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十三五)(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4 23:46:41

点击下载

作者:金荣疆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物理治疗学(十三五)

物理治疗学(十三五)试读:

前言

编写说明《物理治疗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康复治疗学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之一。

本教材是根据国务院《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教研〔2014〕2号)的精神,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下,以全面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质量、积极与医疗卫生实践接轨、为临床服务为目标进行编写的。

本教材系统介绍了物理治疗的作用原理、适应证、操作技术、注意事项(禁忌证)等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重点掌握康复临床上常用的如运动疗法、神经生理疗法、物理因子治疗技术,以便与临床康复学课程衔接。

在总体思路上,本书突出“三基”“五性”;在内容选材上,强调科学性、公认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本教材突出康复治疗学专业特点,将“老师好教,学生好用”的理念贯穿于教材编写过程中。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同时,注重教材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本教材强调文字描述与示意图、模式图、图表等多种表现形式相结合,增强教材直观、实用的功能。教材可供高等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等专业学生使用。

本教材共五章,第一章物理治疗学概论,由金荣疆完成;第二章运动疗法,由陈朝晖、王磊、杨馨、杨丹、吴绪波、刘春龙、金军、夏青共同完成;第三章神经生理疗法,由王磊、邢艳丽、周霞、杜宇鹏共同完成;第四章物理因子疗法,由吴军、刘安国、夏青、张兆星、罗佳、金军共同完成;第五章康复治疗新技术,由白艳杰、刘春龙完成。

本教材由长期从事康复医学临床、教学的专家、教授共同编写完成。虽然编者们已尽最大努力,但因自身水平有限,若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在本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得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参编人员所属院校的大力支持,同时本教材所配图片均由陕西中医药大学薛战胜老师绘制,在此一并致谢!《物理治疗学》编委会2019年12月第一章 物理治疗学概论第一节 概 述一、物理治疗的概念

物理治疗源于古希腊,本意即应用自然界的力量治病。(一)定义

物理治疗(physical therapy,PT)是指将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磁、热、冷、矿物质或机械、运动等作用于人体,并通过人体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机制的调节,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物理治疗的定义、范围在不断地充实和扩展,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已成为康复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物理治疗的定义,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1.世界物理治疗联盟(WCPT)定义 物理治疗是使用治疗性训练、热、冷、水、按摩与电等进行治疗的科学。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预防和矫正功能障碍,以及最大限度地恢复体力、活动能力和协调能力。

2.美国物理治疗学会定义 物理治疗是一种医疗专业,主要目的是促进人体的健康与功能,运用科学原则,以预防、诊断、评定、矫正或减轻急慢性运动功能障碍。因此,物理疗法主要由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组成,是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冷、热、光、水、电、按摩、教育指导等手段对人体进行治疗的技术与科学。其具体治疗目的包括减轻疼痛、促进循环、预防和改善残疾,以及最大限度地恢复残疾者的力量、移动能力与协调性。物理疗法也包括为确定神经支配障碍和肌力障碍情况所做的相关的电检测和徒手检测、确定功能障碍的测试,以及关节活动范围及肺活量的测量等。(二)范畴

根据物理治疗学的定义,物理治疗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功能训练和手法治疗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称为运动治疗或运动疗法;另一类是以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磁、热、冷、水等)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称为理疗。

归纳上述定义,可将物理治疗分为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

广义的物理治疗的作用对象范围比较广,除了躯体残疾功能障碍者之外,还包括精神残疾者、体弱的年长者、亚健康状态者的功能恢复、残疾预防和健康促进。在治疗方法和手段上,广泛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和辅助器具,以及环境的调整改造等。

狭义的物理治疗则重点针对躯体残疾功能障碍者(除盲、聋、哑患者外),主要目的是躯体功能障碍的恢复、改善和维持。在治疗方法上主要以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等为主。二、物理治疗学的概念

物理治疗学(physiatrics)是一门研究各种天然或人工的物理因子的物理性质、生物学作用、治疗方法与技术,以及临床应用的学科,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类型的功能训练(functional training)、手法治疗(manual therapy),并借助电、光、声、磁、冷、热、水、力等物理因子(physical agents)来提高人体健康质量,预防和治疗疾病,恢复、改善或重建躯体功能的一种专门学科,包含了康复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康复治疗师特别是目前国内物理治疗师和作业治疗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物理治疗学不仅研究物理因子对人体整体功能水平的影响,同时也研究物理因子对人体细胞、分子等超微结构形态变化的影响。三、物理治疗的特点

与传统的临床治疗手段不同,物理治疗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独有的特点。总体来说有如下特点:

1.物理治疗主要采用非药物治疗。除药物离子导入等治疗外,物理治疗基本上采用非药物治疗。因此,因药物毒副作用而导致的身体器官、组织和功能的损害要比药物治疗少得多。

2.物理治疗的范围包括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疼痛、功能障碍等,主要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提高患者(残疾者)的功能。

3.物理治疗的手段十分丰富,治疗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关节活动技术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和增加关节活动范围(ROM),冷疗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创伤后的渗出和水肿,缓解肌痉挛等。(一)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是物理治疗的核心部分,又称为治疗性训练,是依据生物力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生理与神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力学的因素如躯体运动、牵引、按摩、徒手技术(手法操作)、借助于器械的运动等,通过主动和被动运动使局部或整体功能得以改善,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训练,以保持、重新获得或防止继发丧失功能的重要治疗方法。运动疗法包括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反射运动等所有运动形式。运动疗法具有如下特点:

1.高度的选择性和特异性 由于患者的病损情况、功能状态、个体差异、治疗目标及各种运动疗法治疗作用的不同,康复医师在进行运动治疗前,需要对患者做全面的医学评定。评定的对象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伤病本身;二是功能状态;三是全身状况。评定的目的在于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在临床应用中,每个患者必须在全面评定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损状况、病程、目前的功能状态及残存功能来制订针对性的、个体化的运动治疗措施。

2.对象是功能障碍 运动疗法主要针对肌肉及骨骼疾患、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以及心、肺疾患等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3.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 与传统临床治疗方法一般没有患者的主动活动或只是被动接受治疗不同,运动疗法主要是通过躯体的主动运动达到维持和改善各器官、各系统功能的目的,是利用患者或功能障碍者自身的运动,以达到防治疾病、促进身心功能的恢复和发展而进行的治疗。在临床运用时,医师和治疗师应重视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通过患者积极主动的运动锻炼来达到改善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4.内容丰富,适应面广 运动疗法是康复医学中最基本的治疗方法,也是现代物理治疗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神经生理疗法

神经生理疗法(neurophysiological therapy,NPT)是根据神经生理学的理论,利用特殊的运动模式、反射活动、本体和皮肤刺激,以抑制异常的运动、促进正常的运动;或顺应中枢神经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规律,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以治疗神经肌肉,特别是中枢神经损伤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类治疗方法。

常用的神经生理疗法包括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Rood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等。神经生理疗法有以下共同特点:

1.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功能障碍作为重点治疗对象,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应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

2.把治疗与功能性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

3.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神经、运动发育顺序治疗,将治疗变成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做等长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姿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再练习向心性控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对称性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运动模式。

4.治疗中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的控制及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在工作方式上,强调早期治疗、综合治疗及各相关专业的全力配合,如物理治疗(physiotherapy,PT)、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OT)、言语治疗(speech therapy,ST)、心理治疗,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的积极配合;重视患者及其家属的主动参与,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三)运动再学习疗法

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的治疗方法,称为运动再学习疗法(motor relearning program,MRP)。运动再学习疗法是在总结研究神经生理疗法的优点和不足的基础上,利用学习和动机的理论,以及人类运动科学和运动技能获得的研究成果,提出的对中枢性损伤患者进行再教育,以恢复其运动功能的治疗方法。运动再学习疗法的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

1.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

2.治疗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任何有组织的活动都是反复实践的结果,学习是一种反复的实践并最后变成习惯和经验的过程。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练习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期练习相关的运动。

3.中枢性损伤后运动恢复的再学习过程,除了用神经生理学观点指导外,还应结合生物力学、肌肉生物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充分利用现代运动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来指导。

4.运动再学习疗法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体位、手的引导)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四)物理因子疗法

物理因子疗法又称理疗,是指以物理因子如温热(热)、电、声、光(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水、磁、冷(冰、冷水等)等进行治疗的方法。物理因子治疗的历史十分悠久,手段丰富多样,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是物理治疗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康复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物理因子疗法有如下特点:

1.物理因子疗法范围极广,它包括多种自然物理因子及人工物理因子的应用。

2.物理因子疗法作用广泛,副作用少,见效快,疗效持久,且在正确应用条件下对患者不会造成损伤及痛苦。

3.相对于其他康复疗法而言,物理因子疗法对单一器官或组织的针对性更强。

4.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物理因子疗法与药物科学综合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从而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5.物理因子疗法在临床运用广泛,可用于炎症性疾病、创伤性疾病、机能性疾病、疼痛性疾病、血管痉挛及末梢循环障碍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多种皮肤病等。四、物理治疗的分类

物理治疗大致可以分为力学类和非力学类两大类。力学类物理治疗主要以运动疗法为代表,包括传统运动疗法和神经生理疗法。非力学类物理治疗主要指运动再学习疗法和各种物理因子疗法。(一)运动疗法

1.关节活动术 关节活动术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促进患者完成功能性活动的运动治疗技术。根据是否借助外力分为主动运动、主动助力运动和被动运动三种;根据是否使用器械分为徒手运动和器械运动两种。

关节主动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牵拉挛缩的纤维组织,松解肌、肌腱和韧带的粘连,有利于维持和增大关节活动度,对早期或轻度关节挛缩疗效较好。

常用的主动助力运动有手法牵引、器械练习、悬吊练习、水中运动等,当患者关节活动范围有所扩大,肌力有所恢复,肿胀疼痛减轻时,可进行主动助力运动,可使关节活动度进一步改善。当患者主动运动困难时,可采取由康复治疗师或器械及患者自己利用健侧肢体协助进行的被动运动练习。持续性被动活动(CPM)是利用器械或电动活动装置,使手术肢体在术后能进行早期、持续性、无痛范围内的被动活动。临床实践证明,CPM可以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粘连和关节僵硬,消除手术和制动带来的并发症。

2.关节松动术 关节松动术是利用关节的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由物理治疗师在关节允许活动的范围内完成的一种有节律的、分级的来回运动的技术。关节松动技术主要适用于任何因力学因素(非神经性)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临床上用以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疼痛、活动受限或僵硬等,以达到维持或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缓解疼痛的目的,具有针对性强、见效快、患者痛苦小、容易接受等特点,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的基本技能之一。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疼痛、肌肉紧张及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减少、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功能性关节制动等。

3.增强肌力训练 肌力训练是指根据肌肉抗阻收缩、超量负荷的原理,通过肌肉的主动收缩,使肌肉产生适应性变化,表现为肌肉的形态和结构趋于完善,使肌肉的力量得到改善和增强。

增强肌力训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根据训练前肌力的状况选择神经冲动传递训练、助力训练、主动训练、抗阻训练、渐进抗阻训练等方法;也可以按照需求采用不同的肌肉收缩方式如等长训练、等张训练及等速训练。

增强肌力训练主要用于失用性肌萎缩、肌源性肌力减退、神经-肌肉接头病变、神经源性肌力减退(包括中枢神经性肌力减退、周围神经性肌力减退)等。

4.软组织牵伸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指运用外力(人工或机械、电动设备)牵伸短缩或挛缩组织并使其延长,做轻微超过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其主要目的是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降低肌张力,改善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该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徒手或机械被动牵拉训练、主动抑制和自我牵拉,临床上主要用于病损后关节软组织粘连、挛缩、瘢痕形成,关节活动受限或障碍,以及病损后肌张力增高如中枢神经损伤后肌痉挛等。

5.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 增强肌肉耐力指提高肌肉持续做某种工作的能力,即肌肉坚持长时间收缩后的疲劳程度,或肌肉长时间收缩后不易疲劳的状态。肌肉耐力与肌力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在训练肌力时,耐力也会得到锻炼,即耐力是肌力所能维持的时间。

一般来讲,肌力训练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抗较重的负荷,重复的次数并非很多。而为了提高肌肉的耐力则需要在较轻的负荷下,在较长的时间内重复多次运动。目前在一般的康复训练中常常将肌力和肌耐力训练相结合,使两者协同发展。

6.体位转移训练 体位转移是人们日常生活活动及参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临床上很多疾病及损伤都会影响患者的体位转移功能。当患者不能独立完成转移活动时,就有必要对其及相关人员进行体位转移能力提高的训练,这种训练称为体位转移训练。通过体位转移训练,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能力。

体位转移方法主要分为独立转移、辅助转移和被动转移三大类。要求转移的方法要简单、安全、有效。(1)独立转移 独立转移是指患者独自完成、不需他人帮助的转移方法。(2)辅助转移 辅助转移是指由治疗师或护理人员协助的转移方法。(3)被动转移 被动转移即搬运,是指患者因瘫痪程度较重而不能对抗重力完成独立转移及辅助转移时,完全由外力将患者整个抬起,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一般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搬运。人工搬运至少需要两个人,机械搬运即借助各种器械(如升降机)进行转移。无论人工还是机械搬运,都有帮助者介入,也需要被帮者配合。

临床上,体位转移训练主要用于脊髓损伤、脑血管意外、脑外伤、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部分或完全瘫痪,无法完成独立转移和生活自理的患者。

7.平衡与协调技术 平衡、协调均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是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以及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力。两者密切相关,许多疾病常可导致患者出现平衡和协调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正常的日常生活活动。平衡与协调障碍在临床上常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除对病因进行治疗之外,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平衡和协调训练。如按患者的体位可以分为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训练、肘膝跪位训练、双膝跪位训练、半跪位训练、坐位训练、站立训练等;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又可分为静态平衡训练、自动态平衡训练和他动态平衡训练。

平衡与协调训练的训练方法基本类似,区别在于训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平衡训练以粗大运动及整体动作训练为主要手段,目标是身体重心的控制;协调训练以四肢远端的精细动作、多关节协同运动为主要手段,目标是达到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

平衡训练主要用于脑、脊髓损伤或病变,以及其他神经疾病(如外周神经损伤或病变)所致的感觉、运动功能受损或前庭器官病变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也可用于下肢骨折、软组织损伤或手术后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

协调训练主要用于小脑性、前庭迷路性和大脑性运动失调,震颤性麻痹,深感觉障碍及因不随意运动所致的一系列协调运动障碍。

8.步行功能训练 步行是指通过双脚的交互移动来安全、有效地转移人体的一种活动,是躯干、骨盆、下肢各个关节及肌群的一种规律、协调的周期性运动。正常步行是高度自动化的协调、均匀、稳定的运动,也是高度节能的运动。

步态训练是在步态评定的基础上,以矫治异常步态,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之一。

步态训练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外伤或脑卒中引起的偏瘫、脊髓损伤或病变引起的截瘫、小脑疾患、脑瘫等),以及骨骼运动系统的病变或损伤(如截肢后安装假肢、下肢关节置换术后等)而影响行走功能的患者。

9.牵引疗法 牵引疗法指运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常用的牵引治疗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和四肢关节牵引。该技术主要用于颈腰椎疾病、骨折、关节脱位,以及关节和软组织功能障碍等。

10.心肺功能训练 心肺功能训练包括呼吸功能训练和心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指通过各种训练增强肺通气功能,提高呼吸肌功能,纠正病理性呼吸模式,有针对性地拟定和实施呼吸康复训练计划,不仅要考虑呼吸肌训练,还要考虑心血管功能训练,以及消除精神心理因素影响等相关的放松性训练。心功能训练是指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综合采用主动积极的身体、心理、行为和社会活动的训练与再训练,帮助其缓解症状,改善心血管功能,使其在生理、心理、社会、职业和娱乐等方面达到理想状态,提高生活质量的康复医疗过程。心功能康复的含义不仅包括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和改善,也包括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心理状态的健康和以往社会工作等能力的改善。

呼吸功能训练主要用于:①慢性阻塞性、限制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胸膜炎后等;②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③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譬如高位脊髓损伤,以及急性、慢性、进行性的肌肉病变或神经病变;④其他: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

心功能训练可以改善心血管的功能状态,提高生命质量,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日趋受到重视,适应证的范围不断扩大,如冠脉旁路移植术、心脏瓣膜置换术等,同时也适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和高血压患者。

11.麦肯基疗法 麦肯基(Mckenzie)力学治疗技术不同于关节松动术和其他手法治疗技术。麦肯基力学治疗体操的核心内容是脊柱的伸展运动,主要用于脊柱疾病的治疗。

麦肯基力学疗法提倡让患者进行自我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教育指导患者进行脊柱的伸展运动和姿势调整。在做各种姿势和运动时,疼痛的变化教会了患者自我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向患者教授自我锻炼的知识,教会患者进行自我治疗并教育患者如何预防复发。

麦肯基将下腰痛、颈痛划分为姿势综合征、功能不良综合征、椎间盘位移综合征三大类。

麦肯基技术的主要诊断方法包括病史、检查、运动缺失的评价和患者对运动试验的反应四项基本内容。

麦肯基疗法主要用于符合麦肯基诊断、分类的腰痛,以及间歇性颈痛、复发性颈痛等。(二)神经生理疗法

1.Bobath技术 Bobath技术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夫妇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确立的治疗方法。这一方法曾是20世纪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所致的运动障碍最普遍的康复治疗方法。它主要采用抑制异常姿势,促进正常姿势的发育和恢复的方法治疗中枢神经损伤的患者,如偏瘫、脑瘫,因此,该方法又被称为通过反射抑制和促进而实现治疗目的的神经发育治疗。(1)控制关键点(key point control) 治疗师在训练中操作患者的某些部位,以达到抑制痉挛和异常姿势反射、促进正常姿势反射的目的。Bobath将这种操作称为控制关键点;将这些被操作的部分称为关键点。这些部位多从身体的近端开始,随治疗进展而向周围移行,并随之减少操作点和控制的量以逐渐增多患者自己的自发性运动。针对患者的情况,将这些关键点组合起来,在仰卧位、俯卧位、四点爬位、站立等各种体位中运用。(2)反射性抑制 反射性抑制是利用与痉挛模式相反的体位或姿势来抑制痉挛,包括反射性抑制模式(reflex inhibition pattern,RIP)和影响张力性姿势(tonic influenced posture,TIP)。(3)促进姿势反射 促进姿势反射是通过某些特定活动来引导形成功能活动的姿势,并学习体验这些功能活动的运动姿势以达到治疗的目的。(4)感觉刺激 感觉刺激是利用各种感觉抑制异常运动或促进正常运动,包括兴奋性刺激和抑制性刺激。如通过叩击提高患者一定部位肌肉的肌紧张,在四肢躯干上有规律地或任意地叩击后出现肌紧张以保持患者的正常姿势。(5)整体治疗 整体治疗是将患者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只是治疗患病部位,需要通过全身活动、躯干运动提高患者的整体功能。

2.Brunnstrom技术 Brunnstrom技术认为中枢神经损伤后即失去了正常运动的控制能力,出现了发育初期才具备的运动模式,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的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升高,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Brunnstrom技术的要点就是利用这些运动模式来控制肢体的共同运动,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3.Rood技术 Rood技术又称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该技术认为按照个体的发育顺序,利用不同的感觉刺激促进或抑制运动性反应,可诱发较高级的运动模式出现。Rood技术的主要特征是在特定皮肤区域内利用轻微的机械刺激或表皮温度刺激,影响该区的皮肤感受器,可获得促通作用。

Rood认为,不同的肌肉在不同的任务中,它们的“责任”是不同的。任何一个活动即使是简单的活动,也需要多肌肉的参与,它们包括主动肌、拮抗肌、固定肌和协同肌。在正常活动中,它们一直处于持续的、有序的变化中,如司机在给发动机打火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手眼协调能力、对躯干的控制能力、上肢近端肌肉的稳定性和手的灵活性。多数情况下,肌群间是协调收缩,但是有些肌肉是在轻负荷(灵活性)的活动中发挥作用,而有些是在重负荷(稳定性)的运动中发挥作用。负责轻负荷的肌肉主要是从事技巧活动性的屈肌和内收肌;负责重负荷的肌肉主要是从事稳定性活动的稳定姿势的伸肌和外展肌。

Rood还认为,随意性运动是基于固有反射和在此基础上来自高级中枢的调节。因此,Rood方法的治疗是从诱发反射活动入手,结合发育模式来增强运动反应。对重负荷性肌肉的刺激先于轻负荷性肌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所做的活动要有目的性,通过有目的的感觉运动反应建立神经-肌肉系统的运动模式,使肌群间的相互作用更加协调。在人类的活动中,包括日常活动,当我们要完成某个动作时,首先是大脑皮层发出指令,然后与之有关的皮层下中枢按其指令有程序地发放各种神经冲动,促进和抑制相应的肌肉,使各肌群相互协调地完成这一动作。动作中的感觉是完成这一动作的基础,虽然大脑皮层不直接支配肌肉,但通过注意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可反射性地诱发出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的全过程。其治疗原则是由反射运动开始过渡到随意运动;先近端活动后远端活动;先利用外感受器后利用本体感受器;先两侧活动后一侧活动;颈部和躯干先进行难度较高的活动,后进行难度较低的活动;而肢体要先进行难度较低的活动,后进行难度较高的活动。两侧运动之后进行旋转运动。

4.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刺激,达到促进相关神经肌肉反应,以增强相应肌肉的收缩能力的目的,同时通过调整感觉神经的异常兴奋性,改变肌肉的张力,使之以正常的运动方式进行活动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

PNF技术是由美国的神经生理学家Henman Kabat在20世纪40年代创立的,物理治疗师Margaret Knott 和Dorothy Voss参与了此技术的发展工作,并把PNF技术的应用范围从小儿脊髓灰质炎与骨科疾患的康复治疗,逐渐扩展到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的康复治疗。(三)运动再学习疗法

运动再学习疗法认为,脑卒中患者丧失了在发病前已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的日常生活动的能力,治疗的重点在于训练患者丧失了的运动能力,并重新掌握这些运动的技巧,强调要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并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反复训练。可以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看作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四)物理因子疗法

1.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是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以直流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直流电疗法。它是应用低电压(30~80V)、小强度(小于50mA)的平稳直流电作用于人体,这是应用最早的电疗之一,单独应用直流电治疗疾病已日益减少。但近年来,由于人们发现直流电对静脉血栓、肿瘤、骨折愈合、陈旧性缺血性溃疡等疾病有明确的疗效,这种疗法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了解直流电的特点、生理作用和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2.低频电疗法 低频电流又称低频脉冲电流,是在频率1000Hz以下,电压或电流幅度按一定的规律从零或某一电位水平上瞬间出现,然后降低或消失的电流。利用低频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电流的特点: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甚至无明显的电解作用;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无明显热作用。

3.中频电疗法 应用频率为1000Hz~100000Hz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中频电疗法。脉冲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范围内,每一个脉冲均能使运动神经和肌肉发生一次兴奋,此称周期同步原则。当脉冲频率大于1000Hz时,运动神经和肌肉的兴奋则不符合周期同步原则,而是遵循中频电流所特有的规律发挥作用。当脉冲频率超过1000Hz时,脉冲周期短于运动神经和肌肉组织的绝对不应期,就不能引起足够的兴奋,因此,在医学上所采用的电流频率多在2000Hz~8000Hz之间。根据所采用的中频电流的产生方式、波形、频率,中频电疗法常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等幅中频正弦电疗法 包括音频电疗法、音频电磁场疗法、超音频电疗法三种。(2)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法 包括干扰电疗法和由不同波形调制的中频电疗法。干扰电疗法又分为传统干扰电疗法、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动态干扰电疗法三种。由不同波形调制的中频电疗法分为正弦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脉冲调制中频电疗法两种。(3)低中频电混合疗法 包括音乐电疗法和波动电疗法。

4.高频电流法 高频电流法是将频率高于100kHz的电流或其形成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应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高频电流法主要有短波疗法和超短波疗法两种。短波波长为100~10m,频率为3MHz~30MHz,应用短波治疗的方法称为短波疗法(shortwave therapy)。超短波波长10~1m,频率为30MHz~300MHz,应用超短波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超短波疗法(ultra shortwave therapy),超短波疗法在国内应用较广泛。

5.光疗法 应用人工光源或日光辐射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光疗(light therapy)。光疗法所采用的人工光源有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激光四种。早在2世纪就有了日光疗法的记载,而采用人工光源的光疗法开始于18世纪,20世纪60年代激光被发现,至今各种光疗法仍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6.超声波疗法 超声波疗法(ultrasonic therapy)是应用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一般常用频率为 800~1000kHz。超声波治疗有常规剂量治疗法、综合治疗法、大剂量治疗法三种,康复医学科常用的是前两种。

7.传导热疗法 传导热疗法(heat conductive therapy)是以各种热源为介质,将热直接传到机体,而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传导热治疗疾病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传热介质有石蜡、地蜡、泥、热气流、酒、醋、坎离砂等,来源广泛,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证多,治疗效果良好,已在国内外医疗机构,甚至是患者家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导热疗法的种类主要有石蜡疗法、温热敷疗法、蒸汽疗法、泥疗、地蜡疗法、砂疗等,传导热刺激是其最重要、共同的作用因素,除此之外,某些介质尚有机械和化学刺激作用。

8.压力疗法 在人体病患部位的外部施加压力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压力疗法(compression therapy)。如果将正常环境下的大气压设为“零”,则把高于环境大气压的压力称为正压,低于环境大气压的压力称为负压。压力疗法可分为正压疗法和负压疗法,或两种压力交替的正负压疗法。

9.磁疗法 磁疗法(magnetic therapy)是一种利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穴位或患处,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磁场有许多特性,其中之一就是吸引人体内的所有含铁体液。因此,此法对于所有炎症、感染和溃疡,以及肠道、子宫等疾病的治疗非常有益。

10.水疗法 应用水治疗疾病、促进功能康复的方法称为水疗法(hydrotherapy),简称水疗。水疗是古老的理疗方法,天然水源(矿泉、海水、河水等)也是重要的疗养因子。水疗有多重功效,不仅可用于数种疾病的治疗,亦可用于缓解躯体及精神上的压力,应用水来减轻疼痛与治疗疾病,已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

11.冷疗法与冷冻疗法 利用低温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温疗法(hypothermia)。低温疗法可分为两类:低温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冷疗法(cold therapy),利用低于体温与周围空气温度、在0℃以上,通过寒冷刺激引起机体发生一系列功能改变,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近百年来,在临床上冷疗法常用于镇痛、降温和局部麻醉,主要治疗各种运动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及风湿性疾病。应用制冷物质和冷冻器械产生的0℃以下的低温,作用于人体局部组织,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称为冷冻疗法(cryotherapy),其中-100℃以下的治疗称为深度冷冻疗法。

12.生物反馈疗法 反馈技术是将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以某种方式反输回控制系统,以调节控制系统的方法。反馈控制技术常用于工程、电子技术,用于生物、医学的反馈技术称为生物反馈。应用电子技术和训练使人能对自己体内异常的不随意生理活动进行自我调节控制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生物反馈的作用方式有以下两类:(1)直接作用,即利用反馈仪发出的信号来补充、完善体内的联系通路,以达到加强对骨骼肌运动的调节能力和内脏器官活动的随意性调节。(2)通过反复训练,改变行为模式,达到抗应激的作用。(五)其他疗法

1.运动控制理论与相关技术 目前对于神经系统如何在组织运动的过程中进行调控的认识尚存在分歧。根据Horak的运动控制理论“正常的运动控制是指中枢神经系统运用现有及以往的信息,将神经能转化为动能并使之完成有效的功能活动”,神经康复理论对于运动控制有三种学说,即反射运动控制学说、阶梯运动控制学说及系统控制学说。(1)反射运动控制学说 该理论指出反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神经系统通过整合一连串的反射来协调复杂的动作。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运动疗法时可通过感觉刺激来降低痉挛,或通过触摸式轻拍增强牵张反射来诱发动作。(2)阶梯运动控制学说 在Bobath提出的神经发育理论指导下的Bobath神经易化技术在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它强调通过抑制异常的运动模式、异常的张力和异常的协同方式来促使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3)系统控制学说 该理论认为动作控制要以达成动作功能为目标。临床实践强调训练以功能性动作为目的。

最近发展起来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就是基于运动控制与运动再学习理论的新技术,是21世纪发展较为迅速的设备之一。康复机器人的应用旨在利用机器人原理,辅助或替代患者的功能运动,通过千万次标准化的重复动作,促进神经功能重塑,从而恢复患者的运动及运动控制能力。

2.肌肉贴布疗法 肌肉贴布疗法是运用一种具有伸缩性的特殊贴布,贴上后不会影响日常活动,由透气的棉质制成,它不含乳胶和药性,不会引起过敏,不会遇水而脱落,能连续贴三四天,撕掉贴布后不会留下残留物,广泛用于支持软组织、消肿及减轻疼痛,从而促进身体的自然康复。肌肉贴布的原理在于提起所贴部位的皮肤,增加皮肤与自然组织的空间,以降低该处的压力,增加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协助患者减少痛苦。

3.虚拟情景互动康复系统 虚拟情景互动康复系统采用计算机图形与图像技术,患者被放置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通过抠像技术,使患者可在屏幕上看到自己或以虚拟图形式出现,根据屏幕中情景的变化和提示做各种动作,以保持屏幕中情景模式的继续,直到最终完成训练目标。该训练系统可以进行坐姿训练、站姿平衡训练、上肢综合训练、步态行走训练,可用于骨科康复(髋关节、膝关节置换后)、脑中风后康复(上肢、平衡、行走)、运动损伤的康复、老年康复、认知障碍训练、儿童康复,以及ADL训练等。

4.悬吊运动治疗技术 悬吊运动治疗技术(sling exercise therapy,SET)又称神经肌肉激活技术(neuromuscular activation),是借助悬吊设备,通过渐进性的闭链训练,恢复肌肉功能的技术体系。该技术旨在通过激活与增强肌肉链,重建正确的神经肌肉控制模式,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使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得到持久的康复。SET主要应用于骨骼肌系统的慢性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康复。

5.肌肉功能性训练 肌肉功能性训练(functional exercise)是使用弹力训练带(theraband)提供阻力,通过各种方法激活和促进稳定肌下意识或自动性收缩,从而增加关节稳定的一种训练方法。

6.其他 介入物理治疗技术、静电、空气离子、高压及常压氧疗法、冲击波疗法等。第二节 物理治疗学的发展简史

物理治疗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早在公元前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利用阳光、砭石、石针、水和按摩手法等方法治疗疾病、维护健康。我国及古希腊、埃及、罗马的早期文献中,记载了阳光、热水浴、冷水浴、体操、按摩等有防治疾病的作用。物理治疗学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逐渐发展起来的,物理治疗为人类的健康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中国古代物理治疗学发展简史(一)原始社会

在我国,物理治疗的雏形于4000年前就已形成。在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使用尖状和刮削过的利器和石器,用其刺破痈疡,排出脓血;在新石器时代,砭石被广泛应用于解除疾病或促使脓肿破溃,而石锤、石柱、石环之类的石器,则成为叩击或按摩的治疗工具。1972年,在河南新郑市韩城故址中挖掘出一枚战国以前的“砭石”,该石一端呈卵圆形可以用作按摩,另一端呈三菱形可以刺破皮肉排放脓血。(二)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著作之中不乏一些关于物理疗法的记载。《庄子·刻意》载:“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提出了通过调整呼吸,模仿动物禽鸟的活动等,锻炼身体、益寿延年。《吕氏春秋·尽数》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吕氏春秋·古乐》亦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指出导引、运动对人体的重要性。《黄帝内经》在论述瘫痪、麻木、肌肉挛缩等病症的治疗时,重视用针灸、导引(体操、气功)、按摩、熨(热疗)等物理方法进行功能康复。如《素问·刺法论》曰:“肾有久痛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黄帝内经》中有关按、气功、导引的内容被认为是现代物理治疗的理论渊源。

汉代较以前更广泛地应用针灸和导引治疗疾病。马王堆出土的医学帛书中对关节运动功能障碍和关节强直采用针灸治疗,帛书《导引图》中绘有多种医疗体操,并注明各种体操的名称及其主要治疗的疾病。

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提出“上工治未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未病的疾病预防原则。他还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即将导引、吐纳、针刺、艾灸、按摩、膏熨等物理疗法用于康复治疗中。

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佗创编了一套“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用于身体的康复和强健。其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应用磁疗最早的国家。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用磁石治病,如磁石“味甘酸寒”,治“周痹风湿,肢节肿痛”“除大热烦满耳聋”。(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皇甫谧依据《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撰写了《针灸甲乙经》。书中归纳总结了晋以前有关针灸、按、导引的经验,并进一步推广它们的使用范围,为后世针灸康复医疗树立了典范。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记载了大量饮食康复与药物康复的内容。他在《抱朴子·别旨》中指出:“夫导引疗未患之疾,通不和之气,动之则百关气畅。”指出导引术具有预防、康复的作用。

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说:“心脏病者,体有冷热吹呼二气出之……以鼻引气,口中吐气……无有不差。”指出了气功康复的作用。又说:“摩手令热,以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祛邪气,令人胜风寒,头痛,百病皆除。”叙述了按摩康复的功效。(四)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对一些慢性病、老年病的康复治疗颇为重视。

隋代巢元方所撰的《诸病源候论》不仅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论述病因、证候学的专著,也可视为我国古代第一部采用医疗体育对一些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的专著。《诸病源候论》记述了80多种导引法治疗偏枯(半身不遂)、麻木、风湿痹痛、眩晕、消渴(糖尿病)等疾患,以及我国古代名医应用物理疗法对患者进行身心康复和保健的理论或事例,记载了两百余种导引运动方法。如《诸病源候论·卷一·风痹候》曰:“凡人常觉脊倔强而闷,仰面努脖并向上,头左右两向捋之。左右三七……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诸病源候论·卷二·风气候》曰:“一手前拓使急,一手发乳房,向后急挽之。不得努用力气。心开下散,迭互相换手,三七,始将两手攀膝头,急捉身向后极势,三七,去脘闷疼。”指出运动、功能训练对疾病康复的重要作用。《诸病源候论·卷四·虚劳膝冷候》曰:“舒两足坐,散气向涌泉可三通。气彻到,始收右足屈卷,将两手急捉脚涌泉。挽足蹋手,挽一时取势。手足用力送气向下,三七……去肾内冷气,膝冷脚疼。”列举了气功与运动相结合的康复方式。

王焘《外台秘要》的部分内容承自《诸病源候论》中的导引运动康复方法,并加以理论上的说明。如对消渴的运动康复问题,王焘认为:“不欲饱食便卧,亦不宜终日久坐……人欲小劳,但莫久劳疲极,亦不能强所不能堪耳。”他在书中还记载了磁疗、光疗、冷疗、热疗,以及熨法、美容法、贴敷法、导引法、灸法、泥疗、方向疗法、时间疗法、药物栓塞法、水浴法、泉水疗法等大量物理治疗方法。

唐代医家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用磁朱丸治疗眼疾,“常服益眼力,众方不及”。(五)宋元时期

到了宋代,相继出现了一些养生、导引、气功专著,丰富了中医康复治疗的内容。如宋代整理的《正统道藏》及其辑要本《云笈七签》,赵自化的《四时颐养录》,张锐的《鸡峰普济方》,无名氏的《四段锦》《八段锦》《百段锦》,以及托名达摩的《易筋经》《洗髓经》等,对传统康复医疗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宋代《太平圣惠方》还记载了用磁石治疗小儿误吞针的方法,其曰:“磁石枣核大,磨令光,钻作窍,丝穿令含,针自出。”

元代邹铉撰写的《寿亲养老新书》(其中将宋代陈直撰写的《养老奉亲书》收录)是关于老年人养生与疾病康复的专著。书中详述了修身养性、药物与食治调理、按摩腧穴等保健内容,从立法及方法选择方面都很适于老年人的养生与康复治疗。书中还重视气功对老年人的养生和康复作用,认为气功“其法,以呼而自泻出脏腑毒气,以吸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并引用《正统道藏》中的玉轴经、六字诀,使患者的五脏之病通过气功的练习而得以康复。(六)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康复医疗的范围已扩展至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社会康复事业也普遍开展。

明代朱权编著的《活人心法》中的“八段锦”,是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练功运动方法。宋代发展的太极拳、明末开始流传的达摩易筋经,都是传统强身壮体的运动疗法。

清代的《卫生要术》介绍了易筋经十二式。

清代对传统中医康复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莫过于外治专家吴尚先。他编写的《理瀹骈文》一书是对运用外治疗法进行内外诸病康复的经验总结,也是对传统的民间简易康复治疗方法的一次整理。《理瀹骈文》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须知外治者,气血流通即是补,不药补亦可。”“良工不废外治。”对外治疗法的原理做了精辟的论述。吴尚先对诸多外治方法的应用,以熏、洗、熨、擦、敷、贴、坐、吹的方法最为得心应手,对这些方法在疾病的康复应用方面,也有许多独创之处。吴尚先的外治方法对后世医家具有很大影响。

我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对世界康复治疗的发展也曾有过深远的影响。相传17世纪末针灸术传入欧洲,18世纪末就有kong fou(译为《功夫》)一书传入西方,其内容主要是姿势治疗和呼吸训练。二、西方古典物理治疗学发展简史

西方古典康复医学源于古罗马和古希腊,古希腊的神庙壁画中就有用运动疗法治疗疾病的记载。日光、砭针、磁石、电鱼、按摩、健身运动等因素已应用于治疗风湿病、慢性疼痛、扭伤劳损等疾患。

有关物理疗法的记载,最早的描述出自公元前5世纪Herodicus及其学生Hippocrates的著作,他们认为自然因子如日光、海水、矿泉等有镇静、止痛、消炎的作用;运动可以增强肌力,促进精神和身体的恢复及功能的改善。Hippocrates甚至指出:“步行是人类最好的医学。”

用电治病是在人类掌握电能之前。古希腊渔夫们在捕鱼过程中,有时被脊背上长有放电器的鱼击伤。后来发现原来患有关节痛的人,被电击后,关节痛获得好转或痊愈,于是古希腊渔夫们就常用这种电鱼放电治疗关节痛。

公元129~200年,古希腊医生开始用磁石治疗腹泻。

公元2世纪后,Caelus Aureelianus首次提出在瘫痪的治疗中使用滑轮悬挂肢体进行运动治疗,以及系统的步行训练、在温泉中运动等观点。

公元502~550年,罗马医生用磁石治疗手足疼痛。

文艺复兴以后,1569年,Hieronymus Mercurialis提出了一系列的运动观点,如运动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健康;运动要适合于身体的可能;患者要根据各自不同情况进行运动,运动应经常地进行,但过度运动会引起疾病发作,出现不良反应时须及时停止运动等。

16世纪Fuchs提出“两种运动”:一种是单纯运动;另一种既是运动又是工作,这可能是最早提到的运动与作业相结合的治疗。

17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四世御医Duchesen指出:“运动可以治疗许多因缺乏运动而发生的虚弱和疾病,而且运动能增强体质,强化对刺激的反应性,增强神经、关节功能。”

1780年,Tissot敦促骨科医师用运动促进伤后关节肌肉的功能恢复。

1813年,瑞典在斯德哥尔摩设立了“中央体操研究所”研究运动疗法。Ling教授将体操训练尽量规范化,提出“等长运动、离心运动、向心性运动”等名词术语,并对运动负荷、重复次数进行了定量。

在物理因子治疗方面,19世纪40年代,直流电和感应电开始用于治疗,并有了离子透入疗法。1891年Minin提出用白炽灯治病。1892年Dasonval始创高频电疗。1896年Finsen制成炭弧光灯。20世纪20年代,Schliphaka用短波、超短波治病;20世纪三四十年代,Pohlman用超声波治疗;20世纪60年代Maiman用激光治病。三、现代物理治疗学的发展(一)国外物理治疗学的发展

随着物理学的发展,电、光等一些物理因素被用于治疗疾病,形成了物理医学。19世纪末,人工光疗第一次出现,20世纪高频电疗竞相发展,从而给物理治疗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物理治疗学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交战国的军医院中,针对伤病员进行恢复伤残肢体功能的运动训练获得重视,发展很快。1917年,美国在陆军中设立了为战伤者服务的physical reconstruction aides(即早期的物理治疗师)并在同年建立了身体功能重建部和康复部。1920年,Mc Millan于大学医学部开设了物理疗法课程,Mc Millan任主任并成为美国最早的物理疗法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伤、截肢等伤员的治疗和假肢安装,以及脊髓灰质炎流行所致的大量肢体畸形的矫治,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形成,出现了手法肌力评定学及肌力增强训练等康复治疗方法。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通过美国医学家Howard A.Rusk(1901—1989)等的努力,一系列现代物理治疗疗法得以发展,医疗性的体操、活动和功能训练占据特殊重要的地位;他们把物理治疗学的手法应用于作业疗法、言语矫治、心理疗法等,使物理治疗学更加完善。1950年,成立了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IFPMR),并于1970年在意大利召开了该会的第一次大会。这一切都表明物理治疗学的发展日臻成熟。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磁疗法、静电疗法、空气离子疗法、水疗法、冷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光化学疗法等从治疗技术到临床运用又取得了新的广泛进展。如今,物理治疗学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保健医学,以及军事医学等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二)我国物理治疗学的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虽然在运用物理疗法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物理治疗仅在极少数大医院开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极为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保健事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医疗卫生工作显著发展,与此同时,理疗学专业也受到了重视。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现代理疗学专业在我国从无到有,取得了全面的发展。1958年5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筹委会。1978年中华医学会理疗学会正式成立,创建了《中华理疗杂志》与《中华物理学杂志》。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广大理疗工作者继续奋发工作,不断勇攀高峰,旨在进一步提高理疗学专业水平,加快理疗学的发展。

回顾理疗学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它的产生与发展一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这与手术疗法、化学药物疗法的产生与发展有重大区别;二是与近代,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分不开的。因此,可以认为现代理疗学的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