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性回归常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4:46:10

点击下载

作者:傅国涌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让性回归常识

让性回归常识试读:

总序:教育,永远面朝未来

傅国涌

我曾在老杭大图书馆的七楼、八楼待了大半年,几乎天天去那里,主要是看《大公报》影印本,也顺便看看其他的报刊。有一天,我在那里发现了一期《教育杂志》,随手拿起来翻,那一期正好是1935年1月号,有“全国专家对于教育救国的信念”、“全国专家对于学制改造的态度”、“全国专家对于教育上特殊问题的意见”,周予同、吴俊升、王造时、周鲠生、杨端六、高觉敷、陶孟和、吴经熊等各领域有专长的专家、学者谈教育,他们知识背景各不相同,对教育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但他们各抒己见,坦诚地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贡献出来。(已收入本丛书中的《给教育燃灯》)

抚摸布满灰尘的旧杂志,许多观点今天读来却依然新鲜。冬天的图书馆,不仅铁铸的楼梯是冰冷的,而且连每一页纸都是冷冰冰的,但是那个冬天因为这些很多的发现而变得温暖。

1909年《教育杂志》诞生,正是晚清新式教育勃兴之初。已有十几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在教科书编辑上刚刚获得巨大的市场,有意在教育上为古老的中国开辟新路。

1909~1948年,可以看成新式教育在中国最初的起步阶段,也是一次壮丽的跋涉。《教育杂志》在这四十年间,历经世变:清朝垮台、民国破土、袁氏称帝、军阀混战、北伐洪流席卷江南、日本虎视眈眈、“九·一八”到“一·二八”、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内忧外患连绵不断;《教育杂志》也曾两度被迫中断,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停刊,直到1934年9月复刊,1941年12月随着香港在太平洋战争中沦陷停刊,直到1947年1月才复刊,最终在政权更迭的前夜——1948年冬天戛然而止,画上了一个无可奈何的句号。然而,四十年间出版的33卷300多期杂志,却保持着连贯的气韵,将几代教育研究者、第一线教师和教育编辑的思考和事迹记录了下来,体现了他们教育报国的情怀,他们在一个大变动时代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持续努力,他们在动荡岁月里以教育为切入点不断回应外部环境挑战的精神,他们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他们对每个具体教育环节细致深入的探索,都足以令后来者动容。如果考虑到这一切都是在那样不安定的环境下完成的,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从容,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坚定;他们安静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呈现出的正是这个老大民族在文化根脉未断时健康的状态,他们面临的压力、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他们并不妄自菲薄,更没有固步自封,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寻找合适的教育,在特定的时代探求一条更富前瞻性的教育之路。三百多期杂志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不仅有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探究,也有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深入;不仅有对中国教育的回顾、摸索和展望,也引入了大量外国的教育资源;不仅有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讨论,也有职业教育、平民教育的拓展,特别是公民教育的线索始终清晰。大量的国内外教育资讯和国外教育期刊的介绍,也为当时的中国教育界引入了活水源泉。在这里,教育从来不只是学校、学科教育,更是全人教育、终身教育。作者和编者呈现在世界面前的不只是对教育的专业思考和实践,更是他们完整、健康的价值观,他们的思想或许是多元的,甚至在一些问题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他们的负责、他们的认真,都是值得尊重的。他们眼望世界,他们脚踏实地,他们有自信,更有谦卑。

台湾出版的《〈教育杂志〉(1909—1948)索引》,使我们可以更便利地检索四十年间《教育杂志》留下的资源。在不同的时期,《教育杂志》曾推出许多有深度的专号,涉及教育的各个层面。1923年6月的“赔款办学计划专号”,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余额给中国办学,陈启天、周太玄、张印通等十多位教育家和教育研究者发表了看法。同年8月推出的“性教育专号”是中国对学生性教育问题首次集中的探讨。(已收入本丛书《让性回归常识》)1924年1月、2月,连续推出“小学各科教学专号”,执笔的包括沈百英、舒新城、吴研因、黎锦熙、王伯祥、周越然、丰子恺等人。当年10月推出“小学教育参考书专号”。1925年1月20日推出“职业教育专号”,吴俊升、卫士生、刘湛恩、夏承枫等人执笔。1927年9月、10月连续有两期“平民教育专号”、“城市平民教育专号”。1928年3月有“职业指导专号”。1929年5月、6月,连续两期都是“实验小学教育专号”。1930年6月、7月两期是“现代世界教育专号”,不光介绍英、美、法、德国的教育,也介绍了意大利、西班牙、瑞典、日本、土耳其、印度等国的教育。1931年8月是“成人教育专号”。1935年5月,以全部篇幅刊登“全国专家对于读经问题的意见”,蔡元培、唐文治、任鸿隽、李书华、江问渔、翁文灏、陶希圣、林砺儒、柳亚子等数十人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同年8月有“上海市推行识字教育专号”。1936年4月有“毕业会考问题专号”。1941年1月,推出的“抗战以来的高等教育专号”,穆旦介绍抗战以来的西南联大,王星拱介绍武汉大学,共介绍了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岭南大学等二十七所大学,有国立、私立和教会大学,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门的学院和上海美专、西北技专等专科学校。同年7月出的“抗战四周年纪念号”,介绍了抗战以来四川、广东、江西、贵州、湖北等地的教育,以及中央大学等高校。1947年1月,《教育杂志》复刊伊始,就连续两期推出“战后中国教育专号”,不仅讨论大学、中学、小学、师范等学校教育,而且讨论了国民教育、文盲教育、职业教育、华侨教育、边疆教育等。1948年是《教育杂志》办刊最后一年,1月有“中国教育学会年会专辑”、4月有“教育心理研究专辑”、8月有“中学教育专号”、11月有“社会教育专辑”,专题如此密集已比较少见。包天笑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叶圣陶的长篇小说《倪焕之》,夏丏尊译的《爱的教育》等也都是首先在《教育杂志》上连载的。这些作品今天仍有读者,而《教育杂志》早已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

但我深信,在这些发黄的老杂志中蕴藏着不会逝去的新生命。

教育从产生之日起——无论是古希腊时代,还是我国的诸子百家时代,目的只有一个:提升人类。教育到底是什么?不少人眼中的“教育”只有“教”,没有“育”。“育”是什么?我们可以联想到孕育、哺育、养育、涵育……这些都跟生命有关。如果我们把这个“育”作为“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生命展开的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是从一粒种子到大树的过程。教育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它永远面朝未来。

我粗浅的理解是,学校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而不是“天才”教育、“非常态”教育。它只担负一个使命——培养普通人,不担负培养“天才”、“超人”的责任。学校并不担负培养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毕加索的责任……它不是为培养科学天才,也不是为培养文学家、艺术家而存在的。试想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有天赋异能,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教育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学校只担负一个责任,就是让一个普通人成为在精神上健全的人,成为具有文明常识的社会人,或者说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自进入民国以来,《教育杂志》发表了大量关于公民教育的文章,并译介了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的范例,从理论到操作,从理念到实践都有探索,将这些放在我们面前,有一种陌生的新鲜感。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贯穿其中的其实就是公民教育,在那个时代成长起来的许多老辈人对此都有记忆。

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而且应该以普通人为本,尤其是基础教育。“把人当人”,不是说我们现在不把人当人,而是说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把人当成工具。事实上,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更多的是把人工具化,因为学校要求学生在考试中胜出,要他成为考试的机器。整个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试而存在的,而不是为了教他成为一个人而存在的,这是最大的问题。当所有人都往这一个方向去的时候,你要扭转方向,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去拼,拼到最后大家都筋疲力尽了。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这些问题,民国的教育家和老师们大致想清楚了,在诸多的文章和讨论中也一再得到了体现。在《教育杂志》存世的四十多年间,时局动荡,充满了不安和惊悚,但是,从教育家到一线的老师们,包括关心教育的学者和各界精英,对教育仍充满着温暖的关怀,从没有停止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不断地、一次次地逼近教育的本质。

我试图在过去寻找未来。

过去并没有过去,有那些前辈的思考在,有那些载入老杂志的文字在,他们已经融入这块土地,化为民族的精神养分。当我们打开尘封的杂志,这一切就会奇妙地复活。

我把自己的想法与郭初阳、王小庆、蔡朝阳、许骥等朋友分享,得到他们的支持,决定先从中选出3个专题,重新整理出版。郭初阳一直关注中学生的性教育,他编成了《让性回归常识》,王小庆留意公民教育多年,他编了《如何培养好公民》,许骥编了《给教育燃灯》,蔡朝阳欣然写下万字前言,从一个中学教师的角度,向民国教育致敬。没有他们的参与,这套书就不可能编成。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接纳了这套书,愿与一同关注中国教育和中国未来的朋友们一起继续朝前走。农村教育、职业教育……都是值得关注的,也是《教育杂志》中现成的资源。我一直说,回望过去,不是怀旧,而是为了寻找未来。回望民国教育也是如此。2012年10月18日于杭州

序言:望眼欲穿的性教育

郭初阳《教育杂志》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重要的期刊之一。它创刊于宣统元年(1909年)正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发行,停刊于民国37年(1948年)12月,其间曾因战火中止两次,前后持续整整40年,共发行33卷。《教育杂志》不间断地出版世界著名教育杂志摘要、教育名著、欧美教育概况,凡是教育学的话题,无不涉及:各种教育学说、教育制度、教科书、教员之训练与修养、教学法、学校组织、班级编制、学生自治、学生运动、学校与家庭、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天才教育、特殊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妇女教育、家事教育……于教育学的研究既深入其内,又眼界超拔而不局限于教育学畛域,其他如哲学、认识论、经济学、心理学、宗教、图书馆学、人口论、庚子赔款等,也多有探讨。积40年之功,遂成为近代中国教育史丰富而完备的资料库。

1975年,台湾商务印书馆重印了原刊;2006年8月,台湾心理出版社出版了《〈教育杂志〉(1909-1948)索引》,分为目录索引、主题索引、人名索引、古今用语对照表、外国教育家译名对照表五部分,令整套《教育杂志》的查阅变得相当便捷。

涉及性教育内容的文章,《教育杂志》中30篇,本书限于篇幅,[1]从中选录24篇,包括了民国12年(1923)第十五卷第八号《性教育专号》中的全部13篇文章,以及另外11篇。

最早谈论这个话题的是中华书局的创办者陆费逵。早在1911年,他在《

色欲与教育

》一文中就主张:“男女既秉天之所赋,由生理而生欲念,乌能窒之塞之……亦惟裁成之使衷于理而已。”并给出了教育上的四种方法。

志厚写于1914年的《教育之色欲问题》,明确提出了“青年之中色欲之害,全由无识而来,教者秘而不言,而第以消极之道防之,终无效也。是必觊适当之机会,为生徒辈公然讲授”,并就何人负责教授、何时开始教授、男女共学还是分授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1923年8月,《教育杂志》推出“性教育专号”,13篇文章分别从性教育概论、基本原理、各国实施情况、中国现状、儿童及青年期的特征、新学制课程安排等方面,立体而富有建设性地讨论性教育,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细察13篇文章的标题,直接使用“性教育”一词的有9篇,用“性欲教育”的有一篇,其余3篇也都含有“性”字——这是极有意味的转变,用“性”取代“色”、“欲”,用男女生殖器取代“牡”、“牝”,用“性交”取代“敦伦”等等,名称的不同,标志着一种新范式的确立,在解剖学、病理学、遗传学、心理学等现代学科的基础上,性教育的学科体系逐渐成形。

20世纪20年代,对于性教育的讨论是空前热烈的,除了《教育杂志》的“性教育专号”,其余杂志的专号有:《曙光》第一卷第五号“两性问题”(1920年),《学灯》“节育运动号”(1922年4月30日),《妇女评论》第三十九、四十期“生育节制问题号”(1922年5月),《青年进步》民国12年7月第六十五册“两性问题号”(1923年),《妇女杂志》第八卷第六号“产儿限制号”(1922年),《妇女杂志》第九卷第十一号“配偶选择号”(1923年),《妇女杂志》第十一[2]卷第一号“新性道德号”(1925年)等等。因为性教育既关乎个人的健康与成长,又涉及女性的解放与独立,更关系着整个社会、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复兴,所以在中国迈向现代公民社会的转型期间,自然地成为全民关注的热门话题。

良好的性教育能帮助自我成长与探索,建设完善的人格,培养亲密的人际关系,正如社会学家季思拉·赫姆斯(Gisela Helmius)所说:[3]“每当两人做爱,社会就在现场。”令人赞叹的是,1923年《性教育专号》潘公展的《两性生活与性教育》中,也反映了这种可贵的认识:“两性生活既是人类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严密的说,实在可以算包括人类生活的全部——则人类当求性的知识,以辅助性的本能,确是天经地义,无庸讳言的。”

至于性研究与性教育的必要与迫切,常道直《性教育概论》开篇有一段话说得极为透彻:“我们人类的生活,就全体说,原始时代的生活完全是黑暗的;以后逐代渐有新事物的发见、新工具的获得,才能日进于光明。就个人的生活说,一个人的生命路程,自始至终,无时不有浓厚的雾弥漫着,随地都有埋伏着的危机,即随时随地都需待教育——意识的、非意识的——引导。性欲尤其是内中一个最大的关键。从前一般人对于性的事实都存了一种偏见,坚持无言主义,不但无人作科学的研究,即公开谈论,亦所不许。因此,笼罩着性的问题之浓雾,直到最近还未能经科学的光明透射过……所以我们说:性之研究是被事实需要逼迫出来的。”

自清末学堂、教会学校和民初学校的“卫生学”、“生理学”,到民国10年(1921)卫生部颁布的《卫生教育实施方案》明确规定要“加入性教育教材”,再到1929年教育部颁布的《初级中学生理卫生暂行课程标准》,将“性的发育行为和责任(注意春机发动时期的身心变[4]化)”具体地写入教学大纲,性教育课程在重重的阻挡中,能渐渐地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其中《教育杂志》的呼吁倡导,实在功不可没。

诚然时代有局限,当年常道直翻译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中学校性欲教育大纲》,侧重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授,与定稿于1977年的瑞典国家教育委员会出版的《人际关系指导》手册存在着差距。瑞典从1955年起就开始在中小学推行全面的性教育,性教育始于小学一年级(全球学校初次教导性教育的平均年龄是13.9岁),半个多世纪以来成效显著,堪称世界最进步的性教育。瑞典的《人际关系指导》手册提出了一些基本价值观,属于性教育的核心原则,全文转录如下。一、学校在“启发对人类尊严的敬重”这个课题上的责任,意即对他人的体谅与在生活各方面对个人行为后果的负责态度,必须要在性与其他人际关系的教育中呈现出来。其中最重要的讯息是,没有人可以将他人视为是提供其个人利益与需要的工具。造成意外怀孕是在性事上不负责任及缺乏体贴心的表现。如果生下不受欢迎的小孩,而父母本身又还没成熟到可以照顾他的地步,父母和小孩双方都会面临问题。二、学校在“启发对生命的不容侵犯性以及对个人隐私的尊重”这方面的工作必须和人际关系的教学相结合。任何形式的心理压力所造成对个人隐私的侵害,并不亚于身体上的暴力。三、个人的隐私和性与其他人际关系教育的基本价值关系密切,意即能为人形构出人际关系的性生活,比起不是建立在个人的、随意的性生活,更值得追求。四、获得大多数瑞典人大力赞同的价值是,对丈夫/妻子、未婚夫/未婚妻、或固定伴侣的忠诚。五、个人隐私权所涉及的基本价值,意味反对在色情中经常展现的对于人性的看法。六、学校应该建立及发展学生延续及强化平权及民主原则的特质,此工作和其他带有评估性质或深具影响力的教学也有关。这项原则反对传统在性议题上的双重道德标准,举例来说,同样的行为,男人免责而女人却受到社会非难。七、拒绝在性议题上的双重道德标准,包括反对传统的性别角色,例如,阻碍两性平等的性别刻板印象即为其一。八、对平权的需求也意味着拒绝性关系中的种族歧视。九、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在过去数十年来有些微的减少。性与其他人际关系的教学应当鼓励学生的态度朝这个方向继续转变。十、教育应协助承认并确保身心残障者、精神病患、监狱及其他的囚犯拥有性关系的权利。对老人性关系的偏见也应受到反制。十一、学校在促进宽容度一事上的努力,关系着年轻人对人际关系的看[5]法。

事实证明,学校作为价值中立的机构,在孩子的成长中实施同步延续的性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能有效地帮助每个人从中找到自己,建立自身的身份认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显示,“性教育与人际关系教育不会让年轻人在性方面变得比较活跃……瑞典性教育的基础理念是:对性的正面看法会使人比较有自尊,也比较能控制个人的[6]性生活。这反而避免了意外怀孕、堕胎与性病。”

常道直《性教育概论》中明确提出:“学校当局对于性教育须有相当的设施,也是现在多数人所主张的。”遗憾的是,距离《性教育专号》发刊,已近90年,当时学者所揭橥的许多问题,在目前的中国大陆仍未解决。如今在社会传媒似已不再有性话题的禁忌,然而在作为性教育最重要场所的学校,试图谈论“性”依然困难重重——既缺少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资,也没有定期有序的课程设置,而最让人难过的是,现在连一套完整的性教育大纲都付阙如。《北京晨报》2007年1月11日报道:“据介绍,目前有关部门正筹划调查后出台《北京市中小学生性教育大纲》(暂定名),从小学高年级起,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性教育内容,如小学生应该了解最基本的生理身体变化,哪些地方不能去,身体的哪些地方不能让别人碰等;初高中生则应该知道正常的性与健康行为,安全套的使用,如何保护[7]自己等。”3年多过去了,至今尚未听到首都性教育大纲出台的消息。《南方都市报》2009年5月13日的新闻,广东东莞实验中学高二(12)班的班会课上,一位教师用粉红袜子套在矿泉水瓶上,模拟着避[8]孕套的使用方法。这个名为《最搞笑的班会》的课堂视频在某视频网站上热播,点击量迄今已超过246万次,赢得甚多好评。学生在跟帖中说,“其实就应该多点这样的教育”,“如果我迟毕业几年就好了,可以上老师的课,太精彩了,你不教我还是无机会见到呢”,流露出没有机会受到性教育的遗憾。这段广为流传的视频,恰恰反映着我们性教育的近乎耻辱的苍白无力——教师在缺乏计划而随意安排的课堂(某节班会课),用简陋而不科学的示范工具(袜子、矿泉水瓶),进行纯粹技术性的教授……

时至21世纪,人们知道性教育强调的是作为一个人的整体性:包括对生命和隐私的尊重,对他人的宽容,以及对自身符合人性的尊严、忠诚和责任心的奠基。性教育课程应当是长期而有系统的,《性教育专号》中陈兆蘅《性教育之真谛及欧美各国之性教育运动》一文说得明澈:“世人认性教育为一种味苦而有奇效之药石,偶然取饮—次,即可为终身之保障者甚多。实则此种见解甚为不当……性欲卫生教育为至大之事,则亦当就各方面之论点为长期之讨论,使之深澈了解,方为有效;单独之一篇卫生讲演,恐无甚效果可言也。”

针对如此现状,发掘民国时期的文章,尤有意义。研究性教育的当代学者每有一种时间停滞之感,本土的性教育,如同卡夫卡笔下使者携带的那道圣旨,奋力地穿越但永远也通不过内宫的殿堂;即便通过去了,还有许多庭院;外面还有第二圈宫阙,接着又是石阶和庭院,然后又是一层宫殿,如此重重复重重,几千年也走不完——无论如[9]何,我们依旧“在暮色中凭窗企盼,为它望眼欲穿”。[1]其余六篇存目如下。潘公展:《巴哥罗底两性教育观》,1920年第十二卷第十号。潘公展:《巴哥罗底两性教育观(续一)》,1920年第十二卷第十一号。潘公展:《巴哥罗底两性教育观(续完)》,1920年第十二卷第十二号。Ira S. Wile,M.S.,M.D.著,导之译:《新刊介绍〈两性教育〉》,1922年第十四卷第二号。杨东莼:《苏俄的性教育问题》,1929年第二十一卷第九号。赵觉成:《苏联的性教育》,1936年第二十六卷第十号。上海商务印书馆在民国14年(1925)12月出版教育丛书86种,其中序号自(37)-(42)的六种依次为:《性教育概论》、《性教育的理论》(陈兆蘅)、《性教育与学校课程》(廖世承)、《男女性之分析》(林昭音)、《青年之性的卫生及道德》(任白涛、易家钺)、《巴哥罗底两性教育观》。(37)《性教育概论》由常道直、市川源三、黄公觉三篇同名文章构成;(42)《巴哥罗底两性教育观》由潘公展发表于第十二卷十号、十一号、十二号3篇文章构成;(38)(39)(40)(41)四种没有找到原书校认,应当也是辑录杂志文章而成的单行本。[2]王雪峰:《教育转型之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1-73、292-294页。[3]爱瑞克·先德沃尔著,何亚晴译:《复数的性》,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31页。[4]王雪峰:《教育转型之镜——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性教育思想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9-131页。[5]爱瑞克·先德沃尔编著,刘慧君译:《可以真实感受的爱》,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45-47页。[6]爱瑞克·先德沃尔编著,刘慧君译:《可以真实感受的爱》,女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84页。[7]罗德宏、王佳:《北京拟制定性教育大纲 6%高中生承认有性行为》,《北京晨报》,2007年1月11日。[8]严铧:《麻辣教师详解安全套》,《南方都市报》,2009年5月13日,DA08版。[9][奥]卡夫卡著,叶廷芳、黎奇等译:《卡夫卡随笔集》,海天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色欲与教育陆费逵选自《教育杂志》第三年第九期,宣统三年(1911)九月初十日。陆费逵(1886-1941),复姓陆费,名逵,字伯鸿,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华书局创办人。

色欲为教育之障害,古今东西,无不同有此感。近一二月,吾国当局对付此问题者,有二事焉。一则学部唐大臣禁止学生冶游,并行文民部,不许娼寮接待学生。一则江宁劳提学通饬宁属女学,一律改为星期五放假。冀与男学堂不同一日,以避嫌疑而励贞节。是二者,皆所谓不揣其本而齐其末者也。然教育界受色欲之障害,固不可掩其影响于国家前途者,亦匪浅鲜,爰就事实与学说,一论究之。

色欲果何物乎?果何自而生乎?此实研究本问题者亟须明之者也。天之生物,不欲一传而绝,于是赋以生殖之能力,色欲即生殖能力之表现者也,岂独人类为然?凡含生赋气之伦,莫不然也。质言之,无色欲即不能生殖,而人类、生物皆将灭绝,世界亦随之而息矣。大哉,色欲之为用也!

惟天赋生物以生殖之能力也,故予以生殖之器官,与夫刺激性欲之机关。其在动物,刺激尤著,或以视官,或以听官,或以嗅官。以视官者,率有显著之彩色形状,鱼鸟昆虫猿蝶,有显著之彩色者也;鸡之冠、孔雀之尾、猿之发,有显著之形状者也。以听官者,率有显著之声音,鸟类之鸣、猿鹿之啼是也。以嗅官者,率具特别之臭,麝之香、昆虫之分泌是也。此种刺激机关,皆天之所赋,秉之者特顺乎天赋,行其所不得不行,无自主之力也。

人之性欲,亦同此理。男女既秉天之所赋,由生理而生欲念,乌能窒之塞之?且亦不必窒之塞之,尤不可窒之塞之也。然则如之何而可?曰:亦惟裁成之使衷于理而已。妄施窒塞,不惟无益,而一旦溃决,更或不可收拾。若不知裁成,妄施窒塞而腼然曰:“吾整饬风化也。”窃恐结果与其所期,适背道而驰也。

吾岂不知色欲之为害哉?吾岂不知无解之术哉?然听其为害而不谋所以祛之,非国家社会之福也。听当局者措施失宜,而不一言,尤非国家社会之福也。吾今请论社会风习之坏及唐劳二公之误,更请进述补救之方。此实吾国国力所关,岂惟教育上之问题也哉?

社会风习之坏,至今日已达极点,而其致坏之由,则大半出于色欲,无可讳也。彼无人管束者,童年冶游,溺而不返。重者丧失性命,减绝子嗣;轻者身患痼疾,遗毒妻子。一人冶游,害及一家。其毁家产败名誉者,更无论矣。管束过严者,率不免陷于手淫。于是青年夭折者有之,终身虚弱者有之,甚或秘密苟合,同性相奸,其为害更烈。夫国家社会,为一人一家所集成,人与家病,国家社会亦随之而病。吾恐吾国弱亡,将不在他事,而在此不加裁成之色欲也。然此亦不惟吾国,德之大学学生,十九染花柳病;日本高等以上之学生,十九有疾,其疾亦十九原因于酒色。惟其国人,知研究、知裁成、又有精深之医学继其后,故为害尚不似吾国之烈耳。

世界愈文明,色欲之为害愈著。其故有三:一则刺激事多,神经敏锐;一则生计维艰,旷夫怨女之数多;一则年十四五,知识即开,而结婚率在二十四五以上,此十年中,正血气未定,欲性最炽之时,苟非操守坚定,鲜有不为外物所诱者矣。

冶游之事,岂一禁所能绝!能禁其在学之日,不能禁其平日,尤不能禁其卒业之后也。不许公娼接待学生,不能禁私娼接待,尤不能禁苟合。况学生与常人有何标帜,能令娼家识之而不接待?禁令之事,必有最后之对待方法,设娼家违命接待,又将何以处之?此唐大臣禁令之不能行也。劳公政策,尤为可笑,男女在社会之中相接之机缘至多,岂惟星期放假之一日?社会之中男女各半,岂学生之外即无男女之性乎?男女学生之间,未必以放假异日遂可绝其相接之机缘,学生以外之人,更无从以放假异日而能绝其相接之机缘然。则是亦掩耳盗铃,自示表异耳,按之实际毫无益也。

然则如之何而可?曰:凡事必探其本,清其源。解决此问题者,有政治上之方法,有教育上之方法。政治上之方法有二:一、监督公娼,以时派医,验明有恶疾者,禁其营业;一、取缔娼寮,不许接待未成年者(是否学生无从判别,是否成年极易判别也),违者重罚。教育上之方法有四:高小中学之修身科,诏以一夫一妻之制,舆夫非礼行为之害,并注意训练,俾其严于束身,一也;中学博物科授生理卫生时,略讲生殖卫生与夫色欲之害,二也;建筑校舍,择空旷清静刺激鲜少之地,三也;奖励运动,既可强身,又可令其微感疲劳,易于安眠,自无妄思妄念之机会,四也。依此行之,虽不能谓其遂能免害,[1]然亦可以末减矣。

呜呼!吾国学子受色欲之害,不自今日始矣。自昔诗书歌咏,提倡风流,名士美人,传为佳话,科举时代风气之坏,殆倍蓰于今日诸公,方令高小读诗经,授以桑间濮上之篇,而欲端士习、励女节,岂可得乎,岂可得乎?[1]原文如此。

教育上之色欲问题

志厚选自《教育杂志》第六卷第十二号,1914年12月15日。志厚,教育学家,在《教育杂志》上发表有多篇文章,积极向国人介绍当时国外最新的教育学说和制度。

少年时代,有一至险之大敌焉。若问其敌为何,恐尽天下人,必举色、欲二字对。自来说宗教者、讲伦理者,罔不敝唇焦舌,以申儆戒,诚有鉴乎其贻祸之烈也。虽然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色欲之于人生,宁为必不可缺之一种机能。云有害者,非色欲之为害,而滥用或误用之为害。徒言其有害而不使悟其害之所在,亦奚足以为训?然则言之谆谆,听之藐藐,固其所尔。近代教育家有见于此,引为至可注意之问题,而问题之焦点,不外如次曰“以关于色欲之知识,公然为生徒讲授之,宜乎不宜是也”,此问题之在今日,尚未能得至竟之解决,兹就欧洲教育界讨论此事之趋向,一述其概要,似于研究参考不无裨益,且以见此问题之于教育,果有未可忽视者也。

自来父兄师长之于子弟,遇色欲事,往往讳莫如深,读《易》见媾精之文,讲《诗》至淫奔之什,辄闪铄其词以避之,若曰:汝他日自知之耳。至色欲之害若何,绝口弗道,以为言之丑也。此不惟我国然也,欧洲亦然,授摩西十诫之第六条者,向亦出以模糊之语焉,十八世纪之教育家及医家,虽其心知其非,而戒人以注意此点者,然恒人未为之动。千入百九十年,德人开德育会于拉哈勒地方,有建议及此者,众犹云以忌避不宣为得。当时学校教育,实亦置此事于不论不议之列,直至今日,众乃注目及此,或自医学卫生之见地观之,或自社会伦理宗教之见地观之,或又自教育宗教之见地观之,均视为有待讨论之举。于是种种团体,多引之为一议题矣。至色欲之害,所由引起时人注目者,盖亦有故,德人蒲洛休戈,调查都会人民之生殖器病,谓如柏灵、莱普的克等处,三十岁以下二十岁以上之男女,每千人中,患淋症者得二百人,患梅毒者得二十四人。以比例言,则患生殖器病者,商人得百之十六又五,学生得百之二十五。又谓都会之成人,患淋症至数次者,往往而然。据卫生局长基希讷之调查,则为医治生殖器病故,所需费用,日达二十五万马克之钜。但就物质言之,害已如此,况又有精神上之损耗耶!此虽就德国论,但他国亦可推概矣。又自教育之实际以观,则夫贼少年之身心,作教育之蟊贼者,亦莫如色欲为甚。校医佥云:中等学校之学生,犯手淫者甚众,弊之所及,或则神经衰弱,或则情性忧郁。又既犯此者,他日终成生殖器病,不惟害及健康,又举其勤忍力、生产力而并失之。虽有才质优异、志趣远大者,卒归于无成焉,此又有识之士所以扼腕太息。而知积极防卫之策,有不可一日缓者也。不惟此也,自社会之风纪以观,亦良足忧。欧美今日,以争存日烈故,人家子弟,不能久沐其父母爱护之泽,且中下社会之子女,才卒业于小学校或补习学校者,即须出而糊口。如此辈者,既以职业忙冗,无暇闻修身进德之言,而其家人及其交友,又大抵性行不端,适足诱之堕落,故说者曰:为此辈计,莫如及其在学之年,授以色欲上之知识,俾深知其害之烈,而有以自儆焉,庶弊害或可末减耳。以是种种原因,而凡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者,莫不异口同声,揭明色欲问题之关系重大,其有从事研究,而以所得结果,发表于众者,亦复不少,如研究手淫之诱因者,亦其一也。

说手淫之诱因者,以为不外数端。第一,由外界事物之刺激而起。如观览淫书、淫画、淫戏等是。第二,由摄养身体之不适而起。如体躯不洁,或衣袴过狭,或被褥过暖,或于不当饮食之物,而饮食之,其饮酒及刺激性药品者尤然,他如静坐之时过久,或常作攀登圆木等戏,皆足为其诱因者也。第三,由日常交际之非人而起。如贫苦之民,合数家为一院,男女杂居,或年幼者与年长者同游,又或与无知之婢仆、无赖之市井相伍,皆其最大之诱因也。既知诱因所在,于是进而说其防御之策者,不外数端。亦曰,当藉适宜之游戏、远行、散步等,令身体运动盛旺,且使之沐浴,以习于洁。教之游泳,以惯于冷。此皆自身体上谋预防之策也。又曰,逸则淫,闲居则为不善,由来已然。是宜使之勤于操作,无多暇晷,则秽言无由而入,邪念自无由而萌。是又从道德上谋预防之策也。凡此之类,是否确有明效,虽不可必,[1]然自是一定之说,无可争辨。且如以为有效之法,则其设备实施,尚非难事,所最难解决者,即应否以色欲上之知识直接讲授是已。

说者或曰,青年之中色欲之害,全由无识而来,教者秘而不言,而第以消极之道防之,终无效也。是必觊适当之机会,为生徒辈公然讲授,使之自知其理,自悟其害,庶能望彼以己之力,制己之行耳。主是说者颇众,如瑞士生理学家爱尔真,曾就色欲之害,为大学诸生演说,德国伯灵大学校长赫纳克韪之,爰取其演说之词,印成一小帙,而冠之以序曰:吾国之将来,悬于诸君之道德及健康之上,自千九百一年以来,凡新入大学者,各颁予一册,俾自流览。又伯灵大学,为男女性欲问题,特设讲义,各科学生,均得随意听讲。此不惟大学然也,中学亦然。剔笃尔甫之文科中学长苛罗氏,议为上级生将卒业者,特定时间,讲授色欲问题,生徒之父兄,多是其说而赞助之。瓦森之实科学校校长楷穆吉氏,其主张亦如是,但云不必特设讲义,即于教授生物、生理、伦理、宗教各科时,乘便予以相当之训戒而已。德勒士丹之市会,亦建议,为本市各种中学校之卒业生,特开医学讲义,以明色欲之害,生徒苟得许于父兄,随时皆可往听,父兄愿旁听者听,不惟中学然也。又有谓高等女学校及小学校,亦当如是者。彭空夫人所拟高等女学校之教授案,欲于初学年授植物时,略讲生殖作用,次授动物时亦然,但以词不涉于秽亵为度,最后授人体生理,则说明各种生理机关之作用,而与宗教伦理科联络,以说明养生节欲之义务。李希奈武夫人,并谓小学校之第五六年,即应就胎生及妊孕之心得,略说其大要。此虽极端之言,未为众论所赞同。然德国教育者之重视色欲之害,而有以公然讲授为得策者,即此足证之矣,又不惟学校然也,言社会教育者,或亦云,宜以色欲上教训,编为少年读本家庭读本之类,使子弟读之,自悟其害,而知远避。以上虽仅就德国言,然其他诸国,盖莫不视此焉。要之今日此派之主张,皆谓色欲为害至巨,又最难戒除,徒守隐秘主义,而以消极之法,为防闲之具者,决非所宜。故不如由积极一面,为少年子弟辈,说明其害毒,俾自悟之而自戒之也。然反对此说者,亦非无之,以为人之心理作用上,有一种反对之暗示存,故往往戒之以勿如是者,适诱之以如是。自来诲淫之小说,亦莫不托言劝惩者,而读者决非以利害之眼光读之,但以之偿其欲餍其乐而已。今于学校之中,公然讲授色欲问题,纵令其指陈利害,至深且切,而少年子弟闻之,终将置教者本旨于不顾,而转视为悦耳快心之谈。洵如是,则于冥冥之中,适助长其色欲矣。是故教授之际,于色欲二字,绝口不提者,此非消极之谓也。明知其害而放任之,不以为意,斯固不合,然一面自生理上见地,而假运动、沐浴、游泳、及洁身、慎食等事,以防其色欲之昂,进又一面自伦理上见地,而导之勤于学业,奋于事功,以期邪缘妄念,无间可入,且也移其兴味于宗教、文学、美术,以高尚其精神,则猥亵之言行,又安能侵犯之?苟如是,是即积极防闲之道,且谓为策出万全者可也。自心理言,不快之经验,恒较愉快之经验易忘,吾辈闻某事之危害,而悚然以畏,固有不快之感情随之以生。然其情须臾即灭耳,然一次诉诸经验而成为愉快者,他日苟遇其事,辄置利害问题于脑后,而再为之。人有屡犯恶行,虽鞭挞之而不能改者,全以此故,况色欲之于人生尤有深根固蒂,不易拔除,则又安能徒恃教训以感悟之也?是二说者,一则谓色欲之害,宜用公然讲授之法,以防闲之;一谓不宜,而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吾辈平心以观,殊未易下断语,然谓宜取积极防闲之道,而以导之向善者,使之远恶,则固二说之所同也。

若谓色欲之害,以公然讲授为得策,则尚有种种疑难,继之而起。其第一义曰,宜以何人当此直接教授之任,于家庭耶?于学校耶?言者以为父母之于子女,碍难尽言,且为父母者,不必尽有生理卫生之知识,则不如于学校授之为得也。又授之于举校者,以教师为宜耶?抑校医为宜耶?联络他科而授之耶,抑特别讲授耶?若与生理卫生、伦理诸科联络教授,自不可不委诸教师,然亦视乎生徒之程度、教材之性质。有时或艰于解说,故言者以为不如委诸校医,特别讲授。如由图画模型等,以指示生殖器病之惨害,此最有怵目惊心之用。此亦一说也。又有数义最难解决,曰宜以何时为直接教授之始,授之于发情期以前耶,抑其后耶?则为说不一矣。不但此也,生徒有男女之别,所应授者,自不得不异此在采用共学制度之国。如欲聚男女生徒于一堂而讲授色欲之害,势已有所不能。即谓中等学校,不采共学制度,而教员女多男少之国,常有以女教员教男生者,又教员女少男多之国,常有以男教员教女生者,苟取色欲上之知识,融合于各学科而教授之,则有时将以女教员为男生讲授,或以男教员为女生讲授,施之吾国,社会且哗然矣。是篇之作,第以明色欲为害之烈,而教育上有不可忽视者,至应为少年子女,公然讲授与否,此在欧洲今日,亦为尚未解决之问题,吾国固不能震其新奇,而徒然仿效之。然既知其害矣,则放任不问亦未为得,所亟当研究者,亦曰如何而由身体方面及行为方面,以导之向善者为远恶之用云尔。窃谓次举数端,盖不难实力奉行者,一曰藉运动、沐浴及饮食起居之调护等,而从生理方面,以遏止其色欲。二曰由学校、家庭、社会之合力,检定少年应读之书,取其高超有价值者,而一切庸猥秽亵之作,概予严禁。三曰戒其惰佚,勿令少年子弟,穷日静坐,而当课以精神上或身体上之事业,以杜邪念之侵入。四曰慎其交游,勿令年少者与年长者俱,且宜整饬家纪,勿令无知之婢仆与子女昵。纵谓色欲之害,不能纯恃以上诸法,而全然杜绝之,然由是以行,其害或可轻减乎。[1]争辨:争论辩驳。

性教育的理论与实际

周建人选自《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八号,1922年8月20日。周建人(1888-1984),浙江绍兴人,鲁迅三弟,生物学家。

生物一生的作业里隐隐存着两个目的:一个是为着自身的保存,一个是为着繁衍自己的种族。因此,高等生物的体躯也生有这两种作用的官体,有谋本身存活的种种器官,又有谋种族继续的生殖器官。而且本能上也可以照此分别为二:谋自身存立的,弗娄特教授(Prof Sigmund Freud)称为自我本能;谋种族继续的,称为性的本能。

生物一生虽都具有这两种作用,(除却工蜂工蚁等)但这两种本能发达的时期很有不同。自我本能因为需用较早,所以发达也先于性的本能。性的本能之所以较迟发达,于保存种族的健全上极关重要;因为身体发育还没有到强健的程度,生下来的儿子决难望强健;而且父母也不能周密的保护幼儿,使幼儿安全而壮实。

我们由这样看起来,性是关于保全种族,使本种继续的一种作用。凡是两性的生物,都有这一种性的现象。生物之所以略进于高等而都成为两性,实因为合两性而生育下来的个体,此单性生殖的适于繁变进化的缘故。

照科学上观察起来,性的本能一方面的事情,和自我本能一方面有同样的重要与尊严,不容我们分别那一种本能是光明,那一种是猥亵。近代科学的光明已经冲破这种卑视性的本能的矛盾思想,所以性教育也就渐渐起来了。这种教育的目的,是要顺着儿童的年龄,教以性的知识;从幼小的时候即将草木开花结实的情形渐渐的指示他;次后又将鱼类、两栖类、鸟类以至于哺乳类的发生的情形解释给他们,使他们知道生命界中物类所自来与种族继续的重要。这很足以使儿童对于性的本能养成一种尊严的观念;而且之亲子之间的真实关系,也从此了解。这实在是养成道德及卫生习惯的基础。

性教育学说从欧美传到中国已经好几年;在这几年中,关于性教育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已经讲过不止一次,但在国内教育界中却全然不能引起一些些的注意。这大概因为中国对于两性的根本观念与性教育学说距离太远的缘故。中国向来看两性关系是非常卑下而且秽亵;以为男女之间,除了严防以外,更无别法;甚至于夫妇之间,也有“男居外,女居内。深宫固门,阍寺守之。男不入,女不出……”的话。在这种习惯之下,与性教育的意见,相差真是远极了!其实男女隔离愈严,则相见时愈容易受强烈的刺激;所以珊格尔夫人(Mrs.Sanger)所著的《我子之性教育》里说:幼孩当使常常看惯裸体,可与母亲同浴,这就是不要养成小孩羞涩的习惯和养成不起强刺激的方法。——而且在近代生活中,这种中国式的防范法也势有所不能了。

人在幼小的时候,对于自身的由来,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疑问,所以时有向母亲去询问的。这是做母亲的所常遇到的困难;但性教育的开端便应当在这个时候。平常一般母亲的对付方法,往往用呵斥、支吾或诳谝。但是不论用那一种方法去应付,都足以使儿童的疑团愈加不能消释;而且因为这种不安,遂引起他种种的探究。儿童经父母一次的呵止,虽往往不敢再说,但亲子之间已经发生一种隔膜了。此后遇有这类的疑问,他不向父母去问,而去请教他另有的导师,如伴侣中年纪较长的顽童以及津津好谈论的中年以上的妇女们。从这种人的议论里,儿童得到似是而非的非科学的性的知识;一面再加以自己的体会,结果很容易养成身体早熟及过夸张其事的弊害。这种弊端既已养成,后来就难以修改。现在性教育的要旨,便是用科学的态度,按时候将性的知识教授给儿童,消极的,使打破性的神秘与卑污的观念;积极的,使对于性有明白的了解,知道性的作用与任务是极其重要而且高洁。这种教育的结果,有三种重要的功效:—是保持健康,一是改善性道德,最后一种效用便是改良未来的人种。

教授性的知识之有益于卫生,其理由非常明白易晓。譬如我们要管理一种机器,不能不先知道这种机器的构造;人体是一种比人造机器更精密的机器,而且因近代文明的进步,人民生活的紧张及复杂,卫生也愈加必要;所以生理解剖的知识早成为普通学校的必修课程。在这种人事繁赜的社会里,男女多相接近,两性间的道德也不是从前的“防间”所能适用;所以养成两性的正当的观念也成为必要。交通繁盛的地方,花柳病也相随而至,知识尚未成熟的青年很容易蹈着这种危险;而这种防卫与改善也都是性教育的责任。

盲目的结婚和不负责任的生育,这是使国民能率低下、种族渐呈衰退的现象的一种重要原因。如果使青年了解保存种族任务,改变从前由无意识的性欲冲动而盲目的生育小孩的现象,则经过详密的考虑,希望生育优良的小孩,都成为结婚以前的重要条件。那么,结婚自然有谨慎的选择,而善种学家的理想也就不难实现了。

性知识的重要既如上文所说,但教授的方法的确不容易。儿童开始教授性知识,当始于四、五岁时。因为从那个时期起,“我从哪里来的”大疑问已经渐渐起来了。到这时期以后,家庭中须有一个人专任教授性教育的职务。担任这职务的人,最好自然是母亲;因为教授那些知识,非得儿童的信任和儿童视为最亲近的人不可。除母亲以外,或者由祖母担任也可以;但总觉得不及由母亲担任的好。

欧美多数人所赞成的教授方法,便是:初步的教授当用花。将花中雄蕊雌蕊及花粉胚珠的用处,一一教授给儿童,先使儿童知道植物界中开花结子的道理和幼植物的由来。生物必要留传他的后代的生命,这实在是宇宙中的一个秘奥;现在一旦将这秘奥启示儿童,很足以使他们觉得新奇。儿童的注意既离开自身的探究,而集中于自然界的研究,这不但是性教育上的大目的,并且是普通教育上增广青年注意力的重要法门。

当这个时候,母亲将植物的开花结子的道理,如雌蕊怎样受精,子房如何长大等教授儿童,在儿童天真烂漫的思想里,只觉得事物的新奇,觉得满足求知心的快乐,决不致如成人所思料的会引起什么秽亵的思想。

一方面用自然物为教材,教授儿童性的知识;一方面仍须有种种的注意,如夜中棉被勿太温暖,身体务须常常洗濯,寝衣宜宽大,夜中须使熟睡,早晨醒来即穿衣下床等;这都是养成将来良好习惯的基础。一切刺激品如烟酒之类,尤当禁止。最重要的,就是在教授性知识的人,务须讲解明白,保守十分的真诚。如果讲的时候稍微含蓄留[1]有疑窦在儿童的中心,则反引起他的思考。如偶不真实,则失了儿童的信仰,而他们渐将这类的知识求教于小伴侣中的顽童一类的人去,这是很危险的。

儿童年纪渐长,可渐渐由花而及于鱼、鸟、哺乳动物,而至于人类的生育。在小学校中,教授性知识是极重要的阶段;可教学生饲养各种常见而易于观察的动物,使知道他生子长养的情形;渐渐及于高等,如鸡兔之类的生育。但观察的时候,必须有指导的人,最好自然是由理科教员去担任。但是这项教员,中国在现在还不容易聘到。因为从前对于这问题很漠视,养成出来的小学教员人材并没有经过教授这项知识的预备;而从前无论中学或初级师范的生理学教科书,都将生殖系一部分略去不讲。所以现在说性教育的应该注重,还全然是一种理论;在实际上,担任这项教授的教员既然那样缺乏,而能够担任这项教训的母亲恐怕更少了。

关于担任性教育的教师的选择等,我可以举美国哥仑布大学教授[2]别齐罗(Bigelow)所著的《性教育》(Sex Education)一书以供参考。至于教授的方法和顺序,则珊格尔夫人所著的《我子之性教育》一书(这本书由味辛君译为中文,登在《妇女杂志》本卷第九号上,将来当印成单成本)是很可以供小学教师及家庭中的母亲参考的。关于讲授方法上应该注意的地方,该池、汤姆逊两人合著的《性》一书上,有几句很切要的话。“教授性的知识的方法,由卫生一方面或由自然研究一方面来讲都可以;由父母,或由校长,或由理科教员来担任讲授,也都可以;如果用良好的小册子给幼年人自己看,也是一样。不过有几件事却当注意——讲授时不要作有趣味的推想,不要引起刺激,不要说不真确的话,不要教授将来能引起不洁的话,不要作不适当的说明而含着神秘,不要太偏于病理学一方面,不要恐吓,不要假说男女是天使之类;总括一句话,还要适可而止,不可过于多讲。”

学生一入中学校以后,则各科已用统系的教授,对于性知识可以从植物学、动物学中去教授。生理学教科书中必须加上生殖系的生理,男女两性均须讲到。因为用科学的态度求教授,决没有难解释及别的妨害;而且在实际上,不但知道自身生殖系组织的重要,并且知道异性的组织和功能也是一样的重要。此外简明的胚胎学也不可少;而教授一点性的伦理也是很重要的。

性教育在知识方面的初步,由植物的开花结实、下级动物的孵化等现象,使幼年知道自然界的奇丽伟大,以引起他们探究的心思。到了渐渐观察到较高等的动物,不但亲子关系愈加明了,而且亲子间爱的关系也渐渐显明。随后再从生理学或动物学中见“性腺”(Sexual glands)的作用及两性间“第二性质”(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s)的显出,而知道体内各种官体相关的神秘和两性相关的自然意义。我们更由是知道高等的生物除维持生命以外,常有能力多余下来;这种剩余的能力就供给各种活动及发育种种构造的用处。在最高等的人类,这种剩余能力也有最高等的应用。我们的美术、工艺、或科学、哲学,据生理学者的思想,没有不是剩余能力的构成;再进一步说,也可以说是来源于内部的分泌。

总而言之:性教育的宗旨在于设法增长儿童的性知识,使明白误用性的官能的损害,而从事健康上的摄卫。并且打破从来的秽亵观念,以增高两性间的行为和态度。不但如此,人生的理想,不能不从知识上去立基础;我们如果了解生命界中物类生存的真意义,可以构成人们对己待人及明了人间相互关系的根本基础。[1]中心:内心。[2]别齐罗:即比格罗,见常道直《新刊介绍比格罗的性教育》。

美国中学校性欲教育大纲

常道直选自《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八号,1922年8月20日。常道直(1897-1975),又名常导之,江苏江宁人,教育家。师从美国哲学家杜威,曾任民国国立中央大学教育系教授,并参与过中国教育学会的创建,建国后任教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下列纲目,系由纽约生物学教员协会所委任之性欲教育委员会拟定,乃三年来会议与讨论之结果。此纲目曾在去年秋季提出于生物学协会,得全体一致的赞同。其后又呈送中央教育局局长John. J. Tigert博士,复由局发送多数副本于各省中等学校,请其批评。所接回件凡六十五件,实际上对于所提议之目的、内容与方法,皆表示最诚恳的赞同。

一、性欲教育之目的

(1)使少年人对于关于性欲的事件持一种健全的与尊重的态度。

(2)供给讨论性欲时所必需之适当的字句。

(3)答复儿童与少年之自然的问题,务使其对于性欲的事件得免除病态的而给与康健的态度。

(4)使女孩对于月经之经验,男孩对于遗精之经验,有所准备。因一般父母对于此等事件之教导异常缺乏,故此种准备尤为必需。

(5)增强男女青年之品性,以抵御青年之通常的诱惑。

(6)减少通常由过分与不适宜的刻意抑制相联带而起之紧张与烦闷。

(7)兼用训话与实例,使学生自己分辨孰为健全的,孰为纵欲的;其例多取之于伴侣、舞台、影戏、读物、跳舞及其他娱乐之所表现者;并发展其对于健全者之好尚。

(8)根据现代科学之精神,与少年男女以若干关于为父母者之责任观念,及在何条件下可得快乐的结婚生活之观念。

(9)训练此辈男女儿童,俾将来于性欲事件,对其子女能给与适宜的训导。

二、本委员会之观点

(1)由吾人教授青年所得经验之结果,本委员会深信一切男女青年均亟需有健全的与清白的性欲教育。

(2)吾人虽相信此科极关重要,然在某地域内,教育当局若显然表示反对,则在该地设施正式的性欲教训,亦为不智。

(3)吾人承认本委员会之特定的区域,系关于中学期之生徒,故吾人之注意力亦仅限于此期;但吾人仍承认此科应于较早时期内即提示于男女儿童。

(4)本委员会以为有一事须特别着重,即:此种工作之成绩,实一般由训练、品性与良好判断而成为特别适任的教员之如何施教而定。

(5)吾人虽不欲提出一正式的日程,但吾人深信一切关于性欲卫生之教训,必须与道德的及伦理的目的相并提出;因为性欲教育之真正目的与目标,乃在于品性,非仅在于识见。故一切关于构造与机能之说明,均须本此目的。

(6)吾人相信关于病理的情况之讲授,只宜给与最小的分量,其目的惟在防护各个学生与社会。本此理由,吾人觉通常医生及看护者不宜在中学校担任此科;盖彼等每过于着重解剖学的与病理学的事实,且多缺乏教育法的陶冶也。

(7)当直接的教授生物学上之两性时,男女应各分开;且此时之教师应为与该组学生同性者。

(8)性欲教育之某方面,显系天然的根据于含有生物学的内容之科学,且如此教授,实比较便利。但吾人如限制性欲教育于生物学的区域或将其作为课程中之一分立的隔绝的学科,而教授之,均为不宜。例如体操、家庭看护、文学、各种社会的科学及家事科,皆可利用之以为健全的性欲教训与指导之最佳的工具。各科教师凡对于青年人之心的与体的需要感觉敏锐者,在此区域内,均可成为一切要的真理之传达者。三、拟定中学期男女学生之合理的性欲教育之纲[1]领

(一)第一或第二年教旨:植物与动物界繁殖程序之研究;对于地上初生活之机体及其对于后代之关系。

A.动植物中之单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B.动植物及人类之两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2]

1. 花及异花受情

2. 动物与人类之受精、生殖、发展及幼者之护养(动物中可举之例,如软体动物、昆虫、鱼类、两栖类、蛇类、鸟类及哺乳类)。此外,于讨论此种题旨时,可连带的引伸到自然界中牺牲及服务之原理;举例如后:a.动物及人类中幼者之数目,与保护养育后嗣之形体的及本能的置备之关系。b.各种有脊动物之发展阶级;母所供给养料之分量与保护期之长短,其间有何关系。c.以上所表明之原理,即在有机体的进化中,幼者数目之减少,通常皆是与后嗣从亲体所得之养料之加增成反比例。d.此等事实与幼稚期之长度,对于品性与父母关系反对于教育之可能上之效果。

3. 变异及遗传性。a.起于两性生殖之变异。b.两亲之特质经生殖细胞而遗传。

4. 依照教师之辨别力而为青春期特有问题之讨论。a.为男生班所拟订之标题,见(二),D.4。b.为女生班所拟订之标题,见(二),D.4a。

C.完美的人类发展所需之要因。

1. 出生前a.适宜的滋养。b.必要的保护。c.良好的遗传。d.未染梅毒之健康的常态的两亲。

2. 出生后a.家庭。b.食物。c.衣服。d.语言。e.关于游戏与身体的道德的发展之机会。f.家族之精神。g.社交的习俗。h.道德的习惯。i.职业及副业(Avocation,如娱乐、不求报酬之服务等)。

D.家庭为家族团体之产物。

1. 家庭为一天然的单位,应根据于精神的爱,此与下等动物之配偶本能有截然的区别。前者为一种精神的爱,而持续至于终生;后者则系杂乱的,且系短暂的。

2. 培养优才之报偿与一种社会的精神。

3. 乖悖本能之惩罚与结局。

(二)第三年教旨:进化与优生学。

A.遗传之定律。

B.进化之一般的事实及模范的实例。

C.遗传之应用于人类,优生学,配偶之选择。

D.关于性欲问题之特殊的知识,须加以聪敏诠解与应用,以稗益少年。

1. 卵巢,精腺、卵、生殖细胞(Sperm cells)之构造与机能。

2. 初步哺乳类之胎生学,并附以解剖学;卵之成形(ovulation),内部的受精,胎盘构成(Placentation),及模范的胚胎阶段(与一、B.2,a相联络)。

3. 内部的分泌及其在发展上之协同作用。

4. 专为男生:青春期之特殊问题,态度之培养,自制之履行;心的卫生;尚侠与公平;遗精与手淫对于健康之关系;可能的结局;个人的快乐与社会的幸福之关系。

4a.专为女生:青春期之特殊问题,常态的妇道的发展及志望,自制之履行,月经——其意义与卫生。

5. 由传染病研究与娼妓问题,而论及花柳病。

E.性的标准与德性。

1. 男女少年对于彼此间之健全的兴趣。平等及公平待遇之教义。

2. 社交生活之主要的原质乃德性而非肉欲。性的禀赋、家族生活、及社会生活三者间之单一的责任标准。

3. 胞子原形质(Germ Plasm),为一可靠的遗传物。

4. 最好的社会理想,为一可靠的社会遗传物。

(三)第四年教旨:人类之适当的目的与理想。

A.享快乐之容量。

1. 人体上关于物质方面者,如在下等动物中之食、睡眠、温暖、休息、游戏、跳舞与性的关系;凡此均易趋于堕落但亦易由陶淑而增高。

2. 大体上属于心灵方面凡此者,均易受启发,如音乐、自然,艺术,文学、戏剧、演词、旅行、游艺、爱情、利他主义。

B.对于身体的、心灵的与道德的健康之要求。

1. 健康(个人的与社会的)之范围与意义。

2. 工作对心身二者之必要。

3. 对于心身两者娱乐之必要。

4. 作游戏之能量及其由合宜的习惯而保持之必要。

5. 享受高尚快乐(知识的与美术的)之较大能量之发展;发展之本务与形态。

C.少年期之高尚理想在续后各年之报偿。

1. 高尚的与精神的一类快乐之可能。

2. 续后各年社交的快乐之机会。

3. 对于家族及居境服务之机会。

4. 此等满足之永久的、无限的从品质与较为粗鄙的纵欲之比较。[1]原注:一、以下所列举之标题,现时方全部的或一部的在纽约、费城、芝加哥,与其他各处之数中学校中实行教授;二、第三第四两年之课程,可以组成为衔接的谈话与讨论,约占三时至五时。此纲领最好作为较广博的学科之根基。至少在纽约之二所中学之高年级中,此种性欲训育系与普通卫生科相连络教授;每星期一课,继续至二学期。由此方法,则本科内容可以加富,而同时并以适宜方法联贯之。[2]原文如此。根据上下文推断,当为“受精”。两性教育实施声中之一个建议——师范学院加授性欲教育学沈子善选自《教育杂志》第十五卷第五号,1923年5月20日。沈子善(1899-1969),江苏六合人,教育学家、书法家,著有《设计教学法之真诠与其发达史》《小学课程问题》《教与学之基本原理》《新县制与地方教育行政》《学书捷要》《中国书法学述略》。

师范学校,注重教育学,是我们所承认的。无论什么师范学校,课程里面,关于教育的功课,都是占着很重要的部分;但是从来没有听说有这门“性欲教育学”课程。为什么现在突然的添出它来?这也难怪,原来两性教育在学校里面占着位置,在欧美也不过十几年的功夫——中国还在萌芽时期,无历史可言——研究的人还少;研究的内容,还不详尽;所以堂堂研究教育的师范学校里面,竟缺少这“性欲教育学”的课程。要晓得师范学校所造就的人才,是一般青年的指导员,终日与青年在一块儿生活,青年身体、心理上的变化现象,时时印在这指导员的脑中。那么,指导员就应该如园丁一样,要本着青年自然发展加以利导,使盲目的性欲生活得着正当的出路,自能生气勃勃,欣欣向荣,减却许多精神的烦恼与身体的戕折。所以师范学校增加这门“性欲教育学”功课,除掉师范生自己得着性欲教育的训练以外,还为将来教育子女青年之用呢!至于该科的内容,我以为有三种。(一)用什么原理来施行性欲教育?性欲教育原理。(二)用什么教材来施行性欲教育?性欲教育的教材选择。(三)用什么方法来施行性欲教育?性欲教育的实施法。现在再把这三层的教材纲要列举出来:一、关于性欲教育原理的

凡性欲教育的目的,与教师等问题之属于理论方法的,都应包含在这一项内。

(a)性欲教育的意义。

(b)性欲教育的目的。

(c)人类性的生活之演进。

(d)性欲教育与教师之资格及任务。

(e)性欲问题的讨论:(1)个人性的卫生,(2)社会疾病,(3)社会罪恶,(4)性的道德,(5)婚姻与性欲问题,(6)优生问题等。

(f)性欲教育的分期。二、关于性欲教育教材选择的

现在各书馆所出的书籍,如生物学(自然研究)、生理卫生学、社会学等等,关于性欲知识的教材,采取的极少;甚至于一些都没有。从今以后,我们固宜鼓励一般编书的先生们,请他把关于性欲知识的材料多多的编在中小学教科书里;一面还须研究教材的选择和支配的原理与方法。因为两性教育的效能,全仗着这工具(教材)来表现的,所以不能不先经过一番的讨论。讨论的范围,有下列几种。(a)选择教材的标准(年龄大小的区别,男子与女子的区别)。(b)选择最小限度的教材的方法。(c)课外读物的选择与编辑的方法。(d)实物如何利用作教材。三、关于性欲教育实施的

所谓实施:不仅囿于教室内的教学;举凡性欲的设备、学生课外性欲生活的调查与指导等,都应该包括在内。本项的纲要,有下列几种。(a)施行性欲教育的设备之研究。(b)学生性欲生活调查表之制法。(c)施行性欲教育的学校家庭联络法。(d)关于性欲知识的课程的教学法。(e)性欲指导员的资格与任务之研究。

上面一、二、三三层,虽是说得如此简单,但内容却已经包括了两性的卫生、两性的道德种种;若详细分拆,可以分成一两百条。为什么不分呢?却有两层理由:(1)分得太详,使实施的人反受拘束,无伸缩的余地;(2)本文所谓师范学校,是包含师范讲习所,普通师范、高等师范(女子男子都在内)而言;不详细分拆,就是让实施的人各就其学校之性质,定内容之繁简;换一句话说,也是为着自由伸缩。

还有一层,无论哪种师范举校,加授此课,我以为最好在末了一年或末了一学期,每周增加一小时或两小时(短期师范学校,因课程不易授完,则不妨定一小时)。我所以主张在最末一年或最末一学期加授此科的,有两层理由:(1)关于两性生物学、伦理学、卫生学的知识,已略有根底,再来研究性欲教育的原理、教材、教法,似较为稳当,较为具体;(2)师范学校最末一年(或最末一学期),学生理应有短时期的试教,在试教时期,经这番性欲教育学的研究,同时即可把学理先在青年儿童的身上尝试一下,那么,将来身为教师,便不至毫无把握了。

最末,我要申明的就是:我上文所写的,极其简单,本不足供实施之参考。但一时感触所至,又不能已于言,只好权作一个建议,还望国内教育家加以精密的考虑,使“性欲教育学”这门课程早日实现于师范学校的课程中,那才算我的唯一目的呢!新刊介绍:比格罗的《性教育》常道直选自《教育杂志》第十五卷第五号,1923年5月20日。《性教育》,原名为Sex Education, 著者为哥仑比亚大学师范院生物学教授Maurice A.Bigelow ,出版年为1921年,印行者为纽约The Macmillan Company。

本志今年第八号已经决定刊行“性教育专号”,以唤起国人对于这方面教育之注意,并希望对于这种世界的运动有所贡献。一般杂志的论文,大率专就某方面为特殊的较深的研究,所以要想对于一问题得着一个系统的、一般的观念,至少非先从研究一本有系统的书下手不可;若是这—层也不能做到,最少也当知道性教育一词内所包含之纲目,然后才不至陷于一知半解之讥。我现在介绍这一本书的用意就在此点;希望留心性教育诸君能够先把这书翻阅一过,然后去读那些专就某特殊方面研究的各论文——将出的“性教育专号”——一定可以加倍觉有所获得。

我在去年的本志第二号已经介绍过了一本Wile的《两性教育》;那一本书和比格罗的书比较起来,自然简略得多;而且所注意的又特别在性卫生(Sex hygiene)方面;这一本书则兼及于社会的、伦理的各方面;此外不必细说,看以后所说的便可知道了。

本书全部共分十二章,五十二节。现在请把它的内容逐条列举如下。一、性教育之意义、需要及范围

这一章所讨论的为:性教育与性卫生或社会的卫生之关系(以表明性教育不止限于性卫生之一方面或社会上性欲的罪恶之一方面),通常对于性教育之误解,性教育之必要(辨正通常反对性教育者之谬见),性教育之范围(认定较大的性教育包括一切足以帮助少年人去应付关于性的方面之问题之科学的、伦理的、社会的,与宗教的训导与影响)。二、性教育之问题

这一章所讨论者共有八大问题:第一,个人的性卫生;第二,社会的病;第三,社会的罪恶;第四,私通;第五,性的道德;第六,性的猥鄙;第七,结婚;第八,优生学。三、性教育之施行

所论为由教育方面以下手解决性教育上诸问题。于此比格罗氏列举性教育之五种目的。(1)心理上对于性问题之严重的、科学的,和尊重的态度。(2)个人的卫生。(3)对于性的行动之社会的,伦理的、优生的责任。(4)不道德与社会病之关系。著者又主张(多数性教育者多如此主张,据我所知)性教育之施行当以生物学之研究(包括植物学、动物学及生理学)为基础。四、性教育之施行者

一种是人,一种是书本。兹分述之。(1)著者以教师为最重要之教者,男生女生在研究普通生物之时期无须分班,但讲到人类方面则当以男女性教员分别教授男女生(于此又声明要已婚的女子方适于此任)。母亲或其他得儿童最信任之人,自然宜乎为给与此等训教之初步者。比格罗氏又列举不宜付以性教育之任之各种教员,如头脑不镇静者,好着重性的反常态者、悲观者,学生所不敬仰者。(2)原著者又讨论用书籍(即使学生自己去诵读)之价值及其危险。他以为[1]美国现时合宜之书尚少。他认好尔氏(W. S. Hall)为男孩所著书尚好;又该氏所作之《生命问题》(Life Problems)亦佳。依介绍者眼光,如有能将此类书籍择要翻译,亦实施性教育上之一助也。五、被教育者(自第六章至第九章分述)

依其年龄上之差异分之如下。(1) 青春期以前之教导。(2) 青春初期之教导。(3)青春期的男孩和少年人之特殊的教导。(4)成熟的少年妇女之教导。六、性教育之批评

这一章是汇集反对性教育者之意见加以批评。此等人并非绝对的反对性教育之实施,但欲加以限制,在比格罗氏之意见,仍以为照此等意见则性教育运动之前途仍无何等大希望,所以不得不辨正。他结论所有重要的非难,并未伤及性教育之要义,反足以促其改造云云。七、性教育运动之过去及将来

这一章大部分述美国性教育运动之历史,傍及欧洲;末又预测将来之性教育之发展,而认定之为一般教育之一永久的而且紧要的部分。八、关于性教育之书籍

内分七类(1)供教育者与父母之用者。(2)供女孩用者。(3)供男孩用者。(4)供妇女用者。(5)供男子用者。(6)供已婚者用者。(7)遗传学及优生学。

总言之,这部书在用英文写的性教育书籍中,即使不得称为最好的书,总不失为一部系统最完整的书。我希望就是没有机会读原书的人,从这个大纲也可以看出性教育之内容是什么。[1]原注:Hall所著之书有Johns Vacation,以自然研究为根基供未及青年之男孩读者;Chums,供青春期的男孩读的;Developing into Manhood以生物学为基础,供十五至十八岁男孩读者。性教育概论(一)常道直选自《教育杂志》第十五卷第八号,1923年8月20日。一、为什么要研究性欲?

开首一句话,我要请大家注意:现时一般学者之研究这个问题,并不是他们好事或好奇,而去张罗这问题来作他们研究的对象;实在是性欲问题自己呈现于大家面前,而逼迫他们不得不去研究。这是确然的;不仅性欲问题是这样,许多社会问题都是这般的。

记得有两位著名科学家合著了一册研究性欲的书,在卷首声明说:“我们将未必想到执笔写这一本书——同时正有别种更适意的事等着我们——若不是由于我们确信有许多人们因为缺乏性的知识以致丧身失志。”又说:“许多人正因为缺乏关于这一方面的知识,以致他们一生本可以致于快乐的而终于弄成愁惨,更有许多人则身体与精神方面完全毁坏。”这种论调,在凡稍留心现代社会内幕情形的,想没有以为是夸大其词的。

研究性欲的目的,简单说,就是我们要想操制一种势力——自然的或社会的——必先对于这种势力的本身下一番分析综合的研究,得到他的真相,方才有效。我们人类的生活,就全体说,原始时代的生活完全是黑暗的;以后逐代渐有新事物的发见、新工具的获得,才能日进于光明。就个人的生活说,一个人的生命路程,自始至终,无时不有浓厚的雾弥漫着,随地都有埋伏着的危机,即随时随地都需待教育——意识的、非意识的——引导。性欲尤其是内中一个最大的关键。从前一般人对于性的事实都存了一种偏见,坚持无言主义,不但无人作科学的研究,即公开谈论,亦所不许。因此,笼罩着性的问题之浓雾,直到最近还未能经科学的光明透射过。

直到最近,一般人因惊于性的罪恶日增,医生之迫切的劝告,于是才不得不承认性的事实之科学的研究之重要。“科学是制驭生活的,也是开明生活的。”这一句话在生活的其他部分,早经一般人承认;而关于性一方面,则独被除外;但到现在,也不能不归入他的范围了。所以我们说:性之研究是被事实需要逼迫出来的。二、为什么要反对研究性欲?

从前全体的人类,到现在还占大部分,为什么反对性之研究呢?这样关系人类根本生活之重大问题,何以竟被人熟视无睹呢?我们只要回想到中古欧洲教权全盛时代,连宇宙的组织、生物的起源、人体的解剖等等之科学的研究,都在违禁之列,便不难推见其理由了。在我国虽然没有教权的压制,但是一方面因为一切科学都没有根基,令人无从下手研究;另一方面则受一种虚伪的“道学面目”的钳制,更不容人去研究。

某著名生物学家告诉我们说:“令人发生淫念,并传达猥亵心情的,是愚昧,不是科学。”这一句话是凡对于性之研究怀疑者所当再三考虑的。一般人对于性之研究所以表示憎恶或恐惧的,不外以下数种理由:

(一)以为拿性的事实作为科学的研究之对象是多事的,不必要的。

推这种人的用意,则一切科学都可以不要,人类只随着他的本能生活好了。他们是缺乏求知的精神,并且是不因暗昧而怅然的。他们对于任何左右其生活之内心的潮流之一切议论,都是不关心的。对于这种人实在无理可喻,我们只得置而不论。

(二)以为性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东西,人类对他,只应当临以诗的(Poetic)或艺术的(Artistic)见解,不宜条分缕析,作冷淡无情的科学的研究。

假使勉强研究,抉发爱情之机体的泉源,这不过把人类高尚纯洁的性爱降低而跻于动物之列,实为得不偿失。这种说法是赞成的科学研究可加于别种事物,独不许应用于性的事实;以为科学(尤其是生物学)在此区域内是一个越界者。这种主张,何异于反对天文学之研究者,说他的结果不过把人类的地位降到无以复下的地位?

(三)以为性的研究会引起不洁的观念。

他们最有力的主张是:把性的事实公然宣布,是猥亵的;把应当留在下意识的东西提出于意识之焦点上,是精神的强奸。这种主张我们承认是有所指而发的,和第一、第二两项之笼统的攻击不同。他们大约是有见于社会上所流行的论到性欲之卑下的说部一类的书而发为此等议论的。要知道这一类书中所论到的性的事实只有过分张皇于不忠实,实在不配当作研究性的书籍。这类无价值的书本之罪恶,断不能为判定性的研究之罪状之根据。

性的研究之必要,乃是出于性教育的必要;盖必先了解性的真象才能有健全的性教育。这一层随后再讲,现在暂作结束。总结起来说:我们可以拿生命过程比作驶舟;当一切都在安流顺境中,没有正确的知识,自亦无妨;但是这个生命之舟一旦遭遇暴风、险滩,才感触到航海之科学的知识之需要,那就太晚了!三、为什么要有性教育?

性与教育——一般的教育——的关系,直到近今,才有人开始讨论。以前有一种普遍的误解,以为“通常物质的和智能的生活,与教育是一事;而性的生活与教育,则完全是另一事。”(The Ordinary Physical and Intellectual Life and Education is one Thing, and Sex-life and Education quite Another)这一句话的悖谬,我们很容易看出:人类的生活既是整个而不可分,当然没有把性的生活剔出于一般的生活以外之理;再说,教育的目的既然是以人的完全的生活为对象,当然更没有把关系于性的事实一方面排除于教育区域以外之理。

生活是完整的,他的各方面是彼此交相维系的。所以物质的和智能的生活之型式与教育,可依我们的处理,而使性的生活入于正规或离开正规;反之,性的生活也能使全体一般的教育进于高尚或沦于堕落。

于此,有些人主张:性欲在人类生活中虽占重要地位,但是关于这一方面的事,成熟人之性的本能很足以引导个人知所适从,所以无待于意识的教育,因而认定性与教育中间没有关系。这种主张,也可以列入前节反对性之研究者一类,显然是没有注意到社会上种种直接或间接起于性欲之种种罪恶与愁惨。

在我们看来,主张这一说的,恐怕是把高等动物哺乳类的性欲本能非科学的应用到人类上面了。须知,在一切动物中,它们的性交是操诸本能的;它们通常两性性欲的饥饿或激发,是受雌者在适于受精期之生理的情况上所起之刺激所操制的。例如一对狗,虽然终日相处,但是须到一定时期,方才表现性欲的朕兆。所以,在动物界,它们的本能已足以指导它们性的生活了。

但在人类,却就不然了。人类的本能远不及各种动物——这或者是高等智能发达的代价。人类一生差不多一切事情都有待学习(有正式学得的,有非正式学得的)。关于性一方面也是这样,因为本能不足恃,假使没有经意的教育,往往入于自损健康与败坏道德之途而不自觉。这一层,讲到性教育的必要时,再为解释。四、为什么要反对性的教育?

前面说过非难性的研究者之主张,现在接着说非难性教育者的主张。这种人坚决反对把性的事实传授于儿童或青年人。反对者说:“让睡梦中的狗卧着吧,何苦惊觉他呢?”他们以为关于这种事实,要遮掩防洩还来不及,哪能以之公然传授的呢?为说明清显起见,以下把反对者之说分举如下。

(一)时常有人以为所谓性教育不过是好事者所弄出来的把戏。

他们说前代的男女们并没有性教育一类东西,然而他们的生活也过得很好,并没见得遇到什么特别的危险,可见性教育全是庸人自扰。

主张这种话的,实在忘了现代社会生活与前此生活之不同。在昔宗教的制驭和家庭的制驭,对于这方面的生活,有很伟大的力量。到了现今,宗教的制驭在多数人中,已经失势力了;而家庭的制驭力,也因为工业发达的缘故,多数少年人很早的就开始离开家庭自营生活,以致大为减弱。同时,社会上种种不自然的情况,供给了许多引人堕落之窟的诱引物——教育——恐怕非到每况愈下的地位不止了。

(二)有许多人知道性欲的事实有许多待澄滤改进的,但是他们以为这种属于个人隐私的事情,不应加以外力的干预;勉强以之教授儿童,反足以引起淫猥的观念。

曾记得有一位性教育专家以施行性教育的计划询问学生的父母,有一位率然回答道:“我不相信对于我的男女孩子当教以性的事实;我宁愿使他们保持天真,直到他们长成的时候。”这一段话很可以代表多数父母的心理。

说这话的人,实在的,如果不是自己身心上具有特别情形,便是自欺者。凡是肯下反省工夫的,或不是对于一切事实熟视无睹的,断不敢径直说:一个孩子只要无人公然教以此类事实,便可以保持天真。这一类的例子,以后再举。某学者说:“若是不言不论的方法能够好好的保持有效,那么,我们当中多数人当然要倾向于听其自然之一方面了,一位我们当中谁也不喜欢谈论性的事实。”又说:“但是不谈的方法,效果实在不佳,所以关于性教育方面的试验还是不得不进行。”

(三)另外有些人承认关系性的事实有给以指导或训练的必要,但是反对拿性欲当作一门功课来教授。

他们以为关于这一方面的事实,当临机应变,随时指引,渐渐把健全的性的知识输注于儿童;至于班级教授,则尤所反对。

以上的主张是反对正式的或形式的性教育,而不反对实质的性教育。我们认他很有见解,现在研究性教育者亦多主张此说。例如韦白氏(H.Webb)即有“反对一切对儿童关于人类之性的事实之班级教授”之宣言。他又说,关于性的事实,“一个人的需要和别个的不同;有时个人的谈话可以收最大的功效,而一般的讲演每无益而有害”。五、什么是性教育的正常范围?

上面已经将反对性教育者的主张考虑过,现在要接着说明性教育的必要。但于此还有一先决问题就是性教育的范围。凡是一种学问在最初发展阶段中,都不免有彼此互异,各立一说的倾向。性教育也是这样。现今关于性教育的著书,作者所见,不过数种;本文所取的材料,多数是来自论别种问题或论一般教育的书籍的。但是就此等少数人的见解看来,他们的意见,彼此间也就很不同了。

解释性教育的范围之最简单的方法,是从名词解释下手。现时一般所用之名词,除性教育(Sex-education)之外,还有繁殖(Re-production)、性的卫生(Sex-hygiene)、社会的卫生(Social Hygiene)、性的训导(Sexinstruction)等类。以下把它们略为解析,然后性教育的内容自见,最终再由它的内容而定它的范围。

(一)繁殖

谈及性的事实时,有些人每联想到繁殖作用。因此,有些人恐怕要误会以为性教育之所涉及的不过是关于生命起源之性的历程之应具的知识。这样解释,实在把性教育看得太狭隘了。在一切动物中,性与生殖果然差不多是意义相合的;但是在人类,却就不然了。在人类中,性的生活固然一方面是关于繁殖,但是性的活动与影响却不一定关于繁殖的。事实上,性教育之所以成为必要,多是离开繁殖作用之性的问题。

(二)性卫生

就我所读过的书,许多著作者把性卫生当作性教育一词使用;也有人主张,关于性的卫生之教导,是性教育之惟一的领域。这是确然无疑的,缺乏关于性的指导,首先且最为人所易见的效果,就是个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实际上,施行性教育的处所,也多以这方面自限。但是,我们若进一步追究,便觉得这种教导之不完备与不彻底。现在请举两个显明的理由,表示我们为什么不赞同用性卫生,来代替“性教育”。第一,性卫生一名词太狭隘;性的影响不仅及于健康方面,而且及于伦理的、社会的各方面。换言之,有许多性的罪恶并不见得危险及个人的健康,而于伦理上、社会上却有极大恶果。第二,若是性教育就是性卫生,那么,今日殊无别一帜的必要,只要附列于卫生科之下好了。

(三)社会的卫生

社会的卫生之目的,可以说是在于矫正一般社会生活中之不健全的或病态的情况。但是,美国近时一般人每有把社会的卫生一词专指一般不幸的或不良的生活中之性的方面的。照前的解释,则性的问题不过占社会健康问题中之一小部分;照后的解释,则竟是以社会的卫生即等于性的卫生,不过他的观点是从社会方面而定罢了。(有人主张以“社会的”来代替“性的”),以避免由“性”字所联带而起之不洁观念。)我们对于这个名词也有两种不满意的地方。第一,就性的本质说,其中所带之个人的成分实比较的多;就是施教时,也多从各个人下手;“社会的”一语表面上也不妥当。第二,这个名词太含糊,易使人误解。

(四)性教导

这个名词本可与性教育通用。但是有些深思的教育学者把“教导”与“教育”分开讲,以为:在“教导”的场合,一方面是教授者,一方面是学习者;而在教育的场合,则一方面是教育者,一方面是被教育者。在前者间,只有知识或技能的传授,而在后者间则包举被教育者全部的生活而对之负完全的责任。照这样解释,我以为“性教导”一名词也不妥当。因为即使性教育的目的只在传授一些关于性的知识,那么,必致成为很简单的事了。但是我们如果再进一步看看,就知道单是传授一点知识,这种性教育的结果,不是无效力,便是发生更坏的影响。性教育也和其他各方面的教育一样,教育者的人格感化、教育场所的环境设置等等都有极重大的关系,不能单靠知识的传达。

(五)性教育

由上面所解释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性教育并非只限于传授关于繁殖的知识,也不是限于个人的性卫生之教导,或社会的卫生(狭义的,指关于性的方面者)之改进,并且不是只限于性的知识——包括卫生的、社会的、道德的等等方面——之教导,而乃是一种渗透于一个人的全生活中之教育。比格罗氏的解释最为包罗完备,他说:“就最广义说,性教育包括一切能直接的或间接的帮助少年人自己去解决那些必然的将以每种形式阑入于各个人生活中之性的问题之科学的、伦理的、社会的与宗教的训导和感化。”在这里,我要附加一句解释,就是如果我们希望一种知识真正能够影响个人的生活,那决不是单靠传授片段的或系统的知识所能奏效;所以尤其要紧的,乃是这些关于性的方面之科学的、伦理的、社会的训导须要深入个人的生活中而成为其生活理想之一部分。因此,我以为性教育一名词比较“性教导”要更为稳妥一点。六、使性教育成为必要的理由是什么?

由以前各节看来,性教育的必要至可概见,以下再就以前所未说的几点申述它的大略。想知性教育的必要,当先从无教育的弊害说起。

(一)如果不教的方法能够保持天真,那么性教育殊非必要。但是我们要知道,这种臆想实在是不可能的。

通常儿童们对于成人所愈不使知的事,他们愈想追问。适当的教导人不肯告诉他们,他们每会从不适当的来源得到这类知识,而且因此而存着污秽的观念,结果必致更坏。最近有人调查六百七十七个青年之第一次性的知识之来源,答案得自不良的来源的竟占百分之九十[1]一点五之多(参看《心理》第二卷第二号周调阳《性欲问题之研究》)。这大足以证明不教的危险了。

(二)对于性的事实,用虚言搪塞,或秘而不宣,最足以激发不健康的好奇心。

儿童的心中每因此觉得其中定有一些难言的不洁的东西。人类的本能本不足以智慧的指导生活,已如前说,所以有人说儿童于道德上是盲昧的(Morally blind),其实于健康上也多是盲昧的。著名神经病专家苛蒂尼(Dr.J. W. Courtney)说:青春发动期,少年男女的心力与体力的发展,每失其均衡;于时,青年人新具一种新的觉悟,而最大的危险也即伏机于此。这时期,假使他们关于生命中必然经过的变迁之心灵的与体质的意义昧然无知,女子每限于神经衰弱,而男子之限于不能自拔的恶习也多在于此。他是医学家,所说必有所根据。在适当时机内不予以教育,等到他们已陷入恶习,然后责备他;他们将说:“我假使能早觉得,必不至此。”或者说:“但是你从来没有教导过这类事情啊。”这一类语气虽似乎是遁词,但由此愈可看见负有教导责任者不为教导之过。我们须知人类因为延长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的遗传,本能的需要渐被屏除;因此,人类对于性的现象,什么是常态的,什么是应当避免的,都非本能所能指导而达于安全的境地。

以上是从反面证明性教育的必要,以下再就正面说。

(一)预防不正当的知识之侵入。

前面说过,秘密政策不能保持儿童的天真,所以目前的问题不是儿童应当授以此类知识与否,而是当使儿童由什么方法获得此知识的问题。性教育和种痘一样。为防避天花,所以要种痘;为免儿童从不正常的泉源得到不健全的、有害的性的知识,所以必需施以正当的训练。霍尔氏(Stanlay Hall)的主张最有见地,他以为当着重首先得着正当的表象,使一种严正的、健全的见解先占着心灵的领域(Getting the right presentation first,occupying the mind with a dignified,wholesome view.)这样,儿童既然先有了正常的见解,那么,不正常的来源自然无隙可入了。

(二)供给应付性的问题之知识。

孔德(Comte)的名言说:“知识即先见,先见即权力。”(Knowledge is foresight,and foresight is power)知识是使我们能主持生活的;由知识欠缺所发生的罪恶与惨剧,实在指不胜屈。关于健康与疾病、食物与毒物、运动与休息之卫生,早已教导儿童,其结果人人都认为满意;于是由此自然产出一问题,我们为什么不以同一的方法应用于性的卫生呢?生物学、生理学在学校中成为正功课已有多年了,然而讲到生殖系,尤其是关于人类的,都省略不讲。(作者在中学校时,生理学讲义目录上列出生殖系一章,但教员并不去讲,只说一句“留待你们自己去研究”的话。)这在外国从前也多是如此。但是,其结果使人不能以正当方法应付性的问题所生出之危险,无待多说。

(三)完成个人的教育。

教育是以人的全体生活为其对象的。性的生活既在人类生活中占紧要的地位,且影响及于生活之其他各面,如果不施以相当的教育,则所谓全体生活的教育实不能算作完全,因为他遗下了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汤姆生(J. A.Thomson)和及德士(P. Geddes)两氏所合著的Sex中,说“在性的冲动之操制中,有一个训练身体和心性的机会,并可因以增富全体人格”云云,真可谓能见其大了。

(四)企图社会全体的幸福。

缺乏性的教育,首先蒙影响的,是个人的健康;但一切性的影响只限于个人方面的极少;于是又产生道德问题,而个人的问题遂一变而为社会的问题。此中最重要的问题有结婚问题、优生问题等类。前者是要调整男女间之正当的关系,是为巩固目前社会的方策;后者是要改良将来的人种,以植将来进步的社会之基础。以上两者可以说是性教育之最高理想。七、性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总而言之:性教育之所以必要,乃是我们要使一种严正的、质直的见解占领了青年人的心灵界,免得他们获得了一种谬误的识见,并且怀了一种污秽的见解——这种机会是非常之多的,正如某性欲专家所说:“他们吸收此类性的知识,正如呼吸空气一般,是无从防止的。”多数儿童,在青春期以前,每能从某种来源探知性的事实,在今日已为人所一致承认。所以目前性教育的应否施行,已不成问题;现在的问题是怎样去实施这种关切人生最深的教育。

在讨论实施问题之先,还有一事亟待解决的,就是性教育的目的。必要目的确定,然后才能按步进行。性教育的目的,概括起来说,是供给青年人以解决性的问题一切必需的知识与态度。这种规定还嫌太简略,不易使人看出他的内容;去年美国性欲教育委员会为中学所拟定的大纲,列举性教育的目的,颇为明晰,作者曾经译出,现在转录于此。(1)使青年人对于关乎性欲的事件持一种健全的与尊重的态度。(2)供给讨论性欲时所必需之适当的用语。(3)答复儿童与少年人之自然的问题,务使对于性欲的事件得免除病态的而养成康健的态度。(4)使女子对于月经的经验,男孩子对于出精的经验有所准备。(5)增强男女青年的品性,以抵御青年人的通常诱惑。(6)减少通常由过分的与不适当的刻意压抑连带而起之紧张与烦闷。(7)兼用训话与实例,使儿童能自己分辨孰为健全的,孰为纵欲的;并发展其对于健全者的好尚。(8)根据现代科学的精神,给予少年男女以若干关于为人父母之责任观念,及在何等条件之下可得快乐的结婚生活之观念。(9)训练此辈男女儿童,俾将来于性欲事件,对其子女能给以适当的训练。

以上规定,颇为显明适用,我国教育界如有实行性教育的,可以此为绝好的参考标准。

不过,现时一般性教育专家多说性教育当从最早时期下手,否则,儿童已经自不正当的泉源得到这类知识,便不易矫正先入的观念;且教导者也有难以措词的窘况,因为贸然于青年期提出这问题,总嫌太突兀。所以韦尔氏(Ira. S. Wile)主张性教育当从小学(或幼稚期)开始。幼儿才能发问时,如询及小弟弟、小妹妹之何自而来,就当以最简单而正确的话答他。所以我在这里再把小学性教育或幼儿期的性教育的目的列出几项来。(一)使儿童略知生命的起源,免得激起他的不健康的好奇心,而想向不良的伴侣去发见这类知识。(二)自幼年起就使儿童渐渐了然性的事情是严正的,不是卑污的,则将来施行比较正式的性教育时,自不致反促他们的不洁观念。八、谁最相宜负担性教育的责任?

现在要接着讨论施行性教育当由谁负责任之一问题了。关于这问题,有许多争论。主张性的事实绝对不能作为教科之一部分的,我们在前节已批评过,不必再论;现在专就主张当有性教育者的意见大概说明。有主张性教育当完全听于父母,学校不应过问。有主张医生在这方面的知识——尤以关于性的卫生方面的——最为丰富,最能随机应变,所以应当委之校医。又有人以为教师的任务既然是对于儿童全部生活负责,那么,性的教育也当由教师负责。就是同主张由教师教授的,其中又分为数种意见:有以为当由专职教师担任,有以为当归卫生科教师,又有认定理科教师不能辞责,亦有说体育教师最适宜的。

现在介绍性教育诸领袖的主张,然后再分别叙述各人所应分别负担的责任。

(一)韦尔氏的主张“许多时候以来,公立学校即被人视为输入性教导之最适当的处所。就初级学校论,我相信这是一个误点,因为这件事由各位父母对于各个儿童施行,较善处置。”又说:“性的卫生之教导,天然的属于家庭训练之一部分,虽然这是向来的父母的努力所未及的区域。”他以为教师可以帮助父母,教导他们怎样去对他们的儿童行教授之事;或者在特殊事件中,应父母的请求,也可担承这问题。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性教育当以父母为主而以教师为辅的。

(二)伯格莱(W. C. Bagley)的主张

他说:“教师与父母,在儿童性的成熟期,同遭值一个特殊的问题。一方面有极力主张在学校中从事性的教导的,而他方面又有势均力敌之反对此等教授者,故教师于此常有处于上下两磨石之间之难。此等教授之必要,因为多数父母所承认,但是多数父母每不愿意学校中有此等教授,虽然彼等自己是太疏忽或不了解当如何施行此种教导。”“这是不成问题的,即性卫生之教授原来系父母的责任。但是因为他们每遗忽了这种任务,许多中间级(Intermediate)与中学级(Grammar)的教员觉得有时实有给予某生以其父母所应供给之同情的劝导之必要。老练的女教师,在此时期,对于她校中的女生,可以为其毕生的柱石;而男教员之于男生,也可以为同等的尽力。两方都有时不得不求助于父母,或者吸引一些可以安然托付之异性的成年人,使对儿童为此类谈话。”“时常的,尤其以在村落或农村居境中,应该召集母亲会议,请医生或其他适任的富于同情的老练人讲演;这等人须能以不致伤及任何人的感情或挑起任何人的反对之方法,而说明一切。”

以上的主张,是承认父母为天然的教授人;但是因为他们多数不能胜任,所以教师不得不引为己任。但伯格莱同时还主张当极力令父母参与,有时并请医生供给基本的知识。

(三)汉德生(C. R. Henderson)的主张

他以为我们此时不能适度地谈道关于性之解剖学的、生理学的、病理学的与卫生的问题。疗治病患的任务我们必须听诸医生。我们现时所论的,乃是教育的原子(Educational factor)。“所谓教育,意思要比教导所含要更广博些。无知是病患与孱弱的一因,但不必是惟一的原因。遗传的倾向、恶行的示范、拥挤的居宅、不健全的习惯、酒精中毒以及其他别的要素,都应算入;而这些原质的影响之在病态的嗜欲与情欲中的(Morbid appetites and passions),也不能单由给与训导就能铲除尽净。同时教育界的同志,在校服务的与思想界的领袖,都[2]应当共力襄助之,以改进影响于品性的情况。”

学校当局纯然采取消极的态度,是不可能的;因为堕落的人、猥亵的印刷物每侵入我们的学校中来,那是“真正的道德的毒剂”,我们对他,应该力与争锋。否则,“在督视者是雌伏时,仇敌就要活动而且要肆行无忌了”。

照汉德生所主张的性教育的任务,决不是少数人所能担任。以上所说的,是他的理想的主张;在实际方面,他的主张如下:“当社会的问题须待教育的扶助时,教育界必须居于引领的地位,而且至少须承担帮助父母以知识与方法。在目前,为父母的很少知道应当怎样去履行他们的任务。现今这种由父母开其端的政策,已经在试行中。”各处学校董事部(指美国的)与社会卫生社已经实行召集儿童的父母,共同讨论,并且使医生得充足的机会准备去担承这种细致的工作。汉德生氏以为这种办法是最适当的,因为性的教导显然是属于教育的,而医生又是社会所共认的专家。我们由上所说,可以看出汉德生是主张由父母、教师、医生三方面共同担负责任的。

(四)汤姆生(J. A. Thomson)的主张

汤姆生说:凡事留心过这方面的事实的父母或教师,很少满意于听任性的冲动之发达而无教育的认识之消极的常法。稍微一点智慧的和友谊的规劝,常能救济一个健全的生活,使得免去可以避免的不快乐和身体的孱弱。不过一般人虽多已有了这种觉悟,但对于“教师之企图侵入于所谓属于父母的本分以内的事,是否正常,则许多人尚表示疑虑。然一般父母实际上并不见得能履行这种特殊的责任。父母中很少数能利用间接的、非属人的(Impersonal)、生物学的进行法。当父母为儿女谈到性的事实时,这事件之属于人的方面的,在儿童心中,显得太突兀、太不自然了。”并且通常最需要训导的儿童(先天的习性上有易入歧途之倾向的),每难望其能由父母手中得到这类教导。若是学校再取放任政策,那么,关于生命之中心的机能的识见,只好听他们随意从不正当的来源去掇拾了。

由此可见汤姆生氏也承认性教育是父母之责,但是一般父母多难恃,若教育者不自进而负此任务,不啻是忍心看一般青年人堕入于陷坑。

(五)比格罗的主张

比格罗说:有多数人深信这类知识有教导的必要,但是因为现在少合格的教者,便又取消了他们的赞助。我们承认在我国施行这种教育所最感困难的,也就是这一点。他的最后主张如下:“立性教育的基础之第一步教授,须由父母或其他与儿童有最亲切关系的在早期儿童时代教他。”通常这是指母亲;但是在许多事件中,教师、祖母或父亲等人,若其影响于儿童的力量大于母亲的,也可由他们去教。

比格罗说许多相信性教育的母亲主张:在青春期以前,母亲对于男女儿童,可以给以一切必需的卫生的引导,并教以生命之基本的事实;但是到了青春期,女子固然可仍旧由母亲教导,男孩则须由父亲教导。比格罗以为在青春前期(十二岁至十四岁)的男孩,最为需要母亲之亲切的教导;若骤然改变态度,适足致儿童走歧途,使前功尽弃,实为不智。

至于由教师教导时,对于人的问题,他主张慎选。性的教育中所最重要的要素是性的卫生与性的道德。性的卫生方面,生物学教师当然可以胜任。“性的训导之大部分,不过是生物的科学、卫生与道德学的扩充;而在中学校与大学中,则当由正式教授部中之选任的教师担任;若遇见可能时,课作为正式学科的一部分。”但是他并不主张性欲的专家来任此事,因为要想真能够帮助各个学生,那一位教师须有关于性的问题的一般的知识方才可以,单恃性的知识是不够的。

比格罗的主张,概括起来,大要是:初步的教导,在通常情形之下,当由母亲担任;有不得已情形时,母亲以外,与儿童接近的或教师也可担任。至于后来进一步的教授,则当由选定的教师司其事。九、父母、教师、医生三方面怎样分担责任?

综观上面所引的见解,都是大同小异的;现在我们不必再旁征远引,可以归结为一暂订的原则:性教育的实施当以父母与教育者为主,而以医生为辅。以下再把怎样令这三方面共负性教育的责任分述如后。

(一)父母方面

现时一般主持性教育的,几无一不承认父母当重大的责任。现在综举各种理由如下。

(1)父母对于子女,天然的有最密切的关系,负长久的责任。

(2)幼儿与母亲接触的机会最多,最初关于性的问题(如婴儿从何处来的),多数是对母亲提出的,当然由母亲随时教导为最自然、最有效。

(3)属于人类之性的知识进行时,须参合儿童的个性,为相当的应付。“知子莫若父”,这一句成语在现在也可以适用;洞见儿童的个性,以父母最为深彻。

(4)性欲成熟期,普通以为在青春期,但是这不过就大概说,实际上断不是划一的;这一层只有关心最切的父母能够随时查察出来。

(5)性的经验并不随年龄而一致,也和别种经验一样。有些未到青春期的儿童所知的也许比已到此期的更丰富。这时的需要,是将必需的指示他,而纠正来自不正当渊源之谬误的观念,这个也非一般的教授所能致效。

(6)性的教育,也和别方面的教育一样,除正式的教导外,尤当注意良好健康的环境方面的设备。因此,要想使儿童得到最完善的性教育——性的卫生及性的道德各方面——对于儿童日常所接近的人物、所阅读的书报、所听闻的谈论,都当留意使不悖于我们所立之最高的理想。这一层也唯有父母能加以继续无间断的辅导。

(7)一个人之一切社会的接触,都含有教育作用,学校教育不过大教育的区域内之一部分,对于别部分为补充的作用,这意思就是说:学校教育所设施的,当以儿童在别的处所所不能获得的经验。性的方面的教育,天然属于家庭任务的一部,其中有许多部分固需待学校的帮助,但其中关于生命起源诸问题等,实以由父母传授为最方便。

以上自然是偏于理想方面,实际上多数父母还不能如我们所期望的而负这重任。于此,我们学校中应当注意的,是我们应当教育现时一般儿童,使他们将来能够教授他们自己的子女。这是美国《中等学校性教育大纲》上所列举之最后的目的。

(二)学校方面

学校当局对于性教育须有相当的设施,也是现在多数人所主张的;兹略举其理由如下。

(1)家庭中的教授不可恃,因为许多父母还不能当此重任。

(2)性的生活和别方面的生活有交互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性的教育与其他方面的教育,也有不可分的关系。学校如不兼顾到这方面,则一般的教育难期完全。

(3)学校中有许多科目,尤以卫生、生物学、体育、伦理各科中有许多材料天然可供性教育之用;施行时,如果善于支配,确是轻而易举。

(4)学校是儿童之第二家庭;离开父母而寄宿学校的儿童,与学习的关系尤其密切;此时(最良的寄宿舍当准照理想的家庭之组织)教育者对各分子当负担父母在家庭中所有一切的责任。

(5)伯格莱说:性的恶习之一种每牢固于学校居境之上,于是发生严重的训育问题。“这种恶劣的势力必须抉发出来,并且应当不惜任何代价铲除之。救济这些不幸的情况之第一步,必须用很有力的很彻底的防腐剂(Antiseptic),随后又须立刻傅以止腐剂(Aseptic)。换言之,第一须做的事是寻出并立即铲除这种恶习;第二须做的事是注意使其复现的机会减至最小度。必须创造一种情况,使足以将心灵吸引到健全的活动上去。”这里所说的是学校训育问题;若是教育者不能注意到这方面,则家庭的性教育无论如何完备,学校的性教育如何周到,恐怕除异常的儿童外,一定要减弱不少的效果。

(6)性教育的初步固然不难由父母承担;但是他的后部,论到结婚问题、优生问题等等,即非有左右逢源的科学的知识,即难期透切动人。

总言之,学校中的性教育可以说是赓续家庭中的性教育(或补充家庭中的性教育)。于此生出一问题,即现时的一般教师昔时多受旧观念中“秘密主义”之陶冶的,很少有过正常的经验;就是饱装性的知识的教师,也多难望其善于措词:这是将来的教师训练问题,为现时亟待解决的。美国学校中去年已订出中等学校性教育纲领,闻法国教育当局也已设立此科,以应教师的需要。

(三)医生方面

现时教育家很少主张当由医生去担任完全性的教育事情;这是因为一般医学家多为科学专家,而不解教育方法。他们虽然是充满了关于性的事件之科学知识,但是未必能够以教育者的见地为被教育者陈述此类事实。在别种学科中,直白的陈述事实,有时对于儿童已感不适用,在性教育,是洞入青年人的生活之隐处的事,尤其要慎重的。

统看现时一般学者的主张,性教育虽不以性的卫生为其范围,但是他的起源确是由性的方面之病症,而引起大家注意的。汉德生说:“在性的事件放弃无言政策必要,大概是先由一般负担修缮受花柳病蹂躏之任务之医生的警告而后才促起教育事业者的注意。同时在欧洲与美国,有些医学家尝求助于教师与慈善家共起而帮助他们来抗敌那加痛苦于无辜者而危及来世子孙之病患。”以上是医学界在过去中对于性教育运动上之功绩;即是在今后他们的助力还是必需的。

教育者(指从事教授者)的主要任务,为利用人类文明的成绩,以教育一般儿童;但是对于组成现代文明之各部分科学知识,却须待各区域内的科学专家来供给他。这句话并非小觑了教育者,实则因为分工的结果不容不如此。关于性的知识,据研究专家说,到现在还未能十分了解;担负这种教育者当然要依赖科学家——尤其是医学家之专精此方面的——源源供给材料。由此,可分述医生在性教育上的任务。

(1)校医施行身体检查时,可以乘机发见儿童有无沾染关于性的恶习,以便救济。

(2)供给教育者以必要的性的正确知识,并为之解释一切性欲的现象之意义。

(3)青年人之心灵上或身体上已蒙性欲方面之重大影响的,医生的临床劝告,最易收效。

除医生外,间接供给性教育之正确资料的,自然要推生物学家;此节待论性教育与自然科的关系时再说。十、性教育应当怎样进行?

这一节接着研究性教育进行之步骤。前面讨论性教育之范围与当由何人负主持之责时,已大略说过一点,此节再就前所未说到的大概一说。

(一)性教育当以什么时候开始?

在一般人的见解,每以为在儿童没有到成熟期以前,用不着去张致他。这实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1)韦白(Webb)氏说:“幼儿期之日常微末的习惯,对于成熟期的道德毅力,大有关系。许多十分年幼的孩子由于负管教之责者之愚昧,而陷于恶劣的习惯。”

(2)韦白氏又说:“现代的儿童比前代的儿童每会更早的就问到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因此,在这时候,若不与以绝对真实的答语,他们必定要想从不正当的渊源去得着这类知识。

(3)韦尔氏说:“时常听见人说性卫生以在成熟期教授为宜,这实在是开始得太晚了。城市中的普通孩子,于成熟期以前,早已经得到了他的大部分性的识见,实在多是谬误的识见。要等待到这时候,实在是使得这种教导更为困难;因为成熟期以前从未为他的子女谈道生命起源问题的父母,到这时候,很罕见能鼓起充足的勇气来开始提出这问题;并且在儿童方面,这时间已经存了羞愧心,为他的障碍物了。”

从以上各理由看来,可知性教育的开始决不容等到成熟期。韦尔氏说得很明了,他说:“父母的教导当以什么时候开始呢?”他的答语是:“当儿童第一次由他的问题而表现欲知的时候。”在三岁或四岁、五岁时,若是一旦问到:“这小孩是哪里来的呢?”这问题本是极自然的,但是父母亲的答语却多是极不自然的。这时与当他们向父母索取面包而报以石头一样。正当的答语是要简明而真确,打消他们的不健全的好奇心——这指向不正当的处所寻求这类知识——而植以后的基础。

(二)性教育的初步应当用什么教材?

性教育的出发点,当从自然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下手,是现今一般性教育专家之所共识的。现在略举数例:

(1)直截的陈述人类之性的事实——尤其是关于生殖方面——无论教者如何教授有方,总觉得有些太不自然;但是若就下等动物中之类似的事实说明,那就很自然了。这种教法,并不需曲解科学上的事实,可以表明性欲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由这种启发,可以中止儿童之无谓的猜测,与不洁的联想。除动物的研究可资利用外,高等植物的研究,也有相当的价值。

(2)由生物学下手,尚有一特别优点,就是许多生殖现象都是他们所可目睹的——直接的经验。汤姆生和及德士两氏即主张对于二

[3]十岁以下的儿童之性的教导当发轫于家养小动物的研究,其中以兔子、鸽子为上选;但此外家禽、猫、犬之属亦可。并且有机会,可让他们到田庄中去观看家畜的情形。这种观察的主要作用,就是拨除笼罩于性的事实之疑云。

(3)由生物学进行的方法,现时已著有成效,为我们所可安然采[4]取。据A. Faria de Vasconcellos在比利时的Bierger-lez-lez-Wawre所办学校中施行性教育的经验,他的进行方法是用动物的生殖、园艺、栽花,为引他们到这类性质的问题与现象之自然的门径。这个前例,不必说,自可见其有价值了。

(三)进一步的教导方策怎样?

儿童的生活范围,随年龄而继续增广;到后来,专恃生物学上的事实,就有所不足了。并且生物学所供给的知识多关于生命起源方面;至于人类性的方面,上之繁复问题就非生物学所能为力了。现在列举进一步的教导方策数条于下。

(1)在《比利时之新学校》中,有一节说:“当学生年龄够长了,[5]我们的医生就结他们以关于一切属于这方面之个人的与社会的卫生的问题。”这是由医生直接与以劝告的方法。

(2)汤姆生与及德士说:“除藉着健全的植物与动物学的媒介以扫清性的问题以外,现时许多人不肯再进一步。但另有一般人,大概是更熟知时常伴随青春期所发生的难题与错误事实的,则深信(尤其是[6]对于男孩)必须再进一步的。”他认学校中医术检查,以免除多数青年的苦恼,已有功效,但他还赞成“有些校长们和他们的学生为直接的谈话,警告他们预防青年期的危险,或则给他‘良好教导的书本或论文’使他阅读。但他最认为妥当的,是由校医之有力劝诫,因为他对于这问题最能谈说自如。”

(3)凡是教育上一种目的,例如“公民效率”,断不是斤斤于一种学科的教授所能收完满效果,必需除主要学科以外,其他学科也共同趋向同一目的——至少不许含着互相反对的倾向。性教育更其是这样。除生物学外,辅助性教育目的之完成的,有数种最切要的学科。A.体育心理学家说青年期每有过剩的精力,若不为他谋正常的发泄,往往偏向歧路。这时期最好是使他多劳其筋骨,并发展忍耐力、自制力。此外还须利用各种有益的组织,如童子军之属,使他们的身心有所归宿,而减少性欲刺激的机会。B.道德空谈道德,固然为现代教育所不赞同;但道德的原理,却随处可以包孕、随处可以指示人以行为的准则。性道德的始基为两性互相尊重,且自知爱重。汤姆生说:不必由惹人厌烦的方法引证道德规条,也可使青年人明白贞洁与自制能令结婚快乐、民族强壮,而性的放纵即不啻为地狱。这是关于提高个人理想方面的事,形式的道德规条虽难奏效,但道德的真义都不可不设法浸渍于儿童的生活中。C.优生学这里不是主张在学校中可以把优生学作为一种正式学科,不过是要使他们略知一些生活上不可少的改良人种的知识而已。儿童们从很早时期已习见植物、动物、人类之幼者都肖他的亲体的事情。汉德生以为在简单的自然科[7]中,曼兑尔尔的遗传定律很容易使少年人明了。柔弱与某种形式的病之遗传,也可因此使他明显,而其中的意义也可以解释出来。鸟、猫、狗等的谱系大可作为优生学的基础。“经验已经证明可以令男孩晓然于他们自己之自制和贞洁的生活将来能影响于他们的儿童。”由此可见,这些生物学上的真理,假使能以适宜的方法提示,很可深印在儿童的心性中。

由以上所举的各家的学说看来,可见性的教育愈到后来,便愈形复杂。在最初单由父母(如果他们确有相当的知识)去教,已经很够了;但是到了青春期,则凡是对于儿童生活负一部分责任的——父母、校医、各科教师,尤其是体育、生物学、德育各师长——都当共同分担责任。

就中,我要加一句,就是医生之直接的劝告应当限于特别需要的时期。在常态情形下,自以父母和教师为得当。至于用书本使儿童自己阅读的,确是一件最经济的办法;不过这类书籍须要慎重选择。有许多署名性的卫生的书籍,内容每反足以激发不健康的态度。比格罗氏说:美国现时这类书本很少当意的,我国更是无从说起。有兴趣于性教育的似乎也应当着手编译。十一、施行性教育应当注意的是些什么?

性教育在最近才受人注意,在欧美实际上虽然已有试行的,但关于这方面的经验终嫌未足。又因性教育本质上跟他部分教育比较起来,实有如汤姆生所说:“现时关于性教育的结果之确切的事实之基础,是依然这样狭隘,所以凡是独断的见解都所不许的。”这句话是研究或施行性教育者所当考虑的。现在将一般学者所认定施行性教育时所应当注意的各点分列如下。

(一)要顾到公共的感情。

这是汤姆生氏所主张的。教育是社会的事业,处处须待社会公众的扶持与合作,当然不能一意孤行,置公众于不问。他所以主张不可过于超越当时的公共感情(Public sentiment)就是为此。去年美国性欲教育委员会所拟定的《中等学校性欲教育大纲》中也曾声明说:“吾人虽相信此科极关重要,然而在某地域内之教育当局若显然表示反对时,则在该地域内施正式的性欲训导,也为不智。”其用意亦同。

(二)要顾到个性。

在一切教育中,总不能抹杀个性;教育心理学对于个性之极力看重,亦即为此。个性在性教育上更为重要。一方面是因为同年龄的儿童关于性的方面只发展程度是各异的,一方面是因为性的特质是特别需因个人需要而异的——指进一步的训导。

(三)不宜单立一科。

美国性欲教育委员会声称将性的事实,作为课程中之一分立的隔绝的学科不相宜,其故不外:

(1)学校中多数科目只须能善为教授,都可利用以为健全的性教育的工具,尤其是体育、动植物学、各种社会的科学。

(2)汉德生说:“最聪明的方法,是永久不许有一本小册子、一部书或一套讲演专论这特别题目。因为以此事为一独立学科去教训成人或儿童,显得太显露且隔绝其天然的联属。”他的主张虽是稍微过分,却也含有深意。

(四)初步的教导,虽然可以男女合班;但进一步的教授,则必需分别男女,慎选同性的教员分教。

初步的教导是一些生物学上的事实,不从人类方面去说,当然没有分教的必要;但是渐渐说到人类身上,因为人类的本性和男女的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自以分教为妥当。

(五)要极端慎重。

关于性的事实常守卑怯的缄默,固然有许多弊病,如前所屡言;但是太放言高论,也有不是处。总之,有时当说话,亦有时当缄口;都须因各个事件而为相当的处置。汤姆生氏警告我们说,我们如希望[8]不致溺职,则关于性的事实,与其陷于说得太多之误,不如少说为比较安全。这句话一定不是无所指而发的。(完)

记得一位学问家说:“在每一新运动创发之始,每为多士各逞其说的机会。”且因标准未立,不免常有错误之虞。性教育比较上还是一种新运动,当然不能外此。我作这一篇文字,所参考的著作不过七八种,当然不能算一种完全的主张;况且作文的时候,又多是在早晚应当休息的时间,所以更觉费力。其中错误的地方(如果读者遇见),我不希望人家原谅,只希望读者肯代为指正。我所要说的,还不止此,这里只是一个纲要;以后研究有得,当再写出请读者指教。作者附识[1]原文为“百分之九一·五”,本书中的数字均以现在数字使用规范予以调整。[2]襄助:辅佐,帮助。[3]原文如此,也许为“十二岁”。[4]《比利时之新学校》:[比]华里阿·华斯孔遂洛(Faria de Vasconcellos)著,陈能虑译,商务印书馆,1922(A New School In Belgium)[5]原文如此,也许手民误植。根据上下文,似为“给”字。[6]原文如此,当为“认为”。[7]现通译为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奥地利遗传学家,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定律包括:显性原则,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以及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8]溺职:玩忽职守。性教育概论(二)市川源三著,卢怡译选自《教育杂志》第十五卷第八号,1923年8月20日。市川源三(1874-1940),日本教育家、优生学专家。卢怡,生卒年不详,教育学家,主要从事比较教育学工作。引言

性教育(Sex Education)是个比较新的题目。性教育的一部分——性的卫生——成为教育上的问题,是在五十年前;至于将性卫生在教育上讨论,也不过是二十年前的事。因为是这样一个新题目,所以有详述的必要;可惜为篇幅所限,只能说个大概,这还求读者的原谅。一、性教育之必要

用什么标准来定教科呢?从前是专选学问、技艺一类;希腊和中国的古代都是这样。当时学科的选定,是由于教授学问技艺为必要的思想而来;至于谅解人生与使人间生活向上的思想,还不十分发达。后来教育的研究逐渐进步,于是现今学科的选定才以他对于个人或社会的生活必要与否来做标准。由现在新方针去估定教科的价值,则从前所谓学科或教科,很有许多为一般人所不必要的东西;虽然不能说完全是不必要,却竟是省去必要的而取比较上不必要的一种教科目。那最必要的教科,为从来所绝不顾的,便是性教育的教材。这样的教科目,说它是讨论万人所必要的问题,并非过言;拿别的教科和它比校,如音乐,如图画,如地理,简直可以说是不必要的。为什么呢?因为某种人,不学国画、音乐、地理等教科目,也能够过活的原故。

生活活动可以分两大类:一、个体保存,一、种族保存。这两种活动都是生活上所最必要的,因此就又有对于生活的两大要求,借诗人的话来说,便是“饥”(Hunger)和“爱”(Love)。现在的教育方针,所教的多系个体保存——就是如何处置“饥饿”。这固然是很重要,但对于他方面的“爱情”问题,不能避去不讲。他们偶然接触这个问题,或者不经意的看过去,或者甚至看作坏事而拒斥它。其实我们稍一视察人生,则这个题目是没有片刻不与人间生活或社会生活有关系的;将这个题目视若等闲,这便是惹起种种弊害的原因。现在人类最痛切的问题,便在人类所羡慕的文明生活,不过虚有其名,其实将人类劣生化。换言之,就是优秀者的数目渐次减少,而弱劣者的数目渐次增多。这种情况,可以由低能者、犯罪者、精神病者的加多证明出来;而他方面由饮酒者、患花柳病者之渐次增加,也可以了然。人类这样的堕落,怎么去预防救济呢?预防的方法,就是优生学(Eugenics);就是将优生学的知识教授国民,以为救济国家、人民的唯一方法。但是现在的家庭或学校教育,大都没有这种的教育。[1]

其次,现在的问题,便是妇人问题为与劳动问题。劳动问题,此地暂且不论;妇人问题,是现在不可不急求解决的。妇人问题的归结,因为只是男女同校与夫妇同格;所以妇人只要得为有参政权的国民(如美国、英国、德国),便可稍稍安静。但由劳动问题方面看来,为劳动问题之一的妇人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所解决的,不过是要求妇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