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宋词)杨万里:心存高远天地宽(下)


发布时间:2020-03-12 09:06:45

点击下载

紧接上期

热血不减罪孝宗

杨万借杨氏“花呗”之名,被朝中的老同学虞允文特别推荐,他被召为国子博士,自此开始在京任职。

此时,天下风云巨变,朝堂重新洗牌,看着周围同学,心里那个酸啊:

虞允文干死金国那个倒霉皇帝完颜亮后已转任军职,升任枢密使(国防部长)。

张孝祥青云直上,已是显谟阁直学士(国家政策顾问)。

连范成大都在处州任干得有声有色,俨然当上了土皇帝。

只有那个什么倒霉的陆游和自己同病相怜,在绍兴老家自侃“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再看自己的这个国子博士,这是个什么职务呢?

帝国最高学府国子监首席教授!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党校教授。平时就给学生们上上课,帮着小官们做做生涯规划,小日子可舒坦了。

这把稳了,对吧。

怎么可能!

据传他当时入京,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回家路费准备好,并且不准家人随便置办东西。

抠,对吧?

人家可是随时准备打包回老家,压根不怕被贬。

所谓大怼能怼,怼天怼地怼世间难怼之事,开口便笑,笑古笑今笑天下可笑之人!

一般人吧,课后没事做,就泡杯茶侃天嗨地,不然就三缺一围一圈,而他呢,正埋头梳理哪些是他看不惯的,哪些是该被收拾的,逮着机会就去参他一本,怼死那些贪官污吏,仍然嫉恶如仇。

第一个躺枪的大佬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虞允文,话说当年愣头青张轼(张浚的儿子)认为虞允文采石矶大捷纯属运气,官居要职后大力扶植亲信(古代门生制度,虞允文对胡铨、周必大、王十朋、赵汝愚、晁公武、李焘等人都有知遇之恩),就以“宠臣近习执掌要职”把虞允文给举报了。

虞允文当时(1169年)什么职务?右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结果自然可想而知了,张轼调离临安,出知袁州,这张轼也是对杨万里有恩的,一番权衡,决定去找虞允文理论。

虞允文宰相肚中能撑船,给足老同学面子,不但不怪,还把他擢升为太常博士。

(侍讲张栻以论张说出守袁,万里抗疏留栻,又遗允文书,以和同之说规之,栻虽不果留,而公论伟之。)

朝中有人好做官,几个老同学都在朝中居要职,自然少不了对杨万里的提携——

乾道八年(1172年),升太常丞兼权任吏部右侍郎。

乾道九年(1173年)四月,转将作少监。

淳熙元年(1174年)正月,除知漳州。

临行时不忘上札,忠告孝宗戒贪吏、施廉吏。后因病未赴任,家居三年。

淳熙四年(1177年)春,出常州知州。

淳熙六年(1179年)正月,除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杨万里于二月携家离开常州,待次近一年。

淳熙七年(1180年)正月,离吉水赴任广东。

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改任广东提点刑狱。同年冬,闽“盗”沈师进入梅州,他率兵平定,被孝宗称为“仁者之勇”,赐直秘阁。

淳熙九年(1182年)七月,继母去世,杨万里离任服丧。

淳熙十一年(1184年)十月服除,被召入京任尚书右郎,后任吏部员外郎。

淳熙十二年(1185年)五月,除吏部郎中,应诏上书,极论时事。宰相王淮问他:“宰相何事最急先务”,杨万里以“人才最急先务”为答,并条上《荐士录》(《淳熙荐士录》),举荐朱熹等六十人。

孝宗亲自将其升为东宫(太子)侍读,太子赵惇亲题“诚斋”二字赠给杨万里。

淳熙十三年(1186年),转任枢密院检详,历任尚书省右司郎中、左司郎中,仍兼东宫侍读。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任秘书少监。

杨万里智商高,或许看到被他怼同学虞允文,不但没事,还怼出个这么多年的顺风顺水,胆子不由也变得肥了起来!

第二个被怼的大佬,竟然是孝宗皇帝赵昚!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三月,翰林学士洪迈上书孝宗,以吕颐浩等人配飨高宗庙祀。

杨万里一看,这吕颐浩算尼玛个什么东西,百姓交不起税就你搞出来的,再看名单更来气了,前相张浚竟然不在列,这小暴脾气马上就上来了,遂以洪迈“不俟集议、专辄独断,无异”指鹿为马””为由上书,直言宰相“指鹿为马”,亏待功臣,暗指宋孝宗“鸟尽弓藏”。

这孝宗也不是文盲,一看到这“指鹿为马”脸都绿了。你骂洪迈是垃圾老子都无所谓,你说老子鸟尽弓藏老子都认,但你说他指鹿为马那就过分了哈,他指鹿为马就是赵高,那我不被你整成秦二世了?

一国之主哪能受得了被一个臣子指桑骂槐的窝囊气,你杨万里太不识好歹了,孝宗这一气之下,一脚就把杨万里踢到了筠州(四川宜宾市筠连县)。

(高宗未葬,翰林学士洪迈不俟集议,配飨独以吕颐浩等姓名上。万里上疏诋之,力言张浚当预,且谓迈无异指鹿为马。孝宗览疏不悦,曰:“万里以朕为何如主!”由是以直秘阁出知筠州。)

尼采说,孤独是一个人的天性。

杨万里年少入仕,血气刚勇,每到一任,总敢掀翻一整个地方官场。

不管谁来劝,他就是铁了心将治下的所有贪官污吏绳之以法。

所以,史书对其的政治评价有四个字“嫉恶如仇”。

如果在战场,这样人必定是勇冠三军的大将;如果在江湖,也必定能成为威服天下的英雄。

很可惜,在政坛,“英雄”是孤独的。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说过:“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人越是明白,越是有追求,就越孤独。

因为一个人对自我内心的坚持,永远是你最好、最真实的模样。

无力回天毅归隐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太子赵惇(即宋光宗)。

杨万里于五月复直秘阁,八月被召,九月入京。十月,除任秘书监。

他连上三札,要求光宗(赵惇曾是他的学生)爱护人才、疏远奸佞,做到“一日勤,二日俭,三日断,四日亲君子,五日奖直言”(《第三札子》)。

只是这赵惇太不争气了(宴游无度,声乐不绝,昼之不足,继之以夜。宫女进献不时,伶人出入无节,宦官侵夺政权,随加宠赐,或至超迁),没过几年就蹦跶不起来了。

才开始,宋光宗对杨万里提出的建议都十分尊重,在多方考虑周全之后,对其想法一一施行。

绍熙元年(1190年),他以焕章阁学士职充任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此时,63岁的杨万里在奉旨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北返,路经苏州,写下《泊平江百花洲》一诗: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

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

八月,《孝宗日历》修成,照例应由杨万里为《日历》作序,而宰臣却另命礼部郎官傅伯寿作序,杨万里于是自劾失职,请求去职,光宗挽留。接着又因要进《孝宗圣政》书,本应由杨万里奉进,但孝宗犹念旧恶,大不痛快,于是外调杨万里为江东转运副使,暂时代理总管淮西和江东军马钱粮。

经历了几次打击,杨万里该老实了吧?

你想多了,杨万里什么人?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就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南宋虽然看起来经济繁荣,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此时朝廷内部腐败,小人猖獗。回京的杨万里还是记吃不记打,啥都敢怼,最后得罪了重臣韩侂胄。

韩侂胄何许人也?

韩侂胄,字节夫,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南宋权相。魏郡王韩琦曾孙,宝宁军承宣使韩诚之子,宪圣皇后吴氏之甥,恭淑皇后韩氏叔祖,宋神宗第三女唐国长公主之孙。

公元1192年(绍熙三年),朝廷决定在江南推广铁钱会子(纸币,从四川商人发明的“交子”演变而来),由于有前车之鉴(完颜亮伐宋期间,疯狂印刷,通货膨胀搞得民不聊生),杨万里觉得还是银子实在,这玩意儿贬值太快,维护代价又高,关键造假成本还很低(当时票面上还印有举报伪造和使用假币者的悬赏。还规定:抓到伪造“会子”者,若不愿领赏,可授一官职。)

所以又去怼,这本是韩侂胄替光宗皇帝搜刮民脂民膏的杰作,你还敢来怼,于是,光宗发飙,杨万里又被丢到赣州去做知州。

这下,杨万里算是心哇凉哇凉的了,你生气,老子还气呢!教了你这么个败类出来,老子不干了!他直接谢病自免,去你大爷的赣州知州,老子要回吉水老家养老去了。

(朝议欲行铁钱于江南诸郡,万里疏其不便,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不赴,乞祠,除秘阁修撰,提举万寿宫,自是不复出矣。)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被弃了理想谁人都可以

那会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

被罢黜,被排挤,这事情落在任何一个人的头上都是一件挺悲催的事情。

听说杨万里在失意的那段时光曾一口气吟诵过12首《闷歌行》,大家的第一印象肯定是这倔老头儿肯定要发牢骚了。

但是当你看到这些诗文的时候,一定大跌眼镜。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近看两日远三月,气力穷时会自休。

这哪是什么闷歌?全然都是酣畅淋漓的大声放歌。

管它老天爷的好天气还是坏天气,爱来就来,爱去就去,爱咋咋的。

等到风停雨歇,我还是我,“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刘同在《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中写到:

“曾经那些最孤单,最无望,最失落,最安静的经历,其实都不是你最潦倒的时光。你憋着这口气,最终能独自上岸。

你耐住了孤单,扛过了无望,不再怕失败,也学会了与安静为伴。虽然疼都是别人给的,但伤都是自己好的。”

人生本就是一场孤独的修行,无论跻身多少繁华,赏尽多少繁花,终究还是要回归平静。

杨万里这一生,年少登科,曾沦为江湖浪子,也曾做过天子近臣。宦海之中,浮浮沉沉,却没有一次将他击垮。

不愿被世俗磨平棱角的他回家之后种开了地,这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亦或是自我的解脱,且看他的这首《念奴娇·老夫归去》。

老夫归去,有三径、足可长拖衫袖。一道官衔清彻骨,别有监临主守。主守清风,监临明月,兼管栽花柳。

登山临水,作诗三首两首。休说白日升天,莫夸金印,斗大悬双肘。且说庐陵传盛事,三个闲人眉寿。

拣罢军员,归农押录,致政诚斋叟。只愁醉杀,螺江门外私酒。

我岁数大了,能维持生活也就知足了。一道官衔也已经伤透我的心了,还是让别人去做官吧。我这个人,在家守的是清风、看的是圆月,看完了月亮也顺便栽栽花种种树,偶尔爬爬山写写诗。别跟我说什么一夜暴富,

一个成熟的人,既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差的。

物质最丰富、生活最安稳的日子里,你永远也不会有栉风沐雨后的坚强。

而成长,就是学会和孤独相处,因为再也没有什么能比孤独更能磨砺一个人的心态,让人看清生活、学会生活。县又他的这首《忆秦娥·新春早》。

新春早。春前十日春归了。

春归了。落梅如雪,野桃红小。

老夫不管春催老。只图烂醉花前倒。

花前倒。儿扶归去,醒来窗晓。

人生暮年,杨万里退隐江湖,于故园中聆听鸡鸣犬吠,也许在政治上他并不是一个成功者,可他却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生活。

苏轼说:“人间有味是清欢。”

世人多繁华,我情愿孤独。

因为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死前托书千秋赤

公元1194年(绍熙五年),太上皇赵昚病故,韩侂胄与赵汝愚发难废了光宗赵惇,立太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然后,韩侂胄搞了个“庆元党禁”来收拾残局,把赵汝愚、朱熹、周必大等人给收拾了,自己把持朝政,

人人自危。

公元1199年(庆元五年),韩侂胄又给自己搞了个私家庄园,为了装点门面,自然要请个德高望重的大佬来写个软文帮忙吹嘘一番,思前想后,决定找杨万里出马,希望他执笔操刀,并保证写了就给他升官。(韩侂胄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嘱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

这杨万里一想,你韩侂胄算个什么东西!祸国殃民,奸诈小人,还想让老子给你作记,给你写个墓志铭还差不多,老子又不稀罕你那个官,滚你妈的!

这韩侂胄碰了一鼻子灰,转而跑去找陆游,得知消息的杨万里立马修书一封:“官可弃,记不可作 ”,并劝他勿与韩来往,勿热恋做官而依附之。

这陆游什么人?狂热的主战派啊,只要你北伐,管你什么鸟我都支持,于是便一口应承,写了篇《南园记》。

杨万里心里那个气啊,陆游你个软骨头!

这一次两人算是结下了梁子。

嘉泰二年(1202年),陆游入京任实录院同修撰,编修国史期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给予种种合作,并应韩侂胄之请,为其作记题诗,对其歌功颂德。

杨万里闻知,作诗怼他:

衫短枯荷叶,墙高过笋舆。

人生须富贵,富贵竟何如?

杨万里可是有仇必报之人,这一次他拉上了被韩侂胄整下课的朱熹一起,最后给陆游戴了一顶“晚节不保”的大帽子。“迹太近,能太高,或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

而《宋史.陆游传》结尾也引用了这句话。

这还没完。

退休后的杨万里心灰意冷,但内心有一股孤勇,时不时燃起熊熊火焰,让他通体炽热,无所适从。隐居在家的他,万里边关近况他一直关注,朝廷情势他也一直挂念在心,衣带渐宽,茶饭不思。

此间朝廷数次召杨万里赴京任职,他自知当朝宰辅独断专权,心胸狭隘,有北伐之行动,却无收复失地之心,因此辞谢不去。

且看过程:

绍熙三年(1192年),因对朝廷失望,对自己的学生失望,他便谢病自免,回归吉水,自此幽屏,便与世绝。

绍熙五年(1194年),宁宗即位,想起了杨万里,这可是个人才啊!召他赴京,老子不来。

这宁宗也挺可爱的,你不来是吧,没关系,官给你留着,这年九月升杨万里为焕章阁待制,提举兴国宫。

杨万里:切!

不感兴趣是吧,这宁宗和这老头也扛上了——

庆元四年(1198年)正月,又进封他为吉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庆元五年(1199年),三月,升宝文阁待制。

嘉泰元年(1200年),十二月,进封吉水县开国伯。

嘉泰三年(1203年),八月,进宝谟阁直学士,宁宗赐其衣带。

嘉泰四年(1204年)正月,进封庐陵郡开国侯,加食邑三百户。

开禧元年(1205年),宁宗还是不死心,又给已经79岁高龄的杨万里下召任命,还是不买账。

没想到,独断专权的韩侂胄,仍然闹腾着要北伐,还要启用一个64岁的诗人来全权指挥军事。这个词人大家也非常熟悉,他就是“梦回吹角连营”的辛弃疾。

此时的辛弃疾已是花甲高龄,没有了年轻时的主角光环,自己都曾登临扶栏自叹“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不久之后,他便在大病之中壮志未酬身先死,令人唏嘘感慨。

辛弃疾因重病辞免朝廷任命后,朝廷便另外安排其他将领北伐抗金,这消息传到了隐居在家的杨万里那里,近80岁的书生再也无法淡定了。他愤然起身,给朝廷上书,在这封奏折中,他强烈谴责了当权丞相韩侂胄无视民意,一意孤行的行径。

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胄奏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结果搞了个割地赔钱的《嘉定和议》回来,躺在床上的杨万里恸哭失声,怒怼奏折致帝:

“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

写完后,他又写了一纸遗书,用作安排后事,作别妻小。笔落后不久,他咳嗽不止,先是目光如炬,接着慢慢黯淡下来,不到须臾,杨万里便溘然长逝,告别了他牵系整整80年的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

曾经年逾65岁的杨万里愤然请辞归家路上,写下一首充满趣味的宋诗: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诗的意思是: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满怀报国热血的他,一生沉浮宦海,被贬无数次,宁可惹得当朝皇帝厌恶,都不肯向自己报国之心妥协,迁谪路中亦能被“急走追黄蝶”“怪生无雨都张伞”的孩童的可爱之处打动,此般人生或许才是让后人热泪盈眶、光耀千秋的“赤子之心”吧!

其实,晚年的杨万里是幸运的,也是孤独的,怼了一辈子的人,熬死三任皇帝,除了贬官没有受到任何政治迫害,孤独终老,已是最好的结局。

一生孤勇,奈何报国无门。

回归故里后,他开始专心作诗立著,留下了《诚斋集》,《杨文节公诗集》,《诚斋诗话》等著作,收录了其现存的四千二百余首诗、被后世尊为“诗宗”。

独创了“诚斋体”,开宗立派,干翻了“江西诗派”。

看看一生没能逃脱江西诗派阴影的陆游对其评价:

诚斋老子主诗盟,片言许可天下服。(语出陆游《赠谢正之秀才》)

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语出陆游《谢王子林判院惠诗编》)

什么意思?老杨牛逼!我陆某自愧不如。

作品以外。

也留下了其一世英名。

一百多年后,明朝大才子解缙读到杨万里《诚斋集》时,说了这样一句:“文章足以盖一世,清节足矣励万世。”可以算是对其一生中肯的评价。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看,有小孩,有水果,有走兽,有虫蝇,足以撑起任何一个孤寂的午夜。

孤独不是寂寞,寂寞会发慌,而孤独令你强大。

所以汪国真才会说:“孤独若不是由于内向,便往往是由于卓绝。”

当我们回眸那个35岁的杨万里,是否会想起我们自己。

这一生中我们会面临无数次的抉择,那一刻你是随波逐流,还是大胆地做自己?

如果你犹豫了,可以听一听杨万里那穿越千年的心声:

秪有三更月,知予万古心。

孤独又何妨,有月亮懂我就够了。

(全文完)

点击下载《人间宋词》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