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产业发展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20:29:33

点击下载

作者:伍长南,林昌华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福建省产业发展研究

福建省产业发展研究试读:

前言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呈复苏曲折态势,国内经济已进入新常态,呈现“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特征。福建经济发展已进入“三期”叠加阶段,必须紧紧围绕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主题,按照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好速度、质量、结构、环境等关系,强化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福建省产业发展具有区位、生态、海洋、侨台、民营经济等优势,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较强。2013年底召开的福建省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围绕“三个必须”,加快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必须保持比全国更高一点的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必须通过抓龙头做大做优增量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产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目前,加快产业发展仍是福建省面临的主要任务,保持比全国更高一点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速度,是尽快赶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水平、完善东南沿海经济布局、更好地服务全国发展大局的需要。为此,本专著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工业主导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进行研究。

愿本专著能为福建产业发展、产业经济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第一章福建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研究

所谓“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指以结构优化为根本特征、以绿色低碳为基本要求、以吸纳就业能力强为鲜明特色,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发展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是党中央根据国际产业格局的新变化,在科学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福建省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关键是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符合福建省实际的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自觉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一节 福建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福建省充分发挥产业比较优势,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坚持四化同步、三群联动、三维对接,突出改革创新、突出先行先试、突出集约提升、突出跨越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和振兴,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三次产业协同带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9.5:51.3:39.2调整为2013年的8.9:52.0:39.1,具体表现为:

一、福建产业发展的基础

1.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落实中央和福建省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3年,福建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77.98亿元,增长4.5%。其中,粮食总产量664.36万吨,增长0.8%;肉蛋奶产量251.55万吨,增长4.1%;水产品产量658.76万吨,增长4.8%。培育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2万家,覆盖所有特色优势产业。福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783.3亿元,增长10%,有效带动农户增收。福建省蔬果温室大棚147万亩,设施农业新增面积10万亩,新增产值20亿元。主要农作物、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6.6%和95%,现代农业示范区持续发展,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覆盖所有涉农县(市、区)。实施大水网规划和“十百千万”水利工程,新增12个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解决400.4万户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430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建设一批大中型水库、引调水和防洪防潮工程。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和农田基本建设,有效灌溉面积持续增加。农业“五新”深入推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

2.工业发展趋稳向好

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以升级淘汰落后,以改造代替关停,全面实施工业转型升级六大专项行动,加快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福建省工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效益持续提升。2013年,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944.27亿元,增长13.2%,工业增加值增长12.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5%,工业增速位居全国第五、东部11省市第一,全部工业增加值接近万亿元,工业投资、技改投资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5773.86亿元,增长14.6%;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2982.23亿元,增长12.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00亿元,增长13.7%。县域工业完成增加值5429.69亿元,增长16%。长乐纺织化纤、福州光电显示器、泉州鞋业等8个产业集群产值超千亿元,纺织服装、制鞋、不锈钢、石化等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3.服务业发展壮大

福建省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已成为GDP的重要支撑和劳动就业的主要渠道,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着力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和“营改增”试点,2013年,福建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6%。交通物流企业实力增强,福建省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13.1%、10%和9%。旅游业较快发展,实现旅游总收入2286.47亿元,增长16.1%。金融业增加值1174.59亿元,增长16.1%。13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再融资,募集资金324.49亿元;15家企业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182亿元。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7个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确定并得以实施。

4.海洋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加快建设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着力推动福建省由海洋资源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转变,福建省海洋经济总体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2013年,福建省海洋生产总值5900亿元,增长15%,占福建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6.5%以上。其中,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建筑业、海洋船舶修造业等增加值合计约为1860亿元,增长14.6%,占海洋经济主要产业增加值总量的72%左右。福建省远洋渔业产值居全国第二位,水产品出口量跃升为全国第一位。

二、福建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福建省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但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偏弱,产业集聚效应和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逐步凸显等问题,特别是产业发展不够成型、不够配套,缺龙头、缺链条等问题较为突出,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任务还很艰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高

福建省农业科技和加工水平不高,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农业规模化、组织化和服务社会化程度偏低,应对市场风险能力不足。2011—2013年,福建省农业投资效果系数分别为9.2、7.3和6.0,年均下降1.6。其中,2013年福建省农业投资效果系数低于全国6.2的平均水平。2013年,福建省计划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项目共有130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仅27个;项目平均规模为3238万元,与福建省全部项目平均规模1.90亿元相比,差距较大。当前,福建省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7%,较全国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2.制造业发展带动力不强

福建省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业比重不高;临港重化工业发展不充分,节能减排压力较大。2011年,福建省中小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8.29%,中小企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7.79%;大型企业417家,仅占全国的4.58%。2011年,福建省重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5.11%,低于全国16.73个百分点。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劳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占比分别为40.33%、28.73%和8.5%。其中,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比重低于全国的比重分别由1998年的6.76、0.29个百分点扩大到2011年的10.24、1.99个百分点。

3.服务业结构优化不足

福建省研发设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起步较晚,缺乏大企业、大项目的支撑、带动和辐射作用,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尚不完善。2013年,福建省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39.1%,低于全国46.1%的平均水平。2012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2.2%。

4.海洋经济发展层次不高

福建省海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海洋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率不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海洋科研与海洋产业融合程度较低,海洋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有待加强。2012年,福建省海洋三次产业结构为8.1:44.6:47.3。其中,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国水平4.6个百分点;海水产品加工业所占比重偏大,船舶制造和修理业仅占海洋工业总产值的13%,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仅占海洋主要产业增加值的5.5%。

5.科技支撑发展能力不强

福建省全社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和技术储备,自主知识产权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有待完善。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数据显示,2012年福建省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53.50,低于全国60.28%的平均水平。在2011年科技活动投入增加了1.67%且科技进步环境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福建省科技活动产出、技术成果市场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等方面的发展指标却分别下降了15.64%、43.89%和3.2%。2013年,福建省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仅占福建省生产总值的1.4%,低于全国2.09%的水平。第二节 福建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基本思路

必须把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突破,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培育现代服务业为支撑,以壮大海洋产业为突破,着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自觉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针对福建省产业发展体系的情况,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把创新摆在首位,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方式来化解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最关键的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要结合福建省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把推动经济实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努力营造一个支持科技创新、激励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实现“福建制造”向“福建创造”的历史性跨越。一是加快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促进全社会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集成,加速实现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有效耦合,形成良性互动、有机统一、具有福建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围绕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和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走出一条符合福建省情、节约资源、低消耗、少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集群发展道路。三是努力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统筹建设布局,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全社会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实现科技项目、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三位一体”,基本建成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条件支撑体系。四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实施集聚发展战略

注重选择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的战略性投资项目,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产业链配套等措施,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合作,发展一批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平台完备的现代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一是建立产业集聚发展的协调机制。从专业化分工、市场细分、价值链延伸的角度整合产业链,加强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和相关企业间的横向合作,实现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提高县域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扩大产业集聚规模。二是对集聚内企业进行改造和重组。在充分考虑福建省现有的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企业的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等产业升级模式,对集聚内企业进行改造和重组,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地实现产业升级。三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改善交通、电力、污染治理等公共产品的供给,不断加大融资平台、信息平台、专业市场平台、技术交易平台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提升产业集聚形象。将区位品牌建设作为产业集聚发展的核心问题来抓,树立区位品牌形象,扩大其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实施集约发展战略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坚持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注重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行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快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水平高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树立集约发展理念。将促进资源集约开发利用理念渗透到产业发展过程中,发展前向一体化产业链和后向一体化产业链,促进整个产业结构有机融合,防止产业链孤立、单一性发展,使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二是加快构建绿色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推进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引导企业改造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开展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标志产品和其他绿色认证,建成一批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三是强化节能减排。注重从源头上降低能耗、防治污染,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推进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大力推广节能示范项目建设和合同能源管理。

四、实施错位发展战略

根据产业错位发展的不同层次,有效引导产业错位发展,特别是要建立产业错位发展的地区合作机制,在合作中错位发展,在错位发展中共赢,在共赢中达到一体化发展,形成层次有序、融合配套、分工错位、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是遵循资源配置最优化。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体系,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功能定位、土地和海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重点,实施错位发展、良性竞争,共同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合作推进产业错位发展。对于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间基础性产业错位,政府尤其需要健全合作制度,解决利润分成、生态补偿问题;对于发达地区间相同产业产品的差异化发展,政府也应在政策上加大引导力度。三是合作解决产业错位发展中的利益纠纷。产业错位发展既有合作,也会因各种利益纠葛导致产业无序开发等,这需要两地、多地政府不断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健全合理化的补偿机制,共同解决难题。

五、实施全方位大开放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广开合作大门,广交天下朋友,广聚四方资源,广泛借资借力,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开放新格局。一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把引进外资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招才引技”的转变。二是推动对外贸易战略升级。继续稳定和拓展外贸发展,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动市场结构调整优化,加快形成大外贸、大企业、大品牌、大物流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新格局。三是注重发展服务贸易。继续扩大运输、旅游、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规模,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国际物流、文化出口、供应链管理等现代服务贸易,形成多种高端服务业态融合的集聚区。四是加快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步伐。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对外投资合作体系,提高福建省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资源配置的水平和能力。第三节 福建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主要任务

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任务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着力推进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开放合作、安全高效、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1.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按照成片区开发、整体推进的原则,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一稳两提高”,即稳定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优质率。着力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集成示范推广超级稻、再生稻、脱毒薯类等粮食关键增产技术,挖掘水稻、薯类增产潜力,稳定粮食自给水平。大力推进农业基础建设,实施中低产田改造、节水农业、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提高耕地质量,重点在产粮大县开展以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田间机耕路为重点内容的田间工程建设,逐步完善田间基础设施,把中产田改造成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把低产田改造成产量稳定的中产田。加强以良种繁育、农业机械、试验站、监测点等为重点内容的农业基础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手段与服务能力。充分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加快发展农业设施,加强保护地设施、集约化育苗设施、冷链设施、肥水一体滴(渗)灌设施以及节能化、智能化、自动化畜禽养殖设施装备等建设。

2.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福建省农业的特色优势,优化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功能拓展;着力抓好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园艺作物和畜禽产品品种结构,构建设施装备,延长产业链条,构建品牌引领、龙头带动、产加销衔接、产业支撑完善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园艺产业重点推进品种结构优化和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栽培——水果重在品种结构、保鲜加工、商品化处理;茶叶重在质量安全、可追溯;蔬菜重在规模化、设施化;食用菌重在珍稀品种、代用料与工厂化栽培;中药材重在名优地道中药材良种繁育和规模化、标准化示范推广。畜牧业重点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产业化发展。加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建设设施化、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

3.现代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工程

加快建设以主导产业为重点、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种业体系。加大对种业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扶持建设一批研发中心、品种改良(分)中心。围绕粮油、园艺、畜禽、水产和林业等大宗特色农产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建设一批名优特品种的种质资源库、基因库,建设一批种质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完善种养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良种场、扩繁场。健全种子种苗监管体系,建设一批农业品种试验基地和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改善种子种苗品种审定与质量监管条件,提升种业市场监管能力。

4.农产品加工能力提升工程

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和企业经营等方式的共同发展,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围绕水果、蔬菜、食用菌、茶叶、畜禽和粮油等特色优势产业,分领域、分品种、分区域支持农产品加工优势科研单位和骨干企业,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建设中心试点基地,完善农产品加工业技术研发推广体系。支持农产品加工领军企业研发和推广高效、节能、安全、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

5.农业“五新”推广工程

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做好县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和“三定”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用人制度改革,创新科技推广方法,提升服务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加快农业“五新”入户、“五新”集成示范推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实施国家“948”项目、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项目,推动福建省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逐步建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加快推广各类先进、适用、安全新机具,提高水稻和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水平,构建服务高效、监管有力、综合配套的现代农机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鉴定能力建设,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重点,培养农村新型农民带头人、农村经营型人才和技能服务型人才。

6.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和台湾地区农民创业园的示范作用,继续两岸的产业深度合作、创业园建设、政策制定、合作机制探索等方面的先行先试,重点在优良品种种养技术、农产品运销、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农民合作组织、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农业、观光农业、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等方面开展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农业制度化、契约化合作,确保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在两岸农业合作中持续先行。持续引进和推广台湾农业“五新”,着力推进闽台合作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基地和园艺产品、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闽台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加快建设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重点推动厦门—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漳州海峡花卉集散中心和东山、霞浦水产品集散中心等建设。通过与闽台农渔协会合作,设立农渔产品直接采购中心,简化通关手续,促进贸易常态化经营,加大对台湾地区农产品的采购和促销力度。完善农业良种引进繁育推广体系,推动建立两岸新型农民培训交流基地,建设一批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推广中心以及农业科教信息交流合作中心。借鉴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经营管理经验,开展一批制度规范、机制灵活、运作高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试点。推动两岸农业行业协会、特色乡镇的互动往来,提升闽台农业交流层次。在用地审批、土地流转、贷款融资、财税等方面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着力打造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品牌。

7.农业服务体系提升工程

建立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监管等体系建设,加大农产品市场、农业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强建设服务设施,提高装备水平,改善服务手段,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活力,提高服务保障能力。建设一批国家级专业性农产品质检中心,支持龙头企业、批发市场设立质检机构。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实施种植产品、动物产品、农资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项目,构建由政府和企业管理以及消费者终端查询所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管理网络平台。组织实施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项目,创建一批放心农资示范店,构建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农资市场。扩大“金农”工程建设规模,建立共享化的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的信息服务支持系统,进一步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按照“五有”标准,建设省、市、县三级“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建设乡、镇、村信息服务站点,进一步拓展农业信息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率。

8.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程

按照规模范围合理、主导产业清晰、先进性突出、整乡整县推进的要求,实施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壮大示范区(基地)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精致农业和农业新兴产业,拓展农业观光、休闲、教育、展示等功能,构建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服务产业相配套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示范区建成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和农民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基地。

9.农业安全保障工程

全面加强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符合福建省实际并与国际接轨的动物防疫体系,推进动物疫病净化及区域化管理,增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监督执法、应急反应和全面控制能力,进一步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水平,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完善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植物检疫与重大疫情监控体系建设,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组织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强畜禽遗传资源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与监管体系,完善农业投入品质量监测网络,逐步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可追溯制度,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稳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10.农业可持续发展工程

按照“强基础、保生态、节资源、促循环、育新兴”的技术路线,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生态建设和农村沼气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畜牧业养殖方式、农产品加工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休闲创意型农业,推进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方式。积极培育农业新兴产业,推进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在动植物育种、畜禽防疫、植物保护、农村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促进观光、体验、休闲、教育等多功能农业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构建现代工业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任务

把加快绿色转型作为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引擎和关键抓手,围绕建设大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基地、塑造大品牌,以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为目标,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全面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加快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企业向高新化推进,产品向高附加值延伸,重点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向高端、绿色方向发展,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驱动、集约高效、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

1.产业龙头促进工程

坚持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落实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培育一批关联度大、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带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引领、链条延伸、集群共进的新局面。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推动石化、钢铁、纸浆、大型装备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规划,推出一批投资大、竞争力强、市场空间大的项目,着力实施福建省重点企业与央属企业高位嫁接,深化闽台产业对接,积极引进央属、台资、民营和跨国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以产业链延伸、企业集聚为重点,集中生产要素,健全龙头企业发展机制,支持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并购重组,鼓励企业参与国内外大企业合作、嫁接央企、改制上市、发行债券、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企业快速扩张,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发挥龙头骨干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引导中小企业集聚,鼓励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产业链,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素质水平。加快重点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集群(基地)资源配置、服务平台、产业链条、市场网络,有效降低企业生产和交易成本。着力打造重点产业集群(基地),重点推进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提高协作配套能力、原材料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扩大发展规模,突出抓好石化、汽车、工程机械、电工电器、太阳能光伏、平板显示、铝加工、不锈钢、稀土、铜、纺织服装等产业链,梳理并制定产业链招商目录,着力打造福州光电显示、福州金属深加工、长乐纺织、湄洲湾石化、泉州体育用品、泉州纺织服装、厦门计算及通信、厦门光电、漳州金属深加工、漳州古雷石化等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基地),形成海峡西岸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2.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

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按照“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支撑体系显著完善、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的要求,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以应用促发展,以市场带产业,加强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重点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强化企业技术研发,整合创新服务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进高端人才队伍,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和海洋高新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建设面向新兴产业、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融合,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力度,攻克一批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构筑国家级高技术产业重要基地,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培育一批高新企业、新兴企业。加大新兴产业投入,增设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支持新兴产业、高新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推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解决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完善新兴产业链条,催生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推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

3.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提升工程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全面统筹,集聚资源,重点突破,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建设,完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撑产业共性、关键性和前瞻性技术的研发,实施面向产业集群的技术提升专项和企业技术提升辅导工作,促进重点产业集群整体技术水平跨越式发展。以企业技术创新平台为抓手,引导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建设、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支撑企业开发和掌握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技术和工艺,形成核心竞争力。依托“6·18”平台,以服务项目开发的产学研平台和科技重大专项为抓手,引导龙头骨干企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及上下游关联企业,围绕重大产品和技术开发,组建产学研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施专项攻关,形成突破创新的有效力量。依托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促进企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强化政策配套措施,落实支持技术改造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建立健全企业技术改造长效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投入。以增加品种、提升质量、清洁生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工艺优化、装备更新、两化融合、安全生产为重点,加快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推动传统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制定并发布技术改造投资指南,编制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年度导向目录,引导社会资金等要素投向,逐步提高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技术装备投资占技术改造投资比重和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装备投资占技术装备投资比重,进一步优化工业投资结构。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特别是“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准入管理及产能预警,有效抑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4.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程

把推进“两化融合”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途径。坚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进程,着力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着力用信息技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着力营造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良好环境,从区域、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协同推进“两化融合”,促进工业做大做强。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紧扣工业化发展需求,面向产品设计制造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和生产自动化技术应用,加快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重点推进智能制造从分散、局部应用向融合、集成、系统应用转变,突出抓好管理与决策层、物流与供应链层、生产过程控制层、工业设计层和产品层的“两化”深度融合与创新。创新“两化”深度融合推进机制,建立完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体系,规范第三方评价机构发展,建立健全“两化”融合推进体系。加快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迅速提高产品和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程度,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创新中的应用,推广跨组织、跨地域的工业协同设计,提升产品研发水平。加快发展支撑“两化”融合的产品和技术,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整合与集成创新。依托福州、厦门软件园建设,大力发展研发设计及工程分析软件、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应用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瓶颈,为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制造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信息技术应用覆盖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全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生产过程与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构建“两化融合”公共平台,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行业公共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区域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传统产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咨询等服务。开展重点行业“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加快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拓宽“两化融合”服务领域。

5.闽台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工程

充分发挥台商投资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引导中国台湾地区企业向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基地集中,建设一批促进两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对接集中区和产业对接专业园区。以政策倾斜引导台资与福建省本地企业建立协作网络,鼓励互相参股,构建合作研发的激励机制,推动台资企业与福建省本土企业形成集群网络。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合作,重点推进电子信息、石化、金属深加工、纺织、食品等产业更高层次的对接,培育一批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和民族品牌,构建闽台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是,以福州(马尾)显示器件、福清显示器、厦门半导体照明、漳州智能小家电、泉州微波通信、莆田液晶显示产品等国家级产业园和海峡IC产业、长乐光电子、将乐石英谐振器、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等一批新兴信息产业园区为基地,以初具规模的计算机及网络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移动通信产品产业链和新兴的汽车电子、集成电路(IC)、光电子、软件等产业为重点,打造上、中、下游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一体化显示产业集群,建成闽台LED产业合作集聚园区与集成电路(IC)专业产业园区。

石化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围绕建立上中下游产业一体化的配套协作体系,重点对接三大合成材料及其后加工产品,加快建设湄洲湾石化基地和厦门海沧石化基地,积极推进福州江阴、莆田东吴、漳州龙海等区域承接石化中下游产品。

金属深加工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依托临港优势,加强产业深度对接,主动承接台湾地区冶金产业转移。支持台资企业延伸产业链,与冶金下游精深加工企业形成协作联盟,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密切与中国台湾地区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促进产业深度对接,带动产业升级;争取中国台湾地区科技含量高、低污染、高端钢铁产品生产企业投资,重点发展冷轧薄板、涂镀层板、冷轧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片等需要大量进口的高附加值产品。

纺织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借鉴中国台湾地区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化纤、棉纺织、染整、服装等产业换代升级,重点对接台湾高效能低能耗和大容量聚合生产技术、涤纶熔体直纺技术,以及台湾气流纺、喷气纺等新型纺纱技术,实现汽车用品、农用纺织品、温度湿度调节性纺织品、纳米复合机能性纺织品等产业用纺织品的渐进对接;引进台湾地区先进印染设备和相关软件技术,实现染整关键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鼓励台湾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和专业服装设计室,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福建省服装产品出口竞争力。

食品加工业融合发展重点是,加强与台湾同行业领先知名企业在研发、包装等方面的合作交流,重点推进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水产品深加工等合作;通过引进台湾地区高新技术工艺及生产线,加大对传统食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福建省食品加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6.品牌带动与质量振兴工程

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引领和创造市场需求,提高工业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结合行业特点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推进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对标和达标活动,提升工业产品质量。实施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引导企业开展“质量承诺活动”,建立企业质量诚信档案,形成企业诚信文化,提高工业产品质量信誉水平。支持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制(修)订工作,争取承担更多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推进质量标准化建设。

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着力抓好一批带动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名牌创建工作,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改造、品牌授权、并购品牌企业等手段创建新品牌。重点是引导企业推进品牌创新、品牌管理、品牌经营,做大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的企业和产品;鼓励企业通过持续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组建品牌营销公司等,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推动更多的企业和产品进入全国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行列,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内外市场知名度的名牌产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依托品牌优势,采取收购、兼并、控股、联合以及委托加工等方式,整合相关企业生产能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扩张力,依托产业集群优势,共同培育区域产品品牌。

7.节能减排推进工程

把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作为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以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抓手,突出重点领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低碳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促进形成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模式转变。以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为重点,实施能效提升计划,推动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的推广和应用,严格能效、物耗等准入门槛,完善工业产品节能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以能源资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为重点,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技术工艺装备水平,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深化资源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再制造产业,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零排放技术,促进企业间资源共享、废物互为利用;积极推进废弃物资源化管理,组织实施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建设一批再制造示范基地,促进再制造产业规模化发展;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约束,引导企业调整与退出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的低端生产环节,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8.要素保障工程

强化工业用地调控与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水平。保障重点项目供地,优先保障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用地需求,对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根据技术含量、投资强度需要予以优先安排用地;加强用地规模集聚,合理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和沿海滩涂资源,拓展工业发展用地空间;有效整合各类开发区、工业园区,鼓励优势特色产业、关联产业与配套企业向工业园区、开发区集聚。加强用地效益考核,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指标体系,合理确定单位土地投入强度、产出效益等指标,促进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

加大财政、金融对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规模化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发展规模。加大财政扶持,采取贷款贴息、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加大对工业产业重点领域科技创新、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等投入;集中使用省级、市级财政安排的科技费用以及技改、产学研资金,重点用于企业技术进步投入,推动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加强财政资金使用考核,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效率,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支持民营企业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充分发挥间接与直接融资的主渠道作用,强化金融体制创新,扩大社会融资总量,争取国家和省内金融机构支持,优化企业资本形成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股票上市等渠道在资本市场融资;支持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推进企业资本证券化,支持新兴产业、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发展资金,切实做好后备上市企业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努力形成“培育一批、改制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发展融资担保公司,支持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经营租赁等形式,拓宽筹融资渠道;设立产业基金、创投基金,引导社保基金、海外资金、民间资金投入先进制造业;引导企业并购重组,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展并购重组,强化风险监控,完善交易管理,着力打造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需要,优化人才引进、培育机制,实施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扶持政策,培养新型产业人才队伍。培育创新人才,实施海西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专家和一批省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带头人;依托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采取产学研对接等方式,推进“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载体平台”培养模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围绕重点产业、产业园区、企业孵化器等创业载体,引导创业人才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加强示范性实训基地、技能型紧缺人才、企业诊断与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强化社会化技能鉴定,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

三、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主要任务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信息化,推动服务业综合改革,推动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全面发展,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和其他产业互动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向产业价值链高端位移,努力提高福建省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逐步建立“产业互动、区域联动”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福建省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1.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工程

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向高端发展的重要纽带。以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中、高端发展,深化产业融合,细化专业分工,增强服务功能,提高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向产业价值链高端位移,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服务、金融保险、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和服务水平,提高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支撑作用。

现代物流业重点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载体,推进和完善海峡西岸“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三级物流运作设施网络;发展一批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物流企业群;培育一批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有能力承接国际服务贸易转移的大型国际物流枢纽;推动跨省区域物流合作,增强服务周边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物流能力;加快福建省性、区域性和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推动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推广应用;加强与国际物流技术标准接轨,推广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技术。

交通运输业重点是建设交通运输体系,打造海峡西岸综合运输枢纽,形成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调整交通运力结构,提高运输装备的科技含量,提升交通运行效率;优化交通运输组织,引导调整运输经营结构,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交通运输,实现交通运输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金融服务业重点是推进闽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大力推动厦门、福州建设金融机构集聚程度高、金融辐射能力强、金融生态环境好的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

文化与创意产业重点是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未来的支柱产业,基本建立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政策体系健全、效益逐步显现的文化产业运行框架。

科技服务业重点是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突破一批基础性关键技术与集成技术,形成一批系统性集成解决方案、技术平台、成果转化平台、检验检测平台与标准规范,取得一批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企业研发机构。

信息服务业重点是以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为重点,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高“数字福建”应用水平。

租赁与商务服务业重点是积极发展会展、租赁、各类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培育一批较大商务企业和机构,建设一批商务服务集聚区,促进商务服务业水平提升、竞争力增强、结构优化,市场秩序、诚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

人力资源服务业重点是加快建立专业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影响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实现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充分保障,市场经营性服务产业逐步壮大,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

2.生活性服务业全面发展工程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丰富服务供给,完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培育形成服务业新的增长点,着力发展旅游、文化、养老、就业、医疗等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发挥服务业对拉动消费和投资的积极作用,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旅游业重点是优化旅游发展环境,延伸旅游产业链,加强旅游、文化、科技融合,构建大旅游格局,努力建设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商贸流通业重点是加快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商贸流通布局,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和经营业态,做大做强商贸企业,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社区服务业重点是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建设、产业结构提升相适应,多种经济并存、社会互助经常、群众参与踊跃、服务手段先进、覆盖范围广泛和服务功能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房地产业重点是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加强房地产中介机构建设,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

教育培训业重点是努力培育形成功能完善、管理有序、比较成熟的教育培训市场。

医疗服务业重点是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体育产业重点是充分发挥福建省独特优势,把福建省建成为海峡两岸体育产业合作开发示范基地,全国领先的省级体育产业基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体育用品制造基地,以及全国知名的山水运动休闲旅游目的地。

3.区域性服务业协调发展工程

由于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具有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区要立足于自身基础和发展潜力,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强化与产业功能和民生相配套的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涉及面广、辐射作用大的服务业重点行业和领域,形成区域间服务产业错位发展、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科学规划区内各城市功能定位,推进大都市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推动区域间服务产业错位发展、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积极构建完善以生产销售、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为主体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多层次多环节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推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拓展海洋服务业新空间,形成若干以重要港湾为依托,布局合理、优势集聚、联动发展的海洋服务业集聚区,基本建立现代海洋服务业体系,基本建成全国“科技兴海”的示范基地,基本实现海洋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基本建成海洋监测、预警、预报、应急处置等防灾减灾体系以及海洋管理技术支撑体系。结合环三都澳、闽江口、平潭综合实验区、湄洲湾、泉州湾、厦门湾、古雷—南太武新区、武夷新区、三明生态工贸区、龙岩产业集中区等重点发展区域战略定位,积极发展与各重点区域产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拓展生活性服务业,使之成为服务业大发展的新增长点和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支持厦门市和福州鼓楼区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先行先试,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加快服务业改革发展。

4.现代服务业合作与开放工程

闽台服务业融合发展的重点是,加快落实ECFA后续协议与《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赋予福建省先行对台开放的15项试点政策,加强与台湾科技研发、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商务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合作,推动台湾企业来闽设立地区总部、配套基地、采购中心、物流中心和研发中心,打造两岸贸易往来和物流中转的重要枢纽,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现代服务业示范区和示范性企业,在深化服务业融合发展上有明显进展,把闽台服务业融合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推进厦门、福州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扩大投资设点,促进闽台金融机构双向互设、相互参股,打造资本对接平台;探索建立闽台货币清算机制,逐步发展海峡两岸银行离岸金融业务和创新金融业务,拓展闽台金融合作领域。加强旅游线路互联、客源互送、信息互享,完善闽台旅游合作机制,共建环海峡旅游圈,共推双向旅游精品线路,共同打造“海峡旅游”品牌,推动福建省成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政策的先行先试区域、海峡两岸游客首选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创建闽台物流合作平台,推动闽台物流信息网络相互衔接,促进电子口岸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快海峡西岸国际采购和区域物流中心建设,建立两岸物流融合发展基地。重视两岸科技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合作,促进台湾科技成果与福建省技术需求有效对接。以台商投资区、台湾人才创业园等为载体,推进闽台人力资源市场合作、信息资源共享,进一步吸引集聚更多的台湾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与青年创业者来闽发展。

闽港澳服务业合作重点是建立金融合作平台,继续鼓励香港金融机构在闽设立分支机构或投资参股福建省地方银行,支持具备条件的福建省地方金融机构参股香港中小金融机构,加强与香港证券监督机构间的合作;加强与香港贸发局等机构在信息资源、参展考察、商品推介、拓展国际市场等方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闽港物流企业在货运、仓储及相关信息处理和咨询业务上的合作;大力引进资金和先进管理经验,积极推出旅游合作项目,加强福建省旅游品牌在香港的宣传推介力度。与此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贸易领域发展方向及相关产业政策,完善管理机制,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和支持物流、旅游、软件设计、信息服务外包和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服务贸易出口,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重点是抢抓国际服务外包转移的战略机遇,用好国家对厦门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支持政策,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基地,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企业和订单转移,尽快培育和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现代物流、软件设计开发服务、商务服务、工程设计、农业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稳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电信、金融等领域对外开放,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5.服务领域深化改革工程

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完善服务业外资准入和经营的法律法规,积极探索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营性产业与非营利性事业分开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领域,除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外,其他领域都要尽快实行产业化经营,培育多元化的竞争主体。切实落实扶持现代物流业、旅游业、科技服务业、软件产业、涉农服务业、金融业、育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