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百科图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09:14:22

点击下载

作者:周广双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地学百科图说

地学百科图说试读:

前言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包括我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我们必须认识地球,爱护地球,具有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以回报地球母亲的无限恩赐。

地理则是指地球表面环境中各种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等。地理环境空间广大,地理事物多种多样,地理关系错综复杂。我们每天享受着地球所带给我们的一切,然而又有谁能够清楚地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是的,地球所隐藏的奥秘,那简直是无穷无尽。从地表到地核,从沙漠到海洋,从高山到河流,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奥妙无穷,神秘莫测,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简直不可思议,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是捉摸不透。破解这些谜团,就有助于我们人类社会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地球奥秘是无限的,科学探索也是无限的,我们只有不断拓展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发现更多的丰富宝藏,破解更多的奥秘现象,才能使之造福于我们人类的文明,我们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获得发展。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激励广大读者认识和探索地球的无穷奥妙,我们根据中外最新研究成果,特别编辑了这套《地理科学丛书》,主要包括地学、地球、地理、海洋、探险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很强系统性、科学性、可读性和新奇性。

本套作品知识全面、内容精炼、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培养我们的科学兴趣和爱好,达到普及科学知识的目的,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发性和知识性,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科技、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素质、激发探索和启迪智慧的良好科普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地图

依据一定的法则,将地球表面上各种事物用特定的地图符号表现在平面图上,用以反映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地理分布及其相互关系的平面图像叫地图。利用地图,人们就可以有效、便捷地研究和利用地球及其上面的事物。按比例尺大小,可将地图分为大、中、小比例尺地图;按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按区域大小,可分为世界地图、半球图、洲陆地图、分国图等。随着自动化和遥感技术的发展,还有数字地图、影像地图和微缩地图。

地球仪

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地球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上面画着经纬线、国家、陆地、海洋、山脉、河流等,安装在支架上,可以转动,可供教学使用。

比例尺

地图上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与其实际相应距离之间的比例。也称作“缩尺”。地图上的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一、文字式:就是在地图上用文字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0千米”;二、数字式:在地图上用数字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相应距离的关系,如“1∶300,000”或“1/300,000”;三、线段式:即在图上画一线段,并说明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

等高线

将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作等高线,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就是地面上等高线在地图上的投影。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了地形坡度的缓陡程度。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反之,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就平缓。

等深线

将海洋、湖泊或其他水体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作等深线。等深线是以海平面或湖面作为起算面而测定的,实际上是关于水下地形的等高线,其疏密程度也反映了水下地形的陡缓程度,表明水下地形的起伏状况。

地貌

地表的各种地形,总称为地貌,也称“地形”。地貌是由地球内力与外力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而以内力作用为主,外力作用为辅。内力作用形成地表的基本轮廓,外力作用则通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塑造地表,使地表趋于平缓。根据海拔高度与起伏大小将地貌分为:山地、丘陵、

高原

平原

、盆地;按成因分为:构造地貌、气候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按动力地貌可分为:流水地貌、冰川地貌、岩溶地貌、风沙地貌、海岸地貌。

地质地貌

地表的各种形态,总称为地貌。所以一般所见的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等即是。各种地貌间无严格的界限和定义,一般将地貌分为以下八种:一、平原,二、波状平原,三、高地、高原,四、丘陵平原,五、丘陵,六、低山地带,七、高山地带,八、冰原。

地质是有关地壳的性质、构造的状态。

地幔

位于地球中部介于

地壳

层和

地核

之间的固体圈层,又称作“中间层”。上界为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下界为古登堡不连续面,厚度约为2900千米。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以下直至1000千米处为上地幔,1000千米以下至2900千米处为下地幔,成分中含铁比上地幔中更多。在地下60—250千米范围内,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

火山

喷发以及矿产的形成和分布均与这一软流层有关。地壳

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主要由岩石组成。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它在全球上的厚度和成分极不均匀,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约为3?3万米,最厚的青藏高原的地壳厚度达6?5万米,大洋地壳薄些,厚度只有5000到8000米。大陆地壳岩石中硅、铝、钾、钠成分较多,大洋地壳岩石中硅、铝、铁、镁成分较多。在大陆地壳中,距离地表约2?2万米的地方,有一个康拉德不连续面,将大陆地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部分成分与花岗岩相似,因此被称作“花岗岩层”,下层成分与玄武岩相似,故被称为“玄武岩层”。大洋地壳花岗岩层很少,有的地方甚至缺失。地壳表层由于受到大气、水、生物、阳光等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土壤层风化壳和沉积层,其厚度在1000到10000米之间。地核

位于地幔下面的地球中心圈层,半径约为3400千米,在地下2900—5100千米深处为外核,地震横波不能通过,具有液态特征。在地下5100千米至地心部分为内核,地震纵波不能通过,只有横波才能通过,具有固态特征。一般认为地核的主要成分为铁、镍,并含少量轻元素,可能有硅、硫、钾、氧等。

地震波

由于地震或人工爆破产生的弹性振动在地球内部以一种波的振动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波就叫作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纵波和横波能否通过介质及其传播速度的不同,反映了地球内部不同的物质的性质和密度。通过对地震波的观测研究,可以推测到地球的内部构造。

岩石圈

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圈。厚度约为75-150千米,我们现在能认识到的地质作用现象大部分发生于岩石圈。

地壳运动

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由于其本身或地球其他部分的物质、能量在内力作用下的变形、变位的运动。又称为“构造运动”。包括陆地运动、造山运动、地块运动、火山运动等,与海洋、陆地、火山等的形成及褶皱、断层等构造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将地壳运动方式划分为两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表方向的运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能造成巨大的褶皱山,也能形成海洋;垂直运动也称升降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垂直于地表方向的运动,使岩层表现为隆起或凹陷,能引起地势高低起伏,海陆变迁。

地质构造

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和岩层的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基本形态为褶皱和断层。褶皱指岩层在巨大的内力作用挤压下变形变位产生褶曲,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褶曲即构成褶皱;断层是指岩层在强大内力作用下断裂,但沿断裂面有明显位移的构造。地质构造是研究地壳运动性质、方式、强度的主要依据。通过研究地质构造,可以了解地壳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也是了解矿床贮藏的依据。

岩层走向

岩层层面与任一假想水平面相交形成的线叫岩层走向线。走向线的方向就是岩层的走向,它表明岩层在地底延伸的方向。

断层山

由于地层断裂或错动而形成的块状山体。也称断块山。按其形态可分为地垒式断层山和掀斜式断层山。地垒式断层山是指山边线较平直,陡山坡立的断层崖。相邻地一般为地堑形态,表现为谷地或盆地。如泰山、庐山;掀斜式断层山指山形不对称,一侧为陡峭的断层崖,另一侧为缓长山坡,向谷地或盆地过渡,如恒山、太行山。

岩浆

活动

处在地壳下高温高压的岩浆,冲破地壳的束缚,顺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上部,或者沿着构造裂隙喷出地表,这种运动称为岩浆活动,又叫岩浆作用。一般表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置,由于上覆岩层的外部压力大于岩浆内压力,迫使岩浆不能继续上升,在地壳中冷凝结晶。这种岩浆活动称为侵入作用;另一种是由于岩浆的内压力极大,上部岩层外部压力小于岩浆内压力,冲破上覆岩层或顺着裂隙喷出地表,这种岩浆活动称为火山作用或喷出作用。火山

由于岩浆运动从地壳内部喷出的岩浆或碎屑物质冷凝堆积而成的山体。典型的火山外形是一个锥形山丘,称火山锥。火山锥顶部通常有火山口,为一凹形洼地,面积不大,为最后一次喷发所决定,与火山体积无直接联系。火山活动停止后,火山口下方的火山通道易凝固成熔岩柱,称为火山颈,火山颈与地壳深处熔融岩浆相连。一般来说,熔岩的性质决定喷发的强度及火山的外貌。当熔岩为酸性熔岩时,火山喷发强度大,火山坡度较大;当熔岩为碱性时,火山喷发强度较小,火山外貌往往为盾形。按火山活动情况可将火山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我国目前已发现的火山有600多座,绝大部分属死火山。

地热

是地球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贮存于地球内部的热量,是一种天然能源,又称地下热。地热的产生主要源于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蜕变时所释放的热量,是产生火山、

地震

、温泉、地壳运动的主要能源。地震

是地球表面的震动,是地热释放的主要形式之一。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三种:一、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和地幔上部的刚硬岩石受到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应力的作用,发生断裂或原有断层重新活动而引起的。这类地震破坏性大,影响范围广,世界上90%的地震都属于构造地震;二、火山地震,即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这类地震一般影响范围较小,而且以成群的小地震的形式出现,仅限于火山活动地带,全世界约有7%的地震属于火山地震;三、塌陷地震,指石灰岩等可溶性岩石,因受到溶蚀,导致溶洞洞顶塌落造成地震。这类地震影响范围小,强度弱,只占地震总数的3%左右。

风化作用

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作用影响下发生的破碎、分解的破坏作用。根据引起岩石破碎分解的原因可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分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指在温度变化、水、风力等作用下发生的岩石的破碎,而没有化学成分分解发生的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指在水、空气、二氧化碳作用下岩石发生氧化、水解等化学分解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生物风化作用指由于生物活动而对岩石产生的破坏作用,包括单纯的岩石破碎和岩石化学成分的分解,前者如动物挖掘、动物破坏岩石以及植物根系生长劈开岩石,后者如植物分泌出来的植物酸侵蚀岩石产生的分解。

侵蚀作用

指雨水、河水、地下水、波浪、冰河、风力等的运动状态下对地表的破坏作用,可分为机械侵蚀作用和化学侵蚀作用。机械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波浪、冰川在运动中以其产生的动能对岩石的机械破坏;化学侵蚀作用指流水、地下水等以溶解的方式分解岩石而产生的破坏作用。

搬运作用

地面上被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产物被流水、风、冰川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在搬运过程中,一般都既有机械搬运作用也有化学搬运作用,其中以机械搬运为主,如风、流水、冰川等在机械搬运碎屑物质及黏土物质的过程中,同时流水、冰川等还对这些物质进行着化学分解,使之更碎,更易搬运,这就是机械搬运作用和化学搬运作用的结合。

沉积作用

在地球表面,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的产物在流水、风、冰川等的搬运过程中,在遇到河谷、山麓、低洼地等处时,由于流速或风速减小,冰川的融化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根据沉积产生的原因不同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机械沉积指在搬运过程中,因搬运动能减小,受重力作用支配而沉积;化学沉积指在搬运过程中,搬运物质因介质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沉积下来;生物沉积指通过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沉积。

固结成岩作用

在地球内部,松散、破碎的沉积物在物理的、化学的、生物化学的改造后,逐渐变成为坚硬的

岩石

的作用。岩石

在地质作用下,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按一定的结构、构造有规律结合而成的集合体。岩石按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浆岩又叫火成岩,是由于地壳深处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变化下,逐渐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又称“水成岩”,是指地表或近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以及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指由

变质作用

形成的岩石。岩石是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物质基础。岩浆

自然形成于地球内部的一种炽热、黏稠的含有一定挥发成分的硅酸盐质熔融体,是形成多数岩浆岩和内生矿系的母体。按其二氧化硅含量由少到多可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及酸性岩浆。变质作用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

矿物

成分、结构和构造上的变化,引起这种变化发生的作用叫作变质作用。经过变质作用生成的岩石叫作变质岩。引起岩石发生变质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变化及遇到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矿物

指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固定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外表形态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单质和化合物。在常温下大多数矿物为固体,只有极少数为气态或液态。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绝大部分是结晶质,少数是非晶质。用人工方法取得的与某些天然矿物有相同或类似特征的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合成矿物”。来自地球以外的其他天体上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称为“宇宙矿物”,目前已知矿物约有3000多种。

石英

六方柱及菱面的聚形晶体,柱面有横纹,化学成分为SiO,一般2呈致密块状,玻璃光泽,断口呈脂肪光泽,硬度大,无解理。颜色不一,无色透明的为“水晶”,乳白色的称“乳石英”,紫色的为“紫水晶”,浅玫瑰色的称“蔷薇石英”。石英是重要的造岩矿物。工业上用途也很广,可用来制造玻璃、陶瓷等。

云母

云母族矿物的总称。是由钾、铝、硅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白云母和黑云母两种。成分有所不同。呈片状或鳞片状,颜色因成分而异,有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等。云母有一组最完全解理。是分布极广的造岩矿物,可用作耐热绝缘材料。

滑石

化学成分为Mg〔SiO〕〔OH〕,一般为致密块状或叶片状34102集合体,完整晶体不常见。呈各种浅色,质软,硬度1—1?5,指甲就能划动,有滑感,脂肪或珍珠光泽,条痕白色,单向解理完整。工业上用途广泛,是耐火、耐酸的绝缘材料。

石墨

非金属矿物,化学符号为C,与金刚石化学成分相同,但由于构造不同,故特性迥异。为六方晶系,常呈磷片状、片状、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完整晶体极少,呈铁黑色或钢灰色,条痕黑灰色,块状体光泽暗淡,不透明,有良好结晶者有强金属光泽。硬度1—2,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有滑感,高度导电性,耐高温,故常用于制作干电池。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酸。一般用于制作铅笔蕊、干电池、坩锅等。

可燃性有机岩的一种。由一定地质年代中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中,逐渐堆积,在水底或泥沙中经过漫长地质年代的天然煤化作用形成。石炭纪、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时产煤最多,是重要的成煤时期,因这几个时期气候湿热,易形成煤。煤有三种:一、无烟煤,质硬而烟少;二、褐煤,质软而不纯,燃烧时最浊;三、烟煤,化学成分多,烟多且热力大,目前用途最为广泛。煤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动力,素有“工业粮食”之称,用途极为广泛,除作燃料外,还可用干馏、气化等热加工方法制取焦炭、液体燃料等,有的煤中还可提取稀有元素。目前世界主要产煤地带,几乎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即美国东北部、西欧、东欧、苏联以及我国。

石油

是一种天然生成的油状可燃性液体,含多种烃类及少量有机硫等成分的复合混合物。石油均储藏于水成岩地区,以砂石、页岩为多,也有混合于含砂地层之中的。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质时代的低等生物沉积在湖泊或海洋中,成为有机质,日积月累,经过复杂的地质作用富集而形成。由于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生物活动频繁,所以石油资源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的湖盆和大陆架上。直接从地底取得未经加工的称之为“原油”,经过直接分馏、裂化等加工过程,可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制成品,石油是当今工业发展中利用最为广泛的能源。世界主要石油产区可分为下列七处:一、北美地区;二、南美;三、北非;四、欧洲;五、中东的波斯湾;六、苏联;七、东南亚。我国石油储量也较丰富。

天然气

储存于地下深处岩石空隙或空洞中的碳氢化合物可燃气体。天然气比石油气轻,常位于石油上部,称“气顶”,与石油均储存在水成岩地区。成分以甲烷为主,其次为乙烷、丙烷、丁烷等其他重质气态烃类,并含有氮、氢、二氧化碳、碳化氢等气体。天然气无色无味,可燃烧,是重要的能源之一。

大陆漂移说

由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1912年在《波得曼地理文摘》和《地质杂志》发表了他的《大陆漂移说》,1915年又发表了全面、系统地论证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专著《海陆的起源》,形成了系统的“大陆漂移说”理论,这一理论的产生是受大西洋两岸轮廓、植被等相似的启发。大陆漂移说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在石炭纪后期,现在各大陆为单一的整块陆地,其后因太阳、月球的引力、地球自转、离心力等作用,大陆块沿比较脆弱的地方分裂。所分裂的大陆块由东向西,又由极地向赤道漂移,而形成为现在大陆的分布。因此大陆漂移引起了火山活动、地块运动、造陆运动等现象,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提出,赋予大陆漂移说以新的含义,为人们所重视。

冰期

地质史上大规模冰川形成于世界广大地区的地质年代称为冰期,最著名的冰期是:(一)在前生代早期出现在加拿大的休伦冰期;(二)寒武纪以前及早期寒武纪出现在早期古生代并在全世界散布着遗迹的冰期;(三)二叠纪到石炭纪在古生代出现的冰期;(四)第四纪或更新世约在100万年前开始,到现在或者尚未终止的冰期。我国以第四纪冰期的研究最为深入,而且尚在研究之中。

间冰期

两个冰期之间气候温暖、冰川消融的时期。间冰期的气候较冰期温暖,因此在此期间冰川消融退缩,海面上升。间冰期的时间也长于冰期,通常说,更新世有四个冰期和三个间冰期。目前我们的时代属于后冰期,若在未来又有一次冰期,则我们这个时代也是间冰期。

地质年代

一个地质单位或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又称“地质时代”。一般有相对地质年代与绝对地质年代之分。相对地质年代是根据古生物的演进及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表示地壳岩层及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地质历史的分期及地壳发展的阶段。绝对地质年代指已测出地层从形成到现在的时间长度,以年为单位,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物质含量加以测定。

地层系统中不同岩层的特性,划定了相应的地质年代。地质年代是连续的,地质工作者按年代顺序,建立了现在通用的地质年代表。

太古代

地质年代中最古老的一个代,距今约36亿年至25亿年,属隐生宙。这一时期地球上海洋分布广泛,没有形成大片的陆地,只有一些

屿和小块陆地,火山活动频繁。太古代后期,海洋中出现了原始的生命体,原始细菌——最低等原始生命产生。这一时期是形成铁矿的重要年代。

元古代

地质年代中第二古老的代。距今约25亿年至5?7亿年。属隐生宙。这一时期地壳运动剧烈,出现了大片陆地,海洋面积有所减少。地层多为较浅的变质岩,也有一部分未经变质的沉积岩,含有丰富的铁、铜矿。元古代生命活动加强,藻类开始繁殖,到晚期出现了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海绵动物、腔肠动物等。

中生代

显生宙中的第二个代,距今约2?5亿年至0?65亿年,这一时期环太平洋地带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称为太平洋运动,形成了许多高大的山地,在欧洲称为阿尔卑斯运动。中生代时期我国大陆轮廓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生命活动频繁,爬行动物盛行,以恐龙最为代表,故又称爬行动物时代。空中也出现了从爬行动物向鸟类转化的始祖鸟。裸子植物出现。因为中生代地壳剧烈运动,各种金属矿形成。侏罗纪还是中生代中形成煤的主要年代。

地势

是地表的高低起伏状态。地势是根据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坡度陡缓的程度划分为不同的地势。

丘陵

一般指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平缓的低矮山丘。是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形状,丘陵的起伏与坡度大于平原而不及山地。地质构造较之山地比较单纯。但丘陵地区各地发达,切割明显,山顶多为平而圆的形状,我国有许多丘陵,如江南丘陵等。高原

指海拔较高,面积广大,顶面起伏较小,开阔,平缓,四周较陡的高地。通常周围有高大山脉环绕。高原上都有山脉分布。按其成因,可将高原分为三种:地变高原、熔岩高原和侵蚀高原。高原海拔大于平原,起伏小于山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南美的巴西高原。

我国有著名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和西部,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云南省北部、甘肃省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1/4,是我国最大的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号称“世界屋脊”。高原的边缘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原内部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很高,相对高度不大的山脉,主要有冈底斯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唐古拉山脉、可可西里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等等。高原上

湖泊

众多,多为无出口的咸水湖,较大的有青海湖、纳木错、色林错等。青藏高原还是亚洲许多河流发源地,东流的有长江、黄河。南流的有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西流的有狮泉河—印度河。

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西起新疆、甘肃边境,东到大兴安岭,南界祁连山麓和长城,北止于中蒙国界线。高原地面广阔坦荡,起伏微缓,海拔1000多米,高原上多宽浅的盆地,

草原

、沙漠、戈壁分布十分广泛。由于

降水量

自东向西逐减,所以东部多牧草,草原辽阔,往西牧草逐渐稀疏,至西部沙漠面积广大。

黄土高原:大致分布在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地区,包括山西全省、陕甘宁的一部分。地面覆盖着疏松而深厚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区,厚度由西北向东南逐减,颗粒逐渐变细。一般认为黄土并不是当地原生的,而是从第四纪起,由强劲的偏北风把西北和蒙古高原一带干旱地区细小的粉沙尘土等风化物吹到这里,逐渐堆积而成。黄土质地疏松,比较肥沃,由于这里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又被破坏,疏松的黄土很容易流失,目前,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是我国环保的一个重要课题。

云贵高原:分布在云南省东部,贵州省绝大部分,广西西北部,以及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上特点有两个:第一是云南中部东部和贵州西北角还保存着起伏较为缓和的高原面外,其余大部分地区被众多的大小河流切割成为崎岖不平、层峦叠嶂的山地性高原。第二,岩溶地貌非常典型,分布广泛,高原上许多山间盆地,当地人称为“坝子”,是云贵高原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起伏小的广大平地。平原海拔较低区别于高原,起伏较小区别于丘陵。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平原、侵蚀平原、冲积平原。我国有广大面积的平原。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三角洲

河流在流入海洋或湖泊时,由于流速减小,河流所携泥沙在河口淤积而形成的类似三角形的地形面。顶端指向河流上游,底边为其外缘,地势低平。三角形包括海面上与海面下两部分,泥沙不断淤积,导致海面上部分不断加厚、面积增加,三角洲年年向外伸长,腹地广大,多为土壤肥沃的农耕地区。如我国的珠江三角洲。

盆地

指周围有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低平的盆状地形。因其形似盆状,故称盆地。按其成因,可将盆地分为:构造盆地、风蚀盆地和溶蚀盆地。按其是否处于外流区域或内流区域,可分为外流盆地和内流盆地,前者如四川盆地,后者如塔里木盆地。

钟乳石

指溶解中自洞顶下垂的一种碳酸钙沉积物,因其形似钟乳,故称钟乳石,也称“石钟乳”,是喀斯特地区天然洞穴中常见的化学沉积物。其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水或降水沿可溶性岩石裂隙下滴时,水汽蒸发,二氧化碳逸出,使溶岩中的碳酸钙物质沉淀,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千姿百态、自上而下倒悬并逐渐增长的钟乳石。

河谷

是指河流在自身流动中在地面塑造而成的长条形的U形凹地。这是由河流流水的冲击、搬运、沉积等作用形成的。河谷被河水覆盖的部分称为河床。一般来说,上游河谷深直陡峭,中下游河谷则逐渐变宽变浅,河床宽广,河漫滩发育完好。

沙洲

河床内由于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而形成的泥沙质小岛。通常是由于河流宽度增加或流速减缓导致泥沙堆积而成的,在入海口或浅海中,滨海也能形成沙洲。沙洲一般呈长条形、卵形。近上游方向受水流冲击,坡度较陡,下游方向为顺水流的自然堆积,坡度较缓。

黄土地

指黄土高原经过现代沟谷分割后存留下来的高原面。表面平坦,起伏很小,四周为沟谷环绕,沟头溯源侵蚀迅速,使土原边缘呈花瓣状。土原面经强烈侵蚀分割后呈指状的,称为破碎土原。

风沙地貌

指在风力作用下对地表泥沙、碎屑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地貌。一般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种类型。风蚀地貌在地表处最为明显。其主要类型有风蚀谷、风蚀残丘、风域、风蚀蘑菇等。风积地貌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

沙丘

,尤其在干旱地区风沙地貌最为普遍,发育最完好。在半干旱地区,大陆冰川边缘,植被稀少的沙质海岸、湖岸等风力强大的地方也发育了不少风沙地貌。沙丘

指在风力作用的搬运、堆积下形成的沙质丘状地貌。按其形态可分为: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纵向沙丘、蜂窝状沙丘、抛物线沙丘。按其流动程度可分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沙丘流动时,可淹没道路、村庄、农田等,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为不利。我国西北地区有大量流动沙丘,目前正在治理中。

荒漠

指气候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植被稀少的地区,一般位于干旱或半干旱气候带。荒漠地带风力作用强大,地表水贫乏,多盐碱土分布。植被具有耐旱、耐盐碱、生长期短等特性,多为灌木林。

戈壁

处于干燥地区的一种由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一般称为“戈壁滩”、“戈壁荒漠”,蒙古语译为“草木难以生长的地方”。按成因可分为风化的砾质戈壁、水成的硬质戈壁和风成的沙质戈壁。戈壁上气候干燥,降水量小且易被地表的粗砂、砾石吸收,草木无法生长,在我国的内蒙古北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地的山麓都有戈壁分布。只有在近水源的地方引水灌溉,才能进行农业、牧业生产。

绿洲

指沙漠中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有草木生长的地方。绿洲上植物生长较好,与周围的戈壁、荒滩景观迥异,是沙漠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的地方。一般分布于河流附近、高山冰雪消融流经地带及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海岸

广义的海岸指海滨与陆地之间的逐渐过渡的地带,范围并不十分明确。狭义的海岸指海滨倾斜角度较大的海岸断崖部分,在涨潮时最高潮面上。按构成物质不同可将海岸分为岩石海岸和沙砾海岸;按其成因可分为侵蚀海岸、堆积海岸。

海底高原

指海底的顶底平坦、四周陡峭、宽广而伸长、凸起的高地。一般高出海底1000—2000米,绵延几千公里以上,相当宽广而起伏不大。也称作“海底长垣”。

海底山脉

又称“海岭”、“大洋中脊”,由海底的一系列平行的山脉组成。一般在海面以下,有的山峰露出海面而成为岛屿。海底山脉绵延很大而且相对高度大。

大陆架

又称“大陆棚”,也称“大陆礁层”,在水深200米以下的大陆边缘,是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大陆架的形成一方面受波浪潮汐等海水运动的冲击破坏,另一方面受大陆排出物与海底堆积而拓宽。大陆架范围大小,主要视大陆边缘坡度大小而定,坡度较小则范围大,坡度较大则范围较小。大陆架上深度较浅,海底营养物质丰富,是海洋生物繁殖的最佳场所,所以在渔业上非常重要,大陆架还是石油储存的主要场所。当今对海洋的利用大多是对大陆架的利用。岛

也称“岛屿”,指四周被水包围,而比大陆小的陆地,一般大者称“岛”,小者称“屿”,并无明确界限。通常由砾、砂、泥构成。按其成因可分为大陆岛、海洋岛(火山岛、珊瑚岛)和冲积岛,世界上岛屿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磁层

地球磁场在太阳风的影响下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这一范围就叫作“磁层”。由于受到太阳风的制约,地球磁场所发生的磁力线向后弯曲,向背着太阳的方向延伸,可以延伸至相当于几百个甚至上千个地球半径长度以外的空间,磁层开始于地表上600—1000千米处的地球外层空间,起着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各种宇宙辐射和带电粒子流袭击的作用。

地球上的大气

指包围地球的空气圈。由于地球重力的吸引作用,使大气聚集在地球周围。大气圈的厚度约为2000—3000千米,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五个大气圈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目前人们在大气层中的活动大部分是在对流层中进行的。越往上,空气越稀薄。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干净的空气中氮、氧、氩、氖等约占99?97%以上,其次是二氧化碳、臭氧等气体。大气中的氮是组成生命体的重要元素之一,约占空气总量的78%,大气中的氧是生物呼吸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氧,生命就会停止。氧约占大气总量的21%,臭氧含量很少,但作用极大,它可以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免受强烈紫外线的伤害,臭氧吸收了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而少量透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却可起到杀菌抗病的作用,对人类的作用不可低估。二氧化碳和水汽对地球表面起着保湿作用,二氧化碳能吸收太阳辐射能量,同时防止地球向外辐射能量使热量留在大气中,以大气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还给地面,而水汽则使地球的热冷转换不致太强烈,二氧化碳和水汽也是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大气中的杂质具有凝结核的作用,使大气中的水汽能凝结降水。杂质是导致

天气

现象变化的重要因素。大气中的每一种物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大气,地球上就没有人类,就没有生命。

大气窗口

指波长在8?5—11?0微米之间的电磁波辐射,能透过大气层。意指这个波段之内的辐射几乎不能为大气吸收而能全部透过。好像对这一波段的辐射开了个窗口,故称大气之窗。

气温

即空气的温度。是用于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对气温测定目前国际上有两种标准:摄氏温标(°C)和华氏温标(°F)。摄氏温标是以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换算公式(见“华氏温标”条),观测的气温是指每高出地面1?5米高处百叶箱里的温度表或温度计所读取的温度。

台风

形成于太平洋上的强烈的热带气旋,属暖性低压系统。台风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大风区、涡旋区、眼区。大风区是台风的外围部分,风力多在6—12级之间,当大风区临近时,云层加厚增多,气压下降,气温升高,风力加强。涡旋区是台风的主要部分,是破坏力最大的部分,风力最强。在靠近台风眼的附近有强烈的上升气流,形成宽达数十千米、厚8~9千米的垂直云墙。附近出现狂风暴雨,风力常超过12级。眼区是台风的中心部分,因为在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当气旋带动周围空气上升时,中心地区气压降低,在眼区外缘的空气高速旋转,离心力大,使得空气向外运动,眼区空气也随之向外流,这样高空中的空气流就流向眼区进行补充,形成下沉气流,所以当眼区来临时,强风停止,云消雨散,天气平静、晴朗。但当眼区移过后,又会出现狂风暴雨天气。台风来临时天气恶劣,出现狂风暴雨,惊涛骇浪,强大的台风能掀倒大树,吹倒房屋,毁坏庄稼,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掌握了台风发生发展移动的规律,台风来临时,能及时准确地预报,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台风的危害。

飓风

形成于北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西岸的东部和北太平洋上的剧烈热带气旋。性质、成因与产生于西太平洋上的台风相似。风速每小时可达190千米,破坏性很大。飓风也泛指任何具有狂风特别的热带气旋及

风力

达到12级的大风。风力

即风的强度,风力大小一般用风级来表示。

沙暴

指空中带沙的强风。出现沙暴天气时,狂风带着大量沙尘、干土,使空气污浊、天色昏黄,能见度差。沙暴以在有松沙的沙漠地区发展得最好,常见沙丘中,没有混入许多尘土。沙暴产生是由于地面加热产生或扩大强大风力所致,一般白天出现夜晚则没有。我国北方的春季常出现这种沙暴现象。

大气环流

是大气圈内各种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的总称。大气运动状况极为复杂,运动千姿百态,规模也不相同,活动时间和变化发展规律都不一样。我们所说的大气环流,既包括短期内的运动状况,也包括长期观察的平均状况。按大气运动的规模,大气环流包括:全球性的行星风系、大型的季风环流以及局部性的风系(如海陆风)、气旋、反气旋等,一般来说,我们把全球性的行星风系称作大气环流。这种大气环流的产生是由于辐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衡造成的。赤道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聚积到高空,形成高压带,而近地面则形成赤道低压带。极地地区接受太阳辐射最少、气温低,空气冷却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气压带,而高空则形成相对的低气压带。赤道与极地间的气压差促使空气的流动,赤道高空聚积的空气向两极运行,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向东偏移,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基本与纬线平行,形成一个环绕地球东西运行的闭合环流。气流在这一地区下沉、堆积,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在这些气压带之间又形成大气环流,于是在赤道与回归线之间形成

信风

带,在纬度40°~60°之间形成西风带,在极地附近形成极地高风带。在这几个风带之间形成了大规模的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大气中热量、水分等输送交换的重要方式,促进地球上水、热的平衡,是导致天气变化、气候形成及演变的重要条件。信风

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定向风。风向在北半球是东北风,南半球是东南风,一般称为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副热带地区的近地面,下沉的气流分别向赤道和极地两侧流去,向赤道流去的气流,在地球偏向力作用下,在南北半球分别形成东南、东北信风。信风最大的特点就是风向不变,风速度有变化,信风是地球上最一致的风。

季风

指由于海陆热力差异或行星风系中的风带随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大范围、大规模的随季节而改变风向的盛行风。夏季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为夏季风,冬季时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冬季风。夏季风温暖湿润,冬季风干冷。随着冬夏季风的转变,天气和气候特点也随之变化。世界季风分布区域很广,尤以亚洲的南部和东部最强。亚洲是最大的大陆,太平洋也是最大的大洋,故季风发育最强。从形成原理上讲,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基本相同,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气压的日变化而引起的,风向变化以一日为周期,昼夜风向不同,影响范围小,仅限于滨海地区。而季风是由海陆之间气压的季节变化引起的,以一年为周期,影响范围极广,规模也很大。季风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的陆面和邻近的洋面相比,有较大的季节性的温度变化。冬季造成大陆上气压过高,海面气压很低,形成冬季风,夏季大陆上气压较高,海面气压很低,形成夏季风。但其他因素如陆地地形对季风形成也有较大影响。

液体水滴形成的降水。主要由云中的冰晶、雪粒等因水汽凝结、转移、碰撞、合并等作用,最后融解成较大水滴,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无力支持时,就会降落。在下降过程中遇到其他液体水滴,直接增大而降落成为雨。一般将降雨强度分为:微雨(毛毛雨)、小雨、中雨、大雨。降水量

某一地点从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的和固态的水,在未经蒸发、渗透的情况下,在一特定时期内积聚的程度。降水包括雨、雪、冰晶、雹、露、霜、雾凇等。常以固定雨量器测量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每天8时和20时测量两次,由此得出某一地区一月或一年内的降水量。多年预测得出的平均值,称为月平均降水量或年平均降水量,这两类降水量一起反映了这一地区降水的基本情况。我国降水量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量最多的在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达6000mm以上,最少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平均约为10mm。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在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在10000mm以上,最少的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有时多年连续无雨。降水量的多少与气候、地形、海陆分布等有很大关系。天气

某一地区短期内大气的状况。它是对气流、温度、降水、云、亮度、能见度和风等多种气象要素的综合反映。天气表现为以下几种形态:晴、阴、雨、雪、云、风等。其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大,天气主要是受气团和降雨等因素影响而变化的。为预测天气情况,一般准备两个表,一个表用来观测现在的天气,另一个表用来观测过去天气。天气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直接影响。

天气预报

根据当前的天气形势,结合天气变化的规律,对将来一定时期的天气状况加以预测,这就是天气预报。对于天气的预测,主要是通过对天气图表的分析,也结合季节特点、地形、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经验等综合做出预测。通常分为短期(2—3天)、中期(3—5天)、长期(10—15天以上)预报三种。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气象卫星、电子计算机进行天气预报准确性很高。

梅雨

在我国江淮流域及日本南部,每年春末夏初时常存在较长时期的阴雨连绵天气。因在这一时期梅子成熟,且天气连续潮湿,故称“梅雨”或“霉雨”,梅雨季在我国为5月到7月,在日本是6月到7月初,梅雨对于水稻的成长非常有利。梅雨的形成与锋面活动有关。春末夏初,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带来热带海洋气团的暖湿气流,同时,中高纬上空逐渐减弱的蒙古高压输送的极地大陆气团,还有一定势力,不时有小股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在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一带相遇,形成准静止锋。锋面活动产生气旋,从而形成长时间的阴雨连绵,这就是梅雨。梅雨开始前,天气晴朗,开始后,阴雨连绵,结束后,这一地区又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出现炎热天气。这种炎热天气称为“伏旱”天气。

海洋性气候

也称“海洋气候”或“大洋气候”。是指受海洋显著影响的区域气候,就是海洋性突出的气候,与大陆气候正好相反,这种天气常见于盛行风向岸边吹的地方,主要在大洋岛上和中纬度的西海岸。海洋性气候最主要的特点是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小,降水量分布也较均匀,西欧、北欧是海洋性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温室效应

由于大气(主要是大气中的水汽)吸收并再辐射红外线,使大气对地球有保温、加热的效应。大气层包围着地球,就像一座温室。详细成因是:太阳辐射的短波能自由透过大气层而被地面吸收,地球也释放热量辐射出红外长波。它的一部分被大气吸收,同时大气辐射的一部分又向下射向地球表面成为反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使热量不易散失。目前,由于工业发展,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工业污染加重,云层加厚,使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有所加强。

气象

大气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自然现象,称“大气现象”,简称“气象”。气象包括大气的冷、热、干、湿、风、雨、雷、电、雪、霜、露等各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物候

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活动规律与外界气候的关系。研究周期性的生物现象和气候关系,尤其是季节变化的科学称为物候学。掌握物候情况,研究其规律,有利于指导农业生产,安排农、牧业活动。

地球上的水(水圈)

地球表面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地球上的水呈液态、固态和气态三种形式。形成了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地下水、大气水等多种形态,水圈的质量只占地球质量的万分之四,但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水圈总体积约为14?5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洋水占96?5%,陆地水占3?5%,大气水占0?001%,目前人类对水的利用主要限于地下淡水、湖泊沼泽、河流中的淡水。

暖流

水温高于所流经海区温度的洋流。暖流一般为从低纬度海区流向高纬度海区的洋流。暖流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寒流

水温低于所流经海区温度的洋流。寒流一般为从高纬度海区流向低纬度海区的洋流。寒流对沿途气候有降温降湿作用。

河流水文

河流的流量、水位、水深、流速、含沙量、水温、冰况、冰凌、水量季节变化及水的成分等的总称。河流水文受流域内气候、地形、

土壤

、植被影响很大。

水系

指河流所具有的特殊排水系统,显示河流间的空间联系。一条较大的河流与其大大小小的支流及相连通的湖泊共同构成一个水系,一般以干流的名称来命名水系名称,影响水系的因素以侵蚀不均形成高低不平的地表为主要因素。按照干支流平面形态的不同,可将水系分为以下10种类型:枝状水系、羽状水系、交织水系、平行水系、辐射水系、向心水系、环状水系、格状水系、断续水系和紊乱水系。一条河往往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水系类型组成。

分水岭

指河流的分水地带。一般为地势较高的山地或高地,将两条河或两个流域分开。

汛期

河流流量大,水位高的时期。按形成汛期的时间和作用不同,可分为春汛、夏汛、秋汛、凌汛、潮汛等。

冰川

指在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倾斜方向移动的巨大冰块。冰川移动速度很慢,多年只有几十米,快的可达几百米。冰川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沉积、粒雪化、成冰作用。在不同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可形成不同冰川类型:大陆冰川、山岳冰川。目前全世界冰川总面积约1600万平方千米,冰川水的储量约2400万立方千米,约合地球淡水储量的68?7%,有“固体

水库

”之称。

雪线

指永久积雪区的下限。也即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与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雪线高度受温度影响,故温度越低雪线愈高,此外,雪线还受降水量、辐射及地形等影响。同一座山上的雪线,向阳坡高于背阳坡,背风坡高于迎风坡,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在4900米,而北坡雪线在5600米处,高加索山南坡雪线2900米,北坡3000米。世界上雪线最高的地方在回归干燥带,而不在赤道雨林地带,就是因为赤道地带降水量多,云量较多,日照辐射较少,而回归干燥带降水少,日照强。雪线有永久雪线、冬天雪线、气候雪线和地形雪线等类型。

地下水

所有地表以下的水的通称。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上,通过渗透到地下土壤、岩石中,形成地下水。此外,冰雪融水、河湖水、水库水、原生水等也能渗透到地表以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包括地下淡水和地下咸水,地下淡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在干旱地区是人们用水的主要来源。

温泉

泉水温度高于当地年平均气温的泉,称温泉。一般认为温度应超过40℃,在我国华北地区超过15℃,华南地区超过25℃的也称为温泉,在地下水源深处或火山地区常有温泉流出。其成因有两种:一是埋藏比较深的地下水,由于地热的影响,温度较高。二是在距火山较近的地下水,因岩浆活动水温增高。

内陆河

也称内流河,是指不能流入海洋,只能流入内陆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如我国的塔里木河。

湖盆

陆地上的蓄水洼地,湖盆积水而成为湖泊。湖泊

内陆水若不能直接和海洋相流通,则称为湖泊。湖泊广而不长,与内陆河道不同。具有调蓄水量、发展航运、养殖、灌溉等功效。水库

人们利用河流通过的盆地或山间宽阔的谷地,在河谷狭窄处筑坝蓄水,建成水库,具有湖泊的特征,又称“人工湖”。可用于蓄水、发电、灌溉、养殖等。

水文

见“河流水文”条。土壤

地球表面疏松的一层,由岩石风化而来,含有空气、水分及

腐殖质

,并且有微生物活跃于其中并能为植物生长供给其养分。自然土壤主要受生物、气候、地质、地形、土壤年龄等要素综合作用而形成。农业土壤是在自然土壤上加上人为长期耕作进一步发育而形成。土壤是自然界中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一种,是矿物质中分解完全的有机质部分,是一种黑色胶黏物质。原为动植物遗体,经土壤中细菌酵素分解而成,性质稳定,腐殖质本身含有多种养分,能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性,并能缓解土壤的酸、碱度成分,有利于微生物活动,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盐碱地

指盐土和碱土兼有的地区,盐土中含大量可溶性盐类,以氯化钠和硫酸钠为主,对农作物生长有极大害处。碱土含碳酸纳较多,呈强碱性反应。盐碱土一般分布在地势低洼、降水较少、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地,湖边或冲积扇下部边缘,以及沿海地带。这些地方一般属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形成原因是: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后,水分蒸发,盐分则留在土壤表层。因降水少,不能很好地稀释、冲刷地表而形成盐碱地。改良办法是通过排水冲洗,或施用有机肥,如石膏等。

冻土

温度在0℃或0℃以下的冰冻土。冻土按其存在时间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隔年冻土和多年冻土。

生物圈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地壳上层、大气圈下部和整个水圈。生物圈的范围约从地面以上15千米的高空到大洋水面以下10千米深处。但生物密集的地带当属地面以上100米到水面以下200米这一薄层中,这是生物圈的核心圈层。生物圈由自然界中的大气、水、土壤、岩石、光、热等非生物因素及一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生物圈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是地球所有圈层中最活跃的一个圈层。

地理环境

构成地表各种条件的地理要素的总称。包括

自然环境

和人工环境。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地理因素。人工环境指经过人工改造的,包括经济、交通、聚落、人口、政治等人文地理因素。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改变着地理环境。自然环境

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光、热等自然地理因素的总和称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

生物群落

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相互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环境的有规律的组合。整个地球上的生物圈是一个最大的生物群落。细分可分为动物群落、植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各个群落中又可分出很小的群落,每个生物群落都有各自的特色,其中以植物群落特色尤为显著。

纬度地带性

在地球上沿纬线方向(东西),自然地理现象呈一定宽度延伸,并按南北方向更替,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的形成是由于太阳辐射因地球的球状而分布不均产生的。太阳高度角随纬度而不同,纬度高的,太阳辐射吸收少,纬度低的,对太阳辐射吸收多。热量条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从而导致气候、水文、生物、植被、光、热等自然现象依纬度作有规律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变化以热量为基础。

经度地带性

在地球上沿经线方向(南北),自然地理现象呈东西更替分布,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经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由海陆分布造成的。近海陆地,气候温润,远离海洋的陆地,则气候干旱,此外,经度地带性还受洋流、地形等因素影响,经度地带性的形成是以降水为基础的。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分解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中。而且,这种平衡还表现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建立起来的动态的平衡。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将会给生物及其生存环境造成难以预计的破坏。

植被

是全球或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活的植物和植物群落的总称。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不同的植被,植被的不同分布主要与气温、日照、风、湿度、土壤等有关。草原

是在半干旱条件下,由旱生或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的植被类型。根据水热组合的差异,可形成不同的草原类型: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草甸草原。

自然带

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自然带是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由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不同,导致各地区的热量、水分组合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及有代表性的植被、土壤类型,这些类型的不同组合形态,在地球上呈一定宽度的带状分布。在两个自然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但通常存在一个过渡的地带。自然带的名称以气候、植被为标志,全球从低纬到高纬存在着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草原带、极地冰原带。

亚洲

全称亚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1/3,人口约有30多亿(不包括前苏联之亚洲部分),约占世界人口58%,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次之为白人,再次为黑色人。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以高原山地为主,约占全洲3/4,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中部是“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有许多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平原则分布在大陆外围各大河的中、下游地区。主要平原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恒河、印度河平原等等。亚洲还是世界上大河最多的洲,它们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分流。向东流入太平洋的有:黑龙江、黄河、长江、湄公河(澜沧江);向南注入印度洋的有萨尔温江(怒江)、恒河、印度河;向北注入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还有许多有名内陆河: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等,位于亚欧两洲之间的里海是世界第一大湖,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最深处达162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由于亚洲地域广阔,跨纬度和经度都很大,又因各地地形及离海远近差异很大,所以气候复杂多样,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几乎具有世界上各种类型气候,全洲气候以温带气候为主,气候的大陆性较强,亚洲东部南部以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矿物种类多,储量大,森林与水力资源亦很丰富,农产品包括稻米、小麦、棉花、大豆、茶叶、蚕丝、黄麻、天然橡胶、椰子、油棕、胡椒、金鸡纳树、椰枣等。日本海、黄海、东海还是世界著名的渔场。

东亚

包括中国、韩国、日本、朝鲜、蒙古。

朝鲜半岛多山,北部东部地势高亢,向西向南低缓,平原占半岛土地1/5,北部山地以盖马高原为中心,东部的太白山脉贴日本海海岸蜿蜒,矗立的金刚山是朝鲜有名的风景区。

朝鲜气候属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的性质。北部大陆性明显,向南则海洋性显著。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多集中于4—9月,北部水稻一年一熟,而南部可一年两熟。朝鲜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达国土的75%以上。朝鲜半岛矿物丰富,菱镁矿、钨矿、石墨储量居世界前列,水力资源亦很充沛。

朝鲜的重工业比较发达,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平壤和南浦之间的大同江下游地区和东北部沿海地区,平壤——南浦工业区北部是朝鲜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南面铁矿也很丰富,东北沿海工业区主要是由一些深水不冻港组成,清津是全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又是机械化工中心之一,金策以生产钢、钢材为主。农业已实现水利化、电气化、机械化和化学化,水稻是主要作物,朝鲜的苹果很有名。

韩国的农业较发达,耕地占全国面积1/4,主要种植水稻。

韩国工业以石油化工、机械、造船、电子为主,工业主要分布在汉城——仁川。

日本是一个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大岛构成其主体。

在地质时期,日本列岛褶皱、断裂等作用十分强烈,再加上侵蚀切割作用,因而全境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很小,关东平原是全国最大平原,80%人口居住于此,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国家之一。日本还遍布火山,

富士山

就是著名的一个,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地震也在日本经常发生。日本气候属东亚季风,但受海洋影响较大,具有海洋性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平均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而且,东西两岸气候也略有差别。

日本的森林覆盖全国2/3,北部水力资源丰富,有广大渔场,硫碘储量居世界首位。

日本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机械、造船、化工等等,日本工业对外依赖性很大,工业区集中在东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小地区。

水稻是日本最主要的农作物,蚕丝、茶叶、水产品是日本主要物产。

南亚

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有11个国家和地区,处于亚洲、

大洋洲

、印度洋、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马六甲海峡则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居民多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华侨在东南亚分布很广。东南亚地形崎岖,多为山地。东南亚处于热带,气候可分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两大类。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金鸡纳树的最大产地,同时是世界上重要水稻产区。矿产主要有锡、石油、砂矿,砂产量占世界上一半以上。马来

西亚

的锡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石油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岛东部、加里曼丹岛北部、缅甸中部南部,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最大石油生产国、输出国。南亚

位于亚洲南部,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和中部的南侧向南到印度洋之间广大地区,包括尼泊尔、锡金、不丹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地形可分为三部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的部分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南亚有三大河流: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南亚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季风时期为旱季,每年6—9月吹西南季风。南亚各地的降水量相差很大,一般地说,迎风坡降水丰沛,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有11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之一;南亚西北部,由于西南季风吹不到,降水稀少,加上古代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所以气候干燥形成塔尔沙漠。西亚

又称西南亚,它是指东起阿富汗西迄土耳其的西部地区,包括17个国家。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除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王国以外都是阿拉伯国家。西亚地处于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介于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里海和黑海之间,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有“五海三洲之地”称谓。西亚地形包括三大洲高原和一片低地:北部由年轻的褶皱山地围成的伊朗高原和安纳托利亚高原,南部是古老的阿拉伯高原,中间是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西亚周围虽有五海,但因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之间,大部分地区又是高山环绕着的高原,海洋上的湿润空气为高山所阻,到了内陆已是强弩之末,再加上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所以西亚广大地区气候干燥,这是西亚气候总特征。西亚各地降水量差别很大,西部地中海沿岸,年降水量为500—1000mm,并多在冬季属地中海式气候;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高,除山地雨雪较多外,年降水量在200mm左右。

西亚是世界上石油藏量最多的地区,占世界总储量2/3左右,产量占世界1/3,输出量占世界2/3。

远东和中东

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根据距离欧洲远近对亚洲各地区分别称为远东、中东、近东。

远东一般指亚洲最东部地区而言,包括中国、朝鲜、日本和前苏联太平洋沿岸;中东:通常把西亚和北非的埃及统称为中东,中东通常包括埃及、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约旦、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南也门和北也门、土耳其、塞浦路斯、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但也有不把阿富汗包括在中东之内)。

亚欧大陆

又称为欧亚大陆,在地球上的大陆中,以亚欧大陆面积为最大,约有5072万平方公里,占世界大陆面积36?3%。

日本海

太平洋的边缘海,介于亚欧大陆同日本群岛之间。东北经宇谷鞑靼海峡通鄂霍次克海,东以清津海峡通太平洋,南经朝鲜海峡,连接东海。面积101万平方公里,东部有暖流北上,西部有寒流南下,盐度约为33?5‰,是鲱鱼、大马哈鱼、鳟鱼、海带等水产著名产地。重要港口有符拉迪沃斯托克、清津、元山、釜山、下关、北九州等。

世界屋脊

位于我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巍峨突出,雄居亚洲中部高原。山地高原峻峭辽阔,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为亚洲众多大河的源地和大山会结地区。富士山

位于日本本州岛中南部,东京以西80公里处,海拔3776米。山体呈圆锥形,山顶常年积雪,附近有温泉、瀑布,北有富士五湖,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是日本著名旅游胜地,是座活火山,被日本人尊为圣山。大洋洲

介于亚洲、南极洲之间,面临印度洋,东西同美洲遥望,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以及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总面积90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400万。

地形分为大陆和岛屿两部分。澳大利亚大陆,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山地,自北向南纵贯有大分水岭,新英格兰山脉和澳大利亚山脉,海拔在800—1000米。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地势最低处为埃尔湖,低于海平面12米。西部是低矮高原,海拔200—1000米,占大陆1/2。

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太平洋上诸岛屿大部分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0℃—28℃之间。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南纬11°—39°之间,大部分处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东部又有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不能深入,因此内陆气候炎热干燥,沙漠、半沙漠广布。

因纬度、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又因为西岸有寒流经过,因而大陆的降水分布,从东、南、北三面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气候类型和植被物带也呈半球状分布。

澳大利亚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如袋鼠、桉树等。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金、天然气、石油、铀等,新喀里多尼亚的镍储量居世界首位。

非洲

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西临大西洋,东靠印度洋,东北以苏伊士运河、红海与亚洲相邻,全洲面积302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1/5。

非洲地形比较平坦,明显的山脉局限于南北两端,整个大地基本上是一个辽阔的高原,有“高原大陆”之称,这块大高原东南部较高,一般在千米以上,被称为“高非洲”。西北部较低,被称为“低非洲”。高非洲有“非洲屋脊”之称。埃塞俄比亚熔岩高原,其南为东非高原,再往南则为全洲最辽阔的南非高原,在高非洲这个高原上,从南向北延伸有两条大裂谷,其东支直到红海亚丁湾,并深入亚洲,即世界上最长裂谷带——

东非

大裂谷,全长6000公里,是火山与地震活动频繁地带,亦是湖泊集中分布地区,其中有世界第二深水湖坦噶尼喀湖、非洲最大湖泊维多利亚湖和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高非洲上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南非高原是世界上最大黄金、金刚石、钴、铬、钠的蕴藏地。低非洲除西北角的阿特拉斯山脉及内地一些零散高原外,地面广阔平坦。阿特拉斯山地是重要的磷、铁、铜、锌、锰的富集地,另一个矿藏富集地则是几内亚湾沿岸一带。非洲河流分属于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赞比西河四大水系,共同特点是航运不利,水力资源丰富。刚果河是世界上水能储量最大河流之一,尼罗河中上游有很多水电站,它的重要作用还在于灌溉,特别是在所流经的

北非

的辽阔干旱草原和沙漠地区,发展了举世闻名的灌溉农业,是非洲著名的粮棉产地。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全洲3/4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洲内水分条件差异很大,赤道线雨量最多,向南北回归线递减,回归线附近雨量最少,再往南北又有增加。由于赤道横贯非洲中部,南北所跨纬度大体相当,所以气候呈纬度地带性,通常分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沙漠带和地中海气候带。

非洲海岸线较平直,岛屿亦不多,几内亚湾是重要的渔场。

非洲人口以黑人为主,人口分布亦不均衡。北非

包括埃及、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六国,苏丹东滨红海,其他五国都北临地中海、红海这些著名国际航道。北非六国被认为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国家。

地中海沿岸五国中仅西部三国沿海大部分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其他两国几乎谈不上地中海式气候,气候干燥却是六国共同的特点。在人种、语言、文化上与西亚十分相似,都以阿拉伯人为主体,信奉伊斯兰教。埃及和它西面四国都产石油,摩洛哥是世界上磷酸盐储量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地中海平原出产葡萄、橄榄、大麦、柑桔等。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产优质棉花,埃及特产长绒棉居世界第一。

西非

包括佛得角、乍得湖、几内亚湾与撒哈拉沙漠之间广大地区,以及邻近的佛得角群岛。同非洲其他地理区相比,西非政区单位最多,有16个国家和西撒哈拉。有1?8亿多人口,居民以黑人为主,尼日利亚人口约达1?04亿,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气候按带状分布十分明显,几内亚湾是热带雨林气候,往北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这种南北不同的气候特点为西非各国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不同条件,农产品有可可、油棕、咖啡、天然橡胶、花生、棉花等,矿产有黄金、金刚石、铁、铜、石油等。其中加纳黄金储量仅次于南非,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

中非

中部非洲包括乍得、中非共和国、扎伊尔以及它们西面的三个滨海国(喀麦隆、加蓬、刚果)、一个半陆半岛国(赤道几内亚)和两个岛国(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从地形上看,陆上各国,分别属于乍得和刚果两个盆地及其周围部分高地,沿海有宽窄不等的平原,刚果河是非洲水力蕴藏量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赤道横贯中部,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很广,矿产丰富,有金刚石、铜、钴、铀等,扎伊尔的金刚石产量占世界首位。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分布很广,热带的林区盛产乌木、红木、檀木、花梨木等珍贵木材,同时也是天然橡胶、油棕、可可等作物的主要产区,中非面积为661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30万,是非洲人口最为稀疏的一个地区。

南非

南部非洲包括赞比亚、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博茨瓦纳、南非等国家,面积有536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8191万。

南非高原的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德拉肯斯山脉斜贯高原东南边缘,卡拉哈里沙漠是高原上地势最低的部分,西部沿海由于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又受大西洋东岸寒流影响,有十分干燥的纳米布沙漠。

南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产量最大的有金、金刚石、铜。南非共和国金产量居世界首位,赞比亚是著名的产铜国。东非

东非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吉布提、卢旺达、布隆迪、塞舌尔,北部三国都是濒临红海、亚丁湾、印度洋的沿海国。索马里半岛被称为“非洲之角”,深入印度洋、亚丁湾之间,扼红海海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东非是非洲大陆地势较高地区,埃塞俄比亚高原海拔2500米以上,是非洲屋脊,巍峨的乞力马扎罗山和肯尼亚山都是死火山,东非大裂谷纵贯全境。

东非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只有沿海少数低地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东非各国均为农业国,丁香、剑麻、棉花、除虫菊十分有名,畜牧业较发达,采矿业比较落后。

金字塔

是古代埃及人的一项伟大工程,是奴隶社会中建造的埃及国王的陵墓,呈锥形,从侧面看,十分似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埃及现存十余座金字塔,其中一个叫胡夫金字塔,习惯又叫作大金字塔,在开罗西郊,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高146米,用230万块巨石堆砌而成,每块约重2?5吨,金字塔是埃及古代的宏伟建筑,是埃及的象征。

欧洲

全称欧罗巴洲,位于亚洲西面,面积1016平方公里,人口约74600万,居世界第二,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一。

欧洲其实是亚欧大陆向西伸入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这个大半岛之间的海洋又伸入到大陆内部,形成众多海湾内海,把其边缘分割成许多半岛和岛屿,这些半岛、岛屿面积占全欧面积1/3以上。重要半岛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大的岛屿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西西里岛、撒丁岛。由于海洋深入陆地,故海洋对陆地上气候影响很大,由于海岸曲折、港湾多,有利航行。

欧洲土地以平原为主,占60%,东起乌拉尔山,西至大西洋岸,是欧洲大平原,它的海拔不超过200米,东部为东欧平原,向南为

中欧

平原,再向南为

西欧

平原,是欧洲主要农业地带。欧洲南部耸立着一系列山脉,总称阿尔卑斯山系,其主脉阿尔卑斯山位于瑞士、奥地利境内和意大利北部,最高峰为勃朗峰(4807米)。阿尔卑斯山向东为喀尔巴阡山脉,东南向地中海伸出两支山脉:亚平宁山脉和迪纳拉山脉,向西延伸为比利牛斯山脉,这些山脉之间的多瑙河中下游平原、波河平原是重要农业区。欧洲大平原北面还有一些山地,称为西北欧山地,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不列颠群岛北部。

欧洲河网稠密,但大河不多,最长的为伏尔加河,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

在世界各大洲中,欧洲的气候受海洋影响最深,夏天大部分地区无酷暑,冬天冷峻严寒,这些情况主要是由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山脉走向和势力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造成的,形成广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欧洲自然资源相当丰富,主要有煤、铁、石油等,水力和森林资源也很丰富,草原也很广阔,主要分布在前苏联境内。沿海有广阔的渔场,面积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32%,著名的有挪威海、北海、巴伦支海等,欧洲工业水平很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很小。

南欧

南欧包括伸向地中海的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三大半岛以及它们附近地区和岛屿,共有13个国家。地中海介于亚欧非三洲之间,海上航运发达,是联系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主要海上交通要道。

南欧各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这里的山地是近期褶皱山地,多火山、地震,以阿尔卑斯山脉为中心的阿尔卑斯山系向东向南向西延伸构成了本洲地形的骨架气候。除东北部为温和大陆性气候外,大部分属地中海式气候,冬半年温和多雨,夏半年炎热干旱,天然植被以耐旱的灌丛为主。地中海沿岸许多地区种植油橄榄、柑桔、柠檬、无花果、葡萄等,是欧洲最大亚热带水果产区。

北欧

指欧洲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和

冰岛

及其附近岛屿,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和冰岛5个国家和法罗群岛1个地区,是欧洲最北部地区,全都在北纬54°以北。三面环海,北有北冰洋,西为大西洋与北海,南为波罗的海。

北欧的气候,从西向东,是从海洋性逐渐过渡到大陆性,表现在西部降水多,东部少,西部夏季不热,冬季不太冷。而东部则夏季温度较高,冬季寒冷,在波罗的海北部冬季结冰。北欧虽地处高纬,但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北欧另一自然特点是受第四纪冰川影响深刻,各地呈现冰蚀冰积地形。在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及其东北面的芬兰高地上,冰川地形显著,地表崎岖,多冰蚀和冰碛湖,挪威的峡湾海岸最为发育,多为优良港湾。

北欧森林面积广,水力资源丰富,挪威海、北海的石油、渔业资源丰富。西欧

狭义的西欧仅指欧洲西部濒临大西洋地区和附近的岛屿,包括英、法、荷、比、卢、爱6个国家,有较长海岸线,便于航运。

西欧的地形总的说来比较平缓,但也不是都很平坦,平坦的地方只是在北海南部沿岸,包括荷兰、比利时、英国东部局部地区,这些地方称为低地,在低地的西面南面是起伏低缓的丘陵。

西欧的气候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它是由于纬度和位于大西洋东岸的位置而形成的。由于经常受到自西向东的西风带的温润气团、极锋低压的影响,终年有足够雨水。

西欧经济都比较发达,工业化程度很高。中欧

指波罗的海和北海以南、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地区,包括德国、瑞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等8个国家。由于中欧地处欧洲中部,它西面、北面和南面与沿海的半岛、岛屿接壤,东面与欧洲东部即前苏联的欧洲部分相连,这个位置,也使它成为连结北海、波罗的海、地中海以及欧洲东西交通的十字路口。中欧的自然环境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在地形方面,从南部的阿尔卑斯山,中部的高地,到北部的冰碛平原。在气候上,从西部的海洋性气候,过渡到东部的大陆性气候。南部阿尔卑斯山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中央高地由于断裂作用形成山地、低地盆地,这种地形对气候有明显影响,山地降水较多,而在森林低地降水较少,冬季较温暖,是农业集中地方。

中欧的工业发展,迟于西欧,但近百年来发展较快,主要工业区集中在产煤地区,例如德国的鲁尔地区、波兰、捷克的西西里地区。冰岛

位于欧洲西北的北大西洋中,临近北极圈,为冰岛共和国所在地,是北欧人口最少的国家,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冰岛全部位于北极圈附近,终年低温,由于热量不足,大麦也不能生长,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1%。主要种植牧草、马铃薯、胡萝卜等。南部沿海一带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温和,是耕地居民集中地区。

冰岛有三个引人注目的自然特点:第一、多冰川;第二、多火山;第三、有很多高温热水矿泉,地热资源丰富。冰岛四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首都为雷克雅未克。

北美洲

是北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滨太平洋,南面通过中美地峡连接南美洲,西北面和东北面分别隔宽度不大的白令海峡和丹麦海峡与亚洲、欧洲相望。

北美的地形,明显地分为3个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山系,中部是广阔平原,东部是低缓的高地。西部高大山系叫科迪勒拉山系,由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等几列平行山脉组成,山脉之间分布着高原盆地。在科罗拉多高原上,有世界著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位于山系东部的落基山脉,是北美最主要的山脉。科罗拉多高原以南是墨西哥高原,从墨西哥高原往东南,大陆变得狭窄而成为中美地峡。中美地峡一支进入大西洋,成为西印度群岛,另一支进入南美,形成安第斯山脉。东部高地主要由古老的阿巴拉契亚山脉和拉布拉多高原组成。中部平原位于东部高地和西部落基山脉之间,南起墨西哥湾,北到马更些河口,面积广大。它的北半部,湖泊众多,地势起伏;东南部为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地势低平;西南部是落基山及向东倾斜部分,地势较高,地形平坦,称为大草原(高平原)。

北美洲地跨三带,气候类型多样,但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北冰洋沿岸为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还有温带海洋、地中海式、热带沙漠式气候;西印度群岛和中美地峡属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北回归线以北墨西哥湾沿岸一带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中部大平原从南到北贯穿,因而寒潮和飓风都成为北美灾害性天气。

北美有许多著名大河流,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哥伦比亚河等等。加拿大、美国之间的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森林分布面积很广,北部为宽阔完整的针叶林带,东部为温带阔叶林带,东南部的西印度群岛和中美地峡为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大陆中部温带草原辽阔。

北美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农产品主要有麦类、玉米、棉花、甘蔗、土豆等。墨西哥是玉米的故乡,纽芬兰附近浅海渔场是世界最大渔场之一。北美洲包括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等23个国家,以及13个地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