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1:54:41

点击下载

作者:邓先娥 主编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试读:

前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理论既是社会大众从事经济活动的潜在行为准则,也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学习经济学理论有助于读者正确认识身边的经济现象,解读经济信息与经济政策,也是学习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基础,更有助于读者理性地参与经济活动。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努力打造以下特色。

第一,突出理论的基础性。基于高职高专的教育特点及学生的知识水平,本书以介绍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为主,选择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主要内容,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作为辅助内容,舍弃了需要较深数理基础的经济模型及其推导。

第二,展现理论的实用性。本书以大量的现实经济现象为素材,采用“案例”、“新闻”、“补充阅读”、“示例”、“课堂讨论”、“应用”、“扩展阅读指南”等多种形式,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与鲜活的实例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能够感知的现实生活入手,学习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问题。

第三,关注理论的前沿性。本书在突出基础性与实用性的同时,介绍了一些新经济学理论,如博弈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为方便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本书备有多媒体教学课件、电子教案、习题与案例参考答案、补充教学案例、模拟试卷等配套资料,获取方式详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由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邓先娥担任主编,负责制定大纲、设计样章、修缮初稿、统稿和定稿;由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王磊、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唐云山担任副主编,参与大纲的讨论与确定;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覃康瑞、袁芬、鲁澴参加编写。各章撰写分工为:邓先娥编写第一章至第四章;王磊编写第五章至第七章;覃康瑞编写第八章;唐云山编写第九章、第十章;袁芬编写第十一章;鲁澴编写第十二章。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教材、报刊和网站文献,得到了人民邮电出版社万国清老师的鼎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受编者水平所限,书中差错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请发至邮箱:dxe81810023@126.com。编者2012年10月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学习目标】

了解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分析方法;理解学习经济学的意义;掌握经济学、经济资源、资源配置、经济体制等基本概念;能运用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分析现实问题。

案例1.1我国楼市三大“神话”终结

我国自1998 年房改以来,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商品房价格一路走高,大量投资者蜂拥而入,房地产业成了名副其实的“吸金池”,上演了一幕幕造富神话。而与此同时,不少中低收入者不得不《蜗居》在狭小的出租房内,年轻人则开始了《裸婚时代》……

世界银行和联合国人居中心认为,房价收入比的合理值为4~6。2011 年,中国大中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一般为12~15,一些一线重点城市甚至超过20。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已成为许多中低收入者遥不可及的梦想。

近年来,国家针对楼市连续采取了增加保障房供给、限购、限贷、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等系列措施。据新华网记者叶锋、叶超、魏宗凯2012 年2 月3 日《我国楼市三大“神话”终结 房地产业转型已属必然》一文中报道,严厉的调控之下,楼市的种种“神话”正在破灭。

其一,“以钱炒钱”模式的终结。许多投资者靠的是借钱运作,一旦资金面全面卡紧,便会陷入缺钱的境地。绿城集团2011 年累计销售金额为353 亿元,较上一年降幅超过30%。为缓解资金压力,2011 年年底至2012 年年初的一周之内,绿城连续出售了5 个项目的股权,2011 年在大型房地产企业中的排名已经跌出了前二十。

其二,“只赚不赔”现象的终结。武汉市房管局去年四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0 月底,武汉在册房地产企业比2010 年同期减少了200 余家。北京、上海等地也有大量房地产项目公司甚至母公司退出楼市。

其三,“全民炒房”时代的终结。瑞信研究院近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消费者在未来两年购买不动产的意愿为16%,比2010 年进一步下降。严厉的限购、越来越高的购房门槛以及风险意识的逐渐提高,让不少人对楼市望而却步。

启发思考(1)楼市上,有哪些市场主体,有哪些市场客体?(2)楼市是怎样自发进行资源配置的?(3)政府为何要对楼市进行调控,出台了哪些主要调控政策?

经济活动即生产与消费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两个基本的事实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即有限的资源和无穷的欲望。经济学从消费者、厂商、政府等多个角度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并揭示其规律,它是人们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

经济学并非高高在上的纯学术理论,正如19 世纪伟大的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经济学原理可以运用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你阅读新闻、租房或购房、管理企业或从政……都将因学习并运用经济学理论而受益。第一节 什么是经济学

人类从事经济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而系统研究经济活动并形成学科体系的经济学,仅有200 多年的历史。什么是经济学,它产生的前提是什么?一、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前提

经济学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配置的选择性。(一)经济资源的稀缺性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诸种要素或条件统称为资源。资源按其丰裕程度可分为经济资源和自由取用资源。

经济资源是指供给有限,取用需付出代价的资源。经济资源通常分为劳动、资本、土地与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劳动是指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务,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资本是指经济活动中所使用的资金,包括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实物资本如机器设备、厂房、道路、原材料、动力燃料等资本品,货币资本如现金、股票和债券等有价证券;土地泛指一切自然资源,既包括狭义的土地,还包括矿藏、森林、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资源;企业家才能是指企业家的组织管理、创新和承担经营风险的能力。

自由取用资源是指供给无限,取用无需成本的资源,如阳光和空气等。经济学的研究仅限于经济资源。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相应的需要。所谓需要即欲望,是指人们取得并享受某种物品的愿望。人们的需要具有无限性,是没有止境的。从需要的层次看,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三个层次,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才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如图1.1 所示;从需要的内容看,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当一个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后,便开始追求其他方面的需要。图1.1 需要的五个层次

相对于人们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经济资源的稀缺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因人类的需要而成为稀缺资源,且稀缺程度日趋严重,稀缺性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二)资源配置的选择性

资源配置是指把既定资源分配到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生产出能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产品。资源配置的选择性是指既定资源的配置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资源配置的选择性可以用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

课堂讨论(1)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举例说明欲望(或需要)的无限性。(2)你拥有哪些资源?谈谈资源的意义。

1.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即选择的代价,是指具有多种用途的一定资源,用于某一用途,而放弃的其他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益。如现有一户居民,拥有10 万元资金,设其可选择的理财方式有三种:其一,存入银行,年获利3 500 元;其二,购买企业债券,预计年获利1 万元;其三,开一家校园超市,预计年获利4 万元。如果选择存入银行,其机会成本是4 万元;如果选择购买企业债券,其机会成本是4 万元;如果选择开校园超市,其机会成本是1 万元。在三种可行的方案中,最佳选择是开校园超市,其机会成本最小,即选择的代价最小。由此看来,运用机会成本,可以帮助人们进行可行性分析,为优化决策提供依据。

机会成本是关于选择的成本,没有选择,就没有放弃,当然就不存在机会成本。所以,使用机会成本有以下三个前提条件:其一,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其二,资源可自由流动且不受限制;其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

想一想

邓亚萍、姚明等体育明星年少时为何放弃读大学而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许多农民为何放弃种地而选择到城里打工?

课堂讨论(1)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机会成本的存在普遍吗?(2)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谈谈如何运用机会成本进行优化决策。

2.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用既定资源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组合的轨迹,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假设某村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将既定资源用于种植茭白(X)与莲藕(Y),其最大可能产量组合如表1.1 所示。构建坐标系,画出表中各组数据点,用光滑曲线连接各点,即得对应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如图1.2 所示。表1.1 某村最大可能产量组合表 (单位:万吨)图1.2 生产可能性曲

图1.2 中,曲线AE 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当既定资源全部用完时可达到的最大产量组合,为资源充分利用状态,组合点的非唯一性,意味着资源配置的选择性;曲线AE 以外的点,如F 点,是现有经济资源和技术水平无法达到的产量组合;曲线AE 以内的点,如G 点,表明资源未有效利用,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发挥的产量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说明选择的机会成本。如图1.2 所示,在B 点,茭白的产量是300 万吨,如果要多生产393 万吨茭白(△X),则必须以放弃生产348 万吨莲藕(△Y)为代价。

想一想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有何种途径可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平移?二、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资源是稀缺的,而人们的需要是无限的,经济学正是基于这一矛盾而产生。经济学是研究怎样将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最佳配置与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科学。

从定义中不难看出,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两类,即资源配置与利用。

资源配置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人们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在不同的条件下,每种需要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在资源稀缺,全部需要得不到完全满足时,为使有限的资源能提供的满足程度最大,就要根据各种需要的相对重要性,合理选择应满足需要的种类及其满足程度。由于资源有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多一些,则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资源就会少一些。

第二,怎样生产。怎样生产是指用什么资源和生产方法来生产。资源具有多样性,同时每种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不同,同样的产品可以用能相互替代的不同的资源或资源组合来生产,要选择生产成本最低或能带来最高收益的资源或资源组合。生产方法的实质是如何对资源进行组合,如劳动密集型方法或资本密集型方法。

第三,为谁生产。为谁生产是指生产出来的产品按什么原则,采用什么方式在人们之间进行分配。

资源利用是指人们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稀缺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有时,稀缺资源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在经济危机阶段,大量工厂设备闲置,工人失业,整个社会的实际产量没有达到生产可能性曲线水平,实际产量类似于图1.2 中所示的G 点。资源利用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产量达不到生产可能性曲线水平?如何解决失业,实现充分就业?

第二,在资源和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产量为什么不能始终保持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而是时高时低,怎样保持经济稳定而持续地增长?

第三,货币购买力的变动影响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怎样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三、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与利用的基本方式。在现代社会,有两种基本的经济体制: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即有关生产和分配的所有重大决策由政府作出,政府按指令性计划来配置与利用资源;另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即由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对生产或消费自主作出决策,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与利用资源。由于两种基本的经济体制各有利弊,现实中许多国家根据本国国情将两种基本方式结合使用,形成混合经济体制。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选择了以市场为基础,辅之以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体制。

1.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配置经济资源的体制,它由市场主体、市场客体以及市场机制构成。

广义的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狭义的市场,是商品或劳务交易的场所或接触点。它可以是有形的场所,如杂货店、农贸市场、酒楼饭店、证券交易所、展销会、订货会等;也可以是无形的,如通过网络、电话等进行的交易。市场还有其他多种分类方法,如按供求关系分为卖方市场、买方市场与均势市场;按交易对象的用途分为消费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按销售环节分为批发市场与零售市场;按国界分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等。

想一想

两种基本的经济体制各有何利弊?

知识点滴

在我国古代,城市中往往划出一定的区域,供人们从事商品交换活动,这样的区域称为“市”。因为交易各方比较分散,交通不便,且交易的商品量不多,市只在特定的时间才进行交换活动,即“日中为市”。现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仍存在定期聚集于某固定场所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集市贸易,北方人称到集市上买卖货物为“赶集”。

市场主体是市场上从事或参与各种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包括自然人、家庭、企业、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的法人、政府等,其角色有买方、卖方、中介和监管者。案例1.1 中,房地产市场主体主要有政府、房地产开发公司、出售旧房者、中介服务机构及购房者。

市场客体是指买卖双方在市场活动中交易的对象,包括商品、劳动、资本、土地、技术、信息等。案例1.1 中,房地产要素市场客体主要有土地、资本、劳动等,产品市场客体为房屋。

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调节生产要素的流动与分配,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有机系统。其核心是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现以两部门经济为例,不考虑政府、外贸、银行,说明市场经济的运行,如图1.3 所示。图1.3 市场运行图

图1.3 中,消费者通过向要素市场提供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以获得收入,并从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产品;厂商从要素市场购买各种生产要素进行产品生产,并向产品市场提供产品以获得销售收入,通过市场交易,交易者各取所需,各得其利,从而实现资源配置。

市场竞争是市场主体为自己争取有利市场地位的行为,是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竞争机制是连接价格与供求的纽带,是推动价格和供求变动的机制。如图1.4 所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买方竞争激烈,推动价格上升,供给相应增加;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卖方竞争激烈,推动价格下跌,供给相应减少。

价格机制是指商品或资源的供给、需求与价格变化之间的有机联系。其运行过程如图1.4所示。价格机制具有传递信息、配置资源、提供生产与竞争动力、影响或决定收入分配及收入水平的功能。图1.4 价格机制

想一想

市场竞争存在于哪些市场主体之间?政府在市场中的角色有哪些?请列举实例说明。

案例1.1 中,价格机制自发调节着楼市的资源配置:房价上涨,吸引投资者进入房地产行业;房价下跌,部分房地产公司退出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由于房地产市场发育的不完善性及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自1998 年房改以来,房价一路飙升,远远超过了普通百姓的经济承受能力。居高不下的房价严重危害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一,有限的资源过多配置在房地产行业及相关领域,直接影响了其他行业及整个经济的均衡发展;第二,高房价推高房屋租金,导致企业成本激增,吞噬着其他产业的利润,推动物价普涨;第三,高房价使得越来越多偏好储蓄的中国人因购房而迅速由储蓄者变为“房奴”或严重的负债者,大大削减了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严重抑制了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第四,高房价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影响社会安定。房价的过度上涨和高房价的严重危害,要求政府必须对楼市进行调控。近年来,国家主要出台了增加保障房供给、限购限贷、扩大房产税的试点范围、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和利率等一系列措施,以促使房价理性回归。

2.贸易的好处

世界各国的实践证明,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正是因为贸易,人们每天才能享用许多素不相识的人甚至是国外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贸易促使人们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享有更多更好的商品和劳务,使不同区域或不同国家之间优势互补,互通有无,互惠互利,这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蓬勃发展的根源所在。可以用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解释从贸易中获益。(1)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指用比其他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亚当·斯密认为,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产品成本。每个生产者、地区或者国家都有其适合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优势条件,如果都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进行交换,则对交易者是有利的,世界的财富也会因此而增加。正如裁缝不为自己做鞋子,鞋匠不为自己缝制衣服,农场主既不打算为自己做鞋子,也不打算为自己缝制衣服,因为他们都知道,应当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集中用于比他人更擅长的职业,而以其收入购买所需要的其他物品,会比自己生产一切物品得到更多的利益。(2)比较优势。比较优势是指用比其他生产者更低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产品的行为。大卫·李嘉图认为,两个生产者在都能生产同样两种产品的条件下,若其中一个生产者在两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皆高于另一生产者,则每个生产者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资源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处于优势地位的生产者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生产者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分工与贸易,双方仍可从贸易中获利。

比较优势理论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如经验丰富的外科大夫能够给病人动手术,能够胜任对病人的护理,并亲自为一个外科手术作各方面准备,但外科大夫往往都要专门聘请护士;企业的高级资深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打理公司业务,能非常熟练地处理公司的日常业务档案,至于文件的打印,资料的分类、整理、归档等,公司经理们更是行家里手,但他们同样还是要专门聘请打字员和秘书。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与利用问题的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不同的分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研究稀缺资源的充分利用。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的经济理论。

1.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微观经济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单位是指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或单个市场。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分析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分析单个厂商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获得最大利润,研究单个厂商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分析单个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和价格如何确定等。

第三,中心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经济单位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价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价格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各种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着资源配置,决定购买什么、购买多少、何时购买;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为谁生产。微观经济学以均衡价格理论为中心,着力阐述价格机制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故亦称为价格理论或市场经济学。

第四,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个量即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某产品的产量、价格等。微观经济学分析这类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以三个假设为前提条件。

第一,市场出清。这一假设是指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发挥调节机制,经过价格调节,市场自发消除过剩或短缺,实现供求均衡。具体而言,商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的调节使资本市场均衡;工资的调节使劳动力市场均衡。在这种均衡状态下,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或浪费。微观经济学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为常态,而研究资源的配置问题。

第二,完全理性。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行事自觉以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既把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消费者和厂商具有完全理性的条件下,价格的调节才有可能使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

第三,完全信息。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并具有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如消费者能充分了解每种商品的性能和特点,准确判断不同消费量给自己带来的满足程度,掌握价格的变化情况,能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厂商能充分了解生产要素和产品价格变化,掌握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函数关系,准确了解其产品的市场需求等,能做出最优化的生产决策。消费者和厂商只有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才能及时对价格信号做出反应,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3.微观经济学的内容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与收益理论、市场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微观经济政策等,其中心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

人物谱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提出的许多结论和观点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关于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经济的思想至今仍然是“经济学皇冠上的宝石”。《国富论》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产生,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种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理论。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宏观经济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如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等问题。

第二,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现有资源未充分利用的原因,达到充分利用的途径,以及经济如何增长等问题,以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

第三,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学把国民收入作为最基本的总量,以国民收入的决定为中心来研究资源利用问题,分析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状态。

第四,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总量是指能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如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总投资、总消费等。宏观经济学分析这些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故亦称总量经济学。

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以两个假设为前提条件。

第一,市场机制不完善。自从市场经济产生以来,各国的经济就是在繁荣与萧条中交替发展。单纯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无法克服危机与失业,使资源的稀缺与浪费并存,难以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充分利用。

第二,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政府通过研究经济运行的规律,以“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宏观经济学主张政府应该调节经济,政府可以调节经济。相对于“看不见的手”的提法,人们把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或宏观调控称为“看得见的手”,亦称“有形之手”,人们普遍寄希望于“两只手”配合运用。

3.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本书涉及的主要是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其具体内容主要有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人物谱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最卓越的成就在于对宏观经济学的巨大贡献。其发表于1936 年的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引起了经济学的革命,开辟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阵地,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石。凯恩斯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经济,只有依靠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从以上阐述不难看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相同。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其研究目的都是为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2)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整体经济是单个经济单位的总和,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以微观经济学的个量分析为基础,因此,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相互补充。微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怎样才能使资源充分利用。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其研究内容相互补充,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理论体系。

想一想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有哪些区别?第三节 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

学习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即学习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为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实证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和经济模型分析法是实证分析的重要工具。一、均衡分析法

均衡是物理学术语,是指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作用时,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19 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把这一概念引入经济学中。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的相互作用中,且各种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相互抵消,使该事物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即均衡状态。

均衡的概念一直是经济学家思维的基础,均衡分析法是经济学的主要分析工具。均衡分析法是指对影响某一经济事物的各种经济变量进行分析,说明均衡的形成及变动的方法。均衡分析法可分为局部均衡分析法和一般均衡分析法。局部均衡分析法考察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单个市场均衡的建立与变动。其考察对象是单个市场,可以是单个消费者、一家厂商或一个行业、一种商品市场,于是就有消费者均衡分析、生产者均衡分析、某种商品均衡价格决定分析等。一般均衡分析法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考察单个市场如何实现均衡的分析方法。由于一般均衡分析法过于复杂,实际应用中大多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二、边际分析法

边际分析法是指利用边际数量来分析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所谓边际数量,是指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带来的因变量的增量。边际分析法是微分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具体运用,如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消费倾向、投资乘数等,是最常用的一种经济学分析工具。三、经济模型分析法

经济模型是经济理论的数学或图像表现。经济模型分析法是指运用函数或几何图形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变量间的关系及变动规律的方法。经济学中运用大量的经济模型,如生产可能性曲线、需求曲线、生产函数、成本函数等,直观而深刻地揭示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

补充阅读实证分析方法和规范分析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是通过对客观经济现实的描述和分析,说明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是什么”的方法。实证分析方法使经济理论可用事实来验证,具有客观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学的实证化是使其科学化的唯一途径。实证分析法的弊端是忽略价值判断,不考虑结果是否可取。

规范分析方法是从某种价值判断标准出发,研究社会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及“怎样做”才能符合给定标准的方法。所谓价值判断,是指对某一经济事物好或坏的判断。规范分析方法考虑结果的可取性,但用规范分析方法研究经济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因价值观的差异而不同,具有主观性,且无从验证。

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各有利弊,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常常结合使用。实证分析方法是规范分析方法的基础,规范分析方法是实证分析方法的前提。一方面,人们要运用实证方法对经济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得出其特点和规律,以及预测其未来趋势;另一方面,又必须运用规范方法,即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对经济活动的目标和政策作出选择。一般而言,目标层次越低的经济问题,其研究的实证性越强;目标层次越高的决策问题,其研究的规范性越强。

想一想“男女应该同工同酬”与“物价上涨了”的命题各属于哪种分析方法?第四节 学习经济学的意义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它应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因对社会经济实践的巨大影响而被誉为“社会科学的皇冠”,是人们进行经济决策的基本理论依据。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所阐述的基本原理既是政府调控经济的基本理论依据,又是社会大众从事经济活动的潜在行为准则。

问与答

问:什么是经济决策?

答: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通过分析、比较,从若干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的过程。一、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学习经济学能获得哪些收益?能做什么?这是许多初学者十分关心的问题。

1.学习经济学的收益

学习经济学本身不会使你富有,但它能提供一些有助于你致富的工具。(1)有助于学习其他相关理论。经济学是基础理论学科,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是应用类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理论基础。与经济学关系密切的专业和学科有市场营销、管理学、财务管理、财政与金融、证券分析等。学习经济学能为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2)有助于正确认识经济现象。例如,为什么在粮食大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为什么火车上的盒饭要比街面店铺的价钱贵?为什么一些企业生意处于亏损状态却还在继续经营……经济学课程能帮助你做出正确的回答。(3)有助于正确解读经济信息与经济政策。有关研究显示,当今社会报纸杂志内容的70%~80%是经济类信息,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各种税费政策等。计算机、手机及网络能使人们更加方便和快捷地了解相关信息。经济学能帮助你正确理解这些经济信息,正确判断经济政策的影响、潜力与局限性,使你的思维更加敏锐,更善于捕捉并抓住商机。(4)有助于理性地参与经济活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们要做出许多经济决策。如一位在校大学生,需要做出消费决策,需要做出是否兼职的决策等;参加工作后,需要决定收入在消费、储蓄或投资方面的配置;需要做出是否创业的决策;如果创业成功,又需要做出产量决策,招聘各种人员、购买设备及原材料决策,产品定价决策等。经济学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和思考方式,将使其从一个新角度去思考如何最好地做出这些决策。

2.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职业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有必要学习经济学,从事与经济学密切相关职业的人,则必须学好经济学。与经济学密切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六类。(1)经济顾问。当今社会,经济学家已经成为各国政府首脑及大型投资机构的经济顾问,为相关机构高层决策提供咨询服务。许多政府的经济部门、商业银行、投资银行都设有首席经济学家。2012 年3 月,经济学家钱颖一、陈雨露、宋国青入选我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经济学家曹远征现任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滕泰现任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补充阅读首席经济学家

首席经济学家制度被一些国际组织、政府机构以及商业性公司广泛采用,这种制度不仅有利于提升本组织机构内部决策效率的支持效应,而且有利于提升本组织机构的社会形象。首席经济学家不仅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提供给所聘单位使用,而且还活跃于各种经济金融论坛上,通过媒体把自己的经济金融观点和对市场走势的分析判断传播给市场和社会。

据《金融时报》报道,目前设立首席经济学家的组织机构主要有五类。

第一类是一些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能源机构、世界经济论坛、欧洲央行、亚洲开发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

第二类是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德国中央银行、美国农业部等。

第三类是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如美国环保协会、美国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美国汽车经销商协会、美国航空运输协会、英国工商协会、欧洲纺织协会等。

第四类是金融企业。这是设有首席经济学家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类组织。世界上知名的金融机构(含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都设有自己的首席经济学家。

第五类是研究咨询机构和新闻媒体。如环球透视咨询公司、伦敦世界市场研究中心、美国《财富》杂志、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等。——摘自MBA 智库百科http://wiki.mbalib.com/wiki/Chief_Economist(2)政府官员及企业总裁。政府官员或企业总裁可以不是职业经济学专家,但在做出重大经济决策时,必须是经济学家所提供的经济政策建议的明智“消费者”。(3)企业管理人员、营销人员及投资者。(4)财经领域的记者、作家与编辑。(5)财经节目主持人及评论人。(6)财经领域的科研人员及专业教师。二、怎样学习经济学

经济学具有实用性,因而是鲜活的;经济学具有抽象性,因而是难学的。在学习过程中,若能积极尝试以下提议,相信一定会受益匪浅。(1)提前预习。课前阅读相关章节,了解学习内容,标记疑难点。听课时,目标更为明确。(2)主动交流。同学之间多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主动与教师交流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及时排疑解惑。否则,问题积累越多,学习难度越大。(3)善于思考。厘清所学内容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注重知识点的关联性,注重理论的实用性。教材中的“想一想”、“课堂讨论”、“案例”等是所学内容的即时运用,可作为学习内容掌握程度的检测模块。(4)适时总结。及时消化和归纳所学内容,提高所学知识的把握程度和学习效能。学完每章内容后,尝试总结要点,并与“本章小结”比较,找出差异。(5)勤于练习。应保质保量并按时完成给定练习,勤练基本技巧和技能。每章最后的“练习题”不论教师是否指定,都要认真练习,新知识运用次数越多,掌握就会越牢固。(6)学以致用。教材中的“想一想”、“课堂讨论”、“案例”、“新闻”、“补充阅读”、“应用”、“扩展阅读指南”有助于将理论与现实结合,不要忽视;与同学、家人、朋友讨论热点经济现象时,试着用所学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尝试将所学的经济理论用于审视和指导自己的经济决策。

补充阅读关于图示方法的说明

图示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手段,也是经济理论的一种表述方法。图示与文字、函数式比较,具有表述简洁、直观、深刻的特点,正确阅读与绘制图示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经济理论。

图示种类繁多,本书主要运用的是平面线图。平面线图适用于表述经济变量间的关系。

图示一般由标题、图式、尺标和辅助部分四个要素构成。标题是图示的名称,概括反映图示的主要内容;图式是图示所用的具体图形,平面线图中表现为直线、曲线或折线,是图示的主体部分;尺标包含坐标、尺度、变量名称及计量单位等;辅助部分包括图例、数字说明及资料来源等,此部分依需要而设。

阅读图示时,首先阅读标题,了解图示的主要内容;其次阅读横坐标与纵坐标,了解其代表的变量;然后阅读图式,观察变量间的关系形态。

绘制平面线图时,第一,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第二,搜集整理绘图所需的数据;第三,建立坐标系,指定并标注横轴与纵轴所代表的变量及计量单位,需要时标注刻度,经济学中多习惯于以横轴代表因变量,以纵轴代表自变量;第四,于坐标系中画出各数据点,连接成线;第五,要对图示进行审核,加上标题,标题一般位于图示的正下方或正上方。

不少学生对数学心存畏惧,但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无法回避数学。以平静的心态,从基础的点滴学起,持之以恒,就能体验数学尤其是图示的精妙与独到!本章小结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它有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资源配置的选择性。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人们需要的无限性而言的,资源配置的选择性可用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曲线来说明。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采用计划和市场两种基本经济体制来解决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选择了以市场为基础,辅之以政府干预的混合经济体制。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由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构成。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及相应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其中心理论是均衡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国民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其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与经济模型分析法是实证分析的重要工具。练习题

一、概念识记

经济学 经济资源 资源配置 经济体制 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 绝对优势 比较优势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二、单项选择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殆尽

B.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C.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2.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  )。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存在资源的浪费

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

C.既存在资源的稀缺,又存在资源的浪费

D.既不存在资源的稀缺,又不存在资源的浪费

3.经济学可定义为(  )。

A.研究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

B.研究企业如何赚取利润的科学

C.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

D.研究如何配置与利用稀缺资源的科学

4.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上述答案都正确

5.下列选项中,(  )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A.完全信息  B.市场失灵  C.完全理性  D.市场出清

6.经济学所说的理性,是指(  )。

A.人们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做出最好的决策

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  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做出的错误决策而后悔

7.选择的代价,称为(  )。

A.机会成本  B.沉没成本  C.会计成本  D.边际成本

8.下列各项中,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的是(  )。

A.失业  B.价格总水平提高  C.技术进步  D.上述答案都正确

9.下列命题中,(  )属于规范分析范畴。

A.去年计算机的价格是4 500 元  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平等

C.通货膨胀用于衡量物价变化水平  D.通货膨胀率上升了

10.市场价格(  )。

A.传递信息  B.提供竞争动力  C.衡量稀缺性  D.以上答案都正确

三、判断

1.经济学按研究方法不同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

2.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3.经济人假设意味着人们在任何场合都是自私自利的。(  )

4.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  )

5.“经济增长是好事还是坏事”的命题属于实证分析范畴。(  )

6.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

7.“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价格下降,其购买量上升”属于规范分析。(  )

8.以利他为目的的行为,符合完全理性假设。(  )

9.市场竞争一般只存在于卖者之间。(  )

10.市场机制的核心是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  )

四、简答

1.什么是价格机制?它有哪些功能?

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五、应用

1.某学生1 小时可读8 页经济学,或10 页心理学,他每天学习8 小时。请画出他阅读经济学和心理学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写出函数式;分析他多读1 页经济学的机会成本。(提示:已知的数据点只有两个,本题中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直线;可利用直线的斜率计算多读1 页经济学的机会成本。)

2.试分析计算你读大学的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提示:读大学的会计成本是指在大学期间发生的用于学习的全部费用。)

3.有人说,农村人比城里人更愿意多生孩子,请做个小型调查,验证这一说法,并用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扩展阅读指南

1.黄锐.2012-07-25.WTO 设专家组调查中国稀土出口 争端进关键期.新京报

2.腾讯网.2012-07-25.哪些跨国企业在撤出中国.腾讯财经图片报告第11 期http://finance.qq.com/zt2012/kuaguoqiye/index.htm

3.周佳.2011-01-14.争议曼昆下课.第一经济日报

4.苏曼丽,楼赛玲.2012-03-15.三学者入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 李稻葵离任.新京报

5.谭新杰,廖桥.2012-07-25.辞年薪30 万工作回乡种地IT 工程师成现代陶渊明.荆楚网-楚天金报http://hb.qq.com/a/20120725/000489.htm

6.新浪财经.券商首席经济学家一览.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jjxj/

7.茅于轼.2007-06.生活中的经济学(第3 版).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8.金圣荣.2011-06.中国楼市大趋势.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第二章 供求与价格理论【学习目标】

掌握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等基本概念;掌握供求定理及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掌握均衡分析方法,能熟练运用供求与价格理论解释和分析现实经济问题。

案例2.1生猪价格坐上了“过山车”

在我国,生猪价格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周期性的剧烈波动,犹如坐上了过山车,如图2.1 所示。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周期一般为3 年,每一轮生猪价格暴涨,都会吸引大批资金进入养猪业,造成供过于求而导致价格暴跌;每一轮价格暴跌,迫使养殖户大量宰杀母猪、缩减生猪饲养数量,造成供不应求而导致价格暴涨。图2.1 2003.01—2012.01 全国生猪均价变动图

生猪价格的波动与其需求和供给有直接关系。在当今中国社会,猪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主要肉食品,家庭、饭店、食堂以及肉食的深加工等市场需求使得生猪需求表现出极大的刚性。造成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主因是供给。目前我国生猪生产规模小,多为农户散养。散养户控疫防疫能力弱、抗风险能力低、产销信息不对称,一旦出现损失难以承担。行情好时一窝蜂补栏,导致供应量快速增加,价格下跌;行情不好时大量淘汰能繁母猪,致使生猪供应量快速下降,价格上涨。

为建立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生猪政策性保险、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和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粪污处理和沼气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政府储备投放、向城乡低保对象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院校学生发放临时补贴等。

启发思考(1)怎样看待生猪价格的暴涨暴跌?(2)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政府的扶持政策对生猪的需求、供给和价格有何影响?(4)2012 年,生猪价格暴跌的风险大吗?

价格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而需求和供给是决定价格的两种基本力量。本章主要介绍需求、供给、均衡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等理论及其运用。第一节 需求理论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是为了满足相应的需要,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是厂商经营活动的起点。一、需求、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愿意”是指有购买愿望,“能够”是指有购买能力,因此,需求是购买愿望与支付能力相统一的有效需求。

需求可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达。某农贸市场五花肉的需求表,如表2.1 所示。表2.1 某农贸市场五花肉的日需求表

在平面坐标系中画出表2.1 中的各组数据点,连接各点,即得需求曲线,如图2.2 所示。图2.2 需求曲线

需求可分为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是指单个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指全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总需求。

想一想

糖尿病患者对白糖有需求吗?低收入家庭对高档住房有需求吗?请说明理由。

问与答

问:怎样由个人需求得出市场需求?

答:将同一价格水平上所有个人需求量逐一相加,得出相应的市场需求量;每一价格水平与其对应的市场需求量组合的集合即市场需求。二、影响需求的因素与需求函数

需求除了可用需求表、需求曲线表达外,还可用需求函数来表达。

1.影响需求的因素

影响需求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商品自身的价格。一般而言,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其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其需求量越大,即商品的需求量与自身价格呈反向变化。(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的平等程度。一般而言,收入水平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提高会导致对商品需求的增加,反之,则对商品的需求减少,即商品的需求与收入及分配平等程度同向变化。

想一想

私家车为何在中国越来越多?我国政府为何要废除农业税?(3)消费者偏好。偏好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喜欢和偏爱。消费者越偏好某种商品,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越大;当偏好减弱时,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人们的偏好可能来自于个人爱好,也可能是由于社会习俗或宗教信仰,如主食,我国南方人爱米饭,北方人喜面食;年轻人结婚,中国新娘喜欢红色旗袍,西方新娘偏爱白色婚纱等。(4)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而和它相关的其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会发生变化。商品之间的相关关系有两种:其一是互补关系,其二是替代关系。互补关系是指两种商品互相补充配合使用共同满足人们的某一需要,具有互补关系的两种商品互称为互补品,如家用电器与接线板、钢笔与墨水、香烟与打火机等。互补品之间,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其互补品价格呈反向变化。替代关系是指两种商品都能独立满足人们的同一种需要,具有替代关系的两种商品互称为替代品,如空调与电扇、面粉与大米、固定电话与手机等。根据商品间可替代的程度不同,替代品可分为完全替代品和部分替代品。替代品之间,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其替代品的价格呈同向变化。

想一想

猪肉的替代品有哪些?当猪肉涨价时,其替代品的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案例2.2汽油价格与小型节能汽车的需求

1973 年,爆发了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美国原油价格上涨了4 倍,最高达到每桶近12 美元;1979 年又经历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当时原油价格上涨了2 倍,最高达到每桶37 美元。石油是汽油的生产原料,石油危机使得汽油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汽车销量急剧下降,25 万产业工人失业,福特、克莱斯勒等大汽车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汽车业遭受重创,由此陷入萧条。

与此同时,在能源日渐紧缺的20 世纪70 年代,日本汽车厂商的能源危机感使他们在节能方面不断探索,日本小型轿车开始大行其道,出口量骤增。丰田、日产等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汽车厂商。1980 年,日本汽车总产量达到1 104 万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出口国。

既然公司和住宅之间的距离不可能缩短,人们只好放弃自己的大中型旧车,在购置新车的时候选择较小型的节能车,这样每加仑汽油就可以多跑一段距离。于是小型节能汽车的销售持续攀升,而大中型汽车的市场竞争力明显下降。

启发思考(1)汽油与汽车间有何关系?(2)小型节能汽车与大中型汽车间有何关系?(3)汽油价格上涨,大中型汽车需求会怎样变化?小型节能汽车需求会怎样变化?(4)你从案例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包括对商品价格水平和自身收入水平的预期。消费者预期商品涨价,会增加当前购买,现期需求增加;消费者预期商品跌价,会减少当前购买,现期需求减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买涨杀跌”。消费者预期自身未来收入水平提高,会增加现期需求;反之,则会减少现期需求。

案例2.3食盐抢购风波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 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有人预期海域受核泄漏污染将导致食盐涨价,一时间在我国各地形成了食盐抢购风潮,武汉市场上也出现部分超市门店食盐断货、各大中型超市出现排队抢购食盐的现象,据2011 年3月23 日武汉晚报记者成熔兴及实习生袁敏报道,一位在武汉的兰州籍男子竟一次性抢购食盐达6.5 吨,一些商店趁机将食盐提价出售。

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人不可缺少,且无其他替代品。在我国,食盐是国家垄断专营产品,实行政府定价。面对抢购风潮,政府各级职能部门紧急组织专门人员,严查盐价,严打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价格违法行为,一场波及全国的食盐抢购风潮迅速得以平息。

启发思考(1)人们的预期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大吗?(2)食盐涨价预期判断失误在哪里?(6)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动。商品的需求与人口数量同向变动。如大城市人口数量多,其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会明显高于小城市,另外,每年新增减的人口也会使商品的需求发生相应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动会影响需求的结构,从而影响某些商品的需求,如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的比重增加,对药品、保健、陪护服务等的需求增加,而对少儿用品的需求相对减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