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大典·黄帝内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07:25:20

点击下载

作者:苏晶,袁世宏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国学大典·黄帝内经

中国国学大典·黄帝内经试读: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最有影响、最具代表性、最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第一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最早、最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最早、最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最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最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最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最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黄帝内经》导读

苏晶天佑中华有中医《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学术思想,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医学发展史上出现的许多著名医家和医学流派,从其学术思想的继承性来说,基本上都是在《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历代医家非常重视《黄帝内经》,尊之为“医家之宗”。《黄帝内经》所揭示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思维方式,对当代以及未来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现存《黄帝内经》,包括《

素问

》和《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八十一篇,合计一百六十二篇。《黄帝内经》成编后,《素问》和《灵枢》既有同时传世者,也曾分别流传。张仲景写作《伤寒杂病论》时曾用过《素问》和《九卷》,辑录了《素问》和《九卷》的全部文字。历史上最早给《素问》作注的是齐、梁年间的全元起,但其书已佚,仅从唐代王冰的《次注》之中可以窥其一二。现存最早的注本就是王冰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但其原书也已亡佚,现在见到的是经宋人林亿和高保衡整理的版本,被称为《次注》。明清时期,为《素问》作注者较多,著名的有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吴昆的《吴注黄帝内经素问》,张志聪的《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以及高世的《素问直解》等。《灵枢》历史上一直以《九卷》之名流传,后晋人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称其为《针经》,至唐代王冰将其改名为《灵枢》。宋朝史崧以“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参对诸书”整理成《灵枢》的定本,称为《黄帝内经灵枢经》,流传至今。马莳的《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是《灵枢》最早的注释本。把《素问》和《灵枢》合编注释的有明代张景岳的《类经》。《黄帝内经》作为重要的医学典籍,其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其主要理论观点如下:

一、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是中医学认识世界的基本框架。《黄帝内经》认为阴平阳秘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古人认为作为天地万物本源的气,具有运动化生的本性。气的运动展开为阴阳五行,整个世界就是以气为内在本质,以阴阳五行为外在形态表现的动态统一系统。万事万物通过阴阳五行联系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阴阳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黄帝内经》将其引入医学领域,用以阐释人体生命活动过程和现象中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指导对疾病病理的认识、诊治和预防。阴阳和平是中医学最高的价值追求。追求宇宙万物的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永恒价值观。人之所以生病,根本原因就是气血阴阳的逆乱失调,所以中医的具体治疗原则虽有很多,但都以平调阴阳气血为最后目的。在养生上,调和阴阳,达到和同经脉、气血皆从、内外调和是最终目标。

二、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核心,《黄帝内经》根据这一思想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在内联系六腑、经脉、五体、五华、五窍、五志等,在外联系五方、五时、五味、五色、五畜、五音、五气等,形成一个表里相合、内外相关的整体,借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医学宇宙观,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藏家学说为基础形成的脏腑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基本思维模式。

三、天人合一思想

天地万物由一气所化。中国古人认为气是宇宙和生命的本源,人与天地万物都由气所化生。天与人之间之所以存在着相应的关系,源于天人一气。气是沟通天人万物的中介。气是人与万物生死存亡的根据,是生命的本质。在气论自然观的宇宙图景中,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体,是由气所推动的大化流行过程。就人来说,生命取决于气,保气、养气、调气是养生和治病的根本要求。《黄帝内经》基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建构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使《黄帝内经》医学理论能够真实反映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过程。这种医学模式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身心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的防治和延年益寿的理论与实践之中,这是《黄帝内经》对于世界医学的贡献。它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但其可贵之处是,它已完全融入自己的理论,并作为临床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实施于医疗活动之中。

四、形神统一观

重神轻形是中医区别于现代医学的基本特征。古人认为,天地万物由气所化生,具体说来,是由在天之气(阳气)和在地之形(阴气)合和而成。就人来说则是形神合一。神是气之功能的极致表现,神本质上也是气。人的生命活动虽然要以形体为依托,但终究以气为本质,气在生命存,气去生命亡。所以古人在生命观上重气轻形。最佳的生理状态应该是形气相得,在病理状态下则是气胜形则生,形胜气则死。因此,与重视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研究,从有形的物质存在着眼的现代医学不同,中医重视对无形的生命之气变化过程的研究。

五、独特的生命观(一)人体观。在古代哲学“精气论”、“道器观”的影响下,《黄帝内经》将人视为精气聚合、离散之器,生命现象是精气升降出入运动的过程和结果,主要是从整体机能活动的方式、方法及其相互联系的“道”的方面,研究生命过程及其机制与规律,提出“以四时之法成”的生命机能结构学说,“阴平阳秘”与五行生克制化的生命机能稳态学说,“奇恒”、“回转”的动态生命过程学说,集中体现在藏象、经络、精气神等理论中。(二)疾病观。在“奇恒常变”观念的指导下,结合丰富的医疗实践,《黄帝内经》确立了有关疾病的理论。关于疾病的概念,诸凡饮食起居、劳作情志等一切身心活动反生理之常者,均可使阴阳失调而致病。它不以形质结构及其物量变化的超标作为衡量疾病与健康的单一标准,而是更强调整体机能的紊乱与失常。关于疾病的发生,《黄帝内经》以“邪正相争”阐明其机理,以六淫疫邪侵袭,饮食、劳伤与七情失调概括其致病方式,从致病因素与机体抗病能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审求其病理意义,即“审证求因”。关于疾病变化的机理,《黄帝内经》着眼于宏观、动态地分析其整体机能失调的方式、状态和过程,提出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变为基础的疾病传变等理论,成为临床诊病论治的理论基础。(三)诊治观。《黄帝内经》提出审机论治的诊治原则,是辨证论治的雏形。审机,即审察病机,就是通过对临床病症的收集、整理、分析、综合,确定其病变本质。它是对疾病过程中致病因素与机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整体机能失调之本质概括,因时而异、因人而别,作为诊断过程,后世演化为“辨证”,于是“证”成为诊断和治疗的关键,由此决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本特点是在整体机能协调的基础上,将治疗个体化,强调治患病之人;提倡各种方法配合应用,强调综合疗法;在治人与治病的关系上,更重视人;在整体与局部、机能与形质关系的处理上,更重视整体、重视机能;对病变共性和个性的关注上,更重视个性。对于疾病的预防上,提出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有效指导了各种自我健身法的实施,在世界保健医学上独树一帜。《黄帝内经》医学论著写作于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年代,与诸子之学相互唱和,对诸子学说多有吸收,并深受其影响。从文本上看,黄老道家、《周易》与《黄帝内经》关系最紧密。还广泛地吸收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生物、社会、心理、哲学等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文、自然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说明医学科学与其他自然及人文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是一部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著作。西方有的医学家认为与其说医学是自然科学,不如说是社会科学更为合适。与人有关的学科就不仅是自然科学所能涵盖的,必然蕴含着社会文化的内容。中国古代的医学家从来没有把医学看成是为医学专家所垄断的孤立的专门学问,而是把它放在天地自然和社会文化的大视野中来思考。所谓“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素问·气交变大论》)。这种学科间的联系、渗透、融合,正是中医学至今仍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之所以与诸子百家之学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是因为中国古代的学术是一个统一整体。中国古代的学问并不像源自西方的现代学术那样有明显的学科划分,而是存在一个普遍的大道贯穿于一切学术之中。不同的学术都是这同一大道的显现。古人把包括人在内的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大生命的流行化育过程,一切学问都是对这大生命流行化育的揭示,医学与其他学术之间并不是外在的关系,而是内在统一的,都是关于生命的学问。

本书的编写目的,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大背景下,介绍《黄帝内经》有关生命的认识。对原文的选录,以北京中华书局姚春鹏本为底本,进行增减,选择了最能反映中医学术思想特点的篇章或段落,对于比较具体论述疾病或理论内容深奥的部分则略去。通过“导读、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等四部分为读者提供阅读门径与参考。本书《素问》卷根据《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四部丛刊上海涵芬楼影印本)校订,《灵枢》卷根据《灵枢经》(商务印书馆一九五五年重印本)校订。《黄帝内经》与中国古代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整体,理解《黄帝内经》的医学也必须进入中国文化这一大背景才行。因此,在注释时多引证诸子之言,以加深对其思想的理解。古人讲做学问要懂得溯本求源,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把学问贯通起来,才是真学问,因此,在注释某些词语时,阐明其词义由来的逻辑关系,力求使读者逐渐养成求索语源、贯通学问的习惯,才能进入中国医学这一智慧的殿堂。

人类在探索未知世界时,最难认识的就是人类自己,人是既开放又相对封闭的复杂系统,生命活动不仅随着自然界时空的变化而改变,同时要承受人类改变自然、征服自然所带来的结果,如环境污染、气候暖化、辐射侵袭;还要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精神压力、物欲膨胀、内心失衡,这是全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二〇〇八年《黄帝内经》学术研讨会在香港举行,海内外的专家对这部中医学的奠基之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来自伦敦大学的马堪温教授将《黄帝内经》的核心理念概括为“重生、尊生、保生”六个字,道出了沉淀五千年的东方文明对生命及生命规律的认知心路,也开阔了我们面对未知疾病时的防治新思路。(一)重生:在《黄帝内经》的开篇《素问·上古天真论》首论生命的重要,称养生得道的人为“真人”、“圣人”、“贤人”、“至人”。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生方法,告诫人们“外避虚邪贼风,内养精神情志”,“恬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原则。(二)尊生:尊重生命,就是尊重生命的规律,生长壮老已是生命的客观规律,中医的理念是根据生命活动的不同阶段特征进行调养,如:青少年时期要健康成长;中年人要保证其精力旺盛;老年人要减少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健康长寿。尊重生命,还要尊重生命赖以生存的客观环境,“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提倡顺从自然规律的和合天人观,而不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更不是战胜自然。(三)保生:中医强调治未病,包括在未病之时加以防范;已病之初及早治疗,防止传变;无论是疾病的诊断,还是治疗用药,均以保护人体的正气为核心理念,尽量采用平和的方法,在不破坏人体基本生理活动的前提下,帮助人体恢复健康。阴平阳秘,正气存内,病安从来?

在中国古代先哲看来,只有对天地宇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养成高尚的道德人格,建立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才是保持身心健康、免除疾病困扰的关键所在,才是“跻斯民于仁寿”的恒久之道。在一定意义上说,《黄帝内经》给我们的启示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素问

上古天真论篇

本篇导读

本篇是《黄帝内经》的开篇,“上古”即远古,指人类生活的早期时代;“天”指先天;“真”指元真之气,也指人体禀赋的自然寿命。由于本篇主要论述的是上古之人保养天真以却病延年的原则、方法,以及先天元真之气在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故以此名篇。

全篇论述了《黄帝内经》保养天真之气的养生观,以上古之人长寿及古时人早衰为例,阐述养生的方法与原则,并论述肾气在人体生长壮老以及生殖功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肾者主水,受五藏六[1][2]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阐释肾的生理功能特性及补肾延缓衰老的机理。本篇提出的养生的原则、方法,以内因为主的防病防衰思想,及肾气在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活动中的作用的理论,特别是肾气与天癸冲任的关系,至今仍指导着中医老年医学和妇科学的临床。注释[1]藏:通“脏”,指脏器,心、肝、脾、肺、肾为五脏。府:通“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为六腑。——编者注[2]写:通“泻”。排泄,泄下。——编者注[3]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4]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注释[3]黄帝: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古代许多文献,常冠以“黄帝”字样,以示学有根本。[4]徇齐:此指思维敏捷,理解事物迅速,处理事物周全。

译文

古代的轩辕黄帝,生来就异常聪明,幼年时就善于言辞,少年时就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长大后,敦厚朴实而又勤勉努力,到了成年就登上了天子之位。[5][6]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7][8]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9]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10]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11],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注释[5]天师:黄帝对岐伯的尊称。[6]春秋:指人的年龄。[7]阴阳:天地变化的规律。[8]术数:各种技术,这里指采用任何一种调养精气的养生方法,都要做到适宜,无太过,无不及。[9]形与神俱:形体与精神活动统一协调。[10]天年:自然界赋予人的自然寿命。[11]御神:控制精神情志活动,以免过度消耗精气。

译文

黄帝问岐伯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超过了百岁,但行为动作没有衰老的迹象;现在的人,年龄到五十岁,动作就显得衰老了。这是时代的不同呢,还是人们违背了养生之道的缘故呢?

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大都懂得养生之道,取法天地阴阳的变化规律,选择适当的养生方法来调和保养精气,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过分劳作,所以形体和精神能够协调统一,享尽自然的寿命,度过百岁才离开世间。现在的人就不同了,把酒浆当作水来贪饮,把任意妄为当作生活的常态,醉后还勉强行房,纵情声色,以致精气衰竭,真气耗散。不知道保持精气的盈满,不明白控制精神情欲,一味追求感官快乐,违背了生命的真正乐趣,起居没有规律,所以五十岁左右就衰老了。赏析与点评形神是中国哲学及中国医学的重要范畴。古人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形体来源于地的阴气,精神来源于天的阳气,二者结合化生为人,二者的分离就是人的死亡。因此,养生的要义就是要形神共养,以保证形与神的统一,才能健康长寿。[12][13]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注释[12]圣人:通晓养生之道的人,即下文所论养生有成就的四种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13]虚邪贼风:中医把一切致病因素称为邪。四时不正之气乘人体气虚而侵入人体致病,故称“虚邪”。贼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因邪风伤人,故称“贼风”。

译文

上古时期,通晓养生之道的圣人教诲人们,对于四时不正之气,都要及时回避。思想上清静安闲,无欲无求,真气深藏顺从,精神持守于内而不耗散。这样,疾病怎么会发生呢?所以他们心志闲定,私欲很少,心情安宁,没有恐惧,形体虽然劳动,但不过分疲倦。真气从容和顺,每个人的希望和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无论吃什么都觉得甜美,穿什么都觉得舒适,喜欢社会习俗,人与人之间也不羡慕地位的高低,人们日渐变得自然朴实。所以过度的嗜好,不会干扰他的视听,淫乱邪说也不会扰乱他的心志。无论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能力强或者能力弱的人,都不追求酒色等身外之物,而合于养生之道。因而他们都能够度过百岁而动作不衰老,这是因为他们的养生之道完备而无生命的危机。赏析与点评精神情志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体现,又能影响人体脏腑的功能,故太过或不良的情志活动是引起气血运行紊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进而形成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黄帝内经》的养生观重视内养精神,保养真气,并提出以内养为主的原则。[14]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15][16]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17]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18]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19]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注释[14]天数:天赋之数,即天癸之数,指自然的生理变化规律。中医认为人的生殖能力根源于肾,肾在五行属水,属天干之“癸”,故生殖之精也称为“天癸”。[15]任脉:奇经八脉之一,循行于人体前正中线,从百会穴至会阴穴。主调月经、孕育胎儿。任,接受的意思,受纳一身阴经之气血,故名任脉。[16]太冲脉:奇经八脉之一,能调节十二经的气血,主月经。冲脉之“冲”源于《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中医认为冲脉为十二经之海,气血大聚于此,故称冲脉。[17]阳明脉:指十二经脉中的手阳明、足阳明经脉,这两条经脉上行于头面发际,如果经气衰退,则不能营于头面而致面憔发脱。[18]三阳脉:指会于头部的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六条经脉。[19]地道不通:指女子断经。女子属阴、属地,所以女性的生理功能称为“地道”。

译文

黄帝问道:人年老了,就不能再生育子女。这是因为精力不足呢,还是自然的生理变化规律就是这样的呢?

岐伯回答说:女子到了七岁,肾气开始充实,牙齿更换,头发生长。到了十四岁时,天癸发育成熟,任脉畅通,冲脉旺盛,月经按时而来,所以能够孕育子女。到了二十一岁,肾气平和,智齿生长,身高长到最高点。到了二十八岁,筋骨坚强,毛发长到了极点,身体非常强壮。到了三十五岁,阳明经脉开始衰弱,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脱落。到了四十二岁,三阳经脉之气从头部开始都衰退了,面部憔悴,头发变白。到了四十九岁,任脉空虚,太冲脉衰微,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衰老,不能再生育子女。赏析与点评天癸是指肾精中具有促进生殖功能作用的一种物质,它源于先天,充盛于后天,二七十四岁,女子肾气充盛,天癸发育成熟,冲任二脉气血隆盛,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气血注于胞宫,所以月经按时来临,具备了生殖能力。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20]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21]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写。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注释[20]阴阳和:此处指男女交合。[21]形体皆极:形体衰弱至极。

译文

男子八岁时,肾气开始充实,头发生长,牙齿更换。到了十六岁时,肾气盛满,天癸发育成熟,精气满溢,如男女交合,就能生育子女了。到了二十四岁,肾气平和,筋骨强劲,智齿生长,身高也长到最高了。到了三十二岁,筋骨粗壮,肌肉充实。到了四十岁,肾气开始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干枯。到了四十八岁,人体上部阳明经气衰竭了,面色憔悴,发鬓斑白。到了五十六岁,肝气衰,经脉迟滞,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手足运动不灵活了,身体感到为病所苦。到了六十四岁,牙齿头发脱落。人体的肾脏应自然界冬天寒水之气,主闭藏,它接受五脏六腑的精华以贮存之,所以脏腑功能旺盛,肾脏才精气充实,而能排精于外。现在年龄大了,五脏皆衰,筋骨无力,天癸竭尽,所以发鬓斑白,身体沉重,走路不稳,不能再生育子女。赏析与点评肾主藏精,是人体生殖功能和形体盛衰变化的主导因素。肾与五脏六腑有先后天相辅相成的关系,肾既藏先天之精,是五脏六腑功能活动之本,同时又藏五脏六腑后天之精,才能源泉不竭。“五藏盛,乃能写”,一是指五脏之精气盛,乃能泄藏精气于肾,一是指五脏精气盛则肾能泄精于外。[22]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23]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注释[22]天寿:先天禀赋,即上文之“天年”。[23]天地:指男女。

译文

黄帝问道:有人年纪已经很大,还能生育子女,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这是因为他的先天禀赋超过了常人,气血经脉还畅通,而肾气有余。虽然能够生育,但在一般情况下,男子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不超过四十九岁,到这个岁数男女的精气都穷尽了。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译文

黄帝问:养生有成的人,年纪都达百岁,能不能生育呢?

岐伯说:善于养生的人,能够延缓衰老,保全身体如壮年,所以即使年寿很高,仍然能生育。[24][25]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26]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27][28]。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注释[24]真人:至真之人,养生修养境界最高的一种人。《黄帝内经》依养生成就之高低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四种。[25]提挈天地:把握住自然的变化规律。[26]呼吸精气:吐故纳新,汲取天地精气的导引行气方法。[27]和于阴阳:符合阴阳变化之道。[28]调于四时:适应四时气候的变迁。

译文

黄帝说:我听说上古时代有真人,他能与天地阴阳自然消长变化的规律同步,自由地呼吸天地之间的精气,来保守精神,身体与精神合而为一。所以寿命就与天地相当,没有终了之时。这就是因得道而长生。中古时代有至人,他道德淳朴完美,符合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气候的变迁,避开世俗的喧闹。聚精会神,悠游于天地之间,所见所闻,能够广及八方荒远之外。这是能够延长寿命,身体强健的人。这种人也属于真人。[29]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30]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注释[29]八风: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八方之风。[30]逆从阴阳:顺从阴阳消长的变化。

译文

其次有圣人,能够安居平和的天地之间,顺从八方之风的变化规律,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从来不生气。行为不脱离世俗,但举动又不仿效世俗而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在外不使身体为事务所劳,在内不使思想有过重负担。以清静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所以形体毫不衰老,精神也不耗散,年寿也可以达到百岁。其次有贤人,能效法天地的变化,取象日月的升降。分辨星辰的运行,顺从阴阳的消长。根据四时气候的变化来调养身体,追随上古真人,以求合于养生之道,这样,也可以延长寿命而接近自然的天寿。赏析与点评本段论述反映了先秦道家思想对于《黄帝内经》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影响。在养生观上,本于道家的天道观,《黄帝内经》主张养生法道,道法自然,奉养天真,返本还原。在养生原则上,《黄帝内经》以道法清静为指导原则,强调精神的修养,静神宁志,颐养天真之气。在养生方法上,重视“术数”等养生方法,“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象似日月,辨列星辰”等,似道家的养生之术。道家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一脉相承的特点,也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养生学的关键所在。

四气调神大论篇

本篇导读“四气”指四时,即春夏秋冬;“神”指人的精神意志活动。“四气调神”是指顺应自然界四时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和规律来调养人体的精神意志活动,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全篇着重告诫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特点,以调摄精神情志,故以此名篇。

本篇主要论述了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气候的变化规律来调神养生的方法及逆之的危害性,认为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剧烈变化可能给生物和人类带来危害,只有顺四时、善养生,才会“生气不竭”。同时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四时养生的基本原则,说明顺应四时阴阳的重要性。并从养生的角度,强调“治未病”的积极意义,体现了《黄帝内经》以预防为主的思想。[31][32][33]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34]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35]变。奉长者少。注释[31]春三月:指农历的正、二、三月。按节气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32]发陈:推陈出新。[33]万物:古人常指草木。物,本意为杂色牛,在古代文献中,多引申为有生命之物。[34]“生而”三句:“生”、“予”、“赏”,象征顺应春阳生发之气的神志活动,“杀”、“夺”、“罚”,指与春阳生发之气相悖的神志活动。[35]寒变:夏季所患寒性疾病之总名。

译文

春季三个月,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自然生机勃发,草木欣欣向荣。适应这种环境,应当早睡早起,在庭院里散步。披开束发,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而舒畅。神志活动要顺应春生之气,而不要违逆它,多放生而不要杀生,多奖赏而少惩罚,多给予而少夺取。这就与春生之气相适应,是养生的方法。违背了这个方法,会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发生寒变。这是因为春天养生的基础差,供给夏天成长的条件也就不足了。[36][37]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38]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39]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注释[36]夏三月:指农历的四、五、六月。按节气为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37]蕃(fán)秀:草木繁茂,华美秀丽。[38]华英:这里指人的容貌面色。[39]痎(jiē)疟:疟疾的总称。

译文

夏季三个月,是草木繁茂秀美的季节。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通,各种草木开花结果。适应这种环境,应该夜卧早起,不要厌恶白天日照时间太长。心中没有郁怒,使容色秀美。并使腠理畅通,就好像被所爱之物吸引一样,使阳气疏泄于外。这就是与夏长之气相应,是养育生长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心气,到了秋天就会患疟疾。这是因为夏天长养的基础差,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冬至的时候就会得重病。[40][41]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42]肺,冬为飱泄。奉藏者少。注释[40]秋三月:指农历的七、八、九月。按节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41]容平:草木到秋天已达成熟阶段。[42]飱(sūn)泄:完谷不化的泄泻。飱,本意为晚餐,引申有水浇饭之意。

译文

秋季三个月,是草木自然成熟的季节。天气劲急,地气清明。适应这种环境,应当早卧早起,和鸡同时活动。保持意志安定,从而舒缓秋天劲急之气对身体的影响。精神内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这就是与秋收之气相应,是养收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方法,会损伤肺气,到了冬天就要生飱泄病。这是因为秋天收敛的基础差,供给冬天潜藏之气的能力也就差了。[43][44]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45]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46]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注释[43]冬三月:指农历的十、十一、十二月。按节气为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44]闭藏:密闭潜藏。指万物生机潜伏。[45]气:指“阳气”。亟(qì):频繁,多次。夺:被耗伤。[46]痿厥:四肢枯痿,软弱无力。

译文

冬季三个月,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寒冷的天气,使河水结冰,大地冻裂。这时不能扰动阳气。适应这种环境,应该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使意志如伏似藏,心里很充实,好像已经得到满足。还要避开寒凉,保持温暖。不要让皮肤开张出汗,而频繁耗伤阳气。这就是与冬藏之气相应,是养藏的方法。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会损伤肾气,到了春天,就要得痿厥病。这是因为冬天闭藏的基础差,供给春季养生的能力也就不足了。[47]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48]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49][50]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逆其根,则伐其[51]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52]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注释[47]少阳:指春季。根据阴阳学说春季为少阳,夏季为太阳,秋季为少阴,冬季为太阴。[48]内洞:内虚。[49]独沉:衰惫。[50]四时阴阳:指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一年四季阴阳的变化规律。[51]坏其真:“真”有“身”义,即坏其身。[52]内格:古病名,即关格。临床表现为水谷不入(关闭),二便不通(阻格)。

译文

如果违背了春天之气,那么少阳之气就不能生发,会使肝气内郁而发生病变。如果违背了夏天之气,那么太阳之气就不能生长,会使心气内虚。如果违背了秋天之气,那么太阴之气就不能收敛,会使肺热叶焦而胀满。如果违背了冬天之气,那么少阴之气不能潜藏,会使肾气衰弱。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顺应这个规律,春夏养生养长,秋冬养收养藏,以适应养生的根本原则。假如违背了这一原则,便会摧残本元,损坏身体。所以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由来、死生的本源。违背它,就要发生灾害;顺从它,就不会得重病。这样才可以说掌握了养生规律。不过这个养生规律,只有圣人能够奉行,愚昧的人却会违背。如果顺从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生存,违背阴阳变化的规律,就会死亡;顺从这个规律就会安定,违背了,就要发生祸乱。如果不顺从阴阳四时的变化而违逆,就会生病,病名叫关格。赏析与点评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解释,主要有四种观点:一以马莳为主,认为养者顺也。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倡顺时令调阴阳之养生观。李时珍从四时药物的配伍规律,强调顺时之治的原则。二以王冰为代表,认为养者制也。善养生者当借药食寒热温凉之性,以制四时阴阳之盛,通过互制,达到互养,使阴阳不偏,以保健康。“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以制其过盛之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以制其过盛之阴。三以张介宾为代表,主张建立四时疾病互治的规矩。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如今之冬病夏治、春病冬治之类,即体现了这一精神。四以张志聪为代表,认为养者补也。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补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补其内虚之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

所以圣人不治已发生的病而主张未病先防;不治理已形成的动乱,而注重在未乱之前的疏导预防。假如疾病形成以后再去治疗,动乱形成以后再去治理,这就好像口渴才去挖井,发生战斗才去铸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赏析与点评治未病的含义有二: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既病防变,防微杜渐。《黄帝内经》提出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对中医治疗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生气通天论篇

本篇导读“生气”一指阳气,二指阴阳之气。《素问直解》云:“生阳之气,本于阴精,互相资益,以名阴阳之气,皆为生气。”“通”指通应、贯通。“天”指自然界。本篇论述人体的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息息相通,以及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故以此名篇。

本篇以人体与自然界相通应为其本,在阴阳协调统一是生命活动存在之根源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阳气的生理功能、阳气的病理变化、阳气与阴精的关系、饮食五味过用对五脏的危害等。强调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相通应,即“天人相应”整体观,“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的尚阳思想及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53][54]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55][56]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注释[53]六合:东、西、南、北四方,加之上下(天地)共为六合。[54]九州:古指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为九州。九窍:上七窍,指耳二、目二、口一、鼻孔二;下窍二,指前阴、后阴。十二节,指四肢各有三大关节,分别是上肢的腕、肘、肩和下肢的踝、膝、髋,共十二节。[55]其生五:“其”指天之阴阳,“五”指金、木、水、火、土五行。[56]其气三:一指阴阳之气各有三,即三阴三阳。一指天、地、人三才。

译文

黄帝说:自古以来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变化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生命的根本,生命的根本就是阴阳。在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无论是地之九州,还是人的九窍、五脏、十二节,都与自然之气相通。天之阴阳化生地之五行之气,地之五行又上应天之三阴三阳。如果经常违反阴阳变化的规律,那么邪气就会伤害人体。所以说阴阳是寿命的根本。[57][58]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59][60],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61][62][63]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注释[57]苍天:自然界。[58]治:平和调畅。[59]贼邪:泛指外界致病因素。[60]传:通“抟”(tuán),专一,集中。[61]服天气:即《上古天真论》之“呼吸精气”,吸取天地之气。[62]壅:阻塞。[63]卫气:属于阳气的一种,如同保卫于人体最外层的樊篱,所以称卫气。

译文

自然界的天气清净,人的意志就平和,顺应这个道理,阳气就固密。即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侵害人体,这是因为依照了四季变化的时序。所以善于养生的圣人,能够聚集精神,呼吸天地精气,而与天地阴阳的神明变化相统一。如果违背这个道理,在内会使九窍不通,在外会使肌肉壅阻,卫阳之气耗散,这是自己造成的伤害,而使阳气受到削弱。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译文

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太阳不能在其轨道上正常运行,万物就无法生存;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运行于人体,就会缩短寿命而不能使生命成长壮大。所以天体运行不息,是借着太阳的光明,同理人体健康无病,是依赖阳气的轻清上浮保卫于体表。[64][65]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66]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67][68][69]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长,短为拘[70][71],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注释[64]运枢:天寒,人当深居周密,如枢纽之内动,不应烦扰筋骨,使阳气发泄于皮肤,而为寒邪所伤。[65]惊:妄动。[66]“烦则”两句:指阳证热证的一种表现。[67]首如裹:头部沉重不爽,如有物蒙裹。[68]攘:排除。[69](ruǎn)短:收缩。[70]拘:蜷缩不伸而拘挛。[71]四维:古人认为天由四柱支撑,称作“四维”。这里指人的四肢。

译文

人感受了寒邪,阳气就会像门户的开阖一样相应抗拒,起居不宁;如果起居妄动,神气浮越,阳气就不能固密了。如果感受暑邪,就会多汗,烦躁,甚至喘促,喝喝有声;及至暑邪伤气,即使不烦喘时,也会多言多语,身体发热如炭烧,必须出汗,热才能退。如果伤于湿邪,头部就会沉重,如物蒙裹,如果湿热不能及时排除,就会出现大筋收缩不伸,小筋弛缓无力。大筋收缩不伸叫拘,小筋弛缓无力叫痿。如果气被风邪所缚,发为气肿,四肢交替肿痛不休,这是阳气已衰竭了。[72][73][74]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75][76]。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77][78]不可止。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79][80][81][82]。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83][84]汗出见湿,乃生痤疿。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85]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注释[72]张:亢盛而外越。[73]精绝:是指精气衰竭。因阳气亢盛而导致阴精伤耗。[74]辟积:病久积累。[75]煎厥:病名。因频繁劳伤,阴精被煎熬,阴不敛阳则阳亢,临床表现为耳鸣、目盲,突然昏厥,称为煎厥。[76]溃溃:溃决。都:水泽所聚之处。[77]汩汩(ɡǔ):象声词,形容水势汹涌而不可遏止。[78]血菀(yùn)于上:血淤于头部。[79]薄厥:即“暴厥”,发病急骤之厥证,多因大怒,气血上逆而致突然昏厥。[80]不容:指肢体不能随意运动。[81]汗出偏沮(jū):此指半身无汗、半身有汗之症。[82]偏枯:半身不遂。[83]痤(cuó):小疮疖。疿(fèi):汗疹。[84]高:同“膏”,指肥甘之味。梁:同“粱”,即细粮、精米。[85]皶(zhā):粉刺。

译文

人体的阳气,由于过度烦劳,阴精耗竭,导致不能内敛,阳气就会亢盛外越,病拖延到了夏天,就容易使人发生煎厥病。主要症状是眼睛昏蒙看不清东西,耳朵闭塞听不见声音,病势危急,就像湖水溃决,流速迅急,不可遏止。人体的阳气,大怒时会造成形与气隔绝,气血上冲于头部,使人发生暴厥。阳气运行受阻,那就会伤筋,筋受伤,弛缓不收,肢体行动不自如。半身无汗半身汗出的,会发生偏枯病。汗出以后感受湿邪,会发生小疖和汗疹。多吃肥甘厚味,能够使人生大疔疽,发病就像拿着空器皿盛东西一样容易。劳动之后,汗出当风,寒气阻遏于皮肤,会成为粉刺,郁积不解,可成为疮疖。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86][87][88][89]生大偻。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90][91],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注释[86]大偻(lóu):曲背。[87]陷脉:邪气深入脉中。瘘(lòu):凡日久成脓溃漏,都叫作“瘘”。[88]留连:滞留。肉腠:肌肉纹理。[89]俞(shù):通“腧”,经络的孔穴。[90]魄汗:自汗。[91]气烁:气消。

译文

人体的阳气,养神则精明,养筋则柔和。如果腠理开阖失调,寒邪乘机侵入,就会发生背部屈曲的大偻病。邪气留滞在肌肉纹理,日久深入血脉,可以形成瘘疮。外邪从背部腧穴侵及脏腑,会出现善畏和惊骇之证。如果寒气入于经脉,营气不能循经脉运行,阻滞在肌肉之中,会发生臃肿。汗出不透,形体衰弱,阳气消耗,腧穴闭塞,就会发生风疟。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92],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注释[92]苛毒:苛,暴也,苛毒,指致病性强的邪气。

译文

风是引发各种疾病的始因,但是,只要精神安静,意志安定,腠理就能闭密,就能卫外。即使有大风苛毒,也不能造成伤害。这是顺应四时气候变化规律来养生的结果。[93][94]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95][96],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正治,粗乃败亡。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97]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98]三时,形乃困薄。注释[93]传:病邪传入其他经络或脏腑。化:变生其他病证。[94]上下不并:上下之气不相交通。[95]畜:同“蓄”,蓄积。阳气蓄积之后就乖隔不通,所以说“阳气当隔”。[96]粗:粗工,技术低下的医生。[97]气门:汗孔。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外合于皮毛。故皮肤的汗孔称为气门。[98]三时:指平旦、日中、日暮。

译文

所以病的时间长了,就会传导变化,发生其他症候;如果病人上下之气不能交通,再高明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人的阳气过分蓄积,也会致死,因为阳气蓄积,隔塞不通,应该用泻法。如果不及时治疗,技术低下的医生就会败亡人体正气而致病人死亡。人身的阳气,白天都运行于人体外部,日出时人体的阳气开始生发,中午阳气最旺盛,到日落时阳气衰退,汗孔也就关闭了。这时就应当休息,阳气收藏于内而拒邪气于外,不要扰动筋骨,不要冒犯雾露,如果违反了平旦、日中、日暮阳气的活动规律,形体就会为邪气所困,而日趋衰弱。[99]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100][101]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经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注释[99]起亟(qì):指阴精不断生起而与阳气相应,说明阴精是阳气的来源。[100]薄疾:急迫而快速。[101]并乃狂:阳气亢盛而致神志狂乱。

译文

岐伯说:阴是把精气蓄藏于体内,而不断充养阳气;阳是保卫人体外部,坚固腠理,以保护阴精。如果阴不胜阳,那么经脉往来流动就会急迫快速,而发为狂病;如果阳不胜阴,那么五脏之气就会不调,以致九窍不通。所以圣人调整阴阳,使之各安其位,才能经脉舒和,骨髓坚固,气血畅通。这样内外阴阳之气调和,邪气不能侵害,耳聪目明,真气运行正常。[102][103]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经脉横解[104][105][106],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107]伤,高骨乃坏。注释[102]客:邪气从外面侵入,如客从外来。淫:渐渐侵害元气。[103]伤肝:见《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所以说风邪伤肝。[104]横解:横逆弛缓。[105]肠澼(pì):泻下脓血,即痢疾。[106]强力:勉强用力,劳累过度;又指房事过度。[107]高骨:腰间脊骨。

译文

风邪侵入人体,渐渐损害元气,精血就要消亡,这是由于邪气伤害了肝脏。这时,如果再过饱食,会使胃的经脉横逆弛缓,而形成下泻脓血的痢疾,进而引发痔疮。如果饮酒过度,肺气就会上逆。如果勉强入房,就要损伤肾气,使脊椎骨损坏。[108]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109]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注释[108]不和:指阴阳偏胜。[109]圣度:最好的养生方法或治疗方法。

译文

大凡阴阳的关键,在于阳气固密于外,阴气才能持守于内。如果阴阳失去平衡和谐,就像一年当中,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因此,调和阴阳,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如果阳气过于亢盛,不能固密,阴气就要亏耗而衰竭;阴气和平,阳气周密,精神就会旺盛;如果阴阳分离而不相交,那精气也就随之而耗竭了。赏析与点评“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概括了阳气在阴阳平衡协调中的主导作用,在正常的生理活动中,只有阳气致密,阴精才能固守,从而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协调,所以说阳气是阴阳平衡协调的关键。如果“阳强不能密”,可致“阴气乃绝”之病变,从病理方面印证了阳气的主导作用。重视阳气的理论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影响,成为温补学派的理论依据。“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只有阴精宁静不耗,阳气才能固密不散,阴阳双方保持动态平衡协调,才能使精神旺盛,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两者失调,就会导致阴阳偏盛偏衰等病变,甚者发展到“阴阳离决”,则会导致“精气乃绝”的严重后果。[110]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111][112]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欬,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之气,更伤五藏。注释[110]露:露水。这里引申作动词,有“触冒”之意。[111]洞泄:急泻,泻泄如洞。[112]欬:同“咳”,咳嗽。——编者注

译文

如果触冒风邪,就会发生寒热。所以,春天被风邪所伤,邪气留滞不去,到了夏天,就会生洞泄病;夏天被暑邪所伤,潜伏于内,到了秋天,就会发生疟疾;秋天被湿邪所伤,到了冬天,就会气逆而痰咳,进而发展为痿厥病;冬天被寒邪所伤,到了春天,必然发生温热病。风寒暑湿四时邪气,会交替伤害五脏。[113][114]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115]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116][117],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118][119][120]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经脉沮弛,[121]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注释[113]五味:酸、苦、甘、辛、咸。这里指饮食的五味。[114]五宫:即五脏。古人认为,五脏是储藏精气之所,故命名为“藏”。后又造“脏”以与普通藏物之处相区别。[115]津:满溢,过度之意。[116]短肌:皮肤干枯,不润泽。[117]气抑:气郁滞不舒。[118]濡:濡滞。[119]厚:此指胀满。[120]沮:败坏,衰败。[121]央:通“殃”,受伤。

译文

阴精的产生,来源于饮食五味的营养,但是,贮藏精血的五脏,又因为过食五味而受伤害。所以过食酸味,会使肝气过亢,肝木乘脾土,脾气就会衰弱;过食咸味,会使骨气受伤,水盛则侮土,肌肉枯槁,水气凌心,心气也就郁滞了;过食甜味,会使心气喘闷,脸色发黑,火不足,水气乘之,肾气就衰弱了;过食苦味,会使脾气不滞,胃气痞满;过食辛味,辛入肺,过辛则肺不布津,会使经脉渐渐衰败,精神也就颓废了。所以谨慎地调和五味,使得骨骼正直,经脉柔和,气血流通,腠理固密,这样就会气精骨强了。谨慎地按照养生之道去做,就可以享受自然的寿命。赏析与点评饮食五味对人体有“养”、“伤”作用的二重性。人体阴精的化生来源于饮食五味,饮食五味正常,则能滋养人体五脏及各组织器官,使生命保持健康。因五味各走其所喜,先入所喜之脏,再滋养其他脏腑,故五味偏嗜时,首先导致所喜之脏的失调而发病,并按乘侮(乘:乘虚侵袭;侮:恃强凌弱)规律引起脏腑间的一系列病变,如原文所述既能损伤五脏本身,还可破坏五脏间的相互关系,使阴阳失调,产生各种病变,犹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谨和五味”,注重饮食五味的调节与均衡,不可偏嗜,这对普罗大众的饮食调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匮真言论篇

本篇导读“匮”是贮藏物品的家具,这里指藏书之器。匮以金名,是说内藏之书,乃帝王家所有,不可轻易外传,珍贵如金,故名金匮。“真言”即见道之论,至真至要之言。为强调本篇内容的重要,故以此名篇。

本篇是《黄帝内经》阐发阴阳五行学说较为完整的一篇,也是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中运用较为突出的一篇。首先讨论由于四时八风导致的五脏病变,说明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继而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阐明人体脏腑组织、形态结构的阴阳属性,指出人与自然一样,是众多阴阳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反映出生命的对立统一运动观。最后采用五行归类的方法,论述了“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的理论,将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统一起来。[122]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123]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注释[122]五风:指肝风、心风、脾风、肺风、肾风。[123]长夏:夏秋两季之间,相当于农历六月。

译文

黄帝问道:天有八方之风,人的经脉有五脏之风,是指什么呢?

岐伯回答说:八方不正之邪风,侵犯经脉,触动人的五脏,因而发病。所说的感受四时季节邪气相克的情况是指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就是所谓的四时季节相克。[124][125][126]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注释[124]东风生于春:春主甲乙木,其位东,故东风生于春。南风、北风、西风可以类推。[125]病在肝:根据五行学说,春季与东方及人的肝脏对应,东风成为致病邪气则伤肝,所以说病在肝。其他,在心、在肺、在脾、在肾可以类推。[126]俞在颈项:俞,通“腧”,有运输气血的意思。腧穴既是气血积聚处,也是外邪侵入人体的通道。

译文

东风生于春季,病变多发生在肝经,而表现于颈项;南风生于夏季,病变常发生在心经,而表现于胸胁;西风生于秋季,病变常发生在肺经,而表现于肩背;北风生于冬季,病变常发生在肾经,而表现于腰股;中央属土,病变常发生在脾经,而表现于脊背。[127][128]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注释[127]气:外界气候。[128]藏:内脏。此处指心。

译文

所以春气为病,多在头部;夏气为病,多在心;秋气为病,多在肩背;冬气为病,多在四肢。[129][130]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131]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注释[129]鼽(qiú):鼻流清涕。衄(nǜ):鼻出血。[130]寒中:寒气在中,指里寒证。[131]痹(bì)厥:手足麻木逆冷。

译文

所以春天多生鼻流清涕和鼻出血的病,仲夏多生胸胁病,长夏多生里寒洞泄病,秋天多生风疟病,冬天多生痹病。[132]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飱泄而汗出也。注释[132]按:按摩导引。这里指扰动筋骨的过度活动。

译文

所以冬天不做剧烈运动而扰动潜伏的阳气,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春天不发生颈项病,仲夏也不会发生胸胁病,长夏不会发生洞泄寒中病,秋天不会发生风疟病,冬天也不会发生痹证、飱泄、汗出过多的病。[133]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注释[133]精:饮食所化之精华、人类生殖之原质都叫精。

译文

精对人体就如同树木的根,是生命的源泉。所以冬季善于保养精气的,春天就不易得温病。夏天暑热之时,应该汗出而不出汗,到了秋天就会得风疟病。赏析与点评本段提出冬季养生的关键是闭藏。突出了肾之精气对四时发病的重要影响。冬天不做剧烈运动去扰动潜伏的阳气,春天就不会发生鼽衄。张介宾注:“三冬元气伏藏在阴,当伏藏之时而扰动筋骨,则精气泄越,以致春夏秋冬各生其病,故冬宜养藏,则春时阳气随生,阴精自固,何有鼽衄及如下文之患。”[134]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135][136]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137]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注释[134]平旦至日中:清晨至中午,即六至十二时。[135]日中至黄昏:中午至日落,即十二至十八时。[136]合夜至鸡鸣:日落至半夜,即十八至二十四时。[137]鸡鸣至平旦:半夜至清晨,即零时至六时。

译文

所以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从清晨至中午,自然界的阳气是阳中之阳;从中午至黄昏,自然界的阳气是阳中之阴;从日落到半夜,自然界的阴气是阴中之阴;从半夜到清晨,自然界的阴气是阴中之阳。所以人的阴阳之气也是如此。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府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138]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139][140]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注释[138]针:针刺。石:砭石。[139]至阴:根据中医理论,脾属土。古人认为天为最大的阳,地为最大的阴,即至阴,所以脾为至阴。[140]阴阳、表里、内外、雌雄:这些相对的名词都是用取象比类来说明阴阳的。输应:相互对应、呼应的关系。

译文

就人体阴阳来说,外部为阳,内部为阴。就身体部位来说,背为阳,腹为阴。就脏腑来说,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为什么要知道阴中有阴、阳中有阳的道理呢?这是因为冬病发生在阴,夏病发生在阳;春病发生在阴,秋病发生在阳。都要根据疾病所在部位来进行针刺或砭石治疗。所以说,背部为阳,阳中之阳为心;背部为阳,阳中之阴为肺;腹部为阴,阴中之阴为肾;腹部为阴,阴中之阳为肝;腹部为阴,阴中之至阴为脾。这些都是人体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的相应关系。它们合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141]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142]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143][144]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注释[141]收受:同气相求,各有所归。[142]岁星:木星。[143]角(jué):五音之一。宫、商、角、徵、羽为五音,分别与五行相配,角属木、徵属火、宫属土、商属金、羽属水。[144]其数八:“八”为“木”的成数。根据易理,数生五行: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肝属木,所以说“其数八”。

译文

黄帝说:五脏与四时相对应,都各有所用吗?

岐伯答:有。东方青色,和肝相应。肝开窍于目,精华藏于肝脏,它发病多在头部。比象来说,在五味中为酸,在植物中为木,在五畜中为鸡,在五谷中为麦,在四时中上应于岁星,所以肝病多发生在头部。在五音中为角,在五行生成数中为八,所以肝病多发生在筋;在五气中为腥臊。赏析与点评五脏是人体与自然外界联络的核心,即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肾应冬。五脏通过经络联络内与五窍、五华、五色、五体、五音、五味相通;外与五方、五时、五气相应,将人体与自然界合为一个天人相应的有机整体,这是中医学整体观的重要内容。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145]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其数七,其臭焦。注释[145]荧惑星:火星。

译文

南方赤色,和心相应。心开窍于耳,精华藏在心,发病多在五脏。比象来说,在五味中为苦味,在五行中为火,在五畜中为羊,在五谷中为黍。在四时中上应于荧惑星,所以心病多发生在血脉。在五音中为徵音,在五行生成数中为七,在五气中为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146]。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注释[146]镇星:即土星。

译文

中央黄色,和脾相应。脾开窍于口,精华藏在脾脏,发病多在舌根。比象来说,在五味中为甘味,在五行中为土,在五畜中为牛,在五谷中为稷,在四时中上应于土星。所以脾病多发生在肌肉。在五音中为宫音,在五行生成数中为五,在五气中为香。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147]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注释[147]太白星:金星。

译文

西方白色,与肺相应。肺开窍于鼻,精华藏在肺脏,发病多在背部。比象来说,在五味中为辛味,在五行中为金,在五畜中为马,在五谷中为稻。在四时中上应金星。所以病多发生在皮毛。在五音中为商音,在五行生成数中为九,在五气中为腥。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148][149]。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150]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注释[148]溪(xī):指肘膝腕踝。[149]彘(zhì):猪。[150]辰星:水星。

译文

北方黑色,与肾相应。肾开窍于二阴,精华藏在肾脏,发病多在四肢关节。比象来说,在五味中为咸味,在五行中为水,在五畜中为猪,在五谷中为豆。在四时中上应于水星,所以肾有病会发生在骨骼。在五音中为羽音,在五行生成数中为六,在五气中为腐。[151]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府,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注释[151]为脉:诊脉。

译文

所以善于诊脉的医生,小心地审察五脏六腑的气血逆顺以及阴阳、表里、雌雄的所以然,把这些道理牢记心中,用心精思以知常处变,灵活运用。这样的脉学是宝贵的,但不要传授给不适当的人,不是真正的医学理论也不要向人传授,这才是医学传授之道。

阴阳应象大论篇

本篇导读

本篇是《黄帝内经》阐发阴阳、五行学说至为重要而又较为完整的一篇,其内容丰富广泛,既阐明阴阳的概念、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运用,又论证了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及人与自然相通应的理论,故以此名篇,是学习《黄帝内经》的重点篇章。

本篇以阴阳学说为主线,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及阴阳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法、治则、养生及药食气味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学习本篇,要重点掌握阴阳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及内容,联系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变化,理解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重要的思想方法论的作用,培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以分析、认识、解释中医学理论的能力。[152]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153][154][155]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156]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157]清气在下,则生飱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158]病之逆从也。注释[152]纲纪:有纲领的意思。总的为纲,分支为纪。[153]变化之父母:万物生长变化的根源。[154]神明:变化不测谓之神,品物流行谓之明。推动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力量称为神明。[155]本:根本。这里指阴阳。[156]阳化气,阴成形:这里的气指能力、力量。[157]胀:上腹部胀满不舒。[158]逆:病的异常称逆证。从:病的正常称顺证。

译文

黄帝说:阴阳,是天地间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是生长毁灭的根本,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动力源泉,因此,治病必须寻求治本的方法。清阳之气,积聚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下降,就成为地。阴主静,阳主动,阳主发生,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能化气,阴能成形。寒到极点会转化生热,热到极点会转化生寒。寒气的凝聚,能产生浊阴,热气的升腾可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在下,当升不升,就会发生飱泄。浊阴之气在上,当降不降,就会发生胀满。这是违反了阴阳运行规律,因此疾病也有顺证和逆证的不同。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159][160]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注释[159]上窍:指眼耳口鼻七窍。[160]下窍:指前后二阴。

译文

在自然界,清阳之气变为天,浊阴之气变成地。地气上升就成为云,天气下降就变成雨。雨虽从天气下降,却是地气所化;云虽形成于地气,却有赖天气的蒸发。这些都是由于阴阳相互转化造成的。同样,在人体的变化中,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清阳发散于腠理,浊阴注入于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以充实,浊阴归六腑,以降为顺,使六腑能够相安。赏析与点评阳气轻清,轻者上升,故积阳为天;阴气重浊,重浊者下降,故阴凝为地,以天地之阴阳说明阴阳的相互对立。“清阳”和“浊阴”所指各不相同,但通过对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等特性的论述,说明人体生理变化,也为后世多种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如治疗耳目失聪采用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法,治疗胃肠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等,都是在该理论的启发下建立起来的。[161][162]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163][164][165][166][167]。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168][169][170]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注释[161]气:指功能或活动能力。[162]味:泛指一切食物。[163]形:指形体,包括脏腑、肌肉、血脉、筋骨、皮毛等。归:生成、滋养。[164]气归精:真气化生精。[165]精归化:精血充盛,又可化生真气。[166]精食(sì)气:精仰赖气化而成。食,仰求、给养或依赖。[167]形食(sì)味:形体有赖食物的营养。[168]化生精,气生形:气化、生化的作用,促进了精的生成,同时又充养了形体。[169]味伤形,气伤精:味和气太过,也能伤害人体的形和精。[170]精化为气,气伤于味:精可以化生气,产生功能,饮食五味失调也可以伤气,损伤功能。

译文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阳是无形的气,而阴则是有形的味。饮食五味进入身体中的胃腑,胃能够腐熟运化出水谷中的清气。清气进入五脏与五脏中的精气结合,而化生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精仰赖水谷清气的补养,形体仰赖饮食五味的补给。饮食经过生化生成精,精气化后来充养形体。饮食不节,也能伤害形体,气偏盛,也能损伤精。精血充足,又能够化而为气,气也能被五味太过所伤害。[17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172][173][174]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175]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注释[171]味厚者为阴:根据中医药学理论,药物之性包括四气五味。四气源于一年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所以药气分为温、热、凉、寒四大类。五味源于地气,分为酸、苦、甘、辛、咸五大类。因四气源于天所以属阳,五味源于地所以属阴。但气味又有厚薄的不同。气厚的为纯阳,味厚的为纯阴,气薄的为阳中之阴,味薄的为阴中之阳。[172]壮火:药物、食物中气厚者,即纯阳之品,因纯阳亢盛,易伤人体的正气,后世引申为病理之火。[173]少火:药物、食物中气味温和之品,因其有滋养人体的作用,后世引申为生理之火。[174]壮火食气:壮火侵蚀,消耗元气。[175]气食少火:元气依赖于少火的充养。

译文

味属阴,所以趋向下窍;气属阳,所以趋向上窍。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的属于阴中之阳。气厚的属于纯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味厚的有泄下作用,味薄的有疏通作用。气薄的能够向外发泄邪气,气厚的能助阳发热。亢阳能使元气衰弱,微阳能使元气旺盛。因为亢阳会侵蚀元气,而元气有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气味之中,辛甘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有涌泄作用的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176][177]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写。注释[176]浮:浮肿。[177]濡写:湿泻。

译文

阴气偏胜,阳气就会受病;阳气偏胜,阴气也会受病。阳气偏胜会生热,阴气偏胜会生寒。寒到极点,会出现热象;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象。寒邪会损伤人的形体,热邪会损伤人的真气。真气受伤会产生疼痛,形体受伤会发生肿胀。凡是先疼后肿的,是因为真气先伤而影响到形体;先肿后痛的,则是形体先伤而影响真气。风邪太过,就会发生痉挛动摇;热邪太过,肌肉就会发生红肿;燥邪太过,津液就会干涸;寒邪太过,就会发生浮肿;湿邪太过,就会发生泄泻。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178]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179]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欬嗽。注释[178]五气:五脏之气,由五气而生五志,即喜怒悲忧恐。[179]厥气:逆行之气。

译文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推移、五行的变化,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人有五脏,五脏化生五气,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活动。所以过喜过怒可以伤气,寒暑外侵,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如果逆气上冲,血脉阻塞,也会神气浮越,离形体而去。因此,不节制喜怒,不调适寒暑,生命就不会稳固。阴气过盛会转化为阳病,阳气过盛也会转变为阴病。所以说,冬天感受寒气过多,到了春天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天感受风气过多,到了夏天就容易发生飱泄;夏天感受暑气过多,到了秋天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天感受湿气过多,到了冬天就容易发生咳嗽。[180]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181][182],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183],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注释[180]列别:分别,分辨。[181]端络经脉:审察经脉的相互联系。此指推求经脉的起始及循行分部。[182]六合:四方上下为六合。另十二经脉的阴阳配合也称六合。这里包含这两个意思。联系自然界的四方上下六合来排比十二经脉的阴阳六合。[183]溪谷:两山之间的夹道或流水道称“谷”。山间的河沟为“谿”,同“溪”。中医借用来指肌肉会聚之处。因肌肉会聚处肌腱交迭而形成凹陷似“溪谷”。属骨:骨相连之处。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代圣人,谈论人体的形态,排列辨别脏腑的阴阳;联系会通四方上下六合,来审察十二经脉阴阳六合的起止循行与络属关系;气穴各有它所发的部位和名称;连属于骨骼的“溪谷”,都有它们的起止点;皮部浮络的属阴属阳,为顺为逆,也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变化,有一定规律;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的对应关系也都有表有里。真是这样吗?

岐伯回答说:东方属春,阳气上升而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酸味能养肝,肝血又能养筋,筋又能养心。肝气上通于目。它的变化是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能产生五味,道能产生智慧,玄能产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人体中为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苍,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志中为怒。怒能够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怒;风气能够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又能够抑制酸味。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译文

南方属夏,阳气大盛而生热,热能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养心,心能生血,血能养脾。心气上通于舌。此时阴阳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热,在地为五行中的火,在人体中为血脉,在五脏中为心,在五色中为赤,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声中为笑,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忧,在七窍中为舌,在五味中为苦,在情志中为喜。过喜能伤心,但恐可以抑制喜;热能伤气,但寒气可以抑制热;过食苦味能伤气,但咸味可以抑制苦味。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译文

中央属长夏,蒸发而生湿,湿能使土气生长,土能产生甘味,甘味可滋养脾气,脾气能够滋养肌肉,肌肉健壮能使肺气充实。脾气通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湿,在地为五行中的土,在人体中为肌肉,在五脏中为脾,在五色中为黄,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声中为歌,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干哕,在七窍中为口,在五味中为甘,在情志中为思。思虑可以伤脾,但怒可以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但风气可以抑制湿气;过食甘味能伤肌肉,但酸味可以抑制甘味。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欬,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译文

西方属秋,天气劲急而生燥,燥能使金气旺盛,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够直通肺气,肺气能够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能滋生肾水。肺气通于鼻。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燥,在地为五行中的金,在人体中为皮毛,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声中为哭,在人体的变动中为咳,在七窍中为鼻,在五味中为辛,在情志中为忧。忧能伤肺,但喜可抑制忧;热能伤皮毛,但寒可以抑制热;过食辛味能伤皮毛,但苦味可以抑制辛味。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译文

北方属冬,阴凝而生寒,寒气能使水气旺,水能产生咸味,咸味能滋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充实又能养肝。肾气通于耳。它的变化在天为六气中的寒,在地为五行中的水,在人体中为骨髓,在五脏中为肾,在五色中为黑,在五音中为羽,在五声中为呻吟,在人体的变动中为战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中为恐。恐能伤肾,但思可以抑制恐;寒能伤骨,但燥可以抑制寒;过食咸能伤骨,但甘味可以抑制咸。[184]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185]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186]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注释[184]血气之男女:借用男女气血来说明阴阳的相对关系。[185]“左右者”两句:古人认为,阴气右行,阳气左行。[186]能(tāi)始:变化生成之开始。

译文

所以说,天地上下是负载万物的区宇;阴阳是化生气血,形成雌雄生命体的动源;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道路;而水火则是阴阳的表现;总之,阴阳的变化,是一切事物生成的原始。再进一步说,阴阳是相互为用的。阴在内,有阳作为它的卫外;阳在外,有阴作为它的辅助。[187]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188][189]。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190]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注释[187]法:取法,运用。[188]能:音义同“耐”。[189]清:同“凊”(qìnɡ),寒。[190]能:通“态”。

译文

黄帝说:人怎样取法阴阳呢?

岐伯回答说:阳气太过,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喘息急迫,呼吸困难,身体俯仰摆动。汗出不畅并且发热,牙齿干燥,并且心里烦闷,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患者耐受得冬天,而耐受不得夏天。阴气太过,身体就会恶寒、出汗,身上时常觉冷,甚或时常打寒战,寒重就会出现手足厥冷,手足厥冷之后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证。患者耐受得夏天,而耐受不得冬天。这就是阴阳偏胜所引起疾病的症状。[191]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192]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注释[191]七损八益:一指女子月事贵在时下,因女性以七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称七损。八益:男子精气贵在充满,因男性以八年为生命节律变化周期称八益。[192]“智者”两句:聪明人在未病之时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发病之后才知道调养。

译文

黄帝问:怎样调和阴阳呢?

岐伯回答说:能够知道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调和阴阳;不知道这个道理,就会早衰。人到四十岁,阴气已经减损了一半,起居动作显得衰退了;到五十岁,身体笨重,耳不聪,目不明;到六十岁,阴痿,气大衰,九窍功能减退,下虚上实,流鼻涕、淌眼泪等衰老现象都出现了。所以说,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强健,不懂得养生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因此,同时出生,来到世上生活,最后的结果却不相同。聪明人,在没病时,就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在发病时,才知道调养。愚蠢的人,常感到体力不足,聪明的人却感到精力有余。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体轻捷强健,即使年老了,还显得健壮,强壮的人就更加强健了。所以明达事理的人,顺乎自然而不做无益于养生的事,以恬静的心情为快乐,持守虚无之道,追寻心志的快乐与自由,因此,他的寿命无穷尽,与天地长存。这就是圣人的养生方法。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译文

天气在西北方不足,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与天气相应,右边的耳目也就不如左边的聪明。地气在东南方是不满的,所以东南方属阳,人左边的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灵活。黄帝问道: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东方属阳,阳气的精华聚合在上部,上部就旺盛了,而下部就必然虚弱了,所以会出现耳聪目明,而手足不便利的情况。西方属阴,阴气的精华聚合在下部,下部就旺盛,上部就必然虚弱了,所以就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便利的情况。因此,同样感受外邪,如果在上部,那么身体右侧严重;如果在下部,那么身体左侧严重,这是由于天地阴阳之气的分布不均衡,而在人身也是如此,身体阴阳之气偏虚的地方,就是邪气滞留的所在。[193][194]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195]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196][197],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198]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199][200]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注释[193]八纪: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大节气。[194]五里:指东、南、西、北、中央五方。[195]人事:日常饮食和情志。[196]嗌(yì):喉下之食管处,即“咽”。[197]谷气:两山间通水之道路称为“谷”。[198]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气血运行的道路。[199]暴气:忿怒暴躁之气。[200]逆气象阳:比喻气之有升无降,有阳无阴。

译文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质。天有八节的气序,地有五方的布局。因此,天地能成为万物生长的根本。清阳上升归于天,浊阴下降归于地。所以天地的运动和静止,是由阴阳的神妙变化而决定的,因而能使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循环往复,永不休止。只有圣贤之人,对上与天气相配合来养护头;对下与地气相顺来养护足;居中,则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天气与肺相通,地气与咽相通,风气与肝相通,雷气与心相通,谷气与脾相通,雨气与肾相通。六经好像大河,肠胃好像大海,九窍好像水流。如果以天地的阴阳比喻人身的阴阳,那么,人的汗就好像天地间的雨;人的气就好像天地间的疾风。人的暴怒之气,就好像雷霆;人的逆气,就好像久晴不雨。所以养生不取法于天地之理,那么疾病灾害就要发生了。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经脉,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经脉。

译文

外界邪风到来,迅猛如急风暴雨,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能在病邪刚侵入皮毛时,就给以治疗;医术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更差的,在病邪侵入到经脉时才治疗;再差的,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最差的,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病邪侵入到五脏,治愈的希望与死亡的可能各占一半。如果感受了天的邪气,就会伤害五脏;如果感受了饮食的或寒或热,就会伤害六腑;如果感受了地的湿气,就会伤害皮肉经脉。[201]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202]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注释[201]“从阴”两句:取阴经之穴,以治阳经之病;取阳经之穴,以治阴经之病。[202]以我知彼:用正常人与病人比较,来推测病变情况。

译文

所以善于运用针刺的人,有时要从阴引阳,有时要从阳引阴。取右边穴以治左边的病,取左边穴以治右边的病。用自己的正常状态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从在表的症状去了解在里的病变,这是为了观察病人的太过和不及的原因。发现病人的细微变化,就能够诊断疾病,用来指导治疗实践就不会有危险了。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203][204]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注释[203]喘息:指呼吸的气息和动态。[204]权衡规矩:指四时不同脉象,即春弦中规,夏洪中矩,秋毛中衡,冬沉中权。

译文

善于治病的医生,看病人的面色,按病人脉象,首先要辨别疾病属阴还是属阳。审察浮络的五色清浊,从而知道何经发病;看病人喘息的情况,听病人发出的声音,从而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看四时不同的脉象,从而知道疾病在哪一脏腑;切按尺肤和寸口,了解脉象浮沉滑涩,从而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这样,在治疗上,就可以没有过失;在诊断上就不会有什么失误了。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205][206][207]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208]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209][210]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写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211][212]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213]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注释[205]轻:病邪轻浅,病在表。扬:用轻宣疏散方法驱邪外泄。[206]重:病邪重深,病在里。减之:以攻泻方法祛除病邪。[207]衰:正气衰弱。彰之:给予补益之剂。[208]越之:使用涌吐方法。[209]引而竭之:使用通便方法。[210]中满:胸腹胀满。[211]渍:浸泡,热浴法以取汗。[212]其慓悍者,按而收之:病情发越太过,可用抑收法。[213]柔刚:柔剂、刚剂。即药性平和或猛烈的药剂。

译文

所以说,病刚发生时,用针刺就可治愈;若邪气盛时,必须等到邪气稍退时再去治疗。所以治病要根据病情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它轻的时候,要加以宣泄;在它重的时候,要加以攻泻;在病邪衰退正气也虚的时候,要以补益正气为主。病人形体羸弱的,应用气厚之品补之;精不足的,应用味厚之品补之。如病在膈上,可用吐法;病在下焦,可用通便之法;胸腹胀满的,可用攻泻之法;如感受风邪的,可用辛凉发汗法;如邪在皮毛的,可用辛温发汗法;病情发越太过的,可用抑收法;病实证,可用散法和泻法。观察疾病属阴属阳,来决定应当用柔剂还是用刚剂。病在阳的,也可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治其阳。辨明气分和血分,使它互不紊乱,血实的就用泻血法,气虚的就用升补法。赏析与点评本段提出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如下:一、根据邪气的部位施治。以邪实为主的病证,应根据邪气所在部位和性质采取相应措施,使之从最简捷的途径,以最快的速度排出体外,以免病邪深入而过多地损伤正气。二、根据邪正盛衰而择时治疗。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应在其发病之前治疗。因为这个阶段的邪气较弱,正气相对较旺盛,如果给予适宜的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病邪正盛之时,要等待邪气稍衰后而针刺治之,以免损伤正气。

灵兰秘典论篇

本篇导读“秘典”乃秘藏之典;“灵兰”乃灵台兰室,是古代帝王藏书之所。本篇所论属于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的内容,为强调所论内容的重要性,故以此名篇。

本篇以“十二官”为喻,论述了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说明十二脏腑是一个协调的统一体,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病理变化上互相影响,体现了《黄帝内经》的整体观思想。特别提出“心为五藏六府之大主”、“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的理论。[214][215]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216]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217][218]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219][220][221]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222]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223][224],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225]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226]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注释[214]十二藏:指心、肝、脾、肺、肾、膻中、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十二个脏器。相使:相互联系。[215]贵贱:主要与次要。[216]官:职守。[217]相傅:辅佐君主的宰相。相,为佐君者。傅,为教育太子及诸皇子者。[218]将军:以将军比喻肝的易动而刚强之性。[219]中正:即中精,胆为清净之府,藏清汁。[220]膻中:心脏的周边组织,也叫心包。[221]臣使:即内臣。因膻中贴近心,故为心的臣使。[222]仓廪(lǐn):贮藏粮食的仓库。脾胃有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之能,故称“仓廪之官”。[223]传道:传送运输。[224]变化:饮食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225]州都:水液聚集的地方。[226]使道:这里指十二脏腑相互联系的通道。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听十二脏器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有无主从的区别?

岐伯回答说:问得真详细啊!让我说说吧。心就像君主,智慧是从心产生的。肺好像宰相,主一身之气,治理调节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由它完成。肝好比将军,谋虑是从它那来的。胆是清虚的脏器,储藏精汁,具有决断的能力。膻中像内臣,心的喜乐,都由它传达。脾胃受纳水谷,好像仓库,五味转化为营养,由它产生。大肠主管输送,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在那里最后完成。小肠接受脾胃已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分清别浊。肾是精力的源泉,能产生技巧。三焦主疏通水道,周身行水的道路,由它管理。膀胱是水液聚会的地方,经过气化作用,才能把尿排出体外。以上十二脏器的作用,不能失去协调。当然,君主是最主要的。心的功能正常,其他脏腑就能相安。依据这个道理来养生,就能长寿,终身不致有严重的疾病;根据这个道理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反之,如果君主昏庸,功能失常,那么十二官就出问题了。而各个脏器的活动一旦闭塞不通,彼此失去联系,形体就会受到伤害,对于养生来说,这是最大的祸殃。这样治国,国家就有败亡的危险,要千万警惕啊!赏析与点评本段认为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要互相配合,相使相用,不得相失。特别强调心在十二脏中的主宰作用。因为心主血脉,气血是机体各种功能活动,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心主的功能活动正常,则其他脏腑的功能活动就正常;心主的功能活动失常,也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因此,临床上治疗脏腑功能失常的病证,既可以从某一脏腑自身的功能活动去调治,也可以从脏腑间相互联系的角度去调治,更可以从调养心神、滋补心血、温通心阳等角度来进行施治。[227][228]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229][230][231],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232]毫牦,毫牦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注释[227]原:本源。[228]窘(jiǒnɡ):困难。[229]瞿瞿(jù):惊疑貌。[230]闵闵:忧愁貌。[231]恍惚:似有似无。[232]毫牦(lí):形容极微小。

译文

医学的道理极其微妙,变化没有穷尽,谁能了解它的本源呢?困难得很哪!形体日渐消瘦的人虽然很惊疑,谁能明白其中的原因呢?纵然对自己的身体非常担忧,谁能知道如何做才好?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从似有似无极其微小开始的,虽然极其微小,也是可以度量的,千倍万倍地增加,事物就一步步地增大,扩大到一定程度它的形状就明显了。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是这个道理,由极其隐微逐渐发展而成。[233]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234][235],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236]兰之室,以传保焉。注释[233]精光:精纯明白。[234]宣明:通达光明。[235]斋戒:洗心曰“斋”,诚意曰“戒”。即诚心诚意。[236]灵兰之室:黄帝藏书的地方。

译文

黄帝说:说得好!我听到了一番精纯明白的道理和圣人的事业。这些通达光明的道理,如不诚心诚意选择吉日,是不敢接受的。于是就选择了吉日良辰,把这些道理,保存在灵台兰室,如同宝物一般,让它流传下去。

六节藏象论篇

本篇导读

本篇“天以六六之节”为依据,科学地论证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同时本篇也是《黄帝内经》中论述“藏象”较为完整的一篇,对每一脏,均从其性能、其华、其充、阴阳所分,四时通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反映出中医“藏象”的基本含义,即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功能活动系统的理论特点,故以此名篇。

本篇首论天象,阐述天度、气数的建立,以应“六节”为主题,提出了天气的周期变化有“候”、“气”、“时”、“岁”之分,继则又通过地和人有“九九制会”的阐述,揭示了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与自然变化相通应的道理,突出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思想。同时提出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人的生命活动必然要受自然的制约和影响。最后提出“藏象”一词,并对五脏生理功能进行了概括性论述。[237]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238][239]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240][241]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242][243]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244]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245][246][247]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注释[237]六六:六十日为一甲子,是为一节。“六六”就是六个甲子,合为一年。[238]九九制会:以九九之法,与天道会通。[239]节:指腧穴,是人体气血交会出入的地方。[240]度:周天三百六十五度。[241]数: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常数。[242]行有分纪:日月是按照天体中所划分的区域和度数运行的。[243]周有道理:日月环周运行有一定的轨道。[244]“日行”两句:奇(jī),余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三百六十度)要三百六十五天,平均每天运行近似一度。古人认为地不动而日行,故曰日行一度。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约二十七天,平均每日运行十三度有余,故曰“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245]积气余而盈闰矣:气,节气。闰,谓置闰,古历月份以朔望计算,每月平均得二十九点五日。节气以日行十五度来计,一年二十四节气,正合周天三百六十五点二五度,一年十二个月共得三百五十四日,因此,月份常不足,节气常有余,余气积满二十九日左右,即置一闰月。故三年必有一闰月,约十九年须置七个闰月,才能使节气与月份归于一致。[246]立端于始:端即冬至节。古历确定冬至节为一年节气的开始。[247]表正于中:以圭表测量日影的长短变形,计算日月的运度,来校正时令节气。表,即圭表,古代天文仪器之一。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是以六个甲子日合成一年,地气是以九九之法与天相会通的,而人也有三百六十五节,与天地之数相合,这种说法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问得真高明啊!我就说说吧。六六之节和九九之法,是确定天度和气数的。天度,是用来确定日月行程、迟速的标准;气数,是用来标明万物化生的循环周期的。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日月运行有一定部位,万物化生的循环也有一定的规律。每昼夜日行周天一度,而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有大月小月,合三百六十五天为一年,而余气积累,则产生了闰月。那么怎样计算呢?首先确定一年节气的开始,用圭表测量日影的长短变化,校正一年里的时令节气,然后再推算余闰,这样,天度就可全部计算出来了。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248][249]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250]3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注释[248]天有十日:“天”指天干,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古以天干纪日,故曰“天有十日”。[249]日六竟而周甲:即十个天干与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合,凡六十日为甲子一周,故称为周甲。[250]形藏四,神藏五:人身形藏指胃、大肠、小肠、膀胱。神藏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即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译文

黄帝道:我已听到关于天度的道理了,希望再听听气数是怎样与天度相配合的?

岐伯说:天是以六六之数为节度,地是以九九之法与天相会通的。天有十个日干,代表十天;六个日干周期,叫作一个周甲;六个周甲成为一年,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从古以来,懂得天道的,都认为天是生命的本源,生命是本于阴阳的。无论地之九州还是人之九窍,都与天气相通。因为它们的生长禀受了自然界的五行和三阴三阳之气。天有三气,地有三气,人有三气,三三合而为九。在地分为九野,在人分为九脏,即四个形脏五个神脏,合为九脏,以与天的六六之数相应。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251]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252][253]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254][255]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256]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257]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注释[251]发蒙解惑:启发蒙昧,解释疑惑。[252]五日谓之候:五日称为一候。候,指气候。[253]三候谓之气:三候称为一个节气。[254]各从其主治:治病就应顺从其当旺之气。四时各有当令之主气,如木旺春、火旺夏等。[255]五运相袭:五行运行之气,相互承袭。[256]时立气布:一年之中分立四时,四时之中分布节气。[257]年之所加:指各年主客气加临情况。

译文

黄帝说:我已知道了六六与九九相会通的道理,但夫子说积累余气成为闰月,那什么叫作气呢?请夫子启发我的愚昧,解除我的疑惑!

岐伯说:这是上帝所隐秘,而由先师传给我的。

黄帝道:希望讲给我听听。

岐伯说:五天叫一候,三候成为一个节气;六个节气为一时,四时为一年。治病就应顺从其当旺之气。五行气运相互承袭,都有主治之时;到了年终之日,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立四时,四时分布节气,如圆环一样没有开端,五日一候的推移,也是如此。所以说:不知道一年中当王之气的加临变化、节气的盛衰、虚实产生的原因,就不能当医生。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258]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平气何[259]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260]经有也。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其气命其藏。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261][262]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263]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注释[258]五气更立:木、火、土、金、水五运之气更替主时。[259]无过:没有太过不及。[260]经:指古医经。[261]未至而至:前一“至”指时令,后一“至”指气候。“未至而至”,就是未到其时令而有其气候。[262]气淫:气太过。[263]邪僻:不正之气。

译文

黄帝道:五运的起始,循环往复,像圆环一样没有开端,那么它的太过和不及如何呢?

岐伯说:五行运气,更迭主时,各有其所胜,所以实虚的变化,这是正常的事情。

黄帝问:平气是怎样的?

岐伯说:没有太过,也没有不及。

黄帝道:太过和不及的情况怎样?

岐伯说:经书里有记载。

黄帝问:什么叫作所胜?

岐伯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是五行之气以时相胜的情况,而人的五脏就是根据这五行之气来命名的。

黄帝说:怎样可以知道它们的所胜呢?

岐伯说:推求脏气到来的时间,都以立春前为标准。如果时令未到而相应的脏气先到,就称为太过。太过就侵犯原来自己所不胜的气,而凌侮它所能胜的气,这叫气淫。如果时令已到而相应的脏气不到,就称为不及。不及则己所胜之气因无制约就要妄行,所生之气也因无所养而要受病,所不胜之气也来相迫,这叫气迫。所谓求其至,就是在脏气来到的时候,谨慎地观察与其相应的时令,看脏气是否与时令相合。假如脏气与时令不合,并且与五行之间的对应关系无从分辨,那就表明内里邪僻之气已经生成,这样,就连医生也无能为力了。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译文

黄帝问道:五行气运有不相承袭的情况吗?

岐伯回答说:自然界的气运不能没有规律。气运失其承袭,就是反常。反常就要变而为害。

黄帝道:反常变而为害又怎样呢?

岐伯说:这会使人发生疾病。如属所胜,患病就轻;如属所不胜,患病就重。假若这个时候再感受了邪气,就会死亡。也就是说,五行气运的反常,在不当克我的时候,病比较轻,而在正值克我的时候,病就重了。[264]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265]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266]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267]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注释[264]正:确定,定正。[265]大神灵问:所提问题是涉及天地阴阳、变化莫测、微妙难穷的大问题。[266]天食(sì)人以五气:天供给人们五脏之气。[267]气和:五脏之气协调正常。生:生化机能。

译文

黄帝道:说得好!我听说天地之气化合而成形体,又根据不同的形态变化来确定万物的名称,那么天地的气运和阴阳的变化,对于万物所起的作用,哪个大哪个小,可以听听吗?

岐伯说:你问得很详细啊!天很广阔,不容易测度,地很博大,也难以测量,不过既然你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那么我就说说其中的道理吧。草有五种不同的颜色,这五色的变化,是看不尽的;草有五种不同的气味,这五味的美妙也是不能穷尽的。人的嗜欲不同,对于色味,是各有其不同嗜好的。天供给人们五气,地供给人们五味。五气由鼻吸入,贮藏在心肺,能使面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由口进入,藏在肠胃里,所藏的五味,来供养五脏之气。五气和化,就有生机,再加上津液的作用,神气就会旺盛起来。赏析与点评人的生命源于天地之气,天之五气泛指四时周期变化制约下的阳光、雨露,具体释为四时主气;地之气泛指饮食、水谷等。天地之气相互作用,生成人类,所以,大自然为人类生存及生命演化提供适宜环境与物质基础。天地的五气、五味由人体受纳,经脏腑气化而生精血津液等生理物质,在此基础上,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随即产生,体现了《黄帝内经》的生命观。[268]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269]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270]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271]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注释[268]藏象:人体内脏机能活动表现于外的征象。[269]魄:人体的精神活动之一,表现为感觉和动作。[270]蛰:虫类伏藏于土中。这里有闭藏的意思。[271]罢(pí)极:即四极、四肢。肝华在爪,充在筋,以生血气,所以为四肢(罢极)之本。

译文

黄帝问道:人体内脏与其外在表现的关系如何?

岐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智慧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面部,其功用是充实血脉,是阳中之太阳,与夏气相应。肺是气的根本,是藏魄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皮毛,其功用是充实肌表,是阳中之太阴,与秋气相应。肾是真阴真阳蛰藏的地方,是封藏的根本,精气储藏的所在;其荣华表现于头发,其功用是充实骨髓,是阴中之太阴,与冬气相应。肝是四肢的根本,藏魂的所在;其荣华表现在指甲,其功用是充实筋力,可以生养血气,其味酸,其色苍青,是阴中之少阳,与春气相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水谷所藏的根本,是营气所生的地方,叫作器,能排泄水谷的糟粕,转化五味而主吸收、排泄。其荣华表现在口唇四周,其功用是充实肌肉,其味甘,其颜色是黄。这些脏器都属于至阴一类,与长夏土气相应。以上十一脏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的功能正常。赏析与点评本节强调了胆在十二脏腑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据李东垣之说,胆主少阳春生之气,一年四季中只有春气能正常地生发,其他季节才能正常地变迁,在人体也是如此,只有主生发的胆功能正常,其他脏腑才能正常发挥其功能活动,因此说“十一藏取决于胆”。也有人认为“十一”为“土”字之误,即本句应为“土藏取决于胆”,决乃疏通之意。所谓“土藏”,即通于土气的脾及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主饮食物消化吸收的器官。这些脏腑的功能有赖于胆气疏泄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五藏别论篇

本篇导读“五藏”指包括奇恒之腑在内的脏腑的总称;“别论”指别有所论,与一般论法不同。本篇从“藏”和“写”两方面论述了脏腑的不同功能特点,因为这种论述方法,与其他各篇的论述方法有所不同,是对脏腑理论的补充,故以此名篇。

本篇首先论述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功能活动特点及其区别,并阐释脏腑藏泻功能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之后从胃气与五脏六腑关系入手,阐发寸口脉之所以能诊察脏腑病变的原理以及上察鼻窍﹑下察魄门﹑中察气口在诊断疾病中的意义。[272]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273]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274]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写,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275]象天,故写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276]久留,输写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注释[272]方士:这里指医生。[273]女子胞:即子宫。[274]奇恒之府:异于一般的腑,其形态似腑而功能似脏。[275]传化之府:指五腑,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276]魄门:即肛门。

译文

黄帝问道:我从方士那儿听说,有的把脑髓叫作脏,有的把肠和胃叫作脏,但又有把肠胃叫作腑的。他们的意见不同,却都自以为是,我不知到底谁说得正确,希望听你讲一下。

岐伯回答说: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这六者,是感受地气而生的,都能藏精血,像地之厚能盛载万物那样。它们的作用,是藏精气以濡养机体而不泄于体外,这叫作‘奇恒之腑’。像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者,是感受天气而生的,它们的作用,像天之健运不息一样,所以是泻而不藏,它们受纳五脏的浊气,叫作传化之腑。它们受纳水谷浊气以后,不能久停体内,经过分化,要把精华和糟粕分别输送和排出。魄门也属于五脏。它的作用是使糟粕不能长久留存在体内。五脏是藏精而不泻的,所以虽常常充满,却不像肠胃那样,被水谷所充实。六腑是要把食物消化、吸收、输泻出去,所以虽常常是充实的,却不能像五脏那样被精气充满。水谷入口以后,胃里虽实,肠子却是空的;等到食物下去,肠中就会充实,而胃里又空了,所以说是实而不满、满而不实的。赏析与点评脏腑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其区别在于五脏与奇恒之腑藏而不泻,具有满而不实的特点。六腑是泻而不藏,具有实而不满的特点。脏腑藏泻联系非常密切,五脏所藏精气,是全身营养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六腑转化水谷,“写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是五脏藏精气的基础。魄门即肛门,是大肠的下口,其功能是排泄水谷糟粕,即参与六腑传化;亦与五脏有密切关系。魄门的启闭要依赖于心神的主宰、肝气的条达、脾气的升提、肺气的宣降、肾气的固摄,方能不失常度。而魄门功能正常,又对内脏的气机升降有重要影响。[277]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278],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注释[277]气口:诊脉部位,即掌后桡动脉部位。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的脉气在此表现最为明显,故称气口,也叫“脉口”、“寸口”。[278]下:指大小便。

译文

黄帝问道:诊察气口之脉,为什么能够知道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呢?

岐伯说:胃是水谷之海,六腑的源泉。凡是五味入口后,都存留在胃里,经过脾的运化,产生精华物质来营养脏腑血气。气口属于手太阴肺经,而肺经主朝百脉,所以五脏六腑之气,都来源于胃,而其变化则表现在气口脉上。五气入鼻,进入肺里,肺开窍于鼻,而肺一有病,鼻的功能也就差了。凡是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要问明病人的二便,辨清脉象,观察他的情志以及病证如何。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译文

如果病人为鬼神迷信所束缚,就无须向他说明深奥的医学理论;如果病人厌恶针石,就无须向他说明针石技巧;如果病人不同意治疗,病一定治不好,即使治疗也不会有效果。

异法方宜论篇

本篇导读“异法”即不同的治疗方法;“方宜”指地方环境不同,其治各有所宜。本篇讨论了自然环境不同,人们的生活条件、风俗习惯也各有所异,居住不同地方的人在体质上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在发病方面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疗上必须因地制宜,各有所异。故以此名篇。

本篇讨论了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环境和生活习俗,使人的体质各不相同,在发病上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强调了医生要根据地土方宜而施治,创立了砭石、毒药、九针、导引按摩等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特别指出,医生必须综合掌握运用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才能做到治疗各得所宜,才称得上“知治之大体”。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279][280]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281][282]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踈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注释[279]地势:指地势高低、气候燥湿等因素。[280]始生:开始生发。取法春生之气。[281]热中:热邪滞留在肠胃里。因鱼性属火,多食使人积热于中,而痈发于外。[282]盐者胜血:盐味咸,咸能入血,少则养,过则害,多食则伤血。

译文

黄帝问道:医生治病,一样的病,而治法不同,但都痊愈了,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答说:这是地理因素造成的。东方地区,气候像生发的春气,是出产鱼和盐的地方。由于靠近海边,当地居民,喜欢吃鱼和盐这类东西,习惯于他们居住的地方,觉得吃得好。但是鱼性热,吃多了,使人肠胃内热;盐吃多了,会伤血。所以当地的百姓,大都皮肤色黑,肌理疏松,多生痈疡一类的病。在治疗上,适合用砭石,所以砭石疗法,来自东方。赏析与点评本段论述了因地制宜的治疗思想。由于地理环境水土气候、生活习俗的影响,不同地域的居民,各有其生理特点,因而在疾病的发生和病理变化上也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所以必须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五方居民之病。[283][284]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285][286]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287]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288]药者,亦从西方来。注释[283]沙石:即流沙,今称沙漠。[284]收引:收敛引急,秋天的气象。[285]陵居:依山而居。[286]褐荐:用兽毛或麻布为衣、细草为席。[287]华食:指吃鲜美酥酪、肉类食物。[288]毒药:泛指治病的药物。

译文

西方地区,出产金玉,是沙漠地带,气候像收敛的秋季。那里的百姓都是依山而居,多风沙,水土性质刚强。当地居民不穿丝绵,多使用兽毛或麻布和草席以御风寒。喜欢吃肥美、容易使人发胖的食物,所以外邪不易犯害他们的躯体,他们的疾病是由饮食、情志造成的,容易生内脏疾病。治疗上,就需用药物,所以药物疗法,来自西方。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289][290][291]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注释[289]乐野处:乐于野外居住,即游牧生活。[290]藏寒生满病:内脏受寒,而发生胀满等疾病。[291]灸焫(ruò):一种治疗方法,即用艾灼烧皮肤以祛寒邪。

译文

北方地区,气候像闭藏的冬季。地势高,人们住在山上,周围是寒风凛冽冰冻的大地。当地居民习惯于游牧生活,吃牛羊乳汁。这样,内脏就会受寒,容易生发胀满病。治疗上,应该使用灸焫,所以灸焫疗法,来自北方。[292][293]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294][295]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296][297][298]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注释[292]长养:南方的气候水土,适宜生长养育万物。[293]地下:地势低洼。[294]水土弱:水土卑湿。[295]胕:即“腐”。经过发酵腐熟的食物。[296]致理:肌肤密致。[297]挛痹:筋脉拘挛,麻木不仁。[298]微针:小针。

译文

南方地区,气候类似于长养万物的夏季,是阳气盛大的地方。地势低洼,水土卑湿,雾露聚集多。当地百姓喜欢吃酸类和腐臭的食品,所以当地人的皮肤致密色红,容易发生拘挛湿痹等病。治疗上,应该使用微针,所以微针疗法,来自南方。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299][300]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注释[299]食杂:所食之物繁多。[300]导引按:古代保健和治病的方法,类似于气功和按摩。

译文

中央地区,地势平坦多湿,是自然界物种和数量最为丰富的地方。那里食物的种类很多,人们不感觉烦劳,多发生痿厥寒热等病。在治疗上,应该使用导引按的方法,所以导引按疗法,来自中央地区。[301]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302]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注释[301]杂合以治:综合各种疗法,用以治病。[302]得病之情:能够了解病情。

译文

高明的医生综合各种疗法,针对病情,采取恰当的治疗,所以疗法尽管不同,疾病却都能痊愈,这是由于了解病情,掌握了治病根本方法的原因啊!赏析与点评此篇一是要求医生根据天时、地利、生活习惯、体质等不同情况使用不同治法,即个体化治疗法则;二是倡导各种治法和治疗措施的配合应用,如药物与食疗相配合、针刺与汤液相配合、针砭与药物及灸法相配合等。

移精变气论篇

本篇导读“移精变气”即运用某种疗法,转变病人的精神,改变其气血紊乱的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篇首从“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谈起,故以此名篇。“移精变气”所强调的是精神意识对于生理机能的重要影响,即中医心对身的调控作用。本篇介绍了移精变气疗法的适应症,提出祝由疗法,并论述了色诊、脉诊的重要性,特别强调问诊在临床中的意义。[303]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304]。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305]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惔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注释[303]惟其移精变气:通过思想意识调控来改善精气的活动状态。[304]祝由:通过祝说病人疾病原由等语言的开导、劝慰,来改变病人的精神状态,达到治疗某种疾病的一种疗法。[305]伸官:求取做官。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古时治病,只是转变病人的思想精神,用祝由的方法就可以治愈。现在治病,用药物从内治,用针石从外治,结果还是有好有不好的,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答说:古时候,人们穴居野外,周围都是禽兽,靠活动来驱寒,住在阴凉地方来避暑。在内心没有爱慕的累赘,在外没有奔走求取官宦的形役。这是恬惔的时代,外邪不易侵犯人体。因此既不需要毒药治其内,也不需要针石治其外。只需要改变精神状态,断绝病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