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名家教你用穴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6:24:32

点击下载

作者:王启才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灸名家教你用穴位

针灸名家教你用穴位试读:

序言

2010年初,我国著名针灸专家、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启才教授在江苏卫视中医保健节目和山东卫视《养生》栏目做客,主讲“中老年穴位保健”、“儿童穴位保健”、“儿童穴位自疗宝典”及“常见病症穴位自疗锦囊”等多档穴位养生保健节目,在全国引起了轰动效应。讲座之后又应全国诸多省市针灸学会或中医针灸保健、医疗机构和城乡社区的邀请,先后为广大中医药针灸医务人员、保健师、老年大学学员和社区人民群众作了数百场普及经络、穴位养生保健知识的讲座,足迹走遍大江南北。他的科普讲座反响强烈,深受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好评!

王教授穴位养生保健讲座特点是:融严谨的科学性、通俗易懂的知识性和幽默诙谐的趣味性为一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实用性强,简单易学,寓中医针灸经络穴位的基本知识于娱乐之中。正由于此,2010年11月,他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药科普‘金话筒’奖”,既是江苏卫视几十位中医养生节目主讲嘉宾中唯一的获奖者,也是全国针灸界主讲经络穴位养生专家中唯一的获奖者。辽宁省丹东市针灸学会老会长张怀忠主任医师高度评价王启才教授对中医针灸科普工作的巨大贡献时,无比感慨地说:“两个唯一奖,针坛显奇才”!

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了解、认识、掌握、应用中医针灸穴位保健知识,我们特邀王启才教授将其讲座中最精华、最精彩的“从头到脚的穴位保健(经典30穴)”整理出来,并附录了“穴位的定位和取法”、“穴位保健的操作方法”、《自编十二总穴歌》三个附篇,奉献给广大热爱中医针灸穴位养生保健的读者,让您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相信本书一定能成为您追求健康和延年益寿的良师益友!

第一讲 镇静宁神、健脑益智、调节血压的百会穴

穴名:百会归经:督脉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穴性:醒脑开窍、镇静宁神,健脑益智、通络止痛,调节血压、固脱提神,清利头目、促发新生主治:1.头面、五官病症;2.神志病症;3.中气不足导致的内脏功能低下或组织下垂

有这么一条谜语,谜面是“事事都能干”,谜底就是我们人体头顶上的“百会”穴。“百”形容多,“会”指聚会。头为诸阳之会,穴居头顶正中,为督脉与多经交会之处,故得此名。百会穴属于督脉,并且是督脉与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所以又叫“三阳五会”。

一、定位取法

百会在头顶正中线前发际上5寸处。针灸学上将前、后发际之间的距离定为12寸,我们可以把松紧带测穴尺的“0”端放在前发际处,拉直了,另一端定在12寸的地方放在后发际处,然后找到距离前发际5寸的地方,这个百会穴就能准确地找到了;或者先找到前、后发际连线的中点,再向前量1寸就是了。

使用这个分寸法,从前发际到后发际的这个12寸是固定的数目。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例如有很多人是高额、秃顶,这样他的前发际就不好定了。这种情况古人已经为我们考虑到了:前发际没有或者不明显的人,可以以两眉中间(印堂穴)为起点,向上减去3寸,前发际就能确定了;如果后发际不明显,就以后下方的第7颈椎(大椎穴)为起点,向上减去3寸,就是后发际了(图1-1,图1-2)。图1-1 前发际定位图1-2 后发际定位

有人也许又会说了:要是这个人前发际、后发际都没有那该怎么办呢?那可就更惨了,这个时候你就把两个眉毛之间的印堂穴到第7颈椎下的大椎穴之间看成18寸,这样也就能找到前发际上5寸那个部位了。就算是连眉毛都没有的人,我们也可以通过摸眉棱骨找出前发际的定穴标志。

百会穴还有一种取穴方法,那就是两耳尖连线与头顶正中线的交点(图1-3)。根据晋朝医学古籍《针灸甲乙经》的记载,百会穴在“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说的是百会穴应该在“头旋”的那个部位(少数头旋偏斜或有两个头旋者例外),用手指一按,会有一个小小的凹陷。明代医学文献《针灸大成》表达得更形象,说穴位处有凹陷“可容豆”,就是说,取穴一定要用手指摸清楚那个小小的凹陷,如果放上一粒豆子,它是不会滚下来的。图1-3 百会穴

平时在市民广场或街心花园,经常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围在一起“敲”百会,可以说绝大多数人敲的百会都不到位,大概在前发际上1~2寸或2~3寸处,与前发际上5寸相去甚远。为了取准百会穴,自我取穴时一定要下意识地低头而取,否则,取出来的穴位都会偏前了。如果不低头取穴,那么,也要下意识抬高胳膊,手指有意识地往后移动,摸到有一个凹陷处。总之,要把握取穴的两个关键——头旋,或小小的凹陷。

二、治疗作用

穴性:醒脑开窍、镇静宁神,健脑益智、通络止痛,调节血压、固脱提升,清利头目、促发新生。

百会是全身保健要穴,它的治疗作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头面、五官病症:头痛(头顶痛、全头痛),眩晕(包括高血压、低血压、贫血、低血糖所致头痛),白发、脱发、目赤肿痛不能视物、耳鸣、脑鸣、鼻窦炎等。

百会是治疗头痛的第一要穴,它之所以叫“百会”,就是因为头部各个方位的经脉都会聚在这个地方。那么,你在这个地方指压、按摩、艾灸、皮肤针(光头还可以用皮肤滚针)刺激等,其治疗作用都可以达到头部的任何部位。所以说不管是前头痛、后头痛、偏头痛、头顶痛、全头痛,都可以取用。

我们先来看看百会穴治疗头痛的神奇效果吧:

大家知道,东汉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经常犯头痛病,疼痛难忍,每次发作都得请名医华佗为他针刺百会等穴,方能好转。因此,曹操才要华佗到他的身边做他的私人保健医生。只因华佗生性刚烈,不愿意将自己的医术仅为曹操一个人服务而失去为广大平民百姓治病疗疾的机会,拒绝曹操的请求,而被曹操逮捕入狱,进而惨遭杀害。后来曹操的儿子,也就是那个聪慧睿智“用船称象”的曹冲身患重病时,没有了华佗这样的名医为自己的儿子解除病痛,曹操这才悔恨自己错杀了华佗。

唐高宗李治也是穴位保健的受益者。据《旧唐书·高宗纪下第五》唐代文人胡子温写的《谭宾录》中记载:一日,高宗头痛、眩晕,眼睛红肿,不能睁开,众御医诊治均无良效,急召针灸太医秦鸣鹤前来诊治。秦太医诊后认为系风热之毒上攻头目,加上国事烦心,引动肝火所致,必须在头部点刺出血才能治愈。皇后在帐后听到后怒气冲冲地跑出来,呵斥太医竟胆敢在皇上头上刺血,心怀叵测,罪该问斩!将太医吓得战战兢兢,跪地求饶。高宗开明,喝退皇后说:妇人之见!我现在是病人,病人就应该服从医生的治疗。继而安抚太医,同意让太医针治。太医便在皇上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点刺出血,高宗顿感头痛消失,眼睛也睁开了。皇后也转忧为喜,感慨地说:这真是上天的恩典!并以厚礼赠予太医。

百会对缓解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并且被古今中外大量针灸临床实践所证实。

(1)《针灸甲乙经》(晋朝·皇甫谧):顶上痛,风头重,目如脱,不可左右顾,百会主之。这里的“顶上痛”是高血压的主要表现。

(2)《千金要方》(唐朝·孙思邈):治大风,灸百会七百壮。这里的“大风”是指由于高血压引起的中风。

(3)《旧唐书》关于唐高宗李治头痛如裂的例子也是针灸太医秦鸣鹤用百会穴刺血立即见效的。

(4)《胜玉歌》(明朝·杨继洲):头痛眩晕百会好。这里的“头痛眩晕”也是指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

(5)《上海针灸杂志》1988年第2期有文报道:灸治肾气虚型高血压10例33人次,均收到即时降压的效果,收缩压平均降16.9毫米汞柱,舒张压平均降10.1毫米汞柱。同时还发现:高血压按百会穴必有疼痛,如果不痛,即表示取穴有误。

(6)《上海针灸杂志》2000年第2期报道:“头三针”治疗高血压病65例:取百会、强间、脑户三穴,循督脉向后浅针卧刺,适当捻转,留针半小时以上。共治疗2周(治疗期间停用降压药物)。结果:显效37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1.5%。并能明显改善头痛、头胀、目眩、胸闷、心悸、失眠和肢体麻木等症状。

(7)《北京中医》2001年第2期报道:百会刺血治疗高血压病45例。主穴:百会,配穴(为节省篇幅,从略)。百会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并挤压,使出血由暗红色变为鲜红色即可,每周3次,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21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有效率91.1%。

(8)《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第3期报道:针刺百会等穴治疗高血压。1例血压高达170/110毫米汞柱的男性患者,经针刺百会、合谷、太冲等穴,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3次后血压降至150/90毫米汞柱,诸症消失,随访未发。

(9)《中国针灸》1984年第4期报道:针刺百会,透刺曲鬓,治疗脑血管病偏瘫500例。百会穴用3针分3段接力向曲鬓穴刺入,进针后快速捻针(200次/分左右),连续5分钟,间歇5分钟(配合做主动或被动运动),反复施术3次约3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结果47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恢复(95.6%)。

……

为什么这里要引用这么多百会穴治疗高血压病头痛、眩晕的古今案例?因为有人在媒体讲座中或在针灸科普著作里声称百会不能用于高血压病的头痛、眩晕,甚至还说:“高血压患者用了百会穴,血压会更加高。”误导性太大,很有必要正本清源!

2.神志病症:失眠、惊悸、健忘、昏厥、休克、中风失语、口噤不开、癫狂、癔症、肢体抽搐、竞技紧张综合征。

灸治失眠,效果良好。一般灸5~10分钟后即可入眠,灸4~5次后可保持正常睡眠。如果能配用神门(掌面腕横纹小指侧凹陷中)、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后缘)则疗效更佳。《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春秋战国末期名医扁鹊用百会穴救治虢太子尸厥的精彩医事:扁鹊行医经过虢国(即现在的陕西省宝鸡市一带),见虢国城内外人们心情都很沉重地在做祈祷。扁鹊纳闷:什么重大的事牵动了全国人?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虢太子“暴病身亡”,人们希望通过祈祷祈求已经“死”去的太子能够苏醒过来。扁鹊向守城门的士兵要求进宫面见国王,为太子诊治。士兵进宫请来了内政侍臣(中庶子),内政侍臣瞥了一眼扁鹊,不屑一顾地说:我们的御医都治疗了一个上午,也没有收到效果,你有什么把握说能治疗太子的病,你的技术又能好到哪去呢?现在太子已经死去半天工夫了,没有希望救活了,国王眼下正是极度悲伤的时候,你就不要没事找事,万一国王动怒,你就别想活着回去了。”但是扁鹊坚持要觐见国王,表示自己四方行医,见过也治过许多这样的病人。内政侍臣只好面奏国王,说明情况。国王听后大喜过望,亲自出迎扁鹊,请他进帐查看已经“死去”的太子。扁鹊与众医不同,没有看太子还有没有呼吸,也没有拿脉看还有没有脉搏,而是用手摸摸太子的腋下和腹股沟部,发现还有热感。扁鹊断定太子并没有死,只是处于一种名叫“尸厥”的假死现象。于是令其弟子子阳、子豹针灸太子的三阳五会穴(即百会),同时用热熨法熨太子的腋下和腹股沟部,太子旋即苏醒过来。人们都转忧为喜,奔走相告,夸赞扁鹊是起死回生的神医。而扁鹊却十分谦虚地笑着说:不是我能“起死回生”,而是太子并不是真的死了,我只不过是帮他早一些苏醒过来罢了。其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传为千古佳话。

百会穴还能有效地防治竞技紧张综合征。如遇各种考试或者竞技比赛,患者表现有头晕、头痛、心烦、心慌、恶心、呕吐、手抖、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女子痛经等,都可以在考试或比赛前夜用十指反复叩击百会穴三五百次,或者用皮肤针叩打(光头还可以用皮肤滚针)刺激百会穴;甚至可以请会针刺技术的人将1枚1~1.5寸的短针刺入并置留在百会穴上,直至竞技结束;当然也可以在考试或竞技过程中出现紧张症状时随时施术。这样做可以消除紧张、提高记忆,使头脑清醒、思路敏捷,提高考试或比赛成绩。这充分体现了百会穴的健脑益智作用(操作方法从百会向“四神聪”扩散)。

3.内脏功能低下或下垂:百会穴还有升阳固脱、提升阳气的作用,用于治疗因脾胃之气(中气)不足导致的内脏功能低下或组织下垂,例如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以及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在这方面,最好能配合使用有补气、提气作用的气海(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脾俞(背部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足三里穴(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处),以加强疗效。

我在武汉工作期间,曾经到湖北的革命老苏区麻城县巡回医疗。有一天路过一个村子,见一位老农表情痛苦地蹲在路边,遂上前询问。老农说自己“掉别肚”(经陪同的当地医生解释,方知是患有“脱肛”,现在肛门脱出了)。于是就地为患者针灸百会、足三里穴。记得在开始治疗的时候,当地医生还给老农点了一支烟。约莫过了5分钟,烟快要抽完的时候,只听老农连声说:“好!好!上去了,上去了!”

南京的电视观众潘五梅老人,十几年来一直拉肚子,每天便意不断(多的时候一天有七八次),肛门坠胀难受。西医没有明确诊断,治疗也没有什么效果。2010年8月24日,她看了我在江苏电视台健康栏目主讲的《中老年穴位保健法》的电视讲座后,向我咨询她的病症可否做穴位保健?我让她用艾灸百会穴,同时配合做提肛动作(她自己还加用了皮肤针叩刺)。结果,治疗一段时间后,她的大便就由每天多次减少到每天一两次了。9月17号她来信感激地说:王教授,是您把我从痛苦中解救了出来!

三、操作方法

那么,百会穴应该如何操作呢?患者一般取坐位或仰卧位,针灸医生一般是用针向后沿皮平刺1寸左右,特殊情况下也可向前、向左、向右透刺四神聪穴(本穴位于颅顶矢状缝之间,小儿囟门未闭合者禁针)。家庭保健可以用指压、按摩、叩击、捶打、艾灸、皮肤针(光头还可以用皮肤滚针)刺激、粗针点刺出血等法。

1.指压、按摩:指压穴位,这在古代叫“指针法”,即“以指代针”的方法。百会穴治头痛、头晕、失眠等宜用单手指压法、双手五指叩击法(连同四神聪穴一同叩打,图1-4)、握拳捶打(图1-5)、艾灸、皮肤针、皮肤滚针刺激等施术3~5分钟。用于养生保健和治疗头晕、失眠,宜用轻中度手法施术;用于治疗头痛,手法应适当重一些。图1-4 双手五指叩击法图1-5 握拳捶打法

另外,还可借助于掌中宝刮法或“干梳头”两法:将双手五指弯曲成爪状,一法是从前发际正中通过百会穴向后直达风池穴;一法是从耳前绕耳后直到安眠穴,反复梳至头皮有明显的发热、发麻感为止(图1-6,图1-7)。

头顶因为有头发,施灸法不是很方便,我们可以借助艾灸器温灸10~20分钟,或施隔姜灸。图1-6 掌中宝刮法

2.艾灸器温灸:先把外壳的盖子打开,剪一段艾条(1寸长左右)放在里面,点燃以后将盖子合上,即可固定在穴位上施灸,用起来非常方便。它有四大优点:

①艾灸器可以固定在穴位上施灸,不必用手拿着——方便、省力,还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到处走动,甚至上街乘车、购物都不受影响;②燃烧的艾绒位于半密封空间——烟尘比较少,且清洁卫生;③可以随着热度的高低进行调节,温度高了就把通风口减小一点(或把旋钮往上旋),温度低了,再把通风口打开一些(或把旋钮往下旋)——灵活随意;④艾绒处于不充分燃烧的状态——节省艾条(一段1寸左右长短的艾条,直接在空气中燃烧大约是5分钟,而在艾灸器中可以燃烧半小时以上)(图1-8)。

3.隔姜灸法:将生姜切成2~3分厚薄的圆形小块,用牙签刺穿无数小孔,置于百会穴上;再将艾绒捏成花生米大小、类似削尖的铅笔头那样的圆锥体,置于生姜片上点燃施灸,连续灸5~7个(1个谓之1“壮”)。图1-8 艾灸器温灸百会穴

4.电吹风灸:用市售电吹风的热风对准穴位施行“吹灸”。每次每穴5~10分钟,以局部头皮微红、自觉温热、舒适、微微出汗为度。但非风寒或寒邪侵袭导致的头、脑、五官疾患,如头部发热、眼睛红肿、口鼻干燥、咽喉疼痛等,不可轻易施灸,以防助热上扰,引起头昏脑涨。

只要我们能经常在百会穴上做一些指压、按摩、艾灸、皮肤针、皮肤滚针刺激等,不但能解决头痛、头晕、贫血、高血压、低血压、内脏下垂等毛病,而且还可以减少脱发、白发,促进睡眠,增强记忆。女性朋友经常做,还有一定的美容、美发效果呢!

1978年,我治疗一位因车祸造成严重脑震荡而头痛、眩晕的武汉某大学党委书记。他眼睛里面有碎玻璃嵌入,在眼科把玻璃取出来以后就在针灸科住院,治疗脑震荡后遗症。因其不愿意接受针刺,我就选用皮肤针叩刺百会及其四周,每日2次。经过1个月的治疗,头痛眩晕症状好转;2个月后明显减轻;3个月痊愈出院。因其头部明显谢顶,经几个月皮肤针叩刺头皮,头顶正中竟然还生出了一些类似刚孵出来的小鸡、小鸭身上的绒毛。使他和老伴喜出望外,产生了出院回家后继续用皮肤针叩刺,使毛发再生、返老还童的念头。

第二讲 祛风止痛、调养五官的风池穴

穴名:风池归经:足少阳胆经位置: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穴性:祛风解表、清利头目、调养五官、镇惊宁神、醒脑开窍主治:1.头面、五官病症;2.神志病症;3. 风邪为患的其他病症“风”即风邪,“池”指凹陷。该穴在后项两旁凹陷如“池”,风邪易从此入,又主治一切“风”病,故名“风池”。

一、定位取法

风池在后项部发际上1寸,枕骨下两侧凹陷中(图2-1);或后发际正中上1寸(风府穴)与耳垂后凹陷(翳风穴)连线中点。风池穴有两种简单的取穴方法:①将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放在后枕部的两侧,然后将手轻轻地往下滑动,滑到后发际上1寸处时你会感觉到手下两边分别有一个凹陷,同时感觉拇指和中指有被堵住,滑不下去了,这个地方就是风池穴;②将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分别放在后发际边缘两侧,然后将手轻轻地往上移动,当手指被枕骨下方自然堵住推不上去了,这个地方的凹陷处就是风池穴。图2-1 风池穴二、治疗作用穴性:祛风解表、清利头目、调养五官、镇惊宁神、醒脑开窍等多种防治疾病作用。

风池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1.头面、五官病症:头晕目眩、偏正头痛,项背疼痛、落枕、颈椎病,面瘫,近视、夜盲、色盲、白内障、青光眼、视物昏花、迎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视神经萎缩,中耳炎、耳鸣,鼻炎、鼻出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等。

风池穴调治项背疼痛、落枕、颈椎病,都是这个穴位的局部治疗作用,是针灸学“穴位所在、主治所在”的体现。而且它治疗的头痛同百会穴一样,也是全方位的,正面、侧面、头顶、后项部等都适用。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位于后项部,而且它所属的胆经经脉既经过了前额、头顶,也分布于侧头部,又体现了针灸学“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学术思想。

至于它能够调治大量五官病症,则是由于穴位深处有诸多神经和细小络脉,同各个五官组织结构存在密切的联系。建国几十年来,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的医护人员就一直应用皮肤针叩刺风池穴为主,防治少年儿童假性近视;日本针灸专家马场白晃深刺风池穴治疗白内障取得良好效果;我在针灸临床中也常常用本穴配眼区和小腿上的光明穴(足外踝高点上5寸)治疗近视、眼底出血、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病症。

2.神志病症:神经症、失眠、健忘、癫狂、痫症、癔症、抑郁症,中风失语、延髓麻痹、共济失调、走路不稳。

风池穴接近小脑和延脑,所以能治疗一系列神经系统病症,例如中风后遗症导致的延髓麻痹、吞咽困难、喝水打呛。风池在针灸临床上是主穴,在家庭康复调理中也是主穴。可以配合下巴颏儿下面的廉泉穴(仰头,下巴颏儿尖端与喉结连线中点,图2-2)一前一后同时使用,实施点压或按揉术,一边施术一边嘱咐患者做吞口水的动作。每日2次,每次5~10分钟。坚持指压按摩,对于中风患者的康复大有裨益。图2-2 廉泉穴

治疗小脑共济失调、走路不稳时,风池更是主穴,因为这里同解剖学的“平衡区”十分接近。这种病人宜用风池穴配用上肢主管人体阴阳经脉平衡的内关穴(掌面腕横纹中点上2寸)和外关穴(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以及下肢主管人体运动的申脉穴(足外踝下凹陷处)和照海穴(足内踝下凹陷处)。每穴掐揉或按摩5~10分钟,每日2次。

2010年4月17日,我随江苏电视台中医养生节目组前往无锡市做公益讲座,听众沈先生向我咨询:他几年前由于中风,随后就出现了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脑萎缩(2009年11月27号当地医院脑CT确诊报告),并有期前收缩、心律不齐和心前区阵发性刺痛现象,经常头晕、失眠、健忘、胸闷、心慌,心电图也不正常。为此,特向我请教穴位保健方法,我即告诉他按照叩百会及四神聪、干梳头等健脑益智方法坚持指压穴位和按摩,同时嘱咐他放松心态、减少思想负担,适当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一晃半年多过去了,有一次,我收到他发来的手机短信,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坚持穴位按摩半年时间,没有花费1分钱,就治好了脑梗死、脑供血不足、脑萎缩。我让他再做一次脑CT同原来的做个对照,他随后寄来的2010年10月19日脑CT报告提示:一切正常,原来的那些症状也都有所改善,心电图也正常了。他还在附给我的一封简信中强调说:脑梗死的确好了。

3.其他病症:热病、伤风、感冒,高血压,皮肤病等。风池穴之所以以“风”来命名,就是因为本穴善于治疗风邪为患的病症。例如伤风、感冒、热病,以及风邪为患引起的以瘙痒为主症的皮肤病等,有很好的祛风散寒或祛风清热、祛风止痒作用。三、操作方法

风池穴的指压按摩手法各式各样,有单手压捏法(对侧,图2-3)、单手拇指与四指对捏(简称“拿风池”,图2-4)、双手拇指对按法(图2-5)、双手四指按揉或叩击法(同侧,图2-6)、皮肤针叩刺(光头还可以用皮肤滚针)等。指压、按摩可伴随一定的揉动或提拉,使之产生酸、麻、胀等感觉,拿捏的时间及用力轻重,视患者的体质状况和病情而定。图2-3 单手压捏法图2-4 拿风池图2-5 双手拇指对按法图2-6 双手四指按揉或叩击

手指叩击时,五指自然屈曲呈爪状,指尖对准穴位快速叩击,至头皮有发热、发麻感为宜;也可以用掌中宝或五指“干梳头”的方法(图2-7,图2-8),先从前发际向后梳至后枕部风池穴及风池穴下0.5寸(“健脑”穴)至1寸(“供血”穴),再从鬓角绕耳后梳至风池穴。通过刺激头部穴位,让头部的血流供应增加,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状况,从而促进大脑的思维,维持大脑的记忆能力。一整套操作下来,你会感到头目非常的清醒、明晰。头部叩击术每天早、晚可以各做1次。图2-7 干梳头刺激风池穴图2-8 掌中宝刮风池穴

因穴处有头发,并接近延脑,故一般少用灸法。若灸,则实施艾条灸、隔姜灸或艾灸器灸,时间不宜过长。

1.艾条灸法:患者坐位或俯卧位,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穴位(距皮肤约2厘米),每穴温和灸5分钟左右,以穴处感到温热舒适为度。轻者每日1次,重者日灸2~3次。如预防感冒,则每日1次,连灸3~5日。

2.艾炷隔姜灸:患者俯卧位,切生姜1块,厚2~3毫米,用针穿孔若干置于穴上,另将艾绒做成如枣核大小的圆锥形艾炷,放在生姜片上,从艾炷顶端点燃,燃完1个,即为“1壮”,再换新艾柱继续灸。每穴每次3~5壮。轻者每日1次,重者日灸2次。

3.温灸器灸:患者坐位或俯卧位,采用各种温灸器固定在穴位上施灸。每次10分钟左右。已病可治,未病能防。

4.电吹风灸:患者坐位或俯卧位,用市售电吹风的热风对准穴位施行“吹灸”。每次每穴5~10分钟,以局部温热、舒适、微微出汗为度。但非风寒或寒邪侵袭导致的头、脑、鼻疾患,不可轻易施灸,易助热上扰,引起头昏脑涨。

第三讲 心肺、胃肠、乳房病症通治的膻中穴

穴名:膻中归经:任脉位置: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穴性: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和胃降逆、通利乳汁主治:1.局部病痛;2.呼吸系统病症;3.心血管系统病症;4.消化系统病症;5.乳房病症;6.神志病症;7.其他病症“膻中”指胸腔中央,“膻”,同“袒”;中,指胸中。穴在两乳之间(袒胸露乳)。膻中为宗气所聚之处(“气之会”穴),别名“上气海”、“中丹田”。

一、定位取法

膻中在胸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女性因乳房向外偏斜并有下垂现象,应根据乳房大小及下垂程度,从两乳头连线中点酌情向上移动到第4、5肋间隙水平的部位就可以了,图3-1)。图3-1 膻中穴二、治疗作用穴性: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和胃降逆、通利乳汁。

膻中也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以各种“气”病为主:

1.局部病痛:胸痛、胸闷、扭挫伤、肋间神经痛。

胸痛、胸闷,可能因为心脏病症(伴有心慌、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也可能因为肺部病症(伴有咳嗽、哮喘、气短或呼吸困难)。两者都可以用本穴配用内关穴(掌面腕横纹中点上2寸)予以调治,心病再加心俞穴(背部第5胸椎下旁开1.5寸),肺病再加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

2.呼吸系统病症:咳嗽、哮喘、气短不足以息、肺炎、肺脓疡、咳唾脓血。

膻中位于两肺之间,被誉为“气之会”穴,调治肺部病症乃其专长。穴位保健常常用于防治咳嗽、哮喘、肺炎、慢阻肺、肺结核等病症,并广泛应用于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的预防保健之中,常与肺俞穴(背部第3胸椎下旁开1.5寸)配伍应用。虚证宜轻手法指压按摩或采用灸法、拔罐、皮肤针轻叩,实证宜重手法按摩或皮肤针重叩。

我的一位朋友孙教授,患有顽固性“老慢支”病史十几年,每年秋冬季节气管炎就会急性发作,一咳就是100多天,咳痰困难,打针吃药也控制不了。后来经过白天按摩膻中、天突(颈下胸骨上窝)、足三里等穴,夜晚睡觉前在膻中、天突穴处放置一粒绿豆,用胶布固定。3天后咳嗽就开始好转,痰容易吐出来了,10天以后气管炎就完全好了。直到现在,每天早晚仍旧坚持按摩这几个穴位,气管炎已经6年多没有发作了。

3.心血管系统病症:心慌、心烦、胸痛、胸闷、心绞痛、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

膻中位于两肺之间,与心脏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被视为“心之募穴”(与心仅仅只有一块幕布那么薄的间隔)。常与心俞穴(背部第5胸椎下旁开1.5寸)、内关穴(掌面腕横纹中点上2寸)配伍应用,治疗各种心脏不适性病症。虚证宜轻手法指压按摩或采用灸法、拔罐、皮肤针轻叩,实证应重手法按摩或皮肤针重叩。

我有一侄女,几年前时而出现心慌,当时并没有多加注意。2012年开始伴发胸痛、胸闷,两三个月会发作一次。心电图提示心血管供血不足。10月28日晚看电视的时候,突然胸痛不适,心中难受。急呼我为其指压穴位。经过手指叩击膻中和内关穴,顿时觉得胸中发热,豁然开朗,有一股血液涌动之感,胸痛立即消失。

4.消化系统病症:胃痛、恶心、呕吐、嗳气、呃逆、食管狭窄、吞咽困难、内脏下垂(胃下垂、脱肛等)。

中医学认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等病症均因为腑气不通、胃气上逆而致,内脏下垂则由中气(脾胃之气)不足引起。一实一虚,皆因于气。对于实证,正确刺激膻中穴(按摩方向朝下)能通调腑气、平降胃之气逆;对于虚证,正确刺激膻中穴(按摩方向朝上)能补中益气、提升胃之高度。

5.乳房病症:乳腺炎、产后乳少、乳腺小叶增生。

膻中穴正在两侧乳房之间,治疗乳房病症也是其局部作用使然。上述乳房病症,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均为气滞血瘀引起的实证。产后乳少则有虚有实,虚者气血不足,无乳供给,乳房空虚;实者经络瘀阻,乳汁不行,胀满而痛。在这两种不同的情况下,朝乳房方向补法刺激膻中穴能补益气血、化生乳汁;泻法刺激膻中,则能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化瘀通乳、软坚散结。

6.神志病症:癔症、抑郁症等。

7.其他病症:防治胸腺萎缩、提高免疫力。

膻中穴位于胸骨之上,胸骨下面有属于淋巴防卫系统的胸腺组织,关系人体的免疫防卫机能的强弱。胸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趋于萎缩,因而人的免疫机能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下降。经常叩击膻中穴,也能起到刺激胸腺的作用,因而能够延缓胸腺的萎缩速度,提高免疫力。三、操作方法

指压、按摩、叩击、捶打、艾灸、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穴位敷贴。比如指压、按摩、叩击,就是用手指指端在穴位处用力按压旋揉或用指尖对准穴位快速叩打;穴位敷贴则多取用宣肺理气,且对皮肤有一定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麻黄、细辛、甘遂、百部、丁香、肉桂、南星、白芥子等各5~10克,研为细末(可另加麝香、冰片少许)拌匀,再用醋或蜂蜜、生姜汁调成糊状,每次取黄豆大小敷贴在穴位上,外用纱布和胶布固定8~12小时。

膻中是个宽胸理气的穴,所谓“宽胸理气”,就是老百姓说的“顺气”的意思。顺气,是一定要顺应胃肠道的蠕动方向从上往下推按(图3-2)才行,万万不可反其道而行之,从下往上推按。否则,胃肠道中的腐败之气就会顺着大肠、小肠、胃、食管反流到口腔,引动膈肌或胃膈韧带、胃肝韧带,导致恶心或呕吐、嗳气或呃逆(只有治疗内脏下垂时才可以由下向上施术);治疗乳房病变,则要顺着肋间隙、朝乳房横向按摩、擦搓。图3-2 膻中顺气法

众所周知,猩猩最喜欢捶胸了,它们所捶打的地方,其实也就是相当于膻中穴。猩猩为什么喜欢捶胸?动物学家告诉了我们这样三种答案:一是猩猩胸部不舒服的时候就会用手握拳捶打胸部;二是母猩猩最喜欢捶打胸部,以免罹患乳腺炎、乳腺增生、产后乳少等,影响给小猩猩哺乳;三是当它们遇到敌人时,用捶打胸部来显示自己的强大,不怕对方。所以,我们利用膻中穴防治疾病、养生保健,不妨多向猩猩学习。

第四讲 通调腑气、和胃止痛第一穴——中脘

穴名:中脘归经:任脉位置: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穴性:和胃止痛、通调腑气、理气化痰、宁心安神主治:1.消化系统病症;2.呼吸、神经系统病症;3.其他病症“脘”同“管”,原指胃内腔,因穴居胃脘的中部,故名“中脘”,又名“胃脘”、“胃管”、“中管”、“太仓”(意指胃主受纳水谷,如同粮仓)。

一、定位取法

中脘在上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图4-1)。从心口窝到肚脐是8寸,脐上4寸正好就是胸骨下端心口窝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图4-1 中脘穴二、治疗作用穴性:和胃止痛、通调腑气、理气化痰、宁心安神。

在针灸学中,中脘既是“胃之募”穴(与胃仅一幕之隔的密切关系),又属“腑之会”穴,可以说六腑之气均会于此。所以,它是一个通调腑气的主穴。六腑又以胃为中心环节,所谓“胃气一通,六腑皆通”,故成为与胃“一幕之隔”的“胃募”穴。

中脘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1.消化系统病症:中脘的主治病症以消化系统为主,诸如食欲缺乏、胃痛、反酸、恶心或呕吐(包括孕吐)、呃逆、胃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阑尾炎、肠梗阻、便血,以及各种肝胆疾病。

中医学认为:六腑以通为顺。中医学还有一句养生名言:“若要长生,胃肠要清。”意思是说,六腑的习性是要保持通畅无阻。一个人要想长寿,必须保持大便的规律、成形,而且排便顺畅,每日定时排出大便,保证肠道的空虚、干净。中脘穴作为“胃募”穴和“腑会”穴,自然就能承担通调腑气的重任,从而在防病保健、益寿延年方面充当重要角色,承担重要使命。

中医学认为:脘腹喜暖是内中有寒,喜按则属虚;喜凉为内中有热,拒按则属实。中脘穴对于胃肠道和肝胆系统的病症具有寒可温、热可清、虚可补、实可泻的特点。这也体现了中脘穴对消化系统病症治疗有良性的双向调整作用。

中脘穴对呕吐也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止呕,又能催吐。针灸临床用拔罐法治疗妊娠呕吐,有效率可达95%以上。

民国时期著名针灸名医方慎安先生在他所著的《金针秘传》一书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典型病案:一区姓女病人,患胃病7年,平时胃脘部膨起,按之疼痛,多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反而痛减。奇怪的是,食量虽大但却奇瘦无比。其脉大小不一,顷刻异状;舌上布满红白相间之小点。断为“虫症”无疑。一诊试针数处,当时尚无不适。次日复诊时说:“针后胃痛有加重之势,虽多食而痛不能止。”即为再针中脘穴,不到10分钟而狂呼胃中剧痛,欲自拔其针。禁之则云要吐,随之口即喷出奇臭之水,呕出一物,类似蛇形,长逾1尺,蠕蠕而动。同诊室病人见此状皆带针而逃,一时秩序大乱,而区女晕矣。顷刻即苏,胃痛豁然而愈,后未再发。7年痼疾,经此一针,病根全去。

2.呼吸、神经系统病症:中脘还是一个化痰、醒脑要穴,对于呼吸系统病症(咳嗽、哮喘、痰多),神经系统病症(失眠、癫狂、癔症、抑郁症)等有宣肺化痰、醒脑开窍的治疗效果。

化痰通络是中医学的一种治疗法则。中医学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如果过多的痰湿储存于肺中,则产生刺激,使人咳喘、多痰(是谓“有形之痰”)。痰还能够闭阻脑窍,令人神昏逆乱,又会引起一系列脑神失调的神经系统病变,诸如失眠、癫狂、癔症、抑郁症等。凡此,都可以通过中脘、丰隆(外膝眼正中点与足外踝连线中点)等穴予以调治。

对抑郁症有治疗效果:《天津中医》1998年第4期报道:一患者因肥胖而抑郁,取中脘配内关、合谷、太冲穴。中脘穴用4寸毫针刺入,嘱患者吸气,针尖方向略向上刺入3~4寸,施捻转泻法,使针感向两季肋放射。治疗1次后患者即感症状减轻,4次痊愈。

对狂笑不止有治疗效果:《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第3期报道:1例精神受到刺激后持续狂笑长达1天不止的病人,在针刺他穴无效的情况下,深刺中脘并久留针。1次即止,3次而愈。

3.其他病症:头痛、高血压、高血脂、白细胞减少症、荨麻疹、单纯性肥胖、产后血晕、子宫脱垂、子宫异位等也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日本针灸名家泽田健以本穴配三焦经的阳池穴(腕背横纹中点略偏尺骨小头一侧)治子宫异位,认为中脘是胃肠、子宫病要穴;中国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也有类似报道,一般治疗15次左右即可,其他伴发症状如月经异常、便秘、腰痛等也随之改善,但对子宫附件有炎性粘连者效果甚微。三、操作方法

消化道的虚证、寒证(腹部冷痛,受寒或喝凉水、进寒凉食物后加重,腹部喜欢用热水袋外敷,喜欢用手按压或捂住),我们可以用拇指以外的四指合力按揉中脘穴,或者将手掌搓热后顺时针摩腹;采用温灸(艾条灸、隔姜灸、温灸器)、拔罐法,能起到温中散寒、补虚止痛的作用;消化道的实证、热证(腹部怕热,胃中嘈杂,大便干结不爽,尿黄,受热或喝热水、进热烫食物后症状加重,腹部喜欢用冷毛巾外敷,腹部不喜欢按压),我们应该以拇指或中指或四指合力重按穴位,顺时针按摩不用将手搓热;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用力应该重一些,操作时间要长一些,并可叩刺或滚刺出血,以达到清胃泻火、通调腑气的效果。

第五讲 “神阙”敷药,温胃肠、利小便、调月经

穴名:神阙归经:任脉位置:在腹中部,脐中央穴性:温中散寒、回阳固脱、利尿消肿、调理月经主治:1.虚寒性胃肠道病症;2.呼吸系统病症;3.泌尿、生殖系统病症;4.其他病症;5.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每个人的腹部都有一个肚脐。中医学认为:肚脐是人生命的根蒂,一个人在成形之初,是以胎儿的形式寄生在母体,就是靠脐带与母体相连,吸取营养,才得以生长、发育、不断长大。

肚脐也是一个穴位(神阙),属于人体身前正中线的任脉。“阙”意为宫门,穴当脐中,胎儿由此处获取母体营养而具形神,喻为“元神之阙门”。可见,肚脐也算是人的“生命之门”了!人出生以后,它在人体担负的传输气血的功能依然存在,是联系先天之根(脐下——下焦肝肾)和后天之本(脐上——中焦脾胃)的桥梁和枢纽。

一、定位取法

神阙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二、治疗作用穴性:温中散寒、回阳固脱、利尿消肿、调理月经。

神阙的主治,以消化系统病症,尤其是虚寒性病症为主,并有升高血压、救治虚脱,补中益气、提升内脏,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神阙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1.虚寒性胃肠道病症:用灸法或热敷神阙穴,可以治疗急慢性、虚寒性腹胀、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便秘、脱肛等消化系统病症。就在前不久,我的小重孙吃了2块冰西瓜之后,又吐又拉,拉出来的就是完全没有消化的西瓜瓤。孩子的奶奶准备送孩子上医院打针挂水,我说没有必要,只是将双手搓热,在肚脐上做顺时针摩腹5~6分钟,从下到上捏脊几个回合,很快就安然无恙了。

2.呼吸系统病症:慢性咳嗽、哮喘。

3.泌尿、生殖系统病症:小便失禁,小便不利、尿潴留(尤其以外伤、术后或产后尿潴留为佳),水肿,疝气,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不止等。

外伤、术后或产后尿潴留,即外伤、术后或产后出现的小便不通,临床甚为多见。取葱白一段、田螺(大者1只、小者2只)去壳取肉,共捣烂如泥(可酌情加入冰片2~3克或麝香0.2克),外敷于肚脐上,纱布固定片刻。一般5~10分钟即可排尿。

对于产后出血不止,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第1版《针灸学》中记载:“产后灸之,可助子宫收缩而止血。”

4.其他病症:可调治潮热盗汗、四肢发凉、怕冷,并能救治低血糖、低血压、虚脱(休克)、晕厥、不省人事。《万病回春》中说:“卒中暴死,灸脐中百壮。”

5.强身健体、益寿延年:双手搓热,捂住肚脐,并在穴上实施小范围的按摩旋揉,少则1~2分钟,多则3~5分钟,每日2~3次。三、操作方法

本穴因系瘢痕组织,内中多藏污垢,不易消毒,针后易发感染,故在古代被列为禁针穴,而以指压、按摩(顺时针摩腹)、灸法(隔姜灸、隔盐灸)、拔罐和穴位敷贴(也称“天灸”)为主。

将各种不同的药物研细后填入脐窝,或将药粉加适量的水(醋、蜂蜜也可)调和后制成饼状,盖在肚脐上,这种防治疾病的方法叫做“敷脐疗法”,简称“脐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因为其简便有效,故而流传至今。现代解剖学证实:肚脐为腹壁最后闭合处,其表皮角质层最薄,而且皮下没有脂肪组织,通透性能好,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组织十分丰富,能很好地吸收和传导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将药力随经脉气血的流动而布于全身,从而发挥治疗作用。有实验证明,将黄连水滴入脐中,或者把大黄粉用水调敷肚脐,不久口中即有苦味出现。

由于脐疗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经济实用、适应证广、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但能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也有养生保健作用,深受中老年朋友的欢迎。因为毫无痛感,对于妇女、儿童尤为适宜。

在国外,我还碰到有人把我给他的人丹捣碎贴在肚脐上,也起到戒烟作用的。为什么?肚脐归属任脉,而任脉是起始于小肚子里面,经肚脐眼一直向上,经过咽喉到达口腔(舌下)。这种传导作用,能使敷在肚脐的仁丹起到同含在舌下一样的作用。

这里,介绍部分容易实施的脐疗方法,供读者临症选用。

1.指压、按摩:由于肚脐穴位的特殊性,指压一般采用双手拇指以外的四指合力按压旋揉法;或者将手掌搓热,按顺时针方向摩腹,小儿摩50~60下,成人摩100~200下,或以腹内有热感为宜。

2.拔罐法:直接在肚脐部位拔罐10分钟左右(图5-1)。适用于治疗寒性胃痛、腹痛、呕吐、泄泻和过敏性鼻炎、过敏性肠炎、支气管哮喘、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性病变。用拔罐法治疗荨麻疹,每日1~2次,多在1周内(4~6次)可以治愈。图5-1 肚脐拔罐

3.伤湿止痛膏贴脐法:取4厘米×4厘米伤湿止痛膏一块,贴于脐上,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寒湿腹痛、腹泻等。

4.风油精涂脐法:将风油精数滴滴于脐中,外贴伤湿止痛膏。治疗寒性腹痛,效果快捷显著。

5.十滴水滴脐法:将数滴十滴水滴于脐中,外贴伤湿止痛膏。有解暑辟秽、止吐止泻之功。用于治疗暑热腹痛、呕吐泄泻。

6.盐熨法:将食盐炒热后撒满脐部,上置热水袋热敷。有温中散寒、止吐止泄、回阳固脱作用。主治寒性腹痛、呕吐、泄泻、大出血或产后休克等。

7.隔盐灸法:将细净食盐填充于脐部(为加强透热作用,也可以将食盐先炒至温热),上面再加放一块薄姜片(事先用干净牙签或无菌针具刺若干孔眼)和大艾炷连续施灸。加放姜片的目的是隔开食盐和艾炷的火源,以免食盐遇火起爆,烫伤皮肉或衣物;同时还能加强疗效。

隔盐灸只适于在脐部施灸,有温中散寒、扶阳固脱作用,多用于治疗虚寒性腹痛、呕吐、泄泻、虚脱及产后血晕等症。

8.隔姜灸法:把生姜切成2~3毫米的薄片,用针穿刺无数小孔,盖在肚脐上,将艾绒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隔姜灸有温中散寒、止呕止泻作用,主治寒性腹痛、呕吐、泄泻。《护理杂志》1960年第1期报道:灸治小儿肠胀气45例,显效41例,一般灸后1~5分钟即开始排气。

9.隔葱灸:葱白30克捣烂,敷于脐部,上置艾绒,点燃施灸。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作用,可治风寒感冒、寒性腹痛、泄泻、小便不通。

10.隔蒜灸:将蒜头(紫皮独头蒜最佳)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用针刺无数小孔,盖脐上,再将艾绒放蒜片上点燃,待口中出现蒜味即止。用以治疗小儿脐风、疮疡痈疖、无名肿毒等。

11.蒜泥敷脐法:大蒜瓣3~5个,捣烂成糊状,敷于脐部2小时左右,外用纱布、胶布固定。可治痢疾腹痛。

12.田螺敷脐法:大田螺1个,捣烂后敷脐,外加纱布、胶布固定。有清热利尿作用,主治小便不通、湿热痢疾等。

13.风寒感冒(头痛、怕冷、发热、咳嗽白痰、喷嚏、流清涕、口不干渴、小便不黄):葱白50克,胡椒1克,共捣烂敷脐,外用纱布固定。再用热水袋在纱布上热敷。每日1次。

14.自汗、盗汗:白天爱出汗称“自汗”,夜晚睡觉中出汗称为“盗汗”。用五倍子粉或首乌粉0.5~l克,加水或醋调成糊状,做成小饼敷于脐部。每日1次。

15.寒性腹痛(喜暖、喜按者):胡椒粉0.5~1克,用水调成糊状,腹部疼痛时敷之。

16.腹泻:胡椒粉1克,直接撒在脐上,外贴伤湿膏;或撒在大米饭饼上敷脐。每日1次,敷1~3次。

17.小儿腹泻:丁香粉、肉桂粉各0.2~0.5克,混合后加温水调成糊状敷脐。成人腹泻者药量加倍。

18.尿闭:葱白1段,田螺1个,捣烂后加冰片、麝香各少许,敷脐,外加纱布、胶布固定;鲜车前草20克,捣烂后敷脐(适合于孕妇尿闭)。

19.小儿夜啼:五倍子1.5克,朱砂0.5克,共研细末,加陈细茶末适量,搅拌均匀,加水成饼,敷于脐上。每日1次,5次左右可愈。

20.痛经:白芷、五灵脂、青盐各10克,共为末,每取5克,填于脐中,加盖老生姜1块,以纱布固定。2日1次。

21.闭经:白胡椒、黄丹、火硝各4克,共研末,水调成饼,贴脐上,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敷3次。

22.白带:白芷20克,芡实、桑螵蛸各30克,共为细末,用米醋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脐中,外以胶布固定。每日1次,连续5天。

23.妊娠呕吐:半夏、丁香各15克,共为细末,以生姜汁调为糊状,敷脐。连敷1~3天。

24.胎动不安:白柠麻根内皮适量,捣烂敷脐,外用布带固定,胎安去之。

25.产后血晕:葱白根、蜂蜜各适量,捣烂敷脐,连续3天。

26.子宫脱垂:杜仲、枳壳、蓖麻仁各30克,研末,用醋调敷。每日1次,连续5~7天。

27.皮肤瘙痒:拔火罐,或者取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等量,研末,填于脐中。每日1次。

第六讲 温补肾阳、强壮腰膝的命门穴

穴名:命门归经:督脉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穴性:温补肾阳、壮命门真火;强健腰膝、疗下肢痿痹主治:1.泌尿、生殖系统病症;2.五更泄;3.肾虚腰痛;4.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这里说的“生命之门”,即“命门”穴。命门属于督脉,位于两肾之间。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两肾之间谓之‘命’”,寓意着“生命之门”的意思,故名。又名“精宫”。

一、定位取法

命门在腰部正中线上,第2腰椎下凹陷处,约与两肋弓下缘(或肚脐)相平(图6-1)。这里说的肋弓下缘,是骨性标志,比肚脐这个皮肉标志可靠性强一些,因为遇到消瘦、平腹之人还可以,如果是肥胖之人,肚脐眼受到挤压容易移动部位,那就难以准确取穴了。也可以从两侧髂嵴水平连线中点向上数2个椎体。图6-1 命门穴二、治疗作用穴性:温补肾阳、壮命门真火;强健腰膝、疗下肢痿痹。

温肾阳、助命门真火,是命门穴的主要功能作用。中医学认为:两肾之间为之“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所在,原动力即肾阳和命门真火。

命门是全身要穴之一,主治范围:

1.泌尿、生殖系病症:遗尿或夜尿多、尿失禁,男子遗精、阳痿、早泄,女性月经不调、月经清稀色淡,肾虚痛经、闭经,白带偏多、宫寒不孕等。最好能实施“隔附子灸”。

对于胎位不正的孕妇,在每次灸至阴穴(足小趾外侧趾甲角旁0.1寸处)的基础上再灸命门穴3壮,能够巩固纠胎治疗效果。

2.五更泄:《玉龙赋》云:“老者便多,命门、肾俞须着艾。”这里所说的“老者便多”是指中老年人比较多见的由于肾阳不足引起的小便不能自控、夜尿偏多,以及五更泄(鸡鸣五更时感觉到肠鸣、肚子隐隐作痛,有欲如厕排便之意,便后腹部疼痛就很快缓解)。这是一种表面上看起来病在肠道、其实是病因于肾的病变,会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你想想,如果是冬天,清早5点钟左右正是在热被窝里睡觉的时候;夏天呢,上半夜刚要睡觉时,天热,又有蚊子骚扰,下半夜才能真正睡得安静,却被肚子痛、腹泄折腾醒了。这种病症,如果单纯治胃肠道是难以收到理想之效的,一定要以治肾为主,而且应该用灸法温补肾阳才是根治之法。

3.肾虚腰痛:尤其是肾阳虚腰痛、下肢萎软无力、四肢怕冷发凉。与三阴交穴(足内踝高点上3寸)同用艾灸器温灸20~30分钟,每日1~2次。

4.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最好能配合与本穴前后相应的神阙穴(肚脐)同时应用。将双手搓热,一前一后分别捂住肚脐和命门穴,同时在穴上实施小范围的按摩旋揉,少则1~2分钟,多则3~5分钟,每日2~3次。可以很好地起到通调任督、平衡阴阳的作用,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三、操作方法

指压、按摩、热敷、艾灸、拔罐、穴位敷贴各种方法均可实施。指压、按摩可用搓揉法,将双手搓热后护住穴位,上下左右进行直向或横向搓擦、旋揉,直至局部非常发热为度,每日2~3次。

艾灸则最好实施隔附子灸:将干附子磨成极细粉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制成小饼(新鲜附子可切成薄片),再用针或牙签之类尖锐之物刺穿若干小孔,置于穴上;上面再加上艾炷,点燃施灸(莲子大小的艾炷连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

上述诸法,与肚脐前后同时施术,可以发挥调节阴阳平衡、振奋肾阴肾阳、疏通阴阳气血、强壮虚弱体质的养生保健作用。

第七讲 益寿延年的补肾要穴——关元

穴名:关元归经:任脉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穴性:滋养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保健主治: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病症,并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健康长寿可以说是我们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生活水平和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希望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

爱好练习气功的朋友都知道,“丹田”是我们人体腹部肚脐以下3寸方圆的一个小小的区间,这里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元气聚集的地方,也是调节、控制人体阴阳之气血运行的中心部位。元气也就是先天的肾气,一个人在胎儿时期,还在母体里的时候最先拥有的就是元气——爹妈给的。“元”是最早的意思,就像我们一年中间第一天叫作元旦一样。这个元气关系婴幼儿的生殖、生长和发育,青年男女的第二性征(内外生殖器以及男性的喉结、胡子和女性的乳房和月经等)和成年人的性生活,以及生儿育女。

丹田具有很强的养生保健、益寿延年作用。因为这个部位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强身保健穴,那就是关元穴。“关”即关键、重要;“元”即元气、本源。是人体元阴、元阳交关之所,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一、定位取法

小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图7-1)。可用分寸法(肚脐与前阴上面的横骨——耻骨联合为5寸)、一夫法。图7-1 关元穴二、治疗作用穴性:调肝、脾、肾的作用,滋养肝肾、调经止带、调理肠道、回阳固脱、强身保健之功效。

本穴是任脉与脾、肝、肾三经的交会穴,故又名“三结交”,关系人体的先天之根和后天之本。先天之根是肝肾,肾是藏精的,男性主要以肾为先天之本;肝是藏血的,女性一般是以肝为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是脾和胃,这就决定了它们在人体强身健体中间的重要地位。

关元是全身养生保健要穴之一,在人体的强身保健穴位中,是排行仅次于足三里的老二。关元主治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的一系列病症,并能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经常按摩或艾灸丹田部位,能够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强身健体,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有效地防治与“肾”有关的病变。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肾”病,并非只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肾——“腰子”的病,而是中医学的肾病。西医学的肾仅仅只是主管泌尿系统功能,而中医学的肾病包括范围很广,除了泌尿系统以外,还有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病变、男性病、妇科病、耳病、头发和骨骼方面的病、前后二阴病等。可以说在中医的脏腑学说中间,肾的功能是最广泛、也是最复杂的。

人过中年,随着岁月的推移、年龄的增长,生活的操劳、结婚、性生活、生儿育女……从父母亲身上获取的有限的精血、肾阴、肾阳即“先天之本”都在不断地消耗。后天之本可以通过饮食不断地得到补充,但是爹妈给我们的精血是有限的,逐渐亏虚,五脏六腑的机能活动日益衰退,尤其以肝、肾这两个先天之根的功能衰退为主。出现一系列老化征象,诸如头昏眼花、耳鸣耳聋、健忘多语、须发变白或脱落、牙齿松动或脱落、弯腰驼背、反应迟钝、行动迟缓、肢体震颤,甚至痴呆等。如果人们能在步入中老年之前,就开始艾灸或按摩关元穴,持之以恒,就可以有效地预防或减慢上述衰老征象的出现,对于抗老防衰、益寿延年是大有好处的。

与关元配合应用最多、最好的搭档是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的三阴交穴(属于脾经,善调脾、肝、肾),如果再加上腰部的肾俞(第2腰椎下旁开1.5寸)和腿上的足三里(外膝眼直下3寸),那在强身保健、益寿延年方面可就真的是如虎添翼、虎虎生威了。

泌尿生殖系统病症,诸如小儿体虚遗尿,老人夜间尿频、白天小便失控,男子遗精、阳痿,女子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血虚腹痛等,我们都可以取关元、三阴交、肾俞、足三里,利用指压、按摩、艾灸、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方法来治疗。

中老年人肾虚咳喘,动则气喘,少气不足以息,这种咳喘,又称“老慢支”,症状表现在肺,其实病因在肾(肾不纳气),对于这种虚咳、虚喘,单纯治肺是难以奏效的,一定要配合艾灸关元、肾俞等穴。

慢性肠炎、结肠炎,病人每天会腹泻稀便2~3次,我们可以用关元穴配合三阴交、足三里,利用指压、按摩、艾灸、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方法来治疗。2005年我回湖北老家探亲,有一位中年男性邻居,说他几乎每天都要上厕所大便3~5次,腹部轻微疼痛不适,大便不成形。我让他每天早晚用艾条灸关元、三阴交二穴各3~5分钟。才灸了3天,大便就基本恢复正常了,每日最多排便2次,且都成形。

五更泄表现为每天清晨5点钟左右腹痛隐隐、排出稀便后就好转,几乎每天都是如此,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比如说冬天,天气本来就冷,清晨5点左右正是好睡觉的时候,他却要起来上厕所;夏天呢,上半夜天气热,又有蚊子,5点钟左右也是正好睡的时候,他肚子又痛起来了。这种病症表现在肠道,其实病变是在肾(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单纯治肠道是难以根治的,必须配合艾灸关元、肾俞等穴。

有一种腰痛,跟天气变化没关系,不是风湿;又不是腰扭伤,也不是慢性腰肌劳损,就是腰酸、腰部隐隐疼痛、喜暖喜按、喜欢轻轻地捶,伴有耳鸣、膝关节发软等,这是比较明显的肾虚腰痛。我们可以用关元穴配合三阴交、肾俞、命门、足三里,利用指压、按摩、艾灸、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方法来治疗。

三阴交和足三里用指压、按摩、艾灸均可,每穴3~5分钟;命门、肾俞适合于用手掌搓擦或艾灸盒施灸,以腰部发热为佳。

曾经有一个老者腰痛找我诊治,我通过问诊和检查,认为是“肾虚腰痛”。于是让他侧卧,在他的下腹部施灸,腰部拔罐。老人不理解地问:“医生,我是腰痛,不是肚子痛,你怎么在我肚子上治疗啊?”我说:“你这是肾虚腰痛,要补丹田之气,这是治本之法。”这也是我们中医针灸用穴位治疗的一种奥妙之处——“前后配穴法”。通过15~20分钟的治疗以后,老人躺在那里说:“医生,我现在感觉非常好啊,腰已经不痛了,而且全身都感到舒服。”治疗结束后,老人还连声说:“奇怪!奇怪!”当然也还有另外两个字:“谢谢!谢谢!”

上述这些涉及肝肾不足病变的穴位保健治疗,都体现了中医学“异病同治”的原则。病情比较轻的往往1次就可以见效,3~5次就能够治愈。

关元还有升高血压、回阳固脱的急救作用,凡是低血压、低血糖引起的虚脱、休克、出虚汗,我们都可以采用3支艾条一起灸的方法,加强力量,促进虚脱、休克病人的苏醒和血压回升,发挥很好的回阳固脱、醒脑开窍作用。三、操作方法

关元穴的操作方法多种多样,有指压、按摩、艾灸、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

1.每天早晚起床、睡觉前用示指、中指、无名指指腹点按或旋揉3分钟左右(最好是双手配合,同时施术;或者是双掌重叠按揉,以增强力度并减轻疲劳,图7-2)。

2.电动按摩器按摩10分钟左右。图7-2 双掌重叠按揉法

3.艾条温和灸可以与脐下1.5寸的气海穴一起上下移动灸3~5分钟,艾灸器或艾灸盒着肤熨灸 [ 较大的艾灸盒可以连同气海穴和神阙穴(肚脐)]一起施灸10~20分钟。

4.拔罐每次10分钟左右(大的罐具可以一次同时覆盖关元和气海2个穴位);可在每晚睡觉前和每天早上起床前在床上做(同时意守丹田);当然,掌握了针刺技术者也可以施用针刺法。

5.皮肤针上下移动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3~5分钟,使局部皮肤发红。

养生保健、益寿延年以灸法最好。宋代针灸名医窦材在其《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宋高宗绍兴年间一个名叫王超的士兵,山西太原人氏,据说是在一深山老林得到一位仙人的指点,学会了艾灸脐下丹田的技术,并且练得一身武艺。后来他先是从军,退役后又做了贼寇,四处作案,能日淫十女不衰,很多百姓家遭受其害。因其有飞檐走壁的功夫,官府很难抓到他。在他年近百岁的时候,才设计抓到了他。因其罪大恶极,终获死刑。临刑前,监刑官见他年近百岁还犹如花甲之人,满面红光,声音洪亮,精神抖擞,身体强壮,便问其何能如此长寿的缘由。王超回答:完全是靠“艾火之助”。原来他每年的夏秋之交都用艾火温灸脐下丹田上千壮,才使得他下腹部像火一样温暖,从来不怕寒热,很多天不知饥饿,年近百岁还犹有壮容,精力还出奇的旺盛。王超死后,监刑官令手下解剖王超的肚子,发现他的下腹部有一块既不是肉也不是骨头的硬块,像石头一样坚硬,这就是艾灸的效果。

施灸过程中,可用艾条固定灸;如果燃艾温度过高,局部感觉发烫,可将艾条移开数秒钟后继续施灸,或将艾条一上一下施行“雀啄灸”(方法详见194页);或在同一高度围绕穴处旋转施灸(旋灸);当然也可以采用防病保健灸疗器施灸。可每日或隔日1次。

注意:身体发热、面红目赤、口干舌燥、小便发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者不宜施灸;孕妇也不宜在关元、三阴交穴指压、按摩、拔罐或施行皮肤针刺激。

希望我们广大的中老年朋友学会了关元穴的养生保健之后,再加上足三里这样一个强身保健第一穴,把我们的先天之根和后天之本都养得棒棒的。这样的话,你的先天之根壮实,后天之本旺盛,成为一个胃口好、睡眠好、精神好的“三好”老人,就可以在养生保健中永远都是强者。

第八讲 强身健体的补气大穴——气海

穴名:气海归经:任脉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穴性:益气养血、补肾培元、回阳救逆、强身保健、益寿延年主治:1.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病症和急救虚脱、昏厥;2.一切气虚证;3.强身保健“元气之海”也即“气海”穴,顾名思义,它是人体元气汇集之处。中医学所说的气是物质世界的本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的生命活动,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故《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说:“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庄子外篇·知北游》中也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从这个意义上说,气与生命是相互依存、密切相关的。

气对于人体是一种无形的要素,一指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大自然之气和水谷之精气,一指促进脏腑机能活动的动力——经络之气。气对机体起着濡养脏腑、疏通经络、调节阴阳、抗御外邪的巨大作用。人之有气,如鱼得水,气旺则体魄健壮,抗病力强;气弱则体质虚衰,抗病力差;气乱则百病丛生,神情不安;气绝则精神散失,形体消亡。当然,气虽重要,但也并非越多越好,气过于旺盛则呈阳亢之势,气滞不行又可导致血瘀、肿胀、疼痛。

气的虚实是脏腑、经络功能盛衰的标志,也关系一个人健康程度的好坏。故中医学有:“诸病皆生于气,诸痛皆因于气”、“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人之一身,调气为上,调血次之”的说法。因为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故《黄帝内经》很明确地指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气所凑,其气必虚”。

一、定位取法

气海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也就是肚脐与关元穴连线的中点(图8-1)。图8-1 气海穴二、治疗作用穴性:益气养血、补肾培元、回阳救逆、强身保健、益寿延年。

气海也是全身养生保健要穴之一,其主治范围以各种气虚证为主:

1.泌尿、生殖、消化系统病症及急救虚脱、昏厥:同关元穴。

2.一切气虚证:《针灸集成》记载:“一切气病,必取气海,或针或灸之。”《经穴图考》记载:“凡脏气虚惫,一切真气不足、久疾不愈者悉皆灸之。”如肺气不足之咳嗽,肾不纳气之哮喘,脾肾阳虚(中气不足或肾气不足)引起的形寒肢冷、久泻、久痢、遗尿、尿失禁、内脏下垂、疝气、脱肛、子宫脱垂、月经色淡量多、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气海主治的气病,主要还是以气虚证为主。古有“气海一穴暖全身”之说,就是气足则阳气旺、阳旺而不畏寒之理。

3.强身保健: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指出:“人于无病时,常灸气海、关元……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说得多好啊!既科学,又现实。因为人不可能长生不老,长生不死,但是如果说你能坚持在气海、关元穴施灸,确可益寿延年。窦材本人就是一直实施灸丹田部位防病保健、益寿延年。他自己在书上说,他实行灸法第一是坚持,第二是量大,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艾火遍身烧”。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意思是说全身施灸的穴位比较多。以至于年过百岁还耳聪目明、牙齿完整、满面红光、行动矫健。还有唐代的药王孙思邈,也是艾灸养生的实践者,史载享年140多岁,80岁时写出第一部中医巨著《千金要方》, 100岁时完成了第二部《千金翼方》。这都给我们后人养生保健树立了榜样。

又据《旧唐书》记载:唐代兵部尚书柳公绰与大书法家柳公权是堂兄弟,都善于养生,年过八十还精神抖擞、步履敏捷。人们问其养生之道,回答说:“吾养生无他法,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看到没有?人家的养生秘诀很简单,就是经常灸气海穴,使之常温而已。

为了达到防治疾病的最佳效果,心肺之气不足、气短不足以息,宜配肺俞、心俞、足三里;中气不足、内脏下垂、久泻、久痢,配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百会(灸);肾气不足、遗尿、尿失禁、疝气、脱肛、子宫脱垂、月经色淡量多,配关元、肾俞、三阴交、百会(灸);气血不足,配膻中、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足三里。三、操作方法

气海穴的操作方法与关元穴(见42页)完全相同,此不赘述。

第九讲 大椎:清热温寒通经络,镇惊宁神降血压

穴名:大椎归经:督脉位置: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穴性:清热消炎、祛风解表、通阳散寒、舒经活络、镇惊宁神、平喘降压、防病保健、提高免疫力主治:1.局部病症;2.呼吸系统病症;3.神志病症;4.慢性虚弱性病症;5.其他病症

该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因其椎骨最大,古谓之“大椎骨”、“大杼骨”,故名。又名“大杼”、“上杼”、“百劳”。属于督脉(阳经),又是“诸阳之会”,手三阳经(大肠、小肠、三焦)、足三阳经(胃、胆、膀胱)都在大椎穴交会,是人体阳气最旺的穴位。

一、定位取法

大椎在肩背部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处,约与两肩峰水平连线相平(图9-1)。取准大椎穴有3个依据:

①尽量将头低到最大限度,这样,在肩背正中找最高的那个脊椎骨,其下凹陷处即是第7颈椎。

②第7颈椎下大约跟肩膀正中的高度相平齐。

③万一第7颈椎不明显,或者有好几个都显得比较高的椎骨,我们应该怎么来找呢?凭对动感颈椎的触摸手感来摸:将示指、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分别放在几个较高椎体的上面,让病人大幅度地向前后左右几个方位慢慢活动颈部,细心体会,指下感觉得到活动的是颈椎,不能活动的则是胸椎。图9-1 大椎穴二、治疗作用穴性:有清热消炎、祛风解表、通阳散寒、舒筋活络、镇惊宁神、平喘降压等功能作用,还可以防病保健、提高免疫力。

大椎是全身要穴之一,治疗作用十分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病症:头项强痛、落枕、颈椎病、肩背疼痛、肩周炎、上肢疼痛或麻木。对于肩背这个部位的各种病变,大椎可以说得上是第一要穴。既能疏通局部的经络之气,又能把治疗作用和效应扩展到肢体的远端部位。

2.呼吸系统病症:伤风、感冒、热病、恶寒发热、骨蒸潮热、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

2005年10月,全国第十届运动会在南京举行,中央一位国家领导人和夫人亲自参加这次盛会的开幕式,市公安局一位年轻的女公安干警荣幸地被安排负责领导夫人的生活及安全保卫工作。接受了这一光荣使命后,我们这个大女孩别提有多高兴和兴奋了!谁知第二天就要上岗的女公安,当晚深夜突然发起了高烧,体温近40℃,焦急得直哭。紧急之中,当时正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跟我学习针灸的女孩她妈妈,用已经学到的大椎能清热解表退烧的知识给女儿治疗。通过轮番掐按大椎和曲池(屈肘,肘关节横纹拇指侧纹头端)等穴,1小时后体温就下降到38℃多。初战告捷,女儿要求妈妈隔1小时再接再厉。两次掐按下来,天亮时女孩的体温已经恢复正常,而没有影响她的政治任务。事后她妈妈向我报告此事时感慨地说:“真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方法,却能解决这么大的问题!”

3.神志病症:癫症、狂症、痫症、癔病、抑郁症,小儿惊风、肢体抽搐,角弓反张等。由于大椎是“诸阳之会”,阳气很旺。中医学认为:癫症是阴气过旺所致,狂症是阳气过旺的结果。用于癫症就应该轻轻按揉或艾灸大椎穴以补阳气;而用于狂症,则应该强力重刺激指掐,或用刺血外加拔气罐泻阳气。

4.慢性虚弱性病症:五劳七伤、虚损乏力,自汗、盗汗,肢体发凉、怕冷,麻木、瘫软无力,头痛、腰背疼痛、脊柱炎、关节风湿疼痛、一身尽痛等。大凡慢性虚弱性病症,绝大多数以阳虚为主。针对这些病症,以艾灸为主,能发挥大椎通阳化气、温通经络的作用,把阳气输送到肢体关节。

5.其他病症:中暑、疔疮、疟疾、麻疹、荨麻疹、高血压、输液反应、白细胞减少症(肿瘤放疗、化疗后的毒副作用)等。中暑、疔疮用刺血拔罐法,以泻火热之毒;高血压也用刺血法,能平降肝阳、发挥即刻的降压作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能下降10~15毫米汞柱。三、操作方法

指压、掐按、按摩、艾灸、拔罐、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均可酌情选用:风寒宜灸并加拔火罐,退高热、降血压宜用重力指掐或刺血疗法(在严格消毒之后,用采血针、三棱针或消毒后的粗大缝衣针点刺、皮肤针重叩出血、皮肤滚针滚刺出血)并加拔火罐,以排出更多的瘀血,增加疗效(图9-2,图9-3)。图9-2 指掐法

第十讲 小儿百病之灸点——身柱

穴名:身柱归经:督脉位置: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下凹陷处穴性: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镇惊宁神、促进小儿发育、强身健体主治:1.呼吸系统病症;2.神志病症;3.其他小儿病症“柱”有“支撑”之意,意指其穴之重要,犹如“一身的支柱”,故名。

一、定位取法

身柱在背部正中线上,第3胸椎下凹陷处(图10-1)。在肩胛骨的上方,有一根紧连着肩胛骨的横骨,叫作“肩胛冈”。肩胛冈是起于肩峰端,逐渐朝内下方倾斜,一直延伸到与第3胸椎平齐的肩胛骨内侧面。取穴时即可以从肩峰端顺着肩胛冈往内下方滑动,手指下有堵住的感觉处就是与第3胸椎平齐的肩胛骨内侧,左右两侧肩胛冈脊柱缘的水平连线正好通过身柱穴。图10-1 身柱穴二、治疗作用穴性:补益肺气、止咳平喘、温化痰湿、健脑益智、镇惊宁神、促进小儿发育、强身健体。

身柱是全身要穴之一,因穴位正在背部两侧肺俞穴之间,所以主治也以呼吸系统病症为主:

1.呼吸系统病症:伤风、感冒、咳嗽、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胸背疼痛。

身柱穴刺络拔罐治疗咳嗽,急性期一般1次即愈,慢性者2~3次可愈(《单穴治病选粹》,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第1版)。

2006年上半年,一位跟我学习针灸课程的中年妇女带来一个5岁左右的日本小华侨,是她亲戚的孩子。患咳嗽已经有两个多月,在日本请西医治疗,吃药、打针、输液,也找过日本的针灸医生治疗,都不见什么效果。这次母亲因事回国就将孩子带回来,想请正宗的中国针灸医生治治看。我只在孩子的身柱、大椎、肺俞穴拔了几个玻璃火罐,每穴10分钟。结果怎么样呢?这个小孩在日本两个多月没治好的顽固性咳嗽,第1次治疗后病情就好转了一大半,第2次治疗后就基本上不咳了。孩子他妈妈高兴地说:“看起来,论针灸,还是我们中国正宗针灸医生本事大啊!”

2.神志病症:心慌、失眠、癫症、狂症、痫症、癔症、抑郁症,小儿惊风、肢体抽搐、角弓反张。

3.其他病症:小儿缺钙、发育不良、身形矮小,吐乳,泻痢、疳积、脱肛、虫症,遗尿,夜啼等。

身柱穴不仅是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病症的要穴,还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促进骨骼增长、强身健体。穴名就寓意着“一身支柱”的意思,能通治小儿科的多种疾病。在《养生一言》一书中,就有“小儿每日灸身柱,可保无病”之说。因此,大人经常摩揉或艾灸小儿的身柱穴,能宣通肺气,提高小儿的抗病能力,是保证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由于身柱有健脑益智的作用,经常摩揉、艾灸也能健全小儿神经系统,促进大脑发育,增强智能,被誉为“小儿强身第一要穴”。

小儿常摩、常灸身柱穴,再加上能强壮先天之本的关元、命门、肾俞(命门穴旁开1.5寸)和强壮“后天之本”的脾俞(背部第11胸椎下旁开1.5寸)、胃俞(背部第12胸椎下旁开1.5寸)、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小腿骨外侧1中指宽)、“血之会”穴膈俞(背部第7胸椎下旁开1.5寸),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这就是中医所说的“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

身柱穴还被日本医学界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日本针灸医家代田文志曾于1938年在长野县小学校为身材矮小、体质虚弱、容易感冒或患有贫血、遗尿、消化不良的小学生集体灸身柱、风门(背部第2胸椎下旁开1.5寸)、肺俞(身柱穴旁开1.5寸)、足三里等穴。连灸1个月后,被灸学生的食欲、体重都明显增加,学习成绩也普遍提高,长足旅行再也不落伍于他人。续灸半年后,一些营养不良、发育欠佳、体弱多病的学生大都病况痊愈。此事曾在日本引起不小的轰动,以至于其他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都效法施行。

日本泽田针灸学派认为:身柱为小儿要穴,古称“小儿之疳”,对上述小儿一系列病症有奇效。当然,本穴对于成年人所患上述病症也照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只不过操作时刺激强度要比小孩子重一些,刺激时间也要比儿童长一些罢了。三、操作方法

指压、按摩、艾灸、拔罐、皮肤针或皮肤滚针轻刺激,都是刺激身柱穴的理想之法。艾灸除了用艾条悬灸之外,更可以用大型艾灸器、艾灸盒连同双侧肺俞穴一同施灸;拔罐既可单穴坐罐,也可以连同双侧肺俞穴横向推罐;皮肤针或皮肤滚针也是如此,既可以单穴叩刺(滚刺),也可以连同双侧肺俞穴横向操作。图10-2 指压身柱穴

第十一讲 调补肺气有“肺俞”

穴名:肺俞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位置: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穴性:宣调肺气、止咳平喘、宣通鼻窍、祛风止痒、通调水道及腑气主治:1.呼吸系统病症;2.胸背部病症;3.皮肤病症;4.其他病症;5.肺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

肺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此穴与肺脏相应,为肺的背俞穴,故名。

一、定位取法

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下(平两侧肩胛冈脊柱缘水平连线也即身柱穴)旁开1.5寸(脊柱与肩胛骨内侧缘为3寸)(图11-1)。图11-1 肺俞穴二、治疗作用穴性:宣调肺气、止咳平喘、宣通鼻窍、祛风止痒、通调水道及腑气。

中医学所指的肺,不完全等同于西医解剖中的肺脏,除了主管呼吸的功能作用之外,还外与皮毛相应,主毛孔的开闭和汗液的排泄;并且还与大小便的形成和排泄有关(与大肠相表里,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肺俞是全身要穴之一,其治疗作用除了呼吸系统的病症之外,也涉及皮肤病症、汗液及大小便的排泄障碍等方面:

1.呼吸系统病症:伤风、感冒、咳嗽、咯血、百日咳、胸痛、胸闷、肺炎、肺结核、肺气肿,各种鼻炎(肺开窍于鼻),咽喉疼痛,声音嘶哑(肺系于咽喉)。

呼吸系统病症是肺脏本身的病证,也是肺俞主治作用的“本职工作”所在。寒证用灸法、拔罐,热证用清法(皮肤针刺血),虚证用补法(轻刺激、艾灸),实证用泻法(强刺激、刺血)。不过,背部俞穴的主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基本上都是以慢性虚弱性病症为主的。

2.胸背部病症:胸背疼痛、胸膜炎,胸背软组织损伤、神经痛。

3.皮肤病症: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等多种皮肤病。

中医学认为:肺合皮毛,皮毛必须在肺的津液滋润下,才能够润泽、滑腻、有弹性;同时,皮毛只有在肺气的充养下,人体的卫外之气才能强大致密,不易受外邪侵扰。

各种皮肤病也当从肺论治。主要配风池(后枕部下两侧凹陷处,入发际1寸)、风门(肩背部第2胸椎下旁开1.5寸)、曲池(屈肘,肘横纹拇指侧纹头端)、合谷(手背第1、2掌骨之间、略靠第2掌骨中点)、血海(膝关节髌骨内上缘上2寸)、太冲(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三阴交(足内踝高点上3寸)等穴,以行气活血、祛风止痒。

4.其他病症:自汗、盗汗、骨蒸潮热,大便不爽或便秘,遗尿或小便不利、水肿,糖尿病,小儿缺钙、发育不良。

肺合皮毛,主毛孔的开闭和汗液的排泄。皮毛也只有在肺气的充养下,汗孔的启闭才能调和自如,从而对体温加以调控。“自汗”是人在没有睡眠状态下动不动就容易出汗,提示肺气偏虚,应以肺俞配大椎、风门、足三里,用灸法补益肺气、收涩敛汗,配合内服玉屏风散(黄芪20克,防风、茯苓各12克);盗汗是人在睡眠情况下出汗,提示肺阴虚、肾阴不足,应以本穴配肾经的太溪(足内踝与跟腱水平连线中点凹陷处)、复溜(太溪穴上2寸)、涌泉(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1/3处)等穴,指压和皮肤针轻中度叩刺,以滋养肺肾之阴、养阴敛汗;骨蒸潮热属于肺肾阴虚之重症,当以肺俞配合鱼际(手掌大鱼际边缘中点)、涌泉、然谷(涌泉与足内踝正央连线中点、足背内侧高骨下),重力指压和皮肤针重度叩刺(可出血),以清虚火、除骨蒸。

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有一种大便不爽或便秘,并非胃肠道火热之邪过盛造成,而是缺少一种动力,无力排便。这就需要宣通肺气以助排便,可用本穴配膻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足三里穴。

肺还有“主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排尿功能,对遗尿或小便不利、水肿,有一定治疗作用。可用本穴配列缺(掌面腕横纹与腕背横纹交点上1.5寸的高骨骨缝中)、气海、照海(足内踝下凹陷处)等穴,指压按摩、针刺、艾灸均可。

至于糖尿病,中医学称之为“三消证”(上中下三消),与肺的功能失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上消证”,以口渴多饮为主症。治疗当配用廉泉(下巴颏儿与喉结连线中点)、胰俞(第8胸椎下旁开1.5寸)、照海、涌泉等穴,以指压、皮肤针叩刺为主,不宜施灸。

5.肺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如上肢内侧(即肺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图11-2)出现的红肿、疼痛、抽搐、麻木、萎软无力、瘫痪、肌肉萎缩等(在这一点上,以下各脏腑相应的背部“俞”穴均同)。三、操作方法

由于背部比较宽敞、平坦,所以,此穴指压、按摩、艾灸、拔罐、刮痧、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各种刺激方法都可以酌情选用。肺气虚、肺有寒、平时很容易伤风感冒的人,特别适合用灸法。除了单用艾条悬灸之外,更可以用大型艾灸器连同督脉的身柱穴和双侧的肺俞穴一同施灸(治肺结核多用隔蒜灸);拔罐即可一侧单穴坐罐,也可以双侧横向推罐。无论何种操作方法,每次以10分钟左右为佳。肺热者(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咳嗽黄痰、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忌灸。图11-2 肺经循行图

第十二讲 心病自然求“心俞”

穴名:心俞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位置:在背部,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穴性:通调血脉、宽胸理气、养心安神、开舌窍、利小便主治:1.心血管系统病症;2.神志病症;3.其他病症;4.心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

心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该穴与心相应,为心的背俞穴,故名。

一、定位取法

心俞在背部,第5胸椎下旁开1.5寸(图12-1)。简便取穴:既可以借两侧肩胛冈脊柱缘水平连线先找到第3胸椎下,再向下数2个椎体;也可以借两侧肩胛下角水平连线先找到第7胸椎下,再向上数2个椎体。摸椎体的时候,嘱咐病人将背向胸腹部弯曲,且膝关节也尽量上提,让背部的椎体能充分显露,便于摸数。图12-1 心俞穴二、治疗作用穴性:通调血脉、宽胸理气、养心安神、开舌窍、利小便。

中医学所指的心,同西医解剖中的心有很大的不同,除了主管血液循环的功能作用之外,还主神明——即大脑的情感、思维、记忆等。心开窍于舌,还与小便的形成和排泄有关(与小肠相表里)。

心俞是全身要穴之一,其治疗作用除了循环系统的病症之外,也涉及脑神(神经系统)、舌体病变、小便的排泄障碍等方面。

1.心血管系统病症:风心病,冠心病、心绞痛、胸痛、胸闷、胸痛引背,心慌、心烦、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心血管系统病症是属于心脏本身的病症,也是心俞主治作用的“本职工作”所在。寒证用灸法、拔罐,热证用清法(皮肤针刺血),虚证用补法(轻刺激、艾灸),实证用泻法(强刺激、刺血)。不过,按照背部俞穴偏于治疗慢性虚弱性病症的特点,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应重力指压、针刺或皮肤针重叩巨阙(腹部正中线脐上6寸)、膻中、内关穴(掌面腕横纹中点上2寸)、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凹陷处)等穴救治为上,疗效迅速;而在不发作或少发作的间歇期治疗,则以轻度指压、皮肤针轻叩或艾灸心俞、厥阴俞(第4胸椎下旁开1.5寸)、内关、足三里(外膝眼正中直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旁开1中指宽)等穴为主。

2.神志病症:神经症、癫狂、痫症、癔症、抑郁症,失眠或嗜睡,健忘。

中医学认为:心主神明,上述种种病症,都是心血逆乱、心神不宁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当这些病症,尤其是癫狂、痫症、癔症、抑郁症急性发作的时候,要重力指压、针刺或皮肤针重叩巨阙、膻中、内关、合谷、太冲等穴救治为上,疗效迅速;而在不发作或少发作的间歇期,尤其是对失眠、嗜睡,健忘的治疗,则应以心俞、厥阴俞、内关、申脉(足外踝下凹陷中)、照海(足内踝下凹陷处)等穴轻力度指压、皮肤针轻叩或艾灸为主。

3.其他病症:咳嗽、气喘,盗汗(汗为心之液,心阴不足所致),口舌生疮(心开窍于舌,心火上移所致)、中风失语(心开窍与舌,舌体功能失用),呕吐不食、胃出血、吐血,胆囊炎,尿赤、尿少、尿道灼热疼痛(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心火下移所致),梦遗(心肾不交、虚火妄动),背部软组织损伤。

4.心经经脉循行所过部位的病变:如上肢内小指侧沿心经(图12-2)出现的红肿、疼痛、抽搐、麻木、萎软无力、瘫痪、肌肉萎缩等。三、操作方法

本穴距肺俞穴较近,其操作方法也与肺俞穴类同。指压、按摩、拔罐、刮痧、皮肤针叩刺或皮肤滚针滚刺等各种刺激方法都可以酌情选用。每次以10分钟左右为宜。为何没有提艾灸疗法呢?因为心主火,平时只要一遇到情绪不好的时候,都很容易动肝火、生心火,用了艾灸无异于“火上浇油”。所以,一般心血管病患者尽可能少用灸法,只能用于兼有心慌、气短、怕冷、口淡、喜热饮、小便不黄者。图12-2 心经循行图

第十三讲 调脏腑之气兼养血活血的膈俞穴

穴名:膈俞归经:足太阳膀胱经位置: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穴性:宽胸理气、调节心肺、理脾和胃、活血化瘀、止血敛汗、祛风止痒主治:1.呼吸系统病症;2.消化系统病症;3.心血管系统病症;4.血液系统病症;5.皮肤科病症;6.其他病症

膈,指间隔、隔离;俞,指气血转输处。膈俞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该穴内应于横膈膜,相当于膈肌的背俞穴,主治膈肌之病,故名。

一、定位取法

膈俞在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两侧肩胛骨下角的水平连线相平(图13-1)。如果是比较胖的人,体表标志不明显,那该如何才能准确的找到肩胛骨下角呢?有办法。让病人把同侧的胳臂向后紧靠背部,而且尽量向对侧肩部上提,这时,肩胛下角就会自然向背部肌肤凸起。图13-1 膈俞穴二、治疗作用穴性:宽胸理气、调节心肺、理脾和胃、活血化瘀、止血敛汗、祛风止痒。可以理解为膈肌的“背俞”穴。

膈俞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穴位,上接心、肺、心包,下临肝、胆、脾、胃。膈俞是全身要穴之一,其治疗作用也就涉及上述诸多的脏腑组织:

1.呼吸系统病症:咳嗽,气喘,肺炎,咽喉炎。

2.消化系统病症:胃胀、胃痛、胃炎、胃出血、胃排空延迟症,呕吐,膈肌痉挛(即“呃逆”),食管狭窄,贲门梗阻,食道癌(吞咽困难),腹胀,腹中痞块,肠炎,胆绞痛。

以上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病症,膈俞都很适用,且不论寒热虚实都可以应用,寒可温,热可清,虚可补,实可泻。

3.心血管系统病症:胸痛,胸闷,心悸、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胸膜炎、心内膜炎,高血压、低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意外及其后遗症。

4.血液系统病症(血之会穴):各种慢性出血性疾病,如咯血、吐血、鼻出血、尿血、便血、痔疮下血,月经过多,子宫出血,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针灸学中,膈俞被誉为“血之会穴”,意为本穴是血液聚会之处,同血液的生理、病理,以及心血管病症、血液病症等关系密切。从古至今,历来都是治疗血液方面病症的第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