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连锁零售业商务智能应用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0:12:49

点击下载

作者:龙腾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连锁零售业商务智能应用研究

中国连锁零售业商务智能应用研究试读:

前言

笔者于2008年完成了博士论文《企业智能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该论文从较为抽象的角度,以理论推演结合实证研究的方式论证了企业智能管理是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其后,笔者进入具有50多年历史及强烈商业背景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工作。利用学院的行业背景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契机,笔者申报了北京市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以连锁零售业为行业背景,继续深入研究企业智能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问题,并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如何运用企业智能管理推动连锁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提炼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模式与方法。

本书的题目使用“商务智能”代替了“企业智能管理”。这是因为在实践过程中,“企业智能管理”的概念过于抽象,不太容易被企业所理解与接受;而商务智能软件不断成熟与发展,是企业进行智能化升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模块。因此,使用“商务智能”概念就更具有操作意义。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连锁零售业为行业背景,进一步论证“企业智能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第二部分探究连锁零售业通过应用商务智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与模式。因此,本书保留了笔者博士论文中的主要章节和实证推论的问卷与实证数据分析方法,并根据连锁零售业的行业特点进行了一定的修订。

从核心竞争力理论出发,在目前的各类企业理论中,学术界普遍接受的观点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持续的竞争优势。然而,对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的概念,明确指出,从长期看,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在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之后,西方学术界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广泛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理论传入我国,也引起了我国管理学界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学术界在对核心竞争力理论普遍支持的同时也提出了很多的批评意见,如核心竞争力刚性问题、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差异性与普遍适用性问题、事后理性问题等。

笔者的导师与笔者经过认真的研究,认为:核心竞争力既是行业的变数,也是时代的变数,即核心竞争力会随着行业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其主要源泉是由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因此是可以预见的。

上述观点能够较好地解释目前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批评。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21世纪,人类社会将进入“智能时代”,因此“企业智能管理”将成为本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连锁零售业同样应该以商务智能(笔者注:广义的商务智能概念,详见下文)的应用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从上述逻辑思路出发,本书首先以现代系统科学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及其形成和发展过程重新进行了解释,提出了核心竞争力复合升级模型,揭示出核心竞争力是行业和时代的变数;其次,总结了21世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环境特征和对管理的挑战;再次,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研讨了“企业智能管理”与“广义商务智能”的基本概念、模型和分析框架,探讨了企业智能管理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了验证“商务智能”与核心竞争力的强正相关关系,本书以连锁零售企业为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统计分析的实证研究,并结合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提出了以“商务智能”提高连锁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与模型框架。根据技术的最新发展,探讨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在连锁零售业的应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的研究从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出发,因此对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层面的描述做了简化,以提升本书的易读性。对技术层面感兴趣的读者或企业,欢迎与笔者本人联系,做进一步探讨。

笔 者

2015.1

1 引言

1.1 选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企业在社会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可以说企业的发展与繁荣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对于中国而言,21世纪上半叶是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和平崛起的任务最终要依靠一大批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崛起来实现。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信息化战略、科学发展观,中国企业如何在21世纪上半叶面对“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下的动态复杂环境,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重要命题。

自亚当·斯密开始,学术界一直在探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与管理学家逐渐统一了认识,将企业生存与发展主要归因于企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持续的竞争优势。然而,对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学术界尚存争议。归纳起来,关于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存在两大类理论:竞争优势外生理论和竞争优势内生理论。竞争优势内生理论又分为企业能力基础论、企业资源基础论、企业动态能力论等。最近20年,竞争优势内生理论逐渐占据了主流地位,尤其是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以来[1],“核心竞争力”理论成为竞争优势内生理论的主流。

但是,学术界对于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代表的企业能力理论依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核心竞争力”概念自身的内涵和外延尚未统一,对企业能力与企业资源等概念的界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混淆现象。对“核心竞争力”理论也产生了诸如“核心竞争力刚性”、“事后理性”、“可操作性差”、“不具有普遍适用性”、“过分强调企业内部分析而忽视了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批判。

笔者支持“核心竞争力”理论,因为它将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视角由企业的外部环境重新引入企业内部,从辩证唯物法的角度看,符合“外因再强也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的基本观点。众多批判观点的存在说明,核心竞争力理论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展。

在导师的指导下,笔者认真研究了目前主要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及企业能力基础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理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4个问题:(1)核心竞争力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需要进一步明确;(2)核心竞争力与环境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3)核心竞争力形成与发展的动态分析需要继续深入;(4)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与探讨。

带着上述问题,笔者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与研究,得出了以下4个基本观点:(1)从现代系统科学的视角出发,将核心竞争力概念理解为中性概念 [2],核心竞争力是广泛存在的,是可以直接测度的,也是可以比较的;(2)核心竞争力既是行业的变数,也是时代的变数,即核心竞争力在不同行业间具有不同的特点,且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3)核心竞争力具有复合升级的动态发展过程,因而是可以预见的;(4)由于(3)的存在,因此企业竞争力是以“立体方式”存在的。

笔者认为:上述观点可以很好地解释目前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批评观点。尤其是,根据观点(3),可以预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从而解决了“事后理性”问题,也解决了“可操作性差”的问题。而且,如果企业能够预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方向,就能够以较快的速度提升或构建核心竞争力,其意义是重大的。

上述思考和研究最终都归结到一个对于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的问题: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什么?带着这个问题,在导师的指引下,笔者研究了21世纪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特征,以及企业管理实践的前沿应用,尤其是企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前沿,最终认为“企业智能管理”将构成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因此,笔者的博士论文选题定为“企业智能管理与核心竞争力关系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在本研究中以连锁零售业为行业背景,进一步论证了“商务智能”(企业智能管理的一种应用与表现形式)与核心竞争力的强正相关关系,并提出了通过应用商务智能提升连锁零售业核心竞争力的模式与路径。

1.2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追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理论界与企业界的共同目标。在企业环境较为稳定的时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效率。以泰勒(Frederick Taylor)为代表的科学管理探索者开拓性地提出了较为系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和工具体系,企业的效率得到很大提升。

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快速复苏和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战略学应运而生,战略规划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后,企业环境开始出现较为剧烈的变化,战略规划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大企业纷纷开始实施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并继续扩大规模。20世纪80年代初,波特(Michael E.Porter)的战略管理理论开始占据统治地位。波特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源于企业所拥有的持续竞争优势,而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战略。企业战略就是在某个产业里寻求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也就是说企业要针对决定产业竞争的各种影响力,建立一个有利可图的地位。竞争战略的选择有两个中心问题:一是产业选择问题,即从长期赢利能力和决定长期赢利能力的因素来认识各产业所具有的吸引力;二是竞争地位问题,即如何在一个选定的产业内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地位。

波特理论是在环境对企业的影响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从企业外部影响因素视角出发,对企业持续竞争优势进行剖析。虽然波特的价值链理论着眼于企业内部的价值活动,并将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产生归结于价值链之中,但是波特理论的重点还是在企业外部因素的分析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学术界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开始对波特的理论提出批评,认为主要从企业外部因素分析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是有缺陷的。

在这种背景下,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于1990年发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从企业内部因素入手,分析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之后的十几年,学术界继续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同时也出现了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批评。

至此,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命题的研究,经历了“由内到外”,再“由外到内”的过程。笔者认为,尽管对波特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存在着诸多批评,但是毫无疑问,他们的理论价值都是巨大的,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而且,两者并非矛盾对立,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是极为复杂的过程,肯定受到企业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仅强调某一方面的重要性,势必会在理论的形成过程中留下某些缺陷。

笔者认为,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命题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深入研究,应该采取“内外结合”的分析方法,将企业的内外因素结合在一起,探讨其相互影响,以及企业在这种相互影响中是如何持续发展的。当然,“企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命题,可以说涵盖了整个企业管理学的范畴,因此,每项研究都需要从不同的侧重点出发,就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只是在每项研究中都应该坚持“内外结合”的方法。

从企业战略学理论变化的描述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环境对于企业和企业战略学理论的变迁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本书的研究,首先延续了企业战略学对环境变化的研究思想,分析了21世纪的环境变化和特征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和挑战,其次,从企业内部的核心竞争力入手,探究核心竞争力在新的环境下的发展与变迁。因此,本书的研究对丰富企业战略学的理论、推动企业战略学的与时俱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企业智能管理是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延续和发展,智能管理理论的构建与实践,是以最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很多综合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基础的,因此,智能管理理论比传统的信息管理理论更具有时代特点,是对信息管理理论的发展;同时,智能管理理论的思想是将现有管理模块进行智能化整合,知识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管理强化了知识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整体联系性。1.2.2 研究的实践意义

中国企业在过去20年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企业实力和素质都获得了很大提升。然而,中国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在21世纪“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缩小与世界先进企业的差距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理论问题。笔者认为:中国企业要从战略理念、战略路径和方法途径3方面入手。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这3个方面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1.战略理念

21世纪企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与知识,构建什么样的核心能力与之匹配、如何匹配是企业在21世纪发展的重要战略理念。理论与实践证明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企业智能管理一方面是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与升级,另一方面,也对当前的企业信息化具有方向性的指示作用。中国企业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历经坎坷,其主要症结在于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主要来自于企业战略理念的模糊与偏差。笔者具有一定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术)背景,自开始博士学习与研究以来也一直进行着对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在此过程中深刻体会到中国信息化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

笔者认为本书所提出的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资源,构建智能管理体系,追求“人机结合智能”与“企业群体智能”,以“智能”获取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取竞争优势的思想为中国企业在21世纪动态复杂环境下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理念。

2.战略路径

战略路径是实现战略理念的路径选择。本书所构建的智能管理理论并非是对企业原有管理体系的破坏,并非推倒重来。智能管理体系强调的是对现有管理体系的整合。本书对核心竞争力系统本质的分析,对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差异、普遍适用性、立体竞争等问题的分析,对核心竞争力复合升级过程的分析,对核心竞争力与环境关系的分析,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对核心竞争力的新认识,同时也为企业提升或构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战略路径。

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对连锁零售业的行业研究进一步使战略路径落地,提出了构建连锁零售业商务智能应用的模型,力求以一个行业的研究展示智能化战略路径的可行性。

3.方法途径

本书分析了增强智能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途径。笔者所提供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与方法不仅是理论推演的结果,也是根据笔者近几年对企业管理实践,尤其是企业信息化实践的总结与提炼而提出的。在此基础上,本书还以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为例证,验证了本书给出的一般性分析框架与方法的可行性。因此,本书提出的增强智能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途径具有较好的实践参考价值。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根据前述的选题思路和研究目的,本书的研究内容如下。(1)对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新的诠释,探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和时代特点。(2)根据时代和环境特征,论证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智能管理。(3)研究企业智能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为下一步理论研究打好基础。(4)分析智能管理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策略。(5)研究企业智能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为进行实践应用提供标准。(6)以连锁零售业为行业背景,以实证研究验证商务智能与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强正相关关系。(7)提出连锁零售业通过应用商务智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模型与路径。1.3.2 本书涉及的理论体系

本书的理论体系与逻辑思路,如图1.1所示。

本书涉及的理论体系有4大部分:企业能力理论、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智能管理理论,其中后两者是本书的重点。虽然本书并未详细讨论企业中“人”的要素,即未详细探讨组织行为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但是“人”作为企业中特殊的复合体,既是能力载体也是资源载体,无论何种管理理论都离不开其与人的关系。智能管理不等于全自动管理,本书重点探讨的核心竞争力理论和智能管理理论都与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由于本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究智能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所以本书并未重点研讨企业中“人”的因素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本书研究的不足之一。笔者在设计研究方案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为了使本书的理论逻辑体系保持完整,因此特意在图1.1中将“人”绘制出来。图1.1 本书的理论体系与逻辑思路

企业能力理论。本书涉及的企业能力理论,主要是在文献综述中为揭示核心竞争力理论产生的背景而运用的,并非本书重点。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本书研究核心竞争力理论有两个目的:一是从哲学层面探究企业发展的内在因素;二是用以辨析其与智能管理的关系,从而论证企业智能管理是21世纪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为了达到上述两个目的,本书在总结主要文献的基础上,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重新诠释,研讨了其基本范畴,提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复合升级模型,并分析了核心竞争力的行业特性和时代特性。

企业智能管理理论。本书涉及的企业智能管理理论是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进行的理论探讨,属于企业管理学的分支,与现行的由人工智能与管理科学、知识工程与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软件工程与信息工程等新兴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以研究如何提高管理系统的智能水平及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理论、方法与实现技术为主的“智能管理系统”研究有着较大差别。为了使企业智能管理理论成为一个较为完整和严密的理论体系,并为进一步研究做好准备,本书对企业智能管理理论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探讨,界定了其基本范畴,提出了基本模型和分析框架,并探讨了企业智能管理与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机遇管理等理论的关系。分析了智能管理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了能将智能管理理论付诸实践,研究企业的实际状况,笔者初步设计了智能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以智能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建议。1.3.3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本研究的早期阶段,为了探寻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与特征,并构架企业智能管理的基本理论,笔者大量阅读了企业能力理论、企业资源理论、智能学、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商务智能等方面的文献。为进行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笔者还阅读了相关方法论文献,如科学哲学、现代系统论、统计分析方法等。

2.规范研究

规范研究主要采取了逻辑演绎与归纳两种方法。首先,运用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以逻辑演绎的方法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探讨,阐明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以及其形成与发展的复合升级过程;其次,通过对21世纪的时代特征与环境压力的总结与归纳,提出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源泉是“企业智能管理”;最后,运用逻辑演绎方法结合对企业管理实践的归纳,构建了企业智能管理的基本理论。

除了逻辑演绎与归纳方法外,本书对企业、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等问题的探讨始终坚持以现代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内外结合”的分析框架内进行。

3.实证研究

本书的实证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

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是希望以实际获得的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验证企业智能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关性。为实现研究目的,首先,在“核心竞争力理论再诠释”和“企业智能管理理论”的最后一节分别探讨了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评价企业智能管理水平的理论与方法,并设计出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评价量表和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对问卷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新的问卷通过了调查测试,最终通过问卷调查。

在2007年至2008年的研究中,笔者共获得有效样本174份,来自多个行业。在以连锁零售业为行业背景的研究中,笔者共获得有效样本37份,全部来自连锁零售业。根据本研究的特性,笔者选择了两组变量的典型相关分析(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方法,避免了权重分配带来的系统误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调查的信度与效度;但是由于本书实证研究获得的数据显示各个变量组内部相关性很强,与典型相关分析的一般要求有一定背离,因此在典型相关分析之后还进行了因子分析以实现组内降维,然后对因子变量进行了简单相关分析,其结果也验证了本书的假设。

[1]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y-June,1990:79-93.

[2]核心竞争力目前的主要定义是对比性概念,如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定义:“从长期看,竞争力源自一种能够比竞争对手以更低成本和更快速度塑造那种能够孵化出超乎预期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2 企业智能管理与广义“商务智能”

最近几年,“智能”这个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现象绝非偶然,也不会是昙花一现,因为人类社会即将进入“智能时代”。这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一方面,人类所拥有的高级生物智能是地球生态体系中最高级的“能力”,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挑战人类智能的解密,这项任务自1956年“人工智能”正式诞生开始就宣告确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不断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地将自身能力和已知自然规律固化并扩大的历史,这一发展趋势也必将朝向人类自身“智能”的固化和扩大。

企业作为当今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及人类改造自然的基本载体,其发展趋势也必然受到人类社会基本发展规律的影响和支配。因此,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智能时代”之际,企业必须构建“企业智能管理”以获得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2.1 企业智能管理基本范畴

2.1.1 智能的基本概念

1.人类的“智能”(1)“智能”的语义。

智能,高级汉语词典 [1]的解释是“指人的智慧和行动能力”。智能,高级汉英词典翻译成英文是Intelligence and Ability,学术界公认的英文对应单词是Intelligence。Intelligence英文主要有两类解释:一类是情报、信息;另一类是智力、聪明、智能。美国传统双解词典对后一类解释有3条释义:①The capacity to acquire and apply knowledge.即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②The faculty of thought and reason.即思想和推理的能力;③Superior powers of mind.即头脑的高级能力。

智慧,高级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辞海》对智慧的解释与高级汉语词典完全一致。

能力,美国传统双解词典对能力(Ability或Capability,二者的英文含义非常接近)有两个解释:①The quality of being able to do something;the physical,mental,financial,or legal power to perform.能够做某事的资格,体力上的、思想上的、财务上的或法律上的行为能力;②A natural or acquired skill or talent.本能的或后天的技巧或才智。高级汉语词典对能力的解释是才能和办事的本领。

从这些引述可以看出,“智能”的通常语义主要指人的思维能力。(2)哲学、心理学和信息论的“智能”定义。

哲学认为,“智能是人脑这类特殊物质的一种属性,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心理学认为,“智能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地讲就是运用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论认为,“智能是以高效、高速处理信息为主的信息获取、转化、储存、应用的能力”。[2](3)智能学的“智能”定义。

世界人工智能权威拉塞尔(Stuart J.Russell)在归纳人工智能定义时认为人工智能有4种主要思路:一是像人类一样行为;二是像人类一样思考;三是理性思考;四是理性行为。[3]可见,拉塞尔认为智能的核心是“思考和行为”。

人工智能领域通常认为:智能=知识集+智力。智能主要是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推理、学习和联想是其重要因素。[4](4)本书的“智能”定义。

从上述各类解释中不难看出,“智能”主要是指人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思维能力的范畴,包括获取知识能力(学习能力)、应用知识能力(推理能力)、发明与创造能力。从思维的角度看,上述定义未包含思维基本属性中的记忆和联想,他们也是构成智能必不可少的要素。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智能并非人类的专利,动物界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智能,有些甚至很惊人,如信天翁的超强记忆能力,而猴子与猩猩更是拥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智能”是指人类的高级生物智能。本书以下出现的“智能”概念均指人类的高级生物智能。

本书对智能的定义:“智能”是指人类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具体包括记忆能力、学习能力、推理能力、联想能力、创造能力。[定义2.1]

2.人工智能

作为一个学科,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于1956年正式诞生,但是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人工智能的定义有很多种,通常认为: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5]人工智能的出现并非偶然,是人类不断将自身能力固化的产物。人类通过不断的科技进步不断地制造出各类工具,将自身的能力不断固化并扩大,这个过程也遵循着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最终,人类将自身最高级的能力——人类智能进行固化并扩大,形成了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所研究的内容非常宽泛,从20世纪50年代的问题求解器,到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语言学与机器翻译、神经网络、模糊数学、进化计算,到20世纪70年代的专家系统、知识工程,到20世纪80年代的人工神经网络、粗糙集理论、人工免疫系统、人工生命、机器学习,到20世纪90年代的大系统模糊控制与智能控制、计算数学、智能数学,到当前流行的“智能体”(Agent)概念,都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内容。

人工智能的产品也非常丰富,从我们熟知的机器人,到各类智能仪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说现代生活中到处都有人工智能的产品。对于企业来说,智能管理中大量应用的人工智能产品包括各类智能仪器、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智能软件等。

3.人机结合智能

高级生物智能是现代人类的专利,也是尚未完全破解的科学之谜。人类的高级智能是生物界最神奇的能力,迄今为止最高级的计算机也无法在综合能力上超越人类智能。然而,人类也有自身很明显的缺陷,如人类智能水平不稳定,受身体状况、精神状况和外界环境影响非常大,记忆能力不稳定,无法在恶劣环境中工作,计算能力和对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等。因此,人工智能在日益迫切的需要中诞生了。

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智能,人类的科学研究实现了飞速发展,原来许多由于缺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支持的理论和方法得到迅速普及(如运筹学、统计科学等),在计算机的帮助下,20世纪,人类对复杂问题的科学研究大大深化。很显然,以计算机为典型代表的人工智能不仅扩展了人类智能,而且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智能。“人机结合智能”概念的出现正是对这种现象的总结。现代系统科学认为:人们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如何与人脑协同工作的问题,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应该考虑如何发挥各自的长处,将两者有机地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智能体(系统)。[6]

根据上述分析,本书将“人机结合智能”定义为:“人机结合智能”指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在人机协调状态下,通过人机交互后产生的智能总和。[定义2.2]

对于[定义2.2],笔者认为必须强调“人机协调状态”,因为人机结合智能是要创造比构成它的个体的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简单相加更强的智能,即追求1+1>2的系统效果,人机交互过程不能产生复合效应的人机结合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而要实现人机结合的复合的系统效应,就必须在人机协调状态下。“人机结合智能”具有1+1>2的系统复合效果的基本逻辑可以这样描述:(1)人类智能的核心是运用信息和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人类对大量信息和知识的处理能力及计算能力非常有限,因此必须借助机器,而机器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规则、模型、方法及各类计算模型是人赋予的;(3)机器在既定规则和计算模型下对信息和知识的处理结果以及科学计算的结果不仅完成了人类自身难以实现的任务,而且往往带来事先无法想象的结果,因而大大提高了人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人类通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问题实施求解后,其结果能够丰富人类对现有问题的认识,人类能够根据提升的认识对机器的规则、模型、方法、技术进行提升,从而提高人工智能水平;(5)在上述过程的不断循环中,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都得以提升,而这种提升离开了人机协调状态下的人机交互,无法单独实现;(6)因此,人机结合智能大于个体人的智能与机器人工智能的简单相加。

4.企业群体智能

群体智能,是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没有得到很好研究的一种生物和人类智能内容。著名企业管理家伯纳堡和梅耶,通过对有“组织的天才”之称的蜜蜂和蚂蚁群体研究后发现,这些群体的稳定性非常可贵。形成稳定群体的原因有:不同“级”间的分工、智力的“集成”、权力的下放,以及各子系统间的高度关联性等。它是一种快速应变和自组织能力,不需要太多自上而下的控制和管理,就能自我完成工作。借鉴这种昆虫群体智能,他们发明了蜂群智能(Swarm Intelligence,SI),或称蜂群算法、群体最佳化算法,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目前分布式(分散)控制系统也需要这种功能。采用蜂群智能算法,已经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工程和通信中的最佳化问题。

人类除了个体的大脑具有智能以外,肯定还存在一种与群体有关的智能,两者共生。维伯斯认为(Paul J.Werbos):目前,人类集体智能本身和对它的认识,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弗洛伊德的关于通过“精神能量流”(信息交流)促使自我进化的讨论,对于理解这个不成熟的精神将会如何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精神流在更大的生物链中通过,支配这更大的系统的成长和适应调节。[7]

笔者认为企业内也必然存在着群体智能,在人类社会即将进入“智能时代”的今天,企业群体智能对企业的意义是巨大的,德鲁克所提出的知识工作者的效率问题恰恰是企业群体智能所解决的问题之一。企业群体智能的效应是笔者目前还无法准确描述的,但是笔者坚信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企业实现对环境的适应必然会选择建立群体智能的方式,且群体智能的建立必然依靠企业智能体系中一种有机联系的构造方式,这个构造方式将是企业智能管理模型中要探讨的问题。

本书认为:企业群体智能是指企业中所有人机结合智能通过有机联系构成的企业智能系统所具备的智能总和。[定义2.3]

本书之所以在此处特别探讨“人机结合智能”、“企业群体智能”,是因为这两个概念是企业智能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式的最大区别,是企业智能管理思想追求的终极结果,也是企业在“知识时代”、“智能时代”和“智能经济”环境中适应环境,实现自组织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构建企业智能管理体系时,必须以这两个概念为衡量标准。

5.知识群体、智能群体“知识群体”的概念是由博特金提出的,他认为:“知识群体”是企业中具有共同激情的人群,他们为了企业具体的明确目标去创造、分享和应用新知识。成功的知识群体往往由共同的价值观或承诺意识维系在一起,其成员往往相互信任,全身心地投入创造性的出谋划策中。知识群体可以理解为团队和特别工作小组的进一步延伸,但是它并非仅比团队进了一步。以商务为基础的知识群体代表了组织的基本构成,他们注重网络而不是传统的等级层次。他们是管理人员和“知识员工”的组合——他们的使命是创造和使用新知识,并将其应用在所有的行业,以实现特定的商业目的。知识型企业、智能型企业的知识管理目标是形成知识群体。[8]

博特金之所以认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形成知识群体,是因为知识群体能够产生出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而创造出超乎想象的价值,这个观点实际上就是智能学中对于群体智能的判断。本书借鉴知识群体的概念,并根据智能学的理论将其修改为“企业智能群体”。企业智能群体非常重要,笔者认为它是企业形成群体智能的物质载体。“企业智能群体”是指企业中以智能管理系统(Intelligent Management System,IMS)为纽带而联系在一起共同分享、学习和创造企业群体智能的企业内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总和。[定义2.4]2.1.2 企业智能管理概念及其内涵

1.企业智能管理的定义

智能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为了应对21世纪的环境变化,为企业寻找和确定预定目标提供智能化支持,以提升企业科学决策能力、企业知识水平、企业运转速度和效率。由此可见,智能管理首先是要智能化地挖掘管理目标(机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智能化地配置资源、建立秩序,其手段是智能计划和智能控制。智能管理并非代替传统的管理内容,其核心思想的实现在于:第1步是以智能化的方法将企业的“人因素”进行高效的管理整合,实现最优化的管理效率(至少是追求最优);第2步是在“人因素”管理的“人机协调”基础上,追求人机结合智能;第3步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追求企业群体智能。只有拥有了人机结合智能与企业群体智能,企业才能成为真正的“智能企业”。综上所述,笔者对企业智能管理的定义如下:

企业智能管理是通过综合运用现代化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以现有管理模块(如信息管理、生产管理)为基础,以智能计划、智能执行、智能控制为手段,以智能决策为依据,智能化地配置企业资源,建立并维持企业运营秩序,实现企业“人因素”智能化高效整合和“人机协调”,以创造人机结合智能与企业群体智能的企业管理体系。[定义2.5]

2.企业智能管理的含义

笔者对企业智能管理的定义较为冗长,它包含了以下几层重要的意思。(1)智能管理之所以成为现实,技术可能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百多年前,一些工程师曾经构想的全自动工厂如今已经基本实现了,这种构想是智能管理的前身。自信息与通信技术大发展以来,企业管理进入了信息时代,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信息管理的发展、人工智能思想与技术在企业的延伸共同造就了企业智能管理的出现,虽然现在还不是很成熟,但是智能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必然方向。反之,企业智能管理的不断发展也加速了信息与通信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发展。(2)智能管理并非替代现有管理职能,它是以现有管理模块为基础的。

实施智能管理肯定会带来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但是智能管理是对现有管理职能、管理模块的升级而非替代。智能管理是一种思想、一个模型、一个体系,它的目的并非推翻已经成熟的管理模块,其追求的目标是以智能的方式改造管理体系,实现企业“人因素”的高效整合,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体系必须非常好地与企业中的人融合在一起。很多企业信息管理、商务智能失败的核心问题是未能实现“人机协调”,就像一百多年前工人与机器的对抗一样。(3)智能管理的核心是智能决策,其基本使命是智能化配置资源。

智能决策的主要内容是配置企业资源,建立并维持企业运营秩序。按照管理大师西蒙的决策理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因此智能管理的核心就是智能决策。关于决策、智能决策及其与机遇管理的关系将在本章后面重点讨论。目前企业中流行的集成计算机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king System,CIMS)、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等都在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新一代商务智能的主要内容就是建设分析型ERP、SCM、CRM系统。这些系统的核心功能就是配置企业资源,建立并维持企业运营秩序。(4)智能管理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创造人机结合智能和企业群体智能。

智能管理与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追求的最终结果是创造“人机结合智能”与“企业群体智能”。德鲁克(1999)认为:“20世纪,企业最有价值的资产是生产设备。21世纪,组织最有价值的资产将是知识工作者及其生产率。”[9]笔者认为21世纪企业中的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成为知识工作者,而21世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最重要的能力是人机结合智能和企业群体智能,因为知识工作者生产率的保证来源于人机结合智能和企业群体智能。

2.2 企业智能管理模型与分析框架

2.2.1 智能管理与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智能管理”蕴含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的概念,是“信息管理”、“知识管理”概念的升华与发展。智能管理的概念之所以包含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是因为智能是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中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再到智能管理的发展过程符合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因此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过程。

以爱因斯坦为奠基人的现代物理学不仅贡献了相对论,而且还发现了“信息”是与物质和能量并列的三大基本元素之一。自此之后,信息概念在各门类科学中获得了极大发展,产生了信息论、控制论等新兴的信息科学并迅速延伸到经济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中。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飞跃,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然而,随着信息量的不断爆炸,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本身只是成为资源的必要条件,而对有价值信息的正确使用才能给社会主体带来信息价值,因此很多学者(如彼得?德鲁克)提出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也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实施。

企业的知识是在原始信息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用商务智能的流行术语是“挖掘”出来的),能够指导企业实践,因此其价值较原始信息大得多。“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相比,其隐含的管理思想已经由追求信息数量提升到追求信息质量。信息质量有五重检验标准:(1)针对性和适用性;(2)及时性;(3)系统性;(4)可控性;(5)经济性。目前,各类管理信息系统要解决的是系统性、可控性与经济性。各类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商务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系统的目标在于解决针对性、适用性和及时性的问题。当前,企业管理层已经开始从信息的爆炸性困扰中解脱出来,DSS与BI提供的视图、仪表盘和各类查询功能使得信息更加准确。然而,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年代,速度成为新的竞争标准,因此,企业下一步要追求的就是“及时性”问题了,而“实时企业”的概念也由此诞生。要在提高速度的情况下适当降低成本,仅仅依靠知识的存量和流量还是不够的,必须将知识上升到智能的高度,因此知识管理必然向智能管理发展。

然而,智能管理并非是推翻或替代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而是建立在二者基础上的新的管理体系,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重构也许会在实践中发生,但智能管理不可能将原有的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体系全部推翻重来,当然,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流程、体制、具体应用、硬件与软件肯定会根据新的管理体系的需要进行变革。2.2.2 智能管理与机遇管理

智能管理与机遇管理的关系是以“决策”为纽带的。智能管理的核心是智能决策,而机遇管理与决策之间也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先来探讨机遇与决策之间的关系。

1.决策理论简述

决策科学作为一门明确的知识体系,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20世纪30年代,美国管理学大师巴纳德(Chester Irving Barnard)最早将决策的概念引入了管理理论,奠定了现代决策学的基础。之后,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通过把决策概念作为管理的统一概念来阐明管理的过程及组织本质和结构,开创性地提出了现代科学决策理论,成为决策理论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西蒙认为:决策是决策者对行动目标或手段的探索、判断、评价直至最后选择的全过程。[10]决策活动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并非所有的管理决策都是相同的。对决策活动的分类也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决策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几种主要分类如下。(1)战略性决策、战术性决策和业务性决策。(2)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3)时间敏感性决策和知识敏感性决策。(4)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5)其他决策分类。

2.机遇与决策的关系

从前一部分决策理论的简述可以看出,决策的核心内容有两点:一是决定干什么(寻找目标),二是决定怎么干(实现目标的方案);决策的最终结果是选择。无论哪类决策,其最基本的选择原则都是“可行性”与“有利性”,即选择的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手段都必须是对决策者“有利的”且必须是“可行的”(至少决策者这样认为)。因此,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决策:决策是决策者以“有利性”和“可行性”为基本原则,对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选择过程。

黄津孚(1999)在机遇管理研究中首先提出:机遇是目标、能力、资源、需求、环境等各种因素的耦合状态,机遇特别强调对社会主体实现目标的“有利性”,而机遇之所以要强调能力、资源、目标等要素的耦合,就是要保证这种“有利性”的“可行性”。[11]每个社会主体在决策过程中所进行的实际上都是对机遇的挖掘,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因为决策的过程就是对“有利性”和“可行性”的选择过程,而机遇就是“有利性”和“可行性”高度耦合的结果。反过来,我们寻找机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决策的过程,因为在确定机遇的过程中,必须对目标及其可行性(能力、资源、环境、需求各方面耦合状况)做充分考虑,这就是“对行动目标或手段的探索、判断、评价直至最后选择的全过程”。

但是,机遇与决策并不能混同起来,它们的区别如下。(1)决策强调的是过程,机遇强调的是结果(状态)。

诚如西蒙定义所讲,决策是一个全过程。[12]对过程的研究往往隐含着这样的假设:如果过程是正确的,那么结果也会是理想的;反之,结果的错误和风险来源于过程(方法)的错误和风险。机遇的本质是一种“有利的”并“可行的”不稳定的耦合状态,对机遇的研究是为了给决策提供更好的信息和评价标准。(2)对过程的研究强调的是方法,对结果的研究强调的是机制。

如同第一点所说,大多数决策理论将决策分为各种类型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研究方法,决策方法论是决策理论的核心内容。而对机遇的研究更加注重的是机遇产生的机制,掌握了机遇产生的机制就能够有效地识别、利用,甚至营造机遇。因此,决策理论和机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畴有很大不同。

虽然机遇与决策有着各自的范畴,但是它们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决策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机遇是一种客观存在,机遇理论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探讨的是主观如何认识和把握“机遇”这种客观存在。就这一点而言,决策理论和机遇管理理论有着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在企业环境中,一切的管理活动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决策问题,机遇管理的实践最终也要通过决策而发挥作用。实际上,机遇管理的理论大大丰富了决策理论,机遇的思想为决策提供了全新的判别标准。可以说:机遇管理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决策理论,机遇管理的成功实践能够大大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3.决策智能化与机遇管理

企业智能管理的核心是决策智能化,因为智能化的决策能够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决策的科学性和决策效率来源于两点:第一,信息的充分性、及时性、真实性、适用性、经济性;第二,决策方法的科学性。机遇管理在信息的五大特性都得到充分满足的基础上,为企业智能化决策提供了一个方法上的有力武器。

决策是一个选择的过程,选择本身的难点在于首先必须找到好的备选方案(Alternatives)。确定备选方案是一个千变万化的过程,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情况,不可能有可以套用的固定方法,但是机遇管理理论为千变万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不变的模型。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主观思维过程,如果要实现决策智能化,必须赋予计算机一个“思维模型”,这是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方法。机遇管理理论正是为决策提供了一个可以编码的“思维模型”,请参考如图2.1所示的企业决策智能化模型。图2.1 企业决策智能化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按照决策的不同种类,决策智能化有两类思路。对于程序性的、业务性的、知识敏感性的、确定性的或风险可计算性的决策,决策智能化追求的目标是完全智能化(接近于我们俗称的“全自动”)。由于这类决策建立在知识之上,即存在标准的环境特征和规则,而且是程序性的、重复出现的,具有一定固定规则或有处理经验的,因此这类决策在理论上完全可以实现智能化决策。在这类决策中,机遇挖掘的目标是在既有的程序、规则、模型中挖掘出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利用实时的智能控制系统提升现有决策的控制精度和效率。这类决策的智能化依赖于实时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并将整理好的信息在分析型智能系统(如分析型ERP)中进行实时分析。

对于非程序性的、战略性的、时间敏感性的、不确定性的决策,即问题的环境特征非标准化,规则也并不明确,因此不能直接按照现有知识予以解决,目前还必须依赖于决策者的个体知识、能力和经验。但是,决策智能化对于这类决策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它给出了很多分析性工具,这类工具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决策者的指示进行定制分析,如新一代商务智能软件都具备定制分析与自我学习功能。在此基础上,如果成功地将机遇管理理论整合进智能分析系统,构建战略机遇挖掘与评价模型,那么决策智能化水平将会提升一大步。这类决策及战略性机遇的挖掘依赖于对海量历史信息的利用,新出现的知识管理系统正在逐步融入新一代商务智能体系。2.2.3 企业智能管理模型

本书提出的企业智能管理模型,如图2.2所示。在该模型中,椭圆框表示结果,矩形框表示构成要素,梯形框表示物质载体,六边形框表示影响因素。图2.2 企业智能管理模型

对该模型的解释如下。(1)模型中,“企业群体智能”是企业智能管理追求的最终结果。企业群体智能是在“人机结合智能”、“知识群体与智能群体”、“智能管理系统”和“组织与文化”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其中“人机结合智能”是基础,“知识群体与智能群体”和“智能管理系统”是物质载体,“组织与文化”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群体智能”与它们均存在着双向互动关联。(2)“人机结合智能”是企业中的人所拥有的人类智能和企业信息系统所拥有的人工智能在“人机协调”下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人机结合智能”的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群体智能。(3)企业“人因素”智能化高效整合是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现的。(4)企业中的人在拥有人机结合智能后要形成企业群体智能,必须首先形成“知识群体”和“智能群体”。群体的形成受到“组织与文化”的极大影响,而“组织与文化”同样影响智能管理系统的构成。虽然表面上看,智能管理系统的构成是一个纯技术问题,然而“人机协调”的实现必须有“组织与文化”的充分保证,智能管理系统的很多构造问题是由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决定的。“组织与文化”要素一方面影响“人机协调”的形成,另一方面影响知识群体和智能群体的构成,因此在企业智能管理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本书的研究重点在探寻企业智能管理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因此只能相对简单地对“组织与文化”因素做定性分析。(5)知识管理中隐性知识管理影响知识群体和智能群体的形成,而显性知识编码则是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所指的隐性知识管理包括了隐性知识的学习、传播、共享等知识管理的过程,图中予以简化而未列示。(6)分析型系统指目前特别热门与流行的概念“大数据”处理系统,包括企业实践中比较前沿的分析型ERP、CRM、SCM、新一代BI等,它与显性知识编码紧密结合,是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形成“人机结合智能”的关键部分。下一步,如果能将机遇管理的理论和模型加入分析型系统,其功能将更加强大,其价值也会大大提升。(7)当前信息管理的主要功能区域在于对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根据企业的不同需要又分为实时信息和历史信息处理系统,它们是构成智能管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也体现了企业智能管理是建立在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基础上的。比较遗憾的是,根据本研究的调研结果,绝大多数连锁零售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仅仅停留在海量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方面。也就是说,还停留在解决如何高效率地收集信息与储存信息方面,对于如何有效率地分析与使用信息还明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8)智能管理系统包含了当前的主要管理功能模块,如生产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等,图中予以简化而未列示。关于智能管理系统的详细介绍,可参考涂序彦等学者的相关著作。2.2.4 企业智能管理机制与分析框架

1.智能管理机制“机制”,就是系统运动的机理。任何有机系统都是机构和运动的统一体。因而,机制就是决定某种系统运动方式的物质(载体)结构、动因动力及其调控方式。[13]按照这个概念结合上一节企业智能管理模型的分析,可以对智能管理机制做如下分析。(1)企业中智能的载体包括人类智能的载体——人和人工智能的载体—信息系统。因此,智能管理的物质载体分别对应为“人因素”的总成——智能管理系统,和人的总成——企业智能群体。(2)智能管理的动因动力可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论述。从外部看,社会发展的结果形成了追求速度的时代特征,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由单一的产品/服务上升到“实时”价值,为了应对这样的外部环境变迁,选择智能化管理方式是合乎逻辑的发展方向。从内部看,对更新知识、提升知识效率和创新的追求和先进技术的融入都促使企业追求比知识更令人心动的东西,那就是——智能。就如同学习兵法的人都渴望参加战斗一样,因为兵法(知识)再多,如果不能实践(能力作用过程)也是空谈,主观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力是人类的基本心理特质之一。(3)虽然智能管理追求的最终结果是“人机结合智能”和“企业群体智能”,但是企业中的智能是有其追求方向的,那就是必须为企业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服务。企业能力和战略、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和互动关系,但是无论如何,企业战略应该是占主导地位的。至于企业战略是否应该服从企业价值观或企业文化或其他因素则不在本书的探讨范围内。

2.基本分析框架

所谓基本分析框架,笔者理解为对现状评价或构建新的体系时所应该遵循的基本分析过程和主要内容。智能管理的基本分析框架,笔者认为有两个分析思路,思路一:(1)分解企业战略与核心竞争力,确认其匹配性,制订匹配计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