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策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2 19:59:04

点击下载

作者:张晓峰,李英丽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因材施教的策略

因材施教的策略试读:

第一章 社会适应因素的教育指导

1.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与发展,不仅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成才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且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会适应、职业选择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帮助学生做好择业准备、确立正确的择业意识、掌握择业技巧,引导学生成功地走向社会,尽快地实现“角色”转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在未来事业中奋发成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应配合学校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作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所面临的适应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学习适应,另一个是社会适应。学习适应主要是指,刚刚步人新的学校,生活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更等,这些在班主任和老师的帮助下能尽快适应起来。社会适应主要是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学生来说社会适应比学习适应重要得多。班主任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1)帮助学生确定目标,认识自我

学生中常常听到这样一种叹息:“干什么都没劲”。究其原因,归结为一点:没有明确的目标。目标是力量的源泉,确定了目标,就确定了行动的方向,由此产生了达到目标的愿望和动力,从而能积极地行动起来。一个不断进取的人,必定是个生活十分充实的人。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并不意味着目标的实现。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是全方位的,要让学生知道,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只是得到了一次培训的机会。

学校的学习条件很好,校园生活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风,这是学生的潜在优势。把这种优势发挥出来,一方面需学生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需班主任的引导。每个学生,不可能—生作学生,最终都要走向社会。因此,要使每个学生都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有了压力,才能真正行动起来,更好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优化自己的方案,这个方案应该包括如何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切实的规划。规划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标的确立。如何对自己有个现实规划?这是成功人士与一般人士的一个重要区别。我们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时候,应该点燃他们潜藏在内心的成功欲望。

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恰当、全面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和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性格特征、能力特长相适应,如果目标确定得不合适,也会影响到学生自身的行为及结果。有的学生确定的目标太高,脱离了自己的实际,引起失望、沮丧,失去信心。如果总是制定这样的目标,就可能经常体验到这种消极情绪。这对学生来说,是极不利于个性的进一步完善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获得的成功经验对促进心理健康是极为重要的。获得成功将产生愉悦情绪体验,是—种强烈的、醉心的、兴奋的情绪,它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产生自信心和决断意识,并引发继续向前的强烈欲望。这是人们自强不息的强大推进力。班主任在帮助学生制定目标时,应使他们充分认识自我,帮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出具体可行的目标。(2)教育学生正视现实,调整自我

当代中国,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快,而且已影响到社会与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个人价值观和社会评价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迅猛的,给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带来或多或少的冲击。竟争机制的全面引入,使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感到危机与压力。

同时,在社会新旧体制交替之时,必然会有许多制度还不完善,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加上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因此,初出校园的学生,往往会轻视社会的复杂性及其深刻内涵,按自己的意愿来看待甚至设计让会。事实上,不是学生去设计规划社会,而是自然和社会塑造了学生。每个学生的成长、身心状况,并不全是自我选择的结果。班主任应教育每位学生充分尊重现实,对待自然和社会。

从有关调查来看,学生走向社会时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为:工作环境不满意,不能发挥自己所长;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些又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对工作环境的不满意,可能是由于专业不对口,也可能是由于急于发挥自己的专长,忽视了客观限制;还可能是有些好高鹜远,只想做大事,不愿从小事做起;学生在校园里生活久了,可能会对工作中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将不可避免地会给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再加上年轻气盛,就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压抑。而这种状况,反过来又加剧了对工作环境的不满。

因此,班主任应教育学生能面对现实,注意以现实的眼光看待生活,客观地评价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的条件,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便将来能更好地去适应社会。(3)教育学生积极乐观,完善自我

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这种态度对人的行为影响是广泛而持久的。学生如果具备了这种人生态度,就会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相当的热情,能客观地对待自己和他人,以愉快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并可以消除很多心理障碍,使自己的心理潜能在这种愉悦而又平和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他们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因此从本质上说,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最主要的品质,是走向自我完善的最重要的特征。乐观积极的态度的培养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

①体验现实的幸福感乐观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弥散性的心理品质,是人在对事物进行评价时的一种倾向。它的背景是“此时此地”,是当前。很多学生在即将走向社会或开始走向社会时,总是有一种回避的倾向,总是想回到过去的校园生活,或者自己为自己编织一个梦想,幻想“终有一日,如何如何”。

然而,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就要让学生注意既不能过于重视过去的不幸和创伤,也不能过分沉迷于对未来的渴望与幻想。让他们知道应以现实作为坐标,注重当前生活中的现实世界,努力在当前生活中找到快乐与美好。幸福不应该是虚幻的,它来源于对生活的常新体验,能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品尝到激动、欢悦的情绪,这需要积极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敏锐的洞察力。

再平凡的生活,都蕴含着美好的东西。关键是要有一颗善于体察的心灵。从现在开始,体验到当前的充实愉快,有助于学生面对现实,从现实出发做好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这是积极态度的起点。

②对待他人学会宽容一个对事对人对己都十分苛刻挑剔的人,是不可能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的。要让学生学会宽容,学会坦然地接受一些不尽如意的现实:也许我的长相不帅也不漂亮;也许我的家境很贫穷;也许我的智商不高情商高,而且我很勤奋,也许我很平凡,虽有自己的特长,但并不全能;也许我的某个朋友会让我感到失望;也许我的老师有些急躁;也许这次考试我可能会发挥不佳……以后走向社会,可能会省更多的不如人意;所在的单位可能会比较一般,单位的领导可能比较保守,同事也可能会有些俗气……面对这众多的不足,如果哪一个学生斤斤计较于每一点过失,每一块瑕疵,那么他的心灵就永远得不到松弛。

因此,我们要让同学们学会以现实主义的态度对待现实,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坦然地接受自己,接受他人,接受社会,明白天才稀有,而平凡几乎是所有人的命运。在平凡的生活中,善用自己的技能与心灵,便能丰富这平凡的生活。了解人人心中都会有失意存在,健康成熟的人愿意快乐而又勇敢地接受这不那么完美但依然可爱的生活。

③学会化解消极心理为积极心理大家都知道,心理学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图。在这个图中,如果把黑色作为背景,画面显示的就是一个花瓶;如果把白色作为背景,画面则成了两个相对的人的侧像。背景的改换,引起了整幅画面的改变。从这幅图上,可以得到一个启发: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在将来面对社会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会引起种种不愉快的消极心理反应。要告诫他们不要轻易被眼前的现象束缚住,一旦跳出目前的视角,换一个角度去看,也许事情就没有那么糟糕,甚至还可以发现事物本身还有它有利的一面。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跳出自己习惯的思维定势,学会逆向思维,换位思考,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都能从正反两方面去看待,表现出一种灵活性,那么,乐观的态度就比较容易保持下去,自己也能不断地完善、成熟。俗话说:“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总之,班主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会调整自我,不断完善自我。要帮助学生确定目标,学会面对现实,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社会。

2.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上层建筑的教育,如何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学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我们的学生,作为跨世纪接班人和建设者,头脑里应该装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必备的“社会意识”,而这个“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是学生对市场经济社会的接触反馈;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需要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引导与树立,从现有的学生情况和社会情况看,要树立两个“意识”,即做现代人的社会意识、环保意识。树立做现代人的社会意识

什么是现代人?现代人就是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要能适应现代的社会生活,要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按现代教育观念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生的现代意识包括:惜时、讲效益、守信誉、竟争与合作、自主自立、民主与法制等。

现代教育发展的史实表明,社会生产的发展,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都必须以现代教育的发展为依托。同时,在现代社会中,教育要维持自身的生存并得以发展,真正发挥出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就必须从宏观到微观建立起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有机整体,两者在相互作用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由此看来,发展现代教育,首先要使我们的学生树立做现代人的社会意识。如何树立起做现代人的社会意识(1)挥各学科特长,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校要坚决贯彻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教育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领导与全体教师要形成共识,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学校教育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讲清市场经济社会的特点是:工作高效率、高节奏、高科技,人们交际频繁等。这样的社会要求人们反应敏捷、听得懂、说得清、读得多、写得快、懂交际、能办事,有一技之长。这种意识一旦被学生接受,则会成为学习的动力,成为做现代人的动力。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注重教法改革,提高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以思想政治课为例,自学、思考、辩别、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参加社会实践等能力,都是现代社会生活所不可缺少的。要在教学中注意掘弃要学生单纯地死记硬背概念,教材的教法。教学中注重启发、培养学生自学教材,归纳教材,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更重要的是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去分析、说明、解决国内外实际问题等能力,即是教学生掌握理论武器,学会了解、观察、分析世界,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2)鼓励支持青少年学习现代知识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才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广泛地运用到教学教育中去,创造一种现代教学环境,并探索创办现代教育模式,让学生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氛围中进一步树立做现代人的社会意识。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应该鼓励和支持青少年学习各种现代知识、技能。

据中国青年报和全国青联98年底联合完成的《中国青年眼中的20年》的大型读者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青年愿意自费学习的技能中:大多数青年选择了计算机、外语、驾驶和法律,四分之一左右的人分别选择了金融知识、公共关系、工商管理、财务、修理技术以及烹调,十分之一多的人选择了国际贸易、歌舞乐器、广告设计、文秘、武术和服装设计;调查显示,新的、能代表当前社会发展潮流的技能逐渐为青年所接受,成为青年们学习的新热点。“电脑”、“驾驶”、“外语”,作为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基本技能,首先成了当代青年人竟相学习的热点。

可以预期,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不断充电”对于生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青年人来说,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大趋势。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教师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学生做现代人的意识将会逐步树立和增强。(3)课程内容对培养现代化的人具有决定意义

在课程内容上要正确定向,摆脱“应试教育”的运作模式,课堂教学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改革,使课堂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程内容的深度上要准确定位,做到先进性和基础性相统一。课程内容必须坚持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先进性。在课程内容的深难度要求,不能定位于培养和筛选精英上,而是定位于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有利于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充分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育人目标上,要明确定格,着眼于培养现代化的人。

今年年初,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省级教研室主任研修班“情况通报”指出,新课程改革的依据之一,是“任何学科都不能成为课程的中心,儿童的发展才是课程的中心”。把儿童少年培养成为现代化的人,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使他们变成“知识的容器”,而是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必须取得现代的意识,学会现代的技巧,感受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必须参加到现代生活中去,与时代促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嘱,及时筹划我国教育事业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纲要》对现代教育的论述十分明确:教育必须“高瞻远瞩”。只有“高瞻远瞩”才能坚定信心,努力奋斗。要更好地“高瞻远瞩,必须正确地认识当前现实”。

我们生存环境的现实是当前很重要的现实。如果说,树立做现代人的社会意识是一种时代意识,那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则是一种“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是高瞻远瞩的意识。因为马克思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地理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施加影响。

人类正是通过劳动和创造,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并创造富有特色的文明。但是,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没有环保意识或环保意识淡薄,肆意掠夺,破坏环境,造成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自然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人类也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去年洪灾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所受的严重损害值得引起我们深思。青少年是我国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今天环保意识的树立,学校应自觉肩负教育与引导的责任来。(1)利用教材,发挥学科特长

学校和教师要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环保的长远意义,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地理科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有优势。教师应有意识,采用比较法启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如:把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与中国比;各国的自然保护区与中国比;世界著名城市的绿化、卫生等状况与中国比;也要拿中国其他各省市的环保问题与本地区比。通过一系列比较,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就会在潜意识中开始形成。(2)实地察看学习,形成意识

学校和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地看看周围生活的,学习的环境,自己所在区的环境状况,有的学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问题的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也可举办环保夏令营、冬令营等。学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促进学生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意识到环保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存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绿色,热爱地球,热爱生命。同时,也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学习环保工作做得好的典型。(3)参与实践,牢固环保意识

学校应主动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提高绿化意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如办环保报刊,编唱环保歌曲,环保征文竞赛,搞环保文艺表演等,使学习环保,宣传环保,参与环保活动深入人心,学生从实践中增强环保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牢固环保意识。(4)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

学生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也有利于自身以健康成长,体现在行动上,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如在学校、家庭、社会、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同时对危害、损害自然环境的行为和习惯大胆批评、斗争。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是息息相关的,要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爱科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环境保护事业做更大贡献。

列宁说过,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未来社会是不能想象的。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培养和树立学生的社会意识不仅仅是做现代人意识和环保意识,还应该培养学生树立社会公德等意识,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显得极其重要。但是,无论哪一种社会意识的树立,目的都是朝着造就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普通话逐渐成为校园语言时,学生在校内说规范口语已初步养成习惯。我们就积极引导学生,让普通话进入家庭、进入社会,去影响身边的人,并让规范的口语为我所用,为大家所用,从而促进了农村的文明建设,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校门外使用规范口语,促进规范口语社会化为

为了让规范口语进一步得到巩固并它进一步得以推广,我们从目前全国轰轰烈烈推广普通话,以及许多世界友人也学习普通话的情况,结合社会上一些因不讲普通话而引起笑话,给生活带来不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他们与家长、朋友、亲戚、邻居等谈话时敢说、多说规范口语,不断鼓励做得好的同学,促进规范口语的社会化。于是,我们不仅能在路上听到学生甜甜地说“老师好!”“老师再见!”同学之间用规范的口语进行交流,还听到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家里与家长、邻居间谈话都能用普通话,甚至要求对方也用普通话。

有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的家长跟老师反映,他的孩子在家都说普通话,还要求家人都说普通话,就连未上过学的奶奶也不例外,可奶奶不会讲普通话,孙子就主动当起奶奶的“老师”,天天教奶奶说普通话。在孩子的影响下,奶奶的普通话大有进步,现在也能较流利地用普通话与人对话了。由原来校内也用方言,到现在规范口语走向社会,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啊!能用规范的文明语言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

由于使用了规范的口语,学生的粗话、脏话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文明的礼貌用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道歉语言》公开课后,在校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各教师纷纷效仿,也上了《道歉语言》的口语训练课,于是校园内外,文明之花遍地开,“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谢谢”等语言不绝于耳。学生不但能用规范的口语解决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还能处理社会上的一些麻烦小事,排解纠纷。

如一学生在一次放学的路上,与一青年的自行车相撞,那青年立即火冒三丈,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那学生立即向青年道歉,很有条理地用规范语言向对方讲明自己的错误,然后再一次诚恳地请对方原谅。那青年见此情景,火也消了,还直夸他是个好孩子!一场“战争”避免了,规范语言发挥了神奇的作用。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此外,一些学生能主动尊敬老人,劝解家长孝敬长辈等,解决了不少社会实际问题。使用规范语言,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许多场合都要使用口语,所以,我们有意识地加强“口语为社会服务”的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交际能力、经销能力、明辨是非能力等。

规范语言可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纷纷谈论国家大事或社会新闻。

我们在“晨间谈话”及“口语训练活动课”中让学生一谈论印象深刻的电视新闻,谈论自己见到的最新消息,把这些学生喜欢谈论的话题抛给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如“西部开发问题”、“对贪污受贿的治理”、“台湾问题”等,以及身边发生的热点新闻,如“海警战士奋力救学童”、“拾到巨款还失主”、“安全帽中隐藏的危机”、“十七万无买两块银元”等事。无疑,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谦让、互助、协作和共享的有益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它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目的只是在于为他人或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一种高度社会化了的行为。我们的社会要发展和进步就需要这些高度社会化了的人们来推动,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达到人的成功的社会化,才能使我们个人与我们所属的群体之间协调一致,遵守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恪守道德标准,承担公民义务,发挥社会积极性。

反之社会化有缺陷的人就难以自觉地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甚至会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违反法律,出现反社会行为。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原因

首先,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按照皮亚杰认知学派的观点,幼儿是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亲社会行为的,他们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周围的事物。由此可见,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是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的。

其次,家族教育也在影响着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及,家长们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生怕孩子吃亏。家族中家长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的环境,使学生变得更自私。学生又怎能会有亲社会的行为呢?

再次,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了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有人曾形象地打过这样一个比喻,5+2=0意思是说学生在校五天的教育加上双休日两天的社会生活,教育效果等于零。的确,一个个因助人为乐而受诬陷或陷入是非之争的事例在影响着学生,影响着社会。谁还敢轻易去“亲社会”呢?

第四,产生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社会化,我们培养的人将来都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成为陶行知先生主张的“人中人”。《国家课程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具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我们不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行为”,学生又怎能去适应社会呢?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左”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德育的范围仅存在于校内,教育内容空洞单调,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造成了德育的苍白无力,造成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已成为德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首先,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员,从而使学生树立对集体的责任感,为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正确组织学生的集体生活,通过丰富、有教育意义的集体生活,集体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促进儿童个性的多方面发展。”

因此,通过班集体对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我是重要的”主题队会,评选“本周荣誉学生”活动,开展的“一日常规”检查评比,开展“我的行动对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影响,对作为一个集体的班级有什么影响”的大讨论活动。如果班级里来了新同学,引导大家主动承担起责任:“我们怎样才能让新同学感到这儿就是他的家”。这些细微之处,也都渗透着对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其次,教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赞扬他人,感激他人,是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方面。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没有人就无从谈社会。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人际协调、相互认可支持的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彼此欣赏的机会,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关心和帮助他人,在班级设定“感激时间”,即周会课,是孩子们固定的相互感激的时间。

再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移情训练”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移情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体察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情感,从而达到共鸣。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爱心的训练。平时在学校生活中,与别人交往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体会别人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别人。在学生中形成“你有困难吗?我帮你”的氛围,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最后,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德育规律告诉我们,德育必须同实践相结合,一旦脱离了实践也就失去了意义。可见,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不能脱离实践,不能抛开社会生活。实践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性劳动,如:义务擦洗公共设施,义务宣传法律,宣传环保,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还可以在社区成立便民服务队等。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不再发生令人齿寒的事情,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让我们共同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吧!

5.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

法律意识的培育,特别是宪法、法律至上观念的培育,成为推进依法治国的观念先导和基础。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广大社会成员法治观念淡薄,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观念障碍。在全社会成员中逐步形成对法律的信仰,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是实现我国法治化的基础性工程。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具有客观必要性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们对现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对法律的制定、实施,公民遵守和执行法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具有客观必要性和现实意义。(1)从现代学校管理角度看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已随时代的变迁在内容、形式和对象上有了新的变化和发展。表现在:内容上由单纯的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到思想品德、心理、法律三位一体;形式上由原来的单纯说教发展到双向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对象上学生思想已随着社会变迁越来越复杂多变,价值取向、人生观选择、世界观视角多样化。这些变化发展现象迫使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紧随时代变迁,及时弥补工作中的不足,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已刻不容缓。(2)从社会的维权需要来看

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使其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成为德育工作的迫切之需。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人们的权利意识逐渐得到张扬,在抚养和教育子女过程中对子女的权利维护意识趋于浓厚,对于在学校发生的子女合法权益受侵事件,诉诸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已成为家长们的首要选择,同时这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迫切的任务,即加强教师、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教会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避免纠纷的发生。(3)从学生的健康成长来看

法律意识是学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它需要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一个人的素质结构中不但要求有高智商、能力强、高质量文化素养,还要有浓厚的法律意识和健康的心理。学生学法、懂法、守法把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首要标准,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给学生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这一新情况,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4)从青少年违法犯罪现实看

加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迫在眉睫,近几年,在司法实践中,青少年违法犯罪在社会总体违法犯罪人数中的比例,已明显上升,这除了青少年受社会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新形势下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错乱迷惘的原因外,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也是青少年误入违法犯罪歧途的一个重要原因,审判实践中,青少年对自己的行为已构成违法犯罪认识不清,甚至不知晓者大有人在。新一代的法盲又在诞生,由此产生的法盲悲剧不断上演,这再次警示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加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培养刻不容缓。全方位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本身具有层次之分,它是由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两部分构成。从个体的法律意识状态及其调节行为的角度,人们又把法律意识视为法律认知、法律情感、法律评价的有机体。作为基础教育的德育工作,应把培养学生的法律心理作为关键,要求学生通过自我主动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形成法律认知,通过学校的外在纪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对法律的情感和评价(守法即自由,违法受处罚)等。(1)强化和优化法律知识的课堂教学

法律课堂知识教学是学生获得法律知识,形成对法律认知的主要途径,也是学校德育中法律教育的主阵地。在法律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以期达到法律意识的培养。

第一,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学政治教师的法律素养。这是有效实施法律教育的必备条件。很难想象一个自身对法律毫无感知的教师如何传授学生法律知识,更何至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

第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法律课的实效。法律知识本身较为枯燥,甚至对于中学生来讲晦涩难懂,这就要求法律教师应在教学中,适当地引进案例进行教学,案例要求具有典型性、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性,在教师假定的情景中,让学生接受法律知识并初步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另外,教学中不应单纯讲解法律知识,更应注意法律意识的培养,如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的内容时,不但讲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益内容,更主要是消费者要有权利意识和维权观念,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三,法律知识的传授不应仅在初中二年级开设,应贯穿于中学六年中。只要妥善设置教学内容、适宜安排课时,在实践中应该是可行的。另外,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仅是在政治课教学中,应是基础教育的各学科共同的任务,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规律,适当穿插法律知识的讲解和法律意识的培养。(2)学校增强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力度

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准则规范,并内化为内心的信念和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明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自觉性,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预防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把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自觉地贯穿于整个工作中,具体做到:

第一,班主任工作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个别教育与整体教育的形式,利用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要想获得自由,必须以遵守纪律为前提,帮助正确处理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明白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始终以纪律、法律作为行动的首要标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使学生逐步形成纪律法律至上的观念和信仰,达到培养其法律意识的目的。

第二,学校管理方面,应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聘任从事司法工作的高级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法律领导人员。要求所聘任的司法人员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以便对学校的法律教育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

第三,学校总体管理中,应加大法制宣传的力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习法律的氛围。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可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文艺演出、专题讲座、观看影片、实地参观、知识竞赛、组织到法院旁听、组织模拟法庭、请一些已认罪伏法,表现较好的青少年罪犯现身说法,使学生在已有法律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对法律的喜好情感和良好评价。进而达到培养和增强法律意识的目的。(3)帮助家长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

家长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其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不单是整个依法治国的要求,也是实施家庭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法律意识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家长自觉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以身示范做出守法榜样,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发现自己子女有违法犯罪倾向的应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另外,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教授一些法律知识和教育方法,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帮助家长正确实施家庭教育。

总之,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在对学生实施德育工作中,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加大法律意识培养的力度,以适应社会、国家发展的要求,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6.小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

学生的社会化是在家庭、幼儿园、学校和社会各种途径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小学教育是对儿童社会教化的高一层次的社会机构,是儿童社会化过程的一个转折点。法国心理学家瓦龙把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称为他们从“主观或个性时期”进入“客观时期”的一个转折点。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创建温馨的班集体,是帮助儿童迈好学校生活的第一步,使儿童自然、顺利地适应校园的学习生活,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键。创设优雅的班级文化,激发儿童对校园生活的渴望

入小学学习是绝大多数儿童的迫切愿望,儿童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学校,然而入学的新生往往对校园的环境、老师感到陌生,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恐慌。为了消除学生这种初入学的不安情绪,新生入学之前,精心地美化班级教室,让班级每一堵墙都会说话,用美观而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环境来迎接新生的到来。幸福的生日台,整齐艳丽的生字卡车厢,亲切熟悉的巧手园地,激起了儿童对校园生活的渴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儿童角色意识能力

初入学的儿童年龄较小,他们的自理能力,认知能力较弱。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常依赖于教师的指导。因此,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对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主动与学生交朋友,与他们聊天,做游戏;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梳辫子、钉扣子、拉拉链;提醒他们随着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亲密的接触,使他们对我更加的信任,孩子们有话愿意和老师讲,有事愿意帮老师做,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情感纽带。在精心设计组织下,学生自制名签、参观校园,观看校园实录展,办小型生日聚会,学跳集体舞和办画展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学习生活的无限乐趣,增进学生爱校、爱班的情感。孩子们学得快乐,玩得开心,他们变得自信了,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一名优秀的小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规范意识与遵守规则能力

处于六、七岁的儿童,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学习规则的意识较淡薄。为了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规则意识并逐步发展到遵守规则的能力,对要建立的学习规则和活动规则,实行了“统一要求、逐渐到位”的原则。对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正常的规则,立即建立。如:不迟到、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认真完成作业,集合快、静、齐等。对不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生活的正常运转的规则,要逐步到位。如:活动中的游戏规则,课前物品摆放等规则。

也就是说,帮助入学新生建立的各项规则应做到由少到多、由简到繁,这样才会使学生不因规则过多、过急、过严产生不良的心理情绪。学生只有经过逐步适应,逐步达到要求的过程,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才得以形成。入学的新生由于年龄小,行为习惯的可塑性大,往往因毅力不顽强或受其它因素干扰思想常会开小差。为了把遵守规则融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中,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入手,采用树立榜样、添加措施、勤鼓励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自制力。重视日常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是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儿童的家庭生活条件都有很大提高。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导致新生入学后缺乏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反映在管理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品和值日生方面的问题较大。针对问题,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了爱劳动教育,向学生讲清自己的事要自己做的道理,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依靠别人,学习照料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养成较强的自理能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他们学会整理书包、打扫教室、穿戴棉衣、系鞋带、戴红领巾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独生子女在家中,大都受到父母的精心呵护。当他们来到班集体,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时,有时儿童表现出心中想自己多,想着他人比较少。有时学生常因为一点小事发生磨擦,有的学生胆小孤僻。这些现象都阻碍他们的正常交往能力。为此,在班级的管理中,努力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机会,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如:合作绘画、表演节目、小组劳动、玩游戏、开展学习竞赛、读百科等主题活动,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有事一起商量,注重尊重别人的意见,肯帮助别人,成功了大家一起欢乐,失败不闹脾气。教会学生减少和解决矛盾冲突的方法,同伴发生矛盾要讲道理,对不能解决的矛盾,要请老师帮助,这样学生渐渐地懂得礼貌待人。对待人胆小、孤僻的学生,鼓励他们主动与同学交往,锻炼他们为集体做事情的能力,使他变得勇敢起来。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交往能力不断提高,合作意识,合作能力,逐步形成。设立多岗位制,培养学生任务意识和完成任务能力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管理、施展才干的舞台,班级本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原则,建立了“人人岗位”制度。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让班级每名学生都有一个为集体服务的岗位。大到班长,小到衣柜保管员,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学生在工作中各尽其职,使他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许多学生表现出较好的责任意识,他们态度认真地按照要求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集体交给的任务,做事也增强了自信心。设立班级管理的多岗位制,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总之,小学教育是儿童开始掌握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文化知识,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独立生存的能力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性的适应的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这对他们一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7.小学生的社会技能教育培养

社会技能可以界定为个体在社会生活情境中有效而恰当地与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关的活动方式。儿重的社会技能随着其认知水平、情感情绪的成熟水平和行为控制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技能缺陷与其发展困难是密切相关的。社会技能的行为表现如何,直接影响到儿童在群体中的形象和他人的评价。

所谓小学生社会技能的培养,概括地说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克服小学生的懒惰情绪,排除影响小学生的不利因素和注意老师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来努力。以下逐一作个详细分析。培养小学生兴趣的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如是说。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都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最直接、最活跃的学习动力。“愉快教学法”已越来越引起幼教、普教战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阶段,教育对象是幼年,思想比较简单,学习能力不强,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那么对小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问题就很值得去发掘。兴趣与学习动机的关系

所谓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提出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一种反映。”许多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经验表明,学生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能否取得效果,取得多大的学习效果,从学生方面来讲,取决于他们本身所具备的动机与能力两个因素。对小学生来讲,两者的作用比较起来看,动机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中机械记忆的比重较大,智力活动的水平还不高,小学生靠死记硬背勤奋刻苦,即使在智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优异成绩,这就是学习动机在其中的作用。

具体的讲,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完成学习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就大,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意志就强。

其次,学习动机对小学生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它可以增进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鉴于学习动机在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对于小学工作者来讲,在注重对学生智力开发与培养的同时,更主要的是要在全面了解小学生学习动机特点的基础上,恰如其分地培养起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智力好的学生会“快马加鞭”,智力弱的学生也能“笨鸟先飞”,以弥补智力的不足,整个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克服小学生的懒惰情绪

懒惰是一种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的心理表现。小学生的懒惰表现尤为突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求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而懒惰心理就像一道城门,打不开它,提高素质、能力又何从谈起?懒惰心理的主要表现(1)思想方面的懒惰

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学生在完成当天作业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学,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面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学习成绩可想而知。

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的总是个别几名同学,而更多的人懒得动脑思考问题。心里想:反正我不举手,也会有人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2)行动方面的懒惰

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或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导致懒惰心理的原因(1)依赖性强

如今的独生子女有严重的依赖性,什么事情都要靠父母或其他人,没有主见,缺少独立性,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就是导致懒惰的主要原因。(2)缺少上进心

上进心是前进的动力,缺少上进心的学生做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真,不求质量,不求快节奏,常抱着“应付”的态度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而这种缺少上进心的表现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3)家庭关系的影响

从客观上说,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过分娇纵,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劳而获的坏习惯。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影响严重影响了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进懒惰现象的发生。矫正懒惰习惯的方法

懒惰是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困难与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习惯于等、靠、要,从来不想去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只有勤奋、刻苦、好学、上进,朝着预定目标孜孜以求,才会达到光辉的项点,为此要努力克服懒惰的习惯。(1)制定时间表

要养成每天清早按时起床和外出锻炼的习惯,改掉恋床不起的恶习。(2)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在家里主动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父母打扫卫生、洗脸、洗自己的衣物。在学校认真完成值日,不依靠别人,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和各种劳动,从而锻炼意志,磨练耐力。(3)制定学习计划

所有各科作业都严格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逐步养成不完成作业不睡觉的习惯,改掉“明日复明旧”的思想。(4)寻找榜样

找一个学习勤奋,做事勤劳的同学做为自己的榜样,并请这位同学多帮助和监督自己。(5)进步奖励

天天坚持检查自己行为,如果当天没有懒惰现象发现,就在当天的日记本上贴一面小红旗,表明进步了。只要坚持一至两个月,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6)厌恶疗法

做一个小丑娃放在写字台上,每当发觉自己有懒惰的心理或行为时,就在小丑娃的脸上画一笔,或涂些颜料,久而久之,再看丑娃丑陋的样子,就会提醒自己改掉懒惰的习惯。

总之,懒惰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战胜懒惰,战胜自我,才能不断地前进。排除影响小学生的不利因素(1)管理好学生的不良情绪与情感

小学生往往对学习有某些情绪或情感问题,而这些情绪或情感问题往往正由于学习而产生,再反过来严重影响,阻碍学习。

例如,学生芳芳是一个生长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孩,父母对其学习都很重视。父亲是一名工程帅,对数学尤其重视,数学对他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他认为女儿也应如此。在小学低年级,芳芳的数学成绩还是较好的,但她在做作业,考试时总有这么一种倾向:非常害怕做错,每道题做完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使得做作业的速度非常慢。

到中年级,她的数学成绩开始下降,她成为班中成绩不好的几个学生之一,她从此开始逃学,从而使得成绩越来越差。通过对她的观察与诊断发现,由于她父母对她的压力,使她非常担心数学学习上失败,久而久之,使她对数学产生焦虑与恐惧。这种焦虑与恐惧使注意力不易集中,影响了学习的速度,跟不上数学进度,造成学业成绩下降。加上其父母又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经常责骂她而不是在学习上帮助她,终于使她成为数学上的学业不良儿童。(2)某些个性,性格上问题引起学业不良

①自信心对学习和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对于学业成就是非常重要的。学业不良儿童往往认为自己小聪明,学习能力不强,缺乏应有的自信心。训究表明,许多儿童的学业不良正是由于缺乏自信而造成的。这种自信心的缺乏,可能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家人或他人过多的责怪,批评等造成的。

②意志品质不良的意志品质是儿童产生学业不良的重要原因。做事情没有持久性、稳定性,遇到小问题便退缩,对自己行为缺乏应有的控制能力,容易被外界一些事情所诱惑,缺乏责任感等不良意志品质,都会对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阻碍学习的进步。许多学业不良儿童或多或少地会表现出这些不良的意志品质。

③急躁,粗心做事急躁不安,只求速度快,作业,听课马虎,也会影响学业进步。急躁、粗心大意是学习的大敌,轻者学习进步慢,重者造成学业不良。

④应能力差有些儿童由于受父母保护过多,造成个性及性格上的问题,如内向、孤僻、行为幼稚、不成熟、不愿意和同学和教师接触交往、在学习活动中退缩等,使其一时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学习。学习效果差,由此造成学业不良。

面对这样的“不良”学生,教师应该坚持“无过错原则”。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发现,教师应以表扬和纠正为主,即使他们答错,也决不能简单地批评。当学习成绩不良学生发言时,不一定一次就能回答上来,这时,教师要有耐心,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再引导、纠正。不能简单地否定他们,要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答对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1)注意教学课件的应用

教师应巧用课件,创设情境,多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小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指向学习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部分。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形象丰富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将极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课件演示具有很强的观感,能突破常规视觉的限制,动态反映概念及过程,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语言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即化抽象为具体,能让孩子们从多种角度观察对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使原本单一的文本信息以多感官信息生动活泼地呈现出来,小仅能拓宽教学架道,丰富教育资源,也能促使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灵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最终能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2)注意对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教师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培养小学生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加强目的教育,培养长远学习动机。

从外部动机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造当开展竞赛,及时反馈。

最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一种“催化剂”,其在学习中的作用也正如生物学家达尔文在《自传》中所说:“对于我后来发生影响的是我有强烈的多样的兴趣,沉翻于自我感兴趣的东西,喜欢解决任何复杂的间题和事物。”因此教师应有效地去诱发、强化和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8.小学生的公共意识教育培养

公共意识指的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都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捍卫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意识是人们对所处的公共场合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决定一个人在公共场合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小学生公共意识培养:它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公共意识是每个人应当具备品质和道德操守,也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学校教育要从小培养广大小学生良好的公共意识,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活泼成长,进而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提高其作为一名公民对社会的贡献度。

缺失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公共意识的培养使小学德育工作不再是浮在各项工作表面的东西,而是进一步具体化,更有针对性,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现实意义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而就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是学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1)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内涵

从小培养广大小学生良好的公共意识,有利于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活泼成长,进而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提高其作为一名公民对社会的贡献度。缺失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小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的研究,使小学德育工作不再是浮在各项工作表面的东西,而是进一步具体化,更有针对性,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2)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公共意识淡薄:乱丢脏物、随地吐痰、肆意破坏环境、公共秩序混乱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小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和谐校园的创建,并通过学校带动学生,由学生带动家长,由家长带动社区,整个社会都自觉地接受公共意识教育,使公共意识教育蔚然成风,从而提高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行为目标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现实生活、学习中公共意识的现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及当前学校公共意识教育中最缺失的部分作仔细剖析,制定具体的公共意识行为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对教师来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渗透的教育目标,对学生来讲,也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教育内容

公共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都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捍卫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学校德育是传播、培育公共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其核心在于培养、教育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秉持社会公正和社会良知,把握自己的言行,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内化效果。

我们认为公共意识教育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准确进行角色定位,使公共意识在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中显性。公共意识的教育,从培养小学生公共秩序意识、培养小学生公共法律意识、培养小学生公共环境意识、培养小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等方面展开研究。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途径和方法(1)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和氛围对培养学生公共意识的促进作用。在校园环境布置、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倡导正确的公共意识的气氛。

其次要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公共意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另外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2)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培养

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必须灵活多样,可以是班级授课制,也可以是专题整合式、探究式的教学。(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

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意识培养的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和生成良好的公共意识。同时建立校外德育实践、体验基地,通过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小学生的内在品德,使公共意识教育在小学生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完成,达到让小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体会,求得提高的目的。实践活动可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小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公共意识。(4)加强个体专项指导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客观地记录学生行为和公共意识的成长发展过程,按照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公共活动,以及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

9.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间的交往是一种能力。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这种能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社会更需要这种交往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接触的社会关系较少,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人际交往及相互之间配合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这些集体性活动,最能体现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与小集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教师应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好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教学比赛、游戏、保护与帮助等,无不体现出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很容易在这种体育活动中使自己潜移默化地学到与人交往的经验,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相互配合能力,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将会更激烈。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他们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形象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胜负观教育。胜利了,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失败了,要找出原因接受教训,为下一次胜利而努力。要让学生懂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此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胜不骄,败不馁,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强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创造性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是个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表现为求新求异,独特的思维、行为方式等。中学生正是培养创造力的有利时机,此时,他们的创造性有了较充分的智力基础,较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抓住此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的培养要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才能达到潜移默化,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体育活动中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徒手操的练习,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编操原则方法,让自己创编动作。又如技巧、武术等让学生自己编成小套路联合等,学生通过思考,锻炼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或多或少存在着溺爱综合征,一帆风顺的学习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减弱,当他们走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受挫力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心理受挫的影响。要使学生在完成体育动作的时候,除了靠灵敏和善于动脑外,还要靠意志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学生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有意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信,正确认识自我

自信心是在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总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或有的人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心理使他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愿做。这两种情况均属心理不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体育成绩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很活跃,示范也让他们来做,这些学生往往很自信,精神状态也好。而那些能力差的同学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好意思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观察,有意识地为这些能力差的学生创造展示其优势、特长的机会,由简到难,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同时,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在集体中和大家平等相处。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造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能力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10.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当个体出现适应不良时,会有许多负性情绪表现,如彷徨、失望、忧虑、怀疑、悲伤、恐惧及绝望等,负性情绪过于持久强烈会导致心理异常。

学校是个小社会,高中的学生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适应问题。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探究中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帮助他们学会适应,是一件必要而且有意义的事情。导致中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因素(1)生活习惯变化

升入高中,学生们离开了业已熟悉的校园、集体,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校园、集体,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同学。部分离家较远需要住校的学生还要面对从家居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所有这一切的变化,都意味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新环境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这时个人不能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就会在适应环境方面产生压力。(2)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由初中到高中,学习内容迅速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要求提高;高中阶段涉及的知识面也更加广泛,在学习内容变化的同时,学习方式也发生着改变。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这需要学生主动、独立自主地去接受知识。作为高一年级的新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是墨守成规的话,便会在学习上疲于应付,而成绩却不能提高。(3)自我本身的变化

由于环境的变化,中学生的自我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就会在适应自我的问题上遇到困难。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尚未成熟,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往往过高,缺乏客观,因此就会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矛盾。(4)人际交往的变化

升入高中的学生,不仅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之中。当今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溺爱的家庭教育和单一的学校教育,使他们缺乏独立的社交能力,加之中学生感情丰富,变化快,在人际交往中易于情绪化,对人对事有时过于简单。

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要远比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的适应困难。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在新的集体中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同学关系往往成为他们非常苦恼的事。一旦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认为所处的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从而引起心理不平衡。高中学生适应问题的解决方法(1)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在各方面有变化是自然的事情。要想很快适应变化的环境,你必须要了解环境有哪些变化,在变化上有什么特点。如:在生活上,你面对的是从乡村到城市还是从大城市到城镇的变化呢?你即将面对的生活环境比从前更优越还是不如从前呢?在哪些方面有差距呢?在学习方面,如果你的邻居、亲戚朋友中有了解学校情况的人,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开学之初向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咨询学习上应注意的问题。你是以怎样的情况进入到新集体中的?对环境的变化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是必要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2)人际关系上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唐代文学家韩愈主张“责己重以周,贵人轻以约”,意即要求自己要严格而全面,对待别人要宽容,要求要少。在与同学交往中,要拓宽自己的心理容量,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犯颜动怒或心烦气燥,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后,首先检讨自己,哪怕真的错不在自己,但只要能找出一点自己应负的责任,在理智上都可以使自己心理平衡。不以自己的好恶去苛求别人,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用别人的观点和感觉来扩大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思想,当你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时,你会变得善解人意。

和谐融洽的氛围需要你与大家共同努力。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的气氛中,人人都可以由依赖变为自主,并发挥自己的全部潜能。(3)生活上正视自己,面对现实

解决与自我有关的适应问题,重要的是要正视自己,面对现实,对变化了的“我”,对新环境中实际的“我”有客观的估量,尤其是要真正认识自己的实力。

在新集体中给自己的定位应建立在自己的能力和条件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盲目地与他人攀比,如果用自己之短去比别人之长,会妄自菲薄并产生自卑,从而失去前进的信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结构和能力倾向,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所谓“自知之明”,不仅表现在能如实地看待自己的不足,也表现在能如实地看待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寻找自己的优势并积极表现,用积极进取的心态看待自己的不足。

在自我评价上,还应注意不要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如果一个人只是强调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处处都比别人强,容易形成盲目乐观、傲慢、自以为是的品质,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因为知识不会在相互交流中减少,反而会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完善,产生新的火花。

11.中专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总则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适应能力既属于心理范畴,又涉及政治思想和道德法律范畴,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中专学生的适应能力,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被写进德育大纲。中专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大多数将在未来走进生产一线,充实我国产业工人队伍。他们素质的高低,适应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把提高学生适应能力作为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一部分,纳入到学校常规教学和教育工作中。中专生适应能力现状不容乐观

中专生作为未来产业工人的后备军,其适应能力的现状究竟怎样呢?主要表现在:(1)学习方式不适应

从初中生转变为中专生,学生会产生一系列不习惯、不适应现象,甚至会产生恐惧和畏缩心理,表现出明显的文化休克。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育教学以及管理方式的巨大改变。目前,我国多数初中还是以中考作为主要指挥棒,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中考,导致德育退居其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仅成为一种口号。老师不遗余力研究试题,精选试题;学生被迫无奈地钻进书山题海,忙忙碌碌。而中专,更看重学生自主学习,给与了学生更大的个人时间和空间。没有升学压力,没有老师的强制。很多学生反倒无所适从,一时间,失落、空虚充斥思想,表现出了很强的不适应性。(2)管理形式不适应

如果说义务阶段应试教育是主流,那么中专则搞的是名副其实的素质教育。然而,学生似乎并不买帐,他们的个人行为和思想并没有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跟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形成共振。相反,更多的学生表现出因不适应而抵触的行为和心理。中专很重视养成教育,在个人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礼仪素养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要求。但很多学生都无形我素,自以为是,常常与学校的管理发生冲突。(3)生活方式的不适应

一般的中专学校,生活条件较之初中有很大改善,学校希望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能够自理,学会与人共处。这只不过是学校的一厢情愿而已。我们发现,不少学生对集体生活很反感,觉得很不自由。尤其是时间的限制和纪律的约束,让他们常常呈现出烦躁、怪癖、乖张、暴戾。于是为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半夜翻墙上网、晚寝吵闹等违纪行为屡屡发生,让很多教师无可奈何,常听到一些老师感慨;教育是无能的。不少学生干脆逃避集体生活,在校外租房。(4)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

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独生子女多,多数家庭不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忽略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一味溺爱宠顺,造成孩子心里畸变。俗话说:温室里的花儿经不得风雨。错位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孩子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自我意识。加上初中教师单纯追求升学率而让德育工作流于形式,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心理在复杂的现实中很容易迷失航向。很多中专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的叛逆、怪癖、自私感到力不从心。中专生中,顶撞老师,逃学旷课、受批评后出走等现象层出不穷。(5)贪图安逸不肯吃苦

不少九零后的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有优越,在家里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电脑电视伴深宵日上三竿还觉早的生活,于家务绝缘与生产劳动相斥,严重丧失了劳动者的本色。在学校里表现为不思进取,百无聊赖,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睡觉不分早晚,小说随身携带,手机上网聊天,零食永吃不厌,学习漫不经心,做事懒懒散散。”只是部分中专生的说生动写照。(6)时间观念淡薄,纪律意识不强

中专学生难管理,这是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感言。重不得,轻不得。你管紧他就发跳,你管松他就发躁。要想在松与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还真是不容易。因此,在中职校园,迟到旷课是家常便饭,课堂之上是各行其是,打架斗殴防不胜防。理论学习一窍不通,专业技能难登大雅之堂。很多学生的表现与学校的管理格格不入。结果是学有所得凤毛麟角,一无所成多如牛毛。“学会求知、学会技能、学会做人、学会合作”成了空头口号,唯有少数学生是按着我们的培养目标获得了发展。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直接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差,对企业的管理不适应,对一线生产劳动的极度排斥。据统计,每年毕业参加工作的中专生,能够在企业干满一年的不到10%,一年内因不适应工作而跳槽两到三次的大有人在。如果任其发展,不采取得力措施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势必会影响企业用工的稳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中专生适应能力差的原因

造成中专生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复杂的。但归结起来不外外乎以下几点:(1)家庭原因

首先,部分家长教育观念有缺陷。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一般有足够的财力维持子女幸福的生活。很多家长抱着“让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生活得更好”的思想,溺爱娇宠孩子,一味顺乎其意,少有严管,更谈不上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

其次,有父母生没有父母教的。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很多家长离家弃子远赴他乡打工挣钱,将孩子或者寄托学校,或者托付亲戚,或者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父母的亲情的缺失,很可能在孩子心头留下浓厚的阴影;亲戚的教育管理往往顾虑重重;隔代教育存在先天性的缺陷。这些都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障碍。(2)社会原因

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开放性、自由性,有时对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网络的普及,让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接触面更为宽广。拜金主义的盛行、追星的社会潮流、腐朽社会生活方式在现实中的渗透,对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学校的正面教育面对社会现实的负面冲击,显得苍白无力。中专生大多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已经具有很强的自主吸收社会信息的能力,社会的影响在他们头脑中更容易烙下印痕。(3)教育自身的原因

一是现在的中专学校招生体制的局限性,中专学校招生对象是落榜生,他们大多是初中阶段的后进生。这些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知识层次偏低,生活自理能力欠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入校后长时间不能适应中专学校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规律,便不同程度地产生一些与中专生学习生活极不协调的心理障碍。

二是我国中专教育体制的局限性,很多中职学校虽然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专业技术技能培养,但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却没有找到合理的解决现实中很多矛盾的具体措施。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的关注较少。据了解,大多数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心理干预机构。

三是很多学校没有正确地处理好德育工作、理论文化学习、实践技能培训三者之间的关系,常常是顾此失彼。德育方面,或者措施不得力,或者制度落实不够,或者德育工作没有常态化,或者忽略了挫折教育和就业教育。理论文化学习方面,教学常常脱离学生能力实际,不注意深入简出和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学习成绩把关不严。实践培训方面,有的因财力不济根本没有相应的设备,有的设备进做摆设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训时间,有的不安排专门的工厂实习或实习走过场脱离学生专业实际。培养和提高中专生适应能力刻不容缓(1)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我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程度增强,产业工人的素质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据媒体报道,同样的汽车零部件,中国工人组装的质量就是不如德国工人组装的质量高;同样的手表零件,瑞士工人能组装成世界一流的手表,中国工人则逊色得多。我们目前还只能算是制造大国,里制造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其中提高中国产业工人素质是一项伟大而又艰巨的历史性工程。中专学校担负着培养未来高素质产业工人的重任,必须树立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以战略性眼光看待自己身上的责任。二十一世纪能否变成中国的世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工人队伍。(2)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业部门对人才需求标准的逐年提高,中专生面临社会偏见和竞争压力,因此,在目前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形势下,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果对已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不加以正确引导,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患,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对和谐社会构建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富士康事件虽然过去,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度应该提高警惕,要有压力感,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是一个关系到国泰民生的重大课题。(3)是社会平安稳定的需要

中专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也是隐患最多的一个群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稳定和平安是第一要务,离开了稳定和平安,经济发展便失去保障,和谐文明便失去了基础。中专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国家这几年大力支持和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对每一位在校中专生给予国家资助,今年又出台新政对部分家庭贫困生追加一年两千元的补贴,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高度重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从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出发的。

增强每个中专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合作能力、做人能力,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纠正他们偏向的一世情感和价值观以及心理,稳定他们的就业行为,知道他们正确的进行人生角色定位,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平安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明确中专学校适应性教育基本内容“适应”主要是指人的生理和精神随着外界情况变化而进行调节的状态,以使个体同外界环境保持协调。人生来就有自发地适应环境的本能,同时蕴含着逐步适应复杂环境的潜能。这里所说的适应性教育,是指进一步开发人的潜能,让中专生能够适应学校的管理、学习生活、以及来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变化的社会。中专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学会”,即教育个体“学会求知、学会技能、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自我认知教育

人要适应环境,首先要熟悉自我、认知自我,建立自我意识,对自我准确定位。要教育中专生客观地自我评价,既要看到有点,找准专长,又要明白缺点。自尊而不自傲,自强而不逞能,自信而不自负。然后要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注意扬长避短,有意识地培植自己的闪光点,积累自信和发展的资本。要正视缺点,孔子说,知不足而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总之,要有自知之明,这对自己的成长是有好处的。(2)心理适应性教育

心理往往影响行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适应性教育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对人的影响绝大部分是心理层面的。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可以说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但青年时期,人的心理素质尚不稳定依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所造学生的心理,就是要输入理性,增强个人定力,培养学生心理的稳重性。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就是心理素质的较高境界。(3)身体适应性教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显然难以适应快节奏高负荷的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出去就业后发出感慨:身体吃不消。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求知学习技能培训需要也能够狼的身体,当工人跑推销搞管理需要强健的体魄。我们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合格人才。学校应加强学生的体能训练,每天安排充足的锻炼时间,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4)情感适应性教育

中专生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们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也有向善的思想倾向。但是在自我意识的注主使下,有不少学生情感不稳定,很脆弱,易冲动,好宣泄,意气用事,不顾及后果。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的情感倾向,多与学生交流,走近他们的情感世界,了解更多的实质性东西,有的放矢,采取合理的措施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培养健康的情感,就是要培养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让爱的元素融入思想,让博爱宽容的意识主导行为,以实现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和谐。(5)行为适应性教育

行为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对环境的适应性上。环境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这是一个人正常生活在世界上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生存环境。每个人生活的环境是不同的,且每个人对其所处环境的感知和认可度都不一样。我们这里强调的是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如果说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亲,那么社会就是人类的摇篮。

社会环境个人所接触的环境中是复杂的。如果把社会环境抽象为一个系统来看,这个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包含了许多社会要素,如纪律、制度、道德、法律、习俗等。这个系统的主要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单元组成。其中起核心作用的是学校。

因而,学校的教育方式及相关条件如何对学生起着较大的影响。培养行为的适应性,就是要让学生树立“入乡随俗”的观念,要学会改变自我,调整自我生存状态。这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的生存之道。实施适应性教育的基本举措

培养和提高学生适应能力是一项长期复杂而且艰巨的工作,急于求成则会适得其反。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长期抗战,耐心细致工作的准备。采取以下措施:(1)思想教育促转变

思想教育是德育工作的灵魂,思想通则行为通。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教育促使学生观念的转变。要让学生认识到中专生活的实质,对生活方式和内容的巨大转变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同时,老师还要适时地做好安抚和引导工作。对表现出明显不适症的学生重点跟踪疏导。充分发挥班级宣传栏和主题晚讲以及班会活动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进行适应能力的大讨论,使学生明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懂得学会适应就是学会生存之道的道理。(2)完善制度保落实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制定出切合本校学生实际的阶段性培养目标,配套完善考核考评制度,确保学生学有所成,习有所得。艺高走天下,艺短寸步难。过硬的知识技能本身就是最强的适应力。因此,学校要从教学教研入手,强化校本教研,有针对性地定内容定形式定方法。

首先,管好老师的教,把好课堂教学观,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效益。因中专生基础太差,学习能力欠缺,这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简,同时要努力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让多数学生听得懂,学的着。

其次,要把好实训关。实训最讲究实用性。必须注意与企业生产实际接轨。中专生普遍对动手操作有较高的兴趣,应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性,安排充足的实训课,然学生在练习中提高技能。最后,规范考核制度。既考老师又考学生,对老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指导应以硬指标来考核,奖优罚劣;对学生也应引进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优化考核指标,突出激励机制,慎用惩罚措施,既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要保护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3)开展活动促发展。

中专生活应该丰富多彩,用活动陶冶人,以活动培养人,用活动提高人,让中专生活成为中专生人生历程中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美好时光。两操阵容壮观、锻炼热火朝天、歌声嘹亮悠扬,广播陪伴课间,比赛好戏连台,表演精彩纷呈,篮球场上喝彩阵阵,图书管理人头攒动,应该成为中专生活得样板。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本领,如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同时还可以开阔心胸,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培养意志,而这些,正是学生构成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4)创新方式促提高。

首先,创新办学方式。目前,一般中专学校都是严格执行“两年在校工读,第三年顶岗实习”的学制方式,这种方式具有普遍的适合性。近年来有部分学校大胆改革,在执行中央总的方针原则不变的基础上,采用先顶岗实习后回校工读的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只要有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只要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灵活变通,结合本校实际走特色办校之路是完全可以的。如创办校办工厂,引进外包业务,让学生半工半读以工养读,提前适应企业管理,积累经验,磨练意志。

其次,适度渗透挫折教育提高承受能力。科学研究证明,一味的赏识教育并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适度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抗敲打能力的最好方式。毕竟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而残酷,只有具备百折不挠的钢铁意志、愈挫弥坚的乐观精神,才能从失败中积蓄重整旗鼓的勇气和力量,进而步步走向成功。

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劳动者不仅要有适应劳动的能力和理论知识,更要有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中职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面的教育观,把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当做贯穿教育教学始终重要工作来抓,这将让中专学生终身受益,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维护社会的稳定稳定与和谐都将不无裨益。

12.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生活环境中为达到与所处环境的和谐状态而必须具备的一种综合能力。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表现,提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和影响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从而找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方法。

大学生经过几年的紧张学习,面临最急迫的问题就是就业。然而,许多学生在毕业之际,往往对即将步入的社会感到陌生、茫然、恐慌、不知所措。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太差。所以,大学本科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便其毕业时能更好地步入社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1)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当中,既要承担个体生活上的角色,又要扮演社会中的角色,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今社会在高科技的推动变化下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全球化的知识经济初显端倪,科学技术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对每一个社会人提出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掌握着现代化的知识和技术,是未来国家和社会建设及发展的栋梁之材,肩负着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种使命和责任与当代世界的状况,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挥的程度,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要求。(2)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

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担负着继承上一代的事业、知识和优良传统,开创社会发展新局面的历史重任。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凡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都包含于其中。显然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所包含学习适应能力、工作适应能力、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交往适应能力都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几个重要内容。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目的。(3)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完善

心理学把每个人一贯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称为个性。个性一旦形成,就会对大学生的行动乃至整个一生的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而个性是在大学生的一系列认识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些活动中,他们渐渐认识社会、感受社会、应对社会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压力和障碍,这是大学生个性形成和完善的外部条件,也是个性和谐发展的基本过程。另一方面,只有具备完善和谐的个性,大学生才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4)利于大学生培养和发展健康的心理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适应程度和结果的具体体现。如果一个大学生经常与别人,特别是与同伴脱离交往,或者被同伴排斥在群体之外,就会发生心理变态和心理疾病。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形成了独有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他们一般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强烈,要求独立自主的意识与日俱增,遇事喜欢独立思考和判断,不愿盲从别人的意见,情绪反映强烈、易冲动,遇事有持续而深刻的情感体验。

正因为大学生具有上述心理和行为特点,所以,他们中的许多人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在生活、学习顺利时,往往眉飞色舞、趾高气扬,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情绪陷入长时间的忧郁、苦闷、消极、自卑。大学生心理的这种两极性,很容易导致他们的心理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5)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需要在社会上的意义是指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它表现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渴求和欲望,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原动力。因此,人总是有各种不同的需要,一般分为生存需要、活动需要、交往需要、发展需要、成绩需要五个层次。人的需要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发展的。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他的需要层次和水平就越高。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高于其他阶层的青年,他们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发展目标也就相对较高。因此,他们的需要结构模式就是以自我发展需要为核心的需要结构模式。

每个社会角色所担当的工作,都是整个社会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大业,为每个社会角色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无比广阔的舞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是根本一致的,大学生只有把自己的事业目标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自我才能得以发展。

因而,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是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即使自己承饰的社会角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作用从而得到社会的承认。大学生要满足和适应社会的需要,当然就不可缺少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所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也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影响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由于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同,大学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所从事的活动总是发挥不同的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形成总是受到它自身所包含的内容以及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众多因素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的客观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才的成长。社会环境是人才成长的土壤,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最深刻的影响。

①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并非抽象的存在物,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诸多因素的总和。它对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必然要产生决定性影响。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规范和制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产生不同的民族心理、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这都将影响大学生在受挫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评价也越来越严格,使得大学生们对踏入社会显得无所适从。

②学校环境的影响随着青年学生进入大学,大学教育就成为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学校环境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地方,学校的教学设施、课余生活环境、宿舍条件、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都将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不适应。大学生在此不仅接受知识的熏陶,也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学会做人的道理。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素质提高,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良好性格、情绪、意志等个性心理的培养。而且有的高校专业设置、教育理念和目前激烈的人才竞争在衔接上略显滞后,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压力。

③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大学生成才以及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环境。家庭的早期教育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有效开发。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成长有着先入为主的深刻影响。一个富有生气、和谐、民主又不失严肃、上进的家庭环境,对大学生成才和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产生积极影响。每一个家庭的自身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以其不同的性别、年龄、知识、观念、社会地位等对其他成员产生不同的影响,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④工作环境的影响工作环境是大学生生活较长的仅次于家庭的一大空间,它对大学生成长以及培养社会适应能力产生密切的影响。

首先,工作单位的性质、任务和管理制度影响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方向。因为不同的工作单位都有其不同的性质,不同的工作岗位也有其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大学生一旦选定某一工作单位的某一工作岗位,就决定了它今后的工作方向,因而就必须去努力适应它,这就决定了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方向。

其次,工作单位的条件优劣影响着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快慢。但条件越好并不一定就顺利,关键要靠自己的努力。

⑤社交环境的影响社会交往也叫人际交往,它是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必须面临的人生重要课题。大学生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我们也把它称为社交环境。交往能力也叫社交能力,它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内容,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社交环境和社交能力是大学生社会交往的两个重要方面,他们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交能力越强,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就越好,创造的社交环境就越优越。(2)素质水平因素

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素质、知识和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这些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他们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一般而言,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的素质因素有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和身心素质。

①业务素质从事某一社会职业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业务知识、技巧和能力,一个人的业务素质是立身社会的根本,它是实现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的重要条件。

②品德素质主要是指一个人按照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养成的良好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个人思想行为和潜能。

③身心素质主要是指强壮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身体是物质的基础,心理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知识的学习和对知识结构的构建,而且影响到人们创造能力的细腻过程和发挥。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有强烈的好奇心,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学习,不断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并以勇于进取、不怕失败的心态推动创造能力的形成和发挥。

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素质是紧密联系的,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适应的状况,而社会适应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素质水平。大学生只有重视这些因素,充分开发和调动这些因素,才能较好地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对策(1)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学生所学知识的先进性、科学性、适应性,决定了学生与社会的适应程度,所以构建一个适应于社会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大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生要想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特点,就该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内核和广博的适用经济外圈。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要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及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实施教学创新工程,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建设,修改教学计划,优化课程结构。要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那种教学过程单一的讲听模式。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主动适应大学学习方法,改善学生已养成的被动学习习惯、学习的依赖心理。教师在讲授教材的同时,应注入知识含量更高的新内容,增加新的科学知识、经济知识、社会知识,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智力、拓展学生知识为立足点,强化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注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人才,要搭建使大学生脱颖而出的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系统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知识结构和智能框架。(2)加强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社会实践是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环节,它能验证、巩固、深化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具备的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速知识向能力的转变。社会实践能使学生脱离传统的“在家靠家长,在校靠教师”的依赖性,使大学生的自立能力得到强化,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社会位置和将担负的社会责任,了解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责任感,从而合理调节自我期望值,纠正自我意识偏差和失误,缩短与现实社会的距离。

通过社会实践还能培养学生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增强他们的挫折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比如:学校可以多组织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宣传功能,进行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试能力;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发展变化;在学校设置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大学生克服心理上的疾病和障碍。(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让大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我们在肯定教育的外在价值与物质力量的同时,应更多着眼于“人”的发展与完善,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这一阵地,引导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人生和社会问题,广泛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同时还应重视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对学生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社会适应性。(4)加强人格锻炼,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首先,要创造优化良好的校园环境,积极营造教育情境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应有目的地举办一些有创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扮演生活中的角色,促使学生乐于交往,善于交往。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及优质的宿舍管理服务,有助于大学生独立与人沟通交往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让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各项有益活动中,主动加强人格锻炼。教育者还应该加强学生的人格锻炼,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认知上的偏见。需要注意的是不但要创造、优化外界条件,积极营造教育情境,还要加强大学生人格锻炼,训练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比如如何有效地沟通,怎样表达情感和取得别人的信任等等。

13.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女大学生是中国女性中传承先进文化、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强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男女平等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她们今天在学校的定位、期望与追求,将直接影响她们未来的心理定位和价值取向。她们的观念、能力将直接影响中国女性今后的走向及社会地位。因此,高校教育对女大学生的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提高女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途径作探讨,以期为女大学生的全面成才,终身发展拓展宽广的空间,奠定良好的基础。女大学生社会适应状况分析

她们善于接受各种先进思想,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成才意识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责任心,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然而,面对就业选择,从思考就业问题、寻求工作岗位开始她们就程度不同的遭遇到挫折并逐渐出现了一些不适:(1)思想观念的不适应

认为取得大学文凭,能找到工作已经不错了,看到社会上“男强女弱”的现状,平素在校的激情和锐气已逐渐挫平,不想去面对现实,奋发努力,降低对未来的要求,从而导致不思进取,甚至会出现被市场大潮淘汰的可悲结局。(2)知识储备的不适应

每当遭遇专业不对口、知识层次偏低的现实时,往往缺乏重新学习、创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意识不到学习是立身之本,发展之源。随着家庭的建立,年龄的增长,便会放弃对学业和事业的追求,难以建立终身学习的信念。(3)社会竟争的不适应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和新的工作流程、工作目标要求,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怀疑自己的潜能和水平,对自己能否适应新岗位缺乏信心,对自己的未来定位大打折扣,在男性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的性别模式里,难以改变传统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女性地位和形象。因此,女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把握机遇,关键看掌握、应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还要看其是否具备挑战自我、抗争现实的勇气和能力,而这一切都需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和意志品质。

大学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的职业教育阶段,是进入社会、走上职业岗位前重要的专业学习阶段,是职业生涯的准备期。女大学生要适应社会,从事一定的职业,得到真正的自由发展,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身价值,使之成为某一领域的佼佼者,女大学生自身必须增强适应社会的紧迫感和自觉意识,因此,增强社会适应性不仅是女大学生的必修课,而且是女大学生最紧迫的课题,而高等院校则有更大的责任。

要帮助女大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完善和提高自己,为适应社会而较好的规划、设计职业生涯,指导她们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订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明确一生的方向,并致力于目标的实现,要强化她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自主意识的适应时代需求的业务精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知识型、创造型的新女性。

因此,要培养她们在校期间勤于学习,敏于求知的精神,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处理好学习与交友,学习与生活,学习与恋爱等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文化素质,为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增强女大学生社会适应性

女大学生希望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注重用科学方法、科学态度衡量自己,更注重用社会标准和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为此,高校教育要为女大学生开辟广泛的教育途径。(1)开设新课程,拓宽新眼界

知识经济和市场竞争对女大学生的素质要求是全方位的,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成才的需要,在专业课和必修课之外,以女性课程体系为教育主渠道,尤其应将社会性别为核心理论的女性学内容引入高校课堂,通过课堂学习,使女大学生知晓女性性别优势,懂得独立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目前,普通高校的女性学课程尚处于构建之中,难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即使公共课也多涉及女性方面的外围课程,诸如女性形象、女性心理、女子社交礼仪、女子形体学等,核心课程和基础性课程的开设为数甚少,应通过开设中外妇女运动史、性别与发展、女性社会学、女性未来等课程,使各专业女生具备社会性别视角,学会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研究和解决社会现象及问题,把男女平等的理念贯穿于各个具体的领域中。(2)拓展新思维,树立新形象

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女大学生加深对性别角色、性别意识的理解和把握,那么发挥性别优势,培养女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高校对女大学生进行个性修养和品德修养教育的必修课。

为使女大学生突破思维定势,不断挖掘潜能、打造新形象,树立新目标,为寻求和把握将来的机遇做好思想准备、素质准备和能力准备,高校应利用第二课堂,广泛开展“女大学生修养”、“女性成才”的主题研讨会、报告会、演讲会、辩论赛,“女大学生才艺展示”、“女大学生形象”大赛等,用这些主题鲜明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愿意参与的自我教育形式,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评判优秀女性形象和女大学生成材的标准;实现女性人生价值的必备条件以及男女平等、未来社会对女性性别角色的期待,以激发他们破除束缚思想的旧理念,坚定成才的信心和志向。(3)开辟新空间,走进新课堂

实践长才干,社会即课堂。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走上社会前的“热身”,提前体验社会角色,会给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先机。女大学生期待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志向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以验证和增强,以女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策划并指导她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让她们展示自己,发现自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建立女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创新创业的管理体制,积极组织女大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调研、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她们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作贡献。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