度也助长征服和统治的欲望。当所有权观念逐渐扩大的时候,尤其是从对妇女的占有扩展到对妇女的劳动果实的占有的时候,所有权也就产生了。萨丹娜帕路斯之死

欧仁·德拉克洛瓦 油画 1827年 卢浮宫美术馆藏

最初,男性对女性的占有是从对女性俘虏的占有开始的,逐渐,男性开始形成占有女奴的风气。大约公元前400年,已经发展到平均2个成年男子占有一个奴隶了,而奴隶中女性占大多数。在这幅作品里,可以看到女奴作为男性贵族的财产,完全没有任何身份和地位,她们可以被人恣意施虐甚至剥夺生命。华丽的别墅内墙

别墅内墙 罗马 公元1世纪

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人们的生活有了节余,于是新的竞争——生活享受的竞争开始流行。透过这块公元1世纪罗马别墅的内墙,可对其主人的住宅规模略见一斑。这些精心的设计不仅反映了罗马人在工艺上的创造力,同样反映了他们高贵而奢侈的生活。

一种明确的财产所有权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逐渐成立的。虽然在文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消费品价值的体现在于它的适用性。然而,财富是所有人处境优越的有力证明,这种功用直到现在也没有丧失掉。

不论什么地方,只要建立了私有财产制,哪怕是极低的发展形态,就会在经济体系中体现人与人之间对商品的占有特性。在经济理论中,尤其是在现代古典经济学说中,那些经济学家总是把这种对财富的竞争看做是一种生存的竞争。当生产事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时,毫无疑问,它的生产效率是比较低的,即使人们不断作出努力。然而,当工艺上的发展早已越过这种初级阶段的时候,社会的生产效率就会使从事生产事业的人们的所得超过维持生活的限度。在经济理论上,这种在新的生产基础上的进一步竞争,也被说成是提高生活享受的竞争。缴租的佃农

无论是贫困还是富裕的阶层,他们生活的目的都非为满足物质需要。佃农为了多些节余而从事生产,而地主为了多收地租而忙碌。对于这两个不同的阶层而言,生活的动机同为占有更多财富博得荣誉。

如果从研究目的来看,不管是消费者,还是他的家属,消费品取得和累积这种行为的目的就是消费,是同一体的。当然,理论需要考虑的也不过是消费品在经济上的合理目的而已。为了满足消费者物质、精神、审美、文化以及其他等等方面的需要,消费者将通过对商品的间接消费而获得满足。满足的方式也是被经济学研究者所熟知的。

为什么对商品进行消费必然会引起对商品进行累积的动机呢?这需要我们撇开上述的简单意义,从相差很远的角度进行领会。在所有权制中,占有事物真正的动机是竞赛,而在其引起的社会制度发展中,尤其在所有权制有关社会结构的持续发展中,竞赛动机依然存在。当然,占有财富就是博得荣誉,这是一个明显带有歧视性的特征。就商品的取得与消费,特别是对于财富的累积来说,竞赛动机可算得上是最令人信服的动机。

在商品是私有财产的社会里,对于比较贫困的成员来说,维持生计是一个有力的并且始终存在的动机。他们经常从事体力劳动,财物有限,常常处于朝不保暮的境地。对于他们来说,维持最低生活和增进物质享受,也许就是取得物资的主要动机。但是根据以下的研究来看,即使是对于这类贫困阶级来说,物质需要的动机凌驾一切的想法并不是那样地突出。另一方面,有些社会成员和阶级看重财富的累积。对于这些人来说,谋取生活或增加物质享受的动机,从来就没有起过作用。因此,所有权的发展成为人类的一种制度,跟最低生活的维持是没有关系的。跟财富结合在一起的主要动机就是那种带有歧视意义的差别,即使是在以后演进过程中的任何阶段,这一动机的首要地位也没有被其他动机所篡夺。

最初,财产是被看做进攻胜利的纪念品。只要与原始的团体组织相差不远或是与别的敌对部落有密切接触,任何一个部落所占有的人力或物力就会受到占有者与敌人两者之间歧视性的对比。至于把个人与个人所属团体的利益区别开来的习惯,显然是后期养成的。在部落内获得光荣的战利品时,占有此项战利品的人与成就较差的同道者之间的歧视性对比,早就作为一个因素而存在。如果以价值作为主要因素,那么这个男子的威力根本就是一个部落的威力,战利品的占有者会觉得他自己所保持的,根本就是他的部落的而不是他自己个人的光荣。这种从团体的立场来评价侵占的态度,不但广泛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后期,而且在关系到战争中的荣誉时,表现得尤其明显。同蛮族作战的罗马皇帝

石棺 公元2世纪

随着文化的发展,战利品不再是战斗胜利的证明,而是优越于其他人的证明。在这块公元2世纪的石棺上,栩栩如生地刻画了罗马皇帝马可·奥里略正率领骑兵部队同留着胡须的蛮族作战的场景。征战让罗马人负担沉重,但战争所带来的奴隶、财物和土地却壮大了罗马帝国的声威。黄金麦穗

罗马 雕刻 公元前1世纪

在金钱文化的演变过程中,财富的保有逐渐成为了博得尊敬的基础。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雕刻了这根作为献给狄密特的贡品的黄金麦穗。整根麦穗从整体到细节无不体现了罗马人卓越的艺术写实功力和对奢华的追求。缠在杆上的金色球状物代表麦粒,谷物上的纤维用纤细的金线仿制。

当个体所有的风气逐渐巩固的时候,人们对于私有财产对比的观点就要发生变化。实际上,前者的转变不过是后者转变的反映。在所有制最初的阶段,就是通过率直地劫夺与强占而取得物资的阶段,而在转变到以私有财产(奴隶)为基础的初期组织阶段时,游牧部落将发展成为自给自足的产业社会。此时,财产的价值已经不再是战斗胜利的证明,而是可以证明其所有人比其他人处于优势地位的证据。现在,歧视性对比已经变成所有主与社会中其他成员之间的对比。虽然财产仍具有战利品的性质,但随着文化的发展,也就越来越成为部落中各成员之间关于所有权竞赛而获得的战利品。

在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掠夺活动已经失去往日的风采,生产活动进一步代替掠夺活动,累积起来的财产成为成就与优势的象征,而不再是侵占下的战利品。以财富的占有而博得声誉与尊敬的重要程度与有效程度也越来越高。当然,这与显示威力博得的尊崇并不冲突,而且胜利的攻击或煊赫的战绩依旧能博得群众的赞扬和钦佩,甚至激起成就较差的竞争者的艳羡和猜忌。不论在范围还是在有效程度方面,生产的攻势和游牧经济下财产累积的机会也在不断扩大。当然,借助于优势力量以博取荣誉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少。更加重要的是,财产与英勇的战绩是不同的,尤其是在衡量成就的可敬程度时。要想在社会上获得相当地位,就必须保有相当财产,而要在社会上获得相当的声望,就必须从事累积财产。在这样情况下,累积的财物成为能力的公认标志,财富的保有成为博得尊敬的基础。不论是出于自己的积极努力,还是出于他人的遗赠,拥有财富都是一件值得赞扬的事。经过进一步的演进,和自己努力挣得的财富相比,人们觉得由上一代或别的方面移转而来的财富能给予它的保有者更高的荣誉。当然,下面将谈到的这种区别也是出于金钱文化的演变。

虽然保有财富已经成为博得敬意和社会地位的依据,但武力和侵占仍然是博得一般人的最高敬意的有力依据。在掠夺文化的思想习惯中,有些民族掠夺本能以及由此而来的赞赏已经根深蒂固。按照一般的论断,那些战争中卓越的掠夺能力或者是凭借策略发挥的掠夺能力,将会获得荣誉,甚至是人们力所能及的最高荣誉。就这类通常目的而言,上述手段将被财富的取得与积累的手段所代替。同较早的掠夺阶段一样,要在社会上保持相当的地位,要博得世人的注目,就要保有财富。此时,财富是博得荣誉和地位的必要条件。如果超过标准,就能够出类拔萃,受到大众的钦仰。比如作为一个未开化者,在体力上、机智上和使用武器的技能上,必须达到部落中某一标准,而低于这一标准时是要受到蔑视的。穆罕默德的劝诫

书法作品 阿拉伯

怀有强烈的宗教信仰的人是财富竞赛中的例外,在他们的观念里,某种超自然力量对他们功德的赞许才是最受重视的。这幅阿拉伯人的书法作品,记录了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的格言:“三件事使心长寿:看水,看绿草和看美丽的面容。”

如果社会中的成员,在勇武精神或据有财产上未能达到标准,就不免要受到轻视,从而损及自尊心。只有性格反常的人,才能长期地受人白眼而不影响到他的自尊心。当然,例外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对那些有强烈的宗教信心的人来说。这类人往往别有寄托,他们所重视的是某一超自然力量对他们的功德出于想象的赞许。

一旦财产的保有成为博取荣誉的基础,也就成为满足我们自尊心的必要手段。在任何社会里,财物都是由各自保有的。为了寻求心理上的安慰,所保有那份财物就不应少于和他同级的那一类人所保有的财物。如果所保有要比别人多一些,他就会觉得非常欣幸。等到有新收获的时候,他将按新标准衡量,而由于新标准高于原有标准,所引起额外的满足也就不复存在。在任何情形下,以现有的金钱标准为出发点去争取财富的倾向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并将进一步增长。将自己的实力与其他人的作对比,这也就是在金钱上分等级。就这里所涉及的问题来说,累积财富的目的在于争取优势。在这样的对比下,显然居于劣势地位的普通人肯定不能满足于当前的处境。若是达到正常的金钱标准,他将会尽力扩大自己与这个平均金钱标准之间的差距。这种个人之间的歧视性对比无止境地演进,以致在金钱地位的角逐中,有些人会放弃。繁荣的商业街《瓦格与古尔萨》波斯 插图 13世纪

金钱的角逐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无止境地演进,而商业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13世纪波斯作品《瓦格与古尔萨》中可以看到为商人们占据的街道,其中有珠宝商、药房老板、屠夫和烤面包师。在这个喧闹的街区里,市民的购买需要可以在某一点达到满足,而商人追逐利益的欲望却无法满足。

以任何人为例,追求财富的欲望永远都无法满足。所谓对财富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