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21:32:55

点击下载

作者:孙胜杰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

向死而生:哲学大师的死亡笔记试读:

内容提要

人的一生,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讳的话题。

人活着,就要认真地活;人走了,便要洒脱地走。只有坦然面对生死,超越生死,才能使你的一生变得丰富而长久。真正属灵的人,都是真正活在永恒里的人。

序言

吉光片羽、白驹过隙,岁月匆匆之时常会忆起年轻的往事,寻找那些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又或者追思那些身外的浮尘俗物。大千世界,你是一个角色、一份宿命、一场酣畅淋漓,还是寂寥的剧目?

死亡促使人沉思,为人们思考一生中所发生的一切提供了一个原生点,这就有了哲学。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这样写道:“哲学家们论证了人的尊严,人民将学会享有这种尊严,并且把他们被践踏的权利夺回来,不是去诉求,而是把它牢牢地夺到自己手里。”

对于那些配得上“哲学家”称号的哲学家来说,他们的职责是启发人们的智慧,提示生活的真理,概括和总结世代积累下来的知识财富,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关于死亡,他们有着常人无法理解的观点和做法。但哲学家也不是超脱凡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们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兴趣和弱点,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每一位哲学家都是一个神秘故事的作者。

人的一生,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讳的话题。

假如神赐给人类永生。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过去后,也许人们看到的会是这个星球上万物腐朽,到处生活着的是脸上布满皱纹的老者,而且注定这些还将永远地衰老下去,永远得不到解脱。在这样一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中,你会感到,其实死亡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对于生命的终极思索,赫拉克利特说:“死亡是醒时所看见的一切”;德谟克利特说:“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奥古斯丁说:“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苏格拉底说:“死可能比生更好”;伊壁鸠鲁说:“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柏拉图说:“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亚里士多德说:“神圣理性不死”;奥勒留说:“以愉快的心情等待着死亡”。

死亡是人生必经的过程,那么面对疾病、意外,直至死亡的时候,我们又应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态呢?

罗素说:“让死亡的恐惧缠住心是一种奴役”;狄德罗说:“活要充实死要愉快”;克里希那穆提:“生命是与死亡携手并进的”;王国维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季羡林说:“面对死亡不饮恨不吞声”;梁漱溟说:“不求生,不求死,顺其自然”;卢森堡说:“我愿变成一支两头点燃的蜡烛”;韦伊说:“生于他人的苦难死于自己的痛苦”;波伏娃说:“死是人比神更强大的地方”;莎乐美说:“爱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伟大”;桑塔格说:“死亡是对人性的否定”;海伦·聂尔宁:“安然告别挚爱美好人生”;法拉奇说:“没有后代而死等于死了两次”;萨特说:“人的死亡和出生一样是荒谬的”。

其实,我们在何时何地死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死亡,我们知道死亡会来临,我们等待着它。在等待死亡的过程中,如何活得更充实、更浪漫?当一个人有能力时,可以选择自己的死亡方式,有尊严地离开人世。

人活着,就要认真地活;人走了,便要洒脱地走。只有坦然面对生死,超越生死,才能使你的一生变得丰富而长久。真正属灵的人,都是真正活在永恒里的人。第一章生命的终极思索第一节赫拉克利特:死亡是醒时所看见的一切一

公元前2000年,在爱琴海岸有一个爱奥尼亚人部落,他们本来散居在这里,后来在小亚细亚定居后开始形成一个共同体。公元前6世纪左右,在希腊殖民的爱奥尼亚地区有两个最著名的城邦,一是米利都,一是爱菲索。因为地处海上交通要道,这里商业繁荣,人才济济,除了盛产商人外,还有比商人更让人珍惜的哲人。米利都向人类贡献了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史称“米利都学派”。和米利都比起来,爱菲索显得逊色不少,没有形成什么爱菲索学派,但也有一位赫拉克利特(前535—前475)足以让后人铭记。

赫拉克利特一生的经历极富传奇色彩。他出生在爱奥尼亚地区的爱菲索城邦的贵族家庭里。他是祭司王巴斯鲁斯的儿子,原本可以承袭王位,但他还是让给了他的兄弟;他也可以应波斯王大流士之邀去波斯宫廷讲授他的哲学,但他毅然拒绝了,他说他对显赫有着本能的恐惧,只喜欢所有渺小的东西;他经常跑到阿特米斯神庙附近,同孩子们玩掷骰子的游戏,认为这也比同一些人一起参加所谓的政治活动更有趣。他一生没有结婚,一生只有一个好朋友——赫尔谟多罗,他的朋友被无故迫害时,他愤怒地高呼:“爱菲索的成年人都应当被绞死,把城邦留给未成年人。因为这些成年人放逐了他们之中最高尚的人。”这个诅咒让我们看到了高贵的哲学家也是性情中人,为了一个优秀的朋友,敢于与整个城邦作对。

他生性孤傲,不屑与任何人为伍。有人因为他行为怪异,竟怀疑他精神是否正常。希腊哲学家讲究师承,唯独他前无导师,自己也说他不是任何人的学生,后无继承,他也不像别的哲学家那样招收门徒,延续谱系,好像天地间偶然蹦出了这样一个人。世俗的一切,包括家庭、财产、名声、权力,都不在他的眼里,他讥讽那些有声望的人说“博学并不能教会人们拥有真正的理解力”,“像荷马一样,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容易相信表面现象,而荷马比所有希腊人都聪慧”;他思想独特,被人称为“晦涩哲人”;他也曾因认识到“万物常流,无物常驻”的道理时,十分悲哀地痛哭了一场,被人冠以“哭泣的哲学家”称号。二

他的精神品质如同夏日正午的阳光,光芒四射,在超越自我、获得永生的心路历程中,同他的精神品质一样的还有他的思想。在赫拉克利特一生中,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思想,赋予哲学“一个完善的开端”。他还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自然的眼光看待死亡的哲学家,他说:“死亡就是我们醒时所看见的一切。”

赫拉克利特有些话确实不好理解却又似含深意,比如说他有关睡醒、生死的一些话。他在唯一的著作《论自然》中指出,“睡醒”是“从睡梦中醒来”的意思,但是,人们的这种“睡醒”是不是也还是“如睡梦一般地醒着”?即他们以为自己醒着,却并不知道“他们醒时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我们普通人有时也说:“人生就像一场梦。”但那是比喻。日常生活中“梦”与“醒”还是很好区别的,只要你用手掐一下自己就知道了。赫拉克利特说:“清醒的人们有着一个共同的世界,然而在睡梦中人人各有自己的世界。”有一些人“不知道他们醒时所做的事,就像忘了自己睡梦中所做的事一样”。这些话都还好理解,而下面的一些话就不那么好懂了。他说:“人在黑夜里为自己点起一盏灯。当人死了的时候,却又是活的。睡着的人眼睛看不见东西,他是由死人点燃了;醒着的人则是由睡着的人点燃了。生死、睡醒互相点燃。”“死亡就是我们醒时所看见的一切,睡眠就是我们梦寐中所看到的一切。”他告诫我们:“不可以像睡着的人那样行事和说话,因为在睡梦中我们也以为在行事和说话。”但赫拉克利特又把睡着的人称作“宇宙间各种事件的工作者和协同工作者”。其实他说的睡着的人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睡着的人”即“死者”,我们可以说那些智者虽然死去,但智慧留存下来,给我们以启迪;另一种“睡着的人”即“蒙昧者”,可是说创造世界必须要由“爱智者”和“蒙昧者”合力才可以完成。而当今处在“创世”的状态中,太阳、光明被黑夜遮蔽的时候,我们要寻找一盏灯,为自己点上,继续前行。

他说“世界是一团活火”这就是“一切是一”。用“火”统一了世界,“火”是世界的本原,灵魂也是一团活火,“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燃灭”。他把这种规律称为“逻各斯”,说它是“驾驭一切的”,以致太阳也“不能超出它的限度”,无论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在赫拉克利特眼里都是一团活火。而这个世界又是不断运动的,他把万物比喻成像一条河一样地流着,说“一切皆流,无物常驻”,因此形象地断言“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踏进同一条河流的人,会不断遇到新的水流。他说:“对于灵魂来说,死就是变成水。”三

这种观点是朴素的哲学观点,对世界就是“火”的理解可以看成是哲学家的隐喻。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隐喻竟然在这位哲人身上应验了,最后真的是被“水”灭了。他在60岁死去时,得了一种很恐怖的疾病,他的身体里充满了水,这是因为这个奇特的人在生命的最后10年十分厌恶周围的人,他离群索居,那双高傲的眼睛始终仰望苍穹,不愿再看大地上的众生。于是他离开了城邦,到处流浪,走过山间,穿越森林,因为不食人间烟火,他终日只吃草根啃树皮,这种饮食使他得了水肿,他把自己关在牛棚里,给自己覆上牛粪,希望热力会使他变得干燥。但最后,他的生命之火还是被水熄灭了。他说:“干燥的灵魂是最智慧、最高贵的灵魂”,“一个人如果喝醉了酒,那就被一个未成年的儿童领着走。他步履蹒跚,不知道往哪里走;因为他的灵魂潮湿了。”

从他留下的残篇中可以看到他是个乐观的人,他相信未来。他那句世人皆知的名言透露了他乐观积极的性格:“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永远不断地更新。”他是相信人的人,他相信每一个人,他说:“思想是人人共有的。”他还说:“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都能明智。”他相信优秀的人的力量。

现在赫拉克利特仿佛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但他永远不会被人遗忘,因为在未来的时间里,只要我们需要一种本真的求索精神,就需要那绝妙的辩证方法,那么,赫拉克利特就会随时向我们招手。尼采在《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中为他立传,把最优美、最动人的溢美之词献给了他。历史上爱菲索少了一位国王,但是多了一颗永恒闪耀在人类哲学史上的巨星,爱菲索因为养育了这样的伟人时常被后人提起。爱菲索,当年你是否知道你的儿子——赫拉克利特,他的哲学是那么灿烂夺目,那么光芒四射,那么摄人心魂?第二节德谟克利特: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一

和当时许多抱怨者和悲观主义者不同,他是一个乐天派的哲学家,整天乐呵呵的,以至于他不是以哲学闻名而是以笑声闻名。

因为有着乐观的心态,他一直活到90岁,他说:“如果人活着没有快乐,那么他并不是真正的活着,而是漫长的死亡。”

有不少人曾经问他:“你既不是很富裕又不是很有权势,为什么还会如此幸福和快乐?”他这样回答那些人:“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不断地打开心灵的扉页,可我们总感觉灵魂的页片太小,不太活跃,感觉跳跃的人生舞台没有自己想象的宽度,感觉到自己只是扮演着人生的小角色,而不能更多的改变,渴望寻找灵魂更为宽广的空间,寻找自我的完美风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一直困惑着我们,使我们不能真实地对待自己,是我们欲望的心灵无休止的苛求,还是我们在完美的梦幻中的遐想。是我们不能正确地看待自身的不完美,而错失了生活真实的元素,生活中不完美的体现实际上是人生的和谐与自然,那里面包含着我们人性的优点与缺点,包含着我们对人生的处世态度,包含着我们在天地世界不停地耕耘幸福,播种幸福。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他的话既朴素又充满哲理。如果你看到了生活中积极的一面,并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适应生活,面对各种挑战,那么,通过努力,你的一切合理的愿望都会变成现实。

希腊的老百姓都很喜欢他,但他总是在正统界遭人排斥。他喜欢讥讽当时的正统思想和学说,一些人说到他时会说:“这个人出生于盛产白痴的阿布德拉。”在他的敌人中最出名的是柏拉图,柏拉图曾气得一天到晚吵着要烧毁他的全部著作。

他认为世界不是由什么绝对精神、理念、数之类虚无的东西构成,而继承了米利都学派和赫拉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哲学路线,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他的思想得到了马克思的高度赞扬,他也被马克思称为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学者”。

但让人不解的是,这位“经验的自然科学家”不相信感性的东西,以致晚年自己弄瞎双眼。当人问起原因时,他说是为了不让自己被眼睛看到的东西所蒙蔽,当然也有人说因为他认为自己虽然能够看到无数美女,却因年迈而无法去爱她们,就用强光照瞎了自己的眼睛。因为他既不是一个放荡的公子哥,但也不是一个节欲者,他就是一个寻求感官快乐的人。

他叫德谟克利特。二

德谟克利特(前460—前370)出生在位于古希腊爱琴海北部海岸,色雷斯南部沿海的希腊殖民地阿布德拉市的一个富有的奴隶主贵族家庭。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两个哥哥,从小很受宠爱,童年起就跟有学问的波斯术士和迦勒底星相家学习神学和天文学,这些老师都是波斯王赏给他父亲的。后来德谟克利特就学于原子论学说的创始人留基伯。留基伯是米利都人,他向德谟克利特讲授了米利都学派的自然哲学和他自己关于原子和虚空的学说。

他也曾一度经商,但童年的教育让他淡泊名利和地位,只知道专心于研究学问,经常把自己关在花园里的一间小屋里。有一次,父亲从小屋里牵走了一头牛,他都没有察觉;他常常一个人到墓地或者荒凉的地方去,一待就是一天,只是为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

德谟克利特的兴趣十分广泛,当他学问越钻越深的时候,他感到阿布德拉这个小城已经阻挡了他的视野,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为了追求真理,追求智慧,他决定外出游学。于是他和两个兄弟分了家,他拿到了最少的一份家产——100塔仑特现金,他决定利用这笔钱开始他的游学生涯。

他首先来到雅典学习哲学,后又到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游历,前后长达十几年。他在埃及居住了5年,向那里的数学家学了3年几何;他曾在尼罗河的上游逗留,研究过那里的灌溉系统;在巴比伦,他向僧侣学习如何观测星辰,推算日食发生的时间。他每到一处,都虚心向人请教。在雅典和著名哲学家阿纳克萨哥拉斯有过交往,听过苏格拉底的讲演,晚年他和著名的医生希波克拉底过从甚密。漫游让他极大地增长了知识,物理学、伦理学、数学、教育学等无所不晓,但也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回到故乡后,他担任了阿布德拉城的执政官。虽然事务繁忙,但他始终研究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且在艺术方面也有了一定的造诣,成了一位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

他把游学时积累的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想写一部《宇宙大系统》的巨著,但当时根据阿布德拉城的习惯,父亲死后儿子有义务增加财产,否则就要受到惩罚,他不仅要将剩余的财产交给别的亲属,而且还要落个“败家子”的坏名声,死后甚至遗体都不能葬在祖宗的墓场里。

他有个贪财的亲威,以“挥霍财产罪”,把他告上了法庭。好心的邻居提醒他要作好准备,但德谟克利特仍然整天不是解剖动物的尸体,就是忙于研究和写作。邻居以为他得了精神病,还给他请来了医生。这位医生就是当时最出色的医生希波克拉底。这应该是两位伟大人物第一次碰面。

希波克拉底来时,德谟克利特正在解剖野兽,他一边翻看野兽的内脏,一边在本子上记录。邻居对希波克拉底说:“你看,他完全着了魔,精神已经不正常了。”邻居的话音刚落,一只大乌龟突然从天上掉下,恰好砸在邻居的头上,邻居流了血,晕了过去。大家都说:“老鹰是最高神宙斯的传信鸟,一定是这位邻居刚才说了德谟克利特的坏话,而德谟克利特是宙斯喜爱的人,所以宙斯就派传信鸟叼着乌龟来惩罚他。”

希波克拉底作为医生本来是去诊治邻居口中的“疯子”德谟克利特,结果却给那位邻居开始包扎伤口,而且离开时,俨然成了德谟克利特的崇拜者。这期间两个人谈了些什么?也许会聊到医学,因为德谟克利特懂得很多医学知识;也许会聊到希波克拉底从未去过的远东和其他地方,因为德谟克利特对那里太熟悉了;也许也会聊到传言的“疯癫”症,因为德谟克利特根本不需要医生帮忙。

离开时,希波克拉底告诉那些小镇居民:“真有人精神失常的话,那一定是你们自己,不是德谟克利特。”之后两人可能经常见面,频繁保持着的书信往来,结下了一生伟大的友谊。

不久,德谟克利特被传到法庭。法官问他:“这些控告是不是事实?”德谟克利特答辩说:“我的亲属说我花费了父亲遗留下来的金钱,这是事实,但我从事的是研究关于整个宇宙的知识,我正在写作一部叫做《宇宙大系统》的著作。其中涉及哲学、逻辑学、数学、宇宙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语义学以及艺术、技术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法官问:“在你的那些学问里面,为什么没有神学?”

亲属马上说:“他就是不信神,应当按照法律判他死刑!”德谟克利特灵机一动,说:“法官先生,您最敬仰神,这是很好的。您一定听说过,我的一个邻居说我得了精神病,就被天上掉下来的乌龟砸破了头。可见神喜欢谁是十分清楚的。现在请您判我的罪吧,不论您判我多重的罪都可以,反正最高神宙斯是会为我做主的。我已经看到他派出的老鹰正向这里飞来了。”迷信的法官吓得连忙宣布他无罪,判了那个亲属犯了诬告罪。

出了法院,在回去的路上,希波克拉底问德谟克利特:“你不是不信神吗?怎么在法庭上又说宙斯的惩罚呢?”

德谟克利特答道:“真理只能和相信真理、爱好真理的人谈论。对于那些昏庸的家伙,只能用别的办法去对付。”三

德谟克利特不信神,他坚持用物质原子运动变化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社会和人类思维以及“神”,并努力用它来解释人的死亡,提出了“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的唯物主义的死亡哲学命题。

他所说的原子,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数量无限的物质微粒。德谟克利特认为,物体是可分的,但不能无限可分,有一个尽头,这个尽头就是坚固而实在的原子。原子才是真正的元素,气、水、土、火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不是元素。世界万物,诸如太阳、月亮和其他星体,以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由这种原子结合而成的。各种具体物体的差异,是由原子的形状、大小、位置和次序所决定的。例如,他认为太阳和月亮,甚至人们的灵魂,是由圆而光滑的原子结合而成的。

人的死亡其实就是组合成人及身体或身体器官的原子集团的崩解结果,他的学说摒弃了当时流行的用非自然或超自然的观点解释人的死亡的种种臆想,把人的死亡还原为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既然死亡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自然之身的解体,而人的灵魂也是会死的,那么来世生活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死亡还有什么可恐惧的呢?他不止一次地谴责那些无端地害怕死亡的人,指责他们在死亡面前成为懦夫,是愚蠢的。他说,如果人们“对我们有死的自然之身的解体毫无所知,但意识到自己生活中的恶行,一辈子都在虚构着关于死后的来世生活的荒唐神话,从而遭受着烦恼和恐惧的折磨,一辈子也驱除不掉怕死的心理”。所以,他把那些怕死的人看做是“蠢人”,称“愚蠢的人怕死”。

德谟克利特把人对死亡的恐惧称为人的第一要害,他用自己的唯物主义原子论来消除人们的怕死心理,这是他为治疗死亡恐惧症开出的一剂良药。他劝人们用他的死亡哲学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这样就会百毒不侵,快乐而高尚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他用他的学识和雄辩征服了阿布德拉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人们一致称赞他是最伟大、最聪明的哲学家,他的《宇宙大系统》是一部有价值的著作。法庭不但判他无罪,还决定以5倍于他“挥霍”掉财产的数目——500塔仑特的报酬奖赏他,在世就给他建立了铜像。

德谟克利特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对周围人的愚蠢和徒劳嗤之以鼻。90岁时,这位特立独行而且天天快乐的哲学家离开了人世。在他死后,阿布德拉城邦以国家的名义为他举办了盛大的葬礼。第三节奥古斯丁: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一

公元386年的一天,一个面带忧伤的青年默默地站在一棵无花果树下,一边用手擦去脸上的泪水,一边喃喃自语:“主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你的发怒?请宽恕我过去的罪恶。”他的哭声回荡在整个花园上空,不远处的长椅上坐着他的朋友,朋友在默默地为他祈祷。忽然,一个稚嫩的童音传来,“拿起来,读吧!拿起来,读吧!”

他无比兴奋,快速拿起一直在读的圣保罗的著作,随便翻开了一页,就看到了下面的话:“不是在放纵和醉酒中,不是在自我幽闭和麻木不仁中,不是在争斗和嫉妒中:汝须置身于基督之上,不得为一己的肉欲和色心装备齐当。”顿时,他的愁苦和泪水消失了,脸上散发着恬静的光芒,心中一片宁静。

不久,他辞去了米兰国立修辞学教职,离开了美丽的未婚妻,放弃了优渥的世俗生活,决心走上十字架的道路,跟随上帝。公元387年,他接受了米兰主教安布罗斯的洗礼,正式成为一名基督徒。

这位青年,就是被称为教会博士的奥古斯丁,人们为了尊敬,就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一个字——圣奥古斯丁。

他的一生在这一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他是一个放荡的青年,一个狂傲智巧的雄辩学家,一个误入歧途的摩尼教徒;之后,他成了一个虔诚的主教,一个谦卑睿智的神学家,一个寻求上帝真理的基督徒。他的改变,被认为是一个奇迹。他的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而这个人的一生也影响了之后一千多年的基督教史。

圣奥古斯丁(354—430)出生在罗马努米底亚省(现在的阿尔及利亚)的塔加斯特城,他的母亲圣莫妮卡(后来被封为圣者)是位基督徒,他的父亲帕特里西亚是位异教徒。塔加斯特位于离突尼斯不远的高地平原上,这里是罗马帝国的领地,虽然他生活的周围是罗马式的奢华,但这样的奢华正在没落中,敌人不断侵犯着罗马帝国的边界。到他中年的时候,罗马本身已落入哥特人之手,等他到老年时,整个西方世界都处在崩溃的边缘。

7岁时,父亲把他送进当地的学校,学习拉丁文、希腊文和初等算术,他有着很好的学习天分,却天生顽皮,不读书,逃学,四处游荡。

12岁时,奥古斯丁前往马都拉城,学习古典文学和修辞学。他对拉丁文情有独钟,尤为推崇拉丁诗人维吉尔,迷上了维吉尔的长诗《埃涅阿斯》,并为狄多的失恋自尽而流泪,感慨于那一句“狄多的香消玉殒,以剑自刎”。

很快16岁的青春期来临,恰巧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太拮据,他不得不休学。在家里闲来无聊,就和当地的痞子一起在街上游戏,还常常偷窃,并以此为乐。他也不是想享受偷来的东西,只是觉得刺激,罪恶在他的肉体中悄悄滋生了。

在家乡游荡了一年之后,父亲省吃俭用,东挪西借,凑够了他复学的费用,把他送往迦太基,学习修辞学和哲学。但不幸的是,用心良苦的父亲没有等到学业有成的儿子归来,就去世了。在去世前,父亲接受了洗礼。

作为迦太基城一名16岁的少年学生,圣奥古斯丁是一个典型的罗马酒色之徒。他感受着受罗马风俗影响的迦太基奢靡腐败的生活,也深深地陷入到这种纸醉金迷中。很快奥古斯丁就成了爱的俘虏,他和一个迦太基女子同居,并且有了孩子,生活很美满。虽然当时的罗马帝国正逐渐走向衰败,但学术空气依然非常浓厚,奥古斯丁凭着天赋很快融入到了这个圈子中。此时的他聪明而且也很努力,他崇拜柏拉图,称他为“半神半人”,后来他还把很多柏拉图思想融入了基督教教义。他开始思考善恶问题,在奥古斯丁那里,因为亲身的经验,一直不只是把它当做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来思考,他不停地问自己:自己的罪恶从哪里来?

这时,摩尼教给了他这个问题的答案,使他深感满意。摩尼教,是当时在非洲影响很大的宗教,由波斯人摩尼所创立,是结合基督教和东方宗教而成的一个宗教。他也受其影响,加入了摩尼教,并且热心传教。

公元376年,完成学业后,22岁的奥古斯丁成为迦太基城的修辞学教授,他也被学生称为“最聪明的教授”。因为很多人认为很难的问题,在他那里都不成问题。有一次,他偶然看到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著作《范畴论》,很快便读完了,而且还能举一反三,条理清晰地给别人讲解,而当时这本书被很多迦太基的雄辩术教授们所推荐,并且都认为是很难读懂的,这一点不能不让人惊讶。在26岁时,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论美与适宜》,这本书因提出“美就是适宜”的美学思想,而轰动全城。

虽然奥古斯丁在学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他对自己的教书生涯并不是很满意,因为当时的迦太基学生太过放肆,根本无视老师的存在,上课从不敲门,课堂上乱作一团,他实在无法忍受,打算辞去教职。恰好,他的一个朋友帮他在罗马谋到了一个教职。很快他就来到了世界的中心——罗马。但罗马也没有留住他的脚步,在大病一场后,他开始在家里招收一些学生,但这些学生看他是异乡的老师,就联合起来欺负他。他们往往串通一气,突然转到另一个教师那里,目的是赖掉学费。这样的行径,让奥古斯丁极为懊恼。二

公元384年秋,奥古斯丁离开罗马,来到米兰。在米兰他找到了一份公职,靠着这个身份,他很快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名流、诗人、哲学家。这其中包括闻名于世的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奥古斯丁经常到教堂去听安布罗斯的布道,对基督教重新拾起一点好感。听了一段时间布道之后,他深受基督教的鼓舞,决定皈依上帝,开始思考信仰的问题。在《忏悔录》中,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走过米兰某一条街道时,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大概喝了酒,欣欣然自得其乐。我不禁叹息着对同行的几个朋友说起,我们醉生梦死带来了多少痛苦,在欲望的刺激下费尽心机作出很多努力,而所背负的不幸包袱却越来越沉重地压在我身上,我们所求的不过是安稳的快乐,这乞丐却已先我而得,而我们还可能终无所获。这个乞丐花几文钱,便获得当前的满足,而我正在艰辛困顿中百般追寻。果然他所得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可是我所贪求的比这更属渺茫。总之他是兴高采烈,我是神情颓丧,他是无忧无虑,我是顾虑重重。如果有人问我:“你愿意快乐呢,还是愿意忧患?”我当然回答说:“愿意快乐。”如果再问我:“你愿意和那个乞丐一样,还是像你现在这样?”我却仍愿在彷徨疑虑中周旋。这是由于错误的偏见,并非由于真理。因我不应自以为学富五车而比他优越,我的学问并不能给我带来快乐,不过是取悦于他人的一套伎俩,不是为教育人们,只是讨人们的欢喜。

奥古斯丁意识到学问的无用。知识虽然能带来荣誉但带不来幸福,他也在苦苦地寻求生命的意义。

这时,和他在一起的除了他的母亲,还有他的几位好友。一位是阿利比乌斯,他是奥古斯丁的同乡,出身望族,又是奥古斯丁在迦太基教书时的学生。他跟随年轻的老师从罗马到米兰,在那里担任法律顾问,他操守廉洁,使人惊奇。而另一位朋友内布利提乌斯,他也离开了家乡跟随奥古斯丁来到米兰,只是为了与奥古斯丁一同探讨真理。他们三人一有空闲,就在一起阅读、讨论,希望能寻求到真理。

奥古斯丁虽然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在生活上依然如故,沉湎于情色。他虽然知道他的纵欲不被基督教会所接纳,但就是离不开女子的怀抱。32岁的时候,他屈服于母亲的乞求而向一位罗马女子提出婚姻的请求,准备结婚,原先同居的女子无奈地只身返回非洲,留下了两个孩子,此时他们已经同居15年。但未婚妻年龄尚小,按照罗马法律,要等两年方能完婚。他把心爱的小妾送走,慢慢地等着未婚妻长大,可是这样孤单的日子,他一刻也受不了,于是又有了一个情妇。这样沉湎于情色生活和他新接受的基督教思想发生着激烈的冲突,他期待着有人能拯救他的身体。这段内心挣扎的日子,虽然痛苦,但他的心正在越来越向上帝靠近。

有一天,他感到“灵魂难受,备受煎熬”,他就和朋友一起在米兰的花园里坐着……于是发生了本文开始的那一幕。这一幕被称为“花园里的奇迹”,那一年,奥古斯丁32岁。

施洗后,因为母亲突然病逝,奥古斯丁非常悲痛,回到了非洲,先在迦太基停留了一段时间,然后返回家乡塔加斯特。到了家乡后,他把财产分给了穷人,并在塔加斯特成立了一家修道院,在那里过着贫困但幸福的研修生活。

公元391年,在塔加斯特隐居3年之后,奥古斯丁前往希波城准备建立一个修道院,这是奥古斯丁回非洲后第一次旅行,目的是潜心修道,但这个目的被希波主教瓦勒里打碎了。当时瓦勒里邀请奥古斯丁参加宴会,在宴会上,他叹惜自己年事已高,期待能有新的主教帮助他,当时在聚会的人中,只有奥古斯丁既知识渊博又虔诚,于是在大家的推举和请求下,奥古斯丁被立为长老,辅助主教工作。就这样,奥古斯丁“被迫”成为希波城教会的长老,他在这个职位上一待就是5年。

公元396年,瓦勒里去世,奥古斯丁继任希波主教,此时他42岁,正值生命的旺盛期。他大部分著作,如《论自由意志》、《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洗礼》、《驳多纳图派》、《答比提良的书信》,以及《纠正多纳图派》等都写于这个时期。值得一提的是《忏悔录》,这是奥古斯丁的心灵自传,记录了他前半生的信仰经历,文采飞扬,感情真挚。这本书,被列入世界文学经典行列,并成了西方忏悔文学的源头,后来著名的卢梭《忏悔录》和托尔斯泰《忏悔录》,都是其大作的承继,但读起来,总觉得不及奥古斯丁的深刻精彩。希波这个非洲小城,也因奥古斯丁的名字而闻名于世。三

作为希波主教,奥古斯丁仍然过着僧侣的生活。尽管个子很小,身体瘦弱,而且长期受慢性肺病的困扰,可是,他仍然积极参与宗教讨论和辩驳,以及与异端的斗争。同时也在他的著作中思考死亡问题,他提出“天主之道负担了我们的死亡”以及“我们应到上帝之城寻求永生”的死亡哲学命题。

对于奥古斯丁来说,他的人生是一名由恐惧死亡到漠视和渴求死亡的转变过程。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他亲人和朋友的离去,而对死亡的漠视和渴求的转变契机是对天主和基督的信仰。他从母亲的去世中看到了希望: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母亲临死前的镇定自若,让他认识到人在面对死亡时还能如此达观,归根结底就在于她对天主的信仰。他也认识到“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用他充沛的生命销毁了死亡,用雷霆般的声音呼喊我们回到他身边,到他神秘的圣殿中,他本从此出发来到人间,最先降到童女怀中,和人性,和具有死亡性的人结合,使人不再永处于死亡之中”。既然天主负担了我们的死亡,让我们回到他身边,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响应天主的号召,努力使自己上升到天主面前,战胜死亡,获得永生。

公元426年,72岁的奥古斯丁感觉到自己已经快要和天主见面了,他选立友人希拉修斯为继承人,担任主教职务。

公元430年6月,信奉亚流派的汪达尔人兵临希波城,进城四处烧杀抢掠,但外界的纷扰并没有影响奥古斯丁的工作,直到8月染上热病。在病中他天天诵读着床边墙上的忏悔诗,流泪祈祷,8月28日,他平静地离开人世,享年76岁。他前半生放荡、狂傲,后半生自甘清贫。他没有立遗嘱,死后除了将他的图书赠给教会外,没有任何财产,但他的思想和灵魂却深深影响着世人,他留给我们的永恒的遗训是无价之宝。他被后世教会尊为“教会博士。”第四节苏格拉底:死可能比生更好一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个傍晚,雅典监狱中一位衣衫褴褛,散发赤足,年届七旬的老人要被处决了。他镇定自若,和妻子、亲戚告别后,坐下来和几个朋友侃侃而谈,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直到狱卒端了一杯毒药进来,他的话才就此打住,接过杯子,一饮而尽,仰面躺下静等死亡。身旁的弟子都掩面而泣,忽然他又揭开脸上的遮盖物,对他最喜欢的小徒弟说:“克里托,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公鸡,千万别忘了。”说完,老人微笑着闭上双眼,平静地睡去了。这位老人就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这句话成了这位西方第一大哲学家的最后遗言。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既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又是一位个性独特、从古至今被人褒贬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他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石匠和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他一生研究学问,却未曾写一部著述,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柏拉图和色诺芬,所以他的言论和思想都记录在这两位学生的著作中,如《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

苏格拉底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风光依靠的就是柏拉图的妙笔生花,我们今天才得以知晓。那年,柏拉图28岁,已经跟随苏格拉底10年,从事情的起因到苏格拉底被审判他都陪在老师的身边。审判那天他试图上台为老师辩护,但法官嫌他年轻把他轰了下来。

事情是这样的:控告的罪名是“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原告有三个人:一个是天生爱惹是生非的无名诗人美勒托;一个是无名演说家莱康;主谋是政客安尼图斯,当时很活跃,是民主政权二首领之一。他的儿子是苏格拉底的追随者,从来不听安尼图斯的话,这让他十分生气,他把儿子的不听话都归罪于苏格拉底。再加上他在政坛得势之后,苏格拉底曾挖苦他说:“现在你用不着再让儿子做皮匠了吧。”于是怀恨在心,所以蛊惑美勒托提起诉讼。看似小事,纯属个人恩怨,但安尼图斯之流的炒作,让事件越来越严重。

之所以能够炒作,是因为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三十僭主的统治取代了民主政体”。三十僭主的领导者克利提阿斯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但他没有继承老师的思想,反而统治十分残暴。苏格拉底曾公开谴责其暴行,气得克利提阿斯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警告他说:“你小心点,不要叫我们不得不再减少羊群中的一只羊。”苏格拉底对他根本不予理睬,依旧我行我素。后来,“三十僭主”的统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权。安尼图斯就联合莱康、美勒托诬告他与克利提阿斯关系密切,反对民主政治,用邪说毒害青年。

其实,恼恨苏格拉底,多少代表了一般市民的情绪。当时的雅典市民思想很保守,小富即安,只盼望子承父业,安稳地度过一生。苏格拉底这样整天招一帮青年谈论哲学,还在一些公共场所谈论质疑传统的道德、宗教和生活方式的话题,让他们感到恐慌。而且听众又多是像安尼图斯的儿子这样的青年,因此,一旦有人告状,市民很容易附和。苏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狱。

苏格拉底确实主张了一个新神,他是道德善、智慧真的源泉:宇宙理性的神。这个宇宙理性神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追求——真正的善的终极根据,人能有知识,是因为人得到了神的特别关爱,被赋予了神性的一部分,因而有了灵魂,有了爱智的心灵和理智。但是,人应当明白:你所具有的那点灵魂同神的智慧是无法比拟的。所以这个新的理性神的观念和关于人当“自知无知”的教导,就成了激发和推动人追求真知与批判不真不善、伪真伪善的强大力量。二

苏格拉底热爱雅典城邦,他更不容许最神圣的理想被丝毫地亵渎,因此,他虽然有机会逃出城邦,但为了真理他毅然选择了死亡。

要逃避死刑,有两个方法,一个是按雅典的惯例,被告的妻儿可以到法庭恳求轻判,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苏格拉底和当时许多哲学家抱定独身主义不同,他有两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克珊西帕为他生有一子,后来,雅典因为战争人口锐减,当局允许讨小老婆,他又娶了法官的女儿密尔多,又有了两个儿子。克珊西帕是一个漂亮泼辣的女人,苏格拉底经常被她无礼谩骂。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克珊西帕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一顿之后,又从外面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娶这么个夫人”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的女人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以相处的人了。”苏格拉底教诲他的学生色诺芬说:“我劝你,色诺芬,当你看到一个美人儿的时候,赶快拼命跑开。”为什么呢?他说:“‘青春美貌’的这种动物比毒蜘蛛还可怕得多!”

其实他心里明白,和他这样一个不顾家计的人过日子,当妻子的并不容易。其实,苏格拉底的生活是很贫困的,虽然很贫困,但他对自己的石匠生意却不肯多出力,反而总是天亮前起床,以最快的速度吃完面包,然后穿上长袍,披上件粗布斗篷,就出门,去商店、寺庙、朋友家、公共浴室,或者随便站在街头与人辩论。当苏格拉底打着赤脚,穿着破旧的长袍,整天游荡在醉汉、鞋匠、小贩、老妇、艺妓之间时,他的妻子却遭受着她严厉的父亲的质问:“他什么事也不做,只会耍嘴皮子,他连一双鞋都没有,就像一个叫花子。你跟他生活,就为了要在一起饿肚子吗?”美丽聪慧的妻子坚定地跟了他。妻子卖橄榄换到的可怜的钱用完了,面粉吃完了,油也吃完了。妻子抽泣着:“连奴隶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吃得再差也没有了……”所以他常常在挨骂后承认骂得有理。

他的条件完全可以让他逃避死刑,可他不让她们到庭。他不屑于为此,讽刺说:“我常见有声望的人受审时做出这种怪状,演这种可怜戏剧,他们是邦国之耻。”

要逃避死刑,另一个通常的办法是自认充分的罚款。只要金额足够大,审判员往往宁愿选择罚款而不是死刑。说到这一层,苏格拉底表示,他没有钱,或许只付得起一个银币。这是事实,无论春夏秋冬,他都只穿一套衣服。他常去郊区城墙边的河里洗澡,也在那里洗衣服,他把衣服挂在矮树丛上,直到衣服干了才回到市区。说到鞋子,他有一双,但他终年光着脚,从未穿过它们,多年过去,鞋子完好如初。他也从不戴帽子,尽管他是光头。对吃饭也不讲究,他似乎从来不注意这些。他荒废职业,整日与人谈话,又从不收费,怎能不穷?

不过,当时在场的柏拉图、克里托等人愿为他作担保,劝他认三十个银币,实在盛情难却,他于是认了这个数。可是这个数目太小了,再加上他在法庭上的桀骜不驯,藐视法官,把审判员们有限的同情消除殆尽,最终,人们终于发现,最省事的办法不是听他的劝反省自己,而是把这个不饶人的家伙处死。

判决之后,苏格拉底作最后的发言,他说:“我缺的不是言词,而是厚颜无耻,哭哭啼啼,说你们爱听的话。你们习惯看到别人这样,但这种事不配我做。”然后,又以他特有的反讽委托判官们一件事:“我儿子长大后,如果关注钱财先于德行,没有出息而自以为有出息,请责备他们,一如我之责备你们。”最后,他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三

苏格拉底长相丑陋,秃脑袋、大扁脸、凸眼睛、朝天鼻,还有一张很大的嘴巴,但他自己从来不为自己的长相感到自卑。他说:“实用才是美的。一般人的眼睛深陷,只能向前看,而我的眼睛可以侧目斜视;一般人的鼻孔朝下,因而只能闻到自下而上的气味,而我可以闻到整个空气中的美味;至于大嘴、厚唇,可以使我的吻比常人更加有力、接触面更大。”

他一生经历了雅典民主制度由盛到衰的过程,眼看着雅典城邦日益衰落,世风日下,十分悲痛,决心用自己毕生的精力来挽救祖国的命运。为了保卫祖国,他三次从军作战。在战斗中,他机智勇敢,不仅能英勇杀敌,而且能保护战友,曾两次冒死救出他的学生和战友。

青少年时代,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他以传授知识为生,三十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许多有钱人家和穷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围,跟他学习,向他请教。而他却常说:“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苏格拉底过得和平时一样,仍然那样诲人不倦,与来探望他的年轻人从容谈论哲学,只是谈的内容围绕着死亡问题。《斐多篇》通过当时在场的斐多之口,详细记录了他在这一天的谈话。谈话从清晨持续到黄昏,他反复论证着哲学家之所以不但不怕死、而且乐于赴死的道理。

在苏格拉底看来,既然死的境界无非有两种可能,或是全空,死者毫无知觉,或是灵魂由此界迁居彼界,则死亡就根本没有什么可怕的。这是因为死者若无知觉,如睡眠无梦。人生在世,非但平民,甚至国王,很难过得上几个堪与酣睡无梦之夜相比的日夜。因此,如若死后绵绵岁月不过一夜,实在是人生求之不得的好境界。而另一方面,死若由此界迁往彼界,则所有死者,包括诗人、英雄和哲学家,便都可以全在彼处,畅谈辩论,岂不快哉!

哲学就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练习死,训练自己在活着时就保持死的状态,所以最不怕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死无非是灵魂与肉体相脱离,而哲学所追求的正是使灵魂超脱肉体。灵魂不受肉体包括它的欲望和感觉的纠缠,在平静中生存,只用理性追求真理,它的这种状态就叫智慧。不过,活着时灵魂完全超脱肉体是不可能的,所以得不到纯粹的智慧,唯有死后才能得到。

所以,他虽然不能确知死亡本性和死亡边界,但却始终对死抱有着乐观的希望,“死可能比生更好”。

这一番论证有一个前提,就是相信灵魂不死。苏格拉底对此是深信不疑的。在一般人看来,天鹅的绝唱表达了临终的悲哀,苏格拉底却给了它一个诗意的解释,说它是因为预见到死后另一个世界的美好而唱出的幸福之歌。

那么,苏格拉底死后那句奇怪的最后遗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争先恐后歌颂苏格拉底“人死债不灭”的诚信,真是荒谬的解释。

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古希腊医神。古希腊人在疾病痊愈后都要向医神献祭一只公鸡,以示感谢。苏格拉底这句话的意思是,他马上就要通过“死亡”这道大门进入永生,他的灵魂就要马上从“肉体”这场大病中痊愈。他并非真的进入死亡,而是进入一种“更繁荣的生命”。因此,他要向阿斯克勒庇俄斯表示感谢。

苏格拉底的悲剧就此落下帷幕,柏拉图在剧终致辞:“在我们所认识的人中,他是最善良、最有智慧、最正直的人。”的确,苏格拉底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都有一大批狂热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对者。他一生没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响却是巨大的。据说在他死后,雅典人忏悔了,给他立了雕像,并且处死了美勒托,驱逐了安尼图斯;也有人为他平反,打抱不平。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让我们记住苏格拉底的精神,关心自己的灵魂,度过一个有价值的人生。第五节伊壁鸠鲁:死亡是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一

公元120年,小亚细亚西南角有一座万余人的小城——奥诺安达,一个名叫第欧根尼的富翁出钱在小城的集市中心建了一块长80米高约4米的石碑,上面刻着伊壁鸠鲁式的口号,以引起来往行人的关注:

奢华酒食不足以避害,不足以健身;

超过自然之财富,其无用犹如溢出容器之水;

真价值不生于剧院、澡堂、香水与油膏,而生于自然科学。

他想要和人们一起分享他在伊壁鸠鲁哲学中发现的使人生快乐的秘诀,于是他在一面石墙上把伊壁鸠鲁关于友谊、焦虑、死亡、快乐等各个方面的分析刻了下来,总计25000字,并在墙上写下了下面一段话:

我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在死之前,我要写一篇对美满快乐的颂词,以期对当前春秋正富的人们有所帮助。如果只有一两人,或三四人,或五六人处于困境,我将与他们个别交谈……但是如今大多数人患着对事物有错觉的通病,在互相攀比中互相传染,如羊群的瘟疫一般……我要用这一柱廊广为宣传治此病的良药,以拯救世人。

不幸的是,这位富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话却没有阻挡人们进入奥诺安达商店购物的脚步。

到处充满着奢侈品和昂贵家园的形象,同孩子玩玩、与朋友聊聊天,这样简单的、普通人的快乐变得越来越少。

在今天的伦敦或巴黎,还有人打着伊壁鸠鲁的招牌,你可能会遇上一家名叫伊壁鸠鲁的咖啡屋或是餐厅;也可能在咖啡屋或餐厅里还放着一本叫做《伊壁鸠鲁式的生活》杂志;翻开《牛津词典》,我们还能找到一个词:伊壁鸠鲁式的。在这里“伊壁鸠鲁”这个词基本上意味着享乐主义。

的确,这位哲学家十分重视物质的满足与感官上的快乐。他曾说:“一切好东西的开始和根基都是肚子的舒服。因为即使是有教养的高级动物,也必须考虑这个问题。”又说:“一切善的根源来自于口腹之乐,就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与此相关。”

但他绝不是个享乐主义者,因为他同时又告诉我们:“宁肯睡在安稳的树叶垫上,也不睡在不安稳的黄金床上。”伊壁鸠鲁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他说:“只依靠面包和水为生,全身就会感到一阵轻松。”

透过物质的窗帘,我们仿佛依稀看到公元前306年,35岁的伊壁鸠鲁和他的朋友梅特多鲁斯、他的妹妹、数学家波利埃努、埃马尔库斯、雷奥修及其妻泰米斯塔,还有一个名叫伊多门纽的商人,一起吃饭、喝茶、高谈阔论的情景。伊壁鸠鲁说:“凡智慧所能够提供的、助人终身幸福的事物之中,友谊远超过一切。真正的朋友不以世俗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他们看重的是我们的本质,就像理想的父母一样,他们对我们的爱不以我们的外表和社会地位为转移,所以我们身穿旧衣服、承认今年没赚多少钱,都不会于心不安。追求财富的欲望不一定单纯出自对奢侈生活的渴望,更重要的动机可能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善待。我们追求发财的最大目的可能就是要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关注,否则他人就会对我们视而不见。”朋友们鼓掌表示赞同,接着伊壁鸠鲁总结说:“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这是伊壁鸠鲁快乐清单的第一条——友谊。二

公元前341年,伊壁鸠鲁出生于靠近小亚细亚西岸、四季常青的萨摩斯岛,父母都是雅典人。他天生聪慧,14岁开始学习哲学,曾在雅典接受军事训练两年,也曾就学于柏拉图学派的潘菲劳和德谟克利特学派的西芬尼等人,并熟悉亚里士多德和阿纳克萨哥拉斯等早期哲学家的哲学,但后来这些人都成了他的敌人。他在小亚细亚各地讲学5年,继承、修正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主义哲学,他宣称快乐是幸福生活的根本原则,他相信感觉,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感觉主义者,他曾说“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情”。

公元前306年,他辗转回到雅典,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座花园办学。他的学园大门上醒目地写着:宾至如归,乐为到善。在校门口迎候客人的是水罐和面包。

这个学生群体的生活非常简朴,一日三餐主要是水和面包,但伊壁鸠鲁觉得很满意。他说:“当我靠面包和水而过活的时候,我的全身都洋溢着快乐;而且我轻视奢侈的快乐,不是因为它们本身的缘故,而是因为有种种的不便会随之而来。”这个群体的日常开销靠的是自愿捐助。一次,他在给一个朋友写信时说:“请你给我送一些干酪来吧,以便我在高兴的时候可以宴客。”又写给另一个朋友说:“请你代表你自己和你的孩子们送给我们一些为我们神圣的团体所必需的粮食吧。”尽管生活如此贫困,他还是感到很快乐,他相信这是真正的快乐,因为他认为“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而是指身体上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扰”。

春去冬来,花园里树木参差、百花争艳,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传来,偶然也会有些许的争论声,有男有女,有数学家、哲学家,还有奴隶,徜徉在百花丛中,听着老师伊壁鸠鲁的教诲,并将他的学说广泛传播于希腊—罗马世界,使他的声音绵延了近4个世纪。他的学校被人称为“伊壁鸠鲁花园”,他的学生被称为“花园哲学家”。

他不喜欢被人约束,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自由,他辞去了雅典商业界的工作,把自己从政治牢笼中释放出来。虽然挣钱少了,但他觉得无比幸福,因为他获得了他的自由。他在园子里种一些供厨房用的蔬菜,平时吃的也都是新鲜的亲手种的蔬菜,没有大鱼大肉,但是有味道、有营养。朋友都说他生活过于简朴,他却说:“聪明人挑选食物不求量多,而求可口。”这和当时雅典世俗的价值观大相径庭,他就是这样特立独行的人,家徒四壁不必汗颜;黄金万两无可炫耀。这是伊壁鸠鲁快乐清单的第二条——自由。三

校园中的思考得到很多人的赞赏,伊壁鸠鲁的朋友们的名气逐渐显露,其中还有好几位作家,最出名的梅特多鲁斯一人就写了12本书,其中有《智慧之路》和《关于伊壁鸠鲁健康欠佳问题》。但他和朋友们讨论最多的是分析他们由金钱、疾病、死亡和鬼神引起的焦虑。

伊壁鸠鲁试图从现实的生命之中排遣对死亡的恐惧,最终实现灵魂的平静,他说:“死亡是一种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为什么呢?因为按照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原子论的观点,无论人还是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且这些原子的聚合都有着极大的偶然性,所以他们可以组成一头牛、一块石头甚至是一棵大树。原子组合到一起时叫做生,反之原子离散时叫做死。因此生死只不过就是那些和我毫不相干的原子的聚合和离散罢了。当死亡时,我们的感官和心灵就离散成了单个原子,感觉也就不再存在了,所以他说:“死与我们无关,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是无感觉的就是与我们无关的。”

当时伊壁鸠鲁的政敌因为他的学校接收女学生,就传出各种猜疑,甚至还有人说见他家里经常有青楼女子出入,但事实上,伊壁鸠鲁虽然被称为快感哲人,可他对性爱关系从不荒唐。他说:“爱情这种东西从来都没有带来过好处,只要它没有伤人,就应该很满足了。”也有人说,他每天都要呕吐两次,以便在胃中给美食腾出位置,他很虚伪,说和做完全是相反的。但清醒的分析使人心神宁静,伊壁鸠鲁的朋友们即使感到生活的艰难,受人蛊惑,也没有被打扰,始终忠诚地相随。对于真正懂得不活着没有什么可怕的人来说,生命中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了。后来伊壁鸠鲁的追随者遭到了驱逐,在克里特岛,敌人把蜂蜜涂抹在他们身上,好让蜜蜂和蚂蚁把他们吃掉。

在他久卧病榻临死之时,他给朋友写了这样一封信:“现在,当我度过我生命的最后和幸运的一天时,我给你写信。疾病攫住了我,并给我带来了毁灭性的折磨,但是我用记忆中的我们在一起时的思想和交谈的快乐来抵抗这些痛苦。”面对死神他高傲地宣布:“我已经预感到了你——命运,我已经以壕沟防卫自己以免你的全部偷袭。我们决不会像俘虏一样屈从你或任何别的机遇。但是当我们走的时刻到来的时候,我们将蔑视人生,蔑视那些徒劳迷恋人生的人,我们将听任人生高唱我们生活得很好的光荣凯歌。”快乐主义者伊壁鸠鲁用他的一生向我们诉说着:“在死亡未到来时好好地活,当死亡到来时好好地死。”这是他的全部死亡哲学,也是他快乐清单的第三条——思想。第六节柏拉图: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一

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你们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在坚持着?”有百分之九十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以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他的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但几个数字就可以概括:20岁结识苏格拉底;40岁创建学园;60岁开始对叙拉古王的教育试验;80岁寿终。

公元前427年,柏拉图生于雅典的一个名门望族。父亲阿里斯顿在柏拉图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珀里珂提恩是公元前5世纪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诗人梭伦的同族。

柏拉图本名阿里斯托克利,因为生得一个阔额头,父母就给他起了个诨名“柏拉图”,没料到这个名字竟然出了名,本名也就没人再提起了。

伯罗奔尼撒战争时,18岁的柏拉图应征入伍。战后“三十僭主”的登台让他很气愤,而此后民主制度的恢复也只是给他带来短暂的热情,因为民主制度的首领们把他最尊敬的老师苏格拉底推上审判台。亲眼目睹了老师临死的那一幕,柏拉图备受打击。

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不得不暂离雅典,开始游学生活。大约从28岁到40岁,他用12年的时间来完成他的游历。他先到邻邦墨加拉,从那里渡海去北非。他先后到过希腊殖民城市昔伦尼和金字塔之乡埃及。然后来到南意大利,在那里接触到毕达哥拉斯派门徒如阿基达等,这些人知识丰富,对哲学有着执着的信念。在多次旅行期间,柏拉图也赢得了很多志向远大、才能出众的青年的钦敬,其中包括狄翁,他是统治叙拉古的狄奥尼修一世的女婿。二

40岁是柏拉图生命的转折点,他在雅典近郊凯菲索区的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了一所学园,自己做了一名教师,一边著书,一边教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