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的历史真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20:05:07

点击下载

作者:史宗义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戏曲中的历史真相

戏曲中的历史真相试读:

戏曲与历史(代序)

小时候看戏,觉得戏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真的。长大以后才知道,戏曲中的人物和故事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历史。

那么,戏曲和历史有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每一段历史都是一部大戏,而每一部大戏却不一定是真实的历史。“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记忆中的乡村戏场里,总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动。哪个村唱戏,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都要前去凑个热闹。那种宏大的场面实在令人难忘,也令人怀念。

然而,人类的脚步走到现在,情况却大不一样了。随着影视艺术的繁荣和互联网的普及,看戏的年轻人似乎越来越少了。我不知道那些大城市剧院里还有没有年轻人在看戏。但我知道,农村的露天戏场里,已经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就连很多中年人,也懒得到戏场里转悠,更不要说像电线杆子一样立在那儿看戏了。因此,现在的农村露天戏场里,基本上只有稀稀拉拉的“夕阳红”,戏曲似乎成了老年人的专利,与那些年轻人毫无瓜葛了。

看来,戏曲要传承和发展,需要下大力气;戏曲要达到繁荣,更是任重而道远。

我经常跟一些老年朋友瞎扯戏曲中的人物和故事,比如穆桂英、佘太君,比如包拯和八贤王等等。我问他们历史上有穆桂英和佘太君这些人物吗?他们竟然笑话我“无知”,怎么会提出这样不靠谱的问题。我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历史上根本没有穆桂英和佘太君,包拯的许多故事也都是虚构的……他们跟我急眼了,说戏曲里就是这么演的,你怎么能说没有呢?于是,我们就抬起杠来,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对戏曲的虔诚令我感动,但他们把戏曲与历史等同起来的执拗观点也让我感到无奈。我想,是不是有必要探寻一下戏曲中的历史真相呢?于是,我就一头扎到史书里去了。

探寻戏曲中的历史真相,并非要与那些老年朋友论个高低,也不是否定戏曲的艺术成就,只是不想让更多的戏迷朋友因戏曲而步入历史的误区。仅此而已。

民间有句俗话:“公公背着媳妇跑,出力不讨好。”但愿我做的不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那就谢天谢地了。作者2013年5月30日

历史上有闻仲这个人物吗?

《大回朝》剧情:《大回朝》又名《太师回朝》,说的是商朝末期,纣王无道,各路诸侯纷纷起兵反抗纣王的统治。太师闻仲奉旨统兵扫平北海,得胜还朝。他见纣王宠妲己、设炮烙、施毒刑、害忠良,当殿向纣王献上安邦十策,并劝纣王贬妲己。闻仲还在朝堂之上用钢鞭将奸臣费仲、尤浑痛打一顿。

闻仲是《封神演义》里面虚构的人物,还是商朝的真实人物呢?中国历史没有记载此人。历史上商纣时期的太师并不姓闻,也就是说闻太师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时期的三公是西伯昌(后来的周文王)、九侯(一作鬼侯)和鄂侯,而没有一个叫闻仲的。商纣王荒淫无道,宠爱妲己,设酒池肉林,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纣王的行为引起诸侯的反对,他就采用重刑加以镇压,这些事在历史上都是真实的。

九侯有个女儿非常漂亮,被商纣王所纳。但这个女儿不喜欢和商纣王淫乐,商纣王大怒,就将九侯女杀了。杀了九侯女,商纣王还不解恨,竟然还把九侯剁成了肉酱。鄂侯看不惯,为九侯说了几句公道话,商纣王又将鄂侯杀死,做成肉干。西伯昌听到这些事,没敢再吱声,只是背地里唉声叹气。但是,这件事被一个叫崇侯虎(有崇氏,侯爵,名虎)的人知道了。于是,崇侯虎向商纣王告密,崇侯虎成为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告密者”。商纣王很生气,将西伯昌囚禁起来。西伯昌的手下找来美女、奇物和宝马,统统送给商纣王,商纣王才将西伯昌释放。商纣王的残暴,由此可见一斑。

商纣王手下有三个忠臣,这就是微子、箕子、比干,唯独不见闻仲的名字。微子是商纣王的哥哥,他屡次劝谏弟弟,但商纣王不听,微子只好愤然出走。比干冒死劝谏,被商纣王剖出心肝。箕子害怕被杀,只好装疯卖傻。但商纣王仍不放过他,将他囚禁起来,直到商纣灭亡,才获得自由。

如果历史上确有闻仲这个人物,史书怎么会不作记载?按照《封神演义》中的描写,闻仲是一个鞠躬尽瘁、赤胆忠心的重臣。他身为太师,位高权重,敢于痛打费仲和尤浑,这样一位重量级人物,如果真的存在的话,史书是不可能将他遗漏的。《史记·殷本纪》中有奸臣费仲的记载,但没有尤浑的名字,尤浑是《封神演义》里虚构的人物。

史书说费仲善于阿谀奉承,喜欢钱财,殷商人民都看不起他。商纣王身边还有一个奸臣叫恶来,他的特长是诬陷别人,所以各国诸侯也都不喜欢他。虽然记载比较简单,但它不仅说明费仲、恶来是历史人物,而且说明了二人的特点,这就很不简单了。可是,我们在各种史书中却找不到闻仲的名字,说明这个人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纯属《封神演义》中的虚构人物。

春秋末期倒是有一个著名的谋略家叫文种,是越王勾践的谋士,为勾践最终打败吴王夫差立下赫赫战功。《封神演义》成书于明代,难道书中的闻仲是文种的原型?这就不得而知了。

公孙子都究竟是怎么死的?

《伐子都》剧情:《伐子都》又名《罚子都》、《牛脾山》、《搴旗夺车》等。说的是春秋时期,郑庄公把母亲姜国母禁在牛脾山,杀死惠南王母后。惠南王兴兵伐郑报仇,郑庄公命颍考叔为帅,出兵抵抗,公孙子都不服。庄公令二将教场比武,颍考叔取胜为正帅,子都为副帅。战场上,颍考叔杀死惠南王,夺得全功。子都心生嫉妒,暗箭射死颍考叔,冒功凯旋回朝。

以后的剧情有两种演法。

演法一:公孙子都班师回朝,庄公出迎,并设宴庆功。庆功宴上,颍考叔之魂附于公孙子都之体,以公孙子都之口叙述战争经过,并揭露了子都暗杀自己的情形,然后把子都之魂摄去。

演法二:公孙子都班师回朝,途中心生内疚,疑神疑鬼,以为颍考叔之魂缠着他,无法摆脱。在庄公举行的庆功宴上,子都的精神完全崩溃,出现失常,自己道出了暗杀颍考叔的经过,最后咯血而死。

首先要说明的是,郑庄公、颍考叔、公孙子都都是历史人物,并非虚构。那么,戏曲《伐子都》反映的事件是否真实呢?

郑国的第一任国君叫姬友,是周宣王的庶弟,史称郑桓公。郑桓公本来是周王朝的司徒,封地在郑(今陕西华县东),即历史上最早的郑国。周幽王时期,郑桓公看出西周将要灭亡,于是将财产、部族、家属、百姓统统东移到洛阳以东。郑桓公死后,他的儿子掘突继位,史称郑武公。郑武公灭了附近的东虢国(今河南荥阳东北)和郐(kuài)国(今河南新密东北),将都城建立在新郑(今河南新郑)。

后来,郑武公娶了申国(今河南南阳境内)申侯之女武姜为夫人,武姜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寤生,一个叫叔段。寤生难产,武姜不喜欢他;叔段顺产,武姜喜欢他。郑武公快咽气的时候,武姜请求将叔段立为太子,郑武公没有答应。郑武公死后,寤生继位,这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郑庄公。

后来,武姜勾结儿子叔段要谋取君位,郑庄公毫不手软,将叔段的军队击败,叔段外逃,武姜被囚禁于城颍(今河南临颍县)。郑庄公发誓说:“不至黄泉,毋相见也。”

过了一年多,郑庄公对自己囚禁母亲的行为非常后悔,但又不好违背当初的誓言。这时候,郑国大夫颍考叔给郑庄公献东西,郑庄公赐给他一些食物。颍考叔是个大孝子,他对郑庄公说:“臣有老母,请国君将这些食物赐给臣的老母。”

郑庄公听了颍考叔的话,非常感慨,说:“我也有母亲,现在非常想念她,但又不想违背当初的誓言,这可怎么办?”

颍考叔说:“这还不好办,您挖一个地道,见了黄泉,不就可以跟母亲相见了吗。”

这个故事在历史上非常有名,在《左传》和《史记》中都有记载,至今传为美谈。戏曲《掘地见母》、《孝感天》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

话说郑国的南面有个很小的诸侯国叫许国(今河南许昌东),郑庄公早就想吃掉这个小国。他曾经向鲁国国君鲁隐公提出,要用其他地区换取许田(许国的一个地方,靠近郑国),但因为许田有周公的庙,所以鲁隐公没有答应。

公元前712年,郑庄公以许国不听周天子的号令为由,联合鲁国、齐国,一齐攻打许国。郑、齐、鲁三国约定,谁先拿下许国,许国的土地就归谁。

据《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这年五月,郑庄公准备进攻许国,在太祖庙内颁发武器。这时,公孙子都和颍考叔为了争夺兵车,大打出手。颍考叔力气大,抢了兵车就跑,公孙子都拔出战戟紧追不放。一直追到大路上,公孙子都也没有追上。为此,公孙子都就恨上颍考叔了。

到了七月,鲁隐公会合齐僖公、郑庄公开始攻打许国。颍考叔拿着郑庄公授予的旗帜率先登上许国的城墙,没想到公孙子都从下面射来冷箭,颍考叔摔下来摔死了。这时,郑国的另一个大夫瑕叔盈又举着郑庄公的旗帜登上城墙,一面挥舞旗帜,一面高喊:“国君登城了,国君登城了!”郑国的军队士气大振,全部登上了城墙,攻占了许国。许国国君许庄公逃到了卫国。

按照事先的约定,许国的地盘归了郑庄公。

战争结束后,郑庄公虽然知道暗害颍考叔的人是公孙子都,但他却佯装不知。为了给颍考叔一个说法,郑庄公让每100名士兵拿出一头公猪,每25人拿出一条狗和一只鸡,来诅咒射死颍考叔的凶手。那么,郑庄公为什么要庇护公孙子都呢?

据史书记载,公孙子都是周王朝的宗室,郑国的贵族。此人不仅武艺高强,而且是个十足的美男子。《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中有“不见子都,乃见狂且”的句子,意思是说,一个女孩跟心目中的帅哥约会,但左等右等,帅哥没有来,来的是一个愚笨的傻瓜。在这首诗里,“子都”被用作帅哥的代名词,可见公孙子都在当时是著名的美男子,有很多的粉丝。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郑庄公作为一个国君,对公孙子都十分喜欢。这种喜欢不是一般的喜欢,已经超过了限度。据此,有学者认为,郑庄公很可能是一个同性恋者,这是郑庄公不处罚公孙子都的一大原因。

公孙子都究竟是怎么死的?

史书没有记载,所以不敢妄加推测。戏曲《伐子都》虚构出公孙子都的两个死法,虽然都带有迷信色彩,但却反映了民众对公孙子都的痛恨。《伐子都》又叫《罚子都》、《搴旗夺车》,这都好理解。但为什么又叫《牛脾山》呢?相传,牛脾山是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地方,所以以地名为戏名。

介子推是被烧死的吗?

《焚绵山》剧情:

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在外19年,介子推忠心护驾。重耳复国后,称文公,大封功臣。介子推不言功,未受封赏,偕母隐居绵山。邻居解张代写怨词,张贴朝门,重耳知而亲往访请,介子推躲避山中不出。重耳火烧绵山,想逼出介子推。介子推坚持不出,母子同被烧死山中。文公追悔,为介子推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以寒食寄托哀思。

介子推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晋国公子重耳(晋文公)为了避难,在外逃亡19年,跟随他的人除了他舅舅狐偃咎犯(也叫狐偃子犯)外,还有赵衰、魏武子等数十人。介子推也是其中之一。

重耳从晋国出逃的时候是43岁,回国的时候已经62岁了。在这19年中,介子推为重耳做了哪些事?史书中没有记载。直到重耳回国途中,《史记·晋世家》中才出现介子推的名字。

关于介子推“割股事君”的故事,《左传》和《史记》中都没有记载,有记载的一部书叫《韩诗外传》。这本成书于西汉初年的著作,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组成的杂编,严格地说并不是史书。

介子推“割股事君”,说的是重耳在逃亡途中没有吃的,眼看就要饿死了,介子推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让重耳充饥,从而救了重耳一命。重耳当时非常感动,声称有朝一日做了君王,一定要好好报答介子推。

这个故事真实与否呢?因为《左传》和《史记》中都没有记载这件事,所以很可能是《韩诗外传》的作者杜撰的,目的是想说明介子推对重耳的忠诚。

公元前636年春天,秦穆公派兵护送重耳回国。到了黄河,重耳的舅舅狐偃咎犯因为在19年的逃亡生涯中多有冒犯重耳之处,害怕重耳当了国君后报复,所以主动请求离开重耳,但重耳不准。这时,介子推正在船中,他知道了这件事,就笑着说:“公子(指重耳)历尽艰辛,回国就要当国君了,咎犯以功要挟公子,真是太可耻了,我不能跟这样的人共事。”

实际上,介子推与重耳以及他的数十名随从共事19年,对这些人是非常了解的,包括重耳在内。介子推发现了他们品格上的诸多缺点,觉得将来跟他们共事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他早就有了离开重耳的打算。于是,介子推独自一人悄悄渡过了黄河。

重耳渡过黄河后,依靠秦军的力量,掌握了晋国的军队。然后,重耳到达曲沃,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文公。

随后,晋文公杀了晋怀公,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开始封赏跟随他逃亡的人员和各位有功之臣。功劳大的封邑,功劳小的封爵。然而,封赏还没有完毕,周襄王因为他弟弟发难而被迫逃往郑国,周襄王派人向晋文公告急。晋文公准备发兵去救周襄王,但考虑到自己刚刚当了国君,国内随时都可能出现动乱,所以他的封赏还没有轮到已经隐藏起来的介子推。晋文公忙着处理其他大事,就把封赏的事情暂时搁置起来,介子推也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主动请求封赏。

现在,一些人认为晋文公忘记了封赏介子推,这是以讹传讹,事实并不是那样。

介子推对那些主动请功封赏的人感到耻辱,他说:“晋献公有9个儿子,现在只剩下国君(晋文公)一人了,说明上天不让晋国灭亡。可有些人(指跟随重耳逃亡的那些人)却认为这是他们的功劳,真是太荒谬了。偷别人财物的人是盗贼,何况是把上天的功劳说成是自己力量所致的人呢?臣子把罪恶当作正义的行为,而国君却赏赐这些奸佞小人,上下互相欺骗,我实在难以跟他们相处。”

介子推的母亲说:“你何不也去请求封赏?否则的话,你就是死了,又能怨谁呢?”

介子推回答说:“明知他们是错的而我又去效仿,那罪过就更大了。再说,我已经口出怨言,决不能再接受他的俸禄。”

母亲说:“即使是这样,也应该让国君知道一下你的情况,怎么样?”

介子推说:“话是身体上的装饰,身体将要隐藏起来了,还要装饰干什么?如果跟国君说了,反而意味着你要求取富贵。”

这样,介子推和母亲一同到了绵山隐居起来。

介子推的随从觉得这样很不公平,就在宫门上挂了一张牌子,上面写道:“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这里的龙指的是晋文公,“五蛇”指的是跟随重耳逃亡的五个人,即狐偃咎犯、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和介子推。意思是说,当年重耳逃亡,五个人忠心耿耿辅佐他;现在,重耳当了国君,其他四人都封官晋爵,只有介子推一人独自哀怨,最终没有自己的归宿。

晋文公看到这个牌子,说:“这说的是介子推。我正为王室的事情担忧,还没有考虑他的功劳。”于是,晋文公赶紧派人去叫介子推,可此时的介子推早已到绵山去了。晋文公派人四处寻找,最后知道了介子推的去向。于是,他把整座绵山都封给了介子推,作为介子推的封国,并起名为“介山”。晋文公这样做,就是以此记载自己的过失,表彰那些好人。《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和《史记·晋世家》对这件事都作了记载,说明晋文公并没有忘记介子推的功劳,只是由于政务繁忙来不及封赏而已。介子推隐居绵山,是他不愿意与那帮“奸佞小人”相处共事的缘故,并非因为晋文公忘记了给他封赏,他才赌气隐居的。

那么,晋文公火烧绵山的事情是真的吗?《左传》和《史记》中同样没有记载,有记载的是《吕氏春秋》。《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如果火烧绵山的故事是真实的,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采纳呢?所以,晋文公火烧绵山的事情是不可靠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山先生在2011年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述《春秋五霸》中,也讲到了介子推“割股事君”和晋文公火烧绵山的故事,但李山先生同样认为这些都是传说而已,并非历史的真实。至于今天我们过的“寒食节”,大家一致认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实际上也是一种传说而已。其实,寒食节的来源,与远古时期人类对火的崇拜有关。古人生活离不开火,但火又经常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古人认为火有神灵,要祭祀。每年祭祀的时候,各家要熄火一次,然后重新燃起新火,这叫改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禁火节,后来又转化成寒食节,用来纪念介子推,从而使这个节日有了更深刻的意义。

李离伏剑护法的故事是真的吗?

《失刑斩》剧情: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壶颉(xié)草菅人命,被大夫李离告发,免去官职。李离奏请晋文公制订了“失刑则刑,失斩则斩”的法令,铸铜鼎之上,并主管刑狱。

壶颉多年离家未回,妻子在家中生活艰难,常得到乡邻曹文丙的帮助。壶妻被迫当了金钗换钱度日,曹文丙好心替她将金钗赎回。不料壶颉免官回家,疑心妻子与曹文丙有染,严刑拷打曹文丙,并欲追杀妻子。妻子藏身酒店,壶颉追至,杀死酒店女,并咬下曹文丙的舌头放在酒店女口中,假造作案现场,造成了李离错斩曹文丙。事后,李离得知真相,痛悔万分,亲自调查核实后,鼓励曹母状告自己。在平反冤案、杀掉壶颉后,曹母要闯宫替李离说情,但李离不肯贪生坏法,用晋文公赐给他的宝剑伏剑而亡。

戏曲《失刑斩》再现了春秋时期发生的一个悲壮故事,主人公李离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史记·循吏列传》记载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李离是晋文公时期负责全国刑狱的最高法官。有一次,他听取了属下人的错误报告,将人错判了死刑,以致酿成冤案。案件的真相大白之后,李离非常自责,命人把自己捆绑起来,押到朝廷,请求晋文公处自己死罪。

晋文公知道李离是个非常正直的好官,舍不得杀掉他,于是对李离说:“当官的有贵贱之分,刑罚也有个轻重。你这次判错了案子,是你手下人的过错,并不是你的罪过。”

李离说:“我是负责全国刑狱的最高法官,并没有把这个职位让给属下;我领的工资很多,但也没有把多出来的工资分给他们。如今我判错了案子,却要把罪责推给属下,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李离坚决要求晋文公判自己死罪,晋文公说:“照你这么说来,寡人是不是也有罪啊?”

实际上,晋文公还是想保护李离,不想让他因为错杀了一个普通人而死。没想到,李离又说:“咱们国家的法律规定,谁判错刑谁就得受刑,错杀人就得自己偿命。您是看中我能够听微细察、善于判决疑难案件而任用我的,如今我错判杀人,自己理当偿命。”

晋文公又说:“如果当官的因为犯了错误就弃官而去,或者像你一样死去,那国家不就灭亡了吗?这可不是我所希望的。你根本不为我着想,赶快出去吧。”

晋文公仍然想保住李离的性命。

李离仍坚持说:“政局混乱、国家危亡,这是每个国君最担忧的事情;军队吃了败仗,士兵发生骚乱,这是将领们最担忧的事情。我本来能力有限,但却得到您的重用;没有为国家立下什么功劳,却领这么多工资,我实在不能再干这样的事情了。”

随后,李离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伏剑而死。戏曲《失刑斩》就是根据这一史实创作而成的。

晋文公是个重信轻利、赏罚分明、有恩必报、有仇必报的人。“退避三舍”说的就是晋文公恪守信用的故事。在跟随晋文公流亡19年的人中,有没有李离呢?很可能没有,因为《左传》中根本没有提到李离的名字,《史记·循吏列传》中也没有李离跟随晋文公流亡的记载,所以李离不属于“流亡派”。虽然李离不属于“流亡派”,但晋文公却对他那么好,说明李离的确是个难得的人才。

戏曲中的反面人物壶颉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呢?不是。晋国有一个大夫叫颠颉,不叫壶颉。颠颉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确实被晋文公杀了。晋文公为什么要杀他呢?

颠颉属于“流亡派”人物。他跟着晋文公跑了19年。晋文公当了晋国国君后,由于疏忽,没有封赏颠颉,就跟没有封赏介子推一样。但是,颠颉跟介子推不同,他对晋文公没有封赏自己很有意见,总想找机会发泄一下。

公元前632年,楚国包围了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晋文公不能不救。因为当年晋文公流亡到宋国的时候,宋国给了他几十匹马,他一直记着这个恩情。在研究出兵方向的时候,晋文公不想跟楚国直接硬碰硬,于是采纳了他舅舅狐偃咎犯的意见,决定先打跟楚国联姻的曹国。打下曹国之后,晋文公下了一道命令,谁也不准欺负曹国的大夫僖负羁。谁要欺负僖负羁,按军法从事。

晋文公为什么要保护僖负羁呢?原来,晋文公流亡到宋国之前,曾路过曹国。曹国国君曹共公不仅对晋文公很不礼貌,而且还偷看晋文公洗澡,让晋文公受了屈辱。而当时的僖负羁却暗地里给晋文公送饭送菜,使晋文公十分感动。

前面说过,晋文公是有恩必报、有仇必报的人。打败曹国之后,他命人把曹共公押来,把曹共公骂了个狗血喷头,出了当年受辱的恶气。当然,他一直记着僖负羁的好处,所以下令不准任何人欺负僖负羁。没想到,晋文公的这道命令不仅没有保住僖负羁,反而害了僖负羁。

跟随晋文公出征的颠颉听到不准欺负僖负羁的命令,反而来了劲头。他不是一直想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吗?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你不让我们欺负僖负羁,我们偏要欺负他一下,看你能把我们怎么样?于是,他与另一个没有被封赏的“流亡派”人物魏犨(chōu)一起,跑到僖负羁家里,把僖负羁大头朝下吊起来,下面用烟火熏烤。结果,僖负羁被活活熏死了。

晋文公知道了这件事,毫不留情地把颠颉杀了。魏犨因为受了伤,晋文公没有杀他。

因此,戏曲中的壶颉是一个虚构人物。是不是根据颠颉为原型虚构的?似乎有那么一点影子,但又不完全是。

李离错判的是一件什么案子?被冤杀的是个什么人?《史记·循吏列传》中没有明确记载。正是文献的这种“空白”,为戏曲《失刑斩》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赵氏孤儿的两个版本

《赵氏孤儿》剧情:

元杂剧《赵氏孤儿》,全名为《冤报冤赵氏孤儿》或《赵氏孤儿大报仇》,简称《赵氏孤儿》,又名《搜孤救孤》等。

晋灵公无道,荼害百姓。赵盾劝谏不听;奸臣屠岸贾素与赵盾不和,遂在晋灵公暗许下,设计残害赵盾全家300余口。赵盾儿媳庄姬公主避入宫中,生一子,由赵盾门客程婴乔装救出。屠岸贾闻公主产子,进宫搜孤不得,下令十日内若不献出婴儿,即将国中与孤儿同庚的婴儿均杀死。程婴乃与公孙杵臼商议,程婴舍子,公孙舍身,救出孤儿。后孤儿成人,程婴绘一手卷,告知孤儿过去实情。孤儿遂计诛屠岸贾报仇。《史记·赵世家》中的赵氏孤儿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详细记述了赵氏孤儿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大臣赵盾代替父亲赵衰辅佐晋襄公,使国家越来越富强。襄公死后,其子晋灵公继位,荒淫无道,残害臣民。赵盾多次劝谏,灵公不但不听,反而怀恨在心,要杀赵盾,赵盾不得已而出逃(戏曲《闹朝击犬》就是以此为背景改编的)。但还没逃出晋国,赵盾的堂弟(一说是侄子)赵穿发动政变,杀了灵公,拥立襄公的弟弟即位,为晋成公。赵盾又被请回来,主持朝政。

虽然晋灵公不是赵盾所杀,但史官嫌他继续掌握大权后不惩治弑君凶手赵穿,所以说他就是弑君的凶手。赵盾为了保住堂弟赵穿的性命,干脆自己背了弑君的黑锅。

晋成公死后,他的儿子晋景公继位。不久,赵盾病逝。

赵盾的儿子赵朔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夫人。大夫屠岸贾原是晋灵公的宠臣,一贯助纣为虐,对赵氏早就恨之入骨。晋景公的时候,屠岸贾当了司寇,阴谋夺取王位。他对众将说:“灵公遇难,祸首是赵盾,以臣弑君,应当灭族。”

将军韩厥说:“灵公遇害的时候,赵盾正在逃跑的路上,连成公都认为他无罪,所以没有杀他。现在,你们要杀害赵盾的后代,这不是成公的意思啊。如果你们要这样做,那就是作乱。作为臣子的有了大事而不向君主报告,你们是不把君主放在眼里啊。”

但是,屠岸贾不听,决意要除掉赵氏一族。

韩厥无法阻止屠岸贾的行动,就找到赵朔,劝赵朔赶紧开溜。赵朔说:“我可以死,但我知道将军一定不想让我断子绝孙。”意思就是让韩厥保护他的儿子,韩厥答应了。

果然,屠岸贾背着晋景公,将赵朔、赵同、赵括(非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赵婴齐一律杀死,并灭了全族。赵朔的妻子因系公主身份,幸免于死,藏到宫中。

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与程婴是好朋友,二人都受过赵家的恩惠。他对程婴说:“赵家人都死了,你为什么不死?”

程婴说:“我之所以不死,是在等待。赵朔的妻子身怀有孕,如果她生了男孩,我就不死;如果她生了女孩,我立马去死。”公孙杵臼明白了他的意思。

结果,赵朔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屠岸贾得到消息,就到宫中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到裤子里,并且祷告说:“如果老天爷要让赵家断子绝孙,屠岸贾来搜查的时候,婴儿就会啼哭;如果老天爷不让赵家断子绝孙,屠岸贾来搜查的时候,婴儿就不哭。”当屠岸贾来搜宫的时候,婴儿果然没有啼哭。这样,赵氏孤儿躲过了一劫。

母子暂时脱险,但时刻都有生命危险。程婴就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搜了一次没搜着,他肯定还要再搜,这可怎么办?”

公孙杵臼说:“死和抚养婴儿长大成人,哪件事更难?”

程婴说:“一个人死掉太容易了,肯定是抚养这个婴儿更难。”

公孙杵臼说:“那好,赵家对你比对我好,你就勉强做这件难事,我来做容易的事,我先死。”

二人商量好之后,弄来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让公孙杵臼带着这个孩子藏到了山中。这个孩子是怎么弄来的?《史记·赵世家》中用了两个字:“谋取。”是买来的?偷来的?还是骗来的?不得而知。

事情办妥之后,程婴没有直接找屠岸贾,而是找到诸将,对他们说:“程婴不才,没有能力保护赵氏孤儿。谁要是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你们赵氏孤儿藏在什么地方。”

诸将听了,乐得直跳,给了程婴千金,跟着他进山捉拿赵氏孤儿。捉住公孙杵臼和那个孩子后,公孙杵臼还演了一出好戏。

公孙杵臼故意大骂程婴说:“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初赵家蒙难的时候,你小子跟我密谋藏起赵氏孤儿,如今你小子竟然出卖了我。”随后抱着那个孩子,哭着对诸将说:“天啊,天啊,赵氏孤儿有什么罪过?希望你们不要杀他,把我杀掉好了!”诸将不答应,把公孙杵臼和那个假孤儿统统杀了。

诸将高高兴兴回去,将这件事向屠岸贾作了汇报。屠岸贾大喜,以为赵家已经斩草除根,于是不再追查此事。而程婴却秘密回到宫中,将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山中隐匿起来。

这件事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即公元前597年。

15年之后,晋景公得了重病,让卜者占卜。卜者说生病的原因是错杀了功臣。于是,晋景公就叫来韩厥那批人,询问当年诛杀赵家的事情。韩厥知道真正的赵氏孤儿还在,就趁机向景公说:“赵氏世代有功,到您手里却被错杀灭族,老百姓都为之不平,应当恢复名誉,给予重用。”

晋景公问道:“赵家现在还有子孙吗?”

韩厥觉得时机到了,于是将赵氏孤儿的真相和盘托出。晋景公听了韩厥的话,立即派人把赵氏孤儿和程婴秘密接进宫来。诸将来宫中探病,晋景公就让赵氏孤儿出来与诸将见面。

此时,赵氏孤儿已经有了名字,叫赵武。诸将一见,大惊失色,赶忙对晋景公说:“当年诛杀赵氏家族,都是屠岸贾假借国君的命令,逼着我们干的。要不然,我们怎么敢诛杀赵氏家族?现在,国君有病,群臣请求恢复赵氏后代的名誉地位,这也是我们的愿望啊!”

晋景公恢复了赵家的地位和封邑,又命令诸将与赵武、程婴一道,率兵杀了屠岸贾,并灭了其族。奸臣屠岸贾终于得到应有的下场。

见赵家冤仇已报,程婴决意要死,赵武不答应。程婴说:“当年,赵家的人都死了,我不是不能死,而是为了赵家的后代。现在,你已经长大成人,而且继承了赵家的地位和封邑,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我要到地下向赵盾和公孙杵臼报告,他们还等着我的消息呢。”

赵武听了大哭,说:“我还没有报答你的恩情,你怎么忍心丢下我去死呢?”

程婴说:“公孙杵臼认为我能完成这一重大使命,所以他牺牲了自己,让我活了下来。如果我今天不去找他们,他们还以为我没有完成任务呢。”最后,程婴还是执意自杀了。

赵氏孤儿的故事自此告一段落。

最后说一句。赵武生赵景叔,赵景叔生赵鞅,就是赵简子。赵简子生赵襄子。后来,赵襄子和韩氏、魏氏三家分晋,战国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左传》中的赵氏孤儿《左传》中的赵氏孤儿与《史记》中的记载完全不同。按照《左传》的记载,赵氏孤儿案并非忠臣与奸臣之间的斗争,而是赵家内讧的结果。那么,《左传》是如何记载这件事的呢?

赵盾立晋灵公,赵穿杀晋灵公,这些事情在《史记》和《左传》中的记载差不多,但后面的事情就完全不同了。

按照《史记》的记载,赵朔是被迫自杀的,而《左传》中说他是病逝的。《左传》是这样记载的:

赵朔死后,赵盾的弟弟赵同、赵括、赵婴齐还都活着。赵朔的妻子庄姬耐不住寂寞,就跟赵婴齐搞上了。赵婴齐是赵盾的同父异母兄弟,是赵朔的叔叔。叔叔与侄儿媳妇乱搞,属于乱伦。

赵同、赵括、赵婴齐是同母兄弟,赵同和赵括的关系比较好,二人对弟弟赵婴齐做出这样丢人的事很不满,就准备把赵婴齐流放。

这时,晋国还有两大家族,一个是栾氏,一个是郤氏。栾氏和郤氏一直被赵氏家族压着,早就想整一整赵家。赵婴齐对他两个哥哥说:“有我在,栾氏和郤氏不敢作乱,如果你们把我赶走,你们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究竟怎么办,请你们考虑清楚。”

赵同和赵括考虑的结果是:坚决将丢人现眼的赵婴齐流放。

赵婴齐被流放,引起庄姬的强烈不满。庄姬出于对赵同、赵括的报复,同时也为了给儿子赵武夺回宗主的位置,就向晋景公告了恶状,说赵同、赵括兄弟要谋反。不仅如此,庄姬还拉出栾氏和郤氏共同作证。

这一下,晋景公火了,下令将赵同、赵括一律处死,并灭了他们的家族。这件事发生在晋景公十七年,即公元前583年。

赵同、赵括家族被灭,赵氏家族就剩下赵武这一支了。这时,将军韩厥出来说话了。他对晋景公说:“赵衰、赵盾都是忠臣,对晋国有功,但现在却落了个无后的下场,这让那些忠于君主和国家的人都感到害怕啊。”

韩厥又对晋景公说,赵盾有一个孙子叫赵武,现在还活着,应该给他荣誉和地位。晋景公听从了韩厥的意见,立赵武为赵氏后,使赵武又获得了赵氏宗主的地位。

在《左传》的记载中,根本没有出现程婴、公孙杵臼和屠岸贾,赵氏家族的惨案更不是屠岸贾一手制造的。哪个版本更可信

同一件事情,却出现两个不同的版本,而这两个版本又出自两部经典史书《史记》和《左传》,这就让人产生一个疑问,究竟哪个版本是真实的?

第一,赵氏孤儿案发生的时间不同。《史记·赵世家》中明确记载,赵氏孤儿案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即公元前597年。而《左传》中记载发生的时间是晋景公十七年,即公元前583年。

第二,事件的性质不同。《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氏孤儿案的发生,是由于奸臣屠岸贾和赵氏家族斗争的结果。而《左传》则说是赵氏家族内讧的结果,性质完全不同。

第三,赵朔兄弟的死亡时间不同。《史记·赵世家》中说,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同时被杀死。而《左传》中记载,赵朔死后,赵同、赵括、赵婴齐还活着,所以发生了后面的事情。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两个版本肯定有一个是不真实的,哪一个呢?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左传》记载的版本是比较真实的,而司马迁的那个版本就不大靠谱了。

首先,《左传》成书比《史记》要早。也就是说,《左传》成书的年代更接近于赵氏孤儿案发生的年代,对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左传》的作者左丘明更有发言权。即使是这样,《左传》中对赵氏孤儿案的记载十分简略,但到了司马迁手里,这个故事却被叙述得有鼻子有眼,甚至人物对话都非常具体。这就难免让人产生疑问,难道司马迁掌握的史料比左丘明更全面?但仔细一想,这是不大可能的。

其次,按司马迁的记载,赵氏家族是同时被屠岸贾杀害的,时间是公元前597年。如果司马迁的记载是真实的,后来怎么会发生庄姬和赵婴齐通奸的事情?由此可以证明,司马迁的记载是不真实的。

再次,我们仔细阅读一下《史记·赵世家》就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地方是不合情理的。比如,赵朔的爷爷赵衰第一个妻子生了赵盾,第二个妻子赵姬生了赵同、赵括、赵婴齐,而赵姬是晋文公的女儿。按照司马迁的记载,赵朔的妻子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而晋成公是晋文公的儿子,说明庄姬也是晋文公的女儿。爷爷和孙子都娶了晋文公的女儿,这可能吗?所以,庄姬不应该是晋成公的姐姐,而应该是晋成公的女儿。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史记·赵世家》中有关赵氏孤儿的故事纯属虚构,而《左传》中的记载是比较可信的。

不管是元杂剧《冤报冤赵氏孤儿》,还是后来不同剧种的《赵氏孤儿》,都是以《史记·赵世家》等为蓝本改编的,与《左传》中记载的赵氏孤儿案已经相差甚远了。

费无极为什么要迫害伍奢父子?

《战樊城》剧情:

楚平王既囚伍奢,费无极献计,逼伍奢修书,诓其二子伍尚、伍员至都,剪草除根。伍尚兄弟镇守樊城,得信,伍员心疑不去,伍尚一人前往,果被平王连同其父斩首。又派大将武城黑领兵捕拿伍员,伍员突围,箭射武城黑,逃往吴国。

伍员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

费无极和伍员的父亲伍奢都是春秋时期楚平王手下的大臣。

楚平王的太子叫建,伍奢担任太子建的太傅,费无极担任少傅。费无极是一个嫉贤妒能的小人,所以太子建对他很不感冒。费无极知道太子建看不起他,遂怀恨在心。费无极对楚平王说:“太子应该娶妻子了。”楚平王就从秦国选了一个女子,派费无极到秦国迎亲。费无极见这个女子非常漂亮,回国后就劝楚平王娶了她,让太子建另娶别的女子。楚平王是个好色的家伙,他听从了费无极的意见,娶了这个秦国女子嬴氏,后来生了儿子轸。

太子建的母亲是蔡国人,平时不大受宠,楚平王也就不大喜欢太子建。而秦国女子嬴氏温柔美丽,深得楚平王喜爱。爱屋及乌,他们的儿子轸也很受宠爱。

费无极担心将来太子建即位对他不利,就极力怂恿楚平王,让太子建去防守楚国的边境城父(今河南宝丰东)。赶走了太子建,费无极整天在楚平王跟前说太子建的坏话,并声称太子建要勾结诸侯谋反。楚平王听信了费无极的诬陷,找来伍奢严加责问。伍奢知道是费无极从中使坏,就劝楚平王不要听信小人的谗言而使骨肉分离。但楚平王不识好歹,一面把伍奢囚禁起来,一面派人去杀太子建。太子建事先得到消息,就跑到宋国避难去了。

费无极怕伍奢报复他,就对楚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非常优秀,如果不杀掉这两个小子,将来恐怕对楚国不利。”

楚平王就派使者到狱中,对伍奢说:“如果你将两个儿子招回来,就免掉你的死罪;不然,你只有死路一条。”

伍奢说:“我的儿子伍尚是个仁厚之人,如果我招他,他肯定会来;但伍员就不同了,他性格刚强,勇而多谋,他肯定不会来。”

当时,伍尚和伍员都在棠邑(今河南遂平西北),楚平王就派人到棠邑,对伍尚和伍员说:“你们的父亲被关在都城的监狱里,如果你们回到都城,父亲就没事了;如果你们不回去,他就没命了。”

伍尚听了,就想回去。伍员说:“他们叫咱俩回去,并不是为了父亲,而是以父亲为诱饵,骗咱们回去。如果咱们回到都城,咱们父子三人一个也活不成。眼下,咱们不如投奔他国,借他国的力量为父亲报仇。”

伍尚说:“我也知道回去并不能解救父亲,但父亲叫咱们回去,咱们却不回去,不是被天下人耻笑吗?我知道你将来能为父亲报仇,所以你可以去投奔他国,我决定回去。”

伍尚没有作任何抵抗,束手就擒。楚国的使者要抓伍员,伍员奋起反击,成功逃脱。

伍尚回到楚国都城,楚平王立即下令,将伍奢和伍尚一并杀死。

伍员知道太子建在宋国,于是就跑到宋国。到了宋国,正赶上宋国发生内乱,伍员和太子建只得离开宋国到了郑国。郑国对太子建不错,但他却受晋国的拉拢,准备跟晋国里应外合灭掉郑国。郑定公知道了太子建的阴谋,派人把太子建杀了。伍员带着太子建的儿子逃亡到吴国。

戏曲《战樊城》反映的就是这段历史。不过,当时的伍尚和伍员并不在樊城,而是在棠邑。

根据伍员的故事改编的戏曲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叙说。

阖闾是如何夺取王位的?

《刺王僚》剧情:

吴王姬僚之弟姬光假意请吴王姬僚赴宴,专诸扮成厨夫,在鱼中藏剑,借献鱼之机刺死姬僚。姬光夺得王位,即为吴王阖闾。《刺王僚》又名《专诸刺僚》。

如果不知道剧情,很可能把“王僚”当作是一个人名。其实,这里的“王”指吴王,“僚”指的是吴王姬僚。

阖闾为什么要夺位呢?这得从吴国的老吴王梦寿说起。

吴王梦寿有四个儿子:老大诸樊、老二余祭、老三夷眜(mò)、老四季札(季子札)。这四兄弟里面老四季札声望最高,深受吴王梦寿喜爱。梦寿生前就曾经要把老四季札立为吴国的太子,并作为吴王接班人来培养。然而,季札是一位谦虚淡泊的君子,从内心深处不喜欢当吴王。于是,他坚决反对父亲废长立幼,坚持要老大诸樊当父亲的接班人。

后来,吴王梦寿去世,老大诸樊被立为吴王。这位大哥并没有忘记父亲生前要立四弟当吴王的遗愿,于是再次要让位给老四季札。季札原则性非常强,再次坚定地推辞。后来,大哥诸樊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就想了一个办法。他不立自己的儿子公子光为太子,就是不让公子光将来继承王位,而是跟其他兄弟三人约定,自己去世后由二弟余祭继位,二弟余祭之后由三弟夷眜接任吴王,而夷眜之后就要传位给四弟季札,这就是所谓的“兄终弟及”。

诸樊死后,按照原先的约定,吴王的位置传给了二弟余祭。余祭在位17年死去,王位传给了三弟夷眜。夷眜在位4年死去,本来应该让四弟季札继承王位。但是,季札死活不愿意当吴王。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季札竟然跑到外地隐居起来。吴国的大臣们没有办法,只得将夷眜的儿子姬僚扶上了吴王的宝座。

这个办法看起来是合情合理的,但却引起一个人的强烈不满,这个人就是诸樊的儿子公子光。

公子光认为,如果按照“兄终弟及”的办法,季札当了吴王,自己无话可说。问题是现在季札没有当吴王,而是让夷眜的儿子当了吴王,这就说不过去了。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这个吴王应该由自己来当,因为自己是老大诸樊的儿子,怎么能轮到姬僚呢?于是,公子光就积蓄力量,伺机夺位。

关于公子光夺位的过程,《史记·刺客列传》作了具体的介绍。

在姬僚当吴王期间,伍子胥辗转逃到了吴国。到吴国后,伍子胥结识了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这个人叫专诸,就是后来刺杀姬僚的刺客。

伍子胥到了吴国,一心想为父亲和哥哥报仇,就极力劝说吴王姬僚出兵攻打楚国。公子光对姬僚说:“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了,他极力劝说我们攻打楚国,是为了报他的私仇,这对我们吴国是没有好处的。”姬僚听从了公子光的意见,没有出兵攻打楚国。

伍子胥的目的没有达到,就恨上吴王姬僚了。后来,伍子胥知道了公子光一心想夺位的秘密,就把专诸介绍给公子光。公子光正需要人手呢,伍子胥推荐了这么一位有本事的人,真是雪中送炭。公子光就把专诸豢养起来。

公元前516年九月,楚平王去世,不满10岁的儿子轸继位,这就是楚昭王。第二年春天,吴王姬僚认为楚国国君年幼无知,就派自己的两个弟弟率领大军攻打楚国的潜邑(今安徽霍山东北)。楚国先后派出两路大军增援潜邑,并切断了吴军的退路,使吴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吴国大军在外受阻,国内空虚,公子光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对专诸说:“现在是个绝好的机会,我要利用这个机会夺位。如果夺位成功,即使我四叔季札回来,他也不会废掉我。”

专诸说:“我可以替你杀掉姬僚,但我的母亲年老儿子年幼,我要是死了,他们怎么办?”

公子光说:“我就是你,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你放心好了。”

专诸吃了定心丸,决定为公子光刺杀吴王姬僚。

公元前515年四月,公子光在家中的地下室设伏,请吴王姬僚赴宴,宴席就设在地下室的上面。姬僚命令全副武装的士兵在沿途警卫,一直到了公子光的家门口。不仅如此,姬僚还在公子光家的大门、台阶、走廊、宴席内外的所有地方都布置了警卫,说明他对公子光的阴谋还是有所觉察的。

酒宴开始以后,姬僚下令,凡是上菜的工作人员,都要在门外脱光衣服,改换成另外的衣服,防止他们暗藏凶器。其次,端菜的人必须跪着走,两边有持剑的武士随行。到了宴席上,再把菜传给姬僚的侍者,由侍者端到姬僚面前。可见,姬僚的戒备是万分森严的。这一点,《左传·昭公二十七年》的记载比《史记·刺客列传》还要详细。

酒喝得差不多了,公子光假装脚疼,躲进了地下室。这时候,姬僚的警惕性也放松了很多。趁此机会,专诸出场了。他把匕首藏在做好的鱼肚子里,顺利地到了姬僚跟前。说时迟那时快,专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鱼肚子中抽出匕首,猛地向姬僚刺去,姬僚当即身亡。这时,姬僚身边的人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齐动手,把专诸杀死了。

酒宴上顿时一阵大乱。公子光一声令下,伏兵从地下室蹿出,一顿乱杀,把姬僚的随从和警卫部队全部消灭。

政变获得圆满成功,公子光终于登上了吴王的宝座,公子光就是大名鼎鼎的阖闾。

阖闾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将专诸的儿子拜为上卿。

以上就是阖闾夺位的具体过程。戏曲《刺王僚》的剧情是基本符合史实的。

再简单说说季札这个人物。

季札不愿意当吴王,并非他无能。相反,季札不仅品德高尚,而且具有远见卓识,是吴国卓越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不愿意当吴王,纯属个人志向。

举一个例子。阖闾发动政变的时候,季札正在出使诸侯各国。阖闾即位后,季札回到吴国。他知道姬僚被杀,就到姬僚墓前哭祭,哀悼死难者。季札虽然对吴国发生内乱感到悲哀,但他还是接受了吴王阖闾的领导,从而使吴国没有再发生新的内乱。这件事充分反映了季札的优良品德,他能成为孔子推崇的圣人还是很有道理的。

要离刺庆忌是真的吗?

《要离刺庆忌》剧情:

春秋时期,吴王阖闾夺位成功,姬僚的儿子庆忌逃到卫国,发誓为父报仇。刺客要离奉吴王阖闾之命,以苦肉计获得庆忌的信任,后将其刺杀,为阖闾除了心头隐患。《要离刺庆忌》取材于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一书。其故事大意为:

吴王阖闾夺得王位后,重用了伍子胥。姬僚的儿子庆忌逃到卫国,发誓要为父亲报仇,这成为阖闾的一块心病。

阖闾整日提心吊胆,要伍子胥替他设法除掉庆忌。伍子胥向阖闾推荐了一个智勇双全的勇士,名叫要离。阖闾见要离矮小瘦弱,说道:“庆忌人高马大,勇力过人,如何杀得了他?”要离说:“刺杀庆忌,要靠智不靠力。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办。”阖闾说:“庆忌对吴国防范最严,怎么能够接近他呢?”要离说:“只要大王砍断我的右臂,杀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于庆忌。”阖闾不肯答应。要离说:“为国亡家,为主残身,我心甘情愿。”

为了吴国的安危,阖闾采纳了要离的苦肉计。不久,吴都便流言四起,说阖闾弑君夺位,是无道昏君。吴王大怒,查出流言是要离散布的,于是下令捉了要离和他的妻子,要离当面大骂昏君。阖闾假借要追查同谋,未杀要离而只是斩断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关进监狱。

几天后,伍子胥让狱卒放松看管,让要离乘机逃出。阖闾听说要离逃跑,就杀了他的妻子。这件事不久传遍了吴国,邻近的国家也都知道了。要离逃到卫国,求见庆忌,要求庆忌为他报断臂杀妻之仇,庆忌接纳了他。这样要离果然接近了庆忌,他劝说庆忌伐吴。要离成了庆忌的贴身亲信。庆忌乘船向吴国进发,要离乘庆忌没有防备,从背后用矛刺穿了庆忌胸膛。庆忌的卫士要捉杀要离,庆忌说:“敢杀我的也是个勇士,放他走吧!”庆忌因失血过多而死。

要离完成了刺杀庆忌的任务,家毁身残,也自刎而死。

这是一个非常悲壮的故事,但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呢?

根据《吴越春秋·阖闾内传》的记载,这件事发生在阖闾二年,即公元前513年。《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没有阖闾二年的记载,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一年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不值得一记;二是漏记。阖闾二年也就是鲁昭公二十九年,但《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同样没有要离刺杀庆忌的记载。难道这两部史书都漏记了吗?

我们回头看看《吴越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籍。《吴越春秋》虽然是一部记载吴国和越国史事的书籍,但其史料价值却大打折扣。有学者认为,《吴越春秋》中的一些传闻异说,并不能反映历史原貌,有的甚至有后人想象的痕迹,近于小说之言,颇像后世的演义体。所以,综合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离刺庆忌的故事很可能不是历史的真实,但就故事本身来讲,还是非常震撼人心的。

申包胥如何靠哭声救了楚国?

《哭秦廷》剧情:

伍员灭楚后,楚大夫申包胥忆当年与伍员“子覆楚,我必兴楚”的约言,徒步奔往秦国借兵。秦哀公迟疑不肯出兵,申包胥痛哭于秦廷七日七夜,哀声不绝。秦哀公为之感动,借兵收复楚国。

戏曲《哭秦廷》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此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

申包胥是楚国的大夫,跟伍子胥是要好的朋友。当年伍子胥出逃楚国的时候,就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掉楚国!”而申包胥却说:“努力吧,你能灭掉它,我一定能复兴它。”

伍子胥在吴国得到重用后,连续几年带兵攻打楚国,双方互有胜负。吴王阖闾九年,即公元前506年冬天,阖闾拜孙武为大将,伍子胥为副将,率领大军攻打楚国。吴军与楚军连打五仗,吴军皆胜,一直打到楚国的都城郢都(故址在今湖北荆州市荆州区),楚昭王仓皇逃出了郢都。

伍子胥率军进入郢都,下令搜捕楚昭王,但没有搜到。伍子胥没有抓到楚昭王,就掘开楚平王的坟墓,对着楚平王的尸体,狠狠地抽了三百鞭以泄私愤。

这时,申包胥也逃亡在山中,他听说了伍子胥掘坟鞭尸的不人道行为,就派人见伍子胥,对伍子胥说:“你这样报仇,真是太过分了!你们虽然取得了一时的胜利,但却做出这样的事情,难道不怕老天爷报应吗?你当初也是楚平王的臣子,现在却投靠吴国,反过来攻打楚国,即便是为了报仇,也不应该拿死人出气,你真是太不讲人道了!”

伍子胥对申包胥派来的人说:“请你回去转告申包胥,我为父兄报仇是一生的心愿,我总是担心仇还没报自己就死了,今天终于有了报仇的机会,还讲什么天理!”

申包胥见劝说无效,只好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兴楚”誓言。怎么办?申包胥分析,以当时的国力,只有秦国和晋国能打败吴国。但是,晋国与楚国是老对头,肯定不会发兵救楚,有可能救楚的只有秦国,因为秦国和楚国毕竟有一层亲戚关系(楚昭王的母亲是秦国人)。于是,申包胥跋山涉水,赶往秦国告急,请求秦哀公出兵救楚。

秦哀公说,你们两家交兵,关我什么事,不肯出兵救楚。申包胥并不死心,他在宫廷外不吃不喝,日夜痛哭,竟然哭了七天七夜。

秦哀公被申包胥忠君爱国的行为所感动,说:“楚国虽然无道,但有这样的臣子,难道还能让其灭亡吗!”于是,发兵攻打吴军。

公元前505年六月,秦军在稷地(今河南桐柏)击败吴军,向郢都推进。这时,阖闾的弟弟夫概趁阖闾率大军在楚国作战,偷偷从前线跑回了吴国,自立为吴王。

阖闾闻知后院起火,顾不得再与秦军作战,急忙率领一部分军队回国,打败了夫概。夫概逃往楚国。

吴军的侵略行径激起楚国军民的同仇敌忾,秦军和楚军联合攻打吴军,吴军连吃败仗。更让阖闾想不到的是,越国也趁机出兵,向吴国进攻。在这种情况下,阖闾只得命令吴军全部退回吴国。楚昭王见吴国内乱,吴军连连败退,就回到郢都,楚国得以成功复兴。

楚国重新获得安定,申包胥是第一功臣。楚昭王赏赐有功之臣,但申包胥说:“我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国家,并不是为了自身。现在国家已经安定了,我还追求什么呢?”于是,他躲到山中隐居,拒绝赏赐。

在那个“礼乐崩坏”,臣弑君、子弑父的时代,在那个各国人才为了自己的恩怨或者施展抱负纷纷游走他国的年代,申包胥始终尽忠于自己的祖国——楚国,以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忠”的含义,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忠臣的典范。

范雎的人性缺点

《赠绨袍》剧情:

战国时,魏范雎随须贾使齐,受到齐相礼遇;须贾嫉妒,向魏相进谗。魏相命入狠打范雎,弃之荒郊。范苏醒后,被秦使王稽载归,改名张禄,秦王任其为相。后须贾使秦,范雎扮作穷人往见,适逢大雪,须贾怜故人寒冷,赠以绨袍;次日须贾进见秦相张禄,知是范雎,惊惧万分,范念绵袍之赠,恕须贾之罪。

戏曲《赠绨袍》反映的是真实的历史,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重点说说范雎这个人。

可以说,范雎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谋略家,他为秦国提出的“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秦国的强大和统一天下发挥了重大作用。所以,范雎是战国时期的一位重量级人物。

范雎在魏国的遭遇,确实令人同情。但是,范雎入秦之后得到重用,除了表现出他卓越的战略才能外,他的人性缺点也暴露无遗。

后来,须贾出使秦国,范雎虽然没有杀须贾,却在人格上对须贾进行了侮辱。他把各国的使者请来,大摆酒宴,其他国家的使者都安排了上席,范雎却把须贾安排在外面。不仅如此,范雎在须贾饭桌前放的不是美味佳肴,而是喂马的草料。他安排两个人夹着须贾,强行让他吃草料,这种做法实在有失君子风范。侮辱了须贾一顿,事情还没完,范雎又给须贾布置一个任务,就是回到魏国后要杀掉魏齐,拿魏齐的人头来报当年的受辱之仇。范雎还对须贾说:“如果你杀不掉魏齐,我就踏平大梁(今河南开封)。”大梁就是当时魏国的都城。

须贾回到魏国,将这件事告诉了魏齐,魏齐害怕被杀,就跑到赵国,躲到平原君赵胜家里。平原君赵胜是赵惠文王的弟弟,这时赵惠文王已经死了,赵国的国君是他的儿子赵孝成王。

秦昭襄王知道范雎是个有仇必报的人,他听说魏齐跑到赵国平原君赵胜家里,就给平原君写了一封信,请他来秦国喝酒。平原君惧怕秦国,只好来到秦国。秦昭襄王跟平原君喝了几天酒,平原君心里很纳闷,不知道秦昭襄王到底想干什么。有一天,秦昭襄王终于摊牌了。他对平原君说:“当年周文王得到吕尚,拜为太公;齐桓公得到管仲,拜为仲父;如今,范雎也是寡人的叔父。范雎的仇人在你家里,希望你派人将魏齐的人头送来;否则的话,我就不放你回去,让你永久待在秦国。”

平原君说:“魏齐是我的好朋友,即使他在我家里,我也不会杀了他,况且他又不在我家里。”

秦昭襄王见平原君不听自己的话,就给赵孝成王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平原君现在在秦国,范雎的仇人魏齐在他家里,你赶快派人将魏齐的人头拿来,不然的话,我就发兵攻打赵国。”

赵孝成王知道惹不起秦国,于是派兵包围了平原君的家。魏齐一看情况不妙,赶紧去找相国虞卿。虞卿知道赵孝成王必杀魏齐,于是归还相印,带着魏齐跑了。二人跑到了魏国,想通过信陵君魏无忌的帮助,逃往楚国。但是,信陵君也惧怕秦国,又不了解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犹豫不决。当他了解到虞卿宁可不要相卬、宁可不要万户侯的待遇也要救魏齐时,还是不肯相救。魏齐见信陵君不肯帮忙,愤然自刎而死。赵孝成王知道后,派人割下魏齐的人头送往秦国,秦昭襄王这才放平原君回了赵国。

范雎对于对他有恩的人,也是有恩必报。当初,秦国使者王稽不仅将他带回了秦国,而且还推荐给秦昭襄王,使他有了如今的地位。在王稽的提醒下,范雎就为王稽求官。他对秦昭襄王说:“如果不是王稽对秦国忠诚,我也不可能过了函谷关来到秦国;如果不是大王圣明,我也不会如此显贵。如今我的官位已经做到了相国,爵位已经封到列侯,而王稽仍然是一个谒者(国君身边负责传达事务的近侍),这大概不是他带我进关的本意吧。”

秦昭襄王一听就明白了范雎的意思,于是让王稽担任了河东郡守,并给以他三年不向朝廷汇报当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情况的特权。按照当时的制度,地方官每年都要将管辖范围内的人口、赋税、盗贼、狱讼等情况向朝廷进行书面报告,秦昭襄王给了王稽这样的特权,是看在范雎的面子上才这样做的。

当年范雎在魏国受难的时候,有一个叫郑安平的人救过范雎,并和他一同来到秦国。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襄王让郑安平做了将军。郑安平这个人有没有这方面的才能呢?史书中没有记载。

总之,范雎是一个恩怨分明、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的人。史书说他“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就是说别人给他一顿饭的恩惠,他也一定要报答;但是,像别人瞪了他一眼那样的小仇恨,他也一定要报复。实际上,范雎是一个心胸极其狭窄的人。

我们看一个戏,往往看的是一个人的一面,不能全面了解人物的真实情况。其实,人的性格是复杂多样的,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既要看到他的优点,也要知道他的缺点,一分为二才是最公正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