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文化中国:飞花令里读诗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8-05 09:29:50

点击下载

作者:琬如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说天下·文化中国:飞花令里读诗词

图说天下·文化中国:飞花令里读诗词试读:

前言

春 春江花月夜春夜喜雨咏柳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钱塘湖春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江 枫桥夜泊念奴娇·赤壁怀古黄鹤楼芙蓉楼送辛渐琵琶行望天门山

花 长恨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望声声慢·寻寻觅觅青玉案·元夕无题·其一

月 生查子·元夕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锦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望月怀远村居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夜 鸟鸣涧送魏万之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临安春雨初霁次北固山下独不见

日 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登岳阳楼使至塞上桃花庵歌早发白帝城登金陵凤凰台

雨 采薇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送元二使安西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江南春绝句竹枝词·其一

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寻陆鸿渐不遇离思·其四独坐敬亭山滕王阁诗

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早寒江上有怀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渡荆门送别从军行七首兵车行行路难·其一

柳 望海潮·洛阳怀古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红窗迥·小园东观猎汉宫春·立春闲居初夏午睡起

酒 江城子·密州出猎望江南·超然台作钗头凤·红酥手秋登兰山寄张五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泊秦淮

梦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好事近·风定落花深与诸子登岘山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减字木兰花·春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星 旅夜书怀鹊桥仙·纤云弄巧无题·其三淇奥迢迢牵牛星莲花秋夕

歌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摸鱼儿·雁丘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虞美人·听雨赠汪伦采莲曲

绿 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南歌子·槐绿低窗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南湖早春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园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题张野人园庐昌谷北园新笋四首·其一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梁园吟山园小梅·其一“飞花令”中的酒令文化

返回总目录前言

2017年2月,由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大型文化类演播室益智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的节目在引爆收视狂潮的同时更唤醒了普罗大众对于古典诗词的记忆与热爱,而其中令人眼前一亮的“飞花令”环节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谓“飞花令”本是中国古时一种喝酒时用来罚酒助兴的酒令,“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中的“春城无处不飞花”一句。该令诞生于西周,成熟于隋唐。属雅令。行飞花令时首选诗和词,也可用曲,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7个字。一般而言,行令时,诗句不仅必须含有相对应的关键字,而且对该关键字出现在诗词中的位置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

飞花令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诗词之美,美在情感之真纯,亦美在表达之深刻。无论时代如何更迭,流传千古的经典诗词依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灿烂的一抹亮色,以其真实的表达与动人的遐思,在历史的长河中缤纷闪耀,熠熠生辉,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故此,我们策划编辑了《图说天下·文化中国:飞花令里读诗词》这套丛书。

本套丛书共分为4册,每册均以诗词作为载体,从诗歌的缘起——《诗经》《楚辞》,到唐宋诗词,明清佳句,精心遴选了150余位诗人的近[500首经典古诗词,依循古代飞花令的行令规则以及现代人的阅读习惯,选取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花、云、月、夜等几十个常见字进行编排,每一首诗词后均配有相应的注释与优美的文字赏析,并辅以精心设计的花絮版块和插图,带领读者在诗香词海之间开启一场唯美动人的诗词文化之旅。

岁月浩浩,历史悠悠,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风貌的展示。那些性灵的飞扬,生命的忧思,历史的感喟,都潜藏在一篇篇优美的诗词之中,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一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吧!春[1]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2][3]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4]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5][6]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7][8]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9]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10]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11][12]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13][14]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15][16]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17]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18][19]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20]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21][22]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23]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注释

[1]《春江花月夜》为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要求在诗中写到春、江、花、月、夜几个方面的题材。陈、隋诗人常用来写浮艳的宫体诗。

[2]江:指长江。连海平: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成一片。

[3]共潮生:明月随海潮涌出。

[4]滟滟(yàn yàn):波光闪烁的样子。

[5]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

[6]霰(xiàn):细密的雪珠。

[7]空里流霜:古人以为霜像雪一样从空中落下,所以常说“飞霜”,这里是将月色比喻成霜。

[8]汀:水中或水边平地。

[9]人生:指人类。无穷已:无穷尽。

[10]青枫浦:在今湖南省浏阳市境内,此处泛指分别的地点。

[11]扁(piān)舟子:飘零江湖的人。

[12]明月楼:明月照耀下的楼房,此处指思妇的住处。

[13]月徘徊:指月影移动,以此反衬思妇的难眠不安。

[14]妆镜台:梳妆台。

[15]玉户:玉饰的门户,此用作门户的美称。

[16]捣衣砧(zhēn):捣衣石。

[17]相望:指互相望着月光。不相闻:指彼此听不到对方的音讯。

[18]鸿雁:指信使。光不度:鸿雁善于远飞仍然不能逾越月光。度通“渡”。

[19]鱼龙潜跃: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龙,泛指鳞介水族,常见于古诗文中。这里是说鱼儿也无法传递对游子的思念之情。文:通“纹”。

[20]闲潭梦落花:梦见花落闲潭,意味着春天即将逝去。闲潭:平和、幽静的水潭。

[21]沉沉:深沉。藏海雾:海雾蒸腾,遮掩了西落的月亮。

[22]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碣石山已沉入海中。潇湘:潇水和湘水在湖南零陵县合流后称潇湘。碣石在北,潇湘在南,此处有相距很远之意。

[23]乘月:乘着月色。赏析《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此曲调创始于陈后主,其风格艳丽柔靡。张若虚化腐朽为神奇,写成千古不朽的旷世之作。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五个字来写,重点落在“月”字之上。从月开始,以月收结。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营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诗人首先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美、明净的画卷:一个春风轻拂的月夜,诗人独伫江边,看到滔滔江水奔向天际,在水天相接的地方一轮明月在潮水中出现。江面上弥漫着一片波光,皎洁的月光照在开满花儿的林子上就像是闪烁着晶莹的雪珠。空中好像有银白色的霜在暗暗地流动,很白的沙石与银色的月光混在一起,竟无法分辨,江天一色,没有一丝杂色。看到这样的美景,不禁触发了诗人对宇宙的思考。不知道谁是这江边第一个见到月光的人,也不知道这江上的明月哪一年第一次照到了人的身上。人生短暂,人类一代代繁衍下去,只有那月亮还像原来一样皎洁、温柔。诗人感到月亮也是有生命的,它年年月月每到夜晚就会出现是不是在等待什么人呢?在诗中不难看到“江”和“月”这两个意象被反复拓展,不断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意象,和这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而迷离跌宕的春江夜月图。诗中贯穿着一种强烈的宇宙意识,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来拓展境界。时间上追溯宇宙的起源,从而引发对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感慨;空间上利用想象幻化了诗人与佳人之间的物理距离,希望自己能跟随着月光回到佳人身旁。这样就极大地丰富了诗歌思想的深度,拓展了情感表现的空间。闻一多评论说:“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面前,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的确,这种气度,这种生命意识和宇宙意识是只有盛唐才能产生的。诗人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迎来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峰,它是一座里程碑,是后人永远无法超越的。春夜喜雨唐·杜甫[1]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3]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4]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5][6]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注释

[1]当春:在春天,指春天一到。乃发生:就下了起来。

[2]潜:静悄悄。

[3]润:滋润。

[4]野径:田野的道路上。俱:都。

[5]红湿处:红红的湿润一片,这里指雨后的花丛。

[6]花重:花儿因饱含雨水而变重,也有浓的意思。锦官城:指成都。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雨”二字既是写景,更是写情。在诗人的眼中,这场夜雨并不是因为春天的到来而下的,而是因为春天来了,万物等待滋润,这雨似乎明白了万物的心思悄然而至,它的到来极富人情味。“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风是和煦的,这场雨随风而来,诗人用了一个“潜”字,好像这雨不愿意去惊扰睡梦中的人们,不愿意惊扰刚刚苏醒的万物。另一个“细”字,则将春雨轻柔而下的状态概括得细致入微。“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诗人听着雨声,情不自禁地打开屋门向外看去,浣花草堂之外因为雨的缘故,阴云密布,细雨绵绵,一切都被这雨遮掩起来,连门前的小径也难以分辨。唯一例外的是在远处还有那一点红光,摇摇曳曳,这是什么呢?原来那江上渔船的灯火依然刺破了雨的迷雾,独自摇曳着。这是多么迷人的雨夜郊外景象,雨是这个夜晚独一无二的主角,其他的都是陪衬。诗人作为一个沉默的观察者,凭着那颗恬然的心在和雨互动,其余的四肢百骸都融入到了雨中。“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经过一夜春雨的洗礼,城中已经开放的花儿们一定会饱受雨水的滋润,生机勃然,鲜红欲滴了。“红湿”二字说明了雨的滋润程度,一个“重”字更将雨后春意的盎然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首诗通篇写景却处处含情,通篇都是诗人的所闻所见,但是丝毫没有将这首诗的主角“雨”的形象减弱。因为雨才有了诗人心中的“喜”,喜悦隐藏在雨的背后呼之欲出,可见诗人独具的匠心。咏柳唐·贺知章[1]

碧玉妆成一树高,[2]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

[1]碧玉:这里形容柳叶颜色青绿得好像玉石一样。

[2]丝绦(tāo):丝带子。赏析《咏柳》的吟诵甚广,是贺知章作品中最出名的诗。集中来讲,此诗的中心就是借赞柳树之美,引申出春天的无限生机。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写高高的柳树像碧玉打扮的美女一样,这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美女在古代作品中,都是婀娜多姿的,体态柔美,此处用美女来形容柳树,可见诗人对柳树的喜爱。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写柳枝像丝带垂下。丝带,自然是美女身上的丝带,句中“垂”一字,把那种美人袅袅的风姿形象地展现出来,把风中的柳枝刻画得细致入微。第三四句可以一起欣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两句写出了柳叶精巧细嫩。而表现的方式也很特别,用的是自问自答的方式,很巧妙地从柳树过渡到赞美春天。“似剪刀”把春风比作剪刀,胜似千万句赞美,是春风“裁”出了如此柔美的柳叶,春风的能量自然不可小觑。全诗充满着对冬去春来的欣喜,借用柳树之美引出春风的魔力。春天大地复苏,万物新生,这代表了生命的力量,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讴歌春天的心情。全诗清新贴切,比喻更是新奇,无怪乎流传千古。[1]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北宋·欧阳修[2][3]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4]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注释

[1]蝶恋花:原为唐教坊曲名,宋初宰相词人晏殊始改今名。

[2]帘幕:指用于门窗处的帘子和帷幕。

[3]玉勒雕鞍:指华贵的车马。

[4]章台:汉长安街名,在长安城西南隅,此处代指北宋时歌妓聚集的繁华之地。赏析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题材的词作,刻画了一个独守深闺的苦闷的思妇形象,词意委婉含蓄,曲折跌宕,显示了词人善于结撰、精于构思的功力。词以一个疑问句开头,叠用三个“深”字,开篇便透出深重的哀怨,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深深”本已强调了庭院构造的幽深,后接“深几许”的疑问将庭院与外界的隔离更推进了一层。“杨柳堆烟”是春天独特的景色,柳枝柔弱,绿意盎然。“堆”字表示杨柳之多之盛,也暗指离别之久,相思之深,哀怨之切。“帘幕无重数”,层层帷幕,数也数不清,遮住了外面的世界。幽深冷寂的庭院,堆着迷雾的杨柳,重重叠叠的帘幕,生活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隐在世界的背后的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词的上阕的最后,这个深闺中的女子终于以一种眺望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她是一个眺望被高楼遮住的“章台路”的女子,一个试图看到流连在外面“游冶处”的自己所想念的人的女子。短短十四个字,却层层深入、步步开掘,因“无计留春”而落泪,即其泪为春天将逝、为情人远走、为迟暮零落之感而落;落泪而只能“问花”,深闺女子的孤独和寂寞只能投注在似乎有着相似命运的春花上,于是她向花倾诉;花却“不语”,花也无法给她想要的安慰,她的倾诉毫无用处,孤独和哀怨依然存在;最后,“不语”的花“飞过秋千去”,花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狂风暴雨中只能凋零,这也象征着女主人公的命运。在这一句中,作者的构思可谓千回百转,却以平常语道出,毫无刻画费力之迹,无怪乎被历代宋词选家所钟爱。[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2][3]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5][6]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7]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8]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9][10]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11]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1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注释

[1]判官:唐时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

[2]白草:西域草名,干熟时为白色。

[3]胡天:胡地的天空,亦泛指胡人居住的地域。

[4]狐裘(qiú):狐皮袍子。锦衾(qīn):锦缎做的被子。

[5]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不得控:天太冷而冻得拉不开弓。

[6]都护:镇守边镇的长官。

[7]瀚海:大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

[8]中军:这里指主帅的营帐。

[9]辕门:营门。

[10]掣(chè):牵引。冻不翻:指下雪后红旗冻住了,北风吹来,也不能飘动了。

[11]轮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西北。

[12]君:指武判官。赏析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而是充满奇思妙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似乎也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想象,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以雪生发,兼及咏雪与送别两方面,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1]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2]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释

[1]钱塘湖:即西湖,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

[2]云脚:古人称流荡不定像在行走的云气为“云脚”。

[3]白沙堤(dī):在今杭州西城外,沿堤向西南行直通孤山,简称白堤。相传为白居易所筑。赏析钱塘湖是西湖的别称,诗人白居易曾在长庆二年(822)被任命为杭州刺史,此诗就写于此后一两年。西湖美景向来是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白居易的这首七言律诗是人们很熟悉的一首,诗中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更是脍炙人口。诗人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水墨西湖图,无边春色中,天上的云幕低垂得仿佛和水面齐平,而平静的湖面宛若少女,温柔娴静。正在诗人沉醉美景之时,几声鸟鸣将他拉入现实,看到了无限美好的春光。黄莺的叫声是悦耳动听的,燕衔泥这样一个景象更是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欣欣向荣。姹紫嫣红的春花,更是美不胜收。连马儿也喜爱这无边春色,不知不觉中踏入青草地。尾联讲“行不足”有写不尽西湖美景之意,也有流连忘返之感。[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2][3]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4][5]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注释

[1]乐天:白居易的字。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被征还洛阳,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刘禹锡以此诗回赠。

[2]巴山楚水:巴山,指四川东部的山。楚水,指长江中游一带。

[3]二十三年:刘禹锡自唐宪宗永贞元年(805)被贬,被贬初在连州,未到任改为朗州,在朗州十年,后方至连州,至今已二十二年,估计明年返京,所以说“二十三年”。弃置身:在政治上被弃不用的人。

[4]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作《思旧赋》。向秀经过亡友嵇康、吕安等人的旧居,闻邻人吹笛,于是写下《思旧赋》以寄托幽思。

[5]翻:反而。烂柯:相传晋时王质伐木进山,见童子教人下棋,一会儿,童子问王质为何不离去,王质起身回看斧柄已腐烂。回到家乡,已历百年,无人认识,后以“烂柯”比喻岁月流逝。赏析本诗首联不直言悲苦,却从空间和时间这两个方面来倾诉自己的遭遇。第一句通过“巴山楚水”四字,写出空间的偏远,意在说明自己的贬谪生活是多么凄凉,第二句则通过“二十三年”四字,写出时间的长久,意在说明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是多么漫长。此二句表面上是愁苦之言,字里行间却都透露着不平之意。颔联分别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一用了向秀怀念嵇康而作《思旧赋》之事,作者借此表达对故友的怀念;其二用了王质入山观一局而过百年之事,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多年后返京的隔世之感。刘禹锡不仅将这两个典故运用得十分贴切,而且用“空”和“翻”两个含有否定意味的字,使颔联顺承了首联的不平之气。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为千古名句,由于诗人未明确指出句中几个意象究竟比喻什么,所以针对这两句诗的意义,向来存在争论。有人认为“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这一联是刘禹锡感叹身世的愤激之语。但更多人认为,“千帆”和“万木”比喻的是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在仕途上,自己虽已是沉没的小船、久病的树木,但自己的理想并没有破灭,它仍然承载于身旁驶过的“千帆”之上,繁盛于前头的茂密的“万木”之中。这两句诗是情绪在压抑之后的飞扬,贬谪后的诗人虽有愁怨,但仍充满希望。尾联收束感慨,扣住诗题,在感谢白居易赠诗的同时,表达出诗人积极向上,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使遭遇再多的不幸,只要有理想,有希望,一首诗、一杯酒,都足以让人振奋精神,永不言败。江[1]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2]

江枫渔火对愁眠。[3]

姑苏城外寒山寺,[4]

夜半钟声到客船。注释

[1]枫桥:在今江苏苏州西郊。

[2]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3]姑苏:今江苏苏州。寒山寺:在姑苏城西十里枫桥东。相传唐初诗僧寒山曾住此寺,因而得名。

[4]夜半钟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赏析《枫桥夜泊》是一首著名的绝句。诗以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边静夜的景致,抒发了作者的羁旅愁怀。诗的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就营造出了一个凄冷孤寂的秋夜的惨淡景象。诗人身处孤舟,夜幕已经降下,忽然耳边响起了一阵乌鸦的啼叫声,这宿巢的乌鸦不知是受了什么惊吓,突然叫了起来,一下子打破了夜的沉寂。寒霜也已降下,寒气阵阵袭人。这样的景象和突如其来的声响,使得整个环境越发显得空旷、凄凉和悲楚。

“江枫渔火对愁眠”,接下来,诗人将目光从远处渐渐收回,自己也回到船舱里,试图进入梦乡,却无法入眠,这是为什么呢?面对江边鲜红的枫叶,江上星星点点的渔火,这渔火、江枫构成了一幅绝佳的秋景图。无奈诗人的心绪不佳,对此美景却无心消受,在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了另一番滋味,枫叶成了秋重霜浓的一种象征,而渔火星星点点,闪烁不定,透露出的却是渔家冷落孤寂、漂泊不定的生活实际。“春女思,秋士悲”,面对此景此情,诗人的情绪一下子坏到了极点,在船舱中黯然神伤,更不要说安眠了。“对愁眠”三个字将诗人所处之地、所对之景而产生的满腹惆怅,准确地表达了出来,真可谓洒脱自然,不事雕琢。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刚才那种似乎已经凝固了的孤苦寂寞的环境一下子被打破了。原本身处极度枯寂静谧的环境中的愁苦难眠的诗人,将这远处来的夜半钟声听得非常清晰。尤其是这个“到”字,说明了这钟声是从远处的寒山寺徐徐传来的,诗人听得是那么的专注。这钟声一下子敲在诗人的心坎儿上,无形中将诗人的孤寂推到了极致,将整首诗所营造的感情氛围也推到了高潮。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古寺、钟声等众多独特的景色,都毫无痕迹地融入到了个人感情中,而诗人的感情也在随着景物的推移转变不断变化,使得诗的感染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1]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2][3][4][5]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6][7]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8][9]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10][11]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12][13],一樽还酹江月。注释

[1]念奴娇:词牌名,据说念奴是唐朝著名歌女,调名由此而来。又名《酹江月》《大江东去》。本词是作者四十七岁时游黄州(今湖北黄冈)赤壁时所作。三国时吴将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赤壁并不在此。词人只是吟咏其事,怀古抒情。

[2]大江:长江。

[3]淘:冲洗。

[4]风流人物:杰出的人物。

[5]故垒:古时候军营四周筑起的墙壁,旧时的营垒。

[7]乱石穿空:陡峭的石壁高入云霄。

[6]周郎:周瑜,字公瑾,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

[8]小乔:周瑜之妻,姓乔,据载,与其姊皆为国色,世称其“大乔”(孙策之妻)“小乔”。

[9]纶(guān)巾:青丝带做成的头巾。“羽扇纶巾”为古代儒将的装束,作者以此来形容周瑜风度潇洒。

[11]故国:指赤壁古战场。

[10]樯橹:船的代称。樯:指桅杆。橹:船桨。此处指曹军的战舰。

[13]一樽:一杯酒。酹(lèi):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12]人生:一说人间。赏析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七月作者谪居黄州时作。开篇“大江东去”四字,从眼前写起,诗人伫立于江畔,望着眼前浩浩荡荡东去的长江之水,心中禁不住涌起磅礴之气。“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由景物转入联想:浪花年复一年地冲刷着江岸,冲刷着沙石,也正是在这年复一年中,世间又出现过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故垒西边”四字是实境,而“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立刻由实入虚,借他人之口,使读者回到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在这个时代发生过什么呢?词人并不继续围绕这点铺叙,而是采取了借景抒情的方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词人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的石壁,词人听到的是岸旁的巨浪惊涛,此句从各个方向荡开空间,有声有色,是神来之笔。“千堆雪”以借喻的手法描写浪花,一方面写出了浪花雪白的颜色,另一方面也写出了飞沫四处飘洒的情景。面对此情此景,再联系到三国时的风起云涌,怎不令读者胸中生出千种滋味、万般感慨?故词人不禁发出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感慨,此句对上阕自然收束,带起下阕。整个上阕立足写景,为英雄人物出场作铺垫。下阕借上阕之势,转入对赤壁之战中英武的周瑜进行描写:“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时周瑜正当盛年,担任东吴水军都督,在事业上如日中天;初娶小乔,揽美人于怀抱,在生活上亦春风得意。“雄姿英发”四字准确地比拟出当时周郎的英姿。“羽扇”和“纶巾”都是读书人的配饰,在常人看来,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在战争中本不堪大用,杨炯就曾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从军行》)形象地突出了读书人和军人之间的差异和对立。但就是这么一个手摇羽扇,头戴纶巾的周郎,举手之间就令曹操的战船化为灰烬。词人通过此二者的极不协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使读者对当时火烧赤壁的壮观情景产生了联想,对运筹帷幄的周瑜产生了无限的钦佩之情。“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从想象回到现实,同样的地方,但已经历朝代更迭。对比周郎,词人想到了自己过去经历的坎坷,感慨万千:我虽钦慕古人的丰功伟业,怎奈年岁将老,却至今一事无成。两相对照,又怎不让人忧从中来,青丝成雪?“人生如梦”四字承载了作者最深沉的叹息,虽然苏轼有远大的抱负,有万丈的豪情,但往往不得不被残酷的现实左右,如在梦中一般。换一个角度,“如梦”二字也是旷达语,纵然如周郎般辉煌,不也被“浪淘尽”了么?所以不管人生如何,都只是一梦,梦醒时分,什么都不会留下。全词至此所抒之情已淋漓尽致,作者以“一樽还酹江月”作结,一方面是想抛洒掉心头沉沉的感伤,另一方面是希望与江月为伴,达到无欲无求,天人合一之境。本词极雄丽之至,写景虚实交错,写情真挚动人,是豪放词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1]黄鹤楼唐·崔颢[2]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3]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4][5]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6][7]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昌蛇山黄鹤矶上(即今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据《南齐书·州郡志》中记载,曾有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地,所以起名为黄鹤楼。

[2]昔人:指传说中驾鹤而去的仙人子安。

[3]千载:千年。悠悠:悠荡的样子。

[4]晴川:指在阳光照耀下的江水。历历:看得很清晰的样子。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与武昌黄鹤楼隔江相望。

[5]萋萋:茂密的样子。鹦鹉洲:唐时在汉阳西南长江中。祢衡曾作《鹦鹉赋》,因此得名。

[6]乡关:指故乡。

[7]烟:江面上的雾气。赏析这首诗以优美的神话传说、壮丽的江天景色写尽了诗人的吊古怀今之情。开头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讲述了诗人因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却已驾鹤而去,杳无踪迹。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之间的落差,让诗人心中产生了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接下来的三四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写的是诗人心中的感慨,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不停地在诗人眼前回放,但毕竟已经物是人非、鹤去楼空。再下来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精致描写。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则将前面营造的气氛突然一转,仿佛诗人通过江上的迷雾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无尽寂寞顿时化成了满腹的乡愁。全诗的诗眼尽在一个“愁”字,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难怪南宋文学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中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1]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2]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3]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注释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唐晋王李恭为润州刺史时改为芙蓉楼,遗址在今江苏镇江西北。辛渐:作者友人。

[2]平明:黎明。楚山:指镇江一带的山。

[3]冰心:比喻自己心地纯洁。玉壶:比喻自身清白。此句喻己廉洁奉公、为官清正。赏析《芙蓉楼送辛渐》是王昌龄所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即景生情、含蓄蕴藉、构思巧妙,格致优雅,依依惜别之中自见自身高标,堪称经典。诗前两句写景,借景抒情。吴地江天,秋雨连绵,雨水浸染着夜色,平添了几分离愁别绪。晨光熹微时,友人登舟北归,唯余诗人独自一人矗立江边,遥望那苍茫烟雨中孤独耸峙的楚山,孤独寂寥之感顿时扑面而来。诗人以“连”与“入”的动态表现了吴江烟雨的细密连绵,以“夜”与“平明”的时间置换表现了一夜难眠的离别忧思。同时,又以江天之中孤独的楚山写出了自己内心的孤寂,用词精巧,递进巧妙,足见用心。诗后两句抒情,情感厚重,用语淡雅舒缓,以冰心玉壶自喻,既表达了自己对洛阳亲友一片纯净无瑕的深情,也表现了自身的孤高耿介、清白高标。另外,玉壶之中有冰心,吴江烟雨有孤山,孤山与冰心,吴江与玉壶,隐约之间,相互映照,更不着痕迹地勾勒出了诗人傲岸清高的形象,细细品读,委实余韵无穷。琵琶行唐·白居易[1]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3]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4]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5]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6][7]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8][9]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10]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11]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12][13]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14][15]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16]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17]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18]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19]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20]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21]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22]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23]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24]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25]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26]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27]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28]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注释

[1]浔阳江:即长江流经浔阳境内的一段。

[2]管弦:管乐器和弦乐器,此代指音乐。

[3]欲语迟:想要回答又有些迟疑。

[4]回灯:重新张灯。重:再。

[5]转轴拨弦:弹奏前拧动丝弦,调音的准备动作。

[6]拢、捻、抹、挑:都是弹奏琵琶的指法。

[7]霓裳:指《霓裳羽衣曲》。六幺:大曲名,又叫《绿腰》《录要》,是当时流行的曲调。

[8]大弦:指最粗的弦。

[9]小弦:指最细的弦。

[10]嘈嘈(cáo cáo):形容沉重舒长之音。切切:形容清细绵密之音。

[11]冰下难:用泉水在冰下流动阻塞难通来形容乐声的冷涩低沉。

[13]铁骑:带甲的骑兵。此两句形容乐曲节奏的突然变化。

[12]迸:溅射。

[14]曲终:乐曲结束。拨:奏弹弦乐时所用的工具。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手法。

[15]如裂帛:指声响结束时强烈清脆。

[16]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7]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8]秋娘:当时长安城中一位名妓,也是唐时歌女常用的名字。

[19]五陵年少:富贵人家的子弟。

[20]钿(diàn)头银篦(bì):镶嵌着花钿的发篦。击节:打拍子。这两句都是写生活的奢华。

[22]浮梁:古县名,唐时属饶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当时是个茶叶贸易中心。

[21]颜色故:容貌衰老。

[23]阑干:形容泪流纵横的样子。

[24]重:重新,重又之意。唧唧(jī jī):叹息声。

[25]呕哑嘲哳(zhā):形容乐声嘈杂难听。

[26]翻作:按照曲调填写歌词。

[27]却坐:退回原处,重新坐下。

[28]江州司马:从九品,这是白居易当时的职位,指诗人自己。青衫:唐朝文官最低品级(八品、九品)的服色。赏析行,古乐府诗的一种,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此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行》是白居易元和十一年(816)于江州贬所的作品。和《长恨歌》主要取材历史不同,《琵琶行》取材于现实,通过自身的所见所闻,描写了萍水相逢的琵琶女的沦落伤感,并由此联想到自己被贬的命运,同病相怜,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沉感慨。《琵琶行》全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诗人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从开头到“犹抱琵琶半遮面”为第一部分,写琵琶女的出场。前六句点明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将周遭萧瑟落寞的环境点染出来,给人以空旷、寂寥、失意的感受。同时也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做了铺垫。接下来是琵琶女的正式出场,通过“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情态传达了她的天涯漂泊之痛。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为第二部分,主要写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并通过描写琵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内心的思想情感。其中对琵琶演奏一段的描写精彩至极,诗人成功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表现乐曲旋律的逐层递进,从急骤到轻细,从流畅到冷涩,再突然高昂,最后戛然而止,描写了人物感情变化的过程,令人回肠荡气,留下广阔的回味空间。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为第三部分,是琵琶女一吐为快,自述身世。将往昔盛年韶华、锦绣生活的追忆与今朝孤独冷落作对比,表现了身世沦落之悲。由此引发了下面诗人的知音之感。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为第四部分,写诗人感慨自身遭际,惺惺相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借琵琶女抒发了自己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被贬斥的抑郁悲愤之情。白居易关心下层百姓生活,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琵琶女形象的塑造,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表现了对不幸者的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身宦海失意的感慨。在艺术上,这首诗歌平仄协调,音节顿挫,间用对偶、顶真修辞格,并运用了通感等手法,将视觉上的体验融入听觉上的审美感受,使语言优美生动、具有音乐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望天门山唐·李白[1]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注释

[1]天门:指天门山,今安徽省当涂县、和县的东西两山,横夹长江,对峙如门,故称天门山。楚江:安徽古属楚国,因而也称流经这个地方的长江为楚江。赏析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其山势壮观,景致优美,非常大气恢宏。公元725年,李白在赶赴江东时路经此地,坐于船上看到山峦起伏,江水浩荡,两岸风景生机勃然,于是作下了这首《望天门山》。李白一生洒脱、豪迈,作诗风格大气、新颖,此诗便是顺应诗人向来的风格,以气势取胜的同时,又动静相生,虚实结合,使诗作形成一幅大气开阖,意境壮阔又富含新鲜意趣的天门山景之图。诗中第一句便有着太白仙人的大气之口吻,“天门中断楚江开”,可将天门割断的气势何等厉害,此句一出,楚江之浩荡、壮观便咆哮着迎面而来了,可谓未见其面先闻其声。自古以来江水之诗虽然众多,但却少有李太白之洪大气势的。而当这样雄伟之势的江水扑面而来时,却又被一句“碧水东流至此回”给挡了回去,这其中不仅不见一丝矛盾,反而让读者深谙江水之横流与山势之阻碍所形成的壮烈场景。汹涌江水拍岸而回,山峰之姿岿然不动,其山险水急的峥嵘之态便应运而生了。这就是李白的新颖,于不可思议之中见奇景,于立意新鲜之内品内涵。其实,写山也好,写水也好,诗人都是要借机彰显自身之激情的。因此,此诗虽为写景之作,但不乏豪情,为景中含情的人生快意之作。花长恨歌唐·白居易[1][2]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3]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4]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5][6]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7]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8]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9]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10]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11]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12]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13]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14]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15]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16]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17]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18]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19][20]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注释

[1]汉皇:汉家天子,汉武帝刘彻宠幸李夫人。倾国:指美女。此借指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之间的关系。

[2]御宇:统治全国,驾驭天下。

[3]杨家有女:杨贵妃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幼年养在叔父家,小名玉环。开元二十三年(735),被册封为寿王(玄宗的儿子李瑁)妃。22岁时,玄宗命其出宫为道士,道号太真。27岁被玄宗册封为贵妃。

[4]六宫:后妃的住处。粉黛:本是妇女的化妆品,这里用作指代六宫的女性。无颜色:指六宫妃嫔与杨贵妃相比都相形见绌,仿佛失去了往日照人的美色。

[5]华清池:即华清池温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南的骊山下。

[6]凝脂:形容皮肤白嫩而柔滑。

[7]云鬓:形容美发如云。上面缀着垂珠之类,走路时摇曳生姿。步摇:一种首饰的名称,用金银丝宛转屈曲制成花枝形状,上面缀着垂珠之类,走路时摇曳生姿,所以叫“步摇”。

[8]金屋:指杨贵妃的住所。

[9]姊妹弟兄:指杨氏一家。杨玉环受册封后,其父追封太尉、齐国公,其母封凉国夫人,她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她的兄弟杨钊赐名国忠,天宝十一载(752)为右丞相。列土:分封土地。

[10]西南行: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禄山破潼关,唐玄宗命将军陈玄礼率领“六军”出发逃向蜀中,向西南而去。

[11]蛾眉:美女的代称,此处指杨贵妃。

[12]闻铃:指在栈道中听到远处传来的铃音。

[13]天旋地转:指国家大局有所好转。回龙驭:指玄宗由蜀中回到长安。

[14]太液:池名,在长安城东北面的大明宫内。未央:宫名,在长安城西北。这里借指唐朝的池苑和宫廷。

[15]耿耿:明亮。星河:银河。欲曙天:天快要亮的时候。

[16]穷:找遍的意思。碧落:指天上,道家称天界为碧落。黄泉:指地下。

[17]太真:杨玉环为道士时的道号。

[18]泪阑干:形容流泪纵横的样子。

[19]比翼鸟:传说中的鸟名,据说只有雌雄并在一起才能飞。

[20]连理枝:两棵树的枝干连在一起,古人常用此二物比喻情侣相爱、永不分离。赏析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长恨歌》作于元和元年,诗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是一首抒情成分很浓的叙事诗,“长恨”是诗歌的主题。诗歌的开卷,作者就以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玄宗沉迷歌舞美色,荒废朝政,杨氏一门恃宠而骄,终致安史之乱的历史事实。其中包含有一定的讽刺意图,但也给李、杨的爱情悲剧埋下了“长恨”的因由。接下来,诗歌描写了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向西南的情景,以及在逃亡的过程中他们爱情的毁灭,细腻刻画了唐玄宗内心不忍割舍,却又欲救不得的痛苦,马嵬坡的生离死别,自此天人永隔。诗歌被沉重哀伤的悲剧氛围所笼罩,之后极力铺写的是唐玄宗的“恨”,用凄楚的语调,在四季景物的衬托下,描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时时刻刻的追忆,以及流露出来的无穷尽的寂寞悲伤和苍凉伤感的情怀,表达了“长恨”的主题。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采用浪漫主义的笔法,写临邛道士为玄宗上天入地寻觅杨贵妃,并且在缥缈迷离的海上仙山找到了杨贵妃。在这里杨贵妃已是一个超凡脱俗的美丽女神,但依然含情脉脉,对爱情忠贞,思念在人间的唐玄宗。她不仅托道士带当年的信物给玄宗,并重申昔日的比翼鸟、连理枝的誓言,对应着前面玄宗对她的思念。尤其是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进一步深化、渲染了诗歌“长恨”的主题,李、杨的爱情也得以升华,使读者受到心灵的震撼,留下悠久的回味。作为一首极富感染力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非常之高。诗人通过层层渲染,反复抒情,使诗歌跌宕回环,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婉转动人、深邃丰富,具有独特的魅力。[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南唐·李煜[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3]首月明中。[4]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注释

[1]虞美人: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一开始是用来对项羽的宠姬虞美人进行歌颂的,因此得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都是两仄韵转两平韵。

[2]了:终了,终结。

[3]故国:这里指南唐。

[4]雕栏玉砌:雕琢的栏杆和玉石台阶,借指宫殿。赏析这首词写于李煜降宋之后,是他后期词作的一篇代表作品。词的上阕以问句开始,“春花秋月何时了?”——开篇即以奇语劈空而下。这一提问包含了深刻的含义:首先,从被问的对象来看,春花和秋月,众所周知,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按照正常的逻辑,一般人都希望能够永远留住它们;从提问者的角度来看,既然问它们何时终了,也就暗含着希望它们尽快逝去的意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符合正常逻辑的思维?“往事知多少”?读到这里,虽然我们仍不知道“往事”指的是什么,但可以了解到的,是春花、秋月引发了作者对这些往事的回忆。而这种回忆夹杂了那么沉痛的感受,对一个亡国之君来说,这种往事多么的不堪回首。词的下阕“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故国的宫殿应该还依然完好,而曾经在那里生活了那么多年的君主却身在他乡;时间的流逝,没有让那些华美的建筑改变什么,但容颜却发生了改变,变得憔悴而苍老了。物是人非的强烈感慨蕴藏于其中。人的憔悴苍老只是由于时间、空间的改变所致吗?当然不是,更重要的是那一腔的愁绪,久久积郁于胸怀。到底这些愁绪有多少呢?正好比那滔滔东流的一江春水一样绵绵不绝。这一问一答,就把“愁绪”这种虚无缥缈的事物以一江东流的春水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虚实的互化,别有一种美感在其中。这一句也因其生动形象的写愁手法成为历来人们所传颂的名句。更有宋代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3]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

[1]烽火:古时候报警的烟火。此指战争。三月:形容时间很长,非确指。

[2]白头:指白发。

[3]浑:简直。不胜簪(zān):意思是头发少得连簪子都插不上。赏析《春望》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名传后世。全诗格律严谨、含蓄凝练、言简意赅,沉郁顿挫,既写出了国家沦亡的不尽之悲,又写出了家破人散的无限之凄,读之令人慨叹不已。诗首颔二联开门见山,以简白的语言描绘了“春望”之所见。首联为远望之景,山河依旧,但国家已经沦陷,昔日树木繁茂、明媚繁华的京城也只剩下断壁残垣及荒芜的树木、丛生的乱草。诗人以今日“国破”之凄与旧日“城春”之明媚相对比,以“破”与“深”这样强烈的字眼来加重情感的基调,字里行间展现的全部都是国破家亡之悲。颔联上承首联,写了“春望”之近景,春花明媚,鸟声啁啾,但因为诗人内心的惆怅,本来明媚的春光也变得萧疏凄凉。春花无情,却因诗人的哀愁而溅泪;春鸟无恨,也因诗人的悲痛而惊心。一个“溅”,一个“惊”淋漓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情感的激荡与强烈。并且,“感时”是忧国之思,对照首联的“国破”;“恨别”则是思亲之念,下应颈联的“家书抵万金”,构思严密而精巧,层层递进。颈联诗人以悲切的笔调述说了时局,烽火连天,战事不休,战乱之中,亲人离散,这个时候,若是能收到一封家信该有多好啊。“万金”之句,看似平淡,却蕴含了诗人内心无尽的期盼、担忧与辛酸,寥寥数语,不闻凄声,却已满目凄情。尾联诗人笔锋一转,写了自己的衰老与忧思。国破家亡,亲人杳无音信,目之所及,一片萧疏,诗人内心焦虑忧愁不已,已经愁白的发丝日渐稀疏,甚至连发簪都簪不住了。由发及心,便更能表达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全诗寓情于景,意境幽深,实是千古难得之佳作。诗 圣 杜 甫

杜甫,字子美,官至工部员外郎,后人因此也称之为“杜工部”。杜甫一生迭经盛衰离乱,饱受艰辛,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被称为“诗史”。作为唐代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又被后人尊为“诗圣”。[1]声声慢·寻寻觅觅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2]。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3]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

[4][5]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

[1]声声慢:历来作者多用平韵格,而《漱玉词》所用仄韵格最为世人所传诵,双调共九十七字。

[2]将息:将养休息。

[3]有谁堪摘:犹言无甚可摘。一说:有谁堪与共摘。

[4]怎生:怎样,怎么。

[5]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赏析《声声慢》是李清照后期所作词中的代表作。这首词脍炙人口,流传数百年。细细品味它的内容,既称得上是一篇令人心碎的悲秋赋,又是一首用豪放之笔写就的悲怆之作。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词的上阕一开始连用了十四个叠字,很有特色,营造了一种悲伤凄凉的气氛,奠定了全词的基调。这三句是作者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经过一番思考发出的感慨,作者百感迸发,不吐不快。“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按常理,“乍暖还寒”应该是写早春景象的,词人却用来描写秋日气候,委婉地将自己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出来。“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此刻,词人只好借酒消愁,无奈心绪不佳,三两杯酒下肚,这酒也变得淡薄无味。何况这傍晚的西风瑟瑟,阵阵袭来,愁绪进一步增加,真是“此情无计可消除”了。“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雁未必过去就曾相识,词人偏偏要说就是相识,寄托了怀乡之意,更是对往事的追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站在庭院中的词人,长空望雁已经倍感凄凉,低下头来看着院中的黄花,在瑟瑟秋风中更显得衰萎荒芜。词的下阕紧承上阕所营造的氛围,进一步对词的氛围进行渲染。“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词人将身子靠在窗口,对酒伤心,望雁伤心,看花更伤心,心中的愁苦凄凉笼罩了身边的一切事物,所有的事物对词人来说只会增加痛苦,让词人觉得这白天太过漫长。“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词人愁苦到极致的时候,老天爷似乎感受到了词人的心情,竟下起雨来了,秋风吹梧叶,飒飒作响,秋雨打梧桐,一点点,一声声,都敲在了词人的心坎儿上,和词人心中的悲伤愁苦紧密交织在一起,终于让词人发出了更为强烈的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南渡后的李清照完全没有了当年的舒畅心情,颠沛流离,哀怨重重。“愁”这个字毫无疑问的成为了全词的主旋律,而淡酒、归雁、黄花、晚风,所有这一切都是为这个主旋律服务的。到了全篇结束时,词人用简单直白的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将自己的愁绪和盘托出,妙义无穷,耐人回味。[1]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3][4]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5]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6][7]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注释

[1]青玉案:又名《横塘路》《西湖路》《青莲池上客》等,调名出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双调六十七字。

[2]雕车:装饰华贵的车子。

[3]凤箫:排箫,因箫管参差如凤翼,故名。

[4]玉壶:指月亮,又指计时之器,即宫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