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智慧活学活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0:47:44

点击下载

作者:叶舟

出版社:中国长安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儒家智慧活学活用

儒家智慧活学活用试读:

做事先做人

——学习是为了提高做人的品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说”,通“悦”,高兴、快乐的意思。“朋”是指同学。孔子把复习学过的东西当成重新见到老同学那么高兴,也就是把以前学习的东西,都当成老同学。这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孔子将学习知识当成结识同学一样的快乐心态。当我们把学习知识当成了结识同学、把复习知识当成同学聚会,当然就不会产生厌学的心态,也就不会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苦差事了。

对于第三句话,一般解释成“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他”,这也许是一种误解。对这句话造成不同理解的关键是怎样理解“人不知”的意思。这三个字的解释还可以是“别人不懂”。理由是,论语第二部分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这里的“不知”应该和后面的“不知”是同样的意思。

孔子前面说了怎样学习和复习的问题,然后又说到了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在怎样对待同学的问题方面,孔子主张人要谦虚,所以才提出了“遇到不懂的同学时,不要嫌弃,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的观点。

自己只管在家学习和温习,那么远方怎么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知道并且前来就学呢?而且即使是人不知己也不会愠怒,所说的“知”字很重要。你要别人“知己”,就必须去传播自己的学说和思想。只有天下的人都接受而且认识了你的学说,那些远方的朋友才会前来就学切磋探讨啊。即使是天下的人不知己,不接受自己的学说,那也没有关系,自己做自己的君子就是了。这也就是亚圣孟子所说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意思。

这段话三个反问句各说了一层意思。第一句说“复习”的重要性,因为倘“学而不习之”,就不“悦”了;第二句说“远交”的重要性,因为若“有朋从近处来”,就没啥可“乐”;第三句说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因为假使“人不知而愠”了,就不是“君子”了。“学而时习之”,重点在时间的“时”,见习的“习”。首先要注意,孔子的全部著述讲过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了解了,就知道什么叫做“学问”。普通一般的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要注意的,他做的是什么学问?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怨天、不尤人,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保持健康的心理,才是君子。君子才够得上做学问,够得上学习人生之道。

连贯这三句话的意义来说明读书做学问的修养,自始至终,无非要先能自得其乐,然后才能“后天下之乐而乐”。所以这三句话的重点,在于中间一句的“不亦乐乎”。2自重意识的觉醒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三省,作为儒家自我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作为对自己言行的严格要求,自觉地反省自己,经常进行自我批评,就能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为人谋而不忠乎”。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是为朋友谋事,还是谋其他事,事情不论巨细,只有全力以赴,怀着一份一心想把事情办好的忠诚,才能有所成就。如果进一步说,“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要讲奉献精神。一个人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最终有所收获。春天种豆,秋天却想得瓜,世间怎会有如此美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古人云:“黄金万两容易得,人生知己最难求”,是指知音难觅,不过,寻觅知己还是在于自己。与人交往,只有做到诚实无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传不习乎”,一个人从老师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只有经过持之以恒、反复不断地复习和实践,方才能成为自己真正的东西,从中获益。要么只是一“书橱”而已。

孔门弟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强调的是自觉性。

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逐渐走向完美。这里提到了反省的三个方面,基本上概括了一个男人的所有方面:其一,对待事业是否敬业;其二,与人交往是否诚信,虽然文字上是说“与朋友交往是否诚信”,但我们可以扩大到与人交往的范围;其三,是否能温故知新,这一点与前面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相呼应的。

一个人如果能具备反省的能力,就自然会变得谦虚不傲慢,变得彬彬有礼不自以为是,在与人交往时也就能善于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自然也就能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盲从。因此,我以为,一个人是否具备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曾参的此段话,还是拘于道德境界的。拘于道德境界,就不能达成儒家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孔子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也,就体会不到孔子所说的“悦”、“乐”。

曾参这里所讲的,恰恰是儒家道德实践重要的方法,即内省式的体验。内省、反省、扪心自问,说的是人的道德行为本身是自做主宰的。内省“传不习乎”,不是说习与不习有关乎老师之责骂,而是习与不习有关乎反省后的“心安”与“心不安”。心安,则理得,老师之责骂与否干我何事。孔子所讲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义正在于此。3心仁

——完善自己然后推销理念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

孔老夫子在这里所说的“巧言令色”,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谄媚”。孔子用他那双洞察的眼睛,将伪君子的卑劣行径看得一清二楚,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花言巧语虚假面貌之人“少有仁德”。要想把自己伪装起来,就得在面部表情、交际语言上下一番苦功夫。他们逢人说人话,见鬼装鬼叫,乐此而不疲。

仁是儒家学说的一个核心内容,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仁爱,正如前面所说,它是只强调单方面的“爱”和“孝顺”,因而是不全面的、不公正的。所以我们应该提倡新的仁爱观,就是对所有人的关爱,而不只是一味强调子女对长辈的爱和孝顺,更不能强调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爱和顺从。

即便是孔子当初的仁,他也提出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就是不能巧言令色,不能过度夸张,仁应该是朴实无华的、实实在在的。遗憾的是儒家的仁的思想在流传的过程中,严重背离了孔子的初衷,被歪曲成了虚伪和毒害人性的东西,这其中最典型的也是流传最广的应该是“二十四孝图”。

真正的君子,或者说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就应该是自己有思想有学说,并且传播给天下人使之实践得益,然后在自己的身边形成一个实践真理的群体,那是最好;即使做不到这一点,那么自己完善自己就可以了。

再反过来看,一个真正的君子并不是给别人做,是要关系到自己的人生和境界。首先要完善自己,然后再宣扬大道,传播真理,造福人类。无论是对公对私,都要顺其自然,不为外境改变自己的初衷。这才是君子。“万德孝为先”,因为人类来到人间,最初也是最深的就是父母的亲情。没有父母,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生命。所以,一个人一生的路程,各种复杂的关系和感情,都是从父母这里开始的。其次的关系便是兄弟之间的情谊了。

处理好了这两种关系,那么将来到了社会上,对于各种关系才有可能处理好。君王上司,就好像是自己的父母长辈;同伴朋友,就好像是自己的兄弟同辈。对父母长辈的孝,就变成了对君王上司的忠敬;对兄弟姐妹的悌,就变成了对朋友同伴的友爱。

家庭关系是个本,社会关系是个末。本正而末立,本坏而末乱。不爱父母兄弟的人,就不会有敬爱君王朋友的心理;敬爱君王朋友的人,一定是孝敬父母兄弟的人。

所谓的仁,从人从二。两个人相处就是仁,仁就是人。真正的人,就应该是爱人,所以才说“仁者爱人”。人是在与人相处的关系中才得以体现的,而人类的各种关系,孝悌之道便是根本。当你爱护父母兄弟的时候,你绝对不会去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因为只有天下安定、各人安分守己的时候,你才能够去真正尽到孝悌之心,来报答父母兄弟的恩情,所以根本不会有那些犯上作乱的人。4自新

——一经发现过错就要勇于改正

过,则勿惮改。

——《论语》

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先要了解什么是过。在孔子看来,过有以下几种:

第一,说君子在学习方面要仪态庄重,否则就会缺乏威信,学过的东西难以巩固。有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哼哼哈哈,嬉皮笑脸,知识只是在他脑子中稍做停留,如此又怎能谈做学问呢?

第二,君子为人处世,最要讲究忠诚和信誉。忠于国家,忠于事业,办事讲信誉,不欺不诈。做到了这一点,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就是过。

第三,君子处世交友,不要与没有修养的人交朋友。别人的道德品质、学习修养远不及你,交他这个朋友又有何益?因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是不少人都有这方面的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难得的是知错能改。

据心理学的研究,人对于自己的过错,很容易发现。每个人自己做错了事,说错了话,自己晓得不晓得呢?绝对晓得,但是人类有个毛病,尤其不是真有修养的人,对这个毛病改不过来。这毛病就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第二秒钟就找出很多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错误完全是对的,越想自己越没有错,尤其是事业稍有成就的人,这个毛病一犯,是毫无办法的。所以过错一经发现后,就要勇于改过,才是真学问、真道德。

孟子把“改过”与“与人为善”联系起来,他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很高兴。大禹听到有教益的话,就给人家敬礼。伟大的舜帝又更了不得:总是与别人共同做善事。舍弃自己的缺点,学习人家的优点,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长处来行善。从他种地、做陶器、捕鱼一直到做帝王,没有哪个时候他不向别人学习。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也就是与别人一起来行善。君子,最重要的就是要与别人一起来行善。

从闻过则善闻善言则拜,到与人为善,虽然有程度的不同,但其性质都是一样的,这就是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而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论语·学而》篇里,孔子曾经说过:“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把别人能够给自己指出过错看作一大幸事。可见,孔、孟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这个问题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按孔、孟的要求做是非常难的。这里面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一点,还是有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的问题。没有宽广的胸襟和肚量来处理人与我之间的关系,莫说与人为善,就是闻过则喜也是绝对做不到的。做得到的,只有闻过则想,文过饰非而已。5修养“五字诀”

——以人格的力量打动对方

温、良、恭、俭、让。

——《论语》“温”是绝对温和的,用现代的语汇来讲就是平和的。“良”是善良的、道德的。“恭”是恭敬的,也就是严肃的。“俭”是不浪费的。“让”是一切都是谦让友好的、理性的、把自己放在最后的。上面这五个字,也可以说是五个条件。描写了孔子的风度、性格及他的修养。

这五个字包含了许多,也就是中国儒家教人作为一个人,要在这五个字上做重大的研究,多下功夫。讲到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就又牵涉到中国文化的全体根源。

子贡所讲孔子的温、良、恭、俭、让,是讲孔子的修养,是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大成,他有了这样高深的修养,他具有救世救人的思想,也就是他的千秋大业。千秋大业就是学问思想,千秋事业在当时是很寂寞的,在当时虽并未受人重视,可是德及万世,名震千古。孔子这种千秋事业是要集中国文化、思想、精神之大成,认清楚自己的任务,牺牲现实的荣华,才能够做到。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到老师究竟为什么来着?你看看老师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你一定要认为他对政治有野心、有要求的话,恐怕他所要求的,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

得知一个国家的政治情况,其消息来源多种多样,有求来的,比如打听、刺探、窃取等。这种方法,大都是政治阴谋家使用的。然而,孔子每到一国,总有好多关于国家的消息,进入他的耳朵。他对于政治消息的知晓,完全依靠他的为人处世的高贵品质——温和、善良、恭敬、节制、谦逊而获得的。

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能获得政治消息,完全是以人格的力量打动对方,使对方国人出于对他的信任,主动透露给他。正因为孔子具有“温、良、恭、俭、让”的品格,所以就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让”,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让”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

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今天,如果我们把孔子的那套君子作风,引用到人际关系之中来,提高自身修养,或许不无作用。6简单生活

——考查一个人的能力不能看他的外部条件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过得去就行了。饮食方面,不需要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居室无所谓雍容典雅、富丽堂皇。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的道德品质方面。

平时,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就会到有学问、有教养的仁人志士那里去请求帮助,向他们讨教做人的标准,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学习永远不晚,奋起永远不晚,如果在逆境中重新审视自己,端正人生态度,生活上低标准,在学习、工作、道德上对自己高要求,皇天不负苦心人,终有一天,会到达理想的境界,全新的感受。此时,条件许可的话,适度地安排生活上的条件,机器也要经常加油,吃好一点,住好一点,也未尝不可。

说明学问的道理,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注重现实人生中的做人处世。孔子说生活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能安贫乐道,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贪求过分的享受。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而重视精神生命的升华。“敏于事而慎于言”,包括了一切责任、一切应该做的事,要敏捷——马上做。“慎于言”,不能乱说话。“就有道而正焉”,这个“道”就是指学问、修养。那么哪里叫“有道”呢?古人的书本,书本上就是“有道”,从书本上去修正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个样子就叫做好学。

真正的君子,饮食不求饱满,居住不求安适,就是要保持清贫的意识。只有做到了这一点,那么自己的头脑才能灵活,思维不致愚钝,做事才会机敏。一旦饱食终日,居住安逸,思维会迟钝,行为会懒散,说话会伤人,也就不是君子了。有了清贫的意识,才会追求人生的智慧,才会去请教那些生活中的智者和大师,给自己以印证。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

社会自从有了阶级的差别,人们往往被名利和富贵所诱惑,甚至丢掉了自己的身家性命。所以,区别一个君子或者小人的标尺,也就定在了贫与富上。子贡认为,只要贫困的人不谄媚讨好那些富有的人,富有的人不骄傲地对待那些贫困的人,也许就算是真正的君子。7严以律己

——从政做事都需要正确的行为准则

子曰:为政以德,其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

政,指的是政治,也就是政府治理。政字从正从文,让人遵守正道的文告就是政,所以有政令、政治等。当人群结成社会之后,便需要推举一个首领来代表大众的利益,协调各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保护这个社会共同的利益,于是部落的酋长便产生了。后来进入阶级社会,酋长便变成了君主、帝王、总统,朝廷、政府等办事机构也随之而立。

君主是人上人,是天之子;政府也就成了天下万邦的中心,万民百姓仰慕肃敬。如果天子能够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实行仁德政治,那么百姓就会像众星环绕北斗一样,而天子则能垂拱而治天下;如果为政无德,那么百姓也会像大水一样,使统治者翻船。“共”即“拱”。孔子提出来,为政最重要是“德”。春秋战国时代,“道德”两个字,是很少连篇来用的,那个时候,道是道,德是德。“道”字,是形而上的那个本体的代表;有时候是道路之道,有时候是原则或法则,有时候又是道德的代表。“德”是表示好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时人解释“德者得也”。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北辰”,一年四季,天体星座的移动,好像听北斗星的指挥,跟着它,绕着它转动。不但一年四季,每个月北斗星所指的方向都不同,整个天体随时在运转。每天12个时辰,北斗星的方向也在变动,而且这是几千万亿年,固定的一种变动,不能错乱,事实上它也决不会错乱。“为政以德”,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譬如北辰,有中心的思想、中心的作风,以道德的感化,你在那里本身不要动,只要发号施令,下面的人就像满天无数的星座,都会跟着你的方向动。

两千多年前,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应明德慎刑,以德为本。统治者实行仁政,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旋转,拥护爱戴你,自然国泰邦兴。“为政以德”在不同的政治思想家那儿有各自的表达方式:孟子称“仁政”,墨子的“兼爱”和荀子的“王制”中均有较多的道德政治成分。当时有人问孔子:“先生你为何不参政?”孔子答:“《尚书》讲,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再把它推及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政啊。我现在积极宣传孝道,不就是间接参政吗?为何一定要当官才算参政呢?”伦理学、社会学,讲到底皆属政治关系,伦理实践就是政治实践。孔子之旨意,率直、明白,值得今日的人们三思。《大学》开篇就写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一大段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阐发得淋漓尽致:从实践的方法到目的,顺承而下,条分缕析。从我做起、完善自我——修身,推广开去,直至平天下;而最终则要达到“身修,以至天下平”的目的。“为政以德”,不仅仅个人如此,集团如此,在国家之间同样如此。早期的宋国,可称之为强国,而作为弱小的曹国却不肯顺服。于是宋襄公指挥军队包围曹。大臣子鱼对宋襄公说:“周文王听到崇国道德昏乱而去攻打,打了一个月,崇不投降,文王退兵。于是修明教化,再去攻打,崇国人就在文王过去所筑营垒中投降了。现今君王的德行怕还有所缺憾,就这样匆匆攻打曹,不能把它制服。倒不如先退回自检自身德行,待没有缺憾时再出兵为佳。”后来,宋国是否征服曹国,史书没有交待,但这个有趣的故事说明道德有如此重大的作用、影响,既可引发一场战争,又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作用。这类例子在《左传》、《国语》中屡见不鲜。8生涯规划

——把握人生的每个阶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在这里,孔子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进行了自我描述。这个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逐步提高的过程。

孔子15岁志于学,学习知识技能,学习实践道德。这里要强调一点,孔子的学决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上学或者念书识字,而是对于理想信念的学习和实践。决不能理解成孔子到了15岁上才开始念书识字。

三十而立,立于什么?《论语·泰伯篇》答道:“立于礼。”“三十而立”是说对于礼仪道德经过15年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成就,说明从礼仪道德的学习和实践阶段,进入了传播和教化的时期,有了真正的克己复礼的事业。之所以用“立”,是从儿童到成人的标志,标志着传播真理、教化天下事业的开始。

四十不惑,凭什么不惑?“知音不惑”,《论语·子罕篇》答道。“四十而不惑”,说明经过十年的传播和教化,在学中知不足,在教中知困;而且有不足就补充,有困惑就解决。十年之后,便可以教学相长,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自己在各方面都可以说服自己、说服别人,无所困惑的了。

五十何以知天命?人到50岁,阅历增多,以为许多事情是天意,非人力所能改变。“五十而知天命”,是说自己再经过10年没有困惑地教化传播,便知道天地自然的命运以及自然所赋予万物人类的命运,包括自己的命运。什么该兴,什么该亡;谁该发达,谁该失败,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人类只能去适应自然,顺其自然,没有办法逆天而动,谈不到什么改造自然,那就顺应天命。

六十耳顺什么?已入花甲之年,什么事情都听得进去,对什么事情都通情达理。“六十而耳顺”,是说再经过知道天命而作为的十年,从而使自己所听到的一切都觉得顺当了。人们往往听到的是怨言牢骚,所以耳朵常常不顺当。但当你明白了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时候,即使是听了刺耳的声音也无能为力,生气只是徒增烦恼而已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执着什么了,耳朵也就顺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不逾矩”,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人到七十古来稀,世上的规矩,完全融入自己的心中,这是人的道德修养达到了崇高的境界。在耳顺而不生气,看淡了人间的一切,顺应了自然的规律行事的十年之后,人也成了自然的了。凡所行事言语,如同自然中的春夏秋冬一样,无善无恶,无人无我;没有规矩,也没有无规矩;自由自在,无不合乎规矩。这才是孔子或者说儒家所真正追求的人生境界。合乎规矩不是目的,而自由的人生才是真正的目的。

孔子看到,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做人要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不能勉强行事。9智慧的积累

——今天是昨天的延续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温习过去,知道现在,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乃至全世界教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是能够在不忘用知识、温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善于学习的人,是一个可以为人师的人。“温故而知新”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仍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同时,从侧面体现了孔子“学而不厌”的教育主张。“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并列句,是说温习探索过去的史实,并且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光知道过去是不行的,因为时代在变化,还要知道新的。既知过去,又知现在,便可以给人做师表了。教师往往只知道过去的事情,不过问新时代的现实,那就不是一个好的教师。因为教师的职责,是培养新时代的文明人,那么教师首先得要认识这个新的时代。当然,这里还可能有一层,叫做鉴往而知来,借鉴过去的历史经验教训,由此类推,从而预测未来,调整对策。

能做教师,必须温故而知新,可见教师是不能够执着于一偏的,不能顽固不化。所以,孔子接下来说,真正的君子不是一个器物。凡是器物,都只是具有一定的用途,比如说锅只能煮饭,犁只能犁地一样,而真正的君子不执着于一用。无所不用,无所不通,才能应用无穷。这与教师的职责是相通的。教师如果不能够左右逢源,如何能对答学生的各种问题或者具体情况呢?10学思同步

——能力和智慧是可以不断打造的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要通才,通才就要样样懂。“不器”就是并不成为某一个定型的人,一个为政的人,就要上下古今中外无所不通。“君子不器”这个学问,就是成功了的真正的通才,否则只有变成专才、专家。为什么说君子不是器具呢?这是因为君子之德,无所不施,他的道德,他的知识,他的求知面,他的作用,至少应该不像形器那样,作用有所限制。

在儒家学说中,君子是一种比较完美的道德要求。在孔子的心目中,君子是最具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

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些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

真正的君子,应该是言行一致,学思同步。言行一致,便能表里如一;学思同步,就能身心平衡。学即是实践,思即是理论。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升华出理论。在实践中升华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理论相统一,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成就君子之德。

学习理论都讲求一个正道大义,不能够偏邪歪曲。如果专门研究邪门歪道,有悖于人类的伦理道德,夸夸其谈,那么一定会伤害他人和自己的。自然有自然的大道,人类有人类的大道,遵循正道就是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所有违背人伦道德的学说,都会给人类带来害处,不是正人君子的所为。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百姓与长官的分别。长官少而重,所以在上;百姓众而轻,所以在下。在下的人往往会给在上的人服务,在上的人常常给在下的人命令。人上人自有人上人的福气与权力,所以人们往往都去争那个官做。官不是不可以去做,而是怎么去做,怎么去做好的问题。

孔子的一个基本生活态度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以“六艺”教学生,包括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哲学、文学、历史、音乐等等。他斥责想在他这里学养花和种庄稼的樊迟是“小人”,认为“君子不器”,主要是强调君子要突破各种具体职业的限制,而不能沦为工具。但是,我们也可以推测,孔子对于养花和种地是了解的,所以别人才赞叹他为什么有那么多本事,他的学生说“天纵之将圣”。他自己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从量上看,君子“艺”,小人“器”。孔子说:“吾不试,故艺。”孔子说他自己由于不被具体地任用,什么都干,结果反而多才多艺。这是就知识的数量而言。又说:“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无能是有愧于君子之称的。这里所谓“无能”并不是说没有任何才能,而是说够不上多才多艺。君子才广,为“艺”;小人才狭,为“器”。“子曰:君子不器。”朱子解释:“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朱子解释:瑚琏是“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这里“器”是说子贡尚不足以称君子,“瑚琏”则是说子贡已很近于君子境界了。

这“器”还有一层意思:“管仲之器小哉!”朱子解释:“器小,言其不知圣贤大学之道,故局量褊浅,规模卑狭,不能正身修德以致主于王道。”管仲就才能而言是堪称君子的,可谓“不器”;但他只知其器,不知其道;只知霸道,不知王道。这又是从质上来讲的。11参照系

——进入社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与比,都是人际关系亲密之义。周,作合群解,是褒义词。比,作勾结解,带有贬义味。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事,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否则叫比而不周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互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襟广阔,与众人相处融洽,公正无私,忠信坦荡。

再从交往的人际关系上说,君子胸怀博大,无所不能容纳,所以不会结党营私。一旦结党营私,就会带有偏见,朋比为奸,无法做到广大无穷。也就是说,只要你能够胸怀天下,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天子或者大臣;一心只有小家庭的人,最多只是一个凡夫俗子而已。君子有全局大局观念,不为私利而拉帮结伙;小人为了私利而搞帮派团伙,却没有全局大局意识。

孔子学说以讲仁、礼为主,在宣扬学术的同时他必须找到一个合适载体来担负起宣传推广的任务,于是他创造了一类人,名之曰:君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把“君子”看作超人似的完美形象的。来全面集中地看看孔子的“君子观”:“质胜于文则野,文胜于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孔子这番话首先描绘出君子的形象:第一不能太本质化,那样太粗野,不符合礼的要求;第二不能太重视仪表,那样又太浮夸。只有内在与外在达到和谐统一时,才能成为君子。这一点还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平时多注意就成了。可下面的要求就高起来了。“君子无所争。”人人都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不争怎么活?孔子倒好,认为君子是虫不是鸟,没必要也不应该早起,那样反而会有被吃的危险。无所争也就罢了,君子还必须看得清时势,分得清利害:“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有好处才出来,没好处就躲也来,“君子”是个滑头,孔子是个老滑头。

只有好形象和好眼力是不够的,别人也不见得会为之倾倒。想抬高正面典型,就必须有反面典型来反衬。这时孔子就创造了一个对立面:“小人”。小人一出场,君子才变得有血有肉起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这里说的义,不是黑社会那种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而是他所说的道,也就是仁。君子看重仁而小人看重利。君子挺伟大的,是吧?“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德仍指仁,而“土”指安乐。这句跟上面提到的一样。而刑指法律,是说君子知法畏法守法。而小人眼里只有利,利之所在是可以奋不顾身的。这样一比,本年度守法专业户的光荣称号不免又要被君子得去了。孔子你就一边偷着乐去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之。”成人之美谁都懂了,不成人之恶就少有人提到,用现代话说就是要见义勇为,不让坏人坏事出现在我们的身边。看看,守法专业户的头衔不够了,孔子又想执法了,起码也是护法吧?唉,君子这么一弄,小人不免要倒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这句就颇有些种族歧视的意味了。凭什么规定只有君子才能上进,小人就一定会一步步落后?孔子这种种族优越观念十二万分的要不得。坚持它难保不会有新纳粹作乱!“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说”是悦的通假。整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比较容易,却难以讨得他的欢心,除非用他所喜欢的道,也就是仁,否则他会整天黑着个脸。等到他用人时,不管你是否会拍马,他也只按你的才能来安排岗位。而小人就正好相反,比较容易讨好,陪他玩,他就喜欢你了。而要在他手下做事就比较难,因为每次交任务下来他都有会求全责备。从这句话中很可以看出孔子是有些溜须拍马的功夫的,甚至能上升到理论高度。只是他未免偏心了些,小人对部下严格点他就受不了,还说出这一大堆的闲话怪话。有小人这样的领导固然是部下的悲哀,而有孔子这样的部下又未尝不是做领导的悲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