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2:58:00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6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

2015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的是(  )。

A.认识氧气物理性质

B.了解二氧化碳的自然界循环过程

C.通过实验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

D.感受化学对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D【解析】“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培养学生与情感态度相关的能力。ABC三项属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

2.学生把参与学习活动的典型资料收集起来,以此反映自己学习和发展历程的评价方式是(  )。

A.活动表现评价

B.纸笔测验

C.档案袋评价

D.终结性评价【答案】C【解析】档案袋是指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起来的,可以反映学生的努力情况、进步情况、学习成就等一系列的学习作品的汇集。它展示了学生某一段时间内、某一领域内的技能的发展。

3.物质性质、存在、制法和用途方面的知识属于(  )。

A.化学事实性知识

B.化学理论性知识

C.化学技能型知识

D.化学情意型知识【答案】A【解析】一般地说,化学陈述性知识包括化学中具体的、各自相对独立的有关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化学反应及其具体应用的知识。

4.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中的CAI指的是(  )。

A.计算机辅助学习

B.计算机辅助教学

C.计算机辅助管理

D.计算机辅助设计【答案】B【解析】CAI是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以对话方式与学生讨论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程、进行教学训练的方法与技术。

5.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的是(  )。

A.自然界的水

B.质量守恒定律

C.金属和金属材料

D.科学探究【答案】D【解析】ABC三项是课程内容中具体的内容,即包含在课程内容内;D项是课程内容。

6.推动引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  )。

A.动机

B.成绩

C.考试

D.行为【答案】A【解析】动机是内在的;BCD三项均属于外在的推动力量。

7.随着电子的发现,人类开始揭示原子内部的秘密,最早发现电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阿伏伽德罗

D.汤姆生【答案】D【解析】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成为近代物理的奠基人。

8.下列四种物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氯化铁

B.高锰酸钾

C.氯气

D.二氧化硫【答案】B【解析】高锰酸钾可以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二氧化硫、氯化铁与高锰酸钾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9.教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提高学习策略指导,创造良好教学环境,集中体现了教师的(  )角色。

A.合作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反思者【答案】C【解析】教师的这些做法是作为一个促进者发挥着促进学生的发展的作用。

10.建立在真实、有感染力的化学事件或问题基础上的教学是(  )。

A.支架式教学

B.情景式教学

C.探究式教学

D.启发式教学【答案】B【解析】情景教学是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

11.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

A.教学

B.课程

C.考试

D.教师【答案】B【解析】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不进行课程改革就无法实行素质教育。

12.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是(  )。

A.初步学会

B.初步形成

C.认识

D.判断【答案】A【解析】初步学会属于技能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B项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CD两项属于知识性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

13.中学化学教学的难点与重点的关系是(  )。

A.难点一定是重点

B.难点一定不是重点

C.难点是固定不变的,重点是变化的

D.难点不一定是重点【答案】D【解析】难点不一定是重点,重点不一定是难点,二者不存在绝对关系。

14.常温下,取下列固体10g分别与90g水充分混合,所得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氧化钙

B.过氧化钠

C.氮化钠

D.无水硫酸铜【答案】A【解析】ABCD四个选项放入水中以后,ABC三项会发生化合反应,形成新的溶质,D项,无水硫酸铜放入水中以后溶质变成硫酸铜,质量会小于10克,而这些溶液的质量都是100克,但是氧化钙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形成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很小。

15.关于教学目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教学目标是对学习结果的预期

B.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参照

C.教学目标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D.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答案】C【解析】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属于教学内容。

16.有关科学探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学生独立完成

B.按照8个要素展开活动

C.即是学习内容又是学习方式

D.在教室或实验室完成【答案】C【解析】科学探究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科学人物、计算机应用、职业链接、概念图等多重呈现方式。从太空探索、能源利用、物质研究、地球探索、探索生命、生态系统等视角,强调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体验,让学生从活动中学习、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17.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的是(  )。

A.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B.氯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C.溶液酸碱性试验

D.酸碱的化学性质【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基础学生实验包括:①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③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⑤燃烧的条件;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⑦溶液酸碱性的检验;⑧酸、碱的化学性质。

18.充满氖气的灯会发出红光,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氖与灯管内壁发生化学反应

B.氖获得电子转变为红色物质

C.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以光的形式释放热量

D.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吸收红光以外的光线【答案】C【解析】稀有气体基本单位为分子,分子呈中性,不带电。在通电后分子分开形成带电体的几部分。其中有的原子受激后释放核外电子,电子由于轨道的量子化,发生跃迁,从基态或低态跃迁到高态。到了高态变得不稳定,要向低态跃迁,会放出能量,大多是向外辐射光子。

19.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下列最应引起重视的是(  )。

A.化学基本观念形成

B.记忆实验技能训练

C.化学实验技能训练

D.化学计算能力的掌握【答案】A【解析】形成学科基本观念是化学教育极其重要的目标。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将具体的化学知识学习与化学基本观念有机结合起来,避免一个个知识点的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20.合作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B.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调整成员

C.不影响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

D.选择比较难的化学问题【答案】D【解析】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选用问题不宜过难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二、简答题(21题12分,22题13分,总分25分)

2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的已有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能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个体差异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扱参与学习过程;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选教学内容的方案设计。具有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设计知识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教学情景的功能。(6分)(2)简述可采用哪些形式创设教学情景。(6分)

答:(1)教学情景功能

①激发学习情感。在化学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会带给学生极大的新鲜感。教师如果能精心创设情景,即教师向学生提供有趣的现象和丰富的事实,那么置身其中的学生会真切地感到自己像个探索者,发现化学世界中神奇奥妙,触景生情,学生学习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②促进知识迁移。由于情境蕴含着相关知识的丰富背景,这些信息都会对学生的思维加工产生积极的影响,利于学生多角度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对认知路径的自主建构,从而实现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内化,确保知识向真实情景迁移。

③发展探究能力。学生通过感知情景中的材枓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再通过探究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认识收获新知。通过探究实践的亲历能使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④培养合作思识。教师通过使学生们分组合作,就会使学生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全面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毎位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

⑤提升合作素养。情景教学把实际的生产生活场景作为化学学习的感知对象,让学生在情景中联系身边的问题,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在情景中建立概念、摸索规律、等等,都有助于抽象的学科基本概念得到更深刻地理解和转化,形成科学素养所必要的学科知识能力和认识能力。(2)创设形式

①问题情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景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进而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②具体事实情景。通过生动具体的事实或问题来呈现学习情景。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经济、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

③化学实验情景。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的学习情景,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④模拟情景。可以通过卡通图片、流程图示、模型、角色扮演、多媒体等创设情景。

⑤其他形式的情景。如利用化学史创设情景,也可以利用化学小故事、一些通过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的报道新闻等获取素材创设化学教学情景。

22.阅读下列素材(13分)(1)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理论,却无法得到科学验证,但被人接受。(2)1774年拉瓦锡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1791年化学家里希特通过大量的酸碱中和实验,提出了当量定律的雏形,1799年普罗斯提出了所谓的定组成定律,后来许多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提出了倍比定律。(3)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道尔顿提出了他的原子学说:

①元素的最终组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是不可见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毁灭和再分削,它们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本性不变。

②同一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及性质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则相反。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此点是原子论的核心)。

③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数目的比例相结合,形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称为复杂原子,其质量为所含各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种复杂原子,其形状、质及性质也必然相同。

根据上述素材回答下列问题。(1)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有哪些?(3分)(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比古希腊的原子论更具有科学说服力的原因是什么?(3分)(3)从上述素材概括近代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特征。(3分)(4)有人赞赏道尔顿“似乎用他的手开始试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4分)

答:(1)基础

道尔顿的原子学说的基础主要有: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理论。拉瓦锡提出的质量守恒定律。希特提出的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的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的倍比定律。(2)原因

古希腊的原子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来的,并没有得到科学地验证,没有说服力。而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借鉴前人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而得出来的,更真实,更可靠,更可信。(3)从以上素材可以看出,近代化学学科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①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通过实验验证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

②从定性向定量化深入。比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

③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理论化发展。从古希腊的原子论到倍比定律,每一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其中一部分也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4)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离不开他勤于动手实验、善于质疑思考、勇于挑战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理论虽看似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却离不开他积极的思考。道尔顿是一个求知欲强、观察力敏锐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人。而周密的分析、实证方法的运用以及广泛的学术交流帮助道尔顿准确的收集和获取信息。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逻辑思维能力使道尔领能够大胆提出假说。用化学实验来检验假说时,他首先的要求是化学实验本身应当是科学严谨的,同时他也将实验探究与理论思维结合起来,透过现象看本质,取得比较可靠的结果。而且他的不少自制仪器也很粗糙,何况他又有色盲的生理玦陷,但这一切都没有阻挡道尔顿对真理的探索。所以说道尔顿“似乎用他的手开始试验,却是用他的头脑来结束实验”。

三、诊断题(15分)

23.某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测试题,并对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25℃时,将pH=6.0的盐酸用水稀释100倍,溶液pH是(  )。

A.8

B.7

C.略小于7

D.略小于8

统计学生答案如下:选项ABCD比例33%2%60%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的正确答案是?(3分)(2)请写出本题正确的解题思路。(6分)并试对学生答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6分)

答:(1)C项。(2)①正确的解题思路:因为酸度pH值与浓度的函数关系图在pH=7的界限附近将呈现出渐近线趋势,而不会跨越pH=7这条界限,而变为碱性。

②学生选A的原因分析:pH=6.0时,[H+]=mol/L。

假设原溶液的体积为VL,将原溶液稀释100倍后,体积变为100VL,则[H+]=V/100V=mol/L,pH=-lg[H+]=-lg=8。但无论盐酸溶液如何稀释,它依然是酸性溶液,无限稀释时也只能趋近于7,即略小于7,而不会等于7。当溶液可能出现无限稀释的情况时,不能再用上述步骤进行计算。

四、案例分析(20分)

24.案例:

下列是某教师关于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片段实录:

师: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在化学上,—般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质混合在一起组成的物质称为混合物。空气就是混合物。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质是混合物,如食醋、墨水、生理盐水、石油……(老师边说边板书,学生听讲做笔记)。

生:还有水(学生插嘴说着)。

师:我先把“水”写在黑板的最下边,告诉大家,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是混合物。

生:那纯净水是不是纯净物呢?

师:纯净水、洁净的空气都是混合物。大家不要被“干净”“洁净”这样的词所迷糊。混合物的特点是……(略)

师: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成的组成和确定的性质。如氧气,就是纯净物。刚才有同学说“水”,我把它写在“纯净物”这边。告诉大家,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般说“水”,是指纯净物。

生;那自来水是什么?(又有学生插嘴说着)。

师:自来水、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铁粉、干冰是纯净物。干冰是什么?大家知道吗?

生:是固体的二氧化碳。

师:说得对。

生:干冰也是纯净物。

师:非常好。还告诉大家,冰水也是纯净水,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记住。

生:冰水是纯净物?(有学生低声嘀咕着)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举例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生:果汁、茶水、酱油是混合物,二氧化破、氦气是纯净物。

老师先后请了几位学生回答问题。在随后的课堂书面练习中,老师给出了的一些物质,如清新的空气、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洁白的雪、冰水混合物、氣化汞、干冰、糖水等,让学生区分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净物。学生所做的练习错误不少,错误集中发生在“澄清的石灰水、液氮、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等物质的区分上。(摘自何彩霞.化学概念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识发展---混合物和纯净物教学案例透视,化学教育.2010年第9期)

问题:(1)分析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的原因。(10分)(2)针对该教师“纯净物和混合物”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10分)

答:(1)对于化学概念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有以下方面有不当之处,导致了学习结果与教师的预期相差很大:

①从教学目标来看,“初步认识从化学的视角,依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但这位教师并没有指出这些物质的组成。

②从教学流程来看,对于部分物质及特征学生并不熟悉,该老师的教学从讲定义出发,与学生的生活严重脱节;学生已有的概念、经验对概念的学习是有影响的,学生往往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为依据,如将纯净等同于干净、洁净、澄清、透明。

③从教学内容来看,学生初学混合物、纯净物概念应当在宏观层次,但是老师设计的练习中,液氮、氧化汞、冰水混合物等超出了宏观的层次。

④从教学过程来看,老师的教学就是在讲定义,学生的活动就是简单地接受重复和练习,没有深入理解定义。(2)改正措施

要解决上述学生化学概念学习的困难,进行如下的改进:

①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深入研究学生的日常概念,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问题。

②另一方面,教师要思考概念知识的教学价值及教学过程的合理性问题。可以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第一,概念的形成

提出问题“根据刚才空气组成的学习,请比较空气组成中所含的成分,他们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由此,由学生学习的空气的组成成分的分析,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第二,概念的理解

活动一:就是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这个活动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大多数是混合物。

活动二:可以做一个实验,或者是让学生观察一个演示实验,就是把灰褐色的铁粉和白色的石银沙混合,然后通过混合分离,让学生们对混合物和纯净物有一个清晰的感性的认识。

活动三: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在辨析像洁净的空气、纯苹果汁、纯净水这样的一些常见的生活实例当中,来进一步认识到纯净物是指只含有同一种物质的才叫纯净物。

第三,概念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举例,讲自己所知道的混合物和纯净物。

五、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2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课程 标注你的内容标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了解防火防爆的措施;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材料二 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

材料三 某版教科书所呈现的内容

问题:(1)分析学生学习本节课前应具有的相关知识和经验。(6分)(2)写出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6分)(3)说明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6分)(4)简要写出本节课的教学思路。(6分)(5)有学生认为点火也是燃烧条件之一,试设计一个教学活动,以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认识。(6分)

答:(1)知识经验准备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第二单元中学习了关于氧气的知识,已经学到一些物质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知识,了解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及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系;再加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具备了对燃烧现象及灭火原理进行深入探究,获得理论上升华的能力和条件。(2)三维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a.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b.通过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巩固学习酒精灯的使用,提高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

a.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

b.学习对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燃烧条件的方法;

c.能够运用灭火的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灭火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激发对化学的学习欲望;

b.增强火场自救的知识,树立安全意识。(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

②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4)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魔术:烧不坏的手绳。首先将20mL的95%的酒精与10mL的水混合。再把一块棉布手绢放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放入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最后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手绢表面迅速燃烧起来,熄灭后,手绢并没有烧坏。

教师:学习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能揭开魔术的奥秘了。

环节二:讲授新课

教师请学生们回忆以前学过的燃烧的实例,说一说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再归纳通常意义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什么情况下能燃烧?燃烧要什么条件?

学生紧跟教师步伐回答以上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实验探讨燃烧的条件:

①水与酒精的燃烧对比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的结论。

②对比实验【7-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得出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并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学生思考并讨论让水下白磷燃烧的方法,教师听取意见后演示实验【7-5】,热水下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

④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蜡烛的燃烧,提问:我们怎样来灭火呢?引导学生利用所提供的用品,以尽可能多的方法熄灭点燃的蜡烛。并说出其灭火的原理。

总结

揭秘魔术:水分蒸发吸收了酒精燃烧释放的热量,使手帕的温度达不到其燃烧的最低温度,手帕无法燃烧保持完整。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环节三:拓展提升

请学生思考:

①为什么篝火中的木材要架空?

②实验室的酒精灯通常用火柴点燃,煤气灶用电子打火器点燃、煤炉则要用纸屑、木条等引燃,这是为什么呢?

③点燃火柴时,划火柴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环节四:小结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燃烧和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以及灭火的原理即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

环节五:作业

作业:课后习题(5)可以演示实验【7-1】,通过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我们能够看到实验的现象是白磷自燃,白磷的燃烧并没有点火,所以点火并不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2014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及详解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

A.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B.以学生发展为本

C.研究生学习

D.素质教育【答案】B【解析】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要求:①课程必须要着眼学生的发展;②课程要面向每一位学生;③课程要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2.下列属于科学探究要素的是(   )。

A.记忆

B.默写

C.背诵

D.评价【答案】D【解析】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3.下列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的是(  )。

A.质量守恒定律

B.物质构成的奥秘

C.我们周围的空气

D.化学物质与健康【答案】B【解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一级主题有五个,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4.某学生根据CaO、KO、MgO、NaO等物质都可以与盐酸反22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是“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

A.归纳

B.直觉

C.比较

D.演绎【答案】A【解析】归纳法是一种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是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来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征,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由几种金属氧化物在同等条件下产生的相似现象,归纳总结出金属氧化物具有的共同性质,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就是归纳法。

5.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

A.知道

B.解释

C.感受

D.区分【答案】C【解析】“知道”“解释”“区分”都是认知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划分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和领悟(内化)水平三个层次。其中,重点是经历(感受)水平,强调只要学生有机会并获一种经历和感受就表明课程目标实现了,至于还能进一步达到什么结果则不作要求,也无法做出统一的要求。

6.关于化学课程目标的正确表述是(   )。

A.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最高要求

B.化学课程目标描述的是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

C.化学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D.化学课程目标比课程内容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答案】C【解析】化学课程目标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A项,化学课程目标规定了学生学习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的学习要求,但不是最高的要求,它并不包含每位学生的最大发展,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智慧、能力等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扩宽和加深;B项,化学课程目标的主语是学生,描述的是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目标;D项,课程内容标准介绍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具体的内容标准等内容,所以课程内容标准更加详细和具体。

7.在实际情境中,针对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改进而得到研究结果。这种研究方法可以称为(  )。

A.调查法

B.行动研究法

C.观察法

D.教育经验总结法【答案】B【解析】A项,调查法是指通过交谈、答卷等形式获得原始资料,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C项,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D项,教育经验总结法是研究者以来自教育实践的经验事实为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认识,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

8.直接感知式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参观法和(   )。

A.练习法

B.自学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答案】D【解析】直接感知式教学方法是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A项,练习法以实际训练为主,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B项,自学法是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指导的学习方法;C项,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9.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化学学科发展特征的是(   )。

A.从宏观到微观

B.从定性到定量

C.从描述到推理

D.从原子到原子核【答案】D【解析】经过两百多年的努力,化学进入现代时期。总体来说现代化学有五大特点:①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观向微观深入;②从定性和半定量化向高度定量化深入;③对物质的研究从静态向动态伸展;④由描述向推理或设计深化;⑤向研究分子群深入。

10.建立氧化学说,揭开了燃烧现象本质的化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舍勒【答案】A【解析】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71年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使近代化学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

11.在一个单元的化学教学内容中,教学的难点是(   )。

A.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B.不一定是教学的重点

C.是技能性学习目标最高要求的知识点

D.是认知性学习目标最高要求的知识点【答案】B【解析】教学重点是课堂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而教学难点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由此可见,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并不一定全部是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包含了教学难点。

12.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学习的内部力量是(   )。

A.学习习惯

B.学习方法

C.学习动机

D.学习成绩【答案】C【解析】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它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学习动机是推动、指导、支配学生化学和其他学科学习的内部力量。

13.设计化学教科书的编排体系时需要重点考虑三个基本问题(简称“三序”),下列不属于“三序”之一的是(  )。

A.化学知识的逻辑顺序

B.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

C.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

D.学生的身体发展顺序【答案】D【解析】教材的编排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现有知识结构,而与学生的身体状态无关。

14.下列选项内容不属于试题的质量指标的是(   )。

A.标准度

B.信度

C.难度

D.效度【答案】A【解析】试题的质量标准有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信度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或可信度程度;效度是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分数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的程度,或测验结果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难度是测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项目得分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

15.将只含一种杂质的铁粉5.6g放入足量稀硫酸中,最终可以收集到氢气0.18g,则铁粉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是(相对原子质量Fe-56,Cu-64,Zn-65,Mg-24,Ag-108)(  )。

A.Cu

B.Zn

C.Mg

D.Ag【答案】C【解析】依据金属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可以判断等质量的锌、镁、铝三者反应时生成的氢气关系,而后利用极端假设法计算出5.6g金属全部都是铁时的氢气量,据此判断混入的金属。

假设5.6g全是铁时生成的氢气量是X

Fe+HSO=FeSO+H↑2442

56  2

5.6g x

x=0.2g,因此混入的金属等质量时生成的氢气要比铁少。

根据氢气质量=×金属的质量,因此等质量的锌比铁生成的氢气要少,而铜、银与稀硫酸不反应,混入这三种金属杂质都会使氢气质量降低。只有杂质为镁时,生成的氢气质量要多于铁,因此杂质不可能是Mg。

16.在F+HO——HF+O(未配平)化学反应中,若有10.8g水222被氧化,则被水还原的F的物质的量是(HO的式量是18)(   )。22

A.0.6mol

B.1.2mol

C.0.3mol

D.4mol【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0.6mol的水被氧化,转移电子数0.6×2=1.2mol,即F被还原转移的电子数为1.2mol。1molF参与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22则转移1.2mol电子,F的物质的量为0.6mol。2

17.已知298K时,2SO(g)+O(g)=2SO(g)△H<0,在22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向某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 SO和1mol O,达22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SO12和0.5mol O,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22 )。

A.Q=0.5Q21

B.Q>0.5Q21

C.Q<0.5Q21

D.Q=Q21【答案】B【解析】由△H<0可知,正向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当反应物投入量减半时,化学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由化学反应的计量数可知,产物计量数之和小于反应物计量数之和。因此,化学平衡正向移动,Q>0.5Q。21

18.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  )。

A.2,2,3—三甲基戊烷

B.正辛烷

C.2—甲基庚烷

D.2,2—二甲基己烷【答案】B【解析】烃的熔沸点规律: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越多熔沸点越高;碳分子数目相同的烃,支链越多沸点越低。

19.下列氧化还原电对中,E值最大的是(  )。

A.Ag+/Ag

B.AgCl/Ag

C.AgBr/Ag

D.AgI/Ag【答案】A【解析】标准电极电势越高,其氧化态的氧化性越强,反之,其还原态的还原性越强。

20.a,b,c三种溶液分别由下列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组成:--11

a溶液:0.10 mol·L HCl和0.20 mol·L CHCOONa3--11

b溶液:0.20 mol·L CHCOOH和0.10 mol·L NaOH3--11

c溶液:0.10 mol·L CHCOOH和0.10 mol·L CHCOONa33

则a,b,c三种溶液pH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a

B.a=b

C.a=b>c

D.a=b=c【答案】D﹣﹣1【解析】三份溶液最终都是0.05mol·LCHCOOH和0.10mol·L31CHCOONa.3

二、简答题(共2小题,21题12分,22题13分)

21.阅读下列教学论文片段,试回答有关问题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当中,最经常被用来与讲授法相对照并分别加以褒贬的便是发现法(含探究法),而且基本处于价值判断的两级。不过还是有学者提出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指出:“讲授法从来就是任何教学法体系的核心,看来以后也有可能是这样,因为它是传授大量知识唯一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

讲授法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但不能简单地把两者等同看待(摘自丛立新,讲授法的合理与合法,教育研究,2008年第7期)

问题:(1)举例说明某化学知识教学时,讲授法比发现法更合理。(6分)(2)我们今天对待讲授法的科学态度应该是什么?(6分)

答:(1)例如:在学习《化合价》之前,学生学习过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但是只知道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则,还不会确定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化合价知识内容本身比较抽象、难懂,结合学生的思维和知识水平,在该知识的教学中,讲授法比发现法更合理。

在化合价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可以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并且,这部分知识还夹杂着很多系统的化学知识,如:失电子为正价,得电子为负价,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原子和原子团常见的化合价等,这其中所蕴藏的学科思想、思维方法等对于学生来讲是不易发现的,只有借助老师的系统讲授和分析,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领会学科思想。(2)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通过循序渐进的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阐明概念、论证规律、定律、公式,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并促进学生的智力与品德的发展。由于语言是传递经验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所以讲授法在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是教学中使用的一种主要方法,运用其他方法,都需要配合以一定的讲授。

①讲授法可分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

a.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的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

b.讲解是教师向学生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论证。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

c.讲演则是教师在中学高年级教学中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描述事实,而且要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通过分析、论证来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②我们今天对待讲授法的科学态度应该是在充分重视讲授法重要性的同时,把讲授法更有效地应用到教学中。这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a.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既要突出重、难点,又要系统、全面;既要使学生获得可靠知识,又要让他们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b.注意启发。在讲授中要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能够积极开展认识活动,自觉地领悟知识。

c.讲究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讲授的音量、速度要适度,注意音调的抑扬顿挫;借助姿势更好地表达观点,提高语言的感染力。

22.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并于1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吸取了迈尔周期表的优点,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的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逐渐清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

问题:(1)迈尔和门捷列夫进行“族”划分时,运用的是什么科学方法?(2分)他们在研究元素原子量与性质的关系时的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举例说明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5分)

答:(1)①迈尔和门捷列夫进行“族”划分时,运用的是化学分类方法。

②他们在研究元素原子量与性质的关系时的不同之处在于:

a.迈尔研究的是原子量与物理性质的关系;门捷列夫研究的是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b.迈尔研究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后来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①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逐渐清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并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来指导我们对化学的学习研究。

③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它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3)例如:学习钠、镁、铝与水的反应时,学生可以通过以下实验:反应物现象化学方程式2NaNa、水、Na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氧气,滴入酚酞溶液O=2+2H2酚酞变为红色NaOH+H2↑MgMg、Mg与冷水缓慢反应,与沸水剧烈反应放出O=M+2H水、酚2氧气,滴入酚酞,溶液为粉红色酞g(OH)+H↑22……Al、水、Al与冷水热水都很难反应酚酞

得出结论:

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Mg>Al

结合原子结构知识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同周期元素,自左向右,最外层电子越来越多,原子半径越来越小,金属性越来越弱。所以三者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Mg>Al。

三、诊断题(共1题,15分)

23.某化学教师在一次化学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2+3+【试题】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a,K,Mg,Al,中的若干种离子,现依次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入过量的NaOH溶液并振荡,发现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且沉淀有减少的过程,最终仍有沉淀

2.过滤沉淀,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焰色呈黄色

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出原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有什么?【考试结果】有很多学生提交了下面的答案:肯定含有的离子是+2+3++Na,Mg,Al,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K,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题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什么?(5分)(2)试对学生答题错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诊断。(4分)(3)为了确定该溶液中离子的真实存在情况,还需要做的实验及其现象和结论是什么?(6分)2+3+

答:(1)肯定含有的离子是Mg,Al,不能确定含有的离子++是Na,K,。(2)产生错误的原因:同学忽略了实验操作过程中加入的NaOH+溶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直接由焰色反应现象推测溶液中含有Na,++但未考虑到Na可能是由加入的NaOH溶液引入的Na。(3)①另取少量原溶液,用洁净的珀丝蘸取滤液做焰色反应,焰+色呈黄色,则溶液中含Na;②同样蘸取原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紫色,则含K;③取原溶液,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溶液,先无白色沉淀生成,后生成白色沉淀,则含SO。2

四、案例分析题,阅读并回答问题(共1题,20分)

24.案例

下面是某教师“蜡烛及其燃烧实验”的教学片断实录。

学生实验1:点燃蜡烛,取一根火柴梗,拿出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图1)约1s后取出。图1

老师提问1: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注意蜡烛燃烧时发生了什么变化?火焰分为几层?哪层最明显?哪层最暗?

学生实验2:分别取一个干燥烧杯和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图2)图2

教师提问2:仔细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推测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物质?

学生实验3:蜡烛熄灭后,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图3)图3

问题:(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3分)(2)从此教学片断分析,说明这些实验内容在选材上有哪些特点?(4分)(3)图1实验中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是哪部分?(2分)图2实验中两个烧杯壁上的现象分别是什么?根据此现象可推测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是什么?(4分)图3实验中蜡烛是否可以重新燃烧?(2分)(4)在该内容的后续教学中,学生讨论得出了“蜡烛中含有C、H、O元素”的结论。判断该结论是否正确并分析学生得出这个结论的推理过程。(5分)

答:(1)上述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验内容选材的特点有:

①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社会生活,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依据。选取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实验的仪器方便可得、实验操作步骤简单,使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或者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实验。

②选材与教学目标匹配,将素材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关系。

③体现了综合化和多元化,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培养专业化人才的选题方式,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④实验选材凸显改进性和创新性,有助于使学生的大脑活跃起来,产生想象和推理,有利于教师进行引导,同时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⑤选材体现了实验的探究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外焰温度最高;干燥的烧杯上有水珠产生,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有HO,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上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蜡2烛燃烧的产物有CO;可以重新燃烧。2(4)这个结论不正确,忽略了O参与反应。2

学生的推论可能为: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产物中有HO和CO,22共有C、H、O三种元素,通过质量守恒原则,得出蜡烛中含有C、H、O元素。

五、教学设计题(共1题,50分)

25.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课程,内容标准为:能用金属活动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实验探究酸溶液,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及其规律。

材料2  某版本教科书中有关“盐溶液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探究实验如下所示

探究金属活动顺序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1),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图1

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如图2),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图2

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材料3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金属与酸的置换反应,并知道了置换反应可作为金属活动性的判据,如铁比铜活动性强。

要求:(1)谈谈你对该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价值的认识。(6分)(2)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金属活动性顺序”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不少于300字)。(24分)

答:(1)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在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和氧气、酸等反应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现象的对比,结合生活现象及理论解析得出的,因此它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对前面学习到的金属、非金属等重要反应的规律的总结,是化学知识中的一个重要规律,也是学习置换反应、金属腐蚀的条件等知识的基础。

②对本知识的教学宜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将实验、经验结合起来,层层引导学生,使学生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中,培养自身的实验探究能力,加强对比、类比等科学方法的学习。

③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吸引着学生不断深入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④金属活动性顺序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习这部分知识,有助于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资源合理利用的方法与价值,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2)“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设计

①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理解金属与金属盐溶液发生反应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之间的关系;学会利用置换反应判断两种金属的活泼性。

b.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实验的方法,学会用实验现象判断两种金属性活泼性。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组实验,形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教学方法

小组实验法,教师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③教学过程

a.情境导入

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很多,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镀金的材料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这是我们社会所不允许的,必须严惩,但是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把金镀在其他材料上的吗?”总结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教学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就可以了解违法犯罪分子是如何得到镀金的材料的了”。

b.新课教学

同学们进行分组完成以下三个实验:

第一,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如图1),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第二,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如图2),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第三,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小组讨论回答这三个实验各有什么现象发生,并由各个小组代表把他们的实验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师生共同讨论总结现象:实验①铝丝上有红棕色的铜产生,实验②铜丝上有银白色的单质银生成,而实验③铜丝上没有反应.最后老师解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是因为金属的活泼性不同,从而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是:铝>铜>银)。

c.知识巩固

回顾教师上课开始时提出的问题,根据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思考镀金是怎样得到的(比如铁棒放在金的盐溶液中),以此理论联系实际来巩固今天所教授的知识点。

d.小结作业

由学生自己对本节课进行回顾,回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东西。教师安排作业:老师想知道金属铁与金属铜谁的活泼性强,现在请大家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写出你们自己的设计方案。

2014年上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真题精选

注:本试题部分题目不全,我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完整版试题,如有更新,学员可通过自动升级获取最新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放鞭炮【答案】A【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汽车尾气含有硫和氮的氧化物,燃烧化石燃料和放鞭炮也会产生硫和氮的氧化物,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冲洗

B.苯酚久置于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而显粉红色

C.苯酚的水溶液不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苯酚晶体,晶体溶解并产生气体【答案】D【解析】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小,不能与碳酸盐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故选D。

3.下列离子方程式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

B.

C.

D.【答案】C【解析】水解反应又是加成反应,水与另一化合物反应,该化合物分解为两部分,水中氢原子加到其中的一部分,而羟基加到另一部分,因而得到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过程。A、B、D均是电离方程式,故选C。

4.在冰醋酸中解离程度最大的酸是(  )。

A.硫酸

B.盐酸

C.高氯酸

D.硝酸【答案】C【解析】高氯酸又名过氯酸是一种强酸,有强烈的腐蚀性、刺激性。高氯酸是目前已知的酸性最强的无机酸,是一种强氧化剂。以冰醋酸为区分溶剂,高氯酸完全解离。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中的少量: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中的少量HCl:通入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溶液中的少量: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答案】C【解析】A项错误,CuO不与氧气反应;B项错误,会被碳酸钠溶液吸收;D项错误,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程引入了新杂质。

6.下列事实一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③HF与NaCl不能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⑤HF能与溶液反应:产生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

B.①④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②导电性跟浓度有关,⑤⑦只能说明有酸性,不能说明酸性很弱,⑥说的是溶解性。

7.传统饮用水的消毒剂是氯气,最近科研人员在英国某城市发现,儿童患白血病几率高是由于饮用了用氯气消毒的水,这是因为(  )。

A.氯气具有氧化性,使正常细胞癌化

B.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杀菌性,氧化正常细胞,异化为癌细胞

C.氯气有毒,能杀死正常细胞,却杀不死癌细胞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