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微”心语100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7:41:38

点击下载

作者:高杨 韩家清 主编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辅导员“微”心语100篇

高校辅导员“微”心语100篇试读:

做一名称职的大学生辅导员

编辑完《高校辅导员“微”心语100篇》的所有稿件后,心里颇不宁静,接踵而至的两条消息和一个活动,更使我们感到高校辅导员之不易,为他们感到自豪与欣慰的同时,也为他们鸣不平。

一条消息是来自某省重点高校:“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高校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招生计划,我校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增加2名招生指标,这标志着从今年开始我校基地辅导员博士招生名额由原来的4人增长至6人。”

另一条消息是来自某省第22次高校党建工作会,与会省委宣传部领导在其主题讲话中指出:“今年,省里考虑在高校学科评审组中单独设立辅导员职称评审学科组,单设标准、单列指标、单独评审。各高校也要按相应要求开展单独评审。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职级晋升制度,落实好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规划,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个活动是参加某省第三次高校大学生辅导员技能大赛。我们现场目睹了该省高校当代大学生辅导员的飒爽英姿和迷人风采,当然,也体味了他们的酸辣苦甜。

我们为高校辅导员感到高兴的是,辅导员也能读博士了。据悉,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招生计划,是教育部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鼓励和支持高校辅导员提升学历层次、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许多省市都把专职辅导员在职攻读学位和国内外业务进修,纳入了学校教师培训计划,享受学校有关鼓励政策。

同时,诸多省市每年都进行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辅导员年度人物和优秀辅导员的评选表彰活动,并且形成了良性的激励机制和工作导向。

序言

然而,令我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一些省市每年都在讲要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合理核定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辅导员,并且进一步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标准,解决好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问题。但是,往往是讲得多,落实不到位。首先,是辅导员不能足额配备,有些高校辅导员和学生数量比超过了1:200,甚至达到1:300,大多数辅导员常年超负荷工作。其次,是辅导员职称评审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多高校并没有足够重视这个问题,导致辅导员队伍不稳。在我们印象中,这一问题足足喊了20年,今天,仍旧让省领导不遗余力地为辅导员奔走呼号。人们不禁要问,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呢?

显然,今天的高校辅导员队伍状况,已经和20年前大相径庭。那时,这支队伍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复转军人,也有从未从事过教学工作的高校政工干部,至少有一部分人没有正规学历,他们根本就没有申报职称的诉求。而今天的大学生辅导员,绝大部分是通过高校招聘,过五关、斩六将打拼出来的,半数以上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他们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素质很棒,可谓“又红又专”,解决他们的职称问题,应该不是问题。

我们说,当下高校大学生辅导员素质是过硬的,不是无稽之谈。

我们已经从他们的“心语”中,明显地感受到了。从事大学生辅导员工作的作者们,他们中的有些同志参加工作时,有机会进高薪企业,有机会当公务员,甚至有机会出国学习……但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辅导员岗位。有这样一位朋友,是某高校学报编辑部办公室主任,完全可以走上“学者”路线,因为从心底里喜欢学生工作,最终还是放弃了学报工作,当上一名辅导员。

本书中,我们把“心语”大致分为五个部分,即辅导员的“酸、甜、苦、辣”和“有话,对学子说”等。“酸”,是辅导员们看到同学朋友,有人发财了,有人升官了,不免产生“羡慕”之情,“心里酸酸的”,尽管如此,可是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事业和追求,没有离岗、脱岗。“甜”,是辅导员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了领导和上级的表扬、表彰,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事业,是甜蜜的。”“苦”,顾名思义,是辅导员们描述自己在工作中怎样辛苦,如何吃苦耐劳,并以苦为乐的。“辣”,是辅导员描述他们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千方百计搞好本职工作的韧劲、闯劲、泼辣劲。“有话,对学子说”,则是辅导员们既是老师,又当“家长”的真实写照,那娓娓道来的亲切话语,读之,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大学生辅导员们,是你们的“心语”,让我们结识了你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工作、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使我们成为朋友。感谢你们,正是你们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为学子们创造了一个温馨的、稳定的、和谐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诚然,不管我们的工作成绩是否被人瞩目,能否评上副高级、正高级职称,能否评上校级、省级“优秀辅导员”;无论我们面前的路途有多少艰难困苦,能否在技能大赛上获奖,良知告诉我们,“做一个称职的辅导员”,才是最重要的。第一章 笑引春风且看山

我们面对物欲横流的花花世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高校教师最不愿意干的职业——大学生辅导员。

作为大学生辅导员,我们大多都是年轻人。诚然,我们也有七情六欲,每当看到同事、同学职务提拔、职称晋升时,我们也会羡慕;看到朋友买了新房子、开上了新车子时,我们的目光也许会出现飘移,脑海里也许会出现波澜,心态也会产生不平衡,偶尔,甚至会流下酸楚的泪水。特别是当面对校园里一些轻蔑的眼神,我们中的有些辅导员抵御不住诱惑,经受不住打击,托关系、走“后门”,选择了放弃。我们相信,我们中的绝大部分同行有机会“跳槽”,或选择报考公务员,或再考上一个台阶一走了之,但我们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惧东西南北风,坚定地留在了这一平凡的岗位上。“笑引春风且看山”。我们甘受清贫,心无旁骛,无私奉献,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为了高校的和谐稳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们有话要和您说,我们有衷肠要对您倾诉。青春身后的青春◎文/郭佳奇

这天,作为一名大学生辅导员,我在“人人网”上发了一条状态:“还没唱完那青春的赞歌,我们只能暂时忘却自己的年轻,准备迎接青春身后的青春。当正在或即将走入大学校园的他们,度过最美好的青春时光时,我们将与他们同行,也许偶尔在前方指路,但更多的是在后方援助。这青春与青春之间,必将发生许多故事,而故事的精彩程度,往往取决于我们成为怎样的自己。”

做坚守信念的辅导员

想要获得认同,就先要认同自己的角色;想要赢得信任,就先要相信自己的选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之本在于树人,树人之本在于立德,抓住了根本,就抓住了信念。高校以学术科研为主线是事实,但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保障与提高要依靠学生工作也是事实,我们不可盲目自信,更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不会越位,更不能失位,要在辅导员的岗位上开辟自己的课堂,实现自己的价值。

做知性通达的辅导员

这里的知性,取知人知心之义。想要获取信息,就需要善于沟通;想要深入人心,就需要人格魅力。我们比不上阅人无数的人力资源总监,我们比不上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但是与学生做朋友,我们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要把每位学生都当作一本深邃的书,用耐心、细心与爱心去读他理解他,他就会把更加深刻的内涵展示给你。这里的通达,取通晓洞达之义。小到校园生活,大到理想信仰,我们都要讲得出缘由,讲得清道理。我们要知道哪里的饺子更好吃,我们要知道哪里买书更便宜,我们要知道高难度的课程如何复习,我们要知道每一种职业生涯选择该对应怎样的学业规划,我们要知道真正的成功需要足够的执行力与抗逆力,我们也要知道家国天下的情怀如何代代相传。我们必须明白,不了解就不能具备说服力,不深入就不能发挥影响力。

做靠谱实干的辅导员

纸上谈兵只需做口舌之辩,落到实处则需要真抓实干。一次班会有没有设计好,一项手续有没有办理好,学生遇到困难有没有及时出现,班级遇到问题有没有及时解决,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着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与地位。过去的学生工作经历告诉我,想要让学生尊重我们的话语权和指挥权,就必须保证学生们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得到足够的重视,必须保证学生们的每一项诉求、每一项建议都得到认真的回应。想要赢得学生,必先服务学生。做好服务,是辅导员工作的根本与基础;靠谱实干,则是固本强基的必然要求。

做乐在其中的辅导员

我们总是忧心于十分之一的抑郁症,却习惯性地忽略那十分之九的乐天派,我们总是害怕消极思想的传染性,却容易忘记青年学生的感染力,用心地打造快乐,就不会总是面对痛苦。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控制力,更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要做好面对路上荆棘密布的准备,也要期待路的尽头有一片花开正好的世界。我们一定要警惕被繁杂的事务性工作所拖累,要努力抽身其外从大处着眼。我们可以写一写辅导员工作日志,记录难忘的工作,抒发郁结的情感;我们也可以针对某些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并通过撰写报告或论文形成自己的工作成果。我们可以花一个小时办好一件事,却也可以再花两个小时解决未来所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不能被那些无影无形的压力与病痛吓倒,而应相信工作的快乐与成就可以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

不知不觉中,写了很多,想了很多,说了很多,但究竟能做到多少,我们的路还很长。也许未来有一天我们可以静静地坐在未名湖畔,回顾这几年的辅导员工作,如若无悔,就是我们最大的骄傲。(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什么是辅导员◎文/张家玮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到了期末该总结的时候,等我平静下来,想想这学期学到了什么,看了几本书,工作做了些什么,一时还真的理不出头绪。我想起辅导员学习平台,这个平台建立有些日子了,经常登上去看看,里面内容很多,都是围绕我们日常工作的,有领导讲话,理论文章,还有案例分析。很幸运,我参加过两次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辅导员骨干培训班,2010年在北京全面、系统地接受了网络博客的培训,受益匪浅;2012年在南开大学又接受了一次系统的培训。两次学习的经历在辅导员道路上着实是让很多同行羡慕的。于是结合我的实际及所看、所想写下以下文字。

热播的情景剧《爱情公寓》,轻松幽默,我每集都看,并且很快成为粉丝,直到有一句台词的出现让我大跌眼镜。胡一菲博士毕业后,大家为她庆贺,陈美嘉解释道,胡一菲终于是教师了,是站在讲台上的那种,不是从前的辅导员。听到这我就喷了,辅导员难道不是老师吗?辅导员难道就不开课了吗?辅导员除了杂七杂八的琐事外,难道就不搞科研了吗?辅导员难道不是职业吗?辅导员的工作难道这么压抑吗?

真正从事过辅导员的人才有发言权。

什么是辅导员?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职业什么人都能干,无论是社会上其他职业者还是校园里的个别领导或专业教师,我经常听到他们说你们不就是哄着学生玩,看好了别出事就行嘛。很多博士、硕士毕业后把辅导员工作当作就业的一个途径,打转专业教师的主意,而我们自己也时常把辅导员工作比喻成大保姆、大管家、救火队,辅导员被戏称为“孩子头”。学风考风、党团建设、安全稳定、就业创业、校园文化、宿舍管理、征兵献血、扶贫助困、奖励惩罚等等,只要与学生相关的一切工作,都要由辅导员来承担。前几天在某校论坛看到一篇文章《找辅导员》,感受颇深,文章里面列举了学生发生的种种事件,无论是谁,第一句话都会说“去找辅导员”,所有的工作都压给了辅导员,学生犯错被抓住之后,第一句会问“你辅导员是谁?”校园里,和学生接触最多的是辅导员,接触时间最长的是辅导员,感情最深的也是辅导员,当学生出现状况后第一个想到的还是辅导员,“辅导员”俨然成为了高校校园里最火的词汇。

全国有10.6万人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有3.7万人兼职辅导员,这支14万人的队伍服务着全国3600多万名大学生,这支14万人的队伍为校园的稳定、社会的和谐做着巨大的贡献,这支14万人的队伍坚守在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线。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要求这支队伍必须年轻化,我们很多同事都刚参加工作,有精力,有想法,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这为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朋辈式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90后的同学接受认可,情感沟通是思想引领的前提,朋友之间的交流要大大胜过说教者的指导。

从辅导员发展道路中能看出其内涵的不断变化。1952年,国家提出要在高校设立政治辅导员;1953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向当时的教育部提出试点请求,此后,不少高校建立了辅导员制度,主要做政治工作;1961年,党中央庐山会议上出台专门文件,提出在各高校设立专职辅导员,并得到实施;1978年,国家教委出台文件,在高校恢复辅导员制度,辅导员工作不再仅仅停留在政治工作上,逐步向思想政治教育转变;1987年,也出台过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但政治辅导员工作定位依旧没有变。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比如帮困工作、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工作也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越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0年、2004年分别出台文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2004年颁发的16号文件,拓展了辅导员职能,将“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职能写进了文件,并从很多方面为辅导员的出路和保障作出了努力。

辅导员的工作是崇高的,职责第一条就是引领大学生思想,但现实工作中,确实有很多繁琐的事情分散我们的精力,怎么调节好自己的时间和工作,这是我和所有兄弟姐妹要考虑的。十八大结束了,怎么规划自己未来十年的工作生涯,怎么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辅导员,怎么围绕学校整体发展思路开展工作,怎么从繁琐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去重新梳理,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冯刚老师今天说了一句朴实而又分量很重的话给出了答案:辅导员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也不是怎么干都行的。(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抗战八年”,我的辅导员之路该何去何从◎文/范玉朋

性格使然,我经常把自己比作鸵鸟,遇到事情总是喜欢把头埋进沙土里。

对一些问题我不愿去多想,八年了,八年前我纠结,八年后的今天我仍旧在纠结。虽然,我仍然在大学生辅导员——这条道路上苦苦坚持着。

工作很忙,千头万绪,感觉事情真的就是很多。这段时间新生开学,要不是有四个得力的学生兼职辅导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总之,我上班时间忙,下了班也要接各种事务电话,学生的事就是我的事,从日常的管理要求,到行为规范,到心里遇到的沟沟坎坎,都要我去把工作做细。

选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是回到自己学了七年的专业方面去?我很苦闷。副教授怎么评?评什么方向?

我的同学有的博士快毕业了,有的副教授都评上好几年了。而我也曾考了四次,都没结果。一次是复旦大学的辅导员专项,最后连成绩都不知道,包括笔试和面试的成绩,学校没公布。一次是山东大学的辅导员专项,第一次复试成绩70,英语差几分,没过;第二次复试成绩80,我都过70分了,可惜复试分数线追涨的厉害啊!一次中国矿业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一门专业课马克思主义原理没过线。还有一次是浙江大学,报名了,没敢去考。忧虑,真快崩溃了。看来我这个学理科的要想跨到文科去考博,真是太不容易了。

辅导员的路我到底该怎么继续走下去?2005年研究生毕业通过竞聘的形式进入学校做专职辅导员,2008年评为讲师。下一个职称怎么办?回望总结,一路走来,除了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什么科研成果都没有。每天都是琐碎的工作,相同也不同。相同的是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不同的是面对的不同的学生,遇到的不同的问题。笑对朋友说:我每天都很忙,但是忙下来,觉得自己又没干什么。忙什么呢?就两个字“聊天”,跟学生聊天,网上聊天,跟学生互动信息,现实互动、网络互动。

我不停地追问自己: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学校当时为了稳定辅导员队伍而采用的理科出身带文科班、文科出身带理科班的做法,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绊脚石。八年了,我扪心自问,我的专业我还能回去吗?

教育部对于辅导员具有指导性的文件,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学校执行力不同,对我而言,辅导员的身份正遭遇着无比的尴尬。心里愤懑,什么干部和教师的双重身份,都是骗人的。要说干部,我没有岗位;要说教师,我不能上专业课,更没有人带着做科研。我不归任何教研室,没有专业。对于高校老师来说,我处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

但其实我很钟爱辅导员的工作,愿意跟青年学生一起学习成长,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服务他们成长。所以,就心安吧,知足者常乐。

还记得2013年上半年的某个晚上,毕业班一个学生急需证明,我去办公室给他盖章,路上遇到了学院书记,他说他去接待某个用人单位的领导(来招聘我院毕业生的),并叮嘱我骑车小心点。而他呢,也一路小跑着去的。我心里真的很感动,一个书记,为了自己的学生能早点落实工作单位,加班到晚上,真是高校学生工作者队伍里的楷模。于是,我告诫自己: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一为良心,二为学生,三为生活。(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辅导员,是服务员,还是教导员?◎文/周芳

担任辅导员工作一年了,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反思过自己,甚至怀疑自己,我的“三观”好像都被打破了一番,支离破碎,不知如何重塑。

起源是接到了同事的一个电话。同事这几天一直都在迎新,负责迎新的具体工作,事情又多又杂,看他这两天火气挺大的,就发短信过去安慰了几句。结果这一安慰,把他内心的一些话给掏了出来,一些以前想跟我说,却从没告诉过我的话。“你对你的学生太好了,把他们都惯烂了!”这是他的第一句话,也是整个谈话的核心内容。我心里不免有些酸酸的,不服气。我承认,我确实对我的学生很好,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学生干部。对于普通学生,我在查课、查寝、集体活动中,都是笑脸盈盈的,和他们平等交流,打成一片。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学生打电话过来,我都会接,而且会很耐心地帮他处理问题,从来不会责怪他打扰了我的休息。在某些工作上,比如交材料,我会选择让学生最方便的方式,哪怕会给我增加很多麻烦。在给学生干部、助理布置工作时,我也会选择能让他们最省事、最方便的办法。无论是普通学生还是学生干部,只要没有做非常过分的事情,我根本不会跟他们板脸,更不会责骂他们。我一直这样工作着,而且以这种工作方法为荣,我觉得,辅导员是为学生服务的,我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服务员,我要得到所有学生的赞誉,我要他们说,周老师对我们很好,我们很喜欢她!

但是今天,同事直截了当的话语,却给了我当头棒喝。原来我引以为傲的工作方法,把我的学生给惯烂了!我是不想相信这句话的,我心里有些抵触,我很想反驳。但是,我也确实看到一个事实——我年级的学生干部,很不“给力”!别的年级学生干部,能在辅导员不在的时候,撑起整个年级的工作,而我的,不能。别的年级学生,老师去查寝的时候,他们都能有礼貌地起身叫老师好并与老师交流;而我的年级学生,在我查寝的时候可能背对我,或者就在床上不下来。甚至开班长例会的时候,会议室脏了我拿着扫把扫地,从头到尾扫下来,没有几个班长伸手来接我的扫把,大多是坐在凳子上,等我来扫他们凳子底下的垃圾。这些,我平时看在眼里,心里虽然略微有点不爽,但也只是一闪而过。

为什么?为什么我的年级学生干部那么不“给力”,我的学生也缺乏一些基本素质?我在反思,我得反思,我得好好地反思。我想到,和同一届的留保辅导员聊天时,他们会抱怨学生多么多么的麻烦,多么多么的不懂事,多么多么的不听话,而我,坐在一旁根本就讨论不起来,因为我没觉得我的学生哪不懂事哪不听话了;我想到,别的老师在办公室批评学生干部,学生干部低着头甚至流着泪的时候,我心疼的是学生干部,而从不想老师为什么批评他;我想到,我的助理还没到下班时间就要走,我心里有点不爽,但想到可能有别的同学在等他一起吃饭,却答应了他;我想到,自己一直都不喜欢助理早上带包子来办公室吃,但想到他早上可能起晚了没来得及吃早饭,就从没为此说过他;我想到,别的老师告诉我,要教导学生不要在休息时间跑到办公室来找老师,要批评学生交材料不及时,否则学生以后出去工作了,也会养成这样休息时间找领导、放假时间跑部门的习惯,对学生是很不好的。每次我都听不进,我会想,我是辅导员,我为学生服务,当然要以学生方便为本,怎么能这样去说学生呢?

现在想想,我恐怕是将辅导员的概念理解错了。辅导员,某些方面是服务员,但更应该是一名教导员,引导员,指导员!重在“导”,而非“辅”!学生做错了,不一定要骂,但一定要指出来;布置工作的时候,就不应该太考虑学生干部的工作简便性,一个只会做简便工作的干部,是不可能成长的。我现在就像是在给宝宝喂饭,怕他吃不了硬饭,非得弄稀了再喂他,这会导致他长大了还不会自己吃饭,连硬饭都吃不了,读小学了还要妈妈喂稀饭!这是一种溺爱,爱得虽深,却害得不浅!“现在回忆起来,我最感谢的,是以前对我很严厉的老师。当时虽然怕他恨他,但现在却最怀念他!”同事最后和我说了这句话。是的,我不该看重现在学生对我的评价,他们现在觉得周老师好,是因为周老师不让他们麻烦,对他们要求不严,还跟他们有说有笑的,他们可以尽情干自己的事。就像学生最喜欢的教授不是授予他们多少知识,不是督促他们完成多少实验的教授,而是考试好通过的教授。他们不喜欢上课点到的教授,喜欢让他们随意来随意去的教授。但是,毕业后,他们进入社会,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却根本拿不出手的时候,最喜欢的老师变成了最不喜欢的老师,那些曾经认为严格到“变态”的老师,却变得那般让人怀念。我要做那个最后让学生们真正喜爱的老师,那个让学生变得更好,而不是把他们“惯烂了”的老师。

辅导员,是服务员,更是教导员!在为同学们做好服务的同时,更应该成为他们人生的导师,教导他们成长。作为一名上任不久的辅导员,我在成长,我的“三观”也在不断地重塑,终有一天,我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专业的辅导员!(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关于老师,关于学生◎文/张琪

一下写两个主题,有点多,但其实这两个主题本身就是相关的。9月10日那天,收到很多学生的各类祝福,当时的感觉只有两个字,“感动”。此刻,我只能用自己最朴实的文字记录内心深刻的感受。一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孩子们与我经历了太多,自己也成长了很多,“教学相长”估计也就是这样吧。被人喜欢的感觉是美好的,被人尊重的感觉更是美妙的。然而,这一切意味着付出、责任与坚持。

关于老师

当初,不知为什么,选择“辅导员”这个职业。而今,工作一年后,如果再次让我作出选择,我仍然会选择这个职业。在北京师范大学求学的那段时间,我还尚未体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八个字的重量,然而当我真正成为一名老师时,我才有所感悟。老师这个职业,没有亲身的经历,你永远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以后大到国家、社会的人们都是你一手形塑出来的,你的一言一行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包括我,也是深受老师的影响成长。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我个人看来,他还没说透。师生关系本质上讲是父子关系,所以我们常说“师父,师父,如师如父”。师生关系在中国是非常特别的,老师对学生的感情,学生对老师的感情有时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表达清楚的。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师生,就是“左忠毅公”这位老师与“史可法”这位学生。老师很有眼光,学生很争气,老师也说:“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我很佩服孔子,他是真正的教育家,放在今天,他也是不可比拟的教育家。孔子不是用功名利禄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而是宁愿自己清贫地过一生,也要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这是伟大的教育家。所以,孔子可以横越千年的时空,把“仁、义、礼、智、信”传播到今天,他活在了无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中。

老师是什么,“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为君者,首要的是爱民如子,是胸怀天下,是把自己做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一定要开口,也许自己无声的行为就会影响学生。为君之道,是要把人带上正道,不能把人带进阴沟,要翻船的。所以,古时候贤明的君主每天都战战兢兢,生怕自己做得不好,贻害苍生百姓。我们也许真的需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历史与人是最好的镜子。

为人父母者,言传与身教,但身教大于言传。有人说“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种忧虑之心也是老师必须要有的。

为人师者,教育与引导。“人之初,性本善”,我一直很相信这点,作为老师,我们只是需要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无论科技怎么发达,时代怎么改变,无论人与人交往的方式怎么改变,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

教育是要讲方式与方法的,或严厉,或温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说清朝的年羹尧没有遇到他的家教老师,没有家教老师的调教,他就是一个纨绔子弟,就是一个痞子,更不会成就一番事业。

无论用什么办法,作为人师,一定要有仁爱之心,愿意牺牲自己,成就他人。

所以,我常说,我只是我的孩子们的拐杖,学生们自己的路永远要自己走,无论前方是什么,都要去走,这本身就是经历。即使前面有个坎,也要过,如果现在避开了,以后也会遇到,而现在解决了,以后也就有办法了。

作为老师,我只担心自己没有恪尽职守,所以如履薄冰。

关于学生

学生是什么,学习的人。

学习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辈子的事。有时常想,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去学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样不变的,那就是没有不变的事。

为什么要学习?这是很严肃的话题。学习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充实自己、服务他人。北宋的张载有四句话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对我影响很大,我仍然在这条路上探索前进。学习者要有情怀、有胸怀,要敢于把天下、把苍生扛在自己肩上。如果你已经扛上了,你学习的动力与源泉也就有了。

很多人会认为在如今这个时代,物欲横流,学习就是功利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个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但是我想问的是,找个工作又为了什么,养家糊口又为了什么。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各种诱惑。春秋战国时期,乱得不得了,但是还是出了诸子百家,而他们也最终活在了历史当中,活在了人们心中。任何一个时代,无论怎么乱,总会有人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总会有人坚持做下去,而终成千古人物。

学什么?古、今、中、外。无论你目前的专业是什么,你至少要排列组合学习的是古今中外本专业的东西。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我们常说学习能力,这就是学习能力。万物虽有其特殊性,但也有普遍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我们的真理。当你具备学习能力时,你学什么都没问题。

学习不仅仅是你的考试成绩单,不仅仅是你在课堂里听到、记住的知识,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有哪些东西住进了你的心里。

怎么学?学习、学问。一定要学会去提问,多问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不是那样的。在个人求学的时候,那就是自我钻研、自我提问,要不怕辛苦、坚持不断地去实践、去琢磨。我的老师告诉我,一定要自己去琢磨。琢磨是什么,是研究,研究是什么,就是刨根问底,就是一探究竟。

很多学生都在想,要不要读研究生,而我的答案是,你喜不喜欢去研究、去探究,你是否想要这种研究的能力。读研究生是为了培养自己研究的精神。这种研究的精神,是学问的精神与灵魂所在。研究的过程很辛苦,文科的文献阅读,工科的实验等都是为了去求证自己心中的疑问。我有时常想“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耐得住寂寞,才经得起繁华。

人生是场马拉松,赢在起点不算赢,挺多算起步早。你是否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学问甘愿牺牲功名利禄?如果你愿意,并且做到了,恭喜你,你可以成为圣贤之人了。

当然学习不是光埋头苦学,还需要多走走,多看看。趁着年轻,精力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行文至末尾,想用自己写的打油诗作为结语。

如师如父重责担,

无怨无悔心亦甘。

心向仁义道途远,

他朝国泰且民安。

真心感谢各位带给我感动、自豪与骄傲,这更加坚定了我继续走下去的信心。前路茫茫,九九八十一难,也许我们都才刚刚开始。(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无悔的选择◎文/周全兴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教师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苏联早期国家领导人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做为一名教师,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应该完成的梦想。而诗人纪伯伦说:“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停下脚步,想一想当初我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

一年前,我还是一名软件公司的职员。2012年6月的一天,看到凯里学院的招聘简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报名参加了这次招考。也许这就是缘分吧,当看到自己进入面试的通知,我的心许久难以平复:终于可以如愿地做一名人民教师,终于可以像我的父辈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终于可以与孩子们在一起了,尽管这些孩子是一群大学生。

一年过去了,我班上的同学们也升到了大二,也有同学在工作的岗位上实习。回头看,这流逝的一年时光是充实的、丰满的,是有意义的。

我是一名学生辅导员,协助学生科科长处理好学生科相关事宜,负责团总支学生会工作。工作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特别是在做学生工作方面。与学生打交道,不仅需要耐心、方法,还要时常给予他们爱心、关心和帮助。正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需求,才能引导好学生、管理好学生,才能服务好学生。

做为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事务上,事情繁多。在班级建立之初,就要选好班干,制定好班规。评选愿意锻炼自身能力、为班集体服务的人担任班干。在大学里,班长和团支书特别重要,一定要树立班长和团支书在班级同学中的威信,给他们实权,这样才能带领好班集体、管理好班级。同时,在班委中,有很多职务相当于虚职,但是作为班主任,要协调好各班委,让每一个班委都有具体的事情做,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常与学生交流。特别是那些旷课、不爱上课、要补考的学生,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在思想上进行引导。要常走进学生宿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宿舍的生活状况和学习状况。

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在学校举目无亲。班主任、老师就是他们的亲人,我们应该在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与关爱。在大学,我们不仅要传授他们知识和学习的方法,还要教给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他们正确的、积极的、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为国家、社会培养栋梁之才,是我们——每个人民教师的使命与梦想。

只有当一个人肩负使命,心怀梦想,才会为此执着而努力地付出,无怨无悔,孜孜不倦。(作者单位:凯里学院)半年的体验◎文/张蕾

2013年4月,我来到了这所学校,与我的190名学生相遇,在这过去的半年里,我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当一个个崭新的自我重新迸发出生命活力的时候,当一扇扇封闭的心灵之门被打开的时候,当一道道温暖的阳光照亮心头阴郁的时候,我深刻地感受到辅导员工作的美好和光辉,我知道我愿意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我的青春,守候每一位学生的平安和快乐。

大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大学辅导员的生活更是精彩的。记得5月份学校召开运动会,我负责学院的健美操。那段日子,每天早上6点要和学生们一起起早练健美操“江南style”,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我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刚开始排练的时候,同学们还兴致勃勃,可是没几天的工夫,就开始抱怨舞蹈动作难,节奏感强,跟不上节奏,再加上每天都要起早排练,大家都产生了懈怠的心理,迟到、练习不认真的现象逐渐增多。面对这种情形,我没有过多的指责和批评,相反我觉得鼓励和体谅能更加拉近我们的距离。在练习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地探索工作方法,比如进行班与班之间的健美操切磋。我鼓励同学们:“练习健美操舞蹈是一个累并快乐着的过程,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成功伴随着艰辛,喜悦伴随着汗水,看着同学们队形和花样的不断变化,我和同学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看到同学们在健美操的动感中焕发出的生命的活力,我也深切地感受到飞扬的青春。

经过这半年多的工作,我逐渐地领悟到“辅导员的工作是爱心与责任的体现”。我始终相信,我的真心也能换来学生们的真心。做学生工作,只要从心里出发,就能走到学生心灵的深处。在我刚接手29人生物技术班的时候,我们彼此是非常陌生的,一切都是重新开始。一次,我安排这个班级的学生去听心理讲座,同学们当时很不配合,说实话我非常生气,可事后我想,任何问题的出现总是有原因的,找到原因,问题就会解决。通过耐心细致的谈话,我了解到这个班从大一到大二换了两个辅导员,班里学生与辅导员之间有种莫名的距离感。而且他们也怕因为人数少,班级力量小,容易被辅导员忽视。了解到学生的这些顾虑之后,在工作中,我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经常召开班会,走访学生宿舍,找学生谈心,通过各种方式拉近我与他们的距离,消除他们产生的我在工作和感情上会厚此薄彼的想法。经过半年的磨合期,我这个新辅导员终于能够融入这个集体,看见QQ群里同学们写着“欢迎张导加入生物技术大家庭”,我心里就满满的,暖暖的,即使工作辛苦也觉得很值得。

学生时代我们就常常会赞美老师:“教师是阳光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经过这半年的工作,我逐渐体会到要用爱来传递这光辉。有时候,一个诚挚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眼神往往是打开心灵的法宝,而正是这些饱含脉脉温情的细节,能够扫去学生心灵上的阴霾,让他们时刻都能沐浴在阳光下,沐浴在友爱与关怀中。在工作的这半年里,有过困难,也有过克服困难以后的喜悦,我将继续努力工作,在辅导员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守候好我190名学生的平安和快乐。(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写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文/方萍

从1985年9月10日第一个教师节,到2013年9月10日,已是第29个教师节。这期间的近十个教师节中,我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大学生辅导员的转变,将这个节日变成了自己的节日。

记得2007年本科刚毕业,应聘到一所私立中学任教,带了不同年级的4个班的体育课。或许是刚出校门,未脱孩子气,年轻稚气地跟学生打成了一片,那年的教师节收到了许许多多写满祝福的卡片、棒棒糖以及一声声的祝福、问候。虽然工资微薄,却打心底里感到充实和满足。离开时我在空间里写道:“在英博中学的这一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充实、无忧而又无限矛盾的停顿。初为人师的新奇,年轻同事间以‘老’相冠的打趣,以及为飘渺的理想而孤灯奋战的孤寂,这所有的所有都将永远的铭刻在我的心里。不知道是不是物质的相对匮乏贫瘠更容易造就精神的充实丰腴?不知道今后的师生关系是否还可以这样的纯洁干净,同事关系还可以这样的简单没有心机。感谢你们在这稍显复杂的社会中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异度空间,让初出茅庐的我惬意地享受着家的温暖与安心。都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如果漂泊是为了更好的停顿,那么相信离别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重逢。有道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再见时,希望我那群可爱可亲的学生眼中都因各自的奋斗付出而少了些迷惘,多了些坚定,我那‘亲密’的同事兼战友都在各自的漂泊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安定港湾,健康快乐而幸福……”

一晃6个年头过去了,期间再次经历了老师——学生——老师的角色转换。2008—2010年的3个教师节,我和所有同学一起张罗着为老师们送上诚挚的祝福,并在2010年将同专业方向的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所有相聚时刻的照片放在相册中送给了自己的导师,相信至今这份礼物都会是老师最珍惜的宝贝之一。

2011年9月10日,我在号称五彩之城的淮南度过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个教师节。毕业后求职过程的艰辛波折让原本该充满喜悦的节日带着一丝丝落寞和遗憾,对这个教师节的印象除了学校发了800块的双节慰问金,其余的记忆都遗落在了那儿特有的黑色尘埃中。

2012年9月10日,在河池学院经济与管理系虽正式工作不到1个月,却收到了很多让我问心有愧的节日祝福和礼物。这些应该是我沾着“教师节”的名头而收到的礼节性礼物和祝福,所以这个教师节过得很忐忑,有欣喜但更多的是纠结、失落,游离于节日之外,心境如一句话所说的,“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时间轮转到2013年9月10日,任辅导员和班主任一年有余,节日凌晨就有学生发来祝福的短信,有在读的学生,也有毕业的学生,有家人也有朋友,手机短信爆满,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感受,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早上早早的有学生送贺卡、送果篮、送盆栽、送鲜花到办公室,感受到他们的真诚的同时也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重。一来我做得还不够好,二来从内心也不希望学生用外在物质载体的形式集中在这个日子表达他们的祝福和敬意。在做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这一年中,经历过挫折与艰难困苦,在带领学生摸索前行的道路上,有过迷惑与彷徨,但却一直追求精神的向善向上,能得到同学们的肯定认可就是我坚持的理由和工作最大的动力源泉。

希望在今后每一年的9月10日,我能一直坦坦荡荡、高高兴兴、安安心心地享受“教师节”所带来的一切欣喜与收获,而不仅是一场节日的狂欢,热闹过了就曲终人散。因为所有美好的期待都不会满足于短暂的激情,而更侧重于将感受体验延长,这样中长期的情感交汇更能获得别样的体会和收获。就让我们约定一次美好的期待:将我们自己或他人对自己在生活、工作、个人发展等各方面做出的美好祝愿封存起来,犹如将美好的愿望进行储蓄,随着自己慢慢成长“化茧成蝶”,在约定时间到来后再打开当初的美好祝愿,使得即使若干年后再回想起那段时间的一景一幕,留下的依旧是感动和绵长的幸福。同时更期待自己继续秉承教师职业的光荣和使命感,努力使自己在教师岗位上度过的每一天都能切实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全校师生上下齐心,所有的努力都能坚持,那么相信终有一天能汇小流而成大海,在校领导和院领导的带领下,河池学院这棵还在成长中的大树,必定会如千年古树一样,顶天立地,郁郁葱葱。(作者单位:河池学院)学会“戴着镣铐跳舞”◎文/郑孝莲

辅导员工作中,很多学生来找我谈心,描述自己多么多么痛苦,生活得无滋无味。甚至有个别学生想用“消失在这个世界上”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脱离痛苦。虽然理智上清楚地知道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去积极地面对生活、面对挫折、面对不如意、面对不成功……但自己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总是爱消极地思考问题,总是觉得自己活着就是一个问题,总是恨自己虽然知道的很多,做到的却很少。知道和做到之间,一墙之隔,却恍若星河。

每每听着学生痛苦地诉说,我总是若有同感地点着头。有些学生会滔滔不绝地说上一两个小时,有些学生会突然中断自己的诉说,不停地问,像是问自己,也像是问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很多方法都试过了,跑步、听音乐、数羊……还有什么方法呢?”“每次都告诉自己说,不能这样消极了,但每次都会这样消极,为什么积极不起来呢?”“我真不知道我还能撑多久!”……

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问题从不同学生的口中说出。这些来自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带着那些相似或相同的问题来到咨询室,他们都或多或少带着对自己的否定,都满怀希望地想要寻找解决的办法,想要成为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想要成为一个能够自己肯定自己的人。

以前,我也会提供给学生很多建议,诸如集中思想做该做的事,或者打打球、游游泳、爬爬山,或者干脆什么都不想、放逐一段时间,等等。

慢慢地,我发现,我所说的这些方法,很多学生都知道,有些学生甚至还试用过,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后来,我通过自己的个人感悟和实践经验,试着选择另一种方式思考问题,并试着提供给学生另一种方式的解决办法。建议他们“学会带着镣铐跳舞”——带着镣铐跳舞也可以舞得很精彩。人生的舞蹈不可能总是轻松自如,谁都明白我们总会遇到困难险阻。自己一帆风顺时,看着别人一波三折,会自然地劝慰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己一波三折时,看着别人一帆风顺,却忘记了“生活不可能风平浪静”,而难免变得悲伤、抑郁、痛苦、失眠,更有甚者,变得消极厌世、不近人情。

其实,我们内心是能够明白的,任何不幸总会消逝,生活的天空总会飘过五彩的云朵。只是在遭遇电闪雷鸣时,我们不愿意去面对、不愿意去接受,我们只想在风和日丽的天空下享受,不愿意接受狂风骤雨的侵袭。殊不知,与其去排斥、抗拒不利天气的到来,不如做好迎接的准备。因为我们谁都知道,什么天气什么时候来,任谁都无法预测和控制;我们不能改变天气,只能改变自己面对天气的心情。对待天气是如此,对待生活中的不幸当更是如此。

当我们学会平静地迎接恶劣天气时,我们就会慢慢学会平静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学会“与不幸和平共处”,将疾病、痛苦、难受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去排斥,而是去接受。带着疾病、痛苦、难受去生活,学会和疾病、痛苦、难受对话,在平静的心态下,做每天该做的事。如果疾病、痛苦、难受肆意侵袭你的时候,你可以停下来,和它们做简短的“交流”,告诉它们,自己能够心平气和地等着它们主动离开自己。然后,你继续做自己的事,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需要工作时工作,需要休息时休息……

如此,当你再次想到疾病、痛苦、难受时,你会蓦然发现,它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离你远去,你甚至不知道,从哪一刻开始,你的天空已经由阴霾转为晴朗。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几点,抓紧记下,以为共勉:

一、摒除每个人都有的错觉——自己痛苦的同时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幸福。

二、强化“你不会是这个世界上最痛苦的人”的信念,观察生活中比自己痛苦的人,从中培养感恩的心理。

三、允许自己在疾病、痛苦、难受的同时,继续生活,学会和生活中的任何不幸和平共处。不去想着排斥它们、逃离它们,而是学会接受它们、理解它们,体会接受和理解之后的释然和放松,感受岁月美好。(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写在辅导员工作一年之际◎文/吕亮

去年刚接手辅导员工作时的迷茫仿佛还历历在目,面对433名90后大一新生,我心里不停地问自己:我能够融入他们吗?我能够被他们接受吗?弹指一挥间,入职辅导员已一年,翻看写得密密麻麻的《辅导员工作手册》,眼前跳跃着自己亲笔书写的工作记录,犹如展示着这一年发生的故事。

在过去一年的学生工作中,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疑惑为什么学生这么不懂事,一直思考要如何教育才能让他们成熟稳重起来。曾经的我滔滔不绝地向学生们讲述自己的社会经历,分析自己的感悟体会,急功近利地希望得到学生们的共鸣,希望他们明辨是非,少走弯路,不要重复前人的错误。因此,但凡年级大会、指导课程、励志讲座和谈心活动等一切可以接触学生的机会,我一个也不会错过,坚持用自己的理解去教育并希望能改变学生。但是,效果却没有那么明显:我在滔滔不绝地说教,学生听起来却索然无味,并且犯的错误并没有减少。出现这样的结果,并不是因为所谓的“代沟”,而是有些学生缺少这样的人生经历,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从而造成了他们往往不明白老师说的“大道理”,也可能根本不清楚自己有什么问题。有些犯错的学生不是知错不改,而是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因此,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不应该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责怪和处分,而要正确引导,耐心启发,力争在他们酿成大错前及时纠正。

渐渐地,我发现良好的教育并不能“急于求成”、“速战速决”,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绝非一两场慷慨激昂的演讲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一个缓慢而优雅、长期而艺术的积累过程。也许我们不能把现成的人生智慧塞进他们脑袋里,但是我们能够以身作则,为学生们充分分析多样案例的是非和利弊,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自己领悟人生道理,在思想上尽快成长成熟。

随着与学生深入的接触,我发现我的学生们都是非常聪慧的,他们对未知充满兴趣,学习能力强并善于创新;他们对梦想富有冲劲,时尚朝气也有社会责任心;他们渴望付出爱,也希望得到爱和关注,他们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学生也是渴望被赏识的。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生活、全面发展的人才。我想,多给一点笑脸,多给一些赞扬吧!发现学生的每个优点,鼓励学生的每个长处,让学生树立自信、强大精神。当然,对好的学生给予赏识也许不难,而对那些所谓的“差生”更要多给予一些关爱、赏识,因为他们更需要鼓励,更需要信心。一个鼓励的微笑,一个信赖的眼神,尊重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发现学生的每一点闪光,都是对他们的一种无形的鞭策,都可能带来意外的惊喜。

能够担当这样一个年轻群体的辅导员,我真心感觉自己是幸福快乐的,但是伴随幸福而来的是巨大的压力。虽然辅导员这个职业表面上给人的感觉就是整天忙于各种琐事,工作性质上行政多于教育,但是辅导员无可争议地承担着育人的神圣职责。“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辅导员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才能引导大学生走向优秀,走向成功。虽然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远比单纯的教学教育困难,但是现实中的大学教育,思想教育往往被忽视。刚刚入职的年轻辅导员,一开始就负责管理几百名学生,往往被一大堆琐事缠身,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够保证“工作无差错,学生不埋怨”就算不易了,更何况还要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大多数时间,辅导员要应付于各个部门的通知安排,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我国高校教育的主流是好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日渐被重视,在我们周围总会发现德才兼备的好老师,也少不了出类拔萃的好学生。正是这一点欣慰,让我们看到了高校教育的希望曙光。

作为辅导员的我们,在工作压力面前抱怨和牢骚不可避免,但我们更需要的是调整心态,树立信心,沉着冷静,强大自我。当学生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困惑时,我们要帮助他们坚定信念,引导他们自己寻找理想的答案;当学生面对人生的不幸时,我们要鼓励他们振奋精神,用真爱去温暖年轻却冰凉的灵魂;当学生出现突发事件时,我们要保持足够强大的内心,在保证自己不崩溃的前提下,冷静妥善地协调和处理问题。扎实努力的工作,情真意切的感情,与学生们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情谊,学生们才会主动找我们倾诉谈心、寻求帮助,才能真正赢得学生们的尊重和肯定。迎着那一线曙光,努力为高校教育贡献一己之力,这是一名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所在。

过去的一年,身为辅导员的我,像其他年轻人一样,有快乐也有悲伤,有疯狂也有节制,有热爱也有痛恨,有成熟气质也有小孩子气,有理想也有失望。忙忙碌碌、真真切切、酸甜苦辣五味俱全地活过了这一年,我发现我的25岁快要来临了!如果这就是我人生的巅峰,那巅峰之后将是什么呢?我也许会少几分执着多几分自然,少几分风风火火多几分气定神闲,少几分患得患失多几分宠辱不惊,少几分年少轻狂多几分成熟稳重。也许也不是,也许前方还有一个更精彩的巅峰等待着我去攀登。所以,不松懈,不倦怠,不放弃,无论我是否达到巅峰,我的人生之河仍在精彩地流淌!最后借用屈原先生的诗句与大家一起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单位:滨州学院)从梦想出发◎文/雷贤禹“别人的情节,总有我的画面,只要用心就能看见,从白云看到,不变蓝天,从风雨寻回,梦的起点,海阔天空的颜色,就像梦想那么耀眼……”温暖的歌曲唱出了梦想,唱出了奋斗,唱出了拼搏。奋斗之船已扬起梦想的帆,等待我们的将会是到岸后那绚烂的风景。

梦想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或许小朋友梦想着长大以后能当科学家,而路边的拾荒者可能就盼望今天能够拾得更多的易拉罐以填温饱。在袁隆平眼里,梦想是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在爱迪生眼里,梦想是哪怕经过一千次的失败也要将电灯完美制出;而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眼里,梦想是喷香的烤鹅,是奶奶温暖的怀抱。梦想是一把火炬,点燃了人生路上的希望与热情;梦想是一把宝剑,捍卫着人们奋起战斗的勇气与决心;梦想是一面旗帜,引领着人们无视眼前的任何困难,勇往直前,百折不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说:“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实现理想的过程必定艰辛,但就怕连触摸理想的勇气都没有。每天晚上疲劳地睡在床上时,才感觉真真切切地过了一天。人生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努力,还要有方向,一个自己梦想着的方向。我们要有压力,不是因为有人比你努力,而是比你厉害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即使看不到未来,即使看不到希望,也要依然相信自己,自己走的人生错不了。第二天叫醒我们的不是闹钟,其实,是梦想!

梦想使我们不断出发,而在路上获得的欢乐与泪水一定比到达目的地之后的满足更为充实与饱满。西方的哲学教导我们趋乐避苦,东方宗教哲学则教导我们摆脱苦与乐的轮回。但是倘若我们真的热爱生命,那么就一并接受痛苦与快乐吧。梦想也是理想,更是信念,它始终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它是每个人心底最美的愿望,所以让梦想成真就成为了我们一直存在着的信仰。梦想是坚定的,它使人们由浮躁走向踏实,从彷徨走向坚定、走向成熟。梦想是有重量的,它承载了你为此付出的所有汗水与艰辛,它鼓动着你不断攀登人生的山峰,它激发了你隐藏着的所有潜能。上帝虽没赋予我们翅膀,但我们有可以思考的大脑,会飞的心,我们有自己的理想去付诸实践,所以我们一直都有着“隐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高飞,人性因梦想闪光。无论梦想是什么,有多大,只要用心,即使没成功,但至少努力过、奋斗过。“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这是断臂钢琴王子刘伟说过的一句话。他没有双臂却能用双脚弹奏出优美的钢琴曲,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放弃生命,自暴自弃,他要自己精彩地活着。他是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还记得颁奖词是这么说的:“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是好样的,可是我们呢?扪心自问一下,倘若自己也失去了双臂,是否还会有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生命旅程呢?命运是残酷的,但顽强的毅力、对生命的热爱完全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刘伟虽意外失去双臂,可他依然能用双脚拥抱世界。上帝在给你关上一个大门的同时会偷偷地在你身后开上一扇窗,就看你是否有勇气转个身直面痛苦。

现在的社会注定充斥着不公平、痛苦,更多的人是在抱怨,却不曾换个角度去思考。我们都应该热烈地拥抱这个世界,好好地活着,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能与自己爱的人和爱你的人在一起,能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便是幸福、快乐的,那便是一种精彩。人生的本质绝非享乐,或许是苦难,需要我们在无情宇宙中的一个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唱出我们对未来的期待。

追求梦想的过程,必定是一个寂寞并伴随着各种困难、痛苦的旅程。其实我们很需要艰难挫折给我们前进的生活绊个脚,堵个路。每天每夜,我们疲于奔波、生存,填饱肚子,忙于琐碎的日常生活,常常难以抽身于繁杂的日常事物。当我们遭受突如其来的灾难时,正常的生活节奏一下子就被打断了,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使我们与外界事物拉开距离的机会。回过头去认真思考过去的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在忙碌而又平庸的生活中我们丧失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思考一下人生,思考一下自己最初的梦想,从而重新整理,重新出发。一个历经坎坷却依然热爱生命的人,完全有更多的经验、勇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是一个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孩子,一切都是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按照老师、父母安排的脚步来奋斗。虽没有大风大浪,却总会有那么一丁点的小挫折、小困苦阻挠我前进的脚步。我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梦想,只是梦想着尽力做最好的自己,不给社会添乱添堵,可以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