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抗旱指导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06:12:36

点击下载

作者:省水利厅,省防汛抗旱指挥部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湖北抗旱指导手册

湖北抗旱指导手册试读:

内容提要

本书重点探讨了解决新时期干旱缺水问题的新途径。从湖北省的实际出发,在综合分析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平水资源量少等自然因素和有关人类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干旱的成因及其危害,同时,围绕由被动抗旱转为主动抗旱,明确提出了各类水利工程调度的目的、原则、权限以及跨区域调水的基本要求,并重点介绍了打坝拦水、架机提水、地下挖水、组织运水、人工降水、节水保水等抗旱应急办法。特别是在编制抗旱预案的问题上,论述了编制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编制方法、操作程序,还介绍了编制实例。

本书源于实践,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湖北省抗旱减灾的全面科学总结和具体操作指南。

本书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文字通俗,简明实用,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管理人员抗旱工作的指导手册,也适合广大相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序言

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

在全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之际,由湖北省政府领导策划的《湖北抗旱指导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正式出版了。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抗旱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水利、农业、气象等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规范新形势下的抗旱减灾工作所作的一件实事。

湖北省素称“洪水走廊”、“千湖之省”,洪涝灾害十分严重,对于这一特殊省情,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荆楚大地同样存在缺水之忧。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的大旱再次警示,干旱呈加重发展之势。首先在地域上,由鄂北、鄂西北等易旱地区向鄂中、鄂东、鄂南以及沿江滨湖地区扩展,由农村向城市蔓延,造成全省性的干旱局面,两年全省受旱的县市分别达到96个和98个,占县市总数的96%和98%。其次在季节上,由单一伏旱为主的干旱向两季、三季连旱发展,呈现长时间干旱的格局,两年中绝大部分地方均为春、夏、秋三季连旱。再其次在危害上,由主要影响作物生长、农村生活用水,发展到直接影响城镇、工业、林业、畜牧业、养殖业以及教育等多个领域,干旱的年直接经济损失由以往的数十亿元增加到一百多亿元。事实充分说明,不断加剧的缺水危机和愈演愈烈的旱灾,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认真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形势,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探求新时期抗旱工作的新思路、新对策,努力开创新局面,以确保城乡安全供水。

1998年大水之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总结抗洪斗争的经验,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由省政府领导策划,编撰了《湖北长江防汛》一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湖北防汛理论,并在指导抗御1999年大水和2002年长江历史罕见秋汛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大旱之后,组织十几位有关专家和水利工作者,历时一年多的时间,认真总结抗旱斗争的经验,并升华到理论,编辑出版《手册》,使之成为姊妹篇,十分必要。解决干旱缺水危机,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以水定供,科学调度,节约用水,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要继续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水利工作方针,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在组织实施中,要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做好水资源统一管理、开发、利用、保护这篇大文章,因地制宜编制抗旱预案,具体提出抗旱减灾的有效措施,从而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本《手册》重在探讨解决新时期干旱缺水问题的新途径,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有知识性,更有实用性。它在综合分析湖北省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平水资源量少等自然因素和有关人类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全面论述了湖北干旱的成因及其危害。通过回顾历史,简要阐述了湖北省水利灌溉事业的兴起、发展以及旱地农业技术的运用。同时,从湖北的实际出发,围绕由被动抗旱转为主动抗旱,明确提出了各类水利工程调度的目的、原则、权限以及跨区域调水的基本要求,并重点介绍了打坝拦水、架机提水、地下挖水、组织运水、人工降水、节水保水等抗旱应急办法的应用。特别是在编制抗旱预案的问题上,论述了编制的重要意义,明确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编制方法、操作程序,还介绍了编制实例。此外,根据多年抗旱工作的经验,对加强抗旱的组织领导,强化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严肃纪律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总之,《手册》源于实践,又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指导实践,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湖北省抗旱减灾的全面科学总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可以预见它的社会价值将超过其自身的价值。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加入WTO之后,机遇和挑战并存。与之相适应,必须努力减轻或避免干旱灾害损失。因此,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市场竞争的激烈,对抗旱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做好抗旱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行动。就湖北省来讲,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做好抗旱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防大旱减大灾的条件。希望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的同志认真学习,开卷有益,熟练掌握抗旱的一些基本知识,牢固树立抗旱的警醒意识和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切实担当起抗旱责任,结合本地实际,深入思考,努力提高指导抗旱的决策水平,努力提高指挥抗旱的实战能力,真正做到科学决策,精心组织,分类指导,优化配置水资源,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减灾的效益,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确保城乡安全供水,实现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2002年12月20日

一、湖北省旱灾概况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故称“湖北”。又因清代湖北省会武昌是隋唐以后古“鄂州”的治所,故也简称“鄂”。

湖北省自然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其中,海拔在400米以上的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自然面积的56%,400米以下、50米以上的丘陵面积占24%,50米以下的平原湖区面积占20%。

境内地势起伏较大,地貌复杂,总体上是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向南敞开,约成一个形似马蹄的不完整盆地。长江从四川巫山入境,自西向东,从江西、安徽出境,在湖北境内流程为1061千米;汉江自陕西白河入境,自西北向东南,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境内流程878千米。在长江、汉江交汇前的三角区域,形成一个约3万多平方千米的冲积平原——江汉平原。境内长度在5千米以上的中、小河流有4228条,湖泊棋布,历史上有“千湖之省”的称谓。

全省受太平洋、印度洋季风影响显著,冬干夏雨,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属典型亚热带季风区,每年因季风的强弱与进退的不同,导致降水量变化极大。

由于独特的地势地貌特点和降水量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暴雨集中时,洪涝夹击,而稍长时间无雨,则干旱接踵而至,形成湖北水、旱灾害频繁而严重的形势。

多年来,湖北把防汛作为“天大的事”来抓,研究较为充分,但相对而言,对旱灾研究还不太系统,近年来,特别是2000年和2001年连续发生2年大旱,旱灾损失巨大。因此,加强旱灾研究,增强防旱抗旱减灾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作物与干旱

1.水在作物生长中的作用

水是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又是调节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水在作物生长中具有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首先,水是作物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生长着的作物都含有大量水分,一般农作物植株的含水率为60%~80%,蔬菜和块根作物高达90%~95%以上。只有当作物细胞贮存较多水分时,才会有旺盛的代谢作用。水能保持作物的固有形态,使植株挺直、叶面伸展,以发挥正常的生理机能。如水分亏缺,代谢作用减弱,作物就生长不了,严重时会使作物死亡。

其次,水是作物制造有机物质不可缺少的原料。作物生长的过程,就是体内有机物不断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主要由叶片来完成。据测算,每生长1克有机物质,约需消耗水分500克左右。

同时,水也是作物营养的良好溶剂和输送载体。作物体内的一切代谢作用,都必须在水中进行。矿物盐溶于水中,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作物体内的养分也只有借助水的作用,才能进行溶解和输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

水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如对土壤空气及热状况的影响。通过灌溉排水措施,可以以水调温,适应作物生长的需要;还可以以水调肥,促进养分分解和转化。水与作物的关系,不仅表现在水量上,过多和缺少对作物生长都不利,而且水的物理、化学性状,含有的物质成分和数量,也对作物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2.作物的生长条件和需水规律(1)作物生长的气象条件

作物生长除与水、土壤有密切关系外,与气象条件也有很大关系,气温高低、日照多少、无霜期长短等,对作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几种作物萌发的适宜温度和全生育期有利气象条件见表1-1。表1-1 几种作物萌发适宜温度、一生所需积温表 单位:℃(2)作物需水规律

①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

·作物种类品种。不同作物有不同需水特性,因此对蒸腾会产生不同影响,一般生长期长、叶面面积大、生长快、根系发达的作物,需水量较大,反之则较小。

·气象条件。包括光照、气温、湿度、风速、气压等。气温高、日照强、空气干燥、风速大时,作物需水量大,反之,需水量则小。

·土壤条件。土壤水分较多,作物蒸腾量就大,一般土壤越湿,蒸发就越大。土壤质地和结构等对作物需水量都会产生影响。

·灌水技术和方法不同,土壤湿润方式和周期不一样,会使需水量不同。滴灌和地下渗灌与地面灌溉的需水量也不一样。

·农业技术措施。密植、施肥、松土等农业技术措施,对作物需水量会有一定影响。

上述这些因素对作物需水量的影响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各种作物的需水量在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栽培条件下各有不同。我国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的大致范围见表1-2。表1-2 主要粮食作物全生育期需水量表 单位:立方米/亩

②作物需水规律 作物的需水规律,决定于作物的特性、气象条件、土壤条件和农业技术措施等,作物日蒸腾量(日需水量)一般是前后期小、中期大。作物生长中缺水最敏感期,一般也是需水量最多阶段,称需水期。如果这个时期缺水,对作物发育和产量影响极大。小麦在拔节~抽穗期,玉米在抽穗~灌浆期,棉花在盛花期,水稻在拔节~孕穗期,需水量最大,是灌水关键时期。

我国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与抗旱特性见表1-3,表1-3 主要农作物的需水量与抗旱特性表 单位:立方米续表

③灌溉制度 作物的灌溉制度包括作物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和灌溉定额。灌水定额是指每亩农田一次灌水的净灌水量,在作物全生育期要进行多次灌水,各次灌水定额之和称为灌溉定额。

灌溉制度的制定应根据作物适宜含水率、土壤计划湿润层、有效降水量、地下水可吸取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因各地区条件差异很大,应根据当地、当年生产实际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3.干旱的产生及危害

农田水分消耗主要是作物的叶面蒸腾、棵间蒸发和土壤渗漏。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取的水分,约有99%通过叶面蒸发散失到大气中。叶面蒸发随着绿色叶片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作物成熟到叶片枯黄期间则减少。叶面蒸发是作物生理活动的基础,是水的一种有效消耗过程。棵间蒸发,对旱田来说就是土壤蒸发,对水田就是水面蒸发,这虽然是水的无效消耗,但对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改善田间小气候也会起一定作用。而土壤渗漏是无价值的消耗,且会造成水肥流失,应予防止。当土壤中水分不能满足作物需要时,作物便会呈现凋萎状态,从凋萎到枯死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不同作物的表现形态不同,因而有着不同的凋萎系数。所以有的作物耐旱,有的作物不耐旱。

过度缺水会出现干旱,干旱有大气干旱、土壤干旱和生理干旱之分。

大气干旱是由于干热风和高温气象条件引起的,相对湿度多在10%~20%之间,虽然土壤中尚有可供利用的水分,但气温高使作物蒸发加剧,一般情况下大气干旱会影响作物生长,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植株死亡或大面积减产。

土壤干旱是由于久旱不雨,又缺乏灌溉条件引起的。土壤水分越来越少,作物吸水困难,会造成植株叶黄、萎蔫,甚至枯死。

生理干旱则是因作物本身的生理原因,不能吸收土壤水分而出现的干旱。如施肥过多,土壤渗液过浓而烧死等。

灌溉水量过多则会造成土壤缺乏氧气,使土壤环境恶化,作物根系因缺氧而呼吸困难,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水稻虽是喜水作物,但稻田土壤同样需要适宜的水、肥、气、热,因此,耕作层要有一定的渗漏量进行调节。

土壤水分过多还会造成盐碱危害,影响作物吸收水分,抑制种子发芽,破坏土壤结构,影响透水性和通气性能。土壤板结对作物生长极为不利。

(二)旱灾及干旱等级划分

1.旱情与旱灾

旱情和旱灾是研究农业干旱及其灾害的两个基本概念。

旱情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内,耕作层土壤水分得不到降水、地下水和灌溉水的适量补给,土壤水分不断消耗,作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不能满足正常需水要求,作物体内水分胁迫,生长受到抑制的情势。

旱灾是指在作物生育期内由于受旱造成作物较大面积减产或绝产的灾害。

旱情可以在作物的某个生长阶段出现,也可在全生育期内连续发生,旱情是旱灾发生的原因,旱灾是旱情达到一定程度的结果。2.干旱的等级划分

现行的干旱指标研究,多结合问题的特点和所掌握的资料条件来建立不同形式的干旱指标,如:以降水距平、无雨日数和以降水与蒸发的比值等一类的气象干旱指标;以土壤含水量与作物适宜含水量下限比较而作出的土壤墒情特征为一类的农业干旱指标;以河川径流低于一定供水要求阈值的历时和不足量等为特征的一类水文干旱指标;还有以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等特征为一类的经济干旱指标。上述指标虽不能表述干旱形成的过程,但能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上表述干旱形成的基本特征。在旱情分析中,它们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料信息,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1)按月、季降水划分的旱灾等级

降水的减少是造成干旱最主要的原因,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衡量干旱的主要指标如表1-4。表1-4 距平百分率(%)的干旱标准表

某一时段降水距平百分率是表示该时段降水量对多年平均值的偏离,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RR(%)为某一时段降水距平百分率,R为该时段降水量,为该时段降水的多年平均值。(2)按过程降水与无雨日数划分的旱灾等级

在3~5月及9~11月,以一场透墒雨(≥30毫米)后,连续30天内降水总量小于30毫米,则定义为干旱出现;连续天数在30~50天,为小旱;连续天数在50~70天,为中旱;连续天数在70天以上,则为大旱。

在6~8月,以一场透墒雨后,连续20天内降水总量小于30毫米,则定义为干旱出现;连续天数在20~40天,为小旱;连续天数在40~60天,为中旱;连续天数在60天以上,则为大旱。(3)按土壤墒情划分的旱灾等级

轻旱:旱象露头。20厘米深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小于60%;对播种不利,出苗不齐,叶子上部卷起,稻田缺水。

中旱:旱象发展。20厘米深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50%左右;播种困难,缺苗严重,叶子白天凋萎,稻田断水不能插秧。

重旱(大旱):旱情严重。20厘米深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小于40%;不能播种、出苗,河流断水,植株死亡。(4)按旱情统计指标确定的旱灾等级

根据1999年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下发的《水旱灾害统计报表制度》确定的干旱标准为:

轻旱:指对作物正常生长有影响。旱作区:作物在播种后或生长期间,土壤墒情低于作物的需水量,造成出苗率低于8成,作物叶子出现萎蔫或20厘米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低于60%但大于等于40%;水稻区:插秧后各生育期内不能及时按需供水,稻田脱水,禾苗出现萎蔫。

重旱:指对作物生长和作物产量有较大影响。旱作区:出苗率低于6成,叶片枯萎或有死苗现象,20厘米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小于40%。水稻区:田间严重缺水,稻田发生龟裂,禾苗出现枯萎死苗。

绝收:指出苗率低于3成,作物大面积枯死或需毁种。3.土壤墒情测定

测报墒情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旱象情况,指导抗旱工作,并积累资料便于分析研究旱涝规律。由于不同的土壤有着不同的保墒能力,因此,首先要对土壤性质有个了解。采用简易识别方法对土壤进行分类见表1-5。表1-5 简易识别土壤分类方法表

土壤含水量指土壤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即:(方法是:土壤取回后用天平称其重量,然后将土样烘干,冷却后再称其重量。用电烘箱烘干,以105℃烘干4小时,或用锅炒干,但温度不宜过高。)

土壤墒情是通过对土壤湿度的测定来评定的。土壤湿度的测定设有固定的观测地段,该地段对所在地区的土壤水分状况具有代表性,它在每旬第三天和第八天采用称重法或中子仪法各进行一次测定,包括土壤冻结期间。以重量含水量占田间含水量的百分比即是土壤相对湿度,对旱灾的评定标准即是以20厘米深处的土壤相对湿度来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R为土壤相对湿度(%); W为土壤重量含水量(%),即e土壤含水量占干土重的百分比;f为田间持水量,是在不受地下水影响的自然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土壤水分含量的最大值,是计算土壤有效水分的上限和确定灌溉定额的依据,在固定观测地点,为一常定值。

(三)湖北省旱灾简况

1.干旱类型

湖北具有天气复杂多变、降水变率较大、多种地形并存等特征,历史上就存在四季都可能出现旱灾的情况。现将自公元前235年至1949年时期内的214次旱灾(除去63次季节记载不明的旱灾)发生的季节情况统计如表1-6。表1-6 公元前235年—1949年湖北省旱灾发生季节统计表注:历史上的春夏秋冬均以农历计,如夏季为农历四、五、六月,约为公历5、6、7月。

统计资料表明,湖北以夏旱为主,依次为秋旱、春旱、夏秋连旱、冬旱。夏旱大都出现在梅雨结束后的盛夏,俗称伏旱。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大干旱的1959年、1978年和大旱的1966年、1972年,都是伏旱和伏秋连旱,这4年受旱县都在56个以上。尤其是1978年,上年冬暖,雨雪稀少;春季晴暖少雨,初夏梅雨极少,盛夏提前,炎热期长,入秋至初冬,气温仍偏高,是历史上少见的持续发展的春、夏、伏秋连旱的特大旱年。

据《湖北农业地理》一书中指出:伏旱以江汉平原和鄂东为最多,1个月以内的干旱10年8~9遇。鄂西南山区伏旱相对较少,约5~6年一遇。鄂西北由于多雨出现在7月,降水以7月、8月最多,因此,干旱常出现在夏初和夏末。秋旱在鄂东和江汉平原较多,平均10年4~5遇,而在秋雨连绵的鄂西山区则较少,平均10年2~3遇。伏秋连旱或伏旱缓和后又有秋旱发生的情况,以江汉平原和鄂中较多,平均3年一遇;鄂西北、鄂北次之,约4~5年一遇;鄂西南山区最少,约8~9年一遇。春季降雨明显增加,且变率小,40天以上的春旱,鄂北和鄂西北约4年一遇,江汉平原为10年一遇,其他地区少见。冬旱也是湖北常见的现象,平均约3~4年一遇。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旱灾不仅年际愈来愈频繁,而且也呈现一年内数旱、旱期长、旱涝交替的特点。1949—1985年的36年中,年干旱时间在50天以上的就有23年,年干旱时间近100天或以上的就有9年。2000年和2001年的连续干旱,其时间均超过了120天。长时间的旱情,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秩序。

湖北省干旱大致可分为春旱、初夏旱、春夏连旱、伏旱、秋旱、伏秋连旱等类型。(1)春旱

春旱主要指出现在春季3、4月份春播季节的干旱。梅雨期前,鄂北地区因武当山、大洪山等山地阻隔,冷暖气流不易交汇,因此该时段发生干旱的现象是北多南少。湖北省的鄂西北、鄂北地区为春旱频发区,出现降水偏少2成以上的气候几率为0.37,而长江以南和江汉平原及鄂东北春旱较少。但江汉平原由于缺乏蓄水设施,早稻插秧季节,因江河水位过低,无法引提水时也会发生春旱。发生春旱的几率鄂东北为0.21,江汉平原为0.24,鄂东南为0.18,鄂西南最小,为0.16。

1988年、1997年、2000年是湖北省的典型春旱年,在这3年的春旱中,湖北省大部地区降水量不足100毫米。除鄂西北1988年和1997年、鄂西南1997年外,其余各区域3—4月降水距平值均在-50%以下,属春季干旱的年份。鄂西北春季干旱的年份与其他区域略有不同,如1996年、2000年。2000年的春旱是湖北省北部地区最严重的一次春旱。鄂西北3—4月的降水仅为22.6毫米,不及历史同期降水最少年份的一半。湖北省各区域3—4月份的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率、气温、各区域代表站干旱过程统计如表1-7。(2)初夏旱

初夏旱指出现在6—7月上旬的干旱,鄂西北较易发生,鄂东地区除少梅年及空梅年外,较少发生初夏旱,若春旱与初夏旱相连,则成为春夏连旱。(3)伏旱、伏秋连旱

伏旱是指出现在7—8月大秋作物极端需水期出现的干旱,如果干旱持续到秋季9—10月份,则旱情更为严重,这就是伏秋连旱。其主要气候原因是因梅雨期中,副热带高压过早北进,脊线稳定在北纬25°以北时,湖北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高温少雨。几个典型的伏旱或伏秋连旱的年份,都是由于梅雨结束时间提前(正常情况,一般梅雨期在20~30天之间),或是梅雨不明显的“空梅”年。如大旱的1961年与1978年是“空梅”年;而大旱的1959年、1972年、1976年和1988年是出梅时间提前,时间分别是7月4日、6月28日、6月29日和6月22日,梅雨期分别只有10天、9天、15天和12天。

伏秋连旱是湖北省出现多、时间长、范围广且危害大的干旱灾害,其分布是东部多西部少,北部重南部轻,鄂东北最重,鄂西南较轻。伏秋连旱最易出现在湖北省的鄂东及江汉平原。湖北省7—9月降水偏少5成以上的年份虽然略有不同,但几个最典型的伏秋连旱年——1959年、1966年、1972年和1978年,这4年中,1972年是少见的低温干旱年,其余各年均为高温干旱年。鄂西北、鄂西南7—9月降水偏少程度不及其他区域,主要是因为8—9月为鄂西雨季、降水较多的缘故。全省各地典型伏秋连旱年7—9月的降水量、降水距平百分率、气温、各区域代表站干旱过程统计如表1-8。表1-7 湖北省各区域3—4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气温、干旱过程表表1-8 湖北省各区域7—9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气温、干旱过程表2.干旱区分布特点

湖北省地势高低悬殊,复杂多样,降水的地区分布有较大差异,形成了旱灾在地区分布上的不均匀性。

历史上记载的湖北旱灾,有的年份未记地区分布,有的年份未尽详记,现根据已记明地点的,按湖北农业分布区,进行分区统计如表1-9。表1-9 公元前235年—1949年湖北省历史旱灾分区统计表

表1-9的统计由于历史资料记载不够全面,而且旱年次数所涉及的区域,也不尽精确,鄂西北记载偏少,造成几率偏低。尽管如此,仍大体上反映出历史上湖北受旱地区以鄂北为重,其余依次为鄂中、鄂东北、鄂东南、江汉平原、鄂西北和鄂西南。

1950—1979年湖北省发生干旱灾害的分区和次数统计如表1-10。表1-10 1950—1979年湖北省旱灾分区统计表

表1-10表明,受旱地区频繁程度依次为鄂北、鄂中、鄂东北、鄂东南、鄂西北、鄂西南、江汉平原。

湖北省干旱分区:湖北省干旱按各个不同时段降水的偏少程度,基本可分为5个区,一是鄂东北伏旱严重区,以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的伏秋旱为主;二是鄂西北干旱频繁区,四季干旱频繁,尤以春旱和夏旱出现多、时间长;三是鄂东南干旱区,雨量多而分配不均,常常是春夏多涝,伏秋多旱;四是江汉平原次旱区,春、初夏多雨少旱,以伏秋旱为主,但因地势低平,河流湖泊多,加上水利条件较好,会使干旱减轻;五是鄂西南轻旱区,春、夏、伏、秋各段雨多旱少,且持续时间短,旱情在全省最轻,为轻旱区。

按照湖北省不同区域分类,其旱情旱灾情况分别记述如下:(1)鄂北岗地

该区域包括襄樊市所属襄阳、枣阳、老河口市,是湖北省旱地集中地区,降水量少,年平均在800毫米左右,年际变率大,冬雨偏少,蒸发快,蓄水又受地貌限制,因此常受干旱威胁。

新中国建立前这里是“滴水贵如油,种田为水愁”的地方,据襄樊市统计,从明洪武二十三年至清宣统二年(1390—1910年)的520年间,共发生干旱121次,平均4.3年一遇。新中国成立后,1950—1979年鄂北岗地干旱情况见表1-11。表1-11 1950—1979年鄂北岗地干旱统计表(2)鄂中丘陵区

该区域也是干旱发生频繁区,尤以大洪山周围的一些县市干旱发生频率最大,俗称“旱包子”,一般以夏旱较多,其次是秋旱或夏秋连旱。造成该区域干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降水极不稳定,变化幅度大。夏季集中降雨,不能有效利用和容蓄,以径流形式流失,伏秋干旱缺水灌溉,再加上该区域处于河谷通道,地方性降水少,风速大,蒸发量高,湖泊少,水面小,森林植被减少等,都是诱发旱象的重要因素。1950—1979年鄂中丘陵区干旱情况见表1-12。表1-12 1950—1979年鄂中丘陵区干旱统计表(3)鄂东北地区

该区域包括黄冈市的红安、麻城、罗田、英山和孝感市的大悟县,雨量较为丰富,但降雨集中在5—7月,秋季雨水较少,易出现秋旱,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而且该区域河流水量随降雨多少变化极大,无雨时涓涓细流,甚至断流,造成灌溉用水困难。1950—1979年鄂东北地区干旱情况见表1-13。表1-13 1950—1979年鄂东北地区干旱统计表(4)鄂东南地区

该区域包括咸宁市6县和黄石市,冬春雨多,雨季开始早,雨量分配比较均匀,初夏降雨多而集中,仲夏以后,降水减少,因此常有伏秋旱发生。

咸宁在历史上水旱灾害频繁,但以旱灾突出。1118—1984年的830年间,咸宁发生大旱灾44次,约近20年一遇。蒲圻在1644—1911年的267年间,发生严重旱灾27次,约10年一遇。1950—1979年鄂东南地区干旱情况见表1-14。表1-14 1950—1979年鄂东南地区干旱统计表(5)江汉平原

江汉平原是指沿长江中游、汉水下游两岸的27个县市,是湖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这一区域洪涝灾害是农业高产稳产的极大障碍,但历史上干旱的威胁也常有发生。近年来,平原湖区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双季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对灌溉的要求也相应增大。但春季往往江湖水位较低,春灌水源缺乏,加上长江、汉江外滩淤高,部分沿江涵闸引灌困难,春夏灌溉保证率不高,造成春旱影响趋重。1950—1979年江汉平原干旱情况见表1-15。表1-15 1950—1979年江汉平原干旱统计表(6)鄂西北地区

该区域包括十堰市全部和襄樊市西部的保康、南漳、谷城3县,以旱粮为主,夏季降雨量为330~430毫米,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37%~47%,若能合理利用,是可以满足夏秋粮需水要求的。但该区域常出现“卡脖子旱”,即在玉米需水关键期的伏旱,对农业生产危害最大。十堰市的丹江口市、郧县、郧西伏旱严重,伏旱出现几率一般在80%以上;房县、竹溪、竹山3县相对较轻,但几率也达70%。伏旱发生的时间,大体在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其时正是旱作物,尤其是玉米雄蕊分化小穗和小花时期,需水量大,严重干旱使雄穗不易抽出,无花。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大力推广麦套玉米,避开伏旱,但播种提前,初夏旱对玉米危害加重。1960—1979年鄂西北地区干旱情况见表1-16。表1-16 1960—1979年鄂西北地区干旱统计表(7)鄂西南地区

该区域包括鄂西自治州和宜昌市西部大山区,地域辽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存在垂直差异。据调查资料,海拔每升高300米,年降水量约增加100毫米,在植物生长期,低山和次高山往往出现夏旱。

该区域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大部分县水利事业极为落后,根本无力抗御水旱灾害,基本上靠天吃饭,一遇灾害,粮食无收,人们吃树皮、观音土,死亡相踵。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灌溉保证率还不高,也只能抗御一般灾害。1960—1979年鄂西南地区干旱情况如表1-17。表1-17 1960—1979年鄂西南地区干旱统计表3.湖北省旱灾简况(1)历史旱灾简况(1949年以前)

湖北省史籍记载的干旱,年代越远越为简略,灾情、具体地点大都不明确。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六》所记:“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即秦王赢政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为湖北最早记述的第一次旱灾。随后史籍逐渐记载,至1949年,共发生旱灾214次(此统计数未计入年受旱在5县以下的干旱年),频次约为10年一遇,按时间序列统计如表1-18和表1-19。表1-18 湖北省各世纪旱灾次数表注:1.史籍记“天下大旱”,均作为该省1次旱灾。2.历史上凡出现州府范围或5县以上旱情则作为一个干旱年,全省当年5县以下插花式旱灾未计入。3. 20世纪上半叶只统计到1949年。表1-19 湖北省各朝代旱灾次数表

14世纪及以后,湖北省曾出现4次连续干旱期:

①元朝延到至正年间,即从1317—1353年,出现了一段连续干旱期,36年间共出现18个干旱年,为2年1次。其中连续2年干旱有3次(1317年、1318年;1342年、1343年;1352年、1353年),尤为突出的是1323—1331年出现了连续干旱9年的情况。尽管不都是全省性或集中某一地区的灾害,但其灾情在历史上是罕见的,据《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资料,摘录当时旱灾情况如表1-20。表1-20 1323—1331年湖北省旱灾简表

②明朝15世纪中叶,湖北又出现了一次连续干旱期, 1433—1473年的40年间共出现了15个干旱年,约2.6年一遇。其中连续3年干旱有2次(1498年、1499年、1450年;1457年、1458年、1459年),连续2年干旱有2次(1433年、1434年;1472年、1473年)。

③17世纪明末清初,1640—1679年的40年期间,出现了14个干旱年,约为3年一遇。其中连续4年干旱1次(1640年、1641年、1642年、1643年),均为伏旱与伏秋旱,史籍记为“赤地千里,飞蝗蔽天”;连续3年干旱1次(1673年、1674年、1675年);连续2年干旱2次(1646年、1647年;1678年、1679年)。

④民国时期(1911—1949年)的38年间,出现了13个干旱年,约为3年一遇。其中出现连续2年的干旱3次(1928年、1929年;1934年、1935年;1944年、1945年)。

综观历史上湖北省的干旱年,在年际变化上,有较多的连续发生的现象,在214次干旱年中,连续发生的年次有88年,占总年次的41%强。其中连续9年干旱1次,连续4年干旱2次,连续3年干旱7次,连续2年干旱25次。(2)新中国成立以来干旱年表

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的旱灾出现更为频繁,局部地区性的旱灾几乎连年发生,全省性的大旱发生周期更短,1952年、1960年、1961年、1966年、1972年、1981年、1992年均为大旱年;1959年、1978年、1988年、2000年、2001年为特大干旱年。大旱和特大干旱平均约4年1次,这些年都表现出旱期长、面积广、灾情重的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北省各年发生的旱灾基本情况统计如表1-21。表1-21 湖北省1950—2001年旱灾简表续表续表(3)重大典型大旱年旱情、灾情简况

湖北省易涝易旱的特点十分突出,常常是南涝北旱,先涝后旱,或先旱后涝,既有局部干旱,又有全省性的干旱。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典型大旱年和2000年、2001年大旱的受旱情况分述如下:

①1959年大旱

1959年,湖北省遭受百年大旱。其特点是:一是干旱时间长。全省从6月28日下过一场雨后,八九十天没有下过透雨,而且正值伏天,烈日似火,南风如扇,日气温高达39~40℃以上,日蒸发量高达8毫米左右。由于降雨少,蒸发快,全省大部分塘堰干涸,降雨正常年份7月是汉水的汛期,而该年7月,汉水的水位反落到枯水季节的程度。

二是受旱面积大,程度深。全省70个县,县县受旱,大部分地区几十天无雨,个别地区偶尔下点小雨,也是有雨无墒,或有墒无水。经核实,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5600多万亩,成灾2600万亩。其中减产3~5成的512亩,减产5~8成的528万亩,减产8成以上至无收的1560万亩,受灾人口1800万。

三是干旱发生在农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危害大。旱情发生时,正值中稻打苞、抽穗,一季晚粳分蘖,棉花开花结桃,玉米和其他杂粮抽穗、结实的时候,给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严重的危害。

②1966年大旱

1966年,湖北省遭受大旱。从时间来说,早在芒种时就出现了20多天的夏旱,不得不抗旱播种,抗旱插秧。7月初降了一次雨,使旱情有所缓和,但雨量不大,水库没有增加蓄水。7月上旬旱象露头,一直到10月初,全省大部地区90多天没有下过大雨,少数地方120天未下大雨。

从降雨量来说,该年1~9月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少3~6成,7月上旬至9月底江汉平原和鄂东、鄂南地区滴雨未下。8月中旬统计水稻受旱面积达1100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57%;棉花受旱面积752万亩,占棉花播种面积的87%,杂粮、油料普遍受旱。日平均气温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32天,小暑以后又盛行4~5级南洋风,因而空气湿度特别大,武汉市7月13日至8月7日蒸发量达311.5毫米。江湖水位也比常年低2~3米,有些涵闸引不进水,沿湖抽水机站无水可抽。据荆州、孝感、襄阳、郧阳、宜昌、黄石统计,水旱田减产50%以上的有730万亩,其中无收的220万亩。

③1978年大旱

1978年,湖北省遭受到自1902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旱情特点是:发生早、时间长、气温高,受旱范围广。

从4月初早稻插秧起,到10月下旬止,全省大部地区受旱时间长达200天左右。全省1 -9月的降雨量,除鄂西山区接近正常以外,其他广大地区比正常年份同期少三、四成。受旱特别严重的应山、大悟、安陆、汉川、云梦、孝感、汉阳、京山、崇阳、沔阳、红安、麻城、新洲、罗田、蕲春、竹山、竹溪、郧西、郧县等19个县,4—9月降雨量最小的仅有301毫米(郧西县),最大的也只有559毫米(罗田县),为1902年以来76年中的第一大干早年。4—8月全省有11次降雨过程,仅有3次降雨在30毫米以上,其余8次大多数地区雨量在30毫米以下。受旱期间晴热高温,武汉市超过35℃以上的高温天气长达75天,比最热的1934年还多10天,8月最高气温达41.3℃。

长江、汉江水位下降,一些中小河流断流,水库蓄水剧减。全省16条较大河流一度断流的有巴水、举水、倒水、澴水、大富水、滠水、蕲水、沮漳河等8条。全省水库、塘堰总蓄水能力约为234亿立方米,4月初蓄水量只有77.52亿立方米,其中有效水量仅40亿立方米,到10月初蓄水量下降到40亿立方米,其中有效水量只有11亿立方米。4月中旬全省缺水农田面积1200万亩,4月底受旱范围涉及63县,受旱面积达2600万亩,其中受旱严重的860万亩。5月初有一场降雨,旱情有所缓和,但中下旬以后又持续无雨,特别是6月下旬以后,由于太平洋副热带气压增强,控制长江中下游,天气晴热,8月初全省受旱面积达到320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55%,水源十分困难的地方,不仅禾苗干枯,而且有五六十万人吃水也发生困难。

④1988年大旱

1988年,湖北省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

8月中旬以前,全省大部地区遭受特大干旱,尤以郧阳、襄樊两个地市和孝感、黄冈、荆州、荆门4个地、市北部最为严重,干旱程度约为70年一遇,个别地区达到了百年一遇,超过了1978年的大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旱情最严重的一年,其他地、市也基本类似1978年的旱情。

干旱的主要特点:一是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少。上年冬天,郧阳、襄樊两个地、市和荆州、孝感、黄冈3个地区北部出现的旱象,一直持续到8月,时间长达9个多月。1~7月,全省大部地区总降雨量只有300~40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7成,比特大干旱的1978年还少3成以上,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降雨量最少的一年;二是气温高,干热多风,蒸发量大。鄂北地区4月下旬至5月初,出现了35~37℃的高温天气,比常年提前25天左右。6月上旬至8月初,全省大部地区气温一直在35~41℃之间,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出2~4℃,日蒸发量一般为12~18毫米,有的达到30毫米。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出现了4次高温热浪天气;三是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江河湖水位低,库塘蓄水量少。7月25日,长江宜昌至九江段水位比上年同期低3.76~6.23米,比1978年同期还低0.25~0.49米,汉江黄家港以下水位比上年同期低2.62~7.49米,比1978年同期还低0.39~0.76米。全省4200多条中小河流,约有1/5断流。洪湖、长湖水位也比上年低0.5米左右。按7月21日统计,全省库塘总蓄水量99.4亿立方米,其中有效水量57.3亿立方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少37.1亿和38.8亿立方米,110万口塘堰有70万口干涸。由于严重的干旱,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达4300余万亩,其中严重受旱2800万亩,基本无收1000万亩,全省有373.6万人、179.8万头大牲畜饮水十分困难。

⑤1992年大旱

1992年,湖北省天气异常,旱、涝、大风、冰雹、山体滑坡等灾害均有发生,其中旱灾最严重。

7月中旬至9月中旬,全省发生大面积的伏秋连旱,是继春旱以后又一次严重旱情。干旱的主要特点:一是降雨总量少,无雨日多。省内各地总降水量为17毫米(城陵矶)至404毫米(高家堰),比历史同期均值少4~8成,与大旱的1978年同期比较,鄂西南、鄂东南偏少5~9成,鄂西北、江汉平原及鄂东北部分地区偏少1~4成。63天中,全省无雨日平均达53.1天,与1978年同期无雨日53.4天基本相等,其中,通城县和武汉市分别有60天和58天没有降雨,降雨日数最多的竹山县也有43天没有降雨。二是气温高,蒸发量大。7月中旬至8月中旬,全省大部地区骄阳似火,武汉市、鄂东北、鄂东南和长江三峡河谷地带近半月气温一直维持在39~40℃,部分地区高达41℃以上;水分蒸发量急剧加快,日均蒸发量由10毫米增加到15~20毫米。三是旱情来势猛,受旱面积大。旱情迅速蔓延全省,最严重的时期,每天以50万~70万亩的受旱面积扩展,覆盖面占全省2/3以上,以黄冈、孝感、咸宁、襄樊、鄂西、郧阳、荆州部分县市及武汉等地最突出。四是“卡脖子”旱,危害大。干旱发生在中稻孕穗抽穗,棉花开花座桃,晚稻抢插的关键时刻,“卡脖子”旱严重威胁秋季粮棉油及多种经营生产。

因严重干旱,抗旱用水量加大,全省库塘蓄水急剧减少。至8月底,全省库塘蓄水仅109.21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水70.14亿立方米,不足正常蓄水量的一半,比上年同期减少44.79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少3.4亿立方米。全省110万口塘堰中,有33.7万口干涸,1253座小型水库无水。山丘地区的河流大部分低于上年和1978年同期水位;丹江口水库水位长达39天在143米以下,无法自流灌溉,丹江水库以下至汉川江段水位普遍低于1978年同期水位;洪湖、长湖、梁子湖、汈汊湖四大主要湖泊水位接近1978年同期水位。

全省旱情迅猛发展,8月中旬干旱高峰期农作物受旱面积达3603.6万亩,严重受旱1690.3万亩,其中大山区和部分丘陵地区严重缺水的有120万人、150万头大牲畜。

⑥2000年大旱

2000年,湖北省气候异常,洪涝旱灾均有发生,尤以干旱为重。

该年湖北省大部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冬春连旱和夏季大旱。其突出特点是,降雨异常偏少,库塘蓄水锐减,农田受灾严重,不少地方河溪断流,塘堰干涸,水库见底,田地龟裂,城乡饮水困难。旱情来势猛,发展快,时间长,灾情重,危害烈。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降雨异常偏少。在1—5月中旬的冬春连旱期间,全省降雨量仅为53毫米(襄阳)至579毫米(通城),与历史同期均值比较,偏少1~7成。武汉市为12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降雨;十堰市131天平均降雨量仅54.5毫米,为有气象记录48年以来同期降雨最少值;襄樊市平均降雨量只有45~60毫米,其中3~4月降雨量不足10毫米,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低值。由于该年度大部地区是空梅,降雨严重不足,夏旱迅速蔓延。6月底出梅至8月中旬,降雨量除鄂北、西北、西南局部地区偏多外,黄冈、咸宁、孝感、武汉、荆门、黄石、鄂州及江汉平原大部比常年同期偏少3~9成。8月中旬至9月中旬,黄冈、武汉、咸宁、鄂州等市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比常年同期少2~6成,形成伏秋连旱。

其二,气温持续偏高。2—5月,全省大部地区的月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出2~4℃。冬春连旱期间,十堰市气温高于历史同期2~3℃,其中3月、5月分别突破当月最高气温历史记录;襄樊市2—4月平均气温高于常年3~4℃,蒸发量达到降雨总量的6倍以上。夏旱期间,在入伏前,全省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高于常年1~3℃和1~2℃;入伏后,大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在35~40℃之间,且长达10天左右,其中武汉7月的平均气温达31.1℃,高于常年均值2.5℃,为50年以来历史同期第一位,7月中下旬,还出现了两段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酷暑天气,日最高气温达39.3℃、日均气温34.6℃,创50年来同期最大值;7月28日,最低气温达31.4℃,创有百年记录以来最低气温的最高值。晴热高温少雨使土壤蒸发量加大,致使旱情加重。

其三,水源严重不足。春旱严重时,全省处于死水位以下的水库达1710座,其中干涸800多座,占干旱区总数的一半以上,丹江口水库水位仅133.46米,低于死水位5.54米;干旱地区有30.5万口塘堰见底,占其总数的60%以上;全省库塘蓄水量仅为76.2亿立方米,比同期均值少30亿立方米。另外,长江、汉江和主要湖泊的水位也都大大低于历史同期值,致使涵闸引水一度非常困难。伏旱高峰时,鄂东、鄂东南等地有738座水库干涸,重旱的黄冈、咸宁、鄂州、黄石等市90%的小型水库在死水位以下,80%的塘堰干枯,山丘岗地的河溪普遍断流,抗旱用水严重缺乏。

其四,干旱损失严重。全省17个市、州(含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全部受旱,受旱县市区共96个,占全省总数的95%。据统计,冬春连旱期间,全省受旱范围占自然面积的80%以上,高峰时农田受旱面积达3853.6万亩,山丘岗地和水利死角地区有722.18万人、398.43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特别是鄂西北的十堰、襄阳、随州等市是在3年大旱之后又遇该年大旱,重复遭灾,形势十分严峻。夏旱期间,鄂东、鄂东南等地受旱农田面积1504万亩,有211.14万人、129.68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局部伏秋连旱时,受旱面积369.03万亩,有27.25万人、19.84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据统计,由于严重干旱,全省减少播种面积421.7万亩,成灾2440.48万亩,绝收620万亩,粮食损失31.98亿千克、42.09亿元,经济作物损失49.86亿元,林业损失6.79亿元,水产损失5.14亿元,畜牧业损失2.5亿元,工矿损失9.2亿元,因旱灾造成经济损失全省总计达115.58亿元。

⑦2001年大旱

2001年,湖北省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特大干旱。

全省气候异常,降雨总量少,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特大干旱。受旱主要时段为1—10月上旬,其降雨量之少、气温之高,蒸发量之大,旱情来势之猛,发展之快,危害之重,都是少见的。

其一,三季连旱,持续时间长。从降雨因素看,除降雨总量不足外,全省降雨时段分布不均,大部地方仅1月和4月降雨量略多于常年均值,其他月份均比常年偏少。因此,全省的干旱是春、夏、秋三季连旱,干旱持续时间长达204~240天。其发展过程为:春旱短暂缓解,夏旱急剧发展,秋旱很严重。其区域分布为:先是鄂北、鄂西北的春旱,随后发展到全省范围内的春夏连旱、盛夏伏旱和严重秋旱。

其二,久晴寡雨,降雨总量少,从1月1日至10月上旬,全省降雨比历年均值少3~7成,其中5—9月武汉等40个市县降雨为历史同期最低值。与大旱的1978年、2000年比较,全省大部地区分别少1~3成和2~4成,特别是梅雨期,全省降雨量比常年均值少4~7成,梅雨天数比常年少8天左右,为多年少见的“旱梅”。6月下旬出梅至10月上旬的降雨量,鄂北、鄂东和江汉平原东北部分别少于历史同期均值4~7成、2~7成,为历史罕见;其他地方少于历史同期均值3~5成。

其三,气温偏高,土壤失墒快。1—9月,全省大部地区气温比常年均值偏高1~2℃,特别是6月下旬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全省提前10天进入盛夏,日均气温高于常年。武汉城区7月份日均最高气温比常年偏高2.5~3.5℃,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第二高值,其中7月上旬的气温两次攀升到40℃,创百年同期记录。持续晴热高温,全省大部地区5—9月蒸发量达500~600毫米,超过同期降雨量100~260毫米,全省大部农田耕作层相对湿度由80%迅速降到30%左右,致使夏旱蔓延,秋旱持续,旱情加重,受旱面积与日俱增,形成威胁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和秋播的“卡脖子旱”。

其四,蓄水不均,供需缺口大。降雨少,使抗旱水源得不到有效补充,加上抗旱用水不断增加,致使蓄水锐减。全省有62万口塘堰干涸,2000多条河溪断流;盛夏时有20座大中型水库接近或低于死水位,大中型水库蓄水以每天1亿多立方米的水量减少。全省库塘蓄水量从4月份的135.69亿立方米降至10月份的80.55亿立方米,减幅之大为历史少见,其中10月份蓄水量比历史均值和最少年份的1979年及大旱的2000年分别少42.59亿立方米、19.83亿立方米、45.22亿立方米。更为严重的是,有限的蓄水分布不均,除大中型水库灌区外,其余地区基本无水,给抗旱带来严重困难。此外,夏季长江、汉江和主要支流水位偏低,特别是长江7月28、29日宜昌、沙市水位分别仅为42.46米、35.48米,均为历史同期倒数第一位,汛期长江宜昌站和汉江沙洋站过水量仅2653亿立方米、131亿立方米,分别比常年和枯水的上年偏少49%、50%和12%、15%,导致依靠江河为主灌溉的江汉平原等地涵闸一度引水困难,增加了抗旱难度。

其五,受旱面广,危害程度重。全省17个市州全部受旱,受旱县市区98个,占全省总数的97%;全年高峰时段累计受旱面积4571.52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92.6%,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受旱面积3530.5万亩,绝收590.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13.85亿千克,比上年减产8亿千克,棉花、油料损失分别为0.58亿千克、0.57亿千克。林业受旱面积984.2万亩,其中干枯717.7万株。水产养殖,受旱面积320万亩,鱼塘干涸95.87万亩,损失水产品1.9亿千克。因缺水导致1104家企业停产、半停产。全省高峰时红安、麻城等11座县城居民生活用水一度紧张,累计有55.8万城镇居民缺水,山丘岗地和水利死角地区群众生活用水形势更为严峻,有237.6万人、151.6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

据统计,全省因旱损失粮食35.36亿千克、45.97亿元,经济作物损失49.66亿元,林业损失25.8亿元,水产损失15亿元,畜牧业损失3.2亿元,企业损失12.1亿元,全省因旱造成总损失达151.73亿元。

二、湖北省旱灾的主要成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一)旱灾的主要成因

影响干旱灾害形成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可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1.自然因素

湖北省降水量和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以及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是造成农业干旱及其灾害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城市干旱缺水、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的重要条件。(1)降水量的时空变化大

①年降水量的地域分布 湖北省年降水量的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于北部,同纬度的山区多于平原。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鄂东南及鄂西南是湖北省的两个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在1400毫米以上;鄂西北年平均降水量在900毫米以下,是湖北省的少雨区;江汉平原年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

②降水量的季节性分布 夏雨多而集中是湖北省降水的主要特点,夏季西部降水约占全年的40%~45%,东部约占全年的35%~40%。但由于降水时段分布不均,变化大,湖北省夏季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可超过1400毫米,如1998年鹤峰(1413.4毫米)、黄石(1409.7毫米),武汉夏季降水量最多为1221.1毫米(1969年),而夏季降水最少的年份,鄂西北的一些地区不到100毫米,如1999年枣阳降水量仅59毫米,而干旱年东部夏季降水也往往只有100~200毫米。大旱的1966年、1978年武汉夏季降水量仅200毫米,不及常年的一半。夏季缺水加上气温又高,因而干旱所造成的灾害是十分严重的。

冬季降水量在全年降水量中占的比例最少,平均雨量为30~180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13%,其分布为东南最多,向西北减为最少。

春秋两季是过渡季节。全省大部春季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之间,是全年降水量较多的季节。西部春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5%~30%,东部占全年的30%~37%,其雨量山东南、西南向西北递减。春季降水同样存在明显的年际差异,雨量最多的年份,东部可达600~900毫米,西部可达300~500毫米,但少的年份鄂西北往往不足100毫米,鄂东也仅为100~200毫米。

秋季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鄂西南,为300~380毫米,其他地区除鄂北岗地及枣阳、随州、应山降水不足200毫米外均相差不大,在200~280毫米之间,占全年的15%~20%,因而,湖北秋季是鄂东“秋高气爽”,晴天多,雨天少,所以鄂东伏秋易旱。而鄂西山地,秋季仍受青藏高原东侧强劲的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暖湿气流较活跃,加上山地的作用,则为“绵绵秋雨”。

③降水在年际间的分布 湖北省降水在年际间分布也极不均匀,同一地方,同一季节,不同年份的年雨量可相差4~5倍。如实测雨量时间较长的武汉市汉口站,1989年雨量2107毫米,1902年只有576.4毫米;每年6月是降雨较多的月份,但1887年6月汉口站月雨量是822.6毫米,1902年6月只有5.2毫米。(2)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少

全省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2177.13亿立方米,平均降水深1171.1毫米,水资源总量为1027.86亿立方米,河川径流量995.37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35.4毫米。水资源总量和河川径流量分别居全国第十位和第十一位,在全国只处于中等水平。人均占有河川径流量1782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2630立方米低32.4%;亩均占有河川径流量1962立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1800立方米略高,但大大低于长江流域2560立方米的亩均水平和邻省四川(3120立方米)、湖南(3129立方米)、江西(4218立方米)等省份的亩均水平。(3)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错位

在地域分布上,湖北省水资源量南部多于北部,自东南、西南向西北逐渐递减。鄂西南、东南、东北受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