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媜:一位台湾女文人的半生离合


发布时间:2020-03-19 11:55:23

点击下载

简媜被作家叶永烈誉为台湾地区的“散文女神”,30年前她写青春情动初露锋芒,30年后她用经世洗练过的眼与笔,才敢回顾那些成为回忆的情与人,写成新书《我为你洒下月光》。今晚21:30,东方卫视中心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读书》邀请到了简媜,一起来分享她的书写人生。

简媜

“爱情”之书——《我为你洒下月光》

简媜,1961年生于台湾地区宜兰县冬山乡武罕村一个务农家庭,1985年因《水问》一书初露锋芒,30余年来陆续出过二三十本著作。《水问》问的是人生,《只缘身在此山中》寻的是佛理,《月娘照眠床》捕捉乡情,《红婴仔》照见母者胸怀,《天涯海角》追寻两岸血脉情浓。直到写作三十余年青春不再后简媜才珍重地写下了“爱情”之书——《我为你洒下月光》。

《我为你洒下月光》

简媜介绍道,《我为你洒下月光》中的男女主角是靠着书信的往返而进行心灵交流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灵交流使得他们在遇到阻碍和困境而面临破灭的时候,能够各自寻求修复的力量。这段情感也能随之升华,最后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文学是宿命般的救药

“活得孤单,沉默得像一块铁,失去快乐的能力,”简媜这样总结自己的豆蔻年华。因父亲在她13岁时车祸骤逝,她遭遇了人生第一次“破碎”。身为长女的她看着同村女孩陆续嫁为农妇开始生儿育女的人生,她心惊胆战,于是瞒着母亲、奶奶,自作主张委托老师为她报考了台北的高中,逃似的离开家乡。然而寄人篱下的压抑、学业的压力、城乡文化落差,却使简媜愈发苦闷。

19岁的简媜

久久沉闷如铁的生活中,简媜终究遇到了宿命般的救药——文学。简媜的散文才能在大学期间初露头角,并获多项校园文学奖。孤独是一块铁,但是宝剑是从铁打出来的,她说自己很幸运找到了文字。大学时从哲学系转到中文系,古典文学的滋养对她整个写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养分。她认为不快乐是表面的,但是内在是丰富的。

简媜手稿

“佛光山之约”

简媜说,“文字书写使敏感多思的我不至于变成人格扭曲的城市客,也意外地,把我逼成作家。”她当文学创作是她的一场自我复健,更没想到的是,一次“佛光山之约”打开了她通往职业作家的大门。

简媜在家中

简嫃回忆自己早年间在佛光山跟着师傅们整理经卷的过程中写了很多篇文章。其中,有些是观察山上寺院的生活,有些是来自于她内心的体悟。她怀着感激的心将文章留给了佛光山《普门杂志》刊登。之后法师们带着《普门杂志》去拜访了《联合报》副刊的主编诗人痖弦(王庆麟)先生。文章让人起了好奇之心,《联合报》也决定要重新刊登她的文章,正是那次的刊登引起了非常重要的回响。

人生充满选择

佛学让毕业后的简媜比同龄人明辨人生方向,然而广告公司的就业经历让她领略了何谓炒作,心生厌恶的她回归文学的浪漫与纯粹,二十来岁时终于在出版工作里找到了安身之处。然而没两年简媜却辞去了工作开始全职写作,后为进一步实践文化理想,与友人们创业了出版社,没料到这竟造成了她而立之年的巨大困境。

简媜24岁任《联合文学》编辑时

简媜说人生充满选择,人生就是一生所做选择的总集合,而每一个选择会带动下一个选择。对她来讲,其实生命当中其他事业如果没有完成,她并没有那么遗憾。但是,如果她不能成为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作家,她则会觉得一生都充满遗憾。

简媜

简媜的作品常常被作为女性研究的范本。她表示亲情、爱情、友情这些不同的情感她在作品中都处理过,比如《红婴仔》、《老师的十二样见面礼》、《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等。

血脉的追寻

创作上渐渐老成的简媜将关注的焦点从早年的抒发内省,转向对历史的探寻、血脉的追寻。1993年,简媜在福建的祖居地寻访,回台后得到宗亲送上的一本《简氏祖谱》,是时,她开始介入了台湾社会的“身份认同”的议题。简媜搜罗史料,将先祖迁徙、渡海、移垦台湾的艰难旅路写成《天涯海角》一书,一册浓厚的乡愁让无数台湾读者追溯本源、找到来处。

《天涯海角》

简媜的文字总是充满了力量,她说人生的挫败或不美满有时可以在文学当中得到修补。她希望她的文学能够继续不断地扮演一个捕梦人的角色,能让她的读者和朋友一起在文字当中,进行一个更大的修复,去寻找人生更深刻的含义。

星文化

走近经典 艺术人文频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星文化

WeChat ID: xingwenhuawx

(以上文字根据节目内容以及嘉宾谈话整理)

艺术人文频道每晚九点半《今晚》

爱奇艺《今晚》

节目直播可登陆看看新闻网/看电视/艺术人文

点击下载《简媜水问》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