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粗鲁:青少年的行为修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5 07:08:09

点击下载

作者:(美)艾利克斯·J.派克博士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拒绝粗鲁:青少年的行为修养

拒绝粗鲁:青少年的行为修养试读:

编辑手记

《论语》中有一句“不学礼,无以立”,讲的是不学礼仪,无以立身。道理清楚明白,人人都能看懂,可真正照着去做的恐怕寥寥无几。古人的礼与现代的礼不尽相同,中国的礼与西方的礼也有所差异,然而,说到底,内涵是一样的,那就是要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这样一来,做事做人都有准则可依,处处有底线,便知道了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即使没人来监督,也不做不讲礼仪、不讲礼貌的事情,人人都这样要求自己,社会秩序会更好,人与人之间的摩擦会更少,岂不美哉?

本书的初衷是,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充满智慧的文字、真实具体的案例、生动精美的插图,帮助青少年培养适宜的行为规范,利用良好的礼仪建立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更好地进行生活与学习。但本书达到的效果却远不止于此,虽然书名中有“青少年的行为修养”,但在编辑过程中,我发自心底感觉到,这本书既适合给青少年看,同样也适合成年人来读。

之所以说适合青少年看,原因在于,青少年正处在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从身体到头脑,诸多方面都在构建、成型当中,其中自然也包括构建适当礼仪的部分。从小处说,拥有良好的礼仪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生活、与人相处;从大处说,如果不在这个阶段学好礼仪,可能会阻碍他们形成正确的三观,破坏他们为人处世的准则,进而对今后的人生也产生不利影响,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书中有关如何应对霸凌和网络暴力的内容就很适合青少年阅读。最近几年,有关校园暴力的新闻不断被爆出,不难看出,来自同龄人的精神上和身体上的伤害已经成为对青少年影响最为严重的暴力。作者在书中介绍了一些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从旁观者角度来说,可以选择勇敢地站出来面对施暴者,帮助受到欺负的同学,这样既制止了前者,也保护了后者;还可以向校方或其他负责机构反映情况,或者鼓励、陪同受欺凌者向成年人求助。从被欺凌者的角度来说,首先应该勇敢面对,对施暴者说“不”,当然应该量力而行,更稳妥的方法还是寻求成年人的帮助,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还应该和伙伴、朋友一同行动,避免一个人独处,这样可以降低被欺负的可能性。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为施暴者提供了一些建议,要求他们反思自己行为的错误,找到引起这类行为的动机,尝试寻求合理的心理指导,改掉自己的毛病。

除了校园暴力,网络暴力也是青少年需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的青少年是在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他们不仅要学会合理使用网络,更要学会如何面对来自网络的暴力。作者认为,网络暴力虽然不会把你打得鼻青脸肿,却会使你丧失自信和动力,这同样致命。最常见的网络暴力是恶言恶语和相互谩骂,除此之外,盗用账号、密码,发送垃圾邮件,冒用个人信息同样不可取。书中给出了应对网络暴力的9条方法,包括不要回应谩骂你的人,举报违规行为,保护好个人和账户信息……对于每日都离不开网络的青少年,掌握这些方法,便可以在“危机四伏”的虚拟世界游刃有余。

之所以说本书同样适合成人阅读,原因在于,不仅仅青少年应该讲礼貌,成年人同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得像风一样,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奔忙,压力重重,无暇顾及那些“无关紧要的礼仪”,所以,环顾身边,到处都可以看到“无伤大雅的行为”:乱扔烟蒂、随地吐痰甚至随地大小便,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毫无秩序,开车上路相互争抢,电影院里交头接耳、打电话,公共场合遛宠物犬不束犬链、不收拾粪便……在这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似乎再也没人在乎自己行为的对错,更没人在乎旁人指责的目光。实际上,成年人应该为年轻的一代做出表率,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行为。

书中有一部分讲述“排队礼仪”的内容,虽然字数不多,却让我很有感触。当同时准备做某件事的人很多时,就需要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进行,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秩序,可就是这简单、基本的规则,做不到的却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无非是只看中眼前自己的私利,践踏他人的权利,枉顾大众的利益,这样一来,不仅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损害了社会效率,因此,学会排队对青少年和成年人都大有裨益。在书中的文字中,作者把插队者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无意识融入型、迷失迷路型、理所当然型、找朋友型、强迫认识型,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插队者毫无疑问都对“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这一点心知肚明,他们是在打赌没人会制止他们。面对这种情况,作者认为,正常排队的人们应该“帮助”插队者,站出来礼貌地指出他们的错误,遇到顽固者时,还可以寻求同样遵守秩序者的帮助,而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在尽到“维护公平的义务”。对于这类“礼仪之争”,我非常赞同作者的看法,在大众的权益因为个别人的无礼受到损害之时,还是应该站出来指正的,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自己应该维护自己的权益,并且有正确的是非观,愿意站出来维护权益时,那些损害他人利益的人,才会有所顾忌。只有这样,礼仪才会深入人心,社会秩序才能进入良性循环。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人,每个人都逃不开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压力,但我们不应该让这些压力成为自己粗鲁行为的借口。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传授礼仪的书,重新拾起我们丢弃的良好礼貌,不再忽视身边的小细节,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做一名合格的、有礼貌的人,用你的礼貌行为去影响身边的其他人,让我们的社会更有礼貌,让粗鲁无处容身。崔毅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写了《拒绝粗鲁》的第一版。那可算是“石器时代”(这个词儿可能你在学校里都没学过)。那可是个非常原始的时代——青少年没有手机,大多数人家里都还没有电脑,不到六分之一的人家连着互联网。

如果有人染上病毒,那可得打抗生素。

那时候没有YouTube视频网站。没有脸书。没有谷歌。

那时候没有推特。没有脸书流行快讯。没有短信。(我不是说过嘛,非常原始。)

哈利·波特都还没有到霍格沃兹魔法学校上课。

没错,那是银河系里遥远的一个时代。但从很多方面来讲,那又是一个黄金时代。政府还能真干些事情。(呃,算是吧。)那时候,北极那地方还有冰。坐飞机之前,也不需要全身扫描式安检。

那个时候,生活真好。但是,空气里还是有着粗鲁的味道。你去外面走走,可能会被那些戴着震耳欲聋大耳机玩着滑板的人给撞上;或者,你会遇上难缠的推销员;在路上走着,你经常会遇上粗鲁的大人。这些大人没有尽到他们的职责教导下一代,让他们学会良好的举止。

如果大人不去教导孩子学习良好的举止,那我就当仁不让了。于是,我决定要为青少年写一本关于良好举止的书。我觉得,本人举止无瑕、专业心理学知识丰富、幽默感极强,一定会成为北美青少年礼仪方面的大师。

于是,我开始写书了。这不是一本枯燥无味的书,教你如何行屈膝礼、如何碾死虫子还要指若兰花。但这本书绝对不是本花哨的书。我想写的是很实用的东西,能够帮助青少年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以下方面问题:

●偏执狂

●打打闹闹

●背包撞人

●换衣间里的问题

●咖啡厅礼仪

●教室生存术

●应对欺负青少年的、粗鲁的大人,还有彻头彻尾的混蛋

●挖鼻屎

●挤青春痘

●馈赠礼物

●参加团体

●崩溃

●交友

●树敌

●跳舞

●放人鸽子

●倾听的艺术

●机敏的交谈

●烦人的室友

●乱闻乱嗅的狗狗

●控制欲超强的父母

●讨厌的博文

●无忧虑地搭家长的车

●偷偷地打哈欠

●超级问候

●臭袜子

于是,书写出来了。其他的事情就成为历史了。数千家学校、数百万个青少年还有他们的家庭,都深受良好举止的无限益处。大家知道,与人为善、尊敬他人不仅是正确的事情,也是聪明之举:良好的举止,对自己好处太多。

我想,我的工作做完了。我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

肯定的。

时间快进到现在。如今的人比以前暴躁多了。被宠坏了的名人;卑鄙的政客;愤怒的驾驶员;广播里的怒言。人类的礼仪修养跌至新低。有时候,你到一所学校里去,感觉自己是去参加《饥饿游戏》的录制现场。

没错,自从我写完第一版《拒绝粗鲁》之后,世界改变了。最大的改变是科技与通信技术。如今的孩子们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的时候,耳朵里就塞着耳机。发信息的青少年常常会撞到墙。家长们纷纷发出警告:“饭桌上不能用电子设备。”如果你问别人,“最重要的另一半”是谁,他们都会掏出手机。

因为这些改变,我知道我必须大幅度更新我的书,以适应21世纪的社会。新版里有以下新内容和改进之处。

新的问卷调查。出版《拒绝粗鲁》的时候,我采访了青少年、他们的父母和老师,问他们对行为举止的看法——好的坏的都问。当时,我亲自阅读了所有的问卷,从第一个问题看到最后一个问题,亲自清点过问卷上画出的千万条铅笔横线,并计算问卷的分数。新版的《拒绝粗鲁》里,我设计了三个网上问卷,分别让父母、老师和青少年来填写。这次,我让电脑帮我分析统计数据,来探究如下问题:如今的青少年以及大人对他人行为的真正看法是什么?你遇到的最粗鲁的事情是什么?如果别人对你粗鲁,你是不是也应该对他们粗鲁?发送色情电子信息是不是不良行为?这些问题以及其他很多问题,在新版的《拒绝粗鲁》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脸书礼仪。你父母想在脸书上跟你加为好友?你是喜欢在脸书上疯传自己崩溃情况的自晒狂?无所不晒的朋友们,不经你的同意就把你的照片也晒出去?你有喜欢乱传绯闻、谣言的同学吗?本书有一部分新的内容,介绍了礼貌应对脸书问题的方法。有一些年轻人还真诚地提出了20条脸书上的“可以”与“不可以”原则。还有“父母使用脸书行为准则”,这东西该给谁看,你最清楚。

发信息小贴士。根据我做的最新问卷调查,如今的青少年最感觉头痛的问题是如何共度与朋友相处的时间——如今,大家都是低头族,看手机发信息。有一位年轻人这么说过:“如果你要跟我一起玩,就跟我一起玩。”大家知道大人对青少年行为抱怨最多的是什么吗?青少年在不恰当的时间玩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如今有太多青少年用手机发送短信和信息,这足以说明这也是粗鲁的行为。本书提供了发信息方面的最新小贴士(何时发,该不该发);如何用、该不该用缩写、笑脸以及网络俚语;如何应对发信息上瘾的朋友;等等。

推特礼仪。在推特上一次只能发送140个词,但却能带来很大的污染。大家随时随地在推送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推特国”里面满是文字垃圾。如果你是推特中的“战斗机”,而你又想在推特街上畅行无阻,那你就应该了解推特街道最新的行走规则。

网络欺凌。网络欺凌的严重程度是真人欺凌的10次方。这得归功于社交媒体和互联网,以前只能被5个人看到的欺凌行为,现在可以被500万人看到!而且,欺凌可以实现匿名实施,无限时播放。新版本的《拒绝粗鲁》给出了应对网络欺凌的建议——不管你是欺凌的受害者、旁观者还是实施者。

机场礼仪。20世纪90年代,当你去机场坐飞机时,如果有人对你全身上下乱摸,你一定会尖叫不已。如今,在“9·11”事件之后,这样的安保措施无处不在。因此,新版本的《拒绝粗鲁》介绍了新的机场礼仪,以及如何确保飞行愉快。

拥抱。拥抱是握手的提高版。如今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地采用拥抱的形式来问候,我们也该谈谈拥抱礼仪的新规则。

以上是新版本的《拒绝粗鲁》的一些主要更新,其他的小更新则随处可见。当然,我们也删除了一些内容,如录像店礼仪、报纸使用礼仪,那是20世纪的事情,该删了。

有些需要更新的内容,如新的语言、技术,还有新的知识:电话答录机的消失和手机语音留言的频繁使用。随着iPod的流行,随身听早已灭迹。网上邀请、帮助病中的朋友、与电脑谈话、打喷嚏的最礼貌方式等,本书中都有建议。

良好的品质,如尊敬他人、同理心、与人为善,还有为他人考虑,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但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时代在改变的时候,行为举止也需要改变,你需要与时俱进。现在,你需要学习礼貌行为举止,版本2.0。这就是本书的目的。第一章 管住自己的举止

大家都不讲究礼仪了,我干吗要讲?

本书是关于行为举止的。如果你觉得这个话题让你想吐,你需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往厕所那边跑。听到礼仪这个词,你绝对可以有很多理由感到不舒服。因为,很多人小时候在学习礼仪的过程中,经常会被骂、被批评。大人们这么做的时候,还会美其名曰“纠正”错误行为。当你被这么批评的时候,大人们说你“没有礼貌”。“用叉子拿。”“吃东西时别说话。”“身子坐直。”“跟我说话时得看着我的眼睛。”“别打岔。”

如果一说让你去学习礼仪,你就想起小狗被送去驯狗学校,我完全能够理解。但是,如果你完全不顾礼仪,最终受伤害的会是你自己。学会言行举止符合礼仪,不仅仅是要懂得不能喝马桶里的水,更要懂得如何处理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很多懂得处理这些关系的人已经获得了成功。他们想要的,他们都得到了,他们自我感觉极好,他们100%都在享受他们的生活。

本书旨在让你成为精通这些关系艺术(和游戏)的高手,成为正确社交行为的专家。本书将为美国的青少年提供以下真实问题的答案,例如:“善行女神已经死了吗?”

罪过罪过。没死没死。她依然住在新泽西州帕萨依克,家里有着花边桌垫,还有两只美丽的猫咪。“举杯喝茶的时候,需要用兰花指吗?”

●不需要了。但是,绝对不能竖中指!

还有以下信息,是你一直想要得到的:

●为什么看你发短信,大人就会勃然大怒?

●别人牙缝里有菠菜,你怎么告诉他们?

●该给上门送比萨饼的人多少小费?

●为什么对那些你不喜欢的人也要友好?

●是谁整出这些荒唐的规则,为什么我们要遵守这些规则?

你会学到:

●如何应对傻瓜。

●如何应对偏执狂的评语。

●如何应对大人的粗鲁评论。

●如何告诉别人裤子拉链没拉上。

●如何在有客人的时候举止得体,让你的父母希望你多带些朋友来家里。

当遇到以下情景的时候,你也会知道该如何应对:

●有人说你难听的坏话。

●有狗在公众场合嗅你的裆部。

●你的两个朋友闹翻了,不讲话了。

●你阿姨连续6年送你手帕当生日礼物。

●你的朋友怂恿你尝点毒品。

在本书中,你还会学到以下内容:

●如厕礼仪中的“可以”14条、“不可以”14条。

●让人喜欢再次向你发出邀请的诀窍。

●穿着得体,印象加分。

●让粗鲁的人收敛的有效方法。

●吐痰、挠痒痒、打喷嚏、打哈欠、咳嗽、打嗝、挖鼻孔还有挤青春痘的较好方法。

如果你的朋友做了以下事情,你也能妥善应对:

●她问你,她是不是很丑。

●她带着严重的问题来找你。

●她拿到了本该属于你的奖励。

你还可以学到:

●招工面试技巧。

●在申请学校的时候,给负责录取的老师留下好印象。

●应对在课堂挑你刺儿的老师。

看了这么多的介绍,你一定在想:真的假的?我从没有想过,良好举止能有这么大的力量,能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和自信。或者,你还是觉得,要学这么多的礼仪真让人头大。你可能会觉得,大家都不讲礼貌了,我干吗要讲?这个问题问得好。讲礼貌对你有什么好处

讲礼貌有以下10大好处:

1.讲礼貌的人会让别人感觉舒服。感觉舒服了,别人比较容易接受你的请求。

2.讲礼貌的人会让别人印象深刻。良好行为让人印象深刻,也会让别人对你有礼貌。

3.讲礼貌的人会增强自尊心。自尊心强的青少年比较容易实现他们的目标。

4.讲礼貌的人会比较吸引人。讲礼貌的孩子比较容易与人相处,容易交朋友。

5.讲礼貌的人跟别人一起生活和学习的时候,比较不会产生摩擦。

6.讲礼貌的人万一跟人有摩擦,不太会跟别人发生打斗或陷入严重的状况。

7.讲礼貌的人是珍稀品种。如今,行为良好的年轻人很少,大人会对他们很爱护。

8.讲礼貌的人会自我感觉很好。讲礼貌的人可以昂首阔步,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行为得体,光明磊落。

9.讲礼貌的人会让别人也感觉很好。你能和他人共同创造一个互敬互爱充满关怀的环境。

10.讲礼貌不费分文。你可以获得最好的东西,而且免费。

绝大多数青少年都需要学习礼仪和良好的行为。我进行问卷调查的99%的青少年都同意这样的说法:“行为良好很重要。”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是尊重自我的表现。”“别人会更喜欢你。”“你怎么对人,别人也怎么对你。”“我想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对人礼貌,比我对人粗鲁感觉好。”

有些青少年同意,行为良好很重要,不过,他们也提出了限制的条件:“要看时间和场景。”“我觉得没必要事事做到完美。”“绝对完美很难做到。”

没错。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做到绝对完美。但是,做到“足够”完美,能够给你带来很多好处。怎么做到呢?以下是问卷中青少年告诉我的讲礼貌的五个最大好处:

1.得到工作。

2.向父母要到想要的东西。

3.获得别人的赞誉和尊敬。

4.跟喜欢的人愉快相处。

5.获得老师的帮助。

青少年发现,讲礼貌、行为良好给他们带来太多的好处:“我让别人先走,鸟屎就不会掉到我头上。”“我很讲礼貌,所以,我妈妈知道我会很负责任,于是,她同意让我养狗。”“我可以到朋友家过夜了。”“我的零花钱多了。”“我家人都称赞我了。”“老师对我更加尊重了。”“在餐馆里讲礼貌,服务员会对你服务得更周到及时。”“在家庭聚会的时候,一位远房阿姨看我如此有礼貌,她给我一张100美元的大钞作为奖励。”“在朋友家吃饭的时候,我在餐桌上举止良好,获得了朋友家长的赞许。”“我打了好几份零工,因为大人想找举止得体的小孩,他们一直都以为这样的小孩不复存在了。”“因为我总是有礼貌、尊敬人,我没有惹上其他青少年遇到的一些麻烦,比如打架什么的。”

如果你还不相信举止良好能够给你带来好处,那就听听以下青少年的话,看看他们不讲礼貌有什么后果:“我被停课了。”“我现在名声不好。”“我别想出门了。”“我对我的寄养妈妈很粗鲁,所以她命令我搬出去。当时我不在乎,现在我非常后悔。”“我说了些伤人的话。”“我以前吃东西时还在讲话。我的朋友后来背着我告诉其他朋友这件事。”“我对老师不尊重,老师也不尊重我了。”“有一次,我想让我爸妈帮我做点事,但是我对他们大喊大叫。他们对我说:‘如果你没对我们大喊大叫,我们可能会同意的。’”“我在八年级的时候跟人打了一架。我被打得一塌糊涂。”“以前每年圣诞节我们都和姑姑一起过。我总是很顽皮、很闹。姑姑死的时候,她有一百万美元遗产,我一分也没拿到。”

大家可以看到,讲礼貌有多重要。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如何学会讲礼貌、有礼仪。现在你已经开始看这本书了,那就别放下它。希望你好好待在家里,在房间里窝上四天,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一遍。不过,千万别强迫自己这么做。这本书的编写方法,就是想让读者可以随时翻到哪里都可以开始看。大家可以根据目录找到自己最想看的内容。请让我再介绍一些背景资料。说到底,什么是礼貌?

礼貌就是一个社会所形成的指导人们如何对待彼此的行为举止的习惯与传统。礼貌有助于去除人类冲动的个性,旨在维护秩序、推广社会价值、巩固人类的积极互动。如果大家为所欲为,不管他人的利益与感受,那将是何等混乱,会带来何等伤害!

由于礼貌而制定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就是礼仪。文化不同,礼仪也不同。在日本,进别人家里必须脱鞋。但如果是在美国,如果你也脱鞋,大家会很奇怪,而且还会捏鼻子。在一些亚洲和中东国家,吃东西咂咂作响是对厨师的赞叹。而在美国,如果你吃东西咂咂作响,那是你要回房间闭门思过的前奏。我们需要知道我们所在的国家的礼貌与礼仪。否则,一个小小的善意之举可能会冒犯他人,也可能带来尴尬的场面。

关于礼仪,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情况:

●礼仪是活生生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比如说,西方国家的孩子,如今已经不需要向大人行鞠躬礼或屈膝礼了。如今的女性所做的事情——开车、搭出租车、穿比基尼——在过去,都算是伤风败俗的行为。有时候,态度、风格、技术的发展与改变,也使某些礼仪销声匿迹(如淑女上马车礼仪),而又会有其他礼仪出现(如使用手机的礼仪)。

●礼仪是要看场合的。比方说,每种文化都有次文化——冲浪者、摩托车党、青少年、公司高管、参议员、音乐家、女性、男性、大人、小孩、弱势团体等。这些次文化通常也有它们的主导规则,例如:在大浪来的时候该谁先去冲浪;开董事会的时候座次怎么安排;去别人家过夜要带些什么东西;如何在主场对待来访的客队球员;在一些特殊场合该如何注意礼仪;等等。同理,青少年在问候、称呼以及语言方面的正常做法,在大人面前就不一定适合;他们在换衣间的做法,在全体学生的大会上也不合适。懂礼貌的人能够理解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要求,并能够准确把握。

●把握礼仪,就跟开车一样,需要不断调整。比方说,在餐馆里,你要帮朋友付钱,这可以算是礼貌的行为。但是,你的朋友可能不让你付,而你又坚持要付,你的朋友依然不让。在某个时间点,如果你能不再坚持,让你的朋友来付钱,这就更加礼貌了。(你瞧,有礼貌竟然还可以带来经济上的利益。)

还有一个事情,是读者会经常听到的,那就是:讲礼貌,能够让别人感觉更加良好。这是千真万确的。但是有时候,讲礼貌的目的是要让别人感觉不舒服!这就是讲礼貌会变得很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有人做了一些种族主义的评论;或者,有人带孩子来你家,却纵容孩子在客厅里乱跑;或者,有人触及你的隐私生活。有礼貌并不是容忍别人践踏你的生活。有时候,那些不友善或者不周到的为人处世方法,需要我们加以制止——当然,我们会很礼貌地制止。礼貌简史

数千年前,人类就很讲礼貌了。在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以狩猎为生,他们需要觅食以防挨饿。这很耗费体力,而且他们得一直在外面奔波。大约公元前9000年,在近东地区,新时代农业的萌芽开始出现。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并且开始畜牧。这就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加稳定,因为人类已经懂得储存食物。生活也变成群居的社区生活,还出现了准备食物和分享食物的仪式。这些仪式人类代代相传。

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最早的关于礼仪的书籍——礼仪莎草纸卷轴——出现了。那是埃及人卜塔福德写的《卜塔福德箴言》,其中记录了很多关于与人相处以及转世投胎方面的好建议。例如,把木乃伊的缠布解开、在金字塔上喷漆是很不敬的事情。这本《卜塔福德箴言》流传广泛。很多宗教学者认为,《圣经》有很多部分都受其影响。

许多世纪以来,礼仪不断演变。比方说,11世纪之前,欧洲人是用手进食的。有教养的人家出来的人用三个手指吃东西——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父母亲是不是会这样教训他们的孩子:“埃瑟雷,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别用整只手去抓东西吃!”

餐桌礼仪的演变丰富多彩。比方说,11世纪的时候,意大利托斯卡地区开始首次流行用叉子进食。当时的传教士对此极力谴责,因为,他们认为食物是上帝所赐,只有上帝的造物——人——才能接触。“埃瑟雷,用叉子。别用手!”

150万年前,直立人就发明了石刀来切割动物。中世纪的时候,绝大多数男人出门的时候要佩刀。刀就悬在他们的腰间,可以快速出鞘,要么是用来杀死敌人,要么是用来切割牛肉。17世纪的时候,餐桌礼仪的最大忌讳是用刀尖来剔牙。据说,德·黎塞留公爵对这种行为非常恼火。他下令,把他城堡里所有刀的刀锋全部磨掉。于是,我们才有了现在西餐桌上的钝头餐刀。

到了13世纪,欧洲出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礼仪书籍。上层社会人士在进入宫廷之前要学习合规的举止礼仪。书中有许多好东西,例如:

在擤鼻涕或咳嗽之前把头转开,不要让鼻涕落到桌面食物上。

不要像猪那样一头猛扑到盘子里吃东西,不要哼哼作响,不要咂咂作响。

最有影响力的礼仪书,可能要数当时住在鹿特丹的古典学者伊拉斯姆斯写于1530年的书了。他觉得,礼貌和礼仪在小时候最容易学好。他的书名叫《文明礼貌好儿童》。那可是畅销书,出版之后的两个世纪仍风靡整个欧洲,是那个年代儿童的必读书。他在书中记载了这样的内容:

要吐痰,请转头,以免吐到别人身上。

坐在椅子上时不要前后乱动,因为容易让人感觉此人在放屁,或是想要放屁。

不可把自己的脏手帕给他人使用,洗干净的可以。

擤完鼻涕不要像要接住头上落下的珍珠和红宝石那样展开手帕。

如果你看这些礼仪古书,你会发现,有些礼仪千年不变(“不要对人吐痰”),有些礼仪则随着科技、经济以及社会价值观的改变而改变。讲礼貌算不算性别歧视?

肯定是的。为什么男人进入室内需要脱帽,而女人可以不脱?这很不公平!

礼貌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以及传统的表现,是社会阶层、年龄、性别以及男、女、儿童的正当地位表现。许多世纪以来,很多文化中都把女性当作弱势群体,认为她们更需要男性的保护。这并不是说,在1.5万年前,坐在篝火边烤棉花糖的一群男人突发奇想:“我们来歧视女人怎么样?”性别差异是由需求产生的。男人出去猎杀野猪,女人在家生小孩、照顾小孩,这样做比较合乎常理。

随着历史的推移,骑士制度出现了,这是专门规定男人应该如何对待女人的制度。这种制度是基于中世纪的骑士原则发展出来的,例如,骑士必须勇敢、有尊严、保护弱者,在电闪雷鸣的时候,不可以全身盔甲在户外行动。因此,勇敢的骑士对柔弱的一方(女性)常常施以保护以及尊敬。有女士到达或离席,骑士会起立;骑士会捍卫女性的名誉、帮女士开门、轻触帽檐、把自己的风衣让给女士穿。

这样的礼仪制度渐渐地发展出20世纪许多基于性别的礼仪。比方说,一位绅士应该给女士让座,帮她搬行李、买单、开车、赚钱、做决策。当时甚至有法律规定,很多事情女性都不能做。在美国,1920年前女性都没有投票权。

还好,时代在发展,几十年来,美国还有其他国家的女性角色在发生变化。女性现在也能执掌权力、管理大企业、开巴士、布道传教、切除器官、开飞机、投炸弹。女孩子也可以约男孩子出去。有智慧的人都知道,女人并非“弱者”,也并不“次于”男人。

社会通常会拒绝改变,而且,经过多年斗争而获得的权利(如女性权利、投票权利),也常常会被那些想走回头路的人尝试破坏。礼仪的发展就更慢了,因为这是由长辈传给晚辈的东西。我们如今正处在一个发生巨变的时代,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正确行为定位,需要我们做出很多努力。以前社会可以接受的礼貌态度及行为,如今的社会觉得很粗鲁或者不符合时代了。

根据如今的标准,某些礼仪仍然存在着性别歧视,因为它的出发点就是基于男女的不平等,并在男女的角色方面有着不正确以及有歧视的假设。但是,礼仪不应该也不需要是性别歧视的。对人友爱,需要一视同仁。

现在,大家对礼仪和礼貌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可以开始讨论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了。(这些都是美国青少年提出的真实问题)。亲爱的艾利克斯:“礼貌不是给势利小人还有那些富豪用的吗?”

根本不是。根据定义,势利小人的礼仪礼貌都很差劲。因为这些势利小人的态度与行为,让别人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就是极为粗鲁的!如果有人因你吃饭用错了叉子而贬低你,那个人才是不礼貌的人。

至于富豪不富豪,我想说,礼貌不是钱能买得到的东西。大家随便观察一下就会知道,粗鲁的行为很容易造成机会的不均等。反之,礼貌的行为是促进社会均衡的巨大力量。

当然,有些礼仪的规则似乎更容易让有钱人来实行(比方说,给调酒师小费,或者给正式餐厅里的服务生小费)。而且,由于那些人有钱,虽然行为粗鲁,却能够比其他人更容易摆脱困境。但是,在餐桌上挖鼻屎,不管他有没有钱,都是令人恶心的举动。亲爱的艾利克斯:“讲礼貌为什么那么重要?看人好坏不是要看他的内心吗?”

没错。但是,如果有人一见到你就被你的表面行为吓到了,还有多少人会继续跟你长久相处,来了解“真实的你”的美丽心灵呢?问卷调查的内容

我们问青少年:“别人对你做过的最粗鲁的事情是什么?”他们的答案是:“有人——

抓住我的内裤,把我提起来。

在我跟他讲话时,完全不理会我。

在我摔跤的时候,对着我的脸放屁。

对我说我太胖了,需要节食了。

散布关于我的谣言。”“我妹妹把东西在嘴里嚼烂,然后吐在桌子上。”“一个染着紫色头发的小孩朝我竖中指。”“有人——

在我背后捅刀子。

把我的肩膀撞向储物柜。

在一大堆人面前抽我嘴巴。

把我欺负得几乎落泪。

告诉我,我这辈子一无是处。”“有一个店员,完全忽视我的存在。”“我把我的秘密告诉一个朋友,并说不可以再传出去,但他还是传出去了。”“我弟弟嚼东西故意不合嘴,故意恶心我。(他16岁。)他进我卧室总不敲门;我妈妈如果贬低我,他总是在旁边帮腔。”“有人——

扯下我的裤子。

挂我电话。

诬赖我,说我做过什么事情。

打压我的想法,因为我的想法与众不同。

假装是我的朋友。”“我弟弟拿了我的东西,还藏了起来。我需要的时候他还不给我。”“有人对我吐痰,还辱骂我。”“有人——

翻看我的私人东西。

让我在朋友面前难堪。

让我久等。

在我走路的时候想绊倒我。

不邀请我去某个派对,只是想让我生气。”“我的朋友说过好几次:‘我有爸爸,你没有’,因为我爸爸妈妈分居了。”“我妈妈偷看我的日记。”“我想跟最好的朋友一起出去玩,但她对我撒谎,说她被管得很严,出不去。后来我发现那天她跟男朋友出去玩了。”“有人在公众场合扮酷,竟然假装不认识我。”“我买了音乐会的门票,要跟一个女孩一起在音乐厅碰面。她从来没感谢过我为她买了票。门票是我好不容易才买到的,于是我有点儿不高兴。她来的时候,竟然迟到了一个半小时。到点了我没进去,因为我怕进去了,她没票就进不去了。音乐会之后,她过了一个小时才来到我停车的地方。我们在停车位那里等了两个小时。”“别人对我做过的最粗鲁的事情?不太清楚。但是,粗鲁的事情就很多了。我们一起玩的时候有人发信息聊天;迟到了不道歉;不对你说谢谢;借钱不还;我让他不要嘲笑我,他还继续嘲笑我;不回电子邮件;在我背后议论我;等等。这些都是小细节,但加起来就是大问题了。”哪些礼貌行为最重要?

根据我们的调查,我们总结了让家长们高兴的20个最佳礼貌行为,希望你多加练习。

1.要说“请”“谢谢”“不客气”“……,可以吗?”还有“对不起”。

2.写感谢信、小卡片。

3.说话时要看对方的眼睛。

4.保持整洁。

5.尊敬长辈。

6.不要打岔。等到该你发言的时候再发言。

7.想怎么被别人对待,就怎么对待别人。

8.要注意餐桌礼仪。(等大家一起开动;咀嚼时要把嘴巴合上;有人没吃完,你不能先离席,请耐心等待。)

9.握手时要有力。

10.对人要有热情。

11.开门要小心;要给人让座。

12.有人对你说话,要答应。

13.别人讲话,要仔细听。

14.要特别关注客人的需求。

15.要说“是”(yes),不要说“呀”(yeah)。

16.不要说伤人的话。

17.想清楚了再发言。

18.他人财物不要动。

19.尊重他人的隐私。

20.只在适当时机、适当场合使用手机和其他设备。

我也问过老师,他们最喜欢“学生的哪些礼貌行为”?以下是他们的回答。

1.会说“请”和“谢谢”。

2.仔细倾听,提问得当。

3.请求帮助时彬彬有礼。

4.对同学和老师都友善、能理解人。

5.自由表达意见,但会注意方法。6.表达歉意时,用真诚心。

7.感谢我对他的教导,帮他理解。

8.学习专注。

9.对自己的外表不感觉自卑。

10.帮别人拉住门,行为周到。

11.慷慨、感恩。

12.手机调成静音、收起。

13.对被刁难的同学会提供帮助。

14.会帮助被排挤的同学。

15.对同学、老师讲话很尊重。

16.对学习的态度很积极正确。

17.来上课时,保持开放的心态。

18.发言之前会举手。

19.会主动给同学或老师帮忙。

20.微笑,有眼神交流。亲爱的艾利克斯:“小孩为什么要尊重大人?”

因为大人也需要反过来学习如何尊重小孩。讲礼貌与“装”

有些人觉得讲礼貌跟“装”没什么两样。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想呢?其实,他们可以认为讲礼貌是“有技巧”“很友好”“很聪明”。“不装”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可能会挑起事端,可能不会给你带来最佳利益。“装”可以维持关系,增进互敬,让别人自我感觉良好,对你也感觉良好。以下是一些“装”与“不装”的例子,你更喜欢听到哪一种呢?亲爱的艾利克斯:“讲礼貌会限制我们的情感,让我们做事情很别扭。为什么不自然一点儿呢?”

人类是很复杂的东西。很自私、很暴力、很好斗;人类也很慷慨、很热情、很爱护他人。这都是人类的特性。如果大家都追随自己的欲望与利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我们的世界会很暴力、很混乱。因为,任何一个群体,不管是一个家庭、一个足球队、一个公司行号或者一个国家,如果大家想要在一起好好地生活和工作,想要做出一些事情,都必须遵照普遍认可的规则来行事。这些规则就是:法律、价值观、期待值、目标、企业管理政策、比赛规则——以及礼仪。

这些规则看上去似乎束手束脚,因为它们限定了人们的“自然行为”。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规则并没有限制个人自由,而是让人能够创造自由。大家仔细想想吧。如果没有规则,大家怎么打棒球?如果没有交通法规,大家在路上怎么开车?如果没有法律,大家在家里怎么能感到安全?如果没有礼仪,大家要怎么跟别人相处而不经常互相打斗伤害感情?你真的想活在能够为所欲为而没有任何限制的世界吗?

人类这种生物,本身带有一点浪漫情怀。请你选择一下:你是想活在一个满是抢夺骚扰的社会,还是一个礼尚往来、互相尊敬的世界?你是想和一个贪婪、无同理心、不友善的人一起生活,还是想和一个慷慨、有同理心、关怀支持你的人一起生活?你是想和一个吵吵闹闹、搞破坏、反社会的人一起生活,还是想和一个安安静静、能提供帮助、友善的人一起生活?你是想吃晚饭时同桌的人不断打打闹闹,还是喜欢安心享受美食和优雅的谈话?亲爱的艾利克斯:“对那些无知的傻瓜,为什么你还那么彬彬有礼?”

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谁会变成好莱坞明星经纪人。亲爱的艾利克斯:“要怎么既讲礼貌又不让别人觉得我做事怪怪的?”

不讲礼貌的人才觉得你做事怪怪的。那些人怎么想,你何必去理会?不讲礼貌可以吗?

可以,但仅限于以下人士:

●年龄太小,不知道什么是礼貌。

●身体或精神上有疾病导致他们无法自我了解、自我管控。

●正在应对紧急情况的人士(消防队员没有时间对挡路的人群说“对不起”)。

●罪行的受害者(抢劫的时候没时间来做人物介绍)。

●孤独的人、没人关注的人,这些人的行为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在自己房间里,没人看见时,可以舔鲜奶油的罐头)。

●大家同意可以不必讲究某些礼仪的时候(比如,跟朋友一起看足球比赛、吃点垃圾食品,这时打个饱嗝没有问题)。问卷调查的内容

我们问青少年:“你对别人做过的最粗鲁的事情是什么?”他们的答案是:“我向朋友借了一套正装穿去参加舞会,但我5个月之后才拿去还。”“我碰到一个人但是没打招呼,因为我忘记了他的姓名。”“我跟一个朋友说我病了,却去另一个朋友家里玩。”“在去舞会之前的几天,跟女伴说不跟她去了。”“我因为对一些小孩子很生气,就踢了他们。”“有个女孩在大厅里跑,我绊了她一下,让她摔倒了。”“我撞上了一个人,我还要他跟我道歉。”“在别人背后讲他的坏话。”“叫别人‘四只眼’。”“我最好的朋友完全不理我了,于是我给她写了一封尖酸刻薄的信。”“我把一只臭袜子塞进别人的嘴里。”“我往姐姐的脸上泼了一杯水。”“我盯着看一个残疾人。”“嘲笑别人是某个团体的。”“我搭上一个男孩跟他聊天,但后来我把他甩了,因为我找到别人了。”“我跟一个女孩说,如果她能够好好减减肥,让人看到她的身材,那她就会很美。”“我跟人约在某个地方见面,而我故意不去。”“别人受伤害的时候,我还大笑。”“我朝老师竖中指。”“我在饭桌上还在发短信。”“公开别人的秘密。”“在嘴里嚼烂食物,然后把嘴张开给大家看。”“我抛弃了儿时玩伴,到一个新团体里去找新朋友了。”“我对妈妈说我恨她,说我希望我是别人的孩子,然后摔门而去。”“我真的没做过粗鲁的事情。这听起来像是在撒谎,或者,我是活在梦幻的世界里。但是,我父母教导我要讲礼貌,我很幸运他们这么把我带大。”亲爱的艾利克斯:“如果有人对我粗鲁,我可以对他们也粗鲁吗?”

对问卷中的这一问题,青少年是这样回答的:

可以。32%。

不可以。68%。

以下是他们给出的认为可以粗鲁的部分理由:“如果有人对我粗鲁,我可以对他们粗鲁,因为……”“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果不对他们粗鲁,大家都觉得你是好欺负的。”“必须显示自己的强硬态度。”

其实,还有另一种选择:你可以不对他们粗鲁。在详细讨论之前,我们来看看其他青少年的选择——“看情况”:“看情况……”“如果对方也是一个学生或同龄人,我觉得可以对他们粗鲁。但是,我们不应该对老师、家长或其他管事的大人粗鲁。”“我几乎不会理会偶然遇见的粗鲁事情。但是,如果有人一直很粗鲁,有时候对他凶一下,让他难堪一下,能够制止他,也能够让他对我尊重些。”“看当时的情况。跟不好相处的人打交道要有耐心,处理事情要成熟,这比较重要。但是,如果对方真是瞎搞胡闹,我想我应该让他闭嘴。”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说“不可以”的青少年怎么说的:“如果有人对我粗鲁,我不可以对他们粗鲁,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又会对我粗鲁,我又需要对他们粗鲁,这会是个恶性循环。”“为什么要把自己贬低到跟他们一样、那么孩子气的标准呢?”“我们应该树立好榜样。那些粗鲁的人看到只有他们在粗鲁,也会觉得他们的行为怪怪的。”“如果你粗鲁了,以后会后悔的。”“如果你针对别人的粗鲁,说了一些积极的话,会有非常积极的反应的。”“负负不得正。三次错那就成了大错了。”

你觉得呢?以粗鲁应对粗鲁,对了吗?在你下判断之前,先看看下面的内容。

如果你觉得要以粗鲁应对粗鲁……

●你可能激发起原本不想粗鲁行事的人。

●你可能卷入一场打斗。

●你可能给自己搞出很大的麻烦。

●你给这个世界的粗鲁程度又添了砖加了瓦。

●你让别人控制了你。

如果你以礼貌来应对粗鲁……

●你终止这次冲突的概率最高。

●你获得你想要的结果的概率最高。

●你赢得他人对你支持的概率最高。

●你散发出信息——没有人能够欺负你。

●你维护了你的尊严。

●你做出榜样,说不定可以改变其他人的行为。亲爱的艾利克斯:“应对粗鲁行为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有两种方法。

1.不理睬。比方说,你站在一个收款处,队排得很长。有人把推车推过来,压过你的脚。他也没有说“对不起”,依然往前推。

你可以对他喊:“你这个傻瓜!走路怎么不看着点儿?”

你也可以完全不理睬他。哪种做法比较好呢?

如果你喊了,那么你就是按下了这个不讲礼貌的人爆发的开关。你自己也可能表现得粗鲁无比,还可能卷入一场打斗。

如果你不理睬这样的野蛮行为,你的脚趾头只是会有点疼痛而已。但是,你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你知道你的行为良好,你完全能够控制自我。并且,你的克制可能引发旁观者的同情。

2.以礼貌待人。有些人把讲礼貌当作软弱。他们觉得要粗鲁一点比较酷。这可是大错特错了。

讲礼貌绝对不是软弱。它是“强有力”的表现。它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可以让你获得尊敬,保护你的权利,制止粗鲁的人进一步的行为,甚至可能会让对方道歉。这样做会使局面完全由你来掌控。

如果讲礼貌的做法有效的话,你可能会问,那为什么大家都不这么做?原因是,这是需要技巧的。需要深思熟虑,需要耐心,甚至需要一些智慧。并且,你可能已经察觉到了,以上技巧如今懂的人不多了。如果你懂了,那就是你的优势了。你的礼貌会让你在很多情况下脱颖而出。

你会在本书中经常看到,如何用讲礼貌的方法来制服对方,并使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维护自己的尊严。总的来说,以礼貌应对粗鲁有两种最好的方法:

方法1:假设那位粗鲁的人是无心的,他本是好意,不是有意粗鲁。

这是一个能让举止粗鲁的人意识到自己的粗鲁,甚至开始道歉的秘密方法。“指责的话语”只会让他们更加容易爆发。“为他人着想的话语”会给他们一个挽回脸面的台阶。例如:

方法2:让举止粗鲁的人为你着想而不是粗鲁下去。

这是基于人性的一种应对方法。没有人喜欢被别人指责或呼来唤去。但是,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别人的礼貌请求而进行合理的调整。问卷调查的内容

我问家长们两个问题,以下是他们的回答:

1.你觉得如今大人们的礼貌程度,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提高了3%。

降低了74%。

没变23%。

2.你觉得如今孩子们的礼貌程度,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提高了6%。

降低了75%。

没变19%。

问问你的父母,看他们怎么说!大家为什么不再讲礼貌了?

原因很多。我在问卷中问家长们,为什么如今的大人们不如他们前一代的人讲礼貌?他们的回答如下:“很不幸,大家似乎认为讲礼貌是软弱的表现。”“现实电视节目中播放了太多不礼貌的行为。”“我们的社会要的东西太多,强调特权。我们的沟通都反映了这样的不良态度。”“科技的发展是一个主要的原因。人们不再面对面地沟通,大家就发发短信和电子邮件,还有实时信息。这导致整整一代人成了低头族,只看他们的手机,而不顾简单的礼仪。”“如今,大家的压力都太大。我觉得我们都在快车道开车,完全没有时间来理会别人、关心别人。”“美国是个文化大熔炉,各种礼仪的观点都有。很多人把粗鲁当作文化的一种‘多样性’来看待。”“我们的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而不是以‘大我’为中心的社会。”“社会越来越不尊重权威。维护礼仪和尊重的传统正在经历着礼崩乐坏的过程。”“人们的梦想破灭了。大家都觉得无能为力,因此对立不断出现。”

当我问到如今的孩子们为什么不像前一代的孩子那么讲礼貌了,他们的回答是:“电视。”“孩子们通过大众媒体看到太多粗俗的内容。”“电子设备的泛滥,加上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随便,大家都不注重礼仪。”“在家里、在学校,大家都不太注重礼貌了。”“如今的孩子们看到太多的公众人物,如体育明星、电影明星、政客们的粗鲁行为,孩子们觉得这样的行为是种潮流。”“家长和老师都偷懒,没有教孩子们礼仪和正确的行为。很多家长希望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而不是家长。”“同龄人的压力。”“孩子们有太多的自由,而缺乏监督。”“活动太多,家庭互动时间太少。”“社交媒体、电视、分裂的国度(‘有’与‘没有’;不同政党;种族;性别;文化差异;等等),年轻人所见到的是粗鲁、不友善的社会行为模式。”

综上所述,大人们认为孩子们的粗鲁行为是社会条件的改变、媒体的不良影响以及大人们疏于管教孩子们的礼仪与行为造成的。那么,我们知道了,年轻人不讲礼貌,不只是他们的错。但是,如果你也变成大人,也继续这样的状况,那是谁的错呢?本章小测

1.你可以不注重礼仪,如果:

a)你对那人忍无可忍。

b)你刚吃了一加仑的烤黄豆。

c)你脾气暴躁。

d)你死了。

2.如果你的孩子表现粗鲁,原因是:

a)他们在家里没有好好被管教。

b)他们在模仿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的不礼貌行为。

c)他们觉得不礼貌是很酷的事情。

d)他们今天很不爽。

3.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教导孩子讲礼貌:

a)他们不乖就打他们一顿。

b)他们不乖,就对他们说:“你们这些混蛋,就不能做点对的事情吗?”

c)穿内裤来餐桌吃饭。

d)以身作则讲礼貌。

4.如果有以下情况,就可以用粗鲁来对治粗鲁:

a)你比对方块头大。

b)你的男(女)朋友在看着你。

c)你喜欢被打得稀巴烂。

d)你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应对。第二章 社交第一课

与人交际的礼仪

除非你是隐士,或是落难荒岛,或是闭关修道之人,否则,你每天都需要与社会有些接触。有些接触很简短,无须了解姓名,比如,帮陌生人拉门,或者把钱交给收银员。有些接触很亲密、很有意义,比如,安慰朋友、跟父母亲说知心话。但这些接触都有一个共同点:在行为上有一定的规则与期待。这些规则与期待指导着所有的行为,从赠送礼物到一起吃饭,从找工作到照看孩子,从问候他人到与人见面。你的处世能力决定了你能否在任何场景下都充满自信,并让别人也感觉放松。如何介绍——基础知识

不管你喜不喜欢,第一印象确实很重要。如果你能在做介绍时应对自如,你就能够给人留下好印象。

自我介绍

这是最简单的介绍,你只要记住自己的名字就够了。在学校里,或在派对上,或者在别人忘了介绍你的时候,你只要向那位想认识的人士伸出你的右手,微笑着看着他(她)的眼睛,说:“你好,我是某某某。”如果对方没有做自我介绍,那你可以说:“您怎么称呼?”

介绍他人

先讲讲成年人的情况吧,比较正式一点。如果由你做介绍,可以这么说:“妈妈,我想让你见一下我朋友‘黏手指’。”之后,就没有必要再说:“‘黏手指’,这位是我妈妈。”人生太短,不需要重复这样的话语。

你也可以这样说:“妈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黏手指’。”如果你时间不多,就说:“妈妈,这位是‘黏手指’。”

如果你觉得双方可能已经认识了,但又不确定,那你就可以把这个介绍用问句的方式提出来:“妈妈,你认识‘黏手指’了吗?”

有时候,孩子不一定随父母亲的姓。如果是这种状况,你在向“黏手指”介绍你妈妈的时候,就说:“‘黏手指’,这是我妈妈,某某女士。”这样的话,“黏手指”就知道怎样正确地称呼你妈妈了。

小菜一碟。

但是,你怎么知道该向谁介绍谁呢?请掌握这样一个原则:把“地位较低”的人介绍给“地位较高”的人。需要先称呼一下“地位较高”的人,如:“殿下,请允许我向您介绍马槽小童西蒙。”“扬琴教授,这是我的狮子狗,帕斗。”

由于谁比谁地位高比较不容易搞清楚,该说什么、什么时候说也不容易搞清楚,所以我准备了下面的列表,可以作为参考。

请不要对地位这样的事情太在意。这并不是说王室成员就比普通人好,女人就比男人好,或者说大人就比孩子好。这只是介绍时候的通常做法,做错了也别在意。如果你介绍的主次顺序搞反了,没人会注意的;相反,他们会注意到,你去做了介绍。他们会赞叹你的所作所为。

当你做介绍的时候,可以简单带一句个人信息,要不然,被介绍的人会看着对方的嘴巴,不知说什么好。

你可以试试这样做:“奶奶,这是我的朋友,亨利·胡迪尼。他是变魔术的。”“古雷尔先生,我想向您介绍我妹妹夏洛特,她是学校话剧团的女主角。”“爸爸,这位是荣·戈梅斯。他是我游泳队的队员。”

大家应该可以看出来,这些加进去的额外信息,为双方的对话做好了准备。但是,不要介绍太多,这只是促成谈话,不要在此时透露秘密。

介绍一对伴侣

一对伴侣,范围也挺广的,可能是恋爱关系、婚姻关系、未婚关系、订婚关系等。他们互相之间的称呼可能是老公、老婆、爱人、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重要的另一半、不重要的另一半,等等。为了避免难以启齿的情况,最好在介绍的时候说明一下他们的关系。比方说:“妈妈,我想跟你介绍我的游泳教练,水先生,还有他的未婚妻,池女士。”“爸爸,这位是我的法语老师,福楼拜女士,还有她弟弟路易十四。”

或者,“希奥,我想跟你介绍胡安,还有胡安妮塔·罗德里哥斯。他们是我家隔壁邻居。”

光看名字,这两人可能是夫妻,也可能是兄妹(姐弟)关系,还可能是父女关系。你可能得根据他们的年龄、长相以及肢体动作来判断他们的关系。如果不确定,你可以在介绍的时候加一句:这是胡安、胡安妮塔·罗德里哥斯夫妇,他们是我家隔壁邻居。如果胡安看上去有85岁,胡安妮塔则中学刚毕业,你可能可以说:这是我家隔壁邻居,胡安·罗德里哥斯和他孙女胡安妮塔。

已婚女性不一定冠夫姓,所以,在介绍这样的夫妇时,需要非常小心。如果你不确定的话,那就直接问他们该怎么介绍。于是,当你把肠胃专家介绍给你好朋友的时候,可以说:“邦果,你见过泰德·夏普和他太太班尼·希兰医生吗?”

有时候,你可以同时介绍两个人,因为他们同属于一个团体,如摔跤运动员。“奶奶,我跟你介绍一下布巴和布多,他们是美国职业摔跤高手。”或者是卖冰淇淋的,“爸,妈,你们见过本和杰瑞吗?”亲爱的艾利克斯:“如果我忘了名字,怎么介绍?”

这很难。“费牧博士,请让我介绍这位,呃,呃,这个……”这样的介绍不行。但是,我们有时候真的记不清别人的名字。如果什么都不介绍,那更糟糕。如果你记不清某一方的名字,可以采取以下三种处理方法:

●坦白

●虚张声势

●瞎编

所谓坦白就是直接说你大脑一片空白。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你开始介绍(爸,这位是我数学课的同学),然后,你转过去对着这位同学说,“对不起,我突然想不起你的名字了。”此时,你朋友一定会说出他的名字的。

如果你是自我介绍,你可以这么说,“嗨,我们以前见过面的,但我不记得你的名字了。我叫某某某。”

如果你想介绍两个人认识,但突然间两个人的名字你都记不起来了,那该怎么办?坦白的方法是这样的,“非常抱歉,我本人对记名字一直不行。我自己的名字要不是绣在内衣里,我都会忘记。你们两位自我介绍一下怎么样?”

如果你不想让被介绍的两个人察觉你忘了他们的名字,也许你会想用虚张声势的方法。你得微笑地看着他们两人,然后说,“你们两位已经互相认识了吧?”这样的方法奏效的话,如果两人不认识,他们就会开始自我介绍了。如果这样的方法不奏效,等到他们转向你,带着期待的眼光希望你来介绍,那你可就尴尬了。

如果你只记得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对另一个人说:“你认识狄更斯太太吗?她是我八年级的英语老师。”如果你运气好,这个人会说:“还没有这个荣幸。你好,我是尼古拉斯·尼克比。”

如果你记不清别人的名字,也可以用虚张声势的方法。你得脸带微笑,伸出右手,说,“嗨,很高兴又见到你了。我是某某某。”然后,你希望对方能够告诉你他的名字。

骗人的招数不太好,但是,有时候也有必要用一用。你得编一个紧急事情出来:“天啊,我的狗狗咬了小沙鼠了。”你一边逃离现场,一边说:“你们自我介绍一下好吗?”

介绍一群人

有些时候需要进行团体介绍。比方说,你表弟跟你去和几个朋友一起看电影。如果你们一共就几个人(比方说,少于5个人),你可以一一介绍。如果人数很多,那么等一一介绍完,电影都要放完了。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做个团体介绍比较省事、省时间。“嗨,各位,这是我表弟阿弗莱德·费都其尼。从罗马来的。”

阿弗莱德可以面带微笑,说:“嗨。”其他人就报以微笑,也说“嗨”“你好”。也可以有肢体动作,挥挥手,友善地敬礼,或者轻触帽檐,只要能让阿弗莱德觉得受欢迎的都可以。在这样的非正式场合就不太需要握手或者起立了。要和阿弗莱德讲话的人,应该先自我介绍一下。亲爱的艾利克斯:“为什么要握手?”

古埃及最早的象形文字记录的握手,是在公元前2800年左右,一位神灵把权力通过握手交到法老手中。米开朗琪罗在梵蒂冈西斯汀教堂天花板上的著名壁画里,也有一个类似的动作,那是上帝的手伸向亚当的手。在电影《外星人》当中,埃利奥特跟外星人的手指接触也很类似。

需要握手的另一种可能原因是,在以前,陌生人之间互相接触时会带有怀疑。男人通常是右手持刀剑,他们需要确定没有威胁了才会把刀剑收入鞘中。然后,他们可以互相握手来表达友谊和善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女人之间直到近期才开始握手。)

如今,大家握手是因为这已经成了传统。很多体育团队、同龄团体还有兄弟会都会有特殊的握手方式,这源于中世纪的辨别信使以及密探身份的方法。同龄团体内部有特殊的握手方式,这完全没有问题,但是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觉得有被排挤的感觉。

各国的握手方式不同,正好证明了各国习惯的不同。美国家长教孩子握手时,表示不要软趴趴地“像条死鱼”!在其他国家,如中国、日本、土耳其以及其他一些阿拉伯语国家,轻轻握手比较好,太用力则是粗鲁的表现。有些人握手时快速地摇动几下,就几秒钟;有些人握手时间较长,甚至把左手也搭上去。在某些文化中,握手的时候,还可能会伴随亲吻、鞠躬、拍肩背等动作。还有一些规定,如谁先伸手、女士需不需要起立、男人与女人可不可以握手、肢体接触的程度,都取决于是商务会面还是私人见面。哇!真不容易啊!要一一列举各种可能的情况,恐怕得做一张很大的表格。你有三种选择:(1)不出国旅行;(2)出国之前,做点功课,了解一下当地的风俗;(3)注意观察别人怎么做,然后跟着照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