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沛云硬笔书法五十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5 03:31:09

点击下载

作者:钱沛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钱沛云硬笔书法五十讲

钱沛云硬笔书法五十讲试读:

传递汉字的美丽(代序)

记得几年前,师范院校的一位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被他所向往的一所学校看中,经过试教如愿签约,他认为除了自身教学水平够格外,一手漂亮的板书也助了“一臂之力”。他告诉我这件事后,还得意地加上了一句“我现在写的字就是一张名片”。之后,在一家公司任秘书的友人告诉我这么一件事。单位来了几位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她请他们当场填写履历表,有的说:“不好意思,中文写得难看”。初以为是客气,但接过填好的表格一看大为吃惊,出自这些名牌大学研究生之手的字迹幼稚,间架歪斜,她不禁暗暗感叹:真是惨不忍睹。

一张名片和惨不忍睹的强烈反差,使我想起古人说的“字乃人之衣冠”。一手好字就如同一个人穿上漂亮衣服,使人赏心悦目,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研究生笔下“褴褛的衣冠”反映了当前这样一种状况,在电脑键盘敲击下长大的一代,忽视了书写,字体普遍稚拙,不少人连一些常用的书写笔画、笔顺都搞不清。其实,即使电脑再普及,也不能在所有领域内替代书写,笔尖下所产生的“情”和“意”是电脑无法表现的。这种“情”和“意”是通过优美的结体、和谐的线条组合,让人感受到一种审美的意趣。而广大青少年通过书写训练逐步起到一种“学习迁移”,则更为重要。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练字即“练脑”,可增强记忆;汉字形态复杂,要写好必须专注、细心,培养了做事追求完美的认真态度。所以,在习字的过程中所逐步养成的专一与坚韧的良好习惯,会滋润和影响着整个人生。

从少年时代倾慕语文老师那一手漂亮的板书开始,我就狂热地痴迷上书法,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教了十多年语文,至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幸得到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垂青,我走上了为师范生传授书法的讲坛,为了让这些未来的教师写出一手好字,以自身“美的衣冠”来熏陶下一代,孜孜矻矻,竭尽全力,经于独创出一套高效率、大面积提高学生书写能力的方法,并把它提炼归纳,写成《教你写一手好字》30集教学片,搬上了上海教育电视台的荧屏,连续七年播放,引导莘莘学子逐步掌握汉字书写规律,循序渐进。

在举国上下推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今天,键盘时代更要写好字的呼声日益高涨,“写字应当成为公民的一种文化素养”,正成为大众的一种共识。在此之际,我奉上这本凝聚半个世纪研习与教学心得的小册子,但愿它能传递祖国文字的美丽,但愿更多的朋友经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在笔尖下展示出动人的魅力。壬辰春钱沛云于上海鹤斋

第一讲 硬笔书法,一门古老而年轻的艺术

每个人几乎天天都在用硬笔书写,也都怀着一个美好的心愿,希望笔尖下展现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带给人们赏心悦目的艺术感染和魅力。

大家知道,“软笔”种类有羊毫、狼毫、鼠毫、兔毫等,“硬笔”也是一个大家族,凡笔尖很坚硬的笔都是它的兄弟姐妹,除了我们经常使用的钢笔、圆珠笔、铅笔、粉笔之外,刻蜡纸的铁笔、弯头笔以及竹笔、水笔、蘸水笔都属于“硬笔”这一家子。

在现实生活中,与毛笔相比,硬笔的实用和便捷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当代社会,即使电脑再普及,人们仍将以硬笔作为主要书写工具,因为电脑无法在所有的领域中替代用笔书写。学生用硬笔记笔记,写作文,题贺卡,字迹秀丽工整,笔笔不苟;教师用粉笔写板书,传授知识,条理清晰;更多的是人们用它书写信件交流思想,表达情意,整篇洒脱自如,流畅生动……

在日常生活中,横式书写是最流行的一种格局,然而,以硬笔书写特有的简洁与流畅,也能展示传统竖写布局的另一种艺术天地,如小帧的条幅、对联、横披、扇面以及压在玻璃板下用以自勉或馈赠的警句、格言、诗词。这些竖写小品不仅优雅、小巧、精致,还能激人奋发,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

硬笔书法还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文字的最初诞生,掀开了我国原始硬笔书法的创作历史。据我们中国的传说,文字的创造始于伏羲作八卦,仓颉造字。据《易经·系辞》所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箸(筷子)也;契,刻画也。这就是说,仓颉等圣人们在造字的时候,就开始用尖硬的笔尖在“写字”了。到了1899年,北京学者王懿荣在中药店配药时,见到龟板上古怪的符号后,人们才真正领略了堪称中国原始硬笔书法佳作——甲骨文字的风采。经过考证,这些线条匀称劲挺,结构明朗质朴的文字创作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古人用坚硬的铜刀、铜锥刻写在经过酸性溶液浸泡后软化的龟甲兽骨上。这些龟板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近百年来,已收集20万片,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在4500字左右。郭沫若先生对这些原始硬笔书法杰作给以极高的评价:“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钟王颜柳”,即古代大书家“钟繇、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以下是刻在龟甲上的文字:

之后,毛笔的制造成功,取代了笨重的刀子刻写,这是社会的进步。我国3000多年毛笔书写的历史,造就了各个朝代的书法大家。然而,不能忘记的是,这些琳琅满目、熠熠生辉的历史作品得以从石碑石刻流传至今,大多是“硬笔书家”石匠的功劳。他们把法书的作品勾(空心字)在石板上,用刀凿一点一点再创作而成。

现在,人类历史又向前跨出了一大步,随着铅笔、钢笔等便携的书写工具从西方传入我国,原始的硬笔书法时代跃入了现代硬笔书法时代,这样硬笔又替代了携带不便的毛笔,与快节奏的时代相适应,“硬笔书法热”席卷了神州大地,并与祖国独特的传统艺术毛笔一样,奇葩共存,畅吐芬芳。

常言道,字如脸面。确实如此,广大青少年朋友要在“黄金季节”中力求把字练好。笔者在长期教学、考察和研究中发现,练字的实际作用已远远超过了它的本身,通过练字,可以增强责任心,提高坚持性、自学性和果断性。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书写技能需要较长时期循序渐进地学习,持之以恒的毅力不可缺少。正确书写祖国的文字,不仅有利于工作、学习和生活,也有利于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意趣;同时,在书写练习中,通过一笔一画的运笔,线条的干净利落、点画的清晰明朗,也能起到培养果断气质的作用,这一切作用,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整个人生,铸造着一个成功人士必不可少的文明素质的基石。

第二讲 硬笔书写工具及其表现力

不同的硬笔书写工具会产生不同的书写效果。如何掌握变幻多姿的线条表现手法和驾驭硬笔工具的本领,是学习硬笔书法的重要课题。以下重点介绍钢笔、铅笔、圆珠笔、蘸水笔、弯头笔、粉笔。

一、钢笔

钢笔相传是美国人沃特曼在1809年发明的。沃特曼当时在美国一家保险公司供职,在和一位巨商签约时,因羽毛笔漏水玷污了契约,巨商因此毁约,这使沃特曼懊恼不已,发誓要研制一种能控制墨水流量的笔,以取代羽毛笔。经过多次潜心钻研,他在笔管内装了一根墨水储管,然后用一根极细的导管和笔头相连,使墨水在书写时缓慢而均匀地流出,这样就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自来水笔。

钢笔可以分为金笔、铱金笔、普通笔三类。金笔尖是用黄金、银或铜等原料根据一定比例,科学配制而成,它弹性较好,笔锋触纸有力度,书写舒适;铱金笔用不锈钢原料制成,顶端有耐磨铱粒,其弹性虽不及金笔,但书写也比较舒畅圆润;普通钢笔尖由不锈钢制成,顶端无铱粒,书写易磨损。不论哪一尖笔,都以出水流畅、线条匀润、书写爽滑为佳。所以,要选择一支称心的钢笔,可写阿拉伯数字“8”作检验。顺写、逆写,连续多遍。因为“8”字上下有两个圆环,如笔尖不圆滑、出水不均匀,往往会在转弯抹角处表现出一种拉破纸的“涩”感。

平时要对钢笔注意保养,要养成写完字后套好笔套的习惯,这样可以防止笔尖墨水蒸发干枯,也可以防止万一钢笔从桌上滚下损坏笔尖。另外,一支钢笔要使用固定的颜色和品牌的墨水,不要随意更换,否则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即使要换别的墨水,也一定要将原有的积墨洗净,再吸取另一种。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少年朋友喜欢在坚滑的玻璃上,硬质的课桌、墙壁上去写,这样会直接损坏笔尖,减少钢笔使用寿命,应改掉这个坏习惯。

钢笔书写下笔不要太重。有人喜欢用力揿着写,这样过不了多久就会使笔尖变形。书写时纸下要垫薄本子,以便于发挥笔尖的弹性;再是笔肚内吸满墨水后,先要挤去一二滴,否则写着写着会漏水。

二、圆珠笔

1898年,乔治·A.惠纳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圆珠笔。20世纪40年代,圆珠笔进入亚洲,由于它具有不用灌墨水、使用方便的特点,很快成为人们主要的书写工具。

圆珠笔之所以能书写,主要是靠尖端的小圆珠的滚动带出油墨,粘附到纸张表面而形成字迹。因为是滚动,它的摩擦力比钢笔的滑动摩擦力要小得多,所以它书写时最大的特点是圆滑、坚挺,但也有人感到书写时易“打滑”,比钢笔书写难以把握。

其实,圆珠笔书写时的圆滑、坚挺性能恰恰是一种优势,它可以四面出锋,粗细均匀、浓淡一致,充分表现出硬笔书写“快捷流畅”的特点。

掌握性能,反映特色,要注意以下两点:

1.指力控制,快起快收。滚动的小珠缺乏弹性,笔尖下实笔多,虚笔少,所以要靠手指发力来调节。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感到圆珠笔不要执得太紧,应突出轻重变化,起笔宜轻灵,滑行应快捷,收笔要迅疾。书写干净利索,不能拖泥带水,若在纸上“留”的时间过长,就会油色过浓,重浊呆滞,影响书写效果。

2.纸面光滑,表现力强。在光滑纸面上书写最能表现出圆珠笔油墨的色泽,如果再在纸下适当垫些薄本,主体感会更强,稍稍一按,便能显出如印章中阴文那般入木三分的意趣,如写艺术小帧选择这类纸,效果会更佳。

现在市面上有一种类似圆珠笔一样的水笔,它的储管中用的是黑墨水,尖端的小圆珠滚动带出墨水,书写也十分流畅。

三、铅笔

铅笔是人们最熟悉的书写工具,小学生一踏进校门就开始使用它。

据16世纪德国出版的一本杂志上记载,当时有人把石墨插入木杆作为书写工具,这可能就是原始的铅笔。18世纪末,法国化学家康德奉拿破仑之命经过不断研究,在石墨里加入了粘土,并通过控制粘土与石墨的比例,造出了笔芯质地软硬不同、书写有浓淡变化的最好铅笔。到了1812年,美国一位名叫威廉·门罗的木匠造出了一台能切削木条的机器,这台机器还能将细小的铅条镶入木条内,这就是现在铅笔的雏形。

我们常用的铅笔笔杆上都标有“H”或“B”的字母。“H”表示硬,“B”表示软,“HB”表示软硬适中。初学硬笔书法,以选用软硬适中的“HB”型铅笔为好。硬铅笔(2H、3H)的笔芯太硬,写在纸上太细淡,不易辨认,还易把纸划破;软铅笔(2B、3B)虽然软浓黑,但易弄脏纸。书写时,还要经常转动笔杆,因为笔芯是会不断磨损的,固定一个角度写会越写越粗,使全篇浓淡不一,很不协调。

四、蘸水笔

蘸水笔的构造和钢笔不同,它没有贮存墨水的橡皮管与笔舌,笔尖长大,无笔舌作托,但笔尖弹性比钢笔大,它最大的特点是在重按轻提中能生动地表现出毛笔字的韵味来。

由于蘸水笔笔尖弹性大,当重按时,笔尖张开,墨水下注较多,笔画就显得粗壮;当轻提时,笔尖收合,笔画呈纤细状,所以书写者在行笔中只要轻重提按把握得当,就能够表现出毛笔的风味。

五、弯头笔

为了丰富钢笔书写的艺术性,使其粗细变化更显强烈,从而产生更好的书写效果,人们把钢笔尖折弯成45°角,这样不但能用笔尖写,也能用笔肚接触纸面。这种“弯头笔”也称为“美工笔”。

美工笔笔头可分为“尖”和“肚”两部分。它的笔尖具有“锐”与“健”的特点,利用这一特性,按笔可以写出匀净、坚挺的线条;转笔可以写出流畅委婉的线条;美工笔的笔肚则具有“斜”与“侧”的特点。所谓“斜”,是说笔肚与笔杆约成40~45°斜角,用肚时需要“伏”下笔管书写,执笔很斜。所谓“侧”,就是用笔的侧楞书写。美工笔笔肚底部是一个平面,两边各有一条侧楞,称左侧楞与右侧楞。用肚时,主要是侧笔用这两个“楞”,而不是用平面。

用弯头笔书写,粗细线条对比的反差强烈,细处体现出钢笔字的劲挺秀逸,粗处则能带有毛笔字的圆润浑厚。在使用中只要熟练地调整笔尖、笔肚的角度,会使作品充满艺术情趣。

以下是用弯头笔书写的作品:

六、粉笔

粉笔于19世纪末由西方传入我国,是硬笔家族中的一个成员。粉笔书写有较强的实用性和示范性,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粉笔书写要讲究技巧,运用手腕变化,突出粗细、轻重的不同效果。

书写要以侧锋为主,即用粉笔的小斜面或两个斜面交接的棱角处。由于在书写过程中不断磨损,所以要不断加以调整,边书写边随时捻转粉笔杆。同时,不能长时间揿在一处,不然斜面越“磨”越大,笔画越写越“肥”,势必影响书写效果。侧锋书写,能使笔画流畅自如,显示出快捷的实效。同时,要以中锋为辅:靠手腕运动使粉笔杆基本与黑板垂直,用笔尖贴住黑板。凡写竖画及带竖的笔画都用中锋,中锋行笔能使笔画挺劲有力。在书写过程中,只有不断进行侧锋、中锋的交替变化,才能使字体变化有致。

第三讲 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姿势

要写好硬笔字,就要学会合理执笔,因为它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古人说:“执笔不稳,其字难看”,所以,必须加以重视。

硬笔与毛笔执法有明显的不同。毛笔需要五指执笔,书写时五指齐发力;硬笔则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执笔为主,它有两种执笔方法:一种是钢笔、圆珠笔、弯头笔、铅笔(统称“硬笔”)执法,另一种是粉笔执法。

一、硬笔正确执法

1.三指执笔。位置是拇指略上,食指居中,中指第一节垫于笔杆之后,无名指和小指依次向中指靠拢。三指执笔,聚而不散,在书法上称为“指实”,指实,写起字来才能用上力。

2.三指执笔处,应离笔尖上方约1寸左右。

3.手指向掌心弯曲成拳状,一般可容纳一个乒乓球,这是为了使手指外撑,以便用指端执笔,达到伸缩自如的目的。如果掌心不虚空,执笔必然要死,写起字来就会板滞。

4.笔杆向右侧微倾,使它与纸面成40~50°,笔杆应靠右在食指指骨的根部,即虎口上方的边缘处,比靠在虎口上更利于发力。

5.手掌的右下部与腕部手贴桌面,这样使执笔稳定,运笔灵活,容易把字写得匀称端正。

二、注意纠正硬笔执笔中的四种毛病

1.拇指勾笔式:拇指勾住笔杆,形成虎口紧夹笔杆之态,书写时显得僵硬,不自然。

2.握拳式:手指紧贴掌心,形同握拳,这样使笔只能伸而无法缩,影响了书写的灵活性。

3.食指上移式:食指弯曲上移与拇指相并,甚而移到拇指上方,这样便削弱了食指的控制作用。

4.笔杆垂直式:笔杆与纸面垂直,书写无法达到流畅,也容易戳破纸面。

写字姿势为“头正、身直、臂开、足安”。这就是说,头要端正,不要歪斜甚而伏在手臂上,眼睛离笔尖一尺左右;上身正直,稍向前倾,不要俯向桌面;双臂要撑开些,保持一定距离,两臂如缩拢,会使书写不灵便;双足放平,脚踏实地,不要一前一后,或交叠一起。

常见的错误姿势为:头太靠近笔尖,时间长了会影响视力;身体弯曲,俯向桌面,久了会影响健康;坐得歪斜,本子放歪,字也会跟着歪。

三、粉笔执法

粉笔也是三指执笔,但方式与上述硬笔执法不同。粉笔笔杆基本上横向贴住黑板,笔杆与黑板夹角为20°左右,三指执笔为:

按:拇指前端按在粉笔内侧,由内向外用力。

压:食指前端压住粉笔外侧,与拇指相对用力捏住粉笔。

揿:中指指尖轻压住笔杆,类似吹笛子般压住笛孔。拇指、食指距笔尖约0.5~1厘米。

书写姿势:两脚自然分开,重心落在两脚中间;身体基本正直,手臂悬起,不能用手掌根部去贴住黑板;身体与黑板相距30厘米左右;书写时主要靠手腕转动来调节粉笔粗细变化。身体与板面的距离不宜太远或太近,以手臂书写自如为宜。太近,会影响视线,造成行列歪斜;太远,手臂乏力,接触不着黑板面,致使身体前倾失去重心,从而影响书写效果。执笔的右手臂不应伸直宜弯曲,以保证最大的挥运空间。

第四讲 “轻按”与“提滑”——硬笔书写中的慢与快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一篇读起来普普通通的散文,到了专业演员的手中,通过舞台上富有激情的朗诵,往往会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效果。演员的朗诵之所以令人折服,除了演员的艺术素养外,在表达上则运用了声音高低起伏、强弱变化的语言节奏,这些语言节奏赋予了作品新的生命。同样如此,要把硬笔字写得富有艺术美感,也需要注重慢与快互为交替的细微变化的运笔节奏。

硬笔书写时“轻按”与“提滑”互为交替的出现,就是慢与快节奏的应用。

一、正楷“轻按”的运用方式

1.起笔“轻按”。硬笔正楷书写除了“侧点”之外,起笔都有一个“轻按”动作。这个“轻按”分寸感要把握得当:笔尖触纸只需稍稍用力下按后即向右或向下运行。(箭头表示“轻按”)

2.收笔“轻按”(出锋无“轻按”,如悬针竖、捺、提)。

3.折处“轻按”。

4.钩出“轻按”。

倘若书写时没有“轻按”,即用同一种匀速之力写笔画,那么横、竖线条会如同木棍那样平板,转折的线条就似铁丝弯曲而乏力。

这样的无节奏书写,就像唱歌用同一种声调那样,显得刻板而乏味,而把它们组合成一个个字时,会出现平拖而显得僵硬,含有转折的字却像患上了软骨病:

以成语“光明正大”为例再加以比较说明:“光”有9处“轻按”;“明”有16处“轻按”;“正”有10处“轻按”;“大”有4处“轻按”。

下列为没有“轻按”的字样:

或许有人会感到疑惑,“光明”两字分别有9和16处“轻按”,书写时是否会因有这么多的“按”而延缓速度;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明确,硬笔书写中的“轻按”决不雷同于毛笔,毛笔的起笔、收笔分别有3个和2个动作:

毛笔起笔:(笔锋)向左逆入→落笔,略拎锋→转腕向右运行。

毛笔收笔:(笔锋略按提起)→用手腕带动笔锋向左上回收。

与毛笔相比,硬笔远没有如此复杂,它只是在头、尾处按一下,这是个极短暂的动作。这是由它们特定材料决定的,也充分显示了硬笔书法的实用性。

所以,明白了以上硬、毛笔书写时两个根本不同点后,尽管有十多个“轻按”在同一个字中出现,但我们一旦熟练运用之后,书写速度的快慢变化自然就会掌握得得心应手了。

二、正楷“提滑”的运用方式

硬笔书写节奏中的“慢”是“轻按”,而“快”则是“提滑”了。提滑,是笔尖在轻按后的一个快速滑行,金属尖在纸上的疾行带来了一种刚健之力。(箭头表示“提滑”)

这与软毫触纸运行有质的不同。软毫书写正楷要边挫边推,沉着运行。这种写法好比我们平时抹桌子,手揿抹布作幅度很小的上下移动而向右推进,或作小幅度的左右移动而向下行,这样写出来的字容易“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古人把这种运行称为“屋漏痕”。这就是说,屋顶漏了,一滴水珠从墙壁自上而下滑落,它不会一泻直下,而是沿着壁作左右振幅或下行。如果像擦窗子那样一抹而过,就会轻飘浮滑,这是毛笔书写最犯忌的。但是硬笔书法却要“反其道而行笔”,它需要的是运行疾速以免拖沓呆板,所以,硬笔的“提滑”应该是快捷的。

毛笔运行方式:

这样,在同一笔画中,随着“轻按”、“提滑”的交替出现,节奏感就自然形成了。如写横画,先“慢→快→慢”,横折是“慢→快→慢→快→慢”。当不同笔画组合成一个字时,起伏变化更为频繁,抑扬顿挫的“语调”就渐而产生了。

三、行书中的“轻按”与“提滑”

行书要求更为快捷和流畅,因此书写时“轻按”、“提滑”与正楷有明显不同,“轻按”常省略,“提滑”更快。如横画,起笔即“提滑”,省略“轻按”,在末端“轻按”后向左下钩出;撇、捺两笔正楷书写时均出锋,无“轻按”,行书则“轻按”挑上或回收;横折、竖折中转折处无“轻按”,用圆转替代。

以下是正楷、行书写法比较:(有∘为“轻按”)

第五讲 “快捷”与“减速”——硬笔书写中的刚与柔

对一帧硬笔书法作品的评价,除了整体布局的匀美、单字结体的秀雅之外,书写时是否能做到“刚柔相济”至关重要。

刚健,即一种力度,它的强弱是衡量书作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力度来自“提滑”。这个“滑”字,令我们眼前出现这样一幅景象:当运动员弓身从山坡上风驰电掣般飞快滑下时,他身后的两条轨迹则如同挺劲的平直线条,它没有拖沓板滞,疾行中蕴含刚健流美、飞动潇洒。由此,我们可作出如下推断,凡不含弧度的横、竖之笔都要写得坚实快捷,这是使整体显示挺拔之气的关键。

以下有“△”的笔画不含弧度,书写时加力:

要使整体产生“柔”的效果,书写含有弧度的笔画时,就要求在提滑中“减速”,就好比是车行到弯道处慢行一样,提滑中的平直“快捷”,弧处“减速”,似乐谱中强与弱、高与低的音量变化,产生了悦耳的效果;它又如同高亢的乐符后一个短暂的休止符号,输入了一种轻柔之声,这种慢与快,快中又有慢的反复交替运用,使整体产生了“刚柔相济”的表达效果。

以下有“”笔画含微弧度,书写时稍慢:

再对“文化”两字书写过程作一剖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