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1 19:39:18

点击下载

作者:陆均良,陆诤岚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试读:

前言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旅游业发展中的一对矛盾。旅游资源开发需要进行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景观调整,这些工作会对景区自然环境造成影响。旅游景区开发后,游客的游览活动,进一步对景区的环境产生影响。目前,旅游业已经被确立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新一轮的旅游开发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保护旅游资源成为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为此,由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陆均良老师带领的课题组(我国旅游业资源开发和保护问题研究——旅游景区饭店对景区环境质量影响研究”的项目,项目编号:07BJY135)专门对景区饭店开展了环境影响研究,以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课题组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梳理了景区环境管理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结论,对我国一些景区的环境管理现状、环境质量以及景区饭店环境影响进行实地调查,与景区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和交流,与景区内的游客进行沟通,发放了调查问卷,系统分析了部分景区环境退化或恶化的原因。

本课题研究认为,饭店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构成。目前,一些饭店还逐渐成为旅游吸引物,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但是,旅游景区饭店的建设和运行是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饭店对景区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与景区饭店环境管理的水平、景区饭店的聚集程度有关。景区饭店的建设与环境资源的容量不匹配,与游客的需求不匹配,饭店的运营导致了景区环境质量的下降。

课题组研究发现,景区饭店的规划、建设、运营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包括景区饭店的规划中环境容量的控制、饭店建设决策、饭店运行监管等。因此,解决景区饭店环境影响问题的关键是要对景区饭店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提高饭店的生态效率,实现饭店及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课题组提出以提高饭店生态效率为管理目标,在环境可承受的变化范围内(LAC),根据市场需求和景区环境资源特征规划景区内的饭店。课题组构建了景区饭店规划的决策依据——景区饭店机会图谱,为各个景区根据实际条件有效地规划景区饭店,降低饭店带来的环境影响提供指导。另外,针对现有的大规模存在的景区饭店,课题组提出了根据景区发展阶段进行调整的景区内饭店发展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课题组调查发现,一些发展较为成熟的景区开始治理景区内的饭店,实施饭店的“外迁”工程。但是,越来越多的饭店利用景区的环境和客流的溢出效应聚集在景区周围,将引发景区更为严重的环境问题。为此,课题组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分析了“景区依托型饭店”的特征、环境影响,提出通过实施“旅游目的地规划”的战略,将聚集在景区周边的“景区依托型饭店”纳入旅游目的地管理中,综合规划和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饭店的环境影响问题。

无论是景区内还是景区周边的饭店,从根本上看,都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实施上述管理工作。课题组尝试提出了构建协调监管的体制建设,由协调监管机构指导景区饭店的建设、运行和监管的思路。

本课题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得到浙江省旅游局、湖南张家界旅游局、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庐山风景区管理局、江苏太湖风景区管委会、杭州西溪湿地管委会、三亚旅游局等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浙江大学求是园:课题组第一章 绪论

1992年,湖南张家界武陵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这块金字招牌,为武陵源每年带来数百万游客。一时间,在天子山、袁家界等地,冒出了不少宾馆、饭店和大小不一的棚点。与此同时,处于景区交通枢纽的水绕四门,兴建了接待设施,景区优美宁静的环境以惊人的速度被蚕食。景区的过度开发,极大地污染了自然环境,破坏了风景资源。1998年,充斥在武陵源景区内的建筑面积已超过36万平方米,违章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著名景点锣鼓塌容纳了一座“宾馆城”,“世界最美的大峡谷”金鞭溪每天被迫接受1500吨污水。1998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在武陵源进行五年一度的遗产监测时,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意见,认为“武陵源的自然环境已经像个被围困的孤岛,局限于深耕细作的农业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范围内,其城市化对自然界正在[1]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由此,旅游开发对景区的环境影响问题得到广泛关注。“武陵源问题”的关键是景区内大量建设饭店,饭店的无序建设对景区的景观质量和环境质量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之后,武陵源对景区内的饭店进行了搬迁、拆除工作。景区内的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武陵源问题”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现象:饭店建设会对景区环境造成影响。然而,饭店的建设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是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景区的开发中如何建设和管理饭店成为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第一节 自然景区及景区饭店的涵义一、自然景区的划分和类型(一)自然景区的划分

景区,也常被称为“旅游景区”、“风景区”等,是提供旅游活动的场所。在我国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中,旅游景区是指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该专业术语的英文对照用的是“tourist attraction”(直译为“旅游吸引物”),这一概念是从旅游活动的角度进行界定的,包含了所有的发生旅游活动的空间和地域。但是,从管理的角度,这个概念是不适宜的,管理者将面临如何管理发生旅游活动的所有“空间和地域”的问题。对此,标准中又专门作了界定:“本标准中旅游景区是指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康乐健身等功能,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该管理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这个界定将景区的范围缩小了,限于有明确管理机构和范围的景区区域。对标准的执行而言,这是有效的,使标准有了明确的管理对象。那么,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范围界定的区域,但仍然有旅游活动发生的区域,就不在标准的管理范畴。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没有管理机构和范围的旅游点普遍存在,成为“管理盲点”。因此,用这一概念来描述本书所要研究的“景区”并不合适。

本书的研究是基于资源环境的角度,研究的“景区”是指所有发生旅游活动的自然空间和区域,即“自然景区”。“人工景区”由于其人工化的特点,与自然资源的联系并不紧密。“自然资源”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的八大类资源可以归纳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种类型。自然资源是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人文资源是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影响以及严重程度要远大于人文资源。因为自然资源属于自然生态系统,它对地区以至全球的环境质量都有重要意义。它容易受到人为干扰,恢复的难度较大,有些自然资源具有不可恢复性。人文资源也会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通常,由于旅游活动改变了人文资源存在的自然环境特性,进而会影响人文资源的存在状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中的八大类资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景区通常同时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因此,如果按照这八大类资源对景区进行分类描述并不合适。

基于环境保护的视角,本书研究的“景区”概念更接近谢志华(2007)曾提出的一个“资源型景区”的概念。他认为“资源型景区是指以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等原赋的公共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经过人类适当的开发并具备基本旅游设施的旅游景区。它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营的资源垄断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重等[2]特点”。从作者的阐述分析,这个“资源型景区”是相对于“人造主题景区”而言的。目前“资源型景区”这一提法并不常见,人们熟知的是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A级景区等概念。但按照资源型景区的定义,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其实都是资源型景区,A级景区中也大多数为资源型景区,并且这四种概念之间还互有交叉。然而,“资源型景区”这一概念可以将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等各种称号的景区统一起来。本书研究的景区环境影响是自然环境要素的改变,自然资源与环境质量是“资源型景区”最重要的基础,也是景区间竞争的重要内容。景区保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持自然资源质量的能力,这意味着以景区资源环境为依托的旅游企业必须要保护环境质量(谢志华,2007)。因此,以自然资源为主要景观类型的“资源型景区”的概念比较适合描述本书的研究对象。基于自然资源的旅游产品(Nature-based tourism)是全球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长最快的旅游活动之一(Twan Huybers Jeff Bennett,2003),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就业等问题有重要的贡献(Julianna Priskin,2001)。由于资源型景区占据的都是环境良好的优质资源,其旅游开发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针对这一对象和现象的研究已经在全球广泛地开展。调查表明,针对资源型产品的研究重点是这种旅游活动对自然[3]资源带来的风险。

本书的研究暂不涉及“人文类景区”,如北京的故宫、长城等。旅游活动对“人文类景区”也造成影响,但是影响的方式和结果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由于人文类旅游资源通常是人造的,与自然环境相对分离。旅游活动对其造成的影响,往往表现为吸引物本身的损坏,与自然环境的退化没有直接联系。(二)自然景区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描述,以自然资源为主要景观类型的景区可以分为两种:以地文景观为主要类型的景观和以水域风光为主要类型的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往往与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类型的景观相互依存,因此,不再作专门划分。

本书将自然景区分成山地景区和海滨景区两种类型进行分析,与已有的研究一致。这两种资源的生态特征决定了它们成为旅游业环境保护和重点。其他的研究还涉及湿地、古城(Graham Parlett,1995)等文化遗产,相对数量不多。

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有了较大的争议,但是这些争议并没有对后期山地旅游的发展产生影响(Vincent May,1995)。山地资源成为研究的主要内容还因为大部分的山地比较偏远,可进入性差,经济落后。在这些地区发展旅游业,可以保持当地的生态环境并获得经济发展的机会,发展旅游业是目前这些地区普遍采用的经济发展途径。但是,当旅游业在这些地区高密度发展后,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就凸现出来。Sanjay K.Nepal(2000)的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自然资源,其中,山地资源又是这些地区主要的资源类型。因此,山地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研究与管理非常重要。

海洋生态资源丰富,环境良好,具有很高的价值,是海滨旅游开发的主要资源。海洋生态资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可再生的。如果海洋资源得到良好的管理,可以持续开展多种经济活动而不降低其生产能力。目前,旅游开发是海滨区域重要的经济活动之一(Derrin Davis,2001),如海滨度假是传统的旅游项目,市场广阔且增长迅速,但大规模的海滨旅游开发及海上旅游项目的实施,如游艇、海滨的度假饭店等,已引起了海洋及海滨生态环境的退化(C.Michael Hall,2001)。

另外,根据我国景区管理的特征,为了研究的顺利开展,被研究的自然景区又被分为两类:有管理机构和明确范围的自然景区和无管理机构和明确范围的自然景区。研究先针对有管理机构和明确范围的自然景区,因为研究的假设前提是有管理机构和范围的景区就有明确的职责对明确范围的环境质量进行维护和保持,如果这一管理目标没有实现,就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的范围将扩大至所有的自然景区,分析在环境资源作为纯粹的公共资源的区域,经旅游开发后环境质量如何保持。“自然景区”,经过旅游开发成为旅游景区,都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如旅游活动对自然景区的影响,其直接表现为对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等的影响。因此,对“自然景区”环境的管理不仅是景区发展的要求。

[1]

http://new s.0731fdc.com/fc/200310/27/h_0855453.html

[2]

谢志华、党宁、张歆梅:《中国资源型景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旅游学刊》,2007,22(7):29-33。

[3]

http://w w w.irgc.org/IM G/pdf/Chapter_8_Nature_Tourism_final.pdf二、景区饭店概述(一)景区饭店的概念

目前,“景区饭店”这一概念已经开始出现在一些研究中(柯来章,2006;朱国兴,2005)。对“景区饭店”的研究以特定景区范围内饭店的微观经营管理为主,部分研究也涉及了这类饭店对景区环境影响的分析。但是,现有的研究并没有就“景区饭店”进行清晰的界定,而且一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如柯来章(2006)的研究认为,搞好“景区饭店”可以增加景区的环境容量。他指的环境容量是景区接待的游客量,饭店多了,景区接待的游客也会增加。这一观点与本书研究的观点是矛盾的。景区饭店在带来游客量的同时,其经营产生的排污会对景区环境产生影响,应该说目前国内针对景区饭店与景区关系的研究,尤其是景区饭店对环境质量影响的研究尚未开展。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广泛展开,“景区饭店”的概念与“resort(度假村)”比较接近。通常,resort都建造在景区中或景区周边。建造在度假地中的饭店受到广泛关注是因为它对环境的影响非常直接,这一点与建造在城市中的饭店有显著不同。这些饭店的运行如果毁坏了当地的环境,那就是毁坏了饭店经营的基础,是“自我灭亡”(Hana Ayala,1995)。

本书将“景区饭店”的概念定义为在景区边界范围内的饭店,以研究这类饭店对景区自然环境的直接影响。然后,将“景区饭店”的概念进行扩展,提出“景区依托型饭店”的概念,这类饭店不仅包括景区边界内的饭店,也包括景区边界外,包括依托景区发展的所有饭店。这类饭店虽然不在景区边界内,但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紧密关系,对景区的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是景区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二)景区饭店的类型

目前,在景区或景区周边,建造了各种类型的饭店。调研发现,在自然景区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类型的饭店。

1.度假型饭店

度假型饭店是景区中普遍存在的饭店类型。该类型饭店数量众多,等级不一。多数饭店提供多种功能服务。景区内的度假饭店投资方多样,不易统一规划和管理。

2.招待所

招待所是景区中的一种低等级饭店,许多景区中的招待所是当地旅游部门或管委会组织建设的,也有一些是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建设的。由于招待所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都是政府特权下建设的接待设施,因此其经营对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大。

3.企业会所

企业会所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类型。因为自然景区有较好的生态环境,会所就利用这些生态优势来招徕客源,目的也是增加景区的经济收入。由于会所规模比较小,客房数量有限,对一些景区发展的影响还是较小的。

4.农家乐

农家乐主要集中在景区周边,虽然农家乐规模比较小,但由于较为集中,其经营对环境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必须对农家乐的建设进行引导和规范,减少农家乐对景区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景区开发与景区饭店建设

目前,我国处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时期。全国各地不断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向优质的自然资源要效益。由于自然景区大都处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因此许多自然景区都处于粗放型的经营状态,旅游活动对自然景区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许多景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生态退化现象。一、资源导向型的景区旅游开发(一)优质资源广泛用于旅游开发

优质的自然资源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对象,优质的自然资源通常被贴上了“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世界遗产”等标签。在很多国家,贴上这类标签的区域就成为了“必须去看的旅游点”,有这类标签的区域也成为旅游重点推荐的产品,具有“品牌效应”(Sandra,2007)。这一现象在国内也不例外。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查询,我国绝大多数的5A景区拥有各种“标签”,如表1-1所示。

资料来源:各景区网站介绍。

从表1-1显示的信息反映出,我国大多数5A景区拥有多重身份“标签”:既是拥有A级别的景区,也是重点风景名胜区或者是国家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等。这种“多重身份”的现象表明了该区域资源的多种特征和资源优劣的等级。我国许多自然景区的资源优势是非常显著的,由此,资源导向型的旅游开发模式也成为现阶段我国旅游开发中的主要模式。在我国,由于发展旅游的要求,即使资源等级不高的区域,也在努力开发旅游(许春晓,2005)。“自然保护区”、“世界遗产”等标签在本质上是用于反映资源保护要求的,并不反映旅游开发的要求。资源保护的等级依据的是资源的稀缺性和价值。但是,正是这些标签反映的资源优势吸引着旅游开发,成为一些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并形成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二)优质资源与环境系统紧密联系

到2007年底,我国拥有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区2395处,面积151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多,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284处。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我国75%的陆地生态系统、88%的野生动物、65%的高等植物和绝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在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类占66.51%,野生生物类占27.93%、自然遗迹占5.55%。因此,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这两个与环境系统紧密相连的系统占了主体,如表1-2所示。

数据来源:金安明邦调研中心。

截至2007年底,我国共有A级景区2492个(2007年国家旅游局取消“海南热带海洋世界”国家4A级旅游景区资格),其中:1A级景区130个,2A级景区927个,3A级景区511个,4A级景区858个,5A级景区66个,如表1-3所示(至2008年年底,A级景区已达3100家)。此外,我国还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87个,国家自然保护区2395个,国家森林公园627个(我国共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928处,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627处),国家地质公园138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500多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35个。而另有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自然、人文和人造景区约20000万家,优秀旅游城市247个。而且,由于旅游的快速开发,景区数量每年还在不断增加。

数据来源:国家旅游局。

另外,据报道,我国目前有26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有27处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1]有十多处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上述资料表明,优质资源与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有紧密联系。而自然保护区与景区虽然是不同的分类系统,但是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这两个系统也是紧密结合的。因此,对优质资源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对更大范围内的环境系统造成影响。(三)经济落后带来的优质资源开发困境

根据穆彪(2007)的研究,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区域,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具有独具特色、风景秀丽的自然风光。正是保护区所独有的这种自然优势迎合了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生态旅游需求,因为自然保护区的宗旨与生态旅游的内涵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而且保护区不仅有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还有深层次的社会经济等原因。至此,保护区的生态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壮大。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表明:有82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业,年旅游人数在10万人次以上的保护区达12个,生态旅游年总旅游人数2500万人次,如今,没有开展旅游活动的保护区几乎不存在,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也远远超过上述数字(倪强,1999)。资料显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40%位于西部地区。截至1997年,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2]183个县共拥有国家、省、市、县等各级保护区228个。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业,由于缺乏旅游开发的经济基础,对自然资源的环境质量影响更大。

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利用、参与旅游的方式。在经济发达、人均收入较高的地区,人们积极参与旅游投资和旅游消费,强大的旅游需求推动着各个旅游供应商利用并创造着各种旅游吸引物,将旅游吸引物组合成产品在旅游市场上经营,获得收益。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本地旅游消费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旅游开发是因为“旅游业具有强大的乘数效应和产业带动性”,成为了这些地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欠发达地区的旅游开发具有特殊性。欠发达地区通常有良好的资源条件,开发旅游业比其他的产业有优势,但是“旅游开发的环境差”。研究认为,旅游开发的环境包括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在欠发达地区,这些条件不具备,制约了旅游开发(石正方、刘继生,2000)。在现实中,很多旅游开发环境差的地区并没有因为基础差而放弃了旅游开发,由此,造成了一系列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的问题,环境资源的破坏是其中重要内容。

在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模式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也不同。王兴中(1997)曾总结了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他的研究认为,“旅游资源开发导向有三个过程:最初为资源导向开发阶段;其次为资源与市场结合导向阶段;第三个阶段为资源、市场与形象综合导向阶段”。这三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对应着不同的消费市场。这样,欠发达地区对应的是资源导向开发阶段,因此,形成了这些地区旅游开发中对资源较多的利用。而利用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资金、技术、管理,对资源的破坏和影响就比较严重。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正因为这种少投入、大利用的开发方式而逐渐显著。这一现象不仅在我国出现,世界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也存在相同的现象(Joseph E.Mbaiwa,2003)。旅游业的发展的确能带来经济效益,但是,旅游业的环境效益是不容忽视的。长期以来,旅游业以“无烟产业”的形象特征得到广泛传播,旅游业发展中引起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关注。

[1]

孙秀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人民网-人民日报,2006-11-6

[2]《自然保护区如何走出困境》,http://www.lsgx.net/gxzrbhqlm/ShowArticle.asp?ArticleID=75二、资源型旅游景区的粗放型经营

我国资源型旅游景区的粗放型经营特征显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环境退化、污染现象比较普遍,旅游收益以“量”为主,大规模接待游客。

穆彪(2007)在其文中曾引用了相关的文献: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自然保护区旅游现状做了深入调查后发现,中国目前40%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有水污染,11%有空气污染。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不到20%。目前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旅游而遭受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

国外的很多研究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尽管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是在特定的区域展开,但是规划、建设及管理不善等原因仍然引起保护区生态环境的退化或破坏,并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Catherine Marina Pickering,2007)。

在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落后的地区,纯粹的保护区是一种“奢侈”,因为,保护区不能带来经济收益,而且还需要保护资金。发展旅游为保护区获得经济收益提供了可能,因此,在这些地区,利用保护区发展旅游成为一种必然(J.Buultjens,2005;Gerard S.Dharmaratne,2000)。Sandra Wall Reinius(2007)的研究系统阐述了保护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后产生的各种问题。很多的研究也是针对保护区发展旅游产生的环境问题展开的。

在经营思路上,景区通常以“接待的游客数量”为经营目标。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GB/T17775-2003)中,明确规定了各等级的景区必须要达到的接待游客的数量,如5A景区“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6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游者5万人次以上”。旅游景区的质量与资源等级和旅游设施的配置相关,能接待的游客数量与景区质量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因为有这样的规定,景区在评级的时候非常重视接待量,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接待能力。对游客接待数量的“一刀切”规定与各景区的环境容量管理要求是不符合的。大量游客的进入对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游客接待量”导向也是产生“门票经济”的重要原因。“门票经济”在旅游业发展初期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不能长期成为主导型经济模式,要突破“门票经济”的瓶颈,重要的措施是要发展高端旅游产品(宋丁,2008)。目前我国众多的旅游景点之所以很难以“控制门票销售数量”来控制客流,其原因在于我国旅游产出的总体结构还是“门票经济”,门票收入在景区收入中占“大头”。目前,在我国许多著名的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已成为最大、最直接的经济收益。有些知名度高、集世界遗产地和国家重点风[1]景名胜区于一身的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0%以上。在国外景区的收入结构中,门票收入通常只占20%~30%(邹统钎,2004)。

景区自然资源保护首先需要资金。景区资源保护经费的来源是资源保护中的关键问题。由于我国管理体制的问题,加之景区管理的“属地化、分权化”,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风景区等只有政策没有经费,门票收入不但不能成为保护经费的补充,反而是地方财政、企业甚至[2]上市公司的经营收入的重要来源。据资料统计,国家每年对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财政拨款仅为1000万人民币(向荣,2005)。这样,为了经济效益,过度的旅游开发成为必然,景区的环境资源遭受破坏也成为一种必然。

考虑到经济发展的要求,自然保护区划定特定区域设立旅游景区发展旅游业能使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资金,也能使保护区所在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因此,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实现旅游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1]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4/27/content_6035066.htm

[2]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4/27/content_6035066.htm三、景区饭店的建设(一)景区饭店建设的普遍性

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多数自然风景区内以及景区周边地区建造了饭店、度假村等住宿设施。在大型自然景区周边,饭店聚集,一些区域以饭店业为带动,逐渐形成了一个小型的“旅游集镇”,这给景区的生态保护造成巨大压力。2008年,经对国内浙江、江苏、江西、湖南、四川、海南、安徽等省的30多家自然景区的抽样调查显示,所有景区都建有不同类型的饭店,景区等级越高,建的饭店也越多。在所调查的5A景区中,平均每个景区的饭店数量达32家,最多的景区建有145家饭店;4A景区平均建有11家饭店;3A景区平均建有9家饭店。三亚有个景区在不到18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建有17家星级饭店,可见在景区及周边的饭店聚集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景区周边区域的饭店“集镇化”现象对资源产生巨大需求,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并引发了许多排污问题,造成了对景区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虽然已有学者关注并呼吁这种现象的严重性,但由于大多数自然景区缺乏景区饭店建设的规划或者对已有规划执行监督不力,对这一现象的干预和管理收效甚微。(二)景区饭店建设引发的问题

1.环境污染

景区饭店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景区发展中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由饭店排放的污染物造成的景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水体污染、动植物多样性减少,动植物病害,并进而导致景区生态系统的破坏。当一个自然景区聚集大量饭店后,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是相当可观的,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灾难性的环境问题。国内的许多景区,饭店产生的生活污水直接向山体、水体排放;垃圾不分类、不处理,也采取直接排放的方式。近年来,景区附近出现了许多农家乐,生活污水和垃圾直接排放现象更为严重。

景区饭店集聚后引发的环境问题具有滞后性。短时间内,生态变化是很难觉察的,但经过一定时间的累积后,环境问题就表现出来,并且无法恢复。

2.对原住民利益的影响

在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景区内的居民通常被外迁,景区开发后所产生的收益与这些原居民没有关系,由此引发景区经营者与目的地原居民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是收益分配不公引起的,因为当地居民无法享受旅游开发后的经济获益。另外,景区饭店的排污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环境利益,引发了环境补偿方面的冲突。因此,如何引导当地居民参与旅游的开发,让旅游地居民共同享受旅游开发后的收益,是旅游景区开发中必须考虑的内容。

在我国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当地居民的经济非常落后,他们很希望通过开发旅游能改变目前的经济困境,但开发旅游又必须保护他们原生态的资源环境。这就需要当地原住民的参与和支持,听取他们对旅游开发的意见,尤其是景区内的饭店接待设施建设,在接待容量、生态建筑、选址方面的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

3.景区及饭店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景区饭店与景区是相辅相成的。目前在自然景区的旅游开发中,既存在景区饭店的随意扩展,又存在自然景区的过度开发,造成了自然景区生态环境优势的缺失,影响了景区和景区饭店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旅游景区的开发必须有当地原住民的参与,这样既保证了目的地原住民的收益,又保证了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的要素。一个旅游地的开发缺乏了原住民的文化,就缺乏了旅游文化的支持,这样的旅游是缺乏可持续性的。在旅游景区的饭店接待设施建设中,不能把城市饭店的要求强加于景区饭店,这样的饭店没有吸引力,景区饭店同样需要当地原住民文化的支持,这是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节 景区饭店开发的基本理念

本书的研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背景,关注旅游业发展存在的客观情况,以保护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为目的,分析旅游接待设施(饭店)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以及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探索实现旅游景区和饭店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使景区饭店在生态效益允许的范围内开展或开发。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之后产生的,旅游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紧密联系。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中有多处提及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根据《21世纪议程》,旅游业促进可持续发展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业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和经济的发展;二是旅游业的环境影响可以在该议程所涉及的法律、政策、管理手段的框架内解决,如价格体系、山区[1]经济的多元化、提供保护机制、促进有益的旅游活动等。

旅游业与资源、环境保护有着天然联系,因此,旅游业的发展被认为是最能体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在新的环境下,旅游业被赋予了新的功能。例如,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旅游业的发展是重要的改变农村风貌、增加农村收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水平等方面的途径,是改变和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旅游业发展(如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带来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另外,在市场需求方面,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旅游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至今还是一个“概念”,经常用“生态旅游(eco-tourism)”或“替代性旅游(alternative tourism)”来定位可持续旅游,并使文化和环境敏感区域的商业化的旅游开发变得合理(Jackie Clark,1997)。国内许多学者在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中通常提出以生态旅游作为开发的重点,认为生态旅游是最适合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赵赞,2009)。但是,生态旅游是旅游产品的一种理念形式,旅游产品的设计是由旅游市场决定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发旅游的过程中并不会以保护环境作为选择的标准,而且生态旅游本身也是一个讨论中的旅游产品,其市场正在培育中,产品开发也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

本书的研究基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以资源、环境存量得到维持,并获得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此为理论框架,景区饭店开发的主要理念包括以下三方面。一、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开发(一)旅游环境容量的局限性

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与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有关。如上所述,本书的研究理论框架是从资源、环境保护的角度,维持资源存量,因此,旅游环境容量是以生态学的视角来衡量的。其他还有各种旅游环境容量的确定方法,这些方法与心理学、社会学、物理学等相联系,如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社会容量、旅游设施容量、旅游生态容量等。计算旅游环境容量的各种方法之间相互有一定的影响和联系,相互之间存在干扰和变化,而且各种计算方法都存在不确定性(Alan Collins,1999)。本书以生态学的旅游环境容量为立足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他的旅游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在资源环境保护,尤其是长期的资源环境保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例如,旅游设施容量,这一容量不能用来衡量旅游环境容量,因为旅游设施容量以设施运营的最佳规模作为参考,这与环境容量不完全匹配,存在一定矛盾。

在国内的多数旅游开发中,采用的环境容量的计算方法是一种静态的估算,并在旅游规划中用“接待的游客量”来替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使环境容量的计算存在较大的偏差,也不利于实际的管理和控制。另一方面,旅游产生的环境问题通常被归因于游客的大量进入,因此,大量的研究针对游客数量控制问题。李琛(2009)等对我国25年来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进行了回顾,认为,旅游容量基本以地理学、环境学和生态学等为基础进行了研究。其中,楚义芳的研究成果成为国内很多有关旅游容量的扩展研究、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也成为《旅游规划通则》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旅游容量规划规范’制订的基础。其他角度的研究就比较少。(二)在环境容量限制范围内的旅游开发

有资源优势的区域发展旅游是一种必然,而且开展旅游活动的前提是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即旅游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否则普通的大众旅游活动无法展开。在经济上,旅游接待设施的运营也是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如饭店、茶楼等接待设施。为了维持自然资源的品质和价值,必需的旅游开发活动要在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对景区的生态效率进行必要的评估。尤其是景区内饭店的建设,或者景区周边的饭店建设,都需要考虑景区环境容量和整体生态效率,不能仅考虑景区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环境效益。

在环境科学领域,环境容量被认为是环境吸纳污染、抗干扰的能力(Eldon D.Enger,2006)的指标,旅游开发应该在环境容量的这种能力范围内展开。本书的研究引入了LAC概念,试图避开环境容量测算中的不确定性。根据LAC理论,关注环境的变化,使旅游开发在可接受的环境的变化范围内(杨锐,2003)。

[1]

张广瑞:《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旅游学刊》,1994年第1期。二、全过程的旅游设施管理

所谓全过程的旅游设施管理主要是针对饭店的环境管理,因为接待设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大。其中包括饭店接待设施的选址、建筑物设计、运行设备选型以及运营管理等,这些环节都涉及环境的影响。如果管理不当,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本节所讲的旅游设施,主要是景区饭店等接待设施。(一)旅游设施的环境管理是景区环境管理的根本

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游客的观光、娱乐活动。这两个方面的环境影响都有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少有研究在游客行为与旅游设施对环境影响的程度之间进行对比分析,这两者之间似乎缺乏可比性。

游客在景区内的活动有两个部分:动态的观光游览和静态的住宿、餐饮等。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有较多的研究,这种影响与游客的数量、分布、行为特征等有密切关系(R.Graham,1988)。而游客在住宿、餐饮点的环境影响并不完全取决于游客本身,而与设施的设计和运行有关。设施运行所产生的影响,主要的原因是大量游客在旅游接待设施停留,旅游接待设施在提供接待的过程中对产生的污染和生态影响没有实施有效的控制,此时,游客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间接的,设施的运营是主导因素。

从对景区环境的污染程度看,设施对景区的环境影响较游客的观光、娱乐活动更严重。旅游接待设施的施工、运营对环境质量影响较大,接待设施(如饭店)运营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数量大、又集中排放,造成环境的不可恢复的破坏。因此,影响景区环境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各类旅游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游客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相对是次要的。而且,在游客数量控制的管理中,管理失效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接待设施的规模超过了预设的游客数量,使游客数量控制变得非常困难。因此,景区中的接待设施环境管理显得非常重要。(二)全过程的旅游设施环境管理

旅游设施的环境管理应该是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规划、设计和运行等重要环节,即从设施的选址、设计,到建设、施工,直至运营管理,各环节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果任何一个环节管理不当,一旦接待设施建设落成,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永久性的。

单体饭店在微观层面的环境影响分析以及环境管理措施因为“绿色饭店”运动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实践(Margaret Brown,1996;Xavier Font,2002)。而饭店在一定区域聚集后形成的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与度假地的环境管理问题相联系的。由此,饭店在度假地的建设和管理得到关注。本书重点分析了饭店在景区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资源的特征选址建设,这是从根本上缓解景区饭店对景区环境影响的环节。另外,接待设施运营中的环境污染治理主要从技术层面展开,不是本书研究的重点。三、追求生态效率的最大化

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景区及景区饭店的发展应追求生态效率的最大化。自然景区开发旅游是为了经济发展,但利用景区资源发展经济必须对发展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一定补偿,使自然景区的优质资源既获得经济收益,又保持了原有生态环境质量。其实,景区生态效益最大化是要求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对景区饭店环境影响的研究,就是探索旅游活动对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并研究对环境影响有效的管理方法,使这些影响因素可控且作用最小。(一)经济收益对环境的补偿

经济的发展需要资源的投入,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旅游经济的发展依托自然环境,但在接待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需要较多的投入。这部分投入用于获得旅游经济的发展。通过旅游活动获得的收益一方面用于补足投入,另一部分应该用于对环境资源的补偿。但是,很多的地区将旅游收入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很少,甚至没有资金用于环境资源的补偿,使得旅游活动造成的暂时的、短期的环境影响积累成不可恢复的环境破坏。

很多地区发展旅游业源于“旅游业是无烟产业”的认识,旅游业是否对环境造成影响是首先要明确的问题。1989年,Michael Romeril(1989)研究了旅游业与环境的关系,明确了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具有负面效应,并指出,环境资源是有限的。近年来提出的“低碳旅游”概念,也说明旅游对环境存在影响。环境资源服务于旅游业以后,环境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

在高等级资源保护区,旅游开发的初衷是为了获得充足的资源环境保护资金,但在实施中,却成为“扶贫”的重要途径,这是环境资源造成破坏的重要原因。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包含了自然资源与资本之间的相互替代问题,如通过自然资源获得一定的资本存量,但总量不能减少。旅游开发获得的大部分收益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实质是一种资本存量减少的表现,不利于旅游的持续发展。(二)生态效率的最大化

由于旅游开发是利用自然资源获得经济收益,为了维持资源环境的持续性,资源环境在开发中要实现生态效率的最大化。生态效率的最大化是用最小的环境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因此,在资源利用和收益最大化两方面都要合理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景区的旅游开发中,游客容量以及接待设施的容量都必须以保证景区环境的生态效益为前提,不能盲目追求景区的经济效益。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根据我国资源型景区旅游开发的现状,以及旅游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旅游接待设施(饭店)盲目建设或管理不善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下面提出了本书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关的研究方法。一、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书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五大部分,即景区环境现状分析、景区饭店环境污染现状分析、景区饭店聚集成因分析、景区饭店供给和需求分析、景区饭店环境绩效分析。(一)景区环境现状分析

景区环境现状主要揭示景区目前在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生态系统等方面的质量现状,以及影响景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以饭店的污染现状为起点,深层次分析接待设施(饭店)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以及与接待设施建设紧密相关的游客需求、景区规划、管理体制和接待设施“外迁”引发的新的环境经济问题。

不同的景区,资源等级和保护要求不同,旅游开发的程度也不相同。本书重点研究了高资源等级和保护要求的景区的环境现状和影响因子。(二)景区饭店环境污染和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这部分研究主要是揭示景区饭店对景区产生的环境影响以及景区饭店的环境管理现状。景区饭店是多样的,因此,分析的基础是对饭店进行分类,确定各种类型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因子。分类是根据饭店的功能、规模和档次将饭店划分成若干类型,每一类型的饭店具有相似性,然后在每种类型内选择若干饭店分别进行环境污染的测定和环境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发现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规律。

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重点分析饭店在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废弃物排放、水资源利用、能源利用等方面对景区环境造成的影响。景区饭店的环境管理现状主要揭示饭店在生态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采取的措施、技术等。(三)景区饭店聚集及其成因研究

文献研究和景区的调查表明,饭店数量较少、规模较小时,对景区环境影响较小。但是,一定区域内饭店聚集后,对景区环境往往形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本书对饭店在景区聚集的现象及其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饭店的聚集度进行概念的构建,并对具体景区饭店的聚集原因进行分析。

景区饭店聚集的原因分析主要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别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分析:一是饭店企业微观层面;二是饭店产业中观层面;三是政府管理、政策宏观层面。对游客需求、饭店企业运营、景区规划等对景区饭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的结论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提供对策依据。(四)景区饭店供给和需求研究

景区饭店是景区发展的必然,那么就需要分析景区饭店如何供给是合理的,既满足景区发展的需要,也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文献研究表明,景区饭店的供给应该满足消费需求,供需要匹配。为此,本书通过对饭店供给的调查和研究以及对消费市场的调研,提供了景区饭店供给图谱,利用供给图谱为景区饭店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依据。(五)景区饭店环境绩效指标体系研究

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构建景区饭店环境绩效的指标体系,包括饭店层面和景区饭店聚集度两大指标体系,为景区管理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参考。其中包括对景区生态效率和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的探索,以决定景区是否能建饭店,或建多少接待容量的饭店,由此规范自然景区饭店接待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二、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一)研究的技术路线

本书的研究基于上述的基本理念,对相关的问题逐层分析和阐述。首先景区饭店对环境的影响是由饭店聚集造成的,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易被忽视。研究表明,单体饭店的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但是,当饭店在旅游景区聚集后,它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具有聚集效应,造成景区生态环境的变化,甚至不可恢复的破坏。这种聚集产生的放大效应是饭店对景区环境造成影响的重要转变环节,充分研究这一环节就可以为合理建设旅游接待设施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思路从文献综述和调查研究开始,最终形成景区饭店发展的规划模型,实现有计划地控制景区的环境质量。具体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1所示。图1-1 研究技术路线示意图

本书的研究是一个多角度、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在饭店企业、饭店聚集区、饭店行业三个层面综合运用旅游学、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根据饭店行业的特征开展研究。(二)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的基本方法:第一阶段进行数据及信息的收集。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了解现状,将收集的资料逐渐转化为概念和信息。数据采集主要运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以往研究的综述获得数据信息;二是通过选择样本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本书的研究拟采用的样本类型主要是山岳型和水景型两类景区,山岳型以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武陵源世界文化遗产、黄山旅游风景区等旅游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水景型以三亚、乌镇、千岛湖、天目湖等旅游景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选择30家景区作为普遍性现状调查。调查采用问卷、电话及实地考察等形式。第二阶段是概念的发展和理论的构建,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旅游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开展研究。概念构建的过程是结合调查的数据和已有的文献逐渐调整形成的。调查的数据有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景区目前的基本情况,包括饭店状况以及目前景区环境质量的情况,这是在第一阶段通过问卷的方式获得的,二是景区环境质量的变化情况,通过环境监测技术对景区进行定期例行检测,获得一段时间内景区环境质量变化的数据,如果当地环境监测部门已检测了有关数据,则直接使用检测数据即可。由于获得的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因此在概念构建的过程中要结合已有的文献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相对普遍意义的概念和理论。第三阶段是指标体系、环境绩效评估方法的建立,这部分是将第二阶段的理论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主要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的思路,通过实地测试的方法提出构建。第四阶段是对景区饭店集群后的环境效应及其影响路径的研究,也是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第五阶段主要是对第三、四阶段建立的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的内外部效度和构思效度的分析与评价,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形成景区饭店的发展模型。

本书的研究大多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从管理的角度提出景区饭店发展模型以及改善建议。三、研究中的困难

景区饭店环境影响研究需要大量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支撑,如果不能获得真实的数据,对分析结果会产生较大的偏差,不利于研究的开展。在调查分析中,有关环境因素数据,需要经过多次访谈和考察才能确定,许多景区饭店都没有详细的记录数据,这是研究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另外,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具有多学科背景,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供参考,具体交叉影响分析需要在研究中探索。(一)调查实施中的困难

为了揭示景区以及景区饭店的环境污染,需要对相应的排污以及资源利用数据进行采集。排污及资源利用数据的采集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仪器采集样本,进行试验室分析检测;二是由被调查单位提供相关的数据。受学科背景以及资金的限制,第一种方案无法实施。本书的研究在数据采集方面使用了第二种方案。我们发放了相应的调查表,但是回收率不高,在回收的调查表中,涉及排污等的数据经常有缺失,使得有关的数据较难获得。

数据的缺失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不愿意提供。部分被调查单位为了避免环境监管或其他麻烦,或者认为这些数据是机密,因此不愿提供。二是没有数据提供。部分被调查单位没有对相关的数据进行统计,因此无法提供,这反映了被调查单位的环境管理水平。三是对数据理解的失误。部分被调查单位的填写人员对一些数据要求理解有误,直接导致数据的较大偏差。准确数据较难获得对本书的研究非常不利,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另外由于环境系统的整体性,将景区环境从整体的生态环境中分离也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涉及景区环境影响因子分析时,景区外的环境影响因子较难分离,影响了研究分析结论的准确性。(二)研究分析中的难点

1.概念界定中的困难

本书研究的内容在国内基本没有开展,国外的研究中,由于发展模式不同,相关的概念也无法直接引用或借鉴。概念界定中的困难主要来自实际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的旅游景区类型丰富,旅游开发主体多样,景区管理机构多元,因此,较难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为了明确研究对象,研究时,也可以缩小研究的范围,但是,考虑到环境系统的整体性,一些研究对象很难分离,如景区大门外的小规模饭店,“农家乐”等,都是在研究中遇到的难题。

2.多学科背景的要求

环境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源于环境问题产生的多重原因,本书的研究也不例外。对景区及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进行揭示只是本书研究的起点,研究的重点是要分析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策。因此,在研究中,就有多学科背景和多角度研究的要求。如,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仅是饭店排污技术的问题,更涉及饭店建设与环境容量、游客需求相匹配的问题。这种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增加了研究的难度,而目前的大多数研究都是从单一角度进行的。参考文献

[1]Alan Collin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nature capital.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1:98-109.

[2]C. Michael Hall.Trends in ocean and coastal tourism:the end of the last frontier?Ocean&Coastal Management,2001,44:601-618.

[3]Catherine Marina Pickering&Wendy Hill. Impacts of recreation and tourism on plantbiodiversity and vegetation in protected areas in Australi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7,(85):791-800.

[4]Derrin Davis&Donald F. Gartside.Challenges for economic policy in sustainablemanagement.Marine Natural Resources 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6):223-236.

[5]Eldon D. Enger&Bradley F.Smith&Anne Todd Bockarie.Environmental science:a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s(10th ed).The McGraw-Hill Companies,2006.

[6]Graham Parlett, John Fletcher&Chris Cooper. The impact of tourism on the OldTown of Edinburgh Tourism Management,1995,16(5):355-360.

[7]Hana Ayala. Ecoresort:a“green”masterplan for the international resort indu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6,14(3-4):351-374.

[8]J. Buultjensa, I.Ratnayakeb, A.Gnanapalab&M.Aslam.Tourism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in Ruhuna National Park(Yala),Sri Lanka Tourism Management,2005,26:733-742.

[9]Jackie Clarke. A framework of approaches to sustainable tourism.Journal ofSustainable Tourism,1997,5(3):224-233.

[10]Joseph E. Mbaiwa.The socio-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tourismdevelopment on the Okavango Delta, north-western Botswana.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3,4:447-467.

[11]Julianna Priskin. Assess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for nature-based tourism:thecase of the Central Coast Region of Western Australia.Tourism Management,2001,(22):637-648.

[12]Margaret Brown.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the hotel sector:“green”strategy orstratage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996,8(3):18-23.

[13]Michael Romeril. Tourism and the environment-accord or discord?TourismManagement,1989,10(3):204-208.

[14]R. Graham, P.Nilsen&R.J.Payne.Visitor management in Canadian nationalparks.Tourism Management,1988,9(1):44-61.

[15]Sandra Wall Reinius&Peter Fredman. Protected areas as attractions.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2007,34(4):839-854.

[16]Sanjay K. Nepal Tourism in protected areas:the Nepalese Himalaya 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2000,27(3):661-681.

[17]Twan Huybers&Jeff Bennett. Inter-firm cooperation at nature-based tourismdestinations The Journal Socio-Economics,2003,32:571-587.

[18]Twan Huybers&Jeff Bennet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nature-based tourism destination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3,24:213-233.

[19]Vincent May.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the 1992 Winter Olympic Games.Tourism Management,1995,16(4):269-275.[20]Xavier Font.Environmental certification in tourism and hospitality:progress, process and prospects.Tourism Management,2002,23(3):197-205.

[21]石正方,刘继生,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旅游学刊,2000,6:19-24.

[22]王兴中,中国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与旅游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地理科学,1997,17(3):218-224.

[24]李琛,成升魁,陈远生.25年来中国旅游容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地理研究,2009,28(1):236-247.

[25]谢志华,党宁,张歆梅,中国资源型景区与城市空间关系研究,旅游学刊,2007,22(7):29-33.

[26]柯来章,阎伍玖,黄山景区饭店连锁经营的探讨,黄山学院学报,2006,8(2):49-51.

[27]朱国兴,齐新征,山岳型景区旅游饭店与城市饭店的差异分析——以黄山风景区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3):81-85.

[28]穆彪,杨立美,周明蓉,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241-247.

[29]倪强,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旅游研究综述,旅游学刊,1999,14(3):40-451.

[30]宋丁,突破中国旅游市场的门票经济瓶颈,旅游学刊,2008,23(5):11-12.

[31]赵赞,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06-3808.

[32]杨锐.LAC理论:解决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矛盾的新思路,中国园林,2003,19(3):19-21.

[33]向荣,关于景区门票定价机制的几点思考与建议,价格理论与实践,2005,25(10):36-37.

[3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5]许春晓,旅游资源非优区“依附式开发”论,旅游学刊,2005,20(1):76-79.

[36]http://news. 0731fdc.com/fc/200310/27/h_0855453.html.第二章 我国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现状调查

为了了解我国景区的环境现状,尤其是景区饭店的环境现状和环境影响,课题组对国内的部分景区进行了抽样调查。本章是对调查情况的描述、统计、分析和比较。通过景区的现场调查,可以发现,景区饭店的环境问题基本没有得到关注,景区饭店是景区主要的污染源,是景区可持续发展中的巨大隐患。第一节 我国景区饭店发展模式及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景区的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现状,课题组对国内部分风景区进行了现场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景区类型有:山脉型、湿地型、海滨型等。一、黄山景区内饭店发展模式及环境影响

2007年7月,课题组对黄山风景区的环境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向黄山风景区内的饭店发放了调查表。(一)黄山景区环境资源特征

黄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山上年平均气温仅7.8℃,年均降雨量2348.2mm,2005年森林覆盖率为84.7%,植被覆盖率为93.0%。

黄山是全球闻名的旅游风景区,它景观独特,方圆154平方公里处处是风景,具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山水风光,景区内还具有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早在1985年,黄山作为唯一的山岳凤冠,被评为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蜚声中外,令世人神往。

黄山周围,景观云集、风格各异,犹如众星拱月,有风光秀丽的太平湖、“山水画廊”新安江、莲花峰、光明顶、十六泉、二十四溪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是黄山的“四绝”。新开发的齐云山风景区、太平湖风景区、桃花源景区造就了黄山集观光、休闲、修学、美食、文化、寻古、探险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格局。

黄山的气候和自然生态系统造就了黄山四季景色各异、晨昏晴雨、瞬息万变,黄山的日出、晚霞、华彩、佛光和雾凇等时令景观各得其趣,真可谓人间仙境。这些景色需要环境培育,良好的自然环境保存了完好的自然风光。(二)景区环境现状

黄山风景区的游客量逐年在递增,1979年仅为10.43万人,2006年增至181.20万人,2008年增至224万人,目前平均每天的游客量超出1万人。游客量的不断增加,给黄山旅游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1.黄山风景区声环境污染情况

黄山属于山岳型旅游风景区,衡量其声污染的标准采用的是《山岳型风景区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6-94)中关于环境噪声质量的推荐标准:在风景区各景点采用0类标准,在食宿地段采用Ⅰ类标准,在各道路口或附近采用Ⅱ类或Ⅲ类标准。根据实地调查和考察,黄山风景区的噪声源主要是旅游噪声(多数为游客)、接待设施设备运行中的噪声、交通噪声以及部分施工噪声。根据近年来声检测结果来看,黄山风景区的声污染属于轻度污染,即风景点、食宿点以及景区大门口等交通路口等检测数据都超过了相应的推荐标准。景点噪声最大的依次为云谷寺、玉屏楼、光明顶、西海和温泉等景点。交通噪声最严重的是景区大门口位置,数据显示已超出70分贝,其次是温泉、紫光阁等路段。

近年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采取了许多措施,以降低景区环境的声污染。如导游不允许采用扩音设备、车辆喇叭声的限制、餐饮和娱乐场所的隔音等措施,并采取了对游客的引导和教育,使旅游噪声降到最低。上述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虽然游客量增加,但是监测数据表明景区的噪声排放量没有明显增加。

2.黄山风景区大气环境情况

景区的大气环境总体情况比较好,一方面黄山的自然生态系统自我净化能力比较强,另一方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最近几年治理环境的力度比较大。如在山上和山下同时建立了高标准的大气自动监测站,及时监控环境的大气情况,对于山上的饭店设施,积极开展餐饮业的油烟净化工程。在游步道设计上,尽量扩大游步道分散范围,减少游客量过于集中对环境大气的影响。但是,随着旅游设施的迅速增加,黄山风景区的大气环境还是存在问题,尤其是北海和西海等景点游客量较为集中,餐饮企业也比较集中。在游步道上,餐饮的油烟气味比较重,餐饮店油烟净化措施没有充分实施,影响了景区大气环境质量。

3.景区环境的主要问题

黄山风景区的环境质量虽然不严重,但近年来的变化趋势不容乐观,游客量的增加对自然景区造成的环境压力主要有四个方面。(1)游客量的控制问题

虽然黄山景区全年的日平均游客量没有到设计的环境容量值,但游客高峰时段的游客量已远远超过设计容量值。目前黄山景区周末游客每天在1.5万~2.5万人,平时每天在1万人左右,最高峰超过3万人,根据原设计容量景区容纳游客每天2.5万人计算,目前已接近饱和状态。景区饭店目前星级饭店客房数在1000间左右,但还有部分经济型客房、农家乐和露天帐篷(供出租用),因此留宿在山上景区内的游客每天有几千人,这还不包括饭店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员,据黄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介绍,景区内8家饭店的服务人员有1000多人,这些服务人员全部住在景区内(配有公寓楼),一般都是1~2个月回家一次,如此多的人员住在山上景区内,给景区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超过设计容量值的游客量控制,都是需要探索的问题。(2)景区水资源的问题

黄山景区游客量的增加,给景区环境的水资源造成压力。一方面黄山景区水资源存在不足,如果景区饭店不加以控制,农家乐经营也不加以控制,则景区水资源压力将逐渐增加;另一方面,景区水资源使用越多,相应的生活污水排污量也越多,这将给景区污水处理带来压力,而且目前农家乐数量迅速增加,使污水问题愈加严重。(3)景区饭店留宿游客的控制问题

黄山景区的夜间留宿游客数量目前基本没有控制,在客房满员的情况下,还存在各种简易帐篷招揽游客的留宿,这给景区的环境质量带来很大的压力。山上游客留宿过多,给水资源消耗、生活垃圾、大气环境都会带来压力。近年来由于鼓励新农村建设,农家乐发展也给景区环境产生影响,许多农家乐设施的排污问题、油烟过滤问题、垃圾分类处理问题都没有达到景区环境监测的要求。因此,黄山景区内的游客留宿量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4)怎样评估景区饭店的环境绩效

在景区饭店的经营中,基本上饭店管理者都对自己经营中的排污问题很有自信,认为污水排放、垃圾处理都很规范,黄山旅游景区的饭店也不例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景区还没有一个量化的环境绩效考评标准(或规范),无法定量说明环境影响哪些是由饭店经营引起的,在环境管理上缺乏有效的量化指标。景区饭店每天都在产生废气、污染物和生活垃圾,怎样评估这些污染物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如何计算景区饭店的环境绩效,目前还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景区的环境管理是一种粗放型管理,景区的自然生态信息数据库还没有建立,黄山风景区也是一样,环境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系统。(三)黄山风景区内饭店发展模式

1.黄山风景区内饭店现状

目前黄山风景区内有8家星级饭店,具体景区内饭店情况见表2-1和表2-2。

表2-1的8家饭店中,有5家饭店的位置比较集中,在北海和西海景区,景区大门以内还有若干家农家乐。这8家饭店均在2000年以前开业,均为3星级以上等级,总占地面积54027平方米,建筑面积61605.5平方米,总客房接待数1027间,能容纳3753人入住。2006年,8家饭店总的营业收入44525万元。2006年,全年总用能22703.77吨标煤,52.25吨水,如表2-2所示。

2.黄山景区内饭店的发展过程

黄山景区饭店的发展模式在我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黄山景区内饭店的发展过程具有明显的历史特征,景区中的饭店有较长的历史。在景区内的饭店中,最早开业的是1958年建成的黄山北海宾馆,饭店建设的目的是出于接待的需要,成为接待领导人等特殊客人的接待场所。20世纪80年代又陆续建设了黄山云谷山庄、西海宾馆、桃源宾馆,以迎合旅游开发初期的要求。在发展的初期,饭店为国有企业,之后,随着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饭店数量逐渐增加,饭店性质从事业单位逐渐向自负盈亏的企业转变,逐渐成为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饭店。90年代,黄山景区内又建设了四家饭店,之后,黄山景区内饭店的建设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也出于保护环境的需要基本停止建设。但是,黄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景区内的饭店不能满足市场要求,黄山景区外的饭店迅速增加,目前有200多家。黄山景区外的饭店众多,大部分饭店直接或间接使用了黄山的资源,对黄山的环境压力比较大。

黄山景区内的饭店在选址、环境保护等方面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将环境保护的要素列入决策范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困难较大,成为历史遗留问题。新建饭店与原有的饭店在资源共享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不均衡。二、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饭店群发展模式及环境影响

对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调查主要是通过访谈进行,并结合实地观察,了解该景区饭店群的发展模式及其环境影响。(一)景区资源环境特征

近年来,国内湿地旅游开发方兴未艾。据统计,长三角已部分建成、在建和规划中的大小湿地公园16个,总面积接近200平方公里。国家林业局2005年评出两家“国家湿地公园”,全在长三角,其中一家就是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杭州城区西部,东起紫金港路,西至绕城高速,南临天目山路和五常大道,北到文新路延伸段,占地面积10.08平方公里,先后分三期开发。西溪湿地属于浙北杭嘉湖平原的一部分,是平原上的一块积水洼地,以连片蜂窝状结构的鱼塘水池为主,河港、湖漾与村落、农田相间,是国内罕见的次生湿地,它既具有视野开阔的平原特点,又具有变化无穷的水曲景色,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1]公园。

湿地公园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它是以湿地为对象的园林形式,是利用现代园林建设和生态学原理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重建和恢复,艺术性地再现自然湿地景观,为社会民众提供亲近、感受、体验自然的场所。

西溪湿地从2005年5月开园至2006年3月,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1800多万元,已经成为西湖的姐妹篇,是杭州旅游西进的重要项目。

湿地资源具有三项重要功能:水文功能、生物地球化学功能和生态功能,为人类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人类对湿地利用经历了以资源利用为目标到以维护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转变过程。因此,目前以开发旅游、度假为主要利用方式的湿地管理和开发普遍开展。(二)景区环境现状

湿地景观通常由水和植被构成,因此,水和植被是湿地中的主要环境要素。本项目在调查中,对西溪湿地的水环境和植被情况进行了观察。

1.西溪水环境

在现场观察中发现,西溪的水质状况一般,水体透明度不高,呈深绿色,属于有机物污染。调查发现,西溪的水质污染主要受到城市排污的影响,有一路城市排污直接排入西溪,严重影响了西溪的水质,而西溪湿地的功能却明显的得到发挥,污水流经湿地后,水质得到改善,因此,在西溪湿地,无法判断旅游活动,特别是旅游设施对水环境的影响。

2.西溪植被生态环境

整体上,西溪湿地公园建成后,动植物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具有标志性的是鸟类种类逐年增加。但是,景区内游步道周边的植被被踩塌情况严重。课题组对西溪内的游步道、游客行为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和分析。观察发现:

在一般的游步道上,游客一般1人或者2人并排行走,有时会出现2个大人、1个小孩或者3个大人并排走的情况,不过这种情况不是很常见。由于这些游步道的宽度大约在1~1.5m之间,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对植被的踩踏行为,但当3人并排行走的时候,就会踩踏到游步道两边25公分范围内的植被。在游客集中的景点,游客一般3人并行,有时会出现由于拥挤,对游步道周围的植被产生踩踏行为。在木板路附近,由于周围泥土松软,踩踏情况较少出现。在整个景区内,目前的游步道周围的植物受踩踏范围基本控制在两边各25公分的范围内。西溪湿地景区内的几个较大景点的人流量要高于景区内的平均水平,游客一般会在这些景点做一段时间的停留。

3.西溪湿地的环境问题(1)游客管理是西溪的主要环境问题

西溪湿地面积较大,按照面积法控制游客数量是不合适的,需要进行动态管理。另外,为了满足游客体验野趣的要求,公园是“开放式”的,因此,游客行为对景区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2)接待设施的管理以餐饮设施为主

西溪湿地在环境管理中的一项优势是景区靠近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可以帮助景区解决排污等问题,因此,景区接待设施的排污对景区的影响较小。接待设施管理以接待设施对土壤、植被的影响为主。一定规模的中餐,会产生油烟的排放和食品制作过程中对周边土壤的影响,西溪湿地内有比较集中的餐饮设施4处,这些餐饮设施均有上述问题。(三)西溪景区内饭店发展模式

1.西溪景区内饭店情况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一个旅游景区,为了满足旅游度假客人的需要以及湿地研究科研工作人员的需要,同时为了构建西溪文化创业园,建造了相应接待容量的度假型旅游饭店群。这一饭店群建设在西溪湿地边缘,依托城市的基础设施,因此,这一建筑群对西溪产生的直接环境影响较小。

西溪饭店群包括目前正在经营的西溪度假酒店(49间客房)和布鲁克经济时尚酒店(118间客房)。将要开业的有西溪悦榕庄度假型酒店、喜来登西溪度假酒店,悦居度假酒店、悦庄度假酒店、曦轩度假酒店等。正在建设中的度假型酒店客房总数在600间以上,大多数是高等级的度假酒店。除了这些对外经营的饭店以外,西溪湿地公园内还有一部分不对外经营的住宿设施,如民生银行国际金融中心招待所等。湿地内的住宿设施规模很小,一般单体建筑内只有几间客房,多是私人会所性质的,对湿地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整体上,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目前的一期、二期有近1000间饭店客房。

饭店在西溪湿地不仅提供一个住宿的功能,而且是西溪的一个重要的吸引物,提升了西溪休闲度假的品质。

2.西溪的饭店规划模式

西溪湿地内的饭店规模小,以会所的形式为主,大型的饭店设施在景区外围,饭店的排污与城市基础设施连接。因此,整体上,饭店对景区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西溪周边饭店的规模、档次与景区匹配。西溪的这种饭店规划模式能有效地保护湿地的环境。

[1]

http://w w w.xixiwetland.com.cn/三、海南三亚部分景区饭店的调查

三亚位于我国的最南端,属于热带海滨型城市,四季鲜花盛开,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全市面积1919.6平方公里,海岸线209.1公里,细柔的沙滩、纯净的氧气、清静的海风,构成了三亚美丽的海滨风景,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三亚主要的旅游景区基本集中在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等海岸线上,聚集了众多的度假型宾馆和饭店。对三亚部分景区的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结合的方式。(一)蜈支洲岛景区

1.景区特色

蜈支洲岛景区是一个封闭的岛屿景区,位于三亚的东部,距三亚市区30公里。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岛上有2000多种植物,种类繁多,并生长着许多珍贵树种,如有被称为植物界中大熊猫的龙血树,并有许多难得一见的植物现象,如“共生”、“寄生”、“绞杀”等。整个景区可游览面积1.48平方公里,环岛约6公里。

蜈支洲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气爽,四季怡人,是度假、休闲、避寒、冬泳、娱乐的理想去处。该岛物产丰富,环岛海域水清见底,能见度极高,可达27米。南部水域海底珊瑚礁保护得很好,是海上娱乐特别是潜水观光的首选之地。

2.经营概况

蜈支洲岛上以休闲和海上、海底娱乐为主,有极具特色的各类度假别墅、木屋及酒吧、网球场、海鲜餐厅等配套设施,开展了30余项海上和沙滩娱乐项目,带给游客原始、静谧、浪漫和动感时尚的休闲体验。

景区总门票128元,不含环岛的电瓶车游览(80元)。岛上有潜水、摩托艇、度假酒店等旅游产品。岛上有海景套房、观海木楼、临海木屋等各类休闲别墅可供选择,还有由原来的营房改建成的欧式屋和日本和式屋、极具民族风情的茅草竹楼等,价格都在八百元以上起价。目前岛上正在经营的共有79间套房或小木屋客房,分布在山坡上,但在轮船码头附近正在建造一个巨大的度假饭店,可能会对岛上的用水和污水排放带来问题,因为大规模的游客停留在岛上,会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目前景区设计游客容量每天3000人。(二)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

1.公园特色

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位于三亚市东南25公里处,位置离三亚东南约25公里,在国家级亚龙湾度假区的两侧附近,总面积1506公顷,分东园和西园,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公园。整个景区环抱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景区内生物、天象、水文、人文资源丰富多彩,景观建设极尽生态自然,可开展登山探险、野外拓展、休闲观光、养生度假、科普教育、民俗文化体验等多种旅游活动。公园有两条游览线路。登山探险游览线沿途可欣赏飞来石、百果园、兰花谷、雨林奇观、仙人脚、空山亭等数十处景观。观光车游览线沿途可欣赏逐鹿岭、烟波亭、过江龙索桥、千里亭、国家海岸、升官石、龙门石等。在主峰热带天堂园区及亚龙湾大佛石,俯瞰天下第一湾,真正品味到海阔天空的意境。

2.公园内住宿设施概况

公园内人间天堂·鸟巢度假村,拥有独栋别墅式客房142间(套),建筑风格独具热带风情,五星级设施设备完善高端,极尽野趣奢华。各种类型的小木屋客房和别墅客房基本都建造在山顶上,入住“鸟巢”,栖居于丛林之上,看海天一色,听虫唱鸟鸣,远离尘嚣,让您尽享这海天仙境、热带天堂!公园的基本设施除了观光游览以外,建设和开发的重点为休闲度假,目前正在打造成国际级的旅游度假村。作为一个海滨型公园,公园内生长有茂盛的各类植物,是典型的热带雨林公园,现在山上开发了许多汽车道,并在山顶上建设大量度假客房,不仅给景观带来了影响,也给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三)南山文化旅游区调查

1.景区概况

南山文化旅游区坐落在三亚滨海城市的西南20公里处,面朝大海,是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天然形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设的全国罕见的超大型生态和文化景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批准兴建的最大的佛教文化主题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A景区。

景区坐落的南山是中国最南端的山。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24.5℃,其空气质量和海水质量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为97%。南山的自然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得到充分保护,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南山文化旅游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0平方公里,有佛教文化苑、天竺圣迹、福寿天地、神话雕塑、大门景观区以及酒店、度假村等项目。10年来,景区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

2.景区的住宿接待设施

景区的住宿主要是南山休闲会馆饭店,该饭店背山面海,有5种不同风格、7种房态的客房234间,其中明清苏州园林式风格的四星花园客房52间,180度海景俯视108米观音的五星海景客房144间,“中国十大度假别墅”的竹林拼装别墅6幢(25间客房),天人合一的生态鸟巢夏威夷树屋3幢(9床位),教海观澜国宾馆1幢(10间客房)。会馆还提供各色餐饮。(四)三亚风景区内饭店概况

三亚是我国重要的海滨度假城市,也是资源最好的海滨度假地,因此,近年来旅游发展迅猛。三亚旅游发展重要的表现是各类度假饭店的建设,不管是旅游景区内,还是城市的海岸线上都建造了大量的饭店,并且饭店的建设还在不断开展。据目前的统计,三亚已开业的星级饭店有182家,其中五星级为10家,其他四星三星级较多。目前,分布在大东海23家、亚龙湾20家、三亚湾27家、市区15家。在建的星级饭店和非星级饭店则更多。但是,与此同时,三亚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并没有同步建设,到目前为止,三亚有一些饭店是向海洋直接排污,海水的污染问题已经显现。另外,在海滨以及海滨的山丘地带,大量的旅游房产以及饭店项目在建设和规划中,这些都将对未来三亚的海滨环境质量带来威胁。

目前三亚景区过夜游客每天在1.25万~1.5万人左右,因此留宿在景区内的游客每天有上万人。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抽样调查了12家三亚海滨度假星级饭店,抽样调查的12家景区饭店中仅服务人员就有1000多人,如果再考虑饭店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等,那么这一人数规模将继续扩大,这对景区而言无疑是巨大的环境压力,而且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更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因此对于合理地处理景区饭店规模和接待容量对于一个景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亚风景区内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大多数的污染源均来自于景区饭店。目前三亚风景区内大多数饭店的生活垃圾和废弃物处理已实现了分类处理,相关单位按要求配置颜色、标识统一的分类容器,配置有害垃圾、玻璃专项分类收运车辆,各类垃圾收运车辆严格对应不同分类垃圾桶清运垃圾,并根据需要设置分类垃圾的中转设施,实现生活垃圾全程分类。

景区内部分抽样饭店情况见表2-3。

表2-3的12家饭店中,有11家饭店的位置比较集中,在亚龙湾和大东海景区。这12家饭店均在2006年以前开业,均为4星级以上等级,总占地面积661491.6平方米,建筑面积561606.7平方米,总客房接待数4789间。2006年,12家饭店总的营业收入111355万元。2006年,全年总用能17114.23吨标煤,389.4吨水,如表2-4所示。

三亚风景区饭店发展属于在短期内集中发展的模式。三亚在被评为国家级度假区后,景区内就出现了较为集中的饭店建设热潮,之后,逐渐发展为别墅、景观房产等建设热潮。饭店、别墅等房产的选址紧密围绕海滨,在海滨形成了密集的建筑群。第二节 国内景区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估

本章的第一节介绍了三个不同类型的景区环境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为了能更全面地了解景区的环境影响和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课题组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了数据采集,以反映景区环境的普遍状况。本节是对国内景区环境现状调查的统计分析。调查表明,国内景区环境管理相对薄弱,环境现状不容乐观。一、调查方法和内容(一)基于污染源的环境影响调查

众多的文献研究都反映了景区环境质量受旅游活动影响这一现象,鉴于此,我们对国内的部分景区进行了环境质量的实地调查。调查主要采取实地观察记录和调查问卷填写的方法,部分基础信息的获得则采用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得。上述研究方法主要以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为主。在本项目的研究中,能获得连续的对同一样本点进行环境指标的监测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受各种因素的限制,这一研究方法无法实施。因此,本研究采用的实地观察记录方法是针对景区中环境质量的描述,对影响景区环境的行为进行抽样统计,然后估算景区环境的污染现状。

通常,抽样统计的一个主要缺陷是由样本引起的,不同的样本会导致不同的结论,进而影响相应观点的形成。但是,我们发现,在景区环境污染的调查中,这一缺陷能够得到一定控制。文献研究和初期的现场观察发现,景区环境污染是不断变化的:在旅游高峰时段,景区的环境污染是最严重的。景区环境污染的缓解通常是在旅游活动低谷时段,依靠景区自然生态系统自我净化的能力。因此在旅游高峰出现后的时段内,往往能看到最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在低谷日,环境恢复后,这一现象并不显著。因此,调查工作选择旅游高峰日,旅游者密集的景区进行。

对旅游高峰日进行的景区环境质量调查,并以此作为评估的基础,可能会夸大景区的环境问题。这一点需要在评估时给予充分的考虑。对高峰日调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高峰日的污染通常会冲破景区环境所能容纳的极限值,使景区环境遭到不可恢复的破坏。(二)调查内容

由于基础信息缺乏,实地观察在本次研究中非常重要,实地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景区水体污染的描述、土壤、植被影响的描述、垃圾排放量等。

调查问卷主要有三种类型:针对景区管理机构、针对景区内运营的旅游企业(饭店)、针对景区的游客。针对景区管理机构和景区内运营的旅游企业的调查问卷大部分是邮寄填写,少部分则在现场填写。针对游客的调查问卷则全部在现场完成。

针对景区管理机构的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景区的基本情况;(2)景区饭店的总体情况;(3)各个饭店的具体信息。景区的基本情况和景区饭店的总体情况是放在一张调查表中,由景区管委会完成的。重点在于收集景区在生态环境管理方面的信息,包括保护区域的确定、环境容量的确定、景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未来的发展计划等内容。各个饭店的具体信息则设计另一份调查表,重点调查景区饭店的规模、等级、能源消耗、水消耗水平、污水排放情况等信息。(三)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课题调研选择了不同类型的景区进行调查,这些样本景区景观类型不同,发展历史不一,景区环境因素及其受干扰的程度也不相同。

1.浙江省的样本

本次调研的样本以浙江省的样本为主,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景区的调查。浙江省是我国旅游业比较发达的省份,根据2007年1~11月的统计,实现旅游收入17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8%,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是全省数量众多的旅游景区。根据浙江省旅游局提供的数据,全省到2007年,有5A景区3个,4A景区60个,3A景区38个。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要求,3A及其以上等级的景区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形成了一定的游客量,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将在这一范围内选取。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希望获得旅游接待设施的运营对景区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被调查的景区应该有一定规模的自然环境。通过网络信息查询的方法,对上述景区进行了二次筛选,筛除纯粹的人造景区或以文化为主的景区,选择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景区进行调查表的发放。调查表在省旅游局的协助下,以邮寄的形式发往各景区的管委会,共发放65份。

调查表基本以传真的形式得到了回收,共收到省内景区调查表44份,占发放量67%。回收的调查表中有27份表单的数据比较全面,占回收表单数的61%,其余回收的表单有部分数据不全。对此,我们以电话询问的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以获得部分新的信息。

2.其他省份的样本

其他省份的样本共16个景区,涉及四川、福建、湖北、海南、安徽、江苏等省,以自然保护区为主,共8个,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余均为4A级以上景区。样本总体质量非常高,全部等级在4A级以上,并且有一半为5A级景区。

其他省份的样本以现场访谈和电话访谈的形式进行,由调查者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填写问卷。

3.样本特征

调查样本共计60个,以山岳型景区和滨水型景区为主。课题组通过历史文献的查阅和整理发现,目前景区环境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两种类型,并且这60个调查样本等级均较高,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环境质量研究的典型景区,同时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迅速,这些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受到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公众的极大重视。因此,在样本的取样上具有普适性和代表性。

该60个调查样本等级质量较高,均为4A级及以上等级景区,包括4A级景区45个,5A级15个,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达到57个,占总数的95%,其余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具体如图2-1所示。图2-1 景区调查样本特征分析图二、景区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

景区水资源利用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水环境调查通过问卷结合实地调查观察后分析。(一)景区水资源利用

在景区水资源利用方面,课题组主要调查了景区用水的来源和用水量。景区用水主要有两种来源:天然水源以及城市水网供应。天然水源是指景区通过开挖地下水、蓄山水、直接使用景区内地表水等方式获得水源。在远离城市的景区,这种取水方式是广泛存在的。城市水网供水是指景区的用水来自景区周边邻近城镇水厂的供水。

在对提供用水来源的51个景区的统计中表明,有49%的景区混合使用城市水网供水网与天然水源,37%的景区使用天然水源供水,14%的景区使用城市水。图2-2是51个景区用水来源类型示意图。从景区提供的信息看,使用天然水源的景区占到了37%。图2-2 景区用水类型比例示意图

在这51个景区中,有14个景区提供了用水量信息,景区不提供用水量信息主要是因为景区管理方没有相关的统计或者不愿提供。没有用水量统计的景区主要是使用天然水源的景区。因为用水取自景区内的天然水,所有用水没有“支付水费”,也就不需要统计用水量。在提供用水信息的14个景区中,用水量数据差距很大。这也是景区管理方的理解差异造成的。有的景区提供的仅是景区管委会的用水,而有的景区提供的是景区内所有设施的用水。这使得景区用水量的数据失去了统计分析的价值。(二)景区水环境

景区水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景区内的湖泊、溪流等的源头不在景区内的,景区内的水环境将会受到水源地污染源的影响。水源地在景区内的,则景区的水环境主要受旅游活动和旅游设施排污的影响。

本次调查没有对水体采样进行水污染物检测,而是在宏观上对景区的排污方式进行了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在全部被调查的景区中,52%的景区排污是进入城市污水管网,30%的景区排污是通过自行处理的方式进行,还有18%的景区是采用直排的方式。

从理论上分析,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排污方式对景区水体的污染比较小,直排方式显然对景区的水体和土壤有较大的环境影响。自行处理方式在调查中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自行处理污水是一种较理想的方式,它避免了污水的长距离输送,处理后的水仍然能回到生态系统中。但是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建立在处理后的污水符合排放标准的基础上,否则,这种方式的环境影响仍然存在。在填写相关信息时,不同景区管委会对自行处理污水的标准的认定是不同的。有的景区管理方将“化粪池”视为“自行污水处理”,而有的景区管理方则认为“生态污水处理系统”等才是“自行污水处理”,因此,这一比例与实际情况有偏差。

在现场调查中发现,几乎没有景区采用“生态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的原因是景区污水排放量比较大,造成生态意义上的污水处理系统的投入比较大。因此,在不能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情况下,景区很少选择生态意义上的自处理方式。(三)景区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存在的隐患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景区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污染方面存在的隐患。

1.天然水的利用对水循环系统产生的影响

景区范围内的天然水循环与景区内的生态系统紧密联系。景区旅游开发对景区水资源的使用将改变景区水循环系统。例如,建水库蓄水为景区内接待设施提供稳定的水源,对地表水的流向、流量等进行调整以开展亲水活动等。景区内水循环的变化会改变景区内地表的蒸发量和降水等,进而影响到内部植物、动物的生存。对景区内地下水的开采,除了上述影响外,还可能引起泉、瀑布等景观的改变。在山岳型景区中,上述环境影响更容易产生。

2.垃圾对景区水环境的影响

垃圾在景区内的管理方式只是通过垃圾箱收集、人工清理、运送至景区外围的方式进行。现场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景区在垃圾管理上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景区自有垃圾填埋场的还不多,并且景区很少对垃圾的排放量进行统计分析。

景区内的垃圾一般与景区的环境卫生问题相联系,很少有人关注它引起的环境污染。垃圾与景区的水污染、土壤污染紧密联系。垃圾被直接扔在水中或地面上,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引起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因此,水体中和地面上的垃圾及时清理很重要。垃圾桶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管理,桶内的垃圾也会影响到环境。景区在垃圾管理中除了投入大量人力外,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因此,很多景区存在垃圾对环境的潜在影响。三、景区能源利用和大气环境

景区能源利用和大气环境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并结合文献综述进行了客观分析。(一)景区能源利用

在景区能源利用方面,课题组主要调查了景区用能的类型和使用量。

1.能源类型

景区使用的能源类型主要有四种:电力、油、原煤以及太阳能。现场调查发现,景区的能源主要用于服务接待设施,一小部分能源用于管理设施。统计表明,被调查的景区100%使用电力作为能源,个别大型景区,还使用油作为补充能源,原煤和太阳能使用率并不多,均为3.57%,如图2-3所示。电力和油是目前景区中的主导能源类型,煤因为污染严重被逐渐淘汰,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能源,正在被逐步使用。图2-3 抽样景区中各能源类型使用统计分析

2.能源使用量

一般情况下,能源使用量与使用人数及人均的能源消费有关,本次调查对景区的总使用量进行了调查,共有17个景区提供了用电量的指标,不能提供相关数据的景区,主要是因为景区范围大,没有进行综合统计,也有的景区是没有进行统计,无法提供相关的数据。据统计,该17个景区年用电量7224.71万kWh,平均每个景区年电力使用量为424.98万kWh。(二)景区大气环境

1.传统能源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景区大气环境受景区内能源使用类型的影响,不同的能源类型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类型和数量不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由于该17个景区所提供的数据仅为用电量指标,故课题组着重对景区中的电能使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进行调研和统计。抽样景区年电力使用量为7224.71万kWh,以折标煤系数0.1229kgce/kWh(当量)计算,折算后的标准煤量为8879168.59kgce,以每燃烧一吨标准煤,就产生CO 26.20公斤,SO 8.5公斤,NOX 7.4公斤。统计得出,电力能源22总共排放373805.9吨大气污染物,其中CO排放232629.8吨,SO排22放75471.5吨,NOX排放65704.6吨。当然,景区消耗的电力不一定是在景区内生产的,这样,电力生产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并不在景区内排放。从使用方的角度分析,使用电力是比较清洁的,不排放污染物,但是,景区内使用柴油等能源,其污染物的排放是肯定的。柴油燃烧主要产生NOX、CO等。2

2.新能源利用

新能源的使用能减少景区的大气污染,但是新能源的局限性也是显著的。很多新能源的局限性是供给的不稳定,因此,无法满足大规模用能的要求。在目前景区大规模开发旅游的情况下,新能源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因此,要改变能源结构,必须改变景区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模式。第三节 我国景区饭店的规模及环境影响现状评估

景区饭店在规划建设中或在经营中,都会对景区环境产生影响。本节根据景区调查的情况和数据分析,分析了我国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现状。一、景区饭店的规模及发展趋势

景区饭店的规模及发展趋势是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管理机构并结合网络调查获取相关分析数据的。(一)景区饭店规模调查方法

为了更广泛地收集信息,了解目前国内景区饭店的设置及发展现状,针对景区饭店发展规模这一问题,课题组除了通过发放的问卷获得信息外,还运用了网络检索的方法汇总了景区饭店的信息。网络检索中,选择了浙江省内3A级及其以上景区31家,省外5A风景区共32家,其中包括2个自然保护区和1个世界自然遗产,山岳型景区比例占到40.6%,景区样本来自海南、湖南、山东、四川等24个省份。

网络搜索法是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大面积而有针对性的搜索数据的方法。携程网的在线饭店预订系统比较全面,而中国商务订房网具有针对性,因此在数据搜索过程中,主要以目前旅游电子商务做得比较好的携程网为依托,结合中国商务订房网,借助其饭店预订系统,搜索各个饭店,主要调查各个景区附近饭店的数量、房间数以及星级饭店数量。地处城市繁华地段的景区饭店易在携程网搜索到,而位于偏远县城乡村的景区,就以中国商务订房网作为辅助工具来查询景区附近的饭店。(二)调查结论

1.景区饭店设置普遍,规模不断扩大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景区附近设置饭店非常普遍,并且规模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浙江省内的31家景区,其附近都有设置饭店,平均每家景区附近饭店数量为7.7家,平均房间数为1133间。浙江省外景区也有相似结论,表2-5是省内外景区饭店平均数量分布表,从中可以看出,景区饭店中星级饭店越来越多,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在地理位置优越的高等级景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杭州西湖景区附近星级饭店数占饭店总数量的70%。对浙江省外的景区进行调查发现,5A景区中最多的一个有145家饭店,平均每个景区达到31.8家饭店,星级饭店比例占25.56%。

通过问卷进行调查的景区中,有25%的景区表示还将继续增加饭店数量,而且大多数以高星级饭店为主。这说明景区附近饭店档次逐渐提高,规模在不断扩大。

2.景区饭店数量和景区的景观质量等级有关

景观质量等级是指景观的原生性、典型性,并不完全从审美的角度进行衡量。从调研的情况看,我国各景区在其附近建设饭店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但是,同时可以发现,景区饭店的数量和景区景观质量等级有一定的关联性。景观质量等级较高的景区饭店数量相对较少,景观质量等级较低的景区饭店数量相对较多。另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历史比较长的景区,饭店数量相对较多,发展历史较短的景区,饭店数量相对较少。泰山景区、庐山风景区、西湖景区等这些历史悠久景观等级高的景区附近饭店数量较多。而开放型的景区饭店数量也较多,封闭型的景区饭店数量相对较少,这一特点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景观质量等级较高的封闭型景区中饭店数量相对较少,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高等级景区出于保护景区自然环境的需要,对饭店等接待设施的建设进行了限制;二是许多高等级景区进行旅游开发的时间比较短,饭店建设还没有跟进。另外,部分具有较长发展历史的景区,景区等级高,饭店的数量也相应较多。

3.山岳类景区内饭店等级不高,以家庭旅馆为主

景区附近饭店包括景区内和景区外两部分。受景区环境容量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大多数饭店设置在景区周边。从总体上看,景区内外饭店的等级有较大的差异。景区周边的饭店中星级饭店占的比例逐渐增大,景区内部的饭店设置还是以农家乐式的家庭宾馆为主,尤其是新开发的自然景区。“农家乐”式的家庭旅馆是景区中常见的住宿形式,它的规模小,投资少,通常是景区内的原住民利用私有的房屋开设的住宿设施,也是景区和当地社区互生共赢的一种形式。在对景区样本调查中发现,山岳类景区的家庭旅馆较多,这是因为山岳型景区本身游览面积较大,需要游客在景区内留宿,这就给当地的原住民提供了开设农家旅馆的机会,同时,星级饭店对住宿、餐饮的要求都很高,山岳型景区的特殊条件无法很好地满足游客这样的要求。因此,山岳型景区内的饭店尤其是农家旅馆的设置相对比其他类型的景区多。例如,在调查的省外景区样本中,九华山景区饭店中农家乐占到82.19%,“农家乐”式家庭旅馆呈快速发展趋势。(三)景区饭店的规模和经营种类

从回收的调查表可以看出,27%的饭店为二星级饭店,37%的饭店为三星级饭店,36%为四星级饭店,所有的饭店均为庭院式建筑度假型饭店。被调查饭店的平均客房数为112间,平均占地面积9687平方米,平均建筑面积8421平方米。规模较大的饭店的建筑面积在30000平方米以上,属于建筑体量较大的饭店。在运营方式上,14%的饭店为连锁经营的饭店,其余均为单体饭店,饭店的投资方也是多样的。

研究表明,娱乐设施的运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环境的负荷。因此,本次调研专门对娱乐设施的设置进行了调查。由于是星级度假型饭店,只有2家饭店没有娱乐设施,占总调查量的7%,其余饭店都至少有1项娱乐设施。饭店设置的娱乐设施主要有:健身房、游泳池、桑拿、足浴、棋牌、KTV、夜总会、美容SPA、台球、茶室等,一些饭店还设有网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以及会议室、多功能厅等会议设施。

餐饮是饭店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尤其是景区内的饭店,因为景区内其他的配套设施相对较少。调查数据显示饭店的餐厅面积平均在769平方米,厨房面积平均在267平方米,餐厅和厨房的平均总面积在1000多平方米。

在上述设施中,棋牌可能是最受欢迎的娱乐设施,有80%的饭店都设置有棋牌。按此排序,70%的饭店有足浴,63%的饭店有美容SPA,60%的饭店有桑拿,47%的饭店有KTV。(四)景区饭店与非景区饭店的区别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景区饭店制定相应的标准或规范,景区饭店与非景区饭店在管理、要求等方面都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的运营中,景区饭店与非景区饭店的区别是明显的,这种区别主要由地理位置引起,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客源以及消费结构的不同

景区饭店入住的客人一般以游客为主,游客入住的周期性明显,高峰期和低谷期入住率的差距比较大。非景区饭店则可以通过面向多个细分市场以缓解入住率方面明显的波动。

2.饭店运营获取资源的便利性不同

景区饭店在获取运营所需资源的便利性方面比较差,员工、日常消耗品、食品、能源、水等都需要通过长距离输送解决,便利性较差。同时,对产生的废弃物的输出也比较困难。非景区饭店则可以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市场较为方便的服务满足饭店的运营需求。

3.受自然环境影响的不同

在景区的饭店受到景区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例如,在水边的饭店,相对湿度较大,因此,在工程维护的工作量和能源消耗的数量方面都比非景区饭店大,相应的运营成本也增加。(五)景区饭店发展趋势

通过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课题组认为,景区内部和周边的饭店有以下两方面的发展趋势。

1.住宿设施的数量在增加,并与房产开发相结合

从数量上看,住宿设施的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资源等级高的景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住宿设施的建设。住宿设施的建设有新建,也有是利用原有建筑进行的改造。由于住宿业退出成本较高,因此,住宿设施的增加是必然的趋势。

景区住宿设施的建设还引发了“旅游房产”的概念。“旅游房产是在房产开发过程中以旅游为卖点的房产建筑,多随旅游区的开发而出现”(胡千慧,2009)。旅游房产对环境的依托型非常强(巨鹏,2002),它利用环境优势提升房产的价值。旅游房产依托的环境可以是自然形成的环境资源,也可以是房产开发商先投资建设的环境。显然,利用自然形成的环境资源开发房产项目有较大的优势,因此,“旅游房产”项目在很多景区出现。“旅游房产”概念提出,主要从休闲度假旅游的概念出发打造了房产项目,从本质上,它是房地产项目。当然,为了“旅游房产”项目的顺利实施,很多“旅游房产”项目是兼有酒店项目的。“旅游房产”项目的开发对环境保护是不利的,它的用能、用地、排污等与大多数景区饭店一样,不能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实现,因此,采用直排的方式,使周边环境迅速恶化。“旅游房产”项目出售后,由多个业主分别拥有,统一管理难度很大,对未来景区环境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2.住宿设施的等级在提高,提升景区的品质

本次调查显示,景区住宿设施的等级在不断提高。豪华、精品高档饭店不断出现。豪华、精品高档饭店的出现是景区发展和饭店发展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档饭店提升了景区的接待能力和水平,对景区是有利的。而高档饭店依托环境资源,提升了饭店品牌形象。

住宿设施等级提高,收入增加对景区的环境保护是有利的,它提高了景区的生态环境效益。但是,大规模的饭店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实质性的影响仍然存在,需要在景区饭店建设的监管组织上进行探索。二、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评估

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评估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中的能源使用情况和排污情况间接进行分析。(一)调查方法和内容

1.调查方法

景区饭店的调查与景区的调查是同步进行的,课题组通过向景区管委会和饭店分别发放调查表获得相关的信息,然后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

调查的目的是要了解饭店经营对景区环境的影响。饭店运营产生的环境问题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在景区的饭店具有特殊性。在景区的饭店直接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因此,需要更深入的研究。调查要解决以下问题:(1)饭店在景区的环境影响是什么?与非景区饭店是否有不同?(2)环境影响因子是什么?以此为基础分析景区饭店对环境影响的路径。

2.调查内容

针对景区内运营的旅游企业调查重点在收集企业污染物排放的信息,包括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垃圾、土地利用、管理水平等内容。

本次调查涉及21个景区,55家饭店,均为2星级以上等级,这次在回收的调查表中,有多份调查表信息不完整,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饭店不愿提供有关的信息,认为这些信息为商业机密,二是一些饭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饭店,即没有住宿设施。因此,回收的调查表反映的都是星级饭店的状况。(二)景区饭店的能源消耗

景区饭店消耗的能源类型主要是电、油、原煤、天然气以及太阳能,在调查中有45%的饭店以电和油作为主要的能源,是饭店使用的主要能源类型。根据以往研究,电力主要用于夏季的制冷,这部分电耗占总电耗的一半以上。被调查饭店的年用电规模在107万kWh,折合标准煤为131503吨标准煤。油主要用在锅炉上,用于饭店冬季的采暖和日常的热水供应。饭店用油主要是汽油、柴油、燃料油等,因此都换算成标准煤进行统计,被调查饭店平均的用能水平为每年133088吨标准煤。通过对被调查饭店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总的用能量进行平均,得到被调查饭店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每年的能耗为0.146吨标准煤。(三)景区饭店的用水现状

景区中饭店的用水主要是两种来源:天然水源以及城市水网供水,所有的调查表都反映了这一信息。统计表明,有65%的景区饭店使用城市水网供水,33%的景区饭店使用天然水源供水,2%的景区饭店使用城市水网与天然水源混合的方式供水,如图2-4所示。图2-4 样本景区饭店用水来源分析

景区饭店的用水量为平均每间客房每天的用水量为0.97吨。

根据景区与饭店之间的测算,景区用水量与景区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198,用水量与床位数的相关系数为0.491,与从业人员的相关系数为0.206,可见,用水量与床位数的相关性最高,这就说明饭店用水对景区用水的影响是最大的,而景区的水资源变化对景区环境会产生较大的生态问题。(四)景区饭店主要设施的配置

景区饭店在设施的配置方面与非景区饭店是比较一致的。因为饭店规模较大,一般都采用自备锅炉形式供热,在空调的选择上,有55%的饭店采用中央控制系统,其余的饭店采用的是分散式空调系统。几乎所有被调查饭店的空调都使用压缩制冷的方式。(五)土地利用

景区饭店土地利用主要表现在景区饭店的占地面积上。在被调查的21个景区55家景区饭店中有48家提供了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的指标。数据显示,这48家饭店总占地面积1.18平方千米,总建筑面积0.89平方千米,经过平均测算,平均占地面积0.025平方千米,平均建筑面积0.019平方千米,根据容积率=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得出平均容积率0.76。

从图2-5中可以明显看出,超过平均占地面积0.025平方千米以及平均建筑面积0.019平方千米的饭店数量并不多,大多数饭店的土地利用较低。图2-5 48家抽样饭店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分布统计三、景区饭店与非景区饭店环境影响比较

景区饭店与非景区饭店比较主要从能源消耗和水资源消耗以及排污等方面开展。(一)能源消耗比较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景区饭店的能源消耗的平均水平高于非景区饭店近50%。景区饭店和非景区饭店的主要用能设备的配置和能源消耗较大的娱乐项目的设置没有明显区别,因此,可以推论,入住率的波动、自然环境因素、能源的长距离输送以及饭店员工在饭店内的能源消耗等四方面因素是引起能源消耗较大差距的原因。

能源消耗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能源使用后排放大气污染物和废渣。景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由饭店的锅炉和餐厅厨房燃料燃烧后废气排放引起的。另外,能源本身也是经济发展重要的资源。本次调查表明,已有16%的景区饭店开始引入太阳能系统。太阳能系统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是景区及景区饭店用能的发展方向。(二)水资源消耗及水污染物排放比较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景区饭店的水资源消耗水平与非景区饭店的基本一致。这说明景区饭店的用水方式和节水的管理水平与非景区饭店没有较大的差异。但是,由于部分景区的用水来自天然水源,这对景区区域内水的自然循环造成影响。通常,水集中流向饭店后,参与循环的水量就大幅度减少,对景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污水的排放在一些远离城市的景区是一个较大的环境问题。在缺乏管理和强制措施的情况下,一般饭店都选择直排,污染了景区的环境。因此,一些偏远景区的饭店,污水直排的情况较为严重。(三)饭店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比较

饭店建设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可能是饭店整个生命周期中环境影响最大的阶段。建设施工中地基开挖、建材的运输、房屋建造、道路建设等在现阶段的施工管理水平下,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另外,饭店的建设使地面硬化,这种影响更是永久性的。由于景区本身就有生态较好的环境,因此,景区中饭店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比非景区饭店环境影响要大得多。第四节 基于旅游产业特征的景区环境污染分析

景区环境污染的产生只是一个表象,环境污染产生有其客观原因:环境资源的特征和旅游产业组织的特征。这两方面特征的客观存在,使景区的环境污染治理变得更为复杂。本节尝试在这两方面对景区的环境污染原因进行分析,以探寻景区环境污染的深层次原因。一、基于环境经济学的景区环境污染分析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认为正是因为环境资源没有进入经济循环系统,被无偿使用,导致了环境质量的下降和资源的稀缺。因此,将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合理定价,进入经济循环是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旅游经济活动中,环境资源被直接使用构成旅游产品出售,但是环境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合理补偿,环境质量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一)景区旅游经济活动特征分析

1.旅游景区是旅游经济活动的基础

景区旅游经济活动与其他经济部门一样,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展开。旅游企业提供旅游过程中所需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服务产品。旅游者支付费用获得服务产品,如图2-6中①和②所示。但是,这一交易过程的实现隐含一个基础条件——旅游景区的存在。没有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的交易就失去了基础,不能实现。图2-6 旅游经济活动示意图

根据第一章中对旅游景区的类型划分,旅游景区有两种类型:有明确界限和管理机构的景区和无明确界限和管理机构的景区,如国家森林公园是有明确管理机构的景区,而一处古村落是无管理机构的景区。通常有明确界限和管理机构的景区的资源等级要高于无明确界限和管理机构的景区。在旅游经济的循环中,旅游企业依托景区资源,利用景区的环境、资源及客源市场等优势进行运营,获得收益,如图中③所示。显然,旅游企业利用了景区的环境资源价值,但旅游企业并没有为此付费。同理,旅游景区的环境给旅游者提供了各种经历和体验,如图中⑥所示,但旅游者也没有为此付费。尽管,旅游者、旅游企业向有管理机构的景区支付了门票或者一定的管理费,如图中④和⑤,但这一费用没有包含或没有完全包含环境使用费。因此,景区的环境问题就产生了。而对没有管理机构的景区,则是纯粹的对公共资源物品的使用。

2.旅游景区资源使用特征

经济学的研究认为,通常,商品具有两个本质特征:排他性和竞争性,而环境物品往往不完全具有这两个特征。旅游景区针对旅游者的游览和旅游企业的运营表现出的排他性和竞争性是不同的。(1)旅游者消费旅游资源的特征

商品的排他性意味着消费者除了付费外,无法获得所期望的商品。排他性建立了消费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避免无偿消费的发生。旅游者在景区游览,向景区支付门票,建立了消费和价格的关系,但是,因为门票价格并不或不完全涵盖资源使用费用,使消费和价格之间不对等。门票不能完全涵盖资源使用费用是因为旅游景区较难确定景区环境价值,环境价值评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限制了景区对资源价值的评估。因此,多数景区的门票是以景区管理机构的管理费用为基础,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制定的。这样,旅游者在景区的游览活动(消费产品)不具有完全的排他性。

竞争性则意味着消费行为减少了其他人消费该种商品的数量。对旅游景区而言,在消费者能承受的心理容量范围内,不具有竞争性。一个旅游者参观某一景点不影响另一消费者的参观。但是,如果景区内游客数量众多,超过了旅游者的心理容量,则竞争性的程度发生了改变。如果景区采取严格的游览人数控制措施,那该景区的游览具有了竞争性,环境污染就会减少发生。

上述分析得到的结论是严格控制旅游者人数比设置门票更能控制保护景区环境质量。

旅游者对景区环境资源的使用,表现为以下为三方面的特征:

①旅游者个体对旅游景区环境资源的使用量比较小,一般不直接使用,主要以观赏为主;

②旅游者带来的景区环境污染表现为景区内CO含量的增加、对2土壤的踩踏、垃圾丢弃,除了CO含量的增加以外,另外的污染行为2是可以得到管理和控制的;

③旅游者对景区环境污染比较分散,散布于各个观光区域,因此,在各个点上的环境污染较轻。(2)旅游企业消费旅游资源的特征

旅游企业依托景区发展,在景区资源的消费中有直接消费和间接消费之分。直接消费环境资源的企业主要有景区内及景区周边的饭店、餐馆、购物点、娱乐场所、观光车等。间接消费景区环境资源的企业主要是旅行社、提供城际交通服务的交通工具。

建设在景区内直接消费景区环境资源的企业向景区管理机构支付管理费等,建立消费(资源使用)和价格的关系,但是,同样由于旅游景区的资源价值不能得到合理评估,管理费成了一种使用资源的“许可费”,并包含管理机构为这些企业提供管理服务的成本和费用。旅游企业因此可以“合法”并“无偿”使用资源,直接导致了景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例如,旅游企业直接免费使用景区内的天然水源。破坏了景区内的水循环,进而影响景区的动植物系统的维持。这类企业在资源使用中也基本不存在竞争性。

建设在景区周边的直接消费景区环境资源的企业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完全无偿使用资源,因此,企业运行的成本较低,向游客提供的产品的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游客消费。这部分企业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竞争性。这种竞争性是由旅游企业的地理位置引起的,具有良好地理位置的企业在竞争中具有优势,甚至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间接消费景区环境资源的企业并不直接利用景区的生态环境,但是,景区环境产生的吸引力形成了消费者对这类企业服务的需求。

旅游企业对景区环境资源的使用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①旅游企业对旅游景区环境资源的使用量比较大,通常直接使用,如直接使用景区内的水源;

②旅游企业运营带来的景区环境污染表现为景区内大气污染物,如SO,NOX等的含量增加、大面积土壤的硬化、大量垃圾丢弃,大2规模污水排放等;

③旅游企业对景区环境污染比较集中,并且由于排放量大,引起环境不可恢复的破坏。

因此,从资源的使用特征而言,旅游企业的环境管理是景区环境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管理内容。(二)旅游景区资源的环境产权特征

旅游景区环境资源不具有排他性是因为它没有清晰的产权,市场机制也不能发挥作用。如果环境资源要得到有效使用,就需要建立产权,而环境产权的建立与制度安排紧密相关。

1.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矛盾

理论上,景区属全体公民所有,由中央政府代表人民行使管理权。景区的所有权和管理权是不同的。在管理权的实施过程中,景区的管理权是被层层下放,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再具体到景区的管理者。景区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应是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景区产权的所有者无法行使所有者的权力,使景区管理者的权限失控,导致了景区管理者对景区资源的“滥用”。

另外,在管理权下放的过程中,管理资金与管理权不是同步的,许多景区的管理机构有管理的权力,但没有管理的“实力”,只能放弃对资源的管理,并以“资源”换“资金”。

景区资源产权不清晰,直接导致景区环境质量的恶化。

2.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

旅游景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矛盾与景区所有权与管理权的矛盾是相似的,都是源于景区“所有者”无法行驶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是不同的,景区行使经营权的是独立运营的企业,它们获得景区的经营权后,对景区进行开发建设,市场运作,最终获得收益。

李树民通过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变迁及其效果的分析,认为在发展的特定阶段,如我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国家的财力和物力十分有限,大部分景区建设处在初创阶段,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样一对矛盾在公益型管理体制下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另外,我国国内游客尚未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意识和高素养的旅游行为习惯,因此景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都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只有对风景资源实行经营型管理才有可能使上述矛盾和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李树民,2001),这一观点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

旅游景区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经常被归结于经营方过度使用环境资源的结果。经营方对景区资源的使用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理论上,管理权的拥有者代表所有者实施管理,其中包括对经营方的管理。然而,在环境保护方面,管理方对经营方管理的缺失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环境资源的价值无法有效衡量,除了在景区内划定保护范围,很难对经营方的建设行为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因此,也无法阻止相关的建设。(2)管理方的管理资金依靠经营方的“补给”,削弱了管理方对经营方管理的力度。(3)景区的“收益导向性”和“环境保护导向性”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在现阶段,“收益导向性”是被广泛接受的原则。(4)对环境管理的要求是经营方在经营合同中必须具备的内容,但在具体实施中,“环境问题”常与“卫生问题”对等,掩盖了环境问题的本来面目。(三)景区环境管理的基本政策特征

环境管理政策具体措施非常多,但可以归为两类:命令-控制型和激励型(巴里·菲尔德,2006)。命令-控制类政策主要的形式是建立各种标准,如环境标准、排放标准、技术标准等。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制定专门针对景区的环境标准,景区的环境管理也就没有可参考的标准,极大影响了景区的管理工作。激励型政策主要的形式有治理补贴、收取排污费等。到目前为止,我国也没有制定相关的政策。一些景区出于舆论的压力和管理的要求,政府部门对一些环境治理设施的建设进行了补贴,但这种补贴不是以政策的形式持续有效进行的。

景区缺乏环境管理的政策有下述原因:(1)景区环境管理信息缺失。景区的管理部门或经营方在景区的日常管理中重点关注景区开展旅游活动的效益,对环境的关注度较低。这与长期以来旅游业被认为“无烟工业”的观点有关。另外,环境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是高污染企业和严重的环境问题,旅游业与高污染企业相比,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因此,管理力度不大,甚至放弃管理。(2)景区环境管理政策制定的低效率。景区环境管理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该政策能否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环境质量的改善,并且考虑到环境公平。环境管理政策制定的基础是信息和数据,在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低效率是必然的。二、基于旅游产业特征的景区环境污染分析(一)旅游产业业态研究进展

对旅游产业业态的研究多出现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涉及旅游产业的增长方式、结构优化等问题。有关旅游产业业态的研究首先要对旅游产业进行界定并分析其构成,各种研究普遍认为:旅游业涉及“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涉及面广,“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杨振之,2002)。显然,“产业”和“系统”是不同的概念,即使旅游产业是一个“大系统”,系统也应该有明确的界定和系统构成。有的研究则绕过了这一问题,只是描述了旅游产业涉及的内容(景普秋,2002)。在对旅游产业边界的界定上,研究普遍认为旅游产业“边界模糊不清”(郝索,2004)。因此,对旅游产业的界定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旅游产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对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没有明确的划分,这与目前旅游产业界定不清有关,也与旅游吸引物的多样性有关。有的研究给出了有关的划分原则,但由于这些原则本身也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得到的结论也是相对粗糙的。例如,较多的研究直接把“旅游产业结构”等同于“旅游企业的比例结构”或是“旅游企业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杨钢,2004)。

对旅游产业内部的关联性分析、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增长方式等有关产业的基本研究方面仍比较简单,停留在个案分析阶段。

对旅游产业的产业界定、产业结构分析应是对旅游产业分析的基础和起点,在正确认识旅游产业的基础上才可能提出产业优化的途径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二)旅游产业业态分析

1.旅游产业的“集成性”特征

由于存在旅游市场需求,与此对应的旅游产业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一个组织结构非常特殊的产业。

一般而言,构成产业的企业一定具有某种“同质性”。由于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对所有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而言,几乎不可能存在相同的产品,更不可能有相同的生产过程或原材料。旅游企业的“同质性”只表现为某种相同的功能,即为旅游过程的实现提供服务。对很多企业而言,这种功能只是其全部功能的一部分。具有这一“同质性”的企业构成了整个旅游产业。产业内的企业是在不断变化的,只要企业为旅游过程的实现提供服务,就成为产业内的企业,否则反之。

在旅游产业内部,旅游企业可以进一步进行划分:一组企业具有完全相似的特征,从而这些企业在旅游产业内形成了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因此,旅游产业实际上是一个“集成”产业,集成性产业的形成是经济系统中产业进一步分工与协作的结果。昝廷全在其《产业经济系统研究》中提出了集成性产业的概念,虽然他没有作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但这一概念的提出对研究产业经济及其潜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昝廷全的研究,集成性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存在形式,这种产业在经济系统中具有明确的功能,提供特定的服务,在其内部又存在复杂的产业组合(组合在一起的各个产业是可以由工业产业分类法来划分的,各自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集成性产业的产业边界是动态的,它随着该产业提供的服务的构成变化而变化。集成性产业一般出现在第三产业内(昝廷全,2002)。

根据上述原理,旅游产业的组织结构如图2-7所示。(1)旅游产业边界

旅游产业边界的确定与对旅游企业的界定有关。旅游企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但怎样的企业是旅游企业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一般认为,旅游企业是提供各种旅游服务的企业,因此,旅游企业的概念与旅游服务相联系,而旅游服务是与旅游消费一一对应的。在经济生活领域,部分企业是完全服务于旅游消费市场,而更多的企业则是将提供旅游服务作为全部业务的一个部分,既服务于旅游需求市场,又服务于其他的需求市场,而且旅游需求市场占总需求市场的份额是不同的,有的比较大,有的则相对较小。因此,这样的企业不完全属于旅游企业。而由这种类型企业构成的产业在服务于旅游需求时,表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但服务于总需求时,它往往属于一个更大规模的产业,如旅游交通业与运输业的关系。但正是由于这类企业的大量存在,使旅游业变得“社会化”或“全民化”了,旅游产业的边界也变得模糊。所以,旅游业边界的确定过程并不是简单将各企业进行总和,旅游产业边界如图2-7所示。图2-7 旅游产业集成特征示意图

在图2-7中,实线边界框表明了旅游业明确的产业界限,产业内的企业都有一部分或全部的业务是向旅游活动提供直接或间接的服务。所有提供直接或间接旅游服务的企业构成了旅游产业,其边界是清晰的。图2-7中,突出在边界外的部分是旅游产业内各企业非旅游服务供应的部分。旅游产业边界在右边用虚线表示,这意味着在这里边界是动态的。这条虚线穿过旅游吸引物,因为旅游吸引物的范围是变化的。在旅游活动中,只要旅游者有兴趣,几乎任何一样东西或现象都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因此,旅游吸引物的范围是动态的。(2)旅游产业构架

在旅游业内部,存在相对独立的、可以按照工业产业分类法进行划分的多个产业:旅行社业、饭店业、餐饮业等,在图2-7中用虚线长方框图表示。工业产业分类法要求产业内的各企业具有相似的生产过程、提供相似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相同的需求,这一分类方式完全适用于旅游业内部各产业边界的划分。这些产业都是直接服务于旅游消费需求的。与纵向虚线长方框图相交的是一组横向虚线长方框图,表示的是提供间接旅游服务的产业,这些产业往往服务于旅游企业,如旅游教育、旅游咨询等。这部分产业也是按照工业产业分类法进行划分的,有清晰的产业边界,当然这部分企业也会服务于其他的市场,因此,产业边界也是突出在旅游产业边界外部的。(3)旅游业内各产业间的产业关联

旅游产业内的各产业之间,尤其是提供直接旅游服务的各产业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关联效应,它们之间不是投入产出关系,也不是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关系,而是共同组合成一个产品,因此各产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达到均衡,这使旅游业不是简单的“产业群”,而具有了“集成性产业”的特征。

图2-7中除旅行社业以外的纵向产业内的企业提供服务的任一组合形成一个旅游产品。旅游学并没有给出旅游产品的明确定义,但一般认同的旅游产品是指由旅行社组织的旅游线路及相应的全部旅游活动。因此,这些产业之间的产业关联度是很高的。旅行社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的数量与质量取决于各产业中规模最小的产业和质量最差的产业的状况。由于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原本在产业外的产业间关联被“内化”在产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规模必须根据旅游活动的组合要求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实质是各产业内旅游企业中规模的界限,突破了这一界限,企业的供给将没有相应的需求来对应,其生存就受到严重威胁。

当然,企业可以为这部分供给寻找其他的需求,但寻找其他的需求市场是受到限制的,并不是轻易能解决的。这些限制来自以下三方面:

①旅游企业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②旅游产品的购买是消费者到生产地购买而非产品运往消费地;

③旅游企业依托旅游吸引物,旅游吸引物的客观消费容量直接限定了旅游需求量。

这也是我国旅游企业盈利能力资源类企业最强,旅行社及综合类企业其次,酒店类企业最弱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2.旅游产业组织和布局的内涵

旅游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应是内部各产业自身的产业组织结构,旅游企业直接受制于这一产业经济环境。在各产业内部,企业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它们提供相似的产品,具有相似的生产过程,而且这种相似性是非常高的,企业处于竞争状态。企业如何在这一产业经济环境下生存是另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暂不分析。

图2-7忽略的一个问题是产业的布局。旅游产业布局有两层内容:首先是旅游业应在哪些地区得到发展,为当地的国民经济作贡献。由于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许多地区都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来发展,显然,在一些地区这一政策并不合理。其次是旅游业内部各产业在一个地区内的布局。旅游活动存在明显的位移,而且是产品的消费者向产品生产地的移动。因此,旅游产业的区位特征一定与旅游吸引物的分布特征和旅游吸引物适应大众消费的程度有关。所以,旅游产业的区位分布不均衡是必然的。(三)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产生

一般产业组织理论认为,政府干预产业组织的目标是维持有效竞争和实现规模效应,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获得经济的增长,旅游产业也不例外。但是,基于上述对旅游产业的分析可以看到,旅游产业组织结构要维持有效竞争并不能完全从企业的角度进行调控,如常见的政府干预下组建旅游集团等形式。在旅游产业内,维护有效竞争的前提是旅游供给量与旅游需求量的均衡。旅游需求量并不能简单考察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现代旅游业中,旅游需求量是由旅游景区容量决定的,旅游景区容量的有限性会抑制旅游需求量的增加。当旅游企业供给量超过旅游景区容量时,旅游企业之间一定会出现“恶性竞争”,有效竞争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最根本的制约要素。在此前提下,旅游“吃、住、行”的均衡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旅游“吃、住、行”的均衡实质是旅游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均衡。旅游产业内部的均衡是指构成旅游产品的旅游服务提供与企业所提供的旅游服务规模要保持均衡,不能出现个别企业提供规模过大或过小的状况。旅行社组织的需求产品是由提供旅游服务的企业中最小提供能力的企业决定的。服务提供过大的企业为了生存会对其他的企业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是“恶性竞争”产生的另一个原因。供给过小,就会形成所谓的“瓶颈”,“瓶颈”是个相对概念,一直会存在,并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在不同的服务供给之间“轮流坐庄”。

上述分析表明,控制景区环境容量的重要性。如果景区环境容量得到控制,景区的环境质量也能得到维护。但是在实际中,景区环境容量经常被突破,主要是政府部门经常将某一“瓶颈”归结为阻碍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并把突破某一“瓶颈”作为政府干预的主要内容。

图2-7中显示旅游业作为集成性产业,其结构复杂,因此,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并不能按照一般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进行,需要考虑旅游产业的“集成结构”。旅游产业内的两种组织结构(各产业间的关系和各产业内企业的关系)都需要均衡。旅游产业内各产业之间的结构均衡是旅游吸引物容量与旅游需求之间的均衡,这是旅游业内形成有效竞争的前提。但纵向各产业内部的结构均衡并不要求旅游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均衡。因为企业的市场可以突破旅游市场的范围,向其他的市场提供服务,所以并不完全需要诸如“各星级饭店之间的比例”等的结构要求。

因此,如果政府宏观调控的重点能放在旅游景区,尤其是旅游景区的容量的管理、控制方面。小到一个公园,大到一个旅游城市的容量都应该得到管理,否则会形成对旅游企业不利的外环境。例如,“黄金周”期间,很多旅游景点人满为患,显然极大地超过了该景点的环境容量,旅游者首先是不满意的。而旅游接待设施在这一周明显供给不足,“供给不足”的市场信号吸引了更多的对旅游接待设施的投入,但增加的旅游供给能力在“非黄金周”表现出明显的供给剩余,“恶性竞争”由此产生。

旅游吸引物一般都以“公共物品”的形态存在,政府对此进行干预可以提高其外部性,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以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政府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管理的原则是满足该吸引物的可持续性要求。政府在对旅游吸引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对旅游产业的各种结构造成影响,影响力是通过市场机制传递的,在长期达到均衡。

改善案例:我国部分景区环境改善措施

九寨沟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南距四川省省会成都400多公里,属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湖地貌,景区长80余公里,茫茫6万多公顷,因沟内有盘信、彭布、故洼、盘亚则查洼、黑角寨、树正、菏叶、扎如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1978年,被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1984年,成为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在全国40佳风景名胜区评比中,名列新自然景区榜首。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九寨沟总面积约620平方公里。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有“童话世界”的美誉。大多数景点集中于“Y”字形的三条主沟内,纵横50公里。

在自然旅游资源为主的景区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始、自然和完整是景区管理的首要问题。九寨沟景区发展初期,也经历过森林大规模毁坏、未经规划的旅馆和招待所大规模建立的现象,致使景区垃圾丛生、土质和植被均遭到破坏,游客的大量涌入也对景区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

近年来,随着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世界的主流,人们的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九寨沟景区管理部门积极倡导“绿色旅游”的新理论,将保护生态环境和绿色资源、满足“绿色消费”的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管理和发展中,并在生态、环保等方面创造了多个“绿色第一”,表现为:(1)开通绿色环保观光车。该环保车尾气排放达到欧三标准,大大降低了汽车尾气对九寨沟生态环境的影响。景区禁止外来车辆进入景区,游客需一律乘坐环保大巴。(2)实施“限量旅游”政策。为减少旺季游客量大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景区科学测量环境承载量,采用价格调控及分区旅游的方法分流过于集中的游客,并调节游客在各景点上的空间分布。(3)引入智能型全自动免水冲环保生态厕所和环保型车载式流动厕所等。景区拆除了原有的所有旱厕,代之以28座生态厕所和8辆环保车载式流行厕所,景区内实现了污染物零排放。(4)沟内游、沟外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贯彻生态旅游的理念,九寨沟成功实现了“沟内游、沟外住”的构想:从2001年4月30日起,九寨沟关闭了景区内的所有宾馆,代之以景区内唯一环保餐厅;2003-2004年,大规模拆除景区经营性房屋建筑和违章建筑12万平方米,恢复植被2万余平方米,有效遏制了景区城市化现象,维护了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从2005年起,九寨沟景区还每年向景区周边乡镇提供150万元的外围保护经费,改变原来的垃圾在沟内就地处理的方式,建立了诺日朗、火花海两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5)启动“数字九寨”。九寨沟在全国景区率先启动了“数字九寨”,“数字九寨”通过摄像探头和远程通信,用信息化推进精细化,把整个九寨沟景区置于全面监控之下。(6)建成以环境解说、环境教育为主要功能的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周边居民被鼓励参与到景区的保护管理中,九寨沟组织景区居民入股,建设并运营诺日朗旅游服务中心,优先安排沟内居民从事保护、环卫和相关旅游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利益,引导居民致富。

九寨沟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同时,也保证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它将旅游和自然、文化、人类生存环境结为有机整体共同发展。九寨沟成功的景区管理经验,值得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学习和借鉴,是中国生态旅游管理和发展的典范。

来源:

[1]九寨沟简介.http://www.citsgo.com/jiuzhaigou/jianjie.htm

[2]陈菲,苏俏云,浅谈九寨沟景区的科学管理,集团经济研究,2007(34):151

华侨城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是国内首个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户外运动、科普教育、生态探险等主题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国家旅游局和国家环境保护部联合授予),主要包括大峡谷生态公园、茶溪谷休闲公园、云海谷体育公园、华兴寺、主题酒店群落、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华侨城早在发展起步初期,就注重生态、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本着“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开发建设理念,引进国际上先进科学的规划思想,进行总体规划。

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华侨城旅游度假区及主题公园的规划发展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其中包括:一是始终坚持保留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相结合,不引进重污染项目。二是强调开放的、自然的、文化的社区概念,倡导亲近自然、生机勃勃、具有人文气息的旅游度假区。三是在公园的规划建设上,积极引入绿色设计概念,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用节能和环保设施设备。四是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管理网络,并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五是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向员工和游客推广循环经济知识,形成崇尚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文化风尚。

重视环保,致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环境”是华侨城的一贯追求。在环境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华侨城早在1990年就购置仪器建立了大气监测点,在多年的监测中,华侨城旅游区的空气质量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华侨城1999年又投资120万元兴建了深圳市首座日处理能力为40吨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压缩箱,并在城区内全面实行了垃圾分类接收、处理;同时华侨城在建设中还保留了广阔的休憩空间,赢得联合国环境组织高度赞赏。在园林绿化和植物养护方面,华侨城每年投入绿化的费用超过1000万元,绿化覆盖率达到51%,深南大道华侨城路段也改造成了“层次丰富、四季花香、独具海滨特色”的观光大道。

此外,华侨城还不断完善、建设景区“绿色管理”系统。他们引进、采用新技术、新型和再生能源。其中东部华侨城的云中风车,由八台风力机组组成,总装机容量2000千瓦,是国内首座近万平方米的旅游景观风力发电站群,不仅有效利用了得天独厚的风力资源补充景区用电,也成为东部华侨城的独特景观。东部华侨城依托水利资源建成的水力发电站,实现了水库蓄水与水能发电的结合。此外,东部华侨城内建设了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人工湿地,采用“高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经过净化的水达到直接排放标准。

华侨城将一片滩涂和荒坡变成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乐园,得益于华侨城人在景区环境管理中超前的环保理念。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举措值得广大景区推广与借鉴。

来源:

郝丽萍,绿色景区酒店添彩美丽深圳,深圳商报.2006-09-05.

鼓浪屿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音乐人才辈出。2007年5月8日,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0年9月鼓浪屿率先在全国风景区中导入了国际先进的ISO14001标准,成功地建立起一套符合ISO14001标准并具有自身特色的环境管理体系,2002年4月鼓浪屿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ISO14000国家示范区”。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鼓浪屿管委会把环境保护、污染预防,持续改进、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纳入景区总体管理方针与目标;制定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体系文件,规范景区环境管理和资源保护的各项行为;通过日常监测、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的三级监控机制,确保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目标指标的完成和对环保法律法规的遵守,从而提高组织的环境管理水平,减少污染物产生与排放,合理利用资源、能源,使区域环境状况不断改善,环境绩效不断提高。

近十几年来,鼓浪屿风景区以规划为指导,科学地实施了多项风景区环境与资源的保护工作。

1.消除工业污染源

投入近十亿元资金,将岛上16家工业企业迁出岛外,原工业用地转换为旅游用地和绿化用地,从根源上杜绝了工业污染。

2.杜绝固体废弃物对海域的污染

从1997年起,鼓浪屿的生活垃圾全部用船运出岛外处理,医疗废弃物经无害化处理后交由专业机构统一收集处理。

3.控制对大气的污染

岛上原则上禁止行驶机动车辆,旅游观光电瓶车需经严格审批,控制数量和行驶路线。从2002年起,率先在全市禁止使用燃煤,岛上餐饮业、居民全部使用液化气、电等清洁能源,对餐饮业要求安装油烟净化处理设施。

4.实行垃圾分类

从2001年6月起在全岛范围内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分类处理,使资源得到回收利用又避免了有毒有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5.生活污水就地处理

投资近3000万元,在岛上建成4座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使用不同的处理技术将产生的生活污水进行分散处理,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鼓浪屿的生活污水污染海域的问题。

6.对岛上名木古树进行保护

组织对危害岛上树木的外来植物进行人工清除;对名木古树建档立牌,制定保护措施;鼓励单位和个人认养绿地和名木古树。

7.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制订《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成立历史风貌建筑保护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岛上308幢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挂牌保护。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保护性修缮并进行开发利用。到2009年,已修缮完成101幢风貌建筑并将其中43幢开发成博物馆、咖啡馆、家庭旅馆和名人工作室等,有效地促进保护工作的落实。

8.实施拆迁美化工程

第一期拆除影响景区景观的违章建筑物2万多平方米,并将拆迁后的地块及时进行绿化美化。

9.实现高压电缆和通讯网线地缆化

投资3000多万元,将鼓浪屿上空星罗棋布的电缆实现地缆化。全岛1万伏高压架空供电线路全部实现地下电缆供电,有线电视、电话网线亦同时实现地缆化。

10.在全省率先开展循环经济实验区工作

2004年9月,福建省环保局将鼓浪屿列为省级循环经济实验区。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至2006年已建成一批节水、节能、垃圾和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并投入使用。完成了1000多户居民家庭节水马桶器具的安装工作;对岛上所有公厕进行了节水、节能改造;在旅游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宣传廊等。

鼓浪屿景区管委会通过科学规划,为景区的持续发展描绘出了一幅幅科学的蓝图。其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景区方面的众多举措值得广大景区学习。

来源:

[1]鼓浪屿概况.http://www.gly.cnhtmlglfqjqgkglgk/.

[2]郑艳芬,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景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新道路——鼓浪屿风景区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实践与探索,厦门科技,2009,(5):25-30.参考文献

[1]冯海燕,旅游景区环境管理初探,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0(10):86-88.[2]胡千慧,陆林,旅游用地研究进展及启示,经济地理,2009,29(2):313-317.

[3]巨鹏,王学峰,崔凤军,景观房产研究-背景、现状与未来,旅游学刊,2002(1):31-35.

[4]李树民,郭建有,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旅游学刊,2001,16(4):60-64.

[5]巴里·菲尔德,玛莎·菲尔德,原毅军译,环境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6]杨振之,陈谨,论我国旅游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30-34.

[7]景普秋,中国旅游业结构特征与调整方向,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6:41-44.

[8]郝索,方巧,唐平,吕宁,关于我国旅游产业组织结构的思考,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4):59-62.

[9]杨钢,我国旅游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3):134-136.[10]昝廷全,产业经济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第三章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评价

通过对我国景区的环境现状的调查以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分析,可以证明我国景区环境质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这一趋势并没有得到相关管理部门的共识。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环境质量为代价的旅游开发活动在全国普遍存在。由于我国很多地区经济不发达,以经济效益为代价的环境保护是不可行的。因此,旅游开发需要满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要求,即兼顾两个目标。由此,课题组提出了以提高景区生态效率为目标的景区饭店发展思路。生态效率兼顾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通过调整发展目标,改变发展路径,以实现旅游景区和景区饭店的可持续发展。

本章对生态效率在景区环境管理中的运用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并以生态效率概念为基础,尝试构建了景区饭店生态绩效指标体系,以对景区环境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第一节 生态效率及其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经济的发展必然对环境产生影响,这是全球化的问题,探索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是当务之急,其中生态效率就是一种新的评价方法。生态效率的概念是近年来针对企业环境管理提出的新理念,本节对这一理念进行简要的阐述,对其在旅游业中的运用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将生态效率应用到景区饭店的环境管理中。一、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发展(一)生态绩效的概念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背景下,经济体如何实现可持续目标需要一个明确的、可操作的概念。很显然,经济发展是必要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也不例外。因为,旅游业发展中面临着如何在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问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Stephan Schmidheiny和世界商业理事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The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BCSD)撰写了《改变航线》(Changing Course)一书,提出了一个简洁明了的概念“生态效率”(Eco-[1]efficiency)。之后,生态效率的概念迅速被推广和接受。在不同的行业层面和经济领域得到运用。

1.生态效率的概念

生态效率(Eco-efficiency)是一个组合单词,eco是ecology和economy两个单词的词根,efficiency表示“效率、效益”,两者组合表示综合考虑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效率。

根据WBCSD的定义,生态效率是指有价格竞争力的,能满足人类需求的,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商品或服务,同时逐步减少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的生态影响和资源使用强度,至少符合评估的地球承载力。简而言之,生态效率就是用更少的环境影响产生更多的价值。

WBCSD认为,生态效率概念包含三个目标:(1)减少资源的消耗。包括减少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的使用,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的水平、产品的耐用性,形成物质的闭路循环。(2)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垃圾的处理、有毒物质的分离等,发展可再生资源等。(3)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这意味着通过产品的功能性、灵活性和模块化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利益和服务,关注产品中消费者确实需要的功能的销售。这样,可以使消费者用较少的资源和原材料获得相同的功能成为可能。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则将生态效率定义为满足人类需要的生态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提出了一个比率。这个比率是用产出除以投入,其中,产出是指企业、部门或整个经济体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投入是指企业、部门或整个经济体造成的环境压力的总和。

欧洲环境局(The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 EEA)建立了生态绩效的指标以在宏观层面量化可持续发展的进展,它将生态效率定义为用更少的环境获得更多的福利,这一目标通过在经济发展中减[2]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来实现。

2.生态效率的特征

生态效率概念将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发展。生态效率概念并不复杂,并在各个层面的多个领域得到了运用。很多研究将生态效率视为一种工具,以实现相应的经济战略目标。生态效率也是一种资源使用的评估方式,但是,与其他资源使用方式的评估相比,生态效率有自己的特征。(1)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生态效率与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最主要的不同是将经济效益结合在概念中。常规的环境影响评价只是单纯的评价,并不考虑经济效益。在一般的经济活动决策过程中,效益则是第一位的,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环境影响很少受到关注。因此,生态效率是一种帮助决策者取得经济和环境双赢的概念,使环境保护的措施能在源头得到考虑和实施。

作为一种实现战略目标的工具,生态效率与清洁生产有相似性。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 CE)是一种预防性战略,是可持续发展在企业层面上的一种实施,它要求企业改变“末端治理”的方式,而是采用全过程资源使用和排污的管理,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效率(Johannes Fresner,1998)。但是在清洁生产的概念中,并不包含经济效益的考虑。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的过程中会考虑各项措施实施时的投入和产出分析,因此,具有明显短期收益的措施比较容易推进(Eric S.W.Chan,2006)。清洁生产对生产过程中环境影响的减少是单一目标的,即分析生产流程中的能资源使用和排放,改进的是能资源的使用效率。生态效率则明显不同,它在概念中增加了经济效率,企业提高生态效率的方式可以是减少能资源的使用和减少排放,也可以是提高产品的收益。因此,它是一种双目标的战略措施,尤其在提高产品收益方面,它促进企业改善产品的功能,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在此基础上降低能资源的使用和排放,是比较符合企业运行特征的环境改善措施。(2)有明确的分析边界

生态效率针对某一产品和服务开展,企业可以在内部分离出生产和服务过程环节,独立开展。因为有清晰的生产和服务环节的分离,所以,生态效率在实施中有明确的边界。明确的边界使分析环境影响和产品成本与收益成为可能。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MS)等在实施中也要确定流程,但流程的确定主要用于分析流程中能资源的使用,因此,并不需要有明确的边界。

生态效率工具中对产品或服务边界的分析,更主要是为了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收益。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和收益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联系,是生态效率这种工具的重要特征。明确消费者的需求,根据需求确定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减少不必要的功能,既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率,也提高了制造过程的生态效率(Kicherer A,2007)。

在生态效率这一工具的使用过程中,生态效率不能狭隘地认为是在现有生产方式和习惯基础上效益的增加,它的实现需要创新,用新的方式去生产。生态效率也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生态效率,它更是整个产业链、供需价值链的综合的生态效率。因此,生产效率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任何环节都有促进作用,因而生态效率成为企业环境管理中的最重要目标之一,也成为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二)生态效率的运用与发展

生态效率概念提出后,在概念上的争议并不很大,最关键的问题是要解决生态效率如何作为一种工具进行运用。根据生态效率的概念,在明确边界的情况下,生态效率可以在多个层面进行运用,其中,在企业的运用是最广泛的,其他的运用包括针对产品的生态效率和在行业层面的生态效率。

1.生态效率在企业的运用

生态效率的本质是用更少的原料及能源去创造具有更多价值的产品及服务,这恰好与企业的财务目标相一致。但运用生态效率并不是简单地指改进企业的现有产品,它也包括了产品的创新及方法的创新。

另外,一个企业的生态效率目前已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它还扩展到了一个企业的上游及下游单位,如供应商、销售商等。可以说,一个完整的企业生态效率包含了从原材料供应到产品生产的整条价值链。

WBCSD指出企业可着眼于七大因素来改善它们的生态效率,分别是:(1)减少材料强度;(2)减少能源强度;(3)减少有毒物质的分散;(4)增强可循环性;(5)最大化可再生资源的使用;(6)延长产品寿命;(7)增加产品与服务强度。而对于许多企业而言,还有一个目标,即实施环境管理体系(EMS)或可持续管理体系,该体系可用于有效识别及利用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风险及机遇(WBSCD,2000)。

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可用于测评企业生态效率的指标,意在帮助企业改善环境管理,这些指标都以上述所列的七个因素为基础。除了由WBSCD所提出的七个因素之外,采取一个注重可持续性的系统管理战略对增加企业的生态效率也是十分重要的(Lehni M,2003)。

尽管生态效率可被应用到各大中小企业,但目前国际上仍以大型企业及一些国际公司为主,且这些企业多为行业的领头军,它们的成功不仅给本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引导同行业的其他企业纷纷效仿,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WBSCD,2000)。

德国大众于1999年推出了一款生态效率型汽车Lupo,该款车每百公里仅耗油3升,其在设计过程中融合了多种创新技术,并将生态效率概念运用到了整个生命周期,不仅具有极低的油耗及废气排放的引擎,而且整个车身都采用了循环使用的材料,当使用年限到期时,还支持简易拆卸和循环使用过程处理(Christiane Von,1999)。

克罗地亚的Lura集团是当地一家著名的奶制品公司,1997年,其开展了一个用于废水净化的闭环系统工程,该系统可将淤泥治理成一种混合肥料。这样,公司不仅不用再缴纳废水排放费,还因出售该种混合肥料的获益而将该工程的投资回收期缩短到18个月,扩大了公司业务范围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收益及合作伙伴(Damir Brlek,1998)。

1997年,瑞士联邦铁路(SBB)与汽车共享公司Mobility合作,推出了一项汽车共享服务。Mobility在瑞士330个社区内拥有1300多辆汽车,其中约250个社区位于铁路站附近,这样乘客在站点附近就可以租借到汽车。通过与Mobility的合作,SBB不仅获得了经济上的收益,同时也为乘客提供了一项更具生态效率的服务。据统计,经常享有此服务的乘客比自己全程驾驶汽车节省近一半的燃料,而且总的行驶路程也下降了(Séverine Wermeille,1999)。

中小企业的环境问题大多被人们所忽视,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往往将大的环境影响与大型企业联系在一起,但是,尽管中小企业的环境影响还是个未知数,但其影响是巨大的。在英国,中小企业的污染量已占据了总污染量的近70%(Hillary Ruth,1999)。因此,评测中小企业的生态效率水平是十分有必要的,但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成分复杂,使其在统计数据的收集及具体方法的应用上存在一定难度(吕彬,2006)。

2002年,加拿大的生态效率中心(EEC)对新斯科舍省的25家中小企业作了一次环境评价研究,研究发现成本比规章制度更能调动中小企业去改善环境管理,这与Petts等所得到的结论是一致的,即:最能影响中小企业对环境所作出反应的是市场,而不是规章制度(Petts J,2004)。该研究还指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通过生态效率来提高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众多的中小企业充分意识到这一点(WBSCD,2000)。

2.生态效率在行业层面的运用

行业生态效率着眼于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发展,很显然,它的评测方法及指标要比企业生态效率复杂得多。尽管行业生态效率的评价指标仍以WBSCD所提出的七大因素为基础,但具体情况因各行业的特点而所有不同(吕彬,2006)。如巴西的一个公路运输行业生态效率评价的项目将总能源消耗、可再生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等作为环境指标(Marcio D’Agosto,2004),而一项加拿大食品和饮料行业的生态效率评价计划除了包含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水资源利用和废水排放等常用环境指标外,还包括固体有机废物和包装废物(Dominique Maxime,2006)。

由于行业生态效率通常会涉及同行业企业之间的比较,因此基于相对效率概念的DEA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即通过明确考虑多种投入的运用及多种产出的产生来比较提供相似服务的多个服务单位之间的效率,因此其常常用来对同行业中的不同企业进行相对效率与利用效益方面的评价。如Seiford等运用DEA方法对Pittman的30家造纸厂样本资料进行了重新评价(Seiford L M,2002),Hua等建立了一个非径向DEA模型来分析评价淮河流域32个纸厂的生态效率(Hua Z S,2007)。

3.生态效率实施困境

吕彬等指出生态效率的概念和内涵以及所采用的计算指标和方法与其评价的尺度和评价的目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吕彬,2006)。由于企业实施生态效率的根本目的在于减少污染,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因此企业的生态效率指标通常都与本企业的财务指标相挂钩,如产品或服务的增加值、营业额等,而较少考虑外部成本,如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成本,其所选择的计算方法也相对简单。而行业生态效率指标则关注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益,因此其计算方法必须采用较复杂的模型。企业与行业在计算生态效率时所选择的尺度不同,往往会导致结果上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微观层面与中宏观层面上的综合管理。因此如何综合两种尺度及以上的生态效率的计算是一个难点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次,生态效率的计算还应注意经济指标与环境业绩指标在时间上的统一性。这是因为企业在评价经济指标时,通常会以折现的方式来解决时间效应,而环境业绩指标的时间效应却通常不被关注。因此,如何考虑环境指标的时间效应也是一个研究难点。

由于生态效率的计算需要考虑多方要素,使其有效数据的收集也成为一个挑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它们往往因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而使现有的生态效率计算方法无法得到推广,因此如何有效地在中小企业内推广生态效率的应用是一大难点。

生态效率作为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一个观念,其本身还存在着一个缺陷,那就是它只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因素——经济与环境,而忽视了另一个重要因素——社会进步。也有报道指出,生态效率过于关注改善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忽视了其后人们的消费过程。McDonough和Braungart认为生态效益应该与生态效率一样被重视,不仅要关注资源的使用率,还应该关注资源是否以环保的方式在使用(McDonough W,2002)。

尽管实践及理论研究发现生态效率还存在着一些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企业的存在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获得利润的回报,但一个负责任的企业还应以改善生活质量为目标,这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其中的一大挑战就是在不增加资源的使用且不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生态效率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生态效率的应用不应该只局限于大型企业及国际公司,中小企业也应该参与进来,并通过生态效率获利。同样的,生态效率不应只局限于制造业,服务业也可以应用此观点来为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而生态效率也不只是企业需要关注的事,政府、消费者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

[1]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efficiency create more value with less impact.http://w w w.w bcsd.org/plugins/DocSearch/details.asp?type=DocDet&ObjectId=Mjc5/

[2]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efficiency Create More Value with Less impact.http://w w w.wbcsd.org/plugins/DocSearch/details.asp?type=DocDet&ObjectId=Mjc5/二、生态效率在旅游业中的运用

旅游是一个服务性行业,但它借助于优质资源环境提供服务,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同样对环境产生影响。近年来,随着低碳旅游、低碳生活呼声的高涨,生态效率概念在旅游业已开始运用。(一)国外研究概述

1.旅游业生态效率的评价

旅游业与自然环境保护有着天然的联系,旅游业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品质的提升也密切相关,旅游业通常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生态效率研究也逐渐展开。

比较系统的、专门的旅游业生态绩效分析研究是Stefan Gǒfssling等人进行的。根据生态效率的通用公式,旅游业生态绩效分析需要两组数据:环境影响和旅游收益(Stefan Gǒfssling,2005)。在Stefan Gǒfssling的研究中,旅游业的环境影响包括市内交通、城际交通、住宿以及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用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来代表的。旅游收益则用旅游收入作为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环境影响和旅游收益的比值为该地旅游活动的生态效率,用kgCO-e/C=表示。他的研究首先根2据其他的研究结论分别确定了不同交通工具和不同类型住宿设施以及游客的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量,然后对落基山国家公园(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阿姆斯特丹的入境旅游、法国、塞舌尔群岛、意大利Val di Merse五个样本分别进行了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估。

对各区域生态效率的评估首先要对游客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游客数量、客源地结构、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对住宿设施的选择以及所进行的旅游活动。因为不同的游客情况对总能耗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二氧化碳的排放水平。游客情况通过发放调查表或者通过一些公布的统计数据获得。数据的获得方式与评估的对象有关。如对落基山国家公园的生态效率评估采用随机发放调查表的形式进行,通过多个调查样本,确定游客的行为。而对阿姆斯特丹入境旅游的生态效率评估则采用了旅游局公布的数据。表3-1是评估的结论。

Stefan Gǒfssling的研究是对旅游业的生态效率研究的有益尝试。他通过收集旅游业能耗和收入的数据,计算特定旅游目的地的生态效率。通过选择五个样本,试图分析不同旅游目的地或国家在生态效率方面的变化特征。通过对交通、住宿、旅游活动等要素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衡量,试图确定对旅游业生态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他的研究认为,当前的旅游业生态效率水平与其他的产业相比,并没有优势。不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生态效率水平差异较大,这一差异与客源地结构、旅游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资源类型(如乡村、山地等)有关。在旅游业的行业层面分析,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航空旅行(air travel)是最大的环境问题。短途旅行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另外,生态旅游效率也会显著地受到游客停留时间和每日消费额的影响。

但是,Stefan Gǒfssling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所选择的五个样本之间可比性不强,因为它们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景区或目的地,这对生态效率的因素分析,相互之间的差异比较等有较大的影响。在生态效率指标的选择方面,作者直接用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来代表环境影响,有一定的偏差。Stefan Gǒfssling的研究并没有对生态效率概念、特征等基本理论进行分析,他的重点是运用。

Murray Patterson对新西兰旅游业的环境影响和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他的研究指出,在行业层面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是重要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局限于旅游活动本身的一些环境影响,更要考虑旅游活动总体上的环境评价。他用生态足迹和生命周期分析的思想进行了生态效率的评价,生态效率指标中,产出用百万元旅游收入表示,生态指标则涉及了能源使用量、水使用量、BOD排放量、氮排放量、磷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土地使用面积、CO排放量等八项内容。2评估结论如下:1997-1998年,新西兰国内旅游的生态效率是4.50TJ能耗(油当量)/百万元、9799m3水使用量/百万元、174.22kg BOD/百万元、5.10kg氮/百万元、33.55kg磷/百万元、16723m3污水排放/百万元、84.64公顷土地/百万元、260.52吨CO/百万元。如果将新西兰2的国际旅游也计算入内,则每百万元的能耗上升到10.38TJ(油当量),CO的排放增加到每百万元658.35吨。其他指标因为数据不可2[1]得,无法进行计算。

另外,Murray Patterson还就旅游业生态效率的水平与其他行业进行了比较,他发现,在新西兰,旅游业生态效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总体比较差。在25个行业的比较中,8项指标有7项排在13~14位。最差的几项是百万元收入BOD排放量,排在21位,百万元氮排放量排在24位,百万元磷排放量排在21位。最好的是百万元水使用量和排放量,分别位于11位和13位。

Murray Patterson的研究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旅游业的生态效率,也给生态效率的改善提供了明确的信息和思路。

2.饭店业环境影响因子的评价

有非常多的文献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效率”的概念,但是,由于全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饭店”运动,ISO14000标准的出台等,针对饭店业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逐渐展开。在饭店业环境影响因子的研究中,最大的困难是相关数据的欠缺。数据欠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饭店缺乏连续多年的统计、饭店不愿提供相关的信息。相对信息统计和分析较全面的是一些集团饭店。研究比较集中的饭店环境影响因子是饭店的能耗和水耗。饭店的能耗和水耗与饭店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排放紧密联系。其他方面的环境影响研究则比较少。各项饭店环境影响因子的评估结论都是针对特定样本,[2]可比性不强,采用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二)国内研究概述

在国内的研究中,典型的研究是李鹏等人对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3]路的生态效率评估……在研究中,他们针对一条旅游线路进行了生态效率的分析。在分析中,采用了二氧化碳排放作为环境影响指标,用旅游线路中的各个消费点的收入作为经济价值进行评估。旅游线路因为包含了旅游活动的各个要素,使得计算变得比较复杂,数据的收集和统计也比较困难。因此,在研究中,作者主要使用的是二手资料,如交通、饭店等的能源消耗量均使用的是Stefan的研究成果,因此,计算最终的结论并不能反映云南的实际情况。从根本上看,这项研究是用Stefan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产品生态效率评估的一次试验。Stefan研究中的问题在这一研究中仍然存在。针对饭店的生态效率评估在国内尚未展开。根据他的引用,饭店的能源使用及碳排放量如表3-2所示。

[1]

M urray Patterson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eco-efficiency of the New Zealand Tourism Sector.

[2]

Paulina Bohdanowicz Angela Churie-Kallhauge Ivo Martinac Energy-Efficiency and Conservation in Hotels-towards Sustainable Tourism.http://www.greenthehotels.com/eng/BohdanowiczChurieKallhaugeMartinacHawaii2001.pdf

[3]

李鹏,杨桂华,郑彪,张一群,基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云南香格里拉旅游线路产品生态效率,生态学报,Vol.28,No.5 May,2008.第二节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的建立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的评价用于反映不同饭店之间获得等额经济收入的生态环境成本。为满足可持续发展,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饭店获得相同经济收入的生态环境成本应最小。景区饭店生态效率评价的指标根据生态效率的公式有两方面:环境影响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本节重点分析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的确定。在确定上述两方面指标的过程中,课题组将以LCA评价为理论基础。一、景区饭店的LCA评价

LCA评价是一种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在环境影响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建立过程中,将生命周期概念融入其中,使指标具有完整性并具有持续发展的意义。本节我们将在介绍LCA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景区饭店的LCA评价方法。(一)LCA及其运用

1.LCA的概念和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也称为“生命周期分析”、“生命周期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源于当时美国开展的一系列针对包装品的分析、评价,即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REPA)。生命周期评价研究的开始起于1969年由美国中西部资源研究所MRI所开展的针对可口可乐公司的饮料包装瓶进行评价的研究,该研究试图从最初的原材料采掘到最终的废弃物处理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定量分析(从摇篮到坟墓)。随后,欧美的一些研究机构也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类似的研究。70年代至80年代,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进入了学术探讨阶段。而在80年代末以后,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加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普及,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至1990年,国际环境毒理学与化学学会首次主持召开了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国际研讨会,并在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生命周期评价(LCA)”的概念,后来又多次召开会议对LCA进行研讨。欧美国家,诸如荷兰、葡萄牙等也相继对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讨。从90年代中期以来,LCA在许多工业行业中取得了很大成果,其作为一种产品环境特征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并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尽管目前有关生命周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还不十分成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SETAC和ISO已经在积极促进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论的国际标准化研究,ISO14040(标准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的原则与框架)也已于1997年颁布,有利于实现生命周期评价的概念和技术框架及实施步骤的标准化。ISO将LCA定义为:汇总和评估一个产品(或服务)体系在其整个寿命期间的所有投入及产出对环境造成的和潜在的影响的方法。SETAC将LCA的基本结构归结为四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即定义目标与确定范围、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改善评价。1997年,ISO14040标准把LCA实施步骤分为目标和范围定义、清单分析、影响评价和结果解析四个部分。

因此,LCA是一种用于评估与产品有关的环境因素及其潜在影响的技术,属于环境管理技术的一种。它通过编制产品系统中有关输入与输出的清单,评价与这些输入输出相关的潜在环境影响,解释与研究目的相关的清单分析和影响评价结果。LCA研究贯穿产品生命全过程——从获取原材料、生产、使用直至最终处置的环境因素和潜在影响。需要考虑的环境影响类型包括资源利用、人体健康和生态后果。[1]

2.LCA的运用

LCA作为一种评价产品、工艺或活动整个生命周期环境后果的分析工具,已在多个行业及政府决策中发挥作用。由于其不仅对当前的环境冲突进行定量化的分析,而且还对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问题进行评价,因而LCA也被认为是当前最有效、最具权威的环境管理工具。(1)生命周期评价在跨国公司中的应用

跨国公司一般在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企业规模较大、资金充足、软硬件相对完善且拥有丰富的数据库资源,因此生命周期评价作为一项分析工具在跨国公司的应用较为普遍。在多数的跨国公司内部,都有专门的团队或部门来实施LCA或协调其在公司各部门中的应用(G.Rebitzer,2004)。

但由于不同地区及国家拥有不同的文化以及对于环境的态度,跨国公司在实施LCA时比中小企业要面临更多的挑战,比如如何将实施过程简单化、怎样来确定重要因素、如何来权衡环境因素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跨国公司内部往往需要自己制定一些标准,并且使这些标准能够尽量灵活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公司或品牌的需要。例如在福特公司内部,服务于不同子公司及品牌的LCA专家就达成了一个共识,即为细化和简化LCA制定了一组最低及可供选择的标准,各子公司可以依据自己的营业目标及范围从中选择(Schmidt W P,2003)。

一个理想化的LCA应用应该能改善公司产品及生产过程,并将企业内的各个环节如设计、生产等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产品价值。Louis等指出企业可以将LCA运用于四个方面:①材料的选择,这是一个典型的应用;②技术选择;③产品及过程评估,目标及标杆的设定;④基础设施及场所的选择(Louis S,1998)。国际上一些比较典型的将LCA用于产品的比较及改进的案例,如可口可乐公司饮料包装瓶的比较研究,布质和易处理婴儿尿布的比较(Franklin Associate,1990),塑料杯和纸杯的比较(Hocking,1991)、汉堡包聚苯乙烯和纸质包装盒的比较(Svoboda S,1993)等等。(2)生命周期评价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往往被鼓励将重心放于市场、资金及核心竞争力上,然而已有一些中小企业开始积极探索该如何运用LCA来创造经济收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甚至开始研究这些应用对企业减少破产风险及增加信用有多大的影响(G.Rebitzer,2004)。

有人提出LCA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奢侈品,它只适应于资金充足的企业。然而Rebizer等认为LCA并不应仅限于大型企业及跨国企业,不论是对跨国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它们实施LCA都是出于同一个重要驱动力,即高层管理层的承诺,许多实践案例也表明,一些员工人数在10~100人之间的中小企业也充分意识到了LCA所带来的切实利益。(3)生命周期评价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生命周期评价多用于产品生产及生产过程,旅游业可以说是生命周期评价唯一被应用于服务业的行业。由于缺乏基本的数据,尤其是缺乏有关功能单位及生命周期阶段本身的数据,使得LCA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一个完整的旅游生命周期应包含从旅游开始至结束的所有活动,包括交通、住宿及娱乐三个部分,其目前对于LCA在旅游业的应用已有不少研究,如Nae-Wen Kuo等通过实施LCA对台湾澎湖列岛的岛屿旅游的环境影响作了评估并得出每人次的环境负荷(Nae-Wen Kuo,2009)。Patterson等运用LCA来评估新西兰的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间接影响,并指出LCA对决策制定给予了极大的帮助(Patterson M,2004);Camillo等通过对意大利的一家三星级酒店实施LCA提出了一系列用于改进LCA在旅游业中运用效率的途径,并认为LCA是实现可持续性旅游的一项重要工具(Camillo De Camillis,2008)。

另外,LCA涉及数据的生成及处理的研究(Karin Schianetz,2007)。如H.Kǒnig(2007)等对葡萄牙的一项旅游项目实施LCA时就使用了LEGEP数据库,LEGEP是一个用于综合生命周期分析的工具,它可支持规划组在设计、施工、数量调查方面的工作以及评估现有或新有建筑物或产品,有助于在设计过程中透明化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利益(H.Kǒnig,2007)。(4)生命周期评价的实施难点

生命周期评价涉及了产品“从摇篮到坟墓”所有的直接及间接的因素,可想而知其所涉及的数据量是极其巨大的,而为了对整个系统进行分析,就必须对所选择的数据量进行限制,也就是对清单进行限制,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数据的缺失。另一方面,一些在当时看来并不重要的因素也可能被人为舍弃,而这些因素却有可能会因人类认识能力的上升成为重要的因素,这类被忽视的因素称为“暂时的”不重要的因素。原始数据的缺失会对生命周期评价产生重大的影响。另外,数据本身也具有时效性,并且会随着地域、气候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也会对生命周期评价产生影响(王寿兵,1998)。

生命周期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庞大的工作,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国外调查表明,完成一种产品的LCA,成本在15000~300000美元,而所花费的时间一般在6~18个月(Thomas Gloria,1995),成本与时间上的要求及其复杂性极大地限制了这种方法应用的灵活性和活用性。

LCA不仅有助于企业抓住新的商业机会,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尽管现有的LCA还存在着种种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环境评价方法及管理工具,对于量化、评估、比较及改进产品与服务对环境的影响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相信其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拓宽,其适用性也会有所增强,成为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环境管理工具。本课题将LCA运用于饭店,是在这一领域的首次尝试。LCA在其他领域的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是重要的参考。本课题对LCA的运用是为了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二)景区饭店的LCA评价

在旅游业LCA运用比较多的是用于旅游景区的研究,用于饭店的分析很少。LCA在饭店中的运用基础是:饭店虽然是企业,但是饭店企业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的,饭店既是一个企业,也是企业的产品。对饭店的LCA评价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价。

景区饭店是饭店的一种类型,LCA同样适合于景区饭店。对景区饭店的LCA评价将在两个层面上展开:单体景区饭店和景区饭店的集合体,这两个层面的生命周期表现形式不同,环境影响也不相同。

1.景区饭店生命周期边界(1)单体景区饭店的生命周期

单体饭店的生命周期从该饭店的选址设计开始,然后经历施工建设过程、试运行过程和正式运行过程。单体饭店进入正式运行后,饭店的生命周期基本能维持。饭店生命周期的结束与饭店建筑的存在紧密联系。饭店建筑只要存在,饭店的生命周期就存在,这与饭店的营业状况无关。这是饭店企业产品特殊性造成的。饭店的建筑具有专用性,较难转型它用,企业的退出成本很高,因此,饭店经营中出现问题,往往是管理人员的更换,而不是饭店“停产”。饭店会出现暂时性的“停产更新”,但饭店产品依然存在,因此,饭店的生命周期仍然保持。如果饭店建筑因某种原因被拆除并且不再建设,那么该饭店的生命周期就结束。(2)景区饭店集合体的生命周期

景区饭店集合体的生命周期与单体景区饭店的生命周期有所不同。景区饭店集合体的生命周期从该景区第一家饭店(或提供住宿服务的企业)的选址设计开始,直到所有的饭店建筑均被拆除为止的全过程。景区饭店的集合体的生命周期要长于单体饭店。

2.景区饭店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1)景区饭店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

景区饭店是一个提供住宿服务的企业,包含了多个产品,如客房、餐饮、娱乐等。每一个产品有自身的功能要求。饭店具有的功能都是由相应的产品提供的。在景区饭店中,住宿、餐饮、娱乐,甚至商务、会议等饭店常见的功能都不同程度得到了配置,其中住宿功能是饭店最基本的、最根本的功能。其他的功能为辅助性功能。因此,景区饭店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范围以住宿功能为边界,即以客房产品的生产、维护过程为研究范围。分析客房产品的环境影响。从客房的生命周期角度分析,客房的起点是饭店客房的设计,然后有饭店客房的建设装修过程。客房建设装修结束,客房产品成形,然后要通过服务的过程对该产品进行维护并提供给客人。饭店客房的设计、建设装修过程也产生环境影响,但是,由于这两个过程与客房形成后的过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客房产生的收益也是从客房形成后开始的,因此,本课题没有将客房的设计、建设、施工过程列入研究范围。如图3-1所示。图3-1 景区饭店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范围(2)景区饭店客房提供(生产)过程分析

景区饭店客房提供(生产)过程可以细分为四个流程单元:饭店客房的清洁、设施维护、出售和增值服务,如图3-2所示。图3-2 客房流程示意图

客房的清洁流程通常由饭店的客房部完成,主要对客房及相关的公共区域进行清洁卫生,这是客房的一项常规流程。客房设施维护流程主要由饭店工程部完成,对客房内设备设施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维修。这两项流程都是在客房区域内完成的。景区饭店也不例外。客房的出售流程由饭店前厅部完成。

饭店其他的服务功能如餐饮、娱乐以及会议、商务等功能在图中被列为增值服务部分。通常,饭店提供的餐饮、娱乐等功能并不完全面向住店客人,这些功能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增加饭店的价值,不是饭店的必需功能。

上述四个流程构成了景区饭店客房提供过程,也就是饭店客房的生产过程。其中,客房的清洁过程和设施维护过程有交叉,其他的两个过程相对独立,能够确定物质流和能量流。(3)景区饭店客房提供(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和能量流

景区饭店客房提供(生产)过程的物质流和能量流分别指在客房的清洁、设备设施维护、出售以及增值服务四个流程中,为完成流程所输入的资源和能源,以及完成流程后,输出的被废弃的资源和能源。各流程输入和输出的资源和能源在理论上应该有独立的计量,但在实际操作中,饭店很少为各流程独立安装计量表。在饭店的能源、资源管理中,特别是能源管理中,比较习惯于按照部门安装能量计量表或者按照设备系统进行能源统计。例如,饭店并不考察单间客房的能源消耗,而是对全部客房的能源消耗进行计量。这与饭店客房的特征有关,因为饭店内的客房并不完全相同,他们在面积、功能、设备配置等方面有差异。

饭店客房的提供(生产)过程和客人的消费过程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尽管很多学者认为服务产品具有“生产和消费”同时性的特点。客人的消费过程中是客人在饭店内住宿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中消耗能源和资源,例如,客人使用客房内的电气设备时,消耗的电能。但是,在统计中,饭店很少也很难将客人的消费过程和客房的生产过程严格的区分开来,在能源和资源的管理中也不例外。两个不同过程的能源和资源使用是合并计量和分析的。这也是至今饭店的能源分析无法有效展开的重要原因。

饭店客房的生产过程的能源和资源的输入和输出可以被视为基准流,理论上,这个基准流在同类型同档次饭店是一致的,客人对客房的使用,即客房产品的消费过程的能源和资源流因客人的不同而有差异,并产生分析中的不确定性。

理论上,饭店客房提供(生产)过程的能源与资源流如图3-3所示。从图3-3中可以看出,饭店客房提供过程的能源流主要以电力为主,只是在餐饮提供流程中需要为食品制作提供能源,这部分能源不能完全被使用,产生余热释放。水是各流程中使用的主要资源,其他的输入性资源以原材料和消耗品为主。

客房在使用过程中,即客房产品被消费的过程,仍然有能源流和资源流,如图3-4所示。图3-3 饭店客房提供(生产)过程的能源与资源流分析图3-4 客房产品消费过程能源流和资源流分析

图3-4表示客房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用于维持室内环境和提供功能服务,根据调查,这部分能源的使用量占了较大的比例。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有损失,并产生其他类型的污染物,如噪声的排放。使用的资源包括水和消耗品的使用,水在使用后,基本转为污水排放,消耗品基本为一次性物品,在使用后形成废弃物。(4)景区饭店客房能资源数据收集

景区饭店客房能资源流分成两部分,但这两部分是连续且有部分是同步的,因此,很难对这两部分的能源流和资源流进行分离。鉴于此,我们首先确定饭店用能类型,用能类型的确定可以分离出一些流程用能,如食品制作用能的分离。但是,根据饭店能源管理现状,国内大多数饭店没有按照上述流程分离数据,因此,饭店能源、资源数据以饭店总的能源、资源消耗数据为主,不同能源转换成单位相同的热量单位后相加,水则用实际量相加。(5)景区饭店客房能资源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景区饭店客房能资源数据的不确定主要来自客房使用过程,这是由于不同客人对客房设施设备的使用行为不同,对客房内环境要求不同的结果。在本次调研中,大多数饭店都不能提供客人行为方面的信息。很多研究试图分析客人行为对总能源利用量的影响模式。

景区饭店的基础能源流是相对清晰的,但是,饭店很少有这方面的测定。饭店的能源和资源的基础流并不是饭店完全没有客人时的能源和资源消耗量。饭店完全没有客人时,能源和资源由员工使用。员工工作时,一部分能源和资源用于产品的生产,另一部分则是自己消耗。从这一角度,饭店员工数量影响到饭店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基础量。在对水资源消耗分析中,可以观察到这一点。但是,这两部分的比例不能确定,边界比较模糊。

[1]

ISO14040:1997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原则与框架GB/T 24040-1999二、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的建立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的建立首先要分析饭店的生态环境影响指标和饭店的经济效益指标,下面我们简要介绍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建立的方法。(一)景区饭店生态环境影响指标的建立

根据前文的分析,景区饭店的环境影响主要是综合能源消耗、水资源使用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

1.综合能源消耗指标的选择

综合能源消耗指标是饭店某个单位量的综合能耗。饭店的综合能耗比较容易获得,只要统一单位即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千瓦时(kWh),而我国国内比较常规的是使用标准煤(kgce)。千瓦时或者标准煤都是对能源实际使用量的一种描述,这是普遍使用的能源消耗指标。

饭店综合能耗也有用能源总价格表示,但是由于能耗价格的不稳定性,以及每家饭店采购能源的成本的变化,使这个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能源使用的实际量。但是,这一指标可以促进饭店使用更廉价的能源。

饭店能源使用有很多的调查,表3-2是部分国家和地区饭店业能源消耗的一些调查结论和采用的分析指标。

另外,由于目前一些国际饭店集团进行了环境保护的相关标准的导入和认证,为了认证的需要,相关的标准认证机构推荐了一些集团饭店的能耗值,如表3-3所示。但是,目前没有面向中国国内饭店的能耗值。

2.水资源使用指标

饭店水资源使用指标是饭店某个单位量的总用水量。饭店的总用水量包括两部分,客人使用的水和饭店生产用水。在饭店的生产用水中也包括饭店的景观用水等。饭店总用水量的统计范围是饭店从水网中取用的水量以及从其他天然水源取用的水。

景区饭店在取水方面与非景区饭店有所不同,景区饭店由于靠近景区,经常能直接取用到景区的天然水源,如泉水、地下水、山涧蓄积的水等。有些饭店直接取用这部分水,而有部分景区是由景区统一取水,再用管网配给饭店。自行取水的饭店通常视这部分水为“免费资源”,不纳入水使用量的统计范围。

在水使用量指标的选择上,用水的实际使用量为指标是普遍使用的方式。

3.土地利用

景区饭店的建设对景区内的土地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饭店的建设使原有土地硬化,是一种不可恢复的利用方式。目前,饭店的土地利用方面的环境影响主要是在“可持续建筑”或“绿色建筑”的评价中出现。本课题的研究用景区饭店占地面积指标代表土地利用。饭店的占地面积是饭店对景区土地的实际使用量。使用量越大,饭店对景区的环境影响也越大。土地利用还有另一层次的含义,即对已占有的土地的利用,即容积率。景区饭店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容积率一般比较低,本次调查显示的景区饭店的平均容积率在0.7左右。以小型别墅等建筑为主体的饭店,平均容积率在0.55以下。

从环境影响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用饭店占地面积代表是比较合适的。(二)景区饭店经济效益指标的选择

景区饭店经济效益可以有两种不同的表达:用销售收入或用销售量来表达。

1.饭店销售收入指标

反映饭店销售收入的指标通常有经营收入、经营利润(GOP)等。经营收入是指饭店通过主营业务的经营获得的收入,经营收入能反映饭店的经营规模。但是,高的经营收入不一定有高的经营利润,因为每家饭店在运营中对内部成本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不同。经营利润能最直观反映饭店经营的绩效。因此,经营利润是最能代表饭店的经济收益的,也是最广泛使用以考察饭店特定时期经营绩效的指标。

但是,经营收入或者经营利润在各个饭店所包含的内容不完全相同,这对该数据的调查带来困难,饭店的经营成本也常被视为饭店的商业机密。因此,在对饭店的调查中,通常用营业收入来笼统地代表饭店的收益。

例如,在饭店的能耗分析中,最常用的是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如表3-2所示。饭店建筑面积的能耗是指饭店平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消耗的能源。这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指标。饭店建筑面积的能耗是能耗的一个平均绝对值,单纯反映饭店的能耗,也被广泛用于饭店能耗之间的比较。

从表3-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饭店建筑能耗之间的差距很大,几乎没有规律可循。这就很好地证明了饭店能耗的不确定性,即客人在使用饭店客房时有不同的行为方式。这样,即使是规模、等级相似的饭店,在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方面有非常大的差距。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在饭店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使用饭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时,也有使用单位中央空调使用面积的能耗为指标进行能耗分析。把使用中央空调的建筑面积从总面积中分离出来,使该指标更清晰地反映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但是,这个指标较少被使用。主要原因是没有使用中央空调的面积在饭店的总面积中占很小的部分,而指标中,由中央空调使用面积对应的能耗总量并不是中央空调的能耗,因此,指标的衡量价值就降低了。目前,中央空调系统的效率主要是指中央空调系统中设备的运行效率。

另一个在饭店能源管理中常用到万元营业额的能耗指标。万元营业额的能耗是指饭店平均每万元营业额消耗的能源量。万元营业额的能耗比较符合生态效率指标的评估思想。它将经济效益与能源消耗在一个指标中反映出来,饭店则可以通过提高饭店的收益或者降低能源消耗两种方式以实现提高生态效率的目标。

万元营业额指标在使用中,需要对营业额进行界定。饭店获得的营业收入并不完全来自客房、餐饮等收入,也可以有其他的收入来源。针对特定流程LCA的评价,需要对流程进行界定,以判断该流程的能源和资源消耗,生态效率的评价也相同。获得的收益与为获得该收益消耗的能源和资源的边界应该一致。因此,只要产生营业额的范围与能源资源的消耗范围一致,万元营业额能耗是可行的。

但是,饭店万元营业额能耗指标的使用会造成低效率流程被掩盖的现象。从图3-3的流程分析可以看出,饭店客房提供过程由四个流程构成,这四个流程中,增值服务流程在各饭店的变化比较大,营业额的比重也不同。因为在饭店经营中,四个流程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是混合的。所以,如果某一增值服务营业收入非常高,则在其他流程中的能源低效率就不容易被发现,甚至造成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误解。

2.饭店销售量指标

饭店出售的间天数也能反映饭店的经济收益。饭店出售的间天数相当于饭店出售的产品数量,是一种饭店销售量指标。间天数也比较直观的反映了饭店主营业务的销售状况,避免了在分析中其他业务对主营业务的影响。

在景区饭店中,客房一般都是主营业务,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其他的饭店功能也较难发展,因此,用间天数也能较好地代表景区饭店的经济效益。

在饭店能源管理中,也有类似的指标:饭店间天数能耗。

饭店间天数的能耗是指饭店出售的每间客房每一天消耗的能源。这也是一个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的指标。经济效率用饭店出售的间天数来代表,能较好地反映饭店能耗的成本与收入关系。但是,这个指标不适合于饭店之间的比较。每个饭店出售的间天数不相同,接待量少的饭店,单位能耗就增加了。而接待量大的饭店,能源使用的低效率有可能被隐藏。因此,这个指标在能耗效率的衡量中也是较少使用的。在饭店等级、规模相似,人天数接近的情况下,单位人天数的能耗反映了不同类型客人的能耗水平,这对调整饭店的客源结构以提高饭店的能源效率是很重要的。(三)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

通过对景区饭店环境影响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的分析,本节将对景区饭店的生态效率指标进行探索性的构建。

1.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构建原则

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可以有多种模式,但是,本课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模式都是合适的。在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中,还需要考虑实际的管理现状和不同景区类型的情况。(1)景区饭店的管理现状

本课题的调查发现,我国景区饭店的管理处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部分品牌管理的饭店,饭店品质较高,管理有序,而另一部分饭店则管理比较差,饭店产品的品质低,经常采取低价策略参与市场竞争。饭店的管理现状对饭店生态效率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大部分景区饭店环境管理落后,基本没有开展。因此,比较微观的生态效率指标因缺乏信息而且不易实施而无法构建。例如,垃圾的排放量很少在饭店中得到统计,尽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影响因子,但与垃圾排放相关的指标就无法建立起来。

景区饭店管理水平还影响到饭店相关信息的可得性。饭店管理水平低,对信息缺乏统计或者统计数据粗糙,都会影响环境管理的效果,也影响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2)景区饭店对不同景区类型的影响

景区饭店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也对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造成影响。在前述的分析中,已经从多个角度证明了景区饭店对景区环境的影响。但是,在生态效率指标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景区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同,这种要求不同主要体现在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不同。景区原生态程度高,保护要求就高,原生态程度低,即人工化的程度高,则保护的要求就低一些。人工化程度较高的景区开发旅游,其生态效率比较高。

2.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构建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是景区饭店的综合环境影响与景区饭店经济效益的比值。表3-4是课题组根据前述的分析构建的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体系。

与景区饭店生态效率指标相关的指标有三组:经济收入指标、环境影响指标、生态效率指标。各指标组别被分为两级: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课题组的研究认为,一级指标是饭店生态效率衡量的基本指标,二级指标是扩展性指标,在饭店更微观的层面进行衡量。第三节 景区饭店生态效率评价

本节将课题组建立的生态效率指标用于衡量国内景区饭店的环境绩效,以对景区饭店生态效率进行评价。课题组对比了国内不同类型景区的饭店之间的生态效率、景区饭店与非景区饭店之间的生态效率。比较的结果不仅是对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能对后期的景区饭店规划和建设管理提供参考。一、我国景区饭店的生态环境绩效

为了解我国景区饭店的生态环境绩效水平,课题组在样本景区中选择了五个景区,对景区内所有饭店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数据收集,并按照生态效率测算要求进行处理。受客观因素的限制,景区饭店的生态环境绩效只能用一级指标进行衡量,二级指标中的很多信息暂时无法获得。(一)不同景区饭店的生态环境绩效

课题组选择的五个景区,属于四种不同的类型:山岳型景区、岛屿景区、海滨景区、内湖景区。四个景区饭店的生态环境绩效一级指标如表3-5所示。

1.营业收入

表3-5中数据显示,从饭店的总营业收入看,海滨景区饭店的营业收入最高,单个饭店的平均营业收入也如此。这说明,在经济效益上,海滨饭店的经济效益最好。排在第二位的是国内的一个著名的山岳型景区。四个景区在平均营业收入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根据对现场的调查,课题组认为,产生明显差距的原因是景区的季节性、产品特征、知名度等。样本中的海滨景区处于热带,一年四季都能接待游客,而在山岳型景区,一年中游客量较大的季节只集中在夏季。海滨景区中,饭店产品以度假为主,消费水平相对较高,收入也高,而在其他的景区,饭店以满足住宿为主,度假特征不显著,收入相对较低。知名度也是影响收入的重要原因,四个景区中,知名度最低的景区饭店的收入也是最低。知名度高的景区,游客量大,饭店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客观上提升了饭店的收入。上述因素,整体上分析,就是景区的开发水平,开发水平高的景区,饭店的收入较高。因此,在这一点上,饭店的经营状况与景区的开发是紧密联系的,尽管饭店是独立经营的。

2.环境影响

环境影响有三个内容: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和土地面积。

在能源消耗上,单体饭店平均水平,知名度高的山岳型景区饭店最高,海滨景区饭店其次,知名度低的山岳型景区的饭店最低。能源利用水平受内外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总量上,首先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课题组选择的知名度高的山岳型景区海拔高,处于温带地区,采暖的要求高,能耗也高。在热带海滨,制冷的要求则比较高,但是,由于调查的海滨景区饭店在节能控制上技术先进,客观上降低了能源平均消耗。平均能耗最低的景区是知名度较低的山岳型景区(表3-5中没有列出),它与最高能耗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差距有100多倍。从现场调研看,其中有两大原因,一是饭店的等级相差较大。知名度高的景区,饭店档次比较高,以四星饭店为主,饭店功能也比较全。知名度低的景区饭店则以一星、二星为主,饭店功能单一。饭店档次的不同,客观上导致了能源的巨大差异。其次,知名度低的山岳景区饭店,在能源利用上,经常以山林柴火作为补充,这部分能源免费,因此,也不计算在内。

在水资源的消耗上,单体饭店平均水平中,海滨景区饭店最高,其次是内湖景区饭店,最少的是知名度较低的山岳景区饭店。这一排序是符合景区水资源供给状况的。在滨水型的景区,水资源相对充足,对水利用的限制少,用水量就相应地增加,无论是饭店生产用水还是游客用水,都会增加。而在山岳型景区,用水量就会受到限制。当然,一些高档饭店还是尽可能为客人供水,用水量仍然维持在一定水平。在四个样本景区中,知名度较低的景区的水耗最低,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一景区内饭店大多使用天然水源,天然水源的使用不收费,也不计量,因此,该数据有一定的偏差。

在土地使用面积上,海滨饭店的单体平均的占用量是最大的。其次是内湖景区饭店,山岳景区和岛屿景区饭店的占地都不大。这一景区用地条件限制基本一致。有时,景区饭店为了建设,对土地现状进行人为调整,如开山、填海。但是,这种利用方式的环境影响非常大。

3.生态效率

生态效率由四个指标来体现:万元营业收入能耗、万元营业收入水耗、单位客房占用土地面积和建筑面积。

表3-6是各景区的生态效率指标。万元营业收入能耗最低的是内湖景区的饭店,万元营业收入水耗最低的是知名度高的山岳型景区。在土地占用上,岛屿景区饭店对土地的利用最经济。从指标的排序中可以看出,生态效率指标与单独的环境影响指标所反映的情况不相同。岛屿景区内的饭店,除了万元能耗指标较高以外,其他指标相对比较好。因此,如果岛屿上的饭店在能耗上进行改进,它们的生态效率总体是最好的。其次是著名山岳景区内的饭店。各项指标也比较低,山岳景区饭店的优势是营业收入较高,它的经营具有垄断性,这在客观上提高了生态效率。因此,可以认为,在知名山岳景区开发高档饭店有生态效益的优势。而海滨景区饭店的生态效率一般,没有优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