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6:37:40

点击下载

作者:(英)西蒙·加菲尔德(Simon Garfield)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时间观

时间观试读:

版权信息

本书纸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20年1月出版

作者授权湛庐文化(Cheers Publishing)作中国大陆(地区)电子版发行(限简体中文)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时间观

著者:西蒙·加菲尔德

电子书定价:80.99元

TIMEKEEPERS © Simon Garfield, 2016

Copyright licensed by Canongate Books Ltd.

Arranged with Andrew Nurnberg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献给本(Ben)、杰克(Jake)、查利(Charlie)、杰克(Jack)与贾斯廷(Justine),谨以此书纪念雷娜·盖姆萨(Rena Gamsa)。

爱丽丝:“永远是多久?”

白兔先生:“有时候,就是一秒钟而已。”前言时间如何成为生活的支配性力量

我们身在埃及,但不是古代的埃及。一本谈时间的书从古埃及说起的确是个不错的做法,然而,我们身处的是现代埃及,是会入选高端旅游杂志《悦游》(Condé Nast Traveller)的埃及,这里有美丽动人的海滩、游人如织的金字塔以及艳阳高照的地中海。我们坐在靠近亚历山大港的一家餐馆,可以轻易俯视海滩,而海滩的另一头有一位当地人正在钓鱼,或许他是在为晚餐捕捞佳肴!

我们过了一整年疲惫不堪的生活,此时正在度假。用完餐后,我们信步走向钓鱼者。他会说点儿英语,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战绩——虽然数量还不多,但他可是信心满满的。我们略懂钓鱼,于是建议他去不远处的礁石那边试试。那儿比他现在坐的这张老折叠椅的位置稍微远一点儿也高一点儿,在那里甩竿,他将有可能更快达到每日渔获量。“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问道。

我们回答说:“钓得更快就可以钓得更多,不仅够自己吃,你还能把吃不完的拿去卖,所得的收入又能买更棒的钓鱼竿和新冰箱来装钓到的鱼。”“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他又问。

我们又说:“如此一来,你就能用更快的速度钓到更多的鱼,接着再卖掉鱼,要不了多久,你就有足够的钱买条船了。也就是说,你可以到更深的海域,使用拖网渔船快速捕捞更多的鱼。事实上,你就可当个成功的拖网渔船船主,而大家会开始喊你船长。”“我要那干吗?”他说话时神气十足,却也充满困惑。

我们答道:“我们都生活在现代世界,早已习惯了不断追求和享受迅捷与便利,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改变现况、精益求精。如果你有条船,很快你的渔获量就会称霸市场,价钱高低就会由你说了算。然后,你可以买下更多船,聘用一帮人手。最后,你就可以满足自己的终极梦想:早早退休,每天在暖阳下垂钓,悠闲地打发时间。”“就像我现在这样吗?”按印度时间生活的英国人

我们来简单地聊一下威廉·斯特雷奇(William Strachey)的故事吧。斯特雷奇出生于1819年,在上学期间就立志要当公务员。19世纪40年代中期,他任职于加尔各答的殖民地部(Colonial Office)。在那里的经历让他坚信,印度人,尤其是加尔各答的印度人,已经找到了方法来进行最精准的计时。当时,印度最精准的时钟应该是英国生产的,不过对他来说,这并不重要。5年后,斯特雷奇返回英国,并决定继续按照加尔各答的时间生活:这可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举动,因为加尔各答的时间比伦敦的早5个半小时。

威廉·斯特雷奇是维多利亚时代著名的评论家及传记作家利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的叔叔,而利顿本人的传记作者迈克尔·霍尔罗伊德(Michael Holroyd)曾提到,威廉何以当仁不让地位列斯特雷奇家族“怪咖”名单之首。从斯特雷奇家族的种种奇“行”怪状来(1)说,这本传记的爆料确实言之有物。

威廉·斯特雷奇活到80多岁,也就是说,他在英国按照加尔各答时间生活了50多年。他在下午茶时间吃早餐,在傍晚时分享受烛光午餐,还坚定地按照加尔各答时间计算火车时刻表以及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例行活动。到了1884年,情况变得愈加复杂了,因为加尔各答时间比印度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时间又提前了24分钟,而这让斯特雷奇的时间硬是比伦敦早了5小时54分钟。有时候,真的很难分清他究竟是非常非常早还是非常非常晚。

斯特雷奇的许多朋友(并不是说他有很多朋友)都逐渐了习惯他的怪癖。1867年,他在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买了一张机械床,彻底挑战了家人的耐性。那张床上附有一个时钟,用来叫醒床上的人。只要设定的时间一到,这张床就会将床上的人掀翻下来,而根据斯特雷奇拼拼凑凑的设定,他会被倒进浴缸。虽然这是他用心安排的,但第一次在这种情况下醒来时,他仍然火冒三丈,唯有砸烂时钟才能消除心头之恨,并确保自己不会再次被倒进浴缸里。根据霍尔罗伊德的记载,威廉·斯特雷奇余生都穿着雨鞋,在过世前不久,他还送给了侄子很多各式各样的彩色内裤。本书探究什么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的折中式生活,都介于钓鱼者的悠闲宁静和斯特雷奇的疯狂古怪之间。那么,我们想要的到底是优哉垂钓还是分秒必争呢?或许是两种都想要吧。对于轻松自在的生活,我们艳羡不已,但没有时间长久地维持这样的生活。我们每天都想挤出更多的时间,却又害怕时间会被浪费掉。我们不眠不休地拼命工作,只盼着将来可以少干点儿活。我们提出了所谓的高质量时间的概念,以便将其与其他时间相区分。我们总是会在床头放个闹钟,实际上却恨不得把它砸个稀巴烂。

时间,曾经任人摆布,如今却紧盯着人,甚至主宰着我们的人生。如果看到如今的情况,以前的钟表匠想必一定会瞠目结舌吧。我们相信光阴如流水,不断离我们远去。科技让万事万物变得飞快,然而,正是因为知道未来世界的一切都只会变得更快,所以我们就不觉得当下有什么是变得够快的了。在互联网的永昼之下,曾经让威廉·斯特雷奇着魔的时区只会显得过时。不过,最奇怪的是,如果古老的钟表匠复生,他们一定会提醒我们,钟摆的摆动速率千古恒常,日历的模样也已经数百年不变。把我们弄得整日戚戚惶惶的,正是我们自己。时间越来越快,全是我们自己的“杰作”。

本书所讲的,是人类对时间的执着和渴望。对于时间,人们渴望衡量它,控制它,将它标价出售,拍摄它的轨迹,表现它的样貌,还想让它永垂不朽并且变得意蕴深远。

本书所思索的,是在过去的250年里,时间如何成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支配性力量。在曾经的数千年里,人们仅仅靠着仰望头顶的苍穹来寻求模糊而又变化多端的指引;如今,人们则每天频繁且强迫性地从手机和电脑上获取精确的线索。

本书只有两个简单的目的:第一,诉说几个具有启发性的故事;第二,探究我们是不是都疯狂到不可救药了。

前一段时间,我下载了一个叫日程清单(Wunderlist)的应用程序,可以用来“整理并同步家庭、工作和其他林林总总的待办事项清单”“快速浏览待办事项的内容”,还可以“利用‘今日’小工具从任意应用程序切换出来,浏览到期的待办事项”。这类程序有千百款任君挑选。这类应用程序最主要的目的是帮人节省和管理时间,以及提高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各个层面的效率。截至2016年1月,这类程序已经成为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中下载量最大的类型了,其下载量远高于教育、娱乐、旅游、阅读、健康与健身、运动、音乐、照片和新闻等(2)类型的程序的。甚至,有个应用程序的名字就叫作Tasktopus。

我们究竟是如何沦落到这种紧张又刺激的状态的?

为了找出答案,本书会检视历史上几个重要的时刻。大部分时候,我们会与当代或现代的见证者同在,比如一些了不起的艺术家、运动员、发明家、作曲家、电影制片人、作家、演说家、社会科学家,当然,也少不了钟表匠。本书要谈的是时间的实际作用而不是虚无缥缈的境界——时间是生活的主角,甚至有时是人们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本书会检视一些实例,人们对时间的衡量和观念的转变,正是因为它们得到了大举强化、限制或翻转。本书并不想责难如今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当然,有些人也建议该放慢一些。本书讲的不是理论物理学,所以你无法了解到时间究竟是真实的还是纯属想象的,也无法了解到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的。相反,本书要探索的是工业革命这场大爆炸发生之后的世界。同样,本书也不会瞎讲科幻或者时光旅行之类的玩意儿,那些就留给物理学家和《神秘博士》(Doctor Who)去讲吧。在这里,我只想套用著名演员格劳乔·马克斯(3)(Groucho Marx)的一句至理名言:“光阴似箭,果蝇嗜蕉。”

本书是在现代世界追踪光阴之箭,然而,这一趟主要是文化之旅,偶尔也会是哲学之旅。这一路上,有铁路和工厂的蓬勃发展,有贝多芬交响乐的蓄势待发,也有瑞士钟表业的狂热传统,时不时还会借用爱尔兰与犹太喜剧演员的真知灼见。因为时间总是习惯于自我折叠,所以,我们的时间轴自然也是循环往复的,并非线性的直来直往的。但是,不论是否以事件的先后顺序来呈现,有一件事总是不可避免的——有一则广告宣称,“没有人能真正拥有百达翡丽,你只是在为下一代保管”。我们迟早会追溯到这则广告的主创,并且会忍不住想宰了他。此外,本书也会评价时间节约大师们的智慧,检视CD(激光唱片)何以那么长寿。

不过,我们要从足球比赛讲起,毕竟,在这种场合,时间就是王道。测一测关于时间,你了解多少?

1.以下哪一种历法将一年划分成了10个月?

A.法国共和历

B.格里高利历

C.儒略历

D.玛雅历

2.关于铁路时间,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19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法国大多数火车站同时采用两种时间

B.直到19世纪90年代,德国的铁路时间才得到了统一

C.19世纪80年代,美国从49个时区缩减为4个时区

D.19世纪中叶,英国95%以上的铁路都按照伦敦时间运行

3.为什么斯特拉文斯基创作的《钢琴小夜曲》只有12分钟长,且分为4个几乎长度相同的段落?

A.为了迎合当时听众普遍的聆听习惯

B.为了满足唱片公司的需求

C.为了迎合唱片录制时间的限制

D.为了实践新的创作理念

4.末日钟第一次出现时的时间是什么?

A.晚上11点57分

B.晚上11点53分

C.晚上11点58分

D.晚上11点51分扫码下载“湛庐阅读”App,搜索“时间观”,获取答案。01我们都是时间的奴隶

有人说,喜剧就是悲剧加上时间。意思是,只要有一段恰当的时间可供重新来过和重新检视前后的状况,那么,再糟糕的事也会变得妙趣横生。电影导演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发现,正是因为时移世易,他才可以在《金牌制作人》(The Producers)这部电影中大开希特勒的玩笑。而且,他有一套自己的说法:“我割伤手指叫悲剧,你摔死在没有井盖的下水道则叫喜剧。”为什么时间会被放慢或拉长

有一天,我和儿子杰克一起去看切尔西足球俱乐部秋季的开幕赛。比赛中,迭戈·科斯塔(Diego Costa)和伊登·阿扎尔(Eden (4)Hazard)两记射门,切尔西足球俱乐部以2∶0完胜莱斯特城足球俱乐部,赢得不费吹灰之力。他们经过一个夏季的偃旗息鼓之后重返球场,让我们倍感兴奋。在3分钟加时赛后,我们解开锁在车架上的自行车,骑向海德公园。我们骑着自行车回家,沿途看8月下旬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公园里络绎不绝的游客,也是一件开心的事。

那天的比赛是完全遵照两个月前就已确定的赛程表安排的,开赛时间则是在一个月前由各电视台决定的。不过,真到了比赛日,一切就只不过是些老生常谈的事了,比如何时会面,何时用午餐,比萨要多久才能送到,账单何时寄来,在球场入口和检票口要排多久的队,赛前记者会上播放什么歌曲——最近总是布勒乐队(Blur)的《居无定所》(Parklife)这张专辑雀屏中选,大屏幕上还会配合播放历年比赛的精彩片段。然后是关于比赛本身的:当你赢球时,等候终场哨声的时间是多么漫长而难熬;当你落后时,时间又显得何其迅速。

为了避开人潮,我们提前了1分钟离开。这也是一场有关时间的商榷:错过可能会射门的最后1分钟的比赛,与在拥挤不堪的人潮里浪费10分钟,这两种价值该如何衡量?许多观众都选择了提前离席,而这几乎让我们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我们的自行车不得不在人群中迂回、缓慢地前进。

杰克是我最小的儿子,那时才24岁,浑身是劲儿,一路上一直稍微领先于我。海德公园很棒的一点是有现代化的人行道分隔,一半是自行车道,一半是人行道。我一路骑行过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有一位我从未听说过的艺术家正在那里办展览。突然间,我的脸血流如注,伤口就在眼睛上方的动脉处,我的眼镜已粉身碎骨,自行车摔在路边,我的右肘已痛到失去知觉。围观的人很多,从他们眉头深锁的表情看来,我脑袋上的伤肯定惨不忍睹。有人打电话叫救护车,有人递给我纸巾让我按住头上的伤口,而纸巾一下子就被染红了。

就像传说中的那样,时间真的慢下来了。我看见自己摔倒的样子,不尽然是慢动作,但确实每个瞬间都被延长了——这次意外的每个细节都被拉长了,而且仿佛就是我这辈子的最后一幕一样。我从自行车上腾空跃起直到落地,仿佛是一次优雅利落的俯冲,而非一场笨手笨脚、让人恐慌的混乱。我周围的人们一直在喊“救护车”。过了差不多6分钟,救护车终于到了,大概是因为很难穿过这样一群“帮手”吧。我记得当时我还在担心我的自行车以及谁去通知我妻子。一名救护人员剪开我夹克的袖子,看到我手肘的伤势时吓了一跳——虽然骨头没有暴露在外面,但我的手肘已经肿得像晚餐的盘子一样了。他说:“你需要照X光,但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骨头已经断了!”接着,救护车在不到15分钟前我们才走过的路上狂飙,我问救护人员要不要鸣笛,他则问我刚刚发生了什么。

我被时间搞乱了。当时人行道很拥挤,所以我骑得并不快。杰克就在我前面,我们的左前方则有许多人。后来我才知道,有一位来自葡萄牙的女性游客没跟上她的朋友,直接走到了自行车道上。那时我已经知道会撞上她了,但根本来不及刹车,甚至连伸出手都来不及,于是,我脚下的自行车似乎凭空消失了,我则径直往前摔了出去。这位二十来岁的葡萄牙女性吓得不知所措,杰克留下了她的手机号码,但后来不知被我们丢到哪里去了。

神经科学家也许早已听腻了时间在意外事件现场变慢的故事,他们会告诉你为何会这样。意外事故令人心惊胆战,因此,大脑会腾出大量的空间,让新记忆在大脑皮质留下印象。人们会记得这些重大事件以及其中许多生动的细节,并且会在脑海中重构事件并转述给别人。而既然发生了这么多事情,那你认为的时间就必然会比实际上的更长。相反,熟悉的活动早已深植大脑皮质,达到让人无须多想的地步。例如,开车去购物时,你可以想着别的事,甚至会自信地认为即使是在睡梦中也能得心应手地例行公事。相比之下,突如其来的新事件却需要大脑更多的注意力,如闯入自行车道的陌生女性、散落一地的碎屑、刹车和路人的尖叫声,当人们试图减轻自己脆弱的肉体受到的伤害时,这些就是需要处理的新事件。

那么,在这电光石火的一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虽然知道不可能,但我们为什么会觉得这短暂的一瞬间被拉长了?大脑中有一个结构被称为杏仁核,它的主要功能与记忆和决策有关,并能控制大脑中的其他功能来应对危机。似乎就是它将1秒钟的事故扩展成了5秒钟或者更长时间的事件,而这是被恐惧和猝不及防的惊吓触发的——恐惧和惊吓会刺激大脑的边缘系统,力道之强会让人难以忘怀。也就是说,时间并没有为我们暂停或延长,我们所感知到的时间长度的扭曲,不过就是因为杏仁核以更加历历在目的方式展示记忆,以至于我们在回想时感觉似乎发生了时间扭曲。(5)

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David Eagleman)小时候曾经从屋顶上跌下来过,那时他也感受到了类似的时间被拉长的感觉。他进行过多项有关时间感知的实验,按照他的解释,这是“记忆刻画现实故事的伎俩”。我们的神经机制总是不断尝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周遭的世界整合成合情合理的叙事。作家们也有相同的企图:当以自己的时间重新评估事件时,他们要弄清楚,如果不经过时间重置,那什么是虚构的?如果不回溯时间,那什么又是历史?

我并不是在乘救护车前往医院的途中就了解了这一切,救护车自有它的例行程序,急诊科也一样。我在那里等待看诊,像天长地久那么久,足以让我的杏仁核带我返回那种宁静、平衡的状态。时间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被拉长了——那是拉长的枯燥乏味。在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百无聊赖地看着其他患者,想着该怎么取消未来一个星期满满的日程表中大部分的安排。

杰克本来计划搭乘当天傍晚的最后一班火车返回圣艾夫斯,当然,他没能赶上。不久之后,我的妻子贾斯廷也到了,我告诉了她事情的原委,那时,沾满血迹的纸巾还粘在我的额头上。又过了不久,我躺在隔间里的担架上,一位护士问我还能不能握拳。差不多到了午夜,医生才为我的手肘裹上了石膏,以防我在进手术室前移动到它。凌晨1点过后,一位和蔼可亲且即将结束值班的医生对我说,他必须回到妻子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小宝贝身边。可是,我的伤口太深了,与其让资历浅的医生为我缝合,不如他自己来。

凌晨3点的时候,我独自待在医院,贾斯廷与杰克已经开车回了家,自行车就放在车的后备厢。我呢,还没有等到病房的床位。我胸前的手臂裹着石膏,手肘刚刚缝了9针,我还吃了几颗止疼药。我不知道要在那里待多久,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做手术。我听见某个地方有滴水声,房间外面有人在喊叫,我开始觉得冷了。

我想,我能觉察到那时的每一秒都发生了什么。那是2014年8月的一天,但日期不仅无关紧要,还很主观。这次事故让我紧绷的心智散开并颠覆了一切。在医院这个沉寂的空间里,我觉得自己达到了一种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时间有了新的紧迫性,也有了新的从容。我回到了担架上,在这里,时间不再属于我,也让我疑惑时间的限度究竟是什么。

一切都是凑巧还是注定的?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事物,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控制能力?如果我和杰克早半分钟离开足球场,如果我们把自行车骑得更快一些,如果红绿灯能让我们慢下来,如果那位葡萄牙女性在那个下午多品尝片刻小蛋糕,如果她根本就没来伦敦,那这一切就不会发生——杰克能赶上火车,我可以观赏《今日比赛》(Match of the Day)的集锦报道,医生也可以早点下班陪他的妻子和孩子。

在这种时间背景下上演的一切,都是独断专行以及自导自演的,是历经世世代代的逐步校正而形成的安排。我不禁好奇,这些事件是如何联结在一起的?时间为交通运输、休闲娱乐、运动赛事、医疗诊断等所有事提供了规范,而本书的主题,正是人们以及各种过程是如何与时间联结在一起的。所有事物都包含对时间的探索

此刻在医院里自怨自艾的人,不妨想想2 000年前古罗马的思想家塞涅卡(Seneca),他在《论生命之短暂》(On the Shortness of Life)中劝告世人应该明智地生活,也就是切勿虚度光阴。他环顾当世,不满人们浪费光阴的行为,认为人们“或欲壑难填,或汲汲营营、徒劳无功;或醉生梦死,或无所事事”。他指出,世间万物大多只是苟且生存,只是“时间的过客而已”,算不上生命。60多岁时,塞涅卡在浴缸中割腕,了结了一生。

塞涅卡最知名的一句话来自其作品的开头,让人想起希腊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的名言:“人生短暂,艺术恒久。”这句话确切的意义恐怕仍有待阐明,但我想,他应该不是在说知名画家举办展览时参观者大排长龙的现象,而是指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所必须付出的辛勤努力的时间。塞涅卡引用这句话,说明时间的本质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家一直在不断探讨的主题。

在亚里士多德眼中,时间是秩序的一种形式而非用来衡量事物的尺度,是一种使事物之间形成关系的安排。他认为,“现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流动不居的实体,是构成恒久变化的一部分,永远依赖于过去和未来,也以独特的方式依赖于灵魂。马库斯·奥里利厄斯(Marcus Aurelius)认为时间是流动的,“时间是滔滔不绝的往事之河”“一事方生,瞬息之间即被另一事取而代之,然彼亦转眼成空”。得享高寿的圣奥古斯丁则洞悉了时间稍纵即逝的本质,而且,这一本质至今仍困扰着量子物理学家:“何谓时间?若不问我,我还知道。若要我解释,我就不懂了。”

我的手肘“生产”于1959年夏季,在第55周年之际被摔个粉碎。X光显示,它被摔得就像一堆拼图,骨头和关节零碎四散,犹如逃亡的囚犯。医生向我保证,接下来的手术很简单,他们会用金属线将这些破碎的骨头一片一片地拼凑回去并固定住。

意外发生时,我戴的手表也是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因为上发条的频率等原因,它每天会慢4~10分钟。这是个老物件儿了,而我就喜欢它这一点——你可以信任一只旧表,毕竟它已经做同一件事做了那么多年。为了准时赴约,我必须得准确地计算它究竟慢了多少。我想过把它拿去好好校准一番,却从来都抽不出时间去做。最重要的是,我喜欢它的模拟式组件,它的齿轮、弹簧和飞轮完全不需要电池来驱动。而且,它能暗示我生活的方式不应该受时间支配。时间可能是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力量,只有能免于受它蹂躏的人,才能多多少少地保有控制意识并拥有能掌控自己命运的感觉。

当然,如果能摆脱我的手表,或者能在奔驰的火车上将它扔出窗外,那我就能彻底获得时间的自由,而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4分钟的时间是快还是慢?当你半梦半醒地躺在漆黑的房间里,或者在小船里沿着芦苇丛漂荡,又或者像克莱夫·詹姆斯(Clive James)的歌词中所说的那样寻觅着用贝壳交换羽毛之地,这是一件可供思索的有益之事。我佩服亚里士多德的乐观,他说:我们的生命在于事迹,不在于年岁;在于思想,不在于气息;

在于情感,不在于每日的光阴流逝。我们应该以内心的活力计时。

我曾经想要有时间放个假,并且我同意J. B.普里斯特利(J. B. Priestley)的格言——美好的假期就是和一群时间观念比自己更模糊的人共处。

医生在第二天上午为我做了手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要积极进行物理治疗,8个星期内我的手臂就可以恢复到九成好了。

在进行物理治疗期间,我比往常看了更多的电视,也比往常更容易发脾气。我用Kindle阅读了很多书,因为看纸书就像为手表上发条一样,无法只靠一只手进行。我读了《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Zen and the Art of Motorcycle Maintenance)这本大谈公路上的心灵之旅的书,它的作者罗伯特·M.波西格(Robert M. Pirsig)深入掌握了西方文化的某种时代精神抑或瑞典人所说的文化载体(kulturbärer)。这本应运而生的书挑战了人们预设的文化价值,于是成了极其成功的畅销书。我们总是想要得到更多,变得更快,也就是追求更物质主义、更快速也更便利的生活,极度仰赖超乎自己掌控和理解的事物。而在这本书中,“禅”正好驳斥了这些预设。

拨开表象,《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其实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它一开头就这样写道:我的手不必离开摩托车的左把手,只要看一眼手表,我就能

得知现在是早上8点30分。

在接下来的400页中,波西格也很少松开把手——这本书的旅程探索的是人一生中所珍视的事物是什么以及在旅程中亲眼所见和切身感受到的事物的核心本质是什么。骑着摩托车横越炽热的大地,让人们体会到了强烈的活在当下的感觉。在这一旅程中,这位骑手兼作家跟他的儿子克里斯穿越了美国中部平原直奔蒙大拿州甚至更远的地方,而这一路上绝不只是悠闲地晃荡。我们想要拥有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此刻我们用来衡量的

标准是“美好”而非“时光”,强调的重点变了,整个旅途也就

大不相同了。

我想起了引导我走向阅读与写作的人,也就是我中学时代的英语老师约翰·库珀(John Couper)。库珀先生允许我将鲍勃·迪伦的《荒凉街道》(Desolation Row)的歌词带到高级专题讨论会,像对雪莱的诗作那样对它进行分析,当然,我觉得迪伦的歌词明显比雪莱的诗好太多了。

有一天早上开会的时候,库珀先生站上大礼堂的讲台,发表了一篇关于时间的演讲。一开始,他引用了几则有关时间的名言,如苏格拉底所说的“提防忙碌生活中的贫乏与空洞”。接着,他朗读了一连串的事项,其中有一部分是这样的:时间,你可以消磨它,利用它,失去它,节省它,浪费它,

让它变慢,使它加速,攻击它,保留它,精通它,吝惜它,杀了

它。

关于时间,其他精巧的用途还有不少,而库珀先生的重要结语是,能如此年轻且有的是时间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岁月不待男人啊——当时我读的是男校。你想怎么利用时间都行,但绝不应该浪费时间。这条规则我一直谨记在心,可要奉行它却是难上加难。

有时候,我觉得可以通过计时来衡量我的童年,说不定大家也都办得到。我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带回来一座金色的马车钟,放在一个以艳红色碎丝绒做内衬的盒子里。当我用小指头压下时钟顶端的按钮时,它便会开始敲打报时。此外,学校的大礼堂有校钟,厨房有钟,我的卧室也有一个叫“大本钟”的闹钟,它是美国的西部钟表公司(6)(Westclox)生产的。

有时候我们会一起看爱尔兰喜剧演员戴夫·艾伦(Dave Allen)的节目,这可是要冒相当大的风险的,因为艾伦是一名“危险”的喜剧演员,他经常惹毛宗教团体,在节目播出时喝酒抽烟,讲一些尺度比较大的事情。他看起来有点品行不端,而且失去了左手食指的指尖,他声称那是在一次令人毛骨悚然又滑稽的意外中失去的。但后来我们才知道,那是他6岁的时候在一家工厂里被齿轮夹断的。

有一天的节目上,艾伦走下高脚椅,放下雕花玻璃杯,开始讲起了故事,而那故事是关于安排生活的特殊方法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如何靠时间生活……如何靠手表、时钟生

活。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被教会了依时钟行事,被培养成了尊敬

时钟、赞赏时钟的人。我们严守时间!我们的一生就是为了时钟

而活着!

艾伦边说边挥舞着右手,表现出对这种疯狂行径的惊愕。你按时钟打卡上班,又按时钟打卡下班;你按时钟回家,按

时钟吃饭,按时钟喝水,按时钟上床睡觉……你这样过了40年,

然后退休了,可这世界他妈的给了你什么?不过就一个时钟!

艾伦的粗口招来了大批观众的投诉。事实上,艾伦一上节目,就有一群人在电话旁边各就各位了,就像播猜谜节目时电视机前的参赛者一样。可是,没有人会忘记这则笑话,也没有人会忘记那掌握得恰到好处的笑点,他每一次停顿的效果都如同鼓手单独表演时的静音一样。

在等待手肘康复期间,我浪费了不少时间在手机上。有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突然特别想看比尔·奈伊(Bill Nighy)主演的电影。我调暗手机屏幕的亮度,开始目不转睛地盯着YouTube看。接下来,我又上瘾一般地看了一系列理查德·柯蒂斯(Richard Curtis)的电影和戴维·黑尔(David Hare)的戏剧《天窗》(Skylight)。然后,我干了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我竟然付费下载了电影《时空恋旅人》(About Time)。这部荒谬的电影讲的是奈伊所饰演的人物所在的那个家族的男人们的故事,他们能回到过去,改正过去所犯的错,比如在这里说错的一句话,在那里搞砸的一次约会,最后得到真爱并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正如影评家安东尼·莱恩(Anthony Lane)所说的,真正应该做的聪明事,是翻阅今天的报纸,然后回到过去,给赢得比赛的那匹马下注,这多么有《回到未来》(Back to the Future)的风格啊!不过,一个多世纪以来时间旅行的作品都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了,进行这类虚构的时间旅行的,很少有真正聪明的人。很显然,我当然也希望能回到过去不按下“购买”键。

比尔·奈伊之所以能吸引我,并非因为他的作品。我和他吃过一次晚餐,同桌的还有他当时的妻子黛安娜·奎克(Diana Quick)。我发现,他简直就跟在大部分电影和戏剧中一样:完美无瑕的西装配上沉重的眼镜,还有英式、无可挑剔的温文尔雅的风度与骑士气概,他能让你相信他所说的每一句话,而这若不是因为博学多闻,便是因为他幽默风趣至极。我真正喜欢他的一点,是他似乎分毫不差地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被问到闲暇时做何消遣时,他说自己会看足球赛事的电视转播,尤其是冠军联赛——他简直是痴迷于冠军联赛。事实上,他甚至用还可以看多少季冠军联赛来计算这辈子还剩下多少时间。在未来的25年里,如果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能够以快速传球的风格和不可持球超过7秒钟的严正训令来讨好一个优雅而风烛残年的灵魂,那他就不枉此生了。

随着手肘痊愈,又可以重拾书本,我觉察到:周遭的每一件事物中都带有对时间的探索,每一个故事、每一本书、每一部电影都是如此:它们都具有时间敏感性或者取决于时间,而且所有不是设定在想象的时间中的事物都是历史。

报纸或电视上的事,很少是真的值得报道的,其中首要的是文字。例如,《牛津英语词典》每3个月就会在第3版的在线版本中添加大约2 500个新造或修订过的词和词组。在这些新词中,有很多是俚语,也有很多是从流行文化或科技用语中衍生而来的。相比于新词,《牛津英语词典》也维持着一份常用的旧词清单,我们大可以猜到有哪些,如the(此)、be(是)、to(到)、of(之)、and(与)。那么,最常用的名词有哪些?Month(月)排名第40,life(生活)排第9,day(日)排第5,year(年)排第3,person(人)排第2,而最常用的名词是time(时间)。《牛津英语词典》注意到了人们在词汇上对“时间”的依赖,不仅是将它视为一个词语,同时也将它视为一种哲学:依赖时间的行动及词组多于依赖其他词的,如on time(准时)、last time(上次)、fine time(愉快的时光)、fast time(夏令时间)、recovery time(复原时间)、reading time(阅读时间)、alltime(空前的)……时间在生活中的地位牢不可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仅仅是检视这份清单的开头,就可能会让人不禁联想到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也走得太快,以至于无法重塑时间或让它完全停止了。然而,下一章会讲到,曾经有一段时期,在人们的观念里这些事都是既可遇又可求的。02历法,为生活提供稳定的管理方案

鲁思·尤安(Ruth Ewan)有一个既宽敞又明亮的房间,可以俯瞰伦敦的芬奇利路。马勃、核桃、鲑鱼、小龙虾、红花、水獭、金篮花、松露、糖枫、压酒机、犁、橙子、起绒草、矢车菊、鲤鱼……2015年1月底,她在这个大房间里摆放了360件物品中的最后一件,试图逆转时间。1980年,尤安出生在苏格兰的阿伯丁,后来,她成了一位艺术家,对时间以及时间的极端野心无比狂热。她将这项逆转时间的新计划称为“回归田野”(Back to the Fields),充满勇往直前的勇气,并弥漫着令人惴惴不安的气氛。所以,难免会有人怀疑这是某种类似于祭天的疯癫行径。

这确实很像巫术。这360件物品基本都要放在镶花的地板上。因为有些生鲜在室内条件下很容易腐坏,所以尤安的摆放偶尔会有不连续的地方。例如,葡萄很快就会腐烂,因此她或者她在卡姆登艺术中心(Camden Arts Centre)的助理就得到附近的超市买新鲜的来替换。这些物品使她的计划看起来像一场大型的丰年祭,而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项计划没有任何宗教目的。

这些物品可不是顺手拿来并随意摆放的。以冬大麦为例,尤安刻意用鲑鱼和夜来香将它与六棱大麦隔开,洋菇和大葱之间则隔了60件物品。这360件物品被分为30组,代表一个月的天数;每个月再分为3个星期,每个星期10天。不过,一年的天数仍维持365或366天。这种新算法造成的5~6天的缺口以节日补足,包括美德、天赋、劳动、定罪、幽默,闰年则还包括革命。这一整个概念本身就是一场大革命——它绝不仅是一种别出心裁和发人深省的艺术,而是以鲜明的方式呈现了这样一种观念:当现代性在大自然的领域里自由奔放地发展,时间可以重新开始。

鲁思·尤安正在重建法国共和历(French Republican calendar),这是在政治上和学术上拒绝旧制度,认为传统的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即公历,应该和法国的巴士底监狱一样被彻底攻破。

令人惊讶的是,法国共和历曾风行过一段期间,毕竟,连断头台都依然能在秋阳之下闪闪发光,所以这款历法会流行或许也就不太令人惊讶了吧。虽然法国共和历的问世可以追溯到1792年9月22日(葡月悬钩子日),也就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国之日,但它正式启用却是在1793年10月24日(雾月梨日)。这款激进的历法使用了12年(7)多,直到1806年1月1日,拿破仑·波拿巴废止了它。将一天分为10小时会发生什么

鲁思·尤安的这个房间位于伦敦西北部,外面有她的第二项重建的杰作——一个高挂在墙上的只有10个小时的钟。它的依据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另一项想要重新规划时间的实验,当时,法国曾以10进制的钟表来彻底重新分配一天的时间,但以失败告终。

12年前,尤安曾尝试以她不正确的时钟混淆整个城镇的时间。2011年的福克斯顿三年展(Folkestone Triennial)是一届完全仰赖时间规律而进行的展览,并且特别展示了10座她的10小时钟——它们被很有心机地分散在整个城镇,比如一座放在英国知名百货公司Debenhams,一座放在市政厅,一座放在古文物研究书店,还有一座装在当地的出租车上。

这具10小时钟有几分钟看起来是正常的,至少可以说跟12小时钟一样正常。10小时钟将1天的时间缩减为10个小时,每小时分为100分钟,每分钟再细分为100秒。因此,每1革命小时就是12小时钟状态下的2小时24分,1革命分是1分26.4秒。在10小时钟上,代表午夜的10点在正上方,代表正午的5点在正下方。看到10小时钟时,习惯了12小时钟的人通常会需要一会儿来推测时间。法国人,至少是18世纪90年代那些认为精确的时间非常重要且负担得起新计时工具的法国人,不得不吃力地配合这套国家推行的新时钟。直到17个月后,他们才得以摆脱,就像摆脱一个噩梦一样。虽然偶尔会有死心眼儿的人再次采用它,如同有些人想要把大洋洲放在地球仪的上半部分(8)一样,但它依然被认为是一个时代的错误。

尤安告诉我,她制造这些时钟是想知道它们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之前,她只在瑞士的一个博物馆见过一座还能运转的,在法国也见过几座。不过,她去接洽钟表公司谈她的构想时,“只引来了一阵嘲笑”。接连失败了六七次后,她才找到一家名为坎布里亚钟表公司(Cumbria Clock Company)的公司愿意做这件事。该公司的网站宣称他们有非常棒的“公共时钟制造术”,即使是到最小的教堂为钟表的齿轮上油,他们的员工也会兴致盎然,将其当成大问题来解决,就像是处理索尔兹伯里大教堂和大本钟的任务一样。不过,他们没有制作过10小时钟这样的机械装置,更别说一次做10个了。

尤安在福克斯顿的这个干扰性展览上有一个耀眼的标题:“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我们想成为的人。”这个标题来自电影《龙蛇小霸王》(Bugsy Malone)的插曲。尤安特别喜欢第二句歌词:“改变永不嫌晚。”时钟是一种“古老的玩意儿,却也谈论着未来”,尤安说,并且确切指出时间的本质:“我在影射一个事实——我们拒绝过这个时钟一次,但是它还会卷土重来。”

这些时钟被安装在公共场所之后,人们觉得它难懂极了。许多人看它一眼,说道:“好吧,我知道了。”实际上,他

们也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看懂:他们把它当作20小时钟,而非

真的当作10小时钟。但事实上,在一天中,时针只会转一圈,

而不是两圈。

在我们聊天时,鲁思·尤安对时间的痴迷完全没有一丁点儿减弱的迹象。那时,她刚开始在剑桥大学担任驻校艺术家,在那里跟植物学家一起工作,分析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在1751年发现的伟(9)大的花钟。林奈是一位瑞典植物学家,曾经提出了一种错综复杂的植物陈列方式。植物排列成圆形的钟面状,每天植物都会在大自然安排的时间下开放和闭合,供人精确或至少大致地计时。不过,植物会受到日照、温度、降雨和湿度的影响,而林奈在瑞典的乌普萨拉市(北纬60º)列出来的对应植物也并不都是同一季节的。19世纪,人们曾进行过多次尝试,想要将这种时钟付诸实践,最后却证明了它终归只是一个理论。然而,时间被重新想象并再次创造了,其细腻的命名方式呈现出了一种优雅流畅的氛围,就像40年后在法国所见到的一样:草地婆罗门参上午3点开放,蒲公英上午4点前开放,野生菊苣上午4~5点开放,猫耳菊上午6点开放,苦苣上午7点前开放,金盏菊下午3点开放。

身为艺术家却重新发明时间,会面临现代版画家和陶艺家不会遭遇到的两难困境。尤安的“回归田野”历法展最棘手的地方在于,如何取得那些在过去200年里早已过时的鲜为人知的植物和物品。“一开始我想,什么东西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但现在我知道了,并不是这样的。”加入这次展览的最后一件物品是一个簸箕。不久以前还到处都能看到它,如今却只能在一位牛津大学教

授那里找到,它是那位教授的私人收藏。

有一位前来卡姆登艺术中心参观尤安展览的访客,比大多数人都了解时间的紊乱。他叫马修·肖(Matthew Shaw),是大英图书馆的研究员。他的博士论文写的是大革命后的法国,后来出版成书,也被转化为一场45分钟的演讲。这场演讲以华兹华斯著名的乐观主义的诗句开场:“在那个黎明之际,活着是幸福,而青春红颜则宛如天堂!”马修·肖解释说,法国共和历企图将整个国家拉出世上现有的时间表,重新开创历史,并让全体国民都拥有共同而明确的集体记忆。为失序的国家赋予秩序,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做法。

马修·肖检视了法国共和历中的俗世元素,它革除了宗教节庆与圣人纪念日,强调时间本身所蕴含的工作伦理——时间经过重新安排,能够使工业革命前的法国在农场和战场上都更加有效率。每个月被分为3旬,每10天为1旬,每旬休息1天,而非每7天休息1天。也就是说,没有了安息日,并且人们发现新的休息日带有许多积极的义务。在带领参观者游览时,马修·肖这样说:各位如果仔细观察就会注意到其中有个模式,那就是每到一

个第5天和第10天,就会有某个项目脱离顺序,无论那个项目是

动物的还是器物的,都是如此。在第10天,所有人都应该聚集

在村庄里,一起唱爱国歌曲、研读法律和享用大餐,当然,还要

学习使用十字锹。

法国共和历之所以会失败,这或许是其中一个原因。不过,还有其他的更重大的理由,例如春分、秋分的偏差。法国共和历不仅是一种历法,还充满了政治意味,代表极端的农业作风,并且加强了自己的历史感。除此之外,马修·肖指出:“想要以这种历法统治整个帝国是相当困难的。”法国共和历把事态弄得更复杂了,就连12个月份都有了新名称——由法布尔·代格朗汀(Fabre d' Églantine)这位诗人兼剧作家选用。不过,不久之后,代格朗汀就因为金融犯罪以及与罗伯斯庇尔的关系而被送上了断头台。在这12个月中,雾月(Brumaire)是从10月22日(苹果日)持续到11月20日(滚筒日);雪月(Nivôse)则是从12月21日(泥炭日)到1月19日(筛子日)。只要学会了,一切就会变得很简单,但依然很少有法国人会或者想学习怎么用它。

马修·肖的导览将近尾声,参观者开始离去,并纷纷向他颔首致意。他在榛子所代表的2月15日停下来,说:有一件非常巧的事:今天我们得到消息说米歇尔·费雷罗(Michele Ferrero)过世了,享年89岁。而他就是靠能多益(Nutella)榛子巧克力酱致富的。

马修·肖导览的倒数第二站是热月(Thermidor)洒水壶日,也就是7月28日。这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盛暑,在1794年的那一天,罗伯斯(10)庇尔遭到处决,曾主导恐怖统治的他受到了恐怖的反噬。将一年分为25个月会发生什么

法国共和历既疯狂又精彩,它就仿佛存在于时间之外一样。然而,我们的判断只不过是来自习以为常的生活以及时间本身。世界上有多种历法,每种历法自有其框架,且融合了各种逻辑、自然科学和独断性。时间的历法系统安排了我们的生活,使它有了貌似进步的外表。或许,我们也希望生活能因此具备一致性的意义吧。

历法这样的系统未必是绝对无误的,也未必是我们可以一直仰赖的对象。或许有一天我们会大梦初醒,发现星期二并不是在它平常所处的那个位置上,10月也已经彻底消失不见了。

法国共和历还有非常与众不同的一个方面:它是一夜之间形成的,而且是横空出世、前所未闻的。对于以往的所有历法观念,历法历史学家总是喜欢标榜其“深刻的稳定性”,而至此,这已被破坏殆尽。要知道,对于欧洲以往的历法和古代文明世界的历法,我们都倾向于认为是随着人们在天文方面的认知增加和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即使是宗教历法,也是彼此借鉴,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和日月食的共同基准为依据的。

但是,如果认为法国共和历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历法中强加政治观点,那可就大错特错了。所有历法都或多或少在施加某种秩序和控制,而且本身都是政治性的,宗教历法更是如此。以古代的玛雅历来说,它很巧妙,但也确实很令人困惑。玛雅历中有两个系统,一个是365天的,一个是260天的。其中,260天的系统也被称为圣圆(Sacred Round),包含20个不同的日期名称,如Manik、Ix、Ben和Eiznab,它们分布于一个内圆的圆周上,该圆包括13个日数,因此一年结束于第13,也就是Ahau。365天的系统包含18个月,每个月为20天。由于这18个月总计360天,与日月的循环节奏不合,因而剩下的5天被视为影响重大,玛雅人通常会留在屋里向众神祈祷,乞求不会有噩运降临。这些都是可怕的宗教预言,也彰显了祭司的力量。

15世纪与16世纪早期的阿兹特克历法也是按照类似的循环运作的,再加上制度化的控制,即刻意利用各种宗教节庆和其他日子,将这个庞大帝国的不同省份统一起来。阿兹特克历法的高潮是新火仪式(New Fire),在每52周年的循环结束时举行。

儒略历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历法,从公元前45年开始生效,包含12个月,年平均长度为365.25日,以太阳年为基准。1582年,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保留了其月数和天数,但将一年持续的长度稍微缩短了0.002%,以便反映更精确的天体运(11)行规律,并重新安排复活节的日期——这是第一次庆祝复活节。

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格里高利历才被人们接受,其中,天主教国家接受得心不甘情不愿,在整个欧洲造成了异常反应。1715年4月22日,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在伦敦观察到了完整的日食,欧洲其他地区的人则在5月3日才看见。1752年,英国及其美国殖民地终于开始使用新历法,但仍有一群人在骚动着,高喊着:“把我们的11天还回来!”日本是在1872年接受新历法的,俄罗斯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加入的,希腊是1923年,土耳其一直坚持使用伊斯兰历法,直到1926年才接受。

对于管理生活的方式,人们的选择充满了随意性。2013年11月,B. J.诺瓦克(B. J. Novak)在《纽约客》上用《发明历法的人》(The Man Who Invented the Calendar)一文很高明地恶搞了这种现象。这篇文章以平铺直叙的方式描写了他的发明的伟大逻辑:1年有1 000天,分为25个月,每个月分为40天。以前怎么没

有人这么想过呢?

这个历法一开始进行得很顺利,但到第4个星期的时候发生了危机。诺瓦克如此记录:人们都恨透了1月,想要它快点结束。我试着说明那只不过

是个标签,即使结束了它也不会有任何差别,但没有人听得进去。

10月9日,诺瓦克写道:这么久没记录了,真是不敢置信!今年夏天真是太棒了,收

成也很好……这一年过得真好,然而现在还只是10月。后面还有

11月、12月、13月、14月、15月、16月、17月……

很快,诺瓦克就决定提前结束这一年,而他的朋友们都表示支持。但是,在圣诞节那几天,他有些心神不宁:“12月25日——为什么今天我觉得这么孤单、寂寞?”“12月26日——我为什么这么胖?”怀旧是一种病吗

到了1830年的法国七月革命时,没有人敢再提出制定新的历法(12)或改变时钟的钟面了。倒是有另一种痴迷似乎席卷了19世纪早期的法国,至少可以说席卷了精神分析档案簿——回顾过去的行为变成了一种的疾病。看似大爆发的怀旧现象,让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医学界大为着迷。

最早的案例之一,是关于一位上了年纪的租房者的,他住在巴黎拉丁广场竖琴街的一处出租房里。他非常以自己所住的公寓为傲,因此,在得知为了街道扩建,房子将要被拆除的消息时,他崩溃了,崩溃得整天躺在床上不肯离开。房东再三向他保证,新住处的条件更好,而且非常明亮,但他仍然毫不动摇。“这里不再是我的住处了。”他诉苦说,“我深爱着这间房子,这是我亲手布置的。”就在拆除房子之前,他被发现已经去世了,而这很显然是“绝望令人窒息”了。

另一个案例也发生在巴黎,主角是一个两岁的小男孩,叫尤金。尤金完全离不开保姆,只要一回到父母身边,他就会全身软弱无力、脸色苍白,双眼紧盯着保姆离开的那道门不放。直到与保姆团聚,他才会再次开心起来。

这类案例让法国人束手无策。文化历史学家迈克尔·罗思(Michael Roth)认为,怀旧是“一种痛苦。在医生眼中,它有可能致命且会传染,并且和19世纪中叶法国人的生活有某种深刻的关系” 。其中共同的原因是过度喜爱早期的记忆,而且,整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在用心追求现代性,怀旧则会让人被社会抛弃。

这种痛苦第一次被归类为疾病是在1688年,出自瑞士医生约翰尼斯·霍弗(Johannes Hofer)之手,他结合nostos(归乡)与algos(痛苦)这两个希腊词组成了nostalgia(怀旧)。17世纪早期,(13)心痛(mal de corazón)这种痛苦出现于在三十年战争中被送回家乡的一群军人身上,而且看起来确实像是一种特别折磨军人的疾病。很显然,瑞士军人一听到牛铃声就会想起家乡的草原,因而潸然泪下,更别说听到挤乳歌《克许-瑞恩》(Khue-Reyen)了。这首歌非常能弱化军心,因此,若是有人胆敢演奏或者蓄意吟唱它,已经足够行刑枪队侍候了。怀旧是第一种与时间有关的疾病,它的受害者是渴望往(14)日时光的人。

不过,怀旧并不是与往日有关的疾病。如今,我们对所有事物都会怀旧,即使是心理分析师的沙发,也要为其他更重要的问题腾出来,轮不到怀旧。我们喜欢复古的东西,我们喜欢历史,网络是因为中年人或者说男性渴望买回逝去的青春才蓬勃发展起来的——不论他们想要买的是可标价销售的玩具还是能抢救的汽车,时间都没有让这些物品凋零,反而增加了它们转售的价值。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把怀旧当成疾病,而是将其当成消费主义的毛病,而且它也逐渐不再完全是负面的。随后你会在本书中看到,逆转时间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生活方式,就像慢生活早已从业余人士的消遣变成了可以大赚其钱的运动一样。如何让时间“停止”

法国人喜欢转变时间固有的流动方向,这个习性一直延续至今,当然,结果也是同样的徒劳无功。不过,现在的反弹更加极端,也更加自我嘲讽,人们想要的不是重新规划历法,而是完全废除历法。2005年除夕夜,一个自称方拿肯(Fonacon)的抗议团体聚集在靠近法国南特的一个小镇,企图使2006年暂停。这个团体有几百人,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2005年不是太平年,2006年还有可能更糟,因此,他们试图用唱歌以及砸烂几具老爷钟的方式,象征性地使时间停止。

当然,这并没有用。一年后,他们又试了一回,又有几具无辜的时钟壮烈捐躯,然而世界依旧正常运转着。来年,他们再度尝试,结果却仍旧令人失望。这件事让我想起了一个多世纪以前另一次比较严肃的事件。1894年2月15日,一位叫马夏尔·布尔丹(Martial Bourdin)的法国无政府主义者,在英国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庭院内遭遇不幸。当时,布尔丹身怀炸弹,而炸弹意外引爆炸断了他的一只手,并在他的肚子上开了一个大洞。

一听见爆炸声,天文台的两名员工就从办公室冲了出来,到达事发地点时,布尔丹还活着。不过,他只撑了一个半小时。警察检查他的尸体时发现他身上带着大量的现金,警察认为这是跑路费,让他在完成任务后能够迅速逃回法国。那么,他的任务究竟是什么?之后的好几个星期,整个伦敦都陷入了猜测之中,10年之后,这更是启发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创作了小说《秘密特工》(The Secret Agent)。直到今天,我们也不清楚布尔丹的动机:他可能是为共犯携带炸弹;也可能只是为了引起恐慌和混乱;不过,其中最离奇也最有法国风格的看法是,他想让时间停止。

方拿肯团体并没有奉布尔丹为英雄,但他们确实可能怀有共同的野心。2008年除夕夜,方拿肯再次尝试停止时间,并且提出了新的口号:“现在是过去比较好!”(It was better right now!)一位名叫马里-加布里埃尔(Marie-Gabriel)的男子解释说:“我们反对时间的专横,反对历法的无情冲击,我们宁愿在2008年原地踏步!”他们在巴黎的抗议行动参加的人最多,共有1 000人聚集在香榭丽舍大道狂嘘新年的到来:所有时钟都走到了12点,于是抗议群众一起攻击时钟。然后,哇哩,2009年到了。

我们总是喜欢将可以让时间停止的想法当成异想天开,或者认为是电影里才有的玩意儿。如果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人认为这种事情可信,那我们应该将这种欲望归功于乐观、热情以及另外一项革命——一项尚未发生的关于旅行的革命。火车正在奔驰而来,这可是一件实实在在且严肃的事,而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火车将改变一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