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惊起卧龙愁:王阳明励志文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0 19:58:30

点击下载

作者:魏朝利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忽然惊起卧龙愁:王阳明励志文选

忽然惊起卧龙愁:王阳明励志文选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忽然惊起卧龙愁:王阳明励志文选作者:魏朝利排版:蕾蕾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9-01ISBN:9787515814216本书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为了给《传世励志经典》写几句话,我翻阅了手边几种常见的古今中外圣贤大师关于人生的书,大致统计了一下,励志类的比例,确为首屈一指。其实古往今来,所有的成功者,他们的人生和他们所激赏的人生,不外是:有志者,事竟成。

励志是动宾结构的词,励是磨砺,志是志向,放在一起就是磨砺志向。所以说,励志不是简单的立志,是要像把刀放在石头上磨才能锋利一样,这个磨砺,也不是轻而易举地摩擦一下,而是要下力气的,对刀来说,不仅要把自身的锈磨掉,还要把多余的部分都要毫不留情地磨掉,这简直是一场磨难。所有绚丽的人生都是用艰难磨砺成的,砥砺生命放光华。可见,励志至少有三层意思:

一是立志。国人都崇拜的一本书叫《易经》,那里面有一句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它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所以一切圣贤伟人无不遵循此道。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立什么样的志的问题,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古往今来,凡志士仁人立的都是天下家国之志。李白说: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白居易有诗曰: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二是励志。有了志向不一定就能成事,《礼记》里说:“玉不琢,不成器。”因为从理想到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志向须在现实的困境中反复历练,不断考验才能变得坚韧弘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逐步实现。所以拿破仑说: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孟子则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描述得如此艰难困苦。我们看看历代圣贤,从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到孔夫子、司马迁、孙中山,直至各行各业的精英,哪一个不是历经磨难终成大业,哪一个不是砥砺生命放射出人生的光芒。

三是守志。无论立志还是励志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了人的一生,无论生命之火是绚丽还是暗淡,都将到它熄灭的最后一刻。所以真正的有志者,一方面存矢志不渝之德,另一方面有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之气。像孟子说的那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明代有位首辅大臣叫刘吉,他说过: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话说回来,励志并非粘贴在生命上的标签,而是融汇于人生中一点一滴的气蕴,最后成长为人的格调和气质,成就人生的梦想。不管你做哪一行,有志不论年少,无志空活百年。

这套《传世励志经典》共收辑了100部图书,包括传记、文集、选辑。为励志者满足心灵的渴望,有的像心灵鸡汤,营养而鲜美;有的就是萝卜白菜或粗茶淡饭,却是生命之必需。无论直接或间接,先贤们的追求和感悟,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生命的惊喜。徐 潜前 言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王阳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先后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作为朝廷官员的王阳明有两件事情颇值称道。明武宗正德元年,宦官刘瑾迫害忠良,南京户科给事中戴铣上书言事,被拿解赴京、死于杖下,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上疏《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仗义执言,论救戴铣,被廷杖后贬谪龙场,充分显示了王阳明的担当精神。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之叛乱,王阳明组织义兵平定叛乱,显示出王阳明卓绝的军事才能,封新建伯。此外,王阳明多有为政爱民护民的主张。

王阳明被贬贵州龙场期间,开创了中国心学。心学上承孟子性善说,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致良知”将“良知”视为宇宙的本体和万事万物的起源。“知行合一”要求人类的一切行为要符合“良知”的标准。阳明心学以“心”度量世间纷繁的事物,纠正了程朱理学支离破碎之弊,但其空虚脱落之偏需要我们关注。

王阳明培养徐爱、钱德洪、邹守益、王道、陆原静、黄绾等弟子,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等人开创江右学派,影响深远。

生前既已受到世人的尊崇,身后更是被无数人赞颂。我们不妨列举思想家们对于王阳明的称赞,比如明末思想家刘宗周赞王阳明“先生恢复本心之功,岂在孟子道性善后欤”;清纪昀称赞“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清末民初思想家章炳麟言王阳明“欲人勇改过而促为善,犹自孔门大儒出也”;清末民初思想家梁启超称赞“阳明先生,百世之师”。此外,曾国藩与毛泽东推崇王阳明之事,大家早已熟知了。

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个人价值得以体现,可以称得上传统社会所能培养出的最为完美的人才之一。王阳明成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抱有一颗坚定的“心”。我们以坚毅不拔之精神将此心磨炼于生活事业的方方面面,则生活与事业同样能成就一代伟业。

我们阅读王阳明不是简单地追求功名利禄的成功,而是学习阳明先生以“心”观照自身价值目标与行为。在个人价值追求方面,“心”具有道德属性,个人应当以社会正义为目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个人行为方面,“心”具有认识论层面“知行合一”属性,个人应当坚决执行“心”之要求。此外,王阳明文章带有传统社会特有的印记,如华夷之别、君臣等级观念、父慈子孝观念等需要读者明辨。传世励志经典知行合一论【题解】《传习录》是记载王阳明与其弟子的对话记录。本文是王阳明与弟子徐爱的对话,集中反映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主旨。“知”与“行”的关系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一是“知”与“行”的顺序,二是“知”与“行”的难易程度,三是“知”与“行”能否合一。针对割裂“知”、“行”关系的观点,王阳明引用《大学》例证并给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王阳明“知行合一”强调“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等,或许对于我们认识“知”、“行”的关系提供启发,知与行的顺序、知与行的难易等问题对于“知行合一”而言,或许是“伪问题”。“知行合一”论点的现代价值仍然需要我们反思总结、理性认识。①②③④⑤

爱因未会先生“知行合一”之训,与宗贤、惟贤往复辩论未能决,以问于先生。

先生曰:“试举看。”

爱曰:“如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⑥,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⑦⑧

先生曰:“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圣贤教人知行,正是要复那本体,不⑨⑩是着你只恁的便罢。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说“如好好⑪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如鼻塞人虽见恶臭在前,鼻中不曾闻得,便亦不甚恶,亦只是不曾知臭。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知孝弟?又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此便是知行⑫的本体,不曾有私意隔断的。圣人教人,必要是如此,方可谓之知。不然,只是不曾知。此却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如今苦苦定要说知⑬行做两个,是甚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甚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⑭。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⑮

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个分晓,一行做知的

⑯⑰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即功夫始有下落。”⑱

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⑲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⑳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21)一个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22)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闲说话。”【注释】

①爱,即徐爱(1487—1517),字曰仁,号横山,浙江余姚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记载,徐爱为王阳明最早入室弟子。最初,徐爱对王阳明学说有所怀疑,后“闻之既熟,反身实践”,最后相信王阳明之学说是“孔门嫡传”学说。徐爱性格温和,对王阳明恭敬有加,王阳明评价其为“吾之颜渊也”,徐爱早逝后,王阳明“每在讲席,未尝不念之”。《传习录》最早是徐爱记录王阳明与其弟子的对话,徐爱去世后,由王阳明弟子钱德洪等人完成。②会,领悟、领会。③“知行合一”,王阳明学说中的核心观点。知,道德良知。④宗贤,黄宗贤,王阳明弟子。《王阳明全集》收录王阳明《答黄宗贤应原忠》、《与黄宗贤》等文章。⑤惟贤,顾应祥,字惟贤,号箬溪,王阳明弟子,曾作《传习录疑》。⑥弟,通“悌”,音tì,敬爱兄长、善待兄弟的意思。⑦私欲,个人的欲望或自私的欲望,古人常视私欲为贬义,如《荀子·修身》载“君子之能,以公义胜私欲也”。⑧本体,哲学术语,指事物的本源。⑨恁,音nèn,如此,这样。⑩《大学》,原是《礼记》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程颢、程颐将其单独编为章句,后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编注释,称为“四书”。⑪“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语出自《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前一个好音hào,动词,喜爱喜好;后一个好音hǎo,形容词,好色指漂亮的颜色,另一解指美貌的容颜。前一个恶音wù,动词,厌恶;后一个恶音è,形容词;臭音xiù,名词,气味;恶臭指难闻的气味。朱熹注解: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⑫私意,同上文私欲,指私心。⑬甚么,同“什么”。⑭宗旨,思想、意图。⑮行,音xíng,动词,从事的意思。⑯功夫,做事情用到的精力与时间。⑰下落,名词,归属着落的意思。⑱某,代“我”,谦称。尝,音cháng,曾经。⑲懵,音měng。懵懵懂懂,指稀里糊涂,不知所然,不明事理。⑳冥,音míng,昏暗。冥行,原意指晚间行路,引申为行事盲目。妄,音wàng,本义胡乱。作,音zuò。妄作,因无知而任意胡为。(21)补偏救弊,指补救以前的偏差漏洞,纠正以往的弊病错误。(22)足,足够、完满。为学重本【题解】

“本末之辨”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论题,历代思想家虽然对本末的具体指代各有所指,但重视“本”、以“本”带“末”的思想始终是一致的。本文王阳明以“本末之辨”为理论依据,讨论为学治学的方法,强调“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须于心体上用功”。王阳明谈论的是哲学问题,但恰当运用哲学智慧,我们或许可以在思想层次有所裨益。学问的增长一方面依赖于心志的明达,一方面依赖于知识的积累,舍此之外,别无法门;王阳明与弟子的对话,或可为学者治学提供些思想资源。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①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②③④⑤。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⑥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⑦⑧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⑨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⑩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⑪时学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⑫⑬无得,须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⑭体明即是道明,更无二。此是为学头脑处。”“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注释】

①本原,根本。②科,坎。盈科而进,作“盈科后进”,指水流遇到坑洼,待坑洼盈满之后再前行,喻为学应当踏实。③仙家,道教方士。④善譬,好的譬喻。⑤纯气,纯真的气。⑥持,拿。负,背。⑦位天地,育万物,语出自《礼记·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位,正。⑧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出自《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⑨悬想,凭空想象。⑩穿求,搜寻、寻求。⑪到,通“倒”,却、反而。⑫心体,心的本体、良知。⑬反,通“返”,返归。体当,体会。⑭头脑,要旨。循而行之【题解】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如何认识“道”是认识论中的核心问题。王阳明以“知行合一”为主要理论依据,提出“功夫”学说,强调践行的重要性。本文前半部分介绍“道”的客观存在属性,后半部分则介绍“功夫”的必要性。“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王阳明未必认可闲谈说话,而是主张踏实的、循而行之式的认知方法。当前中国社会风气颇为浮躁,我们为人为学当主踏实之风,以“循而行之”之行动引领社会风气回归敦厚淳朴。

问道之精粗。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①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②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③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终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问:“知至然后可以言诚意。今天理人欲,知之未尽,如何用得

④克己工夫?”⑤

先生曰:“人若真实切己用功不已,则于此心天理之精微日见一日,私欲之细微亦日见一日。若不用克己工夫,终日只是说话而已,

⑥⑦天理终不自见,私欲亦终不自见。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⑧认得一段;走到歧路处,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今人于已知之天理不肯存,已知之人欲不肯去,且只管愁不能尽知。只管闲讲,何益之有?且待克得自己无私可克,方愁不能尽知,亦未迟在。”【注释】

①柱壁,木柱和墙壁。②文藻,文字。③精白,纯净。④克己,克制私欲。⑤切己,切身,对照自己。⑥天理,道义法则。⑦私欲,个人欲望。⑧歧路,岔路。纯乎天理【题解】

圣人之间、圣人与凡人之间有何区别,凡人能否成为圣人及如何修炼成为圣人,这两个问题是传统学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历代思想家曾经做出不同的回答。本文前半部分,王阳明认为圣人与圣人之间的区别在于才力大小不同,而“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则是相同的。凡人与圣人之别不在于知识多寡,而在于心是否纯乎天理,如果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文章后半部分,王阳明主张去人欲以使凡人之心纯乎天理。中国传统思想家大都遵循内圣外王的思路,主张学者修炼个人道德品质,王阳明照例因循。当前社会中的个人,在遵循法治原则的前提下,仍然需要修炼道德品质,提升个人和公共生活质量。①②③

希渊问:“圣人可学而至。然伯夷、伊尹于孔子才力终不同,其同谓之圣者安在?”

先生曰:“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④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然圣人之才力亦有大小不同,犹金之⑤⑥分两有轻重。尧、舜犹万镒,文王、孔子九千镒,禹、汤、武王⑦犹七八千镒,伯夷、伊尹犹四五千镒。才力不同而纯乎天理则同,⑧皆可谓之圣人。犹分两虽不同,而足色则同,皆可谓之精金。以五⑨千镒者而入于万镒之中,其足色同也;以夷、尹而厕之尧、孔之间,其纯乎天理同也。盖所以为精金者,在足色而不在分两;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⑩亦可为圣人;犹一两之金比之万镒,分两虽悬绝,而其到足色处可⑪⑫以无愧,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者以此。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金之成色所争不多,则锻⑬炼之工省而功易成,成色愈下则锻炼愈难。人之气质清浊粹驳,有⑭中人以上,中人以下,其于道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其下者必须人一己百,人十己千,及其成功则一。后世不知作圣之本是纯乎天理,却专去知识才能上求圣人。以为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我须是将圣人许多知识才能逐一理会始得。故不务去天理上着工夫,徒弊精竭⑮⑯⑰力,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知识愈广而人欲愈滋,才力愈多而天理愈蔽。正如见人有万镒精金,不务锻炼成色,求无愧于彼之精纯,而乃妄希分两,务同彼之万镒,锡、铅、铜、铁⑱杂然而投,分两愈增而成色愈下,既其梢末,无复有金矣。”⑲⑳

时曰仁在傍,曰:“先生此喻足以破世儒支离之惑,大有功于

(21)后学。”

先生又曰:“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脱洒!何等简易!”【注释】

①希渊,蔡宗兖。蔡宗兖,字希渊,号我斋,浙江山阴人。②伯夷,商末孤竹国国君长子,《史记·伯夷列传》载,孤竹君死后,伯夷与其弟相互让贤,不受君位;周武王伐纣,伯夷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伯夷“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伊尹,商汤大臣,名伊,尹是官名、右相,有莘氏陪嫁商汤的奴隶,后辅佐商汤灭夏、整顿吏治,后又放逐并辅佐太甲成为圣王。③才力,才能。④精金,纯金。⑤尧、舜,传说中上古时期的贤君。镒,音yì,古代重量单位。⑥文王,周文王。周文王(前1152—前1056),姬姓,名昌,又称西伯昌,季历之子,周王朝奠基者。⑦禹,夏禹。夏禹,姒姓,名文命,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主。汤,商汤。商汤,子姓,名履,商人部落首领,商朝的开国君主。武王,周武王。周武王,姬姓,名发,西伯昌与太姒的嫡次子,其妻为邑姜,西周王朝开国君主。⑧分两,轻重。⑨厕,置身于。⑩悬绝,相差极远。⑪无愧,不逊色。⑫“人皆可以为尧、舜”,语出自《孟子·告子下》,孟子认为常人按照尧、舜的品德行事,常人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⑬驳,混杂。⑭中人,常人。《论语·雍也》载:“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上,高深的学问。⑮弊精竭力,犹“疲精竭力”。⑯名物,事物及名称。考索,考察探究。⑰形迹,形式。比拟,仿效、模仿。⑱梢末,最后。⑲曰仁,徐曰仁。傍,同“旁”,旁侧。⑳世儒,俗儒。(21)后学,后进学者。为 学【题解】

如何保持为学的健康心态是古往今来每个学者面临的现实问题,当前中国社会为学者治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技术手段,但浮躁的社会风气却对学者的治学心态产生了不良影响。王阳明在本文中详细回答了弟子们的种种疑问。首先,王阳明认为为学需要“头脑”,其次,为学需要正心立志,再次,为学需要主宰定时,此外,为学还需要务实之心。良好的客观条件对于治学有较大的帮助,如何创造和改善治学条件是学者个人,也是社会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但是对治学而言,治学的主观条件是更为重要的,毕竟治学在相当程度上是个人的事情,作为学者个体,应当正心诚意,提升治学境界,方有可能成就一代学术大家。①②③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

④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⑤⑥⑦⑧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⑨时,横说竖说皆是。若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⑩⑪

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⑫⑬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⑭⑮

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先⑯⑰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⑱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⑲⑳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21)(22)

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23)(24)(25)轻,比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为人?只闻誉而喜,(26)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27)(28)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29)(30)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四十五十而无闻’,(31)(32)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注释】

①学者,求学之人。②头脑,要旨。③着落,依托、可靠的来源。④间,隔阂。⑤袭,突然。义袭而取,指没有取得真实道义,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⑥行不著,习不察,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著,知、明。察,理解、知道。⑦大本,根本。⑧达道,悟道。⑨横说竖说,反复说明。⑩亲,父母。⑪业举,为科举考试而学习。⑫治田,种田。⑬先正,先贤。⑭崇一,欧阳德。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阳明门人。⑮意思,意图、用意。⑯气机,天地运行规律。⑰主宰,支配力量。⑱酬酢,应对。⑲百体,人体各部分。⑳奔放,不受拘束。(21)侃,薛侃。薛侃(1486—1546),字尚谦,号中离,世人称中离先生,广东揭阳人,王阳明门人。(22)前岁,前年。(23)比来,近来。精察,细察。(24)未。没有、不曾。(25)务外,研究学问做表面功夫,不求深入。(26)对,对立。(27)“疾没世而名不称”,语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疾,恨。(28)“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语出自《孟子·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朱熹注:“声闻,名誉也。情,实也。”(29)没,通“殁”,死。(30)“四十五十而无闻”,语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闻,名望。(31)闻道,领悟得道。(32)“是闻也,非达也”,语出自《论语·颜渊》:“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闻与达相似而不同,有诚伪之别。①答顾东桥书(节选)【题解】

本文是王阳明回答顾东桥心与理关系的书信节选。文章首先解释“知行合一”之义,然后解释“主观”之心与“客观”之理的关系。王阳明认为,“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心外无理,并发挥孟子学说,主张求仁于心、求义于心。王阳明“心”与“理”的主张,或可为我们的个人价值与个人主动精神提供些许帮助。②③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④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⑤⑥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⑦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夫⑧⑨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此告子“义外”之说,孟⑩⑪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⑫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⑬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注释】

①顾东桥,顾璘。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江苏长洲人。②笃实,踏实、坚实。③精察,精细观察。④本体,哲学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源。⑤抑扬,褒贬。⑥是说,此说。⑦晦庵,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亦称朱文公、朱子,南宋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⑧暗,愚昧。不达,不明白、不通达。⑨告子“义外”,《孟子·告子上》载:“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⑩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孟子·公孙丑上》载:“我(孟子)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⑪恻怛,恻隐。⑫外心,用心于外。⑬圣门,儒家之道。答欧阳崇一(节选)【题解】

欧阳德是江右王门子弟中的代表人物,服膺王阳明致良知学说。王阳明在本文中详细解释了良知与见闻的关系,并批评了专求见闻、割裂良知与见闻的观点。王阳明认为良知逻辑先于见闻而实际寓于见闻,“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王阳明以此为理论基础,批评“专求之见闻之末”为失却头脑、未得精一之旨。针对良知之学的误解,文章最后王阳明提醒欧阳德须精察良知之学。①②

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滞于见闻,而亦不离于见闻。③

孔子云:“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良知之外,别无知矣。故④⑤“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今云专求之见闻之⑥末,则是失却头脑,而已落在第二义矣。近时同志中盖已莫不知有⑦致良知之说,然其功夫尚多鹘突者,正是欠此一问。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⑧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⑨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故只是一事。若曰致其良知而求之见闻,则语意之间未免为二,此与专求之见闻之末者虽稍不同,其为未得精一之旨,则一而已。“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既云“择”,又云“识”,其良知亦未尝不行于其间,但其用意乃专在多闻多见上去择识,则已失却头脑矣。⑩

崇一于此等处见得当已分晓,今日之问,正为发明此学,于同⑪志中极有益。但语意未莹,则毫厘千里,亦不容不精察之也。【注释】

①见闻,耳闻目睹。②滞,局限。③“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语出自《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朱熹注:“孔子谦言己无知识,但其告人,虽于至愚,不敢不尽耳。”④头脑,主旨。⑤第一义,佛教用语,最高的义理。⑥末,次要的事。⑦鹘突,模糊、疑惑。⑧日用,日常应用。⑨发用,运用。流行,运行。⑩崇一,欧阳德。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阳明门人。⑪莹,明白、明洁。①答罗整庵少宰书【题解】

本文是王阳明给罗钦顺的答信。书信开篇客气地赞扬了罗钦顺的教导之意,接着对身心之学与口耳之学的区别进行阐述。文章的第二部分则回应了罗钦顺所提出的针对《大学》、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朱子地位等问题,当然王阳明所言理无内外、性无内外、学无内外等理论依据依然值得探讨。读此文,我们可知王阳明与罗钦顺的学术观点不尽一致,但仍然可以感受到王阳明诚恳治学、尊重学人的态度,尤其“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的学术自信。②③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发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④⑤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⑥请。⑦

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道诚未易明,而学诚不可⑧不讲。恐未可安于所见而遂以为极则也。”幸甚幸甚!何以得闻斯言乎?其敢自以为极则而安之乎?正思就天下之有道以讲明之耳。而⑨⑩数年以来,闻其说而非笑之者有矣,诟訾之者有矣,置不足较量辨议之者有矣,其肯遂以教我乎?其肯遂以教我,而反复晓谕,恻然⑪惟恐不及救正之乎?然则天下之爱我者,固莫有如执事之心深且至矣!感激当何如哉!⑫

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孔子以为忧。而世之学者稍能传⑬习训诂,即皆自以为知学,不复有所谓讲学之求,可悲矣!夫道必⑭体而后见,非已见道而后加体道之功也;道必学而后明,非外讲学而复有所谓明道之事也。然世之讲学者有二:有讲之以身心者;有讲⑮之以口耳者。讲之以口耳,揣摸测度,求之影响者也;讲之以身心,⑯行著习察,实有诸己者也,知此则知孔门之学矣。

来教谓某“《大学》古本之复,以人之为学但当求之于内,而程、朱格物之说不免求之于外,遂去朱子之分章而削其所补之传”。非敢然也。学岂有内外乎?《大学》古本乃孔门相传旧本耳。朱子疑其有⑰⑱所脱误,而改正补缉之。在某则谓其本无脱误,悉从其旧而已矣。失在于过信孔子则有之,非故去朱子之分章而削其传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且旧本之传数千载矣,今读及文词,既明⑲白而可通;论其工夫,又易简而可入。亦何所按据而断其此段之必在于彼,彼段之必在于此,与此之如何而缺,彼之如何而补?而遂改正补缉之,无乃重于背朱而轻于叛孔已乎?⑳

来教谓:“如必以学不资于外求,但当反观内省以为务,则“正心诚意”四字亦何不尽之有?何必于入门之际,便困以格物一段工夫也?”诚然诚然。若语其要,则“修身”二字亦足矣,何必又言“正心”?“正心”二字亦足矣,何必又言“诚意”?“诚意”二字亦足矣,何必又言“致知”,又言“格物”?惟其工夫之详密,而要之只(21)是一事,此所以为精一之学,此正不可不思者也。夫理无内外,性无内外,故学无内外;讲习讨论,未尝非内也;反观内省,未尝遗外也。夫谓学必资于外求,是以己性为有外也,是义外也,用智者也;谓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是以己性为有内也,是有我也,自私者也:是皆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故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22)(23)以崇德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此可以知格物之学矣。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非但入门之际有此一段也。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24)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学之不明,皆由世之儒者认理为外,(25)(26)认物为外,而不知义外之说,孟子盖尝辟之,乃至袭陷其内而不觉,岂非亦有似是而难明者欤?不可以不察也。

凡执事所以致疑于格物之说者,必谓其是内而非外也;必谓其专事于反观内省之为,而遗弃其讲习讨论之功也;必谓其一意于纲领本(27)(28)原之约,而脱略于支条节目之详也;必谓其沉溺于枯槁虚寂(29)(30)之偏,而不尽于物理人事之变也。审如是,岂但获罪于圣门,获罪于朱子,是邪说诬民,叛道乱正,人得而诛之也,而况于执事之(31)正直哉?审如是,世之稍明训诂,闻先哲之绪论者,皆知其非也,而况执事之高明哉?凡某之所谓格物,其于朱子“九条”之说,皆包罗统括于其中;但为之有要,作用不同,正所谓毫厘之差耳。然毫厘之差而千里之谬实起于此,不可不辨。

孟子辟杨、墨,至于“无父,无君”。二子亦当时之贤者,使与孟子并世而生,未必不以之为贤。墨子“兼爱”,行仁而过耳;杨子“为我”,行义而过耳。此其为说,亦岂灭理乱常之甚而足以眩天下哉?(32)而其流之弊,孟子至比于禽兽夷狄,所谓“以学术杀天下后世”也。今世学术之弊,其谓之学仁而过者乎?谓之学义而过者乎?抑谓之学不仁不义而过者乎?吾不知其于洪水猛兽何如也!孟子云:“予(33)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杨、墨之道塞天下,孟子之时,天下(34)之尊信杨、墨,当不下于今日之崇尚朱说,而孟子独以一人呶呶于其间,噫,可哀矣!韩氏云:“佛、老之害甚于杨、墨。”韩愈之贤不及孟子,孟子不能救之于未坏之先,而韩愈乃欲全之于已坏之后,其亦不量其力,且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呜呼!若某者其尤不量其力,果见其身之危,莫之救以死也矣。夫众方嘻嘻之中,而独(35)出涕嗟,若举世恬然以趋,而独疾首蹙额以为忧,此其非病狂丧心,殆必诚有大苦者隐于其中,而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察之?某为《朱子晚年定论》,盖亦不得已而然。中间年岁早晚,诚有所未考,(36)虽不必尽出于晚年,固多出于晚年者矣。然大意在委曲调停以明(37)此学为重,平生于朱子之说如神明耋龟,一旦与之背驰,心诚有所未忍,故不得已而为此。“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

(38)求”,盖不忍牴牾朱子者,其本心也;不得已而与之牴牾者,道固如是,不直则道不见也。执事所谓决与朱子异者,仆敢自欺其心哉?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于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益于己者,己必喜之;损于己者,己必恶之。然则某今日之论,虽或于朱子异,未必非其所喜也。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小人之过(39)也必文,某虽不肖,固不敢以小人之心事朱子也。

执事所以教,反复数百言,皆以未悉鄙人格物之说。若鄙说一明,(40)(41)则此数百言皆可以不待辨说而释然无滞。故今不敢缕缕以滋琐(42)(43)屑之渎。然鄙说非面陈口析,断亦未能了了于纸笔间也。嗟呼!执事所以开导启迪于我者,可谓恳到详切矣!人之爱我,宁有如执事(44)(45)者乎?仆虽甚愚下,宁不知所感刻佩服?然而不敢遽舍其中心之诚然而姑以听受云者,正不敢有负于深爱,亦思有以报之耳。秋尽(46)东还,必求一面,以卒所请,千万终教!【注释】

①罗整庵,罗钦顺。罗钦顺(1465—1547),字允升,号整庵,江西泰和人,明代理学家,著有《困知记》。少宰,官职名,明代指吏部侍郎。②某,代自己。顿首,叩头下拜,书信用语,表致敬意。③奉答,敬辞,答复。④手教,敬辞,手书。⑤纷沓,纷繁冗杂。⑥请,敬辞,请求指教。⑦来教,敬辞,来信。⑧极则,最高准则。⑨非笑,讥笑。⑩訾,音zǐ,毁谤。诟訾,亦作“诟”,责骂。⑪执事,书信敬辞,对对方的敬称。⑫“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语出自《论语·述而》:“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⑬传习,传授、学习。⑭体,体察。⑮揣摸,推测。测度,猜测。⑯著、察,明显。⑰补缉,整理、编辑。⑱悉,全部。⑲按据,根据。⑳资,凭借、依托。(21)精一,精纯、专一,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2)“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语出自《周易·系辞》,韩康伯注:“精义,物理之微者也。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故能乘天下之微,会而通其用也。利用之道,由安其身而后动也。精义由于入神以致其用,利用由于安身以崇其德。”(23)“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语出自《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24)明觉,明白、察觉。(25)辟,音pì,驳斥。(26)袭,因袭。陷,陷落。(27)本原,根本。(28)支条,次要部分。节目,枝节。(29)虚寂,虚无空寂。(30)审,果然。(31)绪论,言说要旨。(32)“以学术杀天下后世”,语出自《宾退录》:(刘卞功云)“常人以嗜欲杀身,以货财杀子孙,以政事杀民,以学术杀天下后世,吾无是四者,岂不快哉!”(33)“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语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公都子曰:‘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34)呶呶,音náo,多言。(35)涕,哭泣。嗟,叹息。(36)委曲,详细论述。调停,调整、协调。(37)耋,音dié,年长。(3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语出自《诗经·王风·黍离》。(39)“君子之过”几句,语出自《论语·子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0)释然,疑虑消除,领悟义理。(41)滋,增益。(42)面陈口析,当面陈述。(43)了了,清楚表达。(44)感刻,感激铭刻于心。(45)遽,急。(46)千万,无论如何。①答聂文蔚【题解】

本文是王阳明写给聂文蔚的答信。书信第一部分答谢聂文蔚并解释写作缘由。第二部分介绍良知之学,感慨学术不明并借以明志,“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中国传统学者大都有强烈的救世情怀与人文关怀,本文笔端自然流露的是王阳明关心民生、心系天下的价值关怀,文章同时对明代学术不明的状况提出了激烈的批评。阅读此文,当前读书人应当保守学术独立性和基本人文关怀,依据个人理性和良知,踏实为学,坚守社会正义,为社会和国家建设提供有益的智慧和思想资源。②

春间远劳迂途,枉顾问证,惓惓此情,何可当也!已其二三同③④⑤志,更处静地,扳留旬日,少效其鄙见,以求切劘之益;而公⑥⑦期俗绊,势有不能,别去极怏怏,如有所失。忽承笺惠,反复千⑧⑨⑩余言,读之无甚浣慰。中间推许太过,盖亦奖掖之盛心,而规⑪砺真切,思欲纳之于贤圣之域;又托诸崇一以致其勤勤恳恳之怀,⑫此非深交笃爱,何以及是!知感知愧,且惧其无以堪之也。虽然,⑬仆亦何敢不自鞭勉,而徒以感愧辞让为乎哉?其谓“思、孟、周、程无意相遭于千载之下,与其尽信于天下,不若真信于一人。道固自在,学亦自在,天下信之不为多,一人信之不为少”者,斯固君子⑭⑮“不见是而无闷”之心,岂世之谫谫屑屑者知足以及之乎?乃仆之情则有大不得已者存乎其间,而非以计人之信与不信也。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⑯,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⑰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无⑱间于圣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⑲无治,不可得矣。古之人所以能见善不啻若己出,见恶不啻若己入,⑳视民之饥溺犹己之饥溺,而一夫不获,若己推而纳诸沟中者,非故(21)(22)为是而以蕲天下之信己也,务致其良知,求自慊而已矣。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23)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24)(25)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26)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27)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28)(29)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30)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31)(32)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仆诚赖天之灵,偶有见于良知之学,以为必由此而后天下可得而(33)治。是以每念斯民之陷溺,则为戚然痛心,忘其身之不肖,而思(34)以此救之,亦不自知其量者。天下之人见其若是,遂相与非笑而(35)诋斥之,以为是病狂丧心之人耳。呜呼!是奚足恤哉?吾方疾痛之切体,而暇计人之非笑乎!人固有见其父子兄弟之坠溺于深渊者,(36)呼号匐匍,裸跣颠顿,扳悬崖壁而下拯之。士之见者方相与揖让谈笑于其傍,以为是弃其礼貌衣冠而呼号颠顿若此,是病狂丧心者也。故夫揖让谈笑于溺人之傍而不知救,此惟行路之人,无亲戚骨肉之情者能之,然已谓之无恻隐之心,非人矣。若夫在父子兄弟之爱者,则固未有不痛心疾首,狂奔尽气,匍匐而拯之。彼将陷溺之祸有不顾,而况于病狂丧心之讥乎?而又况于蕲人之信与不信乎?

呜呼!今之人虽谓仆为病狂丧心之人,亦无不可矣。天下之人心皆吾之心也,天下之人犹有病狂者矣,吾安得而非病狂乎?犹有丧心者矣,吾安得而非丧心乎?

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谄者,有讥其为佞者,有毁其未贤,(37)诋其为不知礼,而侮之以为东家丘者,有嫉而沮之者,有恶而欲(38)杀之者;晨门荷蒉之徒,皆当时之贤士,且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虽子路在升堂(39)之列,尚不能无疑于其所见,不悦于其所欲往,而且以之为迂,(40)则当时之不信夫子者,岂特十之二三而已乎?然而夫子汲汲遑遑,(41)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暇于煖席者,宁以蕲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追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故其言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果哉,末(42)之难矣!”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若其“遁世无闷”,“乐天知命”者,则固“无入而不自得”,(43)“道并行而不相悖”也。

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顾其心亦已稍知疾痛之在身,是以徬徨四顾,将求其有助于我者,相与讲去其病耳。今诚得豪(44)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45)致其良知,以相安相养,去其自私自利之蔽,一洗谗妒胜忿之习,以济于大同,则仆之狂病,固将脱然以愈,而终免于丧心之患矣,岂不快哉!

嗟乎!今诚欲求豪杰同志之士于天下,非如吾文蔚者而谁望之(46)乎?如吾文蔚才与志,诚足以援天下之溺者。今又既知其具之在(47)(48)我而无假于外求矣,循是而充,若决河注海,孰得而御哉?文蔚所谓“一人信之不为少”,其又能逊以委之何人乎?(49)(50)

会稽素号山水之区,深林长谷,信步皆是,寒暑晦明,无时不宜,安居饱食,尘嚣无扰,良朋四集,道义日新,优哉游哉,天地之间宁复有乐于是者!孔子云:“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51)仆与二三同志,方将请事斯语,奚暇外慕?独其切肤之痛,乃有(52)(53)未能恝然者,辄复云云两。(54)(55)(56)

咳疾暑毒,书札绝懒。盛使远来,迟留经月,临歧执(57)(58)笔,又不觉累纸。盖于相知之深,虽已缕缕至此,殊觉有所未能尽也。【注释】

①聂文蔚,聂豹(1486—1563),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王阳明门人,著有《困辨录》。②迂途,亦作“迂涂”,绕道。枉顾,敬辞,称对方屈尊看望自己。惓惓,音quán,感情真切。③扳留,挽留。旬日,原指十天,引申义较短的时日。④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⑤劘,音mó,切削。切劘,切磨、切磋。⑥公期,公务。⑦怏怏,不高兴。⑧浣慰,宽慰。⑨推许,推重、赞许。⑩奖掖,奖励提拔。⑪崇一,欧阳德。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王阳明门人。⑫堪,能够承受。⑬鞭勉,鞭策勉励。⑭无闷,没有烦忧,多指隐居者。⑮谫,音jiǎn,浅薄。谫谫屑屑,浅薄猥琐。⑯困苦,艰难穷苦。荼,音tú,苦菜。毒,蜇人之虫。荼毒,毒害、残害。⑰是非之心,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出自《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而矣。”⑱间,差别。⑲不啻,如同。⑳饥溺,生活困苦。(21)蕲,音qí,通“祈”,祈求。(22)慊,音qiè,满足,满意。自慊,自足。(23)熙、皞,和乐、怡然自得。(24)利,取利。庸,劳苦。(25)貊,音mò,古代指东北方向少数民族。蛮貊,亦作“蛮貉”、“蛮貃”,古代称南方和北方少数民族,亦指四方落后部族。(26)轧,音yà,排挤。(27)偏琐,偏颇猥琐。僻陋,性情偏执、见识浅陋。(28)诡辞,假话。阿俗,迎合世俗。(29)矫行,矫情行事。干誉,求取声誉。(30)袭,因循。(31)纷纷,众多。籍籍,杂乱。纷纷籍籍,形容众多且杂乱的样子。(32)相寻,接连不断。(33)陷溺,比喻深陷错误的泥淖而无法自拔。(34)非笑,讥笑。(35)恤,同情、怜悯。(36)跣,音xiǎn,光脚,不穿鞋袜。(37)东家丘,传说孔子西邻不知孔子才学出众,轻蔑地称孔子为“东家丘”。(38)晨门,掌管城门开闭的人,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蒉,音kuì,草编的筐子。荷蒉,背着筐子,出自《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晨门、荷蒉代指有才能的隐士。(39)子路在升堂之列,出自《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入门、升堂、入室指学习的三个阶段。(40)汲汲遑遑,亦作“汲汲皇皇”,匆忙急促。(41)煖席,人久坐而留有体温的座席,指安坐闲居。(4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我们不同这样的人打交道而又和谁打交道呢,语出自《论语·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语出自《论语·微子》:“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果哉,末之难矣”,指没有办法说服对方,详见第(38)条注解。(43)“道并行而不相悖”,语出自《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44)匡翼,框正、辅佐。(45)相安相养,相处平安、相互休养。(46)具,工具,指才与志。(47)充,扩充。(48)御,抵挡。(49)会稽,音kuài jī,古地名,因浙江绍兴会稽山得名。(50)信步,漫步、随意行走。(5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不怨恨上天,不责备人,学习平常的知识,却悟出很高的道理,语出自《论语·宪问》:“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52)恝,音jiá,淡然。恝然,冷淡貌。(53)云云,这样、如此。(54)暑毒,中医中的疾病名,因夏天湿热引起的不适。(55)经月,整月。(56)临歧,亦作“临岐”,赠别。(57)累纸,接连使用许多张纸。(58)缕缕,连续不断。训蒙大意【题解】

儿童启蒙教育对于个人成长的作用不可谓不大,但儿童启蒙教育也需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以恰当的内容和适当的教育方式教育,是儿童启蒙教育的必要前提。中国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儿童启蒙教育经验,其中的优良部分仍然是当前儿童教育界需要借鉴的资源。本文是集中反映王阳明儿童教育思想的文章,文章前半部分详细列举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所应遵循的教育规律,后半部分对比古今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文章语言流畅,结构清晰。此外,阅读此文,我们可以推论,教育的每一阶段都需要恰当的内容与方式,不只是儿童阶段,或可我们以此为鉴,反思适合我们当前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法。①

古之教者,教以人伦。后世记诵词章之习起,而先王之教亡。②③

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④⑤其栽培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⑥⑦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⑧⑨⑩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⑪⑫春风,霑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⑬⑭则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⑮⑯已,亦以泄其跳号呼啸于泳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⑰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⑱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亦所以沈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凡此皆所以顺导其志意,调理⑲⑳(21)其性情,潜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顽,日使之渐于礼义而不苦其(22)难,入于中和而不知其故。是盖先王立教之微意也。(23)(24)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25)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26)(27)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

凡吾所以教,其意实在于此。恐时俗不察,视以为迂,且吾亦将(28)去,故特叮咛以告。尔诸教读,其务体吾意,永以为训;毋辄因(29)(30)时俗之言,改废其绳墨,庶成“蒙以养正”之功矣。念之念之!【注释】

①人伦,传统社会规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则。②童子,儿童。③专务,专心致力之事。④栽培,栽种培养。涵养,养育、培养。⑤志意,精神意志。⑥威仪,仪容举止。⑦知觉,会意。⑧惮,畏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