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重要的东西,没有的人总是比拥有的人更清楚 | 一周荐书


发布时间:2020-03-12 09:27:33

点击下载

《拔蒲歌》

沈书枝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2

《拔蒲歌》的书名源自南朝民歌《拔蒲》:

青蒲衔紫茸,长叶复从风。

与君同舟去,拔蒲五湖中。

朝发桂兰渚,昼息桑榆下。

与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蒲草是沈书枝喜爱的植物,风过时,它们在水边齐齐摇动的身影能够唤醒她对于年少乡村生活的忆念。古代文学硕士毕业的她自然也十分熟悉《拔蒲》的情歌意味,其中包含着大胆又深重的热情,不至于过度外露,却直白可爱。在她眼中,风景与情爱的交织是民间歌谣最为动人之处。

从皖南到北京,漂泊在外的经历赋予了她重新审视家乡的视角,也造就了写作时频繁采用的“回望”姿态。散文集《八九十枝花》是沈书枝出版的第一部作品,从一个在乡下长大的孩子视角出发作怀乡记录,后继的长篇非虚构作品《燕子最后飞去了哪里》则更加关注现时与过往、家乡与他乡的对照,以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为切入口,记述了几十年来一家人的生活变迁与姐妹五人的生命历程。《拔蒲歌》是沈书枝的第三部作品,收录了她从2013-2018五年间所写的散文,情绪与内核仍是“还顾望旧乡”,时间线已蔓延到现今。

《拔蒲歌》以《儿童的游戏》为开篇,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下常见的儿童游戏做了一个简述,其后分为三部分“红药无人摘”、“瓜茄次弟陈”和“与君同拔蒲”,分别从野草花树、皖南吃食以及乡村人事三个日常气息丰盈的角度出发,书写北漂异乡人眼里的“南方家乡”。沈书枝说自己想要传达的并非城乡对立的流行观念或是抱憾缅怀农村图景的消逝,“乡愁”与“回归”也不是她创作的关键词,节制的书写之中既有日常风物的美好,也有乡野生活的艰辛。

《整个巴黎属于我》

[美]莱斯利·M.M.布鲁姆 著 袁子奇 译中信·春潮·中信出版集团 2019-1

“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许多人或许都对海明威的此番比喻耳熟能详。但海明威是个聪明人,他从未在灯红酒绿的巴黎繁荣中陷得太深,从而耗尽自己的创作才能。相反,他将旅居巴黎的疯狂时光与奇妙际遇都视作珍贵的写作素材,这或许得益于他在《多伦多星报》的新闻记者职业,由此获得的新闻写作技巧以及清醒头脑使他一直保持着局外观察者的身份。海明威知道自己所求为何,也从不掩饰对于成名的野心和渴望,正如他在《圣米歇尔广场的一家好咖啡馆》一文中所写:“她非常俊俏,脸色清新,像一枚刚刚铸就的硬币,如果人们用柔滑的皮肉和被雨水滋润而显得鲜艳的肌肤来铸造硬币的话。……我见到了你,美人儿,不管你是在等谁,也不管我今后再不会见到你,你现在是属于我的,我想。你是属于我的,整个巴黎也是属于我的,而我属于这本笔记簿和这支铅笔。”

《整个巴黎属于我》的作者莱斯利·M.M.布鲁姆既是一名文化史学家,也是一名记者与小说家。他历时五年深度采访,综合了300万字各方素材,再运用小说技巧重组资料,再现了青年海明威在巴黎的奋斗史,这也是海明威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的诞生故事。而褪去了“钓深海鱼的硬汉、大型动物猎人、‘一战’后巴黎丽兹酒店的常客、白胡子老爹”等媒体津津乐道的趣味形象之后,未成名的海明威只是一个身无长物、渴望出名、疯狂地想摆脱小人物身份的工作狂。

今年是海明威诞辰120周年,这本书的重要价值之一就在于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海明威。后世对《太阳照常升起》的评价往往是“一部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锋之作”、“发明了一整套全新的风格和语调”,海明威则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迷惘一代’的代言人”。实际上,《太阳照常升起》的出版不仅引发了欧洲的“文学革命”,还在巴黎上流社交圈引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因为它更贴近于一部非虚构纪实作品,书中所描绘的花花世界几乎是海明威交际圈子的真实写照,而那些小说角色的原型在现实中是海明威的老师、朋友或对头,无一幸免于他的冷嘲热讽。他不惜代价追求文学的做法导致了巨大争议,事实上,一些人的生活成了海明威雄心壮志的牺牲品,但于他而言,这都是成功附带的损失,没什么大不了。“他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没有任何人任何事可以阻挡他。”布鲁姆如是评价道。

《在虚构与现实之间:

20世纪初期的文学、现代主义和民主》

[法]魏简 著 杨彩杰 杜卿 包世一 译三辉图书·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9-1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这个问题都会一再被提起。在文化研究的范式中,“虚构”是众多社会话语中的一个,而在结构主义的派系中,虚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则建立在审美自主的概念上。本书作者魏简现任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任,也是鲁迅小说的法语译者。在他看来,语言的形式使得虚构与权力之间形成了一种历史的亲属关系,因此,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将虚构视为一个穿越时间和空间的、人类学的现实,分析了它在一个确切的社会历史语境中的状态和功能。

魏简选取了五部探讨权力的虚构作品,其中两部在今天已成为经典——鲁迅的《阿Q正传》与老舍的《茶馆》,另外三部作品则来自欧洲,分别是谢阁兰的《勒内·莱斯》、弗兰茨·卡夫卡的《中国长城》和贝尔托·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这五部作品都关注中国现代政治形式的出现,且能够反映出文学在这种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位置;对欧洲文本中中国图景的考察,还能够帮助理解欧洲民主政体凝视中国的“异域情调的目光”。

如书名“在虚构与现实之间”所示,作者力图从对虚构文本的研究中,挖掘出虚构与社会历史现实之间的联结关系。以鲁迅的小说为例,阿Q在其中变成了无产阶级的象征和被压迫的中国人的象征,这类指涉就使得虚构的小说文本拥有了象征性的现实意义。虚构也容许作家同他的作品解读保持距离,譬如鲁迅短篇中的许多故事都发生在“寻无此处”的“未庄”,而布莱希特也指出《四川好人》的故事已不适用于四川这个地方,它适用于所有存在人剥削人的制度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虚构”也成为了作家们应对特定社会环境的策略性写作方式。在书本的最后,魏简将“民主”作为“虚构”的落脚点,提出一个民主的文本能够在公共空间内创造新的意义,这也是文学的重要力量。

《家族、土地与祖先:

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

[美]易劳逸 著 苑杰 译重庆出版社 2019-1

在《毁灭的种子》与《流产的革命》中,美国汉学家易劳逸关注的是1927-1949年战争与革命时期的中国,分析了国民党统治的社会基础并精辟地总结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而作为易劳逸中国史研究的又一代表作,《家族、土地与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的视野更为广阔,本书上溯至16世纪,重新审视了中国近现代演进的历史逻辑。本书英文版在1988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但国内一直没有译本,此次是这部重要作品第一次与中国读者见面。

明清向来被视作中国近现代转型的重要节点,易劳逸运用大量史料,从人口变化趋势、小农经济、商品贸易和制造业、民间信仰以及社会阶层秩序等角度出发,阐释了16世纪以降中国复杂且深刻的社会变革。之所以将被普遍认为处于“停滞状态”的帝制时代晚期的中国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他认为应当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在长时段、全球史的视野下,重新衡量其内部因素的发展变化,这些商业经济与思想文化上的萌芽在接下来的两百年及更长时段里,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帝国的社会面貌。

在人口方面,人口数量在四百五十年间增长了5倍的中国并没有陷入马尔萨斯陷阱,而大规模人口迁徙造成了社会地理格局的变化、边缘地区的开发、传统家庭的解体等等。在商品经济方面,跨区域商品贸易的出现推动了现代版的本土银行——钱庄和票号——的建立。思想文化方面的新潮流也值得一书,譬如心学中“狂禅”一派对平等主义与解放欲望的宣扬、李贽对婚姻自由的主张等等。与“变动”如影随形的还有“常态”,易劳逸在书中指出,家庭主义、强调社会等级与身份、重视人际关系与“面子”等国民性,在中国人的社会行为模式中仍占据核心位置。《哈佛中国史》作者之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威廉认为本书的研究是“敏锐且准确”、“扎实而细致”的。

《秘密图书馆:一部另类文明史》

[英]奥利弗·特尔 著 柳建树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1

谈及儒勒·凡尔纳,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他的科幻小说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与《神秘岛》。当然,他的《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也享誉全球。但《秘密图书馆:一部另类文明史》的作者奥利弗·特尔关注的,却不是这些知名作品,而是一件被遗忘的书稿:1989年的一天,儒勒·凡尔纳的重孙让·儒勒·凡尔纳在一个古旧的保险柜里,发现了他的曾祖父一个世纪前写的小说手稿。这部写于1863年的小说,背景设定在1960年的法国,并最终定名《二十世纪的巴黎》,于1994年首次发表。这份书稿之所以被封存,是因为当时的出版商认为书中描述的世界太不可信了,害怕读者们不会认真对待。但讽刺的是,《二十世纪的巴黎》中描绘的无人驾驶火车、电脑、百货商店以及装有电梯和电视的摩天大楼,包括被金钱与科技统治的冷漠城市与无处不在的官僚体制,可以说是儒勒·凡尔纳所有科幻书籍中预言最准确的一本。

研究阅读史的学术著作数不胜数,但《秘密图书馆》是一个冷门考据癖好者的剑走偏锋,也是一部好奇心的产物。奥利弗自述其创作意图:“创作这本《秘密图书馆》的目标有二:一是揭示名著鲜为人知的一面,二是说明某些无名的书籍是如何与我们熟知的世界有着惊人的密切关系的。它从熟悉中寻找陌生,从陌生中寻找熟悉。简言之,它尝试发现人类所写过、录入过、刻过、口述过或制造过的最知名和最无名的书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本书从古典世界出发,沿着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一路走到现代世界,在梳理名家作品时几乎绝口不谈所谓的“代表作”,也不对书籍进行直接粗暴的分类排名,反而关注那些在正史上被抹去存在的边缘作品,并试图破除大众对于某些知名作品的错误印象。比如欧几里得并非《几何原本》的唯一作者,该书取材于许多其他作家的著作,是众人的智慧结晶。再比如在论及爱伦·坡时,特尔绕开了他的小说与诗歌,集中介绍了坡创作的一本科普读物——《贝壳学家的第一本书》,这本关于软体动物的生物学书籍是坡销量最高的一本书。这些不为人知的趣味小故事,让读者感叹“涨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帮助人们从野史逸闻中一窥书籍与西方文学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画妖怪的我》

[日]水木茂 著 柳凯薇 译新经典·南海出版公司 2018-11

山阴地区向来被日本人视作妖怪的故乡,出生于鸟取县境港市的水木茂从小就对“妖怪”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漫画创作生涯也围绕妖怪题材展开,创作了《鬼太郎》《恶魔君》《妖怪大全》《河童三平》等一系列经典作品。作为一名研究日本妖怪文化的漫画家,水木茂不仅系统性地整理了日本妖怪的传说,还以漫画的形式赋予了它们新的生命,因此被誉为“日本鬼怪漫画之父”。为了纪念这一位“妖怪博士”,水木茂的家乡境港市打造了一条长达800公尺的“水木茂之路”,两侧树立着100余座《鬼太郎》里登场的妖怪铜像。这座“妖怪之町”也成为了妖怪漫画迷们必访的景点。

《画妖怪的我》是水木茂的自传作品。书中,水木茂以自嘲的口吻回忆了自己“蠢事做多”的一生。成绩垫底、成为园艺学校落榜的唯一一人、服役时感染疟疾、在战场上失去左臂、在漫画生涯的早期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坎坷的生命历程并没有磨灭他对于妖怪研究的热情。在很多人眼里,从小就痴迷于妖怪的水木茂是个彻底的笨蛋与失败者,但在他自己看来,“能发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坚持去做,并不是什么坏事。”

水木茂乐观豁达又自由率性的生活态度造就了他跌宕又传奇的一生,被后世奉为“怪谈系题材元祖”的他坦言,自己只不过是在任性地坚持做着喜欢的事情罢了:“就算是‘傻事’,只要肯坚持,也会变成兴趣。神仙、地狱……不知不觉,这些东西已经成了我生存的意义。也许是我运气好,现在竟能靠着妖怪吃饭,我非常感激。但也觉得,就算是无聊的事,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回报。”

《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

[美]凯文·哈扎德 著 钱怡羊 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8-12

死亡焦虑深深浅浅,却永不消逝。近几年来,许多新出版的书籍都围绕“死亡”这个终极话题展开了观察与思索:姑息治疗和临终医学专家刘易斯·M.科恩的《死亡的视线:医学、谋杀指控与临终抉择争议》结合大量案例探讨了医疗谋杀指控案中的复杂伦理;心外科手术专家斯蒂芬·韦斯塔比的个人传记《打开一颗心》关注手术床上的人世百态,并对医疗制度和医患关系进行了反思;外科医师陈葆琳在《最后的期末考》中强调了医生作为真正的“疗愈者”对于病人的关怀责任,因为“更多的治疗,并不代表更多的爱”。

除了上述三本书中的医生,另一份最贴近死亡的工作或许就是美国紧急医疗服务的急救员。本书作者凯文·哈扎德曾于2004-2013年间担任高级救护技术员,《一千个陌生人的生与死》是他对自己十年救护生涯的随笔记录与真实回忆。尽管每次出勤时,哈扎德都祈祷“希望今夜没人会死”,但枪林弹雨、残肢蛆虫、廉价住宅里发生的血案、陷入疯狂的伤者对于急救员来说都是家常便饭,偶尔还有令人哭笑不得的家庭伦理剧与光怪陆离的神秘事件穿插其间。

这份职业使得哈扎德开始认真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生与死的关系。在序言中,他写道:“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挽救第一个在我面前死亡的人。我只是站在那里,安静地看着,就这么让她离开。”读者在书中不仅能够跟随他一起滑入急救员的癫狂世界,或是捧腹大笑,或是惊心动魄,还能够体验到死亡的残酷、生命的脆弱无常以及作为一个旁观者的无能为力。哈扎德最后选择了辞职,决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家人。当了十年的“街头英雄”,在一次次见证死亡与伤痛后,他不可避免地变得厌倦麻木,但也后知后觉地明白了生命的可贵之处,正如书中所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没有的人总是比拥有的人更清楚。”

《被狩猎的人类:

灵长类、捕食者和人类的演化》

[美]唐娜·哈特 罗伯特·W.苏斯曼 著 郑昊力 黄达强 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8-12

“人类的本性中就有作为猎食者的残忍与暴虐。”对“人类猎人”概念的强调,频繁出现于为各种恶劣的人类行径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开脱的理由中,比如种族屠杀与性别压迫。“雄性暴力”的说法人们也并不陌生,该论点强调雄性已经将极端的、永久的狩猎倾向内化了,因此会呈现更强的攻击性,所以诸如男性统治女性以及其他故意伤害的罪行,似乎借此拥有了生理学意义的合理解释。

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被狩猎的人类:灵长类、捕食者和人类的演化》揭示了以上说辞不过就是一些“好听的故事”,人类所拥有的特质只是一个个意外事件的结果,所以,将人类现在的行为方式直接归因于祖先的基因或一段连续的物种历史,根本就是无稽之谈。本书作者之一唐娜·哈特是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副教授,也是一名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的资深专家;另一位作者罗伯特·W.苏斯曼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人类体格学和环境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质人类学和灵长类学。他们在书中共同揭穿了这一“人类中心主义”的童话故事,通过考察数百万年的人类早期历史就能够发现,人类总体上还是作为猎物的物种,只是那些史前猛兽菜单上的一个选项。

书中指出,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相互合作以及对智力的运用,才是种族延续的关键,粗暴地将人类划分为“捕食者”或“猎物”就是在制造一个奇怪的人类学悖论。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伯纳德·伍德将《被狩猎的人类》定义为一部“修正之作”:“它帮助我们在重构人类祖先行为的问题上,向着更为现实和细致的方向前进。”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实习生 吴梦,编辑:黄月、林子人,封面插画:黄月,未经“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授权不得转载。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下载《拔蒲歌》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