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说庄子:人间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10:35:25

点击下载

作者:梁冬

出版社: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梁冬说庄子:人间世

梁冬说庄子:人间世试读:

世界因你而改变

“人间世”是一个很有趣的剧场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人间世》?“人间世”是什么呢?其实,人间世是一个很有趣的剧场,不停上演着一出出很复杂的剧情,总是在反转,而我们有幸都是活在这里面的演员。

年青时,如果我读过《人间世》的第一个故事,那就好了。想当年,我怀着一颗特别热情的心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作为一个空降的VP(副总裁),对传媒有理想,心怀天下,觉得自己想做点儿事情。

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动机很单纯,不为名—为名的话,还不如在凤凰卫视;不为利—起码当时看不出来能有多少钱,只是直觉地认为有一个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就去了。结果,我在职场里心力交瘁。

一开始,我还总觉得是别人的错。经过十年的沉淀之后,我终于意识到,这全是自己的问题。所以,今天如果我再有机会去任何一家公司打工的话,我可能不会伤害别人,也不会那么容易让别人伤到自己,还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得比较善巧方便(随顺机宜而施设的巧妙智用),与别人方便的同时,也给自己方便,在不作、不痛苦、不愤怒、不抱怨的情况下,缓缓地把事情做成。

读完《庄子》,我发现,我们每个人都被某种奇奇怪怪的方式扔到某个时空里,其中最大的时空就是“从娘胎里被扔出来的那一刻直到离开世界的那一刻”。

其实,在这个大时空里面还有很多小时空。比如,我们大概平均三到五年就有一次新的变化—工作单位变了,有时候还会到一个新的城市;会进入一个新的家庭—从原生家庭进入和自己的配偶共同组建的家庭。之后,你还可能加入不同的社群组织,比如一些微信群、论坛,等等。其实就是被丢进了一个个新的小时空中。

时空对于我们来说,体现的是人和人的互动,而我们很难真正理解时空对我们的影响。所以,我们常常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旁边的人让你舒服,最大的痛苦也莫过于旁边的人让你痛苦。

你与人沟通的模式,决定了你生存的环境

在人间世里,当我们一次次被扔进不同的时空之后,如果心智模式和沟通模式没有改变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正一遍一遍地落入同一个族群—小时空当中。你以为去了一个新团体,结果却总是到了一个旧朋友圈。很快你就会发现,曾经在别的朋友圈里折磨过你的人,在新的朋友圈里面又会有一个差不多的人以类似的方式折磨你;你在别的朋友圈里喜欢的人,在新的群里还是找这样的人去喜欢—老出现这种事就怪不得别人了。

这其实就是,你的心智模式、你与人沟通的模式,决定了你生存的环境。我们以为环境影响着我们,其实环境都差不多,我们一直都是在创造一个自己所看到的环境。

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群落里面,总有一些人活得很快乐,总有一些人活得很郁闷。这只能说明,外在环境好像是变化的,其实是虚幻的,只有我们内在的那一颗与别人相处的心,才决定了外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现在,大家都在讲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世界因你而变,这句话展开来讲就是,世界因你的心智模式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本质上就是他能否随时切换自己看世界的角度。而这种能力是可以经由觉察和训练来获得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训练我们的肌肉那样,训练我们以不同视角看世界的能力呢?

任何世道都很艰难,人心都很叵测

任何世道都很艰难,人心都很叵测,自有其险恶的一面,在承认这种无常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来训练并建构自己的心智模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我们可以先做一个训练,把自己内心特别不喜欢的人的名字列出来,然后扪心自问:“他们真的有那么讨厌吗?”

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心里都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人、妒忌的人和羡慕的人。然后,你还会发现,为什么自己在内心里觉得如果还有一些人活得不那么好,或者他们的身上突然出问题的时候,会隐隐地产生连自己都不好意思承认的小幸福感?

你不需要告诉任何人上述想法,只需要问自己是否承认。如果你承认自己有一些阴暗的心理,那么别人为什么不能有?

你再扪心自问第二个问题:“自己还算是个好人吗?”

于是,这两个问题就形成很有趣的逻辑,大部分人觉得自己是好人而“横行于世”的时候,为什么都觉得自己屡屡受挫?因为我们对自己不诚实,我们有意无意活在了自我的暗示中—“我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我是个好人”。

认为自己“我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人”“我是个好人”,这其实是我慢。但是,关起门来想一想,我们又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有很多阴暗的心理,甚至还有很多对自己的不满,只是我们不愿意去讨论、不愿意去面对、不愿意去思考、不愿意去承认。

所以,生活中大部分问题的本质都是对自己“我是个好人,但我很多时候也不是好人”这个矛盾心理的不接受。

一个不愿意承认自己存在我慢的人,后果一定是比较严重的。而一旦开始接受“我就是一个这样的人”时,你就能够瞬间理解别人也是这样的,心里就好受多了,慢慢也就活得比较海阔天空。

做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甘心仅仅做个好人。他很想获得那些“坏人”得到的东西,但他又不能接受自己用坏人的方法获得这一切。然后,一旦别人用这个方法对他,他又心生不解,甚至怨恨。

从表面上看是好坏的问题,其实是能力的问题。本质上,所有哭泣、悲伤、愤怒或者其他简单的情绪表达,都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遗憾和怨恨,对自己无能的痛苦,但又不能表现出来自己无能,也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无能,这几种情绪往往一交杂,就以一种很粗暴的形式表达出来。

“没看到人间险恶的一面”“看到人间险恶的一面”“根本不知道人间有没有险恶”

读完《人间世》,我有一个直接的感触:这个人间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没看到人间险恶的一面;

第二种人,看到人间险恶的一面;

第三种人,根本不知道人间有没有险恶。

以上三种人在人世间分别会遇到什么麻烦呢?我觉得,麻烦甚至危险主要体现在各种人际关系—职场关系、亲密关系、朋友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中。比如,职场关系。在职场中,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被人背后捅了一刀?其实是被嫉妒了。

嫉妒是人性恶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嫉妒是什么呢?嫉妒就是特别不希望你好,你好了之后我很生气,所以我想方设法让你没有那么好—嫉妒是用来喂养“觉得自己好”这种感觉的食物。

人性里面的嫉妒感是如此强烈,而且如此普遍。无人没有,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一定要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对于别人可能会对我们产生这种嫉妒的恨要保持理解。不是防范,而是理解,非常非常理解。如果我们理解了别人对自己这种感受时,就会采取一种很谦卑的方式,这样大家都舒服。如果不理解,一次又一次越努力地去表现你的好,就会被别人捅越多的刀。

你每次表现好,都是被人捅刀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漂亮女孩总是命运多舛、风言风语比较多的原因。庄子教导我们,只知道世界有漂亮而不知道别人觉得你漂亮是一件罪恶的事情,就是在让自己漂亮的同时,播下了仇恨的种子,你用你的好来衬托别人的坏,就是做了一个恶,这种恶其实就是造业。当然,这个好或漂亮是一种指代,包括你的智商、钱财、美丽、善良、好的口碑等一切成功。

我觉得,那些懂得在适当的时候逃跑的人,其实是善良的,因为他们没有让你有时间、有机会对他们作恶。也就是说,他们用自己的智慧避免了你可能多增添一层罪恶。

禅宗有一个公案:一个和尚知道有人要杀他,但是,杀和尚是一个很深很深的罪孽,于是和尚为了避免别人再多添一层恶,就搬块石头,“啪”的一声把自己砸死了。活在人世间,我们不需要那么壮烈,尽自己所能不要给别人留下作恶的机会即可。

一些人不仅仅自己被捅,还给别人留下作恶的机会,这其实也是不道德的,害人害己。

归根到底,在人世间不管怎么折腾,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仅仅做个有心机的人也很危险,仅仅做个没有觉察的人,还很危险。

于是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不显得那么好?其实这可能是个伪命题。

真正显得不那么聪明的人,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见过比自己聪明太多倍的人。他已知的“海岸线”越长,对无知的“海洋”的了解就越深,所以他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谦卑感。以我自己为例,我特别喜欢做室内空间设计,正安的很多室内设计都是我做的。但是自从我认识了两位设计大师之后,就再也不敢在他们面前展示我的设计了。

我看到的那些比较接近得道的人,他们总是表现出不那么好的样子,体现出他们和光同尘的一面,甚至有意地体现出自己的缺点。

记得第一次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时候,我有一点儿不自然—虽然我也见过很多智者。然后,他就跟我分享了他头疼的经历,还问我中医有什么办法处理这件事情。后来我才明白,他是有多么大的慈悲啊!他什么样医术高明的医生没见过?他的弟子里面就有很多顶级的医疗专家,但他为什么要和我谈这个话题呢?实际上,他只是要让我在那一刹那间感受到他并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他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也是一个凡人。

成熟懂事的大人都知道蹲下来和孩子聊天。孩子在用各种方法骗你的时候,你还配合他让他来骗你,这就是慈悲,这就是智慧。所以,慈悲跟智慧永远都是并行的,真正的慈悲一定是有智慧的。真正的智慧也一定自然长着慈悲的心,这就是“智悲双蕴”。

在人世间,我愿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一个慈悲跟智慧永远并行的凡人。

从本质上来说,《人间世》讲了三种情况:好人该如何入世,坏人该如何入世,以及不知道自己好坏的人该如何入世,与这个世界优雅相处。

梁同学的私房笔记,必有各种不究竟,恳请斧正。梁冬(太安)2017丁酉年秋于自在喜舍如果你觉得自己算是个好人,但却屡屡受到伤害,你就要和我一起学习《人间世》。第一章 人心难测没什么问题,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才是问题原典颜回见仲尼,请行。曰:“奚之?”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乱国就之,医门多疾。’愿以所闻思其则,庶几其国有瘳乎!”仲尼曰:“,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未达人气;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之前者,是以人恶有其美也,命之曰菑人。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人菑夫!”当你的人际关系陷入困境时,《人间世》可以帮你《人间世》是《庄子·内篇》的第四篇,主要讲的是与人相处之道。

在《人间世》中,庄子告诉我们,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拥有“颅内高潮”,感觉自己与宇宙化为一体,你仍然要在这样一个哪怕是假的世间,貌似真实地与各色人等打交道。《人间世》讲的大概就是这样一种危险的旅程。

冯学成老师在《禅说庄子》中讲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可谓是礼崩乐坏……道家学说,特别是庄子,对当时社会的阴暗面,揭露得可以说是入木三分。在庄子看来,当时整个社会极为险恶,人心也极为险恶。怎样在这种险恶的社会、人心环境之中,以不变应万变,使自己能够养生、全身、保命?这些问题就是《庄子·人间世》这一篇中很重要的内容。”

当下,你必须学会和你的老板相处、和你的老公(老婆)相处、和你的同事相处、和你的竞争对手相处、和你的邻居相处、和你的同学相处……

有时候,当你陷入与人相处的困境中,读一读《人间世》,就会找到一种解决方案或者心法。

帮人要“先正己”

在《人间世》里,庄子从一个故事讲起:孔子最为得意的学生—颜回,有一次去拜见孔子后向他辞行。

孔子就问他:“你去哪儿呢?”颜回说:“准备到卫国去”。孔子问:“去那儿干什么?”颜回说:“我听说卫国那个国君呐,‘其年壮,其行独’—年轻气盛、专横独断,处理国家大事很轻率随意,无所顾忌。而且,他想砍谁就砍谁,令老百姓大量死亡。”

我们知道,作为统治者,如果他用随便杀人的方式来震慑民心的话,在短时间内可能会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尤其是把砍人当作一种表演,那种震慑力确实很可怕。“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老百姓死得就像大水塘中干枯的草芥一样。“民其无如矣”—老百姓已经无路可逃。

颜回接着说:“我曾经听老师说,有道的国家,你可以离开它,因为它不那么需要你;而无道的国家,你要去帮助它,正如医生门前病人多。我很希望遵从老师对我们的教诲,去卫国帮帮老百姓,一展抱负。”

孔子听后,并没有沉默,尽管很多时候他会用沉默来表达,但颜回是他最喜欢的学生,这一次,当他听说颜回受到自己的影响之后要帮助无道之国,就连忙说:“。”什么意思?“”就是“唉”,表现出孔子对颜回有一点点心疼,又对他的未来有一点点不安。

总之,孔子用了一种很奇怪的语气说:“只怕你到卫国后会遭遇不测。要知道,大道是不应交错杂乱的,在混乱的局势里面,人多嘴杂,就会多事,多事之后就会产生烦扰,烦扰又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你也自身难保了。

在古代,那些至人(聪明的人),总是先正己后正人,让自己有一种金刚护体之力,然后再去治病救人。好比你是一个身体很强壮的人,如果去帮助别人,就不那么容易受到伤害;如果你本身就是易感体质,你冲进去,人没帮到,自己已经先被感染了。颜回啊,你就是那种没有金刚护体的人,怎么可能去纠正一个暴君的行为,去推行大道呢?”

南怀瑾老师在《庄子諵譁》中也讲到:“这一段完全是对青年人说的人生哲学,是孔子讲的青年人的修养哲学。”

这种情况放在现代,就像一位年轻人有机会空降到一家公司做VP,他觉得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就去和老师说:“这正是我一展抱负的时机。我以前想到很多种治理结构、创意以及商业模式,现在终于逮着一个大机遇,我要去!”

对人心的难测不了解就会出问题

在上面这段对话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历经人世沧桑的真实孔子,或有些许世故(在《论语》里,你会看到一个充满理想的孔子),是一个对人性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和洞察的中老年智者朋友的形象。尤其在对待自己最爱的学生身上,孔子呈现出了一种父亲般暖暖的真实感。

他跟颜回说:“你知道道德之所以衰落,而智巧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吗?道德的衰落,是因为大家开始追求有名,刷存在感;智巧的产生,则在于争夺和竞争。对出名的渴望,导致人们彼此之间相互倾轧、相互比较。而在这个过程中,所谓机智、聪明、善巧等方法,无非是互相争斗的工具。智和巧,都是凶器,不可以随便推行于世。”

对于这段话,南老(南怀瑾老师)曾说过:“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固执个人的所知所见,争强好胜,争就是好胜。”

孔子了解颜回的性格,知道他是一个天性善良、“德性”(道德和品性)纯厚的人。所以,孔子很喜欢颜回,认为他的品格很可靠。正因为如此,孔子跟颜回说:“一个人德性纯厚、信誉可靠,未必能够被别人所了解;一个人虽然不追求名声,但未必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

读到这段,我就在想一件事,现在国学教育很流行,大家都在教孩子背诵学习《论语》《弟子规》等。被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可能善良忠厚,但是,他们往往会在进入社会后受到伤害。

你看,“始作俑者”孔子就深深地知道,忠厚善良是需要建立在对人世间有着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可以做到的。

因此,《人间世》这一篇其实是庄子借孔子的口来讲好人该如何自保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算是个好人,但却屡屡受到伤害,你就要和我一起学习《人间世》。

庄子对于人性的险恶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基本上,庄子并不认为人心的难测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就是“人间世”。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这件事情本身,才是问题。他对于人性险恶是没有抱怨的,只是借由孔子的口来对好人予以同情和提醒。

接下来,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学习一下好人如何在险恶的人间保持不受伤害的艺术。好人刷起存在感,也很可怕。好人在强者面前刷存在感,不仅可怕,还很可悲。第二章 如何做一个智慧的好人原典

“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恶用而求有以异?若唯无诏,王公必将乘人而斗其捷。而目将荧之,而色将平之,口将营之,容将形之,心且成之。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

“昔者尧攻丛、枝、胥敖,禹攻有扈。国为虚厉,身为刑戮。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是皆求名实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尝以语我来。”用某种方式定义自己的好,就等于在定义别人的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道心”,就是在宇宙中很微弱,但永恒不变的那种慈悲和善意。不过,它很容易被人心蒙蔽。

人类社会在相互竞争中进化出来一种普遍的人性—倾向于更多地帮助自己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但是,这对他人而言,具有某种破坏性。

庄子深刻地理解了这一点,所以他借孔子和颜回之间的对话来讲述人心的难测。

孔子很担心德性纯厚、品学兼优的学生颜回,如果他带着“诗和远方”的理想投身于“政坛”,很可能会受到伤害。

孔子认真地跟颜回说:“如果你很勉强地把仁义规范之类的言词陈述于暴君之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拿别人的卑鄙来夸耀自己的美德,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对别人的伤害。你用某种方式定义自己的好,无形之中,就相当于把别人定义为恶人。”

其实,庄子就是在说,当你力量强大的时候,你也许可以这样做。但如果你是弱者,却还跑到强者面前宣扬“不做坏事”,就是把比你强大的人定义成做坏事的人,是很蠢的行为。想想看,你的对手力量比你强,而且已经被你定义成了坏人,他会怎样?他一定会恼羞成怒啊!

历史上那些忠臣,他们反反复复地以死相谏,拿自己的身家性命要挟皇帝,以此来彪炳千秋,一旦他们把忠诚的位置占住了,就等于把“昏君”这顶帽子扣给了君主。

在亲密关系中也是这样。有些女性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设定为好人、善良的人、聪明的人,并不断地予以强化。同时,在她们的潜意识中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男朋友或者老公设置成了坏人、不善良的人、愚钝的人。从表面上来看,她们是在成就自己,但从本质上来说,这样做即便不能用“自私”来形容,起码也是不够智慧的。

冯学成老师说过:“知止,才不会随便超越自己的半径,吃得亏,忍得气,这是需要很大的功夫的。”

讲回刚才的故事,孔子对颜回说:“如果卫国的君主是一个喜好贤德而讨厌不肖之徒的人,怎么会轮到你去成为那样的好人呢?早就有各种好人围绕在他身边了,哪里还需要你去他面前标新立异?除非你不做那种以死抗争的谏言,否则,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让他隐隐地感觉自己是一个愚蠢的人、一个恶人,但是他又说不出来,只能干着急、干生气,找机会抓住你的漏洞来跟你辩论。到那个时候,你就会百口莫辩、六神无主。一旦你自知说错了话,又会被迫顺从、迁就,与暴君妥协。这就好比用火去救火,用水去救水—你最终也会沦为他的帮凶。一旦开始顺从这样的暴君,你就再也不能自主了。如果他不相信你的忠厚之言,那你一定会死在暴君面前。”

看到这段话,那些自认为是好人的同学,有没有一种泪奔的感觉?

德性纯厚的人会遇到这种困境,究其原因,还是对人性的洞察不够深。

好人在强者面前刷存在感,不仅可怕,还很可悲

庄子之所以可爱,就在于他从来不对人性的恶怀有怨恨,他认为这都是正常的,是大概率事件。弱者的愤慨只会把自己气到内伤。有很多好人的结局并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不够智慧,没有深入地理解人性。

孔子继续讲:“从前,夏桀杀害直接粗暴地指出其错误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直言劝谏的叔叔比干,都是因为这些贤臣十分注重修道养德,在臣下的位置抚爱人君的百姓,以臣下的地位违逆了国君,所以国君就因为这些贤臣修道养德而陷害他们。从本质上来说,这其实是贤臣喜好民生,想要在历史上留下忠诚名声的结果。”

好人刷起存在感,也很可怕。好人在强者面前刷存在感,不仅可怕,还很可悲。

孔子又讲道:“当年,尧征伐丛、枝和胥敖,禹攻打有扈,这些国家都变成了废墟,百姓生灵涂炭,君主被杀。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用兵不止、贪利不已、求名求利所致。名利之心,也就是追求在群众当中的口碑、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就连圣人也不能克制他们追名逐利的欲望,更何况你颜回呢?虽然是这样,你必定是有所依凭地去做事情的。这样吧,颜回,把你的想法跟我讲一讲吧。”

很多好人,内心通常都有一种叫“我慢”的东西

读到这段的时候,我想到了那些自认为旺夫的太太。她们与老公共同打拼,开创出一番事业。老公在外面已经形成强人的心智模式,而太太则回家相夫教子,看上去一切都挺完美。

但是,有些太太曾经也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回到家之后仍然以功臣自居,而在外面叱咤风云的老公,在她心中仍然是当年那个不靠谱的小男孩—毕竟相识于微时。她们以为自己拿到了长期饭票,“握”着儿子、房子、车子,有恃无恐,于是不再注重提升自己的形象和智慧,仍然以“我为你好,我希望你好”的方式,直通通地指出老公的种种不是。更严重的是,她们心里还认为这是“我在旺夫”。这种情况应该相当普遍。

当然,这些太太们的老公确实需要提高自己的智慧,听从爱你的人的建议。但是,人性是非常神奇的,人心是非常险恶的。这些在家里面“忠言逆耳”的太太—资深原配,会突然发现,老公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对她们言听计从了。刚烈型的老公会直接掀翻桌子,柔弱型的老公则干脆不交流……

在教育子女方面,这样的状况也会出现。有些妈妈觉得,孩子是自己生的,他们穿的衣服是自己买的,他们受到的教育是自己规划的,自己有权力对他们耳提面命、提高声调、随意发脾气……似乎这些都是自己的权力。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妈妈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不愿意跟她交流,在微信上屏蔽她或者直接去QQ空间更新(她根本就不知道),甚至撒谎—其实这些都是孩子在对她表示反抗。

随着孩子的成长,你再怎么付出,再怎么觉得是为他们好,孩子也已经不再完全认同你了。他们无法对抗你的时候,就会和你撒谎,不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你,最后伤心的仍然是那个正直、勇敢、无畏的母亲。

自诩为好人的人,内心通常有一种让别人不舒服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我慢”。但它常常被包裹上“我为你好”的外衣,让人不容易分辨。

这样做真的是为对方好吗?或者是一种权力的延伸?不要再辩解了,问问自己,你的所作所为,是基于爱,还是基于对自我的维护。其实,大部分情况都是后者,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人内在的骄傲和执着,是掩盖不了的。它就像一种“力”,而“力”必定也会存在一种“反作用力”。第三章 对别人的诋毁不愤恨,其实是对自己的保护原典颜回曰:“端而虚,勉而一,则可乎?”曰:“恶!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采色不定,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与其心。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外合而内不訾,其庸讵可乎!”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人谓之童子,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是之谓与人为徒。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犹师心者也。”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仲尼曰:“斋,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其易邪?易之者,皞天不宜。”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好人的潜意识里,往往觉得自己不是“平常人”

在前面的篇章中,庄子借孔子的口说出,人心是很险恶的,不要以为你有爱、有正义、有智慧,就可以通行无阻。因为当你自诩为好人的时候,你就播下了一颗“恶”的种子,让对立面的那个人无形中成为坏人。

但如果你既正直,又懂得藏锋的话,那就会命运好转,逢凶化吉,福泽三代。

品学兼优的学生颜回带着满满的正能量,这会让那个很有力量的卫国国君显得很愚蠢。孔子对此表示很担心,便说道:“来讲讲你准备怎么做吧,我还是很想听一听的。”

颜回吞了吞口水,说:“我尽量做到端庄而谦谨,勤勉而专一,我到卫国去做这样的官员,守护住自己原本的样子,您觉得可以吗?”

孔子说:“唉!这怎么可以呢!卫国国君非常骄傲,锋芒毕露,喜怒无常,平常人都不敢违背他,他还经常压制别人,来求得自己的心情愉快。每天用小德来感化这种人都不会奏效,更何况用大的品德来劝导他呢!这只会强化他坚守自己的角色感。哪怕他在表面上附和你,但他有可能内心并不赞同你,你的方法怎么能够行得通呢!”

颜回说:“我内心有坚定的信念,听从自己正确而坚定的想法,顺应自然,知道天子和我都是自然生养的,不一定采取很强硬的姿态。我不计较自己的话是否能得到别人的赞同。也许这样人们就会说我童言无忌、童心未泯。我还可以保持自己沟通上的弹性,和大部分平常人一样,手拿朝笏,躬身下拜,这是做大臣的礼节—别人都这样做,我敢不这样做吗?做一般大臣都会做的事情,人们也就不会责难我了吧,这就叫跟平常人同类。”

通过这段话,我们还是看到了颜回的骄傲。他说自己会像平常人一样躬身下拜。言语之中,他还是表现出自己可以去装一下。那种骄傲和“我不是平常人”的潜台词,脱心而出。

把心放空,生命才没有危险

颜回说:“我还可以像古人那样引述先贤的诤言,说上古的贤人都是这样说、这样做的,我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这样就可以保持我的正直不阿,而且也不会受到伤害。老师,您认为这样可以吗?”

作为一个饱受帝王折磨的“老司机”,孔子很懂得人性的幽暗和不可测。他对这个爱徒偏爱有加,不得不继续说:“唉!怎么可以这样呢!你想要纠正人君的做法既不通达,又很浅陋,倒不会遭到罪责,但也不会达到效果。再说,你怎么能够感化他呢!你好像还是太执着于自己的成见。”

颜回有点儿沮丧,说:“我好像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请问老师有什么办法吗?”孔子给出了方法:“你去斋戒,我再来告诉你。你要用心去做,用心去斋戒。”颜回说:“我家很穷,不喝酒、不吃肉已经好几个月了。这算不算已经斋戒过了呢?”孔子说:“不喝酒、不吃肉,这是普通的斋戒,并非是心斋。”颜回问:“请问什么是心斋呢?”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自己的杂念,心智要很单纯,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去领悟。逐步过渡到不用心去领悟,而用气去感应。耳朵的功能只是聆听,心的功能是与外界事物结合。‘气’因其虚无,才能够接纳万物,达到‘虚无’的心境之后,就是‘心斋’了。”

颜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老师,在听您这番教诲之前,我颜回就是颜回,听了您这番话之后,我颜回就不再是颜回了,这算是进入了您所说的‘虚无’的境界吗?”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南老在研究这段文字的时候,觉得很奇怪,他说:“庄子这个时候,佛教绝对没有进入中国,这个就是列子所提到孔子的话,‘西方有圣人,东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大家的方向完全一样。”

这是中国文化里面的无上心法,庄子在这里借孔子的口说出来了。

我接触过的道教老师也都非常强调“虚其心”—把心放空。时下,有很多人去练习辟谷。据说,辟谷几天后,这些人的血压正常了,血脂也没有那么高了,睡眠也变好了,体重也降下来了。

BBC(英国广播公司)曾经做过一期纪录片,讲的就是断食的科学意义—人们在断食的时候如何启动某个自我机制,这个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清除身体里的垃圾,并且能够定期整理好内在的物质和能量。这里所说的断食与辟谷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

请注意,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尝试辟谷,但这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甚至需要事先做体质检测,才能够真正做好辟谷。

我们太安私塾的一位同学是某证券公司西南区老总,有一位道家老师在教他。于是,他在证券行业里做了一次小小的辟谷分享。我亲眼看着他的黑眼圈变淡,身体变得清瘦,精神变得抖擞,能量很足的样子。

我就向他请教:“小刚师兄,请问其方。”他说:“关键是饿的时间足够长,三五天不够,要七天。”我问:“七天都只能喝水吗?”他说:“是啊,坚决不能吃固体食物(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配合方法,请遵照专业人士的指导)。”

我又问:“为什么是七天?”他说:“前三天断食的时候,排泄物好像还挺正常;但第四天到第六天的排泄物可谓‘年代久远而深厚’。”

顿时,我理解了。可以说,辟谷就是身体的“放空”。现在,很多人吃饭很快,食物被匆匆忙忙咽下之后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消化。于是,这些食物就变成各种垃圾,若不能被排出体外的话,久而久之,它们就会导致慢性疾病。

我再次强调,辟谷是需要方法的,并且因人而异,也不能够包治百病。

孔子给颜回开出的方子就是,不仅要在身体上放空,更重要的是把心放空。专注地把所有念头放在“放空”这件事情上,去“感受”周围的声音。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去“听”。

你会用心“听”吗

很多人都好奇,不用耳朵去听,用心怎么能够“听”得到呢?

譬如,我唱一句“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我没有唱后面的歌词,但你一定能“听”到后面的歌词“丫心里丫心里”,是用耳朵“听”到的吗?确切地说,是你的意识“听”到的(后来我看了歌词,是“压心底压心底……”)。

那到底是不是脑“听”到的呢?也许有大脑参与的成分,但这可能还是一个全然和合的结果。

刚开始,我们听到的是一些常常听到的歌和声音。然后,你就会听到各种念头生起的声音,并伴随着一些噪音。再过一段时间,你就不要用意识去听了。“而听之以气”,就是你不再用意识去觉察这是什么声音,是贝多芬还是莫扎特的曲子。当你不再有意识地去关注、觉察声音,然后慢慢地,你只是感觉自己的身体像气球一样,一收一放,感觉自己随着整个空气当中的节奏在调整,一升一降。当吸气的时候,你感觉自己像充满了空气的气球;当呼气的时候,你感觉自己像泄了气的气球。所谓“听之以气”,我的理解就是去“感受”节奏和频率。

从书上看文字所接收到的信息,与听喜马拉雅FM上梁注庄子的《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的音频课程所接收到的信息未必是一样的。在看文字的时候,你用眼睛摄入信号,然后通过视觉神经和意识神经形成一系列网络,把它转换成某种道理和概念。

其实,音频《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传递的不仅仅是意识,还有频率和节奏。你在看文字的时候,是按自己的节奏在“感受”;在听音频的时候,则是在跟我们一起呼吸—只有同呼吸,才能共命运。

譬如,有一对夫妻在散步,走着走着,两个人的脚步频率变得不同。通常,这种情况说明他们的感情可能有问题—不管他们再怎么秀恩爱,还是能够一眼就被看出来。

有一位朋友来看我,坐下来之后,我们四目相对,同时问候对方最近怎么样。然后,我们都仰天长笑。那个节奏仿佛就是我们都坐下来,我等他喘定气,他等我喘定气,两个人四目相对之后,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对对方的问候,同时,我们也都感受到对方的关怀。

同理,父母教育孩子也不能够只从道理层面进行灌输。试问一下,有多少人真正听得进去道理呢?单纯讲道理的人并不能够把道理讲好、讲清楚,而听道理的人也会加入自己的想法。

从本质上来说,任何道理都只不过是用来显得有文化的道具而已。我们只要跟孩子做一样的事情,就能够慢慢找到感觉。

当儿子哭的时候,我会观察他的呼吸。如果他开始大吼,我就跟他一起大吼,哪怕只把嘴张开,两次之后他就能控制住自己不再大吼。他体会到自己受到某种同频共振的“加持”。

一个孩子,他可以在与另外一个频率共振的过程当中,体会到“我不孤单”,当他体会到自己未曾觉察到的安全感时,就不会再生气,因为有一个人和他同呼吸共命运。

许多时候,当你发现和一个人无法讲道理的时候,请记住孔子所说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把自己做事的节奏、说话的节奏、呼吸的节奏,甚至哭泣的节奏都调整为和那个人一样,你们自然而然就能够顺畅沟通。

以前,我在《冬吴相对论》里面讲过,英国的某个王子不爱江山爱美人,而且那个女人还离过婚,问题是她长得还不是很漂亮。后来,王子放弃皇位的继承权,就为了跟这个女人在一起。许多人都问王子为什么。他说,这个女人可以释放出灵魂的氧气。当我讲笑话的时候,她就展露出孩童般清澈的笑;当我讲伤心事的时候,她眼中饱含热泪,深深地“感受”我的悲痛。

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由此我们能够看出这个女人是真的用心,而不是用“心机”。

孔子告诉颜回:“你在心斋的时候,要让自己的‘频’与整个空气当中若有若无、有情与无情的众生达成共识,或者达成共振。”

“我是为你好”,实际上是一种“我执”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让我们再看看这段话,它很高级,不仅显示出孔子很高级,也显示出庄子很高级。在这个故事里,孔子不断地让颜回去做内在的“去我”,也显示出庄子对这种智慧的极大推崇。

一个人怀揣着“我是为你好”“我是对的”等想法,哪怕他只是在心里面默默地有“我是对的”这样的念头,就形成了所谓“我执”;当他觉得“我比你聪明,比你更知道事情应该怎样做”的时候,就形成了“我慢”。

不管你如何包装,如何提醒自己要显得低调、朴素,都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内在的骄傲和执着,是掩盖不了的。它就像一种“力”,而“力”必定也会存在一种“反作用力”。

当你暗暗地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别人的时候,就会被别人暗暗地用他所拥有的执着和傲慢反击回来,你就会受到伤害。其实,我们认真想想,谁又不是拥有自我骄傲而在生活中屡屡受挫的人呢?

人性本“恶”,不认同你是常态

前段时间,我的太安私塾第三期学生毕业了。毕业那天,我请同学们一起喝茶。我知道很多同学无论在知识、才华还是见地上都远胜于我,只不过我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他们交了学费就成为学生。现在大家毕业了,我和他们就是一样的。

我问一位同学:“这位同学,我知道你很有见地。当你坐在下面暖暖地看着我在台上吹牛不打草稿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你现在又是怎样的心情呢?”

这位同学本来挺谦卑,经常在我讲话的时候给我眼神上的肯定,并且总是在记笔记,显得很认同我的样子。结果,他发现我看出来他只不过是在眼布施于我,用赞同的样子布施给我信心的时候,就放下了。

他说:“老师,其实你有些时候讲的也就那么回事儿,甚至有时我都忍不住觉得还可以这样看这个问题。”

那一刹那,我既高兴又惭愧,终于印证了我的猜想—他其实早就对我不屑,只是装得很维护我的样子。当然,这只是好朋友之间开玩笑的状态。

所以,我就说:“毕业证已经发了,请赐教。”于是,这位同学就洋洋洒洒地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我听着听着,就深刻地理解了一个道理。

在你面前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直接表露骄傲,另一种人装作很认同你,但其实还是很骄傲。这就是人性,只有两种,没有其他。当你意识到自己每天面对的人也是这样的时候,对于别人不认同你这件事,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因为我们也是这样的人。

庄子的可爱之处就是,他从来不批判人性的恶,知道这就是常态,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这是《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一段的内容,讲的是我们可以善巧方便地去解决问题,对于别人的诋毁,要保持不愤恨,这起码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我们的所有痛苦,源自没有把自己放空

这段对话中的“心斋”,意思是让自己的意识放空。而庄子这位“编剧”,居然借孔子的口讲出这样的修行法门,真让我不得不发出深深的赞叹—我甚至觉得这一段是后来孔门的人改写的。

但是,我又觉得这样的想法太虚伪、太不应景。为什么我们不能相信这就是庄子向孔子的致敬呢?总之,在《人间世》里,庄子借孔子的口对颜回说:“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那么,什么叫作“虚而待物”呢?南老对此的注解是:“虽然内心虚灵,但与外面物理世界还是相对待的。这是第一步的修养,你先能够达到内心的虚灵就对了。”

举个例子,某人做营销很成功,是营销总监,后来被人挖到另外一家公司做营销的VP。在新公司里,他做设计、调研、广告、危机公关……好像也都很有章法,但他自己总觉得不对劲儿。

原来,他后来的这家公司根本就不是市场驱动的公司,而是产品驱动的公司。那么,也许在产品驱动的公司,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把以前那套组合拳迅速熟练地打起来,而是去学习像产品经理一样研究消费者,研究其使用场景和使用习惯,并成为产品经理的好朋友,甚至互相分享对消费者的洞察。

其实,我们刚刚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所有的痛苦都源自没有把自己放空。如果别人不提醒的话,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空”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随身携带过往的认知和经验。

试想一下,假如你去见男朋友的父母,无论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你都要把自己的习惯放下。就算你原来在自己家里不洗碗,不给父母盛饭盛汤,吃完饭之后斜躺在沙发上玩手机,父母还得把银耳羹送到你的手里……如果带着这种“惯性”去他家,你会怎样?

我有一位朋友,他以前爱在大排档吃饭。每次吃完饭后,他嫌拿牙签麻烦,就“啪”地一下掰断一根筷子,直接用掰断的筷子剔牙。后来,他交往了一个“大家闺秀”女朋友。

这一天,他穿着笔挺的西装,把头发梳得油光发亮,去女朋友家吃饭。一开始,他和女朋友的爸妈聊得还算不错。吃完饭,他习惯性地,把筷子“啪”地掰断了。当时,老两口都吓傻了,心想这孩子疯了吧。我那朋友手里拿着一根折断的筷子,心里只能默念“这筷子也太不禁掰了吧,怎么一掰就断了”。

这就是生活中不被别人觉察的惯性。它总在最关键的时刻,发挥关键作用。

每件东西都有它自己的频率和节奏,我们要做的是顺应

如果你没有觉察到自己生活中的惯性,那么通过七七四十九天,或者起码七七四十九分钟,甚至七分钟,把自己内在的习惯或者对某件事情的期待放下,你就会变成一个用心若镜(内心像明镜一样,客观地反映事物)的人,这就叫作“心斋”。

以前在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我很努力地去学习如何采访,希望自己显得很有存在感。然而,在做采访的时候,我总是隐隐地觉得嘉宾不是很开心。

后来有一天,我感冒了,不想说话,但采访已经定下来了,而且我那天也没有提前做关于嘉宾的功课,于是,我就把他仅仅当作一个人,而不是著名的导演。他说什么,我就听什么,不在中途插话,用自己的眼神给予肯定,他说完之后我也不着急马上接话。

突然,一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在他说完一段话之后,我隔一秒钟再回答。顿时,他居然有点儿慌张,仿佛在回想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为什么话说完之后主持人都没反应。为了显得自己很专业,能够用强大的知识和能量震慑我,他又说了好多干货。说到高兴的地方我就笑,再给他一个善意的肯定眼神,说到无聊的地方我就在心里面默默地等待。结果,那是我有史以来最愉快的一次采访。

采访结束之后,这个导演站起来,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你们电视台的记者就是不一样,瞧瞧你们的采访技巧,明明我什么都不想说,却全都说出来了。”

后来,我发现这个结果的原因就是我的慢半拍、不期待、不判别,让他产生强大的心理空虚感,觉得必须得说点儿干货,否则不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每件东西都有它自己的频率和节奏。但是,当我们到新的环境去面对新的情况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收摄住自己的成见,拿捏住自己的惯性,放开对之前的预判,甚至做出慢半拍的反应,这就是“虚而待物,唯道集虚”的道理。

这就是南老讲的“你能够做到内心意识不动,心里很宁静,耳根也不向外听了,就完全返归内在了”。

我特意在这段话中间留下一段空白,让你观察我停下来之后,你的念头是怎么样被自己的惯性抛出去的。如果你觉察到念头是被惯性抛出去的,恭喜你,你已经开始觉察自己。

太安私塾的同学们在每一期毕业的时候,都会跟我说一句话:“梁老师,跟着你没学到什么,除了《庄子》《论语》,做人啊,撸串啊,喝酒啊以外—这都不算事儿,真正学到的一样东西就是开始觉察自己。”

为什么你可以觉察自己?觉察完之后又怎么样呢?之所以能够觉察自己,是因为你开始养成觉察的习惯;之所以觉察之后有价值,是因为你觉察之后发现天边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既然都不是事儿了,你就开始发现自己内在的空灵了。进入一个新环境,要心存敬畏,要“虚而待物,唯道集虚”。第四章 与其关注十年之后的变化,不如关注十年之后有什么是不变的原典夫子曰:“尽矣!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绝迹易,无行地难。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未闻以无知知者也。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谓坐驰。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也,禹、舜之所纽也,伏戏、几蘧之所行终,而况散焉者乎!”做人做事,不要老想着去证明“我是谁”《庄子·内篇》的前几篇,《逍遥游》讲的是人如何在内心突破自我局限的问题;《齐物论》讲的是世间万物如何相互咬合后共同形成统一场;《养生主》讲的是人如何在宇宙中游刃有余,并让自己的生命之火薪火相传的方式;而一到《人间世》就开始接地气了,讲的是人如何在世间不受伤害的秘诀。

颜回要去卫国做个不大不小的官,他的老师孔子担心像他这样能力品格都极其优秀的人会在世间受到折磨,于是对他谆谆教诲。

你看,庄子就是用这样一个故事提醒我们,一个觉得自己相当不错的人,要如何面对人心难测。

人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原因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多于常人,甚至有人觉得自己其实很漂亮,只是没有PS照片或者整容而已。还有,每一位母亲都觉得自己教育孩子是成功的,每一位父亲都觉得自己在外面为家庭打拼不容易……这些都是人心的惯性。

孔子希望颜回在去卫国的时候,要做好斋戒。身体的斋戒约等于辟谷,而“心斋”就是放空自己的心,不带某种成见(习惯),甚至不带自己隐隐的傲慢去证明什么。

说到此处,颜回说他心斋若干时间之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为什么颜回会这样认为呢?因为他放空了。

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你便秘很多天,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下子放空了,感觉从胃以下的部分都是通畅的。这时,你有没有一种两眼放光、身轻如燕的感觉?

颜回放空的是“心”,就是自己的意识。当一个人没有怀揣着想要证明“我是谁”的念头时,自然而然就会用心若镜。无论多大的内存,不管多少G还是多少T,它的存量总是有限的。唯独一面镜子可以将整个宇宙包容进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视为“用心若镜,不粘连”。

孔子看到颜回这样的状态之后,就开始给他讲更加具体的事情。作为一个在官场上游历多年,饱尝挫折的“老江湖”,他跟颜回说:“你进入卫国境内,不要因为想求得虚名而去感动卫国国君。卫君听从你的话时就说,不听时就不要说。不要因为说了什么话而留下把柄,给人可乘之机,可能有一些你的潜在竞争对手,会用你的话去跟卫君说:‘你瞧,这个颜回,他居然用为你好的名义在破坏卫国的根基。’千万不要让这种人有机可乘。”

对于“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这句话,南老曾说:“你还是受外界牵引的,这个‘名’字代表了外面的事理,一切事,一切理,一切外物,都还能够牵引动你。”

孔子告诉颜回要到不得不说的时候再说话,这样就离大道不远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