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勇敢越青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5 07:20:39

点击下载

作者:(日)松下幸之助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越勇敢越青春

越勇敢越青春试读:

创刊致辞

2014年既是我的祖父松下幸之助的一百二十年诞辰,也是他辞世的第二十五年。至此,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PHP的创立者幸之助的思想,敝社除了出版幸之助的亲笔著作外,也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广泛地介绍其事迹、演讲、人生哲学等。

去年年底,幸之助的代表作《道路宽广》,自初版已过四十六年,累计发行突破500万册。想必很多人感兴趣的,还是幸之助自己的著书吧?我们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创办了“松下幸之助丛书”。我们从已发行的单行本和文库本中挑出一些主要著作,尤其是经管部分比较容易上手的,作为系列,进行了整合和再版。若祖父的著作能够让大家收益更多,我将感到非常欣慰。PHP研究所会长 松下正幸2014年3月

自序(旧版)

此番,讲谈社强烈建议我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是什么成就了今天的我,尤其是希望能给年轻人一些总结。这些年,我应邀出版了数册作品,除了感到幸运之外,能够得到好评,既感动又担忧。我并不擅长写文字,原本没想过要出书,但在一次次的邀请下,竟也陆陆续续出了一些。

要说自己的经历,我感到很难。不过,年轻人肩负着未来日本的繁荣,作为一名日本人,如果我的人生经历能够对他们有所帮助,哪怕很微弱,我也感到十分幸福。

最后,由衷感谢讲谈社的山本康雄和涉谷裕久,使得本书能够付梓。松下幸之助京都·真真庵

本书初版于昭和四十一年(1966年),是松下幸之助专门为年轻人写的。在这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我们怎样才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呢?怎样才能一直保持开创人生的热情、从日常生活中学到更多东西呢?这本书里有许多这样的经验之谈。

松下幸之助去世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如今,他已跻身“历史人物”之列。而在当时,他是日本最有名的企业家之一。首先让“松下”名扬天下的,是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公布的富豪榜—松下幸之助在昭和三十年(1955年)首次登上富豪榜的第一名,到本书首次出版的十一年间,他共荣获八次第一名、三次第二名,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富豪”。

尽管松下幸之助如此富有,但却不曾招来民众的嫉妒,反而赢得了大家的尊敬。这是因为,松下幸之助是贫苦出身而获得成功的“日本梦”的体现者。另外,松下电器(现在的Panasonic)在自身发展同时,还以促进全社会的繁荣、幸福为目标,并付诸实践—这种“松下经营哲学”已经深入人心。

所以,松下幸之助获得了包括年轻人在内的广泛支持。昭和三十九年(1964年)6月4日,《每日新闻》公布了年轻男女们“最尊敬的人物”问卷调查结果——松下幸之助在在世的日本人之中排第一,在总榜单上(包括外国人和已经去世的人)排第八。如果以工薪家庭的男孩为调查对象的话,松下幸之助在总榜单上则高居第一。从那时起,松下幸之助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升学应考杂志和漫画杂志上。《越勇敢越青春》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版的。

此书以松下幸之助自己撰写的座右铭开篇,字里行间尽是他不想失去年轻朝气的恳切愿望。在书中,松下幸之助面向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讲述了年轻人应有的气魄和热情。其实,这些话对于逐渐忘记“保持年轻心态”的人们也具有鞭策作用。因此,我们希望,不仅是年轻人,其他年龄层的人也能拿起这本书,加入阅读“松下幸之助丛书”的队伍中。

希望此书对各位读者的人生和工作有所启发。PHP研究所经营理念研究本部2014年3月

前言 致风华正茂的你们

青春,

是拥有一颗年轻的心。

坚持信念,满怀希望,

鼓足勇气,不断创新,

青春就会永远属于你。[1]

这几句关于“青春”的感言就贴在京都真真庵一面显眼的墙上。我每周都要去一次真真庵,一天看上好几遍,反复诵读,不断回味。

今天刚出生的婴儿,十年之后,会变成十岁的少年;二十年之后,会变成年轻力壮的二十岁青年;五十年之后变成五十岁,八十年之后变成八十岁……我们的年龄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增长的,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在这一生中,我们会经历幼年期少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你也一样,正在经历、或者即将经历这些人生阶段。

那么,在各个人生阶段中,最宝贵、最有魅力的是哪个时期呢?——虽然各个时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且每个人的体会、看法和想法也各不相同,但我还是会选择年轻而满怀希望的青春时期。

前不久,我出席一个成人礼。走到讲台上发言时,我看见台下密密麻麻地坐着几千位年轻人,心中生出无限感慨:真令人羡慕啊!那天,我情不自禁地抒发起了自己的感想:“如果可以回到你们这个年龄,我愿意舍弃自己拥有的一切!”

青春时期,不仅身体年轻,精神上也朝气蓬勃,满怀着无限希望和远大理想。青春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

虽然古代先哲曾说过: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年有老年之乐,老年有老年的生活。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永葆青春,而且,我相信自己能做到。诚然,身体逐渐衰老是无法避免的,但心态是可以自己调控的。我深信,真正的青春,属于永远力争上游的人,属于永远忘我劳动的人,属于永远谦虚的人。

无论何时,我都不想失去朝气——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恳切愿望。最近,这一愿望变得越发强烈。因为我深切地体会到,工作中保持年轻的心态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我开始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开展对人的研究,希望为社会尽微薄之力——即“PHP”(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研究——要做好这项研究,同样也需要一颗年轻的心。所以,我需要符合这种心境的座右铭来勉励自己。前不久,偶得灵感,就写下了开篇的那几句感言。[2]

后来,我碰见了松永安左卫门先生。松永先生虽然已经九十岁高龄,但仍在担任电力中央研究所的理事长,精力充沛地工作着。而且,他的话里总是充满朝气——充分体现了我写下的那几句“青春感言”,让人觉得他永远是个年轻人。于是我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也能像他那样永远年轻下去。

前不久,我把自己的“青春感言”写在彩色纸上,赠送给全国各地的销售商们,希望他们也能永远保持青春的朝气,斗志昂扬地工作。

我想,本书的读者们,大概和我的儿孙辈一样年轻,还在青春里神采飞扬、肆意挥霍。你们还置身其中,而我已经老去,所以,或许你们很难像我这么深切地感受到青春的可贵。正如人们常说:要等到失去以后,才会真正懂得去珍惜。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由衷地告诉各位读者:我即使到了眼下这把年纪,仍然愿意付出一切来换回青春,可见青春是多么宝贵啊!

而你现在拥有这宝贵的青春——我在座右铭里无限向往、想极力挽回的青春,你正轻轻松松地拥有着。你的每天都如此宝贵。那么,怎样才能有意义地、充实地度过每天呢?接下来,我就和大家一起来分享我自己的想法和体会。第1章你要感谢自己曾经受的苦人生的第一桶金[3]

明治二十七年(1894年)——正值日清战争期间,我出生于和歌山县。今年(昭和四十一年,即1966年)我已经七十一岁了。最近,经常有人邀请我去演讲,而且每次都让我给年轻人讲讲自己从小所吃的苦。

我自己倒不觉得曾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累,有过多少难熬的日子。因此,我最怕说这个了。但为了不辜负对方的期待,我还是会说一两件自己记忆中的往事。

本书的读者想必也想了解一些我的成长经历吧,所以,干脆就先从自己最不擅长的开始写个一两件吧。写出来,我自己心里畅快些,对于第一次看我写的书的读者来说,也能增加一点儿亲近感。

六十多年前,我在店里当伙计。记得当时我才九岁,读小学四年级。那年秋天,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我不得不出去找点儿活干,免得全家都挨饿。因此,小学还没读完,我就退学了。这在现在的你们看来,似乎很不可思议吧?不过在那会儿,这是很平常的事。

父亲介绍我去了大阪的一家店铺当伙计。母亲送我到当时刚建成的纪之川车站,让我独自一人搭火车去。她很担心,哭着拜托邻座的人:“这孩子自己一个人到大阪去,路上还请您多关照啊。”

看着母亲悲伤的神情,我很难过,但生来第一次坐火车的新鲜感又让我兴奋不已。总之,当时的心情很复杂,可以说是悲喜交加。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别,因此,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日子——11月23日,我十岁生日的四天前。

不久,火车启动了,不断变化的沿途风景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很快就让我忘掉了离开母亲的悲伤。到了大阪的难波车站,我兴冲冲地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人力车——它们是我对大阪的第[4]一印象。随后,我来到了船场的火盆店,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打工生涯。九岁,一个人离家外出当伙计——现在大家可能觉得难以置信,但在六十年前,这样的事一点儿都不稀奇。那个时候,我虽然年龄小,但年龄小有年龄小的事情可做,我当时的工作就是给人带小孩。

刚开始,每天晚上睡觉时,我都忍不住哭得稀里哗啦的。我在家排行最小,之前一直是母亲抱着我睡觉的。现在忽然跑到大阪来当伙计,一个人睡在火盆店的二楼,每到晚上自然就格外想念母亲温暖的怀抱。就这样大约过了两个星期,眼泪都流干了。有一天,店铺老板让我过去一下——我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那天是12月15日——他递给我5钱白铜币,说:“给,这是你的工钱。”

我吓了一跳。在那之前,我每次向父母要零花钱时,他们都会给我1文钱的开孔铜币。1文钱能买两颗糖——这是我下午的点心。而5钱白铜币(相当于50枚1文钱铜币),我是从来没见过的。我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拿这么多工钱。这笔对当时的我而言堪称“巨款”的工钱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晚上睡觉前,我都会拿出来数一数,然后压在枕头下,半夜醒来再去摸一摸,确认还在才能继续安心入睡。

人的欲望真是不可思议的东西。自从领到5钱白铜币之后,我就没怎么哭鼻子了。我想要赚更多的钱,这个欲望让我逐渐淡忘了离家的痛苦。因此,除了带小孩,我还兼做打杂——擦火盆。那是一种带木框的火盆,需要先用砂纸磨,再用木贼草擦,非常费劲。

冬天时,我的手被磨破了,伤口又红又肿,早上擦地板时水渗进伤口,那种痛对于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似乎有些残忍。不过,对于在贫困中长大的我来说,这些活儿都不算什么。

当时,有位一起干活的大哥总是满口怨言,不是伙食差就是活儿太重,但我从不抱怨。因为我知道,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必须拼命干活,而抱怨,只会浪费我的时间,消磨我的斗志。那时虽然小,但我已有了这样的觉悟,这对我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火盆店当了三个月的伙计后,因为老板决定转行,就把我介绍给了同在船场开自行车店的朋友:“小幸吉就交给你啦。”——我在火盆店当伙计时,他们都管我叫“小幸吉”。在苦难中坚强

我转到自行车店继续当伙计,前后大约做了六年。这家店主要经营自行车销售和修理业务。那时自行车可是个很稀罕的玩意儿,刚开始普及,价格也不便宜。

那六年,我平时完全没有休息日,夏天5点钟就要起床,冬天则可以多睡半小时,5点半再起床,一年只放两次假——过年和盂兰盆[5]节。不过,因为当时这是常态,周围人也都这样,所以没有人觉得这是不合理的。我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我每天早早起来打扫店铺、洒水、修理自行车,倒也不觉得有多苦多累。

时隔将近六十年后的今天,每年春季,新学期开始,从小学生到大学生,一个个都穿着新衣服,顶着带有闪闪发亮的校徽的帽子,兴高采烈地向学校走去——每当我看见这样的情形,就会忽然想起自己当伙计的日子。

对于小学中途辍学去当伙计的我而言,“学校”“学生”这样的词汇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自行车店对面的那户人家有个和我一般大的男孩——冬天的早上,当我一边向冻得通红的手呵着气,一边用扫帚和冷水清扫店门口时,对面的男孩扔下一句“我走啦!”就兴冲冲地上学去了。我停下来,看着他开心的背影,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心中的羡慕之情无以言表,“想去上学”的愿望在我心中就像一团火,变得无比强烈,烧得我很难受。每每这种时候,我就会安慰自己:“我和他身份不同,再怎么想也是没用的。唉,死了这条心吧。”然后用冰冷刺骨的水把抹布洗净、拧干,继续干自己的活儿。与其漫无边际地空想,不如实实在在地擦地,至少后者能领工钱。就是这种朴素的想法,支撑着我一直脚踏实地地工作。

后来我对电器产生了兴趣,就进了一家电灯公司当实习工,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结婚后,我决定自己创业,生产电器。在这个过程中,我算是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但回过头去想想,当伙计的那六年是非常宝贵的,尽管那六年我一直重复地干着几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活儿,但我很清楚,那就是我的工作,是需要我认真对待、努力实践的工作。这个觉悟影响了我一生,让我无论做什么,都能百分百地去投入、去实践,而不是空想或者抱怨。

还有一点令我受益终生,那就是,我隐隐约约懂得了事物的价值。例如一张纸,倘若没有认真思考的话,往往会随便扔掉,毫不吝惜。但是,即便寻常如一张纸,只要考虑一下其中隐含的价值,我想很多人也不会随便扔掉的。俗话说:“每一颗米都凝聚了天地之恩。”也是一样的道理。

然而,如果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就算我们诵念一百万次,也很难真正懂得一颗米的价值。由此,我又想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获得某种经验,比思考本身更具价值。

糖是甜的,盐是咸的——这谁都知道,但并不是仅仅通过讨论、思考就能知道。想知道甜、咸的滋味,首先要自己尝一尝。“体验”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就算一个人每天都去上游泳课,上了很多年,对游泳的要领掌握得也很到位,但是,他从来没有下水实践过。那么,当把他丢进水里时,估计仍然会“咕咚咕咚”地灌一肚子水吧。当今社会,像这样缺乏实际体验而空发议论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能脱离实践体验,包括搞研究。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学生们换上新衣服,精神焕发,令人欣慰;与此同时,毕业离校的大学生们背上行囊,各奔前程。每每见此情景,我总是忍不住想:加油吧,年轻人!你们将遇到各种未知的、严峻的考验,希望你们坚定步伐,不妥协、不气馁,在苦难中坚强,在奋斗中收获,在每一分脚踏实地的努力中让青春大放光彩。从100%到150%

小说家山崎丰子描绘大阪女人的魄力时这样写道:

在顺境中发挥出100%的能力是很正常的,而在逆境中,或许只能发挥出70%、60%。但是,我要发挥到120%甚至150%—— 这就是魄力!

事实上,这里说的不仅是大阪女人,也是大阪商人自古以来的特质。

从前的武士为什么厉害?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严格训练。我在店里当伙计值夜班时经常看书,记得有一个关于徳川

[6]光圀的故事。他从七八岁就开始接受武士的训练,有一次,他正在听大人们讲各种怪谈,父亲德川赖房突然对他说:“你现在去某某刑场,把挂在那里的人头取回来!”光圀的回答干脆而坚定:“遵命!”随即独自一人消失在黑夜中,并且很快就把人头取回来了。在这样的训练下成长起来的他,在关键时刻也能处乱不惊、坦然自若。

大阪船场的人们在经商方面也进行过类似的训练,所以即使遇上经济不景气,也不会惊慌失措,而是将其当作一次极好的机会,充分发挥从小训练的得来的技能,迎难而上。而那些缺乏魄力的人,遇事则往往悲观、焦虑,三两下就被击垮了。

这种魄力,需要从小教育培养,并且通过环境不断熏陶,逐渐成为常态,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我在大阪当伙计的那几年很辛苦,后来自己创业了更辛苦,但正是这种种磨练,让我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了锻炼。

从前去船场的店铺里当伙计是需要各种条件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例如要有人介绍、推荐,或者是有过人的资质等。可以夸张一点儿讲,天下所有能人都汇集于此,而经过与众不同的训练,最后走出来的商人一个个都魄力非凡。于细微处磨炼功夫

我从九岁开始就在船场的店铺里度过了我的少年时期,虽然没能如愿去上学,但通过那六年的积累,我得到了在学校里无法获得的教育——成为一名商人必需的基础知识、态度和基本要领。

举个例子。我十三岁时——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初中二年级——成功地卖出了一辆自行车。那个时候汽车还没有普及,自行车在当时就相当于今天的汽车。当然,我不是来炫耀的,我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通过卖自行车这件事所学到的东西。

当时,船场里有一家很大的蚊帐批发店。一天,那边打电话来说想买辆自行车,但是掌柜不在,让我们先送一辆过去看看。老板就对我说:“具体的生意等对方掌柜来了再谈,你先把自行车送过去吧。”

在送自行车的路上,我冒出一个念头:我要自己把这辆自行车卖出去。

到了蚊帐店,见到店老板,我先是礼貌地说:“我把自行车送过来了。”然后拼命向他介绍起自行车的用途来。店老板大概觉得我有意思,就说:“你这小孩还挺热心的嘛。好嘞,那我就买了吧,不过要给我打九折啊。”

我欣喜若狂,“不能打折”的话自然说不出口,于是,我答应说:“好的,我回去告诉我的老板就行。”然后一路得意地扛着自行车回到了店里。

首次出战,年幼的我难免求胜心切。回去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告诉老板:“已经卖掉了。他们同意买啦。”

老板有些意外:“是吗?不错嘛!卖了多少钱?”

我据实汇报说:“他们让我打九折,我就给打了九折。”

老板的脸色猛然暗了下来,他责怪道:“他们说打九折,你就打九折啊?怎么能一下子就松口呢?”他的意思是谈生意需要讲些技巧。他又告诉我,就算我同意打九折,也不能立刻就答应,而是得先说打九八折、九五折、九三折。末了,他让我再去一趟蚊帐店,就说只能打九五折,不能更便宜了。

假如我按老板吩咐再去一趟的话,结果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总之当时我没去。本来自己卖出了一辆自行车,正满心欢喜呢,老板却让我回去抬价,我实在感到为难,躲在店铺的角落里哭了起来。

老板说:“这样可做不成生意,你必须再去一趟。”

我都已经答应别人了,出尔反尔的话,我说不出口。事情就这样僵住了。碰巧,那家蚊帐店的掌柜过来了,说:“不好意思,我来晚了。老板让我问问,自行车能给我们打九折吗?”

我的老板向他说明原委:“其实幸吉从你们那里回来就一直哭嚷着说要给你们打九折。这不,我正骂他来着呢。这小鬼,怎么胳膊肘往外拐呢!”

掌柜回去大概把事情告诉了蚊帐店老板,总之,他们的老板同意按照九五折买了。

于是,我把那辆自行车拾掇一番后,又给送了过去。蚊帐店老板对我说:“听说你家老板不同意打九折,你就哭着求他?小小年纪,还挺讲信用啊。这样吧,只要我这店还在,你们店也在,我需要自行车就跟你买吧,就当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啦。”

之后的两三年,我一直在自行车店当伙计,而那位蚊帐店老板也确实都在我那儿买的自行车。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就是在这样的磨炼中,我渐渐领会了经商的秘诀,以及一个商人应有的言行举止。

例如,有时老板会让我去他的朋友家或是客户那里,临走时,老板娘就会叮嘱我:“去别人家里,首先要打招呼,不能闷声不吭,这是最基本的礼貌。”

就这样,从鞠躬行礼到进出家门的动作要领,我都一一记住了。去了老板指定的地方以后,我也会认真记下对方交代的事情,回来据实传达给老板。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实践,我逐渐掌握了作为一名商人应该有的态度和言行。直到现在,我都很感谢当时学习的那些烦琐而复杂的规矩。我后来之所以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在船场的学习有着莫大的关系。

六年里,除了每年过年和盂兰盆节两次假期之外,其余时间都要工作,但我并不觉得辛苦,反而有一种期待感——上床睡觉时,心里暗暗算着:再过三个月就过年啦!于是心情就变得格外好。我还经常梦见过新年的情景。

诚然,和现在相比,当时生活之艰苦是不言而喻的,现在的年轻人或许都理解不了。但我认为,那种对待生活的劲头、对待工作的魄力,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值得尊重的。第2章不管结果如何,先努力了再说付出要配得上期望

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乘坐火车,是九岁那年,也就是自己一个人去大阪的时候。在难波车站前,一排排的人力车,我看得目瞪口呆。十年后,汽车仍没有出现,车站前也仍排着许多等待拉客的人力车。年幼时,我惊讶的只是居然有这么多人力车,而长大后,我却因为一件事而对一位车夫肃然起敬。

那天,我看到一名乘客下了一辆人力车,然后递给车夫20钱。当时的车费是15钱左右,乘客转身就要走。

那车夫二十四五岁的样子。他连忙拉住乘客的衣袖说:“请等一下,我给您找钱。”

乘客说:“不用找了,给你吧。”

在当时,乘客给小费的事时有发生,大多数车夫都会高高兴兴地收下。然而那位车夫却一脸严肃地说:“这钱我不能收,请拿去。”“给你吧。”“不,不用。我不能收,请您拿回去。”

……

两人在那儿推来推去,最后还是乘客收回了那5钱找零才算完事。

听说那个车夫后来混出了名堂,不过这是后话,反正当时他那种[7]态度使我深受感动。算起来,这事距今已经有五十年了。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出15钱的力气,就收15钱的报酬—这种工作态度的背后,是内心的充实、强大和正直。而现在有很多人,总是抱怨付出多而回报少,我想问:你的付出,真的撑得起你所期望的回报吗?

后来我进了大阪电灯公司,也就是现在的关西电力公司。我当时[8]比你们现在参加成人礼的年纪还小四五岁。我时常想起那个车夫,也时常告诫自己,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像他一样脚踏实地。

工作一阵子后,我辞职开始自己做生意。起初,我开了个小工厂,做的是小买卖。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在资金上、人员配备上、制度管理上,我都遇到了困难,情况一度十分糟糕。庆幸的是,那时我年轻,什么都不怕。而且我始终相信,自己没有获得预期的回报,不是上天不公、社会不公,而是付出还没能撑起自己的期望。所以,即使在最低潮的时候,我也一直坚持“脚踏实地”的经营方针,渐渐获得了合作者和消费者的信任。

如今已经五十多年过去了,承蒙各方朋友的支持,我的事业也算是蒸蒸日上。我想,这正是大家对我“从不谋取不当利益、脚踏实地地经营”的认可。当然,这也要归功于那位年轻的车夫,是他的品质一直激励着我。

各位读者,你现在正从事什么工作呢?或许有人还在上学吧?年轻的时候,我们对自己总是充满信心,我们会拍着胸膛保证将来绝对不会唯利是图,不会投机取巧,不会谋取意外之财……然而当我们真正深陷窘境,是否还能如当初自己许诺的那样光明磊落、正直勇敢?

逆境能锻炼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勇敢的人,把逆境当考验,始终保持热情,紧咬牙关,一步一个脚印,走得艰难却也坚实。懦弱的人,总在试图寻找捷径,或梦想不劳而获,唯独不敢直面困难,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各位即将或者已经走上工作岗位,我希望你们始终坚持初心,越是遇到复杂的局面,就越要时时回顾当初那个血气方刚、热情澎湃的自己。你要相信,困境是暂时的,付出和回报是守恒的,你所得的回报之所以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是因为自己的付出还不够多。意外发现的天堂

我经常听一些年轻人说羡慕别人的工作:在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羡慕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画着图纸的设计师;昼夜倒班的人则羡慕那些每天按部就班、朝九晚五上下班的人;而按部就班的人又羡慕那些旅行摄影师,觉得他们的工作真是又精彩又有趣……总之,无论别人做什么,好像都比自己正在做的工作更好、更有意义。

真的是这样吗?在寒冷的冬天,我们总是盼着天气快些转暖,觉得夏天好;然而当酷暑来临,我们又会觉得夏天真讨厌。你一定也有这种感觉吧?其实,冬天和夏天既各有不足,也各有妙处,只不过很多人都习惯地认为,眼前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

究竟怎样才能始终保持干劲十足?在大阪电灯公司工作三个月后,因为很快就掌握了工作技能,我从一个实习工变成了正式工。这就意味着,我是一名施工人员,必须独立完成工程。

电路施工是个辛苦活儿。只要接到任务,不管什么天气,不管现场有多脏、多危险,都必须立刻开工。我常常在呼啸的寒风中爬上电线杆,或是在炎炎烈日下爬上屋顶。那时我刚十六岁。

一个炽热的夏日,我被派往大阪下寺町安装电灯。那时的下寺町,有着两三百年历史的古寺鳞次栉比。我的任务就是给这些古寺安装电灯——那时电灯开始普及了。我到了其中一座古寺,要在正殿中间装电灯。

想必大家都见过古寺的正殿,天花板比一般的楼房高,阁楼上又闷又热,要在上面铺设电线,难度可想而知。我掀开天花板,里面一团漆黑,而且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那是房顶被暴晒造成的。加上常年无人打扫,我一走动,就看见烛火周围的灰尘回旋飞舞。你们可以想象,两百多年的古寺,阁楼顶上得堆积多少灰尘啊!少说得有3厘米厚,被夏天的热气烘得干巴巴的,一脚踩上去,发出“噗噗”的声响。昏暗、高温、空气不流通,工作环境之恶劣,即使我现在回想起来,也觉得不可思议。

好在,当时年轻的我有着一股子劲儿,而且对铺设电线很感兴趣,因此一干起活来就全神贯注,把灰尘、汗水、憋闷全都抛在脑后了,自然也感觉不到辛苦。

我花了一个多小时才铺完电线,当我从阁楼顶钻出来的瞬间,感觉到一种无法形容的凉爽和畅快——就像忽然从地狱升到天堂一般。那是一次宝贵的经历,那种欣喜的感觉令我终生难忘。

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一味抱怨怨阁楼顶又脏又热,人难免会变得烦躁,工作自然也做不好,还有可能要返工。而且,如果是抱着那种完成任务的心态,那么从阁楼出来的时候,一定也无法感觉到外面的好。

大家一定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吧?口渴时的一杯水、饥饿时的一碗饭、困倦时的一张床、失落时的一个拥抱——平时我们不以为意的很多事物,在需要的时候出现,是怎样的一种惊喜啊!工作更是如此,只有吃过苦、受过累,在完成的那一刻,才能更切身地体会到曾经被忽略的幸福。

年轻人,作为前辈,我要告诉你们,无论怎么辛苦,只要专注、认真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能够暂时忘掉周围的严寒酷暑,忘掉一切的苦和累,高效地完成工作。这样,身心都会有所收获。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这种姿态都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专家姿态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必须拼命努力—关于这一点,去我会在本书中反复提及。在此,先说一件让我深感佩服的事吧。

美国有一家经济周刊叫《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早在七八年前,有一次,他们提出想给我拍张照片登在杂志上,我同意了。我选了个自己刚好在东京的时间,让对方下午1点来我公司的展览室——当时公司位于东京车站的八重洲出口。

当天下午1点,我如约来到展览室时,那位外国摄影师已经等在那里了,身边还带了个日本助手。一问之下,我才知道他一个半小时前就已经到了,在那儿研究各种拍摄位置,细心地布置背景和道具。等我到达的时候,一切已经准备就绪。

我有点儿惊讶。预定拍摄时间是一小时,需要刊登的照片只有一张,所以我猜,大概拍个两三张就完事了吧。事实证明,我想得太简单了。

因而,当他举起照相机开始按快门时,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短短的一个小时,他拍了一百二三十张照片,黑白和彩色的都有。一小时拍这么多,仔细算起来,每张还不到三十秒。而且,他不光是举着照相机按快门而已,在拍摄彩色照片时,他还会把背景换成黄色或白色等各种颜色,还不时提示我:“稍看侧面”“看这边”“说话”“笑一笑”……与此同时,他以闪电一般的速度“咔嚓”“咔嚓”地按下快门,动作快得根本看不清楚。

他这么卖力,难道不累吗?虽然之前也有很多人为我拍过照片,但我从没试过一次拍这么多张,而且速度这么快,实在令人佩服。

拍摄工作告一段落后,我请他喝茶,算是慰劳他。其间,他跟我聊了很多。

原来他并不是《商业周刊》的摄影记者,而是通讯社的摄影专家,接到《时代周刊》(Time)、《生活》(Life)等一流杂志社的委托后,就按对方要求走访世界各地,拍摄照片发送回去。

他若无其事地说,通讯社的特派员经常跑遍世界各地,几天前,他还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进行拍摄——当时,有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就在刹那间,他抱着照相机连滚带爬地躲进战壕里——完成这九死一生的工作后,他才来到日本。

我想:这就是所谓专家了。专家可真了不起。不这么拼命,就无法成为真正的专家。无论哪个行业,要以专家自居的话,就必须如此吧。

你大概已经意识到了,这位摄影师为了准确无误、最大限度地利用这预定的一个小时,竟提前一个半小时做好准备,然后专注而迅速地投入工作——这种拼劲,其实和他在战场上冒死拍摄没什么两样,都是一种拼命的工作态度。如果没有这股拼劲,在美国是混不下去的。和日本相比,美国的人均生产量要高出10倍,收入也高10倍——其原因一定就在这里吧。

从这位摄影师身上,可谓获益良多。想要认真地完成工作,就必须让自己做好准备,努力工作并不仅仅是在正式工作时,前期的准备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真正地投入到工作中,才会让我们离专家这个目标越来越近。因此,年轻人,不要忽略准备时间,那是工作取胜的关键一环。胜负只在瞬间

说完那位令人钦佩的外国摄影师后,接下来说一下我对相扑比赛的感悟吧。大家应该都在现场或电视上看过相扑比赛。我其实不是特别喜欢,但偶尔在电视上看到时,还是会觉得:相扑真好。

要是有人追问:相扑到底好在哪里呢?那可有点儿难回答。非要说的话,我觉得:在相扑比赛中,充盈着力与力间的相互碰撞,于瞬间决出胜负—我喜欢的正是这一点。

对相扑选手来说,站起来交手时非常重要,须调整好气息,在比赛开始瞬间就抢先进入自己擅长的姿势。能否做到这一点,往往成了[9]决定胜负的关键。即便是身为横纲、大关的选手,一旦被对方抢得先机,自己就会落入下风,穷于招架,使得比赛最终以遗憾告终。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我想:这似乎象征着人无论做什么事都需具备的、或应极力避免的因素,这也正是相扑的妙趣之一吧。

而且,为了这一瞬间的胜负,相扑选手们每天一大早就起来训练。经过反复磨炼后,走上赛场,在那一瞬间,把训练成果完全展现出来。这与樱花经过严酷的寒冬,终于等到春天,一下子全部盛开,随即凋零的情形多么相似啊。我们把樱花尊为“国花”,把相扑当作“国技”。若抛开理论层面,你就会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共同点是和日本人的国民性相契合的。

然而,相扑训练是很苦的。在电视上看到相关介绍后,我才发现相扑选手训练之苦超出了我的想象。其精神动力也许源自一种毕生投身此道的决心,或者说是执着的信念。然而,为了一瞬间的胜负——甚至是取决于瞬间运气的胜负,相扑选手们竟能坚持进行如此认真而激烈的训练,这一定是因为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刻苦训练的结果,将会在赛场上、在那决定胜负的一瞬间展现出来。这一认识,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经验而产生的。

人生往往不可预料。今天为一帆风顺而欢喜;明天或许就会忽发意外,因失意而悲伤。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相反,有的人虽然生于逆境,却不知不觉地逐渐克服了困难,在社会上取得成功。也许在上天看来,每个人的一生都已经安排好,仿佛电车沿着轨道行驶。然而,你我却一无所知。对我们来说,人生就像在大雾中开车一样,需要慢慢摸索前行。

即使看不清眼前的状况,我们也要竭尽所能地去努力。所谓:“尽人事,听天命。”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这样的人生态度才是值得尊敬的,这样的人生才没有遗憾。

人在状态不佳、运气不好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很容易陷入悲观绝望之中。然而,关键在于,即使身处这样的逆境,也要认真地过好每一天,绝不能失去希望。我想:只要拼命努力地过好每一天,就一定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转机。等不顺之时过去,自然会时来运转。所以,要像樱花等待春天一样,静静地、耐心地等待时机到来,这是很重要的。

当然,不能只是稀里糊涂地空等着,不能期盼天上掉馅饼。一想到那些为了一瞬间胜负而每天刻苦训练的相扑选手,我就深有感触:对于自己的人生,我们也应该每天认真努力地度过,如此才不负自己、不负此生。忠于自己所做之事

你热爱自己现在的工作吗?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犹豫。确实,学生时代,我们总是想象着将来自己会找一份喜欢的工作、领取足够的报酬、下班后还有私人时间……但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才发现,现实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有些人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不断地跳槽、转行,但不管什么工作,即便是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旦变成本职工作,就会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

然而,不工作就无法活,这是我们生来的责任,谁也不能推卸。那么,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心态呢?我先讲一个小故事吧。

二三十年前,我和一位朋友去拜访一位合作商。走进他的办公室,一位安静的女职员很快给我们上了茶。和我同行的朋友喝茶非常讲究,一般别人泡的茶,他只是礼貌性地喝一点儿,但那天他喝完一杯,又让人泡了一杯。很显然,他对那位女职员泡的茶很满意。谈完工作,朋友对那位合作商说:“你的下属泡杯茶都如此认真,看来你训练有素啊。”

大概半年后,我又见到了那位女职员,她是代表公司来谈生意的。后来她告诉我,其实那天她是要辞职的,因为感觉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很没意思。于是,她就把那天的茶当做最后一次来泡,从水温控制到茶叶挑选,都非常细致。结果没想到,我们一走,她就被提拔了。从此以后,她无论做什么,都非常投入,因为谁也不知道,机遇是不是就在这一刻的投入之中。

我听完后非常感慨。年轻人,你们中的大部分大概也会和那位女职员一样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烦的感觉吧?谁都会有不如意,而这种不如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看不出成果。事实上,工作中立竿见影是很少的,这就像登山,想要看到山顶壮观的日出,就必须一步一步从山脚走起。相扑选手在台上显露身手,靠的也是台下默默无闻的努力和训练。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对自己的工作失去耐心。对待每项工作、每个细节都投入的人,收获一定不会差。

作为补充,我还想分享一个故事。[10]

大家都知道赤穗浪人和四十七义士的故事吧?元禄时期 ,赤穗的城主浅野内匠头因为遭到高家吉良上野介的侮辱,在松之廊下用腰刀砍伤了吉良。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得知后非常愤怒,独断裁定浅野内匠头切腹,而吉田上野介则无罪。浅野本家的石内藏助良雄带着包括儿子在内的四十七名武士誓为城主报仇。他们谋划了许久,终于手刃吉良上野介,取其首级献于浅野坟前。

当时是太平盛世,武士中软弱之气盛行。因此,四十七义士为主公报仇的义举被视为武士道精神的楷模,甚至连德川幕府的官员也被感动得为他们求情。但毕竟触犯了法律,最后他们还是被判决全体剖腹自杀。

我想,四十七义士在决定要讨伐仇人的那一刻,其实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无论行动是否成功,都难免一死。正因如此,从讨伐行动成功到最后被处死,每个人都保持着武士的礼法和气度。

也许大家会认为这是封建的忠君思想,在今天不值得提倡。我引用这个故事的目的当然不在于此,而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就,首先应该忠于自己所做之事。哪怕只是给人帮忙,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投入;哪怕明天就要换工作,也应该尽量做好今天该做的事。一幅上等字画,必定每一笔都非常讲究和细致。生活和工作也是如此,年轻人,当你全身心去投入,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最好,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第3章就像没有明天那样去拼命热情是最好的老师

最近,在公司的中央研究所前面建起了一尊发明大王爱迪生的铜像。老实说,我并不是特别了解他,但我也和大家一样,知道他发明了留声机、电灯、投影机等上千种东西。所谓“发明”,是指要想出原先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并把它做出来。这事儿可不简单。爱迪生竟然发明了一千多种东西,实在令人惊讶。

这么伟大的人物,一定是从小天资聪颖,并且受教于优秀的老师吧?但事实上恰恰相反。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认为是个低能儿,小学才读了三个月就被勒令退学了,当然他也没从老师那里学到什么。

但爱迪生从小就喜欢钻研——对于各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他并不是在一旁稀里糊涂地观望,而是要问“为什么”:为什么一定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会变成那样呢?他为了弄清小鸟为什么能在空中飞,特意捉来小鸟,认真地研究羽毛的构造;他看见蒸汽机车停在那儿,就钻到底下去研究机械构造,不仅弄得满身是油,还被司机臭骂一顿……他就是有这么一股钻劲儿。

爱迪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不仅因为他用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而且他渴望造出对社会有用的东西——正是这种热情,成就了他的伟大。他成年以后发明留声机,据说就是因为看到话筒振动板随声音振动的现象,因而受到了启发。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从身边的事物和书本中找到了自己的老师。

有的人总羡慕别人有好的导师、好的环境、好的机遇,但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如果我们满怀主动进取的精神,用心地从各种事物中钻研学习,就一定能开创出一条无限宽广的道路。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正确的态度,就能找到无数好老师。

我们每天的生活,看似日复一日、平淡无澜,但若是细心,实则瞬息万变。而且,在人们的言谈之中、大自然之中,也都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包含着许多能激发创造灵感的启示。只不过,我们因为习惯,所以忽略,从而错过了很多可贵的、美好的事物。怎样让钱更值钱

一个女人在东京的一家旅馆工作多年,年纪不小了,于是她想自己出来做点儿小生意,存点儿钱以安度晚年。

一天,她和一位在旅馆住宿的客人聊天时,顺便说了自己的想法:“我打算自己开一家这样的旅馆,可惜钱还不太够。您能借给我吗?我刚好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这里的老板也赞同我的想法。”

那位客人问她现在有多少资金。女服务员说:“我在这里工作了十五年,多少攒了一些钱,但要买下那里,恐怕还不够。”

那位客人毫不犹豫地说:“攒这么多年可不容易。行,不够的钱我借给你。”

这则小故事是一位朋友告诉我的,我听完后深有感触。一个平凡的女人,能够在一家旅馆工作十五年,含辛茹苦地积攒起一笔钱,确实不容易。这笔钱包含了一个女人脚踏实地的辛苦、不轻言放弃的执着和始终不变的梦想。而那位答应借钱给她的客人也很了不起——他一定是被对方辛苦攒下的钱的真正价值打动了,所以才愿意伸出援手。

从前的老规矩是,如果常年勤勤恳恳工作的伙计找到合适的时机,老板会让他自立门户开分店。因此,与其说是在为老板做事,不如说是在为自己将来做打算。这样,做起事来自然更细致、更投入,也更有效率。

现在虽然这样做的人少了,但自己创业是可以的。很多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正打算或者已经这么做了。真是年轻有为啊。不过,我对这些年轻人感到欣慰的同时,又不禁有点儿担心:他们会不会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因为我所见的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当中,有不少人遇到困难都指望别人的援助。他们精神诚然可嘉,但缺乏资本——不仅仅是资金,还有长期吃苦耐劳得来的经验、阅历、技术、人脉以及咬牙坚持下去的韧劲儿。

有人可能会说,那个女人不也向别人求助了吗?但前提是,她已经在一个领域辛勤工作了十五年,基础创业资金也是自己流汗攒下的。试问,创业的年轻人们,你是否也有了足够的经验、堪称某个领域的专家了呢?你手头的那100万日元,是自己辛苦攒下的,还是从父母兄弟那里借来的呢?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攒了100万,但还差一些,我相信会有人愿意解囊相助。因为自己辛苦攒下的钱和轻易借来的钱有着不同的价值,前者显然更值得尊重。

如今时代潮流变了,发展步伐快了,像那位值得尊敬的女人一样在一个岗位工作十五年的人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年轻人,心还没有定,换公司、换行业是常有的事。但不管是十五年还是十年、五年,自己经过辛勤努力积累的财富更有价值。

不光是在金钱方面,当你遇到问题时也是一样的。自己尽可能地去研究、思考,实在不得其解了,再虚心向别人求教,这是值得尊重的。可惜很多人总是寄希望于别人,一遇到问题就向别人寻求答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