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读懂三十六计(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1:43:56

点击下载

作者:郝雪 编撰

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分钟读懂三十六计(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

三分钟读懂三十六计(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试读:

总说

【原文】①②③④⑤

六六三十六,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理,机在其⑥⑦中。机不可设,设则不中。【注释】

①六六三十六:《嘉佑集·太玄论下》:“太玄之策,三十有六。”计,计谋、策略。军事谋略六大类,每一大类包括六小类,六六三十六个计谋。三十六之数,从易经数理。

②数:易数。天地变易生之理。

③术:方法,手段,权谋。

④阴阳燮理:事物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规律。

⑤机:机变、天机、机会。

⑥设:主观生造。

⑦中:成功、实现。【译文】

六个六构成三十六这个变易之数,数的变易中包含术法,术法中包括数的变易。阴和阳交替运作,运作中生化出天然机变。机变是天然的,不可人为设计,人为设计的,是无法运作成功的。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机密的谋略不能在背着人的时候或者在隐蔽的地方施行。这是因为人们对于司空见惯的事情,一般都会有熟视无睹的心理,在斗智阶段,这正可以加以利用,关键是把握住运用的时机。在公开性的场合尽可能使用带有欺骗性的手段,让对手的防备之心懈怠下来,再出其不意一举实现自己的预谋。【原文】①②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

③太阴。【注释】

①备周则意怠:备,防备。周,周密、周到。意,意志、思想。怠,懈怠、松懈。全句意为:防备十分周密,容易使自己有恃无恐,意志松懈。

②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阴,这里指的是秘密谋略。阳,这里指公开的行动。对,对立、相反的方面。全句意为:秘密的谋略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而不与公开行动相对立。

③太阳、太阴:太,这里是指的极端、特别、非常之意。全句意为:在最公开的行动后面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阴谋。【译文】

防备周密,往往容易导致思想麻痹、意志松懈;常见的事情就不会产生疑惑(以致丧失警惕)。秘谋就隐藏在公开的行动之中,并不是与公开行动相对立的。最公开的行动当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阴谋。【古语智慧】“瞒天过海”的精髓在于“寓言于明,寓真于假”,采用伪装的手段,制造公开的假象,使之丧失警戒之心,避开麻烦,度过难关,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此计在兵法上,将兵法计谋隐藏在正大光明的事物中,让人防不胜防,从而达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效果。机密的谋略不能在隐藏的地方或背着人的时候进行。诸如在偏僻的野外杀人,或者在半夜里偷东西,都是低级和愚蠢的行为,不是聪明人所采取的方法。

公元589年,隋朝攻打陈国。在战前,隋朝的大将贺若弼统领江防,每次调兵遣将都将兵力集中在历阳。陈国以为隋朝大军来到,就调集全国的大军前来迎敌,但发现只不过是隋军的调防而已,于是调回了军队。如此三番后,陈国人就习以为常了,戒备也松了下来。直到贺若弼引领大军渡过江来,陈国人还没有察觉。于是,隋军如入无人之境,很快灭掉了陈国。

瞒天过海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阳奉阴违。表面上顺从,暗地里不从。这样能有效麻痹对方,为“过海”创造有利的条件。(2)制造假象。抓住对方的弱点,制造迷雾假象,以假乱真,从中牟利。(3)转移视听。将对方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使对方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目的。(4)隐迹潜踪。使用欺骗的手段使对方暴露企图,而自己却不露痕迹。自己无形而对方有形,当然会战胜对方。

本计存在于公开的事物之中。鬼鬼祟祟的行为会引起别人的警惕;实施暴力,又会招致激烈的反抗,往往使事情脱离自己的控制,导致不想见到的恶果,这些手段都比较低级,是睿智之士所不屑使用的。【智慧故事】

郑成功力夺鹿耳门“瞒天过海”在军事行动中经常被使用,将计谋隐藏在光明正大的事物之中,让人防不胜防,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我国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就深谙此计。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五月,清军在安南将军达素的率领下围攻郑成功于厦门,突入岛上的清军全部被歼,达素大败,逃回泉州。

厦门一仗虽然大获全胜,但郑成功意识到在大陆上已经很难再和清兵对抗,于是决心收复1624年被荷兰殖民主义者非法侵占的台湾。

为了攻下台湾,郑成功一面积极招募人员,修整船只,备造军器,并且招聘了300名熟悉台湾海港、地形情况的领航员,做好东征准备;一面派人送信给在台湾的荷兰总督揆一,重申对荷兰国没有敌意,麻痹对方。由于郑成功在大陆战事的接连失利,荷兰国正以为郑成功将会进攻台湾,于是派巴达维亚(今印尼首都雅加达)樊特郎率领一支12艘船的舰队,运载1453人增防台湾。揆一看了郑成功的信后,以为郑成功不可能进攻台湾,于是只留下3艘战舰、600名士兵和一些军需物资,让剩下的战舰又返航回巴达维亚去了。郑成功侦查到这一消息后,觉得时机已经成熟。1662年3月,率战船数百艘,共2.5万人的舰队,由料罗湾出发,开始了收复台湾的战役。

荷军在台兵力约2000余人,主力防守在本岛西侧的鲲身岛,小部分兵力约200余人防守在本岛上的普罗文查城。由外海进入台湾的水道,主要是大港,不仅水深,大船可以通行无阻,而且距离近。但有荷军主力防守,航道全在荷军炮火控制之下。其次是鹿耳门港,但沙石淤浅,航程远,退潮时只能通行小船。但荷军在此只派一名伍长6名士兵驻守。

根据情况,郑成功决定由敌人意料不到的鹿耳门港进入台江,在敌人没有防备的禾寮港登上本岛,直插赤坎城(今台南市),然后再各个击破敌人。4月2日晨,郑率舰队抵达鹿耳门外,轻而易举地抢占北线尾岛,于午后涨潮时驶抵禾寮港,主力开始登陆。早已联络好的接应人员和台湾人民纷纷前来接应,不到两小时,郑军全部上岸。部队登陆之后,首先抢占了赤嵌街的粮食仓库,同时包围了普罗文查城。

荷军对郑军突然在鹿耳门登陆一无所知,十分惊慌,急忙出动四艘战舰向郑军舰队攻击。荷军一向傲慢,甚至认为中国人受不了火药味和枪炮的声音。想不到郑军集中炮火,一举击沉荷主舰“赫克脱”号,“斯·格拉弗兰”号和“白鹭”号仓皇败逃日本,快艇“马利亚”号逃往巴达维亚。荷舰队彻底瓦解。在海战的同时,荷军又派出阿尔多普上尉率领200多名士兵增援赤坎,在郑军的截击下,遭重创。不久,又由贝德尔上尉率领240名荷军,企图夺回北线尾岛恢复鹿耳门港的控制权。在郑军的夹击下,遭到歼灭性打击。与此同时,苦难深重的台湾人民也掀起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高潮。淡水、基隆、新岸等地郑军尚未到达地区的人民,都自发起来捣毁荷兰教堂和统治机构。

粉碎荷军反扑后,4月6日,郑军集中兵力围攻赤坎城,荷军司令下令投降。4月7日,郑军水陆两路强攻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镇),未克,伤亡较大。郑成功随即改为长期围困,将主力抽往各地建立政权和屯垦,迅速站稳了脚跟。年底,困守孤城的荷军见大势已去,被迫投降。

郑成功在后有追兵,前有强敌的情况下,采取“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策略,将敌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别处,使荷兰殖民者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意图,隐迹潜踪,顺利收复了台湾,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表现了他的大智大勇,不愧我国的民族英雄。

第二计 围魏救赵——避实击虚,以迂为直

此计出自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用计者必须明白怎样避实击虚,灵活调动对手,攻敌所必救,通过敌我双方客观条件的转换,将对手置于不利的形势下,然后集中自己的力量,后发制人,对敌方的要害给予致命一击。【原文】①②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注释】

①共敌、分敌:这里是指集中的敌人与分散的敌人。

②敌阳、敌阴:敌,攻打。阳,这里是指公开、正面、先发制人;阴,这里是指隐蔽、侧面、后发制人。敌阳不如敌阴,指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敌。【译文】

攻打集中之敌,不如攻打分散之敌。从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古语智慧】

领兵作战和治理水患的道理一样:敌人士气强的时候,就要设法避开他,就像将激水疏导分流,使其弱化而不与其正面冲突。敌人虚弱的时候,就要坚决去消灭他,就像筑堤围堰,不让水流走一样。要将一团乱麻理顺,只能耐心用手去慢慢解开,不能紧握拳头去捶打,那样无济于事;解决搏斗纠纷,自己不要也参与其中,而要攻其“所必救”,自然会解决双方的打斗。“围魏救赵”一般有三种含义:(1)避实击虚。孙子认为,用兵的规律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攻击他薄弱的地方。避实击虚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2)以攻代守。进攻时最有效的防御手段。如果敌兵压境的情况下,只知道一味防守,就会陷入被动的局面。应当利用有利的时机向敌人发动进攻,打乱敌人的部署,使自己化被动为主动。(3)以迂为直。在几何中,两点之间的距离最短,但在战争中,最直接的方式不见得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好像爬山一样,如果从山底爬到山顶,路途虽然最近,但是很危险。假如绕山盘旋而上,虽然路程长了,但是安全了很多。

本计的要点是避实击虚,攻其必救。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一味硬碰硬,只会落得失败或两败俱伤的下场,所以应该避其锋芒,在合适的时机攻击敌人薄弱的环节牵制他,或袭击他的要害威胁他,或者绕道敌人的背后打击他。这样的话,敌人就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的目标。这是一种转换敌我双方优势的迂回策略。

公元前354年,魏王派庞涓攻打赵国的邯郸,赵国不敌,急忙向齐国求救。齐王派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军队去解赵国邯郸之围。孙膑向田忌献计说:“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们攻打魏国,庞涓就会回师自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自解。我们在中途埋伏袭击魏军,定会大获全胜。”果然,庞涓率军回援,在桂陵中了埋伏,魏军大败。

孙武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看准了敌人的弱点狠狠打击,远比正面硬碰硬高明得多。【智慧故事】

不剃胡子,不嫁人“围魏救赵”是孙膑在指挥桂陵之战所使用的计策,2000多年以后,没想到这个战场上常用的计策被一个名伶用来对付大名鼎鼎的张勋,使张勋的欲望没有得逞。

1913年某日,辫子军头目张勋在北京的江西会馆庆贸其60大寿生日(实为59岁)。他把京津地区的名伶召至会馆,唱了三天堂会戏。征歌逐舞,好不热闹。台上戏子一白一曲地演唱,台下贵显指手划脚,品头论足。这时的刘喜奎刚到北京不久,一炮打响,顿时走红,这次的堂会戏自然少不了她的演唱。张勋见过无数个标致的女子,但还没有见过刘喜奎这样的艳姿丰采。刘刚一上台,就令张勋目瞪口呆。三天的堂会戏演唱结束,张辫帅便派了一名副官到刘家去传唤喜奎,准备随意花几两银子将她收下为妾,养在府中。谁知刘喜奎洁身自爱,既不畏惧权贵,又不贪图钱财,她在学戏之前便有言在先:“只唱戏,不卖身。婚姻大事自己作主,父母不加干涉。”副官找到刘家,即被喜奎及其父母逐出,回府交差,张勋傻了眼,他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戏子竟敢这样不识抬举。于是吩咐副官,不惜代价,一定要将刘喜奎弄到手。副官领命后一趟一趟地往刘家跑,银两一加再加,直加到10万大洋。刘的父母对这巨额款子有点怦然动心了,可是刘喜奎仍不屑一顾,坚决拒绝卖到张府。不久,“二次革命”爆发,张勋率军南下,后迁任江苏督军,在南京的秦淮河畔觅得了王克琴为三姨太,终日沉醉于酒色之中,这样也就把北京城里的刘喜奎暂时淡忘了。

1917年6月30日,张勋返回北京,张府又唱起了堂会戏。名伶齐集一堂,台上莲步轻移、一颦一笑的刘喜奎勾起了张勋的回忆,为此神魂颠倒起来。时为“忠勇亲王”的张勋又开始做美梦了,再次想纳刘喜奎为姨太太。刘喜奎仍然敬谢不应,回答张府差人的话说:“张大帅要娶我当姨太太是万万办不到的事。软的也好,硬的也好,我都不从。到我走投无路的时候,我就以死相拒,看他怎么办?”张勋听完禀报,倒也有些担心,怕真的逼得紧了,她会去寻死,香消玉殒岂不可惜!他张勋岂不是一场空。于是决定不来硬的,派人前去正式“求婚”。多次“求婚”,均遭拒绝。但是,张勋“不到黄河心不死”,仍不作罢。

刘喜奎正在苦于无计可施的时候,某晚报社长张汉举替刘喜奎出主意,要她提出几条使张勋无法接受的条件而使其主动放弃“求婚”。一天,刘喜奎向张府的人说:“张大帅如果一心要娶我,必须答应我三个条件。”来人说:“别说是三个;就是三十个条件张大帅也答应,你说吧。”刘喜奎不紧不慢,说出三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张大帅要把嘴上的胡须全部剃光;

第二个条件,力行一夫一妻一妾制,请张勋立即遣走全部姨太太,保证今后不纳妾;

第三个条件,提供爱情保证金20万大洋,以我的名义存入国外银行。

张汉举帮助想出的这三个条件,无非是一个缓兵之计,明知张勋不能接受才这样提出来的。特别是第一个条件,简直像是要张勋的性命一样。原来,张勋其貌不扬,全仗那三绺胡须装点门面,使他的神情模样显得威武一些,要让张勋割去这命根子一样的胡须,真是比登天还难。其结果与张汉举的预料的完全一样。张勋表示:第二、三条保证立即照办,唯第一条要求豁免。刘喜奎见第一条正中要害,表示半点也不肯让步。张勋派人传话说:“咱们王爷身为国家栋梁,不能为娶一房姨太太而把蓄留多年的胡子剃掉,这码子事张扬出去,会腾喧中外,贻笑大方。”但是,刘喜奎很快作出反应:“内阁总理唐绍仪在结婚时能奉夫人之命,剃光胡子,王爷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这时的张勋一心想得到刘喜奎,心痒难搔,一咬牙,便答应让步:先剃去颌下的部分,上唇的胡子留着充充门面,等到洞房花烛夜过后再剃光。可是,刘喜奎坚决不依,声称:只要张勋的嘴巴上还留着一根胡子,那就宁死也不嫁过去。

正当张勋在死皮赖脸地为讨刘喜奎作姨太太而讨价还价的时候,段祺瑞组织的讨逆军开始向张勋的定武军发起了反攻。1917年的7月8日,讨逆军派飞机向紫禁城的一块空地上投下了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枚炸弹,几乎把张勋的魂都要炸飞了,他慌忙逃入荷兰驻华大使馆,通电下野,后逃往天津。刘喜奎也逃过了张勋这个色狼的追逐。

刘喜奎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戏子”,毫无势力背景,面对大名鼎鼎的辫子军司令,没人敢惹的“土皇帝”张勋的时候,避实击虚,以迂为直,用围魏救赵的策略使自己没有落入虎口。

第三计 借刀杀人——引友杀敌,不自出力

《兵经百字·借字》云:“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此计妙在一个“借”字,以敌方阵营的损失,来增强自身的实力。实现这一点,前提是对刀的判断要十分敏锐。所谓的“刀”即敌方内部可以利用的矛盾,只有发现可以利用的“刀”,才能有效完成“借”的设想,继而达到“杀人”利己的目的。【原文】①②③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注释】

①敌已明,友未定:指打击的敌对目标已经明确,而盟友的态度却一时尚未确定。

②引友杀敌:引,引诱。引友杀敌,即引诱盟友的力量,去消灭敌人。

③以《损》推演:根据《损卦》“损下益上”、“损阳益阴”的逻辑去推演。【译文】

敌人已经明确,盟友的态度尚在犹豫之中,这时应(极力设法)诱使盟友去攻打敌人,而无需自己出力。这是从《损卦》卦义的逻辑推演出来的。【古语智慧】

敌人的迹象已经明显,而另一股势力正在扩张,将要有所作为,这时就可以借助这股力量去消灭敌人。

比如:春秋时期,郑桓公打算攻打郐国,先打听郐国的英雄豪杰,将他们的名字写在名单上,宣布打下郐国之后将土地分给他们并封官。然后设祭坛,将名单埋在地下,并杀鸡盟誓。郐国国君以为大臣们要叛变,就将贤臣良将都杀死了。不久,郑国来攻,郐国毫无还手之力,不久灭亡了。

三国时期,关羽率军围困樊城、襄阳,曹操想迁都,避开关羽的锋芒。司马懿劝道:“刘备和孙权虽然表面上是亲戚,其实很疏远。关羽大胜,是孙权所不愿意看到的。可以派人劝孙权攻击关羽的后方,并答应将江南的土地分给孙权,这样樊城之围就解了。”曹操采用了这个计策,关羽兵败麦城,被东吴俘虏杀害了。

杀人可以分为愚蠢与高明两种。愚蠢者杀人往往亲自出手,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虽然自己感到痛快,但是却难逃敌人的报复。高明者杀人,自己并不出面,而是借助他人之手,这样不仅达到了杀人的目的,而且转移了视线,避免了敌人的报复。“杀人莫见血,见血非英雄”,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但是要注意,所借之刀一定要锋利,否则杀人不成就会殃及自身。

借刀,既有明借和暗借之分,也有诱借和强借之分。因此,借刀要讲究方法和艺术,不能露出任何蛛丝马迹。学会识别这一计策,会防止自己上大当,吃大亏。借刀一般分为下面几种情况:(1)借人力;(2)借财务;(3)借条件;(4)借谋略;(5)借舆论;(6)借媒介;(7)借势力。此计的要点是:让敌友双方互相厮杀,自己坐山观虎斗,坐收渔利。【智慧故事】

曹操借刀杀豪强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之所以在群雄逐鹿的时候逐渐强大起来,就在于其足智多谋,“借刀杀人”就是其经常使用的计策。

三国时的曹操是一位有着雄才大略的枭雄,打击豪强是他一贯的主张,还在他担任洛阳北部尉和济南相时就已身体力行。他自己带头打击豪强,同时也特别注意选用干练的官吏来贯彻自己打击豪强的主张,并在这方面涌现了一批出色人物。如献帝入许昌后,曹操任命满宠为许令,把治理京城的重任交给了他。曹洪手下有一个宾客,倚权仗势在许昌境内多次犯案,被满宠逮捕下狱。曹洪得知后给满宠写去一封信求情,满宠不予理睬。曹洪无奈,只得去求曹操,曹操于是召见许县主管刑狱的官吏,打算了解一下情况。满宠担心曹操会出面干预此事,于是抢先动手,下令将罪犯立即处死。曹操得知消息,不但没有怪罪满宠,反而高兴地说:“当官管事难道不应当这样吗?”

后来,因袁绍在河北很有势力,而汝南郡是袁绍的故乡,门生宾客满布郡内各县,大都横行不法,有的甚至拥兵拒守,曹操十分担忧,就派满宠去做汝南太守。满宠到任后,在当地招募了500士兵,带着他们一连攻下了二十余座壁垒,并诱杀了十几个不肯降服的壁帅,共得户两万,兵2000,使汝南的局势很快平定下来。

杨沛做长社令时,境内曹洪的宾客不肯依法交纳赋税,杨沛把他们抓来,先把腿打断,然后将其处死。曹操很欣赏杨沛,让他先后担任九江、东平、乐安等郡太守。后因与督军争斗,被判处五年髡刑(一种剃去头发的刑罚)。曹操出征到谯县,听说邺城及其附近地区法令得不到很好实施,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便要求重新挑选一个邺令,其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才能应当同杨沛一样。有关部门遵照曹操的旨意,将杨沛从一个囚徒直接提升为邺令。杨沛上任前,曹操召见他,问道:“你准备怎样去治理邺城呢?”

杨沛回答:“竭尽心力,依法办事!”

曹操听了,高兴地喊了一声:“好!”并回过头去对旁边的人说:“诸君,这个人可是值得敬畏啊!”

曹操当年西迎献帝时,所带的几千人途中断粮,幸好得到了当时任新郑长的杨沛的接济,因此曹操特地赏给杨沛奴仆10人、绢百匹,一方面作为对他就任新职的鼓励,另一方面权且作为对他当年进献干桑椹救急的报答。杨沛满怀信心走马上任了。曹洪、刘勋等人畏惧杨沛的威名,赶紧派人前往邺城,告诫子弟、宾客各自检束,不得再随意为非作歹。杨沛担任邺令数年,邺城的社会治安一直较好。

此外,赵俨、梁习、司马芝、王修都毫不手软地打击了一些严重破坏封建法度的豪强地主。如司马芝是在曹操平定荆州后被任命为营长的,其时豪强地主多不守法,郡主簿刘节,势力很大,有宾客千余家,出则为盗贼,入则乱吏治。一次,司马芝征调刘节的门客王同服兵役,刘节却把王同藏了起来。司马芝即报告郡守,列数刘节的罪行,郡守郝光不敢怠慢,即让刘节去代王同服兵役,青州因此有了司马芝“让郡主簿当兵”的说法。后来,司马芝任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的宾客子弟屡次在境内横行不法,司马芝正准备处理他们时,刘勋给司马芝送来一封信,不具姓名,却多有请托。刘勋同曹操过去是旧友,在担任庐江太守时被孙策击破,前来投奔曹操,被封为列侯,十分贵宠。但司马芝不买账,连信也不给回,其宾客子弟犯法者一一依法处理。后来,刘勋因自恃与曹操有旧,日渐骄横,一再犯法,连自己也被有关部门逮捕正法了。

曹操的聪明之处就是自己不出手,而是借人之力为己力,成己之事,自己有杀人之实,但不担当杀人的罪名,这才是“奸雄”的本色!

第四计 以逸待劳——疲敌劳敌,等待时机

“逸”和“劳”是两个相对的事物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自古兵家皆深谙此道,因为两种状态对于作战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在很多时候能够左右一个战役的胜负。因此,善于用兵者多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使敌人处于疲惫的状态,削弱其实力,为自己创造“逸”机,进而战胜敌人。【原文】①②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注释】

①势:情势、趋势。这里主要是指的军事态势。

②损刚益柔:语出《易·损·彖》:“……损刚益柔有时……”损卦为兑下艮上,是由泰卦乾下坤上变来的。泰卦的九三变为损卦的上九,而泰卦的上六则变为损卦的六三,说明由泰卦变为损卦是损乾益坤、损刚益柔的结果。但这种损刚溢柔只要因时也会吉利。【译文】

迫使敌人处于困难的局面,不一定用直接进攻的手段(而可采取疲惫、消耗敌人的手段)。这是从《周易》损卦彖辞中“损刚益柔有时”一语中悟出的道理。【古语智慧】《孙子兵法》说:“先到达战地等待敌军的部队,精力充沛,后到达战地马上投入战斗的部队,精力疲惫。善战者,制约敌人而自己不受敌人的制约。”这是调动敌人的方法。兵书上是讨论敌人,这里是讨论形式,它的要旨不是选择地点等待敌人如此简单,而在于以简单的方法驾驭复杂的情况,以不变的方式应对变化的情况,以小的变化应对环境的大变化,以自己的不动应对敌人的行动,以自己的小行动影响对付敌人的大行动。

本计的要点是“致人”,即调动敌人,自己掌握主动权。在战场上,主动权决定着战役的胜负,丧失主动权就意味着死路一条。主动权来源于强大的实力,还应该加上得当的策略:抓住对手的弱点,消除对手的优势。以逸待劳可以分为下面几种情况:(1)养精蓄锐。强大的实力是歼灭敌人的前提条件。在没有这个前提条件的时候,就要尽量避免和敌人正面冲突,在退守中扩充自己的力量,一旦敌人“疲劳”的时候,就给予雷霆一击。(2)疲敌劳敌。在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士气比较高涨的时候,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应该采取诱敌深入、疲敌劳敌的策略,使敌人身体疲惫、士气低落,再后发制人,一举歼灭敌人。(3)等待时机。在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不要贸然行动,要善于等待时机。可以采用退避三舍、故意拖延等办法和对手周旋,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就马上行动,转守为攻,一鼓作气击败敌人。比如:管仲在军队内加强整顿,实际上就是加强防备;齐国军师孙膑在马陵道伏击魏国将领庞涓;赵国大将李牧守卫雁门关,很久都不和匈奴战斗,而实际上加强戒备,开战后大破匈奴,使匈奴10年不敢南,这些都是对“以逸待劳”计策的正确应用。【智慧故事】

以退为进,以守为攻

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中国著名的皇帝,一生文治武功政绩卓著,在建立北宋过程中就成功地运用了以逸待劳的策略。

公元959年,后周皇帝周世宗薨,他的7岁幼子柴宗训即位,就是周恭帝,周恭帝年少难以治理朝政,国家出现了大厦将倾的局面。此时,一向工于心计的大将赵匡胤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赵匡胤一直跟随周世宗东征西杀,屡立战功,被周世宗委以兼殿前都点检、检校太尉、归德节度使的重任,掌握着京城禁军的统帅权,在朝廷中又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实力派。面对幼主无措,政局动荡的局面,赵匡胤决心以赵代周,建立自家的封建王朝。

公元960年正月元旦,赵匡胤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军情,假称契丹勾结北汉政权大举南侵,请求急速发兵抵御,宰相范质、王溥等轻易相信,即刻派赵匡胤率大军北征。大军出城的时候,城内已经哄传开“策点检为天子”的谣言,满城风雨搅得人心浮动,百姓极为慌乱,计划着出城逃难。其实宫廷里的人并不知道这个消息,可见有人故意在城中制造舆论。赵匡胤率领大军来到距开封四十里的陈桥驿,看着天色甚晚,就命令军队就地宿营,天明再启程。

扎营已毕,赵匡胤的军中有一个自信能观看天象的军校苗训,站在营中空地上仰面观察天象,有人就从旁边问他:“苗先生,你夜观天象,看到了什么?”苗训神秘地说:“你没有看到太阳背后还有一个太阳吗?后一个太阳发出的光芒将淹没前一个的辉煌,这是上天的命令。前一个太阳应验在周,后一个太阳应验在点检身上。”由于军队出城时已听到传言,这一说法很快在军中传播开,将士们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现在皇上年幼无知,我们在疆场上拼死征杀也没有人犒劳我们,不如我们拥立点检为皇帝,然后再北征也不晚。”

议论中,都押衙李处耘、归德掌书记赵普、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在一起商议册立天子的具体事宜,他们还悄悄派人回开封告知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都虞侯王审琦,以便里应外合,这些都是赵匡胤平时的亲信。

赵匡胤对政变并不陌生,他曾帮助郭威兵变,推翻后汉建立后周。他对亲信们的想法十分清楚,为了使他们听从自己的调遣,必须给他们以活动的自主权,因此,那天晚上他并没有参与出谋划策,而是假装喝醉酒去睡觉,把事情交给了亲信赵普和弟弟赵匡义去办理。

第二天早晨,将士们拿着皇帝穿的黄袍来到赵匡胤的寝室,给他穿上黄袍说:“朝政不稳,诸将无主,愿册立点检为天子。”赵匡胤装出一付被逼无奈的样子说:“你们贪恋富贵,使我做天子,如果不能完全听命于我,那我还是不能做这个皇帝。”大家都表示愿意服从指挥。于是赵匡胤带着兵马返回了京城开封,突然入城。

此时正值早期,文武百官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面如死灰,束手无措,只有侍卫军副指挥使韩通,驰马而出准备抵抗。走到街上正遇到赵匡胤的前部都校王彦升,韩通不敌,被王追至家中一刀劈死,然后把他的家人斩尽杀绝。范质不得已,率领文武百官前来迎接。赵匡胤见到他们流着眼泪说:“先帝待我恩重如山,而今我被六军胁迫,不得已才这样。”

范质刚要说话,赵匡胤部将罗彦环厉声喝道:“我们无主,自立点检做皇帝,谁若有异议,那么就问问我的宝剑。”说着,拔剑在手。范质、王溥等人吓得面如土灰,带领百官跪拜听命。翰林学士陶谷拿出一篇事先准备好的禅让诏书,宣布周恭帝退位,将皇位禅让给赵匡胤。于是赵匡胤正式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是为宋太祖。这就是“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由来。

宋太祖不愧一代开国之君,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后周柴氏江山,而且还没有落下恶名。这就在于他成功运用以逸待劳的策略,虽然心里极想做皇帝,但表面上却给人一种被逼无奈的假象,这样做的结果使他顺利地夺取了后周的攻权,而且坐稳了江山。半推半就,以退为进,有时往往能更为顺利地促进你目标的实现。

第五计 趁火打劫——乘敌之危,入伙分利

本计的重点是“趁”字,即趁敌人不利,遭遇劫祸的时候,谋取利益。在“打劫”的时候一定要弄清楚“火”烧到了什么程度,只有当其自顾不暇的时候,才是出击的最好时机;否则不但不能获利,反而会引火上身。【原文】①②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注释】

①敌之害大:害,这里是指遇到严重灾难,处于困难、危险的境地。

②刚决柔也:决,冲开、去掉,这里引伸为摈弃、战胜。王夫之《周易内传》卷三说:“夫之为言决也,绝而摈之于外,如决水者不停贮之。决而任其所往。”全句意为:乘刚强的优势,坚决果断地战胜柔弱的敌人。【译文】

敌人的处境艰难,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时机出兵,坚决果断地打击敌人,以取得胜利。这是从《周易》夫卦彖辞“刚决柔也”一语中悟出的道理。【古语智慧】《孙子》云:“乱而取之。”《十一家注孙子》云:“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一般来说敌人发生混乱的情况有三种:一是内忧,二是外患,三是内外交害。这些混乱是敌方的“火”,我方应该抓住机会乘势“打劫”,这样不仅容易获得成功,而且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针对上述的三种情况,人们应采取的做法是:“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经过长期战争,吴王夫差大败越王勾践。越王勾践被押到吴国为奴,失去了自由。勾践忍辱负重,对夫差百般逢迎,终于骗得了夫差的信任,被放回了越国。回国之后,勾践一面继续麻痹夫差,一面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夫差则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所迷惑,不将越国放在眼里。他生活淫靡奢侈,骄纵凶残,杀害了伍子胥,重用奸臣。公元前473年,吴国颗粒无收,民怨沸腾,而这个时候,吴王却率军北伐齐国。越王勾践选中这个时候,大举进攻吴国。吴国国内空虚,很快就被越国攻破,后来被越国灭亡。勾践灭吴,正是乘敌之危,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本计的要点就是“就势”,即趁敌人不利,自己有利的之际,从而争夺利益。敌人遭到灾害、打击,实力削弱,疲于招架的时候,一定防备不严,这就是我方出击的有利时机。不要消极等待对手遭遇灭顶之灾,而要主动将灾难嫁祸到敌人头上。此计有以下几个含义:(1)乘危取利。在正常情况下取利,难免付出较大的代价;在对方处于危机的时候取利,往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落井下石。本来敌人已经处于危难之中,我方再给他制造更大的灾难,直到将对方置于死地。(3)入伙分利。火是别人放的,这个时候我方趁火打劫,助上一臂之力,事成之后,会得到相应的好处。(4)明助暗夺。对方的“后院”起火,我方以“救火”的姿态前去,这样不会引起对方的注意,也不容易遭到拒绝。在“救火”的过程中,我方可以乘机捞取好处,或在暗中再点新火。【智慧故事】

中国魔水

趁火打劫在军事上经常运用,常用来乘敌之危,打击敌人,入伙分利。在商业上,很多企业也善于灵活使用此策略,为企业谋取巨大的利润。

广东省三水县广东健力宝集团有限公司,原来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厂,1983年的产值仅为130万元。1984年7月,该企业与广东科研所合作,开始生产和销售名为“健力宝”的运动饮料。从新产品问世之日起,健力宝集团就以促进中国体育的腾飞为己任,以体育为阵地,开展宣传,以便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健力宝公司总裁李经纬先生是位感觉敏锐、做事果断的优秀企业家。当他得知亚洲足球联合会将在广州举行理事会的信息后,心想这是一次宣传“健力宝”饮料的大好机会。于是他决定想方设法把“健力宝”送进白天鹅宾馆,让足联官员免费品尝。可是,当时的健力宝集团设备落后,连国际通行的易拉罐问题还解决不了。李经纬先生采用了“借鸡生蛋、借献佛”的老办法,找到深圳一家中外合资的百事可乐工厂,用有限的外汇从香港购进了一些易拉罐,并请百事可乐工厂的工人加班加点,将随身带来的“健力宝”原料配制成液体装进罐里。

然后,李经纬先生又派人按时将100箱装潢精美的“健力宝”饮料送到了亚足联会议厅。亚足联官员一品尝,就赞不绝口。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李经纬先生和他的饮料厂一举成名,产品“健力宝”也畅销国内外。

李经纬先生初战告捷后,又开始策划一次重大的公关行动,那就是为1984年10月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专用饮料。中国这次事隔多年之后重返奥运会,令世人关注,而中国在运动会上获得15枚金牌,更是一鸣惊人。健力宝饮料也随之被多国记者冠以“中国魔水”之称而名声大振。健力宝集团从此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起来。

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健力宝集团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总经理李经纬先生力排众议,甘冒风险,向亚运会组委会提供了1亿元的体育赞助费。在不久后郑州召开的饮料订货会上,各经营单位纷纷订购健力宝饮料,仅这一次,就给该公司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收获,健力宝的牌子更加响亮了。

此后,健力宝集团对体育事业投入了更大的热情。

1992年8月赞助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200多万元,赛后为18位获金牌选手颁发了健力宝金牌,每块含金575克,价值4万元;

1993年6月,赞助七运会400万元;

1993年8月,为中国少年足球队赴巴西训练提供1,633,888美元的经费。

健力宝公司对体育事业的慷慨捐助,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认识到健力宝公司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巨大贡献,于是更加信赖健力宝公司。巨大的社会效益,直接推动了健力宝公司经济效益的增长。该公司年产值在1985年即达到1,689万元,1987年就超过1亿元,1989年则高达5亿元,5年之间翻了近50倍。

如今,国内饮料市场竞争激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世界名牌饮料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内200多家饮料厂先后倒闭,而健力宝饮料却供不应求,销售量占全国第一,并出口18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总裁李经纬先生在回顾公司的发展历史时,兴奋地说:“体育公关,这对我们的发展真是个决定性的契机。”

健力宝公司借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之势,不失时机地开展宣传工作,借体育振兴企业,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成功之路。

决策层借“势”,还要看清“势”、认准“势”的发展变化。健力宝集团就是看准了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关注这个“势”,看准了当时的体育事业落后,“趁火打劫”,大力赞助体育事业,从中扩大企业影响,赢得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

第六计 声东击西——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此计的精髓就是给对手制造错觉:显示给对手的攻击方向与实际所选择的方向并不一致,导致对方判断上严重失误,令其措不及防,难于招架,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此计的更高境界是在对决的过城中,谋断飘忽不定,让对手疲于防范,以至防不胜防。【原文】①②③④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攻之。【注释】

①敌志乱萃:萃,野草丛生。全句意为:敌人神志慌乱,失去明确的主攻方向。

②不虞:虞,预料。不虞,意料不到。

③坤下兑上之象:《易经》萃卦下卦为坤,上卦为兑。此卦三阴聚于下,二阳聚于上,各依其类以相保,群阴虽处致用之地,高居最上之位,都为了保阳,所以萃卦六爻都说“无咎”。如果使这种群阴保阳的局面受到扰乱,就将祸乱丛集,有意料不到的困难与危险。

④利其不自主而攻之:不自主,即不能自主地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和攻击目标,全句意为:人不能把握自己的前进方向,对我方有利,应乘机进攻、打击敌人。【译文】

敌人神志慌乱,不能正确预料和应付实施事变和复杂局面,正如坤下兑上的萃卦受到扰乱一样,要利用敌人这种不能自主地把握前进方向的时机,对敌人发起攻击。【古语智慧】《百战奇谋》曰:“声东而击西,声彼而击此,使敌人不知其所备,则我所攻者,乃敌人所不守着也。”《历代名将事略》亦云:“欲东而形似西,欲西而形似东,欲进而形似退,欲退而形似进。”声东击西这一计策,必须看对手的意志是否混乱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已经混乱,我方就能取胜;没有混乱,我方如果强行行动,就会自取灭亡。

战国时期,齐愍王即位。新王即位不久,就谣传齐国丞相孟尝君想篡位。齐愍王信以为真就将孟尝君罢职。孟尝君撤职以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地闲居。他的门客冯谖来到秦国游说秦王,劝秦王聘孟尝君为自己所用。秦王大喜,赶紧派人前去接孟尝君。如果孟尝君入秦,将会对齐国构成很大的威胁。齐王得到这个消息后,害怕孟尝君这样的人才被敌国所用,马上恢复了孟尝君的职位。冯谖让秦国聘孟尝君只是一个手段,目的还是让齐王恢复孟尝君的相位。

此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忽东忽西。我方在进攻的时候没有固定的方向,一会在东,一会在西,敌方摸不到我方的真正意图。(2)即打即离。时而前来挑战,时而离开。敌方以为我方要打,我方却不打;敌方以为我方不打,我方却突然发动袭击。(3)发动佯攻。我方向敌人的东方发动袭击,借此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突然向敌人的西方发动猛烈攻击。(4)避强击弱。在我方忽东忽西的进攻下,敌方错误地布置了兵力。这样,我方就避开了敌人的锋芒,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

本计的要点是敌人是否被我调动,是否不能自我控制。在使用此计的时候,一定使敌人混乱,如果敌人没有混乱,我方很难占到便宜。在敌人正好在我想要他处于的位置时,要稳住他,然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敌人没有在我想要他所处的位置时,就要调动他,就可以以东击西。【智慧故事】“四两拨千斤”晏子除恶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故事被人们代代传诵,尤其他声东击西,“一桃杀三士”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

齐景公即位后,齐国的国力已极大地削弱了。外部,齐景公面对赵、燕等国的“蚕食”,束手无策;内部,一些权臣不遵守法律,特别是公孙捷、田开强、古冶子三人,他们都身壮如牛、力大无比,自恃有功,横行无忌。齐景公重用贤臣晏婴,力图使齐国得以振兴。

晏婴上任后,决心除掉公孙捷、田开强、古冶子三个“害群之马”,严肃国纪国法。公孙捷三人有一身奇勇,派人去抓,不成;派刺客行刺,也不成。晏婴想来想去,觉得唯一的办法还是用“计”。

一天,齐景公设盛宴款待文武大臣。酒过三巡之后,文臣武将们都带了几分醉意,晏婴命令一名漂亮的侍女用大盘子端着两个硕大的桃子走到众人面前,传下话说:“谁能说明自己是天下最有名的勇士,谁就可以吃掉一枚桃子。”

公孙捷觉得这是表现自己的好时机,立刻站了起来,说:“我能接连和两只猛兽搏斗,把它们打死,像我这样的勇力,天下没有第二个,我是天下最有名的勇士,我可以吃掉一枚桃子!”说完,向四周看看,见无人反对,伸手拿走一枚桃子。

古冶子离开酒桌,站了起来,说:“我曾经冒着生命危险,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浮沉九里,斩妖龟之头,保护国君平安渡过了黄河。当时,见到我的人都说我是河神,像我这样的勇力,难道称不上是天下最有名的勇士吗?”古冶子说完,也向四周看看,见无人反对,伸手拿走了剩下的一枚桃子。

田开强急了,他走到众人面前,愤慨地说:“我在跟敌人的战争中,曾多次冲入敌阵,砍杀敌将,夺取战车和大纛。攻打徐国时,我俘虏500多人,逼迫徐国纳款投降,威震邻国,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难道这么大的功劳还不能分到一枚桃子吗?”

晏婴急忙走出来,对齐景公说:“田将军的功劳和勇气天下皆知,可惜桃子已没有了,可否请大王赐一杯美酒,待桃子再熟时,补赐给田将军如何?”

齐景公也对田开强说:“田将军,算起来,你该是天下最有名的勇士,可惜你说得太迟了。”

田开强怒火攻心,道:“打虎杀龟,固然有勇有功,但我为国家立下如此赫赫战功,反而遭到冷落,为人耻笑,以后还有何面目见人!”说完,不容分说,拔剑自刎。

公孙捷见状,面红耳赤,道:“我功劳不如田将军,反拿了桃子,致使田将军自刎,我还怎样活在世上!”说完,也拔剑自杀。

古冶子跳了起来,说:“我们三人是结拜兄弟,誓同生死,如今我也不能活了!”说完,也自刎而死。

齐景公见齐国一下子失去了三位勇士,心中有些惋惜,下令用士大夫之礼厚葬了这三个人。三个害群之马已除,晏婴就可以敌开手脚,大胆地治理国家了。

晏婴以可有可无的桃子作计,使三害自杀,此是他声东击西之计也。

敌战计

第七计 无中生有——有生于无,无而示有

此计是在心理上做文章,将虚实变化演绎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本来没有的东西,经过己方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手法,使敌方感觉确实存在,其中奥妙的地方就在于在适当的时候能够化无为有,等敌方明白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回天无力了。【原文】①②③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注释】

①诳也,非诳也:诳,欺骗,迷惑。《武经三书·孙子·用间》即把诳事作为“虚假之事”。全句意为:虚假之事,又非虚假之事。

②实其所诳也:实,实在,真实。实其所诳,是说把真实的东西充实到假象之中。

③少阴、太阴、太阳:原指《易经》中的兑卦(少阴)、巽钋(太阴)、震卦(太阳)。这里少阴是指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太阴是指大的秘密军事行动,太阳则是指大的、公开的军事行动。全句意为:在稍微隐蔽的行动中隐藏着大的秘密行动。大的秘密行动,也许正是在非常公开的、大的行动掩护下进行。参考第一计“太阴、太阳”解。【译文】

用虚假情况迷惑敌人,但又不完全是虚假情况,因为在虚假情况中又有真实的行动。在稍微隐蔽的军事行动中,隐藏着大的军事行动;大的隐蔽的军事行动,又常常在非常公开的、大的军事行动中进行。【古语智慧】

此计本来的意思是凭空捏造,栽赃陷害。后来又引申出:采取真真实实、虚虚假假的手法,用虚假、假象欺骗敌人,使敌人产生判断失误和行为失误的一种计策。

此计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示敌以假,让敌人误以为真;第二部,让敌方识破我方之假,掉以轻心;第三步,我方变假为真,让敌人还以为我方为假。这样,敌方得到的信息为虚假的,我方就掌握了主动权。

在使用这个计策的时候,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敌方的指挥官性格多疑,异常谨慎,这个计策就比较容易奏效;第二,要抓住地方思想混乱的有利时机,迅速变假为真,变无为有,变虚为实,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

本计的要点是“实”。任何的欺骗手段都不能欺骗很久,欺骗的目的在于隐蔽对方,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与真实手段。因此,在欺骗对方之前,要先准备好打击手段;当对方被蒙蔽之后,突然将自己隐藏的打击手段使出来,就能取得成功。如果敌人没有被蒙蔽,此计将会失败。

无中生有,由欺骗到真实,由虚无到实在。总是虚无不能将敌人击败,只有使出实在的手段才能击败敌人。比如:唐朝安史之乱爆发后,很多地方官吏都投降安禄山、史思明。张巡忠于唐王朝,不肯投降。叛将令狐潮率军包围了雍丘,张巡将1000个草人穿上黑衣,在晚上从城墙上用绳子吊下来。令狐潮下令士兵用弓箭射,张巡轻而易举得到了十万支箭。后来,又把稻草人吊下去,令狐潮的士兵看到后哈哈大笑,不加以防备。张巡就将500名士兵吊下来去袭击令狐潮的大营,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大败而逃。

此计和第一计“瞒天过海”有些相似。这两个计策都体现了阴在阳之内,计谋、手段包含在外壳、掩饰之内。不一样的是,瞒天过海的外壳从一开始就是常规的,直接能够从“太阴”开始;而“无中生有”的外壳不太常规,因此要先少量地进行,在大量地进行:先少阴,然后太阴,最后是太阳。一定要注意次序。【智慧故事】

无中生有妙而嫁祸

楚汉相争时期,陈平是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在刘邦危急的时刻使用无中生有的计策,成功离间了项王与范增等人的关系,帮助刘邦最后战胜了项羽。

楚汉彭城战后,刘邦败逃荥阳。项羽乘胜追击,紧逼城下,并断了汉军的外援和粮道。刘邦十分忧虑,郦食其献计分封六国,以求天下拥戴,被张良否定了,刘邦将郦食其大骂了一顿。

汉王销毁了分封六国的王印,虽然是明智之举,可是,无法使霸王退兵。且随着时日的推移,项羽围城愈急,刘邦忧心如焚,便召集张良、陈平诸谋士商议说:“项羽乘我兵力分散,城内空虚,率兵围攻,有何办法退敌?”

陈平说:“项羽的骨干部下不外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这几个人。如果能够离间他们,就可以解散项羽的核心组织,削弱他的进攻力量了。”“何以离间诸将?”刘邦急问。

陈平答:“霸王为人猜忌,易信谣言,只要大王肯捐弃大量黄金,我就有办法去收拾他们。”“黄金有什么希罕的,你就拿四万斤去吧。”刘邦知道陈平喜欢黄金。又加了一句:“你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陈平受金四万,提出数成,交与心腹小校。使他扮成楚兵模样,怀金出城,混入楚营,贿赂霸王左右,散布谣言。

钱能通神,不过三日功夫,楚军内已是传说纷纷,无非是说钟离昧等功多赏少,不得分封,将要联汉灭楚云云。项羽有勇无谋,素好猜疑,一闻讹传,便信以为真。竟把钟离昧等视作贰臣,不加信任,只对范增信任如故。

霸王疏远了钟离昧,却对荥阳的攻势一点也没有放松,仍然挥军把荥阳围得水泄不通。但汉军坚壁固垒,楚兵终不能越雷池一步,因此项羽心情十分烦躁。

陈平抓住时机,又向刘邦献计道:“项羽攻城不下,正好派人去向他诈降。他必然应允,遣人来讨论条件,到时我们便以恶作剧戏弄来使,借此来离间范增,等到项羽军心浮动时再行突围。”

刘邦心领神会,遂命陈平、张良依计而行。

陈平、张良派使者往楚营游说,奉上厚礼甘言,说刘邦不敢与楚王分庭抗礼,愿各守封疆,共保富贵,划荥阳以东为楚界,荥阳以西为汉界。

项羽想到刘邦势力日大,韩信又善于用兵,继续打下去,亦不知鹿死谁手,不如趁早讲和,休养生息,等候机会,东山再起,便招范增前来商量。范增分析道:“这是刘邦的缓兵之计,和谈不是本意,是要把战局拖住,坐等韩信的救兵。今日正当猛攻快打,把刘邦消灭在这里,再去对付韩信。”

项羽犹豫起来。汉使料定是范增从中作梗,乃对项羽说:“陛下自应圣裁,左右的话,怕有私弊。因为战胜也好,战败也好,别人一样可以不当楚官当汉官,但陛下将怎样处理?况且汉王尚未势穷力尽,韩信的几十万大军很快就会到来,内外夹攻,陛下师疲粮尽,那时欲退不得,欲进不能,不是后悔莫及吗?依臣鄙见,倒不如及时讲和,化干戈为玉帛,这样,不独汉王感恩戴德,老百姓也会讴歌陛下的仁义呢!臣虽身在汉营,仍是天下一介贱民,望陛下三思,为天下着想,不要被左右暗中出卖了!”

项羽一时难以回复,便道:“你先回营,我即派人入城讲和。”

项羽不听范增的劝谏,派虞子期等人为和谈大使进入荥阳城。刘邦谎称夜饮大醉,命陈平前来接待。陈平把楚使引到客房,楚使见客房布置得非常阔气,招待的人又都那么殷勤、周到,心里已有几分得意。陈平设了丰盛筵席,请虞子期上坐,顺便问起范增的起居近况,大赞范增,并附耳问:“亚父范增有什么吩咐?”虞子期道:“我们是楚王差使,不是亚父差来的。”陈平一听,故作吃惊,说:“我以为你是亚父差来!”便叫几名小卒撤去上等酒席,随后把楚使领至另一间简陋客房,改用祖茶淡饭,残羹冷炙招待。陈平满脸愠色,拂袖而去。

众楚使如坠云里雾中,乃整衣求见刘邦。刘邦传说还未梳妆。

侍从引着楚使在密室休息,奉陪一会,托辞起身,说:“虞大使请稍候,小臣去帮汉王梳洗。”遂离开密室而去。

虞子期受此怠慢,大为不快,在密室里走来走去,见桌上有几份秘密文件,随即走过去翻阅,找到一纸首尾不写名的信。

内云:“霸王提兵远来,人心不附,天下离叛,兵不过二十万,势渐孤弱。大王切不可出降,急唤韩信回荥阳,老臣与钟离昧等为内应,指日破楚必矣。黄金不敢拜领,破楚后愿裂土封于故国,子孙绵延百世,臣之愿也……”

虞子期大惊,暗思这信必是范增的了。近闻亚父与刘邦私通,尚不相信,今见此信,相信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于是,将信揣入怀中,准备回去告诉楚王邀功。

虞子期回营后,不胜其愤,把自己所受的冷遇,在项王前渲染了一通。然后将从密室里偷来的匿名信呈给项羽。

项羽看罢密信,怒发冲冠,招来范增大骂;“老匹夫居然起心要出卖我,今天决不饶你!”

范增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深知霸王一向尊敬他,但今天却这么待他,分明早已不信任自己了,便对项羽说:“天下大局已经定了,愿大王好自为之。”

范增解甲归田,一路上怨恨不已,叹气道:“刘邦是个假仁假义、刁钻刻薄的小人,一个亭长怎么能做君王?霸王可是个又能干又豪爽的英雄,将门之子,确实有君王气魄,只可惜……”

范增边走边想,边想边叹气。一路上,吃不下,睡不好,犹如风前残烛,气息奄奄。将至彭城,忽然背上生了一个毒瘤,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地合上了眼。这一年,范增七十又五。

范增死后,项羽醒悟过来,大喊上当,但悔之晚矣。

在战争中,无中生有,或散布谣言,或嫁祸于人,挑拨离间,破坏敌方内部的团结,往往是战胜对方的绝妙手段。这同时也警示我们,内部离心离德,必会使自己不攻自破,只有团结一心,方能成事。

第八计 暗渡陈仓——以迂为直,以明隐暗

此计的全称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典出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开始战略反攻,韩信率军夺取关中一役。“暗渡”奏显奇功的背后是“明修”佯动的有效牵制,通过采取反常性的迂回进攻,来改变双方攻防对比,是得益于出其不意的指导思想。【原文】①②③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注释】

①示之以动:动,行动,动作,这里是指军事行动。全句意为:把佯攻的行动故意显示在敌人面前。

②利其静而有主:静,平静;主、主张。全句意为: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定的时机。

③益动而巽:益和巽,都是《易经》的卦名。《易经·益·彖》说:“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是说益卦下卦为震、为动,上卦为巽、为风、为顺。意思是说,行动合理、顺理,就会天天顺利,无有止境。又解:益,收益;巽,为动、为前进。联系本计,意为:表面上,努力使行动合乎常情;暗地里,主动迂回进攻敌人,必能有所收益。【译文】

故意采取佯攻行动,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时机,暗地里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古语智慧】

这个计策是韩信进军关中的时候使用的计策。秦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反秦。在推翻暴秦后,项羽分封天下,他将率先攻入咸阳的刘邦封在蜀地为汉王,却把汉中封给了三个投降的秦将。刘邦为了麻痹项羽,在退入汉中的时候,将连接汉中与关中的栈道烧毁,表示不再争夺天下。公元前206年,强大起来的刘邦派大将军韩信率军东征。出发之前,韩信派了很多士兵去修栈道,摆出要从此路杀回去的姿态。关中守军得知后,派了大量军队监视把守这条路上的各个关口要塞。韩信见“明修栈道”将敌军的注意力和兵力吸引到了栈道一线,计策起到了效果,马上率军绕道陈仓发动突然袭击,一举打败了守军,平定了关中,为刘邦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此计有三种含义:(1)以迂为直。本来就是想“暗渡陈仓”偷袭敌人,却“明修栈道”,看似多此一举,但是成功吸引了敌人的注意力,收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2)以明隐暗。一明一暗两套方法使用。明的一套为虚,暗的一套为实,用明的一套掩护暗的一套。(3)以正蔽奇。打仗的时候,一般都是以正兵抵挡,以奇兵取胜。“正”是用兵的常法,“奇”是用兵的变法。在打仗的时候,为了迷惑敌人,需要以公开的常法掩护隐蔽的变法。

此计和声东击西的区别是:要对方自以为稳操胜券,镇定而不行动,被我方成功迷惑,此时我方的计策得以实施,这是“暗渡”;要调动对方,使对方混乱,我方先实施真实目的之外的行动,待敌混乱之后,然后以真实行动打击对方,这是“击西”。

两个计策的共同点是:敌人都必须被我方蒙蔽。如果敌人认识破我方的计策,一定要变换策略,不然就会自取灭亡。【智慧故事】

李朔雪夜袭蔡州

在军事上,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故意采取佯攻行动,利用敌人已决定固守的时机,暗地里迂回到敌后进行偷袭,乘虚而入,出奇制胜。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国家开始从鼎盛走向衰弱,各地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节度使割据一方,独揽军政、财政大权,营造自己的独立王国,并在实力雄厚之时抗拒朝廷。藩镇割据势力的发展,进一步削弱了唐王朝的统治。唐王朝为了维护统一的局面,恢复中央集权,便在国家财力比较丰厚和边疆形势逐渐缓和的情况下,开始致力于削平藩镇割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