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景观创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6:45:34

点击下载

作者:周武忠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现代景观创意

现代景观创意试读:

景观学:“3A”的哲学观

1“3A哲学观”的提出

景观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一直致力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其发展历程来看,景观学始终与3 A即农学(Agriculture)、建筑学(Architecture)和艺术学(Arts)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观学的发展过程正是“3 A”不断融合,从而形成崭新的景观哲学观的过程。鉴于当代景观学体系不清、内涵含混,景观行业内呈现出的无序性现状,当代景观学的发展更需要这三者的共同驱动,因此,笔者在多年前提出了关于景观学的“3A哲学观”,可以作为景观评价标准的一种选择思路。“3A哲学”及其指导下的景观学的提出,建立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以及学科发展层面的依据之上。我国的景观事业在经历了近代的战乱和动荡之后,直到新中国建立才重新复苏。当时的园林专业主要设置在一些农业院校的园艺系和一些工科院校的建筑系中,前者主要教授观赏植物的栽培、应用和一些造园理论,后者则主要从空间布局、建筑艺术的角度教授园林和相关的工程知识。这种学科设置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景观和农学、建筑学的紧密联系。在当时,由于国家经济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仍然致力于解决温饱问题,景观建设主要停留在植树造林和城市绿化阶段。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简单的绿化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对于环境的需要,人们除了要在园林绿地中休憩外,还要满足精神上的审美需求。这要求景观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具有更高的艺术品位和美学修养,不仅要懂得如何建造景观,还要懂得如何将景观建造得更有美学品位,这就需要艺术学的介入,形成农学、建筑学和艺术学三位一体的景观学科构架。1.1 理论层面上的“3A哲学观”

伴随着景观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行业内呈现出了极为广泛的无序化表现,各行各业都在争相挺进景观行业。从景观名称、到内涵、到学科体系,争论得不可开交。建筑学人士认为,景观是建筑的景观,而建筑也是景观的建筑,两者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分割了,所以景观建筑(Landscape Architecture)就是普遍意义上的景观,所以把它译成景观根本无可厚非;农学人士认为,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实质上就是从园艺发展而来的,作为景观的鼻祖,Landscape Garden或者Landscape Gardening被翻译成景观也是可取的,同时农学的科技内容也是景观的植物环节必不可少的内容;艺术学人士认为,景观一词在中国,本身已经具有了现代意义,而作为景观艺术代表的公共艺术就是景观(尤其是公共景观)的标志,由此以Landscape Art或者Landscape Design作为景观的代名词再合适不过。

笔者以为,在此问题上争论谁包含谁并无太大意义。不妨就从名字上来直译每个专业门类,我们发现Landscape Design是景观设计,Landscape Art是景观艺术,Landscape Architecture是景观建筑,Landscape Gardening是景观园艺。直译之后,整个线索变得明晰起来,其实它们谁也不能包含景观学科的全部。我们鼓励学科间的渗透和学科融合,但是并不代表可以以偏概全,从高校的学科背景角度看,我们必须归纳这个体系,从而从更高的层次上提出对景观学的理解。鉴于笔者常年的3A领域研究实践,深切地体会到三者之间紧密而微妙的联系,为避免景观学的学科体系继续长时间混乱,景观学业内亟须一种理论体系来规范自身的发展。美国哲学家尼古拉斯·雷舍尔在《复杂性——一种哲学概观》一书中就曾提及:“复杂性是实在(reality)的一种深刻的特性。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它复杂到自然的复杂性就是无穷无尽。”吴良镛在《人居环境科学与景观学教育》中论及景观学学科体系时说:“多学科融贯思想更为明显”,杨建辉等学者也指出:“景观学在我国还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既不同于以往的风景园林,也不等同什么环境艺术,而是知识背景宽广,多学科交叉,理工文史知识都有所涉猎的复杂学科。”詹姆斯·科纳在《复兴景观是一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文中亦云:“一个综合各学科知识的观点对于理解当代景观现象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跨学科的思想交流长期以来影响着设计实践、表现模式和建成环境外观的性质。”同时,景观学的研究对象也完全具备“复杂性”所界定的“兼备多种组分要素、结构要素和功能要素”,由此,我们可以将“3A哲学观”引申为一种在本质上是以“复杂性”为核心而建构的系统化整体观的景观哲学。1.2 实践层面的“3A哲学观”“3A哲学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并不是机械生硬的,其中体现着顺畅的过渡——因为现在我们从事一个广义的景观作品的时候,其本身就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自然科学的、工程技术的和艺术审美领域的。

我们知道,3A哲学的第一个A就是农学,这里面包含着景观生态、景观园艺、景观植物等一系列内容。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研究景观,那就回到了景观最初的源头上——从景观植物的生长与保护、景观环境的优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与最大化利用等等,农学的存在有着切实的实际意义,在现代园艺科技与植物文化的完美结合方面、园艺植物栽培学方面以及园艺景观化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满足了景观的内容要求,同时对人的食用植物需求以及景观的植物维护与配备都不无裨益。而时下从事园艺者的就业形势持续向好,也正是这个原因,在欧洲园艺师也常常与艺术家划为约等号,优秀的园艺师在别墅等范围内往往承担景观师的责任,加拿大园艺师Nick认为,园艺师不仅担负着城市环境的建设,更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因此地位自然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异。园艺界的著名期刊Garden Design就是一本充满艺术气息的园艺专刊,事实上这也是3A中的两A(Agriculture、Art)结合的成功典范。同时也很好地印证了3 A理论中这两者的结合。问题在于,中国的景观学截至目前对于自然属性方面的考虑过于强调,以至于我们几乎缺失了从艺术审美角度来考虑的景观,农学几乎和艺术“老死不相往来”。

此消彼长,我国景观工程实践方面对于审美领域的不重视,导致了两者间的极度割裂与不均衡。特别是在我们中国的建设中,景观内“放什么”和“如何放”几乎都由自然科学部门与工程技术部门说了算。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后,我国每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都是同一个模式,从小区到学校到商业办公楼环境。其根本原因是大多数设计费被包含在工程费之中,而由于景观建设相较于建筑设计而言,其技术的指标含量相对较弱,于是很多工程队伍甚至不配备专职的设计师,图纸套用、混用成风的现象普遍。个性差异被降到最小,景观的艺术与审美被降到了中国近代的最低点。而在同一时期的美国却恰恰相反,政府通过相关法律要求特大城市的建设管理部门和建筑师、景观师们特别注意保持和完善城市及其附属区域的个性,在成片改造时,也力求分解出城市各区域的独特的历史风貌。虽然是现代化的改建,但建筑师们仍然花大力气去设计出各式各样,具有多种风格的建筑方案,而景观设计师也被配备了丰厚的设计费用,设计出了一批又一批提升城市形象的城市公共景观艺术。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公共艺术几乎没有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景观艺术才逐渐走上历史舞台。景观艺术应该是在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支持下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

说到工程技术,就说到了“3A哲学”的第三个A——建筑。3A中的建筑也是广义的建筑,它包含了建筑、土木工程以及建筑材料等等,此处把它归结为与景观有关的工程技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建筑业在全国各地进入了繁盛期。工程技术经验越积越厚,在国际化浪潮的驱使下完全突破了传统理念的束缚,为景观学的工程部分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但是,中国的建筑市场成了某些外国建筑师的试验场,许多造型新奇、怪异的建筑在大城市中出现,这些造型新奇的庞然大物是不是真的契合于环境、融合于景观却并不是他们考虑的内容。于是,景观学的第三个A,在对工程技术方面的充分利用之外,更要考虑的就是建筑与景观环境、人文环境、精神环境的关系问题。否则这些外表新鲜的建筑,久而久之便会变得空洞而苍白无力,等待它们的只有陈旧与落后,最后变成一座座建筑垃圾。在“3A哲学”考虑下的建筑,作为人造空间是人与自然的中介——自然、美、技术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1.3 “3A哲学观”与学科的发展

在进入新世纪之后,许多艺术学院在原来设计艺术、环境艺术的基础上培养园林景观设计人才,这正是对园林建设实践中艺术诉求的回应。当代的景观艺术是3A学科的综合,相比较建筑,它多了分自然;相比较自然,它又多了分艺术,唯有从农学、建筑学和艺术学中去广泛地吸收营养,中国景观事业才有可能重新创造辉煌。而在“3A哲学观”引导下的景观学领域是由农学、建筑学、艺术学这三大学科系统的交叉融合,旨在人与环境之间建立均衡、和谐的人类聚居景观环境系统,须在“景观设计、景观建设、景观维护”这三个方面遵循我们一直重点强调的系统化设计思路与方法。而在具体的实践对象尺度上,从设计学的视角来审视又可分为三个层次:微观意义上的景观设计、中观意义上的景观规划和宏观意义上的景观策划,这三大层面的实践行为互相嵌套、关联与协调,尺度的跨越相当宏巨,但是从宏观、中观到微观的研究路径却不能截然分开。因此,系统化的整体设计思维在实践层面的内在需要动力驱动下也在呼唤“3A哲学观”指导的新景观学的诞生。2“3A哲学观”引领下景观学理论的建构2.1 广义的农学介入景观学

广义的农学为研究农业发展的学科,而农业是关于利用土地来栽种、畜养有用的动植物,以产生人类所必需之物品的生产部门。因此,土地与人的关系至为密切,而土地可分山上、地面及水中三部分,农学即利用此三部分为经营的对象。景观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亦为土地经营——注重土地的实质设计和规划,以及自然作用、经济力和社会力等塑造环境的因素,为一综合的土地经营技艺。以3A为核心的景观学系统的分支理论之一就是探讨广义的农学以何种途径介入景观学的问题,或者说景观学是如何从广义的农学中汲取自身学科系统所需要的营养以求得学科理论来源的多样化、科学化与学科理论体系的独立性。从广义的农学中获取的理论支持主要指景观生态系统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土壤、水文、地形、气候、植被、野生动物及彼此之间生态作用关系,仅就技术操作层面而言,亦包括植物生长与生态演替、土壤科学、水文和污水处理、微气候控制、地表排水、冲蚀控制、硬体地表面的维护等等。2.2 广义的建筑学融入景观学

就中国古典园林而言,它隶属于中国古典建筑体系,它是中国建筑的一个独特分支,而我们今日亦将中国古典园林纳入景观学的研究视野,从某种程度上就将建筑学融入至“大景观”的范畴内,冯仕达在《景观学的相互关系与文化》一文中即说:“中文的‘园’通常是指结合了带有建筑物的室外空间和有屋顶的环境。”而戴维·莱瑟巴罗也明确提出了“建筑与景观共有地平线”的鲜明论点,并指出:“近来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讨论暗示对景观的思考将使建筑师重新思考设计建筑的本质和任务,将把建筑物看作整体环境的一部分,而不只是建筑学的。”莱瑟巴罗的建筑学就是广义的建筑学,是根植于整体环境的总体设计方法论,遵循了系统设计思维的“把景观和建筑理解为地形的艺术”,安妮·威斯顿·斯本在《景观中的建筑:走近统一视觉》一文中亦极力倡导建筑融入景观的“整体视野”,并发出了强烈批判的声音:“景观是原始的住宅。建筑的起源在于建造遮棚,创造庇护所。建筑是一个适应环境的强大工具,但是现在变成了一种疏远自然的工具。”大设计视野中的“建筑”应是“景观中的建筑”, “景观”也是“地形中的景观”,景观与建筑共同融会于地形之中,消失在地平线上,如同马赫·赫瑞本在《自然的回归》中论及的景观不能再被认为仅仅是建筑基地的装饰,它恰恰是融入文脉、提升经验,将时间与自然结合进入筑成世界的深层次角色。2.3 广义的艺术学导入景观学

广义的艺术学与那种将艺术只限定在视觉艺术(如书法、绘画等)或造型艺术(如雕塑等)的狭窄视野是截然不同的,它泛指所有艺术门类(设计学、电影学、舞蹈学、音乐学、戏剧戏曲学、文学等)在艺术原理性这一层面应该全面导入景观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并立足于景观学的系统特质,可将各门类的艺术知识运用到景观学的实践中去。但是,这种“导入”不同于一成不变的“套搬”,也不是艺术符号或风格的简单挪用,而是有意图、有选择性地提炼,在艺术创作原则与方法论的层面上的借鉴,例如于晓南即强调“艺术引导”在植物识别、植物生态习性和植物配置等方面的运用等。广义的艺术学导入景观学系统更是一种艺术与设计思维的导入,“发散”、“动态”、“联结”、“想象”的创造性思维体系的置入,注重对景观营造美学品质的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掌控。同时,景观学中的“艺术”是一个永恒的议题,然而一旦我们将艺术与环境整体性、人类文化研究联系起来并在景观学理论架构中建立起密切关联,那么社会文化与艺术人类学意义上的新景观将得以建构,此时,广义的艺术学将触引着新意义、新价值的景观学理论与实践形态的共同呈现。广义的艺术学导入景观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以“艺术”的镜头聚焦于艺术学之逻辑、形态、情感、观察方法、分析和整体感等基本艺术原则问题在景观学系统中的创造性生发。3 “3A哲学观”导向下景观学教育体系的构想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及随之而来的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快速推进,景观学在数年间已发展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景观学体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景观学教育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的整体系统,但其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显得相对滞后,当前国内开设景观学专业的院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诸多问题,钱学森同志就曾对目前我国高校景观学专业(园林专业)布局和课程设置的现状相当不满,“我觉得这个专业应学习园林史、园林美学、园林艺术设计。当然种花种草也得有知识,英文的Gardening也即种花,顶多称‘园技’; Horticulture可称‘园艺’,这两门课要上,但不能称‘园林艺术’。正如书法家要懂制墨,但不能把研墨的技术当做书法艺术。我们要把‘园林’看成是一种艺术,而不应看成是工程技术,所以这个专业不能放在建筑系,学生应在美术学院培养。”

就我国景观学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而言,景观艺术家(或园林设计师、园林工程师)的培养不仅可以在美术院校,还可以在任何类型院校进行,其关键是要以“3A的哲学观”来指引景观学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科观念、支撑专业、培养方案、实践主体等方面进行完整科学的专业教育体系的细致研究。可以说,用3A的理论来制定、指导我们的景观学教育体系,本质上就是景观学本身错综复杂、涉及面极广的客观需要。同时,在景观学人才培养这一最为核心的教育课题中,师资队伍的建设占据着绝对主导的地位,它直接决定了科学教育观念的施行效果、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的合理与否等重要的衍生问题。景观学人才可以在任何类型院校中培养的前提就是景观学的硬件办学条件、软性师资条件均应符合3A的教育理论的要求,即教师队伍中必须要有农学、建筑学、艺术学这三方面的人才作为景观学的教学骨干。而且,景观学的学科带头人必须要有这种整体观和系统意识,不管是在什么类型的院校,景观学学科建设均应当从这三个方面来配备专业教师、设计课程体系。

中国景观艺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景观艺术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正逐渐受到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在分析国内关于景观艺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

景观(Landscape)一词,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在不同的学科中有着各自不同的含义。艺术设计中的景观概念是从视觉艺术以及风景园林学科中“风景”、“景观”的概念发展而来,指具有审美意义的城市环境及含有审美的视觉体验。景观艺术是体现与科学结合的实践性设计艺术,既包含理性的科学分析,又包含感性的审美创造,是功能性和审美性,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结合,是一门涉及面非常广的“综合艺术”。1 研究概况

目前关于“景观艺术”的论著基本为2000年以后出版,内容主要集中于景观艺术设计方面,比如刘蔓(2000)的《景观艺术设计》、周敬(2006)的《景观艺术设计》、史明(2008)《景观艺术设计》和郑阳(2009)的《景观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原理与方法》。此外,汤晓敏、王云(2009)的《景观艺术学:景观要素与艺术原理》虽然分别阐述了景观的组成要素和相关的艺术原理,但主要内容仍是围绕景观艺术设计来展开。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里,以“景观艺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收录的文章均为2000年以后发表,共计117篇。从其出版来源看,主要发表于建筑、艺术、大学学报三大类学术期刊,其中仅有一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研究生学位论文反映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通过对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景观艺术”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有7位硕士研究生和1位博士研究生以景观艺术为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

尽管我国景观园林界的技术交流和学术会议十分活跃和频繁,然而,在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里,没有关于景观艺术的重要会议论文集收录。由此可见,景观艺术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2 主要研究成果

到目前为止,关于景观艺术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以下五个方面:2.1 关于景观艺术发展现状的研究

王静(2006)回顾了中西方景观艺术的历史沿革,并对中国景观艺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着重介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城市在大搞景观建设,提升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盲目照搬西方城市景观的做法。刘彦红(2007)认为虽然当代中国景观建设的规模和热情是空前绝后的,但同时也呈现出种种的盲目、混乱和迷惑,并尝试通过对当代景观的存在与内涵、表现与特征、现象与本质进行深度和广度的分析,来论述“与人舒适、与自然和谐”才是当代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立场。蔡强(2003)以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为例,介绍了深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城市景观的建设成就,概括了深圳城市景观的四大艺术特色。2.2 关于景观与艺术关系的研究

曹磊、董雅(2003)认为艺术与景观之间的交融始终伴随着它们的发展。在艺术与景观的种种联系中,形式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观念上是相通的,都受哲学、美学观念的影响。林潇(2003)认为设计先于艺术,设计有单纯的设计,也有融合了艺术的设计,只有加上人文情趣,融合了艺术的设计,才是真正的景观设计。虽然艺术及其思想有不同的流派和形式,但美是评判艺术的重要标准。龙赟(2004)分析了解构主义与景观艺术的关系,并通过法国拉维莱特公园实例指出了解构主义哲学在景观设计领域的运用。刘聪和陈柳均将目光投向大地艺术和现代景观的关系。刘聪(2005)认为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师在工作中积极借鉴大地艺术的创作思想和方法,经常直接运用自然材料创作出富含哲理的景观艺术作品。陈柳(2007)从分析景观含义和现代艺术的特点入手,针对大地艺术这一景观与现代艺术的交叉学科,并结合具体作品,归纳出现代景观与艺术关系相互影响和发展的趋势。沈实现(2006)认为,现代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虽然处于不同的领域,但却属于同一层面的行为模式,它们是彼此互动,同构发展的。Jean Pierre Le Dantec(2006)论述了欧洲从古代到近代,景观概念伴随着绘画等艺术及其他社会文明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历程,就从古至今园林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游娟(2007)认为现代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从现代艺术中吸取了丰富的形式语言。对于寻找能够表达当前的科学、技术和人类意识活动的形式语言的设计师来说,艺术无疑提供了最直接最丰富的源泉。汪海峰(2007)通过分析动态艺术的创作模式,研究了动态景观的发展趋向,其中包含真实运动的景观、观察者或体验者视点移动造成的动态景观、景观效果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及需要使用者参与的动态景观。冯军(2007)通过对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回顾以及分析著名景观设计师玛莎·施瓦茨的作品,研究了艺术对西方园林景观的影响,并且预示其走向现代艺术的趋势。刘博新(2008)重点介绍了当代艺术三个重要流派——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的涵义及特征,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它们对景观设计的产生的思考和借鉴意义。吴婷(2009)认为现代艺术不仅在形式的层面上丰富着现代园林的形态,而且在观念和意义的层面上拓展着现代园林的表现空间0。2.3 关于中西方景观艺术相互影响的研究

韦鸿雨(2004)认为中国现代艺术受西方艺术影响极深,并呈现出西方化倾向,但从西方的艺术中亦可寻觅到中国传统艺术的踪迹,两种艺术实际上是相互交融的。张纵(2005)以西方当代艺术与设计思潮此起彼伏的更迭发展作为西方景观艺术的主线,针对我国园林建设盲目引进西方模式的现状,探讨了我国园林应如何借鉴西方当代景观艺术这一敏感而又亟待重视的课题。于雷(2004)阐述了国内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借鉴的必要性,并根据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本质特征提出了合理借鉴的方法。鲁俊(2007)认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景观设计既要考虑继承传统,又要考虑有所创新。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会中国文化思想内涵与西方现代观念,才能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2.4 关于景观艺术设计的研究

在景观艺术设计方面的研究,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一些论著外,张平、王世永(2005)从审美的角度,对景观艺术的概念、特征、设计主旨和任务进行了论述,并从四个层次对景观艺术设计进行思考。卢世主(2006)认为,景观艺术是体现与科学结合的实践性设计艺术,通过审美创造,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从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城市建设艺术的景观渊源、风景园林文化的发展、现代艺术思潮对城市环境景观的影响是景观艺术的核心内容。刘文忠(2006)认为景观设计,是由历史、现状、未来组成的,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地方性、人文性和实用性特征,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设计师要承担起社会责任,本着对中国传统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尊的态度和文化自强的精神,以特有的艺术洞察力,用全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尽早建立“中国城市景观识别系统理论”。于宁(2006)将人的感受和设计景观的原因和方法联系起来,探讨了如何使城市更具有人性并符合人们对大环境的审美要求。向旭(2007)以主题景观艺术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实例研究,重点研究了景观主题的类型与实现,以及主题景观设计的过程。史明(2007)分析了居住区景观中存在的城市广场化、重展示而轻使用、材料滥用等现状通病,提出人类梦寐以求的诗意家园的营造,必然要以全方位最大程度对人性的关怀为基本原则。范静、杨大禹(2008)以特定的思维模式为基点,在对科学的创造性思维机制“逻辑重构”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景观艺术设计创作中存在的“逻辑重构”现象及其意义,并对现代景观艺术设计中的思维认知问题,特别是创作思维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李羽羽(2008)认为,席卷全球的生态主义浪潮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审视环境艺术,这使得景观设计师将生态主义作为内在的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已经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2.5 关于景观艺术教育的研究

史明(2004)提出,作为一个年轻的应用型专业方向,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亟待建立。文中引用了艺术教育家和理论家张道一先生提出的设计教育的“谋”、“道”、“法”理论,并以“谋”、“道”、“法”为载体,分析了当今城市建设的背景以及城市景观艺术设计和教学现状,着重讨论了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试图建构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城市景观艺术设计教学体系。郑阳(2005)提出,景观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艺术学科,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人文与艺术学科和自然学科基础上的应用性学科,同时,就该学科的学科特点、办学理念及学科的内涵在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刘志强(2006)认为,景观艺术设计学是一门多元综合的艺术设计学科,其外延和内含涉及园林、美术、建筑和城市规划等多个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型和应用型学科;针对景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和学科架构,提出了新型景观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以及培养职业化景观设计师的最终目标。3 研究展望

从上述所列的主要研究成果不难看出,我国“景观艺术”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景观”真正作为专业学科名称主要是2000年之后的事,而各方对该名称又存在颇多争议,因此将“景观”与“艺术”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则从近些年才开始。理论研究上的滞后,也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城市景观建设水平,使其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一度走过不少弯路,无论是大都市还是小城镇都出现过不少品位低俗、缺乏美感的景观作品。但同时也应看到,近些年来随着对“景观艺术”研究的逐渐加深,我国的城市景观建设也正在逐步改观,各地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功能与形式均令人称道的优秀作品。

第二,研究层次较低。纵观近些年“景观艺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多还停留在景观设计层面,主要是将园林、环境、建筑等领域的设计理论直接用于景观设计,即使研究景观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也主要是将西方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介绍给国人,缺乏对当代景观内含的深入剖析。景观艺术形式的产生,不仅仅是艺术家或设计师个人的创作,也不仅仅是受到某些思潮的影响,它要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方方面面的影响和制约,只有深入挖掘这些方面的因素,才能更加透彻地理解各种景观形式背后的真正内涵。

通过对当前关于景观艺术研究成果的总结,我们认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前沿问题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3.1 景观艺术的概念与分类研究

景观和艺术,两者都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常用的词汇,然而各自作为独立的学科名称,却至今没有人能赋予它们准确的定义。首先,景观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其涵盖面非常广,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也有不同的定义;而艺术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概念,由于每一代艺术家都努力颠覆传统、突破创新,这使得艺术的概念也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因此,景观和艺术至今都是存在争议的概念,作为这两个学科交集的景观艺术,要给它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更加困难。与景观艺术概念相伴的是它的分类问题。景观艺术作为一个偏正短语,无疑重点落在艺术二字,强调的是景观设计中的艺术成分。因此,景观艺术也应该属于艺术范畴的一个门类。但由于景观艺术概念出现较晚,所以目前在诸多艺术分类方法中,并没有提到景观艺术,这也意味着景观艺术尚未名正言顺地成为艺术家族中的一员。因此,无论是景观艺术的概念还是其分类,都应该成为将来研究的重点工作。3.2 景观艺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研究

景观艺术说到底,其实就是处理土地上自然元素和建筑元素之间关系的艺术。因此,它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三个“A”——Agriculture、Architecture和Art。也就是说,农学、建筑学和艺术学是与景观艺术最密切相关的三门学科。追溯人类景观发展史,不难发现人类最初在自己的庭园中种植植物,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瓜果蔬菜等农产品的需要,最早的水池也是为了满足灌溉需要,只是到了后来社会中出现富裕阶层之后,庭园中的植物等自然元素才从实际的农业用途转向观赏用途。由此可见,农学和景观在本质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景观又不仅仅包括自然元素,它也包括建筑元素和建造技术。无论是从宏观城市景观的尺度,还是从微观住宅景观的尺度来看,优秀的景观作品都是将自然与建筑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而两者关系能否处理好,则是一个艺术问题。此外,历史上优秀的景观作品也都从艺术中汲取营养,比如英国的自然风景园就从欧洲的风景绘画中获取了大量灵感,中国的古典园林也与中国的山水诗和山水画密不可分。因此,只有围绕上述提到的三个A来研究它们与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才有可能深入理解景观艺术的内涵。3.3 景观艺术创作规律研究

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与实践活动。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来讲,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说是千差万别,很难找出一个共同的固定模式。但从总体上说,艺术创作过程又可大致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这三个方面或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这种划分只具有相对意义,在每个阶段时常会融入其他阶段的活动。景观艺术作为艺术范畴的一个艺术门类,其创作方法在总体上也呈现出艺术创作的总体规律,但也存在其自身的独特性。景观设计师的创作活动不可能像画家、雕塑家那样自由。纯艺术领域的创作活动通常是由艺术家自己支配的,可以自由地表现艺术家的个性,但景观设计师在进行创作时必须对业主和使用者的需要、工程预算、建造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负责。因此,景观艺术的创造者并不是景观设计师扮演的唯一角色,景观设计师有着比“为艺术而艺术”更高的价值理念。因此,景观艺术创作既有和其他门类艺术创作共同的地方,也有自身的独特性,研究景观艺术的创作规律对于丰富艺术创作理论将有重要意义。3.4 景观艺术审美和批评研究

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生并表现出来。换句话说,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欣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而景观艺术的审美和绘画、雕塑等纯艺术审美又存在不同,它不仅要满足视觉观赏需要,还要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要,景观设计师也常常需要在视觉美感和使用功能之间取得平衡,一件优秀的景观艺术作品也必须是形式和功能的完美结合。此外,由于现代社会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评判更加多元化,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理想的伊甸园形象,这也使得景观艺术审美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这促使了我国景观设计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形式和手法,推动了景观设计行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也造成我国景观设计作品良莠不齐的现象。设计师往往为了满足一些业主低层次的审美趣味而创作出一些低劣的景观作品,甚至直接照搬国外或他人的形式和风格,使得许多形式丑陋、缺乏思想的作品充斥于各个城市之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蔓延,将艺术批评引入景观艺术领域势在必行。只有引入艺术批评,才能使景观真正成为艺术,才能使景观艺术具有灵魂。但就目前而言,专门针对景观艺术领域的艺术批评还较少,内容也比较零散,尚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景观艺术评价体系,这对于将来景观行业的发展也极为不利。因此,景观艺术的审美和批评应该成为未来景观艺术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3.5 景观艺术与现代社会关系研究

景观艺术与社会之间一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对景观艺术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回顾历史,正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导致传统园林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促使了现代景观的产生。此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又促进了现代景观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也产生了完全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景观形式和风格。可以说,社会的发展改变着今天景观艺术的面貌,社会因素是景观艺术发展的深层原因。反过来,现代景观艺术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也许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今天,景观设计师面对的场地越来越多的是那些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他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这与我们的先辈选择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地块进行造园活动完全不同。他们是在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上进行锦上添花,为自己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空间。然而,今天的景观设计师更多的是在用景观的方式修复城市的疮疤,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为大众创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样的景观,其积极意义已远不止于创造了什么形式的风景,而在于它对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起到了积极作用。由此看来,景观艺术和现代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密切,而这也是当前景观艺术理论所急需研究和探讨的问题。3.6 景观艺术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突飞猛进,各种类型的景观设计项目也不断涌现。大量的设计项目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景观设计人才,建立培养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的景观艺术教育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从事景观设计的专业人员主要来自园林、环境艺术、建筑等一些专业。事实上,从学科专业知识结构要求来看,任何一个专业都难以全面胜任景观艺术设计的工作。园林专业学生对植物比较了解,但设计能力有所欠缺;建筑专业学生侧重于硬质单体设计,但对植物等自然元素缺乏了解;而环境艺术专业学生虽然有较强的设计能力,但由于长期以来和室内设计专业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许多环境艺术专业学生不擅长处理室外较大尺度的景观设计工作。此外,目前的景观艺术教育大多还设置在本科和专科层次,相关的研究生专业中很少开设这一方向,这也使得高素质的景观艺术理论人才稀缺。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景观艺术教学体系,如何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培养出高品位、高素质的景观设计和理论人才仍然是一个需要探索的研究重点。4 结语

总的来看,一方面,我国“景观艺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而城市建设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因此出现了理论滞后,难以满足实践需要的情况。但另一方面,该领域也存在着巨大的研究潜力,将来随着对景观艺术各个环节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细化,一定可以对我国的景观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意义,促进我国景观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新中式景观设计创意分析

中国园林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的园林设计传统,这与任何其他类型的园林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中式景观是一种融合了现代元素与传统文化的设计风格,它不仅能充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而且能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新的表现形式。1 新中式景观概述1.1 新中式景观概念

新中式景观,从名称上理解,就是中式景观的创新。中国古典园林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的园林设计传统,中式景观所表现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其精髓,但繁复的设计风格已越来越不适合现代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并在西方园林的冲击下逐渐被淡忘。近年来,随着中国景观设计行业的日趋成熟,设计师在探索寻求新时代中国园林之路、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的实践与尝试中,一批极具中式风格的景观项目应运而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也初步形成了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新中式景观。

新中式景观不仅仅只是一种设计风格,它承载着对中国古典园林继承与创新的使命,在设计风格上,保留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基本手法,取其精华,用现代的语义诠释中国传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力求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摒弃从前在传统景观设计过程中一贯的模仿,以简洁创新的手法演绎中国传统景观的精髓,传递中国园林的艺术特色。其实,“现代建筑下的东方情趣”就是新中式的关键词,本质上仍是现代艺术下的市场与情感需求。1.2 新中式景观研究现状

关于新中式景观的研究,由于其特定的风格限制,主要还是集中在我国范围内,近年来,随着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发展,国内的学者也随之做了大量的工作,理论研究方面,龙金花的《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胡洋、刘红薇的《生命与精神的设计——解读新中式景观设计》分别对新中式景观的设计风格、基本特征以及对中国传统景观的传承进行详细分析,张研、张轩的《新中式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郭岚的《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研究》以及陶改平、禤健榕的《谈“新中式”景观设计及应用》对新中式景观的造园手法及实际应用加以详解,认为新中式景观是对中国传统园林及传统艺术的升华。

以上研究为国内目前对新中式景观设计的普遍性选题,大部分局限于对风格特征的一般性叙述、对比,视野多集中于宏观的泛泛而谈,没有从景观设计的创意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深层次的比较研究。虽然也有对目前新中式景观的代表作万科第五园的风格分析,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1.3 新中式景观设计风格

在中国,新中式景观大多运用在现代住宅区的景观设计中,也有很多中式民风题材的食街,在设计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较为成功的有“万科第五园”以及后来的“万科棠樾”,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对中国传统艺术精髓的尺度把握以及如何与现代生活相衔接。新中式的设计风格主要包括两个大方向,一是对当代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掌握之后在此基础上展开的当代设计,二是在当前时代的大背景下熟识并且能诠释出中国传统风格的文化内涵。关于新中式景观的风格特征,已有很多作者从植物配置、色彩运用以及造园手法上进行过详细分析,这里就不多重复,本文主要从新中式景观的景观意境的视角来理解其独具韵味的风格特征。2 新中式景观的意境营造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意境是最引人注目的命题之一,按《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情感融合一致而生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情景交融”。景观艺术尽管有别于其他艺术种类,但毕竟仍是一门艺术,因此,一件优秀的景观艺术作品应当具有意境,也就是首先要做到情景交融。作为一门为人类美化生活场所的艺术,它的意境美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美观,还包含着人们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追求。2.1 自然与人文

自然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自然界,另一种是指给人以自然而然、本性流露的感觉,景观中的自然属于后者。《园冶》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妙总结所表达的意思就是要在人工构筑的空间中营造一种平和的感受。新中式景观的造景营建,努力遵循大自然自由多变的法则,同时又给以典型化的提炼加工,达到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植物是景观视觉系统中最能体现“自然”的元素,新中式景观在植物配置上利用其不同的自然属性与精神品格对建筑进行空间点缀,从大量运用竹为代表的常绿树(图1、图2),到多品种的多层种植,以及用规则种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图3),高低层次配合恰当,立体组合良好,营造出具有中国文化意境的景观空间感。图1图2

景观的人文性是指景观体现出一个民族或群体共同具有的符号手法和价值观念,与中国古典园林中用具象的雕塑、匾额直接表现不同,新中式景观中人文意境多是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符号的提炼运用来表达。这些符号拥有的典故或文献都是它们的历史文化象征,中国宝贵的文字中如福、禄、寿等都是代表吉祥的概念(图4)。石榴、荷花、牡丹等都是具有美好寓意的中国传统植物,文化底蕴深厚,往往作为文化符号应用于景观设计中,以此来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万科第五园为例,在设计中将传统符号进行简化,运用在景墙、大门、廊架、景亭、地面铺装、座凳上(图5、图6);或以雕塑小品的形式出现;或与灯饰相结合(图7),从而达到了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目的。图3图4图5图62.2 静态与动态

运动和静止是事物的两种相对应的存在方式,是一对对立统一的范畴。景观开放的空间使它同时拥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属性,分别体现出不同的美感。景观的静态美,主要表现为空灵、清静,徜徉其中令人与景互相交流,心情和身体都彻底放松,获得一种安逸的享受。新中式景观的静态美从呈现方式上可以分为两种。图7

(1)空间环境的安静

在万科第五园内,随处可见大量的绿色植物装点着小区的建筑空间,营造出远离尘世的静谧安详的氛围(图8),这种环境的静态美满足了人们忙里偷闲的愿望,宋代程颢《秋日偶成》诗“闲来无事不从容”,追求闲适安逸的心态也是促成新中式景观在现代城市景观中快速发展的原因。图8

(2)心理环境的娴静

园林景观所营造的静态美,往往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静止,一声不响的死寂会让人觉得压抑,事实上,这种状态很难在自然环境中实现,因此,新中式景观的静态美并不排斥声响与动景,而是巧妙地借用寂处闻音、静中见动的对比效果,来反衬环境的静谧。枝头的鸟鸣不仅没有吵闹的嫌疑,反而更能说明幽静。心理环境的娴静既是新中式景观所营造的氛围,也是景观欣赏的前提条件之一,休闲的心境往往寄托于安静的环境,安静的环境又能催生休闲的心境,“万物静观皆自得”(程颢《秋日偶成》),实现了从美化生活环境到转变心理境界的自然过渡。

景观中的动态美往往要在运动中获得,沿着不同的游览线路,所看到的是不断变换的景观,各种景色依次进入视野,才能形成对景观整体的认识。新中式景观的动态美同样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1)运动变化的景物

任何一处景观,都离不开水景,水池、喷泉、溪流都会为景观增添许多生趣,除去流水外,各种昆虫、飞禽也是新中式景观中生机盎然的点缀,鱼类、水鸟等动物也是动态美的一部分,其动态的形象与静止的建筑物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

(2)运动变化的观看视野

景观是立体的艺术,观者的视点是固定的,而新中式景观的构景从不同的视点与视角展开,这就要求观者在游览中纵观全景,这也是动态美形成的另一个原因。2.3 时间与空间

景观艺术是一门结合时间和空间的艺术,由建筑、植物工程等多种元素构成,不仅有空间形态上的变化,还有时序上的季相变化,散发出持久的场所吸引力。在新中式景观设计过程中,规律性的天象变化都会事先考虑到,用来衬托建筑的空间感,如太阳升落引起植物的光影转化(图9)。时间意识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一种体验,具有时间意识的新中式景观就是传统哲学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理念的最好证明。图9 植物的光影

就空间形式来说,新中式景观更多情况下作为住宅或其他建筑的附属空间,范围有限,因此它在空间安排上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些经典造园技巧,在景观空间中大量使用对景、障景、框景、夹景、借景、添景、漏景、抑景等方法(图10~图12),达到了人、景、物呼应的效果,在有限的现实空间中营造出无限的想象和回味。图10 框景手法的运用图11 漏景手法的运用图12 对景手法的运用3 新中式景观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深圳万科第五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目前中国新中式景观的代表,并不是偶然。在万科第五园的景观系统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园林的影子。但是最重要的是,它并没有盲目地将西方或是古典的东西生搬硬套,而是扬弃式继承,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很好地嫁接和借鉴,既营造出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小区已经看不到传统园林中的假山叠石、亭台楼阁等与现代生活脱节的表现手法,取而代之的是将传统文化经过提炼简化的景观小品,譬如密集的青竹林、天井绿化、青石铺就的小巷、半开放式的庭院、承载文化的牌坊、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富有文化色彩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等与现代生活不背离的设计手法则得到了继承。正是对传统元素的灵活运用,使万科第五园的景观极具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既唤起人们向往过去民居生活的心理共鸣,在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与现代价值观相背离,真正做到传统与现代的融会贯通,传统的中式建筑需要这样的提升、进化和嫁接,现代的中式景观更需要传统文化的支撑。

中国古典园林于今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份宝贵的财富,更是当代中国景观能够立足于世界的一个根本。在新中式景观以后的设计过程中,我们的传统园林研究不仅不应该放弃,还需要加强,要推广和弘扬对一些传统造园手法、造园意境的追求,并一代代传承下去。因为只有在全面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的基础上,才能在今后的设计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我们当今的景观如何发展,都需要传统园林的一些精髓作为支撑,就像孟兆祯先生经常说的“天人合一”一直是我们的指导思想。

纵观世界设计史的发展,设计经历了一个从艺术转向技艺的过程,这种转向本身就说明了设计是传统走向时尚的一个过程。同时,这种设计流派的推陈出新也表明了设计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我们认为新中式景观设计不应该成为一种模式,而应该成为一种思想,所要发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精神,倡导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存状态或是生存美学。设计应该创造出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让人们能够实现艺术化的生存,这是新中式景观设计发展的大趋势。4 结语

新中式景观设计是一种将中国传统文化完美融入现代设计中的设计理念,运用现代语言来表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风骨,一个现代的景观作品,当你慢慢了解品味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在用所有可以调动的语汇讲述着关于中国文化的故事。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反观我们的社会生活,对传统文化的中式还存在一定缺失,新中式景观把传统作为一个可以借鉴和利用的行为体系去实践,为今天的生活服务,创造未来中国的历史,这种新的景观形式,使现代景观和古代园林完美地融合、混搭,虽然还不成熟,但却是中国景观设计行业未来努力的方向,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对现代文化的创造,间接推动新时期中国园林的发展。参考文献

[1]周武忠.理想家园——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比较[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2]周武忠.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郭岚.新中式居住区空间景观设计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

[4]龙金花.传统与现代的邂逅——谈“新中式”景观设计[J].园林,2009(1):38-41.

[5]吴纯,吴越.谈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中国元素[J].中外建筑,2008(7):83-85.

[6]胡洋,刘红薇.生命与精神的设计——解读新中式景观设计[J].中国园艺文摘,2011(12):98-99.

[7]张研,张轩.新中式景观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1(17):88-89.

[8]陶改平,禤健榕.谈“新中式”景观设计及应用[J].价值工程,2010(24):122.图片来源

百度图片

http://image.baidu.com/i? tn = baiduimage&ct = 201326592&lm = - 1&cl = 2&fr =ala0&word=%D0%C2%D6%D0%CA%BD%BE%B0%B9%DB

旅游景观的嬗变与视觉范式的转向

当代旅游景观有一种从“冷媒介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转变的趋向,即负载信息越来越多而要求人们深入理解却越来越少。引起景观形式变化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企业自主行为,根本上是由于当代人观看需求的变化,由于人们视觉范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种转向具体表现在视觉关注结构上从重内容向重形式,视觉行为形态上由理性静观向感性动观,视觉审美品位上由追求意象美向冲击美的转变三个方面。引起人们视觉范式转变的时代背景则是:西方文化产业的影响、消费社会带来的景观商品化和后现代主义对感官美学的推崇。

当代新兴的旅游景观表现了一种明显不同于传统景观的特点,即负载的信息越来越多,要求旅游者深度理解和介入却越来越少。借用麦克卢汉(Mcluhan)对媒介的分类概念,可以认为它正在从“冷媒介[1]型景观”向“热媒介型景观”转变。引起景观形式变化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企业自主行为,根本上是由于当代人观看需求的变化,由于人们视觉范式发生了明显的转向。

因此,深入地分析当代人们视觉范式结构的变化才能对新兴旅游景观的变迁作出合理的解释。而进一步分析人们视觉范式转变的背景则要从当代社会文化因素着手。1 当代旅游景观的嬗变

如果将旅游活动作为一种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现象来看的话,旅游景观无疑占据这种现象的核心地位。虽然旅游活动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但旅游者追寻的根本却在于通过对旅游景观的欣赏产生某种视觉愉悦及内心体验,一切活动均围绕这种景观体验而衍生展开。旅游景观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观看、欣赏的任何有价值的对象,这种对象既包括自然景观也包括人文景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旅游活动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不但激励人们对传统景观进行维护,也带来对新兴旅游景观的开发、兴建的热潮。传统上,我国旅游景观形成了以北京、西安、南京等古都为代表的历史名城景观;以上海、香港、深圳等为代表的现代化都市型景观;以黄山、西湖、桂林山水、五岳等为代表的自然山水型景观;以江浙水乡、苏杭园林等为代表的江南园林村镇景观;以及西部地貌和少数民族景观等等类型。当代旅游的蓬勃发展促发各地兴建了许多新兴景观,这些景观蕴含了时代的特色,体现了景观形式的嬗变。我们发现当代新建景观与传统景观有诸多相异之处,从实践出发可以将当代景观的变迁总结为以下几点。1.1 追求体量上的更高更大

如上海20世纪90年代兴建的东方明珠(高468米,亚洲第一高电视塔),三亚建造了世界最高海上观音像(高108米),无锡的灵山大佛(88米,号称世界第一露天青铜大佛),以及南昌、北京、广州等地竞相兴建的摩天轮,为追求世界第一而高度被一再刷新。如果考虑到全国各地兴建的许多大体量的体育馆、城市公园、歌剧院等这些兼具城市生活与旅游功能的景观,我们可以发现当代旅游景观明显存在一种追求高度、重量、体积、面积等最大化的特征。通过追求巨大的体量,当代旅游景观有一种期望以外在形式给游客带来震撼感觉的倾向。同时,通过世界第一、中国第一乃至地区第一的名号,来维护当地景观的唯一性和独特性。1.2 对异域景观符号的移植现象突出

不但中国城市的建造充分学习西方城市的形式,旅游景观对西方符号的移植现象也表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各地兴建的世界之窗,往往通过将世界各地有特色的景观进行微缩,从而实现在有限空间内盛放所有代表性景观的想法。此外,我们在许多公园或城市景观中会发现各种罗马柱、凯旋门、仿希腊雕塑、哥特式建筑、波西米亚风格等等景观符号要素的拼贴。这种景观设计上的拿来主义,与传统景观基于历史文化脉络的思路完全不同,景观形式上的奇观化追求超越了对文脉和历史的探求。1.3 动态演艺景观异军突起

我国的旅游演艺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西安的《仿唐乐舞》,开始仅仅作为静态景观的一种补充形式,但这种将音乐、舞蹈、诗歌、杂技等融于一体的新兴动态景观形式受到市场的追捧,并获得愈加重要的地位。2003年以来,旅游演艺的表演手法更加成熟,高科技手段运用更加高超,舞台效果突破传统疆域、主题特色更加鲜明、创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