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后防病防疫必备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3:40:31

点击下载

作者:本丛书编委会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震灾后防病防疫必备常识

地震灾后防病防疫必备常识试读:

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地震活动的频度高,强度大,分布范围广,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极为严重。作为一种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地震的破坏性不仅体现在地震发生的过程中,也体现在震后的灾区环境里。“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由于震后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受到极大破坏,卫生基础设施损坏严重,供水设施遭到破坏,饮用水源受到污染,食品、饮用水的获取面临很多的困难,灾民的心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如果不能有效开展水源保护、环境消毒、食品卫生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有可能引发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因此,在地震发生后期,加强灾区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卫生防病的自我保护意识至关重要。本书主要介绍地震后如何进行疾病防治,如何确保饮用水和食品安全,如何搞好生活、环境卫生,如何开展消毒、杀虫、灭鼠,以及如何进行个人自救互救工作。希望本书能为受灾地区人民重建家园提供有益的帮助。

知识宣导篇

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大灾之后要防大疫。这是因为地震后山体滑坡、江河改道,以及大量建筑物垮塌、下水管堵塞、垃圾遍地和污水流溢,特别是埋藏在废墟深处的畜禽、遇难者遗体来不及处理,加上夏季高温多雨,极易造成水源污染、食物腐烂变质和自然环境、生存环境的破坏,往往导致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各种因素都显现了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地震灾后1周疾病谱变化规律文献报道

地震1周后,内科疾病明显上升,以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高,此期需要大量医疗资源,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防止传染病暴发流行。

2.四川地震发生的季节因素

一般情况下,4、5月份为多种传染病开始流行季节,其中以肠道传染病最多,6月份为流行性脑炎高发季节。提示灾区更要提早做好传染病预防、疫情监控工作。

3.自然灾害对传染病流行机制的影响因素(1)地震后,供水系统管道的破坏,使残存的水源极易遭到污染。(2)恶劣条件下,食品易霉变和腐败,从而引发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流行;食物短缺还会造成人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从而使各种疾病易于发生和流行。(3)燃料短缺迫使灾民喝生水,进食生冷食物,从而导致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蔓延。(4)人群居住拥挤,可能因为体表寄生虫的滋生和蔓延,从而导致一些本来已处于控制状态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等重新流行。(5)灾区及灾区内外人口流动,可造成地方性疾病传播到未受灾的地区和将各地的地方性传染病带回灾区,或可能造成新的地方病区;人口流动干扰了计划免疫,为依靠免疫控制的疾病流行创造了条件。

4.自然灾害对传染病生物媒介的影响因素(1)地震过后,人和动物的尸体、大量食物及其他有机物质的腐败,为蝇类提供易于孳生的条件。生活等污水在地面上的滞留,成为蚊类孳生的环境,使得蚊类密度升高,侵袭人类的机会增加。(2)灾害条件下,吸血节肢动物侵袭人类的机会增加。蚊类会传播一些少见的传染病如炭疽等。人类在野草较多、腐殖质丰富的地方露宿时,容易遭到恙螨、革螨等的侵袭。在灌木丛地区居住时,蜱类叮咬的机会增加,可能传播如森林脑炎、莱姆病和斑点热等。(3)地震灾害,使人与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易于传播;鼠患可能成为重大问题,由鼠传播的疾病发病率可能上升。

二、震后防疫至少三年

医学研究和相关经验表明,灾后可能发生流行和重点控制的疾病主要是当地既往已经存在的疾病。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灾区确实没有大的传染病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知名学者认为,震后灾区疫情防控要经历3个阶段,即夏秋季传染病防治阶段、今冬明春传染病防治阶段和全面恢复阶段,为时3~5年。这3个阶段都顺利度过,才可以说实现了“大灾之后无大疫”。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切忌松懈和麻痹大意。1991年印度发生水灾、地震,次年才暴发鼠疫,应以此为鉴。

历史经验表明,灾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主要与受灾群众临时集中安置点的卫生条件有关。因此,建立健全安置点各项卫生管理机制,从传染病报告、饮用水和饮食、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教育、计划免疫以及日常监督管理上加大力度,才能真正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震区防疫工作的组织体系

(一)组织机构

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全面领导本地区灾后卫生防疫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各相关部门要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灾后卫生防疫领导小组;各村成立以村支书(主任)任队长、村医生为技术核心的卫生防疫工作队,建立健全专业指导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卫生防疫进村入户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全力以赴,共同做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

(二)工作职责

1.政府相关部门职责(1)各级政府应急办:负责指挥协调本级灾后防病工作,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2)政府法制办:指导有关部门依据上级法规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草拟应对灾后重大传染病疫情的规范性文件。(3)政府监督办:督促相关单位落实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4)监察局:负责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国家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在灾后防病工作中履行职责的情况实施监察,对调查处理工作进行监督,对谎报、迟报疫情等其他灾后防病工作中失职、渎职等违纪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卫生局:负责制定灾后防病的技术方案;及时上报传染病疫情相关情况,统一组织实施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检查、督导;根据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依法提出隔离、封锁有关地区建议;设立卫生应急指挥部,组织开展灾后重大传染病疫情监测、预测、预警工作;组织公共卫生和医疗救护专业人员进行有关防病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指导实施灾后重大传染病疫情预案和组织应对其他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以及疫情监测、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的监督监测和消毒处理;负责组织开展除“四害”等爱国卫生运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6)环保局:负责组织环境质量监测与环境保护监督执法,维护环境安全;负责调查处理环境污染事件,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弃物处理;加强水污染源的排查,切实做好江、河、湖泊、水库等水质的监测,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7)建设局:负责灾民过渡安置点建设中的卫生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要把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纳入社区化统筹管理,使安置点各项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8)城管局:负责全市生活垃圾、污水和排放物的集中、清运、处理,要加大对本地区特别是重灾区安置点生活垃圾清运力度,做到日产日清。(9)水务局:负责督促供水企业做好供水安全保障工作,配合做好江、河、湖泊、水库等水质的监测。(10)畜牧局:负责组织动物疫情的监测、调查、控制、扑灭等工作,加强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对废墟清理中发现的畜禽、野生动物、鼠等的尸体应严格实施消毒深埋处理,防止环境污染,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动物免疫、疫病监测和疫情处理。(11)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电视台:负责普及灾后防病知识,正确引导舆论。(12)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和托幼机构中的灾后防病工作,防止灾后重大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内发生和发展。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13)公安局:负责做好犬只管理工作,并依法、及时、妥善地协助处置可能发生的灾后重大传染病疫情。(14)财政局:负责保证灾后防病经费,做好经费和捐赠资金的监管工作。(15)林业园林局:负责做好林区灭鼠,组织开展野生动物间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调查处理工作,及时提出相关预警信息。(16)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组织应急疫苗、药品、医疗设备和器械、卫生防护用品的储备和调度,保证应急供应及应急处理药械的质量监督和管理;负责食品药品质量监管,在职责范围内组织开展食品重大事故的查处。(17)质监局:加强对救灾防病物资的质量监督;负责对生产领域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的污染食品进行调查处理。(18)其他有关部门:根据灾后防病工作的需要和本部门职责,认真做好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交办的灾后防病相关工作任务。

2.镇村职责(1)对灾害现场进行清理。组织力量清理废墟和妥善处置垃圾、粪便,对新发现的人畜尸体配合进行无害化处理。(2)组织开展环境消杀灭工作。对安置点及周边环境进行消杀灭工作,对新居住地周边蚊蝇孳生地进行全面消杀灭,按市上统一安排开展灭鼠工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密度。(3)饮用水卫生管理。各镇政府牵头对原有水井进行清淘,并寻找新的饮用水源,饮用水源确定后由各村落实专人对其进行管理。(4)食品卫生管理。对集体食堂或集体供餐进行卫生监督协管,对配送的救灾食品进行卫生安全检查,加强对救灾食品发放管理,杜绝灾民一次性储存过多食品,确保食品新鲜、安全。(5)建立传染病监测制度。落实专人每日开展传染病监测,发现腹泻、黄疸和发热病人立即报告镇卫生院。(6)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话动。利用发放宣传资料、板报、小广播、标语、会议等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卫生防病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7)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环境和清洁卫生大扫除,清除人畜粪便和垃圾,清除蚊蝇孳生场所,消除卫生死角,加强对灾民聚集地厕所、垃圾收集点的卫生管理,保持环境卫生整洁。

四、防疫防病知识宣传

地震发生后,灾区的生态环境、灾民的生活卫生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紧张的抗震避灾生活导致灾民免疫力下降,极易造成传染病爆发流行,要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就必须抓好灾后卫生防疫工作。灾区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不能完全依赖于防疫人员,要获得长效效果,“为灾区留下一支不走的防疫队”,对灾民的防疫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尤为重要。在抗震救灾健康教育工作中,卫生宣传先行,积极配合各种卫生防病干预措施,针对重点,准确及时地开展救灾防病健康教育,对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做出积极贡献。

(一)建立防疫防病知识宣传组织机构

各级政府成立防疫防病知识宣传领导小组,由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组成,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根据本地区灾情形式,宏观分析,负责防疫防病知识宣传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下设防疫防病知识宣传办公室。在各乡(镇)卫生院、各村卫生室成立防疫防病知识宣传办公室,由院长、村书记和医务人员组成,负责防疫防病知识宣传、技术培训等具体的日常工作。普及饮水卫生、食品卫生、粪便管理、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通过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治理、食品监督、饮用水消毒工作,对改善灾民居住生活环境,发挥健康促进作用。

学校开展“卫生小宣传员”活动,通过向中小学生传授灾后防病知识宣传,并通过他们将这些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并对周围人的不卫生行为进行监督,以全面提高灾区居民的灾后防病知识并改善健康相关行为,也是提高防疫防病知识覆盖率,增强宣传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工作形式

(1)以入户面对面口头宣传教育为主,结合发放宣传材料、张贴宣传画、广播、讲座、黑板报、刷写墙头宣传标语的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面对面”、“手把手”的宣教示范,能迅速反馈灾民的卫生需求,准确及时地调整宣教的内容和方法。通过言传身教,让灾民耳闻目睹和学习现场操作,及时学到卫生防病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弥补灾民无法看电视、听广播的不足。(2)选择各村防疫骨干、村医生和中小学生作为同伴教育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在灾民中开展同伴教育。(3)通过开展“健康村庄、社区及家庭和学校”的试点工作,发挥示范点表率作用,并在辖区中推广。(4)开展地震灾后心理危机干预。

(三)工作方法

地震灾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区,开展防病健康教育,必须因时因地而宜,充分考虑到灾民受灾的实际情况、文化水准、生活习俗和疫情动态等多方面的因素,把握住准确及时、简洁科学、通俗实用的基本原则,采取多种形式并举、以个别教育为主的方法因灾施教,传播卫生防病知识和技能。(1)准确及时。要求宣教内容准确及时、针对性强,在灾区疾病尚未发生或刚出现某种疫病的苗头时,及时针对不同的灾区和人群特点,编写或选用适合当前卫生防病的宣教材料,尽快印制并下发到灾民手中。这种灾时防病材料,由于运作及时、更换周期短、好分发、易保存、成本低廉,可大量印发,满足灾民需求,也是健康教育人员对灾民进行面对面教育的宣传资料。(2)简洁科学。对于众多的卫生防病知识信息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删繁就简,选取知识内容中最具代表特征的东西,如霍乱的“无痛性米泔水样腹泻”和“连续性喷射状呕吐”,痢疾的“里急后重”等症状,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等预防方法教给灾民,让他们去鉴别、去诊断,并做出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预防的决定,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通俗实用。编制的宣教材料应该适合灾区较低文化层次灾民的需求,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一学就会,能及时指导灾民卫生防病的生活实际。尽量避免医疗卫生专业术语或“洋文”,采用一般群众都懂的通俗语言或方言土语,如把“克”(g)、“千克”(kg)换算成两、斤、公斤或一桶水、一担水等。采用方言土语,不仅适应了灾民的心理特点认同感,且经验容易传播,灾民易于接受,传播效果就会更好。在因交通受阻,药物一时供应不上的特殊地段,可宣传就地取材,以“土”为主的防病消毒方法,如用日光、沸水、生石灰、食醋等方法消毒,用大蒜等预防痢疾、腹泻,用绿豆防中暑,供应人丹、清凉油、十滴水等家庭常备药物供灾民选用。

五、药品与应急防疫物资的调剂

由于地震发生突然、破坏性大,灾区的药品与应急防疫物资供应往往在时间、品种、数量上出现脱节。一方面是灾民集中安置点、村卫生所、乡镇卫生院和县市疾控机构对药品和应急防疫物资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大,可能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另一方面是物资补给渠道多元化,需求种类多样化,从理论上讲是好事,但由于缺乏宏观调控,或对灾情估计不充分、经验不足,造成供需矛盾,可能出现急需的不够用,不需要的过剩。面对这些情况,如何做好药品和防疫物资的调剂使用,达到科学合理、快速准确,是做好震后防病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成立震区药品与应急防疫物资供应站

以震区县市、乡镇为辖区,组建药品与应急防疫物资供应站,由分管行政领导亲自挂帅,由卫生、发展改革、经贸、食品药品监管、财政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归属本地区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负责本辖区所需药品、医疗器材以及防疫等物资的需求动态,计划申报、购买和宏观调控等工作。及时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汇报物资保障供应进展,以得到职能力量以外的支持。

(二)震后药品和应急防疫物资的主要需求

震后急需的药品和防疫物资主要有四大类:(1)医疗救治药品及器材。药品又分为急救药品和一般常规药品:急救药品以颅脑、胸腹部、创伤性骨折及复合伤的抢救治疗为主;一般常规药品以抗生素类、抗病毒类等药物为主。器材数量种类较多,主要来源是医疗队自身保障。(2)消毒杀虫药品及器具。如消毒泡腾片、漂白粉、优氯净、消杀车及各种型号喷雾器等。(3)水质、食品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设备。如余氯检测仪、余氯比色盒、有效氯试纸、快速水质检测仪、食品理化快速检测仪、微生物快速检测仪等。(4)防护装具。如一次性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耐酸手套、防化胶鞋等。

震后前期,由于灾区灾情不可估量,各种事态扩大、恶化的程度较大,各级政府为抢救伤员、防止疫情发生,此时的药品和应急防疫物资的消耗急剧升高。为防止供求紧张、供需矛盾,震区药品与应急防疫物资供应站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组织请领、调拨、采购等形式,得到灾区急需的药品、物资,按照轻重缓急,宏观调控的原则,及时分发,合理储存,保证药品与应急防疫物资的供应畅通。

(三)管理和调剂使用药品物资的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对抗震救灾药品和防疫物资实现统一管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实行申报审批备案制。(2)专管专用。抗震救灾药品和防疫物资必须实行专门管理,各级医疗、防疫机构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专物专用,物尽其用。(3)及时有效。按照特事特办和急事急办的要求,物资的调配、发放要及时高效。(4)公开、公正、公平。抗震救灾药品和防疫物资的接收、分配和发放要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

(四)药品与防疫物资调剂使用的基本要求

(1)建立健全制度。建立健全物资接收、管理和发放审批登记制度和信息反馈报告制度,要按照规定科学分类管理,及时调拨、发放,大宗物资要坚持集体决策。(2)详细登记统计。分别建立物资台账、接收发放日报表、物资接收发放回执、审批单。对上级下拨和社会捐赠的抗震救灾物资,要详细登记、统计,建立台账,及时汇总,做到账务清楚明晰。(3)合理制定计划。根据防疫工作规划和每日物资消耗信息反馈,科学合理制定物资调剂使用计划,准确把握需求,及时发放到位。(4)加强监督检查。物资的管理调剂要明确责任,确保落实。抗震救灾物资的来源、数量、种类、分配、发放、使用情况,要接受审计监督,并及时向上级反馈报告,做到抗震救灾药品和物资管理使用公开透明。

环境综合篇

一、震后环境清理整治

地震灾害发生,救援队伍和被紧急转移安置的灾区群众,由于居住环境及卫生条件差,极易酿成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区各地必须及时动员群众搞好环境卫生。要组织群众清理室内外环境,整修道路,排除积水,填平坑洼,清理垃圾杂物,铲除杂草,疏通沟渠,排除水井内污泥,修复厕所和其他卫生设施,掩埋禽畜尸体,进行环境消毒。另外,凡是灾区的住户,灾后首先由专人对原住房的质量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整修家庭厕所,修缮禽畜棚圈,全面清扫室内院落,清除垃圾污物。必要时将房间的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入居住。

二、灾民安置点卫生配套

(一)灾民临时住所卫生要求

(1)必须选择对人体安全有保障的场所或地点,尤其是灾民集中救助场所的选择,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临时居所和救灾帐篷要搭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带,在周围挖防鼠沟,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浑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床铺应距离地面2尺(1米=3尺)以上,不要睡地铺,减少人与鼠、蚊等媒介的接触机会。(2)选用轻质建筑材料、临时住所要能遮风防雨,同时应满足通风换气和夜间照明的要求。夏天要设法降低室温,防止中暑;冬天应注意夜间保暖防寒。(3)取暖做饭要注意安全,有人看管,防一氧化碳中毒与火灾的发生。(4)在临时居住地设定临时厕所,禁止随地大小便;设置垃圾、污水收集点;禁止在灾民集中居住场所内饲养畜禽。(5)注意鼠、蚊、蝇等媒介生物密度,适时进行消杀。

(二)构建临时厕所,强化粪便处理

厕所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灾害时用的厕所应达到应急性、便利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应加强厕所卫生管理,确定专人保洁,及时清掏粪便并进行卫生处理。(1)修建的临时厕所应能防止粪便污物外溢,不污染周围环境,尤其不能污染水源,不利于蚊蝇孽生。一般厕所要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远离水源至少30米以上。发生肠道传染病的病例或流行时,粪便必须有专人负责进行及时消毒处理。(2)在灾民临时居住场所,按人口密度合理布局。应急临时厕所模式,可选择粪便与尿液分别收集的措施,尿液及时排放,粪便每日施加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3)尽量利用现有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如无储粪设施,可将粪便与泥土混合后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冲刷。(4)在应急情况下,于适宜的稍高地点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作为土地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厘米,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储存,加盖密封,发酵处理。(5)船上居民的粪便,应使用容器收集后送上岸集中处理,禁止倒入水中,以防止血吸虫等病传播。(6)在特殊困难情况下,为保护饮用水源,可采用较大容量的塑料桶、木桶等容器收集粪便,装满加盖,送到指定地点暂存,待灾害过后运出处理。(7)集中治疗的传染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然后消毒处理。(8)散居病人的粪便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①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和后,集中掩埋;

②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再集中掩埋。

(三)垃圾和污水的收集与处理

(1)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有专人负责清扫、运输。可用砖砌垃圾池、金属垃圾桶(箱)或塑料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生活污水应定点倾倒。(2)及时用药物对垃圾站点与污水倾倒处进行消毒杀虫,控制苍蝇孳生。(3)传染性垃圾必须消毒处理,有条件可采用焚烧法处理。(4)建筑垃圾应注意堆置场场区及周围环境卫生,必要时视实际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三、安置点防疫工作要求

(一)防疫工作要求

各安置点组建由村、社区主任为组长,其他有关村、社区干部、居民小组长、镇/村医生为成员的防病工作组,领导安置点卫生防疫工作,应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不留隐患。工作任务有:

1.疾病监测

卫生所医生在诊疗或巡诊过程中,发现疑似传染病立即电话报告镇卫生院;对符合症状监测标准的病人及时做好登记,每日下午16时前电话报告镇卫生院;社区干部或居民发现疑似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病人,要立即通知卫生所医生前往调查核实。

2.饮食卫生

做好食品和饮用水卫生工作,在安置点中提倡不喝生水,不加工、出售及食用凉拌菜,不举办群宴;安排专人管理供水设施,教育群众保护好水源。任何人发现饮用水受到污染、出售过期变质食品现象及时报告卫生所医生。

3.环境卫生

开展环境消杀和保洁工作,每周对厕所、垃圾点和排水沟等重点部位喷洒药物灭蚊灭蝇至少2次,垃圾要做到日产日清,发现积水及时清除。发动群众搞好环境卫生,禁止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乱倒污水。按照上级统一安排投放鼠药。

4.健康教育

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在安置点设置宣传栏,发放和宣讲宣传资料,倡导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有病及时就医等卫生防病常识,做到人人知晓,家家照办。发现村民不讲卫生的行为习惯,要及时进行劝导和纠正。

5.计划免疫

卫生所要针对安置点及散居村民中的预防接种适龄儿童,建立基本信息数据库并及时更新,配合镇卫生院做好免疫规划的宣传发动工作,通知家长及时带孩子到指定地点按种疫苗,发现接种异常反应及时报告镇卫生院。

6.爱国卫生运动

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号召群众积极参加义务劳动,整治环境卫生,清除卫生死角,消除鼠害和蚊蝇等病媒生物的危害,切实改善环境卫生状况。要采取有效措施,将爱国卫生运动落实到户,每个家庭、个人都应参加除四害(鼠、蚊、蝇、蟑螂)活动,消除其孳生场所。

(二)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

(1)安置点食堂的从业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时应穿戴工作衣帽,并保持个人卫生,严禁出现有碍食品卫生的行为,如留长指甲、吸烟、面对食品打喷嚏等。(2)采购食品及原料应向供货方索取卫生许可证、检验合格证或供货凭证。食品贮存库房,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如杀鼠杀虫剂、洗涤消毒剂等)及杂物。定期清扫,保持整洁,食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3)坚持不购、不售、不加工腐烂变质、有毒有害食物。(4)加工前检查食品原料质量,各种食品原料在使用前须洗净。(5)临时安置点食堂加工场所应及时处理垃圾,保持内外环境整洁,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每天必须大扫除一次。(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等工具、容器须分开使用,定位存放。食品加工、贮存、销售、陈列的各种防护设施、设备及其运送食品的工具,应定期维护;冷藏、冷冻设施应当定期清洗、除臭。(7)食品要烧熟煮透,加工后的直接入口熟食品要盛放在已经消毒过的容器或餐具内,两小时内必须食用,隔餐隔夜熟制品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不得加工食用凉拌菜和卤菜。(8)餐炊具每餐用后应洗净,做到一洗、二刷、三冲洗、四消毒,并放入保洁柜。洗涤、消毒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9)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行政执法大队报告,并保留造成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食物中毒事故调查和处理。

四、常见物品消毒方法

消毒是指用化学、物理和生物的方法杀灭或消除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达到无害化。消毒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之一,用以阻断和控制传染的发生。

(一)消毒种类

1.疫源地消毒

是指对目前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的地区进行消毒,其目的是杀灭由传染源排到外环境中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终末消毒,当患者痊愈或死亡后,对其居住地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的消毒。除对病人所处环境接触物品和排泄物消毒外,还包括病人治愈后出院前的一次自身消毒或病人死后的尸体消毒处理。另一类是随时消毒,指对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2.预防性消毒

是指未发现传染源,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和人体所进行的消毒措施。如饮水消毒、餐具消毒、手术室消毒和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等。

(二)常用消毒方法

1.地面、墙壁、门窗

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1000毫克/升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2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300毫升/米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毫升/米2,对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药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300毫升/米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

有芽胞污染时应用0.5%~1.0%过氧乙酸溶液或30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进行喷洒,喷洒量与繁殖体污染时相同,作用时间不少于120分钟。

2.空气

房屋经密闭后,对细菌繁殖体和病毒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溶液7毫升(1克/米3),对细菌芽胞的污染用20毫升(3克/米3),放在瓷器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风;或以2%过氧乙酸溶液(8毫升/米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分钟。

3.衣服、被褥

被细菌繁殖体或病毒污染时,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250~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浸泡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等,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将欲消毒衣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毫升(1克/米3),放置瓷器或玻璃容器中,加热熏蒸1~2小时。

被细菌芽胞污染时,也可采用过氧乙酸熏蒸消毒。熏蒸消毒方法与被繁殖体污染时相同,用药量为每立方米15%过氧乙酸20毫升(3克/米3);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消毒柜中,在温度为54℃,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氧乙烷气体(800毫克/升)消毒4~6小时;或用高压灭菌蒸汽进行消毒。

4.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

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升可加漂白粉50或2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2000毫升,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100毫升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或5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2小时。

5.餐(饮)具

首选煮沸消毒15~30分钟,或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250~500毫克/升二溴海因溶液或250~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6.食物(瓜果、蔬菜等)

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用12毫克/升臭氧水冲洗60~90分钟。病人的剩余饭菜不可再食用,煮沸30分钟,或用20%漂白粉乳剂、50g/L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后处理,也可焚烧处理。

7.盛排泄物、呕吐物容器

可用2%漂白粉澄清液(含有效氯5克/升)、5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

8.家用物品、家具、玩具

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1~2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洗消毒,布制玩具尽量作焚烧处理。

9.纸张、书报

可采用过氧乙酸或环氧乙烷气体熏蒸,无应用价值的纸张、书报焚烧。

10.手、皮肤

用0.5%碘仿(碘伏)溶液(含有效碘5克/升)或0.5%氯己定醇溶液涂擦,作用1~3分钟;也可用75%乙醇或0.1%苯扎溴铵溶液浸泡1~3分钟。必要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或用0.2%过氧乙酸棉球、纱布块擦拭。

11.动物尸体

因鼠疫、炭疽、狂犬病等死亡的动物尸体,一经发现立即深埋或焚烧,并应向死亡动物周围(鼠为30~50厘米,大动物为2米)喷撒漂白粉。

12.运输工具

车、船内外表面和空间,可用0.5%过氧乙酸溶液或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喷洒至表面湿润,作用60分钟;密封空间,可用过氧乙酸溶液熏蒸消毒。对细菌繁殖体的污染,每立方米用15%过氧乙酸7毫升(1克/米3);对细菌芽孢的污染用20毫升(3克/米3)蒸发熏蒸消毒2小时;对密闭空间还可用2%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用量为8毫升/米3,作用60分钟。

13.厕所

粪坑内的粪便可按粪便量的1/10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克/升),搅匀作用12~24小时。

14.垃圾

可燃物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药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15.污水

疫点内的生活污水,应尽量集中在缸、桶中进行消毒。每10升污水加入10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溶液10毫升,或加漂白粉4克,混匀后作用1.5~2小时,余氯为4~6毫克/升时即可排放;疫区内的生活污水,可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消毒静止的污水水体时,应先测定污水的容积,而后按有效氯80~100毫克/升的量将消毒药投入污水中,搅拌均匀,作用1~1.5小时,检查余氯在4~6毫克/升时,即可排放;对流动污水的水体,应做分期截流。在截流后,测污水容量,再按消毒静止污水水体的方法和要求进行消毒与检测,符合要求后放流,再引入并截流新来的污水,如此分期依次进行消毒处理。

五、虫鼠杀灭工作

震后,灾区的环境卫生急剧恶化,特别是夏季高温时,尸体迅速腐化,大量孳生蚊蝇。一般气温在25℃的条件下,苍蝇繁殖一代只需10天左右。调查表明,夏季的垃圾堆放6天后生蛆、7天成蛹,因此,灾区的垃圾必须每周至少清除一次。同时,还必须采取多种消杀措施。在强地震后,瓦砾堆缝隙下极有利于蚊蝇孳生,是喷药消毒的盲区,在高气温条件下,很容易为中毒与传染病的传播创造条件,因此,所采用的消杀方法必须要仔细、深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不仅要将化学药剂喷涂在瓦砾的表层,还必须仔细地深入到瓦砾的缝隙中。可用飞机大面积进行航空喷药,同时在地面人工背药桶进行局部喷药,个人可用小喷壶仔细进行瓦砾缝隙间的喷药,只要不间断的同时采用这些方式喷药,蚊蝇的孳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一)灭蚊

震后的降雨可形成大量的积水坑、沟,地面积水,各类储水容器、小型积水容器、废轮胎等积水地都利于蚊虫孽生。(1)尽快填塞。用泥土、石头、橡胶等物填塞或填充水坑、洼地、废弃的池塘和沟渠,防止积水生蚊。(2)疏通。疏通积水坑、池塘、沼泽,清除各类环境中的各类型小积水,控制大中型水体。(3)清除和破坏孳生点。对容易孳生蚊虫的小型容器,如罐头盒、瓶子、轮胎,以及各类无用的缸和罐等予以清除和破坏。(4)排水。在开挖水渠和修建堤防时应注意同时建设排水系统,农业上的排水系统和城市中的污水排放系统是蚊虫的重要孳生场所。(5)隔离和封闭孳生场所。在储水容器、水井等可能的蚊虫孳生场所,可制作各类合适的盖子,防止蚊虫孳生。(6)防蚊驱蚊。使用纱门和纱窗;药物浸泡蚊帐;点燃蚊香(或电热蚊香);用驱蚊剂涂暴露部位。

(二)灭蝇

地震灾害造成的如下破坏引致蝇类大量孳生:大量家畜、家禽等动物死亡;大量食物、植物腐败;垃圾、粪便不能及时清运、处理。应做好以下处理:(1)加强对灾后环境治理,清理垃圾、人畜尸体,建集中式厕所,减少孳生场所。(2)加强防蝇措施,保护食品安全。(3)重点控制、处理孳生地,用化学杀虫剂控制粪便、垃圾和人畜尸体等蝇类孳生场所。(4)加强防护,减少蝇类与人的接触。

(三)灭鼠

地震灾害发生对鼠类生存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鼠类栖息场所被地震灾害毁坏前,鼠类向安全地如高坡、堤坝等迁移和集中,这些安全地又是当时灾民密集居住地,不管野鼠与家鼠都向安全地迁移,在有限的安全地带,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家鼠与野鼠,势必形成该处鼠类绝对数量的增多,鼠密度呈数倍至数十倍升高,与灾民混杂在一起,为鼠媒疾病的发生与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机会。地震灾害发生后,幸存的鼠类因原有巢穴被毁坏,集中迁移到安全地后一时无处栖息,多数潜入居民居住的房屋、庵棚、帐篷内的杂物下藏身。高坡、堤坝等避灾场所鼠食来源匮乏,鼠类对人类的依赖性程度大大增加。当鼠密度增高、野鼠与家鼠混居使鼠类间的接触密切、人鼠接触机会增加、人群抵抗力低下之时,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斑疹伤寒,鼠疫等鼠媒传染性疾病爆发流行的风险就大大增加,所以,必须开展鼠类控制工作。

1.灾区灭鼠的原则(1)因地制宜。各地条件不同,受灾过程有异,只有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对策,才能奏效。(2)综合治理。要防灭结合,注意治本,充分发挥各种方法和长处,互相补充。(3)确保安全。要比平时更加重视人畜安全,防止环境受到污染,不留后患。

2.鼠类控制方法(1)防鼠措施——防鼠工作应从规划和整治环境入手。临时聚居地应统一规划,道路管理得当,临时住处整齐,禽畜圈养有序,杂物堆放成行并尽可能离地。食品妥善保存,尽量用防鼠容器存粮,大型粮库和集中居住场所,必要时可挖防鼠沟,沟深1米,宽0.6米,沟底每隔20~30米或每个拐角处,埋直径0.6米的水缸,沟底平缸口,随时检查处理掉入缸内的老鼠。搞好环境卫生,铲除杂草,及时消灭窜出的老鼠,发现鼠洞立即堵塞。返家时应注意检查所带物品,避免夹带老鼠;返家后要彻底搞好室内卫生,检查有无新鲜鼠洞,一旦发现应及时灭鼠并严密堵洞。在修理旧房或重建新居时,应全面规划,改善卫生条件,减小门、窗与框的空隙,一般不超过0.5厘米;用水泥或三合土硬化室内地面,尽量增设30厘米高的墙裙。管道和电线等的穿墙孔,设置铁皮挡鼠板,管道和电线从板中央小孔通过。禽舍畜圈离开住宅,厕所考虑防蝇防鼠。(2)物理灭鼠——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灭鼠要多用器械。灭鼠器械主要是鼠笼、鼠夹粘鼠胶等,此时还可用水或泥浆灌洞等民间方法灭鼠。注意灾区内绝不能使用电子猫,更不能自拉电网捕鼠。(3)毒饵灭鼠——慎用!当鼠密度很高,人群受到鼠源疾病严重威胁时,应在严密组织、充分宣传的基础上,选用安全合法的灭鼠毒饵,开展全面的灭鼠工作。投放毒饵的要求:

①毒饵的投放要做到全面防治,不要遗漏任何地带,造成防治上的盲区。

②投放的毒饵量要充足,使鼠群内各个体都有机会取食到致死量的毒饵。

③在布药防治时要做到投放的毒饵量不见消耗为止。

④投放毒饵的位置要适当,要投放在有效位置上,使鼠容易遇到毒饵,如投放在鼠洞、鼠路、出入口、转角等,同时投放位置要尽量选择干净干爽隐蔽的地方。

⑤15天后测定鼠密度,进行评价,如达不到预期效果,则要继续处理,特殊场所可以更换毒饵处理。

注意事项:投饵工作由受过培训的灭鼠员承担,确保人畜安全;灭鼠时要加强宣传,管好禽畜,保藏好食品,照看好小孩;毒饵必须有警告色,投饵点应有醒目标记,投饵结束应收集剩饵;投毒后及时搜寻死鼠,焚烧或在适当地点深埋;为避免鼠死后,受到虫类叮咬,最好在灭鼠同时,在居住区喷洒杀虫剂;要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备。

3.鼠情监测

残存鼠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大面积上的低密度为它们提供了更宽裕的生存条件,而鼠类从临时栖息地的扩散,再次增加了鼠间接触和病原的交换。所以,应该做好鼠情、疫情监测,注意鼠类携带病原的动态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采取灭鼠防鼠措施,常使用鼠夹、鼠笼法调查鼠密度,捕获率超过10%时,应该组织全面灭鼠。

六、遇难者尸体处理

自然灾害遇难者的尸体一般不会引起传染病的流行,但应认真做好人与动物尸体的卫生处理。大量尸体的处理不应采用焚烧方法,以防污染大气和防止周围人群的吸入中毒;对少数患甲、乙类传染病人的尸体,可以在彻底消毒后用尸袋密封后,运至开阔地焚烧。必须注意,工作人员应在焚烧点的上风侧,避免吸入中毒。另外,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简称WHO)建议,可用石蜡浸泡尸体后,就地焚化,以免疫情扩散。

1.尸体处理的一般要求

对逝者处理时必须给予充分尊重的原则,及时就地清理和尽快掩埋处理的原则,必须需要辨明身份而不能马上处理者,存放时间应尽量缩短。

2.尸体暂时存放地的要求

存放时间在平均气温低于20℃的情况下,自然存放不宜超过4天;放入存尸袋的可适当延长存放时间,但应在尸体上下洒盖漂白粉,降低尸体腐败的速度,减少异味;尸体出现高度腐烂时应及时进行火化或掩埋处理。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宜集中存放,便于管理。存放地点应远离水源、避开人员活动区,避开低洼地。

3.尸体包裹要求

首选统一制作的裹尸袋,可因地制宜选用逝者生前使用的被褥等进行包裹,尸体的包裹要尽量严紧结实;在尸体高度腐烂时在裹尸袋内要加棉织物吸收液体,并适当喷洒漂白粉或其他消毒除臭剂;对轻度腐烂的一般性尸体,无须进行消毒除臭处理,为减轻周围环境的臭度,在尸体周围环境可适当喷洒消毒除臭剂。

4.尸体的运输要求

要求有专门的尸体运输车辆;尸体装车前要在车厢里衬垫液体吸收物,液体吸收物清除前需对液体吸收物与车厢用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进行尸体运输尽量选择人群较少的路线。

5.尸体的掩埋要求

火化处理场可运行,有条件进行火化处理的应为首选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彻底消毒后,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或者2米以下深埋;对高度腐烂的尸体应进行消毒除臭处理;尸体埋葬的场所应由当地政府指定,不得随意乱埋;选用土葬,应尽可能选择2米以下深埋的方式,埋葬人数集中量大时或有特殊原因不能选择深埋方法时,如为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等,经现场卫生专家集体决定可选用浅埋(1米)的方法。在城镇、村外选择好埋尸地点,在便于运输又不影响城貌、村容的地点选择尸体掩埋地,应选择土壤结构结实、地下水位低的场所;掩埋场所还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点,埋葬地点必须远离水源地,尽量选择人口密集区的下风向。

6.尸体清理工作人员防护要求

一般尸体的清理,运输人员需要一定的防护意识和卫生防护设备。

尸体腐化分解后产生气体物质(如硫化氢、氨、甲烷、二氧化碳等)和液体物质(如硫醇、尸胺、腐胺、粪臭素及水等),其中的多胺类化合物总称为尸碱(包括尸胺、腐胺、神经碱等),可致人体中毒。在清理大量尸体时,可能接触多量的硫醇、尸胺之类的物质,所以应除恶臭,可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接触尸体要戴医用防护口罩、穿着工作服、戴手套、穿胶鞋,尽量避免意外擦伤,以免沾有细菌毒素引起中毒;出现外伤时需要及时进行医疗处理;应注意个人卫生,进行清理尸体操作后及饭前必须认真洗手;进行尸体清理工作的人员,为防厌氧创伤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必要时可进行接种免疫血清。另外,可以用石灰水、黑色草木灰吸附尸体的含臭物质,也可用1%的二氧化锰与木屑混合吸附硫化氢的臭气,还可喷洒3%~5%的来苏尔。实践表明,效果最好的是次氯酸钙、氢氧化钙和漂白粉混合喷洒,能很快除臭与消毒。

7.病人尸体

对鼠疫、霍乱和炭疽病人的尸体用0.5%过氧乙酸溶液浸湿的布单严密包裹,口、鼻、耳、肛门、阴道要用浸过0.5%过氧乙酸的棉球堵塞后尽快火化。土葬时,应远离水源50米以上,棺木应在距地面2米以下深埋,棺内尸体两侧及底部铺垫厚达3~5厘米漂白粉,棺外底部铺垫厚3~5厘米漂白粉。

七、应急物品的利用

地震灾害发生后,房屋倒塌,各种生产资料的储备和供应受到极大的破坏,加上道路交通瘫痪,外来物资供应受阻;在灾难开始,政府尚未采取救援措施前期,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材料和条件,开展自救互救非常重要。

(一)简易房(帐篷)的搭建

房屋倒塌,重建居住场所是首先考虑的问题。抗震棚一般需要塑料布、尼龙薄膜、亚麻布、油纸或被单等材料。下面介绍几种夏季和冬季都能使用的简易帐篷的搭盖方法。(1)将倒塌房屋的梁、柱子等木质材料取下,筑起方便搭建又稳固的窝棚或房式结构,用塑料纸、彩条布、篷布等能防雨、挡风的材料,铺设在顶部和四周。(2)用一个大床作为基础,四条腿上固定几根木杆(钢筋棍、竹竿也可),木杆顶部搭横棍,附上塑料布即可。比如一个上下双层床铺,附上塑料布就是一个天然的防震棚。(3)利用桩子或树木,将被单等用带子和绳子拉起来,被单的下方用石头等压住。如果没有被单和塑料布等物品,也可收集一些树木枝叶用同样方法搭一个简单帐篷。有时只需搭一面即可。

搭建简易帐篷的方法很多,基本原则是:防雨雪,挡风寒,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能基本满足应急生活需要。除了上述类型外,还有地上式、半地下式、窝棚式等。总之,要尽量做到轻、矮,使之能抵抗强烈地震的破坏。

(二)制式帐篷的利用

随着灾区救援工作的进行,政府、社会救援的物资陆续到位,制式帐篷的使用成为灾区人民最需要的生活物品。在灾区帐篷利用率很高,一般作为生活居住、医疗救护、学校教室使用,有时由于人民缺乏搭建帐篷的经验,在搭建或使用上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生活居住帐篷经不起大风的吹刮,医疗救护帐篷经不起直升飞机螺旋桨的风力等等。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在搭建上要注意以下事项:(1)帐篷搭建在地面平整的地方,铁钳45度角入地,不松动;支杆垂直地面,不下沉;加固的绳子要拉紧,四角对称,起到稳固的作用。(2)铲除帐篷内外的杂草,防止蚊虫孳生;地面用砖头或塑料布铺设,利于隔寒防潮。(3)帐篷四周下垂布用沙土培盖,防止刮风掀起和鼠、蛇进入;同时在帐篷四周挖排水沟,以免雨水流入帐篷内,同时将雨水引出生活区域。

(三)搭建防震棚需注意以下事项

(1)棚舍搭建的场地要开阔,农村要避开危崖、陡坎、河滩等地,城市要避开高楼群和次生灾害源区,不要建在危楼、烟囱、水塔、高压线附近,也不要建在阻碍交通的道口及公共场所周围,以确保道路畅通。(2)在防震棚中要注意管好照明灯火、炉火和电源,留好防火道,以防火灾和煤气中毒。(3)防震棚顶部不要压砖头、石头或其他重物,以免掉落砸伤人。

(四)帐篷内外的卫生要求

(1)要在空旷、干燥,远离山坡和河流的场所安营扎寨。住所应选择在安全、地势较高、背风、向阳和用水方便的地点,并还有一定的坡度,以便于排水和保持地面干燥;应尽量选用轻质建筑材料,棚子顶上不要压砖头、石块或其他重物,以防棚子倒塌伤人;要设法填平住所周围的坑洼,清除杂草,排除积水,四周应挖排水沟;临时住室能遮风挡雨,同时应满足通风换气和夜间照明的要求;地面撒些石灰吸湿,尽量用钢丝床或用木板、门板垫高作铺,不要直接睡在地面上。(2)临时厕所和垃圾堆要避开水源,远离住房,设在住所的下风向30米以外。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集体卫生,不要随地大小便和乱丢垃圾,更不能在河床和帐篷里大小便。(3)发动群众大搞环境卫生。要组织群众,划片包干,实行卫生区域责任制,如及时清理帐篷和简易房子内外的杂物;清除垃圾,做到垃圾袋装化,防止垃圾滞存、污水淤积;清理室内外的破罐、空瓶、罐头盒等类似杂物,防止积存雨水、脏水。(4)灾后极易造成环境卫生的恶化,导致传染病的迅速传播。应定期对帐篷和简易的房子内外进行彻底消毒,环境消毒应由卫生防疫人员确定具体的范围和方法。(5)夏季天气炎热,露宿在帐篷或临时搭起的棚子里必须注意预防中暑,注意通风;冬春季注意防寒隔潮。

八、学校卫生防疫措施

(一)加强对震后易发传染病的监控

震后由于洁净饮用水和食物供应受到影响,周边生态环境和卫生环境受到破坏,学校复课后饮水、食堂、住宿、厕所等卫生设施简陋,要高度警惕以下4类学校易发传染病的流行:(1)肠道传染疾病。主要是通过摄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导致,如霍乱、甲肝、伤寒、痢疾、感染性腹泻、肠炎、手足口病等。(2)呼吸道传染疾病。地震后人员聚集程度高,流动性大,生活空间狭小,相互之间接触频繁,容易导致麻疹、风疹、流脑、流感等呼吸道感染疾病。(3)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地震后人员接触频繁,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乱,特别灾区缺乏清洁用水,如几个人共用一盆洗脸水或共用一条毛巾等,极易引发红眼病的暴发。(4)虫媒传染病。如乙脑、黑热病、疟疾等。

另外,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狂犬病等;经皮肤破损引起的传染病,如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等;食品、粮食受潮霉变、腐败变质,存在发生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水源和供水设施破坏和污染,存在饮水安全隐患问题也应高度关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及时了解或通报灾区的传染病情况。

(二)做好传染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监测和信息上报工作

学校要主动做好传染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监测工作,并主动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定期到学校进行指导。切实做好学生晨检、住校生管理、因病缺勤登记随访工作,如发现以下情况,应快速反应,由专人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等)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乡镇卫生院防保组)报告;同时,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逐级上报。(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有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3)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24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传染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生后的处置

学校一旦出现传染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在当地政府的统一指挥下,配合疾控部门和医疗部门做好本校及周边学校的传染病防控、患病学生隔离转送救治工作。学校应按有关部门的要求保护好现场,配合开展流行病学及中毒原因调查,做好校园环境消杀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做好事发学校师生和家长情绪稳定工作,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成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应按要求成立“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按照震后疾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建立健全灾后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工作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控、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工作,负责每天对全校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巡查,切实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岗,工作到位。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对本地本校传染病防控、食品饮水卫生安全工作情况每天实行“零报告”。具体要求:

1.饮水卫生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关键

灾区学校应为师生提供开水、符合卫生标准的桶装瓶装水。学校供水应尽可能使用市政供水;使用非市政供水学校采用消毒剂灭菌对饮水进行消毒,应参阅使用说明书进行规范操作:加入消毒剂后,放置30分钟,检验水中余氯应达到0.7毫克/升,如未达到此值,说明投加量不足,但也不能过量加入,以免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使用井水和二次供水的学校,要请当地疾控部门对水源水质卫生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2.食品卫生安全是预防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主动配合当地卫生监督部门对学校简易食堂的监督指导,要加强食堂三防设施配置,监控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保持从业人员相对稳定。食品加工应切实做到生熟分开,现吃现做,做后尽快食用;所有加工食品应烧熟煮透,剩饭菜一定要在食用前单独重新加热;存放时间不明的食物不要直接食用;禁止制作出售凉拌菜。食堂内外环境必须每天进行清洁消毒,食堂内操作间、操作台面、配餐间必须保持清洁,每餐后用84消毒液擦洗,配餐间必须按规定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并于售饭前定时消毒;食堂餐用具(尤其是共用餐具)必须每天消毒,通常使用高温消毒(蒸气、煮沸5~10分钟即可);食堂外环境用奋斗呐或其他高效低毒杀虫剂进行消杀,每周2~3次;消除食堂周边苍蝇、蚊子。

3.做好校园环境清洁消毒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组织动员广大师生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清理污染不留死角、环境消毒不留空白,尤其是平板房和帐篷学校教室、师生集体宿舍必须每天用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帐篷学校、临时学校必须按每50~100人建一个临时厕所或流动厕所,设置垃圾、生活污水收集点。修建临时厕所应防止粪便污物外溢,不污染周围环境,尤其不能污染水源;临时厕所、流动厕所的粪便应每日施加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无害化处理,按环卫部门的要求将粪便运至统一收集处理点进行统一处理。同时,学校应重点加强污水排放沟、垃圾堆放点、厕所等重点区域的消杀灭工作,消除蚊蝇孳生环境,并认真组织开展除“四害”工作。学校人群集中的场所(教室、寝室、礼堂、食堂、图书馆、计算机房等)须保持清洁,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定期消毒。洗手间应备肥皂,不设公用毛巾。

4.培养师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要求学生饮用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及野生瓜果,不食用病死禽畜,不随地吐痰、便溺,不乱扔垃圾,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等,把救灾防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师生自觉的行动中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