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城(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3:43:05

点击下载

作者:雅鲁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睡城

睡城试读:

雅鲁自述

★雅鲁系笔名,男性,原名刘志军。出生于松嫩平原雅鲁河畔,正逢饥年,靠玉米糊侥幸存活。十年寒窗贯以“文化革命”,青春岁月欲说还休。十五岁时发表快板书《老来红》,开始文学之旅。二十岁起于黑龙江农垦国营绿色草原牧场中学任高中语文教师十八年,获省级优秀教师称号,因不识时务,与“组织”擦肩而过;其间创作“草原风情诗”百余首,属半个北大荒人。自三十八岁至今客居北京海淀温泉及河北小城固安。现为自由人,无顶头上司。爱读杂书,曾窥医易。喜欢儒家的仁爱、中庸及道家的清静无为。平生敬畏讲演家、表演家、官宦、商贾等非我书生族类。三十年文学梦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好味难与人言。

★最喜欢的格言:鹰有时飞得比鸡低,但是鸡永远飞不到鹰的高度。

★最自负的优点:幼稚而固执。

★最厌恶的动物:像人一样聪明的猴类。

★常怀恋的往事:友情与乡情。有诗为证:好雨窗前如旧友,清风客里是乡情。

★爱流连的场所:1、楚河汉界。2、方城。让雅与俗牵牵手,如何?[序]

张玉太《睡城》即将面世。它要走到你我的身边了。作为它的责编,我甚感欣慰。两年多来,作者经冬历夏,数易其稿,终于捧出二十余万言心血之作。其间,我与雅鲁颇多晤面,谈文学走向,说文坛现状,嘲世风时弊,论诗文短长——自然,偷闲把酒,也不记得有多少回了。就这样,也许在观念的碰撞下迸溅出斑斓的文思,也许在心灵的交汇中拓展开别样的天地。雅鲁曾和我说起过,我们的每一次交谈,都使他获益匪浅,甚而至于在某次交谈过后,他会因此将其书稿从头至尾来一番修改。然而,我所欣慰的还不止于此。《睡城》是雅鲁的长篇处女作,是一部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在我眼里,它更像个“另类”,显得是那么与众不同,以至于在试图将它“归类”时竟煞费踌躇。用一位读过书稿的小说家的话说,它“是目前长篇中不多见的有功力的一种”。《睡城》满纸都是红尘事,但处处藏一“冷”字,有冷嘲,更多冷幽默,微笑之余会唤起某种警醒;《睡城》满目都是风月图,但不忘著一“雅”字,风流蕴藉处,诗心潜至,教人不作俗想。那里面的风月红尘,弥漫着,流荡着,扰攘着,真可谓风月红尘闹“睡城”。所谓“闹”,也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幽雅,而非喧嚣嘈杂。其人其事,其情其景,俗而有韵,雅而不枯,自有一派浓淡相宜的浑然气度。

我推许这部小说,正在于它既有老卜名医、男欢女爱的斑驳陆离,又有湖光山色、诗书酒馔的雍容典雅,可读性和文学性兼而有之。也因此,《睡城》触发了我对时下文学的一点思考。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有相当多的文学作品在努力向更广大的受众靠拢。时尚化,通俗化,轻喜剧式,甚至戏说式;对这一态势,颂扬者说是贴近大众,肯定者说是商品社会的必然,批评者说是媚俗一苛刻些的说是自戕。那样的作品,不能说不好,更不能予以简单否定。问题在于,文学作品还要不要保持足够的“含金量”。文学的现状已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文学界许多专家认为,目前文坛上,媚俗之风已经到了该引起注意的地步了。记得在一次会议上,一位作家、编审曾情绪激动地说,目前许多高印数高销量的东西未必就是文学。更有人大声疾呼,靠肉体、靠“下半身”拯救不了文学。是的,那不是拯救文学的良方——虽然靠它可暂时获取不菲的经济效益;再说,这办法实在有失我中华泱泱几千年文明古国的声誉。文学毕竟姓文,是文学的文,文雅的文,文化的文,文明的文。假如你写的是“消遣性读物”而不是“文学作品”,那自然另当别论。可那么多的媚俗之作,几乎都在顶着“文学”的帽子。这样,问题就来了。

记得有位评论家谈到,香港的严肃知识分子,将“文学”与“读物”分得很清楚,两者绝不混淆。他也认为,“读物”之有别于“文学”,其在于它“在现代社会中不是一种与现存社会制度相对立,进而尽到现代知识分子批判责任与使命的精神产品,也不是一种民族生命力的文化积淀,并通过新奇的审美方式表现出来的象征体,更不是凭一己之兴趣,孤独地尝试着表达各种话语的美文学”(陈思和《当代都市文学创作中的民间形态之一:现代读物》,一九九六年二月上海远东出版社《犬耕集》)。我同意将“读物”与“文学”作这样的界定。可是,现实当中,假如就这样分明地将“文学”与“读物”划出界线,各守一隅,也许并不妥当,其结果很可能两败俱伤——“读物”彻底地成为饭后茶余的消遣品,“文学”也彻底地将自己束之高阁。

值得玩味的是,那位评论家还指出另外一种文学现象,即某些作家或作品在“文学”与“读物”两个领域里同时承担价值,如劳伦斯、昆德拉、《金瓶梅》等。我以为,诸如现代钱钟书的《围城》、当代贾平凹的《废都》,也应属这类文学现象。

从某种角度说,这是个雅与俗的问题。

这个话题其实是老生常谈,也可说是旧瓶装新酒。似乎用不着讨论——谁都知道雅俗共赏好。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我们除了四大古典及有数的几部现当代经典,又有谁能做到雅俗共赏呢?

非把这事做成完美,显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那么,退而求其次,尽可能地教雅与俗牵牵手,如何?这不是降低标准,这是试图在为文学找寻或许可行的“第三条道路”。事实上,这条路许多人已经在走或正在走着,虽然大都走得不轻松。不轻松恐怕也要走下去,因为,这或许还是当代文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呢。

生活有七情六欲,固然关乎风月;境界分高下清浊,何必尽废诗书。翻开纸页,看柴米油盐,男欢女爱,听泉声竹韵,暮鼓晨钟,不亦乐乎?

但有一点要指出,想达到这一目的,非有深厚的功力作底子不可。雅鲁这部《睡城》可谓出手不凡,一步跨越许多作家须多年奔忙方可走过的文学里程,以年齿论,说他大器晚成当不为过。

我以为,长篇小说《睡城》是让雅与俗成功地牵了一次手。当然,这仅是一家之言,它究竟如何,还须广大读者品评论定。但无论怎么说,文学作品应兼顾雅俗,勿厚此薄彼,总归是不会错的。

以上编后随想,聊以为序。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八日第一章草医

羽毛如雪

头顶那枚印记却鲜红如玛瑙

那该是一枚多情的红豆吧

你孤傲不群 风神潇洒

诗卷的歌哭里有你 丹青的淋漓中有你

你轻轻吐出一串音符

便是一缕炽热的相思——《北方的鹤·一》1993.8.31

从远处看去,小城的黄昏迷茫而暖昧。

阮大可斜靠在车后座上,眯缝的两眼看着越来越近的无比熟悉的小城,目光里有一份亲切,一份欣赏,还有一份莫名的躁动。

午后,他被人用车接到省城去看病。临走时,他见那车还是辆桑塔纳,以为病人必是富贵人家。到那里一看,把他气个眼蓝,原来,病人是个鸡。看上去,那鸡也就二十七八,可眉眼间透着风尘,说起话来满嘴的沧桑,她也不对阮大可隐瞒自己的身份,开言便是:“我是鸡,我有的是钱,我派人请你是慕名而去,我只求你治好我这病。”说完,还叉开性感的腿,挑逗似的指指自己的私处,脸上满是毫无廉耻的笑。阮大可行医大半生,见多识广,阅人无数,这等小女子自然不会教他惊讶。他耐着性子,处方下药,又叮嘱一番注意事项,便匆匆离开。他之所以急于离开那只鸡,一则是看不惯她那颇为夸张的富婆做派,二则那从头到脚咄咄逼人的肉欲教他一阵阵感到憋闷,三来是实在无法忍受那一身因患脏病而散发出的秽臭之气。“这年月……”一想到那只瘟鸡,他还是觉着躁。于是,眼前的小城黄昏也因此愈加暧昧起来。

小城其实很美。小城五月的黄昏尤其美。据说,小城始建于隋朝;因而就先天的不能有少女般的清纯与秀丽,它看上去更像迟暮的美人,丰稔,慵懒,带几分顾影自怜,眉眼体态弥散出怀旧气息,又像满怀某种渴求似的。小城也风姿绰约,只是须用别一种眼光去鉴赏。你或许会看出一点消极与病态,可那声色光影的背后,也埋藏着无限生趣。

在阮大可眼里,小城永远是小城。

先看它那调子,热热闹闹的吧,可热闹之中总有那么一点素淡。大约小城真的年深月久了,看上去就濡染了某些灵气,街巷两边,这一丛,那一簇,绿的是草,红的是花,紫的是苔,也称得上万紫千红;然而,苍槐下风蚀的灰墙,窄巷里雨洗的条石,恰到好处地托出小城的沉静,走近了,仿佛多年不见的老亲故友似的,要跟你絮絮低语呢。高的矮的门楼,满眼统是红油油的,门两旁却常常站几株文静的细柳,或硕大的陶盆里开一枝羞涩的兰,默默地沉淀着小城的浮躁。摊贩们的吆喝此起彼伏,东西南北地呼应着,嘈杂着,竞赛似的,织成嗡嗡营营的市声。而暄嚣之中,一方方绿阴下的青石板上,每日里必有弈棋的老者捉对成双,悄无声息地厮杀,用那楚河汉界的风雨,消解着人世间的滚滚红尘;冷寂的落子声不计晨昏地响,偶尔,大如碗口的棋子砰然落下,便觉有声震屋瓦之势。然而这声势,是能够在不经意间澄清小城的迷茫的。倘在酷暑逼人的夏日,趁凉的老家伙们络绎而至,绿阴下的雅趣还浓些。——小城名人李雪庸有诗为证:“晚来解暑贪凉粥,赶趁街阴绿树幽。枣杖曾扶铁拐李,苍颜才罢洞天游。袒胸扪虱排仙姥,牴角行棋对野鸠。偶尔南风恶作剧,飞花缀满老人头。”阮大可喜欢这份古风习习的情趣,那是一种陈年老调式的,最淡雅不过,又很耐咀嚼。

阮大可也喜欢小城的品格,喜欢它卑琐中总有那么一丝似有若无的正气。这正气自然谈不上是浩然之气,但也是它的余绪,是经几千年的熬炼与取舍留存至今的。它似乎专为小城的卑琐而存在。阮大可知道,它是小城的底线,像地基一样深埋着,又时时刻刻教人感受着。它像沙里的金——浑茫茫之中,乱哄哄之际,不容易看到它;可一旦俯下身去细细捜寻,在生活河流的淘漉之下,便能获得意外的惊喜。这一丝游动着的气,如小城每日里的炊烟,袅袅的,高了,细了,淡了,融在蓝天里了,然而它并未消失,需要的时候,它会以云缕的形式出现。多少年来,正是它不绝如缕,血脉似的布满小城的躯体;抽出这些丝丝缕缕,小城即刻面色苍白。

阮大可不是什么哲学家,但他确信,小城绝对是蕴含着哲学的。它的哲学有个名堂,叫作中庸,凡事都讲个不偏不倚。这哲学还有许多别名,好好先生,过犹不及,真理迈出一步是谬误,忍为贵和为高。或恰当或不那么恰当,也算是字不离母,叶落归根。一辈辈演绎,一层层积淀,小城这棵哲学之树巳然是枝繁叶茂。小城的哲学极其浅显,稚子老妪,贩夫走卒,谁人都可分解它。它好比小城人唱的山歌俚曲,乍听无词无句,且多荒腔走板,好没道理;听久了,便听出了精镂细刻,中规中矩。原来那曲调竟是很古雅的,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内里总有一根线,墨绳似的画在那里,绝不旁逸斜出。对小城这中庸之道,阮大可特别地迷恋。

可近些年,他的困惑渐渐多了起来。一些稀奇的事总不时地发生,虽说滴露似的朝生夕灭,却一回回地搅扰着他。比如,哪个哪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毅然决然下海经商了,哪个哪个官员干得好好儿的竟忽然去南方当了老板,哪个哪个小妮如花似玉,却像舞台上的变脸演员,一转身就去省城做了鸡——虽说已是九十年代,可小城人说到鸡,那暖昧的笑里还残存着些许的羞涩与歉意一听着这些鸡零狗碎,便能感觉小城的日月有些混沌,有些悠长。阮大可知道,这些事情的内里有个核儿,总归是离不开“钱”字。有时他不无杞人忧天地想,将来的小城,会不会变得面目全非呢?每想到这里,他的心神总不禁有一刻的黯然。其实,在别人眼里,最堪称引领小城风骚的恰恰是他阮大可一不正是他熬炼出的那撩人心神的乾坤混沌汤,教小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诱惑力,也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像小城了么?

桑塔纳将阮大可送到小城街口时,他想步行回家,借机透透空气,便谎称下车撒尿,把司机和那个长着一张螃蟹脸的乌龟男人给打发走了。

阮大可顺着街路往家走,他人高腿长,跨出的每一步都显得很阔大,他惦着回去和两个好友喝几杯,去去一下午的晦气。忽然,他站住了。他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个三四岁模样的小女孩。阮大可一眼看出这个孤零零的小女孩有些蹊跷。他走近前去悄悄地打量着。小东西一张小脸脏污着,那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却黑油油地发亮。那双黑眼睛在看云峰山。小城三面环山,那三面山都是云峰山。此刻,远处的山峰虽依稀可见,暮色中也已模糊得只剩了一点点影子。小东西又把目光转向近处。眼前是古旧的屋舍,高的矮的绿树,弥散着晚坎气息的街巷。那一双大眼睛看得又陌生又稀奇。接下来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是发现了一桩有趣的事。阮大可的目光也随着她看过去。

一辆不知打哪驶来的出租车在前面不远处停下来。车门开处,下来一对大醉的男女。女的上衣鲜红,牛仔裤却是淡蓝色。男的则一身漆黑。都那么好看。两个相携着,朝慢慢掉头的那车歪歪斜斜地挥手道别,又趔趄着向前走十几步,就一齐蹲在了路边,呕呕直吐,引来一条游动的瘦狗过去舔食那秽物。吃得净了,拿又红又长的舌头卷来卷去的,舔净自己的嘴巴,又殷勤地舔那男女的污嘴。一对男女就对着那狗嘻嘻笑,也不擦嘴,你扶我我扶你,踉跄着奔向一条胡同。那瘦狗留恋似的,跟他二人摇尾巴。那女的在胡同口却又转回身,朝瘦狗软软地摇摇手喊声“白白”。男的见有趣,朝她笑骂一句:“陈露,你这婊子嘿!”女的听男的骂她“婊子”,就歪斜着要去抓他。俩人像打醉拳一般在路上画着圈儿地闹。这个骂那个是婊子,那个就骂这个是绿盖儿的乌龟王八蛋。男人许是给骂急了,就说:“你这婊子,嘴说学车……学车,跟真事儿似的,整天和大胡子在车里偷鸡摸……狗,看我早晚废……废了你。”女的就笑:“阮红兵,你跟我逞什么英雄好汉,有本事找大胡子练去。”男的扯长了脖子猛吼一嗓子:“我他妈宰……了他!”手掌就抡了起来。那女的纹丝不动:“行。是阮大可的儿子。”最终,那手掌还是啪的一声落在自家嘴巴上。

小女孩先是睁着惊慌的大眼睛替那女的担着心,后来就嘻嘻地笑开了。阮大可懒得去管那对男女,他凑到小女孩身边,歪了头仔细看看,又摇摇头,高大的身躯便慢慢蹲下,和那小女孩看似随意地对着话。“你是谁呀?”“我是丢丢。”“几岁了呀?”“四岁。”“打哪儿来呀?”“公共汽车上。”“家住哪儿呀?”“大胡同。”“哪个大胡同呀?”“大楼后边的大胡同。”“怎不和爸爸妈妈一块走呀?”“他们不要我。”“为什么呀?”“爸爸跟一个红头发阿姨走了,妈妈跟一个大肚子爷爷走了。”

小女孩也不哭,瞪个大大的黑眼睛看那一脸的黑胡茬。“唉,这世道真就不知怎么了。”见丢丢眨个眼睛看他,阮大可忙又说:“丢丢不怕,爷爷喜欢丢丢。”抱起丢丢念念叨叨顺着街路往回走。丢丢说:“你要抱我去哪儿呀?”阮大可说:“回家呀。”丢丢问:“快到大胡同了吗?”阮大可沉默地走着,把丢丢更紧地抱了抱,半晌才又说话:“丢丢呀,咱不回大胡同的家了,咱回小胡同的家。往后要是生了病,爷爷还会给丢丢治。”丢丢还想着刚才的事:“那两个人,还有那狗……”“别管它。那俩畜生还不如那狗呢。”

阮大可抱着丢丢朝前走,见不远处十字街口的一条石板上聚着四个人,正比比画画争执着什么。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是中学校长李雪庸,一个年在七十上下的禿顶老头子是算命先生王绝户,一个比王绝户还老些的高个老头子是李雪庸的老爹,另外一个半大老婆子,五十开外,穿着花哨,是闲人魏老二。

阮大可一见这四个就哈哈地笑:“我今天一整天老觉着耳朵发热,敢情是这小东西念叨我呢。”

几个人都一齐看住他怀中的小女孩。

阮大可放下孩子,冲四个人笑了笑说:“刚从省城出诊回来,本想下车走几步透透空气,没承想捡一孙女。”魏老二嘴里啧啧地惊诧了半天,又问是哪来的孩子。阮大可说准是哪个昧良心的父母丢下的,就骂如今这年轻人,都他妈活作孽。然后指着李雪庸和王绝户教丢丢叫爷爷。丢丢叫了两声。阮大可说:“瞧这名字——丢丢,咳!”又指着李雪庸的老爹教丢丢叫太爷爷,指魏老二叫奶奶。丢丢一一地叫着,一张小嘴巴又脆又甜,把一圈人喜得咧开嘴笑。

李雪庸问:“你拿这孩子怎么办呢?”

阮大可说:“自然是养着。多好的一个乖孙女呀。”

魏老二就说该给沈秋草养着,她正孤孤单单的,不定多喜欢呢。李雪庸的老爹见魏老二提起阮大可的老相好,还不管不顾的,就嗔怪她嘴上没德。阮大可并不在意,嘴说“不碍不碍”,心里也是一动:“是呀,秋草太孤单,太可怜了,说不定……”

李雪庸的老爹看着小东西实在招人疼,便说:“大可呀,你家孙男弟女够齐全的了,不如我把丢丢抱回去吧,我恰好缺个重孙女。”李雪庸也看着阮大可笑。阮大可用胡茬在丢丢脸蛋上蹭痒痒,逗得丢丢咯咯笑,边逗边说:“瞧瞧我们爷孙俩,多亲!老叔就甭剜我这心头肉了。”

魏老二也眼热得不行,就把丢丢拉到怀里,给她做鬼脸,呜哇呜哇地学小猫小狗叫,然后对阮大可说:“好像政府不许随便收养孩子吧?我一个远房外甥女不生育,抱养个孤儿,啰里啰嗦办好些手续呢。你孙男弟女齐刷刷的,凭什么呀?”阮大可说:“先不管这些。养个三年两载的,政府还能硬把我爷孙分开?”

正说着,阮大可远远看见自家那病老婆子的人影,就“喂喂”地喊起来。老婆子走过来,阮大可冲她说:“你病歪歪的,小心着风受凉。”就把丢丢交给她,如此这般一说,把个老婆子惊喜得黄脸上竟起了些红晕,一把抱起小东西,一口一个“孙女”,亲着喊着,乐颠颠地走了。

魏老二看着老婆子渐走渐远的背影,酸溜溜地说:“这孙女得的也忒容易了。”

凡事都爱讲个阴阳五行六爻八字的王绝户哂摸咂摸嘴,又摇摇头:“我怎么就觉着这小东西来得蹊跷呢。”

说到蹊跷,李雪庸忽然想起先前和王绝户的争执,就对阮大可说:“按说蹊跷事古往今来都有,可近几年格外地多。刚才和王老兄还争执不下,皆因为这一二年来不断有传闻,不是这里的千年铁树开花了,就是那里的万年古莲子发芽了,再就是什么地方挖出个小孩样的何首乌,五官生得齐齐的,连肚脐眼、小鸡子都样样有。我说这些是吉兆,他老先生光在那里摇头。大可,你也通些阴阳,给评说一回,是吉还是凶?”阮大可说:“我没读过什么《周易》,说不好吉凶祸福,只是觉得这些事怪怪的,就连小丢丢,我都觉着来得怪。——瞧那双精灵的大眼睛,骨碌碌,骨碌碌,什么都不懂,又什么都看透了似的。”王绝户点点头,说:“没错。这几年我这儿也怪得很:来找我测这测那的怎么就越来越多了呢?测的那东西也离奇。上两天就有个年纪轻轻的大学毕业生,刚结婚,教我测他媳妇什么时候和人私奔。还有个官员教我测他死后是上天堂还是下地狱。你们说说,离奇不离奇?”李雪庸哼了一声:“有病。”阮大可懒懒地说:“这世间多的是可医之病,偏偏又有那些怪异之病,哼,无药可医。”

李雪庸的老爹不耐烦听这些个,就问阮大可,最近不大照面了,是不是在家鼓捣那乾坤混沌汤?一提起乾坤混沌汤,阮大可就来劲了,说最近老有来买那药的,须经常熬制。接着把他那汤又炫耀一回,讲得神叨叨的。

魏老二半信半疑地看着阮大可:“那玩意儿真有那么邪乎?别是也像那些小广告似的,贴得满世界都是,吃起来屁用不管。”阮大可说:“你拿我是蒙人的江湖游医呀,我可是亲自试过的,真假还能不知道?自打我喝了那汤,这一年多来就——”几个人一齐看住他,他却笑着不说了。李雪庸的老爹急着催他:“你光笑个屁!快说说就怎么着哇?”阮大可拿眼看看魏老二:“这不是还有一位女士嘛。”李雪庸的老爹咳了一声:“她又不是黄花大闺女,五十大几的人了,早不知道羞耻多少钱一斤了。”这老头子早几年没了老伴,对守寡多年又白白胖胖的魏老二一直存着那份心思。此刻他的话其实冷中有热,眼神也是含着笑的。魏老二却装作浑然不解,是嫌他太老朽,这功夫就回骂一句“老不死的”。阮大可压低了声音说:“喝了那汤,人直拱得慌,夜里的精神头儿足着呢。”魏老二呸呸啐了他两口,说:“我还以为咋着了呢,就这?”阮大可拿眼盯住魏老二:“你是不知道,我那病老婆子眼看吃不住劲了呀。”魏老二笑道:“好好儿的清平世界,活活教你们这种人给搅浑了。”李雪庸也笑:“老哥,你可得把住喽,这乾坤混沌汤,没准儿像《水浒传》里洪太尉放走的那群妖魔,要作乱呢。”阮大可说:“你老弟别这么耸人听闻好不好?看看那些个愁眉苦脸的大男人小女子你就知道了——我是在广积阴德、普度众生啊。”那四个都笑。阮大可便细细讲这乾坤混沌汤的神奇处。

还是前年深秋季节,老婆子忙着给阮大可张罗过生日。寿筵上,阮大可心中一动,觉得光阴无情,自己竟然五十开外,早过知天命之年了。感慨之间,脑子里忽啦闪出一档子事来:文化大革命那会儿,有个外地老汉饿昏在他家门前,阮大可把老汉扶到屋里,给熬了一盆白薯粥吃,临送出门又塞给老汉两盒点心,说路上饿了能度度命。老汉看出阮大可是个行医的,临走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药方交给他,说是祖传的滋阴壮阳长寿方,又治男性遗精早泄、阳痿不举诸般难以启齿的病,修合时要另外配伍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至于是些什么东西,药方上却未注明,是须代代口头相传的。还说,这方是打清朝年间皇宫里传出来的。当初有个王爷知道了,想出一千两银子买下。祖上不敢接银子,怕惹灭门之祸,便携了家小远走他乡了。可惜传到爷爷这一代,爷爷死得突然,来不及传授此方的修合之法,父亲又不大懂医,传到他这一代,更是大字不识一篓,这张方子攥在手里形同废纸。老汉看着阮大可壮健的身躯,再三嘱咐他,万一悟出修合之法,务必到五十岁以后再用,说祖辈上有的三十几岁贪用这药,死过人。

阮大可一过完生日,就急急忙忙找出那方子,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揣摩其中的奥妙。仗着那份悟性,最后居然琢磨出一套甚是独特的修合之法。随即走东串西,利用行医之便,秘密收集童子尿、童女月水和壮硕妇人的胎盘诸般稀罕物,回去后又熬又炼,另寻了一些蚂蟥、壁虎、蝎子、蝼蛄等等古怪玩意儿,最后与那方中六六三十六味药共作一锅熬将起来。待那药汁一瓶瓶摆成一排时,只见瓶中药液色如琥珀,揭开盖来,满屋子的药香,把个老婆子也惊异得连连说跟他结婚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闻着这么香的药。

阮大可叮嘱老婆子先不可向外人说起。自此,他每日清晨空腹服下一盅那药汁。渐渐地,阮大可觉得丹田、气海二穴整日里热烘烘的,有股子说不出的舒坦。数月后他更是暗暗惊讶,不单头清爽爽的,双眼看得清远处细小之物,四肢百脉筋骨皮肉也无一处不气血通畅,夜里那精神更是十分的旺健。有几回夜里,病老婆子实实招架不得了,便哀求他别再弄那药吃了。阮大可如何肯听她的?依旧兴致盎然地煎熬畅饮。阮大可只是不明白药方末尾那几句:“煎,存渣,肉为末,更煎服。”他疑心“肉”是“右”字之误。有一个早晨,阮大可去院中僻静处撒尿,撒到一半忍不住惊叫起来:“咦?这是个什么怪物?”只见墙角那一堆废弃的药渣上,圆浑浑的生出一坨肉团来!也忘了那后半截儿的尿,提着个裤子便蹲下来细细地看,竟越看越奇,直觉得那坨肉活活的像一个人头,只是光溜溜的没有眉眼口鼻罢了,阮大可拿手指按按,软囊囊的,扳一扳,下头如蘑菇一般生在药渣上。阮大可悄悄回屋拿了一只盆,把那肉坨小心地用盆盛了,放到他那间摆放药柜的小屋子里。时不时的割下一块便煮了吃,竟如清蒸猪腰子一般可口,些微有一点腥气。倘蘸了蒜泥,就不是猪牛羊狗那些俗肉可比的了。一连多日,阮大可竟将那坨怪肉吃得干干净净。

过些日,再去看那堆药渣,上面又冒出一个鸡子大小的肉坨坨来!

回来左思右想这肉坨的来历,怎么也想不清楚。许是天精地气感化而成?再想想那圆鼓隆咚一团混沌的模样,脑子里灵光一闪,索性就叫它个乾坤混沌肉,熬出那汁水自然叫乾坤混沌汤了。天气渐冷的时候,阮大可把那堆药渣移到厨房的一个角落里,嘱咐老婆子好好儿的烧了那火炉,不要教那肉团冷着了。待他吃过几只肉团后,恍然想起药方上末尾那几句莫名其妙的话,忙如法炮制,将肉团剁碎了熬炼成汤再喝,果然更觉药力倍增。从此以后,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修治一回乾坤混沌汤。

熬着,喝着,品着,听着老婆子快活的埋怨——这其中,有绝大的乐趣呀。

魏老二听完阮大可的讲述,极其羡慕地说:“干你们这行的,鼓捣出这么一张值钱的方子来,一辈子就算齐活儿了吧?”

阮大可正沉醉着,刚想点头,忽然觉得不对,便连忙摇头:“话还真不是这么说。有些东西你弄不成时心里老痒痒着,等你弄成了吧,心里还他妈痒痒,你说怪不怪?这人生在世,我也活不大明白了。”“弄成了你还痒个什么劲儿呀?”“说不清。不过我告诉你,人呐,欲望就像个大黑窟窿,是永辈子填不满的。”

李雪庸和王绝户在一边听了都说“不错不错”。

李雪庸的老爹忽然拿拐棍捅捅阮大可:“你也给我弄两瓶喝喝。”又瞅瞅李雪庸,“你不是说这东西是妖魔吗?我他妈不怕这妖那魔的。”阮大可听了忍不住笑,就说:“老叔,您老人家眼瞅就奔八十了,还想滋阴壮阳的赶这时髦?”老头子笑骂道:“他妈拉个巴子的,我也得弄得动那时髦的玩意儿啊。我不是想延个年益个寿吗?我给阎大帅当差的时候,有个算命先生就说我长寿。”李雪庸也觉着老爹多余掺和,就说:“您老人家就别凑这热闹了,看折腾出点子病来。”老爹一扬梨木拐杖:“你小子给我闭嘴!兴你们壮阳弄景儿,不兴我多活几岁?赶明儿你趁早给我弄一棺材摆院里得了。”李雪庸立刻闭了嘴。他那老爹非逼着阮大可回家拿药不可。阮大可无奈,朝李雪庸苦笑一声走了。

李雪庸的老爹望着阮大可的背影,还意犹未尽,便对魏老二说:“奔八十又怎么了,就不兴有个追求?”魏老二嫌老头子平素看她那眼神黏糊糊的,不大爱搭理他,就懒懒地敷衍道:“谁说不兴呢,现如今都讲个老有所为嘛。”李雪庸的老爹听魏老二这么一说,高兴得忘乎所以:“得!满世界就你一人儿最理解我。”他见儿子在和王绝户说话,就朝魏老二压低了声音:“哎,你说,这人活世上图个什么呀?”魏老二眼皮也不抬:“图什么?我真还不知道。”老头子说:“图一乐儿呀。就说人家阮大可吧,就挺会找乐子的。这人要没了乐子,谁还活在世上苦巴苦熬的?”魏老二半是夸奖半是嘲讽地说:“这人生在世算是教你给琢磨透了。”老头子一脸得意:“那是呀。你不想想,给阎大帅当过差,还错得了吗?”魏老二想败败他的兴:“你那阎大帅是叫阎锡山吧?不是跑台湾了吗?”老头子一礅梨木拐杖:“就是跑月亮上去,人家那也是大帅!”魏老二听着老家伙声气不对,就不再言语。

不大功夫阮大可回来了,手里掂着两个瓶子。来到近前递给李雪庸的老爹,嘱咐说:“老叔,这药正经挺邪乎的,您老悠着点,别拿它当可乐喝。”老头子满不在乎地说:“我信那邪?都老天巴地了,教它拱拱我试试。”就摸索着掏钱。阮大可和李雪庸算是至交,见老头子这样,慌忙叫道:“老叔要寒伧我?”李雪庸的老爹朝他骂道:“你趁早别他妈臭美,我知道,凡是修合这种药都得有几味名贵药材,便宜不了。拿着,别等我拿拐拍你!”李雪庸直朝阮大可使眼色,阮大可便接过那张十元钞票,老头子才怀揣着药瓶子回家了。魏老二也哈欠连天的回去看电视剧了。

剩下的三个还没离开,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暮色里,阮大可对李雪庸说:“老叔那么大年岁了,少喝一些想必也无大碍,延年益寿的效力该是有的,当年那传方之人就叫这方是长寿方,大约错不了。”想了想,又对李雪庸和王绝户说:“等我再喝些天,看看确实没有副作用了,再拿给你们喝。”那两人光笑。

看看四下没人,阮大可低声说:“还有稀罕事呢。”就神神秘秘地说:“我吃一回那肉团,夜里就做一回怪梦,你们猜梦见啥来?——都是和尚朝我索命。”王绝户笑道:“你几时欠了和尚的?”说笑一会儿,李雪庸忽然自语道:“这个肉团子,是打哪儿来的呢?”阮大可沉吟着说:“这怪物是够蹊跷的。说它无理吧,明明是药气所化,于理又解得通。说它有理吧,总觉它不是寻常之物。”李雪庸看着王绝户说:“该不会是太岁吧?”王绝户摇摇头:“太岁该是隐于地下的,又不需什么药物培养,该不会是。”李雪庸又想起了什么:“前些日子看报,说南方一个农民打河里也捞上一只肉团来,却不敢吃,把它当太岁埋了。”就问王绝户:“你一向给人测这测那,神神叨叨的,倒是说说这肉团算不算得异象?”王绝户矜持了一会儿,说:“照我们这路人的说法,自然属于异象。古圣先贤讲的是天人合一,这异象也就不能没来由。就说刚来的小丢丢吧,刚才都说她来得蹊跷,现在想想,倒是觉着来得有理。——这些年,一世的人捞啊捞啊,捞的是够多的,可丢的还少吗?你听小东西这名字——丢丢!”李雪庸也感慨着:“唉,世道人心呐。”忽然他又想起了什么,就对阮大可说:“刚才打那边过去的,好像是红兵两口子,看样子又喝得不少。”阮大可赶紧摇手:“那是两个祖宗,咱最好不提他。”就拉着两人说:“走走!去我那儿,痛痛快快喝几杯,好好儿地看看我那乖孙女,再给你俩学说学说今儿下午找我看病的那只瘟鸡。”.

阮大可这人天生的直性子,心肠极热,又看什么都有趣,整天乐哈哈的。他喜好的事很多,这个那个,五花八门。可说起年深月久的喜好,只三件:医,卜,女人。他喜好医,那是胎带的,骨子里的东西。他喜好卜,那也叫一个痴,大事小事,有事没事,都爱往王绝户那儿凑。他喜好女人,但并不滥,就目前而言,除自家的病老婆子外,还就是沈秋草一个。李雪庸曾笑谑他这三件喜好为红尘三事,还笑他:“你通医术,握着人家的生死;你信占卜,受着命运的护佑;你爱风月,虽不是三宫六院,也家里外头的。这一辈子,还要怎样呢?”其实,阮大可还有一样喜好,那就是李雪庸的旧体诗。他爱的就是诗中那份闲情。世人都在红尘路上奔忙,亏他李雪庸做得出那等散淡的诗来。前几天,李雪庸说得了一梦,到的那个去处,许就是什么仙界,山山水水的,满世界都是鹤,飞着,叫着,闹得人跟醉了似的。醒后就得了两首诗。阮大可读过那两首《梦游鹤乡》,其一是:“优游始觉一身轻,岂有千愁万恨生。闲鸟去来飞欲落,好花俯仰避而迎。清溪响处尘心静,白露滴时昏目明。鹤唳声声融物我,又移柳杖踏歌行。”其二是:“景入云乡次第鲜,嚣嚣市井渺如烟。清音断续如仙界,雪羽翻飞是洞天。乍赏谁能得胜境,三思尔可悟真诠?夕阳逝去明知晚,更趁红霞看月圆。”两首他都喜欢。他奇怪李雪庸哪来的那份闲情。

阮大可之所以成为小城名人,毕竟不单单因为他的这些情趣和随之而产生的种种逸闻。他赖以成名的自然还是医术。阮大可行医虽说不爱循常理,却每有奇验,若论医术,别说那些江湖郎中,就是省城里的顶尖好手也敬他三分。他行医有个原则,就是能不吃药的就不吃。他总爱说是药三分毒,又常说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还说上医不药而愈,如兵书所讲,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之上者也。小城人听了这些之乎者也的话,虽说半懂不懂的,可都觉着,阮大可这人行,道行不浅。

阮大可随身有两件爱物,行医三十多年从不离身。

一件是那只紫红色瓷火罐。那罐一握粗细,凸肚,薄胎,外面一圈儿隐隐的都是画儿,细看却是一幅不知出于哪朝哪代的春宫图。冷眼是看不出的。阮大可曾拿了放大镜细细看过,那图中情趣之妙令他叹为观止。这罐是他十九岁那年在云峰山了了寺里为一个老僧治病,临别时老僧赠与的。还送了他一幅字,是黑突突的老颜体,写的是:“罐里罐外两乾坤”。落款处只“了尘道人”四字,并不著岁月。阮大可当时曾求老僧补题年月,老僧摇摇头,只说句:“山中不计年。”可惜这幅字已被蠹虫吃得不成样子,每次拿出把玩时都教阮大可扼腕长叹。那只绘有春宫图的瓷火罐,阮大可用它医人无数,其效如神,仿佛附了魔法一般,人常说:“见了阮大可那罐,病先就去了七分。”罐外的“乾坤”是见着了,可那幅字上说的“罐里乾坤”,阮大可却糊涂。百般思索之后,他拿个放大镜朝罐里看。这一看,看得他又惊又喜。原来,罐底镌有密密的小字。细看,乃是一张治痨秘方。依他几十年行医经验判断,此方应属石室不传之秘。他赶紧将方子眷在一张纸上。阮大可是深通治痨之法的:那病用不得霸药,宜用通身清火之味治之。世上庸医多不察痨与虚损之别,二者大略相似而实则不同,辨别也不必凭脉,只看别人着厚衣而这一个着单衣的就是痨,别人着单衣而这一个着厚衣的就是虚损,为什么?皆因为一个骨蒸而热,一个营卫虚而热。痨者,乃阴虚阳亢;虚损者,乃阴阳两虚。治法自然有别。虚损可用温补,而痨则忌用温补,非清补不可。阮大可一回回地拿出那方字纸,看着,上面写的是:“熟地五钱,地骨皮五钱,丹皮二钱,元参一钱,人参三钱,白术三分,桑叶五片,麦冬二钱,北五味五粒,茯苓二钱,芡实五钱,山茱萸一钱,白芥子三分,枣仁五分,沙参二钱”。下面附有简要的修合之法。阮大可知道,此方看似平平,其实另有奇崛之处。它妙就妙在地骨皮为君,以入阴中平其虚火,而又不损其脾胃之气;又加芡实、茯苓,以利其湿气,而熟地专能生阴中之水;加入人参,以补微阳,则肺金有养;又益之以麦冬、五味补其肺金,则金能生水。水生,自能制虚火,而相火下伏,不夺心主之权,故一身安宁。每看这张秘方,他就觉得有股子静气,不像修治乾坤混沌汤时心里那么热腾腾的。

他的另一件爱物是只犀角。这物件儿长不盈尺,也刚好一握粗细,半透明似的,隐现着几道血丝,给人摩挲了不知多少晨昏日月,那上头就放射出莹莹的柔光来。这犀角是阮大可祖上行医时就有的,究竟它从何而来,在阮家传了多少代,就无从考究了。在小城及附近方圆几十里,这只犀角被人们传得神乎其神。阮家世代精于刮痧之术,到了阮大可这一代,自然也继承衣钵,研习越发精深,不敢辱了祖上医名。有人形容,这犀角在阮大可手里像孙行者的如意金箍棒一般,掏来掏去的,热昏的病人被他三刮两刮,身上刮出几条血道子来,病就去了多一半。阮大可这人也怪有趣,年轻时先是热病拿它来刮,进入壮年后人越发疏狂,医术也更显不拘一格,渐渐地,疼也刮,痒也刮,浑身上下的病没有他不刮的。最可笑的是,有一回夜里他正睡着,被老婆子拨醒,说下身痒痒的像有虫咬,又抓挠不得,教他给寻点药来塞塞。他困得很,不想三更半夜翻箱倒柜的寻什么药,便迷迷糊糊去摸枕边的木匣,拿出那只犀角来递过去,教老婆子插了。不到一个时辰,老婆子惊奇地咦了一声,说一点也不痒痒了。打那以后,老婆子半夜里自己就常常拿那硬物儿插来插去的,解了不少瘙痒之苦。更奇的是,又一回老婆子心火上炎,那舌头一会儿痛一会儿痒。阮大可递她一粒苦药丸吃,解了痛却不解痒。再递她一粒甜药丸,解了痒又痛不可忍了。阮大可又去另给她寻方捣药,老婆子等不及,情急之下便把那犀角噙在嘴里,一会儿竟息了痛止了痒,把个阮大可也给逗笑了。平时,专有一细长的木匣,上面的插板能抽来抽去,匣里盛着上好的冰片,不用这犀角的时候,阮大可就把它放在匣里养着。

好友李雪庸总笑他是左道旁门,是个不循常理的异端另类。王绝户则断道,阮大可的生辰八字里虽说有驿马,注定不肯循规蹈矩,可那驿马是有鞍栏的,也不会太出格。当时刚修治出乾坤混沌汤没多久,阮大可拿不准此汤若是流传到世上会怎样,曾悄悄问过王绝户。王绝户排出一卦后,沉吟半晌,只说了一个字:悬。过后,阮大可对这一卦并未放在心上,依旧刮旋风似的忙他的。

前一阵子,气候怪得很。火炉般的热几天,又接几场阴雨;大晌午,人恨不能一头扎在冷水缸里,可一早一晚的凉气又教人直起鸡皮疙瘩。这般春行夏令,忽冷忽热的,灾病就格外地多。上年岁的哪禁得这般折腾。小城的老汉老婆子们接二连三折损了几个。人们不免有些惊慌:“今年是咋啦呢?”“大概是阎王爷看着老家伙别扭。”就都慌慌着。不管是家中的老汉打个喷嚏,还是老婆子跌个前失,都要忙忙地找了阮大可去,号脉呀,针灸呀,拔罐子呀,刮痧呀,任阮大可怎样说不碍,也非把各种的法儿都弄一遍才放心。不单是小城,前后左右的村村镇镇也来找,山路迢迢的。有时候半夜睡着睡着,听到敲门声,出去一看,就有一人一驴,黑駿駿地静默在那里。便也不多问,转身回去肩了药箱,出门跨上那驴背就走,迷迷瞪瞪的,不知走出多远,也不知走了多久,统懒得操心去问。听得一声“到了”,进屋便又是号呀,扎呀,拔呀,刮呀,一通好忙,再出门骑了那驴,呱嗒呱嗒,听一路驴蹄敲打石径的清音,到家后屁股生疼,才知道那是头瘦驴。胯下就火燎燎地疼上三五天。心里就埋怨,怎不弄个车接呀?又一想,这一带多的是山路,可不是得用驴?

忙乱很快地过去,小城复归平静。阮大可又清闲下来。

百无聊赖时便修合那乾坤混沌汤。阮大可爱捣药玩儿,抱着个紫不溜丢的铜药锤子,叮当当,叮当当,像有人没事喜欢下盘棋唱两句京戏一样,有那瘾。他从那叮叮当当的杵声里听得出无穷的乐趣,也爱闻那浓浓的草药味,他觉得这声音这气味是他生命的一部分。离了这些,他活着还有个什么劲?他一会儿咣啷咣啷蹬那药碾子,一会儿抱着个铜药锤叮当叮当地捣,捣罢再过细筛,还要铺了纸在热热的炕上炕得响干响干的,这才收到瓶瓶罐罐里。于是屋子里时常就同作坊一般,闹腾腾的。老婆子是早习惯了,从十七岁出嫁时起,几十年如一日,啥时听不见阮大可的捣药声,闻不见满世界那股子草药味,心里就慌慌。这么多年,晚上睡觉时被窝里全是夹了汗酸屁臭的草药味。自打有了乾坤混沌汤,那气味里又夹杂了些异样的芳香。

这天,阮大可足足捣鼓一上午,一直没闲着,弄得一屋子都是药末的细粉,飞飞扬扬的。老婆子在旁边就问他:“你不是说要把乾坤混沌汤传给莫小白吗?什么时候传呢?传完了好立业成家,就省心了。那孩子年龄倒是不大,可咱红旗眼瞅奔三十了呀。”

听老婆子提起徒弟莫小白和红旗的事,阮大可不禁咳了一声,扔了铜锤子,坐在那里发呆。他承认,莫小白机灵,和医有缘分,那一手新体诗写得也不孬,可看着那对眼珠儿,灵光熠熠的,总觉那里头有一丝若隐若现的阴气。莫小白是一个穷老头子的独生子,因念他在小城无亲无故,这几年一直让他跟着自己学医。小伙子原本和阮红旗客客气气,这一半年来,不知怎么好像就跟阮红旗有了意,而阮红旗生性单纯,也不是多么地动情,只是喜欢那小白脸的诗,厚厚地抄了一本子,没事就在屋子里捧着看。阮红旗拿给老爹看时,阮大可也当真扫过那么几眼,什么什么“我的心和季节一样褪去了暑热也显露了成熟/在凉爽的秋声里感情淬得更坚实更沉静”,什么什么“甜蜜的痛苦和痛苦的甜蜜都令我如醉如痴/我是如此着迷地啜饮这人生最为醇美的酒酿”。绕口是绕口些,诗还是好诗。人呢也帅气。可这事看着就有那么点蹊跷。红旗虽说也漂亮,毕竟比他大着六七岁啊。——这小子别是另有所图吧?阮大可大半生行医,穿堂人户,接触三教九流,是有着人生阅历的,尤其不敢太小看如今的年轻人。像丢丢的父母吧,这么好的一个小孩伢子都舍得丢,还有什么不能做的?阮大可沉不住气了。为了红旗的婚姻大事,他真的发急。他特别宠爱红旗,那就是他的一颗眼珠子。可他又不敢急,他怕急中生错看走了眼,有什么闪失,因而伤害着红旗。他确实有点吃不透这个整日在眼皮底下转的徒弟了。他曾教红旗婉转地问出莫小白的生辰八字,然后去找王绝户。王绝户却不给测,只说:“现如今的年轻人,八字合了你能把他捏到一块儿?不合了又能把他掰开?顺其自然吧。”阮大可想想,自然也无话。

现在老婆子这么一问,他心事重重的只是发愣。吃饭时心里仍是闷。看着丢丢在起劲地吃,他情绪好了一点,就和丢丢说闲话儿:“丢丢呀,这个世界的人都忙着捞钱,找乐儿,单单把你给丢了。”丢丢看着他,迷惑不解:“我没丢呀,我还好好儿的喝粥嘛。”阮大可一愣,忙笑道:“对,没丢,没丢,咱丢丢怎能丢呢,全世界的人都他妈丢光了,死绝了,咱丢丢也丢不了。”丢丢就笑了,把那粥喝得满脸都是。喝过粥,丢丢又想起吃零嘴,就从衣袋里掏出一粒糖豆,却使劲儿朝阮大可嘴里送。阮大可看见那小手,那糖豆,笑哈哈的,伸过头拿嘴巴噙住那豆,甜甜地嚼着,然后咕噜一声咽了,把个丢丢逗得咧开嘴咯咯笑。眼前这小东西,教阮大可心神为之一爽,郁闷顿消。

正这时,就听得院门吱扭一响,一个人探头探脑地走进来。看时,却是红梅饭店的老板娘潘凤梅,手里提着红红绿绿的礼盒子。那女人进了门,放下礼盒子,就朝阮大可和病老婆子笑。阮大可让她坐,她笑道:“这庙里供着真佛呢,我胆胆怵怵的,哪敢坐呀。”阮大可猜到她是来给她家老龚买乾坤混沌汤。弹丸小城,有李雪庸他老爹和魏老二给到处嚷嚷,满世界就都知道了乾坤混沌汤是干什么用的。来买那药的人越来越多,揣着礼金提着礼盒的,教人不得安宁。治阳痿早泄性事无能的自然居多。半大老婆子办这事最为直截了当,老皮老脸的不耐烦拐弯抹角,三言两语就提走了药瓶。倒是男爷们儿麻烦,常常东拉西扯,羞于说出来意,阮大可却没功夫陪着扯淡,总是单刀直入:“还是治那病?”来人便羞答答地笑:“就是。没法子,咱是想图清净,可人家不干呐。”阮大可就拿下两瓶乾坤混沌汤递过去,收了药钱也不送客,只抱抱拳,来人便千恩万谢的,抱着老大的希望回家。这会儿,阮大可不敢跟潘凤梅闲斗嘴,知道这女人黏得很,忙领她去厢房拿药,问她:“是给老龚用?”潘凤梅一双眼围着人转,听阮大可这么问,掩口一笑:“还能是谁?我家那人是废物一个。我是守着活寡呢。”又笑道:“天下男人都商量好了似的,专得那路病,真要了命了。”阮大可没言语,拿了两瓶乾坤混沌汤,用塑料袋装好递过去。潘凤梅满脸笑嘻嘻的,斜了眼看他:“你将来靠这要发大财呀,表哥。”阮大可对这一声突兀而来的“表哥”甚觉奇怪,也不知自己什么时侯添了这么个妖艳的“表弟媳妇”,便忍不住上上下下地看她,看过了,干笑一声:“发大财?我发昏还差不多。”那女人见阮大可那么看她,眼光有些轻飘起来,用一种黏黏的腔调说:“现如今满世界都是这路病,就你们这种人吃香。——得了,我走了啊。”看着潘凤梅往外走,穿戴得衣是衣袜是袜的,腰身体态绝非泛泛女子可比,就感觉这女人身上有股子异乎寻常的东西,那东西从里往外放射着热。一时间阮大可有些恍惚,想不出这女人是怎样守的活寡。

潘凤梅走后,阮大可又和丢丢说开闲话儿了,一唱一和的。老婆子看着爷孙俩那亲热劲,又想起一件事来,就问阮大可:“听魏老二和人瞎咧咧,说你要把咱丢丢送给沈秋草。有这宗事吗?”阮大可吭吭地咳了两声,说:“魏老二那是扯淡。你还信她?”老婆子声气就有点不大对劲了:“信不信的,反正沈秋草听了一准儿高兴。”“沈秋草她——”阮大可瞪了半天眼睛,也没“她”出个下文来,就缓和了语气,“我不是早就和她没事了嘛。”老婆子并没有深究的意思,只叮嘱道:“没事就好。还有,我看你也小心着潘凤梅那娘们儿,没看那眼睛,贼溜溜跟铁钩子似的。”阮大可嘿嘿地笑了:“得,我一把年纪的人还成香饽饽了,又是沈秋草又是潘凤梅的。”老婆子幽幽地说:“你不想想,我这老病秧子,也就早早晚晚的事。你身子骨壮,正当年,医术又强,手里还攥着棵摇钱树,能不招风吗?”阮大可问:“什么摇钱树?”老婆子怪他装糊涂:“还有什么?秘方呗,你没看买这药的越来越多吗?”

阮大可正要再说什么,当教师的女儿阮红旗回来了。他喊了声“红旗”,就问李雪庸这两天在忙什么,怎么不来串门。阮红旗冲他笑笑,说:“李校长啊,这两天没见,听说正忙着谈恋爱。”阮大可嗔怪道:“别没大没小的,他是你叔啊。”阮红旗的脸色却一本正经:“是真的,听说是和那个校工沈秋草。”又是沈秋草!一听“沈秋草”三个字,阮大可脑袋里嗡的一声,当时愣在那里,傻呵呵地问:“那——沈秋草同意了吗?”老婆子使劲朝他使眼色,他才醒过神来。阮红旗自小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不了解老爹和沈秋草过去那段历史,也没在意老爹的神态变化,说了句“谁知道”,就径直进了自己的闺房。

老婆子见女儿不在眼前,悄悄地叹道:“你们这一老一小,一个越老越招风,一个眼看快成老姑娘烂在家里了,也不知道着个急,真教我操心。还有那两个祖宗,唉!”阮大可还是有点发蒙,就问:“那两个祖宗又怎么了?”老婆子拿手指指西邻的阮红兵和陈露那儿:“就你那两个祖宗,这一半年来男的整天抱着酒瓶子不放,跟灌大眼賊儿似的,女的也甩腰掉胯的到处疯去,那日子好像明天就不过了似的。”“为什么呀?”“人家说了,这秘方早晚一卖就是个大价钱。哼,还不是指上了你那棵摇钱树?”“他们指上了?我他妈不卖!再说,就是卖了我他妈也不给他们呐!”“你还有大孙子呢,能一毛不拔?”一提大孙子阮小邈,阮大可没词了,张张嘴,一时间无话可说。

正这时,阮红兵和陈露推门走进来,这个一身黑,那个一身红,都是满脸的喜气。俩人身后跟着的阮小邈,忙不迭地冲到阮大可跟前,朝他一竖大拇指:“牛啊,爷爷!”没等阮大可反应过来,阮小邈又是一竖大拇指:“好家伙,百万富翁啊。”阮大可和老婆子都不知道小邈闹的是哪一出。阮红兵说:“爸,您老人家这回可闹大发了。我刚听人家说,李雪庸去市里开会,经人介绍认识一日本人,李雪庸说起咱的乾坤混沌汤,没承想小日本儿开口就出价一百万要买这秘方。好家伙!”见阮大可愣怔着,阮红兵又急火火地催道:“赶紧吧!”阮大可问赶紧干什么。阮红兵急得什么似的:“您老人家居然还问‘干什么’——赶明儿赶紧去见小日本儿啊,李雪庸好不容易给牵的线。”陈露悄悄拉一下焦躁的阮红兵:“什么李雪庸李雪庸的,那是咱李叔一李校长。”又微笑着对阮大可说:“爸,卖不卖在凭您老人家,那小日本儿,该见还是见见。这也是李校长的一番好意啊。”

那两口子走了,阮大可的烦恼却来了。事情就是这样怪,多少精明一世的人,在“亲情”二字上也会丧失智慧。这功夫的阮大可,自己都觉着自己特别弱智。卖了秘方,给孩子们分分?不卖的话,教孩子们眼巴巴瞅着?他一时拿不准了,想得脑袋里浑浆浆的。定了定神,便提上几瓶乾坤混沌汤,去找王绝户。

这个王绝户,在小城也是有名的。原本并不叫王绝户,叫王天佑。也不是本地人,老家在山东泰安,是流落至此的。老家刚解放时,他仍旧给人测这测那,因年轻气盛,有几回断卦当中便对时事发了些牢骚。那时候人们警惕性很高,他的那些牢骚迅速被升格为“敌情”。当时他占了一卦,觉着隐隐有血光之灾,便审时度势,携了妻小远走他乡。一路凄惶地走,偶遇小城人,便跟了来,见这云峰山层层叠叠,石也怪异,水也凄清,一草一木都含着说不出的蕴藉,尤其是那最高峰,像一只老鹫,平素云缠雾裹,若隐若现,倘是朗朗的晴日里,便分明地踞在青天之上,连那眉眼喙羽仿佛都看得真真儿的。看到这些野山野景,他那郁郁的胸襟不禁为之一爽:山川灵秀,气象浑然,正是留人之地呀。遂购置一清幽小院,蛰伏着,几十年过去,几乎销声匿迹。李雪庸在写给他的一首诗里称他为支床老龟,却也有几分仿佛。说起来这小城民风还留存着许多古朴,许多的乡民笃信卜事,每临大事必郑重求卜。王绝户谨记着当年师父嘱咐的话:“你虽不是佛门中人,有一分尘俗之念,却能持恒守静,日后在命理上必成大器。有一言还当记取:世事纷纭,数术衰微,莫忘传薪续绝,坚信尔道不孤。”便依然用他擅长的八字、八卦、小六壬暗地里给人测,也看阴阳宅,人家但凡有出行、走失、钱财、婚丧、邪祟诸般杂事,都来找。验不验的,全凭各人心领神会。老辈人私下都说他过分泄露天机,恐遭天谴,要绝户的,便叫他个王绝户,慢慢的,王天佑的大号便在小城消逝了。

这几年世人渐渐热衷数术之道,有那知些底细的,便循着蛛丝马迹,逦迤坎坷,寻访着了他。慢慢儿的,他又像一只老海怪般的一点点浮出水面。民间流传着,都说他闭门家中坐,只凭烂熟了几卷命书,便知那纷纷世事,扰扰人生,因而慕名求测者不绝,且大多不是寻常百姓。自然,有那不信的。阮大可呢,有时信,有时就不那么信;但他对这个感兴趣。早在文化大革命那场疾风暴雨之前,阮大可就对王绝户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但那时却不大信,总想找个由头探一回虚实。一次去王绝户家,恰遇王绝户给人测着。那回是为了测一件失物。那物丢得奇,令阮大可发生了老大的兴趣。怎样奇法儿?原来那家有个九十二岁的老婆婆,据说是小城最年长者,每年春节前后便收受老邻旧亲孝敬的许多糕果,吃不完就挂在偏房的墙上,怕鼠咬,特意挂得一人来高。这一年却奇怪,不是今天少了一包,就是明天短了两匣。先是疑那馋嘴的孩童,后来便觉不对了。偏房的门是用一把大黑锁时时锁了的,钥匙也整日在当家人的裤带上拴着;纵然窗上有一只孔洞,可仅仅碗口粗细,孩子是无论如何爬不过去的。王绝户用八卦测了一回,觉得似有一物在作怪,再往高深处看,却隐隐的看不甚清楚。又用小六壬测,测罢,就问那一家可养着一只白狗。来人说是养着的,眼看快老死了。王绝户点点头说,那老狗若是纯白之色,最易作怪,可略通人性,能人立而行,又能以前爪轻易取物,碗口粗细的孔洞是拦它不住的,老婆婆所失糕果必此物所为。当时阮大可听了心里直笑:“就凭一只快要老死的白狗,还能作怪?”竟疑那断语是哄哄人的。后来就听说,在一个月明之夜,那家窥见那条纯白色的老狗从窗洞入而复出,一只前爪果然挂了一包糕果。自然,听说而已,阮大可并未全信,可也开始对王绝户刮目相看了。后来,闹起文革,掘地三尺,这件事给折腾出来,就被镇革命委员会辑入《“四旧”典型汇编》里供批判用。小城上点年岁的人都还记得这事。王绝户的那份材料有个题目,叫《身披算命外衣妖言惑众,肩扛封建灵幡借尸还魂》。王绝户戴一顶黑色高帽游遍全城,高帽两侧挂两幅长长的白布条,用黑洞洞的大字写着上面那两句话,像两面旗帜,在一辆解放牌大卡车上迎风招展,张扬得很。王绝户为此大病一场。后来闲谈说笑,阮大可常拿这一节儿取笑他;惯爱吟风弄月的李雪庸还就这一段故事写了几句打油诗:“谁说白狗老?悠悠孔中过。气病王天佑,笑煞阮大可。”经过了这件事,阮大可就觉着这个王天佑还真有点神叨叨的。

后来阮大可发现,王天佑不单单有些神,还有那么几分玄。八几年,出了许多的气功大师,命相大师,特异功能大师。内中有几个大师,据说已达登峰造极之境,可上视混沌初开下视宇宙末日,能行风作雨,意念取物,可以知他想知的一切,可以做他想做的一切。渐渐地,就听说这些大师峨冠博带,穿州过府,如履平地,接待规格很是奢华,令许多高官汗颜不已。又听说,为普济众生,一些大师八方设坛,风尘仆仆地四处布道,教众多受道者亦趋亦拜,亦泣亦歌,竟至成百数千人众随大师颠倒俯仰顿足捶胸,亦有视大师如救世主,闻大师一言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还听说,顶礼膜拜的观众席上颇不乏政界显要、社会贤达。阮大可就此请教过王绝户。王绝户对此只冷冷一笑,念了一段之乎者也的玄奥古文儿:“大象无形,大音无声,大道无为。遍览古今,真正此道中人皆为隐者,嚣嚣之徒安可妄称大师?欺天下而已,亦自欺也。”王绝户是个天秃,说这话时,那头顶就红通通的发着亮光。那副样子教你相信,他是任凭世风扰扰,兀自隐息于这无名小城的一座四合院里,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坐看花开花落云起云飞了。阮大可见过王绝户背诵《命理三十六要》,那是诵经般的吟唱。——不是念诵,是真的吟唱呵。神情醉了一般的。阮大可就断定,王绝户本不是红尘客,那是活在另一世界里的人。那个世界是属于金木水火土生旺墓绝死的,充斥着青龙白虎诸般的神煞;在那里,命运被一些玄奥的符号森严地掌控着,是个并没有多少回旋余地的世界。一年,初冬时节,已有两场薄雪落过,小城有几家的桃花竟灿烂地开了。阮大可约略知道,这本是气候异常所致,不足为怪的,可他还是去问了王绝户。王绝户说,桃花不时而开,自是异象。阮大可问应在何人何事,王绝户却迂回着,只和他闲闲地讲说当今社会轻薄靡艳之气如何的年甚一年,再深问下去,老头子便王顾左右而言他了。

就这样,阮大可有事没事的都喜欢去他那里说医论卜。

到了王绝户家,见老头子正给一个人测着。细看去,咦?这人不是刚刚因勒索犯人而下岗的民警吗?听街上那班闲人说起过,叫赵什么安来着?阮大可恍惚着不记得名字了。只听那人说:“老先生,你认得我吗?”王绝户眼也不睁,说:“老朽平素不大见天日,哪里认得阁下呢。”便问测何事何物。这位前任公安许是要试一试王绝户的道行深浅,想了想说:“先测测我的职务吧。”遂报了生辰八字。那公安的一支烟刚刚燃着,王绝户便问:“是测先前呢,还是测眼下、将来?”那人有些慌乱,说:“嗯——先前吧。”话音刚落,王绝户的断语已脱口而出:“不令而肃,不怒而威,不爵而显,不商而肥。”又冷冷地说:“职务么,大约不消老朽再饶舌了。”那公安也是大学毕业,科班出身,哪能听不懂这话?便擦擦额头的汗,掏一张百元钞票放在炕上,悄悄走了。

王绝户这才朝阮大可笑笑,寒暄着。阮大可惊诧地说:“老哥,你神了!”王绝户噗嗤一笑:“我认得这浑小子。”阮大可恍然大悟,忙问:“若是不认得呢?你该如何测?”王绝户眨巴眨巴眼,诡秘地说:“天机不可泄露。”

阮大可就跟他说了小日本儿要买秘方的事,教他给测测吉凶。王绝户也不测,只是说:“你这晚年,宜静不宜动,静则积福,动则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