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09 21:20:22

点击下载

作者:[美]安迪·樊(Andy Fan)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

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融资:奔向私募股权市场作者:[美]安迪·樊(Andy Fan)排版:汪淼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1ISBN:9787502192914本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电子书)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给安迪·樊的亲笔题词。●安迪·樊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翻译官。●安迪·樊在美国陆军“西点军校”式魔鬼训练营。●多年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安迪·樊再次重逢。●安迪·樊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助理,美中贸易发展协会主席Robert Goodman交流。●安迪·樊与美国驻联合国大使John Bolton交流。●安迪·樊与美国国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Harry Reid(前右)交流。

●安迪·樊与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Romano Prodi交流。●安迪·樊与意大利驻华大使Paolo Bruni交流。●安迪·樊与英国驻洛杉矶总领事Bob Peirce交流。●安迪·樊与前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成思危交流。●安迪·樊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交流。●安迪·樊和拉斯维加斯商务司司长Bill Arent交流。●安迪·樊在美国洛杉矶接待中国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安迪·樊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欧元之父Robert Mundell(罗伯特·蒙代尔)交流。●安迪·樊与《福布斯》全球副主编Russell Flannery(范鲁贤)同台讲演。●安迪·樊与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交流。●安迪·樊与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马云交流。●安迪·樊与万科董事长王石交流。●安迪·樊与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交流。●安迪·樊与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交流。●安迪·樊与蒙牛创始人牛根生交流。●安迪·樊与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交流。●安迪·樊与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交流。●安迪·樊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原世界银行顾问许小年交流。●安迪·樊与纳斯达克中国区前主席潘小夏交流。●安迪·樊与瑞士UBS银行执行董事Gregg Goldman交流。●安迪·樊与J.P.Morgan(摩根大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龚方雄交流。●安迪·樊与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交流。●安迪·樊与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交流。●安迪·樊与TCL董事长李东生交流。●安迪·樊与百度董事、前亚信科技董事长丁健交流。●安迪·樊与爱国者董事长冯军交流。●安迪·樊与UT斯达康董事长吴鹰交流。●安迪·樊与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交流。●安迪·樊与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交流。●安迪·樊与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施正荣交流。●2009年,在《求是》杂志主办的全球商业领袖推选活动中,安迪·樊荣获“2009中华杰出商业领袖奖”,社长兼总编常怀力给他颁奖。●安迪·樊与全球CEO俱乐部创始人、主席Joe Mancuso博士交流。●安迪·樊与品牌中国联盟主席艾丰教授交流。●2009年,Andy Fan(安迪·樊)当选为《复兴之路——共和国建国60周年、海内外60位华人楷模》,被誉为“时代的楷模、民族的骄傲”,他的肖像被印在中国邮票上作永久纪念。●安迪·樊应邀参加“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北京电视台采访安迪·樊。●热情的“安迪·樊粉丝”。●中央电视台2010年5月播放安迪·樊亲赴地震灾区捐款和救灾、接受灾区群众献花的节目《携手同行》。Preface前言

任何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引子,而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就要从KKR说起。

1976年,克拉维斯(Kravis)看到了投资和并购的商机,于是创办了KKR,一个K是他,另一个K(Kohlberg)是他的导师科尔博格,最后一个R(Roberts)则是他的表兄罗伯茨。至今,这家公司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成为了全球杠杆收购之王,这是私募股权投资第一次在世界上露面,当时的它还尚显稚嫩,如同一个新生儿,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

从规模上来看,私募真正变得有影响力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从1992年开始,私募的基金规模从60亿美元一直飙升至2007年的2800亿美元,规模已然变得十分巨大。

与此同时,融资企业通过私募股权机构融来的钱第一次超过了公募市场的融资金额。当然,PE(Private Equity,即私募股权融资)的影响力不在于其自身的资金规模有多么大,而在于它创造了什么。有人说VC(Venture Capital,即风险投资)是投资界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因为Cisco(思科)、Google(谷歌)、intel(英特尔)、Apple(苹果公司)等公司都是依靠VC成长起来的,所以人们总是把VC和硅谷联系在一起,VC的成功就在于公司的成功。

然而,PE却做不到这一点,人们提起PE并不觉得它有什么特殊之处,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不妨来看一组数据:

黑石投资是PE界一家成功的投资机构,2008年它曾进行了一次并购重组,投入了34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整个硅谷一年所有的VC公司的投资金额加起来也不足340亿美元。

有专家曾这样形容VC和PE的区别:“VC就像是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鸡蛋,一个VC基金要投资很多公司,也就是选择很多鸡蛋,然而大多数鸡蛋都会破碎,只要有一个活下来,VC就胜利了。PE则相反,它是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一个即将孵化的蛋中。”

所以说VC和PE是不一样的。所有的私募股权投资者都是带着金钱带着资源进入企业,对企业进行重组和并购或者是整改。投资只能辅助一个企业的成长,而并购和重组往往是将企业在关键时刻进行锤炼,使其重获新生。

无锡尚德、蒙牛乳业、远望谷、如家快捷酒店、七天快捷酒店、麦考林、正保远程教育、一个又一个我们熟悉的名字依托私募股权融资获得了成功。

人们发现,这些企业在获得私募股权融资之后仿佛拥有了无穷的活力与动力,资金的困难和管理的难题在引入私募股权融资之后迎刃而解,上市也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因此很多企业家都知道私募股权融资是个“好东西”,但是这个“好东西”究竟好在哪,怎么才能获得它,却很少有人知道。

本书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私募股权融资的工具,适合于每一个拥有财富梦想的人阅读;书中涉及的一些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融资的经验,值得每一个拥有腾飞梦想的现代企业借鉴,无论是对大型民营企业,还是中小型民营企业,都有一定的帮助及参考意义。第一部分私募股权融资——企业财富裂变之道

私募股权融资究竟是什么?它有何神奇的魔力?它为何让众多企业为其着迷?在它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它是如何影响这个世界,又为企业带来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私募股权融资神秘的面纱。Chapter1第一章私募股权融资综述第一节私募股权让企业重获新生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可怕的是什么?是资金链断裂?工人罢工?还是竞争对手过于强大,企业没有生存空间?抑或是经济危机,形势一片灰暗?不,这些都不是。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最可怕的是内部的腐朽,由内而外的崩塌。

IBM就曾经历过这样一段灰暗的日子,那是1980年的一个冬天,已经69岁的IBM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寒流——来自DEC的挑战。当时,IBM已经是全美最知名的商用机械公司,但是在面对竞争对手DEC公司的崛起,IBM却显得十分无力,因为当时的IBM已经呈现出了一片暮气,公司管理层过于驳杂,官僚主义严重,阶级意识浓厚,企业员工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全然不为公司着想,业绩愈发下降,人才逐渐凋零,这就是当时的IBM的现状,面对生机勃勃的DEC,IBM由上到下都感觉到一股无力,虽然它们当时仍然保持着全美第一商用机械公司的光环,但是他们知道,这个光环,或许明天就会被DEC打得粉碎。为什么IBM会如此不自信?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在DEC公司,一个新产品研发的方案从申报到批准只需要三天的时间,而在IBM这个时间为三个月,一层层的检查,一次又一次的会议,冗长的程序让IBM从上到下都感觉疲惫不堪,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IBM没救了。

但就在此时,私募股权融资如同一个野蛮的天使一般闯了进来。1981年,IBM接受了来自巴菲特的私募股权融资,巴菲特进入IBM之后,便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帮助IBM进行了一系列改变:裁员、重组、并购,那段时间,IBM就如同一位迟暮的老人重新焕发了生机,通过改革,IBM的官僚主义彻底消失,内部员工精简了许多,留下的都是真正的精英,而公司在制度流程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一个项目申报再也不用经过几个月才能交到决策层手中了,而IBM,也再一次向世人宣告了他的强大——蓝色巨人并未倒下。

曾几何时,思科、微软、谷歌、苹果、雅虎、亚马逊,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都曾遇到过类似IBM的情况,企业产业冗杂,资产斑驳不清,员工基数庞大但是却没有与之相配的生产力,管理层不作为,资金缺乏、企业濒危。每当这时,我们总能发现私募股权融资的身影,它在关键的时刻进入这些企业,给企业带来资金和改革,帮助企业摆脱困境,重获新生。这就是私募股权融资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拯救了这几家知名企业,甚至拯救了数以万计的公司。

1980年—2011年,仅美国就产生了1900个私募股权融资交易案例,而这些被投资企业平均每年提高产值约为40亿~150亿美元。这意味着私募股权融资一旦进入被投资企业,这些企业就能够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创造出更好的业绩。

这就好比是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一家企业或许已经濒临倒闭,此时它的新陈代谢已经逐渐缓慢,体内毒素淤积,而PE的进入好像一剂猛药,瞬间加速企业新陈代谢的速度,让企业重获新生!

就这样,PE让无数美国企业重生,而这些企业的重生又带动了美国的发展。因此在工业时代的时候,美国遥遥领先;在高科技时代的时候,美国引领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时候,美国依然占据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这就是PE的影响力,也是PE的创造力。第二节私募股权融资,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优方式

不知你是否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大意是李嘉诚一生搞生产经营的财富不及其子李泽楷通过兼并、上市、收购等资本运作在一夜间的收获。

纵观当今世界最富有的一群人,他们不再是搞生产经营的“钢铁大王”、“石油大亨”,而是那些通过资本运营投资产业的企业家: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这些金融界的大佬如繁星一般闪耀在整个世界财富的顶端。

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当产业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于对资本需求的不断扩大,产业资本就会不断向金融资本渗透;而金融资本发展到比较成熟时,也必须寻求产业资本的合作,以产业资本作为金融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融合如同“冬虫夏草”一样无法分开。

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目光放在如何将自己的产业资本最有效的和金融资本融合在一起之上;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金融家把目光放在了产业界,寻找与产业结合的接入方式。

于是,私募股权融资应运而生。而它一出世,便吸引了大多数人的目光,企业在缺乏资金时会想到它,投资家进行投资时也会想到它,它已经成为世界金融市场上的一匹黑马,时下最受欢迎的话题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私募股权融资呢?

根据世界私募基金会的解释:“Private Equity(简称PE)也就是私募股权融资,从投资方式角度看,是指通过私募形式对私有企业,即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在交易实施过程中附带考虑了将来的退出机制,即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获利。”简而言之,私募股权融资就是一种通过向企业投资并获得丰厚回报的投资方式,也是企业融资渠道的一种。

从大的概念来说,私募股权融资应该属于企业融资非主流的方式,那么,什么是主流呢?公开上市、银行贷款、企业扶持,这些都是主流的融资方式,既然有如此多的主流融资方式,私募这个非主流的融资方式为什么还大受欢迎?原因就在于主流的融资方式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往往存在一些弊端:1.银行贷款的弊端

银行贷款是很多企业家选择的第一融资渠道。目前国内的银行大致分为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三种,银行的数量也非常多。但是在我国约5000万家中小企业中,能够得到银行贷款的寥寥无几。

因为,只有公司的资产规模和收入规模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或者能够成为当地的重点企业,才能获得银行的青睐,否则中小民营企业想要向银行贷款基本上是一个梦。

目前从事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是股份制银行,但这些银行规模相比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的规模小很多,一个支行往往只有二三十人,而辖内的中小企业却多达上万户,可以说是力所难及。

除此之外,银行本身也是公司,而不是慈善家,它们也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无论哪一家银行的目标都是做大做强,而中小企业的贷款即耗费时间又耗费精力,如果这类贷款做多了难免会影响银行的发展,所以真正重视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之又少。2.申请政策扶持的弊端

我国最近一直在强调大力扶持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无论是中央部委还是地方省市都有很多针对企业融资以及资金扶持方面的政策,如减免税收、银行担保、贷款贴息、无偿资助、投资入股、专项扶持等。

而且,国务院最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具体提出了详细的29条关于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

不可否认,政府的确每年都会给企业无偿下拨大量资金,但这些资金却很难对急需融资的中小企业有所帮助,因为政府扶持的申请流程十分繁琐,对企业的资质要求也十分严格,申请难度很大,企业在申请时可能还需要付出一些成本。3.公开上市的弊端

公开上市的确是一种完美的融资方式,既方便又简单,而且融资金额大,周期长。但是,中小企业往往有很多发展不到上市的阶段就会因为资金缺乏而倒闭,因此,公开上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些不现实。

由此可见,主流的融资渠道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因此,中小企业不得不选择一些非主流的融资渠道,而私募股权融资,正是最受欢迎的一种。相较于银行与政府扶持,私募股权融资的门槛更低,投资周期更长,最重要的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一般不会插手企业的经营,而是在背后默默地辅助公司,给予公司现金与更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能够给予企业最直接的帮助和支持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发展战略上,如公司三五年的发展规划、公司的市场定位、商业模式、产品,等等;二是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进入公司之后,公司在管理上就要步入正规化、制度化,尤其是在财务和管理方面。

对于一家民营中小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无疑是如何推广自己的产品,打开市场,赢取客户。但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小企业在向大客户推销产品的时候往往得不到重视,而对于私募投机机构来说,它们都有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可以通过这张关系网帮助自己投资的创业公司联系客户,寻找渠道。

除此之外,被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投资的公司,都是经过专业投资人评估和审查通过的,只要在接受私募投资之后发展正常,后续融资一般不会有太大难度。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私募股权融资其实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不仅具有超高的性价比,稳定的资金投入,较长的投资周期,而且没有偿还风险。第三节私募股权市场,70年风雨路

在美国工业化时期的前100多年,美国出现了很多富有家族,比如著名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家族,而事实上最早做私募股权融资的也正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后代。

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嗣都已经不再做石油生意了,而是把钱拿出来做铁路或者其他行业,大家把钱都集中在一起交给专业的人员去经营。所以说,最初的私募股权融资大都是个人行为,也需要监督,它的发展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

但是由于富有家族的资产毕竟在资本市场上并不会占据很大比例,因此私募股权融资真正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70年代。

当时,美国国会允许公开退休基金中一定的比例用于私募股权融资或者风险投资。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私募股权融资行业迎来了在美国突飞猛进的发展。

我们至今耳熟能详的一些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比如黑石、KKR都是从那个年代开始飞速发展的。当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一方面是因为基金在那个时候开始壮大,很多退休基金的钱都可以投入到私募股权融资中。当时,是各个投资机构最为辉煌的时候,而无数知名企业也是在那个年代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

20世纪90年代末期,是互联网和高科技蓬勃发展的时期,当时,风险投资的比例已经相对较高了,但是经过IT和互联网泡沫之后,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备受重创,直到现在还处于恢复状态,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却并没有在那场失败中折戟,因为它们更关注传统行业,而且投资也更谨慎。

互联网泡沫之后,革命性和突破性的高科技产业并没有特别大的发展,因此这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并没有那么大。但由于这段时期的低利率和经济全球化,美国的私募股权融资收购与跨境的全球化收购使得私募股权融资的资金规模不断扩大。最初KKR想要募集10亿、20亿美元的资金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到了2002年—2003年,KKR已经募集了50亿美元的资金,而2007年KKR已经募集了150亿~200亿美元的资金。

这些对于整个行业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都是不言而喻的。在美国,私募股权融资的总量和投资额在过去10年中始终保持在占据整个美国GDP5%以上的规模。而在中国,这一数据为1%,虽然这个比例并不算太高,但是却一直在平稳快速地增长。从2000年一直到2012年,私募股权融资的总投资额度的平均增长速度为37%,发展十分迅速。而私募股权融资所关注的行业大多数也还是传统行业,其中医药、生命科学占据15%,高新技术占据30%,余下的55%全部为非高新技术产业,如房地产、连锁餐饮、旅游住宿,等等。

私募股权融资已经在逐渐改变着世界,而美国正是其中的先行者。在美国,通过私募股权融资发展上市的企业数不胜数,有数据显示,美国65%的上市公司的背后都有着私募股权融资的影子,而现如今,私募股权融资已经走出了美国,迈向了全世界。

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私募股权融资已经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从兴起到辉煌,私募股权融资用了70年;现如今,正是私募股权融资最鼎盛的时期,无数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枕戈待发,无数企业也在期待着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青睐;现在,就让我们走近私募股权融资,走近这个既新鲜又神秘的融资界新贵,探寻它背后的秘密,寻找收获它的方式,从而让企业走上成功的大道。Chapter2第二章私募股权融资在中国第一节私募在中国

1994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有一些外国私募机构开始尝试进入中国。当时,海外投资基金大多会与中国的国企合作,比如北方工业与嘉陵合作。但是由于当时体制尚未理顺,投资机构在中国举步维艰,遇到了很多挫折。

1999年,国务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这为我国私募股权融资业的发展做出了制度上的安排,极大地鼓舞了发展私募股权融资的热情,掀起了第二次短暂的投资风潮。

2000年,政府在积极筹备深圳创业板的建设的同时,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私募股权融资的发展。不过,由于当时的中小企业板一直处于创办过程中,所以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渠道仍然不够畅通,一大批投资企业由于无法收回投资而倒闭。

私募股权融资在中国的两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因此,当时投资界的人已经把中国看做是一块“鸡肋”,一方面盯着中国市场,一方面又不敢下手投资。这种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了4年才出现了转机。

2004年,我国资本市场出现了有利于私募股权融资发展的制度创新——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启动,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提供了最佳的退出方式——上市IPO。所以在2004年,中国又出现了第三次投资浪潮,至此,私募股权融资成功的案例才终于开始出现。

2004年6月,美国著名的新桥资本以12.5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从深圳市政府手中收购了深圳发展银行17.89%的控股股权,这也是国际并购基金在中国的第一项重大投资案例,同时也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有国际资本控股的商业银行。

由此发端,很多类似的私募案例接踵而至,私募股权融资市场日趋活跃,从发展规模与数量上来看,这一次的投资热度远远超过了之前任何时期。

宏观经济形势的利好与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推动了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的飞速发展。从2004年开始,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的活跃度开始不断攀升。

从私募投资机构的情况来看,2002年时,中国的私募投资机构数量为34家,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116家,而募集金额从2003年的6.39亿美元飙升至2008年的73.1亿美元。从投资的规模来看,2002年私募股权融资案例的数量为178起,到了200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加为535起。在此期间,投资金额也增长了近9倍,高达50亿美元。

但是到了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风暴,中国的私募股权融资市场开始有所下滑。2009年第一季度,同期投资案例的数量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53.7%,投资数额减少了82.5%。但随着中国境内经济的不断好转,各大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还是对中国充满了信心。

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的数额与案例都开始不断上扬,第二季的募集完成资金、首轮募集完成和开始募集基金的数量同比第一季度分别上升了86.7%、40%和30%,投资案例和投资总金额也分别有了较大的提升。

2010年,提升的势头更为迅猛,总体投资案例数量相比2008年提升了32%,投资金额也提升了近1.5倍。

总体来说,私募股权融资在中国发展迅猛,无论是新募集资金还是投资案例,抑或是投资金额,都呈现出快速平稳发展的状态。

中国,已经成为私募股权融资的一场盛宴,而中国的企业,也会在这场盛宴中获益无穷。第二节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市场的特点

中国私募股权融资是全球私募股权融资行业的后起之秀,在中国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型经济市场中,私募股权融资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而且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创业板的推出,中国私募股权融资的特点也越来越鲜明:1.市场中以外资为主

在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市场,大多数的投资机构都来自于其他国家。这是十分不合理的,因为中国有着非常高的储蓄率,很多人也愿意投资,但为什么在这方面一直是由外国投资机构来主导?

根本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因为在初期的中国的确需要资金,而中国当时自有的资金储备率的确不够,所以当时中国十分欢迎外资的进入。到了后期,国内的资金可以满足投资的需求了,但因为当时的政策法规还没有建立完善,所以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缺乏投入渠道,人们的钱要么存在银行和股市中,要么用于购买房地产,基本上不存在私人资本通过有效机制进入私募股权融资基金的渠道。2.人民币基金方兴未艾

在2009年至今的几年时间里,人民币基金一直方兴未艾。虽然政府已经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很多业内人士也在不断努力推进,但由于法律框架的不完整,中国本土的私募股权融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发展才能完全成熟。3.成长型投资居多

中国的私募股权融资市场有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即在成长型企业上的投资可以达到70%~80%,而西方市场则相反,在成熟的经济市场中,私募股权融资有70%~80%的投资是做并购的。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就在于中国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4.退出方式以IPO为主

2006年以前,中国私募股权融资市场的退出模式是IPO和股权平分秋色,2006年,海外上市的退出方式占总退出案例的33.3%,本土上市占10%,合资并购占25.3%,管理层收购占4%,同行出售占12.1%。而到了2007年之后,投资机构支持的中国企业境内上市数量激增,A股IPO逐渐成为主流。

从2008年的数据来看,当年以IPO方式退出的案例共有19笔,占据了整个2008年退出案例总数的79.2%,事后减持和并购分别占16.7%和4.2%。从退出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传统行业占据退出总案例数的79.2%,此外,服务业和清洁技术行业所占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12.5%和8.3%。从2009年的数据来看,全年以IPO退出的案例数量占据总案例数的77%。

通过这些特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私募股权融资市场刚刚迈入正轨,而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也尚显稚嫩。但我们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的私募股权融资市场只会越来越成熟,而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也会不断崛起。

2008年,人民币基金募集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外资基金的募集数量,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也标志着人民币基金已经在中国逐渐占据主流地位。而随着海外和本土机构对中国企业的深入分析与了解,传统行业中的佼佼者渐渐成为了机构投资的新宠,这是对中国诞生优秀传统行业企业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投资机构钟情于各个阶段和各个种类的私募股权融资,这说明我国的各个行业的企业均有机会获得私募股权融资的可能。

所以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的前景是光明的,随着中国创业板的推出,中国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私募股权融资热潮,作为一名企业家,你准备好了吗?Chapter3第三章私募背后的家族——最活跃的PE第一节凯雷投资集团:“总统俱乐部”

1987年,史蒂芬·诺里斯和美国前总统助理大卫·鲁宾斯坦以及三位律师朋友威廉·康威、丹尼尔·德艾聂罗、格雷戈·罗森堡恩共同创建了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又译为卡莱尔集团,以下简称凯雷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素有“总统俱乐部”之称,拥有深厚的政治资源。

截至2011年9月30日,凯雷投资集团管理着规模约达1,480亿美元的资产,凭借旗下89支基金及52只母基金从事于企业私募股权、实物资产、全球战略型金融资产及母基金解决方案投资领域的业务。凯雷投资集团拥有一支由超过500名投资专才组成的优秀团队,分布在非洲、亚洲、澳洲、欧洲、南美、中东及北美的33个办事处,正是凭借其广阔的全球视野及深厚的本地知识,凯雷得以不断寻找卓越的投资机会,而凯雷集团也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

凯雷集团的主要投资方向为航空、防务与政府服务、消费与零售、能源与电力、金融服务、医药保健、工业、基础设施、房地产、科技与商业服务、电信与传媒以及交通运输方面。自1987年成立以来,凯雷已进行过414项企业私募股权交易,投资资金达480亿美元,在保守的投资理念和严谨的投资风格下,凯雷集团给投资者的年均回报率为30%。

在人们印象中,凯雷集团在投资界一直被称为“总统俱乐部”,不仅因为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曾出任凯雷亚洲顾问委员会主席,而且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曾担任凯雷欧洲分公司主席,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美国前证券与交易委员会(SEC)主席阿瑟·列维特曾担任其顾问。

尽管凯雷独特的政府背景为凯雷带来业务上诸多便利,但是当凯雷完成早期的一系列交易之后,其最大的基金也不过只有1亿美元。为解决此问题,90年代中期,鲁宾斯坦请来了金融投资界最负有盛名的乔治·索罗斯成为了凯雷的有限责任合伙人。在它的号召之下,筹集资金突然变得惊人地容易。

但是“总统俱乐部”也为凯雷带来了噩梦。美国“9·11事件”之后,人们在凯雷投资集团的投资者中寻找到了本·拉登家族的痕迹。

这无疑像一个“重磅炸弹”扔进了美国投资圈。布什家族竟然与本·拉登家族同时与一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有关,从而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映,而布什等人也先后宣布退出凯雷投资集团,凯雷集团一时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

在沸沸扬扬的传闻中,凯雷集团的管理者意识到“主要依靠政治明星”的模式并不能持久,因此凯雷集团下定决心要做一次改革。而这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在于高级管理人员的充足,凯雷开始聘请一些真正的企业家来为它服务,比如IBM前主席兼CEO郭士纳等。

凯雷近几年的国际大型收购案更是让其名声大振——如2005年收购赫兹租车公司,仅此一例就让凯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赚得盆满钵满。再比如2006年高科技行业最大的飞思卡尔收购战中,凯雷联合黑石以低价击败了KKR,这一案例堪称私募投资的经典,也为凯雷赢得了“并购能手”的称号。

凯雷十分关注亚洲投资市场,1998年凯雷在中国成立了首个亚洲办事处和总部之后便开始不断扩张,几年之内,凯雷在亚洲的网点拓展到了八个办事处,同时成立了凯雷亚洲基金,其目的为发掘并投资拥有出色管理团队的企业、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进行非控股性的大额度私募股权融资、为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等。

值得一提的是,凯雷投资十分重视中国的投资机会,从1999年凯雷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先后投资了太平洋保险、中科智担保集团、聚众传媒、携程网、太平洋百货公司、亚商公司,等等。而其与携程网的合作被外界称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最得意的一次投资。

2005年,凯雷一改往日低调的作风,突然爆发——2005年10月,凯雷集团击败卡特比勒、美国国际投资集团和国际摩根大通等知名的国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协议以3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徐州工程集团85%的股份;2005年12月,凯雷集团与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签约,以3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太保人寿股份24.975%的股权。

前后不到两个月,凯雷在中国闪电般的两次出手,合计投资63亿元人民币,折合7.85亿美元,而凯雷在亚洲地区的三个基金的总资金储量不超过10.5亿美元,这也再一次验证了业内人士对凯雷的评价:“侵略如火、不动如山。”

虽然凯雷由于本土化功课做得不够导致在收购徐工集团的过程中一波三折,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在中国的投资机会。凯雷曾在媒体上表示:“凯雷在未来的十年中依然会高度关注中国市场,希望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中获益。”第二节KKR: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始祖

1976年,克拉维斯(Henry Kravis)和表兄罗伯茨(George Roberts)以及他们的导师科尔博格(Jerome Kohlberg)共同创建了KKR公司。KKR公司是以收购、重整企业为主营业务的股权投资公司,尤其擅长管理层收购。KKR的投资者主要包括企业及公共养老金、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以及大学基金。在过去的30年中,KKR累计完成了146项私募投资,交易总额超过了2630亿美元。

KKR在1989年以310亿美元,杠杆收购RJR.Nabisco(当时美国的巨型公司之一,业务范围为烟草和食品),是其巅峰之作,也是世界金融史上为数不多的百亿美元收购案之一。

该收购完成后,KKR达到了近590亿美元的资产组合,而监督这些资产的仅有6位一般合伙人和11位专业投资合伙人,加上一个47人的职员班子;而同期,只有4家美国公司——通用汽车、福特、埃克森和IBM公司比它大,但在这些公司的管理总部,职员数以千计。截至2011年9月30日,KKR旗下共有15支私募基金,管理资金总额超过800亿美元。

KKR以LBO闻名世界,其创办人克拉维斯也因为成就了KKR在华尔街杠杆收购龙头老大的地位而被人们尊称为“亨利王”。“杠杆收购”与KKR的成立动机是一脉相承的。20世纪70年代,纽约道琼斯股市崩塌,KKR的三个创始人克拉维斯、科尔博格和罗伯茨看到大量公司正在廉价出售股票,于是有了趁机收购目标企业的想法,并且立刻展开了行动——他们在5年时间里先后完成了6次收购,最终为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财富,而KKR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掀起的收购热潮中,KKR这个并购先驱同样运作了大量成功的收购案例,同时KKR的创始人逐渐发现友好合作成为管理层的盟友再通过管理层来收购企业可以加大收购成功的概率并且降低收购成本。

于是KKR率先开启了MBO的先河,独创了“LBO+MBO”的收购模式,使得KKR名利双收,并且开始了新一轮的收购动作:

1985年,KKR收购了美国一家有线电视公司,总投资250万美元,最终获得了2300万美元的管理费。随后在收购一家百货公司时,KKR又得到了4500万美元的管理费……

1989年,KKR一手导演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杠杆收购案——对美国最大的烟草公司和食品公司纳贝斯克公司的收购。在这次收购案中,KKR打败了所罗门兄弟、摩根斯坦利、高盛投资、美国运通等华尔街超级巨头,最终以310亿美元的价格将纳贝斯克收入囊中,但事实上KKR在这次收购中所使用的真正现金不到20亿美元,而这也使KKR背上了“野蛮人”的称号,同时也使KKR真正在私募界变得鼎鼎有名。

当然,KKR之所以能够打败众多竞争对手,和它的慷慨是分不开的。比如在收购劲霸电池的过程中,KKR给劲霸电池的管理层每一股分配了5份股票期权,让劲霸电池的35名经理共同拥有了公司9.85%的股份,大大超出了管理层的期望,因此KKR最终击败了所有对手,将劲霸揽入怀中,而劲霸最终也以11倍的增值回馈了KKR。

当然,这些只是KKR投资成功案例中的几个,在接下来的20年中,KKR凭借着“LBO+MBO”的模式将自己推到了私募王国的顶峰,成为了华尔街名副其实的杠杆并购领袖。

20世纪90年代,KKR开始了它的国际化发展道路。加拿大是KKR落脚的第一站,自从1995年收购了加拿大统一保险集团后,KKR在加拿大相继完成了4次投资,投资总额高达20亿美元。

随后KKR进军欧洲,在欧洲掀起了一轮新的投资风暴。同时,亚洲也成了KKR投资的热点,截至2011年,KKR在亚洲地区已经投资了数十家企业,总投资额高达上百亿美元。

除此之外,KKR还成立了一支规模约为40亿美元的亚洲收购基金,除了部分投资于澳洲之外,主要的投资重点为日本和中国。KKR在世界各地的投资方式十分类似,那就是通过管理层收购和杠杆收购的方式投资行业领先者,通过管理或者重组等手段改进投资公司,从而使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KKR国际化的道路上,中国始终是其投资的重点区域,但KKR与凯雷等著名投资机构不同,它更倾向于进行人才的高端布局——它曾挖来摩根斯坦利原董事总经理兼亚洲投资部联席主管刘海峰和摩根大通亚洲投资部合伙人路明,并邀请到了汇丰集团原主席庞·约翰的加盟。除此之外,KKR还委任了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和中国网通前CEO田溯宁为其资深顾问。通过KKR的这一系列举动,我们不难发现,KKR希望通过“人”在中国获得成功。

从具体案例来看,KKR自2006年进入中国之后便显得十分谨慎。2007年4月,KKR以1.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河南天瑞水泥厂,这是KKR在中国的第一笔私募投资;2008年12月,沉寂了一年多的KKR再次出手,向蒙牛现代牧业集团投资1亿美元;2009年10月,KKR、新加坡政府直接投资公司(GIC)下辖投资公司以及中国金融有限公司下属投资公司组成的财团以1.6亿美元认购远东租赁增发的新股,获得了30%的股权,其中KKR为牵头投资者,投资金额约为1亿美元。

通过这几个案例我们不难分析,KKR正在逐渐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中国这片新兴市场也深深吸引着KKR,在不远的将来,KKR肯定会在中国投资界大放异彩。第三节高盛:最古老的投资机构

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投资银行业务开始形成,但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分。高盛公司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并开始从事商业票据交易,创业时只有一个办公人员和一个兼职记账员。

创始人马可斯·戈德门每天沿街打折收购商人们的本票,然后在某个约定日期里由原出售本票的商人按票面金额支付现金,其中差额便是马可斯的收入。

而股票包销业务才使高盛成为真正的投资银行,公司从迅速膨胀到濒临倒闭再到后来高盛增加贷款、外汇兑换及新兴的股票包销业务,规模虽小,却已具雏形。

1929年,高盛公司还是一个很保守的家族企业,但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已经开始想把高盛公司由单一的票据业务发展成一个全面的投资银行。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引入股票业务,成立了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

公司一度发展得非常快,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涨到100多美元,最后涨到了200多美元。但是好景不长,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华尔街股市大崩盘,使得股价一落千丈,高盛公司损失了92%的原始投资,公司声誉也在华尔街一落千丈,成为华尔街的笑柄、错误的代名词,公司濒临倒闭。

之后,继任者西德尼·文伯格一直保持着保守、稳健的经营作风,用了整整30年,使遭受“金融危机”惨败的高盛恢复了元气。20世纪60年代,大宗股票交易为高盛带来了新的增长。

到了20世纪70年代,高盛抓住了一个大商机,从而在投资银行界异军突起。当时资本市场上兴起“恶意收购”,使投资行业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催发了新的行业秩序。高盛率先打出“反收购顾问”的旗帜,帮助那些遭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竞价者参与竞价、抬高收购价格或采取反托拉斯诉讼,用以狙击恶意收购者。高盛一下子成了受到恶意收购者的天使。

1976年,在高盛的高级合伙人莱文去世后,公司管理委员会决定由文伯格和怀特黑特共同作为高盛产业的继承者。刚开始,华尔街的人们都怀疑这种两人共掌大权的领导结构会引发公司内部的混乱,很快他们发现他们错了,因为两位新人配合默契,高盛也由此迈进了世界最顶尖级的投资银行的行列。

文伯格和怀特黑特早就认为公司管理混乱主要表现为责权界定不清晰,缺乏纪律约束,支出费用巨大。比如多年来,每天下午4∶30都会有一辆高级轿车专门负责接送合伙人。新领导人上任的第一把火就是贴出了一条简明的公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惯例——4∶30由轿车接送——将不再继续,即日生效。”自此以后,合伙人的等级特权将不复存在,费用支出也受到监控,每天下午4∶30也不再是一天工作的终结,而是下午工作的中段时间。

尽管起步缓慢,文伯格和怀特黑特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兼并和收购业务的发展。

以前,一家公司如果有意向收购另一家公司,它很可能会尽量吸引或说服对方同意,绝不会公开地强行兼并。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向文明规范的投资银行业突然间走到了尽头,一些主要的美国公司和投资银行抛弃了这个行业潜规则。

1974年7月,投资银行界信誉最好的摩根斯坦利首先参与了恶意收购活动。当时摩根斯坦利代表其加拿大客户国际镍铬公司(INCO)参与了企图恶意收购当时世界最大的电池制造商电储电池公司(ESB)的行动。ESB在得知摩根斯坦利的敌对意图后,打电话给当时掌管高盛公司兼并收购部的弗里曼德,请求帮忙。第二天上午9点,弗里曼德便坐在位于费城的ESB公司老板的办公室。当他得知竞购价格是每股20美元(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9美元)时,建议ESB用“白衣骑士”(受恶意收购的公司请来友好的竞价者参与竞价,以抬高收购价格)的办法对付INCO,或进行反托拉斯诉讼,在高盛公司和“白衣骑士”联合飞机制造公司的协助下,INCO最终付出了41美元的高价,ESB的股东们手中的股票则上涨了100%。从这件事开始,在一次又一次的收购与反收购斗争中,首先是摩根斯坦利,然后是第一波士顿都充当了收购者的角色,而高盛公司则是反恶意收购的支柱。

INCO和ESB之间的斗争给了高盛公司在这一方面成功的经验。同时也是好运来临的良好征兆。人们认为高盛公司是具备实力的,是与呈上升状态的和小型、中型公司以及进入《财富》500强的大公司并肩战斗的企业。当然,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高盛经常要几度登门拜访,对方才愿意接受高盛的服务。1976年7月,阿兹合克石油公司受到了敌对性攻击,但是他们对高盛的服务丝毫不感兴趣,他们请来了律师,并初步控制了事态。

弗里德曼建议重新考虑一下自己的决定,并告诉对方高盛的工作小组正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几个小时以后就可以和他们进行私下协商。弗里德曼后来说:“我们火速赶到机场,直飞达拉斯,但对方仍然不愿会见我们,于是我们就在他们公司附近住了下来,然后进去告诉对方一些他们没有考虑透彻的事情,但得到的回答是‘我们不需要你们的服务’。我说:‘明天我们还会回来’。以后我们每天到附近的商店买一些东西,让他们知道我们坚持留下来等待消息。”最后阿兹合克公司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也感到了高盛公司的执著精神,同意高盛公司为其提供服务。

参与恶意并购使摩根斯坦利获得了破纪录的收入,但是高盛公司采取了与其截然不同的政策,拒绝为恶意收购者提供服务,相反,高盛会保护受害者。许多同行竞争对手认为高盛的这一举动是伪善行为,目的是引人注目以及笼络人心,而高盛却认为他们是公司对自己和客户的长期利益负责。反恶意收购业务给高盛投资银行部带来的好处是难以估量的。

1966年并购部门的业务收入是60万美元,到了1980年并购部门的收入已升至大约9000万美元。1989年,并购部门的年收入是3.5亿美元,仅仅8年之后,这一指标再度上升至10亿美元。高盛由此真正成为投资银行界的世界级“选手”。

1981年,高盛公司收购J·阿朗公司,进入外汇交易、咖啡交易、贵金属交易等新领域,标志着高盛多元化的开始,超越了传统的投资银行代理、顾问范围,有了固定收入。1989年高盛公司7.5亿美元的总利润中,阿朗公司贡献了30%。

20世纪90年代,高盛高层意识到只靠做代理人和咨询顾问不会持久繁荣。于是他们又开设私募投资业务,成立GS资本合作投资基金,依靠股权包销、债券包销或公司自身基金,进行5年至7年的长期投资,然后出售获利。高盛在1994年投资13.5亿美元换取了一家从事服装业的拉夫·劳伦公司28%的股份,并自派总裁。三年后,出售其中6%的股份套现4.87亿美元,其余股份升值到53亿多美元。短短三年内,高盛的资本投资收入翻了近10番,而老业务投资银行部只翻了两番。

投资银行业与其他产业一样,一项敢于冒风险的创新业务,能使一家公司一夜成名,一夜暴富。首推垃圾债券使德雷塞尔公司迅速发迹,而抵押证券市场的发展和大量家庭贷款的打包及转信业务的出现,使罗门兄弟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盛公司尝到推陈出新的甜头后,把“先起一步”与“率先模仿”作为自己的重要发展战略。

高盛长期以来视中国为重要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把中国作为全球业务发展的重点地区。

高盛1984年在香港设立了亚太地区总部,又于1994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开设代表处,正式进驻中国内地市场。此后,高盛在中国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国际投资银行业务分支机构,向中国政府和国内占据行业领导地位的大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高盛也是第一家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B股交易许可的外资投资银行,及首批获得QFII资格的外资机构之一。

高盛在中国的股票和债务资本市场中已经建立起了非常强大的业务网络,并在中国进入国际资本市场以及参与国际资本市场交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过去的十年中,高盛一直在帮助中资公司海外股票发售中占据领导地位,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是:中国移动通信于1997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0亿美元,成为亚洲地区(除日本外)规模最大的民营化项目之一;中国石油于2000年3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29亿美元;中国银行(香港)于2002年7月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约26.7亿美元;平安保险于2004年进行的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18.4亿美元;中兴通讯于同年进行的香港首次公开招股发售,筹资4亿美元,这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A股公司;中国交通银行于2005年进行的海外上市项目,筹资22亿美元,成为第一个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国有银行;以及中国石油于同年进行的后续股票发售,筹资27亿美元。

2006年,高盛还成功完成了中海油价值19.8亿美元快速建档发行项目以及中国银行111.9亿美元H股首次公开上市项目。这是至发售日为止中国最大以及全球第四大的首次公开上市项目。第四节华平投资: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投资者

华平投资集团(Warburg Pincus)1936年在美国纽约创立,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产业投资集团。1966年开始专注于私募投资业务,将“专业经营”模式带入了私募投资,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私人股权资本投资模式。其主要投资领域为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借债收购、通信技术、信息技术、商业传媒、商业服务、高新科技、新型能源、房地产,等等。

截至2011年9月,华平投资旗下拥有12只私人股本基金,算上最近募集的第十号基金(150亿美元),华平目前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已超过400亿美元,名列全球私募投资集团前茅。

华平在600多家企业中投资超过340多亿美元,其中绝大多数为增长型企业,已有100多家在全球各主要股市成功上市。

从表面上看,华平投资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投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即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的行业也是种类繁多,从创业型公司到上市公司,华平都进行过投资。但是在过去几年中,华平为自己的合伙人提供了28%的内部回报率,这主要得益于华平对宽泛投资领域的驾驭,得益于其独特的私人权益资本投资模式,即“专业经营”的模式,并且形成了保证自己投资成功的“四大法宝”。1.强悍的投资风格

华平在几十年的投资经历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全球一体化的合伙人制度以及强悍的投资风格。在各种各样的投资案例中,华平一般都是主要发起者和领导投资者,而且无一例外,全部是最大的股东。

除此之外,华平全力经营私募投资,不参与其他任何业务,确保为旗下任何一家公司的投资做到全力以赴,而这个制度的直接结果就是——无论被投资公司处于哪个发展阶段、行业、地区,华平都可以为其配备熟悉行业的适当人选。2.长线投资、宁缺毋滥

华平在投资时有这样一个原则:“疑项目不用、用项目不疑”,在寻找到了目标之后,华平敢于将大笔资金压在一个企业上并且全力帮助其发展。3.核心团队

华平拥有一支58位合伙人以及150位专业投资人士的管理团队,这些人才遍布全球,他们知道如何把一家“小公司变成大公司”。除此之外,华平在近40年的投资历程中组建了一个由上千位企业家、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人员、董事、商业顾问、银行家和律师组成的全球网络,其每项投资都要经过这个网络的挑选和分辨。

华平即可以从中获得独家的投资机会,也能通过它对项目进行检测和分辨。4.多样化投资

华平从未将自己的投资目标局限在某一个地区或者企业的某一发展阶段,就企业投资时段选择而言,在华平对外投资额达到190亿美元时,创业资本为55亿美元,占据了投资总额的29%;企业发展资本为65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34%;重组、收购以及特殊投资为70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37%,比例分配平均。

1994年,华平在中国香港成立办事处之后便正式涉足亚洲投资领域,更是第一个进入亚洲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甚至是最早进入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因此华平被人们称为“第一个吃中国螃蟹者”。

2002年5月,华平宣布完成了一项53亿美元的环球基金华平私人资产VII的筹组,这个基金将与华平另一项25亿美元的国际基金共同用于投资美国、欧洲、亚洲的企业,其中将会有10%的资金投入中国。

近年来,华平在中国的动作频繁,先后投资了大唐电信、哈药集团、中国电信、中信资本、国美电器以及七天连锁酒店,等等,在中国投资30多家企业,其中已有10多家企业成功在国内外上市。

由此可见,华平在中国的投资是十分成功的。第五节软银:“网络产业的创造者”

软银全称为软件银行集团,又译为软库集团。该集团于1981年由孙正义先生在日本创立,并于1994年在日本上市。软银是一家综合性的投资公司,主要致力IT产业的投资,包括网络和电信。软银在全球投资过的公司已超过600家,在全球主要的300多家IT公司拥有多数股份,被誉为“网络产业的创造者”。

软银仿佛天生便带着创新者的气质,它的经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日本式管理风格,而孙正义更是以“擅自闯入并搅乱原有秩序”的经营风格著称,他本人也因为一半像比尔·盖茨,一半像默克多式的西方企业家形象而引人注目。

孙正义有一个梦想,他希望全世界各地的消费者以及企业,在购买、出售和谈论信息科技的时候都能够想到软银。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的口袋中装满了投资人和银行的资金,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了一场在众人看来近乎疯狂的投资盛宴。

跨入新世纪之后,软银与欧洲著名企业威望迪公司联合成立了一个网络“孵化”公司——ATVISO公司,其目的就是协助网络公司进入欧洲大陆市场,使在欧洲的网络公司把精力放在其核心技术上,而产品市场的开发则通过孵化系统进行,开辟了一种“时机成熟再开发市场”的新型模式。

在这种模式之下,如果有美国网络公司想进入欧洲市场,通过软银集团公司和威望迪公司合资的ATVISO公司,则将容易不少。ATVISO公司操作模式是“孵化”式,它在欧洲当地建立孵化公司基地,以此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

这种做法可以使前来欧洲的发展网络公司把精力放在其核心企业上,开发自己的产品,提供竞争能力,产品市场的开发则将通过孵化系统进行,这正是一种“时机成熟再开发市场”的新模式。ATVISO公司有一批精干的管理人员,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通讯业、媒体及管理信息方面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不过,ATVISO公司对要参加通过孵化模式开发市场的公司有一定要求,那就是必须是软银集团公司投资扶助的公司。

已有许多公司参加了孵化高科技产业计划,其中有一个在英国,叫eVentures的公司,是软银集团公司与News Corp.公司联合成立的一个网络“孵化”公司。其任务是帮助美国网络公司在英国建立分公司,开展自己的业务。英国的网络产业,尤其是数字信息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在欧洲居领先地位,英国是欧洲网络产业发展的带头国家,在英国投资发展网络产业,自然会有许多优势。eVentures公司在澳大利亚与软银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eVentures澳大利亚公司,并任命了时年三十九岁的安德鲁·艾斯利斯先生为该公司的执行总长。艾斯利斯先生说,他对担任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新职务非常兴奋,他要全力以赴在澳洲、新西兰、印度建立同样的网络“孵化”公司,大力开发这些地区的网络产业市场。

除了“孵化模式”,近年来,随着新兴国家网络技术行业的兴起,软银开始把投资目标聚焦到了发展中国家,并和国际金融组织合作,在100多个国家成立了网际网络公司。除此之外,软银公司还决定成立“软银新兴市场公司”,专门投资新兴市场上的优秀公司,这让软银集团和孙正义在拉丁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和韩国等地备受瞩目。同时,在各个子公司中,专注于投资中国的基金主要包括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资金(软银赛富)和软银中国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软银赛富是软银集团专注于投资亚洲的子公司,该公司旗下共有三只基金,几个合伙人都是世界投资界的大佬,其中就包括世界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