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的世界:从麻瓜到王者(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5:36:22

点击下载

作者:许奔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创新者的世界:从麻瓜到王者

创新者的世界:从麻瓜到王者试读:

赞誉

很荣幸再次为联想工程师许奔的新书做推荐!

许奔对创新有执念,他的奇思妙想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后转变成一个又一个专利,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许奔不仅是联想的专利达人,还乐于把辛苦积累的经验分享出来,把创新的火花传递给更多人,读者们有福了。

为许奔点赞,为总在学习、总在进步、总在分享的联想工程师们点赞!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一个真正优秀的创新者,不仅要对未知事物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不断拓展已知的边界、不断发现新生事物,还必须在大量试错中保持敏锐的意识,不断反思、不断提炼创新规则,将抽象的方法论体系化,用于指导未来的创新之路。

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具备自我推翻的勇气和魄力,反复否定、重构这个体系,并在一次次自我颠覆中获得新生。

而许奔正是这样的创新者,在这七年多的创新历程中,他广泛阅读优秀专利、大量撰写创新提案、构建体系化的创新方法论,并通过严苛的联想专利评审五象限进行反思和自我逼问,反复锤炼既有框架,重构创新原则——这才是创新者应该具备的精神与勇气。人工智能权威专家、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士 芮勇博士

推荐序

7年半的时间,4 878项专利创意,2 836项专利提案,249项中国专利申请,16项海外专利申请⋯⋯

我一直好奇是什么样的发明人才能创造如此惊人的业绩,也好奇如何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更好奇他的创新是昙花一现的偶然,还是掌握规律后的必然。《创新者的世界》也许能给我们一部分答案。

作者许奔是我多年的好友,从2011年他第一次参加专利评审便获得2件专利全部通过的好成绩,到后来逐渐成长为部门创新负责人、集团专利评委;然后又带领团队顺利拿到移动业务第一名并获得创意先锋团队称号;紧接着,他个人又荣获“联想集团年度发明人”和“移动业务专利大师”两个重量级奖项,每一次取得的成绩都令周围人赞叹不已。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每一次我们组织的创意头脑风暴中,作者都是其中最活跃的一位,他提出的各种天马行空的创意令大家应接不暇,其方案的巧妙多变又让人拍案叫绝。他对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无人机、智能汽车、模块化设备、虚拟现实、穿戴式设备、柔性屏、多窗口、3Dtouch、智能桌面等领域钻研之深也让人佩服。

作者不仅自己狂热地参与创新,还积极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创新。他主持的60余场五地创新周会和跨专业头脑风暴成为集团创新的高地,仅2014财年,他就带领团队提交创意接近600项。比解决问题更难的是提出问题,而作者恰恰善于提出问题,他带领部门挖掘出18个创新课题,其中5个得到移动业务的创新奖提名,1个最终获得最佳堆叠大奖。

2015年,他从北京调到厦门,我们见面的机会少了很多。虽然他仍然以专利评委的身份积极参加专利评审,热心地为大家的创意进行点评,但他也常常因为项目任务太重而无暇他顾。原以为他对专利的激情会渐渐冷却,谁知没多久,又听说他着手开展“众包创新”活动,并设计了一套非常有趣的创意积分兑奖模式,短短两年时间内便收到粉丝递交的有效创意1 086件,其中145件通过海选,大量创意作为新功能被集成到产品之中。

没多久,听说他获得了厦门市政府颁发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紧缺人才奖,紧接着,他又获得了“白鹭英才”和“青年创新人才”等荣誉称号。一路走来,作为见证者,我真心为他高兴和自豪。

作者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和国家科技专家库专家,他花了将近6年的时间完成了创新书籍的撰写,对此我由衷地为他骄傲。

作者告诉我,创新让他找到了兴趣和天赋的交汇点。在本书中,我不单单看到了他对创新规律的总结,更能体会到他作为创新者找寻自我的心路历程。愿每一位处于迷茫中的创新者都能从本书中找到方向和自我,也愿作者在创新的道路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陈媛青联想集团全球法务、知识产权总监

给四岁女儿的检讨书

简洁:

你好!

今天是你四岁生日,在过去四年里,由于无知与懒惰,爸爸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压抑了你的天性,打压了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我意识到这些时,心里充满愧疚。

我心情不好,躲在书房看书时,只要听到你在客厅里大喊大叫,我就会忍不住将书房门重重一摔,然后大吼一声“吵死人了”;

我给你喂饭时,你吃完一口就要四处乱跑,我会将碗重重放在桌上,然后对你怒吼“到底吃不吃”,或是拿起遥控器威胁你“再不好好吃我就换台了”;

跟爷爷奶奶视频通话时,如果你在沙发上翻上翻下,需要我拿着手机跟着跑,我会恼怒地将你一把揪过来,夹在双腿中间,然后呵斥道:“好好视频,别乱动。”

我渐渐地发现,跟小伙伴们玩耍时,你总是最乖的一个,当别的小朋友抢你的玩具,甚至对你大打出手时,你除了哭什么也不会。

你甚至不敢当着我的面哭,怕我骂你。

我开始反思,难道我想要一个不敢玩、不敢闹、不敢大声笑、对所有人千依百顺的女儿吗?

更讽刺的是,自诩创新者的我,总在外面跟大家说,想要创新就不要怕丢脸,不要怕犯错,不要怕别人的非议和反对,要敢于突破,敢于天马行空地想象,敢于做一切别人不敢做的尝试;而在家里我却压抑孩子的天性,限制她的自由和想象力,甚至限制她最基本的、玩耍的权利。

当我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深深的懊恼和悔恨涌上心头。如果你在家里都不能大喊大叫,如果你在家里都不能四处乱跑,如果你在家里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唱歌跳舞,那么,未来你的创造力要从何而来?

我意识到我不能在心情不好时过度压抑你,在心情大好时又过度纵容你。就像我不能要求你在需要安静时温顺呆板,在需要创造时又充满创意。

这本身就是相悖的。

简洁,请原谅爸爸,这不是我的本意。

其实爸爸很早就懂得,孩子的创造力就像花儿一样娇嫩,我们要呵护这朵娇柔的花儿,让它尽情享受阳光、雨露和清新的空气。

但“懂得”和“做到”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你出生后,我过度担心花儿的生存能力,不断在花盆四周竖起围墙和铁丝网,以为这样可以保护花儿,就像当年你爷爷奶奶对我们做的一样。

可有一天我们带着钢盔铁甲冲进社会的战场,却悲哀地发现,我们完全拼不过真正钢筋铁骨的机器——无论是体力,还是脑力。

我们终于发现内在那朵花儿比层层铠甲更有用,我们拼命扒开盔甲,却发现那朵缺少阳光和雨露的花儿早已枯萎。

我们用知识和经验武装自己,但这跟皇帝的新装一样可笑。我们遇事习惯从脑海里搜索陈旧的答案,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和套路应对新问题。

这是非常可笑的,而我们还企图把这些当作经验,继续穿着皇帝的新装应对新的世界。

有段时间,我发现自己特别爱对你说:“站好了,认真听我说!”

开始,我迁怒于你,认为是你的淘气使我失态——因为我已经跟你说了千百遍,可你还在继续犯错。

所以我总是怒不可遏地将正在捣乱的你一把揪过来,然后大声说:“站好了,认真听我说,我再说最后一遍!这绝对是最后一遍!如果你再犯,我会狠狠地打你的手,知道了吗?”

有一次,你突然扬起脸,笑着对我说:“爸爸,你的口水喷在我脸上了,啊哈哈哈……”

我十分生气,不知道怎么才能让你认真一点。

于是我一巴掌打在你的手上,你哭了。

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真正可笑的人是我,我怎么能要求一个三岁多的小孩认真一点?还不能笑?这种严苛,真是滑稽。

这完全是把我当年接受过的教育原封不动地复制到了你身上。当年我爸爸冲着我大吼“认真听”“这个错不能再犯”时,我也觉得很可笑,为什么要认真一点?为什么不能笑?

很多时候我对你的要求连我自己都达不到,比如进门第一件事是换鞋,第二件事是洗手,但我自己经常匆匆进门,没换鞋也没洗手。

既然我们自己都无法做到,又怎么能苛求你必须听话照做?

所以,当你故意笑着问我为什么不能笑时,我感觉自己就像个滑稽戏演员。

有一段时间,你特别喜欢说一个单词,“open(打开)”。

你希望开门时会说open,我挡住你的路时你也会说open,我抱住你不让你乱跑时你会说open,我强迫你跟爷爷奶奶视频通话时你也会推开手机说open……

对你而言,open是个具有魔力的咒语,它可以解除一切限制。

可是,为了解释open这个词,我特意开合双腿演示给你看,教你“打开是open,关闭是close”。重复几遍后,你学会了这两个词,可自此之后,你很少再用open表达自己不想被限制的心情,open从奇妙的咒语变成了普通的动词,你学会了这个词的正确表达,却失去了它的奇妙含义。

我突然觉得自己做错了。

所以,当你开始畏畏缩缩时,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最近你似乎什么都不敢去碰,甚至连你最喜欢的玩具和遥控器,你都尽量避免去碰,你总是呆呆地站在原地,或是呆呆地坐在一旁,连动画片播完也不知道换台。

有一天吃完晚饭,妈妈见你呆呆地坐在椅子上,于是问:“简洁,你怎么不过来呀?”

你说:“爸爸说那边有电,会死掉的。”我这才想起自己曾因为你用笔去戳插线板打过你的手,还威胁你插进去你就会死掉,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于是妈妈又问:“那电视播完了哟,为什么你不换台呢?”

你说:“因为遥控器上有脏粑粑。”我又想起有一次你用遥控器去戳橡皮泥,被我一把抢过并吼着说遥控器被你弄脏了,再也没法用了。

妈妈说:“但是,脏粑粑已经擦干净了呀!”

然而,你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说道:“还是不要了吧……”

妈妈转过头来白了我一眼,道:“看到了吧?你女儿快被你培养成傻子了!”

此时,我发现我从未问过自己:究竟是应该去教你,还是应该从你身上学习?

你出生后,我总是忙不迭地去教你,想把我知道的那些技能都教给你——从怎么爬到怎么翻身,从怎么走到怎么跑,从怎么单脚跳到怎么双脚跳,从怎么叫出第一声爸爸妈妈到怎么完整地唱一首歌……

你总是充满好奇地看着这个世界,你保持着高度的敏锐,无时无刻不在观察、聆听和学习。大部分时候,你看上去呆呆的,其实你的小脑袋正飞速吸纳外界的东西并转换为自己的东西。

而我,除了急迫地教育你,从未想过向你学习如何观察、聆听和学习。

我常常为自己能每周陪你做手工感到自豪,并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有耐心的爸爸。但其实每次你将颜料弄到手上或是涂错了位置,我都忍不住发火并制止你。我能从你的眼神里感受到那种想试试却又害怕被责备的纠结。有几次你甚至按捺住自己的好奇心对我说:“爸爸,你自己涂吧,我看着就好了,我怕涂错就不好看了。”那一刻,我能感受到你对自己深深的失望。

其实我很想对你说:“简洁,你没做错什么,是爸爸错了。做手工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开心。咱俩能坐在一起享受这段时光,比任何结果都要美好。”

我曾固执地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快教会你各种技能。

可我却没有意识到,正因为我是给你塑形的3D打印机,所以更不应该将你变成我的复制品——正如一个糟糕的模具不应该在没有修正的情况下继续制造糟糕的成品,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应该向你学习,将你对父母的单向学习变成我们之间的双向学习,让好奇心牵引我们重新发现世界的美好与乐趣。我应该像你一样对未知充满渴望,像你一样睁大眼睛去观察,张大嘴巴去品尝,侧耳倾听每一个响动,好奇地感受美妙声光,而不是满足于那点可怜巴巴的知识和经验。我更应该像你一样不断尝试自己探索和感知,虽然这对成年人而言,需要莫大的勇气。

无知者无畏,这句话只对了一半,像孩子一样对未知充满渴望的无知者才无畏,而我们这些父母,已经变成了自负的无知者,除了无知,还充满畏惧。

我们畏惧承认自己的无知,畏惧承认自己需要推翻重建,畏惧踏上那条颠覆自我的路……

相比这种艰难的自我否定,我更愿意摆着架子去教训你,因为这样更轻松,更简单。我更愿意让你沿着我走过的老路再走一遍,哪怕我知道这样没什么好处。

我对未知的惧怕和与生俱来的惰性让我不敢也不愿意重新审视自己。

简洁,请再对我说一次“open”吧,让我也可以通过这个咒语把一切限制都消除,与你一起迈出新的一步。

简洁,我爱你,谢谢你!前言创新的赤子之心

做有趣的事很重要。

生活中免不了有那么几位好管闲事的同事,他们常常乐于兼任大家的私人会计。比如我就常收到他们的消息,说看到我又有几件专利递交到了国家专利局,又有几件专利拿到授权,又有几件专利在海外申报⋯⋯他们登录专利检索网站的频率比我还高,目的却十分单纯——帮我统计我能拿到多少奖金。当我拿到公司额外的大奖或政府的奖项后,他们会继续帮我累加。

这种话听多了,有时我也忍不住自己算一算,但算完后反而感到无比失落和郁闷——这种郁闷不是因为实际到账的奖金没有统计数据多,而是因为我发现,如果顺着这种思维方式去思考,创新会变成一件了无生趣的事情,我也将成为一个非常无趣的人。

用钱去计量一切,这是商业世界的基本逻辑,所以我们似乎习惯于遵循“按劳取酬”的原则,用钱这个单一的维度来衡量一切。

从创意的产生到最终拿到专利授权,其过程的确不易(如果你申请的是发明专利,尤其不易),背后是无数的汗水与付出,拿奖金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但身处创新世界的创新者们,如果眼睛只盯着奖金,就会迅速失去动力——如果创新这件事变得功利,我们的灵感会迅速枯竭,我们的初心也会被算计所占据。

对创新者而言,真正有趣的事情应该是像孩子一样沉浸在创意的世界中,应该用赞赏的目光去欣赏那些优秀创新者们的创意结晶,应该带着一丝兴奋与紧张,屏住呼吸,不断挖掘。相信每一位创新者都曾有过这样的设想——在脑海里精细入微地搭建用户场景、记录并拓展连绵不绝的灵感、像匠人一样精雕细琢⋯⋯这种感觉,会让人非常享受。

这也是我们与孩子交流创新最好的方式——不是给他们灌输很多原则、方法、技术或知识点,而是与他们一起去玩、去感受、去体验、去觉察、去发现——发现更多玩法,一起欢呼、一起赞叹、一起去思考还有哪些别人没有想到的玩法。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将学到他所需要的一切创新方法和原则,他们甚至会推翻这些原则,建立更好的原则,这才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这才是做有趣的事情能得到的最好的回报。

当然,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将成为科学家或工程师,但每个孩子都需要成为一名创新者——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某一种技术或方案,他们学习的应该是构建场景的能力,是更有创意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是察觉工作和生活中不妥帖之处并加以改造的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都是人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

经常有人问我:你撰写的创意数与成功递交的创意数之间的比例也太悬殊了吧?

的确,如果单纯从数据来看,到目前我已经撰写了将近5 000个创意(确切地说是4 878个),但最终递交知识产权局的不过250件(确切地说是248件),比例大约为20∶1。

对于绝大多数新人而言,要想出20个创意,可能需要一个礼拜、一个月甚至几个月,几个月的苦思冥想,就换来1个提案通过的结果,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是不是太低了?

更何况,20∶1只是一个平均值,这也就意味着,实际生活中,你常常会遇到写40个甚至80个创意才能通过1个的情况,这简直就是一场噩梦!

但事实上,我并不觉得20∶1是一个非常悬殊的比例。

毕竟,在创意诞生的初期,我自己就先淘汰了将近75%的想法(仅保留了1 295件),所有创新者都清楚,这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你需要对涌现出来的创意进行增删和修改。

而那些被你划掉的内容,它们的出现就没有意义了吗?

当然不是!

你要做的就是想了写,写了删,删了想,想了再写。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生与灭是相对的,很多人都能体会到“没有生就不会有灭”,但却很难体会到“没有灭也不会有生”。没有灭,这世界就会变成垃圾场,到处充斥着早该清除的废物。而创新者要做的,就是让这个“生”和“灭”循环起来,让废物的毁灭来得更快,那新生命也将来得更快。我们要顺应并享受这个过程,因为过程本身就很有趣。

是的,作为一名创新者,你每天所要做的,其实就是体验创意生灭的乐趣。

就像一名探险家,如果只想着丛林的危险,只想着蚊虫的叮咬,只想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那进入丛林这件事本身就是一场灾难。而只有一门心思去探索未知之地,一门心思要发现未知之物,一门心思要与新奇的事物亲密接触,你才会一往无前。

所以,每当有人问我:“我写了好多想法,最终却没有一个通过,怎么办?”我的回答始终是:“那就再写一个试试!”

就像身处丛林的探险家。如果你走了很久仍然一无所获,唯一的办法是继续往前走。

创新也一样,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苦思冥想到什么程度才能真正有所发现,你要做的就是不停地写,这样才能不停地获得反馈、调整策略、拓宽探索的广度、加深探索的深度。

除此之外,每次答辩也是一场有趣的冒险。

这对很多刚入门的创新者而言是十分不可思议的——在众多创新者看来,答辩非常恐怖,评委们像是游戏里身经百战的邪恶BOSS,普通创新者在他们面前战战兢兢,评委们只需几个问题就能让你从信心满满变得心灰意冷。

创新初期体会不到这种乐趣很正常,但随着你对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理解越来越深,随着你对专利评审五象限的领悟越来越强,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所有创意都会在无意间避开陷阱。尤其是当你像我一样经历过许多场专利评审后,你就能猜到评委会如何提问,而你该如何回答,当你对评委们提问的角度和关注的焦点了如指掌时,整个答辩就容易多了。

而当我做评委时,场景又逆转了。大部分时候我会哀叹对手实在太弱(答辩人经验不足、准备不足或心态不好),所以偶尔遇到个中高手(问题接得很稳、对答如流且能第一时间根据问题更新方案)时,会突然兴奋无比,不断抛出更加刁钻狠毒的问题,直到双方胜负揭晓为止。

这难道不是乐趣所在吗?

做有趣的事情很重要。

这种重要在于,无论你遭到多少毁灭性打击或是多么惨痛的失败,你都会昂首向前。

就像一款让你痴迷的游戏,无论失败多少次,你脑海里思考的永远是下一次该如何做得更好,你的手指点击的永远是“再来一把”而不是“残忍退出”。

如果此时有人问你:“当我遭受失败该怎么办?”你肯定会说,那就下次注意咯!

如果这个人继续问你:“我总是不赢该怎么办?”相信你也会说,那就再开一局咯!

如果这个人不依不饶地问你:“我心灰意冷爬不起来该怎么办?”此时你一定会觉得他是个疯子,爬不起来?那有种你这辈子再也不玩游戏试试!

所以,当你觉得坚持不下去要放弃时,请挑个夜深人静的时候,到网吧去拜访一下那些挑灯夜战的朋友,在他们鏖战正酣的时候,摘下他们的耳机,冲着他们的耳朵弱弱地问一句:“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又没人给你钱,这么专注干嘛?”看看他们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作为237项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6项海外发明专利的申请人,我常常被问到两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

1.作为工程师/设计师,我究竟该如何将技术与创意相结合,创造出高价值的产品,并成功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

2.作为家长/老师,我的孩子/学生该如何将很多有意思的想法与实际的场景、技术相融合,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创意方案,并成功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外观专利?

当今时代,工程师和设计师们所要面对的是各大企业、科研院所对专利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如此,各大城市落户、人才引进、优秀人才评选等也有专门的专利考核和加分项,有了专利,你的竞争力将大大增强。

而孩子们所要面对的是自主招生中越来越严格的对“创新潜质”的要求,这里的创新潜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以第一作者身份获得与报名学科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除此之外,各重点大学的奖学金、考研标准、留学考核都向创新能力较强的考生倾斜,在这种形势下,孩子该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由于篇幅所限,我只能选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大家,剩余部分将在我的专栏(公众号:巴哥奔)中逐一向大家介绍。读者对象

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以下三类人。工程师、产品经理和设计师

●软件工程师: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需求工程师、软件架构师等与智能设备软件相关的工程师;

●硬件工程师:硬件开发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等与智能设备硬件相关的工程师;

●产品经理:软件、互联网、智能设备等领域的产品经理;

●设计师:动画设计师、空间设计师、游戏设计师、情节设计师等与智能设备设计相关的设计师。学生及其老师、父母

●学生:包括从小学生到大学生在内的全部学生群体,所有对创新、创意、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等感兴趣的年轻人;

●老师:希望通过学习创新原则,能在授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启发,提升学生的创造力的教师;

●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创新思维提升创造力,或希望孩子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发明专利,以便在日后的自主招生、考研加分、出国留学、职称评定、重点城市落户等方面增加竞争力。对创新感兴趣的人

●对创新、创意、设计感兴趣的人;

●具有发散思维、脑洞大、想法多的人;

●对未来世界充满幻想、希望拓展世界的边界的人。本书结构

本书收录四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讲创意如何诞生以及创意诞生的关键要素,通过介绍创意生成的十一个阶段及液态网络所需的八个条件,将创意诞生的各种要素展现在大家面前。

第二部分介绍打造创新能力的七种武器,从头脑风暴开始,到静默风暴、结对创意、失控氛围的营造、创造力的唤醒和塑造者的养成,最后到创新智囊团,这些“武器”适用于不同规模的创新团队,方式也多种多样,供大家在具体实践时参考。

第三部分描述了成为创新高手的八大法则,罗列了作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八种思维方式,帮助大家从初级创新者迅速成长为资深创新者。当然,提升的过程是漫长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从这八个维度对自己的创意进行挖掘和打磨,会大幅提升创意的品位与嗅觉,在不断“破碎”中成长。

第四部分讲了通往创新世界的那些缝隙,简要介绍了创新者的世界的由来,以及十五个创新者的世界的模样,让大家一窥究竟。勘误和支持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或者不准确的地方,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请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巴哥奔。如果你有更多的宝贵意见,也请通过公众号与我沟通,期待能够得到你们的真挚反馈。我也将在公众号专栏里持续更新关于创新者的世界的其他内容,谢谢大家。引言平行世界的秘密每一个世界都是由许多平行世界组成的。

就拿咱们这个世界来说吧,它至少可以分为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或者可以套用《哈利·波特》的说法,将平行世界分为麻瓜的世界和创新者的世界。

创新者,听上去没有魔法师那么酷,却做着跟魔法师一样酷的工作——他们在构造未来世界。他们隐藏于各行各业之中:或躲在高校的实验室里,或待在高科技企业的研究院内,或大隐隐于市,或藏身于办公室的格子间。

表面上看,他们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上班时干的是最普通的硬件或软件开发和设计工作;下班后跟大家一样挤地铁、换公交;他们也在论坛上吐槽房价和热点事件;无聊时也聊聊八卦,看看搞笑视频,发发朋友圈。

但在大家没有看到的地方,在他们深邃的脑海里、在他们递交的专利里、在他们提出的方案里,潜藏着另一个世界——创新者的世界。

如果创新者的世界也分层的话,那么最上层就是我们天马行空的想法。这些想法如星云一般漂浮在浩瀚的宇宙中,似乎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

再往下一层应该是针对这些想法的具体方案。这些方案如浮云般飘荡在夜空,似乎触手可及,仿佛随时可以变成真实的产品出现在麻瓜的世界,但其实,实现它们又那么遥遥无期。

再下面是那些企业内部的创意功能,这些功能的Demo(模型)随处可见,仿佛它们马上就会被应用于下一代产品中,但它们要么迟迟无法生产,要么刚有苗头却很快没有下文。

接着是各个实验室和研究院内的科技发明。这些产品简直跟哪吒一样,怀胎三年不见动静,当然,它们也有可能一出世就震惊寰宇,但出世前却始终看不到波澜。

最后才是麻瓜看到的被烟尘覆盖的现实世界。在麻瓜的世界里,不存在任何创新者未曾预见过的新东西。

当然,在麻瓜看来,创新者的世界也没什么稀奇,甚至有些枯燥乏味,因为创新者的世界中都是只有创新者才懂的暗语和密码。

当麻瓜们为新一代的iPhone或刚面世的科技产品惊叹不已时,当麻瓜们试用某款VR眼镜后惊喜不止时,当麻瓜们为某款智能手表发痴着迷时⋯⋯创新者们却正在用自己熟悉的暗语和密码继续在未来世界里开疆拓土:他们可能在为第二十代iPhone提出假想和方案;他们可能在设计整套的虚拟联动设备;他们可能在致力于将麻瓜们的住所家电、衣服鞋袜变成可以互相打招呼,甚至可以群魔乱舞的智能系统;他们可能在考虑通过全息投影或增强现实的精细化设计,让虚拟世界与麻瓜们的现实世界重叠。

创新者们所做的一切,或许会在五年、十年甚至更遥远的未来,突然变成某款产品,出现在麻瓜们的世界中,让大家振奋不已。

但创新者们清楚,麻瓜们震惊和兴奋的,不过是自己十年前的、已经过时的、现在羞于启齿的想法罢了,而自己正在为大家搭建未来十年的世界。

这就是10/10规则:一项新发明若要建成平台,需要十年时间;若要在所建平台上推广并取得主流大众的认可,需要再花费十年时间。麻瓜和创新者的世界存在于不同的时间轴上,似乎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没有任何交集。但其实这两个平行世界之间却存在着一些不起眼的缝隙,当你发现这些缝隙时,立马就会被创新世界的精彩吸引。而这些通往创新世界的缝隙,其实就是麻瓜们永远都不想去了解的,潜藏于前沿技术、专业论文和发明专利之中的小小的点。

这些乏味的技术和枯燥的文献在麻瓜们看来,不仅无趣,而且与己无关。但在创新者看来,这些技术有的验证或推翻了自己多年前的猜想,有的正好可以作为补天石继续构建新的世界。

创新世界的每一块基石都可以,而且应该不断被推翻重塑。这对于麻瓜们而言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它代表着颠覆和安全感的丧失,但创新者却早已习以为常,并乐此不疲。

在我看来,最适合做创新的无外乎两类人:工程师和孩子。工程师具备知识、经验,有能力将创意变成产品;而孩子则具有充沛的想象力、好奇心与创意。

换句话说,工程师拥有创造的能力,却缺少丰富的想象力;而孩子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却缺少创造的能力。

一直以来,我都试图让工程师们打开脑洞,像孩子一样去思考,像孩子一样去洞察。

未来,我希望将一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给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随心所欲进行各种创新尝试的环境,让他们不仅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还可以肆意把玩、深度体验并提出想法与质疑,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想法与质疑将在第一时间得到相应领域专家们的回应,以便他们继续前行。这个环境不仅对培养孩子创造力极为有利,也能最大程度地借助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为各领域创造价值。

如果你认为我在痴人说梦,可以了解一下APL,它已经在尝试为孩子提供类似的环境。据创新者史蒂文·约翰逊所言,APL鼓励孩子们跟随自己的好奇心探索与思考,带着初步成果去求助相关领域的专家。APL激发并放大孩子们的灵感,允许这些灵感与专业知识相连接。

要知道,APL研究的主要方向可是民用和军用太空计划,包括导弹、防空及对国家安全的分析等——虽然它的军事背景导致该平台无法做到完全开放,但对于引入孩子共同创造而言,它已经领先于其他科研机构了。

类似的民间机构就更多了,比如硅谷的家酿计算机俱乐部就是早期由计算机业余爱好者组成的俱乐部,俱乐部不在乎成员的年龄,只在乎技术和创意本身,而苹果的创始人之一、鼎鼎大名的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就是其成员。

通过架设这么一座桥梁,不仅可以让工程师和孩子们提前五到十年窥见未来,还能窥见那些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来到麻瓜世界的稀奇古怪的创意都是什么模样。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更多人能够借助这座桥梁进入创新者的世界。

发现这些缝隙并趴在某个隐秘的角落去窥探创新者的世界并不难,难的是窥探到这个世界后,你的心就很难再回到麻瓜的世界。

所以我相信,一旦了解了某些创新原则,你会紧紧抓住我的衣袖,让我带你一起穿越到创新者的世界中去。

好了,那就让我给你指出其中的一些缝隙,看看你能否从这些不起眼的缝隙里得到启发吧。第一部分创意是如何诞生的

刚入门的创新者可能最想问这个问题:我该如何拥有非凡的创造力?

很多人会参考历史上那些创造力无比强大的创新者们具备的素质:专注、敏感、热情、聪明、天真、坚韧、谦逊、外向,拥有好奇心和想象力⋯⋯但这些答案不仅模棱两可,有时还充满矛盾,比如究竟是该谦虚还是该骄傲?该热情还是该冷静?该外向还是该内向?该活泼好动还是该遵守纪律?

或许创新者本身就是矛盾的,但这样的回答显然不能解释下一步该怎么走。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着眼于创意本身,探索哪些要素会影响创意的诞生;其次要顺着创意生成的十一个阶段,思考每个阶段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以及如何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最后,我们需要紧紧围绕创意产生的液态网络,探寻如何构建一个适合创新的环境。第1章 创意诞生的关键要素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影响创意诞生的关键要素是什么?

当你的目光从创新者转移到创意本身时,将发现最有价值的洞见:影响创意诞生的关键要素是变异。

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变异产生真正有价值的创意?

套用进化论的内容,答案很简单:让尽可能多的元素自由组合、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最终活下来的,就是最有价值的创意。

要发生变异,必然需要进行化学反应,而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可以用“连接”来表示。

此时,最后一个问题呼之欲出:连接的根本是什么?

答案是液态网络。没有一个像池塘一样流动、充满多样性、拥有适宜温度和超强溶解能力及稳定性的液态网络,又怎么能催生足够多的连接去发生化学反应呢?又怎么能形成最利于创新的混沌边缘呢?又怎么能促使创意不断外溢呢?

创新者克里斯托弗·兰顿(Christopher Langton)曾说:“生命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一种形式,而不是具体的物质。生命是物质组成的结果,而不是物质本身。生命是把某些物质以适当的方式组合起来并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种动态行为。”既然生命的本质是“信息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一种动态行为”,那我们就要营造一个“促使信息能更快产生相互作用的环境”。

兰顿还特意指出了气态和固态的优劣。气态

优势:分子间足够混乱,无规则。

劣势:太易变,极度不稳定。固态

优势:不易变,非常稳定。

劣势:分子间缺少混乱的基础,过于规则。

创意的生存不仅要求混乱、无规则,还得相对稳定。相对稳定使新生成的结构不至于刚诞生就被破坏;足够混乱和无规则使化学反应能随着自由组合频繁发生,所以气态和固态都难以提供创意生存的条件。

液态网络是最适合创意滋长的形态,这种高密度的连接能保证持续开发相邻可能并将新的有用连接长期保存下来。

层层倒推,我们发现,想要拥有非凡的创造力需要具备下面几个条件(如图1-1所示)。

首先,需要构建一个适合创新的液态网络。这需要我们具备“液态网络的构建与甄别能力”。

其次,需要在液态网络中快速建立起尽可能多的连接。这需要我们具备“快速建立连接的能力”。

再次,需要对化学反应的结果进行甄别。这需要我们具备“化学反应的洞察能力”。

最后,需要让它们自由进化、快速迭代。这需要我们具备“屡败屡战的迭代能力”。图1-1 创意诞生的关键要素

而这四种核心能力之下,潜藏着下面这些细微的问题。

1.对于体量差异不大的液态网络,为什么有的能产出大量高价值的创意,而有的却如一潭死水般无法产出分毫创意?造成此等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2.面对同样的场景和用户需求,为什么有的创新者能产生各种令人拍案叫绝的创意,而有的人绞尽脑汁却只换来几个平庸的点子?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些因素?

3.针对同等数量的化学反应,为什么有的创新者能迅速判断哪些化学反应即将失效,而其他人却迟迟无法做出判断?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了如此大的差异?

4.面对大量失败的变异体,为什么有的创新者能快速迭代,而有的人却就此沉沦?是什么造成他们面对同一问题时的不同态度?

后面几章,我们将逐一探讨这些问题,弄清楚创意的诞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以及哪些条件能推动这些情况的发生。

而在这里,我希望大家更深入地思考另一个问题:作为创新者,当我们处在某个充满创造力的环境之中时,该如何让创意从自己的脑海里生发出来,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最终瓜熟蒂落、修成正果?

作为“80后”,在我小的时候,有两个关于洞见的故事时常被大人提及。

其一是牛顿的故事。牛顿坐在树下睡觉时,树上掉落一个苹果,因为他的头太大并且坐的位置又太正,所以苹果不偏不倚地砸在了他的头上。牛顿恍然大悟,从苹果树下跳起来大叫道:“爱放得!爱放得!”(I found,英语,意思是:我发现了)于是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了。

其二是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躺在浴缸里泡澡,因为他太胖,水又放得太多,很多水从浴缸里满溢而出。阿基米德恍然大悟,浑身赤裸地从浴缸里跳出来大叫道:“尤里卡!尤里卡!”(Βρηκα,希腊语,意思是:我发现了)于是著名的“浮力定律”诞生了。

大人们总说:“你看,苹果掉在你头上你只会把它吃掉,躺在浴盆里的你也什么都发现不了⋯⋯”我们不禁要想:难道伟人都是天生的,凡夫俗子们就算面对再多启示也不会有顿悟的那一天吗?

事实上,洞见的产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正如创新者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n)所言:“伟大的创意最初都只是一个半成品——更多的像灵感,而不是启示。创意最初都是以一种不完整、不全面的形式出现的,它们隐含着某种深奥的种子,但缺乏一个关键元素,即让灵感变成有威力的东西。”

为了打消尚未入门的创新者们的疑虑,现在,让我们站在创新者本人的角度巨细靡遗地描述一下创意生成的整个过程。

2011年5月,我正式投身智能设备领域。有一天,我带着公司最新款智能手机去见一位老同事,聊天时我忍不住掏出智能手机跟他炫耀,顺便建议他将功能机替换为智能手机。

但他认为手机不过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其他功能全都是毫无用处的噱头。

为了证明他out(落伍)了,我当即打开了几个自认为很酷的应用,但他颇不以为然,还抛给我一句:“你真以为这些就是所谓的‘智能’?你真觉得单凭这些就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真肯定这些功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虽然我据理力争,但他提出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智能手机真的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吗?我隐隐觉得似乎哪里不对,但又说不清楚。

直到有一天跟父母聊天时我才发现,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非常不便,学习成本极高。顺着这个思路我突然意识到,有些残障人士难以使用智能手机,对这些群体而言,所谓的“智能”其实是极大的不智能。

于是,我内心暗暗发愿,一定要设计出适合残障人士使用的手机。

打定主意后,我在网上阅读了大量残障人士使用各种设备的案例,也阅读了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各种工具及其功能,而且将用户的试用反馈仔细地记录下来,列出一张非常详细的交互清单。

根据这张清单,我设计了一系列残障人士使用智能手机时可能存在的问题,作为后续用户调研的提纲,但因为缺少调研对象,我的调研计划一度陷入僵局。

某天深夜,我睡得迷迷糊糊,伸手在地上四处摸寻手机时,因为没戴眼镜,很久都没摸到。此时,高度近视的我突然想到,如果将双眼蒙住,那我完全可以模拟视力障碍人士;如果将双耳或嘴巴堵住,或是将手、脚绑住,那也完全可以模拟其他残障人士。

当我模拟视力障碍人士时发现,那些看上去很赞的、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交互功能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如何才能解决真实的用户问题?这个问题让我倍感迷茫。

这段时间,我大量阅读各类创新书籍,尽可能多地掌握提问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我将这些杂乱无章的抱怨梳理成一个极具创意的槽点列表,然后反复与用户、设计师、产品经理、工程师们讨论,列出创意清单,通过刻意练习、静态修炼、即兴表演、横向互动等方法,真实的需求渐渐浮现了出来。

我们不断提出构想,再否定它们,然后尽可能多地找寻素材作为论据,但这些素材常常成为推翻论证的主谋。无数化学反应在沟通、梳理、碰撞、论证、推翻中产生,我们不再担心缺少创意,反而担心无法将所有好玩的创意变成现实。

此时,很多创新者开始进行快速原型设计与创建,但在我看来,我们需要先创建一套实用的创意评估体系,分别从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三个方面,以及创新性的高低、可规避程度、侵权证据可获得性、产品化难度及成本、市场容量五个维度,对每一个创意和功能点进行详细评估,这就是创意评估的三环五扣。

当我们借助这三环五扣进行评估之后,就会发现哪些创意看似安全却暗藏风险,哪些创意看似新颖却已有更好的方案,哪些创意看似实用其实效果不佳,哪些创意看似容易其实产品化难度极大,哪些创意看似需要其实市场极小。

这个略显冗长的故事给了我很多启示,从中可以归纳出哪些阶段呢?下一章会给你答案。本章总结:第2章 创意生成的十一个阶段

通过上一章那个略显冗长的故事,不知道大家是否受到启发并了解了创意是如何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果实的?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创意生成的十一个阶段吧。第一阶段 不适觉察期

这个阶段你还没真正发现问题,创新于你似乎很遥远。你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何要提升创造力。

但你察觉到似乎哪里不对劲——仿佛暗处潜藏着一只外星生物,正在用它第137只和第382只眼睛关注着你的动向——它非常希望得到帮助,但它无法确定你是否会施援手。

你鼓足勇气站起身来,转身朝你感到异样的方向走去。

这种状态就像是从零下20℃逐渐加热到零下10℃,虽然浑身依然在冻僵状态毫无知觉,但内心清楚地知道:变化正在发生。第二阶段 场景发现期

你一把拉开衣柜门,发现里面并没有任何外星生物,但柜子的后面居然是另外一片天地:你看到的柜子其实是扇窗户,只有拉开它,你才会发现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并不新奇,它一直在你周围,但你从未注意过它,也从未想过要靠近它。当你试图靠近时才发现,这个世界与你熟悉的世界之间,居然有那么大的差别和隔阂,于是,你兴奋起来,想要加入其中。

然而,你的内心还是有些迟疑,你不确定自己是否适合这个新世界,你甚至产生了一些自我怀疑与自我否定,你迫切地想要知道创意是如何诞生的。

这种状态就像是从零下10℃骤然上升到0℃,你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苏醒。第三阶段 角色代入期

此时,我们不能只是站在窗前凝视这片新天地。距离产生美,却消灭共鸣,如果你永远停留在外部,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

所以我们要将自己代入,真实地感知一切便利与不便,这样,真正的需求(而不是一拍脑门的臆想)才会冒出来。这就需要非常清晰地知道该如何开启创新之旅。

这种状态就像是从0℃逐渐上升到10℃,你开始找到感觉,身体也渐渐恢复了知觉。第四阶段 创意萌芽期

感受到各种不便后,我们会得到一大堆不满和抱怨。它们似乎很有价值,却杂乱无章,我们很难从中直接得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时你发现提出问题至关重要。

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科学上真正重要的突破并非对现存问题的解决,而是“对旧问题的重新阐述”以及“对新问题的发现”。

用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的话来说:“科学生活的特点是,有问题需要你去解决比较容易,而发现问题就比较困难。”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停留在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的吐槽上,我们的问题是平庸的,而解决方案自然也是随大流的——这纯粹就是在浪费时间,不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灵感和创见。

但如果我们尝试用新视角去审视旧世界,用新观点去阐述旧问题,用新问题处理旧情况,那么或许就能产生新的发现。我们需要借助一系列工具(参考本书第二部分),将不满和抱怨整理成“槽点列表”,逐条分析,去掉冗余和误解,将含糊不清之处表达得更具体。

这种状态就像是从10℃逐渐上升到20℃,你感受到了温暖,但内心渴望温度再高一点。第五阶段 创意积蓄期

拥有了清晰、直观的“槽点列表”后,我们就可以与用户、设计师、产品经理、工程师们展开进一步的讨论。

除了讨论,创新者们都明白,“让问题在一段时间内隐没在潜意识之下很重要。”

爱因斯坦想不通问题时会去睡觉;莎士比亚写不同剧本时会休息一阵;有的创新者会去慢跑、爬山、泡澡、做园艺、独自散步等,这些放空的方式有利于创新者酝酿新创意。

无论是讨论还是放空,目的都是为了深入挖掘,将痛点转成功能点,使“槽点列表”转化为“问题列表”,进而变为“设计清单”“产品清单”或“功能清单”。

这种状态就像从20℃逐渐加热到37℃,你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刚刚好,这种渐入佳境的感觉甚至让你产生“已经搞定”的错觉。第六阶段 创意评估期

当设计清单、产品清单、功能清单等被设计出来后,我们需要通过创意评估体系对每一个创意和功能点进行详细评估,这样,你就能对它们的价值有所把控。

当你从创新的各个维度全方位、多角度地对这些功能进行评估后,就会发现,哪些创意看似安全却暗藏风险,哪些创意看似新颖却已有更好的方案,哪些创意看似需要却实用效果不佳,哪些创意看似容易却产品化难度极大,哪些创意看似有效却市场极小。

这种状态就像从37℃又降回了20℃、10℃,甚至0℃,反复多次后,你会发现情况虽然远不如之前想象的那么好,却也没有多么糟。所以评估结束后,你的状态会逐渐回升到37℃。第七阶段 快速原型期

我们对创意逐条评估后,就需要根据优先级筛选最能解决用户痛点的功能,快速打造一个可用的原型。这个原型可能很粗糙,可能很丑陋,但一定要能运转。对于这个原型的三个要求是:必须可执行、可使用、可审查。其目的是要“以最小化可行产品来争取时间,用最快速、最低成本的方式获得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你将用到大量创新原则、方法、技术,你将透过创新世界的缝隙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进而给出不同的方案,比如柔性世界是什么样的,互换世界又是什么样的,悬浮世界是什么样的,倾斜世界又是什么样的。

你会沉浸在创新者的世界中,去感受,去体验,去付出,去收获⋯⋯你会享受这个过程。

这种状态就像从37℃被快速加热到52℃,每次原型出炉,你都会满怀信心,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结果。第八阶段 创意试错期

当原型开发出来后,下一步自然是试错——通过产品测试、用户反馈等方式迅速找到这个产品或功能最严重的问题,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用户需求,是否真正给大家带来便利等。

快速原型和创意试错这两个阶段其实是反复迭代的过程,在整个创意期所占的时间和工作量也是最多的。事实上,经过这两个阶段的反复磨合,你将逐渐成长起来,成为一名创新高手,而你也将悟到本书第三部分,成为创新高手的八大法则中的每一点,甚至产生更多、更好的心得。

这一步如果顺利,你将直接跳到最后一个阶段——产品成型期。

这种状态就像在37℃与52℃之间反复摇摆,每一次试错后都要重新来过,值得庆幸的是,这是在两个最佳温度之间摇摆,所以你的心境十分平和,并不会立即陷入低谷或达到高峰。第九阶段 创意焦躁期

如果通过快速打造原型和不断试错找到了正确的方向,那你的确该感谢上天的眷顾。但往往我们推翻重来数次后发现,前方已经没有了路,这或许是某些原型被构建出来的难度和成本太高;也可能是当时产品清单或功能清单没有直指用户的内心;还可能是最初的“问题列表”或“槽点列表”不够细致;甚至可能是在刚开始角色代入时发现的仅是一个过于小众的场景和错误的方向。

此时你会非常焦躁不安,你拼命吸纳各种新生事物,不断在脑海中进行各种化学反应,但始终无法找到正确的路。

此时你能强烈地感受到似乎有一个体系化的框架从天而降,或是某个革命性的法则即将破土而出。随着化学反应越来越激烈,你的情绪就像硬弓被渐渐拉到极限,处在一种将满未满的状态,感到自己快要承受不住了。

这种状态就像是从52℃逐渐被加热到99℃,感觉快要达到沸点,但似乎又很遥远。第十阶段 创意宣泄期

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一个阶段,而是在长时间苦熬之后的单点爆发。

爆发后,你的大脑嗡地一声响,然后一片空白,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哪儿,不知道自己要去向何方,只知道自己正在哇哇哇地大口吐着秽物,似乎永远也吐不完,似乎肠子、肚子和肺都要随着秽物一起吐将出来,似乎大动脉里飞速流动的血液都要一起激射而出。这个过程不知要持续多久,但全部吐完后,你就消停了。

这个心理过程在《创意的洞见之光》中有详细描述(请参考公众号:“巴哥奔”),而洞见所需的环境,洞见的起因、酝酿、发生以及相关的心流体验将在专栏中进行详述。

或许,这就是沸腾的状态吧。第十一阶段 产品成型期

经历创意宣泄期之后,并不能直接到产品成型期,而是要回到创意积蓄期重新列出清单、进行评估、创造原型并快速试错,才能最终进入产品成型期。

这种状态像是持续保持在某个温度的状态中,看似一成不变,但背后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

到了这个阶段,用户痛点基本已经摸清,功能点也基本打磨成型,剩下的就是精雕细琢的工作。

在这个阶段,创新者米哈里认为以下四个建议最重要。

1.必须关注正在进行的工作,注意新观点、新问题和新洞见什么时候会从与环境的互动中显现出来。要记住,开放与灵活是富有创造力的人工作时的重要特质。

2.必须在意自己的目标和感受,了解工作是否确实如预期那样发展。

3.与领域内相关知识保持接触,利用最有效的技术、最完备的信息以及最好的理论。

4.在结束阶段,与解决类似问题的创新者们进行交流,兼听则明,避免出现偏差。

这个过程往往是最枯燥乏味的,也最耗人心神,但爱迪生说过:“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试错完毕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是剩下99%的体力劳动的开始。

这就是为什么罗马尼亚雕塑家康斯坦丁·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会说:“像神一样去创造,像国王一样去发号施令,但必须得忍受像奴隶一样艰苦工作。”

天才必须忍受孤独,除了心理上的不被理解,还包括将颇具天赋的作品扔进麻瓜的世界并默默承受的孤独。

最终,创新航海图将在你面前徐徐展开(如图2-1所示)。图2-1 创新航海图

就像创新者安德烈·纪德(Andre Gide)所说:“只有敢于离岸,才能发现新的海洋。”

还等什么,拿着这张图,让我们开启这段创新之旅吧!本章总结:第3章 液态网络所需的八个条件

在第1章中,我们曾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体量差异不大的液态网络,为什么有的能产出大量高价值的创意,而有的却如一潭死水般无法产出分毫创意,形成此等差距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液态网络”这个词,是由创新者史蒂文·约翰逊提出的,他认为一个适宜多样性生物生长繁衍的液态网络应该具有如下特质。第一,这个液态网络应该是一个完全充足的神经网络。

也就是说,这个液态网络需要大量相互连接的丰富多样的元素来构成一个巨大的、复杂的网络系统。这就像我们的大脑,每一个普通的神经元都与大脑里另外上千个细胞相互连接,在我们的大脑里构成了100兆条神经元的连接。第二,这个液态网络应该具有可塑性。

也就是说,液态网络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当大量连接建立起来后,液态网络内自然会产生无数新物种,而这些新物种将随着浪潮不断外溢,与外界发生交互,进而改造自身网络。

许多创意都是多个原始创意结合的产物。这些原始创意来自不同的网络,每一个网络都将随着新变异的元素不断地变换自身的大小和形状,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具有活力的液态网络。第三,这个液态网络必须具备至少一个堆叠平台。

以海洋为例,一个珊瑚礁就是一个堆叠平台,这个平台就像一个海底都市,通过岩面、暗礁的裂缝等,为数以百万计的物种提供栖息地。

这个平台体现了一个有趣的理论,也就是“达尔文悖论”:在这样营养贫乏的水域里,这些珊瑚礁只占地球表面的千分之一,却供养着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物种,并造就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奇形怪状的生命。

当某个新技术(或某几个技术组合)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堆叠平台(如微信、微博、Facebook、Twitter等)后,各种创意便会自发地从其他平台游过来,依附于这个平台,直至与这个平台融为一体。第四,这个液态网络需要众多活跃的生态系统工程师。

以创新者约翰逊所言,自然界里的海狸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工程师,它啃断树木的枝条去构建堤坝,啄木鸟会在这些枯死的树干上钻洞,而它们遗弃的巢穴可能成为林鸳鸯和加拿大雁等鸟类的家,堤坝使河流变成湿地,引来青蛙、蜥蜴等缓流物种,蜻蜓、蚌类等也会过来繁殖⋯⋯

对于液态网络而言,创新者、塑造者、风暴鼓励师和创意跨越者们就是液态网络中最活跃的生态系统工程师。在他们的努力下,再复杂的堆叠平台也能很迅速地被建设起来。我会在后面章节详细介绍他们。第五,这个液态网络必须具备至少一种超强的连接剂。

如果我问你元素周期表中的哪一个元素最重要?或许你一时答不上来。但如果我换个问法:我们的身体构筑在什么元素的基础之上?相信很多人会立即答道:碳!

是的,虽然地球表层中只有0.03%的碳原子,但它占据了我们身体的20%。如果没有碳,恐怕整个地球都不会有任何生命迹象,那么我们一直期待的化学反应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

碳是宇宙间最好的连接剂,而液态网络的连接剂就是专利。

一切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变成实实在在的创意产品前都必须经过无数次淬炼,而鲤鱼跳龙门的关口正是专利评审。只有经历过重重考验的创意才能得到各国专利局的授权和公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被保存下来。

全世界最优秀的创新者们没日没夜地阅读着其他优秀创新者们递交的专利,不断吐故纳新、兼收并蓄,为的是让自己站在目前最高的山峰上再次向上飞跃。第六,这个液态网络必须让每一个元素都能随机地与其他元素进行碰撞。

当然,光有连接剂还不够,还得让元素之间相互碰撞,只有大量的、频繁的、随机的碰撞,才能带来无穷无尽的变异。

是的,数量很重要,频率很重要,随机很重要,这几个词代表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