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论丛(2015年第3辑)(总第9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20:15:43

点击下载

作者:付景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珠江论丛(2015年第3辑)(总第9辑)

珠江论丛(2015年第3辑)(总第9辑)试读:

理论前沿

近代美国工业化进程及其启示

[1]王锐【摘要】美国的工业革命晚于英国半个世纪,是在一个几乎一片空白的土地上展开的。由于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美国的工业革命进展迅速,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已超过英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强国。美国经济腾飞的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西进运动与工业化过程相伴始终、同步发展;善于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开展应用研究甚至突破创新,并快速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作为工业后起国家,始终采用关税保护政策维护民族工业利益;发展教育事业,重视科技研究,保持智力人才的优势地位。此外,科学团队意识和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高工薪”策略,也是美国近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传统。【关键词】美国工业化 西进运动 技术创新 关税保护 智力优势 产业革命一 北美殖民地建立与美国独立战争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的一百年内,西班牙人在北美洲没有建立殖民地,只是在更偏南的地方建了一些贸易站。之后,法国在北美洲建立了诺法斯科细亚殖民地(Nova Scotia,包括加拿大东部及美国密西西比河地区);17世纪上半叶,荷兰人在北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即今纽约,后扩充为新尼德兰)。同时期,英国也开始了在北美洲东南部的探险活动,继1588年战胜西班牙,又陆续战胜荷兰,并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霸斗争,从而加速了英国向北美殖民的步伐。

英国于1607年在北美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当时英王詹姆士一世授予两家股份公司——伦敦公司(又称“弗吉尼亚公司”)和普利茅斯公司(后与马萨诸塞海湾公司合并)以开发北美殖民地的“特许状”。伦敦公司捷足先登,于同年5月组织了首批120人的殖民队伍到达北美詹姆士河口,奠定了英国在北美的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但是他们的试验很不成功,到1619年殖民地仅有1000人左右。

普利茅斯公司的移民失败得更惨,1607年其也有两艘船载着120人到达缅因州的萨加达霍克河口,但因内讧最后全部返回。直到1620年,普利茅斯公司又组织了102名英国移民,其中包括35名受到宗教迫害的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了普利茅斯,奠定了马萨诸塞殖民地的基础(1691年普利茅斯合并于马萨诸塞)。之后又建立了罗德艾兰、康涅狄格和新罕布什尔等殖民地。

17世纪中期,英国在北美建立马里兰殖民地,并从荷兰手中夺取特拉华;后又夺取荷兰的新尼德兰,将其分割为纽约和新泽西两个殖民地。1682年,英王查理二世将宾夕法尼亚赐给业主威廉·宾;后又把卡罗来纳赐给其宠臣,建立了北卡罗来纳和南卡罗来纳两个殖民地。1733年,英国又建立佐治亚殖民地。至此,英国在北美的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之后的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中,北美最北端的加拿大又落入英国人手中。这时,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包括东海岸的13个殖民地和该殖民地以西的新英格兰以及北部的加拿大。

1775年4月开始,东海岸的13个殖民地与宗主国英国爆发战争。在8年的北美独立战争中,欧洲大陆的法国和西班牙给予年轻的美国以巨大的军事援助,并且直接出动海军舰队帮助打击英国。1783年,英国承认北美独立,并且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新英格兰土地割让给美国。因此,独立后的美国拥有原13个殖民地(约80万平方公里)和新英格兰(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二 市场制度的建立

美国建立国内市场比欧洲国家相对容易,因为在它的领土上,只存在经济类型的不同,不存在封建割据市场现象。而且,殖民主义者是带着明显的重商主义倾向开辟殖民地的,即重商主义者认为,殖民地应是母国所需商品的生产者和母国货物与劳务的购买者。所以,北美殖民地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有活跃的商品交易。因此,独立后的殖民地人民需要做的,就是争取市场交易中的平等地位和建立市场规则。(一)市场主体地位和对外开放1.争取市场主体的平等

殖民地时期的北美,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产品,但是,各种加工品、制成品甚至劳动力,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英国统治者为了垄断殖民地贸易,于1651~1660年颁布了一系列的航海法令,规定殖民地出口的全部食糖、烟草、棉花、蓝靛、生姜、斑点木及各种染料木等,必须直接运往英国;即使有一部分要运往其他国家,也必须在英国纳税再予转运,使殖民地除了与英国外,不能与欧洲各国直接进行出口贸易。同时,为了避免殖民地成为英国产品的竞争者,英国还对殖民地的工业加以控制,令殖民总督去阻挠一切制造业的发展,尤其是羊毛纺织和炼铁工业。

英国对殖民地的这些措施,明显造成了交易主体的不平等,这也是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因此,独立后的美国新政府,即确立以互惠原则建立市场主体关系。1815年3月3日,美国政府通过法令规定:只要任何一个国家取消对美国所采取的差别关税和抵偿关税,那么美国也将废除以前规定的对外国商船课以吨位税或对商船运入商品课以差别关税的一切法令。同年,美国首先与英国订立互惠条约,取消了两国之间直接贸易的差别税;1822年与法国,1828年与普鲁士,后来又与欧洲和中美、南美的许多国家缔结条约,担保在商务上的自由互惠权利。1830年,英国将西印度群岛的港口对美国开放;同时美国还建立了与加拿大的贸易关系。至此,美国终于以政府信用为本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争取到了市场平等的权利。2.向国际市场的开放(1)劳动力市场开放

美国是世界上外来移民最多的国家。独立后的美国,随着西部领土的扩张和自身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整个19世纪,美国都是移民净流入的国家,欧洲移民及其后裔构成了美国居民的主体(见表1),据统计,1815~1914年的100年间,欧洲约有3500万人移居美国。其次是来自非洲的黑人,据估计,到奴隶贸易[2]被禁止时(1808年),有37万~40万黑人被运进美国(也有估计为50万或更多的)。再次是来自亚洲的黄种人和来自拉丁美洲的各色人种。移民中大多为中青年,根据对1819~1855年到美国的外国旅客的登记,年龄在15~40岁的移民占总人数的67.2%,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女性比例不到30%)。表1 移居到美国的欧洲移民年均数

大量移民的涌入对美国的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首先,移民增加了美国的人口数量。美国独立以后,差不多每隔25年人口数量就翻一番,这既提供了劳动力来源,又扩大了国内的市场需求;而且直到1913年以前,美国没有出现工资下降的趋势。其次,每次移民浪潮都带动了资本的流入、技术的更新和市场的扩张。据统计,美国因移民而形成的附加资本积累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20%。(2)资本市场的开放

美国资本市场的发育,几乎与世界资本市场是同步的。19世纪上半叶,世界投资总额约为4.2亿英镑(合20.15亿美元),同期,美国引进外资仅1.5亿美元左右(约占世界投资总额7.44%)。到1870年,世界投资总额增加了3倍以上,同期美国引进的外资达到15亿美元(增长10倍,约占世界投资总额24.8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0年,国际资本市场繁荣兴旺,1900年,世界对外投资总额为47.5亿英镑(合230亿美元),1914年达95亿英镑(合430亿美元),而1904年和1914年美国引进外资分别达到39亿美元(16.95%)和50亿美元(11.62%),成为当时资本流入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主要是英国资本。引进的外资主要是投资于铁路建设和公共工程,少部分用于私人企业的证券投资。

在对外投资方面,1899年,美国对外投资6.85亿美元,1914年达到35.14亿美元。美国的对外投资一般采取直接投资形式,主要是对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洲,以及少数亚洲地区,且带有明显的为本国工业提供原料和占领他国市场的目的。(3)技术市场的开放

在美国经济扩张中,对引进技术做出贡献的是移民和外国资本。如纺织,采矿,冶炼和铁路、水路交通等部门,基本上是靠引进技术建立的。在钢铁工业中,美国先后采用了英国的新精炼法、尼尔森发明的热风炉炼铁法、科特的搅拌法、贝塞默酸性转炉炼钢法等,这些技术使美国的钢铁产量大幅增长。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出现第二次技术革新的高潮中,美国利用自己的发明,借鉴外国的经验,实现了经济腾飞,一举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同时,美国技术市场的开放性,也为其他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二)国内市场的扩大

美国独立之后,国内市场的扩张是以令人炫目的方式进行的,没有任何国家,在任何时期,像美国那样迅猛地扩大了国内市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领土面积的扩大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时,只有大西洋沿岸的13个州(领土面积为80余万平方公里)。1783年英美议定和平解决方案时,英国把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西比河的大片印第安人所有土地(即新英格兰,约150万平方公里)开放给美国。至此,美国领土包括北至英属加拿大、南至西属佛罗里达、西至密西西比、东至大西洋的广大地区。

此后,美国通过强行购买和战争等手段,先后扩张了领土,包括:1803年,美国趁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且财政吃紧,以廉价(1500万美元)从法国手里购得路易斯安那;1819年,美国和西班牙签订条约,西班牙以500万美元把佛罗里达割让给美国;1846年,美国又与英国订约,把美国北部北纬49度的国界线一直延伸到太平洋,排挤了俄勒冈的英国人;1846~1848年,美国对墨西哥发动侵略战争,正式割占格兰得河以北的墨西哥全部领土,包括加利福尼亚、内华达、亚利桑那、新墨西哥四州以及科罗拉多和怀俄明州的一部分;1853年,美国又以1000万美元从墨西哥强购了亚利桑那州南部的希拉河流域;1867年,美国用720万美元廉价从沙俄手中购得阿拉斯加和阿留申群岛。至此,美国的领土面积从独立初时的80余万平方公里,扩大到近940万平方公里,不到100年的时间,领土净增11倍多(见表2)。表2 美国领土扩张情况

至今,美国的版图横跨北美大陆东西,又有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3]个海外州,领土总面积达到963万平方公里。2.南北市场的统一

美国独立后,就存在南部蓄奴州和北部废奴州的矛盾和分歧,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领土扩张和新州的建立,双方的争夺更加剧烈,终于在1860~1865年爆发南北战争(也称“美国内战”)。内战的胜利,对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有力地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工业革命的进展。林肯政府实行战时通货膨胀政策,使资本家能够获取比平时更多的利润,因而有条件扩大投资和改进技术;战争还扩大了政府订货,其中像武器装备、军服等军需物品要求有相同的样式和规格,只有机器生产才能满足这个要求,再加上战时劳动力相对缺乏,这些都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其次,内战恢复和巩固了联邦的统一,扫除了阻碍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内战胜利的意义不仅在于解放黑奴,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南方种植园主的分离倾向(当时南方的种植园经济主要是依赖向欧洲特别是英国出口农产品原料,与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存在相对分离的倾向)。战后,对南部政治经济的重建,使南部经济变为北部投资家和当地富豪扩大开发的潜力资源,从而扩大了国内的工业品市场。同时,黑人渐渐地成为自由劳动力,劳动力要素得以在全国流动。特别是1920年以后,有将近就业人口的1/3,大约1500万黑人从事制造业或家庭佣人以外的其他城市职业。总之,内战后的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业发展的政策,推动了工业化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扩展。同时,北部的大量资金、技术和设备在内战后不断地流入南部各州,也促进了南方的农业改造和工业的兴起。3.交通、通信业的革命

美国独立后,为了便于交通和运货,政府开凿运河,私人投资建立起轮船航线和铁路网络,交通的落后状态开始得到改善。(1)修筑收费公路

到1825年,新英格兰建立了相当完备的免费公路和收费公路体系。1830年,纽约州的公路长度达到4000英里,宾夕法尼亚州有2400英里。此外,后来由于汽车的发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又掀起了改善公路的广泛运动,成立改良公路的机构,逐渐改用沥青碎石铺设公路,改进了公路的质量。(2)开发运河运输

1825年竣工的伊利运河把东部的哈得孙河同西部的大湖区联成一体,成为沟通东西部的第一条水运通道。1840年基本形成一个运河网。(3)铁路运输飞速发展

1840年,美国铁路总长度超过4800公里。之后的铁路建设转向中西部,中西部铁路成为开发西部的大动脉。1860年,中西部铁路已占全国铁路长度的31%。密西西比河以西的铁路已近3000公里。到19世纪60年代以后,南北战争对铁路的破坏和战时的需要又掀起新一轮的筑路高潮。1860~1875年,美国修筑了第一条横贯美洲的铁路,延长了从大西洋到芝加哥的干线铁路即纽约中央铁路。到19世纪80年代中叶,通向太平洋的各条干线都已修建完成,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4)通信事业的发展

1837年,自第一台发报机发明,美国就开始筹建电报线。1840~1874年,纽约与波士顿、阿尔巴尼和布法罗通报,后来又与克利夫兰、托莱多、底特律和芝加哥通报。随后,美国铺设了大西洋海底电缆。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等。通信事业的革命,沟通了地区之间的联系,降低了开拓市场的费用。4.地区专业分工的发展

随着独立后领土的不断扩张,美国掀起了大规模的西进运动。西部丰富的平原产品弥补了东部因为制造业的兴起而日渐减少的农产品供应,而西部住满了人,又为东部制造商的产品找到了广阔的市场。接着是再一轮的西进,并带动制造产业的向西推移。可见,西进运动首先是农业开发和人口聚集,接着是需求增长和工业跟进,从而带动美国经济不断向西部滚动。如随着西部边疆的开拓,1850~1890年,人口中心向西移动了约390公里,玉米的主要生产地带也向西迁移了。这使严重依赖于原料的食品加工业也不得不向西移动:面粉厂从沿海向西迁移到伊利运河上的罗彻斯特,再迁到芝加哥,最后到达明尼阿波利斯和堪萨斯;肉食罐头工业越过阿勒格尼山脉,最后迁到芝加哥和堪萨斯。渐渐地,在全国形成这样一个循环市场:东部把制成品运到西部,西部把粮食卖给南部和东北部,南部再把棉花卖给北方。

到19世纪中叶,美国形成了三大区际贸易区:五大湖区、密西西比河沿岸区和西部的大平原区。地区分工的专业化促进了市场交流。如美国最重要的工业区集中于大西洋中部各州和新英格兰各州,因为那里有企业家需要的劳动力、玉米食物的供应和推销工业品的市场;在西部,经纪人把小麦和牛肉从平原运送到人口稠密的东部诸州;南方建立了以木材加工、纺织业为主的工业部门。到1860年,东北部的工业区、南部农业区以及中西部城市圣路易斯和芝加哥之间,已有铁路相连。三 美国工业化的阶段

美国工业化进程以南北战争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段主要是学习英国,建立近代工业;后段是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实现产业更新,一举完成了工业化。(一)工业化的契机

美国曾是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因此它在起步阶段的经济结构,长期保持了殖民地特征,例如,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绝大部分工业处于手工生产阶段,进口大于出口,国际收支存在大量逆差。独立后,工业化问题很快提上议事日程。

1791年,美国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提出著名的《制造业报告》,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适当的工业基础,在经济上或政治上就不可能强大,从而使美国人懂得了制造业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强大的重要性。而1807年的《禁运法案》和1812~1815年的英美战争,是美国工业化开始的契机。在此期间,海外贸易受到限制,工业品必须自己制造,于是,制造棉毛纺织品、铁器、玻璃、五金器具及其他日用品的工厂,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美国工业革命所需要的资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第一,奴隶贸易。从事这一贸易的主要是北部、中部商人,他们从中取得惊人利润。

第二,掠夺印第安人的土地。这主要是凭借暴力和欺骗手段实现的。

第三,西部土地投机。美国有许多人(其中包括政客)靠它发了大财。

第四,联邦政府偿还国债的政策。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及各州政府发行了大量公债,战后公债券贬值,持有公债券的劳动人民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以票面价格1/10的低价卖出,购买者多为从事投机的富有大商人及政客。后来联邦政府根据财政部部长汉密尔顿的建议,按票面价格偿还公债,这些投机者转手之间发了大财。

另一个其他欧洲国家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就是潜在的、不断扩大的、广阔的国内市场。因为随着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西部处女地不断地吸引着移民前往开垦,这不但意味着土地的增加和矿藏能源的扩大,同时随着西部开发和大量外国移民的涌进,也意味着国内需求和市场的扩大。与俄国工业起步阶段的“边疆殖民地”相比,美国西部大开发对工业革命的影响,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二)近代工业的建立(第一次产业革命)

在美国,最早出现的机器工业是棉纺织业。1789年,英国移民塞缪尔·斯莱特仿制英国水力纺纱机成功,并在罗得艾兰建立美国第一家纺纱厂,从而揭开了美国工业革命的序幕。在19世纪30~50年代,棉纺织业率先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随后,毛纺织业、面粉业、食品业、制鞋业、服装业和木材加工业等,也普遍使用了机器,工业革命遂全面展开,轻工业初步实现了机械化。到1860年,棉纺织业实际开工523.6万纱锭,棉花消费量达84.5万包。

炼铁业。从1834年起,美国相继引进了热风炉、焦炭炼铁法等,建立起近代炼铁业。由于基础较好、资源丰富,炼铁业发展很快。但美国的生铁质量较差,只能用于制造农具、铁管、大炉等;1844年,美国才引进搅炼法,开始生产精炼铁。1860年,生铁产量已达83.4万吨,居世界第三位,但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机器工业。1825年,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后,美国成为英国机器出口的主要市场。但是美国在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和设备时,不是简单地照搬和模仿,而是加以创造性地改进,从而能迅速研制出更为先进的机器,建立自己的机器工业体系。同时,美国政府还较早地实[4]行了专利制度,因之各项发明不断涌现,像轧棉机、缝纫机、收割机、电报机等发明都是出自美国人之手。特别是农业机器,美国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19世纪30年代还出现了研制新式农业机械的高潮,收割机、割草机等均在这一时期获得专利。在工厂制的发展中,美国发明家埃里·惠特尼发明、推广的机器和零部件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使一些机器零件可以通用互换,并应用到各种产品的生产中,大大降低了机器成本,此后标准化的批量生产成为工业社会的特征。1859年,美国的造船、机车、农机三项产值已达到3600万美元。

其他工业。随着农业的西进发展,食品加工业也不断地向中西部推进。同时采掘业也随金属冶炼和金属加工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尤其是蒸汽机在煤矿中的普遍推广,使采煤业发展很快。1860年,全国煤产量达到1820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总之,1810~1860年,美国近代工业迅速建立,工业产值增长约10倍。到1860年,美国有企业14万家,拥有资本10.03亿美元,工人130.6万人,创造产值18.7亿美元。工厂制度在美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已占主导地位。直到南北战争前,美国完全依赖进口的产品已为数不多,但没有一种产品有完全替代进口的趋势。(三)工业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产业革命)

从南北战争结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由于西部领土开拓、南方归入统一市场体系,美国的国内市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容。与此同时,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技术和新发明不断涌现,如新炼钢法、电力技术、内燃机技术等,为美国工业化提供了良好机会,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突飞猛进。其间,美国依靠大量引进欧洲先进技术,并且自己完成了一系列重大发明,发展起一些新兴工业,如钢铁、电力、汽车、石油采炼等。1869~1899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增长3倍多,年均增长46.5%,一举赶上并超过了英国。这一时期,美国工业从部门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续实行并最后完成进口替代的工业部门,如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部门;另一类是新兴工业部门,如电气设备、汽车、石油采炼等,这些新兴部门不存在替代进口问题。1.传统产业出口替代的完成

棉纺织业是美国最早建立的工业产业,但它差不多也是最后一个完成进口替代的产业。确切地说,直到1915年,美国棉纺织品的出口才超过进口,成为净出口国。当年,美国的棉纺织品进口额为4600万美元,出口额为7000万美元。

炼铁业。从19世纪80年代起,美国钢铁产量开始超过英国居世界首位。1898年,美国出口钢铁增至1900万美元,进口降至1300万美元,成为钢铁制品的净出口国;1910年,美国钢铁制品出口达到6000万美元,进口4000万美元,出超2000万美元;到1915年,美国的钢铁产量已超过了3000万吨。同时,钢铁工业的急剧发展,产生了“向前”和“向后”的连带影响,促成了以钢铁为原料的建筑、交通运输、机器制造等产业的发展。2.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

电力电气工业。1882年,美国建立第一座商业(直流)电站。到19世纪90年代,大小电站(交流电为主)遍地开花,为居民、工矿企业和城市电车提供了电力。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气制造业也发展起来,并很快成为美国的重要出口产业。

汽车工业。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汽车产业逐步实现了起码的批量生产,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出现。尽管其产值与其他产业比起来还很小,但发展迅速,尤其是出口增加很快。1905年,美国生产汽车2.5万辆,到1910年,就达18.7万辆。同期,汽车(包括发动机零件)出口也由200万美元增加到1100万美元,到1916年,出口达到1.23亿美元。特别是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在汽车生产中最早发明了生产线流水作业技术,使工厂生产能力提高、产品价格下降,此项技术日益得到普及。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得也很快,1874~1884年,美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63美元,1900年为502美元,到1910年提高到611美元,30年左右的时间内增长了1.3倍多。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使市场购买力也不断提高,带来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1870~1913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了8.1倍,到1913年,工业产量超过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居世界第一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尽管这时美国的出口贸易增加很快,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对外贸易仅占10%左右,大部分的工业品仍在国内销售,即国内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比对外贸易要大得多。因此,巨大的国内市场容量,是美国工业化的基础。四 美国经济腾飞的动力特点(一)美国工业革命独具的突出特点,就是西进运动与工业化过程相伴始终、同步发展“西进运动”自独立后即开始,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或更晚,前[5]后约100年。其过程伴随着对印第安原住民大批的屠杀和驱逐,也充满着血腥,是美国领土扩张时期向西部移民的大规模拓殖运动。西进运动在内战后进入高潮期,其间,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的铺设,为[6]大规模开发、建设西部创造了条件;联邦政府实施的《宅地法》和鼓励移民政策,调动了向西移民的积极性。而且,正是在西进运动巨大需求的推动下,美国能在19世纪最后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并一跃超过英国和欧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西部开发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与机械化,使农业与工业获得同步发展

1860~1913年,美国农场总数由200万个增加到640万个,耕地面积由4亿英亩猛增到9亿英亩,新垦殖的土地面积等于欧洲西部各国土地面积的总和。耕地面积扩大使地多人少的矛盾更加尖锐,从而推动了美国农业的机械化,从1820年马拉耘田机问世,割草机、脱粒机、马拉收割机、小麦播种机、玉米栽种机、谷物捆扎机和其他各种搬运机械相继出现,改变了农业的落后面貌。1860~1900年,美国的小麦产量增加了3倍,玉米产量增加了2.5倍,棉花产量增加了4倍。这不仅为工业提供了足够的粮食、原料和商品市场,而且大宗农产品出口也弥补了国际贸易逆差,为工业积累了资金。2.西部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美国工业化供应了必要的原料

美国铁矿蕴藏量居世界前列,西部开发对建立钢铁基地和完成出口替代起到关键作用;同时,石油资源丰富,从1871年至1880年,石油生产由520万桶增加到2620万桶,为汽车制造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铜、铅和锌矿的开采,对美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3.拉动消费市场扩张,为工业革命提供持续的市场需求动力

西部开发的市场优势,不仅吸引了大批的就业人口,还强烈地吸引着东部制造业逐步西移,带动了畜牧业、采矿业、加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城市建筑业及商业贸易的发展,如1859~1909年仅全国零售商店的销售额就从36亿美元增加到132亿美元;自19世纪中叶起,食品加工、屠宰、罐头、木材加工、农机制造、煤炭、钢铁等工业陆续扩散到西部地区。而且,西部工业的兴起,也推进着西进洪流向更荒僻的“远西部”涌进,从而把工业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向西延伸,直至太平洋沿岸。有人估计,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国内贸易,大约等于对外贸易的20倍,甚至超过了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巨大的市场容量,刺激了大批量的生产,为科技发明和成果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可以这样说,在工业革命的起步阶段,英国是靠的海外殖民地,俄国是靠的“边疆殖民地”,美国则是靠的西部大开发。(二)善于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开展应用研究甚至突破创新

美国工业起步较晚,它没有英、德等欧洲国家那样悠久的科学传统和雄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是,巨大、丰富的市场使美国在国际比较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许多技术创新起源于欧洲,但由于可以在美国市场中实现规模经济,且一旦被引入美国,美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就能够很快开发出生产率高于欧洲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并反过来占领甚至垄断技术先发国的市场。如在技术引进方面,从1864年开始,美国采用贝西默炼钢法,到19世纪90年代采用了平炉炼钢,使钢产量由1865年的1.9万吨增至19世纪90年代的1000万吨,其中单是美国卡内基钢铁公司的钢产量就超过英国。随着钢铁业的发展,机械工业到1900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产业。

另外,美国还善于在引进的同时开展应用研究。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各种科技综合研究所和工业实验室纷纷建立。第一个大型的专业实验室是由爱迪生在1876年建立的,集中了近百名科学家、工程师和技师,集体攻关、分工合作,使爱迪生完成了近2000件的发明。到1914年,全国工业实验室和研究所已有365个,拥有近万名科技人员。同时,美国的科研机构大部分是由企业家和发明家出资建立的,主要是攻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课题,所以,一旦新技术研究成功,立即投入应用,即表现出惊人的效率,这也是美国科技创新的突出特点。如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电学理论和电机制造技术起源于英国和德国,但是,电机的完善和电力的大规模应用却是由美国发明家完成的。根据美国专利局的记载,仅1850~1860年的10年中,政府颁布的专利就达到25200项,平均每年2000多项;到1900年前的20年,每年专利已为2万多项,增长了10倍多。(三)作为后起的工业国家,美国一直采用关税保护政策维护民族工业利益

英国自工业革命后期开始,就放弃贸易保护而奉行自由贸易政策了,而美国自19世纪以来,一直采取保护关税的政策。美国的工业化一般认为是从1807年的“禁运”或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结束后才开始的。1807年,为避免卷入欧洲战争而颁布的《禁运法案》,一方面使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受到重创;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国内制造业的发展。美英战争结束后的1816年,为了抵制英国商品的倾销、保护本国工业,美国政府颁布了《关税法》,据此连续三年对棉纺织品征收了25%的关税,结果使轻工业特别是棉纺织工业获得了较快发展。而且,从内战开始,共和党又把保护关税作为核心政策推出,并不断提高关税;特别是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于1890年通过《麦金利关税法》,把进口关税平均由38%增至50%,税率之高在美国历史上实属罕见。1897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丁利关税法》,其规定的关税率又高于《麦金利关税法》。这样,一些外国商品完全难以进入美国市场,使美国的民族工业在起步时免遭欧洲工业品的竞争和打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工业的发展。(四)发展教育事业和重视科技研究,保持智力人才的优势地位

伴随工业化的深入,美国政府日益认识到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内战后,在实用、高速方针的指导下,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一是增加教育投入,实行公立与私立办学并举的方针,加快教育发展。联邦政府拨出1.5亿英亩土地给各州创办学校,同时各州征收特别税来扩大教育经费。1870~1915年,教育经费由6000万美元增加到6亿多美元。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由1.4%增至3%。教育的普及[7]提高了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其二是加强基础教育,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将传统的专为升学做准备的普通中学,改为兼具升学和就业双重职能的综合中学,加强职业技术训练。到1913年,美国每年可培[8]养3000名工程师,而同期英国只有500名。其三是改革高等教育,重点发展理、工、农、林、医等专业院校,培养高精尖人才。1862年,国会颁布了《莫里尔法案》,拨出国有土地在各州建立理工和农业学院;许多旧大学也增设了机械工程、采矿冶金、电气化工及电化学等新专业。1887年,国会通过了《哈奇法案》,为各州大学提供科学实验基金,使许多大学成为全国或各州的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指导中心,对推动新技术革命起到了巨大作用。

此外还应提及的两点,是美国近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传统。一是科学团队意识。爱迪生是美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创立了通用电气以及200多家美国和跨国公司,完成了包括电灯、电话、留声机等近2000件发明。实际上,爱迪生是个善于协作的大师,他将投资者、工程师和销售员聚集到一起来共同完成使命。他所率领的研究团队也是如此,团队中包括各类人物,有博士,也有没受过教育的手艺人等,共数百人,由他提出课题任务,共同协作攻关。爱迪生的聪明,就在于他能够提出课题和用人所长,通过团队的合作去达到他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是国民收入分配中的“高工薪”策略。如前所述,美国经济腾飞主要靠内需拉动,那么国内市场除人口规模外,劳动工资的增长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美国的政治家一般认为,工业化不能像英国那样靠剥削工人来实现,而要靠开发大自然的技术创新为美国人民提供更多福利。因此,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把低工资看作竞争优势相反,他们认为,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机器生产将使高工资国家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比廉价劳动力国家更低,因为高工资刺激了用机器替代昂贵的劳动力,而机器的发明导致了更高的生产率和更高的工资,这反而会刺激在更高程度上采用新的发明,从而加快投资者引进技术和创新的步伐,由此形成正反馈的良性循环,这正是美国依靠国民收入不断增长[9]实现经济崛起的重要基础。而且,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落后国家利用劳动力、资源等成本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试图在传统产业上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将不会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如果不能够迅速创新技术以扭转自身的不利地位的话。The Course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Modern America and Its RevelationWang Rui

Abstract:Half a century later than the British one,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carried out in an almost blank land. Due to the extremely favorable natural and social economic condition,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gressed rapidly.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of the first World War,exceeding Britain,the US became the world’s leading industrial power.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mainly were as followed. The westward move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always accompanied and synchronous developed. The US was good at introducing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carrying ou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and quickly transforming them into productive forces. As a newly-industrialized country,it always implemented tariff protection policy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national industry. It also developed higher education,attached importance to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s well as kept talent dominant position. In addition,the scientific team consciousness and the “high wage” strategy in the national income distribution were also the important tradition in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Key Words:US Industrialization;Westward Move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ariff Protection;Intellectual Advantage;Industrial Revolution

[1] 王锐,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

[2] 1807~1808年,英、美两国通过禁止奴隶贸易的法案,黑奴贸易进入走私时期。直至1890年7月布鲁塞尔国际会议做出废除非洲奴隶贸易的决议,黑奴贸易才算正式终止。

[3] 美国的国土面积是937万平方公里(传统说法);新的说法包括海洋岛礁及其周围面积,约为963万平方公里(962.9091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915.8960万平方公里)。

[4] 1790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就通过了“专利法案”。1790~1800年,经政府批准的专利为276项,1840~1850年为6480项,而1850~1860年增加到25200项,1860~1870年为71800项,1890~1900年增加到234956项。

[5] 有美国学者根据史料推算,当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时,在现在美国和加拿大境内居住的印第安人总人口最少在3000万人以上(也有人推算为1亿人),而到20世纪70年代,被迫散居在美国穷乡僻壤“保留地”里的印第安人,官方统计的数字是不到80万人。当然,印第安人人口减少的原因也有不融于欧洲“文明”社会、“保留地”生存空间有限等;但是不可否认,殖民主义者早期对印第安人的灭绝,以及对原有生存环境的摧毁,是不容忽视的主要原因。

[6] 1862年,美国政府颁布《宅地法》,规定凡美国公民,只需交纳10美元登记费便可在西部得到160英亩(约64公顷)土地,连续耕种五年后就成为该土地的合法主人。1860~1880年,个人无偿领得土地达6500万英亩(约2630万公顷)。

[7] 邓兴普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历史学习》2002年第10期。

[8] 胡嘉临:《科学管理与经济现代化——美国工业革命的启示》,《今日科技》2005年第7期。

[9] 如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以来,美国劳工以及他们的支持者(进步作家和工会领袖们)所提倡的,是生活工资概念(即通过立法规定比最低工资更高的工资标准,以保证工人及其家庭能够摆脱贫困)。一些政治家也认为,工资增长和工人购买力的提高,不仅是拉动内需和推动经济繁荣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基础。同时,美国的一些现代基督教作家特别强调体面生活是一种人权,认为,工资不能仅仅满足工人最低限度的温饱,还要足以满足工人及其家庭发展智力、道德和精神方面能力的需要,保证工人和他的家人在教育、娱乐和参与其他一系列健康社会活动的基本权利。他们指出:只有当工人和他的家庭能够过上体面有尊严的生活时,整个社会才可能和谐发展。

关于地方债管理中风险及对策的思考

[1]闫光华 赵骄【摘要】1994年财税改革之后,由于财权事权失衡,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出现了举债的内在需求。囿于老《预算法》和《担保法》的掣肘,五花八门的融资平台和融资方式应运而生。如今地方债的规模之大、方式之繁杂、投资项目之无规划、财税等制度之不完善,均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安全造成威胁。从短期看,摸底地方债的规模、厘清方式、化解存量地方债的现实风险是当务之急。从长期看,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是解决之道。从根本上,解决地方债的问题,财税体制及行政体制的改革才是治本之道。【关键词】地方债 地方融资平台 财政风险 财税体制 行政体制

地方政府性债务(简称“地方债”)是指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专门成立的基础设施性企业为提供基础性、公益性服务直接借入的债务和地方政府机关提供担保形成的债务。本文就地方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进行了梳理,对其存在的风险及主要原因深入剖析,并提出应对策略。一 地方债的形成及发展

针对地方债的形成与发展,本文梳理并概括出其主要经历的三个阶段。(一)灰色地带阶段(1994~2008年)

1994~2008年为第一阶段,地方债处于灰色地带。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的重现划分,地方财政出现缺口;《预算法》等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各地政府绕过法律而形成“灰色”债务。

1978~1994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滞后。政府对城市建设采取大包大揽的模式,建设资金也是以“量入为出”原则为指导,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主要原因有:①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致使民间资金不能参与城市建设;②思想上对“融资”行为存在芥蒂,认为“无债一身轻”的观念导致建设资金缺口长期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994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把财政大包干制度改为分税制,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及事权进行了重新划分。

此后,中国的税收体系由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地方共享税组成,国家的税收有了快速增长。与国税相比,地税收入较少、稳定性差、税源零散,虽然中央在1993年进行了税后“返还”消费税全部和增值税的75%,并在1994年后税后返还金额以1993年为基数逐年递增,但中央和地方的税收收入同向不同步。其结果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93年的22%提高到近几年的50%左右,相对而言,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则由1993年的78%下降到近几年的50%左右。

同时由于地方事权的相对扩大,地方税收资金依然无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资金缺口。改革之后,地方政府负责的事权主要有:地方统筹的基本建设投资,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支农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实际上,分税制以前,地方政府已经承担了这些财政支出;改革以后,中央政府正式结束了向地方政府提供资金的责任。

1994年之前,受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而且受到体制和观念的约束,地方政府对民营资金进入该领域有限制,不得不采取大包大揽的方式,致使城市建设相对缓慢。由于1994年之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较多、税制改革后的财权事权不平衡、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速度加快等因素,地方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地方财政赤字出现了持续扩大的趋势。

弥补财政赤字的途径无非是扩大财政收入和举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税收,增长速度受到各种制约,举债成为必选项。面对巨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以及《预算法》和《担保[2]法》的掣肘,地方政府只能绕过法律,创造出五花八门的融资平台。2004年之后,随着地方融资平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了国家的认可,融资平台有了长足的发展。根据国家审计署2013年12月30日公布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全国共有7170家融资平台公司,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在2008年之后设立的。(二)中央代发债阶段(2009~2014年)

2009~2014年为第二阶段,中央代发地方债。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为配合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财政部代发地方债。

2008年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而扩大内需,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两年内投资1.18万亿元,并带动地方及社会投资2.82万亿元。为配合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囿于《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因此就有了2009年开始由中央政府代发地方政府债券(见表1)。表1 历年中央代发地方债统计

尽管中央政府可以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但是必须在财政部的监管下,且融资规模仍受到限制,其额度远远不能满足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由于继续受到相关法律的制约,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仍然是不二选择。据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结果,截至2013年6月,地方性债务总额已达17.7万亿元,远超中央政府累计代发债券1.2万亿元。(三)自行发债阶段(2015年之后)

2015年之后为第三阶段,地方政府自行发债。新《预算法》赋予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权力,但发债的规模需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

中央代发债券远远不能满足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为了规范地方政府的融资行为,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修改《预算法》的决定。随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简称《意见》)。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举借债务的方式做出了严格的限定。地方政府举借债务只能采取发行地方政府债的方式,不能私自以其他形式变相筹资。《意见》对举债主体、举债方式、程序、规模、债务用途、预算管理、清偿责任、风险预警、应急处置措施等做了详细的规范。新《预算法》和《意见》为地方政府融资打开一扇前门,也关上了后门,堵住了窗。新《预算法》和《意见》的出台将地方债的管理纳入了依法规范的轨道。

地方政府获得了法律确认的正轨发债渠道,但不能随意发债。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发债的规模实行总额控制和预算管理。地方政府举债需由国务院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省一级政府依照国务院下达的限额举借债务,并列入本级预算调整方案,报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地方政府举借的债务应当有偿还计划和稳定的偿还资金来源,且只能用于公益性资本支出,不能用于经常性支出。二 地方债的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和房地产泡沫,被称为中国当前的三大金融风险。地方债务风险是指地方政府(债务人)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所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一)规模风险

规模风险,是指由地方债规模太大造成的到期债务不能偿还的风险。

根据审计署的审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中国地方政府负偿还责任的债务已逾108859.17亿元,负担保责任的债务约26655.77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约43393.72亿元,共计约17.7万亿元。[3]根据全国人大常委尹中卿的估计,地方债规模或超30万亿元。对比2013年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约为6.9万亿元,加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约为11.7万亿元,可见,隐性地方债务规模之大已经给地方财政偿还造成了巨大压力,严重影响了地方财政的稳健与安全。1.长期财政压力

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城镇化进程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一个逐渐加速的过程。

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城镇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6年之后,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尤其是1998年之后,城市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成了影响至今的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的主力军。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将城镇化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定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供将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成为政府投资的主要内容的基调。

地方政府对资金的需求将是长期的和大量的。2.短期财政压力

从短期来看,地方政府面对财政收入放缓和财政支出的刚性,2015年地方财政压力将会进一步增大。2015年是既定的全面完成营改增的最后一年,房地产、金融、建筑等剩余的行业全面实行营改增将会带来地方税收更大幅度的减少。此外,为刺激增长而对中小企业的减税政策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对税收的影响也将继续。因此,2015年,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将较2014年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土地财政模式正在逐步走向终结,2015年的土地出让金将较2014年下降14%左右。根据巴曙松等的匡算,2015年7%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对应[4]15.7%的基建投资增速和13万亿元资金需求。2015年,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到期存量债务、预算内的赤字及预算外的需求约为3.5万亿元,已批复1万亿元置换债券额度,尚有2.5万亿元的资金缺口。(二)投资风险

项目投资回报情况对所筹负债的偿债能力有长期影响,短期内可以通过举借新债或挪用其他资金弥补,但从长期来看,偿债能力还是取决于项目本身的盈利能力。1.投资项目风险

如前所述,城镇化是一个长期并需要大量投资的领域。政府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引导和调控经济发展方向的功能,故政府投资领域主要导向在铁路、公路、电信、文化、卫生、教育、保障性住房、安居工程、节能环保、水利设施等公益性特征强烈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基本特征包括投资规模大、具有公益性、收益低、投资回收周期长等。政府投资项目的特征决定了其偿债的核心能力——盈利,对债务的偿还有较强制约力,会导致偿债风险。2.投资过程风险

投资过程风险,是指在投资过程中由制度设计、投资决策、项目执行等造成的投资效率低下等而导致的偿债风险,例如,零投资回报的形象工程、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决策失误、操作过程的腐败行为等。

政府的投融资主要通过其设立的平台运作,投融资平台在法律上是独立的经济主体,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政府背景,使得融资行为实际上是以政府的信用及担保进行的,政府除了负偿还责任的债务外,增加了负担保责任和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隐性财务负担。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投资的收益方不是平台公司,对其行为缺少了经济制约,贷款实际已经脱离借款人的控制。

从代理理论的角度看,投资过程风险是由委托代理链延长同时信息不对称下不完全契约造成的道德风险。(三)体制、制度风险

尚未完成深化改革的财税体制和政府约束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偿债风险。1.财税体制造成的偿债风险

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之后,虽经多次调整,但中央税、地方税、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的格局及地方财税收入增幅落后于中央的基本情况并无大的变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财权上收、事权下放”的根本矛盾未得到有效缓解。

在地方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负债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必选项。土地财政是多年来支撑地方政府融资的顶梁柱,随着土地财政逐步走向终结,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也会逐渐显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也造成地方税收的增幅受限。2.政治体制造成的偿债风险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破产机制阙如,这样的体制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超强信用”,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扩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出现地方政府违约,要么中央政府通过发行货币或其他方式为地方政府埋单;要么由放贷银行自行承担损失。前者会导致通货膨胀或中央政府的财政危机;后者则增加了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显而易见,地方政府通过投融资平台举债的弱约束体制,很容易使其将风险转嫁给中央财政或金融机构。3.法律制度造成的偿债风险

由于相应的法律制度尚不配套,例如,老《预算法》“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和《担保法》的“国家机关不得为保证人,但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等规定,使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成立各种投融资平台等方式变相融资,造成了规模巨大的显性和隐性的地方政府债务。三 地方债风险的化解途径及对策建议(一)应对地方债风险短期内的对策

地方债的巨量存在,需要面对,更需要通过有效的途径和对策来化解其风险。从短期看,迫切需要解决存量到期债务的偿还或置换;从长期看,需要解决新增债务的规模及方式。1.存量到期债务的处理

纳入预算的债务可通过申请地方政府债券的方式进行债券置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