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会计人·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考点精讲(2013)(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19:13:40

点击下载

作者: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公·会计人·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考点精讲(2013)

中公·会计人·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考点精讲(2013)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中公·会计人·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专用教材:会计基础考点精讲(2013)作者: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排版:吱吱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ISBN:9787542937773本书由北京千秋智业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2012年12月10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将于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新管理办法第十条提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第十二条中要求省级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和中央主管单位“接收并管理财政部下发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统一大纲、统一题库、统一标准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已成定式。

为了帮助考生有效备考,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公教育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院携手业界权威名师组成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严格依据财政部最新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要求,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无纸化考试的组卷规律和评卷原理,紧密结合考生的备考实际与工作需要,编写了本套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专用教材。

本套教材共3个系列9本书——考点精讲系列3本,全真题库及上机考试系统3本,历年真题+全真模拟预测试卷3本。其中考点精讲系列辅导用书具有以下特点:

权威 依据大纲·紧扣真题

本书以最新的考试大纲为依据,深入研究了考试真题,在全面覆盖和对应考试大纲备考考点的基础上分章节分考点进行讲解,不仅有清晰的知识结构,并且准确地对备考考点进行考情分析,归纳有效学习方法,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

精准 囊括考点·突出重点

紧密结合考试大纲列出各章知识构架,100%覆盖所有考点,突出重点难点,分节分考点细致分析,指出各节重要考点;在每章结束的时候,再次总结提炼考试的重点难点,帮助考生回忆强化学习的知识点,彻底突破每一章节的考点。

专业 结合例题·讲解透彻

在对备考考点的讲解过程中配有大量的真题和经典例题,帮助考生巩固所学知识,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另外,考虑到大部分考生都是非会计专业人员,学习时间有限,再加上大部分都是刚开始接触会计行业,因此本书尽量做到语言描述清楚、浅显,讲解透彻。

高效 巧妙点拨·加深理解

注重方法引导,书中提供大量的“专家点拨”小栏目帮助考生总结学习方法,归纳相关知识点,以加深理解,使考生在短期内快速掌握解题关键,提升能力,做到高效备考。

实用 同步训练·快速突破

在各章最后,列示经典练习题,并按考点归类编排,以达到通过练题复习考点的目的。这些练习题是根据其对应考点在考试题库中的命题类型及方式精心设计的,考生通过练习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点,并且能对其他类似考题举一反三,真正做到快速突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中心中公教育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研究院2013年1月第一章总 论本章知识框架第一节 会计概述考情分析

本节考查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也是常考查的范围。本节的出题方式以单选题和多选题为主,偶尔以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考点1 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知识点1: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它又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专家点拨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在判断题中出现“唯一”字样就是错误的。除了货币计量单位外,还可以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作为辅助计量尺度。【真题回顾】(判断)会计是以货币为唯一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答案】×。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知识点2: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最适合充当统一的计量尺度。会计在选择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的同时,要以实物量度和时间量度等作为辅助的计量尺度。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在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督和分析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计算方法。会计的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三种,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和监督职能,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专门的会计语言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它们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职能,也是会计管理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是对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出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专家点拨

会计按照报告的对象的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其中,财务会计主要是向单位外部关系人提供有关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等相关信息,侧重于过去信息;管理会计则主要是向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进行经营管理、规划和决策等所需的相关信息,更侧重于未来信息。【真题回顾】(多选)下列关于会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B.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C.核定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D.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答案】ABCD。解析: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等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考点2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备的功能。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以及评价经营业绩等,其中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是会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职能。

知识点1:会计的核算职能

1.会计核算职能的定义

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2.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1)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单位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专家点拨(1)作为会计人员要将企业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本上,主要以“钱”的形式体现出来,所以说,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2)会计的三项工作是指记账、算账、报账。(3)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真题回顾】(单选)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环节的是( )。

A.确认

B.审核

C.计量

D.记录【答案】B。解析: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对象(或称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知识点2:会计的监督职能

1.会计监督职能的定义

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2.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指标进行的。(2)会计监督要对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专家点拨(1)会计监督职能监督的不是人,监督的是企业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否有违背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现象等。(2)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两者是同时进行的,事前核算伴随着事前监督,事中核算伴随着事中监督,事后核算伴随着事后监督,以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真题回顾】(判断)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之后,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答案】×。解析: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

知识点3: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1)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3)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如果只有会计核算没有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真题回顾】(多选)下列各项关于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B.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C.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障

D.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答案】ABC。解析: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项基本职能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考点3 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知识点1:会计对象

1.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而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因此,会计对象就是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2.资金运动的过程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通常表现为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三个过程。如图1-1所示。图1-1 资金运动过程示意图(1)资金的投入。任何单位的成立,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获取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2)资金的运用(包括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开始了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工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3)资金的退出。资金退出是资金运动的终点,主要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专家点拨(1)企业应缴纳的税金有多种,如果企业缴纳的税金应计入产品成本(比如不允许抵扣的增值税等),此缴纳的税金就不会退出企业,会随同产品销售出去又将形成现金的回流,成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企业缴纳的税金是彻底流出企业(比如缴纳的所得税),它不会再为企业带来任何的资金流入,就是退出企业。(2)企业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盈余公积是企业用于明年生产再发展的资金,故不是资金退出企业,而是成为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真题回顾】(单选)下面关于会计对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B.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C.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会计对象

D.会计对象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答案】C。解析: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并不是企业日常进行的所有活动都可以作为会计对象。

知识点2: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经济业务事项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事项两类。

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是指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如购买固定资产等。经济事项是指在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如无形资产摊销等。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流动资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企业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如单位销售商品、对外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方或者提供劳务方收取的价税款(即价款和税款的合计数),单位采购材料物资按规定预付给供货方单位的账款等。

债务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各种应付款和预收款以及单位应交的各种税费等。

4.资本的增减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支出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其他事项是指除上述六项经济业务事项以外、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应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经济业务事项。【真题回顾】(多选)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内容的有( )。

A.利润分配

B.利润的计算

C.亏损弥补

D.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答案】ABCD。解析:以上选项都属于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内容。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考情分析

本节考查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概念,一般题目的难度不大。涉及的题型主要为单选题和多选题。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4 会计主体(★★)

知识点1:会计主体的概念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比如,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真题回顾】(单选)关于会计主体的概念,下列各项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B.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单位

C.可以是一个单一的企业,也可以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D.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业主作为同一个会计主体处理【答案】D。解析:当企业与业主有经济往来时,应将企业与业主分别作为会计主体处理。

知识点2:明确会计主体的意义(1)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范围。在会计工作中,只有那些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才能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那些不影响企业本身经济利益的各项交易或事项则不能加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2)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会计主体所有者的交易或事项,以及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分开来。例如,企业所有者的经济交易或事项是属于企业所有者主体所发生的,不应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但是企业所有者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所有者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

专家点拨

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其他企业的经济业务不核算,企业投资者个人的经济业务不核算。但是企业投资人投入到企业的资本或者企业向投资人分配的利润,则属于企业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纳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范围。【真题回顾】(判断)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所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绝对不包括其他企业或投资者个人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否则就不称其为会计主体。

知识点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的区别

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例如,由自然人创办的独资与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个人的经济活动以及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又如企业集团、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

专家点拨(1)一个企业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取得营业执照,当发生经济纠纷时能够出面承担法律责任;同时,企业也应建立财务会计系统,进行会计核算,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其是法律主体也为会计主体。(2)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个部门。例如企业内部的生产车间,是会计主体但却不是法律主体,当发生经济纠纷时不能够出面解决问题,而是由生产车间所属的企业出面解决问题,所以,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真题回顾】(单选)关于会计主体假设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主体就是投资者

B.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同义语

C.会计主体是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D.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答案】C。解析:企业集团、企业、企业的分厂、企业的车间或事业部,都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但不能是某个单独的人;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是不同的概念,法律主体可以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它明确的是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不是时间范围。

考点5 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消减业务。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固定资产在较长的时期内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企业能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就可以假定该固定资产在持续进行的生产经营过程中长期发挥作用,并服务于生产经营过程。此时,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真题回顾】(判断)持续经营是指企业能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因而它仅仅是种假设,缺乏客观存在的基础。( )【答案】×。解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而不是仅仅一种假设,也不缺乏客观存在的基础。

考点6 会计分期(★★)表1-1 会计分期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真题回顾】(多选)以下对会计分期说法正确的是( )。

A.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上的限定

B.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C.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

D.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上的限定【答案】ABC。解析: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上的限定。

考点7 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外商投资企业等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根据会计核算的实际需要,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这些企业对外提供报表时,应该折算成人民币,来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财务报表。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专家点拨(1)我国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不是一定要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也可以选用其他币种作为记账本位币。(2)四项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真题回顾】(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B.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

C.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D.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只能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答案】ABC。解析:我国会计核算的记账本位币并不一定是人民币,少数民族和国外企业等还可以使用其他记账本位币。第三节 会计基础考情分析

本节考查的主要内容是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这两个知识点。出题的方式以单选题和判断题为主,有时可能会涉及资料题。

考点8 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1.会计基础的概念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以什么为标准来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

2.会计基础的种类

会计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专家点拨

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真题回顾】(单选)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 )。

A.权责发生制

B.应收应付制

C.收付实现制

D.统收统支制【答案】C。解析:目前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的会计记账基础主要是收付实现制。

考点9 权责发生制(★★)

1.权责发生制的概念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收入、费用是否发生而不是以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记账基础。

2.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根据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要求,收入的归属期间应是创造收入的会计期间,费用的归属期间应是费用所服务的会计期间。(1)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2)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专家点拨图1-2 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示意图表1-2 权责发生制下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举例【真题回顾】(多选)下列关于权责发生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以本期是否有收款的权利或付款的义务为标准来确认本期的收入和费用

B.当期已经发生的收入,如果款项没有收到,就不应当作为当期收入

C.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即使款项在当期收到,也不应当作为当期收入

D.不能将预收或预付的款项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答案】CD。解析:根据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收入和费用,故选项A、B说法错误,选项C说法正确。在会计实务中,预收或预付款项,虽然款项已收到或支付,但实际的经济业务在本期并未实现,为了更加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就不能将预收或预付的款项作为本期的收入或费用处理,故选项D说法正确。

考点10 收付实现制(★)

1.收付实现制的概念

收付实现制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或现收现付制,它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为标准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一种方法。

2.收付实现制的要求(1)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其是否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2)凡是本期没有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即使应归属于本期,也不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专家点拨

在收付实现制下,对于收入来说,只要本月收到或预收销售货物的款项,就确认为本月的收入;对于费用来说,只要本月支付或预付费用的款项,就确认为本月的费用。【例1-4】2012年8月份,某企业销售了一批商品2000元,直到10月份才收到款项,在收付实现制下,2000元就应该作为10月份的收入,而不是8月份。【例1-5】2012年1月购入办公用品500元,款项直到2月份才支付,在收付实现制下,500元应该确认为2月份的费用,而不是1月份。【例1-6】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分别确定本月收入和费用的金额。表1-3 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的收入、费用确认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阐述了三部分的内容:会计概述、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其中,会计的概述中要掌握会计的概念、特征和基本职能,并且能够判断企业经济活动属于会计核算职能还是会计监督职能。会计的基本假设中,要掌握基本假设包含的内容,区分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掌握会计分期的分类。会计基础中,要掌握在权责发生制下,如何准确地判断收入和费用所归属的期间。经典习题

考点1 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1.(单选)关于会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B.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C.会计的对象针对的是某一主体平时所发生的经济活动

D.货币是会计唯一计量单位

2.(判断)会计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凡是不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都不是会计所反映的内容。( )

考点2 会计的基本职能

3.(单选)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职能的是( )。

A.确定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B.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C.记录的经济活动内容

D.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经济信息

4.(多选)下列属于会计核算的具体方法的是(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B.复式记账

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D.登记账簿

5.(判断)会计只有核算和监督两个职能。( )

6.(单选)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的环节的是( )。

A.确认

B.记录

C.报告

D.报账

考点3 会计对象和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7.(单选)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资金运动起点的是( )。

A.资金的筹集

B.资金的使用

C.资金的分配

D.资金的退出

考点4 会计主体

8.(多选)下列关于会计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

B.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

C.会计主体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是企业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

D.会计主体有可能是单一企业,也可能是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9.(单选)要求会计核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的还是企业的所有者,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的还是其他企业的会计基本假设是( )。

A.持续经营

B.会计主体

C.货币计量

D.会计分期

考点5 持续经营

10.(判断)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

考点6 会计分期

11.(单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时间段中,不作为会计期间的是( )。

A.年度

B.半月

C.季度

D.月度

12.(单选)( )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就是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会计期间。

A.持续经营

B.会计年度

C.会计分期

D.会计主体

13.(判断)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会计分期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

考点7 货币计量

14.(多选)属于企业会计核算基础条件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 )。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持续经营

D.会计分期

考点8 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15.(单选)目前我国的企业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要是( )。

A.权责发生制

B.历史成本

C.收付实现制

D.统收统支制

考点9 权责发生制

16.(判断)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凡是本期实际收到款项的收入和付出款项的费用,不论是否归属于本期,都应当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

17.(多选)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应计入本月的收入和费用的有( )。

A.前期提供劳务未收款,本期收款

B.本期销售商品一批,尚未收款

C.本期耗用的水电费,尚未支付

D.预付下一年的报刊费

考点10 收付实现制

18.(判断)收付实现制不考虑收入和费用的收支期间与其归属期间是否一致的问题。(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D。解析:货币是会计核算的主要计量单位,不是唯一单位。其他计量单位可以作为辅助核算工具。这也的货币的特点所决定的。

2.【答案】√。解析:货币计量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它要求对所有会计核算的对象采用同一种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来予以计量,并把会计主体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数据转化为统一货币单位反映的会计信息。

3.【答案】B。解析:选项B属于会计监督职能。选项A、C、D分别属于会计核算的确认、记录、报告的环节。

4.【答案】ABCD。解析:会计核算的七种方法是指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5.【答案】×。解析: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预测经济前景以及评价经营业绩等,其中进行会计核算职能和会计监督职能是会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职能。

6.【答案】D。解析:会计核算包括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报账属于会计核算的工作。

7.【答案】A。解析:资金的投入是企业获取资金的过程,是资金运动的起点,资金的投入也是资金筹集的过程。

8.【答案】BCD。解析: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都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的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某一单位或企业中的一个特定部分,也可以是单一企业,或是由几个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

9.【答案】B。解析:会计主体假设的要求是:会计核要算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的还是企业所有者的,还要分清经济业务是属于本企业的还是其他企业的。

10.【答案】×。解析:持续经营和权责发生制没有必然联系,持续经营是会计基本假设,它与折旧摊销等处理方法有关;权责发生制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

11.【答案】B。解析: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12.【答案】C。解析: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

13.【答案】√。解析:会计主体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所以,会计主体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空间范围。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因此,会计分期前提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

14.【答案】ABCD。解析: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货币计量、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

15.【答案】A。解析:我国的企业会计采用的会计基础主是权责发生制;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

16.【答案】×。解析:根据收付实现制的要求,凡是属于本期收到的收入和支出的费用,不管其是否应当归属于本期,都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17.【答案】BC。解析:在权责发生制下,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的月份,应确认为收入的月份,不管款项是否收到,所以B正确;费用受益的月份,应确认为费用的月份,不管款项是否支付,本期耗用的水电费,本月受益,应确认为本月的费用,所以C正确;因为是前期提供劳务,应将收入确认为前期月份,而不应该确认为本月,所以A错误;预付下一年的报刊费,下一年受益,本月未受益,不应确认为本月的费用,所以D错误。

18.【答案】√。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本章知识框架第一节 会计要素考情分析

本节考查的主要内容是会计要素的定义、分类和计量,会计要素的正确判定属于每年必考的知识点。本节出题方式主要单选题和多选题。

考点1 会计要素的确认(★★★)

知识点1:会计要素的概念和内容

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所作的最基本分类,也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它是构成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因素,也是设置会计科目的依据。

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反应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特定时点或特定时刻)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运动状态,反应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真题回顾】(多选)下列称为静态会计要素的有( )。

A.收入

B.资产

C.负债

D.利润【答案】BC。解析:资金相对静止状态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知识点2: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基本特征(1)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现金、银行存款可购买商品、材料和设备等,因此这些都是企业的资产。【例2-1】库存中已失效或已毁损的商品不是企业的资产。这是因为,企业虽然对于已失效或已毁损的商品拥有所有权,但是该商品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2)资产是为企业所拥有的,或者即使不为企业所拥有,也是企业能够控制的。拥有或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即指企业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使用或处置该资源。但在某些条件下,企业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够被企业所控制,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也应当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专家点拨

经营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形式。假设机器设备的租赁期限为5个月,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固定的租金,租赁期满后,机器设备返还给出租者。经营租赁租入的设备不是本企业的资产。

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从法律形式来看企业在租赁期内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很长,接近该资产的尚可使用年限,或租赁期结束时承租企业具有优先购买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该项资产并从中受益。因此,从经济实质看,承租企业能够控制该项资产所创造的未来利益。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

所以,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租赁物不是本企业的资产,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租赁物是本企业的资产。(3)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也就是说,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作为资产确认。【例2-2】如某企业6月份签订购销合同计划在9月份购入的机器设备,便不能确认为6月份的资产。

3.资产的分类

资产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1)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2)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图2-1 资产的分类

专家点拨

简单记忆:流动资产1年以内能够消耗掉,非流动资产1年以上才能够消耗掉。非流动资产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流动资产就是排除这几个非流动资产外的资产。【真题回顾】(多选)下列各项,应确认为企业资产的有( )。

A.购入的无形资产

B.已霉烂变质无使用价值的存货

C.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D.计划下个月购入的材料【答案】AC。解析: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和购入的无形资产应确认为企业资产。

知识点3: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2.负债的基本特征(1)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使用现金或实物资产进行偿还,或以提供劳务形式偿还等。(2)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对于企业正在筹划的未来交易或事项,如企业的业务计划等,并不构成企业的负债,导致负债的交易或事项必须已经发生。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

专家点拨

负债是一种“现时义务”,而不是或有义务或潜在义务,在出题时容易把这两个作为干扰项,或有义务(潜在义务)是指可能会形成企业的负债,也有可能不形成企业的负债。

3.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1)流动负债是指可以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2)非流动负债是指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图2-2 负债的分类

专家点拨(1)注意区分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表2-1 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的类别

类比理解:去理发店每次理发20元,但办会员卡有优惠,办一张200元的会员卡可以理发12次,对于客户来说,预付给理发店200元,就有享受的权利,下次去理发就不用掏钱了,直接刷会员卡就可以,所以预付款项属于“资产”;对于理发店来说,预收了客户的200元,就应该承担相应的义务,每次像还债一样,应还债12次,所以预收款项属于“负债”。(2)简单记忆:流动负债1年以内能还上,非流动负债1年以上才能还上。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流动负债是排除这几个非流动负债以外的负债。【真题回顾】(单选)下列项目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 )。

A.应收账款

B.长期借款

C.应交税费

D.预付账款【答案】C。解析:应交税费属于流动负债。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属于资产,长期借款属于非流动负债。

知识点4: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即公司股东在企业中所享有的剩余权益。

2.所有者权益的基本特征(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2)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完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

专家点拨

企业拥有100万资产,其中负债是20万元,所有者权益是80万元。如果企业破产清算后最后的资产是30万元,分配的顺序(假设只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项):应该先偿还债权人(负债)20万元,剩余10万元按比例分配给投资人(所有者权益)。如果企业破产清算后最后的资产是20万元,则全部用于清偿债权人(负债)20万元,没有剩余就不分给投资人。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1)所有者权益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

专家点拨

利得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得和损失的去向之一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2)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不同可以分为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图2-3 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专家点拨表2-2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区别

公式总结:根据下面公式作相应的计算题。【真题回顾】(多选)关于所有者权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B.企业的利得和损失可能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减变动

C.所有者权益金额应单独计量,不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D.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答案】AB。解析: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企业的利得和损失可能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减变动;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知识点5: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基本特征(1)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咨询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工业企业生产销售商品等,均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能确认为收入,而应当确认为利得。(2)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该流入不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产。收入应当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从而导致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3)收入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最终应当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不符合收入的定义,不应确认为收入。

专家点拨

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并非企业的日常活动,这种偶发性的收入不应确认为收入,而应作为营业外收入确认;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实质上属于让渡资产使用权,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出售不需要的材料,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3.收入的分类(1)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性质,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专家点拨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如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2)根据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其中,主营业务收入是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所实现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企业除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实现的收入,如工业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出租包装物和商品、销售材料等实现的收入。图2-4 收入的分类【真题回顾】(多选)以下属于收入类要素的包括( )。

A.营业外收入

B.商品销售收入

C.提供劳务收入

D.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答案】BCD。解析: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知识点6: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费用的基本特征(1)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确认为损失。(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该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3)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最终应当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不符合费用的定义,不应确认为费用。

3.费用的分类

费用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类。(1)营业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提供劳务的成本。营业成本又分为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它们是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相对应的一组概念。(2)期间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能直接或间接归入营业成本,而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期间费用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图2-5 费用的分类【真题回顾】(单选)下列不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销售费用

D.财务费用【答案】B。解析:制造费用属于生产成本,不属于期间费用。

知识点7: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利润=营业利润(日常活动业绩)+非营业利润(非日常活动业绩)

  =(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严格地说,收入减去费用经过调整后才等于利润。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费用以及当期利得、损失的确认,其金额的确定也主要取决于收入、费用以及当期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实现了利润,则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业绩得到了提升;反之,如果企业发生亏损,则表明企业所有者权益减少,业绩下滑。

2.利润的分类

利润按照其构成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专家点拨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真题回顾】(判断)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答案】√。解析: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结果,即收入与费用配比相抵后的差额、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考点2 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

1.历史成本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2.重置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则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3.可变现净值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4.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则按照预计期限内需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5.公允价值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主要应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计量等方面。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优先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能可靠计量。

专家点拨表2-3 计量属性的概念及举例【真题回顾】(多选)属于会计计量属性的有( )。

A.生产成本

B.重置成本

C.销售成本

D.公允价值【答案】BD。解析: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第二节 会计科目考情分析

本节的内容是一个重要考点,考查的重点是会计科目的五大分类、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会计科目设置的三大原则。出题方式主要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

考点3 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它是以客观存在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根据核算和管理的需要设置。

专家点拨

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科目是会计要素的具体化。例如,资产要素下的现金和机器设备,在具体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通过“库存现金”科目对现金进行核算,通过“固定资产”科目对机器设备进行核算。【真题回顾】(单选)( )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A.会计对象

B.会计科目

C.会计账户

D.明细分类账【答案】B。解析: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考点4 会计科目的分类(★★★)

知识点1: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划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和共同类科目。对于共同类科目,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不做要求。各要素与科目之间的关系如表2-4所示。表2-4 会计要素与科目类别关系表

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的不同分类,会计科目的再分类及其主要科目如表2-5所示。表2-5 会计科目的类别及其主要代表科目【真题回顾】(单选)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 )。

A.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费用类五大类

B.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C.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利润类、损益类五大类

D.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利润类五大类【答案】B。解析: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划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

知识点2: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两种。

1.总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

2.明细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3.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

总分类科目对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表

专家点拨表2-6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关系举例

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设置明细科目。另外,科目一般分到三级,不是越多越好;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统称为明细科目。【真题回顾】(多选)以下关于明细分类科目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明细分类科目也称一级会计科目

B.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做进一步分类的科目

C.明细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

D.明细分类科目是能提供更加具体信息的科目【答案】BD。解析:总分类科目是一级科目;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所以A、C选项不正确。

考点5 会计科目的设置(★)

知识点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会计科目在设置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例如,应收账款不能写成应收货款。

总分类科目是在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中统一规定的。明细分类科目除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置的以外,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

2.相关性原则

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真题回顾】(单选)每个单位设置会计科目都应当遵循相关性原则,相关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