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论文集.卷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5 03:23:27

点击下载

作者: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委员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论文集.卷4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论文集.卷4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论文集.卷4作者: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委员会排版:吱吱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2-01ISBN:9787308082600本书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经历了57年的发展,现执有国家建筑行业工程设计(含建筑装饰工程设计、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轻型钢结构工程设计、照明工程设计和消防设施工程设计)、市政公用行业(排水、道路、桥梁、城市隧道)、工程咨询(规划咨询、编制项目建议书、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评估咨询、工程设计资金申请报告)、建筑智能化系统专项工程设计、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咨询、监理)和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等甲级证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房建、市政(道桥、给排水)一类证书;城乡规划编制、公路行业(公路)、市政行业(给水、环境卫生)、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古建筑维修保护、近现代建筑维修保护、文物保护规划)、工程勘察(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等乙级证书,并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格。

全院职工4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设计大师1名,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3名,一级注册建筑师71名,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55名。建院以来坚持设计、教学、科研相结合,依托浙大,定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科技人才作为技术支撑,繁荣建筑创作,积极参加市场竞争,并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工程联合设计,与日本的“日本设计”、“久米设计”、美国的hOK、德国的GMp、澳大利亚的COX、pTW等国际知名的设计公司进行合作。在历届优秀建筑设计评选中获得460余项国家、部、省级优秀设计奖、优质工程奖及科技成果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得到社会各界和建设单位的赞扬和好评。

57年前,即在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伊始,就将其建院宗旨定位在为教学、科研和学生实习服务的基点上,使之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基地。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研究氛围伴随着设计院一起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岁月,在设计院拓展业务、走向市场的今天,这一优良的传统得到了进一步地传承和发扬。在2003年我院五十周年院庆之际,曾编辑出版了《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五十周年院庆论文集》,作为我院总结工程实践成果的首卷论文集,收录了1990-2002年的论文二百多篇。以此为起点,我们又分别精选了2003年发表的论文93篇结集为第二卷,精选了2004年发表的论文69篇结集为第三卷出版。到此次结集了85篇在2006年发表的论文作为第四卷。此次编撰出版的文集所收录的论文所展示的成果具有时代感和现实借鉴作用。正是由于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使得他们的设计作品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赞誉。此论文集的成功编撰出版再次成为这一决心的明证。我们高兴地看到设计院同仁多年不懈努力的丰硕成果,同时充分地感受到他们执着的追求和勇于创新的风气。衷心地祝愿设计院在不断创造着全新的建筑作品,以满足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同时,能有更多的科研成果、学术专著和优秀论文问世。我们接受各同行同仁们的检阅和喜悦的分享。

我们将继续秉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的文化,“握中西以求是,得形势而创新”,坚持“营造和谐、放眼国际、产学研创、高精专强”的办院方针,充分发挥高校设计研究院的特点,为土木工程的技术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编 者静谧的意义——绍兴文理学院新区设计叶长青 黎 冰 侯寄兴(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绍兴文理学院设计以理性的设计手法,从对城市的理解入手,试图依据场地特质、功能要求建造一个朴实、静谧却又不乏生动的大学校园。

关键词:理性;静谧;绍兴文理学院新区

中图分类号:TU244.3

2000年初,绍兴文理学院为更好发展医学、经贸管理、生命科学等二级学院,于绍兴城南另觅新地建设学院新校区,并形成与原绍兴文理学院中心区斜向相对的格局。

这是一个课题。其难处在于如何快速有效地满足翌年秋新校园的启用要求,而对于设计,尚需处理好大学校园的个性与发展问题,况且,这一切是在绍兴这个江南古城的独特背景中去做。

1 绍兴/大学“三山万户巷巷曲,百桥千迥水纵横”的绍兴,山际连绵,水网交织,自然条件优越,是江南水乡的代表;另一方面,绍兴有大禹陵、若耶溪、越王台、柯岩竞秀、兰亭风雅等人文遗迹,历代名人大禹、越王、勾践、秋瑾、鲁迅,更是代表了绍兴人民潜在的务实、尽责的禀性,因此真正的绍兴不仅是江南的绍兴、水的绍兴、灰的绍兴,同时亦是自在的绍兴、静的绍兴、静而生动的绍兴。

何谓大学?按照最早的西方建制,它是传播宗教、培育哲学的场所,强调内省、重于论述与交流;中国的太学或书院,它需要研究经史子集、学贯古今。可见,大学其重在于学,而学之载体是书、是人,抑或其他?

曾有教育家梅贻琦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其大学之重在于人;而斯坦恒福大学首任校长Jordan曾感言那长长的柱廊,一块块的石头,似乎都在教诲学生诚实的为人……事实上,古今中外,未有大学仅有大学者名,亦未有仅以环境载体而名者。“空间和实体是文化的载体,大学的精神往往要靠这些载体来认知、来传承,这是大学的‘集体记忆’”[2]。事实上,对于校园规划设计者,其所可做也仅限于此。然而大学空间和实体既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当成就不同的空间和实体。绍兴文理学院,作为自在而静的绍兴的最高学府,它的内在气质应该是静的吗?若是,又如何能静?面对如潮行进的当今社会又能如何动静相宜呢?

关于静或静谧,Louis Kahn在“静谧与光明”中谈到“静谧的精义就是共性(commonness)”[3]。事实上,共性就是对其本原的理性探求。在Louis Kahn于1962-1974年前后耗费达13年之久的印度经济管理学院设计上,他营造出一个静谧至极,从而又处处洋溢着人文光芒的大学校园。在其背后,正在于建筑师对当地极端炎热气候的长久理性思考,以及由此在建筑空间和形式方面的独特表达。在他这里,静谧(或由此的欢娱)来自于理性。

绍兴文理学院新区“静谧”校园的规划设计也正试图由对基地和建筑的理性思考入手。2 总体规划“总体设计就是组织外部特质环境,以适应人类行为的要求。它研究建筑、土地、活动和生物等的质量和布局,它为空间、时间中的物质要素建立格局,并服从未来连续的经营和变迁的需要”[4]。项目用地位于绍兴城市南侧,与原校区隔秦望路相侧对。用地内东、西二侧各存山体一座,中为原有农田小溪,若干村落散落其间。用地有较好的环境基础。总图规划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2.1 因势利导,集约化利用土地

用地内东西二山体两两相对,自然形成了中间的平坦地带。总图规划充分尊重原有地貌特征,通过模拟原有村落布局,使建筑尽量集约成组布置,从而最大程度保护了原有山体林木及溪流。集约成团的布置同时为学院预留了宝贵的日后发展用地,也呼应了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2 人车适当分离,营造开放型校园空间

上述集约布置的各组团建筑(每一组团对应了一个二级学院或学生宿舍区)之间通过一个不完全环状交通予以连接。这是基于用地特殊性及对校区最终使用规模(5000学生)的中型校园综合评价的选择。人车适当分流一方面可以保证日常校园交通的方便快捷,同时可以实现校园内适度混杂,从而鼓励偶发的交流与生机。集约成团建筑因借地形相互错落,也为校园留置更多生动多变的视觉通廊,面向城市,沟通自然,表达了生态校园的设计理念。

校园主入口设于东北秦望路上,设计以圆弧形综合楼体量围合了校园主入口广场,调节了城市道路与南北向建筑的斜角矛盾,并以通透的格局面向城市,摒弃了传统大学设立围墙及大尺度校门的做法,体现了校园同城市的开放与共享,洋溢着别样的光明与宁静。

2.3 适度的空间尺度,丰富的空间层次营造

总图规划集约团组布置对于校园的意义还在于“疏可跑马、密不透风”的空间张力。校园空间因此呈现出校园入口广场、共享公园、学院广场、楼幢庭院、共享中厅等由大而小,由外而内的空间序列层次。

设计中注意了适度的空间尺度把握。校园共享公园以西侧山体为背景,通过堆坡、理水、植栽等造园手法,围山集水、筑亭安榭,大处求整,小而求变;学院广场则充分利用区块轴线、朝向的不同条件,或方或窄,或围合或穿透,各有分别。校园共享公园自然宽广,求其无拘无束;学院广场高宽比则控制在1∶2,1∶3之间,尺度合宜,气氛清新。

楼幢内庭院也求大小、风格有所不同,增加趣味;底层体量局部架空,引景通风停车,内外浑然;楼内共享中厅以1~2层为宜,可达性好,唯求敞亮实用。

3 建筑形式塑造

建筑形式塑造秉承了校园建筑谨严、本真的内在要求,以现代主义理性手法予以整体控制求其纯洁大方。整个教学楼设计柱网统一为7.2m,层高3.9m,以回应日后通用变化的可能。各个建筑群组结合校园空间、场地等外部条件,通过转折、重复、倚让、对比的手法整体中求变化,和而不同。几个组团中医学院求其透,并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元培学院求其围,含蓄整体;学生区两两成组,其乐融融。沿共享公园的各个建筑则充分考虑到引景、观景、成景的要求,体量上作或跌落或透空或扭转的变化。

建筑立面点窗为主,实用朴实;建筑外饰材料以涂料为主,黑白灰的搭配手法正试图回应绍兴水乡宁静素雅的城市氛围。

4 静谧的意义

Louis Kahn在“静谧与光明”中写道,“一切……的建筑物,……必须从无可量度的状况开始,当它被设计着的时刻又必须通过可以量度的手法,最后一定是无可量度的……”[5]。绍兴文理学院设计以对城市的理解开始,试图依据场地特质,功能要求建造一个朴实、静谧却又不乏生动的大学校园。总图布置集约成团不仅回应校方办学特点,同时更是为节省土地资源、塑造疏密有致的山水校园形态所需。采用现代主义平实的语言塑造建筑形体,则是基于对教学建筑及地域朴实理性气质的回应、对建筑本真表达的追求,并使校区工程快速建设成为可能。

校园最后呈现的空雅的山水空间、简约的体量塑造、黑白灰的外饰,其目的正在于使可量度的物质以静默的姿态融入城市与自然,从而使人群活动和自然生气成为主体。就此而言,理性的意义在于静谧,而静谧的意义竟在于让光阴相随,容人群欢娱。

5 结 语

设计从开始到结束的一年半时间,正是建筑过程发生的一年半时间,校区顺利投入使用却已两年有余。时间给予世界以现实。曾经几次走入建成的校园,有些许的会心之感,然更多的是满心的遗憾。关于大学、关于地域、关于开放包容的空间和意象性的实体……有太多的问题还需思考。然于设计者而言,此中对静谧的追求,既出于对地域的理解,对校园的预期,更希望是一种设计的态度,一种建造的理想。这或许可成为“静谧的意义”之外的意义。

注释

[1]转引自《中国教育报》2004年1月2日第四版

[2]徐苏宁.大学的理念与大学校园的设计.新建筑,2004(2):14

[3]李大夏.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38

[4] [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黄富厢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

[5]李大夏.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144

参考文献

[1]徐苏宁.大学的理念与大学校园的设计.新建筑,2004(2):13~14

[2]李大夏.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3] [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总体设计.黄富厢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项目概况

建设地点:浙江绍兴

竣工时间:2003年3月

用地面积:32.016公顷

总建筑面积:79887m2(本文原刊于《华中建筑》,2005(2))对话与融合——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艺术楼设计陈 瑜(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新建筑如何融入老校园一直是个引人注目的课题,本文通过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艺术楼的设计分析,就新建筑和老校园的空间氛围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对话和融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空间氛围;人文环境;对话;融合

中图分类号:TU244

1 背 景

建筑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积淀的产物,不同时期留下来的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科学与文化的追求,对构成今日城市的面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是一个充满历史感和人文气息的校园,校区内林木参天,环境清幽,保留着多幢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这些建筑多为三层,平面规整方正,造型厚实稳重,坡屋面组合丰富多变,忠实地记录了学校建校初期的建筑风格。虽然历经近百年的岁月洗礼,但其精美的细部构造,精确的比例关系,精致的建造工艺,在青灰色清水砖墙斑驳肌理的映衬下,更呈现出动人的沧桑感,给人以极高的艺术品位和美的享受,成为一代代山大学子的精神皈依。以后各个历史时期陆续增建的各幢建筑,虽然由于时间的间隔,设计者的不一和设计思潮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但可以清楚地看出,大多数建筑都遵循着学校的空间氛围,延续着学校的空间脉络,完善着学校的空间环境。它们共同营造出今日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的优雅气质和艺术气息。

2003年春夏之交,由于教学的需要,学校决定在老校东北部外语楼以北、田径场以东,沿学校护校河的一块狭窄的梯形用地上新建艺术学院教学楼。

2 问 题

在设计开始前通过对现场的实地踏探和对任务书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艺术楼的设计存在着三大难点和挑战:

2.1 在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郁的校园里艺术楼以怎样的形式和气质和谐地融入校园空间和人文氛围;

2.2 建筑用地一条斜边临河,在缺水的济南这算得上是一块奢侈的用地,建筑和河岸的关系如何处理,创造宜人的滨水空间;

2.3 建设用地呈不规则梯形,建筑控制线内用地面积仅1850m2左右,规划建筑限高四层,而根据任务书中所有功能用房的面积按教学楼通常K值取0.6反算,总建筑面积将达到8500m2上下,也就是说即使将建筑控制线内用地用足,做满四层也很难满足任务书的要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地块的建设潜力,同时又能避免高密度大体量建筑对原有校园和谐尺度的破坏。

3 策 略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我们确定了艺术楼的设计原则:最大限度地控制建筑的体量和尺度,以平实谦逊的姿态和周边建筑对话,以含蓄内敛的性格和校园环境融合。采取的设计策略主要有:

3.1 “减法”——裁减项目功能

经过对该地块的容量及环境分析,我们发现业主提出的任务书本身就存有较大问题。我们坚持认为延续学校已有的空间和环境品质是第一位的,若在这个容量有限的场地上勉强地满足任务书的所有功能要求,将不可避免地给这个区块带来压抑挤迫感,从而破坏老校原有相对松散的空间氛围。我们坚持建议将任务书中400座的小型音乐厅剥离出来,结合今后学校的文化活动中心另外觅地建设,因为即使是一个小型音乐厅其在消防、疏散、结构上的种种限制使其要在这个场地上与其他功能一起解决几无可能。解释的过程是困难的,但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学校最终理解了我们的坚持,整个设计工作因此“柳暗花明”起来,这次的经历也使我们明白建筑师的工作远非被动地满足业主的要求那么简单,必要的执著与坚持是必需的。

3.2 “加法”——增加对地下空间的利用

由于场地十分局促,又有限高要求,设计中自然地想到了地下空间的利用。通过对艺术学院各种专用教室的特点分析,发现诸如乐队排练、舞蹈、音乐视听、电钢琴、midi音乐等专教对采光通风要求并不是很高,布置在地下是可行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对其他教学用房的噪音干扰。由此,我们决定增设地下层来容纳上述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上建筑的体量。业主虽然担心投资增加,但由此换来的巨大环境及空间效益使得我们的设想得到了最终的支持。

3.3 分解体量

尽管上述两个手段已使建筑体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一个四层建筑相对于这样的一个场地及环境还是相当庞大的,如何能使建筑在特定的场所中更加“得体”呢?分解、弱化体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平面布局中将总共7738m2的建筑分解成三个部分:北侧团状的琴房部分、南侧条状的教室部分以及联结它们的公共部分;在立面设计中则通过架空、悬挑、穿插、起伏、错位及虚实的对比弱化建筑的体量感。这种化大为小,化整为零,化繁为简的手法使得建筑以一种具有亲和力的小尺度与原有校园的空间尺度取得统一。

3.4 建筑与河岸

东北侧斜向穿过地块边界的河道是本地块的主导环境因素,如果说建筑西、南二侧着重处理的是和校园建筑环境的对话关系,那么沿河一侧要面对的将是如何与校园自然环境相融合。北侧锯齿状的琴房组合一方面取得与河岸线走向的趋同,同时给河岸提供了富有韵律的建筑景观。中部结合建筑的门厅局部退让围合形成一个尺度宜人的半开敞滨河小院,成为建筑与河岸最重要的联结点。建筑尽量增加沿河的界面,强调与河岸的包容咬合关系,为教学、休息、交流空间提供良好的景观场所。

3.5 造型和色彩

当前的校园建筑设计存在二种不足取的倾向:一种是不顾学校历史和地域特色追求时髦新潮,另一种倾向则是一味模仿原有的建筑风格和造型语言。在历史悠久的老校中新建建筑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内在精神气质上融入学校人文空间氛围,建筑追求的应是神似而不是形似。艺术楼的造型没有刻意拼凑老校的建筑语言,而是以一种简洁平实、沉稳厚重的姿态出现,它不是环境的主角,而是环境谦逊的一部分。在色彩及材料运用上,灰色系列面砖混贴产生的具有水墨韵味的黑、白、灰色调作为建筑的基调,与老校的总体色调取得和谐,同时为适当体现艺术楼相对张扬的建筑个性,建筑南侧外墙采用暖灰色花岗石,并且在窗户局部穿插木装饰组合百页,使得建筑洋溢着一种温暖的情调。

4 结 语

建筑的生命孕育在与环境的共生与融合之中,任何一个充满历史感的校园,其空间特色和人文环境的形成有赖于校园内各个时期建筑自觉与有效的和谐对话。然而建筑创作中对个体的过多关注往往导致整体建筑环境走向无序,各成片段,失去特色[2]。在山东大学东校区老校艺术楼的设计过程中,我们更多地着眼于建筑对校园整体空间的协调和延续,淡化建筑自身形式的追求。我们期待着来

年金秋,刚落成的艺术楼能和地块周边保留下来的古树一道,默默地成为老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顾孟潮,张在元.中国建筑评析与展望.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刘甦,亓育岱,赵续龙.在无序中寻求环境共生——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图书馆创作.建筑学报,2003(10):34-35(本文原刊于《华中建筑》,2005(2))制约与创新——浙江师范大学科技实验大楼设计札记姚冬晖 胡慧峰(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以浙江师范大学科技实验大楼的设计为例,文章讨论了如何通过科学、理性、自然的设计思考,利用制约来激发建筑创新。

关键词:困难提取;可识别性;建筑尺度;空间组合;模数制

中图分类号:TU244

1 任务及缘起

浙江师范大学科技实验大楼工程为迎接高等学校教育211评估而设立,力图解决学校现今实验场所及各专业“产”、“学”、“研”三结合所需空间不足的问题,总建筑面积30000m2。基地位于浙江师范大学校区东南角,西靠浙江师范大学新区的主入口;东隔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与金华高速公路的主要出入口迎宾大道想望;南面是城市的主要干道——80m宽的三环路;北面为学校次干道。由于基地地处城市交通进入学校区域的结合处,在学校整个视觉意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对于整个学校来说,该大楼在功能上的作用是对所有评估所欠缺功能的综合,而对于某一特定专业、特定系来说,是对“产”、“学”、“研”三种不同功能在空间上的组合和更替。

2 对困难的提取整理

虽然有一个看似方正的基地,但这无疑还是一个复杂的、困难的工程,在功能组织上、在环境协调上、同时还有形态处理上。因此设计的出发点就是提取这个任务中各个突出的复杂问题,力图通过对这些困难的各个击破使设计创新破茧而出。

2.1 校园的复杂规划现状

浙江师范大学在五十年的演变中,并没有跳出最初的老校区建设新校区,而是整个校园随着一波波建设不断地从西向东扩展。而每一波建设造就的都是一个新的校区组团,于是这些在各个年代建造的组团从各自看都有明晰的规划,具有统一的色调,大部分甚至有各自的轴线概念,而且这些轴线的初衷不单单是为了控制自身组团,而是控制整个已建设的学校。然而由于各个时期建设的风格、色调到规划控制上的不同,如今在整个校区范围内看,校园的整体意象是复杂的。而科技实验大楼的风格色调及体量是跟从周边组团或者另辟蹊径,这是设计面临的第一个困难问题。

2.2 建筑对校园意象和城市意象的双重表达

一个建筑总是构成了周边环境的空间意象。科技实验大楼被安置在浙师大的东南侧,出于学校和城市的交界处,同时面对的是校园环境和城市环境。而且建筑面对的正是三环路和迎宾大道这两条宽阔的城市主干道,处在金华高速公路出口的对景上。如何让本工程拥有面对城市和面对校园的双重表达,同时具备符合城市意象的大尺度以及符合校园意象的小尺度,这是设计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2.3 不同功能的空间组合

整个科技实验大楼是一个功能复杂的有机整体;牵涉的专业包括数学、计算机、物理、地理、天文、艺术、演播、城市规划等等。每个专业需要的实验室、办公室、研讨室都有不同的空间和功能要求。除以上各专业的具体“产”、“学”、“研”功能空间外,科技实验大楼还需要布置大空间的演播厅,整个学校的公共机房、对外开放的科技展览馆和天象馆。如同大杂烩般复杂的功能如何被包容在设计中,并加以合理的体现,是对设计的一个挑战。

2.4 各功能空间布置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在认识到以上困难的同时,设计对各功能空间安排的灵活性产生了一定的思考。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产生着新的学科,每个学科内部的实验要求也不断地进行着更新。如何让现在安排的实验室、办公室、研讨室具有可变动的余地,从而能适应功能的新变化,是对设计的又一个挑战。

3 对困难的研究解决

对以上四方面困难的提取和梳理为设计明确了目标和方向,研究和解决这四方面的困难就展示了设计的主要思路和过程。

3.1 跳出周边影响——重塑校园可识别性

虽然说从整个校区范围内看,校园的整体意象是复杂的。但是设计首先承认:建筑及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一个大学最宝贵的财富[1]。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办学传统的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经各个时期的建设自然发展为多个个性不同的区域组团。这些不同的区域组团,展示了一个深具底蕴大学的丰富性和包容性,如同大树的年轮一样记载着学校的历史,自然形成的大学各个区域的区分是顺理成章、深入人心的校园感觉。这表达了校园人群共同的生活经验,是学校空间意向最根本之所在。对于浙江师范大学这样历史悠久的学校来说,如果只采取一种色调和一种风格,必将造成学校空间意向的不明确和识别性的丧失。从这个角度上讲,学校现今的规划现状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科技实验大楼西面将邻接浙江师范大学新区校门轴线控制的中心区域,这个区域被一条圆形干道所包围。这个区域内的图书馆、人文楼、工商楼等建筑的体量接近、色调一致,不具备明确的视觉区别性。如果科技实验大楼继续跟从这个区域的色调和尺度,必然造成整个学校东区视觉意象可识别性的消失。于是设计跳出周边影响,以明确的不同体量、色调和建筑手法来重塑校园东区的意象可识别性。通过理性分析,放弃了新区中心区普遍采用的砖红色调和老校区的灰色调。作为新区东部的第一栋也将是最大建筑,设计力图为这个全新区域定下一个基调和意向。粗重而拙朴的暖褐色反映了建筑的特性,建筑雄浑的体量暗示了从学校空间到城市空间的过渡。这将是本建筑和本区域的突出特征,并使学校东区有了视觉意象的标志和边界。

3.2 建筑的双重尺度——校园意象和城市意象的

同时吻合

大楼的体形塑造是仔细分析校园总体规划及周边城市规划的结果。体形的主要构成是南北两条板状的主楼,而这两条主楼由于面对的环境不同,在设计上有着截然的区别。

北面的科研机构实验楼由于面对校内环境,并安排有大楼的主要入口,因此在形态表现上比较丰富,也更具有亲和力,长度较短,并从中断开,分为两段,减小了北立面的尺度,和校区环境相协调。而南面的专业实验楼虽然和北面的科研机构实验楼呈平行排布,由于此建筑与80m的三环路相望,提供了整个大楼面向城市的景观。因此在造型上着力塑造的是长达近200m的板状大楼形象,整个体形简洁协调,极富冲击力,追求的是大尺度上的大虚大实的对比和大构架上的比例,是三环路上遥望校区的景观。而内庭院两边板楼相互面对的立面处理就更突出了面对校区的小尺度手段。弧状的幕墙,穿插的连廊,出挑的阳台,内凹的空中露台都力图减小这两个立面的空间尺度,以求表达大学生活的舒适环境。具有柔和曲线形状的科技馆,与基地西面学校中心区的圆形主干道相互体贴,并连接西南角的演播楼和南面的专业实验楼,柔和地展示出了自身的形态。这样的体量不但是功能的需要,也是直线构图上的一大活跃成分,丰富了整个建筑沿三环路立面略显平淡的天际线。从整体看设计没有一个统一的尺度,这是建筑各面所面对的环境尺度不同所造成的结果。建筑南面和东面面对城市主干道,于是塑造的是宏伟尺度和体量;西面和北面由于面对校区内部,尺度就相对较小;而两板楼夹着的内立面,表达的就是宜人的更小尺度了。

3.3 自然的归纳和叠加——不同功能的空间组合

对于复杂功能的处理,设计采取自然的手段,整合可以合并的功能,对这些功能在空间上的表达是归纳为一个整体。对于不能合并的功能在空间的表达上就是叠加,叠加为一个组合。

北楼的科研及研究机构实验室主要承担学校的科研任务,并有承担学生们的毕业设计,功能上更多的是偏向于各专业的小工作室,比较偏重独立布置。因此北楼底层就安排有多个门厅,每个门厅针对一个或两个独立的实验室使用。同时在功能分区上使得每个独立实验室基本上占据建筑物的一层。不同实验室如果在一层中共存,相互之间以休息交流平台间隔,并合理布置垂直交通,使得各专业实验室中没有外部流线穿过,形成功能的相对独立。

而南面的专业实验楼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专业实验室主要为学生教学、而不是为科研存在。并不以专业而分割,不同系可能拥有一样的实验课程;在南楼的功能布置上更偏重的是不同实验室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因此设置的是集中的通高大门厅,通长的走廊,更多的休息交流空间及展示空间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融。

科技馆和演播厅由于功能相对独立,面向基地西侧道路独立安排出入口。使得展示功能、演播功能和科研、实验功能在交通流线上被分离。在布局的组合和流线上,设计没有完全从整个建筑的高度上着手,而是从不同功能的特性立足,并把表达这些功能的空间或分或合,有效叠加,形成复杂而有效的功能载体。

3.4 模数制的运用——对各功能空间可持续性的

思考

对各功能空间布置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满足,设计采取的是模数制的手段。由于大部分实验房间面积都是由40m2或60m2的倍数组成。通过对一定开间和进深的模数柱网的组织,结合出挑或外墙退让,设计就能组织出相应的实验空间。由此无论是建筑的平面、立面还是体形都由于遵循同一模数的限定而可变的和谐统一。

在模数制的基础上还探讨能实现这样的建造要求。柱、梁、墙将不能妨碍科技实验大楼各房间的可变性,设计划分了可变的结构体系和不可变的结构体系。每一间房间在不可变的模数化结构柱网的基础上通过出挑、退让、及合并能够在不断适应新的功能要求。

4 结 语

建筑设计往往由于多重而复杂的困难,甚难造成设计要求的全面兼顾。但可以相信,当设计中问题被科学地解决,条件被理性地分析,形态被自然地表述时,就能从设计面临的制约中脱颖而出,于是激发了建筑创新。

参考文献

[1]董丹申,王健.空间之重生:任务与手段——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艺术中心设计札记.华中建筑,2004(5): 51-55(本文原刊于《华中建筑》,2005(2))故典重构——以浙江传媒学院新建学生公寓为例陆 激 吴雅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有选择地引用经典建筑符号与手法,可以表情达意,可以使建筑作品有文脉可寻,不失为一种有益尝试。

关键词:符号;设计;学生公寓

中图分类号:TU244

1

建筑是城市的收藏。有收藏即有真伪之辨。建筑亦同,故假古董为人诟病。然创作有此辨否?收藏是买卖,关乎价钱,故有真伪之别,而创作无论主观客观,总有传承,故重源流之辨。鉴赏与创作,其道从来不同。

譬如书画,有摹、临、彷、造、改、添、减、拆配、割裂等多种作伪手段。摹、临、彷易混淆。细分之,所谓摹,是按原本进行勾填,可以视为原始copy,《兰亭序》的各种摹本即是;而临,则是在熟读原作的基础上,照本临写,宋米芾所临王献之《中秋帖》曾列乾隆“三希”之一;仿又不同,是按某名家的艺术风格创作,张大千便是其中高手,仿徐文长、石涛、八大山人之作,形神兼备。以上三种本意多不在造伪,亦不乏传世之作,其余造、改、添、减、拆配、割裂,方法不一而足,手段等而下之。价钱自然有云泥之别。

创作则不然。人言杜诗“无一字无来历”,是褒不是贬。摹、临、彷、造、改、添、减、拆配、割裂,各有巧妙,要在驱使故典,为我所用。黄山谷的秘诀,所谓“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皆无外乎此。

2

建筑作为城市的收藏,虽拿不动到拍卖市场去卖,但真假文物,价值悬殊,所以用新砖修旧墙,故意让新旧立判,不使混淆,于价值上保持文物纯洁,于审美上新旧共存,寓完整于残缺,别开生面——此法可称“点铁成金”。也有保留外皮,内部全新,“脱胎换骨”,庶几是也。凡此种种,皆为历史建筑的保护。然则新建筑的创作,是否也能参考此类手法?答案是肯定的。在此不妨名之曰:故典重构。

3

莫谓不信,以例析之如下:

浙江传媒学院新建学生公寓,拟建于杭州下沙经济开发区高教园区。园区10.91km2土地共有15所高校,8万学生,两年全部建成。设计预期学生规模15万人。基地属钱塘江冲积带,只有江沙积淀,而无任何文化积淀。过度紧张的设计施工周期使园区内已建学生宿舍这类相对“功能简单”,同时又需“控制造价”的建筑面无表情。

设计并未背离学生公寓集约化与经济性的要求,整齐划一的功能要求蕴涵着另一种多元化的可能。浮起于地面的简单长方形几何体,由功能决定。立面构成临摹了勒·柯布西埃马赛公寓的光影效果,锐利的白色混凝土线条穿过阴影浓重的阳台,红黄蓝绿四种明亮的原色随机涂于内凹侧墙[1],镂空金属阳台护栏在此成为一种相对柔和的灰质过渡,以此区别于马赛公寓的时代特征。看似随机其实精心安排的内凹墙面上,设计引用了十幅柯布西埃创作于不同时期,使用于不同建筑的抽象画作。在建筑上拼贴画作,也是柯布的惯常手法,使用其本人的画,是设计主题的延续。第五立面——屋顶面上,设计以简单的几道矮梁和色块,以不大的花费造成图案,效果神似柯布同时期大师蒙德里埃的构成作品。

4

手法一致因而风格统一,故典的引用使建筑有文脉可寻。此脉虽自外来,但十分契合学院的传媒特质。传媒学院的办学特色迥异于一般的高校,具有自身鲜明的色彩。简单明确的体量,既符合学生公寓经济性的要求[2],又能传达大众媒体的力度;矩形格窗的排列,暗合纸媒体的“稿纸”形象,且与电子媒体多视窗、多画面反映生活的追求一致;红、绿、蓝、黄四种鲜亮的色彩被统一在白色的网格之中,分别代表了电视业与印刷业的三原色,而建筑结合画作带来强烈的“拼贴感”,传媒业的时尚气质凸显无遗;最后,建筑作为一种实用艺术,利用价廉的涂料与砖、砼、玻璃,通过有趣的构想来增加表情,符合适用、经济、美观三原则的要求。

引经据典做设计,此即理由所在。

参考文献

[1]Willy Boesiger.Le Corbusier volume 8 1965-69.Les Editions d‘Architecture Artemis Zurich.Zurich,may 1969

[2]王丽娜,高冀生.大学生公寓的研究与认识.世界建筑,2003(10)(本文原刊于《华中建筑》,2005(2))承载运动之美——浙江平湖体育馆建筑设计沈晓鸣(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平湖体育馆建筑设计,分析了建筑物与基地的关系以及中小型体育馆在多功能性、造型表现力方面的一些设计特点。

关键词:回应;多功能性;造型

中图分类号:TU245

3000个座位左右的中小型体育馆是我国地市级体育馆常见的建设规模,该规模基本对应地市级城市的人口规模要求,又便于控制建筑总体造价,浙江平湖体育馆就是这类中小规模体育馆中的一个。该体育馆总建筑面积15600m2,设一座主馆和一座训练馆,其中主馆设观众座位2952个。体育馆于2000年3月开始方案设计,于2002年9月正式竣工投入使用。

1 对基地的回应

平湖体育馆坐落于平湖市东湖开发区,是平湖市体育中心的一期项目,也是为了带动整个平湖市东湖开发区建设而启动的龙头工程,其形象备受瞩目。基地西北侧毗临东湖,湖虽不大却灵秀可人,并因弘一法师(李叔同)祖籍平湖而可谓“有仙则名”,东湖因此而建一座形似莲花的泓一大师纪念馆于湖上。基地西南面是城市三岔路口绿化环岛,城市道路沿基地西南侧划出一道圆弧。设计将体育馆主体设置在面向道路转折部位,从西侧及南侧各有一出入口连接城市道路。作为对这一基地环境的回应,通过多方案比较,设计最终选择了多边形平面与球壳形屋面的总体造型。它满足了从周边开阔空间的各个视角方位得到了均好的建筑造型效果,使体育馆如同一颗明珠落在平湖大地,落在东湖湖畔。

2 对功能的认识

一个成规模的体育馆是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必备城市基础设施。而体育馆这种特殊类型建筑因其一次性财政投资规模较大又往往成为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往往被定为“市重点工程”、“市长工程”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财政的一次大投入对任何一个建筑师来说都是一种大责任与大考验。因此,如何建设一个能多方面发挥效益的体育馆成为任何一个城市体育馆建设首先应考虑的问题。解决方法之一即“多功能性”。

对于“多功能性”的认识我们基于两个方面。

其一是“多标准性”,即比赛场地空间可满足多种比赛种类的要求。3000个座位左右体育馆适合的室内体育比赛,包括手球、篮球、室内网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综合以上项目场地尺寸大小,以手球场地尺寸为最大,自手球被列为奥运项目后,以20m×40m手球场为基本场地尺寸同时兼顾其他种类竞赛项目场地要求成为中小型体育馆目前普遍采用的形式。

其二是体育馆的综合利用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观念扩大到多个领域,“经济体制”的转轨引起了文体设施建设模式的急剧转换[1],几乎每个甲方都提出所谓“以馆养馆”的思路,这就要求设计上满足体育馆特殊性的同时应兼俱功能的综合性。体育馆功能的确定,开始从更广阔的角度考虑其多种经营和综合利用,走上比较明智的科学决策途径,建筑效益放到重要地位,避免了功能单一、效益低下的偏颇,以往的以单一比赛为唯一功能的“专业体育馆”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体育馆的功能结构开始走向综合化发展。这主要体现在满足体育比赛的同时,又要可实现文艺和展览,群众锻炼、娱乐和服务等其他多方面综合功能要求。平湖体育馆的设计对此也做了许多努力,一方面,通过搭台和增加场内观众临时座位,平湖体育馆已成功承办了平湖西瓜节开幕式文艺晚会等大型演出和集会,另一方面,体育馆比赛场及观众席下部增加一层,作为空间高度要求不高的体育竞技项目,如棋牌、乒乓球、舞蹈等,部分甚至用作展览、商业使用。另外,训练馆完全对外开放,而主馆比赛场也有控制地对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要求。

3 对造型的分析

体育建筑因其公建地位及造型的相对可塑性往往成为一个城市或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如上海体育场之于上海、亚(奥)运村之于北京。体育建筑因其内部大空间的特质,和对城市结构的影响和会展中心、剧院等建筑一样往往占据重要的城市地块并以宏大的气势吸引人们的目光,而同时体育馆造型又应具备活泼的动感以表现其建筑个性。体育建筑的造型表现应是“空间形态的表达”并具备“结构形态的特征”,应是对运动美与建筑技术美的充分体现,“从而达到结构技术美和运动动态美的高度统一”[2]。在表现手法上,体育建筑更多的应表现建筑的体块美,正如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对体块的认识——“建筑是些搭配起来的体块在光线下辉煌、正确和聪明的表演”[3]。这表演正是对体育建筑个性的最好诠释。

平湖体育馆的造型设计以一个富于创意的屋顶体块成为视觉主导,该屋顶的几何概念是将一个近似半球体每边各竖向切一刀,使得平面投影呈正方形,并于球顶上开两道相互垂直的锲形凹槽,凹槽部分采用深色材料与主体屋顶形成对比,以更好地表现造型的立体感。屋顶四角拔地而起,四个砼基坐落在四个景观水池中,水池同时用以汇集屋顶雨水。

圆球形屋顶造型是近几年国内外体育馆造型的一种常见形式,其造型富于动感。同时与之相适应的多边形或圆形平面较之矩形平面可以更好地实现观众看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但基本的圆球形流于一般,于是出现了各种以圆球为基本模块的各种变体,如广州新体育馆、日本大板巨馆等。平湖体育馆是这种变体手法的一个尝试,它甚至非常像张拉膜结构,但考虑到投资和建声处理等问题,决定采用铝锰镁合金板作为面材。采用这种面材的球形屋面在不同光线照射下呈现出略微不同的质感,非常生动活泼。屋面板采用“三明治”结构,中间夹一层矿棉起保温隔热和吸声作用,内侧板为节约投资则采用普通压型钢板。屋面板的连接构造采用锁扣结构,不需一颗铆钉,从而达到很好的防水效果。

4 后 记

平湖体育馆因其完备的功能,新颖的造型和对总体建筑造价的有效控制,建成后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并获得2004年浙江省建设工程钱江杯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综上所述的三个方面仅仅是设计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几个片断,而体育建筑是体育文化、运动美与建筑技术的有机统一,体育建筑虽然建造量小,但影响很大,它需要建筑师“对体育建筑本质的理解和采用一套特有的设计方法”[4] 这也许正是体育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吧。

参考文献

[1]梅季魁.现代体育馆建筑设计.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9

[2]周大明.内涵·个性·形式——体育建筑形象塑造谈.建筑学报,2001(6):25-26

[3]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陈志华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

[4]钱锋.上海卢湾区体育馆的“本”与“魂”.建筑学报,1998(1):38-39(本文原刊于《华中建筑》,2005(2))虚怀若谷:政府办公空间的塑造——德清县行政中心建筑设计吴震陵 王昕洁(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通过德清县行政中心建筑设计的分析,文章讨论了尊重城市肌理与城市文脉,注重群体建筑与城市空间的融合;解读建筑功能,理解建筑个性,从而体现政府办公建筑的开放与民主性以及塑造标志性建筑的场所氛围。

关键词:城市肌理;城市空间;简明开放

中图分类号:TU243.1

在德清县行政中心的建筑创作中,设计仔细解读城市内涵,强调开放简明的设计理念,努力设计一个融入当地自然环境、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的,面向市民的政府综合办公空间。

1 研读自然与人文环境,明晰设计理念

德清县行政中心位于德清县武康镇新区,南临千秋街,北至丰桥街,东起云岫路,西至曲园路,总占地面积195.5亩,是德清县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和城市东扩的重点工程。该项目将是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型智能综合办公区的标志性建筑,总建筑面积65000m2。行政中心的建设将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使之成为德清县新的区域中心。

城镇、城市、乡村的场所创造,都是社会意向的一种物质表达[1]。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德清行政中心设计不能只是限于建设一栋单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办公楼,更应该依托的是古城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莫干山、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人家的山水城市意境,更离不开武康城市整体规划的脉络。

任何建筑都有其渊源的背景,以往的行政中心更多的是从政府办公人员的实用以及整体形象的纪念意义出发。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深入,我们应该立足于现在,赋予建筑应当具有的个性。因此设计提出了两个设计理念:第一,尊重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将建筑融入山水城市空间;第二,解读功能秩序与建筑个性,塑造开放与简明的地域场所精神。

2 尊重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将建筑融入山

水城市空间

成功的建筑设计总是与其环境相得益彰,既不流于平庸,亦非惊世骇俗。两者犹如华彩乐章五线谱与其上跳动的音符,谱写曼妙的空间节奏。

设计认真分析基地在城市中的位置,在整个地域城市空间设计中,更多地烘托出行政中心的核心地位。同时,纵向与余英溪以及城市轴线两端的美都现代城和客运中心、横向与河滨绿地的空间轴线相统一。在城市轮廓线上,强调行政中心视觉中心感,使之成为优良的城市文化硬件,和谐地融入整体的城市空间。

在对城市地域与人文自然环境仔细解读后,从设计城市天际线、组织城市的空间开阖关系、结合当地气候地理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讨论和修改,通过对功能的整合,设计将行政中心布置成“U”形的空间。“U”形的最南向是一板式高层,使主楼以宽宏的气势耸立在规划新区,以卓然不群的形式,背枕巍峨的群山,以控制全局的姿态俯瞰着整个德清县城。服务性的辅楼作为“U”形的两翼布置于北面东西两侧,反映出中国传统空间(如故宫的千步廊,南宗孔庙前游廊)的围合感和纵深感。通过与主楼的对比,通过迎宾前区与南面的市民公园的衬托,更强调了城市轴线的存在,烘托了主楼庄严和浩荡大气的气势。行政中心南面通过礼仪迎宾前区与南面的市民公园相接,正对流淌了千年的余英溪。它是开放的,而且是畅通的,是与周围的城市脉络相承的,是融入城市意境的。它既能表达其自身的建筑个性,又与整体城市空间一脉相承,成为新区开放的城市空间节点。

3 解读功能秩序与建筑个性,塑造开放与简

明的地域场所精神

建筑虽然应该具有其独特的美感,但绝对不是一件纯粹艺术品。所以设计认真解读其中的功能特点,发掘其独特的建筑个性,以创造能体现民主的,开放与简明的地域场所品质的行政中心设计作为基本出发点。

整体的交通组织中,设计提倡人行集中,车行外环,进行相对的人车分流,强调分区组织交通流线。从北面进入的车辆基本沿外围停放,且可直接从外环道进入地下层停车,不与景观庭园的人行交叉。南面从外环道进入大平台上,使宽大的主楼平台不至于被车道打断,使平台与前面的迎宾前区浑然一体,成为南面市民公园的空间延续。主楼主入口设在南面。辅楼与外联系较多的部门,主入口朝东、西城市道路(云岫路、曲园路)直接开设,不与主要交通流线发生直接关系。保证了相对完整的开敞步行可达场所,充分表达了行政中心的民主氛围。

总平面布局中,主楼呈“一”字前后展开,将四套领导班子集中一栋楼进行办公,通过共享主入口门厅,六层中空的中庭和联系会议及后庭院的三层中空大厅,将各功能分区组合在一起。空间丰富、有层次,同时使得四套领导班子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以满足县级机关办公需要,针对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性质和职能,布局可分可合。辅楼靠云岫路和曲园路设置,东侧为审批办证服务中心及财务中心,西侧为人员出入较多的餐饮中心及康乐健身中心。均是面向市民开放,最大限度为市民的活动提供方便。通过广场与内庭院环境的映衬,主楼与辅楼共同营造了丰富的多层次的具有亲和力的空间。

建筑设计中,主楼主轴线上门的象征造型不仅使265m长的主楼通透感加强,富有城市的尺度感,使人不会感到压抑,而且让城市轴线在视觉上有了延续,整体城市空间浑然一体。更使庄严雄伟主楼有了开放的姿态,最大限度体现它的包容、兼收并蓄、有容乃大,它的敞开,意味着政治开放与民主,政府一切虚心为民、便民的宗旨。

从城市文化层面上讲,一个城市的城市空间与建筑形象反映了市民的文化欣赏趋势,一个场所必须立足于文化背景。尤其是行政中心一类的地标性建筑,更应该强调自身的地域特征。德清地处江南,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德清人都习惯了流水绕郭城的滨水生活。行政中心周边地域内南北就各有一条东西横穿的水系,北水率直,南水婉约,交映成辉。设计在整体设计亦强调水的主题,从行政中心到南面的市民公园,点、线、面的水体,从北至南贯穿着整个地域,联系着南北水系。建筑结合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庄严、怡人的建筑氛围,同时提供了丰富的自由空间,更方便市民一如日常的交流与聚会。在建筑形象设计和建筑色彩的选择中,借鉴武康老街中的粉墙黛瓦、简朴厚重的老宅院的基调,没有过分的手法、繁琐的细部或出调的颜色。“大象无形,大音稀声”,行政中心以简明为上,简洁、大方、明晰,又不失厚重。它不仅是对标志性建筑的一种理性追索,同时简洁大方的造型、富有韵律感的细节处理更能体现其恢宏气势,并与行政功能性格相吻合。

4 结 语

作为给人的一个先觉印象,一切特定的场地和它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关系都会构成一种特定的场所个性和力量[2]。新世纪初的德清县行政中心,如何以一个具有感召力的形象矗立在德清武康新区,如何吸引人们共同营造其特定的场所氛围,或许更要从本文延伸开去,延伸到在与之关联的数十万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参考书目

[1]约翰·O·西蒙兹著,俞孔坚,孙鹏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8月第三版

[2]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国外城市规划,1997(3): 27-31(本文原刊于《华中建筑》,2005(2))回归自然:缔造生态的社区环境——浅析江南春城·竹海水韵规划设计构思李丛笑 张永青(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7)

摘要: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整合和生态绿岛的建构,期望创造出一个亲近自然、独具特色的生态小区,找回一些传统“江南水乡生活”的内在本质:那种悠然自得、淡定从容、生态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生态;江南水乡;湿地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1

1 引 言

居住区是目前我国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设计内容,好的设计不仅能为人们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而且能影响人们的居住行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不断膨胀,如今的江南城市再也不是当初“水网纵横、舟橹摇曳”的场景了,人们依水而居、以水为生的传统生活也不复存在。在失落的同时,我们也期望能通过设计实践找回一些传统“江南水乡生活”的内在本质:那种悠然自得、闲适自在、享受生命的生活方式,为城市中那些为生活而劳碌奔波的人们提供一个全新的居住体验。

江南春城·竹海水韵居住区项目占地1300余亩,位于杭州市西溪旅游风景区的闲林镇区块,距西湖景区约15km,是未来杭州最具优势的生活居住区域之一。本规划设计范围为竹海水韵居住区庙湾河以南的区块,用地面积为41.96公顷。内河南北向将地块分成了东西两块,沿内河两侧,水网分布密集,竹林丛生,芦苇茂盛,湿地缓冲带特征明显。设计围绕如下问题展开:到底“家园”的概念是什么?“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指什么?在这一极具江南湿地特征的地块如何体现“竹海-水韵”的主题?如何创造出一个独具水乡特色的社区?

2 对生活和家园的思考“竹海水韵”不应是一群房子聚合在一起这么简单,而应是人文、自然与建筑的对话。约翰·O·西蒙兹说:“我们实现的最伟大的进步不是力图彻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视自然条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筑物替代自然特征、地形和植被,而是处心积虑寻找一种和谐统一的融合”注[1]。尊重和保护湿地环境、尊重和创造生活应是设计的根源;对生活的关注、细节的雕琢则是造就一个优秀社区的手段。在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对社区风格与秩序的论证后,设计认为:应构筑人、生活、空间、文化与自然的互动平台,创造能够使人全面体验清新、健康生活的温馨家园——一个有青鸟、绿岛、竹林、碧水、深秋步道和阳光茶房的现代小城。

2.1 高品质生活的创造与“家”的归属感

哲人海德格尔写道:“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注[2]。自古人们就不断地追求生活的诗意,而诗意的真正物质载体却是建筑本身。建筑从来不只是身体的庇护所,更是灵魂的栖居地。诗意首先让人的栖居进入它的本质,这正是本设计构思中的原动力。“家”不仅是栖身之所,“家”是房子和住户在心理上的真正联系。让房子得到“家”的认同,让人们所有的“家”的情结获得饱满的实现。得到“家”的认同的房子是离不开环境的。房屋应当像园区里的竹子那样,从地里生长出来,迎着太阳。

2.2 家园环境的创意——“生态绿岛”

在保护生态条件下建设,又以建筑景观再创造来提升生态环境的质量,这是本设计的重要原则。在对地块现状进行充分分析和理解后,提出了整体生态景观概念:即“生态绿岛”-将基地内最值得保留的水面、池塘和岸边自然天成的植被保护起来,同时利用原有河流向周边延伸与渗透,划分出一个个风格别致的“生态绿岛”,形成完整、均好的景观网络系统,与外河道共同构成以水景为主题、与竹景共生的小区生态环境。

3 规划总体布局“水是魂,岛是核”,本规划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来实现“生态绿岛”的总体构思:

3.1 构建水系

规划时充分利用原有水系(河道、池塘等等),将其重新整合,形成崭新的内部水系。“绿浪东西南北水”纵横交织于园区,形态自由丰富,它们与相对规整的道路体系相辅相成,把整个小区划分成十数个岛式组团,彼此独立却密不可分。

水系的类别可分为纯人工景观水面和结合场地、建筑排水的河道景观两种。前者与水边的高差考虑为0.15m左右以达到亲水性的要求;后者与道路的高差考虑为0.9m左右,含有防排洪的目的。

3.2 构建路网

以规划部门批准的修建性详规中的主体道路骨架为依据,结合园内水系,展开路网设计及组团分布。

水系、路网互为依托:水的围合内敛、封闭;路的围合则外向、开敞。设计中没采用任何一种纯粹的方式,而是让两者互为依托,使封闭与开敞共存。以水为隔,以路为界,有效合理地分出了高层区、多层区、底层跃式电梯房区、townhouse区及休闲公建区等等,不但避免了单纯依靠道路划分的生硬与牵强,更因道路与水系的相互穿引而自然形成的组团布置,增加了整体空间的尺度感、个性空间的识别性与安全的归属感。道路与水共生共存,通过广场、街道、庭院等空间的相互结合、穿插,形成一系列连续而富有变化的空间序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