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


发布时间:2020-03-26 13:28:57

点击下载

  书架上有一本《一个人的村庄》,不是我所买,我并不知道刘亮程是谁?应该是女儿上高中时所买,我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买?看起来,她并不是很喜欢文学啊?至少,好象并没有我那么地喜欢。  我从村庄走来,但我还从没想过属于一个人的村庄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这本书取这个名字是个什么意思?我曾经翻开过的,还读了它的第一篇——《狗这一辈子》。我感觉很有意思,一个人怎么可以把狗捉莫得那么清楚?人与狗那得熟悉到什么程度?人狗已不分彼此。我曾经有过狗,与狗也很熟悉,但我好象还从没假定过,同一件事情,做为一条狗,这事该怎么着?然而,读过他的这一文后,好长时间,我都在捉莫,越捉莫越觉的是那么回事呢。  人生却不光是人和狗,这事那事的一掺合,我竟没有再接着读下去了。  那天,与文友赵老师闲聊,无意中提及,赵老师极力推崇,提出借阅之意。“书非借而不能读也!”我翻出《一个人的村庄》,看到它花色眩晕的封面,简简单单的书名,一想到要出借,疑似分别,我竟突然有些不舍。“我还没有读,我不妨先自己读读,再给赵老师”。  一读,还就上瘾了。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认真而仔细阅读的书。  这个刘亮程,有才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你说他都写了些什么呀,驴,狗,马,虫子,风,太阳,草,一堵墙,还有炊烟,你说他怎么有那么多的东西要写呢,还写的那么细,那么深。有人说,刘亮程绝对是一个话多的人,就算是一截干木头,他也会给你说出个天花乱坠来。真如刘亮程自己所说,他是个能听懂风声,对花微笑,可以与石头对话的人。我真信。  这些司空见惯的,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物,在他灵性的文字下剖析升华;贫瘠而落后的黄沙梁,在他的笔下呈献出斑斓五彩,趣味盎然;那些枯燥而无味的人生哲理,在他幽默的调侃中,轻松而深邃,直击内心。  我读的书并不多,对刘亮程更是一点不知,只从读了《一个人的村庄》,我觉得他是个真正拥有过村庄的人,我似乎看见“他扛一把铁锨,在村外的野地里闲转”,“他在四处找他的驴”,“他割麦子,晒太阳”,“送韩老二去死”,“他与虫共眠”,“他在追狗”,“他在看两窝蚂蚁”,“……”,他与这村庄,与黄沙梁的一切事物紧密交融。  一度,我觉得村庄真好啊!一辈子无所事事地活在一个村庄,原来也可以是件很惬意的事。“骑快马飞奔的人和坐在牛背上慢悠悠赶路的人,一样老态龙钟的回到村庄里,他们衰老的速度是一样的,时间才不管谁跑得多快多慢呢。”  为什么是这样?我看不懂了,不应该是拼搏与奋进吗?不应该是和生命和时间赛跑吗?  刘亮程说:“草大概用五年时间,长满被人铲平,踩瓷实的院子”,“蛀虫蛀空房顶的大木梁,大约用时八十七年,风吹四十年会吹旧一扇门上的红油漆,雨冲八十年会冲掉墙上的一块泥皮,厚实的墙根要彻底毁掉太漫长,这个过程需要蝼蚁的一千八百年”。  这些是真的是假的?他是做过考证的吗?  他还说:“一根扎入土地的钢筋,带给土地的刺痛是永久的,没有什么能够消磨掉,除了时间。”  而时间也不是无限的。  所谓永恒,就是消磨一件事的时间用完了,而那件事还在。  我不能不读,也不能不想了。  他的《黄渠村的地窝子》,也是读的我心里悲凉悲凉,扎疼扎疼的。  搜索了所有关于刘亮程的信息,来恶补,关注了他的微博,以便更多的了解,知道了他大红大紫之后的突然隐落,原来是离开新疆首府,去了一个叫“菜籽沟”的村庄,他建起了木垒书院,他是在抢救或是重造一个村庄。也是在寻找和回归,安放自己的精神与心灵。  有人说,《一个人的村庄》是以作家的感悟和文学语言建造了一个文化意义的村落,那么,菜籽沟就是刘亮程建造的一个物质意义上的村庄,祝他成功。  最新找到的关于刘亮程的行踪碰巧是近期的《朗读者》,我竟然没有看,到底错过了什么?我几乎不能原谅自己。我复习了很多遍,听他对城市和乡村的诠释,听他对乡村的怀恋,听他一字一句地读鲁迅的《故乡》……  日常生活,是最好的修行,最是生活见繁华。刘亮程是个将自己奉献给乡村的人。  我不清楚女儿买它的初衷是什么?她并没有在村庄生活过,她是个没有村庄经验的城里人啊。城市在外延,新搬的小区,原来是个城边村,环城路自中间穿过,大厦高楼林立,人们被赶上公寓,人畜共居的乡村正在慢慢减少和消失。  有时,我也会想,刘亮程自三十岁时离开村庄去城市闯荡,如果他一直,一直在村庄里呢?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如果他并不曾远离,象那些自五十岁始,就开始蹲墙根,晒太阳,等死的人们呢?  我还没有读完,答案很模糊,这《一个人的村庄》,我还要再读几遍,读好多遍。  好在,我也是个有村庄的人,虽与黄沙梁不同,但我还是有些想念我的村庄。

转发是支持,

关注是鼓励。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下载《一个人的村庄》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