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分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5 01:16:38

点击下载

作者:清·吴仪洛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分经

伤寒分经试读:

校注说明

《伤寒分经》,清·吴仪洛著,刊行于乾隆丙戌年(1766)。吴氏以喻嘉言《尚论篇》为基础,重订补注其文,串解详释《伤寒论》条文,以冬春夏秋四时之序主病大纲统领伤寒外感热病之旨,条理清晰,文辞简练,易于初学者理解和掌握《伤寒论》原文精神,是学习《伤寒论》之入门参考书和通俗读本。

一、作者及著述

吴仪洛,字遵程,浙江澉浦(即今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人。生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卒于乾隆三十一年(1766)。是清代著名的医药学家。《伤寒分经》一书,为《吴氏医学述》之第五种,刊行于乾隆丙戌年(1766)。该书共十卷二十篇。卷一至卷四,分十一篇,依次论述了六经病变;卷五分上、中、下三篇,主论春温;卷六论夏热;卷七分上、下篇论脉法;卷八为诸方全篇;卷九为补卒病论大意;卷十为秋燥全篇。该书特点是将喻嘉言《尚论篇》予以重订和补注,以冬春夏秋四时之序主病大纲总括伤寒外感热病之旨;并在《伤寒论》条文、字句之间小字注释,阐其蕴义,串解语句,畅通文意,使条文含义得到阐发解释。

吴氏摘编喻氏宏论,篇中以概括性简述、问难答疑、医案举例等形式通解、释义伤寒外感病症之医理和诊治体验,文字简练,案例独特,有点睛之效,从中可窥其灼见一斑。

二、版本介绍《伤寒分经》自刊刻以来,流传虽广,但现存版本只有该书初刻本乾隆丙戌年(1766)新镌硖川利济堂藏板《吴氏医学述》刻本(简称利济堂本)一种。

本次校注,以利济堂本为底本。因无其他版本作对校,故选择与原著内容关联度较高的书目作为他校之用。他校本有:《尚论篇》清·喻昌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仲景全书·伤寒论》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海虞赵开美校刻本,简称“《伤寒论》”。《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海虞赵开美校刻本,简称“《金匮要略》”。《脉经》晋·王叔和,清·阮元辑《宛委别藏》本。

三、校注体例和方法

按照“有校必记”的校注原则,相关的校注体例和有关事项一并说明如下:

1.底本为繁体竖排本,今整理为简体横排。

2.原著底本有句读,今按文义予以标点。段落划分,按照底本之行列起止分段。

3.原著引用《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诸家典籍文句,悉检核原书,校其异同。文句虽有不同,但不碍医理、文义者,不作改动,不出校记。义理殊异,出注说明。

4.底本中的小字,多为作者注释说明或引录文字,今以仿宋字体与正文宋体字体相区别,并严格对应原文内容。

5.底本中表示文字前后的“右”“左”一律改作“上”“下”。

6.底本中之异体字、俗写字,统一以规范字律齐,不出校记。

7.底本中的通假字、古体字,首次出现时出注示例,原字不作改动。原书中藏、府、脏、腑同见,今一并保留原貌不作改动。

8.底本中明显错讹之文字,径改并出注说明。脱文、衍文、倒文、异文者出校说明,或提出存疑。

9.底本之避讳字,如“玄”字缺末笔,避康熙“玄烨”之讳,“眩”“玄”“弦”“玅”“炫”等字也皆缺笔,予以径改。“圆”字系“丸”的避讳字,乃避宋钦宗赵桓之讳,今予以径改为“丸”。

10.底本中字形属形近之误,如日、曰混淆,人、入不辨,七、匕不分,己、巳杂陈,木、术相乱者,予以径改。

11.原著所引之经史典籍、成语典故、部分医学术语以及冷僻字词,简作训释,以便阅读。

12.底本

凡例

中各段首之“—”字符统一删除。

13.目录依底本之总目整理而成,原题“吴氏医学述第五种伤寒分经总目”今改称“目录”,原本总目中凡标题文字与正文有出入者均按正文修改,以使目录和正文保持一致。底本总目于篇目后有小字“某证,法若干条”均为正文内容之提炼,今一并予以保留。

14.底本十卷计二十篇的篇题为“吴氏医学述第五种”,今整理时一并删除,增改为“卷某”;又篇题的订参人名后有“伤寒分经”字样,今整理时一并删除。由于各篇之订参人名不尽相同,故均予保留,供参阅。

15.底本卷十之末原题“乾隆丙戌三月上巳日澉水吴仪洛遵程又书于硖川之利济堂”,今整理时删除。序

儒不通经,不可以称儒;医不通经,不可以称医。《灵》《素》诸(1)经,犹儒者之六经也;仲景诸书,犹儒者之四书也。今之医无论不能熟玩《灵》《素》,甚且并仲景之书而忽易之。噫!医道之不明,(2)尚可言哉。夫仲景生于汉季,悯民夭枉,昭揭病源,同于日月;所(3)著《伤寒论》,实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昔朱子有言:天不生孔子,万古如长夜。天生仲景,是亦医门之孔子也。惜其书早已散失,仅得诸晋世读者口授,故篇目先后错乱为多。惟时太医令王叔和,取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编集成书,厥功甚伟。第其编述,潦草糊涂,加以妄入序例,缪戾滋多,大为后世病。至宋时林亿、成无己不特校注多差,且将叔和纬翼仲景之词混编为仲景之书,于是已歧又歧,一误再误。学者研穷,无所从入,虽有英贤辈出,如庞安常、(4)(5)朱肱、许叔微、韩祗和、王实之流,究莫能舍叔和之疆畛,追溯仲景渊源。近代王肯堂、张景岳之书,皆脍炙人口,其所称引,尚不(6)(7)免承讹袭陋,况其他乎?嗟乎,七篇不作,杨墨之横流不息也;(8)濂洛关闽之传注不出,尧舜周孔之道,家殊而户异也。是故义利之辨,图象性命之问难,其所以为不得已者,易地则皆然也。慨自叔和而后,《伤寒》一书,沉沦羊肠鸟道中者几千余年,天意未丧,有明方中行出,著《伤寒条辨》,澄几研理,卓识超越前人,即其注未尽(9)达仲景立言之旨,而叔和序例独首削去,可谓辟尽榛芜矣。至西昌喻嘉言踵而增之,尤为完美,所著前后《尚论篇》,编次则纲举目张,(10)阐发则独开生面。《春温》一篇,理解尤属创辟,究不于仲景论外旁溢一词,此真张氏之功臣,而吾徒之先觉也已。洛不揣,取其书重订之,间有白璧微瑕,稍为更易,期大畅作者宗旨而后已。至于仲景原文,词约旨远,体认不精,谬以千里,窃为添注脚于其中,俾有志(11)斯道者藉为筌蹄焉。盖自有晋以(12)

迄今兹,医门著作林立,其能发挥《素问》之蕴奥者,首推王氏;而能发挥仲景之蕴奥者,则首推喻氏,非洛一人之私言云尔也。读其书,当有见其概者。(13)乾隆丙戌年上元前五日澉水吴仪洛遵程书于硖川之利济堂【注释】

(1)六经:六部儒家经典,即《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2)汉季:指汉代末期,即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季,末了,末期。

(3)朱子:指朱熹。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家、新儒家,北宋以来理学之集大成者,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儒学宗师。

(4)王实:宋代医家,字仲弓,曾任信阳太守、监丞、外郎等职。著有《伤寒证治》《局方续添伤寒证治》《伤寒治要》等,均佚。

(5)疆畛(zhěn诊):地界,界限。《新唐书·元载传》“膏腴别墅,疆畛相望,且数十区。”畛,田地间的小路,引申义作“界限”。

(6)七篇:特指《孟子》。因该书共七篇,故称。

(7)杨墨:指战国时期杨朱与墨翟的学说。杨朱主张“为我”,墨翟主张“兼爱”,是战国时期与儒家对立的两个重要学派。

(8)濂洛关闽:指宋朝理学的四个重要学派。濂指周敦颐,因其原居道州营道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为宋代理学之祖,程颐、程颢的老师;洛指程颐、程颢兄弟,因其家居洛阳,世称其学为洛学;关指张载,张家居关中,世称横渠先生,张载之学称关学;闽指朱熹,朱熹曾讲学于福建考亭,故称闽学,又称“考亭派”。

(9)辟尽榛芜(zhēnwú真吴):祛除阻碍道路的草木。喻指方有执删削王叔和之《伤寒例》如辟除阻塞道路的草木,使《伤寒论》文理豁然通达。辟,开辟,驱除;榛芜,丛杂的草木,引申指道路梗塞、阻碍。

(10)创辟:即“创新”。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下》:“是篇题目虽似迂阔,而意义实多创辟。”

(11)筌蹄(quántí全提):亦作“筌蹏”,比喻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一本作“荃”,捕鱼竹器;蹄,捕兔网。

(12)今兹:今此,今时,现在。《左传·昭公三年》:“今兹吾又将来贺。”

(13)上元: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灯节,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凡例

冬月之伤寒,春月之病温,夏月、秋月之伤于暑湿热,乃四序中主病之大纲也。仲景立法,独详于冬寒者,以春夏秋时令虽有不同,其受外感则一。倘其中法有未备,自可取治伤寒之法而错综用之尔。(1)

仲景原文,文义深奥,其中自有层次转折。因窃效程子说诗法,(2)为之句栉字比,添细注以联贯而疏明之,务使经义了然,不敢妄为穿凿。

仲景书,一语可当千百言,每令人阐发不尽。读者须沉潜反复,必于言外透出神髓,斯为能读仲景之书耳。

方中行之《伤寒条辨》,澄几研理,亦甚有关于医道,其间并有先得喻嘉言之所同然者,如削序例、辟惊风之类是也。但方氏有晦滞处,而喻氏则明显矣;方氏有迂远处,而喻氏则切要矣。此则青出于蓝,后来居上,亦从古作述之大凡,岂得谓方氏之书,竟可废而不览乎?周禹载《伤寒论三注》、程郊倩《伤寒后条辨》,俱有发明,亦可参阅。

王叔和编次,大纲混于节目之中,无可寻绎。喻氏则先振举其大纲,次详其节目,将三百九十七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因名之曰《分经》。

王叔和编次之乱、序例之误,及林亿、成无己校注之多差,《尚论篇》中辨之甚详且明,兹集俱不重录。

拙著医学第六种《杂证条律》、第七种《女科宜今》等书,俱嗣刻问世。

拙刻数种,同人所赐瑶序甚多,其言皆未免过誉,故一概不敢付梓。【注释】

(1)程子说诗法:指程子解说古文的方法。程子,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尊称;说,注释、解说之义;诗,指《诗经》,泛指古文。

(2)句栉(zhì制)字比:亦作“句比字栉”。犹言逐字逐句仔细推敲。栉,本义是梳子、篦子的总称,引申作梳理解。(1)

卷一上

南阳 张 机 仲景 著西昌 喻 昌 嘉言 注武原 吴仪洛 遵程 订贲湖 周学江 襟三 参(2)海昌 周广业 勤补 参

太阳经上篇

凡风伤卫之证,列于此篇,法五十三条。

足太阳膀胱经,病主表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风则伤卫,寒则伤营;风寒兼受,则营卫两伤。三者之病,各分疆界。仲景立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鼎足三大纲,分治三证。风伤卫则用桂枝汤,寒伤营则用麻黄汤,风寒两伤营卫则用大青龙汤。用之得当,风寒立时解散,不劳余力矣。乃有病在卫而治营,病在营而治卫;病在营卫,而治其一,遗其一;与夫病已去营卫而复汗,病未去营卫而误下,以致经传错乱,展转不已。源头一差,末流百出。于是更出种种节目,正三法而行,正如八卦之有六十四卦,八阵之有六十四阵,参伍错综,以尽病之变态。其统于桂枝、麻黄、青龙三法,无疑也。第从来编次者,潦草糊涂,不察来意,悠悠忽忽,沿习至今。今于太阳经中,仍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上中下三篇。而剖文晰义,要归至当。其温病、热病等名,逐段清出,另立篇目,(3)俾业医者得其门而入,庶足以窥其富美也。

太阳经受病之初,有定脉、定证一法不论中风伤寒,则俱证则俱

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膀胱经,乃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仲景列恶风、恶寒证,惟下第七条风寒并举,余则云恶风即不云恶寒,云恶寒即不云恶风,正以恶寒未有不恶风、恶风亦未有不恶寒也。以(4)后凡首称太阳病者,皆该脉浮、头项强痛诸证而言。

太阳受病有风寒不同,宜辨阴阳而定愈日,通计五法天地之气,风为阳,寒为阴。人身之气,卫为阳,营为阴。太阳受

二、病有发此风伤卫之证此寒伤营之证,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5)(6)主进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主退,其病其愈,各从其类六也。

无热恶寒,指寒邪初受,未郁为热而言。少顷郁勃于营间,则仍发热矣。中篇第一条云:或未发热,正互明其义。病之始终,各从阴(7)阳之类,此道之所以本乎自然,而人身与天地同撰也。其病犹在太阳,若风寒横

三、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于脉之中,至此衰不传他经于他必在足阳明,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再作经者,宜经穴,以竭其邪,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七日而云以上者,该六日而言也。病若自愈,则邪已去尽,不别传矣。设不愈则传阳明,故针足阳明,在他经则不然。盖阳明中土,万物所归,无所复传之地,邪易解散故耳。然必针以竭其邪,使得归并阳明,不犯他界也。旧谓夺其传路而遏之,则经经皆可遏矣,何独(8)取阳明也哉?此即《内经》“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之旨,可见太阳一经,有行之七日以上者矣。其欲再作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以太阳既羁留多日,则阳明少阳亦可羁留过经,漫无解期矣。所以早从阳明中土而夺之,此捷法也。

四、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

凡病欲解之时,必从其经气之王。太阳者,盛阳也,故从巳午未之三时而病解。以其

五、欲自解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

邪还于表,而故知汗出解也。

天地郁蒸而雨作,人身烦闷而汗作,气机之动也。气机一动,其脉必与证相应。邪还于表,脉必先浮,乃汗出而解。设脉不以浮应,则不能作汗,邪不外解,其烦即为内入之候矣。

以上四条,先挈太阳经始病终愈风寒之总法。

太阳受病,风寒不同,先辨中风定脉定证一法

六、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既有第一条脉浮、头项强痛诸总证,更加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则其病乃是触冒于风所致,即名中风。中与伤无别,即谓伤风亦可。风为阳邪,卫为阳气,风伤卫,从其类也。后凡云中风者,皆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而言。

中风病,主用桂枝汤解肌大纲一法卫为邪气所充,故脉于外营无邪气之充,故脉

七、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微于内不待闭郁,而不能内守,而内气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10)(11)(12)馁而外体疏而气蒸湿润而比伤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13)寒之干热不同,阳邪壅逆于上,而如是宜解散其肌表之风邪,息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阳浮阴弱,与下文卫强营弱义同。(14)衣被身体

服已,须臾歠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15)但大汗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16)每剂分作三次服。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重进一歠粥温覆之速进比前第二服与第一服相去时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候,总要在次一剂不胜药力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内,三次尽一剂,每一辄往以察其有汗与否。一昼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一剂与食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禁生(17)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有禁用三法此寒伤

八、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营之证,与之则寒邪无由而出,留连为害,不可与也。桂枝辛甘,本胃所爱反其湿热素盛可知,与桂枝,

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则两热相合,切须慎之。其后必吐脓血也。

两热相合,满而不行,势必上逆而吐,吐逆则其热愈淫,溢于上焦,蒸为败浊,故必吐脓血,此一大禁也。其误服未至于吐者,上焦(18)清气未伤,热虽渐消,亦蹈险矣。

十、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酒为湿热之最,故即于上条文意重引酒客以示戒。呕吐乃互词,勿泥。辛甘发散为阳,乃《内经》之旨也。仲景遵之制方,重申辛甘之戒,可谓虑周千变矣。如酒客平素湿与热搏结胸中,才挟外邪,必增满逆,所以辛甘之法,遇此辈即不可用。辛甘不可用,则宜用辛凉以撤其热,辛苦以消其满矣。后人不察,偏诋桂枝为难用,即不遇酒客,无端变乱《内经》定法,可胜诛哉。葛根虽酒客所宜,然犯太阳经禁,又不可用。

汗后水气上逆,有禁更汗增满一法俱者中满水治当导水下行。

十一、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用诸药致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此条从来诸家错会,扯入桂枝四禁,谓已用桂枝致逆,若更用桂枝则其变愈大,粗疏极矣。盖“为逆”,是言水逆,未尝说到其变愈大,为凶逆也。且原文不云更与桂枝,而云更发汗者,见水药俱不得入,则中满已极,更发汗以动其满。凡属表药,皆可令吐下不止,不独桂枝当禁。所以仲景于太阳水逆之证,全不用表药,惟用五苓以导水,服后随溉热汤以取汗,正与此条互相发明也。设但知禁桂枝,而于麻黄、葛根、柴胡等一概误用,以致吐下不止,恬不知怪,惜哉!

中风病,主用桂枝汤解肌、和营卫七法

十二、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头痛见第一条,发热、汗出、恶风见第六条,重互其文,以叮咛辨证,用法首宜识此也。见其证初不在里,虽日久必

十三、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

出而但无紧脉,知非寒伤于营,不可大发其汗用解肌和卫而以汗解,。宜桂枝汤已。

浮弱,即阳浮阴弱之谓,宜桂枝汤,见不可行发汗之法也。至于不可下,更不待言矣。人身之汗,内出于营。无邪助,其

十四、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营(19)气得邪热,其势营不能当其蒸逼卫之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主之。

须知营弱与血虚无涉,邪风即风邪,勿凿看。(20)有时不热,

十五、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风邪在其强盛热未发略为此为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藏无他病四字,隐括人身宿病,即动气不可发汗亦在内。见里无病,而但表中风邪,乃有汗出不愈者,必是卫气不和也。设入于营,则里已近灾,未可晏然称无病矣。何也?凡汗出于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二气皆

十六、病常自汗出者,(21)治,何以有汗?今本但风邪在作热,其强盛,蒸逼于营,而营气和,卫气不共津液之在营者,不安其宅,时越出而为汗但微使营气和谐,故尔。复发其汗,邪散热止汗出之病自此段旧本多衍文,今删正,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此明中风病所以卫受风邪、营反出汗之理,见营气本和,但卫强不与营和,复发其汗,俾风邪从肌表外出,斯卫不强而与营和,正如(22)中酒发狂,酒醒即帖然矣。营受寒邪,不与卫和,宜麻黄汤亦然。乃服药时不如法,未得微

十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汗也泄其风热,再,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中风病,凡未传变者,舍解肌并无别法。然服桂枝汤以解肌,而反加热闷者,乃服药时不如法也,其法维何?即歠稀热粥以助药力,不使其不及,但取周身微汗,亦不使其太过之谓也。此云服汤反烦者,必微汗亦未得,肌窍未开,徒用药力引动风邪,漫无出路,势必入内而生烦也。刺风池风府,以泻风热之暴甚,后风不继,庶前风可风池二穴,在耳息,更与桂枝汤,引之外出则愈。可见解肌当如法也。后陷者中,按之引于耳中,手足少阳脉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风府,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阳维二经之会,刺可入同身寸之四分。(23)服桂枝汤,已神气即盖阳气扰

十八、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攘,未能遽宁也,不宜妄行施治,但当静以俟之。至再经之候,余邪尽出,正十二日气平复,自然清爽而愈。

以上七条,曲尽用桂枝汤妙义:一条辨用桂枝之证;二条辨用桂枝之脉;三条辨卫强营弱,宜用桂枝两和营卫;四条辨卫气不和,宜在未发热前用桂枝和卫;五条辨卫气不共营气和谐,宜仍用桂枝和卫;六条辨阳邪炽盛,服桂枝转烦者,先刺风穴,再行桂枝;七条辨用桂经中凡勿药而俟其自愈之条甚多,枝表已解,宜俟勿药。何等深切著明也!今人凡有诊视,无不与药,致自愈之证,反多不愈矣。指第一节指第二节

不解肌,,或误汗,,病邪入里,用五苓散两解表里二法病因之热邪内逼心不但证,

十九、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而兼有又乃热邪挟积饮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也,治当以导水下行,又复得则表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里俱解而愈。

伤风证原有汗,以其有汗,延至日久,不行解肌之法,汗出虽多,徒伤津液,表终不解,而里亦大困。膀胱为津液之府,五苓通调水道则热自化,而津液得全矣。服五苓,溉热汤,表里俱解者,正缘表者阳也,里之属府者,亦阳也,所以一举两得。然亦以未经误治,邪不内陷,故易为力耳。(24)误服药,遂津液内耗,

二十、太阳病发汗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一等饮水后,虽未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即愈,而热邪得水,势亦衰其大半。观其转单是邪渐还于表也。但下则脉浮,小便身则而口则喜于饮水,证成则邪热犹盛于里也。然里热虽不利,微热,消渴者,盛,而表邪亦未尽解,但当导湿而兼清热,两解表里之邪,宜以与五苓散。

不解肌而误发大汗,其变逆有救亡阳、漏风二法误服药虽大而病更觉

二一、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25)此汗多亡阳之候也。急当收摄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擗地者,真阳,不使散越,真武汤主之。

此本为误服大青龙因而致变者立法,然阳虚之人,才发其汗,便出不止,即用麻黄、火劫等法,多有见此证者。所以仲景于桂枝汤中垂戒云“不可令如水流漓”,诚见解肌中且有逼汗亡阳之事矣。下篇大青龙证中垂戒云“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正与此段互发。“振振欲擗地”五字,形容亡阳之状如绘。(26)盖擗者,辟也,避也。汗出过多,卫气解散,似乎全无外郭,故振振然四顾彷徨,无可置身,思欲辟地而避处其内也。阴证似阳者,欲坐井中,避热就冷也;汗多亡阳者,欲入土中,避虚就实也。试观婴孩出汗过多,神虚畏怯,尝合面偎入母怀者,岂非振振欲擗地之一验乎?从来皆以为惊风误治,实由未透伤寒证中之大关耳。误服药,汗表疏风袭益津耗

二二、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下燥而筋脉失养,风入增劲,而当固表驱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复阳敛液,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大发其汗,致阳气不能卫外为固,而汗漏不止,风本有汗湿润未干也,阳气与阴津两虚,更加外风复入,与前条亡阳一证,微细有别。故止用桂枝加附子也。

不解肌而以火劫汗,伤阴致变四法(27)一法辨阴未尽亡;一法辨邪所由解;一法不得汗反躁,必圊血;一法辨脉微而数者不可灸。者,宜解肌以取汗。若不行解肌法,其

二三、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汗不可得,徒令之助,扰乱经脉,致风火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

之邪热为于内,而若邪但于阳位,迫血上奔而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亦可从衄解;若阳邪深入阴分,煎熬津而之是其津欲衄,阴虚,则小便难。阴(28)与邪而至于绝,其必不能润泽而诚为不可治矣。若阳俱处竭身体则枯燥,但(29)是上受阳气蒸逼者,尚有亦不过不复能出于其下,且邪头汗出,剂颈而还,热在中为之气为之之,腹满而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谵语,甚(30)此火邪炽极,真阴立尽之势也。幸而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尚而不难则身体未至枯燥,真阴未尽亡,犹施也利者,其人可治。

仲景以小便之利否,辨真阴之亡与未亡最细。盖水出高源,小便利则津液不枯,肺气不逆可知。肾以膀胱为府,小便利则膀胱之气化行,肾水不枯可知。注家谓小便利者,阴未甚虚,则阳犹可回,是认可治为回其阳,大失经旨,不知此证阳邪挟火,深入于里,明是失汗所致,失汗则阳必内入,何反外亡耶?治宜急驱其阳,以存阴气之一线尚恐不得,况可回阳以更劫其阴乎?且头汗乃阳邪上壅,不下通于阴,所以颈以下不能得汗。设见衄血,则邪从衄解,头间且无汗矣;设有汗,则邪从汗解,又不衄矣。后条火邪深入必圊血一证,亦谓不得汗而躁扰不宁,阳邪深入血室,必致圊血。设有汗,更不圊血矣。读古人书,全要会意,岂有得汗而加衄血、圊血之理哉!又岂有遍身无汗,而头汗为亡阳之理哉!(31)甫浮脉不改而烦者,将欲作汗解也,宜解

二四、太阳病,二日,反躁(32)肌以助其欲解。医者不知火使之,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热入胃,胃立时至忽此火邪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自下利者,从大肠下奔,又止以不得汗,故未能即解。然其势已衰惟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而已,与前之剂颈而还者不同;故则逆而邪又腰以下不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从上越也;又邪又欲从前阴出也;而且病在下也。前者火欲失溲,足下恶风,势急迫,则下利,今火少衰,而仍此时胃少和,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33)则津回肠润而大便行矣则小便必利腰以下必汗,阴分之,及多,大便已,,阳邪尽出矣。然后阴气得上反阳气得下,种种,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欲解之状,尚类病状,火邪之助虐如此。所以卒能自解者,止幸胃中津液仍多,能使先从下解谷气下流,故也。

此条言胃气有权,能驱邪外出。始本欲作汗而解,误用火攻入内,卒能自解,与阳明上篇二十三条胃强脉健得病易愈同意。兼受火邪,卒能自解者,胃中津液多也。若津液素乏之人,

二五、太阳病以不但且火势漫无可御,扰不宁,而阳邪行受邪之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深入血室而病此非血之有病,惟火迫之使然。治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此者但当治火,而不必治血也。

圊血者,阳邪不从汗解,得以袭入阴中,动其阴血。倘阳邪不尽,其阴血必无止期,故申之曰名为火邪。而且阴虚多热之征也此而灸之,

二六、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34)心胸之以其阴之而益虚热之而益热,则不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能支,耗盖一炷之久之虽欲补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而复之,血难复也。

脉微且数而灸之,虚虚热热,不至伤残不止。凡病皆然,不独伤寒,宜戒也。针灸家亦识此义否?

不解肌而用烧针取汗,寒入核起,灸核止变一法中风病不行解肌之法,而用劫之出病人

二七、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35)块纷色因寒气内侵,动其肾气,而将作之兆也。奔豚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之状,有于治宜先以攻散寒邪,然后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服之。庶风邪外解,阴气内平而愈也。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

奔豚者,肾邪也。自少腹上冲心,状若豕突;又北方亥位属猪,故云奔豚。北方肾邪,惟桂能伐之,所以用桂三倍,加入桂枝汤中,外解风邪,内泄阴气也。尝即此例推之,凡发表误入寒药,服后反加壮热、肌肤起赤块、畏寒腹痛、气逆而喘者,或汗时盖覆未周,被风一妇病外感,服表药后,忽寒复侵,红肿喘逆,其证同者,用此法良验。面若装朱,散发叫喘,双手上扬,余知其腹作奔豚也,用此方顷之即定。

不解肌而用吐药,虽得汗,内伤脾胃,名为小逆二法桂枝汤解肌,全不动伤脾胃,此不易之法也。有如本

二八、太阳病,当恶但惟则得虚热之而以寒发热,今自汗出,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

者不为解肌,而用药吐中亦有发散故恶寒发热皆止,然大伤脾胃以致以医吐之,,虚热,功不敌病大约在太阳过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饥,口不能食;病大约在阳明其甚者,脾不能消谷,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若者,外感虽除,脾胃内伤,卒难平复,亦朝食暮吐,以医吐之所致。此为小逆。医者

二九、太阳病,当恶寒,今反不恶寒,不欲近衣,此为吐之,伤其胃中真阴,而使之内烦也。

此以吐而伤胃阴,较上条两伤脾胃之阴阳者稍轻,故内烦、不欲近衣。虽显虚热之证,比关上脉细数,已成虚热之证者,亦自不同。然以吐而伤其津液,虽幸病不致逆,医者能无过乎?可见用吐法时,亦当相人之津液矣。

中风肌未解,不可下,宜用桂枝汤解外一法虽显有可下之证,亦则

三十、太阳病,外证未解者,不可下也,下之外邪乘虚内陷而种种变故必先解外邪。邪使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主之。外邪解后,然后下之可也。

中风肌未解,误汗下无他变者,仍当用桂枝汤一法医者误投药,见其病设如

三一、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故外证犹在而也。凡脉病非其治矣,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

然误下者,热邪往往内陷,脉浮不可得,幸如故,邪不内陷,而犹愈。今脉浮故知其邪然但可解肌,不可发汗,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不解肌,反误下,邪不服者,于前药内更加桂枝一法误阳邪必致下陷,而仍阳位是阳邪

三二、太阳病,下之,其气上冲者,未尽陷也,可先使表邪外出。服后下之之使里邪内出与桂枝汤,方用前法,。则表里两解,漫无取义,此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谓以桂枝汤,加于前所误用下药之内,即用桂枝大黄汤之互词也。

不解肌,反误下,心下痞,用桂枝汤加温补药,两解表里一法则里虚而外热乘之

三三、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变为正虚邪实,中成滞碍。于是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治当解表兼和中,以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以表未除,故用桂枝解之;以里适虚,故用理中和之。此方即理问:此证解表用桂枝汤可也,中加桂枝而易其名,治虚痞下利之圣法也。(36)协热利而用理中,人所不敢,仲景神明,必有妙义与?曰:太阳经表邪未解而误下,以致协热而利,心下痞硬。设腹中利止,而里邪已从里解;乃利下不止,是里邪漫无解期也。设胸中结开,则表邪已从表解;乃心下痞硬,是表邪漫无解期也。此际欲解表里之邪,全藉中气为敷布。夫既上下交征,不已,中气且有立断之势,其能解邪开结乎?故舍桂枝人参汤无他法也。若以协热之故,更清其热,殆矣!余每用此法,病者得药,腹中即响若雷奔,顷之痞硬开,下利止,捷于反掌。可见握枢而运,真无为之上理矣。按:泻心汤中,治痞硬下利,用甘草干姜人参,各有其义,从未有用术之法也。此因下利不止,恐五藏气绝于内,不得已而用术,故不曰桂枝理中汤,而更其名曰桂枝人参汤,岂非为表邪未尽,不可以用术立法耶?后来陶节庵用疏邪实表汤以代桂枝汤,竟推重白术为君主,坐令外感内伤混同论治矣。此等微细关头,不可不辨。

不解肌,反误下,邪入阳明,变用太阳两解表里一法本是而浮缓之变

三四、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为急而里已病所以气逆急越于外,若此太阳之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邪未传阳明之经,先入阳明之府,宜以解表清热,不治喘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利而喘利自止矣。

不解肌,反误下,宜辨阳实阳虚,加减桂枝汤一法误若无下利之变,但此阳邪上盛于

三五、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阳位,而胸则未结也,治宜散邪为急,脉促胸满,又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微则阳虚已著,非复上盛者比,治以回阳为急,方中恶寒者,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误下脉促,与上条同,以无下利不止之证,但见胸满,则阳邪仍盛于阳位,几与结胸同变。然满而不痛,且诸证未具,胸未结也,故取用桂枝之芳甘,以亟散太阳之邪。其去芍药之意,非徒畏其酸收,实以误下之后,恐其复领阳邪,下入腹中也。设微见恶寒,则阳虚已著,而非阳邪上盛之比。去芍药方中,即当加附子以回其阳。此条虽不言汗出,然实蒙上条言之,盖脉促胸满,喘而汗出,而又见微恶寒,斯为阳虚畏寒之候,故仲景于此,特发其义,与汗不出而恶寒者,固(37)(38)大不侔矣。伤寒证中,多有下后魄汗不止,而酿亡阳之变者,必于此等处,参合以求神髓,庶可进于道耳。

不解肌,反误下,阳邪作喘,有用桂枝汤加行气药一法误而治之当解表而兼利气,

三六、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以若平素惯即未经误下,每亦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以利其气为加厚朴杏仁佳。

凡下后利不止,而加上气喘急者,乃是上争下夺之象,危候也。但骤病之人,中气足供上下之用,邪尽而喘与利自止;若中气素馁,加以上下交征,立尽之数矣。此证不云下利,但云微喘表未解,则是表邪因误下上逆,与虚证不同,故仍用桂枝以解表,加厚朴杏仁以利下其气,亦微里之意也。此诀风邪误下作喘治法之大要。其寒邪误下作喘,当用麻黄石膏,即此可推。故中篇不复赘也。

不解肌,反误下,有凭脉定变一法不解肌而误变缓为阳邪上盛宜为结胸

三七、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之候,乃反阳邪不陷,将从表散,若促而邪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气弥满于阳位,盖浮为太阳本脉,故其主病多在太阳之位,如浮而必结胸也。脉紧浮而浮而设者,必咽痛;脉弦者,必两胁拘急;脉细数者,头痛未止。见则阳邪已入阴分,但入之未深,仍上冲而作而脉沉紧者,必欲呕;脉沉滑者,阳邪已入阴分,当而为而阳邪正在营分,扰动其血,协热利;脉浮滑者,必下

种种误下之变,惟凭脉以定之而已。血。

脉浮者必结胸,即指脉促而申之。浮字乃贯下四句,只因论中省用一促字、三浮字,读者遂谓紧为下焦,属在少阴,惑之甚矣!观本文下句,即指出沉紧者必欲呕一语,正见前紧字,指浮紧言也。沉紧方是阳邪入阴,上逆作呕,岂有浮紧咽痛反为少阴寒邪上冲之理?明(39)明太阳误下之脉证,何缘插入少阴,爚乱后人耶?至于滑脉居浮沉之间,亦与紧脉同推,故沉滑下利,浮滑下血,皆阳邪为害于阴分也。夫太阳误下之脉,主病皆在阳、在表,即有沉紧、沉滑之殊,亦(40)(41)不得以里阴名之。仲景辨析之精,讵可杂以赘庞哉?

中风病不解,热结膀胱,下血,有宜先表后里一法若其不

三八、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下,法宜攻之使下。然邪邪邪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

热邪搏血,结于膀胱寒水之经,水得邪热,必沸腾而上侮心火,故其人如狂。血自下者,邪热不留故愈。若少腹急结,则膀胱之血,蓄而不行,先解外,乃可攻。其攻法亦自不同,必用桃仁增入承气,以达血所;仍加桂枝分解外邪,正恐余邪少有未解,其血得以留恋不下耳。

中风病不解,热瘀下焦蓄血,明辨脉证,用抵当汤二法似病入内,为结胸之候。

三九、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乃而邪也。硬满有瘀热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发黄之候,若则膀胱气行,其满非无形之热,乃蓄血之候,必小便自利者,下血(42)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峻攻其血,血去而邪自不留矣。(43)

此条之证,较前条更重。且六七日表证仍在,曷为不先解其外耶?又曷为攻药中不兼加桂枝耶?以脉微而沉,反不结胸,知邪不在上焦,而在下焦。若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则其发狂,为血蓄下焦无疑矣,故下其血自愈。然蓄血而至于发狂,则热势攻心,桃仁承气不足以动其血,桂枝不足以散其邪,非用单刀直入之将,必不能斩关取胜。盖邪结于胸,则用陷胸以涤饮;邪结少腹,则用抵当以逐血。设非此一法,少腹中所结之血,既不附气而行,更有何药可破其坚垒哉?本下焦蓄血之证然或

四十、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44)而兼现此三证又发黄之候,实不可妄投攻血之药,便不利,者,为无血也,(45)必如前所云而现此三证方为之宜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急治其血,抵当汤主之。

此条乃法中之法,见血证为重证,抵当为重药,恐人辨认不清,不当用而误用,与当用而不敢用,故重申其义。小便不利,乃热瘀膀胱,无形之气病,为发黄之候也;小便自利,则膀胱之气化行,然复小腹满者,允为有形之蓄血矣。

中风病,以小便利否,定里证一法邪不在里,膀胱无热故也。或小便之利,但

四一、太阳病,小便利者,以过之故,而未必里无邪热,则水与热争若饮水多而仍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热邪在内,消烁津液,其证为已少者,必苦里急也。

小便少者,即小便短赤,里证已具之意。饮水多而小便少者,邪热足以消水,故直指为里证已急也。以饮水多三字贯下,其旨跃然。

中风病,汗吐下后,小便不利,宜俟津回自愈一法其

四二、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徐俟其津回,但得小便利,必自愈。其以致

又四二、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不解,第脉之而此津液复生之候,皆不可妄投汤剂。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泉之竭矣,不云自中,古今通弊。人或已亡津液,复强责其小便,必令膀胱之气化不行,转增满、硬、胀、喘,故宜以不治治之。于此见汗下恰当,津液不伤,为措于不倾、藏于不竭之良图矣。

中风病,下后复汗,因虚致冒,先汗解后议下一法

四三、太阳病,下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46)但表和矣,而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后下之。

冒者,神识不清,似有物蒙蔽其外也,所以必须得汗。俾外邪先从外彻,然后察其二便之和否,再一分解其邪也。然表里俱虚之证,其两解之法,宜轻而且活,所以说汗出自愈,未尝指定服何药也。又说得里未和,然后下之,但示其意,并不出方,后人孰察其虚者责之之义乎?若论用药,表无过桂枝、里无过大柴胡五苓矣。

中风病,表里已虚,余邪未解,辨脉用治,迥异初病一法久而不过入阴入阳之两途。幸而无

四四、太阳病,不解,脉阴阳俱停,有偏胜,可以解矣。然病久而虚,故若不能解,脉必有偏必先振栗,汗出而解。(47)胜,可以识阴阳之偏虚,而知病之所在也为视其脉,病必在阳。但阳脉微者,(48)位使之病必在阴位,当汗之无,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过桂枝,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主之。

病久不解,辨脉用法,要与初病不同。盖初病皆“邪气胜则实”之脉,久病皆“正气夺则虚”之脉,所以最虚之处,便是容邪之处。故阳脉微者,邪乘其阳,汗之而解;阴脉微者,邪乘其阴,下之而解。必须透此一关,始得用药与邪相当,邪去则正自复,不补虚而自补耳。(49)至于虚者责之之意,前条已露一班,此云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意更轻活,其无取于大汗大下明矣。

中风病,呕利痞满,表解可攻,与攻胃实迥异一法但看

四五、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汗便是表解之征,虽有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诸证,而为已特邪结于而法当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攻之。但攻法与攻胃实迥异,以十枣汤主之。

此证与结胸颇同,但结胸则邪结于胸,其位高;此在心下及胁,其位卑。然必表解乃可攻之,亦与攻结胸之戒不殊也。汗出,发作有时,而非昼夜俱笃,便是表解之征。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诸证,乃邪结本证,不得以表证名之。若必待本证尽除,而后攻之,不坐误时日乎?故复申其义,见汗出不恶寒,便是表解可攻之候。盖外邪挟饮,两相搏结,设外邪不解,汗必不可得出也。攻药取十枣,正与结胸之陷胸相仿。因伤寒门中,种种下法,多为胃实而设,胃实邪热烁干津液,肠胃俱结,不得不用苦寒以荡涤之。今证在胸胁,则胃中津液未经热耗,而荡涤肠胃之药,无所取矣。故取逐水于胸胁之间,以为下法也。

中风病,本痰标热,误下,有结胸及协热利之变一法风热炽盛,扰乱不宁者,

四六、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知其阳邪逼处阳位有欲之象,若痰积于心膈之,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此时外邪方盛,本不宜下,而使利遂则邪势乘虚者无从分也。反下之,若利止,(50)出,向之欲结者,其利至不妨以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时未止之利,已故当因势利导,使有止期作协热利,也。

心下必结,但显欲结之象,尚未结也。寒痰在膈,适与外邪相召,外邪方炽而下之,邪既乘虚矣,而利遂止,则无从出,欲结者愈益上结;利未止而复下之,俾阳邪不复上结,亦将错就错,因势利导之法。然热邪从里解,非若表解之易;协热下利,热不尽,其利漫无止期,亦危道也。合上条外邪搏饮之证,反复提诲,深切著明,从来疑是阙文,可为太息。

中风病,误下,热邪内陷而成结胸六法

一法论结胸及痞之源;一法论脉证所以结胸之故;一法论结胸兼涉阳明;一法论结胸似涉柔痉;一法论脉浮大者下之死;一法论证加烦躁不下亦死。中风未从外解势乘虚陷

四七、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伤寒未从外解势乘虚陷病发于阴,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痞。所以成结胸与痞皆者,以下之太早故也。其初

四八、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虚故邪持日久,不衰,又其外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不可下不知其邪持太阳,未传他经,而致使气衰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于内,向者欲传经之脉,今而为而力绵势缓,但有难开之象,不能传经,动数变迟致令之气,与外邪格斗,相因下后水谷不能冲开外邪,膈内拒而痛。胃中空虚,(51)(52)而当之于是正气往来于邪逼之界,跼蹐而不足以布息,更客气动膈,短气(53)(54)加神明不安但觉剥肤近灾,时生盖因邪之乘虚躁烦,心中懊,阳气内之而是热结于上,而之证也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则是热结于下,而不结胸,但头汗出,余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无所泄,身必发黄也。

动数变迟三十六字,形容结胸之状殆尽,非化工之笔,安能点缀病情若此哉!

四九、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55)(56)(57)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不大便、燥渴、日晡潮热、少腹硬满,证与阳明颇同,但小有潮(58)热,则不似阳明大热;从心下至少腹,手不可近,则阳明又不似此大痛,因是辨其为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也。缘误汗复误下,重伤津液,不大便而燥渴潮热,虽太阳阳明,亦属下证。但太阳痰饮内结,必用大陷胸,由胸胁以及胃肠,荡涤始无余。若但下肠胃结热,反遗胸上痰饮,则非法矣。(59)甚上至实而但身手不张

五十、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以煮服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结胸而至颈项亦强,证愈笃矣,盖胸间邪结紧实,项势尝昂,有似柔痉之状。然痉病手足俱张,此但项强,原非痉也。借此以验胸邪十分紧逼耳。胸邪紧逼,以大陷胸汤下之,恐过而不留,即以大陷胸丸下之,又恐滞而不行,故煮而连滓服之,然后与邪相当,而可施战胜攻取之略。观方中用大黄、芒硝、甘遂,可谓峻矣,乃更加葶苈、杏仁以射肺邪,而上行其急;煮时又倍加白蜜,以留恋而润导之,而下行其缓。必识此意,始得用法之妙。本当下以开之,若表邪未尽陷也,

五一、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结而又结,必下之则死。已更加此津液内竭,胃气垂绝之征,即不误下,

五二、结胸证具,烦躁者,亦死。

邪结于胸,藉药力以开之,而所以载药力上行者,胃气也。胃气充溢于津液之内,汗之津液一伤,下之津液再伤,至热邪搏饮结于当膺,而津液又急奔以应上征,有不尽不已之势,故烦躁者,胃绝而死,譬如坚敌在前,营中士卒,化为乌有,能无败乎!此陷胸诸法,见几于早,兢兢以涤饮为先务,则津液自安,如寇退而百姓复为良民也。噫,微矣!

不解肌,误汗下,成痞,复误烧针,合色脉以定死生一法误其而终不解,如故,

五三、太阳病,医发汗,发热恶寒因复下之,以致成夫痞者,阴气闭塞也。病发于阳,而亦为痞,其故何哉?盖汗下两心下痞。误之后,病者津液大伤,一身清淑之矣。人身阴阳停配,表里俱虚,阴阳气并竭所以流通无滞,而心胸之间,正清阳所治之位,既以治之惟浊盛,充无阳,则阴独塞其间,而为痞也。医见阴之为病以劫逼之而热气内攻,至于,复加烧针,因心证诚危矣。若是正衰邪盛也,烦,面色青黄、肤者,难治。今色微黄,则阴阳正气渐复,为也手足温者,易愈。

凡表里差误,证变危笃,有阴已亡而阳邪尚不尽者,有阳邪尽而阳气亦随亡者,有外邪将尽未尽,而阴阳未致全亏者,此可愈、不可愈所由分也。大率心下痞与胸间结,虽有上下之分,究竟皆是阳气所治之位,观“无阳则阴独”一语,正是所以成痞之故。虽曰阴阳气并竭,由心下无阳,故阴独痞塞也。无阳阴独,早已括伤寒误下成痞大义,安得草草读过?无阳亦与亡阳有别,无阳不过阳气不治,复加烧针以逼劫其阴阳,乃成危候。其用药逼劫,即可同推。中风误下而结胸,伤寒误下而成痞者,证之常也。然中风误下,间有成痞;伤寒误下,间有结胸。故次此条于结胸证后,中篇亦次结胸于痞证后,以求合作者之圆神也。正用方十四 借用方二

太阳上篇论列方

桂枝汤

五苓散借用太阳下篇方

真武汤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桂汤

桂枝人参汤

葛根黄连黄芩汤

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桃仁承气汤

抵当汤借用阳明上篇方

调胃承气汤

十枣汤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注释】

(1)卷一上:原无,今据底本之版心补。以下各卷同

(2)参:原本无此字。为方便读者阅读理解,据文义增补。下同。

(3)俾(bǐ彼):使。

(4)该:通“赅”。包括,完备。《楚辞·招魂》:“招具该备。”

(5)阳数:指奇数。在此是对阴阳病证寒热愈期的日数预测。阳数、阴数之词与伏羲氏河图生成之数相对应,但有存疑之处。

(6)阴数:指偶数。

(7)撰:指天地阴阳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8)七日……少愈:《素问·热论》谓:“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

(9)王:同“旺”。

(10)啬啬(sè色):形容畏缩怕冷之状。啬,畏怯貌。

(11)淅淅(xī息):冷水洒身不禁其寒之状,形容恶寒怕风貌。

(12)翕翕(xī息)发热:形容发热而致面部红润温和。翕,火炙、炽热貌。

(13)息鸣:《伤寒论》及《尚论篇》作“鼻鸣。”

(14)歠(chuò辍):饮,喝。

(15)(zhí执):形容微汗不断,皮肤潮润。,小雨不辍也。

(16)差:同“瘥”。病愈。

(17)五辛:《本草纲目》以大蒜、小蒜、韭、胡荽、芸苔为五辛,此指有香窜刺激性的食物。

(18)蹈险:犹历险。《三国志·管宁传》:“经危蹈险,不易其节。”

(19)欲救邪风:指治疗风邪引起的太阳病。救,解除、治疗之意;邪风,即风邪。

(20)藏:同“臟”,即“脏”。但“藏”偏重于指代内脏藏象之功能;“脏”则偏重于指代内脏有形之实体器官。

(21)治:平和,正常。与“乱”相对。

(22)帖然:顺从服气、安定收敛的样子。帖,顺从、安定之义。

(23)不了了:指病证绝大部分已经消除,但仍留有不清爽的感觉。了,完毕,结束,清楚之意。

(24)烦躁:原作“烦燥”,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及文义改。

(25)振振欲擗(pì僻)地:身体振摇,站立不稳,欲仆倒于地。擗,跌倒。

(26)外郭:指外周或外壳。郭,通“廓”,如轮郭。《后汉书·董卓传》:“又钱无轮郭文章,不便人用。”

(27)圊血:即“大便下血”。圊者,厕也。

(28)处:原著天头有释“处,旧作虚”字样。

(29)剂颈而还:指头部汗出,到颈部而止,颈部以下无汗。剂,通“齐”。《说文》:“剂,齐也。”

(30)捻衣摸床:病人神识不清时,两手不自主地捻弄衣被或抚摸床边。

(31)甫(fǔ辅):刚刚,才。

(32)熨:指将药物炒热或用砖瓦等物烧热,以布帛包裹温熨身体某一部位以祛寒镇痛的一种疗法,属火热疗法之一。

(33)多:《伤寒论》作“不多”。

(34)追虚逐实:损伤已虚的正气,增助有余的病邪。亦即“虚虚实实”之意。

(35)核起而赤:指针处因寒闭阳郁而见局部红肿如核。

(36)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论语·学而》:“求之与?抑与之与?”

(37)侔(móu谋):相等、齐等之义。

(38)魄汗:指汗液。肺藏魄,外与皮毛相合,而汗液又由皮表透发,和肺气有关,故称为“魄汗”。汗孔亦称为“魄门”。

(39)爚(yuè月)乱:指炫惑扰乱。《庄子·胠箧》:“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爚,指火光。

(40)讵:副词。表示反问,岂,怎,难道

(41)赘庞:累赘臃肿。庞,杂乱。

(42)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指太阳表证未解,邪热随经入腑,由表及里,与血结于下焦之证。瘀热,即邪热郁积。

(43)曷:何,什么。

(44)无血:无蓄血证候。

(45)谛(dì帝):审也,明辨事实,真实无疑。

(46)冒家:指头目昏蒙的病人。

(47)阳脉微:寸部脉微浮。阳脉,指寸部诊脉部位。

(48)阴脉微:尺部脉微沉。《脉经·病可下证》注云:“阴微,一作尺实。”可从。

(49)班:通“斑”。杂色,斑点。《晏子春秋·外篇》:“有妇人出于室者,发班白,衣缁布之衣。”

(50)四日复下之:《医宗金鉴》注云:“四日复下之‘之’字,当是‘利’字。上文利未止,岂有复下之理乎?”可从。

(51)客气:即“邪气”。因邪从外来,故称“客气”。

(52)跼蹐(jújí局急):即“局蹐”,拘束不敢放纵。

(53)懊(àonáo奥恼):即“懊恼”,指烦乱郁闷,心绪不宁。懊,烦恼郁闷;,繁体作“憹”,同“恼”,心乱不安,《集韵》:“乃老切,音脑,与同。”其注曰:“,或作恼、。”

(54)阳气:此处指属阳之表邪。

(55)日晡所:指申时,约下午3至5时。又指黄昏时分,杜甫《徐步》诗“荒庭日欲晡”。

(56)心下:原本作“心上”,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改。

(57)痛不可近:指疼痛拒按,不可触近。

(58)心下:原本作“心上”,据《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改。

(59)身手不张:指身体四肢不僵直紧张。

卷一中

南阳 张 机 仲景 著西昌 喻 昌 嘉言 注武原 吴仪洛 遵程 订贲湖 周学江 襟三 参海昌 周广业 勤补 参

太阳经中篇

(1)

凡寒伤营之证,列于此篇,法五十九条。

上篇风伤卫之证,用桂枝汤解肌者,乃不欲发汗以扰动其营也。不扰其营,但治其卫,常有不及之弊。不及则邪不尽去,势必传入于里,故两解表里之法居多。此篇寒伤营之证,用麻黄汤发汗者,乃亟驱其邪,尽从表出,不使停留之法,常有太过之弊。太过则未免因邪伤正,而虚候易生,设有余邪不尽者,多未敢再汗,但可和其营卫,或俟其津回,自然得汗,故两解表里之法差少。其误下之证,亦不比上篇之阳邪多变,但发汗之后,津液已虚,更加误下,则津液重虚,所以或邪少虚多而伤其阳,或邪盛热炽而伤其阴,源同流异,各造其偏,以故治法亦错出不一。必先会其大意,然后一展卷而了然于心目也。

辨寒伤营有定脉定证,总称伤寒一法(2)

一、太阳病,或已发热,或初时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3)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或未发热,寒邪初入,尚未郁而为热,顷之即热矣。多有服表药后反增发热者,病必易解。盖热郁未久,药即领邪外出,无里证故也。(4)仲景恐人见恶寒体重呕逆,又未发热,认为直中阴经之证,故蚤于辨证之先,揭此一语,虑何周耶!寒为阴邪,营为阴血,寒伤营,从其类也。后凡称伤寒者,皆该发热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而言。

辨伤寒证用麻黄汤大纲一法

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此寒伤营之证,宜发其汗而愈,者,麻黄汤主之。

上条已言伤寒之脉证矣,此复以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互发其义。盖头身腰节疼痛,即体重之应;无汗而喘,亦即呕逆、脉阴阳俱紧之应也。汗乃血之液,血为营,营有邪助则强,营强则腠理闭密,虽热汗不出也。

辨伤寒传经不传经一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