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丝·莱辛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0:47:56

点击下载

作者:王丽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多丽丝·莱辛研究

多丽丝·莱辛研究试读:

绪论

“她的书,特别是《玛莎·奎斯特》系列、《金色笔记》以及《简述地狱之行》,探寻了灵魂的发展之路,这在某种程度上使阅读的读者发生了转变。我认为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伟大的作家们对我们的影响来得很迟,可能需要很多年我们才能明白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多丽丝·莱辛具有独特的感知力。她根据自己强烈的体验、自己的主体感知以及时代的精神来写作。这是一种不能分析,而必须只能敬仰的天才。”[1]——乔伊斯·卡洛·奥茨“我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2]——多丽丝·莱辛

一 莱辛概述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2013)是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个伟大而独特的作家。她的创作时间长达60多年,跨越两个世纪,到2008年各种著作创作数量已接近60部。据统计,截至1985年,她的单个作品数量达到150部。到目前,她已经写作27部长篇小说、2部自传、16部短篇小说集、[3]7卷非虚构作品、3个剧本。她的作品题材涉猎宏大广阔,主要从中产阶级白人知识分子的视角,对20世纪饱受两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英属非洲殖民地(津巴布韦)以及南非、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英国乃至欧洲局势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各个阶层人的生活图景。她的作品风格奇谲多变,文风洒脱,涵盖了所谓的现实主义小说、科幻小说、后现代小说,以及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戏剧等多种文类。她的作品幽默冷峻而内敛,讽刺犀利而醇厚;语言厚重踏实,内涵深邃辽远;结构前后呼应,玄机陷阱交织。她的作品中既有哲学家睿智的思考,政治家机敏的韬略,又有历史学家冷静务实的评判和文学大家洞悉人性的文采。读她的书犹如身处代达罗斯迷宫,道路纵横交错,眼前一片迷茫,然而一旦找到隐匿的线团,顿时神清气爽,一切便豁然开朗。待出得迷宫,便觉身添双翼,力量倍增,跨山水,越沟壑,具有了“一览众山小”的视野和纳百川、容四海的气度。她就像一位女皇,傲视群雄,指点江山,却又像一位朋友家长里短,娓娓而谈;她像一个巫师,洞微探幽,直视人的心底,又如一个孩童,直率天真,坦诚得令人汗颜。而她本人一生特立独行,性格直率,敢说敢为。对评论界于她作品的解读,她毫不留情地批评其“视野狭窄”;对出版界追逐名气,扼杀新人的潜规则她一针见血,大加鞭挞。她情路坎坷,经历复杂,跨越欧亚非三大陆;她阅读广泛,知识渊博,学贯东西欧亚,经典随手拈来,互文比比皆是。迄今为止,她几乎囊括了欧洲各大文学奖项,并在获得多次提名之后,在2007年,以88岁高龄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早在1988年,就有学者评论说,“20世纪最大的未解之谜就是为什么多丽丝·莱辛还没获得诺贝尔奖。这并不是说她想要这个奖项。她在多次访谈中已阐明她不想得这个奖……但如果我要是有权力,我就一定要授予她,这是为了我自[4]己的荣誉”。她的信徒和敌人一样众多,对她的赞誉和诋毁一样极端。她被人称为妇女解放的圣女贞德,也被人诋毁为女性主义的叛徒。[5][6]她是预言家同时也是诅咒者。她的作品,特别是《金色笔记》被[7]称为文学的“圣经”或时代的圣本之一,但也有的被人称为“不具[8][9]可读性”。她是20世纪最不会讨好的伟大作家。《伦敦周日时报》称她为“不仅是我们时代最好的女作家,还是整个战后一代最严肃、[10]聪明和诚实的作家之一”。

虽然她和她的作品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她是一个具有极高世界声誉,拥有亿万读者的作家。她在《时代周刊》所评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百位作家中排名第五。今天,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几十个国家的文字。没有哪一位当代作家像她一样对女性读者和女性作家(也包括许多男性)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难怪诺贝尔委员会[11]在颁奖词中赞誉她的写作是“女性经验的史诗”。哈珀·柯林斯(HarperCollins)出版社总裁简·弗莱德曼(Jane Friedman)说,“多[12]丽丝·莱辛是我们妇女和文学的母亲”。从她收到的无数读者来信或来电,以及得到的众多评论中可以看出,毫无疑问,她的作品改变[13]了许多人的一生,“改变了我们观看世界的方法”。仅就这一点,她也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评判。

莱辛是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家。她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突破性的创造意义:她的第一部小说《青草在歌唱》被誉[14]为首次对种族隔离进行坦诚揭示的小说之一,对生活在夹缝中的白人穷人第一次从涉及种族关系的性心理角度进行了剖析。它描写了[15]白人妇女和黑人家仆之间的暧昧关系,冲破了种族话题的禁忌。《暴力的孩子们》是第一部从女性角度叙述女性特有生理等经验的成[16]长小说。《金色笔记》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被称为“女性主[17][18]义的圣经”,由此,她也被誉为“英国的波伏娃”。它第一次从多个角度真实描写了女性在男女交往中隐秘的生理和心理经验。按照克莱尔·斯普拉格(Claire Sprague)等的话来说,莱辛第一次打破了传统的女人一定要满足男人要求的观念,而对男人的各种能力表示出质疑。并且莱辛是唯一把安娜的精神症状和当时公共的混乱结合起来[19]的作家。《金色笔记》是“这个时代的圣书之一”。她的系列小说《暴力的孩子们》中的最后一部《四门城》被称为“英国现状小[20]说”,是继《金色笔记》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和转折点。它详细而真实地记录了从1945年到20世纪60年代末英国人的生活,成为社会学家研究战后英国不可或缺的生活教材。《简述地狱之行》被誉为在艺术成就和形式上可以和《金色笔记》相媲美,甚至超越了《金色笔[21]记》的小说。此外,它颠覆了以往作品中把疯狂总是和女人相联[22]系的传统,而描写了一个疯男人的形象,从而解除了套在女人身上的紧箍咒。《黑夜之前的夏日》中的凯特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叶的[23][24]每个人”形象,是“密集的女性主义文学版图中的灯塔”。同样《幸存者回忆录》被认为和《鲁滨孙漂流记》有相似之处。《鲁滨孙漂流记》是帝国的开始,而《幸存者回忆录》完成了大英帝国在文学中的循环,它体现了帝国的结束。它是《鲁滨孙漂流记》的反面,是对[25]它的改写和颠覆。它独具特色的形式,连电影导演都不知如何体现。她的五部曲“外空间小说”《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的第一部《什卡斯塔》被称为世界简史,也是反对人类杀戮的宣传册,是对地[26]球壮美大自然的赞歌,是对宇宙家园音乐的赞美诗。《第三、四、五区间的联姻》《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两本小说采用了寓言[27]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用现代主义颠覆传统小说的老路。而《日记》独特的化名出版方式在出版界的尴尬和评论家的窘态中披露了出版界[28]的潜规则。它被认为“冲破了描写老年妇女身体的禁忌”。这本小说还利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实现了一个人青年、中年和老年三种生[29]命形态在同一时空中的呈现。《第五个孩子》以及此后的续篇《本,在人间》是从文本上对人类后现代状况进行了寓言式的符码解

[30]读。莱辛近十几年的作品《又来了,爱情》《最甜的梦》《玛拉和丹恩历险记》《裂缝》《阿尔弗雷德和爱米莉》等仍然在评论家们激烈地争辩和探索中等待着最后的盖棺定论。但无论怎样,她的《青草在歌唱》《金色笔记》《四门城》等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经典。她被称[31]为“正在创作我们这个世纪的百科全书”。

莱辛作品的成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她丰富而坎坷的经历。莱辛说,在罗德西亚农场时,人们的谈话对自己的影响巨大,她总是在阳台聊天和闲谈中了解人们的思想情感,并把他们的语气和情感写入书

[32]中。

多丽丝·莱辛原名多丽丝·梅·泰勒,于1919年10月22日出生在波斯(今伊朗)克尔曼沙赫一个英国人的家庭。父亲阿尔弗雷德·库克·泰勒(Alfred Cook Taylor),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役士兵。战前曾是英国的银行职员,战后,来到波斯帝国银行任经理。母亲爱米莉·莫德·麦克维(Emily Maude McVeagh)“一战”时当过护士。据莱辛在自传中说,她的母亲非常喜欢伊朗的生活。出身中产阶级的她常常参加当时英国领馆夫人们的宴会,在当时的社交圈里如鱼得水。而她的父亲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腿,战后性情大变,内向敏感,整日郁郁寡欢。他从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对驻伊朗英国官员的腐败深恶痛绝,所以当在英国度假期间,从帝国展览中看到开发非洲的项目时,立刻[33]作出了前往非洲的决定。1925年泰勒一家移居南罗德西亚(今津巴布韦),来到莫桑比克以西约100英里的农场。附近山区茂盛的林地和嬉戏的动物、缤纷的植物以及从英国寄来的书和杂志成了苹辛童年最好的伙伴。莱辛7岁时就被送进了索尔兹伯里(今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由天主教女修道会创办的教会学校,开始了她正式的学习生活。虽然她的成绩名列前茅,但那里严酷的宗教环境和氛围使她感到窒息。14岁时,由于眼疾,莱辛离开了学校,开始在家如饥似渴地读书自学。期间,她经常借住在她父母的朋友家,还做过一段“换工姑娘”(Au pair girl),类似于保姆。在1937年她曾经到过约翰内斯堡,和一家同矿务事务厅(Chamber of Mines)有关系的人家住在一起。由于这些朋友大都来自中上层阶级,是从事各种职业的英国人,他们的家里有黑人佣人,因而这些经历对她了解生活在非洲的英国人的家庭状况和心理诉求以及种族关系都具有重要作用。她曾经在自传中说过:她们在露台上的话题永远都是英国的时局、非洲的状况,以及种[34]族问题。1938年她来到了索尔兹伯里做电话接线员,并开始写作。次年同政府职员弗兰克·查尔斯·威兹德姆(Frank C.Wisdom)结婚,生育一子一女。1943年离婚。期间,她参加了非洲左翼政治活动。1945年出于政治原因,同具有犹太人血统的德国流亡马克思主义者戈特弗莱德·安顿·尼古拉斯·莱辛(Gottfried Anton Nicolai Lessing)结婚,生育一子。莱辛在“二战”早期和1946年曾经在开普敦待过几个月,为当时的共产党报纸《卫报》工作,做打字员,接触到了许多共产党人,也接触到了许多工厂和农场的工人。他们的收入之低令她震惊。1949年她离开非洲前夕离婚。戈特弗莱德·莱辛后来成为民主德国驻乌干达大使,1979年被暗杀。莱辛1949年只身带着20美元和儿子彼得以及《青草在歌唱》的手稿从好望角坐船前往[35]英国,并在伦敦一直定居到去世。

刚到伦敦,作为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莱辛生活拮据。但1950年《青草在歌唱》的成功使她成为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也为她打开了出版商的大门,使她得以靠写作维持生计。她又连续出版了短篇小说《这是老酋长的家乡》(1951),半自传体五部曲小说《暴力的孩子们》的前三部《玛莎·奎斯特》(1952)、《合适的婚姻》(1954)和《暴风雨掀起的涟漪》(1958)。与此同时,她还积极参加伦敦的进步政治活动,于1951年加入了英国共产党。《暴力的孩子们》真实地记录了她这一段的生活经历。后来她参加了英国社会主义作家组织。1952年她作为“呼吁世界和平的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了苏联。1956年她重访南非和罗德西亚,却被当时的联邦政府以她出生于伊朗不是英国人为由拒绝入境。实际原因是因为她的共产党员身份和公开反种族歧视统治的言论。这段经历反映在她的纪实散文《回家》(1957)中。期间她还写了许多短篇小说和诗歌。1954年她由于短篇小说集《五》获得了毛姆最佳作品奖,从此专事写作。由于不满斯大林的“清洗”政策等原因,1956年退党。在20世纪50年代末,莱辛涉足戏剧,尝试写剧本。1962年莱辛的小说《金色笔记》出版,引起巨大反响。它不仅奠定了莱辛在文学界的地位,也带给了她巨大的国际声誉和丰厚的物质条件,从此摆脱了生活的困窘。《暴力的孩子们》后两部《围地》和《四门城》在1966年和1969年陆续出版。这两部同前三部在风格上的差异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1969年莱辛第一次到美国(美国曾几次由于她的共产党身份而拒绝她入境),正赶上学生运动及反对越战等活动。美国学生们对于政治等观点的尊重和热情感染了她。她在布法罗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了演讲。当有学院邀请她担任全职教学职位的时候,她拒绝了,因为她觉得自己14岁就辍学了,学术背景不够资格。她看上去“仿佛卡夫卡再生,羞涩、低调、谦逊,坚持自己的作品由别人、任何一个具有普通学术资格的普通学者来教,觉得自己[36]有点配不上自己所代表的名称”。1974年莱辛再一次访问美国,获得美国文学艺术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和现代语言协会荣誉成员的称号。[37]70年代,莱辛又陆续出版了被称为“内空间小说”的《简述地狱之行》(1971)、《黑暗前的夏天》(1973)和《幸存者回忆录》(1974)。正当人们对她具有新风格的小说充满期待的时候,莱辛另辟蹊径在1979年到1983年的4年间,连续出版了她称为“外空间小说”的五部曲《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档案》:包括《什卡斯塔》(1979)、《第三、四、五区间的联姻》(1980)、《天狼星试验》(1980)、《第八号行星代表的产生》(1982)和《沃伦帝国的情感代表》(1983)。人们还未从科幻的惊愕中喘过气来,紧接着莱辛笔锋一转,于1983年和1984年分别推出了描写当代都市情感的姐妹篇《一个好邻居的日记》和《如果老人能够……》,并于1984年以《简·萨默斯的日记》为题结集出版。至此,评论界已被莱辛风格的快速转换搞得不知所措。后来,莱辛又出版了社会主题小说《好恐怖分子》(1985)和《第五个孩子》(1988),好评如潮。1993年莱辛到中国访问。1996年发表长篇小说《又来了,爱情》,1999年发表带有科幻色彩的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2000年发表了《第五个孩子》的续集《本,在人间》。除了小说,莱辛还在1994年和1997年发表了《我的皮肤下》和《在阴影下行走》两本自传,分别回忆了她从出生到1949年,1949年到1962年的经历。期间莱辛还出版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如《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1963)、《一个无婚姻的男人和其他故事》(1972)、《伦敦观察》等短篇小说集。其中《杰克·奥克尼的诱惑》等颇受评论界关注。在莱辛的随笔和散文集中,《个人微小的声音》(1975)、《我们选择居住的监牢》(1987)和《非洲笑声》(1992)等颇受关注。

进入21世纪,已经超过80岁高龄的莱辛仍然笔耕不缀。2001年她又出版了《最甜的梦》。这本小说原本计划是她的第三本自传,后来却改成了小说。200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祖母们》。2004年出版的随笔集《时间辣味》,收集了她原来从未发表过的评论文章、散文等。2005年出版《玛拉和丹恩历险记》的续集《丹恩将军和玛拉的女儿,格里奥以及雪狗的故事》。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裂缝》。2008年出版描写自己父母经历的半虚构小说《阿尔弗雷德和爱米莉》。至此,莱辛成为世界上罕见的近90高龄还在创作的作家。不过,在完成这部小说之后,莱辛在接受采访中说,她自己已经精力衰竭。一语成谶,这成为她人生最后一部作品。2013年11月17日莱辛去世。

在莱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创作中,她斩获了欧洲几乎所有的文学大奖,并在多次提名之后,于2007年获得文学界的最高奖——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历史上年龄最高的获奖者。她还曾陆续获得哈佛、普林斯顿等世界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成为美国现代语言协会的荣誉会员,2000年的“对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荣誉爵士”勋章等。不过她却分别在1977年和1992年拒绝了“大英帝国勋章”和[38]“大英帝国女爵士”称号,理由是帝国已不复存在。

莱辛的巨大成就早就吸引了评论界的注意。除了每年数量不菲的评论文章和持续不断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外,1971年著名的莱辛评论家保罗·施吕特(Paul Schlueter)召集组织了第一次美国现代语言协会莱辛专题研讨会。会议原本计划35人参加,结果到会的超出40位学者。在此后每年召开的莱辛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1976年多丽丝·莱辛协会正式成立,克莱尔·斯普拉格成为协会的第一任主席。翌年,出版第一期《多丽丝·莱辛通讯》(Doris Lessing Newsletter),此后每年两期,成为莱辛研究学者们交流对莱辛看法的平台。正如迪·塞利格曼(Dee Seligman)在创刊号上所说,“《多丽丝·莱辛通讯》的目的就是为了在莱辛的严肃读者中促进观点和信息的分享”。协会的会员和《多丽丝·莱辛通讯》的编辑来自德国、英国、日本、南非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等。2002年春天,《多丽丝·莱辛通讯》更名为《多丽丝·莱辛研究》(Doris Lessing Studies)。关于这本刊物,莱辛1984年接受采访时对此不以为然。她说自己觉得“特别尴尬”,她一点也不[39]喜欢“偶像崇拜的气氛”。

2004年4月在新奥尔良,多丽丝·莱辛协会发起举办了第一次多丽丝·莱辛国际会议;2007年7月在英国利兹都市大学召开了第二次多丽丝·莱辛国际会议;2010年5月在北肯塔基召开了第三次多丽丝·莱辛国际会议。

目前,莱辛拥有独立的出版商,来打理有关莱辛作品出版的一切事宜。根据米歇尔·费尔德的采访记录,莱辛居住在非洲的时候,她送了18篇短篇小说给伦敦的柯蒂斯·布朗经纪公司(Curtis Brown Agency)。朱丽叶· 欧赫(Juliet O’Hea,后成为莱辛的第一个经纪人)写回信问,“你有小说吗?”莱辛回答有,但是版权已经以不公平的条款卖给约翰内斯堡的出版商。欧赫立刻为她要回版权,送给了伦敦出版商迈克尔·约瑟夫(Michael Joseph)。后来,莱辛的出版商又转到了伦敦的乔纳森·凯普(Jonathan Cape)和美国的诺普夫(Knopf)。尔后,莱辛转到了哈珀·柯林斯(Harper Collins)。1984年,欧赫从柯蒂斯·布朗经纪公司退休,莱辛的经纪人改为乔纳森·克洛维斯(Jonanthan Clowes),其大本营在法国。这个小公司现在打理着莱辛在世界范围的所有出版物。对于一个有着60多年创作历史的作家来说,只有过两个经纪人,几个出版社,真是创纪录的。莱辛[40]说,“我非常幸运。”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莱辛在评论界以多产和“难懂”著称。就前者而言,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莱辛的创作在数量和种类上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到现在为止,她的各种著作已达近60部,其中长篇27部,自传2部,十几部短篇小说集,散文或杂文(集)近10部,此外还有戏剧和诗歌。就后者来说,莱辛从1950年发表第一部小说《青草在歌唱》以来,不断被冠以艺术风格上的“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科幻”作家的头衔;或内容上的“政治小说家”“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反种族歧视”“心理分析”“激进的人文主义”等标签;抑或是意指作家本人属地的“非洲”“欧洲”“移民”“英国”作家等,不一而足。不过,令评论家越来越困惑的是,随着莱辛的作品增多,这种人为的从属划分不仅越来越困难,越来越没有说服力,而且到了21世纪,面对着莱辛更为独特的小说,评论界意识到根本没有办法再归类,因而开始冠以“跨越界限”等名称。而莱辛似乎打定主意要和评论界把猫捉老鼠的游戏玩到底,到最后一部小说,竟以父母为原型,为他们各设置了一个没有经过战争的想象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生活,完全打破了迄今为止的小说的叙事模式。除此之外,莱辛作品涉及的领域几乎无所不包,从人文地理到科学知识,从西方哲学到东方宗教。其类比、意象和象征的独特、新奇,常常别出心裁,其意义深奥多变,难以捉摸,再加上莱辛本人性格直率,不畏权威,常常对评论界出言不逊,甚至捉弄其并令其出丑,因此莱辛赢得了“难懂”的“美名”。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莱辛在评论界的“星途”并不都是一帆风顺。

英美评论界对莱辛的学术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随着莱辛国际影响的日益扩大,各种评论层出不穷。80年代,莱辛的影响已经遍及20多个国家。根据全球联合目录(World [41]Cat)所做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各类语言有关莱辛的各种图书和文章数量已经达到4000多篇(种),其中图书近3000种,硕士博士学位论文500多篇,各类文章500多篇。要对这么庞大的评论成果作一梳理不仅难度大,而且一本书的篇幅也明显不够。为了尽可能对莱辛批评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本书仅按照时间顺序对重要的研究专著、批评文集和一部分博士论文作一概述,而把主要的报刊文章分别放在每一部小说前面,从对该小说的评论角度进行简要归纳,详细列表放在全书后面的参考文献中。然后,就中国国内的研究状况进行概述。最后,就国内外研究进行总结,揭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国外研究专著

最早研究莱辛的专著是多萝西·布鲁斯特(Dorothy Brewster)1965年写的《多丽丝·莱辛》,但由于它的介绍性质,现在已很少有人提起。1973年,保罗·施吕特(Paul Schlueter)发表《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哈利·穆尔(Harry T.Moore)在前言中称,这是一部全面介[42]绍莱辛并具有“开拓意义的著作”。在这部专著中,施吕特对莱辛当时发表的10部小说进行了全面评价。他认为莱辛最好地表达了当代“敏感个人的失落感和自我意识”,并在所有的小说中提倡一种“个人责任”,从而把自己和其他人,乃至世界都“有意义地”联系在[43]了一起,最终获得最高意义的个人自由。他认为莱辛主要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并且认为除了《金色笔记》和《简述地狱之行》以外,莱辛都是偏重于内容而不是形式。这本专著主要是从主题的角度来谈论莱辛的创作。他认为莱辛是一个关注个人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介入”(committed)型作家,最终要取得个人的自由。不过,这两本关于莱辛的专著基本还是介绍性质的。1977年,玛丽·辛格尔顿(Mary Singleton)发表《城市和草原——莱辛的小说》。贝特西·德雷恩(Betsy Draine)在《压力下的本质》中对于这本书的精髓作了很好的总结,“玛丽·辛格尔顿运用象征的词汇寻求对莱辛作品的统一认识。她的著作,《城市和草原——莱辛的小说》追溯了莱辛作品中三个母题的相互关系:草原,代表了自然无意识;城市,代表了人类意识的成就;以及理想城市,‘一种新的和更统一的意识形式……黄金时代终于要来了。’在辛格尔顿看来,莱辛每一本小说的风格是由这三个母题之一所决定的。草原要求的是象征手法,城市吁求现实主义,[44]而理想城市用神话和原型来表达自己”。它的独特之处在于把作品中的意象和莱辛的主题与风格融为一体,但缺点是简化了莱辛丰富的主题。1978年,迈克尔·索普(Michael Thorpe)发表《多丽丝·莱辛的非洲》,试图探讨莱辛的非洲“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莱辛是当今最多才多艺、成就最高的白人非洲英语作家。她描写非洲的作品远远超出了种族问题。其发生在白人占领区的种族、信仰、阶级之间的不信任和敌意是整个人类悲剧历史的一部分。1979年,罗贝塔·鲁宾斯坦(Roberta Rubenstein)的《多丽丝·莱辛的新视野》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莱辛作品的专著。她运用心理分析的理论,特别是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从研究作品人物意识入手,探讨作者的思想和作品形式的关系,极具启发性。1983年,贝特西·德雷恩《压力下的实质》第一次把目光从莱辛小说的主题转向了她小说的叙述结构和风格。用她自己的话说,是想把批评界的注意力引向“形式本身作[45]为一种命令,作为一种对于内容的压力的发展”。她认为莱辛的风格虽然在变化,但主题基本未变。她认为莱辛小说形式的变化一方面是由造成认知变化的历史因素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艺术作品感知装置的决定者。劳娜·塞奇(Lorna Sage)和莫娜·奈普(Mona Knapp)分别在1983年和1984年发表同名著作《多丽丝·莱辛》,对莱辛的作品进行了介绍。塞奇的专著从地理空间的转换切入莱辛的生活和作品,对莱辛的思想和创作主题进行了颇有见地的分析。“我们是[46]谁?莱辛的作品在询问中直击当代文化妄想症的中心”,提出了新时期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莫娜·奈普的专著是当时第一部对莱辛的所有作品,包括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等进行研究的专著。这部专著不仅提供了翔实的背景资料,而且还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观点。如有关莱辛对于集体主义的批判,以及莱辛作品中个人、集体和整体三足鼎立的观点等。1985年,凯瑟琳·费什伯恩(Katherine Fishburn)发表《多丽丝·莱辛出人意料的宇宙——叙事技巧研究》,从艺术特色的角度对莱辛的7部“空间”小说进行了详尽地分析,揭示出莱辛通过运用不同的叙事视角促使我们从新的角度对当代社会和政治结构进行批判的良苦用心。1984年,伊芙·伯特尔森(Eve Bertelsen)在非洲出版《多丽丝·莱辛的南罗德西亚:小说中的历史》,这是第一部在非洲出版研究莱辛的专著。吉恩·皮克林(Jean Pickering)1990年发表《理解莱辛》,从研究作者出发研究作品,试图寻找她的生平和作品之间的关联,从整体解读她的作品主题。1991年,阿妮塔·迈尔斯(Anita Myles)根据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发表专著《多丽丝·莱辛:一个具有有机思想的小说家》,试图以小见大地勾勒出莱辛统一的宇宙世界和精神和谐主题。1994年,沙迪亚·斯·法希姆(Shadia S.Fahim)发表的《多丽丝·莱辛:苏菲平衡和小说形式》以及1997年,木格·噶林(Müge Galin)发表的《东西方之间: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苏菲主义》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苏菲主义理念和莱辛小说的关系,对于了解苏菲主义对莱辛的影响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1997年盖尔·格林(Gayle Greene)出版《多丽丝·莱辛:变化的诗学》。她通过对莱辛作品的分析,描绘出了莱辛思想变化的轨迹,从一个侧面解答了当时人是社会构成的,是否可以超越社会的理论争端。这本著作以“变化”为主线,全面而详尽地从主题、结构、风格等方面分析了从1950年的《青草在歌唱》一直到1985年的《好恐怖分子》等10多部小说,并回应了评论界对莱辛小说的质疑和批评,盛赞莱辛是一位想象力极为丰富、与时俱进,改变了我们思维方式的伟大小说家。这本书是到目前为止少有的几本研究莱辛著作中见解最为深刻、最富洞见性和独特性思想、最具启发性的著作之一。2006年,大卫·沃特曼(David Waterman)发表《多丽丝·莱辛空间小说中的身份》,展示了莱辛7部“空间”小说和1部中篇小说中不同身份之间的张力,揭示莱辛试图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引导我们走向变化现实世界的乐观态度。

除了专著,还出现了一些很有分量的批评文集。1974年,阿尼斯·普拉特(Annis Pratt)和邓博(L.S.Dembo)编辑出版《多丽丝·莱辛:批评研究》。这是第一部研究莱辛的批评文集,收录了从1962年以来最重要的有关莱辛的批评文章。这部文集最大的特点是展示了莱辛研究初期学者们对莱辛作品中有关现实和艺术以及女性主义等的一些争论。1982年,珍妮·泰勒(Jenny Taylor)编辑《笔记/回忆录/档案:阅读并重读多丽丝·莱辛》,突出了莱辛作品的争议性以及在不同话语和历史背景下莱辛作品的文化意义。作者虽然都是女性,但并不一定持女性主义观点。收录的文章中有许多新的视角和新的见解,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1986年,克莱尔·斯普拉格和弗吉尼亚·泰格(Virginia Tiger)编辑出版《莱辛批评文集》,对莱辛的著作了进行全面梳理。这本文集分为四个部分:政治和模式、女性空间、内在和外在空间以及接受与声望,收录了许多具有独特见解的优秀评论文章,包括许多知名作家和评论家,如斯诺(C.P.Snow)、奥茨(Joyce Carol Oates)、欧文·豪(Irving Howe)、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等第一时间对莱辛作品作出响应和评价的文章,体现了莱辛对于年轻一代作家的影响。1988年,凯里·卡普兰(Carey Kaplan)和艾伦·科罗娜·罗斯(Ellen Cronan Rose)收集了自1971年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多丽丝·莱辛专题探讨会在此前15年的优秀论文,以《多丽丝·莱辛:生存点金术》为题结集出版。1999年,菲丽丝·斯特恩伯里·帕拉吉斯(Phyllis Sternbery Perrakis)编辑出版《莱辛作品中的精神探索》。这是第一次就莱辛作品中的精神维度进行分析的批评文集,开辟了莱辛研究的新视角。2003年,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编辑出版《多丽丝·莱辛》。这是布鲁姆就当代西方最受关注、最受读者欢迎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散文家所编纂的当代最优秀批评文集《现代批评观念》系列丛书之一。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布鲁姆认为莱辛是当今时代的代表,但对莱辛的评价却并不高。他认为莱辛的语言平淡无味,而且思想局限很大,不仅不能和乔治·艾略特相比,即使和同时代的默多克相比,也不具优势。2009年,爱丽丝·里德奥特(Alice Ridout)和苏珊·沃特金斯(Susan Watkins)编辑出版《多丽丝·莱辛:跨越界限》。这是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批评文集。它选取了对莱辛不同类型文本的批评文章,其目的是为了用形式本身“无声地”展示莱辛作品的“跨界限”特点。2010年,蒂布拉斯·拉斯科(Debrath Raschke)、菲丽丝·斯特恩伯里·帕拉吉斯和桑德拉·辛格(Sandra Singer)编辑出版《多丽丝·莱辛:诘问时代》。收录的批评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莱辛的作品,展示了莱辛对于当代困扰我们的迫切问题的深切关注,迫使我们重新思考对21世纪现实世界的看法。

除了专著文集以外,还有许多学位论文对莱辛进行了总体评价。根据保罗·施吕特记载,美国第一篇关于莱辛的博士学位论文是1965年约翰·阿尔弗雷德·凯瑞(John Alfred Carey)所写(国际上第一篇评论是1963年东德的戈特弗里德·格拉斯特恩Gottfried Graustein所[47]写),第二篇是1968年保罗·施吕特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凯瑞谈到在出版界对莱辛的接受一开始并不很顺利。1965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就被出版商拒绝了,理由居然是“有一个读者觉得莱辛不是一个主要的当代人物,不值得为她写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弗雷德里克·麦克道尔(Frederick P.W.McDowell)试图发表一篇有关莱辛直到1965年创作成就的文章,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些编辑承认不知[48]道她,另一些认为她不够重要。”在1965年的《多丽丝·莱辛:追寻现实——她小说中的主题研究》一文中,阿尔弗雷德·A.凯瑞(Alfied A.Carey)通过分析莱辛小说中的主题,认为莱辛远离了意识形态系统,提倡一种和世界直觉和本能的关系。1971年爱伦·W.布鲁克斯(Ellen W. Brooks)的论文《片断和整体: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1972年路易斯·A.马奇诺(Lois A.Marchino)的《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追寻自我》;1973年帕特里夏·哈利迪(Patricia Ann Young Hallidey)的《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整体性追寻:图解中的双重性、多样性以及模式析图》;1974年维尔玛·格朗特(Velma Fudge Grant)《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追寻整体性》发表。所有这些论文都是把莱辛的作品看作一个整体,强调片段和整体的关系。1971年努埃里内·奥尔康(Noeline Elizebeth Alcorn)的论文《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认为莱辛的小说阐释了一种对于人性的信念,这种信念取决于前景和梦魇之间的平衡。1976年萨利·约翰逊(Sally Hickerson Johnson)写了《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形式与哲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菲主义对莱辛的影响,认为莱辛同马克思主义的接触及对于苏菲主义的兴趣都源于一种“宗教冲动”。1979年塔玛拉·米切尔(Tamara Mitchell)的《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非理性因素》也涉及同样的主题,通过梦幻等揭示莱辛小说中对于理性和非理性的融合。1977年玛丽·德雷恩(Mary Elizabeth Draine)的《多丽丝·莱辛小说中意识阶段》宣称宿命论和自由的冲突是贯穿莱辛小说的主线。1978年苏丹·西姆斯(Sudan K. Suran Sims)在《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重复》中认为莱辛把现实看作是一个循环过程,人类只有通过自省方能摆脱这种循环。1980年艾琳·马尼姆(Eileen Carolyn Manim)的《穿过混乱的超越: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1980年英格丽·霍姆奎斯特(Ingrid Holmquist)发表论文《从社会到自然:多丽丝·莱辛〈暴力的孩子们〉研究》;1986年露丝·萨克斯顿(Ruth Olsen Saxton)的《心灵的衣服: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衣服和外表》;1996年吉尔·K.安德鲁斯(Jill K. Andrews)的《多丽丝·莱辛的主题》等也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莱辛的小说进行了研究。

此外,还有许多论文对莱辛和其他作家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佩内洛普·勒菲(Penelope Anne Lefew)写的《乔治·艾略特、奥列佛·斯基纳、弗吉尼亚·伍尔夫和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叔本华意志和审美》。这篇博士学位论文第一次对叔本华的意志理论和审美思想对这些女作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983年,桑德拉·布朗(Sandra Gay Brown)写了《消失的心灵:〈荒原〉以及多丽丝·莱辛小说中的圣杯传奇比喻》。布朗探讨了《荒原》对莱辛创作的影响。1995年兰德尔·斯沃博达(Randall Alan Svoboda)写了《私人和公共空间之间:莱辛、劳伦斯、乔伊斯和福斯特小说中的个人历史写作问题》,对这些作家在书写个人历史中的实验性和引发的对历史和个体的重新思考进行了分析。1993年,玛莎·夏普(Martha Jayne Sharpe)写了《伍尔夫、莱辛和阿特伍德的自主性、自创性和女艺术家形象》,对《到灯塔去》《金色笔记》和《猫眼》中女艺术家形象的自我创造和自立进行了比较。国内研究现状

根据对中国知网以及万方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文献的查阅,截至2013年9月,国内研究莱辛的文章总数达1262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38篇,博士学位论文8篇,专著5部。国内对莱辛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时期,以莱辛获得诺贝尔奖的2007年10月为界。

在莱辛获奖之前,国内对莱辛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翻译阶段。由于莱辛的政治背景,我国对莱辛作品的引进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仅限于《青草在歌唱》和一些短篇小说的翻译,没有评论。

20世纪70~90年代处于莱辛研究的初期,是第二阶段。根据中国知网、万方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的统计,论文共有34篇。1979年黄门澄在《现代外语》第2期发表论文《当代英国有哪些比较著名的小说家》,成为“文革”后我国大陆学术刊物提到莱辛的第一篇文章。80年代到90年代,随着对莱辛作品的译介逐渐增加(虽然仍然局限于短篇小说),陆续出现了一些对莱辛及其创作的介绍性文

[49]章。1988年黄梅在《读书》第1期发表杂谈《女人的危机和小说的危机》,成为我国大陆专门介绍评析莱辛《金色笔记》的第一人。在这篇文章中,黄梅就已经对《金色笔记》中莱辛的一些重要观点,如[50]有关女性自由、真实和虚幻的观点作了启发性的阐述。1993年莱辛访问中国,莱辛的更多作品被国人认识。国内著名文学评论家侯维瑞、张中载、瞿世镜等都在不同刊物或专著中介绍了莱辛以及莱辛后期的《第五个孩子》和《又来了,爱情》等,并提到了莱辛对待差异[51]和人道主义等的重要的思想。1994年林树明发表论文《自由的限度——莱辛、张洁、王安忆比较》,开启了莱辛和中国作家比较的先

[52]河。这一时期,李福祥是对莱辛关注较多的学者,分别在《外国文学评论》等刊物单独或合作发表《多丽丝·莱辛笔下的政治主题和女性》《试论多丽丝·莱辛的“太空小说”》《八九十年代多丽丝·莱辛的文学创作》等,对莱辛及其作品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介绍,并首次引[53]入了对莱辛科幻小说的研究。此外,钟清兰和张鄂民还就莱辛的[54]创作特征和创作思想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对于莱辛的作品分析主要集中于《金色笔记》,如陈才宇、刘雪岚、徐燕等都对《金色笔记》[55]的主题和形式进行了分析。1999年出现了大陆第一篇关于莱辛的[56]硕士学位论文。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莱辛作品的政治和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引人注目的外部形式,且正面评价较多。进入21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增多,莱辛也越来越受到我国更多学者的关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出版瞿世镜等译的《又来了,爱情》,2000年译林出版社推出陈才宇等译《金色笔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了英文版《简·萨默斯的日记》,都极大地推动了国内对莱辛作品的研究热情。

第三个阶段是2000年到2007年10月,可以称为莱辛研究的发展阶段,论文数量达到120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有42篇,博士学位论[57]文2篇,并出现了我们大陆第一部莱辛研究专著。这一时期的研究具有几个特点:一是硕士论文占到论文总数的1/3强,表明莱辛研究的影响逐渐扩大,并进入高校。二是莱辛作品的研究范围从之前的《金色笔记》,逐渐开始拓宽,向前后两个方向发展:其一是往前挖掘其早期作品的魅力,包括《青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其二是向后延伸到莱辛后期的作品,如莱辛的“外空间小说”或或者说是科幻小说、《简·萨默斯的日记》《最甜的梦》《又来了,爱情》等。莱辛的短篇小说也进入学者的视野,研究视角在不断拓宽。如许多学者也注意到莱辛对苏菲主义的借鉴,包括后殖民、后现代的话题等。在论文的主题和形式研究方面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主题方面,除了对政治和女性主义的诸多讨论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视角,如司空草的苏菲主义论述、姜红的认识主题、王丽丽的生命哲学视角、田若飞的心理诊疗分析以及谷彦君对异化的理解,拓展了对莱辛作品的主题的[58]认识。2005年国内第一篇博士学位论文问世,2007年国内第一部[59]莱辛研究专著《多丽丝·莱辛的艺术和哲学思想研究》出版。王丽丽在其专著《多丽丝·莱辛的艺术和哲学思想研究》中,以莱辛早期的小说,包括《青草在歌唱》、五部曲《暴力的孩子们》《金色笔记》和两部合集《简·萨默斯的日记》在内的9部小说为例,对莱辛的艺术和哲学思想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认为莱辛的思想既根植于生命哲学又不拘泥于它,并指出:莱辛把历史和文化用线形和环形结构,通过历时和共时的角度结合在一起,构筑了一个独特的世界,并在这个世界中展开了自己对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理解,从而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世界观。作为一个身处20世纪中叶,各种思潮交替、“主义”泛滥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作家,莱辛保持了异常清醒的头脑。她利用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去解构自己,运用后现代的技巧去构筑她自己统一的哲学思想。这个策略是她整个创作设计的基础。因此,才有了“大家人物”对集体意识的嘲讽;分裂的自我用来暗示双性同体的重要;时间的碎片来表示真正时间的流动;破碎的意象表现她对完整性的希望以及她小说貌似毫无关联的多变主题及形式却意指她对生命和人类的信念的始终如一。这也说明了她对拘泥于条条框框的传统的反叛与不屑。因此,说她是一个转型期作家是对她的简单化,但是,如果把她归类于现代或后现代作家又完全是一种误导。其实无论在艺术形式上还是在思想上,她的作品都是既有时代的烙印,又超越了她的时代。2007年蒋花的博士学位论文《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对莱辛的非洲小说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的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通过[60]研究可以看出,地域政治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不过,由于专著和博士学位论文都是用英文撰写,因而其影响受到限制。

在2007年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随着更多莱辛的作品被翻译和介绍,莱辛研究在国内获得了井喷式发展。据统计,从2007年10月到2013年9月底,论文数量已经高达1108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95篇,博士学位论文10篇。研究范围涵盖了莱辛多部重要小说,短篇小说和自传也都有涉及,视角也更加多样化。更可喜的是许多学者研究观点新颖、独特,如从莱辛作品的认知意义、空间结构、莱辛具体的解构策略、莱辛的殖民意识、对莱辛辩证思想的独特解读等。如肖锦龙在《拷问人性——再论〈金色笔记〉的主题》中,通过详细的文本分析,描绘了莱辛对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人性观和弗洛伊德本质主义人性观的事例图解,认为拷问和反思人性才是莱辛这部著作[61]的核心题旨;姜红的《〈什卡斯塔〉:在宇宙时空中反思认知》[62]就莱辛在作品中对读者的认知引领作用进行了阐释;朱振武等在《多丽丝·莱辛:否定中前行》中,就莱辛不断否定自我、传统和既定[63]思想的创作理念进行了解读,把握住了莱辛创作思想的关键点;岳国法的《“形式”的修辞性:〈金色笔记〉的文学修辞批评》从修辞的角度对《金色笔记》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莱辛独特的结构[64]“言说”功能,对理解莱辛的作品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周思源的《浩然大钧,冰雪涅槃:多丽丝·莱辛〈八号行星的产生〉的科幻认知》[65]对于莱辛回避科幻小说称谓的原因作了实证解答;而胡勤在《多[66]丽丝·莱辛与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哲学——与苏忱商榷》一文中有针对性的争辩,不仅有助于纠正对莱辛的误读,也显示了我国年轻学者对学术研究的认真态度和严谨作风。除此之外,陈璟霞、岳峰、陶淑琴、肖锦龙等都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或文章中对莱辛的反殖民主义身份进行了质疑,或认为莱辛秉承的完全是西方白人殖民主义者的立[67]场,或其作品折射出欧洲中心主义,等等。这一时期共有10篇博士学位论文和4部研究专著(大部分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问世,除上面提到的以外,还有肖庆华的《都市空间与文学空间——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蒋花的《压抑的自我——异化的人生》、胡勤的《审视分裂的文明:多丽丝·莱辛小说艺术研究》、赵晶辉的《多丽丝·莱辛小说的空间研究》、卢靖的《〈金色笔记〉的艺术形式与作者莱辛的人生体验》、华建辉的《论多丽丝·莱辛在〈金色笔记〉中对二战后社会的诊断和医治》、周桂君的《现代性语境下跨文化作家的创伤书写》、朱海棠的《解构的世界——多丽丝·莱辛小说研究》以及邓琳娜的《生命的体验,自我的超越——多丽丝·莱辛小说的苏菲思想研究》。这些博士学位论文或专著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莱辛的创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视角独特,对从不同的侧面理解莱辛及其作品具有较大意义。另外还出现了一些综述性文章,达18篇之多,如向丽华、胡安江、冀爱莲、蒋花、胡勤、卢婧、徐建刚、张琪等,对我们追踪莱辛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和译介情况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不过,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滥竽充数之作:有的论文仅凭只言片语就主观臆断,或者临时拼凑,甚至涉嫌抄袭,统计数据有的也不太准确或道听途说。

我国香港和台湾对莱辛的研究几乎和大陆同步或稍晚。从香港大学图书馆获取的资料表明,台湾最早的是1984年,程艳姜(Yuan-Jung Cheng)和郭秋雄的硕士学位论文,分别是《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和《〈金色笔记本〉中的并置叙述技巧》。此后,又陆续出现了一些硕士学位论文,如1987年张瑩棻的《陶丽斯·拉辛作品之逃避主题》、1988年P.H.倪(P.H.Ni音译)的《莱辛的游戏:对于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的元小说解读》等。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比较论文,如1995年程艳姜写了《康拉德、伍尔夫和莱辛的疯癫和小说》,对现代小说中疯癫诗学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香港也在世纪之交出现了博士学位论文,探讨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和莱辛作品中的食物意象等。

通过对国内外莱辛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在莱辛创作的半个多世纪中,莱辛批评界在竭力追赶莱辛的创作脚步。虽然不免气喘吁吁,但却不断有新的观点出现,并正在向纵深发展,前景广阔。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莱辛是一个文化背景极为复杂,生活经历非常丰富的作家。她的创作长达60多年,跨越两个世纪,其思想观点庞杂、作品涉及主题广博,而且其人其作以“复杂”“难懂”著称。莱辛的作品是一个整体,只有对莱辛的作品有了整体的了解,才能把握莱辛理论思想的精髓。她的每一部作品就是这一整体的一个侧面,或者说每一部作品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此外,由于莱辛没有专门的理论著作,她的观点均散见于她的作品中,因此莱辛的作品成为她思想观点的另类表达。她的理论思想是了解她作品的钥匙。只有对莱辛的理论思想有了整体的认识,才能参透她作品的真谛。否则,只能是见木不见林,对莱辛的评析也难免失之偏颇,这也是目前国内莱辛研究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高的论文或专著并不多见的原因。

从国内外莱辛批评研究来看,对莱辛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从研究作者出发研究作品:寻找她的生平和她的作品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解读她的作品主题等。这方面以早期的研究居多,以1984年莫娜·奈普的《多丽丝·莱辛》和吉恩·皮克林1990年发表的《理解莱辛》最具学术价值,其见解颇具洞察力和影响力。第二,从研究具体作品出发,寻找莱辛所要表达的主题。这方面的专著和文章最多,对莱辛整体思想和作品的理解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盖尔·格林1997年出版的《多丽丝·莱辛:变化的诗学》。她通过对莱辛作品的主题和技巧颇具深度的分析,描绘出了莱辛思想变化的轨迹,对我们理解莱辛的整体思想具有重要意义。第三,运用流行的西方文艺理论,试图找出她作品的内在联系。这方面以罗贝塔·鲁宾斯坦1979年发表的《多丽丝·莱辛的新视野》最为引人关注。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莱辛作品的专著。她运用心理分析的理论,特别是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从研究作品人物意识入手,探讨作者的思想和作品形式的关系,极具启发性。除此之外,还有沙迪亚·斯·法希姆1994年发表的《多丽丝·莱辛:苏菲平衡和小说形式》值得一提。这部著作不仅成功运用了苏菲主义理论来解读莱辛的作品,而且试图在莱辛的作品中找出她超越各种“主义”的普世情怀。但令人遗憾的是她套用苏菲主义理论,限制了对莱辛的全面理解。21世纪的研究放弃了对莱辛的归类,大都从跨越的角度来谈莱辛的作品。纵观国外对莱辛的研究,虽然专著和文章很多,也有一些有影响的系统研究莱辛的专著,但由于莱辛创作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作品数量巨大,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对于莱辛理论思想梳理的著作。现有的国外莱辛长篇小说研究专著也没有包括她最新的作品。

国内21世纪之前的文章介绍居多,研究范围比较狭窄,但对于后来的研究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进入21世纪,更多的学者和文学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莱辛,但大多是围绕莱辛某部作品或她的某方面思想倾向进行的评论。莱辛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莱辛研究在国内重视不够,研究专著还很少。因此,虽然已经出现一些颇具创新性的观点,但由于仅有的几篇博士学位论文和专著是用英语撰写,限制了其影响力。莱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研究范围虽然有所扩大,但总体上研究仍然局限于对单一作品的研究,或某一类型作品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对莱辛所有小说的研究专著,更遑论莱辛的理论思想研究专论。

忽视对莱辛思想系统的梳理已经成为阻碍莱辛研究进展的瓶颈。目前国内外评论界均没有莱辛理论思想研究的专著,原因之一是莱辛没有专门的理论著作,其思想观点均散落在她的不同作品中,梳理难度较大,争议颇多。正因为如此,更需要从思想的高度来看莱辛及其作品。莱辛的独特性在于她的作品创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作品与作品之间存在连续性和互文性。没有对莱辛整体思想的把握,没有对莱辛作品的完整认识,就很难正确理解她的作品。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如果对莱辛的观点没有彻底的了解,就很难把握住什么……人们必须把她的作品看作一个整体——单个的文本就是越来越复杂的网络中[68]的节点”。莱辛的理论思想是了解她作品的钥匙。只有对莱辛的理论思想有了整体的认识,才能参透她作品的真谛。这也是为什么莱辛一再强调她作品的主题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本书第一次对莱辛理论思想进行了梳理,并对莱辛迄今为止的22部长篇小说进行研究分析,从整体上俯瞰莱辛的思想和创作。希望借此可以填补国内外莱辛研究的空白,并进行有效的补充。本书所采用的小说分析体例,既有情节介绍,也有评论概述,还有对创作缘由、文本结构和主题的分析,希望对全面了解莱辛的作品有所帮助。莱辛许多重要的著作尚没有中译本,因此本书对这些重要著作的详细介绍和分析,也希望对热爱莱辛的读者从整体上理解莱辛的思想观点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本书的研究全部是笔者自己10年莱辛研究的心得,许多观点都是第一次发表,具有原创性。

三 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的内容除绪论和结语之外,主要分为上篇和下篇。绪论分为三个部分:一、莱辛概述;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三、本书的主要内容。上篇是讨论莱辛的理论思想,共分九章。

第一章主要叙述莱辛理论思想之渊源。由于莱辛的出身背景复杂,经历丰富,她所受到的思想文化影响来自欧、亚、非三大洲,因此,本章就此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第一,是对众所周知的莱辛的共产党经历和受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情况的分析。从分析的情况看,莱辛的殖民地背景是莱辛涉足政治、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要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