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历史上的帝王与将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3:09:51

点击下载

作者:权志用

出版社:华阅经典图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历史上的帝王与将相

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历史上的帝王与将相试读:

是宋高宗杀了岳飞吗?

岳飞死后一年,有诗云:“自古忠臣帝主疑,全忠全义不全尸。”宋亡之后,关于这桩公案的争论纷起。文征明的《满江红》中有这样的词句:“岂不念,中原蹙;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古休夸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秦桧是奸细,自然与抗金势不两立。岳飞在抗金作战中最力,是金的心腹之患。秦桧秉承主子的旨意,可以理解他要害死岳飞。宋太祖赵匡胤曾传下秘密誓约,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逾此誓者,天必殛之”。这条誓约在北宋历朝,执行得非常严格,赵构何以敢违约破例?这在主张赵构是杀害岳飞元凶的学者中存在着分歧。

一说认为“帝之忌兄,而不欲其归”。高宗看到岳飞一心要“迎二圣”,而徽、钦两帝回来,自己就当不成皇帝了。他害怕中原光复,因而杀了岳飞。

另一说则认为“迎二圣”并不是高宗要杀岳飞的原因。赵构杀岳飞,主要原因是怕他久握重兵,跋扈难制。对武将的猜忌和防范,是赵宋王朝恪守不渝的家规。只要武将功大、官高而权重,就意味着对皇权构成威胁。岳飞个性强,“忠愤激烈,议论不挫于人”,不容易和人合作。绍兴七年(1137年),他上书奏请高宗建储:“乞皇子出阁,以定民心。”同年,他又因守母丧,未经高宗批准便自行解职,把兵权交给张宪。这两件事犯了高宗的大忌。加之高宗有过在金营作人质,从扬州南渡等惊险经历,对金兵始终心存恐惧。他对战争前景有两怕:一怕全胜,二怕大败。胜则怕武将兵多、功高而权重,败则怕欲为临安布衣而不能。因此一心求和,想当个安安稳稳的太平皇帝。所以,秦桧利用岳飞部下的告讦来证明岳飞的跋扈。正好迎合了赵构害怕岳飞立盖世之功,挟震主之威的心理,加上岳飞又是反对和议最力的主战派,故而下令杀了岳飞。

值得注意的是,有位台湾学者经过对《宋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大金国志》等史籍的考证研究,提出了一种新说法,认为岳飞的死是由于高宗思母所致。原来高宗的生母韦氏太后,是徽宗的贤妃,在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初一,与徽、钦二帝同被金人俘执北去。赵构南渡初安,特别思念生母。尤其是其子赵缚死后,更感到自己虽有天下,但无父(徽宗死于绍兴五年)无子,处境悲凉。因此曾说:金人若将韦太后送回,“余皆非所问也”。绍兴八年(1138年),他又伤心地表示:“太后春秋已高,朕朝夕思念,欲早相见,故不惮屈己,以冀和议之成者,此也。”秦桧知道金人的和谈决策后,便利用赵构思母的心理,请求金人以放回韦太后为条件,于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达成和议。此时,高宗又对秦桧表示:“然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徽宗既无及矣,太后年逾六十,日夜痛心!今虽与之立誓,当奏告天地宗庙社稷明言若归我太后,朕不惮屈己与之和,如其不然,则此要盟,神固不听,朕亦不惮用兵也。”但是金人怎会轻易释回韦太后?他们利用高宗思母心切,又以“释母”必先杀掉岳飞来要挟。因此,赵构为一己私利,竟然下毒手害死了岳飞。(李安《宋高宗“赐岳飞死于大理寺”考注——岳武穆真正死因》,原载《中国宪政》第3卷9期,见台湾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印刷的《宋史研究集》第4辑)

如果真像这位台湾学者说的,为一老媪竟使岳飞这智勇冠世的一代名将遭之横死,岂不惜哉!

建文帝的是否穿越时空?

公元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71岁的太祖朱元璋“驾崩”了。按其遗诏所示,时年21岁的皇孙朱允坟登位称帝,年号建文,历史上称为“建文帝”。一生拥有26个龙子的朱元璋何以让皇孙继位呢?原来早已立为太子的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西巡归来不久病逝,二子、三子也相继死去。四子朱棣深受父皇器重封·为燕王,领兵镇守北部边关,不便招回,朱元璋遂立朱标次子朱允坟为皇太子。朱允坟即位不久,他的四皇叔朱棣便打着“清君侧”旗号起兵“靖难”。战争打了三年之久,最后朱棣攻破应天府(今南京),随之“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

建文帝死于宫中大火之中吗?《太宗实录》等史书是这样记载的:“不期建文为权奸逼胁,阉宫自焚。”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反复清查现场,只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及其所用的玉玺不知所之。于是,又有人说,南京城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的劝说下,剃掉长发,穿上僧衣,从地道逃出皇宫,浪迹江湖。

朱棣登上皇位,为了除去他的政敌,四处寻访建文帝。据《明史·胡淡传》记载,从1405年开始,朱棣便派太监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为了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还带着寻找建文帝的秘密使命,可是没有发现任何线索。于是,朱棣又派胡淡等人以寻访仙人张三丰之名,出巡全国各地,前后搜寻二十多年,仍然“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么,建文帝究竟逃到哪里了呢?以后有人考证,说他先后游历了江苏、浙江、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其间曾三次到过重庆,第三次是1409年,为躲避缉拿,藏身大竹的“善庆里”。此外,有的还说建文帝去过缅甸。在他到过的地方,至今还有一些可供考证的遗迹。20世纪20年代,北京出版的《艺林旬刊》上就发表过云南武定狮山佛寺塑造的“明天下大师像”照片,图中注说:“天下大师者,明建文皇帝也。”

20世纪90年代,上海史学工作者、文汇报编辑徐作生先生考证,建文帝出亡后,藏于江苏吴县鼋山齐济寺内。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的监护下,建文帝隐匿于穹隆山皇驾庵,直至1423年病殁于此,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据1991年1月17日新华社电)

与此几乎同时,山东大学艺术系刘乐一教授破译贵州安顺地区的“红崖天书”,声称“天书”与“建文帝逊国”有密切关系。他认为建文帝当时没有自焚于火,而是化装为僧遁匿贵州安顺地区,晚年归宿于平坝县境内的高峰寺。

笔者曾于2000年秋前往济南与刘教授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刘教授说,他为了破译“红崖天书”,寻访建文帝下落,曾先后多次前往贵州安顺地区进行考察。

建文帝为何选择大西南的贵州安顺呢?刘教授说,安顺是黔之要地,滇之咽喉,是中原联系西南的重要通道。从明初洪武五年至永乐十七年,先后有几十万大军来此军屯,他们祖籍大多为南京郊区。建文帝辅政时,每年也移民于此。因此他知道安顺地区聚居了众多的“江南人”。这里不仅山势险峻,便于隐居,而且习俗、语言亦相同,便于交流。

刘教授在《平坝县志》中发现平坝所属的高峰山寺悬崖绝壁上有“西来面壁”石刻,相传为建文帝手笔。他考证说:“西来面壁”之“西”可能就是“玺”的谐音。永乐时,明朝的传国玉玺丢失了,倘若建文帝当年怀着玉玺“自焚于火”,人可烧焦,玉玺是烧不焦的。玉玺下落不明,说明它是随建文帝逃亡于此的。

刘教授在高峰寺住持的引导下,考察了寺内斋堂地下一处藏身洞,洞中昏暗潮湿,洞底有一处藏身洞,洞底有一高约1米、宽约0.3米的石碑,上刻铭文:“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方石后边是一块明万历时所刻石碑,碑文说高峰寺建于洪武七年,开山僧为秀峰大师,他于永乐四年七月收留过建文帝。“秀峰肇建文迹尘知空般若门”,是秀峰圆寂前作为见证手书于此,刻制后藏于室下。高峰寺住持还向刘教授出示一张“大明皇帝建文遗像”照片。照片上的建文帝相貌垂垂老矣,着僧人服,似僧人貌,高坐于背靠椅上抚琴。“遗像”系工笔写真,为丹青妙手所绘,这与明末野史所载建文帝出逃时剃发为僧、后又以僧人面貌云游四海之说十分吻合。“西来面壁”四字刻于高峰寺南面崖壁上,现为朱色漆红,无款,下刻有“建文皇帝坐禅处”七字,笔力苍劲,亦无款。崖壁之下有三座约四米高的浮屠。“西来面壁”左侧有一处约四十厘米见方的石洞,既非佛龛,又非天然之窟,是建文帝隐匿高峰寺中置玉玺于此洞中,还是玉玺随建文帝骨灰被埋葬于浮屠某处之下?——刘教授说,不管如何,建文帝在此作为最后归宿,是没有疑义的。(见《文汇报·学林》第636期《海客专访刘乐一教授》一文)

无独有偶,上海江南造船公司高级工程师林国恩也在破译贵州“红崖天书”。他认为建文帝在皇叔朱棣篡位后,在其亲信的保护下,四处流浪,最后隐匿在贵州的山谷之中。在躲避数月之后,他想号召臣民支持他东山再起,推翻朱棣,但苦于自身势孤力薄,便想出一个讨伐朱棣的“檄文”,让随从以金文的变体加上篆体、隶书、象形文字、草书以及图画的形义综合成一种“杂体”,然后用皇帝诏书的形式刻于红崖之上。也就是说“红崖天书”就是建文帝一篇讨伐朱棣的“檄文”。但林先生并没有考证出建文帝最后归宿的具体地点。(见《文汇报》1999年3月29日)

建文帝最后的归宿是不是在贵州?请读者思考和鉴定吧!

明景帝是如何身亡?

明景帝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与朱祁镇是同父异母兄弟。正统元年(1436年),长子朱祁镇即皇帝位,是为英宗。英宗封朱祁钰为郧王。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也先发动瓦剌军侵明,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结果发生“土木之变”,英宗成为也先的阶下囚。国不可一日无主。留在北京的众臣请郧王朱祁钰监国,未久即皇帝位,是为代宗,年号景泰。代宗即位后,对政治、经济、军事等着手进行改革,励精图治,景泰朝出现一片兴旺景象。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还京师,尊为太上皇,居于南宫。代宗虑英宗与外人通谋议,对南宫限制很严,实际上将英宗软禁起来。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代宗生病。十六日夜间,将军石亨、宦官曹吉祥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政变。他们在南宫迎出英宗后,即簇拥英宗往东华门。东华门卫士拒不开门,英宗大声呼曰:“吾太上皇也。”卫士确认是英宗,遂打开大门;行至奉天门,英宗再次上前叱退守卫。政变人马几乎未受阻挠,进入皇宫。第二天早朝,英宗重新登上皇帝宝座。这一次政变,史称“南宫复辟”或“夺门之变”。

英宗重新上台后,改元天顺。他对失去帝位、软禁南宫8年的生活耿耿于怀;积恨难消,屡次下诏指斥代宗“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宣布废为郧王。

代宗在病中虽遭此巨变,身体却渐渐康复。不料二月十七日(一作十九日)癸丑,代宗竟死于宫中。代宗是有疾而终还是被害身亡?史书记载不一,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历史之谜。

从《英宗实录》看,代宗之疾,日渐沉重,终于不治身亡。景泰七年(1456年)十二月癸亥,代宗因疾不起,遂罢朝贺。石亨至病榻前探视时,见帝病沉重,即退出与太监曹吉祥谋变,以邀不世之功。从景泰七年十二月癸亥起至代宗去世,《英宗实录》有近20处记载代宗疾病状况。

对代宗之死,明代人多有忌讳。李贤《天顺日录》、杨碹《复辟录》、尹守衡《明史窃》仅记代宗“薨”,而不言何以“薨”。参看《英宗实录》,人们只能得出有疾而终的结论。

陈建《皇明从信录》、《皇明资治通纪》及薛应旗《宪章录》亦不记代宗死因,但记载了唐妃等殉葬事。

代宗死后,追谥为“戾王”。其生前所营造之昌平寿宫,令拆毁,转葬于金山(一说西山),与夭殇诸公主坟相属。英宗并赐红帛若干,令代宗妃嫔唐氏等殉葬。诸妃中仅一汪妃因曾被代宗所废而幸存。

民国时期,孟森在北京大学讲授明清史,说“郧王薨”并唐妃殉葬事,不述郧王死因。

从史书看,只有陆釴《病逸漫记》对代宗的死因作如是记:“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帛勒死。”

代宗即位后,废英宗原立之皇太子朱见深,而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立为皇太子。但朱见济在景泰四年死去。代宗卧病之时,群臣请建太子,代宗不允,说:“偶有寒疾,十七日当早朝。”然十六日“南宫复辟”,十七日早朝的竟是英宗!

英宗能有复辟之日,乃代宗贻患而成。英宗以其自身的教训,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二月十七日,代宗病已向愈,英宗为防止再次发生“复辟”、“夺门”事件,命太监蒋安用帛将代宗活活勒死。为斩草除根,又赐红帛令唐妃等殉葬。

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明宪宗朱见深复代宗帝号,谥景帝。

乾隆十四年(1769年),清高宗弘历为景泰陵立碑题辞,题辞中说代宗“子亦随死,终于杀,礼西山,实所自取耳。”认为代宗系遇害身亡。

顺治皇帝皈依空门?

清世祖(1638~1661年)爱新觉罗·福临,为清太宗皇太极第九子,6岁即位,年号顺治。开始由皇叔父多尔衮代为摄政,至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后亲政。先后灭南明福王、唐王、鲁王等政权。少年英武,虽亲政时间不长,却为清代近300年的统治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局面。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十九日,顺治宠爱的皇贵妃董鄂氏去世,他十分悲痛,不仅辍朝五日,而且将她晋封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传说半年后,顺治勘破红尘,于次年正月遁入山西五台山,削发为僧。民国初,我国不少剧种都上演了《董小宛与冒辟疆》一剧,于是顺治帝当和尚的故事就传开了。

为什么《董小宛与冒辟疆》这一剧本和顺治出家有关呢?这里先扼要介绍剧本情节:世家公子江南名士冒辟疆,在绛云楼主人钱谦益及其妾柳如是的促成下,纳秦淮名妓董小宛为妾。清军南侵,董、冒失散。降清的明将洪承畴得到了董小宛,得知其为辟疆之妾,为泄私愤,将董伪作皇室栋鄂王之女,改名栋鄂氏,送到皇宫。顺治对董宠爱非常,封为贵妃。冒辟疆知道后,通过已做礼部侍郎的钱谦益,买通太监,混进宫中。夫妻相见,分外悲伤。正在此时,皇太后与皇后闯了进来,见状大怒,遂将董小宛白绫赐死。顺治一气之下,放弃帝位,于五台山皈依空门;而冒辟疆回到故乡江苏,终身不仕,老死乡里。

这个剧本的情节虽说很富有戏剧性,但是,当时确实盛传顺治为董小宛而出家的故事。蔡东藩在《清史演义》一书中写道:“宫中有位董鄂妃,乃是南中汉人,被虏北去,没入宫内。顺治帝见她身材窈窕,秀外慧中,竟把她格外宠幸,封为贵妃。”后来,“可怜一朵娇花”“与流水同逝”了。“顺治帝十分悲痛,辍朝五日……顺治帝经此惨事,益看破世情,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只留重诏一纸,传出宫中”。此外,还有《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等书中都有关于顺治帝因董妃去世而削发出家的故事。这样顺治出家的传闻就在民间广泛地流传开来了。

顺治一向好佛,宫中奉有木陈态、王琳琇二禅师,钤章有“尘隐道人”、“懒翁”、“痴道人”等称号。他对木陈忞曾这样说过:“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旅庵相待。”他早有削发为僧的念头。临宣布他去世前几天,他还叫最宠信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今北京广安门外法源寺)削发做和尚。顺治与孝惠皇后颇为不合,宠爱的董鄂氏一死,他以死为借口皈依了净土。这是一些人认为顺治出家的原因。他们举出清朝著名诗人吴梅村的诗为佐证。吴梅村的《清凉山赞佛诗》中所谓“房星竟未动”影射顺治没有死。“澹泊心无为,怡神在玉几。长以兢业心,了彼清净理。”“纵洒苍梧泪,莫卖西陵履。”是指顺治出家,了却自己的心愿。据说,康熙帝曾四次去五台山,前三次都是为看他父亲去的,每至,必屏侍人独造高峰叩谒。第四次去,顺治已死,康熙见景生情,有诗哀悼:“又到清凉境,峻岩卷复垂。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膏雨随芳节,寒霜惜大时。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十分悲恸。又传说在康熙年间,两宫西狩,经过晋北,地方上无法准备供御器具,却在五台山上找到了内廷器物,于是顺治出家有了更充分的证据。

然而,事实上顺治的宠妃栋鄂氏并非董小宛。因为,“当小宛艳帜高张之日”,是“世祖呱呱坠地之年”。董小宛的丈夫冒辟疆写的《影梅庵忆语》明白地写着董于顺治八年(1651年)去世。当时,海内无数名流以诗词相吊,这时世祖才14岁,不可能纳董小宛为贵妃。关于顺治的死因,据当事人王熙《王文靖集,自撰年谱》载:“奉召入养心殿,谕:朕患痘势将不起。”王熙是顺治进士,授检讨,后在康熙朝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并奉命专管密本。因此,他的记述有一定的可靠性。同时,张宸在《青碉集》中亦称:“传谕民间毋炒豆、毋燃灯,毋泼水,始知上疾为出痘。”张宸也是当时人,曾任兵部主事。王、张两个所记完全相合,可以互相印证。似乎清世祖死于出痘是无疑的了。民国初年,史学界对顺治出家一案很感兴趣,纷纷进行考证。其中考证最详尽的一篇文章是已故明清史专家孟森的《世祖出家事考实》。他举了《东华录》等史书的记载,认为清世祖死于痘疹,没有出家。又认为吴梅村诗中“房”为天驷,“房星未动”是指顺治本将幸五台山而忽然去世。后几句诗孟森认为是自责之词。但是他没有对康熙帝为什么四次去五台山,五台山为什么存有这么多供御器具,还有顺治生痘疹怎么会短短几天就去世等问题作出解释,所以顺治出家与否,仍然是一个谜。

成武帝慕容垂

(公元326年~公元396年)

在位时间:公元384年~公元396年

曾用年号:燕元、建兴

谥号:成武皇帝

庙号:世祖

安葬地:不详

在前燕灭亡以前,慕容垂曾是前燕的功臣,备受世人尊敬。不料被前燕奸臣所害,只得投奔前秦。

前秦苻坚久仰慕容垂大名,听说他前来投奔,如获至宝,亲自到郊外迎接。公元370年,前燕被前秦消灭,慕容啼和前燕文武大臣被苻坚俘虏。慕容垂心中不禁产生了伤感之情,从此有了复国之心。

慕容垂在前秦虽然很受苻坚的器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恢复燕国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公元382年,苻坚想出兵攻打东晋,遭到大臣们的反对,慕容垂认为这是恢复燕国的好机会,于是坚决支持苻坚的想法,他对苻坚说:“弱肉强食,这是自然规律。现在前秦很强大,消灭东晋不费吹灰之力,大臣们虽然反对,但你根本不必理会他们。”苻坚听了,高兴地说:“能和我齐心协力平定天下的人,就只有你了。”公元393年,苻坚命慕容垂和张蚝为先锋,率二十五万人出征东晋。

淝水一战、前秦大军被打得一败涂地,唯有慕容垂所率领的三万人安然无恙。苻坚狼狈逃到淮北,前往慕容垂军营。慕容垂的儿子慕容宝见苻坚到来,便对慕容垂说:“苻坚现在就像一条丧家之犬,我们可以乘机把他宰掉。这是苍天赐给我们报仇复国的大好时机啊厂慕容垂摇了摇头,长叹一声,说:“你讲的很有道理。但是,苻坚诚心诚意地来找我们,我们怎能对他下毒手呢!再说,如果上天要惩罚他,就不怕他不灭亡~我们现在还不如暂时收留他,以报答他对我们父子的恩情,等有了机会再收拾他也不迟。到那时,我们再杀他的话,就不怕别人说我们不仁义了。”于是将自己的兵马交给苻坚。

之后,慕容垂准备脱离苻坚,到北方去发展,于是对对苻坚说:“北部的一些百姓斤说你失利,都有反叛的迹象。我想去安抚他们,顺便看~下我的祖坟。”苻坚很放心慕容垂,便派三千人护送慕容垂前往。

慕容垂离开苻坚后,就干始发展自己的势力。恰在之时,有人背叛前泰,苻丕立即派慕容垂去镇压。苻丕给于他二千兵马,又派心腹将顷苻飞龙率领骑兵一千,暗中监视慕容垂。幕容垂于是殳计歼灭了苻飞龙及其所部。慕容垂杀了苻飞龙之后,带兵向邺城进发。到达荥阳时,慕容垂终于跳将出来,自咏燕王。

公元384年,慕容垂兵临邺城城下,围攻邺城将近一争。到公元385年,苻丕弃邺成西撤到晋阳,慕容垂这才占领了邺城。公元386年,慕容垂称帝,重建燕国,史称后燕。

建立后燕后,慕容垂就出兵攻打西燕,设计,将西燕军队打得大败,俘获慕容永及西燕的王公大臣三十多人,随后全部斩杀。之后,忘乎所以的慕容垂又于公元395年出兵征伐北魏,结果被北魏军队打得大败而归。

慕容垂仍不放弃对北魏的攻击,公元396年,慕容垂又带病亲自率后燕大军秘密离开中山,出其不意地穿过云中,攻陷平城,俘虏了北魏三万多人。

此战过后,慕容垂终于病倒了,在撤离平城回后燕的途中,不幸病逝。

昭文帝慕容熙

(公元385年~公元407年)

在位时间:公元401年~公元407年

曾用年号:光始

谥号:昭文帝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

慕容熙因为女人得到了江山,又因为女人失去了江山,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当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皇帝。

公元401年,慕容盛被刺杀,太子慕容定本该继承帝位,但慕容盛的皇后丁太后与慕容熙私通,一心想立慕容熙为帝。于是,丁太后乘着夜深人静,下令废掉慕容定,把慕容熙秘密迎进宫中。第二天一早,大臣们入宫朝拜时,才知宫中所发生之事,但木已成舟,加上这些大臣都是些墙头草,只好将错就错,纷纷劝慕容熙即位。慕容熙假装推让再三,还是即位做了皇帝。

慕容熙刚即位时,对丁太后的恩情自然不可忘怀,经常与她共枕同欢。但等到慕容熙羽翼丰满后,对丁太后就不是那么热情了,加上慕容熙将都是绝世关人的符谟的两个女儿召进宫中,自然就冷落了丁太后。丁太后气愤不过,又想故伎重演,准备废掉慕容熙,改立慕容渊为皇帝。慕容熙听说后,立即将他们全部杀掉。慕容熙是一个只爱美人不顾江山的昏君。为了讨皇后的欢心,慕容熙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引起百姓的强烈不满。大臣杜静拉着棺材去劝谏慕容熙,结果被慕容熙杀掉。

慕容熙对苻谟两个女儿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但这两姐妹不是享福的命,不久姐姐的身体欠佳,慕容熙想方设法为她寻医找药。龙城人王荣自吹能治好病,慕容熙便把他请到宫中。治了没几天,这姐姐就一伞呜呼。慕容熙悲痛欲绝,将王荣肢解后又点火焚烧。

这妹妹也没好到哪去,公元407年,也跟着姐姐离开了人间。慕容熙伤心之余,仍不忘了给这宠爱的皇后营建陵墓。此墓叫徽平陵,周长达几里,耗资上千万:三个月后,陵墓完工,慕容熙开始为皇后送葬:由于灵车非常高大,无法从皇宫北门出去,慕容熙就不顾一切地下令毁掉北门,让车通过;有的老人见状,十分惋惜地说:“慕容氏自毁北门,这是后燕灭亡的先兆。”

就在慕容熙哭得死去活来的时候,原后燕中卫将军冯跋和弟弟潜回龙城,密谋消灭慕容熙。慕容熙出城为皇后送葬后,冯跋就说服慕容宝的养子高云关闭了龙城的所有城门。

慕容熙得知消息后,立即率兵返回龙城。到达龙城城外后,命令士兵集中力量攻打北门,结果怎么也攻不开,只好在城外待了一夜。次日一早,高云在冯跋的拥戴下即天王位,慕容熙逃往龙腾苑,几天后被抓获,当天就被高云杀死。

康熙皇帝怎么死的?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69岁的老皇帝玄烨兴致勃勃地到南苑去打猎。他偶感身体不适,即命驾返回京师西郊的皇家苑囿——畅春园休憩,不料病情日渐加剧,延至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溘然长逝。当夜,遗体送还紫禁城,安放在乾清官,十四日大殓。二十日。文武百官奉皇四子胤稹登极,是为雍正。追谥玄烨为仁皇帝,庙号圣祖。

康熙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君临天下61年,正是清初的隆盛时期,封建的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顶点。他的逝世和雍正继承皇位,不但是当时震撼全国的重大事件,而且由此产生了许多传说和怀疑。诸如:康熙是怎么死的?是因病寿终正寝还是被人鸩毒而死?雍正是怎样登上皇帝宝座的?他是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吗?的确,宫禁事秘,传闻多误,这一团历史的疑云至今还没有揭开,理所当然地成为清史研究者着力探讨的一个课题。

康熙有子35人,女20人。在诸皇子中,胤提最长,但不是嫡出。嫡出最长者为胤扔,康熙十四年被立为皇太子,准备日后继承大统。清代自太祖以来皆不预立储位。太祖曾说:“有德者即登大位。”清代之立太子自此开其端。胤扔立为皇太子以后,康熙选派大学士张英、儒臣熊赐履等教之,南巡北狩,都随驾从行。康熙三十五年,御驾亲征噶尔丹于漠北,皇太子在京留守,得了狂疾。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在布尔哈苏台行围时,召集诸大臣宣布废立,将胤扔幽禁咸安宫。这是第一次废太子。这时,太子兄胤提为直郡王,弟胤祉为诚郡王,皇四子胤稹、皇八子胤稷、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襁都是贝勒,各结党引类,觊觎储位。皇太子废立后,更加植党暗争。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念储位不定,他日必定引起动乱,而废太子胤扔病情略有好转,便又立胤扔为皇太子。没有很久,皇太子狂疾复发,至康熙五十一年不得已仍废黜禁锢,从此再也不提建储的事,但诸皇太子夺嫡之争益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死了。他是怎么死的,不能不涉及诸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

王先谦的《东华录》说,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玄烨到南苑行围,十一月初七日身体不适,返回畅春园,十三日病情加剧,命速召皇四子胤稹前来;又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嘱咐:“皇四子人品贵重……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随即赶来,不久康熙晏驾,胤稹即位。从记述的情况来看,康熙帝是因病逝世,胤稹是奉遗命即皇帝位。

雍正朝编纂的《大义觉迷录》,其中湖南人曾静的供词指出,康熙是被毒死的,凶手就是胤稹。他说:“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这是当时社会上俚俗流言的反映。但同样成书于雍正年间的萧奭的《永宪录》则另有一说,称康熙病危时“以所带念珠授雍亲王95用这一含蓄的叙事说明胤禛继位的合法性。可是根据《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这一串念珠原不是昭示帝位谁属的信物,恰恰相反,它是康熙弥留之际用来泄愤的“武器”。它述称:康熙垂危时,众多的皇子都不在身边,只有胤禛一人随侍在侧。老皇帝从昏迷中苏醒,他想宣召朝廷重臣入宫托付后事,可是没有一人前来,心知有变,气恼之下,取下手腕上的一串玉念珠朝胤稹掷去,没有击中,胤稹假意跪下谢罪。不久深宫传出消息,康熙“龙驭上宾”。这些记载,或此或彼,使人感到扑朔迷离。

清官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20世纪30年代初,清史研究的第一位开拓者孟森认为,康熙当时的病势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无疑”,“参汤一碗之说……至少不能无同等之嫌疑也。”而隆科多身任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掌握警跸中的武装力量,和年羹尧为川陕总督,以封疆大吏支持胤禛,都是这一事件的“机括所在”。(见《明清史论著集刊》下册)

王钟翰在新中国成立前写成的《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和孟森的看法一致,他并且引用意大利人马国贤身临其境目击其事的记载:“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近年来,随着清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两种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康熙是被毒死无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许曾重撰文说,西征之役即将结束时,胤襁返京即位几成定局,胤禛因此采取断然手段。十一月十二日晚,在严密控制畅春园的情况下,隆科多在食品中放入毒药,致使康熙死去。(见《清史论丛》第4辑)

另一种意见认为,康熙是久病缠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症状导致死亡。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的文章指出,康熙身边警卫森严,时有提防,不可能被人暗害。毒死之说是经不住推敲的。(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

看来还需要对现有史料进行全面综合与比较,通盘考察,加以分析,去伪存真,才能弄清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十六国后燕

懿武帝吕光

(公元337年~公元399年)

在位时间:公元386年~公元399年

曾用年号:太安、麟嘉、龙飞

谥号:懿武帝

庙号:太祖

安葬地:高陵

吕光原是苻坚部下。在苻坚统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后,又想经营西域,吕光就挑起了这副重担。到了西域后,吕光与西域各少数民族连番作战,使得西域大部分小国纷纷投降。公元385年,吕光用两万头骆驼驮着一千多种珍奇的西域货物,带着一万多匹骏马撤离西域,准备寻找自己的根据地,最后落脚在凉州。

凉州地处边陲,消息十分闭塞。公元386年,苻坚被杀的噩耗才传到凉州,吕光听到噩耗后悲痛欲绝,随后便改元大安,自称凉州牧、酒泉公。

但是,吕光的日子并不好过。前秦的王穆也自称凉州牧,与吕光分庭抗礼;吕光的西平太守康宁也自称匈奴王;与吕光同甘共苦的彭晃与大将徐炅也勾结起来反对吕光。这使得吕光非常伤心,于是决定亲征彭炅。吕光率军先后消灭了彭炅、王穆等人,巩固了后凉的统治。随后,公元387年,吕光称王,到了396年又改称天王。公元397年,吕光率军征讨西秦,初期取得大胜,但吕延由于麻痹轻敌,中了乞伏乾归的埋伏,被乞伏乾归杀害。吕光只好退回姑臧。年老多病的吕光对这次失败感到非常郁闷,但他心有余而力已经不足,公元399年,吕光病情加重,便将太子吕绍立为天王,自称太上皇。在对儿子们一番叮嘱后,吕光就于当天病死,享年63岁。

崇祯皇帝死于何地?

崇祯甲申(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白成等率领农民军进入北京,明朝末代皇帝走投无路,只有以死了却一生。关于崇祯皇帝的死地,历来众说纷纭,今列主要说法如下:

一、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二十:“丁未五鼓,上御前殿,与二人手自鸣钟集百官,无一至者。遂散遣内员,手携王承恩,人内苑,人皆莫知。上登万岁山之寿皇亭,即煤山之红阁也。亭新成,先帝为阅内操特建者……遂自经于亭下海棠树下,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

还有人认为,康熙原本要在胤禛和胤禵两人中选择一个继承人,而最终确定了胤禛,胤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确实说明他是康熙选择皇太子的候选人之一,但还未最后选定,否则为何让他长期滞留边陲?而胤稹在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亲王后,在皇子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先后22次参与祭祀活动,次数之多,居众皇子之冠。康熙还屡次让他参与政务,赐给他圆明园和狮子园,并常去他的花园内游玩,这是对他的特殊恩遇。此外,康熙十分喜爱胤禛之子弘历,称赞其母是“有福之人”。由此可见,雍正是后来居上的皇太子候选人。也有人认为,康熙I临终时本想传位于胤禵,但他远在边疆,若将他叫回再宣布诏书,在空位阶段必定发生皇位纠纷,不得已只好传位于雍正。

总之,雍正是如何嗣位的,至今仍是一个悬案。

雍正皇帝改过遗诏吗?

清代初期的几桩离奇怪事中,康熙的皇四子胤稹(即雍正)篡改遗诏这一历史疑案,要算被世人议论得最多的不解之谜了。

官方记载历来都称遗诏中所立的就是皇四子胤稹。王先谦的《东华录》说,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康熙帝病情突然恶化,传诸皇子入见。寅刻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以及步军统领、理藩院尚书隆科多等8人至御榻前,遂传遗诏如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下达这道诏书时,胤稹并不在场。他赶到康熙所在的畅春园时为巳刻,三次进见康熙问安,这时康熙还能说话,“告以病势日增之故”。直到夜间戌刻,康熙去世,方由隆科多向胤禛宣读遗诏,据说胤稹尚无当皇帝的思想准备。众皇子向他叩首,于是胤稹即皇帝位,改元雍正。

对于这一官方记载历来就有分歧。一种意见认为这基本上是可信的,雍正的即位属合法继承,是根据康熙的临终遗诏登极的;另一种意见则不相信这种官方记载,认为雍正出于“矫诏篡立”,康熙病危,雍正和隆科多控制着当时的局势,假传遗诏,夺得了皇位。《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则与官书所载大相径庭。其中《清世宗袭位之异闻》中说,康熙弥留之际,手书遗诏日:朕十四皇子,即缵承大统。恰好是皇十四子胤襁,“尝统师西征”,胤禛侦知遗诏所在,想将“十”字改为“第”字,乃只身入畅春园,“窃诏改窜”,《大义觉迷录》中保存下来的一些传言,所说胤稹私改遗诏的情节,更是曲折离奇:“圣祖皇帝原传十四阿哥允襁(即胤襁)天下,皇上(指雍正)将‘十’字改为‘于’字。”又说到康熙病重时,雍正就让他喝了一碗人参汤,不知何故,“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登了位”。雍正还随即召回了允禵囚禁起来,太后要见允禵,雍正不允,太后就撞死在铁柱之上。

据皇十四子的侄子弘旺的《皇清通志纲要》载,皇十四子,“讳允祯,改讳襁。”民国前期,弥尔田根据皇十四子的改名,认为雍正是这样篡改康熙遗诏的:“改祯为稹,固自易易”(《遁堪文集》卷一)。他指出遗诏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经雍正改后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稹”。

那么,雍正有没有改过遗诏?近年来清史专家们曾认真探讨过,但至今仍是一团迷雾。

许多专家认为,康熙想立的就是雍正,雍正改遗诏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因为,据《上谕内阁》等正史记载,康熙遗诏是用满文写的,并用满语宣读的,故将“十”字改为“于”字是行不通的;即使是用的汉字“十”,也无法加一道,成为“于”字,因为那时的“于”字写法是“於”;而且,清朝皇帝的儿子,一定称为皇子,第几个儿子,则称为“皇某子”,这是规矩,违错不得。假若真将“十”字改“于”字,那就是“皇于四子”,语法不通。冯尔康先生指出,康熙遗诏是“皇位传十四子胤祯”篡改后为“皇位传于四子胤稹”的说法亦难成立,因为改“祯”字为“禛”字,改“十”字为“于”字说,与只改“十”为“于”说一样,都不符合清朝称皇太子为“皇某子”的规矩。倘若加一个“皇”字,则雍正将“皇位传皇十四子胤祯”改为“皇位传皇于四子胤稹”,语法仍不通。(《历史档案)1981年第4期)所以说,雍正改遗诏是不可能的事。

戴逸先生则认为,康熙朝的《实录》记载康熙传位之事虽详,但那是雍正在位时纂修的,所说自然对雍正有利。而且,现存的档案都是经过雍正篡改或销毁的,没有留下其改遗诏的任何明显证据。若我们完全迷信那些资料,就如同法庭上只听一面之词,难免失之偏颇;但《大义觉迷录》等书的记载又有可能出自雍正的政敌之口,究竟有几分可信,亦值得怀疑。

不过,戴逸先生认为,民间所传改“十”字为“于”字等虽不可能,但并不排斥雍正的“矫诏篡立”。因为,官书记载的康熙临终立遗诏传位雍正的说法,的确有明显破绽。其一,根本不存在八人同受遗诏之事,在“八人受谕”以后一个时辰,雍正到了畅春园,在10个小时之内三次晋见康熙,这时康熙尚能说话,“告以病势日增之故”,却一字未及遗诏一事,于理不通。所谓“八人受谕”是雍正捏造出来的现场,用以证明自己继承的合法性。其二,隆科多的获罪。隆科多是这一历史疑案的关键人物,康熙去世他肯定在场,雍正绞尽脑汁最后将其置之于死地。其三,赵昌被杀。赵昌是康熙晚年的贴身侍卫,常传达康熙的使命,雍正杀他为的是他可能知道雍正“矫诏篡立”的内幕。所以,雍正是有可能改遗诏而登极的。(《简明清史》第二册)

有关雍正改遗诏这一历史疑案,至今没有发现任何充分而可信的史料,其真相和细节尚难以得知。(潘银良)代官修史书中,舒尔哈齐对清王朝的丰功伟绩却无从追寻,这实在耐人寻味。

还是从舒尔哈齐之死谈起吧。据《清实录》所记,1611年8月19日舒尔哈齐“薨,年四十八岁”,但何以致死,丧仪如何,全不作交代,不免让人疑窦丛生。当时明朝方面的记载则为:“奴酋忌其弟速儿哈赤兵强,计杀之”(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奴儿哈赤杀其弟速儿哈赤,并其兵”(沈国元《皇明从信录》)。对这次骨肉相残的内幕,明代黄道周说得绘声绘影:“酋疑弟二心,佯营壮第一区,落成置酒,招弟饮会,入于寝室,锒铛之,注铁键其户,仅容二穴,通饮食,出便溺。弟有二名裨以勇闻,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人宅,腰斩之。”(《博物典汇》)黄氏所云不可视为无稽之谈。清人撰《满文老档》记舒尔哈齐事始起于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3月间,努尔哈赤以舒尔哈齐图谋出走自立尽夺其所属军民,又杀舒尔哈齐一子及一僚属。两年后,舒尔哈齐死去。揣度当时情状,舒尔哈齐自有军兵,不可能束手就擒。努尔哈赤用计囚禁,杀其亲信以震慑其族党,是意中之事。舒尔哈齐以一代雄杰,纵非被戮而亡,亦会自毙于囚室。明人谓努尔哈赤杀弟,并非诬传。今天史家即奉此说,认为舒尔哈齐为其兄囚杀。

坐实努尔哈赤杀弟之后,这桩疑案仍余波未平。努尔哈赤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最为亲厚,为什么竟闹得同室操戈、骨肉相残?通常认为是权力之争使然。舒尔哈齐与其兄同为明廷任命的管理建州女真的官员,二人又分别统辖自己属下的兵马,若舒尔哈齐能屈身事兄,自然相安无事,而舒尔哈齐偏偏又是桀骜难制的人,他虽不及其兄兵强马壮,但处处要分庭抗礼,兄弟之间难免参商龃龉,裂痕日大。舒尔哈齐最后决心离兄出走,自树旗帜。在努尔哈赤来说呢,当时强邻环伺,断不容在自己身边又立一敌国,由此而导致努尔哈赤火并舒尔哈齐。近来又有新的解释,以为努尔哈赤兄弟之争,决不单是权力的争夺,而是一场“叛明”和“拥明”的斗争,建州内部本有拥明派的社会基础,明廷又扶持舒尔哈齐重建建州右卫以削弱勃兴中的努尔哈赤。持这种看法者,还考得新设建州右卫治所黑扯木在辽宁铁岭东南。看来,清太祖杀弟疑案一时还难以完全澄清。

不管权力之争也罢,政见之争也罢,二者互相交织也罢,舒尔哈齐为其兄有意诛除则是确定无疑的。舒尔哈齐生前有大功于清室而身后竟寂寥无闻,清人所修官书虽不得不记其死,但又不敢明言其死事。国初诸王冤案后被清帝昭雪者不乏其例,独不及舒尔哈齐,这些固然因为努尔哈赤的子孙们不愿以杀弟恶名加之其祖,另一方面,在清人看来,努尔哈赤杀弟也是出于维护帝业的目的,因此不能翻太祖手定铁案。舒尔哈齐之子济尔哈朗后以功得封郑亲王,终清之世,王爵世袭罔替,即俗称“铁帽子王”也。这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对舒尔哈齐开创之功的酬答吧。

灵帝吕纂

(?~公元401年)

在位时间:公元399年~公元401年

曾用年号:咸宁

谥号:灵帝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

吕纂是吕光的长子,却无法即位,都只因为他是妾所生。不过在吕光晚年,吕纂成为解决后凉内外交困的重要人物,后来在吕光病危托孤时,吕纂和吕弘都成了辅佐弟弟吕绍的顾命大臣。但吕光刚去世,吕纂当夜就率几百亡命之徒攻打广厦门,逼得吕绍自杀,然后登上谦光殿,即天王位,改元咸宁。之后,吕纂又逼得吕弘起兵反叛。吕纂也在平叛之后杀掉了他。

杀害吕弘后,吕纂开始扩张自己的领土,出兵南凉,不料被秃发傉檀打败。回到姑臧,吕纂的雄心壮志也在一夜之间消耗得一千二净,他天天喝得酩酊大醉,不理国事。

公元401年二月,吕纂把擅自出兵鲜卑思盘的吕光侄吕超骂了个狗血淋头,并威胁要杀掉他。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吕超非常恐惧,生了杀吕纂的心。傍晚时分,吕纂带着吕超等人在禁中游玩,行到琨华堂东阁时,车子,无法通过,吕纂亲信把剑放在墙边推车,吕超眼疾手快,拿起剑向吕纂刺去,正中他的胸口,不一会儿就死去。

后主吕隆

(?~公元403年)

在位时间:公元401年~公元403年

曾用年号:神鼎

谥号:无

庙号:无

安葬地:不详

公元401年二月,吕隆乘与后凉国君吕纂聚会之机,把吕纂灌醉,其弟吕超用剑刺死吕纂。吕纂死后,吕隆即天王位,改元神鼎。

吕隆上台名不正言不顺,为了建立威名,他只有杀掉那些反对他的人,因此杀了很多有名望的人物,结果使后凉人人自危。这时,南凉、北凉经常出兵骚扰后凉,吕隆感到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无奈之下,只有投降后秦。吕隆到了长安以后不久,被姚兴借故杀死,后凉灭亡。

十六国西夏

武烈帝赫连勃勃

(公元381年~公元425年)

在位时间:公元407年~公元425年

曾用年号:龙升、昌武

谥号:武烈帝

庙号:世祖

安葬地:嘉平陵

赫连勃勃原是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的儿子,在公元391年,北魏拓跋焘攻入铁弗部所在的代来城。结果父亲刘卫辰在逃跑中被自己的部下杀死。

赫连勃勃则机智地甩掉了北魏的骑兵,逃到了野外。投奔薛干部。随后又被惧怕北魏强兵的薛干部首领大悉仗送给后秦高平公没奕于。没奕于对赫连勃勃的印象很好,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到了后秦后,赫连勃勃身受到后秦国君姚兴的器重,被封为骁骑将军,经常参与军国大事。后来赫连勃勃又被封为安远将军,并让他带领三城、朔方以及卫辰原来的部众到高平协助没奕于。赫连勃勃还没出发,姚兴又把他封为安北将军,让他驻守朔方。赫连勃勃从此便有了自己的根据地。

赫连勃勃到了朔方不久,便以到高平打猎为名,袭击高平,杀害了岳父没奕于,收编了他的部队,然后于公元407年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建立夏。随后赫连勃勃借口南凉拒婚,出兵攻打南凉,凯旋而归。随后又恩将仇报,出兵夺取了姚兴在三城以北设立的军事据点,杀了后秦杨丕、姚石生等将领。之后,赫连勃勃便常常侵扰后泰,大肆扩张自己的领地,并于公元408年和公元409年两次大败后秦军队,巩固了夏的统治。并积极准备,一心想夺取长安。恰好这时,东晋大将刘裕趁后秦主姚兴死,率师北伐后秦。赫连勃勃认为夺取长安的机会来到,于是厉兵秣马,积极准备。

公元417年,刘裕消灭姚泓,进入长安。不久,刘裕让儿子留守长安,自己回到了江南。刘裕走后,赫连勃勃便趁机南攻长安,并于公元418年被长安城内的百姓迎入城内,随后,赫连勃勃便在灞上设坛即皇帝位。

赫连勃勃当了皇帝后,更加残暴凶狠,杀人成性。他常在城上拿着弓箭,看路过的人,如果看谁不顺眼,就将其射死。如果大臣露出不恭敬的眼神,他就下令挖出那大臣的眼睛,如果大臣笑他,他就让人撕裂大臣的嘴,如果大臣敢劝谏他,他就把大臣的舌头割掉,然后再残忍的杀害,大臣们叫苦连天,人人自危。

公元425年,赫连勃勃病死,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

雍正皇帝是怎样嗣位的?

康熙驾崩以后,第四皇子胤稹在激烈的皇位争夺中,终于以胜利者的姿态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雍正皇帝。雍正嗣位,长期以来在民间有种种传说。有的说,康熙I临死前曾手书遗诏,传位“皇十四子”,而第四皇子串通舅舅隆科多等人,把遗诏中的“十”字改成“于”字,即了皇帝位;也有人说,康熙临死前并没有立什么遗诏,而是隆科多耍了手腕,将康熙死前宣召十四子篡改成宣召四子;还有说,康熙本来就以四子胤禛为继承人,如此等等,众说纷纭,并由民间传说引申到学术领域作:勾一个学术课题进行研讨。

早在80多年前,刘法曾根据某些史实,确认雍正篡夺“其事亦必非无因”(《清史纂要》)。20世纪30年代初,孟森分析大量材料,同意刘法曾的看法,认为康熙的意图“将来神器之所归者,乃十四阿哥胤襁”,胤禛矫诏夺位实属事实。(《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但是金兆丰则认为胤稹是合法嗣位,指出:“综官书考之……则皇位继承之事,亦可大白于天下也。”(《清史大纲》)由此在学术上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雍正嗣位问题在港、台学术界仍有广泛的讨论,而内地则因着力于经济史、农战史的研究,使这个问题搁置了起来。近几年来,随着对雍正评价的逐步深入,对雍正嗣位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目前有人认为,雍正是谋父篡位。第一,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是十四子胤禵,这可以从康熙让胤禵在西陲主持军务一事看出。因为西征之役关系到清朝半壁江山谁属和清朝今后安危的重大问题,康熙必须认真地选择他所最信任、最有能力的人充当大将军。对胤禵的任命是为了提高胤襁的威信,使群臣倾心悦服,也是康熙以新的方式选择、培训皇太子的决定性的环节。第二,据意大利人马国贤目睹记载:康熙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由此可以推断雍正谋父篡位是有根据的。第三,遗诏是隆科多独自宣布的,完全可以将“十”字改为“于”字。

也有人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雍正篡位的问题,因为:第一,康熙遗诏是用满文写成,用满语宣读的,不可能篡改。第二,隆科多与雍正原无深交,何苦冒险矫诏拥立?有关矫诏夺位的种种传闻,无非出于政敌中伤。第三,胤襁若真是康熙未来的皇储,为何长期滞留边陲,令人费解。第四,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病危前夕,曾将几位皇子和大臣召至御榻前说:“四子胤稹,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康熙临死前曾命雍正代行郊祀大典,可见“康熙想立的就是雍正”。有人还认为,胤稹确是康熙晚年诸子夺嫡争储的斗争中夺得皇位的,但是在这场皇子们争夺皇位的斗争中,捷足先登不能算作“篡立”。帝王用何种手段即位,以封建伦理的标准来衡量,无疑是个尖税的问题,但是今天仍把它作褒贬历史人物的根据,就不可取了,重要的是看他即位后有无建树。

二、赵士锦《甲申纪事》:“二十二日,贼搜得先帝遗弓于煤山松树下,与内监王承恩对面缢焉。左手书‘天子’二字,身穿蓝袖道袍、红裤,一足穿靴,一足靴脱,发俱乱。内相目睹,为予言也。”

三、李清《三垣笔记》:“上同二人登煤山顶望,逾时回乾清宫。日就晡,上鱼服出宫门,两出两返,乃命酒,召后、贵人、良娣以下,按掖庭籍属,被宠御者皆至,慷慨极酣,漏未下三刻,御所佩剑,日:‘事至此,可以死矣。’泣数行下。于是皇后先投缳,其余咸引决,稍顾望,辄手剑刃之。时长平公主被剑断右臂,仆地未死。又唤内官王承恩着靴,带同内官数十人,绕城夺门不得,归,遂同承恩对缢煤山古树下。”

四、《中国名胜词典》:“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拂晓,李白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崇祯帝朱由检仓惶出逃,在煤山东麓的一棵槐树上自缢身死。”

五、《明实录·崇祯实录》卷十七:“……天且曙,仍回南宫,散遣内员,携王承恩入内苑,登万岁山之寿皇亭。俄而上崩,太监王承恩亦自缢从死焉。”

六、《明史》卷三百九《流贼传》:“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

七、《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九:“遂仍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亭新成,所阅内操处也。太监王承恩对缢。”此外,夏燮《明通鉴》卷九十、谈迁《国榷》卷一百、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四等均与此书记载相同。

八、之江抱阳生辑《甲申朝事小纪》卷六:“乃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于北棂,一云灵寿亭。亭新成,所阅内操处也。太监王承恩面帝缢殉。”

九、宋起凤《稗说》卷四:“万岁山又名煤山,居禁城之北……建亭于山麓之中,额日万寿。地平坦,可以驰射,先朝列庙无有幸者,独思宗岁常经临焉。上每御是地,辄遣禁军操演,以观其技……上宾天日即在万寿亭中。”

十、黄云眉《明史考证》第一册:“帝崩于万岁山。99‘万岁山,金人名琼花岛,元至元四年筑宫城,山适在禁中,遂赐今名。”显然,这是认为崇祯自缢于今北海之白塔山了。

十一、《明亡述略》上:“丁未,内城陷,帝崩于西山。”

十二、钱职《甲申传信录》卷一:“上怆惧还宫,易袍履,与承恩走万寿山,至巾帽局,自缢。大明大行皇帝于崇祯十七年甲申三月十九日夜子时,龙驭上宾。”“九门提督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随驾入巾帽局自缢。”《胜朝遗事》也有如是记载。

十三、俞平伯《崇祯吊死在哪里?》:“西方作家邓尼在《一代的伟人》书中,如此记载明崇祯帝一事(笔者案:上言崇祯砍伤长平公主事):‘她那精神错乱的父亲就北出宫廷爬上煤山,在那里又查看外国来的大炮,他又给李白成写了血书,要求他不要压迫老百姓,不要再用那些不忠的官僚。然后他自己就在管园人所在小屋里椽子上吊死了。’”

总结上述,可见关于崇祯皇帝的死地有六说:自缢于煤山(或日万岁山)之树下,自缢于山亭,自缢于今北海之白塔山,自缢于西山,自缢于巾帽局,自缢于管园人小屋。

据考:明末的万岁山就是煤山。崇祯帝吊死煤山比较可信,也合乎情理,但到底是吊死在海棠树下、松树下、槐树下,还是亭子里?目前还不好下结论。

清太祖为何杀害同胞弟?

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7月,咸丰皇帝在热河避暑山庄去世,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尚书肃顺等称“赞襄政务王大臣”,受遗诏辅政。不久,慈禧与恭亲王奕沂发动北京政变,肃顺陈尸西市,载垣、端华赐死宗人府。这端华、肃顺系同胞兄弟,时人号“端三肃六”,他们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亲弟舒尔哈齐的八世孙。

有清一代,舒尔哈齐默默无闻,即使今人闲话清史,述及帝业肇起。也惟知太祖而已。其实舒尔哈齐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与努尔哈赤一起奠定了清朝300年江山的基石,若说他是仅次于太祖的清帝国的缔造者,也并非过誉。

努尔哈赤弟兄5人,但称得上同胞手足的只有三弟舒尔哈齐、四弟雅尔哈齐。1583年,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被明军误杀,当时努尔哈赤25岁,舒尔哈齐20岁,兄弟遽失护恃,明人谓为“孤雏”,十分可怜。辽东镇帅李成梁觉得努尔哈赤父祖死不当辜,就让努尔哈赤继父祖领建州左卫都指挥,给还敕书、马匹,也未加留意。谁想努尔哈赤兄弟沉潜有心计,为报父祖亡仇,生聚教训,秣马厉兵,不几年间,建州异军突起,不但令周围女真名酋刮目相看,明朝和朝鲜也都知道有“奴速”兄弟二人多智习兵,其志不在小。明朝人称努尔哈赤为奴儿哈赤,舒尔哈齐为速儿哈赤,故有“奴速”之称。当时朝鲜政府得到情报说,努尔哈赤自称为王,其弟称船将,立志“报仇中原”。明朝留心边事的人记述说,凡军机大事,努尔哈赤兄弟登高密议,决定之后,雷厉风行,竟无一人了解内幕。以后努尔哈赤晋都督,加龙虎将军勋衔,舒尔哈齐也被明廷授予都督崇阶,故在建州内部人称舒尔哈齐“二都督”。到1611年(万历三十九年)舒尔哈齐去世时,不仅统一了建州女真,而且灭掉了海西女真哈达、辉发二部。昔人曾云,“女直(即女真)兵满万,天下不能敌”。此时建州有精兵劲卒数万,鲸吞女真,虎视辽东,已成不制之势,总之,在开创帝业的最艰苦的头30年间,是努尔哈赤兄弟二人打的天下,然而清代官修史书中,舒尔哈齐对清王朝的丰功伟绩却无从追寻,这实在耐人寻味。

还是从舒尔哈齐之死谈起吧。据《清实录》所记,1611年8月19日舒尔哈齐“薨,年四十八岁”,但何以致死,丧仪如何,全不作交代,不免让人疑窦丛生。当时明朝方面的记载则为:“奴酋忌其弟速儿哈赤兵强,计杀之”(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奴儿哈赤杀其弟速儿哈赤,并其兵”(沈国元《皇明从信录》)。对这次骨肉相残的内幕,明代黄道周说得绘声绘影:“酋疑弟二心,佯营壮第一区,落成置酒,招弟饮会,人于寝室,锒铛之,注铁键其户,仅容二穴,通饮食,出便溺。弟有二名裨以勇闻,酋恨其佐弟,假弟令召入宅,腰斩之。”(《博物典汇》)黄氏所云不可视为无稽之谈。清人撰《满文老档》记舒尔哈齐事始起于1609年(万历三十七年)3月间,努尔哈赤以舒尔哈齐图谋出走自立尽夺其所属军民,又杀舒尔哈齐一子及一僚属。两年后,舒尔哈齐死去。揣度当时情状,舒尔哈齐自有军兵,不可能束手就擒。努尔哈赤用计囚禁,杀其亲信以震慑其族党,是意中之事。舒尔哈齐以一代雄杰,纵非被戮而亡,亦会自毙于囚室。明人谓努尔哈赤杀弟,并非诬传。今天史家即奉此说,认为舒尔哈齐为其兄囚杀。

坐实努尔哈赤杀弟之后,这桩疑案仍余波未平。努尔哈赤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最为亲厚,为什么竞闹得同室操戈、骨肉相残?通常认为是权力之争使然。舒尔哈齐与其兄同为明廷任命的管理建州女真的官员,二人文分别统辖自己属下的兵马,若舒尔哈齐能屈身事兄,自然相安无事,而舒尔哈齐偏偏又是桀骜难制的人,他虽不及其兄兵强马壮,但处处要分庭抗礼,兄弟之间难免参商龃龉,裂痕日大。舒尔哈齐最后决心离兄出走,自树旗帜。在努尔哈赤来说呢,当时强邻环伺,断不容在自己身边又立一敌国,由此而导致努尔哈赤火并舒尔哈齐。近来又有新的解释,以为努尔哈赤兄弟之争,决不单是权力的争夺,而是一场“叛明”和“拥明”的斗争,建州内部本有拥明派的社会基础,明廷又扶持舒尔哈齐重建建州右卫以削弱勃兴中的努尔哈赤。持这种看法者,还考得新设建州右卫治所黑扯木在辽宁铁岭东南。看来,清太祖杀弟疑案一时还难以完全澄清。

不管权力之争也罢,政见之争也罢,二者互相交织也罢,舒尔哈齐为其兄有意诛除则是确定无疑的。舒尔哈齐生前有大功于清室而身后竞寂寥无闻,清人所修官书虽不得不记其死,但又不敢明言其死事。国初诸王冤案后被清帝昭雪者不乏其例,独不及舒尔哈齐,这些固然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