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5 03:01:30

点击下载

作者:(意)蒙台梭利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发现孩子

发现孩子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发现孩子作者:(意)蒙台梭利排版:KingStar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0-27ISBN:9787568203791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编译者序发现成长的秘密,成就孩子的一生

提起蒙台梭利,很多人都有一种熟悉感。蒙台梭利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医生,但她最广为人知的,还是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谁都无法否认,在世界教育史中,蒙台梭利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连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杜威都称她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教育家”。

蒙台梭利是幸运的,她很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后来还进入罗马大学医学院学习,这段学习经历让她成为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毕业后,蒙台梭利就职于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成了一名助理医生,同时她开始对弱智儿童展开研究,后赴一家弱智儿童学校担任主任教师。

知识和经验的欠缺让蒙台梭利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足,她再次进入罗马大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和哲学,对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卢梭、伊塔德和爱德华·塞昆等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论有了更系统而全面的认识。

在1907年,学有所成的蒙台梭利终于在罗马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用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那些贪婪、暴力的穷孩子,效果惊人,孩子们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不仅让孩子们受益良多,也让蒙台梭利收获颇丰。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儿童发展的真正秘密,形成了独特的早期教育观念。

与此同时,蒙台梭利也开始在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后来,蒙台梭利将这些教育思想编撰成书,陆续出版,成为经久不衰的儿童教育经典。

读过蒙台梭利系列图书的读者会发现,自己仿佛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成长和蜕变,并从中感受到了绽放的生命之美和人性的光辉。

蒙台梭利教育法尊重孩子、尊重生命,并从人性与生命的角度揭示了儿童成长的秘密以及教育的本质,这是以往的教育法所不具备的。

概括来说,蒙台梭利的教育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儿童有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内在生命力具有无穷的力量,教育者要让儿童通过这种力量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

2.儿童发展有“心理(精神)胚胎期”,0~3岁的儿童正处于这个胚胎期,教育者要给儿童提供适合精神胚胎发展的环境,使其发育健全。

3.儿童具有敏感期,如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秩序的敏感期等。在敏感期里,培养儿童的能力最容易,教育也最有效。教育者要给予儿童正确、及时的帮助,避免错过教育时机。

4.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能通过无意识地吸收环境中的事物来学习,这主要发生在精神胚胎期,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一点让儿童学习语言、认识环境、形成个性等。

5.儿童在“工作”中成长,蒙台梭利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为“工作”,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来完成。通过反复操作教具,儿童可以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创造,并构建自我人格。

基于以上理论,蒙台梭利提出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给儿童最大限度的自由,让儿童进行独立的尝试性探索,并以此达到身心发展的目的。

当然,蒙台梭利还有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在她的著作中均有具体介绍。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些教育观点,我特意编译了这一套蒙台梭利的经典著作。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我对原著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梳理和删减,力求做到既忠于原著,又通俗易懂。

这套书主要包括:《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儿童的自发成长》。这几部著作侧重点不同,相信读者读完均会有所启迪。《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儿童之家”的教育经验总结,侧重于论述理论和方法指导;《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是一本可操作性的手册,旨在传授操作方法;《童年的秘密》指出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引起教育者对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视;《发现孩子》提出了解和爱儿童的方法,并指导教育者如何行动;《有吸收力的心灵》说明儿童具有吸收性心智,督促教育者让儿童依靠自身成长;《儿童的自发成长》阐述了环境的重要性,提供了对儿童注意力、智力、意志、道德等因素进行培养的方法与实践指导。

蒙台梭利的著作风靡全球,赢得了各国同行的高度评价。在当前教育问题丛生的中国社会,我们更需要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指导。

从现在开始,认真阅读蒙台梭利的教育法丛书,了解孩子生命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的生命本身并对其进行教育,给予其正确的帮助。

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快乐、更出色,我们才能更加幸福,整个社会才会变得更加进步、更加美好。第1章在成人压制下的儿童

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即蒙台梭利教育法,它的宗旨是通过观察的方式来发现以前未被认识到的儿童的精神特征。

在教育实践中,尽管我们发现了儿童的很多特征,但现在仍然没能将他们的潜能完全开发出来。

为了更进一步地了解儿童,并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权利,我们根据以往对儿童的认识,进行了一些直接的拯救和教育行动。

我们的学校可以让孩子们静心成长,在这里,孩子们可以尽情地释放被压抑的心灵,表现出真正的自我。我们发现,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与我们一般教育理念所推崇的孩子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大不相同。

这迫使我们开始反省,反省我们在过去的教育过程里所犯的错误,也促使我们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最敏感的儿童身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看重教师。

现在,虽然孩子们将他们的心智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可我们却不曾探察到,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行为倾向,很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也没有很好地探究过。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里的孩子们对我们大人普遍认为他们应该喜欢的东西(如玩具)并不怎么感兴趣,对其他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也兴趣不高。但是,这些孩子却对我们的教具非常感兴趣并充满热情。

还有一点非常明显,那就是,孩子不希望成人插手他们的事情,除非他们确实需要成人的帮助。他们总想摆脱成人的控制,希望每一件事都由自己动手去做。我们的孩子总是能安静、专注而投入地去做自己的工作,这种专注和安静让我们很惊讶。

以上这些都是孩子自然流露出来的自发性。在过去,由于成人的居高临下与不当的介入和干扰,孩子的这种自发性被长期地压抑了。

成人认为,自己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比孩子做得更好,所以就把自己的那套模式强加到孩子身上,用自己认为是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要求孩子接受成人的控制,放弃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各地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文化习俗不同的国家也都受到了极大的欢迎。现在,蒙台梭利学校遍布世界各地。我们的这种教育法在世界各地受到如此的重视,也从某个方面证明了孩子与成人间的冲突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孩子从刚一出生起,就开始受到成人的各种压制。可怕的是,人们对于这一点竟然没有任何觉察。哪怕是在我们所处的文明先进的社会,孩子与成人间的对立,也会因为复杂的社会礼教、成人对孩子的约束和限制而变得更加恶化。

儿童不仅有身体上的需求,更重要的,他还有心理上的需求。一个总是由成人控制的儿童,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他的很多需求常常无法得到满足,而这会严重影响到他以后的智能和道德精神的发展。

力量强大无比的成人压制着儿童,儿童不仅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还要被迫去适应对他不利的成人世界。可是,对这一切,成人却在设法为自己辩护,认为他们是在帮助儿童适应社会。

当前,几乎每一种教育活动,都是采用命令式甚至是暴力式的做法,以使儿童适应成人的生活和世界。

这种命令式或暴力式的教育方法其实是在否定儿童这个独立的个体,它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成人如此对待儿童,对儿童来说是不公平的。

在家庭里,成人对儿童施行的强权教育根深蒂固;在学校里,这种强权教育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强权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儿童更早地适应成人的世界、配合成人的生活。

在学校里,有严格的课业标准和强制要求儿童遵守的各种行为规章制度,这些都与美好的童年格格不入,给儿童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烦恼。

学校和家庭这种强权式的管教方式,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强势的压制。在这种压制下,儿童会发出求救声,但这呼声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希望有人听到他的心声,但他弱小的心灵却一再碰壁、受伤。

时间久了,儿童就不愿意顺从成人,而且,他也会变得不再爱惜自己,会放任自己去做出具有危险性甚至伤害性的行为。

历史上所有的哲学和道德思想,几乎都是以成人为中心的,而与儿童有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却都被忽视了。

没有人会想到,儿童其实是不同于成人的独立的个体,儿童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情感,没有人关心儿童作为完整生命所具有的内在需要。总之,没有人真正地了解儿童。

在历史上,关于儿童的研究和记载还是一片空白,我们都希望能够填满这片空白。我们要采取妥善的、人道的做法,以儿童的福祉为中心,建立一个不再压制儿童的环境,供儿童学习和成长。这个环境应该适合儿童的特征和性情,让儿童能在其中自由发展。

任何一项教育措施要想有效地推行,就必须建立一个可以保护儿童的有利环境。这个环境要能保护儿童不受成人生活的阻碍,就像风雨中的避风港、沙漠中的绿洲一样,能成为儿童心灵的栖息地,保证儿童在这里健康地成长和发展。第2章新生儿的诞生

有人说,文明是让我们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一个途径或方法。如果这种观点正确,难道有谁比刚出生的婴儿面临的环境变化更强烈、更突然吗?

如果要成人瞬间改变生存的环境,他们会觉得很难适应,婴儿要面临的情况也是如此,甚至比这更为困难。这是因为,婴儿是从一个世界和环境降生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和环境中的。

可是,婴儿刚出生时,我们究竟为他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婴儿时期所面临的负面经历,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胎儿期以及婴儿出生后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状况,对儿童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各国的有关专家学者都认为,胎儿期和婴幼儿期儿童的成长,不仅对个人成人后的发展状况有影响,还对整个人类的未来具有极大的影响。

到现在为止,人们一直都认为,新生命诞生的时刻,是产妇最痛苦最艰难的时刻。却没有人想到,这对于新生儿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难关。

为什么这么说呢?为什么生产对新生儿也是一个难关呢?

这是因为,新生儿出生意味着要离开母亲温暖舒适的子宫,彻底脱离母亲对他的保护,他必须要靠自身柔弱的力量与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器官来维持自己的小生命。

在母亲的子宫里时,胎儿在温暖的羊水中长大。在那里不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和伤害,各种不利的刺激和干扰比如寒冷、强烈的光线等都被母体挡在了外面。

到了出生时,新生儿没有经历任何过渡,就突然直接从安静、温暖的子宫里来到了充满各种刺激的复杂世界中。而在经过黑暗的产道时,新生儿也要进行一番竭尽全力的挣扎。

为了迎接新生儿的降临,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来帮助他呢?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式来迎接他呢?

新生命诞生时,周围人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刚经历生产疼痛的妈妈身上。而新生儿在被简单地检查一番、确定没有健康问题后,就被人们抛到脑后了。

为了照顾辛苦的妈妈,人们设法让她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可谁想过新生儿呢?谁想过让他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谁想过帮助他逐渐适应周围的新环境呢?很少有人想过这些,没有人觉得,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生也是一场磨难。

在动物界,小动物刚出生时,母兽会将它藏到一个安静安全的地方,让它避开光线一段时间,同时用自己的身体为小动物保暖。母兽会非常细心地保护自己的孩子,对外界非常警觉,不允许其他动物碰自己的孩子,甚至看都不让看一眼。

我们再来看看人类的新生儿。不管是在自然环境方面,还是在精神环境方面,我们都不曾为新生儿适应新环境提供有益的帮助。甚至有人会说,新生儿能够活下来就不错了。

原来人们判断新生儿适应新环境的标准,就是他能否平安地活着。

我们相信,新生儿刚出生时,最好能生活在与子宫相似的环境里,并保持在子宫里时那样弯曲的姿势。但现实却是,新生儿刚出生就被穿上了衣服,甚至被裹得紧紧的,小小的身体遭受着强力的限制。

对此,有人说:“健康的新生儿有抵抗力,他能很好地适应周围环境,自然界的万物都是这样。”

如果人类真的这么强壮,为什么成人不能赤身裸体地住在树林里呢?为什么成人要在冬天想尽各种办法保暖,或者裹着柔软的毛毯坐在安乐椅上享受温暖舒适的生活呢?难道成人比新生儿还要脆弱吗?

可见,人类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无知,一种根深蒂固的盲目。就像视觉上的盲点,人类对新生儿的无知,正是我们对生命的一个盲点。

我们只有更好地了解新生儿,才能从他一生下来就给予他优质的照料,使他安稳地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要照顾好新生儿,需要我们具备应有的婴幼儿知识,同时要考虑到新生儿自身的需要。比如抱新生儿时,要非常温柔、谨慎,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最好不要随便移动他。

我们要明白,婴儿从出生直至满月之前,都需要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最好不要给婴儿穿衣服,也不要用包裹紧紧地把他包起来。我们只需把他放在床上或摇篮里,保证房间里暖和就可以了。

这是因为,刚出生的婴儿体温调节能力还比较弱,不太能随着温度的变化来调节自身的体温,所以穿衣服对他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对于我的这个观点,有些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指责我没有考虑到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育婴方式。

对此,我想说,不同国家不同的育婴方法我都有所了解。因为我在许多国家都做过相关研究,观察过不同国家的育婴方式,所以我发现了这些育婴方式存在某些缺陷。

这些育婴方式所欠缺的,是成年人在育婴问题上的意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在迎接新生儿的到来时,我们必须要花一些时间做好一切准备。

可现实是,不论是在哪个国家,不论是在什么地方,新生儿几乎都还没有被彻底地了解。

从婴儿刚一出生开始,成人在潜意识里就会感到不安。他们担心婴儿弄脏或者破坏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所以总是努力保护这些东西,哪怕它们并没有多少价值。不仅如此,成人还担心婴儿的降生会打乱自己平常的生活秩序,增加各种未知的挑战。

正因为成人怀有这样的心态,所以在照顾儿童时,成人总是一刻不离地跟在儿童的身后,仿佛随时准备拯救那些可能会被儿童破坏的物品,随时准备制止儿童的一切破坏行为。

成人这样做,是想设法把儿童教育成一个有教养的孩子,但这同时也抑制了儿童特有的自然的性情。

我们有时会把儿童这种自然的性情当作是他任性的表现,但实际上,儿童并不是任性,只是我们还并不真正了解儿童。正是因为不了解儿童的真实性情,在教育他们的过程中,我们成人就常常会犯一些错误。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儿童从一岁开始,尤其是两岁后,就有这样一种倾向,希望自己所看到的物品都摆放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而且,每一样物品都有自己固定的使用方法。

如果我们破坏了儿童这种习以为常的秩序,他就会感到不高兴,感到很沮丧,并设法将物品放回原处,这样他才会安心。哪怕是年龄更小的儿童,也希望物归原位,在我们的儿童之家,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有一次,一个孩子站在某处,低头看着地上的一堆沙子。他的妈妈看到这一幕,就走过去,随手抓起沙子撒掉了。看到沙子被妈妈撒掉,这个孩子当时就哭了起来。同时,他把散落开的沙子又集中到一起,双手捧回原处。妈妈最后终于明白了,她的孩子为什么会哭。可一开始,她却误以为自己的孩子大哭是因为他不乖。

还有一个孩子的妈妈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一天,天气很暖和,妈妈就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搭在手臂上。她的孩子看到后,就开始大哭起来,周围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最后,孩子的妈妈又把自己的外套穿在了身上,这个时候,孩子才停止哭泣,安静下来。

以上几个例子表明,让孩子难过哭泣的主要原因,是物品放在了不适当的位置上。

成人会认为,孩子这样的表现是因为“淘气”和“任性”,孩子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以纠正他们这种淘气和任性的“缺点”。

其实,孩子这些所谓的“缺点”在他长大后会自然消失。那么显而易见,现在纠正他们的这种“缺点”只是多此一举。

如果是成人,他当然不会因为别人脱下外套就当众大哭。但成人不了解孩子这样做的原因,所以会误解孩子,认为孩子为此事大哭是不懂事的表现。

我们要明白,孩子的这些行为是正常的,长大后会自然消失,我们不必为此过于担心。事实上,孩子的这些表现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秩序敏感”现象。

可见,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儿童,我们才能避免误解儿童,避免对儿童采取错误的教养方式。

对新生儿,我们还缺乏足够且深入的了解,在迎接新生儿这一方面,我们还做得远远不够,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第3章儿童的精神胚胎

从大多数人所认为的科学的角度来看,新生命刚诞生时是一片空白,形成这个生命个体的组织和器官,都可以用科学仪器检测出来。

但是,精神方面的东西却无法用仪器检测出来。新生儿细密灵活的身体真的会无中生有地生出自己的精神吗?这似乎是一个谜。

实际上,新生儿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心理胚胎”,它是随着肉体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是包藏在肉体中的精神胚胎。

对于婴儿来说,出生是他们人生旅程中非常重要的起点。婴儿出生后,有很长一段时间身心都不能自主,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就像一个瘫痪的病人一样需要别人的照顾。

除了因为不舒服或肚子饿而哭泣外,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是安静不语的。而婴儿一哭,成人就会来到他身边,看看他是否需要什么帮助,并满足他的这些需要。

只有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可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婴儿才会越来越强壮,不再那么娇弱。再过几年的时间,这个小婴儿就学会了使用人类的声音进行自我表达了。

儿童的这一身体和心理上的成长变化,就是一个成“人”的过程。我们会发现,长大成人是个很神奇的过程。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能量激发着新生儿的身体成长。这种能量一旦启动,新生儿就会逐步学会运动、学会说话。

从此,婴儿就不仅具备了行动能力,还具备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见的能力,这就是人的内化过程。

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的婴儿出生后非常柔弱,没有任何能力。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生儿都需要别人的照顾。

新生儿出生后很长时间都处于柔弱无力的状态,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对新生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他动物的幼崽出生后,不管它出生时多么脆弱,都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靠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幼崽出生后不久马上就能走路,能跟在妈妈后面跑,还能很快学会同类动物的语言,如小猫会喵喵叫,小羊会咩咩叫等。小动物的成长期很短,也很简单,从小动物身上,我们能很容易地预测它将来的行为,如老虎长大后会变得很凶猛。

小动物刚降生时,不仅具有外在的相貌特征,还具有天生的本能。这些本能都在动物的各种动作中表现出来,体现了不同物种的独特特征。

有人说,一种生物是动物还是植物,是根据它们能否进行活动来区分的,即动物可以到处走动或活动,而植物则不能。动物身上所具有的不同于植物的特征,可以统称为心理上的精神特质。

动物刚出生时,心理特质或精神特质都比较明显,而人类的新生儿却不是这样。为什么人类没有这样的天赋呢?

有一种理论解释说,动物的行为表现是经过了一系列的物种繁衍而逐渐累积的。但是,人类的行为特征不也是这样世代传承的吗?

人类祖先也是先学会了直立行走,然后逐渐发展出了语言,并将这些经验一代代传递给子孙后代。

在这里面,一定隐藏着某个真理。我们可以用制造出来的某些物品打这样一个比方。

有些物品是通过机器大量制造出来的,它们每一个都一样;而有些物品则是用手工一点一点地做出来的,这些物品每一个都各不相同。手工制造出的物品的价值,在于它表现了艺术家的独特风格。

这种对比可以用来说明人和其他动物在精神特质上的不同,动物可以比作批量制造出来的同一类产品,因为它们一生下来,就已经具有了跟同种动物相同的特征。

与动物不同,人是手工制造出来的独特“产品”,就像艺术家手工制作出的艺术品一样,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其他人不同的独特特征。

因为,人的制造过程非常缓慢,非常耗时。在一个人的外表还没有显现的时候,他的内在就已经开始发展了。这个发展过程不是在进行复制或克隆,而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不一样的人。

到目前为止,人的内在发展仍是一个我们无法探知的谜。我们能知道的是,人的内在发展要经历一个费时的、秘密的内在建设过程。就好比,一件艺术品呈现在大众面前之前,首先需要艺术家在安静的工作室里对其进行一番精心制作。

人格的形成过程我们无法看见,新生儿为什么无助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谜。我们所能知道的是,新生儿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性,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他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的人。

婴儿柔弱无助的身体,一定有着比其他动物更复杂、更高级的机制。人是独立的生命机体,内在的独特意志能促使人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

音乐家、艺术家、运动员、君王、英雄、罪犯、圣人等,他们虽然经历了同样的生产过程,但却具有各自独特的发展之路,这些独特的个性促使他们做出了不一样的事情。

新生儿出生时柔弱无助的状态,曾是哲学家探讨的重要课题。但可惜的是,医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却似乎对此没有兴趣,他们觉得,婴儿的这种无助只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

虽然大多数婴儿都能很顺利地度过这段柔弱无助的时期,但这个阶段所产生的影响会深入到他们的潜意识里,对其日后的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心理影响。

如果认为婴儿在行动上是被动的、在心智上是空洞的,那就大错特错了。还有的人会认为,在婴儿期及以后的阶段里,儿童会非常迅速而神奇地发展,是因为成人的悉心照料和教育,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后一种观点会让父母产生骄傲的心态,他们会以为是自己创造了孩子的生活、给了孩子力量,以为是他们的教导创造出了儿童这件“艺术品”。

为了发展儿童的智慧和能力,成人确实会不断地向儿童提出建议和命令,这让成人以为自己具有某种神圣的力量。成人把自己当成了孩子的上帝,圣经里说“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人类”,而成人则以为是自己创造了儿童。

骄傲是人类的一种恶行,这让人鄙视。成人这样将自己神化,在自我膨胀的同时,也让儿童承受了很多的苦难。

事实上,只有儿童才握有通往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儿童在小的时候,就具有相当的心智天赋,这种天赋总有一天会促使他们展现出自己强大的能力。如果成人过度地自我膨胀,就会不适宜地干预儿童的行为。这会打击儿童的努力,阻碍他们的自我实现。成人的做法会给儿童的天赋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这是造成人类传承中某些方面失败的重要原因。

虽然儿童要经历重重的困难和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充分掌握和运用自己的心智,但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逐渐表现出自己的天赋。

隐藏在孩子身上的心灵力量,正在茁壮地成长,它促使孩子被动的躯体一点点活跃起来,促使孩子的意志力一点点增强,意识一点点觉醒。可是,现实中,却有另一种强大的力量正朝着孩子走来,并最终控制了他们。

然而,没有人能感受并接受人类的内在会发生转变这一事实。所以,新生儿脆弱的生命没有得到保护,没有人帮助他们度过出生后的艰难期。不仅如此,周围环境中的很多因素也会阻碍新生儿的发展。因此,婴儿作为一个心理胚胎,只能依靠自己微弱的力量,在阻碍重重的环境中艰难地生存。

就像生理胚胎一样,婴儿的心理胚胎也需要适宜的环境。它需要爱的温暖,需要人们尊重它的存在,需要周围的人和环境能完全地接受它并且永远不会阻碍它的生长。

了解了这一点,成人就要改变对待婴儿的态度和做法。刚出生的婴儿是一个心理胚胎,这个事实赋予了我们新的责任。

我们喜欢这个温顺、柔弱的小生命,他就像我们的一个玩具,

被我们用过多的物质包围着。但这个小生命也是一个心理胚胎,必将唤起我们对他的崇拜和敬畏。

在人的实体化(精神逐渐通过躯体的动作表现出来)过程中,婴儿要面对很多内在的挑战。一开始,婴儿还不具备意志,但最终,意志会控制婴儿躯体的各种活动。

从此,婴儿娇弱的生命开始像花儿一样绽放,他开始有了意识,开始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产生兴趣,他的躯体、肌肉、器官都逐渐活跃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婴儿自己会付出努力,我们必须对此予以尊重。这个阶段,也是儿童人格发展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设法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并给他提供一个适宜成长的环境。

一直以来,提供适宜的环境都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原则,需要成人的智慧和努力。要知道,在人类发展的最后结果完成以前,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去做。第4章儿童的心智拥有吸收性

生命本身是一切生物功能的中心,这一新观念改变了以往的教育理念。学校不应该是与世隔绝的,儿童也不应该与世隔绝、受到过分的保护。

很多心理学家开始以年幼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并从儿童出生的第一年开始进行观察。他们发现,人的人格建构和塑造在出生的第一年就开始了。

婴儿刚出生时一无所有、一无所知,他们的肉体也几乎是瘫痪的,不能做任何事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婴儿开始学会说话、学会走路,然后逐渐掌握其他技能。最终,他凭借自己的力量将自己塑造成为“人”。我们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具有巨大的内在力量,这吸引着我去研究它,也吸引了其他一些科学家的关注。

原本人们认为,孩子会说话、会走路都是妈妈教的。换句话说,人们以为儿童的那种巨大力量是妈妈给的。

事实上,说话、走路不是妈妈教的,它是孩子自己自然而然学会的。妈妈只不过是生了一个柔弱无力的小婴儿,是这个小婴儿自己将自己塑造成了具备各种人的能力的“人”。

即使孩子说的是“母语”,也不一定是从妈妈那儿学来的。比如,如果孩子在国外出生并长大,即使他的妈妈不会说这个国家的语言,他也能说得非常地道。

所以说,儿童流利的口头语言不是遗传的,不是因为父亲,也不是因为母亲,而是儿童自己借助于周围环境的语言资源,完成了自己语言能力的塑造。

有些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人类具有最高的智慧,但却需要漫长而艰辛的婴幼儿期来完成各种塑造过程,而其他动物却不是这样呢?还有人可能会问:婴儿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人会觉得,这其中必然有无穷的奥秘。

的确,这是一项心灵创造的伟大工作,一切都从无到有地进行着。人类婴儿的语言发展不像动物,动物的语言发展只是声音上越来越响亮而已,而婴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

婴儿的心智不同于成人的心智,婴儿要靠自己的天赋创造出更高品质的成就。于是,他创造了语言,创造了各种身体动作,创造了各种表达智慧的方式。

这些创造是由婴儿潜意识的心智完成的,而不是受有意识的“意志”的控制,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奇妙的智慧创造。

在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孩子会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产生非常强烈的兴趣,甚至对其表现出能贯穿整个生命的热忱,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力量。

当然,儿童一生下来就有听觉。但是,在儿童周围的环境中有千万种声音,为什么他会单单模仿人的语言呢?这不是很令人奇怪吗?

这是因为,人的语言在婴儿的潜意识中留下了一种特殊的印象,激发了一种特殊的感情,让其肌肉纤维产生共振,而其他声音则无法产生这种效果。

婴儿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来吸收语言,这是孩子心理人格的一部分。

语言的习得是一种内在心理作用引起的复杂变化,人类的语言不仅会进入孩子的心智中,也能让孩子进行模仿,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我们把婴儿的这种心智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灵”,如果这种心智持续发挥作用,它将会起到我们难以想象的巨大作用。

心理学家对孩子从出生到18岁整个未成年时期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些不同的、各有特点的阶段,这些阶段与生理发展阶段相适应。

孩子的成长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为此,一些心理学家说:“成长是一连串的出生。”

在这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大约6岁左右。在这个阶段里,儿童的心智形态基本是一样的。

这一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小的阶段,也就是0~3岁和3~6岁两个阶段。在0~3岁阶段,成人无法影响、介入儿童的心智;而在3~6岁阶段,成人可以以某种特别的方式介入儿童的心智。

在0~6岁这个阶段,儿童的变化非常大,他从柔弱无助的婴儿逐渐发展成会走会跑、会说会唱的孩子,到了6岁左右就可以去上学了,这说明他已经成熟了。

需要强调的是,6岁是生命历程的一个新纪元,这与儿童的生理变化也相对应,这个时候,儿童开始换牙了。

第二个阶段是6岁到12岁,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只是单纯地长大,他的身心并没有发生较大的质变。在这个阶段,儿童一般显得较为平静而顺从。

第三个阶段是从12岁到18岁成人,这个阶段是孩子变化比较大的时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不管在哪个国家,人们都有这样的共识,那就是儿童到了12岁的时候,就应进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以使其心智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12岁到18岁这个阶段,孩子的个性会很不稳定,很多孩子会比较叛逆、放荡不羁。但传统的学校不管这些,他们只要求孩子们老老实实地按照学校的要求上课,并用体罚等方式对待叛逆的儿童。

孩子到了18岁时,就可以上大学了,大学时他们的课业很繁重,但学习方法却与中学没有大的差别。他们依然坐在教室里被老师灌输各种知识,这种做法能否让他们学以致用,令人怀疑。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生理已基本成熟,但如果只是被灌输知识,他们就很难成为具有独立判断能力和自由意志的人。

事实上,实际的工作经验才能让儿童真正成熟。当我们看到接受过教育的成人在街上游行,高喊“我们没有工作,我们在饿肚子”时,就能真切感受到这是他们对社会的控诉。因为社会虽然为儿童教育投资了很多,却没有让儿童真正地达到成熟。第5章心灵的建构

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儿童的吸收性心智,我们就要研究胚胎时期和产前期胎儿的发育。

在以前,科学家研究动植物时,所采用的样本都是来自于成熟个体。同样,科学家研究人类时,选取的样本也大都是成人。

但最近,这样的研究出现了一种变化,科学家进行研究所选择的样本不仅仅只是成熟的个体,他们也会从幼小的、最初始的生命中取样来进行生物研究。

因此,胚胎学这门科学逐渐受到了重视。胚胎学研究的是来自男女两个成人生殖细胞结合的受精卵及其逐渐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儿童的生命开始于成人,又终结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整个过程。

造物主给予了幼小的儿童特别的保护,儿童来自于父母爱的结合,出生后又在父母的关爱中长大。

这种感情是自然的、天生的,而不是出于理性的要求。换句话说,它与慈善家、宗教家或社会活动家所倡导的爱不同。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无悔、不求回报的,也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才是最纯净的、人类道德中最理想的爱。

父母很愿意为孩子做出牺牲,而且他们越能为孩子做奉献就会越快乐。而且,父母从不认为自己的奉献是一种牺牲。事实上,生命的本性也是如此。

这种生命本性比“适者生存”式的竞争要高尚得多,这是生物的一种特殊的本能。

也正因为如此,法国著名生物学家法布尔在谈到物种延续时指出,物种延续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它们能本能地自卫,更是因为它们具有伟大的母性本能。

在19世纪时,科学家曾认为人的胚胎是一个具体的、微小的迷你小人,由它逐渐长大成人,他们还为曾这个迷你小人是来自男人还是来自女人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后来,人类发明了显微镜,这使科学家可以更深入地对人类胚胎进行研究。最后,这些科学家不得不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胚胎内并不存在成型的人的雏形。

通过显微镜对胚胎进行观察,科学家发现,受精卵是由一个变成两个,两个变成四个,四个变成八个,就这样不断地分裂、增殖,逐渐发育成胚胎。

胚胎学研究发现,当生殖细胞分裂到一定量的数目时,就开始形成三个不同的层,然后这三个层开始形成不同的器官。这就好比建造一所房子,先要准备许多砖块,然后开始搭建房屋的各个部分。

这样建构器官的方式很特别,它由一个细胞、一个点开始,从这个点或细胞开始进行分裂。当细胞分裂停止时,身体的器官就开始逐渐形成。

进行这项科学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在各个器官形成的地方有许多敏感点,器官一开始是各自独立发展起来的,似乎每个器官都在以自己的发展为目的。

在最终形成某个器官的细胞进行活动时,它们都会很团结地围绕着一个中心进行活动。它们会持续地发生改变,并与其他细胞越来越不一样,最终形成预定的器官模样。

每一个不同的器官各自独立发展完成后,它们就会以某种方式相互关联、结合在一起,彼此依存,似乎是有一种力量在促使它们结合起来。这个时候,新生儿就诞生了。

最开始,循环系统将全身器官联系起来,接着,神经系统完成了整个身体的连接。这些连接都是基于一个点,由这个点出发完成各项器官的建构工作。器官逐步建构完成后,它们就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立的生命体。

在自然界中,生命的建构计划只有这一种,所有的高等动物都遵循着这一计划。人类心灵的发展也遵循同一计划进行,它也是从无到有进行建构的。

在新生儿的心理层面上,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心灵器官会围绕一个敏感点、经由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印象而形成。

婴儿的心灵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许多敏感点。这些敏感点最终会形成婴儿的各种能力,语言能力就是其中之一。

从各个敏感点形成的不是心灵的整体,而是形成心灵所需的各个器官。

同身体器官一样,心灵器官一开始也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比如,说话、走路、判断远近等都是独立发展的。它们都围绕一个点发展,非常明显地吸引儿童只专注于某一类活动。

某个心灵器官形成之后,其相应的敏感性就会消失。所有的心灵器官都形成后,它们就会彼此关联、相互依存,形成心灵的实体。然后,在此基础上,婴儿的心灵会继续向前发展。

如果我们不了解儿童的敏感期及敏感期的发生顺序,就不会明白儿童的心灵是怎样建构起来的。

有人会说,在过去,人们不懂得儿童的敏感期,照样能养育出健康的后代。我承认这一观点,但这样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我们现在所生活的时代。

在过去,母亲会凭着本能帮助孩子在敏感期内获得发展,她们走到哪里就把孩子带到哪里,这样就能为孩子提供所需要的环境,并凭着母性本能保护孩子。而现在,人类的活动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母亲们已经失去了一部分母性本能,人性也在趋于退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母亲不懂得儿童的敏感期,就很难提供儿童成长所必需的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母性的本能也很重要,这与研究儿童的自然发展一样重要,而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母爱是大自然的一种力量,它必须要回归自然,这应该受到科学家的重视,科学家要加强对母爱本能的研究,并帮助母亲重拾已经失去的这种本能。

我们要帮助母亲掌握相关的知识,以便母亲在孩子一出生就能给予他心灵上的呵护,而不是将孩子交给受过训练的保育员照管。

由保育员照顾婴儿,虽然看起来卫生、科学,但这只能满足婴儿生理上的需要,婴儿心理上的需要是保育员很难给予其满足的。被这样照顾的孩子,很容易死于精神或心灵贫瘠。

这样的事情似乎骇人听闻,但却是事实。据我所知,在荷兰某个城市就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有这样一家机构,这里的工作人员向一些家庭贫穷的母亲传授科学照顾孩子的知识,同时还把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机构中照顾。

在这个科学、卫生的生活环境里,孩子们每天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护士照顾,还能吃到各种有营养的食物,比那些贫困之家的孩子幸运得多。

但是,没过多久,这些由护士照顾的孩子们就开始陆续生病,紧接着,孩子们一个接一个地死去。可是,那些由贫穷的母亲亲自照顾的孩子却没有患这样的疾病,他们反而比护士照顾的孩子更健康。

让人庆幸的是,这家机构的医生逐渐了解到,他们照顾那些孤儿时有某些缺失,并且立刻在这些方面做了相应的改进和补救。

护士们开始像真正的母亲那样,充满爱意地对待孩子,拥抱和亲吻孩子,与孩子一起玩耍,同时还不忘进行精神交流。

这种充满呵护的照顾让这些孩子感受到了母爱,也使那些生病的孩子逐渐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机构里充满了笑声,孩子们也变得更加健康。第6章儿童具有行为能力

虽然行为主义的研究以及相关的理论都不能完全地解释生命的奥秘,但这些理论却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某些事实,弄清生命的生长是怎样发生的。

我们说过,自然界中生命建构的计划只有一个,各种生物的生命都是依照这个计划发展的,这个计划从胚胎时期、婴儿出生后的发展以及某些社会现象中都可以发现。

很多动物——不管是人、兔子还是蜥蜴或其他——在胚胎早期的形态基本类似,这种现象是具有意义的。但当这些生物的胚胎发育完成后,他们之间的差别就非常明显了。

可以确定的是新生儿是一个心理胚胎,刚出生的婴儿都是相似的。所以,无论是婴儿心理胚胎的成长阶段还是心灵的形成阶段,都需要相同的对待和教育。

不论这些婴儿将来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不论他们是成为天才还是苦力,是成为圣贤还是罪犯,他们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历程。

这就是说,在生命的头几年里,对婴儿的教育应该是相似的,都应根据他们自然的本性来进行。

婴儿生命个体的内在个性与自我不是我们可以左右的,它只能自然而然地发展,我们能做的是帮助他实现自我,为他消除成长过程中影响自我实现的各种障碍。

我们已经确定,敏感点是真实存在的,器官就是围绕不同的敏感点形成的。各个器官形成后,就会出现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两种系统,它们将这些器官连接与整合起来。

但现在的科学无法进一步解释下面这些问题,如:生命体如何形成,以及生命体如何形成自由、独立的个体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1930年,在生物学研究方面,美国费城的学者发现了一个与现行的理论完全相反的事实。他们发现,大脑里的视觉神经中枢在眼球形成以及视觉神经出现以前就形成了。

根据这一点,这些学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动物心理的形成先于生理的形成。这就是说,生物的本能、习性等,早在表达它的器官形成之前就存在了。

如果生命体的心理部分事先就存在,那就说明,生理部分是自动完成建构的,这样的建构会使其符合心理的需求、符合该生物的本能。

动物的肢体和器官可以表达其种属的本能,心理部分先于生理部分。这种新理论与旧的观念不同,旧观念认为,动物是为了适应环境才采取某种习性的。

以前,人们会认为,动物为了适应环境,其身体结构会根据意志的力量做出某些修正,以便在竞争中取胜。经过无数代演变,其身体结构就会逐渐适应复杂的环境。

但新的理论并没有完全否认这种观点,只是把动物本能的习性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且本能的习性也可以完成适应环境的工作。

在牛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现象。

我们知道,牛是一种很强壮的动物,我们可以根据世界地质史来了解牛的演化过程。

牛出现在地球上时,地球表面还被植被覆盖着。牛为什么会以青草为食、并有四个胃呢?对这一点,有人可能会感到很疑惑。

如果说是为了生存,显然有些牵强。因为除了青草以外,自然界还有很多食物可以供牛食用,而且这些食物也很容易获得。但数千年过去了,我们会发现,牛依然只是以青草为食。

对牛吃青草的情况再进行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牛是在草的根部将草咬断的,而不是将草连根拔起来。牛似乎知道,青草只有这样吃,才能让地下的根茎长得更好,否则草很快就会开花、结籽、枯死。

后来,人们又发现,青草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让土壤更肥沃。因此对地表的植被来说,青草是非常重要的。

可见,在大自然的秩序中,青草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除了牛的啮咬,施肥和有重量的滚压这两项工作对于维护青草的生长也很重要,而这三项工作牛都可以做得很好,有哪种农业机械能比牛做得更好呢?

除了协助青草的生长、维护土壤,牛还能给人类提供营养丰富的牛奶。

可见,牛的生活习性似乎是为了迎合大自然的规律而设计好的,就像乌鸦和秃鹰是自然界的清道夫,它们的习性也是为大自然的和谐而设计的。

很多动物选择食物的例子告诉我们:动物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而吃某些食物,它们也是为完成大自然的某个使命而吃。

不管是生物还是无生命的物质,所有成员的巧妙合作,都是为了整个大自然的和谐存在而进行的。

有的生物饮食很不规律,它们不是为了活着而吃,但它们活着却似乎是为了“吃”。比如蚯蚓,它每天要吃大量的泥土,其重量达到了自身重量的近200倍。

显然,蚯蚓吃泥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命,更是在改良土壤。达尔文曾说,如果没有蚯蚓,地球上的土地就没有这么肥沃。

蜜蜂传播花粉也是这样,它们传播花粉的结果,是花能够结出果实。

根据行为主义理论来解释,这些动物的劳动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它们也在为其他生命的生存而效力。

同样的情景在海洋生物中也能看到,比如,有的单细胞生物就好像一个过滤器,它们能消除海水里的某些有毒的盐分。为了给海水消毒,这些单细胞生物每天都要喝大量的海水,其比例相当于一个人每分钟要喝3.8升的水。

对于自身的生活习性与地球生态之间的密切关系,动物自己并不知道。不过,更高级生命的生存、地球上的表土、空气和水的净化都离不开这种生态关系。

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大自然似乎有固定的发展计划,动物的某些器官就是为了完成这个计划而存在的。

各种生命都是为了服从自然界的这种“隐藏的命令”而存在的,他们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让我们享受而存在的,但我们的存在却是为了让这个世界继续向前发展。

如果我们将人类和其他动物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多不同,最主要的一个不同点是,人类没有特定的运动方式,或者说没有特定的栖息地。

因为只有人类能适应各种气候和环境,热带或是极地,沙漠或是丛林。地球上任何不同的地方,人类都可以自由地生存,而其他动物却不能。

不仅如此,人类还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运动,比如人类可以用双手做很多事,其他动物却不能。这就是说,人类相当地自由,似乎没有什么是人类不能做的。

虽然人类掌握着各种语言,可以走,可以跑、跳,可以像鱼一样游泳,还可以跳出优美的舞蹈,但是这些本领在新生儿身上根本看不到,需要人们一样一样地学习并掌握。

婴儿刚出生时,他的身体几乎是瘫痪的,没有任何能力。但是,通过学习和练习,婴儿能学会走路、跑步,学会像动物一样攀爬。不过,婴儿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掌握这一切能力。

儿童不仅能学会掌握各种人类的能力,让自己比动物更出色,还能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周围的环境、气候,适应社会的各种复杂要求。

这种适应环境的工作,只有儿童才可以完成,成人已经不像儿童那样容易适应环境了。

比如,成人很难像儿童那样完美地掌握外语的语音和腔调,哪怕这种外语比成人的母语还要简单很多。

或者,成人会喜欢某个环境,但这种喜欢只能是把环境像一种外来的东西存放在心里。而儿童却能在不知不觉中吸收这种环境中的一切,使其成为自己心灵的一部分。

就像语言会成为自身的一部分,儿童会将所见、所闻的事物都融入到自身中,使其成为自己的所有、自己的一部分。

儿童的这种吸收特性,任务是帮助个体建构一种行为,使个体不仅能适应他所属的这个空间,也能适应他所生活的社会的精神意识。

成人常常会带有某些个人情感和偏见,特别是在宗教方面。从理性上来说,成人应该拒绝这样的个人情感和偏见,但他会觉得很难摆脱它,因为它已经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已经融入自己的血液里。

假如,我们要改变某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者要加强民族的某些性格,我们就应以儿童作为突破口,从儿童开始改起,因为从成人身上入手太困难了。要改变一个民族或国家——不管是变好还是变坏,要提升社会文明,我们就必须依赖儿童。在这方面,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第7章了解3岁的孩子

似乎,自然界在儿童3岁时画了一条鲜明的分界线,把儿童3岁以上和3岁以下的时光分割开了。

在3岁前,儿童的生命中充满了创造性和一些很重要的事件。但3岁前发生的事情却常常被儿童遗忘,因为儿童3岁时才开始具有意识和记忆。

在3岁前,儿童处于心理胚胎期,这个时期的很多东西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如语言、四肢的运动以及感觉,就像在胚胎期身体的器官一个一个地形成一样。但对于这些,儿童什么都不记得了。

这是因为,儿童在3岁前,人格还没有形成。当各部分心理器官都建构完成时,儿童人格的统合才成为可能。

心理器官建构时,那些潜意识和无意识的产物,都被孩子遗忘了。当3岁的儿童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当我们看到这个什么都已经会了的小生命时,我们就会感叹生命的神奇。

我们和儿童之间不能沟通,我们的沟通能力似乎被夺走了,因此我们无法理解儿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破坏儿童已经建构好的东西,除非我们了解儿童的早期生命、了解他的本性。

在创造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人们背离了生命的自然规律。在所谓文明的影响下,人们只顾着保护物质,却没有保护心灵。结果,这给儿童制造了充满障碍的生存环境。

儿童完全由成人监管,如果成人没有得到大自然或者科学发现的指导,他们就很容易给儿童的成长造成阻碍。

在3岁后,儿童的成长必须依赖于环境,并在环境中自由地进行活动。这样儿童才能有机会运用前3年所创造出来的能力让自己继续发展。

虽然儿童已经不记得前3年发生的事情,但他所创造的能力却已进入到了他的意识中,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

他们可以通过手,在智慧的引导下,借着玩游戏来执行自己的意志。就好像,儿童在3岁之前靠心灵来吸收事物,而现在则是靠双手探索世界。

这个时候,儿童要完善自己之前获得的各种能力,虽然儿童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还要持续到大约4岁半。

3岁后,儿童的心灵仍然像心理胚胎时期那样具有吸收的能力,而且吸收外界事物时会不知疲倦。这个时候,儿童的双手成了探索事物的重要器官,也就是说,儿童此时的发展主要是靠他的双手来进行的。

如果这个年龄孩子可以用双手不停地进行工作、持续地玩耍,他就会像鱼儿遇到水那样快乐,人们会说这个年龄是“幸福的游戏时代”。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为迎合儿童活动需求而设计的玩具,导致儿童的生活被很多无用的玩具塞满了,而缺乏有助于他们心智发展的工具。

儿童希望能够触摸环境中的每一个物品,但是,成人却只给儿童一小部分物品,拒绝给儿童其他的东西。

比如,很多孩子可以触摸沙子,如果没有沙子,有钱的父母就会给孩子买来沙子。父母会允许孩子玩水,但不能玩太多,因为水常把衣服弄湿。

如果孩子玩够了沙子,成人就给他玩过家家的一些玩具,如小厨房、小屋子等,这些玩具并不是真正能用的实物。儿童想要像成人一样做家务事,做那些真实生活中的事情,这一点成人可以看出来,但成人却给儿童不真实的玩具用,这很可笑。

如果孩子没有人陪伴,成人可能会给他一个假人——洋娃娃来陪伴他。洋娃娃或许可以起到陪伴的作用,但洋娃娃不会说话,不会向孩子表达爱。

在成人眼里,玩具似乎对孩子很重要。成人认为玩具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玩具胜过没有玩具。但孩子很快就玩厌了一种玩具,并想要新的玩具。

有时候,儿童会故意把玩具弄坏,成人认为这是儿童的特点,认为儿童具有破坏的天性,喜欢把物品拆坏。但事实上,这是人为造成的,因为儿童没有合适的物品用来工作,所以就去拆玩具。

儿童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些玩具,因为它们并不是真实的。若总是玩不能发展心智的玩具,孩子会变得无精打采,专注力差,他的心理会慢慢脱离正轨,甚至出现人格扭曲等现象。

事实上,这个年龄的儿童很喜欢模仿成人的行动,这样可以使自己更完美。可惜的是,儿童的这种努力总被拒绝,导致他的发展也逐渐走向偏差。

在这一方面,我们的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儿童的处境就越悲惨。那些生活在简单社会的儿童会更平和、快乐,因为他们可以自由地使用周围的物品,那些物品不贵,所以不用担心会弄坏它们。

比如,如果母亲在洗衣服或烤面包,孩子也可以在一旁参与这些事情。在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孩子就能为自己的生活做准备。

毋庸置疑,3岁的孩子必须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工作,如果给他适合他身材和能力的物品,他就会模仿成人那样去操作,这会让他变得平和而满足。

儿童要适应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所以他并不在乎环境里那些不常有的物品,儿童的自然发展法则要求,他需要成就感带来的快乐,而这种成就感可以通过做成某些事情得到。

因此,真正科学的教育方式是给儿童提供适合他的力量和身体大小的物品,这可以吸引他进行活动或工作。像成人一样,儿童也需要有属于自己的家和田园。

我们不能只给儿童消遣的玩具,而要给他真正的家,给他可用小型工具来耕作的田地。不要给儿童洋娃娃,而要给他真正的同伴,让他体验真实的生活。

我们要用真实的东西代替之前给儿童的那些玩具。一旦放弃虚假的玩具并给儿童真实的东西,他就会做出让我们吃惊的反应。

若给儿童真实的东西,他就会表现出不同的人格,能独立自主地进行工作,并拒绝别人的代劳和帮助,儿童的这种表现让母亲、保姆、老师都感到很惊讶。

此时,成人成了一个旁观者,而儿童则成了环境和物品的主人。

很多年前,在罗马,在我的早期教育实验中,我们能很幸运地在贫穷孩子中看到这样的事实。如果我们的儿童之家建立在纽约的高级住宅区,就不能看到这样引人注目的成就。

在很多富裕孩子上的学校里,这些富裕孩子拥有非常多的可以摆弄的物品,但很多其他的事情可能会成为这些孩子成长发展的障碍。

因此,根据我们的教育实验,我们得出了有利于教育实验的三个环境因素:

1.学校设立在生活非常贫困的地方,因为穷人家的孩子缺少很多物质上的东西,但他们拥有自然环境,这可以让他们的内在富有;

2.孩子的父母都是文盲,他们不能对孩子的成长提供帮助;3.孩子的老师不是专业的,这样,老师就不会受到传统教育偏见的左右。

若是在美国,这样的教育实验可能很难成功,因为美国的父母会给孩子找最好的老师,而“好老师”常常会学一套对孩子没用的理论,而且不赞成“孩子自主”。若老师只是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若想让教育实验获得成功,以贫穷孩子为教育对象最好。我们可以提供给这些孩子从未经历的环境,提供科学设计的教具,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唤醒他们的专注力。

40年前我们的这个教育实验带给了人们极大的震撼,因为人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孩子会具有那么好的表现、取得那么好的成绩。

在我们的教育实验中,专注只是儿童的一种基本表现,随着不断地工作和探索,他们都会忘情地投入到自我完善之中。

而在过去那种传统的环境中,孩子却常常在不同的活动或工作间跳来跳去,无法专注于一件事情。可以证明,那不是孩子真正的性格,是不适宜的环境导致了他们陷入那种状态。

我们要认识到,3岁孩子的内在有一个老师,这个老师会准确无误地引导孩子。我们说一个孩子是自由的,那是指他在跟随自己的内在引导而进行自由活动。

在自然引导下进行工作的孩子会把工作做得很彻底,比如我们只希望孩子能擦干净桌面,可他连桌角、桌边、桌子底面甚至缝隙处都会擦干净。

如果我们不干涉孩子,给他自由,孩子就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工作中去。但大多数传统的老师总会不时地打扰孩子、对孩子施教,所以那些受内在自然引导的孩子很难与喜欢施教的老师和谐相处。

作为老师,可能认为自己应该从易到难地逐步引导孩子做事,但孩子可能喜欢从难到易,甚至是跳跃前进。

老师们还有一个偏见,那就是对于疲劳的看法。孩子如果对做事非常有兴趣,他就不会觉得疲劳。可是,老师为了防止孩子劳累,喜欢在孩子工作一会儿后,就让他做别的事情或休息,这样做反而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并感到疲惫不堪。

那些毕业于师范学校的老师,大多都有这样顽固的偏见,他们认为孩子每过45分钟就应该休息一下,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可以说,在教育界,人们遵循的是人的逻辑,可是,自然却有自己不同的逻辑和法则。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