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在身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2:41:02

点击下载

作者:沈禄政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学在身边

经济学在身边试读:

前言

经济学总是让人望而却步,有太多的数学公式和太多的逻辑推演。如果没有掌握较强的数学工具,期望能对经济学有个透彻的理解怕是不易。同时,经济学又是日常生活中能随时接触到的知识,人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由此,笔者想到,是不是抛开数学,抛开公式,抛开理论推演,我们会更能理解经济学的内核,更能领略经济学本身的魅力。本书以A大学的一个新生叶知秋身边的日常事务为引子,引出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寻常可见的、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有趣话题和经济学经典故事进行了深入浅出、充满智慧与趣味的剖析。如果读者能从中了解到需求与供给的关系,知道市场调节的逻辑,明白理性人如何考虑边际量这些粗浅的经济学原理,本书便发挥了最大的效用。第1章我们都是理性经济人1.1 始终面临权衡取舍“各位乘客,欢迎来到首都北京。飞机就要降落,现在机场的气温是摄氏34度。”

叶知秋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北京,终于到了。到了一个梦想的地方,并没有太多的激动,激情已经从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最高点慢慢回落了。即将到达的A大学是他无意识选择的结果,记得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叶知秋的首选是北京理工大学,专业是信息工程和计算机。本来高考分数已经超过北京理工大学提档分数线,但因为在专业志愿中不愿意接受调剂,意外地进入了A大学,还选择了一个随意填写的专业——环境工程。这是叶知秋自己的选择,即使他并不十分情愿。这就是生活,充满意外,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取舍。

正如俗语所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做决策需要在一个目标和另一个目标之间仔细权衡(一物换一物,等价交换)。叶知秋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面临着报考北京理工大学和A大学的权衡,他必须在环境工程和信息工程之间进行取舍。选择了环境工程,就必须舍弃生物工程、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习机会。

之所以要进行权衡取舍,根本原因就是资源稀缺。人的欲望无限,只能将最重要的资源分配到能满足最高效用的地方。

例如,坐车的经历是每个人都会有的,由于北京城区比较大,每次外出都需要坐车,或者乘公交车或者打车,这其中就面临权衡取舍。等公交车需要等的时间可能很长,但是费用低;打车费用比较高,但是可以不用等。要么,打定主意等公交车等下去;要么,直接打车出发。否则,结果都不会是最优的。叶知秋外出通常是等公交车,可是经常等了很久,才来一班。苦等的时候他总是在想,早知道这样,一开始打车就好了,不用浪费这么多时间。可是,他已经等了那么久,公交车可能马上就会到,再打车的话,不仅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金钱。所以,他还是会继续等下去。在进行权衡取舍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决断的力量,如果不能即刻决断,机会就有可能错失,甚至连选择的可能性都消失了。

田忌赛马大家都知道。田忌是齐国的大将。有一次,他与齐威王约定赛马。当时,人们通常都是把马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一一较量。可是,齐威王每一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好,所以比了几次,田忌都输给了齐威王。后来,一旁的孙膑给他出了个主意,即“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意思是说,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这样必定能够在三局中两次取胜。田忌按照这个策略果然取得三局两胜,赢了齐威王。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件事情的输赢、得失,关键在于决策人有没有权衡的能力和取舍的魄力。冷静地权衡事物的利弊得失,才能收获更多的利益。如果怕自己的下等马白白输给对手的上等马,而去用自己劣势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硬拼,那么,即使有可能保住一匹下等马,但失去的将是整场比赛。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就要学会权衡。有权衡,则必定就会有取舍。这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资源(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源内涵非常广泛,包括金钱、身体健康、时间等)永远是有限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因此,人们必须做出权衡取舍,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权衡取舍的情况随处可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吃中餐还是西餐,听音乐会还是看电影,开车还是打车。

婚恋也是如此。在詹姆斯·汉斯林的《社会学》中关于“科层”的论述中也提到了类似问题,书中说人会更多地和同科层的人交往以及婚恋。春秋时期,郑庄公的世子忽就拒绝了齐僖公将女儿文姜许配给他的提婚。“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虽然文姜长得沉鱼落雁,但齐强郑弱,门户不当对。

大多数的婚恋都是相互选择的结果。这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权衡取舍做出的最适合的选择。实际上,能有可选择的人是幸福的。

叶知秋直到大学毕业几年后才发觉,自己在学生时代最宝贵的资源——时间,缺乏合理的配置。他把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配置到了无所事事、睡觉、玩游戏和其他丝毫不重要的事情上。这可能也是每个进入大学的学生都要面临的问题。学生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经济学,可以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学习心理学,也可以把时间分配在这两个学科上。把某一小时用于学习一门课时,就必须放弃本来可以学习另一门课的一小时。而且,用于学习一门课的每一小时,都要放弃本来可以用于睡眠、运动、玩游戏、看电视或打工赚零花钱的时间。

在大学中勤工俭学获得的收入,可以购买食物、衣服或者去旅游,也可以储蓄、投资。当选择把额外的1元钱用于上述用途中的一种时,在某种其他用途上就要少花1元钱。

不仅仅个人会面临上课还是睡觉,自习还是打牌,买衣服还是买书,休息还是工作等不同选择的取舍,任何一家企业也会面临各种选择,必须权衡取舍,做出有利的决策。企业权衡取舍的关键就是在效率和公平之间获取平衡。

企业在每个区域如何分配资源(利益、市场、产品、人员等),选择总是令管理者们面临两难的境地,企业的生存、发展,始终贯穿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环节之中,而其中的关键在于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公平和效率的先后次序又涉及企业经营管理中更为深刻和重要的一个问题,即价值判断。

效率,即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尽可能得到最多。

公平,即在社会成员间公正地分配经济利益。

有关效率和公平,有一个著名的比喻。效率就是如何做饼(尽可能将饼做大),公平就是如何分饼(尽可能公平地分配),这两者常常会产生冲突。太过注重公平往往会发现饼变小了,太过注重效率会有很多人分不到饼。

竞争市场能够带来效率,公平与效率常常存在某种替代关系,为得到更多公平,往往要牺牲一部分效率,反之亦然。以最小的公平损失来换取尽可能多的效率和以最小的效率损失来争取最大可能的公平是企业管理不懈追求的目标。

政府的政策也是如此。例如,个人所得税要求经济上成功的人士对政府给予比其他人更多的贡献与支持。虽然这些政策对实现更大的公平有好处,但它以降低效率为代价。当政府把富人的收入再分配给穷人时,就减少了对辛勤工作的奖励。结果,人们工作少了,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也少了。换句话说,当政府想要把经济蛋糕切分为更均等的小块时,这块蛋糕本身也就变小了。

在现代社会,同样重要的是清洁的环境和高回报之间的权衡取舍。要求企业减少污染的法律增加了生产产品与劳务的成本。由于成本提高了,这些企业赚的利润少了,支付的工资低了,收取的价格高了,或者结果是这三种结果的某种结合。因此,尽管污染管制给予我们的好处是更清洁的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水平的提高,但其代价是企业所有者、工人和消费者的回报减少了。从总体上看,经济在持续发展,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对清洁环境的要求就变得尤为重要。

同样,当人们组成社会时,也面临着各种不同的权衡取舍。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把更多的钱用于国防,以保卫国家的边境免受外国入侵(大炮)时,能用于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消费品(黄油)就少了。

认识到生活中的权衡取舍非常重要。只有了解了自己面临的选择,才能做出良好的决策。1.2 上大学的成本

和叶知秋同行的还有一个伙伴叫木贝申,两人来自同一所高中,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这么远的地方。在买飞机票的时候,两人得知凭录取通知书能以6折的价格购买机票时兴奋不已。然而,两人在候机大厅知道有人买到了价格极低的特价机票,甚至远低于他们的学生票的时候,又一直抱怨不停,并武断地认为航空公司一定是亏本了。一年后,叶知秋才清楚地了解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区别。

平均成本,总成本与产量的比值。

边际成本,多生产一单位产出时总成本的变化量,它是多生产一单位产出额外增加的成本。

假定一架100座的飞机从厦门到北京的总成本为10万元,包括燃油费用、人工成本、停机花费、维修保养等所有相关的费用,那么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为1 000元。航空公司每张机票售价必须高于1 000元,才能确保不亏本,而且需要100个座位全部卖出。当这架飞机确定从厦门飞往北京的时候,10万元的总支出已经确定。此时,每增加一名乘客,航空公司所要支付的边际成本就非常少,仅仅是这名乘客在飞机上的一顿航空餐和极小的服务成本,边际成本只有十几元。因此,作为航空公司,如果在飞机起飞前还存在空位,只要有乘客愿意支付高于边际成本的费用,它就愿意为乘客提供一张机票。

很明显,边际成本可以和平均成本大不相同。指导航空公司定打折票价的不是平均成本,而是边际成本。飞机票应该卖贵点?还是应该卖便宜点?边际成本是行为的结果,也应该是行为的指南。

九月中旬,三伏早已过去,可夏暑还像刚离职的官员依旧发挥着余热,时刻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存在。叶知秋和木贝申随着人流走出机场,刚出大厅好几个中年大叔轰的一下围上,仿佛接机的粉丝,又好像多年不见的老友,热情比气温还高。“到哪儿?到哪儿?坐我的车!”“车就在这儿……”

两人茫然地上了辆车,“师傅,到A大学,航天桥那儿。”

路途的劳顿加上汽车的颠簸使叶知秋哇的一下把中午饭全交了出来。幸好他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况,下飞机时就预备了纸袋,才不至于令司机为难。木贝申忙着找水、拿纸。“你可真行,一到北京就缴了械。没事吧?漱漱口,擦擦嘴。”

叶知秋抬头笑了笑,“刚到北京总得送一些见面礼的。”刚说完又哇的一下加重了“礼物”的分量。“航天桥都绕了一圈了,A大学在哪?我第一次听说这所大学。”“我们也不太清楚。对了,师傅,原工学院。怎么工学院也没听过,您不是刚开出租车吧?”“我开出租车快九年了。我们再往前看看吧!”

三十分钟后,目的地终于到了。站在校门口,对面是一条悠长的林荫道,静谧而富有内涵,跟叶知秋心中想象的高校别无二致,文化积淀、学术氛围让它清幽不群。林荫道的后面该是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想到这,刚刚晕车的不快已不复存在,叶知秋眨了眨眼,“终于修成正果,得道‘西天’了!”“恭喜,恭喜!”“彼此,彼此。”

匆匆办完手续,二人就各自去了宿舍,叶知秋分到了4号楼129。楼道窄小而黑暗,进门一看,宿舍其他人已经各就各位了。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兴奋和友善。“嘿,哥们儿,就你来得最晚了。我叫王羽,怎么称呼?”一个100千克的娃娃脸伸出了手。“叶知秋,福建的,请多指教!”叶知秋一一握了手。学校真是个小社会,光宿舍就有来自北京、江苏、浙江、黑龙江、福建5个省市的同学,大家一齐聚集到这个13平方米的地方。“俺们那儿今年考生考得都不错,到外地上学的不少,就这学校在俺们那儿算一般的,这次俺考得不好,俺认了!”李强洪亮的声音充斥了整个宿舍。“运气,走运了,真没想到。考完就没底,以为要I大学,没想到400多分上了A大学,真走运!”二号床的刘朝一脸的喜兴。“还真别说,北京就这点好,这分儿在我们那儿连学都上不了。”郝亮侧了侧身,“今天进门一看到你,我就知道你是北京人。嘿,刘朝,你原来是哪个学校的?”“二十二中。”“二十二中,听说好像不错的。”戴着小眼镜来自江苏的左昌哲一脸的稚气,“考完后我的许多同学都拿到入学通知书了,就我没有,想发火,又担心,后来拿到了才痛快玩了一通!”

屋子里充满了好奇和快乐,还有对未来的憧憬,任何一个话题都能引起所有人的共鸣。这夜安详而又平和,叶知秋觉得自己快要融入这个新地方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非常乐于上大学,虽然上大学的成本很高。

某种东西的成本指的是要得到它需要放弃的其他东西。

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有两种。一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即会计成本;另一种是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所有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利用这个定义可计算出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上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按照现行价格标准,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这三项费用之和是10万元。机会成本是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利用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价值为机会成本,也称为选择成本。大学生如果不上学,会找份工作,按照现行劳动力价格标准假如也是10万元,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也是10万元。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20万元。

上大学的成本如此之高,可是人们还都希望能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中收益的最大化原则。我们可以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假定不上大学,18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是5万元,共210万元。上大学,22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38年,平均每年收入是10万元,共380万元,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20万元,剩下360万元。与不上大学的收入比较,上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150万元。这还没考虑高学历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他效应。虽然大学生越来越多,但从总体上看,较好大学的毕业生收入依旧能位于同年龄段人的中位值以上。

但对一些有特殊技能或机遇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一个有足球天赋的高中生,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联赛,每年可收入200万元人民币。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元人民币。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赋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对于他们就是正确的。对他们而言,上大学的机会成本非常高,这就是有些演员、模特、球员、歌手的受教育水平不是特别高的原因。

实际上,机会成本是因选择一件东西而放弃的其他所有东西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在只有40元钱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用这40元去理发,或者买点吃的,或者买本书,或者看场电影,或者去买张彩票……

钱是有限的,最多只有40元。别无他法,只能在其中选择一项。假设在权衡利弊之后,你选择了买书,那么你所放弃的权利包括:理发,买吃的,看电影,买彩票……而在放弃的这些选项中,如果你认为理发是最有价值的,那么选择买书这件事的机会成本就是理发所能带给你的价值。

一个学生毕业后同时收到了联想和华为两个公司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应聘者选择联想的机会成本就是在华为的工作,如果选择去华为工作,那么机会成本就是在联想的工作。1.3 比较优势让他考上大学

叶知秋所在的宿舍4-129,总共有8个同学,三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江苏,一个来自浙江,两个来自黑龙江,还有叶知秋自己来自福建。同一所学校,同样是环境工程专业,都是经过题目一致的全国统考,按道理说,入校学生的分数应该也是接近的。可事实上,在一个8个人的宿舍内,入学成绩相差高达200多分,这是在总分只有750分的前提下。

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

北京的刘朝400多分就能进入A大学,来自浙江的胡光入校成绩却超过600分。很显然,这不是由录取的弹性机制决定的,而是由地域的比较优势决定的。北京是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文化正是北京的比较优势之一,这一点从北京地区拥有75所非民办大专院校就能看出来。比较优势源于北京对教育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与外地的巨大差别,造成了比较优势的产生,而且这种资源的占有是全国性的。这其中折射的不仅仅是精英阶层力量的强大,也体现了现有教育制度的倾斜性。

比较优势又称为相对优势。比较优势原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这一原理表明,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国际化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的双方在经济上均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生产领域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自己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比较优势的产生正是源于各生产单位对资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况的差异。而比较优势的差异直接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即“社会分工”)和贸易的产生。这种专业化的结果是,当每个人都能够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时,生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率,从而整个社会可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与其整体经济福利便会有所增加。专业化所带来的总产量增量,就是贸易的好处。那么,贸易的进行,也就由此变得顺理成章。同时,更多可分享的总产量本身,同样促进专业化决策的发展。

比较优势最主要体现在地区与国家之间,假设在中国生产10 000件衬衫的机会成本(各种生产要素的消耗)相当于生产1台汽车的成本,而在美国生产10 000件衬衫的机会成本相当于生产2台汽车的成本,那么我们就说在中国生产衬衫有比较优势。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在美国生产汽车有比较优势,因为在美国生产汽车的机会成本(每台5 000件衬衫)低于中国。实际也是如此,中国劳动力数量庞大而且价格低廉,这确实是发展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所以我们的规模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非常迅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都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正在做的就是产业转型,因为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不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是我们的比较优势了。

比较优势不仅仅存在于地区之间,在个体之间也存在比较优势。例如,一个学历低的职专毕业生与一个大学毕业生相比,他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实用技能,二是用人成本,三是期望值,四是稳定性。

在实用技能方面,毫无疑问,低学历的高职高专学生要胜人一筹,他们在校期间就有大量的动手机会和实践机会。而高校的高学历学生,有些有很强的“书呆子气”,他们可能适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但如果到一些公司里去,动手实践能力明显弱于低学历学生。

在用人成本方面,很显然,低学历者相对于高学历者有优势。一般来讲,低学历的人,在用人单位里起薪较低,按照现行的工资制度,很多用人单位是根据学历高低给予员工不同的起薪的,研究生是一个起薪,本科生是一个起新,专科生是一个起新。起薪低,也就意味着用人成本相对较低。如果两个应聘者按公司的测评体系评测下来,分数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综合能力和素质相差无几,公司宁愿要低学历的学生,而不愿意要高学历的学生。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低学历的员工用人成本低。第二个原因是,如果高学历的学生没有比低学历的学生更优秀,就证明他的学习能力没有低学历学生的学习能力强,或者没有低学历学生付出的更多。

在期望值方面,低学历人才,相对来说,对自己未来的期望更加务实,往往能勤恳地做一些不起眼的工作,而不会产生多少怨言,也很少动辄就产生另谋高就的念头。这样一种务实的期望,显然更加适合用人单位的发展需要。这也是低学历人才具备的比较优势之一。

在稳定性方面,与期望值对应的就是稳定性。对未来期望值高的人才,往往稳定性不强,而如果期望值不是特别高,不那么挑三拣四,就具有比较强的稳定性。高学历者能力强,能动性大,相对而言,就不太稳定。低学历的学生一般都比较安于现状。

实际上,比较优势是可以量化的。叶知秋所在的宿舍中,他写文章的能力较强,1小时就能写出一篇5 000字的文章,但是他的打字速度较慢,把这5 000字的文章打出来需要花费2小时的时间。另外一个同学刘朝2小时才能写出5 000字的文章,但是他电脑输入只需要1小时。这种情况就是各自具有相对优势,叶知秋写文章更有优势,而刘朝打字更有优势。在不同的情况下完成写文章和打字的时间花费如表1-1所示。表1-1 叶知秋和刘朝在各自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可以看出如果是由叶知秋一个人完成的话,完成两个工作需要花费3小时;如果由刘朝一个人完成的话同样需要3小时;如果是刘朝写文章而叶知秋打字的话,完成所有工作需要花费4小时;只有叶知秋写文章而刘朝打字才能获得最高效益,花费时间最少,只有2小时。

还有一种情况,叶知秋写文章需要花费1小时,打字也需要花费1小时。而刘朝写文章需要花费2小时,打字需要花费1.5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叶知秋具有绝对优势,完成全部工作的时间花费如表1-2所示。表1-2 叶秋知和刘朝在叶秋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完成工作所花费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叶知秋写文章和打字都具有绝对优势,在写文章方面叶知秋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他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较低。刘朝在打字方面比写文章具有比较优势。如果必须两个人进行组合的话,只能选择叶知秋写文章而刘朝打字,才能创造最大的效能。1.4 上课的边际效用递减

开学的前一个月,叶知秋和宿舍中的每个同学都非常乐于上课,每节课都会准时到堂。上课对他们而言是与高中完全不同的体验,不再有压人的家庭作业,上课的氛围更好、互动性更强,而且每个同学都是新生,很有新鲜感。但渐渐地,开始有一个同学迟到,有两个迟到,有人逃一节课,有人逃半天课,有人逃一天课。逃课高峰期,一堂不太重要的课程会出现有一半学生逃课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上课的边际效用降低了。

1854年,德国经济学家H·H·戈森提出满足人类需求的三条定理。①欲望或效用递减定理,即随着物品占有量的增加,人的欲望或物品的效用递减。②边际效用相等定理,即在物品有限的条件下,为使人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感,务必将这些物品在各种欲望间作适当分配,使人的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③在原有欲望已被满足的条件下,要取得更多享受量,只有发现新的享受或扩充旧的享受。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根据边际效用价值论,价值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起源于效用,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人对物品的欲望会随欲望的不断满足而递减。如果物品数量无限,欲望可以得到完全满足,欲望强度就会递减到零。但数量无限的物品只限于空气、阳光等少数几种,其他绝大部分物品的数量是有限的。在供给有限的条件下,人们不得不在欲望达到饱和前的某一点放弃对它的满足。为取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感,应把数量有限的物品在各种欲望间做适当分配,使各种欲望被满足的程度相等。这样,各种欲望都要在达到完全满足之前某一点停止下来。这个停止点上的欲望必然是一系列递减的欲望中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欲望,处于被满足与不被满足的边缘,这就是边际欲望。物品满足边际欲望的能力就是物品的边际效用。由于这个边际效用最能显示物品价值量的变动,即随物品数量增减而发生相反方向的价值变动,所以,边际效用可以作为价值尺度。

有个故事。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细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总效用是消费一定量的某物品与劳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某种物品的消费量增加每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我们就从罗斯福总统让记者吃面包说起。假定,记者消费1个面包的总效用是10效用单位,2个面包的总效用为1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吃完3个面包总效用还为18个效用单位。记者消费1个面包的边际效用是10效用单位,第2个面包是边际效用为8个效用单位,如果记者再吃第3个面包边际效用为0个效用单位。这几个数字说明记者随着消费面包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为什么记者不再吃第3个面包?因为再吃不会增加效用。再比如,水是非常宝贵的,没有水,人们就会死亡,但是当你连续喝了超过你能饮用的量时,多余的水就没有什么用途了,再喝边际价值几乎为零,或是在零以下。很多人的生活富裕了,会体验到“天天吃着山珍海味也吃不出当年家常菜的香味”。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同样,开学的第一天上课对学生而言边际效用最大,而后由于上课的内容、讲师的授课方式、上课的形态等缺乏更多的新鲜感,上课对于学生而言边际效用在不断减少。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给经营者的启示

消费者购买物品是为了效用最大化。物品的效用越大,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金额越高。根据效用理论,企业在决定生产什么时首先要考虑商品能给消费者带来多大效用。

企业要使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卖出去,而且能卖高价,就要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满足消费者的偏好。一个企业要成功,不仅要了解当前的消费时尚,还要善于发现未来的消费时尚。这样才能从消费时尚中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及变动,并及时开发出能满足这种偏好的产品。同时,消费时尚也受广告影响。一次成功的传播会引导出一种新的消费时尚,左右消费者的偏好。所以说,企业营销行为始于传播,只是形态上存在广告、软文、活动、网红推广等不同形式。

消费者连续消费一种产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如果企业一直只生产一种产品,它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就在递减,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金额就降低了。因此,企业要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产品,即使是同类产品,只要特色不同,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例如,同类服装做成不同式样,就成为不同产品,就不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如果产品完全相同,则会引起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不会多买。

再比如,有一个地方很好玩,是旅游的好地方。如果第一次去,就觉得很新奇,玩得很痛快,觉得收获也不小,但如果去的次数多了,就不觉得新奇好玩了。为什么我们会对身边经常看到的事物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呢?因为你看见它的次数多了,对它的注意力就减弱了,最后就目中无物,没有一点印象了。这其实也是你的注意力随着所见次数的增加而在衰减。

同理,每年都在受到各种评论的春节联欢晚会也是如此。晚会年复一年地办下来了,投入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先进,场面设计越来越宏大,节目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人们对春节联欢晚会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低了。原先在街头巷尾和茶余饭后的赞美之辞在有些地方变成了一片骂声,春节联欢晚会成了一道众口难调的大菜。实际上反复接受某种刺激,反应神经就会越来越迟钝。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让人欢呼雀跃,但举办次数多了,由于信息源拓展之后刺激反应弱化,尽管节目本身的质量在整体提升,但人们对晚会节目的感觉却越来越差了。1.5 劣币驱逐良币

大学周边生活设施一应俱全,超市、酒店、餐厅、银行、网吧等应有尽有。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也相对集中。在这些场所消费久了,叶知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每次找零收到的现金大多数是皱巴巴的,这可是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银行印新钞的速度非常快,在银行取款也常常拿到非常新的纸币。可是为什么不管超市还是网吧的找钱总是皱巴巴的旧钱?

慢慢地,叶知秋发现,这几乎是所有人的共性,我们通常会将钱包里比较旧的钱花出去,保留比较新的。超市收银员也有同样的习惯,找钱的时候先将旧一点钱找出去,结果就是虽然印了新钱,可是在市场上流通效率更高的还是皱巴巴的旧钱,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表现。

劣币驱逐良币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较差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

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所发现,故被称为“格雷欣法则”。

在16世纪英国,贵金属不能满足造币使用,必须在新铸造的货币之中加入其他金属成分,故当时市场上就有两种货币,一种是原先不含杂质的货币,另一种是被加入其他金属的货币。虽然两种货币在法律上价值相等,但人们却能对其加以区分,并且储存不含杂质的货币,将含杂质的货币拿去交易流通。因而市面上的良币就渐渐被储存下来而降低了流通性,市场上就只剩下劣币在流通。“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是诗人北岛《回答》的开头句。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曾经的盗版现象。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来看,盗版软件是“劣币”,正版软件是“良币”。对于某些消费者来说,正版软件的质量和售后服务都使其感受其“良”;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盗版软件以超低价格提供了几乎相当于正版软件的使用价值,即以单位货币衡量的盗版软件的效用要高于正版软件的效用。此时此刻,对于有些消费者来说,“劣币”名劣实良,其“理性”选择的结果是购买盗版软件而非正版软件。盗版软件因其市场需求量大而供给不断,正版软件却因其市场需求量小而门庭冷落,逐渐形成了盗版屡禁不止、“繁荣”于软件市场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譬如说,曾有一段时间,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秩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让人苦不堪言。再比如,我们可以把不讲诚信的人比喻成“劣币”,讲诚信的人比喻成“良币”。假设一个社会中不讲诚信的人能够获得巨大好处,而又不会受到什么处罚,那么讲诚信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劣币”就这样驱逐了“良币”。社会上假文凭泛滥的原因也在于此。假文凭不像真文凭那样需要花费无数的心血与才智才能取得,如果假文凭在求职中也能蒙混过关,即使被发现也不会被法律追究,那么有些人会宁愿要假文凭而不愿费力地追求真文凭。再比如,没有绩效考量的单位,无论水平高低、努力与否、业绩如何,所获得的待遇和奖励都一样,那么,年纪轻、能力强、水平高的员工就会另谋高就去了,剩下的则是老弱残兵、平庸之辈,工作敷衍了事。这也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表现。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有一个经典的案例。假设有一个二手车市场,里面的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一样,但质量有很大差别。卖主对自己车的质量了解得很清楚,而买主则无法知道车的质量。假设汽车的质量由好到坏分布比较均匀,质量最好的车价格为50万元,质量最差的0元。买方会愿意出多少钱买一辆他不清楚质量优劣的车呢?最正常的出价是选择中位数25万元。那么,卖方会怎么做呢?很明显,价格在25万元以上的“好车”的主人将不会在这个市场上出售他的车了。这样一来,就进入了恶性循环状态。当买车的人发现有一半的车退出市场后,他们就会判断剩下的都是中等质量以下的车了。于是,买方的出价就会降到15万元,车主对此的反应是再次将质量高于15万元的车退出市场。以此类推,市场上的“好车”数量将越来越少,最终导致这个二手车市场的瓦解。

为什么劣币能驱逐良币,严复译的《天演论》写得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请注意,是“适”者生存,而不是“优”或“良”者生存,“优”或“良”并不意味着“适”(实际上,情况恰恰相反)。为什么呢?我个人觉得这主要是良币自身的原因造成的。在“良币”的发展升华过程中,道德观念逐步根深蒂固,因而对自身的约束也与日俱增,“劣币”基本上没什么道德观念,因此可以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并利用“良币”坚持的道德来驱逐“良币”,导致“良币”在“劣币”面前束手无策。在经济社会中要杜绝“劣币驱逐良币”,需要依赖制度,而非依靠个人的自我约束。1.6 沉没成本是溅出的牛奶

叶知秋在大学的四年中常常为自己的行为后悔,逃课、不写作业、错过流星雨、恋爱不顺利、无意义的消费、醉酒等。这个过程中总会有大量的支出,或者是时间支出,或者是金钱支出。支出并不一定能带来好的回报,但无一例外,这些支出都无法再回收,因为这些支出是沉没成本。

已经发生的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sunk cost)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进行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支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买电影票的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当然有时候沉没成本只是价格的一部分。比方说你买了一辆自行车,过了几天低价在二手市场卖出。此时原价和你的卖出价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而且这种情况下,沉没成本随时间变化,你留着那辆自行车的时间越长,一般来说你的卖出价会越低(因为需要考虑折旧)。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付钱后你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你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应该不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了票,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到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作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考研过程中也会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在北京的每个热门大学旁边总会聚集着一群考研大军,有些人甚至连续考研超过6年。考研是需要付出很多的,而事情就是这样,你付出的越多,你就越想得到。当你没有得到的时候,也就越想卷土重来。很多大学生最初决定考研或许只是为了得个硕士文凭或者逃避就业的压力,但随着他们为了考研而付出的东西越来越多,考试的理由便不再那么简单了。考研已经不单单是一场考试,而成了一个符号、一种图腾,成了考生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引用一下台湾综艺主持人吴宗宪的一句话,“努力就会有结果,但不一定是好结果。”考研何尝不是如此呢?很多为了一场考试而几年没有享受过一个周末的人照样只能接受失败的结局。考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类化为赌博,并不是赌注越大就胜算越大。把考试当游戏的人在失败以后自然云淡风轻,但对于那些投入了太多精力的人来说,接受失败的结果无疑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因为他们压的筹码太多了。距分数线只差一分而与成功失之交臂的人实在太多了。要这些人心甘情愿接受失败,谈何容易。所以很多失败的人并不甘心,他们在经历痛苦之后发誓要卷土重来。

还有一些人在失败以后会这么想,我已经为了考研付出这么多了,买了这么多书,上了那么多辅导班,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就太可惜了。为了不浪费曾经付出的精力和金钱,一定要再考一次,一定不能浪费曾经为了考研而付出的一切。可是假如你去看电影,发现票忘带了,你应该重新买一张而不是回去找,因为你的一切前期准备都已经成了沉没成本,失去了价值。有些人为了不浪费一张20块钱的电影票而宁愿花50块钱回家去拿,不要吃惊,这种类似的行为确实存在。有些人为了不浪费曾经为考研而付出的努力而宁愿再浪费一年又一年的青春。既然曾经的努力已经成为了沉没成本,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每次考研失败以后都应该重新考虑自己是不是应该再一次考试,而不是去心疼曾经付出的努力,更不用担心浪费了几本考研辅导书。否则,沉没成本只会变得越来越多。

同样,恋爱过程中也会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以约会为例,一般男女约会的重要行程是吃饭。吃饭当然要埋单,这时,谁付账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因素了。所谓的社会习俗告诉我们,男方埋单天经地义,而且有可能会博取女方的好感,从而增加了恋爱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得出的结论却大不相同。

实际上,恋爱过程中也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问题,而且沉没成本甚至可以影响恋爱的结果。假设男女约会吃饭,花费是200元,如果一方埋单,那么投资200元,万一双方分手,这200元成本是无法收回的,因此属于沉没成本。不仅是金钱,男女双方付出的感情、时间都是沉没成本。这部分成本永远无法回收。所以如果只有单方面的付出,另一方面没有任何付过的话,这段关系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其实并不算非常稳固,双向的投入才有可能让这段关系更为牢固。

AA制是目前用来分担沉没成本的重要手段。它让约会的双方都有了沉没成本,各自都有投入,使得双方都会重视该恋爱关系。在恋爱过程中,沉没成本的存在,使得付出沉没成本的人能重视本次恋爱并推动恋爱关系朝着成熟和婚姻方向发展,或者会更直截了当地断绝这段关系。当然,任何事物总有其两面性,沉没成本的存在,其正面效应是男女恋爱关系严肃化,约束了双方转向其他投资的概率,其反面效应,则是使双方都不敢恋爱,因为害怕产生大量的沉没成本。

有一个老人特别喜欢漂亮的瓷器。有一天,他在市场上发现了一件漂亮的瓷器。买完后他把这个宝贝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兴高采烈地骑车回家。谁知由于瓷瓶绑得不牢靠,在途中咣当一声从自行车后座上滑落下来以后摔得粉碎。这位老人听到清脆的响声后居然连头也没回继续向前骑车。这时,路边有热心人对他大声喊道:“老人家,你的瓷瓶摔碎了!”老人仍然是头也没回地说:“摔碎了吗?听声音一定是摔得粉碎,无可挽回了!”不一会儿,老人家的背影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

沉没成本就是溅出的牛奶,不需要为他哭泣,更不要买个吸尘器试图回收它。1.7 激励是反应的原因

美丽女教师的课男生总会按时参与;如果按时交作业能获得期末考试加分,那所有人都会交;商店打折,购买的人就会多;球赛胜利的班级能获得全校的尊敬,全班的人都会为此全力以赴。这些都是个体或者团体的一般行为,其内在含义就是人们会对激励进行反应。

人的行为动机各种各样,包括宗教信仰、嫉妒、同情等。但是消费者和企业对经济激励的反应是始终如一的。这一点看起来很明显,但是却往往被忽略。例如,《华尔街日报》曾刊载过的一篇文章,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无法理解为什么在抢劫与日俱增的情况下,银行不采取措施提升安全保障能力。“FBI官员建议在银行大门外安排穿制服的武装保安,而且在营业窗口前安装被称为‘劫匪克星’的防弹塑料板。”但是令FBI官员吃惊的是,没有几家银行采纳他们的建议。该文还指出,安装防弹塑料板的成本为1万~2万美元,一个训练有素的银行保安年薪和福利为5万美元,而一次银行抢劫的平均损失仅为1 200美元。银行的经济激励是明显的,承受抢劫风险比采取额外安保措施成本更低。银行对抢劫的潜在威胁的反应可能令FBI感到吃惊,但是不会让经济学家吃惊。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个原则似乎每个人都能明白。如果你的老板宣布对于每月全勤的员工给予双倍薪水奖励的话,有人会迟到么?当你知道公司有这样的奖励机制,可能你会不惜一切代价以保证自己全勤。这就是你对激励所做出的反应,当然它不仅仅这么简单。如果你坐公共汽车去上班需要1小时,车费是5元的话,坐出租汽车只需要20分钟,而车费是20元,你现在的选择是坐公共汽车上下班。但是如果公交公司进行了某种“激励”,将票价提升了一倍,可能不少像你一样的人会选择坐出租车上下班,而出租公司则会因为乘客数量的增长或者增加运营车辆或者相应调高出租车价格。总之,我们这个社会很多因素都像网络一样相互关联、相互联系。一种激励不但会得到人们的反应,还会引发更多的反应,甚至是发出激励的人开始时想不到的一些反应。如果抢银行只需入狱而不需要退还赃款的话,恐怕所有的银行都会关门了。

同样,在企业管理中,激励是提高效率和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如花旗集团。花旗集团实行业绩管理和目标管理方式,更倾向于采取开放式考核管理。花旗对员工考核的依据就是员工对年初所制定的目标的实现情况。

花旗的开放式考核

每年年初,员工都要设定自己的年度工作目标,年底对一年的工作进行评估。花旗对员工业绩的考核实行“四方认可”制,即员工本人、员工的直接主管、员工主管的上级、人力资源部主管四方必须签字认可最终的考核报告,实行完全开放和透明的考核机制。员工先对工作进行评述,并由上级进行审核,给出综合的评分,经员工与直接主管双方签字认可后,再将考核报告呈交给直接主管的上级,签字认可后最终呈报给人力资源部签字并存档。

一般情况下,花旗集团员工的考核结果分为优异、称职、不称职三种情况。对员工的考核与评定将直接影响花旗员工的加薪晋升机会,花旗将根据考核结果对员工采取赏罚分明的激励措施,为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加薪、升职,给予他们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及海外工作机会;同时,对于不称职的员工,公司也将给予必要的提醒。显然,他们得到诸如加薪、晋升、培训等的机会将大大少于优秀员工。

花旗的激励手段

在对员工科学考核的基础上,花旗集团通过各种手段与方式对员工进行激励,肯定员工成绩,鞭策员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花旗集团建立了完善、科学的激励体系,并随着市场与公司的发展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1.红包

每年年底,每一名员工都会得到花旗奖励的红包,奖励员工一年的辛勤贡献。根据员工的业绩表现不同,奖励的金额不等。

2.海外旅行

花旗集团中国区表现突出的员工,还将被奖励赴澳大利亚等地旅游,并可以携带一名家属。这种激励方式不但对员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增加了员工的忠诚度,还赢得了员工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亲人在一个人性化的氛围中工作,也增强了家属对员工的自豪感。

3.期权

花旗集团有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除了对工作业绩出色的员工给予奖励外,花旗还给予他们期权,使银行利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4.职位晋升

激励还包括员工职位的晋升。花旗鼓励员工承担更大的责任,让他们稳步成长为优秀的金融专业人才。每一次职位的晋升,每一次给员工设定更大的目标,每一次对员工的挑战,都激励着花旗员工奋勇向前,为给公司创造更优秀的业绩,为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而努力。

5.培训

各种各样的培训机会也是花旗集团重要的激励手段。在花旗,表现突出的员工将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将被派往马尼拉的花旗亚太区金融管理学院甚至美国总部进行学习,全面提高各种技能,提高领导力,开拓国际化视野,为担当更大责任做准备。

6.精神与物质激励并重

在花旗集团对员工的激励手段中,许多时候物质与精神的奖励并重,并结合在一起。例如,“花旗品质服务卓越奖”(Citigroup Quality Service Excellent)奖励那些在公司内部服务与外部服务方面都表现出高品质的员工;花旗每年都设有“最佳团队奖”,奖励那些完成重大项目的团队,如完成了某个项目,提高了工作效率等,一般表现突出的前5%的员工才会得到这些奖励。在花旗中国,每年10月进行员工评比,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并参与,对候选人与团队进行评估与讨论,11月公布评比结果。评选结束,花旗集团会为员工颁发有花旗全球总裁签名的奖状和奖杯,以及相应的物质奖励。

由此,企业只有采用了有效的激励措施,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激发更积极的工作态度。之所以会有各种不同的激励措施,是因为随着一种东西的不断增加,它的边际效用会降低,这是本章第4节所讲的内容。1.8 大学里也有利益分配

利益分配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大学也是如此。叶知秋进入大学的第二年恰逢学校新建了一幢教师宿舍楼。在进行宿舍楼分配的时候,所有在社会上发生的关于利益分配、争夺资源的情况在大学的校园内同样出现了。利益的分配本身就是一种经济行为,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还是那个原因,资源的稀缺性。

在一个荒凉的小岛上,生活着七个平凡的人,他们每天赖以生存的食物就是一锅粥。这样每天的分粥工作就显得相当的重要。大家共同推举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人来担当此任。起初,此人办事公道,秉公分粥。可是,好景不长,没有超过一个月,他就开始腐败了,巴结他、对他溜须拍马的人,每天分到的粥就多,反之分到的就很少。有的人吃饱了还有剩余,有的人每天挨饿。这当然引起了大家的不满。于是,分粥人被罢免,由大家推举的另外一个人接替了工作。结果此人照样重蹈覆辙。

通过这两件事,大家对现行的分粥制度失去了信心。经过讨论,决定成立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以保证分粥的公正性。从此,每次分粥之前,“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就分粥方案总是展开激烈的争论才能达成共识。粥分得是公平了,但是,等轮到大家喝时才发现,粥已经凉了。这显然也不是个好办法。

最后,大家决定随便推举一个人来分粥,但同时规定,分粥人先把粥分成七份,让其他的六人先挑,剩下的一份才是他自己的。从此之后,每人分到的粥就像用最精密的器具称量过一样平均,并且每次都能喝上热粥,大家再也没有意见了。

在一个企业中,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有生产资料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类。投资就要获得收益,尤其当企业需要“自负盈亏”时。如果盈利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无关,而亏损要由其承担,这就不合理了,显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投资了。所以,从生产要素的构成讲,所有参与生产的要素都应当获得其“相应”的利益分配,这才是合理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相应”的利益,其具体数额和比例如何确定。

有个测试能清楚地表达对利益分配的考量。五个海盗抢到了100颗宝石,全部大小一致,都同样价值连城。他们抽签决定自己的号码(1、2、3、4、5)并决定按以下方案分配。

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大家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分配方案按照他的方式进行,否则他将被扔进大海喂鲨鱼。

如果1号的方案没有通过而被处死,将由2号提出分配方案,剩下的4人进行表决,当且仅当超过半数的人同意时,按照他的方案进行分配,否则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以此类推。

条件:每个海盗都是很聪明的人,都能理智地做出判断,从而做出选择。

问题:第一个海盗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才能使其收益最大化?

我们先来看看4号和5号的反应。很显然,如果最后只剩下4号和5号,无论4号提出怎样的方案,5号都会坚决反对。即使4号提出自己不要钻石,而把100颗钻石都给5号,5号也不会答应——因为5号愿意看到4号被处死(毕竟是海盗,为了自己的安全考虑,5号应该会这么做的)。假设如此,5号最后顺利得到100颗钻石,因为4号的方案绝对无法获得半数以上票数而通过。如果轮到4号分配,4号只有死路一条!

由此可见,4号绝对不会允许由自己来分配。他注定是一个弱者中的弱者,他必须同意3号的任何方案,或者1号或2号的合理方案。可见,如果1号和2号死了,轮到3号分,3号可以说:“我自己100颗,4号和5号0颗,同意的请举手!”这时候,4号为了不死,只好举手,而5号暴跳如雷地反对,但是没有用。因为3个人里面有2个人同意,通过率66.7%,大于50%!

由此可见,当轮到3号分配的时候,他自己100颗,4号和5号都是0颗。因此,4号和5号不会允许轮到3号来分。如果2号能够给4号和5号一些利益,他们会同意的。

比如2号的分配方案是,98、0、1、1,那么,3号的反对无效。4号和5号都能得到1颗,比3号来分配的时候只能得到0颗要好得多,所以他们不得不同意。

由此看来,2号的最大利益是98颗。1号要收买2号,是不可能的(除非给2号的钻石大于98颗,比如,0、99、1、0、0,但是这不符合1号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在这种情况下,1号可以给4号和5号每人2颗,自己收买他们。这样,2号和3号反对是无效的。因此,1号的一种分配方案是,96、0、0、2、2。

这是不是最佳方案呢?再想一想,1号也可以不给4号和5号各2颗,而只需要1颗就搞定了3号,因为如果轮到2号来分配,2号是可以不给3号的,3号的获益只有0颗。所以,能得到1颗,3号也该很满意了。所以,最后的解应该是,97、0、1、2、0。

好,再倒推。假设1号提出了97、0、1、0、2的方案,1号自己赞成。2号和4号反对。关键就在于3号和5号会不会反对。假设3号反对,杀掉1号,2号来分配,3号自己只能得到0颗,显然,对于3号并不划算,因而他不会反对。如果5号反对,轮到2号、3号、4号来分配,5号自己最多只能得到1颗。

所以,3号和5号与其各得到0颗和1颗,还不如现在的1颗和2颗。

正确的答案

标准答案应该是,由1号分配,依次是97、0、1、0、2,或者是97、0、1、2、0。

这就是利益分配的核心,充分考虑所有参与人的具体情况,采用理智的分配方式,让每个人各得其所。

从中可以看出,分配所考量的是每个人的接受程度,相对而言较好就能促成分配方案的可行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