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4:55:44

点击下载

作者:孔子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语

论语试读:

名家寄语

我们也许逃不过这样的荒诞:阅读极其泛滥又极其荒凉,文化极其壅塞又极其贫乏。这里倒有一条安静的自救小路:趁年轻,放松心情读一点经过选择的经典。——余秋雨多出优良书,让中国的童年阅读更优良。——梅子涵

名家谈阅读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培根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歌德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普希金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鲁迅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季羡林 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读书不是“天下第一好事”又是什么呢?王蒙 读书是一种风度,读书要趁早,要超前读书,多读经典。于丹 生活就是一锅滚开的水,它一直都在煎熬你,问题是你自己以什么样的质地去接受煎熬,最终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读书就是干这个的,就是滋养自己。贾樟柯 我们心灵敏感之程度,或洞悉人情世故的经验,很多都来自阅读。杨澜 读书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底气,也许读过的东西有一天会全部忘掉,但正是这个忘掉的过程,塑造了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举止修养。

著名翻译家 简介

吴钧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曾为上海太平洋出版公司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分社及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白马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国际文化学系副主任,著名翻译家。张友松 著名翻译家,在鲁迅的推荐下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建国后任《中国建设》编辑。张友松先生是马克·吐温中文译本第一人。宋兆霖 著名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迄今已出版文学译著五十多种,2000余万字,译著曾多次获奖。刘月樵 中国翻译协会表彰“资深翻译家”,中国意大利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意大利语部译审,著名翻译家。黄荭 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文学博士,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翻译家。晏榕 著名翻译家,文学博士,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东西方诗学及文化理论研究。李自修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曾任教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傅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著名翻译家。管筱明 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资深编审,翻译著述颇丰,尤以法语为主。黄水乞 厦门大学国贸系教授,著名翻译家。姜希颖 浙江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浙江外国语学院英语教师,主要从事美国文学、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研究。王晋华 英美文学硕士,中北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英美文学研究与译著多部。王义国 翻译家,教授,英美文学研究和译著多部。杨海英 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硕士,主要从事新闻工作和文学翻译。姚锦镕 著名翻译家,任教于浙江大学,主要从事英、俄语文学翻译工作,译著颇丰。张炽恒 外国文学译者,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周露 外国文学译者,俄罗斯语言文学硕士,浙江大学外语学院俄语副教授。

种好处女地

——“小书虫读经典”总序梅子涵儿童并不知道什么叫经典。在很多儿童的阅读眼睛里,你口口声声说的经典也许还没有路边黑黑的店里买的那些下烂的漫画好看。现在多少儿童的书包里都是那下烂漫画,还有那些迅速瞎编出来的故事。那些迅速瞎编的人都在当富豪了,他们招摇过市、继续瞎编、继续下烂,扩大着自己的富豪王国。很多人都担心呢!我也担心。我们都担心什么呢?我们担心,这是不是会使得我们的很多孩子成为一个个阅读的小瘪三?什么叫瘪三,大概的解释就是:口袋里瘪瘪的,一分钱也没有,衣服破烂,脸上有污垢,在马路上荡来荡去。那么什么叫阅读瘪三呢?大概的解释就是:没有读到过什么好的文学,你让他讲个故事给你听听,他一开口就很认真地讲了一个下烂,他讲的时候还兴奋地笑个不停,脸上也有光彩。可是你仔细看看,那个光彩不是金黄的,不是碧绿的,不是鲜红的。那么那是什么的呢?你去看看那是什么的吧,仔细地看看,我不描述了,总之我也描述不好。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很多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想办法,让儿童们阅读到他们应该阅读的书,阅读那些可以给他们的记忆留下美丽印象、久远温暖、善良智慧、生命道理的书。那些等他们长大以后,留恋地想到、说起,而且同时心里和神情都很体面的书。是的,体面,这个词很要紧。它不是指涂脂抹粉再出门,当然,需要的脂粉也应该;它不是指穿着昂价衣服上街、会客,当然,买得起昂价也不错,买不起,那就穿得合身、干干净净。我现在说的体面是指另一种体面。哪一种呢?我想也不用我来解释吧,也许你的解释会比我的更恰当。生命的童年是无比美妙的,也是必须栽培的。如果不把“经典”往这美妙里栽培,这美妙的童年长着长着就弯弯曲曲、怪里怪气了。这个世界实在是不应当有许多怪里怪气、内心可恶的成年人的。这个世界所有的让生命活得危险、活得可怜、活得很多条道路都不通罗马的原因,几乎都可以从这些坏人的脚印、手印,乃至屁股印里找到证据。让他们全部死去、不再降生的根本方法究竟是什么,我们目前无法说得清楚,可是我们肯定应该相信,种好“处女地”,把真正的良种栽入童年这块干净土地,是幼小生命可以长好、并且可以优质成长的一个关键、大前提,一个每个大人都可以试一试的好处方,甚至是一个经典处方。否则人类这么多年来四面八方的国家都喊着“经典阅读”简直就是瞎喊了。你觉得这会是瞎喊吗?我觉得不会!当然不会!我在丹麦的时候,曾经在安徒生的铜像前站过。他为儿童写过最好的故事,但是他没有成为富豪。铜像的头转向左前方,安徒生的目光童话般软和、缥缈,那时他当然不会是在想怎么成为一个富豪!陪同的人说,因为左前方是那时人类的第一个儿童乐园,安徒生的眼睛是看着那个乐园里的孩子们。他是看着那处女地。他是不是在想,他写的那些美好、善良的诗和故事究竟能栽种出些什么呢?他好像能肯定,又不能完全确定。但是他对自己说,我还是要继续栽种,因为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安徒生铜像软和、缥缈的目光也是哥本哈根大街上的一个童话。我是一个种处女地的人。所有的为孩子们出版他们最应该阅读的书的人也都是种处女地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好好种,孩子们也应当好好读。真正的富豪,不是那些瞎编、瞎出下烂书籍的人,而应当是好孩子,是我们。只不过这里所说的富豪不是指拥有很多钱,而是指生命里的优良、体面、高贵的情怀,是指孩子们长大后,怎么看都是一个像样的人,从里到外充满经典气味!这不是很容易达到。但是,阅读经典长大的人会渴望自己达到。这种渴望,已经很经典了!

学而第一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两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本篇主要以论述个人内在修养为主。南宋思想家朱熹认为,此篇所记都是“务本”的内容,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个人修养我们自己具备吗?子①曰②:“学而时习③之,不亦④说⑤乎?有朋⑥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①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②曰:说。③习:温习、复习。④亦:也。⑤说:通“悦”,愉快、高兴的意思。⑥有朋:一说即“友朋”,泛指志同道合的人。⑦知:知道、了解。⑧愠(yùn):怨恨。⑨君子:古代指有道德的人或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这里指有道德的人。译文孔子说:“学到知识(或技能)以后,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修养很高的人吗?”如果我们把所学的知识经常在实践中印证,学习起来就会很愉快;交朋友不分远近,只要志同道合,一定其乐融融;做了该做的事,虽然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内心依然坦荡。只要我们做到这三条,将来必然会有所成就。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③犯④上者,鲜⑤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⑥也。君子务本⑦,本立而道⑧生。孝弟也者,其为仁⑨之本与⑩!”①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②孝弟:孝,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顺从孝敬;弟,读音和意义与“悌”(tì)相同,指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恭谨善事。③好(hào):喜欢。④犯:对长者无礼。⑤鲜(xiǎn):少的意思。⑥未之有:“未有之”的倒装形式。古代语法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放在动词之前。⑦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某事;本,根本。⑧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⑨仁:仁爱。⑩与:同“欤”,表示疑问、感叹的助词。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人,却喜欢冒犯长辈和上级,是很少见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造反作乱,这种人从来没有过。君子专心致力于基础工作,基础树立了,‘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基础吧!”“孝”与“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人如果能够善待自己的亲人,一般来说也就不会以恶意来对待他人;再进一步看,他也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矣仁。”①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伪善的面貌。以好话和装出来的和善面色来讨好别人。②鲜(xiǎn):少的意思。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伪善的面貌,这种人,很少有仁德的。”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们要懂得,能向你表达逆耳之言的,才是真正关心你的人。曾子①曰:“吾日三②省③吾身:为人谋④而不忠⑤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⑥乎?传⑦不习⑧乎?”①曾子:孔子的学生,名参(shēn),字子舆。②三:约数,表示多次。③省(xǐng):反省、检查。④谋:出谋划策。⑤忠:对人尽心竭力。⑥信:诚信、诚实。⑦传(chuán):动词作名词用,老师传授的知识。⑧习:温习。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温习了呢?”“三省吾身”是古人正心修身,不断提高自己的做人准则。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每天做完作业,临上床之前,想想今天的功课和事情,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把自己一天做的事“过过电影”,纠正不足,才能不断进步。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悌,谨④而信,汎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①弟子:这里指年纪幼小的人。②入:在家。③出:外出学习交往。④谨:谨言慎行。⑤汎:同“泛”,广泛。⑥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⑦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家,要敬爱兄长;谨慎而诚信,要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亲自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化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但却是一种没有方向的力量。它可以推动历史进步,也可以给人类带来苦难。所以,在大规模地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知识之前,我们一定要先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④友不如己者。过⑤,则勿惮⑥改。”①重:庄重,自持。②固:固陋,顽固。③主忠信: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④无:通“毋”,“不要”的意思。⑤过:这里用作动词,有过错。⑥惮(dàn):畏惧。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摆脱固陋闭塞。应当把忠和信两种道德放在主要位置。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我们要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交友要慎重,要有错必改。这样,久而久之,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有子曰:“信①近②于义③,言可复④也。恭近于礼,远⑤耻辱也。因⑥不失其亲,亦可宗⑦也。”①信:诚实,不欺。②近:符合的意思。③义: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礼”。④复:实践诺言的意思。⑤远:动词,使之远离、避免的意思。⑥因:依靠、凭借。⑦宗:尊崇、尊奉。译文有子说:“为人信守诺言,行为符合道义,那么说的话就能兑现。待人符合礼,就不会遭受侮辱。依靠恭敬的人确实可亲,也就可以尊崇、归向他了。”我们不要随便对人做出承诺,因为不义的承诺会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也不要对别人表示过分的谦恭,因为那样会失去自我,遭受耻辱。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①于事而慎于言,就②有道③而正④焉,可谓好学也矣。”①敏:奋勉,勤奋努力。②就:靠近,看齐。③有道:指有道德的人。④正:动词,匡正。译文孔子说:“君子,在饮食方面不要求饱足,在居住方面不要求过分舒适,工作勤劳努力,说话却小心谨慎,能够向道德修养高尚的人看齐,时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我们要养成艰苦朴素的好习惯,不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多干实事,戒除夸夸其谈的恶习。子曰:“不患①人之不己知②,患不知人也。”①患:忧虑,担忧。②不己知:“不知己”的倒装形式。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我们希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长处,同时也要想想,自己是否发现了别人的优点?你周围每个人都有某一方面的长处,我们应该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要经常看到并夸奖别人的长处,而且真诚地向他们学习。

为政第二

本篇所说的主要内容是学问的运用。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工作中去。孔子强调个人的社会作用和社会责任感,要求每个有志于有所作为的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个人在社会伦理道德上的责任。这些道理即使在当今社会也没有过时。但是,我们做到了吗?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③其所④而众星共⑤之。”①为政以德: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德治”。以,用的意思。②北辰:北极星。③居:位于。④所:处所,位置。⑤共:通“拱”,环绕的意思。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那样,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治理国家的核心不是镇压与欺骗,而是以高尚的道德来教化民众。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⑥心所欲不逾矩⑦。”①有:通“又”。②立:自立。③不惑:指对立身处世的原则心中有数,不再疑惑。④天命:上天的旨意,引申为人世间事物的发展规律。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⑥从:遵从。⑦逾矩:越过规矩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够参透上天的意志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五十岁对立身处世的原则心中有数;六十岁能正确地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过规矩。”道德修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②父母唯其疾之忧: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品行端正,父母只为他们的疾病担忧。唯,只;疾,病。译文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发愁,而不为他们的品行不端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微不至,唯恐子女有什么疾病,而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在日常生活中品行端正,谨慎小心。父母只需为子女的疾病这种无法人为控制的事忧虑,而不必担心因子女的品行不端从而招致祸患,这就是孝。而作为子女,只要为父母的身体健康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担忧。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有事,弟子②服其劳③;有酒食,先生④馔⑤,曾⑥是以为乎!”①色难:色,指和颜悦色;难,不容易的意思。②弟子:年轻人,这里指子女。③服其劳:服劳即服侍。服,从事。④先生:指长者或父母。⑤馔:吃喝。⑥曾(zēng):竟然、难道。译文子夏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儿女侍奉父母能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有事情,儿女去操劳;有酒有菜,让父母去享受,难道仅仅做到这些,就可以算是孝了吗?”尽孝不仅仅是奉养父母,恭敬才是“孝”之本。我们侍奉父母要恭顺、自愿。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退而省③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①回:孔子的得意门生,姓颜名回,字子渊。②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③省(xǐng):观察。④私:指颜回离开孔子后的言行。译文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不同的看法,像个愚笨的人。等他退下,我观察他与别人的言谈,发现他对我的见解也能充分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笨。”观察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最重要的还要观其行,并将其言与行加以对比。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对别人有全面的认识。子曰:“温故①而知新②,可以为师矣。”①故:已经过去的。这里指旧知识。②新:新的知识。译文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知识是无穷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以有涯之生而求无涯之知,就必须获得一种从旧学中启发新知的能力。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①罔:通“惘”,迷惘。②殆:迷惑、怀疑。译文孔子说:“只是学习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惘;只是冥思苦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疑而不决。”我们要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独立思考的能力,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自己先独立思考,实在解决不了再去向老师、同学请教,不要一遇到难题就依赖别人。子曰:“由①,诲②女③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①由:孔子的学生,姓仲名由,字子路。②诲:教诲。③女:同“汝”,你。④是知也:这种态度是聪明的。知,同“智”,明智,聪明。译文孔子说:“仲由,我告诉你的求知的正确态度你明白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在老师、同学、亲人面前,不要掩饰自己的无知。如果有人为我们指出,我们应该感谢他。因为无知并不可怕——知道了自己的无知就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它;最可怕的是无知于自己的无知,因为你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①也。大车无輗②,小车无軏③,其何以行之哉?”①不知其可:不知道什么是行得通的,即什么都办不成。可,合适。②輗(ní):车辕前端横木上的活销,都是套牲口驾车必备的器件。③軏(yu-):与“輗”类似。译文孔子说:“人不讲信用,就什么都办不成。就好比大车上没有,小车上没有,靠什么走起来呢?”不仅治理国家要言而有信,一个人也必须讲信誉,否则将会寸步难行。子曰:“非其鬼①而祭之,谄也。见义②不为,无勇也。”①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而言,但也偶有泛指的。②义:正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是献媚。眼见正义的事情,应该挺身而出时,你却袖手旁观,这是怯懦的表现。”我们与人相处,应以诚相待,不应谄媚他人。遇事要勇敢,不应畏缩不前。

八佾第三

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孔子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并提出了“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孔子谓季氏①,“八佾②舞于庭,是可忍③,孰不可忍也?”①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②八佾(yì):古时舞蹈队列一佾八人,八佾就是六十四人。佾,行列的意思。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③忍:忍心、狠心。一说容忍。译文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狠心做出来呢?”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维护社会规则,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规则的受益者。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①如礼何:意思是说,礼仪制度对他又有什么用呢?译文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之心,礼仪对他又有什么用处呢?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之心,乐对他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一个人内心不够温和、强大,就算他的艺术天赋和文化修养都很高,也很难为社会做出贡献。所以,我们一定要葆有一颗仁厚之心!林放①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②也,宁戚③。”①林放:姓林,名放,字子丘,鲁国人。②易:治理,置办,这里指把事情办大办好。③戚:心中悲哀忧伤的意思。译文鲁国人林放询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意义重大啊!一般的礼仪与其求形式的奢华,宁可节俭;就办丧事来说,与其大操大办,不如内心真正悲痛。”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规范和礼仪,若没有真实情感在其中,规范也就难以规范,礼仪也就难为礼仪了。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①乎!揖②让而升③,下而饮。其争也君子。”①射:射箭。②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③升:登堂。译文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相争的事情。如果一定有所争,那就是射箭比赛吧!但是当射箭的时候,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赛完了再相互作揖,退出场外,一起喝酒。这样的争,可算是君子之争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离不开竞争。孔子所推崇的君子之争,其实质即是当代奥林匹克精神:每个竞争者都要尊重对手,谦虚谨慎,胜不骄,败不馁。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精神。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①不足征②也;殷礼吾能言之,宋③不足征也。文献④不足故⑤也。足,则吾能征之矣。”①杞:国名,是夏禹的后代。在今河南杞县一带。②征:即“证”,证明。③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④文献:文,典籍;献,贤人,包括历代的历史文件和当时的贤者。⑤故:原因。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为考据的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为考据的证明。这是他们的文献资料和懂得礼仪的贤人都不够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典籍和贤人,那么我就可以引来作证了。”任何民族,如果不重视自己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无异于自取灭亡,使后代无法继承和发扬。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①祭,如不祭。”①与:参与。译文祭祀祖先就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就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或参加了却心不在焉,那就和没有举行祭祀一样。”心不在焉地做事,往往事倍功半,花费了力气,却得不到好的效果。与其这样,还不如一开始就用心做事。子曰:“周监①于二代②,郁郁③乎文④哉!吾从周。”①监(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②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③郁郁:文采华丽、浓郁的意思。④文:指礼乐制度。译文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两个朝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赞同周朝的制度。”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子入太庙①,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②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①太庙:帝王的祖庙。②鄹(z4u)人:鄹,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曾在这里做过大夫。古代原把某地的大夫叫作某人。译文孔子进入周公庙,每件事情都发问。有人说:“谁说叔梁纥的儿子懂得礼呢?他进入太庙,每件事都要问。”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才是礼啊。”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从小就应该养成虚心向别人请教的好品格,不懂的就要多问。不管是做事还是学习知识,诚恳地向别人请教,这就是礼节的精神,也是做人的道理。子曰:“射不主皮①,为②力不同科③,古之道也。”①皮:用兽皮做成的箭靶子。②为:因为。③科:等级。译文孔子说:“比箭时,主要不在于射穿箭靶子,因为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啊。”射箭以射中为目的,而不以射穿为目的。做事情也是一样,以合不合道理为目的,而不是去看成就的大小。人与人的能力是有区别的,所以,只要我们努力付出过,不论成就大小,结果都是成功的。子曰:“事君尽①礼,人以为谄②也。”①尽:完完全全。②谄:谄媚。译文孔子说:“我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是谄媚呢。”不守规矩的人往往将守规矩的行为当作怪事,如果整个社会都把守规矩当作怪事,那就是个社会问题了。子曰:“《关雎》①,乐而不淫②,哀而不伤。”①《关雎》:《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②淫:过分,过度。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有些哀婉而不哀伤。”无论哀与乐都不可过分,要适度,这样有益于健康,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子语鲁大师①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②也;从③之,纯④如也,皦⑤如也,绎⑥如也,以成。”①大(tài)师:乐官名。②翕(xī)如:翕,意为合、聚、协调。③从:同“纵”,意为放纵、展开。④纯:美好、和谐。⑤皦(jiǎo):音节分明。⑥绎:连续不断。译文孔子对鲁国的乐官说:“音乐的演奏规律是可以掌握的:开始时音律和谐;继而展开,美好流畅,连绵不绝。这就是一部好的乐章。”音乐可以陶冶情操,抒发情感,一支美好的乐曲能帮助我们提高自身修养,愉悦人的身心,改变人的心情。子谓韶①:“尽美②矣,又尽善③也。”谓武④:“尽美矣,未尽善也。”①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②美:指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③善:指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④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译文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古时候的人不仅重视音乐的美,更重视音乐中的善,这也体现了音乐的心理教育功能。所以我们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形式美,更要重视音乐的内涵。最动听的音乐应该是发自内心的,所谓“听其音便知其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子曰:“居上不宽①,为礼不敬,临丧②不哀,吾何以观之哉?”①宽:宽宏大度。②临丧:参加丧礼。译文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痛哀伤,这种情况我怎能看得下去呢?”居于上位的人的确拥有许多权力,但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另一种素质,那就是包容属下的雅量。一旦我们处于上位,就应该常常反省自己,是否做到了宽容。

里仁第四

本篇是对《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仁”最基本的存在范围,是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判断标准进行的。“仁”是一种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是处于贫富之际,还是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但是,“仁”,说起来很容易,而实施起来任重而道远。每个人都能做,但是很少有人能真正完全地做到。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①里:动词,居住。②处:居住。③知(zhì):同“智”。译文孔子说:“居住在有仁德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选择远离仁德的地方来居住,哪里算得上是聪明呢?”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广泛结交品德高尚的人,这样,耳濡目染,自己的品德也会得到提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①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②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③违仁,造次④必于是,颠沛⑤必于是。”①恶(wú):通“乌”,怎么,何处。②去:去掉。③终食之间:吃完一顿饭的时间。形容时间很短。④造次:仓促。⑤颠沛:狼狈困顿。译文孔子说:“发财和做官,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从正当途径去获得,君子是不会接受的。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君子是不会抛弃的。君子如果抛弃了仁德,如何去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也不会违背仁德,即使在仓促紧迫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即使在流离困顿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人生之旅中,我们总会面对许多诱惑,但在选择之前一定要想想,突然而来的好处是否逆于公理,是否违背良心?如果是,就要义无反顾地抛开,因为不义的选择会伤害我们生命的意义。一时糊涂,将终身后悔。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①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②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③有之矣,我未之见也。”①尚:通“上”,超过的意思。②加:影响。③盖:大概。译文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德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无法超过的;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仁德,只是为了不让不仁德的名声影响自己。有谁能在某一天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真正实行仁德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实行仁德)的人。或许这样的人是有的,但我没有见过。”一个人,只要真心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有利于他人的人,那就不必担心力量是否足够。因为人的力量即使有大有小,也可以做出同样的贡献。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以真心来行动。这样日积月累,终会成为真正的仁者。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矣。”①党:类别。译文孔子说:“什么样的错误就是由什么样的人犯的。通过考察某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推知他是什么样的人了。”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因为他没有好的品德修养;有好品德的人往往会自我约束,避免错误,没有好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没有好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我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人活在世上不要计较做了多少善事,要计较的是你的心有没有转向光明这一面,如果你的心没有转向光明,还是自私自利,你再怎么样思考、学习,或者行善也没有用。子曰:“士志于道,而耻①恶②衣恶食者,未足③与议也。”①耻:以……为耻。②恶:坏,粗陋。③足:值得。译文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的志向的。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③之与比④。”①适:正好,恰好。②莫:不肯。③义:道义。④比:靠拢。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情的处理,没有一定要做的,也没有一定不要做的,怎样合乎正义和情理就怎样去做。”一个真正的君子对于世间的人和事是不存亲厚、疏薄之念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跟同学、老师、家人、朋友,还是跟陌生人,我们都要与人为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子曰:“君子怀①德,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①怀:思念关心,致力于。②土:乡土。③刑:法令制度。译文孔子说:“君子致力于道德修养,小人关心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利益。”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之一。做君子还是小人,不言而喻。子曰:“不患无位①,患所以立②。不患莫己知③,求为可知也。”①位:职位。②立:指能够任职的才能。③己知:“知己”的倒装,即了解自己。译文孔子说:“不发愁没有职位,应该担心的是自己没有任职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使自己成为值得别人了解的人。”我们要想长大后有所成就,就必须对自己的学习、品德、修养、才能等各个方面进行培养,具备足以成为人才的各方面的素质。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①喻:明白。译文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仁人志士能够为了大义而义无反顾,蝇营狗苟的小人却因为利益而患得患失。子曰:“见贤思齐①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②也。”①齐:与……一致,靠拢。②自省:自我反省。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不管好的还是坏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材。取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覆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