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医学知识大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02:23:03

点击下载

作者:王莉君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

我是医学知识大王试读:

前言

知识的伟大在于它的博大和精深,人类的伟大表现在不断的探索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世界,这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

在过去漫长的岁月中,人类的发展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变迁:从原始人的茹毛饮血到色彩斑谰的现代生活;从古代社会的结绳计数到现代社会垄断人类生活的互联网;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上世纪中叶的月球着陆,火箭升天。人类几乎在任何领域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技术更新,知识爆炸,信息扩张……一系列代表着人类社会巨大进步的词汇,充斥着我们的社会,使每个人都感到在巨大的社会进步面前人类自身的局限。作为人类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群体——青少年朋友,在对现有书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更充满着对一切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无限渴望。

人类的智慧在我们生存的这个蔚蓝色的星球上正放射出耀眼光芒,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我们忽视的问题。引导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朋友了解人类最新文明成果,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类必须面对的问题,将是一件十分必要的工作。

为此,我们组织多位经验丰富的学者精心策划、编写了这部《青少年科学小百科》。本套丛书分海洋、航空航天、环境、交通运输、军事、能源、生命、生物、信息、宇宙等十册。收录词条约五千个。涉及知识面广阔且精微。所包含的内容:从超级火山、巨型海啸、深海乌贼、聪明剑鱼……到地核风暴、冰期奥秘、动物情感、植物智慧……;从登陆火星、探访水星,到穿越极地,潜入深海……既有独特的自然奇观,又有奇异的人文现象;既有对人类创造物的神奇记述,又有人类在探索和改造自然过程中面对的无奈、局限,以及人类对自然所造成的伤害,自然对人类的警告……这是一次精彩的自然与社会的探索历程,是每一位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青少年朋友与大自然的一次真诚对话,它将使青少年朋友自觉地意识到,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人类不是主宰,而是与一切生灵息息相关的一部分,当人与大自然真正达到完美的境界,这个美丽的星球才是完美的、永恒的。

这样一套科普知识阅读词典,摆脱了以往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枯燥乏味、晦涩难懂、呆板平直、味如嚼蜡的叙述方式,拆除了青少年朋友全方位学习和掌握各类知识所筑起的一道道壁障。采用词典的编纂方式,更便于检索和查询。

本书中,凡是青少年感兴趣的一切自然和社会奥秘几乎无所不有,无所不容。真正做到了庞而不杂,广而不糙。

我们用青少年朋友乐于接受的方式,以细腻生动的笔触、简洁明了的叙述、深入浅出的将各个方面的知识呈现出来,营造出一个适应青少年的阅读氛围,将最适时的信息传达给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这是本套丛书的一大特点,相信每一位拥有本套丛书的青少年朋友对此都会有所体会。

科普读物从来不拒绝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三者的完美统一,它强化生动性与现实感;不仅要让青少年朋友欣赏科学世界的无穷韵律,更关注技术对现实生活的改变,以及人类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本丛书的出发点正是用科学的眼光追寻青少年心中对这个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关注。

本套丛书的编辑对知识的尊重还主要表现在不断追随科学和人类发展的步伐以及青少年对知识的新的渴求。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这套丛书,激发学科学的热情,以及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帮助他们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了解人类社会,插上科学的翅膀,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勇攀科学的高峰。

愿今天的青少年朋友,都成为明日的科学探索之星,愿人类所居住的这个美丽星球更加美丽、和谐。

A

癌基因核心秘密

1961年,瑞士巴塞尔大学遗传学家沃纳·阿尔伯发现了内切核酸酶。此后不久,英国伦敦皇家癌症研究会的雷纳托·杜尔贝科又发现了转染技术。这犹如两只锐利的“眼睛”,能从人体每个细胞的多达10万个基因中,准确无误地查出与癌症形成的有关原因。美国学者迈克尔·毕晓普和哈罗德·瓦姆斯利用内切核酸酶和转染技术,揭开了癌基因的秘密。1976年,为了彻底弄清癌基因和癌病毒的关系,他们采用基因工程手段,直接分离出细胞中的癌基因,并将它安装上一个病毒的“启动子”,然后引入细胞中。这个基因在病毒指令下,可以使细胞发生癌变。为了验证这一问题,他们还从另一角度进行实验:将鲁斯肉瘤病毒的癌基因,经逆转录复制出来的DNA作为探针,利用分子杂交方法,去寻找细胞中的核苷酸顺序和癌基因一致的DNA片段。结果发现许多动物体内细胞中都存在着癌基因。毕晓普和瓦姆斯经过实验和研究,终于弄清了癌基因的核心秘密:正常人体细胞中存在着一种原癌基因,是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位点。在正常情况下,原癌基因被完全控制着,是不活跃的;但是当遇到某种射线、物理化学变化、遗传缺陷与癌病毒作用时,处于休眠状态的原癌基因就可能被激活,突变为癌基因;人体细胞中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癌基因族,癌症的“种子”深深埋在人体细胞之中;一种癌症可由几种癌基因引起,同样的癌基因也可能引起几种癌症。毕晓普和瓦姆斯因在探明癌基因秘密上的卓著成就,共同获得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癌与病毒

肿瘤的发生,是由于细胞内遗传机器失灵,基因的调控失常。造成核酸功能偏离正常的机制之一,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能使许多动物产生癌。病毒是极端微小的物质,例如2500万个小儿麻痹症病毒只有针尖样大小。病毒以核酸为中心,其中包括脱氧核糖核酸或核糖核酸。病毒核酸包着一层蛋白质外衣。当它侵犯生物体的细胞时,脱去蛋白外衣,然后进入细胞。它的核酸能改变细胞的遗传指令,使细胞内复制病毒,这样就使细胞内基因的路线走错。有些病毒,包括若干肿瘤病毒,它的核酸是RNA而不是DNA。这些RNA病毒有特别的本领,能在逆转录酶的催化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反过来转录成DNA。产生的DNA插进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中,动物细胞便转录而产生病毒的RNA,再翻译产生病毒的蛋白外衣,组装成完整的病毒。这样,病毒就能依赖动物或植物的细胞而生存繁殖。可是,在生物体细胞以外,病毒没有生命,也没有活动能力,只是随风飞扬,附着在昆虫、鸟类、动物、尘埃、舟车上,长期潜伏。病毒一旦侵入细胞,借助细胞的遗传机器高效率地复制,在几小时内就能产生10万个新病毒,成群地冲出细胞,再去进犯其他细胞。从病毒的一生中,可看到化学物质产生生命的线索。

艾滋病

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便是微生物王国中的一种逆转录病毒,现在人们把它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是一种致命性传染病。艾滋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只选择免疫系统的辅助性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作为攻击目标,从而严重破坏患者全身的免疫系统,侵袭肺、脑、消化系统等,使机体丧失抵抗能力,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自从艾滋病被发现以来,受害者逐年剧增,并且一旦染病,终生受害,到目前为止,人类尚未找到一种根治艾滋病的有效方法。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从非洲到中美加勒比海的海地岛国,然后又传播到美国的纽约,并很快在美国各港口城市泛滥。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扩散,它又迅速蔓延到欧洲及世界各地。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输入污染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剂、共用艾滋病患者用过而未经消毒的针头和注射器等传播,受病毒感染的孕妇也可以通过胎盘血液传染给胎儿。当艾滋病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可以静静地潜伏在人体内多年而不发作。它的主要危害是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病人无法抵抗其他机会感染的疾病而致死。还可以发生少见的恶性肿瘤,如多发性出血性肉瘤而导致死亡。由于艾滋病这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疾病在很多国家相继出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种艾滋病恐怖症。很多报道过分地渲染了艾滋病的可怕性,这更增加了艾滋病的恐怖气氛。其实,艾滋病有明显的高危人群,已经知道了传染途径,这种病是可以预防的。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

1980~1981年间,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迈克尔·斯·哥特列波博士鉴定出几个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男性患者。这是一种罕见的肺炎,常发病于身体内免疫系统受到阻碍的人。几乎同时,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的阿尔文·弗瑞德曼·金博士发现了一个年轻的同性恋者患有卡波济氏肉瘤。这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癌症,患者往往是地中海一带血统的人。弗瑞德曼·金了解到纽约和旧金山的一些医生于1979年在同性恋者中发现了卡波济氏病毒受害者。他和哥特列波都向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了这一不寻常的发现。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向世界公布了这一新型传染病,并把它定名为“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从此,防治艾滋病的研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一个研究组宣布发现了艾滋病病毒。1984年,美国科学家罗伯特·盖洛根据巴斯德研究所提供的样本,又一次分离出艾滋病病毒。

“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这与艾滋病相似。但艾滋病患者一般尚可活上相当长的一段日子,而一旦染上埃博拉病,在经过病毒潜伏期后,先出现高烧、头痛、呕吐等症状,然后病人在备受几天腹泻和眼睛、耳朵、鼻子出血的折磨后,痛苦地死去,前后往往不到一星期。患者死亡率高达80%以上。“埃博拉”病毒是1976年在扎伊尔埃博拉河附近一个名叫扬博科的小村庄首次发现的,并由此得名。那一年,“埃博拉”病在扎伊尔的55个村庄及其邻国苏丹、埃塞俄比亚流行,造成近千人的死亡。

医学界迄今对埃博拉病毒知之甚少,目前尚无对付这种神秘病毒的有效治疗办法。

埃姆斯测验

埃姆斯测验是用来检测诱变剂致癌作用的一种方法,于1973年由埃姆斯(Ames)等首先采用。其理论依据是:癌变是某些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因而一切致癌物质都是诱变剂。用埃姆斯的方法对几百种致癌物质进行检测,总符合率达90%。一般认为:在埃姆斯测检中呈阳性反应的物质有致癌的潜在危险性。该测验所用的菌株是鼠沙门氏菌,所用的指标是一组氨酸缺陷型的回复突变。每一菌株代表一种结构改变。此外,有些物质本身不是诱变剂,可是进入人体和动物体内能转变为诱变剂,这种物质常被称为前诱变剂。应用细菌作为测试诱变剂的材料时,这种所谓的前诱变剂的诱变作用测不出来。为弥补这一缺点,可以在测试系统中加入鼠肝脏提取物,其中包含着一些使前诱变剂转变为诱变剂的酶(如羟化酶)。这样,就使这一检测系统更趋于完善。

阿狄森氏病

阿狄森氏病又称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由肾上腺皮质组织破坏(至少破坏95%以上)所引起。病因多为自身免疫和肾上腺皮质结核,其他为感染、炎症、破坏性肿瘤和肾上腺的淀粉样变。主要症状为缺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表现,如:肌无力、虚弱、极a+易疲劳、心跳微弱、经常恶心、呕吐、低血糖、体重减轻、血N降+低、血K升高、失水、低血容量、低血压、肾功能障碍及抵抗力降低等。此外,还有特征性的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以面部、关节屈伸面和皮肤皱褶而受麽擦处,以及乳头、乳晕、生殖器、肩腋部、下腹中线、指(趾)甲根部等处最明显。色素深浅不一,深者如焦煤、浅者呈棕黄色或古铜色。其机制是由于失去糖皮质激素对腺垂体的反馈抑制作用,使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促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H)的释放增加,而ACTH肽链的前13个氨基酸与MSH的完全相同,也能促进黑色素形成,二者一起引起色素沉着。

B

病毒变异

病毒容易发生变异。除类病毒外,病毒可以说是生命体中最简单的成员。它的遗传密码或基因组主要集中在核酸链上,只要这种核酸链发生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它们后代的特性表现。实际上,病毒的基因组在其增殖过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时时刻刻都在自动地发生突变。其中大多数突变是致死性的,只有少数能生存下来。由于病毒在一次感染中,一个病毒粒子要增殖几百万次,存在产生突变的机会。因此一种病毒从群体水平看,在遗传学上不是同源的,故病毒的“种”在严格意义上,不是分类学上的种,而应称之为准种。病毒的自然变异是非常缓慢的,但这种变异过程可通过外界强烈因素的刺激而加快变异。许多化学和物理因素均可以用来诱发突变,诸如亚硝酸、羟胺、高温等。

巴克罗夫特氏压差计

巴克罗夫特氏压差计亦称巴克罗夫特氏并立换压计、示差测压计、呼吸计,是测定细胞悬液等的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的吸收和释放的一种装置。将10毫升左右几乎是同容积的玻璃容器,严密地连接在内径数分之一毫米的毛细U形管(压力计)两端的分支上,两容器和U形管的密闭系统中,在温度和扩散达平衡状态的基础上,将一方容器中气体的消长用另一方进行补偿,同时以放入U形管U部一半的充盈液(通常为灯油)液柱的高度之差来测定。J.Barcroft氏(1908)曾用于血液和血红蛋白的气体结合解离的研究。用于同样的目的要求,也可使用Warburg氏换压计。

巴尔比尼氏环

巴尔比尼氏环是E.G.Balbiani(1881)在摇蚊唾腺染色体上发现的一种构造,整个蛹期都可看到,是多线染色体上的巨大结节状的RNA疏松。了解得比较清楚的,是第四染色体上的这种构造。这种巴尔比尼氏环与在双翅目以外的其他多数物种中所看到的RNA疏松同样含有大量RNA,是活跃地合成RNA和释放RNA的地方,当出现巨大的巴尔比尼氏环时,在染色体的特定部位厚厚地折叠在一起的许多染色单体纤维各自松开而成为环状,一般认为这是由于旺盛地进行转录而出现的结构。

巴塞杜氏病

巴塞杜氏病伴有眼球突出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肥大,全身体谢异常。最初由巴塞杜氏(1840)所记述。也有用对本病作详细记述的格雷夫斯的名字来命名的,称为格雷夫斯氏病。

巴特利腺

巴特利腺指的是沫蝉幼虫背面皮下不规则存在的单细胞腺体,可分泌黏液。沫蝉将腹部剧烈地活动,使空气混入黏液中,制作沫蝉所特有的泡状块。

巴斯德菌属

巴斯德菌属包括鼠疫杆菌的一属细菌,可寄生在所有的温血动物体内而引起出血性败血症。该菌属通常体积在1微米左右,多为卵状小杆菌。菌体两端可被碱性染料染色。不运动,不形成孢子,革兰氏染色阴性,为好氧或兼性厌氧菌,对糖的发酵力一般不强,并且不产生气体。代表性菌种曾是巴斯德研究过的禽败血巴斯德氏菌和鼠疫巴斯德氏菌。此菌具有易侵染中胚层性细胞的趋向,通常多是淋巴腺型鼠疫,但也有肺型鼠疫。鼠疫原是鼠类中的流行病,多数通过跳蚤传染于人。使细菌破裂后抽提出的内毒素,用硫酸铵盐析法提纯,可得到对鼷鼠半致死量0.6微克的纯品。它是一种蛋白质,具有很高的抗原性。同时,它还有一种在低温培养时可消失的荚膜,荚膜物质的抗原性很高。此外,还有其他多糖蛋白质成分的菌体抗原。该属病菌,对寄主具有明显的特异性,但其抗原组成却极为相似。又,该属病菌对细菌噬菌体具有很强的敏感性,会被噬菌体解体。

白明胶

白明胶又称明胶、动物胶、凝胶[体],是将构成动物的皮、腱、骨等的胶原用热水处理所得到的一种衍生蛋白质。有人认为这是胶原中连接肽链间的盐键和氢键断开造成的,是一种不可逆的水溶性蛋白质。分子量约为23000。将1%浓度的溶液,冷却到40℃以下,就会变成具有弹性的凝胶,再加热时复可熔化,溶胶凝胶是一种可逆的变化。凝胶化的温度,可根据浓度、共存的盐的种类和浓度以及pH等的不同而异,但经过长时间煮沸的白明胶溶液则不能凝胶化。凝胶的形成可认为是由于分子间产生松键而出现三维网状结构的结果。不过明胶分子本身的结构也发生变化,它和胶原不同,除能被胰蛋白酶水解外,还可受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无抗原性,可用作培养基、食用和黏结(胶结)剂。

白色素胞

白色素胞在虹色素胞中,反射小板微细,体色变化时在细胞内出现凝集、扩散等运动,有时也包括虹色素胞。一般与黑色素胞作相反方向运动,通过黑色素胞刺激素可使小板发生凝集,在有神经支配时,则可通过神经的刺激而扩散。

白质体

白质体是在暗处发芽的芽苗叶(黄化叶)细胞中的黄色色素体。大小为2~4微米。基质中含有类囊体先成结构的片层形成体和质体基粒。白质体在光照射时可形成叶绿素和类囊体,从形成叶绿体这点来看,认为白色体的形成可能是因为从原色素体转化为叶绿体的正常发展过程中在暗条件下暂时受到了抑制。

半乳聚糖

半乳聚糖是水解几乎或完全生成半乳糖的多糖的总称。羽扁豆种子果胶中的半乳聚糖是由约100个D-半乳糖以β-1,4键结合所成的。从红藻细胞壁得到的琼脂半乳聚糖,其D-半乳糖以1,3键结合,其一部分羟基硫酸酯化,1~2%水溶液具有可在50℃时凝胶化,和在90~100℃时溶解的特性。蜗牛的卵和蛋白腺的半乳聚糖,是D-半乳糖和L-半乳糖以6:1的比例缩合成胶体状黏液,因为与糖原类似,所以亦称半乳糖原,含L-构型的糖是其特点。

半胚

将多细胞动物的卵,在发育初期杀死一半,而使活着的一半继续发育形成只有半身个体的胚胎,这种胚胎称为半胚。典型的例子,是卢科斯(W.Roux)将2细胞期的蛙胚的一个分裂球,用炽热的针刺死而发育形成的只有侧半、前半或后半的胚胎。

半致死量

半致死量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用LC50表示。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剂量,称为半数致死量,用LD50表示。半致死量是衡量存在于水中的毒物对水生动物和存在于空气中的毒物对哺乳动物乃至人类的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在比较各种污染物的毒性、不同种或不同发育阶段的动物对污染物的敏感性以及环境因素对毒性影响方面的研究中,都以LD50为依据。

半叶法

半叶法是对植物病毒进行生物定量的方法。由于以叶片主脉分界的两半叶片对病毒具有基本相同的敏感性,所以将局部病斑的病毒与寄主进行组合如烟草花叶病毒与某种烟草,在一半叶片上接种标准浓度(已知浓度)的病毒,在另一半叶片上接种未知浓度的病毒材料,然后通过比较两半叶片的病斑数,来推知接种材料的病毒浓度。

半知菌类

半知菌类是有性世代不明的真菌。在真菌生活史中,可以看到有性繁殖时期和只进行无性繁殖时期。进行有性繁殖的为完全型,此期为有性世代;只进行无性繁殖的为不完全型,此期为无性世代。许多未知有性世代的半知菌类进行无性繁殖产生营养孢子,有少数只有菌丝,而不能形成孢子。一些半知菌,根据其菌丝和营养孢子的特征,有的也可以归入壶菌、接合菌、担子菌等类群中。将半知菌归纳起来,几乎全部可归属于子囊菌类。对于归属于半知菌类的一些种,其具有有性繁殖器官的,多被放在子囊菌的适当类群中。但也有很少数已明确是属于担子菌的。例如,已知一种光出芽的不完全型酵母菌,曾认为与红酵母属同类,但与远距离地方的种进行杂交后,发现有担子体的形成,因而把它划归为黑穗病菌同类的红冬孢酵母属。根据G.C.Ainsworth和G.R.Bisby(1971)的统计,半知菌类有1825属,约15000种,如果把已记载过的全包括在内,则可达30000种。对这类真菌现在是以形态学特征和分生孢子形成过程为基础,来进行人为分类的。

半子囊

子囊菌类的半子囊菌的子囊。在该子囊内形成的子囊孢子数目多而不定,这点与真子囊菌类产8个或4个子囊孢子的特征是有区别的。

半细胞

半细胞指鼓藻类体细胞的一半而言。多数是由于二个半细胞之间缢缩变细而成,外观上十分清楚。在半细胞的表面分化出各种凸起和花纹,这些都是种属的特征。

伴随发送

随意运动的时候,从上部中枢向下部运动中枢传送命令信号,同时也相伴地向感觉系统传送信号(伴随发送),认为这样可以由于运动结果产生的感觉信号而避免产生无用的反射。例如,通过外力使眼运动,则感觉外界在运动,而通过自己的意志来运动眼球,则不见外界运动。认为这是由于伴随发送作用于视觉系统的结果。眼球麻痹的人想要运动,眼球则发现外界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被说明为由于伴随发送的结果。但关于伴随发送的生理学的内容还不甚清楚。

瓣钩幼虫

瓣钩幼虫亦称瓣介幼虫、河蚌幼虫。系淡水产瓣鳃类的单齿蚌的幼虫,在左右两瓣贝壳的末端(壳底部)具数个大小钩,借此钩住淡水鱼的皮肤、鳍和鳃等,或侵入皮肤内形成被囊。变态完成后离开鱼体沉入水底。

包被

包被为构成真菌子实体外壁的部分。在担子菌类,是指黑蛋巢菌属、红蛋巢菌属子实体的碗状外壁;在黏菌类,则指各种形状的子实体的外壁。

包巢

在动物体表分泌的保护性构造中,和体表紧密相连的为壳(如有壳阿米巴、有孔虫、软体动物);身体可以自由出入,而不把它舍掉的称作栖管(如多毛类、纽虫);与此相反,动物体和其分泌的构造物之间为明显空间的,则称作包巢。如植鞭类的枝滴虫属藏身于吊钟形的纤维性构造及胶鞘轮虫和圆簇轮虫等固着性轮虫的黏鞘管,都属于包巢。而锯缘溞属等的蝌蚪形幼体具有能过滤海水中浮游性植物食饵的包巢构造。

包涵体

包涵体病毒在增殖的过程中,常使寄主细胞内形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病变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多为圆形、卵圆形或不定形。一般是由完整的病毒颗粒或尚未装配的病毒亚基聚集而成;少数则是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不含病毒粒子。有的位于细胞质中(如天花病毒包涵体),有的位于细胞核中(如疱疹病毒),或细胞质、细胞核中都有(如麻疹病毒)。有的还具有特殊名称,如天花病毒包涵体叫顾氏小体,狂犬病毒包涵体叫内基氏(Vegri)小体。昆虫病毒可根据包涵体的形状、位置而分为细胞质型多角体病毒、核型多角及颗粒体病毒等。

包埋剂

在制作切片或超薄切片时,由于组织是柔软的,或局部的软硬不均,这样制作厚薄均匀的切片是困难的。所以有必要用一定物质浸透组织内部,使整个组织一样硬化,以利于切成薄片,这种物质叫做包埋剂。一般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的切片,用石蜡、火棉胶、炭蜡、明胶等作包埋剂;电子显微镜则用环氧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异丁烯树脂及水溶性树脂。

包鞘幼虫

线虫类一般一生进行4次蜕皮,但寄生性的种类,自排出于外界的卵进行孵化(脱壳),蜕皮1次或2次以后的幼虫体,并不离开因蜕皮而舍弃的旧皮(蜕皮exuviae),把幼虫包在鞘里,这种幼虫称为包鞘幼虫。由于被包在双重的表皮层里,所以对外界条件的抵抗力极强。这时期的幼虫因取食于新寄主,开始新的感染,所以亦称为感染幼虫。

包围学说

包围学说是W.Hofmeister(1851)提出的说明茎叶关系的学说。认为茎上有原来的主轴,其周围为叶的基部所包围。该学说是关于茎和叶的二元说,与叶性学说(phytonictheory,phytonism)相对立。现在来看,可以说是重视小叶起源的学说。包围学说与茎周学说相似,但根本思想不同。

孢囊梗

孢囊梗是支持孢子囊的菌丝分枝。毛霉的孢囊梗多为细丝状,水玉霉属等的孢囊梗是膨大的,成熟后变成具有弹射孢子囊作用的器官。小克银汉霉属和笄霉属的孢囊梗则呈头状。

孢外质

节水霉菌目和霜霉菌目的产卵器中形成卵细胞时,位于其周围或存留于产卵器一侧的细胞质,称为孢外质。相应地把中心部位形成卵细胞的部分称为卵质。孢外质在节水霉类的囊轴霉属和腐水霉属中则表现很明显,反之在异绵霉属则缺如。

孢子复原

孢子复原是指生物体在其生活史中孢子形成时期进行减数分裂,而产生单倍体孢子的过程。这种单倍体的配子体形成配子进行有性生殖,然后再形成二倍体的孢子体。在某些叶状植物和一般的高等植物中都可见到这种情况。

胞苷二磷酸核糖醇

胞苷二磷酸核糖醇通常简写成CDP核糖醇。具有D-核糖醇-5-磷酸和CMP以焦磷酸键连接成的结构,作为磷壁酸的多聚核糖醇磷酸键的生物合成前体,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可检测到。在由CDP核糖醇焦磷酸化酶(EC2.7.7.40)作用下通过这样的反应过程,即CTPKD核糖醇-5-磷酸CDP核糖醇+PPi进行生物合成。以CDP焦磷酸合成多聚核糖醇磷酸的酶活性,存在于细菌的颗粒部分,但其详细的反应结构尚欠明。

胞苷二磷酸甘油

胞苷二磷酸甘油缩写为CDP甘油,与胞苷二磷酸核醇并列,作为磷壁酸的生物合成前体物质,分布在各种细菌中。是由甘油的1位的一级醇残基和CDP末端磷酸残基以酯键结合而成的,是通过CDP甘油焦磷酸化酶的作用以CTP+甘油-1-磷酸CDP甘油+PPi这样的反应进行生物合成的。由此CDP甘油转移甘油磷酸而形成磷壁酸的多聚甘油磷酸骨架。

胞壁酸

3-O-α-羧乙基-D-葡萄糖胺。为D-葡萄糖胺与D-乳酸的3-O-醚,是构成细菌细胞壁的胞壁的肽聚糖的氨糖的一种。

胞苷三磷酸

胞苷三磷酸缩写为CTP,经UTP氨化由酶催化合成,是一种在胞苷的核糖-5′-OH基上结合三分子磷酸的核苷酸。有二个高能磷酸键,是RNA生物合成的直接前体之一。参与某种多糖的合成,通过UTP的氨基化为酶所合成。在生物合成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等的磷脂质时,CTP与磷酸胆碱、磷酸乙醇胺作用,酶促生成胞苷二磷酸胆碱和胞苷二磷酸乙醇胺。

胞苷-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

胞苷-磷酸-N-乙酰神经氨酸简写为CMP-N-乙酰神经氨酸。N-乙酰神经氨酸是一种多糖,特别是其作为分泌在动物细胞表面或细胞外的糖蛋白质和糖脂质末端的糖成分而广泛地分布着。其末端残基是通过总称为唾液酸转移酶的酶从这种CMP-N-乙酰神经氨酸转移而来。一般具有这种机能的糖核苷酸,是糖结合到核苷二磷酸上,但仅CMP-N-乙酰神经氨酸是例外。CMP-N-乙酰神经氨酸是通过专性的焦磷酸化酶的作用从CTP和N-乙酰神经氨酸进行生物合成的。其极不稳定,即使是以干燥的铵盐形态在-18℃以下保存,也会逐渐分解成CMP和N-乙酰神经氨酸。

孢子体不亲和性

孢子体不亲和性是同型不亲和性的一种类型,亦称为整体不亲和性。有关花粉亲和性的性质,是受产生花粉的孢子体基因型的影响,在柱头上由于花粉的发芽受到抑制而产生了不亲和性。这是由于孢子体中已经产生的物质通过细胞质而影响配子(花粉)的结果。例如把2产生花粉的亲本的不亲和性基因的基因型记为SS,把特有雌蕊的基1131213因型记为SS,不论花粉的基因型是S还是S,在SS基因型的柱头上花粉的发芽总是受到抑制。这样,花粉所表现的性质是由形成花粉的亲本基因型也就是孢子体的基因型来决定的;这种现象称为孢子体不亲和性。已知在菊科、十字花科等植物中有这种现象。

胞嘧啶核苷

胞嘧啶核苷构成核酸的嘧啶核苷之一。由胞嘧啶(碱基部分)和核糖(糖部分)组成,是通过核糖核酸水分解而成,用亚硝酸作用时,可形成尿(嘧啶核)苷。

胞状支持组织

胞状支持组织亦称为软骨样组织,与普通软骨比较缺乏基质,富于细胞,细胞较大,呈玻璃样透明的小胞状。为未分化的玻璃软骨所具有的形态,但有时在动物成体中也能看到,例如蛙的附于跟腱的籽软骨等。脊索和普通软骨的发生起源是不同的,但构造上与此类似。另外,在无脊椎动物中的类似构造也同样用此名称。

半支莲醛

半支莲醛是从半支莲叶中分离出来的物质,是萝卜下胚轴生根的阻碍剂,是具有环状结构的双帖。现在也作为小豆等一些植物的失根诱导剂而被利用。

胞内胚质发生说

胞内胚质发生说是窦佛里斯(H.De Vries)提出的假说。达尔文在其泛生论中曾假设有一种微芽或泛生粒从各体细胞进入生殖细胞并留在生殖细胞内。窦佛里斯抛弃了泛生粒的本意,而将泛生论假想的粒子称之为胚质。他认为胚质主要在核内增殖,并进入细胞质。在胞质内也会进行一定的增殖,而成为形成性状的基础。进入细胞质的胚质再不能返回核内。胚质于细胞分裂时传递给子细胞。窦佛里斯的假说已是后来基因学说的重要先驱,也是对他以后的物种突变说的一种预言。窦佛里斯对待胚质,犹如把担负生物遗传的整体喻为分子,而把胚质则看做是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

胞嘧啶

胞嘧啶、4-氨基-2-羟基嘧啶;细胞碱、细胞嘧啶、胞嗪、氧胞嘧啶简写为C,核酸中嘧啶型碱基之一,存在于DNA和RNA中。在植物DNA中,除胞嘧啶外,还有少量的5-甲基胞嘧啶。在DNA的双股螺旋中,一股链上的胞嘧啶与另一股链上的鸟嘌呤配对,分子间形成三个氢键。这种碱基互补对之间的氢键是DNA双螺旋结构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力之一。胞嘧啶核苷、胞嘧啶核苷酸均可作为升高白细胞的药物。可由二巯基尿嘧啶、浓氨水和氯乙酸为原料合成制得。

薄壁细胞弧

薄壁细胞弧存在于石炭幻化石蕨类(对叶蕨)的叶柄中柱两侧,是由薄壁组织构成的条带,从断面可看到弯入木质部。中柱枝从此处向侧方分歧。在叶柄下部向木质部的中心伸入,再往下部接连无叶隙茎的原生中柱的髓。这类叶即使称为叶,也是从茎到叶的过渡型的中间体,所以从分歧状态来看,作为叶隙的起源问题是引人注意的。

薄囊性

维管束植物的孢子囊起源于表皮细胞。种子植物一个孢子囊是来自数个表皮细胞所形成的真囊性,与此相反,大多数蕨类的一个孢子囊是来源于一个表皮细胞(在最初的同层分裂时由一个表皮细胞开始)。最早是由K.Goebel(1887)把它作为薄囊蕨类与真囊蕨类相区别的指标而提出的,但现在占蕨类植物大部分的薄囊蕨类是在白垩纪以后由于适应放散而逐渐出现的,因此认为薄囊性也是特殊化的性状之一。

胞质逸出

有细胞壁的细胞放在低渗液中或由于某种原因使细胞的渗透压急剧增大时,细胞由于过度吸水而膨胀,细胞壁伸张,最后超过其弹力限度而破裂,细胞内含物向细胞外溢出,此现象称为胞质逸出。在细胞壁薄的花粉管、根毛以及藻类和菌类的细胞中均易发生这种现象。在渗透上是与质壁分离相反的现象。

胞芽杯

胞芽杯形成于地钱科(苔类)的叶状体背面、产生胞芽且其边缘有锯齿的杯状器官,是气室的变形物。地钱是在生长环境不良时形成胞芽杯,以行无性繁殖。

抱卵板

抱卵板亦称育(儿)板。软甲类的糠虾类、熊虫类、等足类、端足类的雌性,在生殖时期,从胸肢的底节朝向内方伸展的板状构造,相当于副肢,左右及前后相互重叠,在腹板(胸板)之间形成空腔即育房,在那里收纳并保护受精卵。当底节在胸部愈合时,则从其体节的腹板伸出。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亦称RCA反应,是利用与同种或异种动物组织有结合性的抗体所引起的局部过敏反应,来检验抗体或抗原的高敏感度的方法。Prau-nitz-Kuestner反应就是利用人的抗体在正常人的皮内进行试验的PCA反应的例子,但多数情况都是采用向豚鼠皮内注射其他动物或人的血清的方法。PCA的操作方法,一般是将血清注射于豚鼠皮内,经3~5小时后,有结合性的抗体便与组织的肥大细胞结合,而其他抗体则扩散掉。然后,向抗原液内混入伊文氏蓝(Evans)等色素再注射到静脉内,其抗原则在抗血清注射部位与附着在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起反应,于是组胺或其他药物因子则游离出来而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在该局部,由于血管透性升高,故含色素的血浆便渗漏到组织内,使皮肤出现蓝斑。测定蓝斑的直径,可作为反应强度的指标,或者进行抗体稀释试验,用呈现阳性的最高稀释度的倒数来作为抗体价。抗体一定时,用种种浓度的抗原液进行试验,亦可进行抗原的定性和定量的测试。

被食者

—食者的相互作用

被食者——食者的相互作用是指某种生物的种群与吃它的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狭义上是指形成捕食食物链的动物之间的关系。从寄主被寄生者食杀这点来看,通常把这种寄生者与寄主的关系(寄主、寄生者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在这个概念中。广义说来,还包括处于吃与被吃关系的动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洛特卡(A.J.Lotka,1925)、沃尔特雷(V.Volterra,1926)等人研究了仅由1个种组成的被捕食者—捕食者的关系,根据从纯假设中推导出来的数学模式表示了二者的个体数呈现相位偏离的周期变化。后来也曾提出若干模式,最近还曾依此进行了解析的模式化尝试。此外还有应用实验种群来证明周期性的相互波动的研究。但是,在自然条件下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两个种群的相互波动,能清楚地看到的实例是极少数。其原因有:自然界中在两个种群的变动中,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系,以致二者的相互依赖关系被隐蔽了;大多数的捕食者要依靠好几种被捕食者,而被捕食者又要受到好几种捕食者的攻击;特定的1种对1种的相互依赖关系往往是不太紧密的,等等。对于这样复杂的系统中被捕食者—捕食者关系的解析,目前还无多大进展。

本体反射

本体反射亦称自己感受反射。广义地讲是由本体感受器的兴奋所诱发的反射的总称,指相对于由远距离感受器和外感受器诱发的一般反射(外感受反射)而言。一般表现为特定的身体肌肉或肌群的持续性活动,特别是高等脊椎动物的姿势反射多属于本体反射。其最简单的形式是在骨骼肌或腱伸展时,其肌肉收缩引起的牵张反射或腱反射。由于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在同一肌肉上,所以亦称为固有反射。狭义的本体反射即指此而言。固有反射系单突触性脊髓反射。与动物直立时引起的伸肌持续收缩反射相比较,而在有延髓动物所看到的各种姿势反射系由更复杂一些的反射通路组成,从而使各种姿势有可能在力学上保持均衡。以颈肌牵张感受器为媒介的持续性颈反射,由内耳平衡器官活动的持续性迷路反射都属于这种反射。反应可广泛地表现于四肢的伸肌群。局部性和体节性的平衡反应虽也是由牵张感受器的刺激所引起的姿势反射,但前者与脚掌的皮肤感受器等所引起的外感受反射的因素也有关。本体反射在不少昆虫中也可看到。尤其是现已知道的蠕虫类的匍匐和海胆棘的运动反应,其中也有牵张感受器参与活动。

表皮质

表皮质亦称脂腈素。在昆虫的表皮中,形成最外层上表皮的成分,认为是一种脂蛋白,以极薄的层存在于整个昆虫的体表。对水、蜡及其他各种物质之进出昆虫体,具有防线的重要意义。

表现型混合

当近缘的A、B二种噬菌体感染同一寄主细胞时,子代噬菌体中常出现B噬菌体外壳中包着A噬菌体的染色体(即核酸),或A噬菌体外壳中包着B噬菌体的染色体(即核酸)的情况。这种形成核酸(基因型)与由外壳决定寄主范围等性质(表现型)不同的噬菌体粒子的现象称为表现型混合。

别赤霉低酸

赤霉素A的氧化产物,亦称赤霉素B。限于与赤霉素的立体配位3不同,而在相当多的例子中均呈现类似赤霉素的活性。

冰雪浮游生物

冰雪浮游生物是指在冰或雪的融化表层中生长的藻类。最初由R.Chodat(1902)所命名。冰雪浮游生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0~4℃,在高山或极地等多雪地带,早春时即可见到。它们能通过光合作用营自养性生活,分布在雪的表面或数厘米深的地方。为好氧性,有的具有各种色素(例如血色素),当生长茂盛时,肉眼可见红、黄、绿等颜色,称之为“雪华”。产生红雪时的种类,除雪衣藻外,还有雪螺翼藻和短刺顶棘藻等;产生黄雪时的种类,为一种螺翼藻;产生绿雪的有绿纤维藻、短刺顶棘藻、雪螺翼藻等,产生褐雪的有挪氏中带鼓藻等。这种情况在日本各处也可见到,例如在尾濑个原附近,据报道有蓝藻3种,接合藻1种,硅藻5种,绿藻10种,同时还发现有3种真菌和4种原生动物。

半合子

半合子具有二组相同的染色体组,但有一个或多个基因是单价的,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等位基因,这种合子称为半合子。例如,果蝇雄体系由一对不同的XY性染色体所决定的,在雄果蝇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细胞中只有一套,所以成半合状态。这时由于隐性基因的作用可以表现出来,所以具有一个白眼基因W的雌果蝇(W/♀)是红眼,雄果蝇(W/♂)则是白眼。含有这种基因座位的染色体部分发生缺失的染色体在发生交换重组后也同样呈半合状态,这时雌果蝇只带一个W基因而表现为白眼。

孢蒴

孢蒴是苔藓植物孢子体顶端产生孢子的膨大部分,一般呈球形、卵形或圆柱形。藓纲植物(如葫芦藓)的孢蒴由蒴盖、蒴壶和蒴台三部分组成。蒴盖由一层细胞构成,覆盖在孢蒴顶端。蒴壶构造复杂,为孢蒴的最主要部分,其内的孢原组织产生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在蒴壶口部有内外两层蒴齿存在。蒴台为孢蒴基部与蒴柄相连的部分,表皮以内有2~3层薄壁细胞和一些排列疏松并含有叶绿体的薄壁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孢蒴成熟时,位于蒴盖与蒴壶间由一圈厚壁细胞组成的环带自行卷落,蒴盖随之脱落,暴露在空气中的蒴齿随空气中干湿度的变化而伸屈或变形,孢蒴中成熟孢子被蒴齿弹出。苔纲植物(如地钱)的孢蒴缺少蒴盖和蒴齿,但蒴壶中有螺旋加厚的弹丝产生,孢蒴成熟后,其顶端不规则裂开,孢子借弹丝的屈伸运动被散出。

伯恩斯坦膜学说

伯恩斯坦膜学说是伯恩斯坦阐明生物电发生的学说。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等的细胞膜是半透性膜,如只允许细胞内某一种阳离子通过,则阳离子透出于膜外,但这时由于残留在膜里面的阴离子的电的吸引,于是便产生内部为负电、外部为正电的双电层。在损伤部位和正常部位之间之所以能看到损伤电位,说明在损伤部位由于双层被破坏,而表现出正常部位的双层电位;在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之间能看到活动电位,说明是因为兴奋部位失去了细胞膜的半透性,而变成与损伤部位同样的状态。另外还认为,盐电位是由于盐类作用使透性提高或降低造成。已经清楚,通过细胞内电极法能测定细胞内外的电位差,并被证明比静止电位更大的活动电位,在兴奋部位,处于静止时的细胞膜的极化作用消失,进一步被极化到相反的方向,因此,对伯恩斯坦膜学说现已不能原封不动地全盘加以接受。

不等生长原理

不等生长原理是有关胚叶内局部的生长差异而形成凹陷、皱褶、膨大等形态,并产生器官原基的一种学说,是W.His在19世纪末所提倡的,是一个很普通的想法。后来通过W.Vogt的研究,认为胚叶的初期造型过程一般是由于形态形成活动引起的,并不是由不等生长造成的。不过在各种发育过程中,随着增殖而产生的不等生长仍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不可否定的。

“编织”活性肝组织

人体内肝脏细胞需要有各种适宜的条件才能保持其活性。医学研究人员正在想方设法研制肝脏制品,期望有朝一日能将它植入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体内,来代理肝脏的各种功能。

美国洛杉矶的卡第尔期·辛罗医疗中心肝保健科主任艾奇利斯·德米特里奥和他的同事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他们将大约50亿个肝细胞置于外包着一种黏性蛋白的淀粉珠上,再将淀粉珠播撒在网状织物里,已制成了一种活性肝。将这种活性肝放在无菌容器内,使肝病患者的血液从中流过,试验的结果表明,它不仅能排除血液中的有毒物质,还能将酶和激素释放到这个循环系统内,具有与正常肝脏完全一样的功能。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作动物试验,将这种肝脏制品植入狗和猪的体内,观察其是否会促使细胞发生癌变,网状织物在体内消失后会不会引起其他伤害。从目前的动物试验的情况来看,还尚未发现有癌变等倾向。

白血病病毒

白血病病毒是一类肿瘤病毒。它是骨髓性白血病或淋巴性白血病等各种白血病的病因,有许多毒株。某种病毒是否可引起特定类型的白血病尚未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各种毒株所引起的白血病却有一定的趋向。在组织培养的细胞体系中,有时可以引起骨髓芽球和淋巴球等特定的靶细胞发生转化,但缺乏普遍性。感染于纤维芽细胞后会发生增殖,但不引起转化。有的毒株不仅能使原来的寄主动物发生白血病,还可引起不同种类的动物发病。同时,它和具有共同寄主的肉瘤病毒关系密切,其中的缺陷毒株(不完全病毒)可作为疱疹病毒起作用,而完全型肉瘤病毒能制备基因重组体。在同种病毒中,也有的以内在病毒的形式,处于整合到正常动物基因中的状态,并通过生殖细胞一代代传递下去。

薄壁组织

薄壁组织亦称基本组织,是成熟组织的一种,广泛分布在植物体内,是构成植物体的一种最基本的组织,因其细胞具有薄的初生壁而得名。茎和根的皮层及髓部、叶肉、花的各部,果实的果肉和种子的胚乳等,全部或大部由其组成。薄壁组织细胞具有活的原生质体,一般为等径多面体形,细胞间具较发达的细胞间隙,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化较少,在发育上可塑性大。所以在植物体发育过程中,薄壁组织能进一步发育为特化程度更高的组织。薄壁组织有很强的分生潜力,在一定的外界因素刺激下,细胞能发生反分化,恢复分生能力,转变为分生组织,促使创伤愈合、再生,形成不定根或不定芽。薄壁组织主要与植物的营养活动有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贮藏养分以及各类代谢物的合成和转化的基地,故又有“营养组织”之称。

背部化

在脊椎动物的个体发生中,某胚区本身具有腹侧发生或侧面发生的倾向,当接受来自胚区外的影响而采取背侧发生的时候,就把这种基于发生方式变动而产生的背区内的变化,称为背部化。例如一般把原肠盖或组织者对预定外胚层的作用称为背部化。预定外胚层之所以具有表皮分化(腹侧发生方式)的倾向,是由于通过与原肠盖接触,从属于背侧发生方式的中枢神经、感觉器官、外胚层性中胚层的分化的缘故。对预定外胚层如用酸、碱刺激,也可得到同样的背部化。另外,腹侧中胚层对其本身的血岛和体腔壁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倾向,但如用氨或乳酸等进行刺激,则可抑制其血岛等的分化,而产生脊索和肌节。这是明显的背部化倾向。另外,根据情况有时把两栖类受精后胚胎所出现的背腹性亦称为背部化。

苯丙(A)芘

苯丙(A)芘化学性能稳定,在烹调过程中不易被破坏,经口服可导致胃癌、腺体癌、血癌等。为预防苯丙(A)芘污染食品,首先要防止环境污染,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及公路旁,不要种叶类菜及油料作物。其次,改进不合理的烟熏、火烤工艺,防止机油污染。另外,多吃维生素A及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可防止多环芳烃毒害。

丙酮粉

丙酮粉亦称丙酮干制剂,是微生物或生物组织,有时是蛋白质,酶的提取物用丙酮脱水的干制品。这是防止生物物质在水的存在下发生破坏变质的一种保存方法,而另一方面,由于脂类物质的溶解作用,难以从生物材料中溶解分离的物质,也可以从这个制品中获得其溶液状态的产品,因此常常被应用于酶化学等方面,亦称丙酮干制剂。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缩写式为ATP:丙酮酸-2-O-磷酸转移酶。在糖酵解系统里,它是催化形成第二个ATP反应的酶。EC2.7.1.40。能以磷酸烯醇丙酮酸和ADP生成丙酮酸和ATP·ΔGo1=-7.5kcal。除需要二价金++++属离子外(Mg和Mn)外,还需要一价金属离子(K.Rb,Cs22++),在生理上起作用的大概是K。分子量约25万。

半缩醛

醛的水合物RCH(OH)和2分子的醇R′OH以醚键结合的2RCH(OR′)称为缩醛(acetal),与一分子醇结合的RCH(OH)2OR′称为半缩醛(semia-cetal或hemiacetal)。在戊糖以上的糖分子中,羰基和羟基结合而形成稳定的环状半缩醛结构,较之游离醛更为稳定。此时,可因五碳环、六碳环的形成,以及羟基的方向而产生异构体。

比较解剖学

比较解剖学是属于各系统、各族系的生物所表现的体制以及器官形态加以比较而赋予体系的形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比较形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对具有多样性特点的生物来说,进行比较观察是不可缺少的。比较解剖学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多数事实形成基本概念从而形成独立的学科是在18世纪以后。创始期的学者可以列举如居维叶、杰弗里·圣希莱尔等一些人的名字,以后发展成所谓纯形态学或观念论形态学的流派的除圣希莱尔之外,还有梅克尔、戈耶塞、缪勒、欧文等。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同时,比较解剖学受到了显著的影响。比较解剖学的资料被理解为是表明形态系统发生发展的迹象,与比较发生学、古生物学并列,已成为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斯克尔和戈登巴尔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学者。比较解剖学虽然主要适用于现代生物,但从广义来说,对古生物也是适用的。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糖构成的异质多聚体,这些糖是五碳糖和六碳糖,包括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半纤维素木聚糖在木质组织中占总量的50%,它结合在纤维素微纤维的表面,并且相互连接,这些纤维构成了坚硬的细胞相互连接的网络。

植物细胞壁构成纤维素小纤维间的间质凝胶的多糖群中除去果胶质以外的物质,是构成初生壁的主要成分。包括葡萄糖、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等,单糖聚合体间分别以共价键、氢键、醚键和酯键连接,他们与伸展蛋白、其他结构蛋白、壁酶、纤维素和果胶等构成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细胞壁,因而呈现稳定的化学结构。原来是从总纤维素中以17.5%NaOH以至24%KOH提取出来的多糖成分的总称,而没有相应的特定的化学结构。碱提取液用醋酸中和沉淀的部分是半纤维素A,上清液用乙醇沉淀的部分是半纤维素B。作为重要的多糖除木聚糖、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葡萄甘露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等中性多糖外。

半桥粒

在桥粒连接中如果跨膜糖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同与细胞外基质相连,形态上类似半个桥粒,这种连接称为半桥粒。与桥粒连接相比有两点不同:首先是参与连接的跨膜蛋白不是钙黏着蛋白而是整联蛋白;第二是整联蛋白的细胞外结构域不是与相邻细胞的整联蛋白相连而是同细胞外基质相连。半桥粒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底面,作用是把上皮细胞与其下方的基膜连接在一起。

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1910年,摩尔根在无数野生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蝇。让这只白眼雄蝇与野生红眼雌蝇交配,F1全是红眼果蝇。让F1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果蝇中有3/4为红眼,1/4为白眼,但所有白眼果蝇都是雄性的。这表明,白眼这种性状与性别相连系,祖父的性状通过母亲遗传给儿子。这种与性别相连的性状的遗传方式就是伴性遗传。摩尔根等对这种遗传方式的解释是: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动物,控制白眼的隐性基因(W)位在X性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却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如果这种解释是对的,那么,白眼雄蝇就应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其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F1杂型合子(Ww)雌蝇则应产生两种卵子: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红眼基因(W);另一种所含的X染色体,其上有白眼基因(W);后者若与白眼雄蝇回交,应产生1/4红眼雌蝇,1/4红眼雄蝇,1/4白眼雌蝇,1/4白眼雄蝇。实验结果与预期的一样,表明白眼基因(W)确在X染色体上。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在人类,了解最清楚的是红绿色盲和血友病的伴性遗传。它们的遗传方式与果蝇的白眼遗传方式相似。

败坏食品的腐败菌

炎热的夏天,水果、蔬菜、鱼、肉或米饭等食物,如果保存不当,很快就会变质、腐败。这种现象,我们通常称为“坏”了或“馊”了。

长期以来,人们为了保存食物、防止食物腐败找出了许多办法。然而,尽管人们想方设法来消灭和防御病菌,狡猾的病菌总要钻空子,找我们的麻烦。直到人们发现抗生素有防止腐败、抗击病菌的优越性能,病菌才开始变得驯服起来。

抗生素之所以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主要在于它能干扰或阻碍病菌正常的新陈代谢,使病菌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不能生长和繁殖。抗生素溶解在水里后,接触到食物体表面或渗透到组织里去,如同形成一层保护膜,腐败菌或病菌一旦沾上,就会立即被抗生素的精良武器所击败。而且,使用抗生素保存蔬菜、水果等食品,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保持,都比采用腌制法和加热消毒法优越得多,所以,抗生素是一种理想的保护剂。

在日常生活中,对付腐败菌和病菌侵害、预防食物中毒的办法,就是要加强食品卫生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不吃腐、馊、变质食物和不洁瓜果。防止生熟食物交叉污染。鱼、肉、海产品等要充分煮熟,隔餐食物要加热煮沸。发酵食品必须蒸煮、炒透30分钟以上再吃。罐头出现膨胀或色、香、味有改变时都不能再吃。

C

传感器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计算机开始用于发酵生产过程。在微生物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像电子计算机、发酵罐等各种设备和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由于新技术和新设备与传统的发酵相互结合,发酵工程才有了新的突破。为了跟踪和控制生物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过程,1981年,日本生产出第一台生物传感器,这是测定液化葡萄糖形成的酶的传感器。自此以后,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由电脑控制的各种传感器正在不断涌现。

CT的问世

1971年,英国科学家汉斯菲尔德成功地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诊病机,定名为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机。

这种机器由X光断层扫描装置、微型电子计算机和电视显示装置组成,可以对人体各部进行检查,发现病灶。汉斯菲尔德和一位神经放射诊断学家一起,第一次为人体进行检查的对象是个怀疑患了脑瘤的妇女,结果在荧光屏上不仅现出了脑瘤的位置,甚至连形状和大小都清晰地显示出来,这一成功宣告了一个新技术的诞生。由于这个诊病机的全称过长,根据英文名简称为CT。

CT机投入到临床以后,以它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多层次等优越性,发挥了有别于传统X线检查的巨大作用。

虫菌体

接合菌纲的虫霉目的许多种中,可明显地看到菌丝分节成为一个个细胞的趋向。这些分节而形成的单个细胞称为虫菌体或菌丝小体。虫菌体通过分裂或出芽进行增殖,有时生成分生孢子柄,在其顶端形成分生孢子。烟灰色虫霉和弗雷森虫霉中,虫菌体彼此接合而形成接合孢子。

虫室

虫室亦称虫房。苔藓虫为多形性群体,其群体中普通个员的收容室,一般称为虫房。虫房壁由内包和外包组成,在各属种中具有固定的形态。表面有否棘等附属物和虫房口形状是分类学上的特征。苔藓虫个员还有卵房、鸟体头、振鞭体等。

虫荧光素酶

虫荧光素酶亦称发光酶,是催化生物发光的酶系的总称。它是光物质的冷水抽提物在氧中发光时,底物虫荧光素被消耗以后残余的对热不稳定的高分子成分。现在对萤虫相海萤以及发光细菌的虫荧光素酶结晶物的研究得最多。它们属于加氧酶,不含金属和辅酶。对于发光,有的酶必须以ATP等作为辅助因子,有的则不需要。其发光机制等已了解到可因种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虫萤光素酶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一般仅作用于来自近缘种的虫荧光素。当然,萤虫、海萤的酶是不能互相代替引起发光的。海萤的虫荧光素酶在干燥状态下相当稳定,可以保存。

出生前诊断

出生前诊断是了解子宫内胎儿状态的方法,又可称为子宫内诊断。在妊娠的较早时期(妊娠10~20周),进行羊水穿刺,应用浮游在羊水中的胎儿的细胞,可以对胎儿的性别、染色体异常以及其他许多种先天性代谢异常作出诊断。在这个意义上亦可称之为羊水诊断。

雌卵

雌卵亦称为夏卵,是轮虫、水蚤等进行异型有性世代交替的动物在单轮回时,于春、夏比较良好的环境条件下,由雌虫(孤雌生殖雌虫)进行二倍体孤雌生殖时所产的卵,发育后成为雌体。由于仅仅完成了第一次减数分裂,还未进行第二次减数分裂,所以染色体数还未减半,仍为2n,这与雄卵和冬卵染色体数为n是不同的。轮虫一次产卵数雌卵为1~2个(但晶囊轮虫为4~8个,水轮虫为35~45个),雄卵为10~16个,冬卵仅1个,卵黄量的总和都大致相等,而从一个卵的大小来看,则以雄卵为最小,冬卵为最大。雌卵是椭圆形的,卵膜薄而透明,从形态上也能与雄卵和冬卵区分开来。水蚤卵巢中由4细胞群形成1个雌卵,其中1个是生殖细胞,其他3个是卵黄细胞并为前者所吸收。与此相反,冬卵则是由1条卵巢管的所有细胞形成的1个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