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济世——张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02:50:48

点击下载

作者:郭长青,张宁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针药济世——张吉

针药济世——张吉试读:

前言

针灸疗法作为中医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针灸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的针灸人。黄帝与岐伯等的君臣问对,成就了以《灵枢》为代表的针灸理论体系;扁鹊著《难经》,阐发针灸经旨,丰富了针灸理论;皇甫谧删浮除复,论精聚义,撰成《针灸甲乙经》,使针灸疗法自成体系;其后历朝历代,贤人辈出,涪翁、郭玉、葛洪、杨上善、孙思邈、窦默、徐凤、杨继洲、高武、李学川,直至中华民国的承淡安、黄石屏等,如璀璨群星,闪耀在针灸历史的天空。正是这些精英的薪火传承,才成就了针灸的繁盛大业。

北京有着800多年的历史,特殊的历史地位和厚重的文化积淀,造就了众多针灸名家。王乐亭、胡荫培、牛泽华、高凤桐、叶心清、杨甲三、程莘农、贺普仁……这些德高望重的针灸前辈,成为了北京近现代针灸学术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术思想和精湛技艺推动了北京地区针灸学术的发展,在北京地区针灸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道德情操、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是针灸界的宝贵财富,应当深入挖掘整理并发扬光大。

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是在北京针灸学会领导下的一个学术研究组织,其主要任务就是发掘和整理北京地区针灸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凡在北京地区针灸界有一定影响力的、德高望重的、有独特学术思想和临床技艺的针灸专家,都是我们工作的对象。我们本着客观、求实、慎重、细致的原则,力求全面展示针灸名家们的风采,展示他们的学术价值和影响力,为推动北京地区针灸学术的发展,为针灸疗法促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自己的贡献。

这套丛书对于我们来说是工作成果的体现,对广大读者来说是走近针灸名家,向他们学习的有利工具。通过它,可以了解这些针灸名家的追求与情怀,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分享他们的临床所得,使自己得到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这就是我们编辑这套丛书的目的。北京针灸名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委员会《北京针灸名家丛书》编辑委员会2016年8月第一章医家小传

张吉(1929—2011),教授,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原针推系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中医药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北京针灸学会顾问,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意大利自然疗法学会医学顾问,新加坡中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一、吉世活人,精彩一生

张吉1929年5月22日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地区锦县崔家屯村,少年时即聪颖过人,学习成绩优秀,小学毕业后考入当地著名的锦州中学。1948年12月锦州解放后,他投笔从戎,加入到解放全中国的洪流中,机缘巧合之中正值中国医科大学奉命进驻东北并招生,1949年1月张吉考入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现承德医学院),成为中国医科大学第四分校的一名新学员,开始系统地学习西医学知识,从此走上了他长达63年的从医之路。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朝鲜战场急需大批医务工作者,1951年张吉毕业之后,怀着为“最可爱的人”服务的满腔热情,先后在赤峰防疫站、热河省荣誉军人疗养院工作,并参与战后重建工作。热河省荣誉军人疗养院专门为朝鲜战场上负伤的志愿军提供医疗服务,当时建在承德市郊区的一个小山沟里,条件极其简陋,面对上百名危重伤病员,他作为唯一的医生每天不分昼夜,忙里忙外,根本没有上下班的概念,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要为伤病员解除痛苦。张吉不仅全面负责伤病员的医疗和保健工作,还担负培训大量的服务员和护理员的任务,教他们掌握护理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他在这所荣誉军人疗养院工作了5年多,由于工作努力和成绩显著,1955年他被热河省卫生厅评为热河省卫生模范。

1954年,国家对中医提出了“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的方针,强调了西医学习中医的重要意义,相继建立和健全了中医的教学、科研和医疗机构,在新形势下,张吉响应国家号召,于1956年考入了刚成立的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批中医学员。从此张吉开始了他的中医求学之路,中医领域里从此增加了一位充满信心的有志青年和未来的中医大家。

来到北京中医学院,张吉开始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从学习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入手,逐步掌握了中医的学术思想体系,包括哲学思想、辨证思维及整体思维方式,为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医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34门中医各科及西医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也进一步夯实了他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实习期间,他跟随著名的老中医药专家任应秋、秦伯未等老师临诊,学习他们的学术思想与诊疗技术。任应秋治学严谨,对于学术问题,引经据典,拨之临床,无不溯本穷源,且尤为重视对中医经典著作的理论研究。以《黄帝内经》的研究为例,他综合唐代王冰等历代研究《黄帝内经》医家的研究方法,分为校勘、注释、类分研究和专题发挥,高度概括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出《黄帝内经》的学习思想和理论体系,并将其研究的10个专题撰成论文,名为《内经十讲》,现《内经十讲》已成为现代研究《黄帝内经》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无独有偶,秦伯未也尤为重视对《黄帝内经》的钻研,享有“秦内经”之美称。他认为,《黄帝内经》总结了前人的实践经验,同时也表达了古代的医学思想体系,研究中医学要先学习《黄帝内经》,然后才可以顺流而下到其他医书,不如此,便像失掉了钥匙,无法打开中医宝库的大门。在临床教学和实践中,秦伯未也广泛应用《黄帝内经》理论做指导,以水肿为例,他把《黄帝内经》中散见于各篇的有关水肿的论述加以分析,联系《金匮要略》《外台秘要》等经典,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总结了治疗水肿病的6个基本法则,并列举了相关代表方剂及兼证变化的应变原则,将与此相关的理、法、方、药用之于临床,也屡见效验。同时,秦伯未亦十分强调辨证论治。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医界出现了强调单方验方,或单纯依据西医诊断指标等进行用药,而不加以辨证分析的倾向。为此秦伯未提出,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规律,是依据临床表现,通过四诊、八纲做出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所以辨证论治和诊断不可分割,根据不同的发病过程,随时辨随时论,不是经过一次辨证就不需再辨证,这是中医治病的精神。他认为西医的诊断有时有助于对某些疾病的性质、发展和转归的认识。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多参考西医的诊断,而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论治,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常收到很好的疗效。但同时他又主张西医诊断仅供参考,而不能受其束缚,要有信心和勇气使用中医的理法方药去治疗,不宜失去中医之根本。二老的言传身教对张吉影响深远,他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虽然都以传统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为主,但并不排斥现代医学的科学思维与诊疗方法,并系统掌握了中西医两套诊病技能,对于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杂病有了初步的心得体会,他的理论基础和诊疗技能变得更加扎实,这为后来他对中医的继承发扬与创新打下了基础。张吉在北京中医学院学习的6年时间里,因为成绩优异,乐于助人,负责学生工作表现突出,于1960年被授予“优秀学生”称号。

1962年即将大学毕业,张吉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他填写的毕业分配第一志愿即是“支援边疆”。毕业后他被分配到黑龙江省,被派往刚成立不久的黑龙江中医学院任教。黑龙江中医学院对他十分重视,安排他在《黄帝内经》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黄帝内经》为中医四大经典之首,其成书年代久远,内容深奥难懂,是一般人不敢碰的硬骨头。而张吉在上学期间曾拜著名中医理论学家任应秋为师,享受过“吃小灶”的优待,得到过任应秋的亲自点拨,《灵枢》和《素问》的重点篇章都聆听过任应秋系统详尽的讲解,具有深厚扎实的《黄帝内经》理论功底,这也是院领导之所以安排他讲授《黄帝内经》的原因。

1962~1967年,张吉在《黄帝内经》教研室主讲《黄帝内经》,因教学质量突出受到学生好评。1967年因工作需要担任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主讲中医基础课程。1969年他在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担任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主攻消化系统疑难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同年下乡进行巡回医疗工作,为老百姓解决疾病之苦。1972年又回到《黄帝内经》教研室担任主任,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科进修1年,掌握了神经科疾病的西医诊疗技能和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方法。1972年张吉在北京参加了任应秋主编的第一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基础理论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1977年开始担任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委员。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哈尔滨中医》上发表了《病机十九条临证分析》一文,系统总结归纳了《黄帝内经》的病机学说。1978年发表了《脾胃本质的研究概况》一文,系统论述了中医脾胃学说的现代研究方法与学术价值及其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百废待兴。年初,北京中医学院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把第一届的一批优秀毕业生调回北京,充实到教学科研第一线,张吉和夫人聂惠民也随之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母校。当年胸怀凌云志,无悔赴边陲的热血青年已经成长为中医领域里的栋梁之才,而已度过20年校庆的北京中医学院迫切需要这批年富力强的栋梁之才来充实刚刚从“文革”中重生的中医讲坛。

张吉回到北京,无暇多看一眼久违了的首都,就马上投入到了《黄帝内经》教研室的教学科研工作中。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建系,张吉又被调至针灸推拿系负责筹建,并担任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主讲中医基础及针灸医籍选课程。1983年被任命为针灸推拿系副主任兼总支书记,全面负责针灸推拿系具体筹建及教学等工作,并顺利实现了当年建系当年招生的任务,工作成绩突出。1985年,张吉担任针灸推拿系主任,主持全系的工作,在他的带领下,针灸推拿系迅速发展,成为与中医系和中药系并驾齐驱的北京中医学院三大主力之一。张吉(右三)与同事一起讨论工作

1993年起张吉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此外,张吉还担任大量社会兼职工作,他曾担任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及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吉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很高,曾担任意大利自然疗法学会医学顾问、新加坡中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等职,曾经十几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出访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日本等国家,讲解针灸、中医经典和疑难杂病的论治法则,指点外国学生,弘扬中华文化,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交口称赞。1984年5月张吉(右一)赴日讲学

1998年8月离休后,张吉潜心学术研究及临床工作。几十载风雨寒暑,他始终心系患者,坚持在诊治患者的第一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门诊之余,张吉便回到熟悉的书桌旁伏案写作,或对学术专著进行不断的充实加工,或将前一天的临诊经验、病案及阅览心得总结写成短文或医话,意在继承中医学术,深化经验,提高疾病诊疗技术,解除患者苦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辨治疑难病经验集》即完成于80岁高龄,成书于病榻上。2011年1月的一个寒冷的冬天,同往常一样,一大早张吉稍做收拾便准备出门,一阵眩晕让他不得不扶住门框,这一幕被夫人聂惠民看在眼里,她说:“你是不是还在发热?我给门诊部打电话,你今天就在家休息别上门诊了!”张吉却镇定地回答:“不就是小小的感冒么?已经吃过药了,说不定等会体温就下去了,今天还有很多患者约好了要过来的,难道让别人白跑一趟吗?”一边安慰着夫人,一边已经踏出门外,却没想到,这一离开便倒在他工作了几十年的诊室里,再也没有回来……

在这6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张吉的成就与聂惠民的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生活上他们相互支持照顾,在学术上相互学习,相互请教。张吉总是将自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或某些特殊病案的看法第一个告诉夫人聂惠民并听取她的意见和看法,而两人也常常因为某个观点产生分歧而讨论一整天。张、聂二人都为对方感到自豪,成为中医界的一段佳话。

张吉虽已故去,但他对我国针灸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却有口皆碑,而他的学术思想和做人品质,都是值得后辈学习和坚持的。二、钻研经典,著书立说

张吉十分重视经典理论的学习,在中医理论研究上有很深的造诣,尤其注重经典理论对于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他强调,只有联系临床各种各样的病证,才能更好地理解、继承和发扬古人创立的经典理论学说。

张吉从事经典医籍教学50载,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对《黄帝内经》《难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医籍都有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深刻独到的理解。他非常注重对中医、针灸经典理论的整理和提高,曾参与编写中医著作20余部,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70余篇。《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著作。其关于病证、病机和辨证思想的系统论述,为后世临床各科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张吉主编的《内经病证辨析》系统总结了《黄帝内经》所涉及的180种病证,对《黄帝内经》病候的发展源流进行了深入探讨,将其散在的病证原文,从六淫、脏腑、精、神、气、血、津液及内、妇、五官、痈疽等若干方面系统整理归纳、分门别类,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和临床应用诸多方面对每一个病证都进行系统阐述,并引证名家名注、后世医家发展及个人分析小结,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形成了完整的病证学说,发展了《黄帝内经》理论的学术思想。张吉参与编写的部分医学著作

同样,在与聂惠民合著的《经方方论荟萃》中,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375个经方,选录历代名家注释、发微、集考,涉及经方的真本、善本及孤本等共达200余种。《经方方论荟萃》广收博采,承袭了历代中医各家的研究成果和方剂精论,并总结编者多年临证经验,结合现代科技与临床特点进行了全新的阐述。使读者能从源及流,充分认识经方证治变化之全貌,通晓经方随证运用之规律,不仅为经方理论研究充实了学术基础,更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更多的诊治思路与法术指导。

张吉经常认真阅读他人的学术著作,研究其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汲取各家之长。在几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他除了重视《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著作外,还十分重视研读伤寒、温病、方脉、内、外、妇、儿等各科历代医家的著作。

20世纪70年代,张吉即参与任应秋主编的第一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的编写工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针灸专业教学建设方面成果显著。在北京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筹建之初,他主编的《针灸学》《针灸医籍选》《针灸医经选》《各家针灸医籍》4部针灸教学专业书籍的问世,作为针灸学专业的首批统编教材,填补了高等中医院校针灸专业教材的空白。这是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中,秉承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方面充分考虑课程设置的性质和任务,对整理中医针灸理论、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及保持针灸学专业理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针灸专业教材的专业化和正规化打下了基础,称得上是现代中医院校教材建设的指导和典范。

将传统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不仅仅是为了指导临床,更是为了将传统中医针灸理论进一步整理、创新和提高,以期充分适应现代临证需要。张吉历经10余年反复修订和编写的《经脉病候辨证与针灸论治》,以经典著作为基础,结合多年临证经验,从经脉的内外、上下、纵横联系,全面论述了经脉病候的辨证特点。该书根据中医理论和针灸治疗特点,充分结合临床验证,从理、法、经、穴、术5个方面进行针灸辨证论治的研究,纲举目张,首次系统完整地论述了经脉病候体系与独立的针灸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在联系,开辟了经脉病候辨证及治疗的新途径,对于发展中医诊断学和针灸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临床实践意义。

在继承前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同时,他也十分注重现代医学知识的研究、吸收和积累。他主编的《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广泛搜集了针灸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证经验及近20年来关于针灸镇痛的实验研究机制的文献报道,分别从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了疼痛和镇痛的机制,并讨论了80多个病证的针灸镇痛优势。内容翔实、全面而系统,作为一部弘扬针灸镇痛优势的著作,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并列为向国外读者推荐的好书,在国内外均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他参与编著的《针灸经络文献通鉴》获得图书成果奖。

张吉家里有满满一柜子的资料,都是他一笔一画亲自记录下来的诊疗记录和整理的笔记,用手写记录这个习惯他坚持了60余年,即使到了后来计算机已普及,他依然不改。这也是他家最珍贵的东西,每次家里打扫整理,他都细心看管这些资料,生怕遗失一页。退休后,他就在家中整理这些资料。他觉得这些资料不只属于他个人,应该有更多人从中受益。曾经有几家出版社找过他想出版这些资料,他说:“这些资料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出版,但我希望是在好好整理归纳之后。”为此,张吉反复地审阅这些资料,总结这几十年来的治疗经验,每看一次都会把自己的体会记录下来,不断地加以修订。即使是已经出版的那些著作,张吉一直觉得尚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张吉一生勤奋自勉,潜心治学,在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之余,亦十分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和提高。年近80岁高龄,仍主编完成了《张吉辨治疑难病经验集》。该书对其从医60年来疗效突出的25种疑难病,从病因、病机、临床辨证分型、针灸中药治疗方案及有效病例等方面,深入探讨现代疑难病辨证论治的针药结合疗法。该书从构思到完成,历经数十载,甚至在张吉辞世后,书桌上仍保留着他病榻上几易其稿尚未完成的近万字的论著手稿。张吉严谨谦虚的治学态度和大家风范令后人为之深深地钦佩。三、悬壶济世,医者仁心

尽管张吉担负了大量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为患者疗伤止痛、排忧解难的医生。他常年坚持出门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张吉从未脱离临床实践。

张吉从医60多年,疗效卓著,声名远播,许多患者慕名求诊。每次出门诊的时候,等候他针灸的患者都会排很长的队,由于诊室的床位有限,很多患者从早上排队,一直要快到中午才能结束治疗,有时一上午就要诊治五六十名患者。因为接诊患者而拖到一两点钟下班更是家常便饭。他的夫人聂惠民担心他的身体支撑不住,曾亲自告诉分诊台给他每天限号20个。看到患者少了,张吉起初以为自己的工作出了问题,不断地翻阅患者的就诊记录,希望能找到原因。又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每次就诊的患者又多了起来,才知道事情的缘由。他并没有因为这事生气,反而语重心长地说:“很多患者是从外地赶来的,来看一次病非常不容易,可能头天半夜就要来排队挂号。我们作为医生,本应该救死扶伤,减轻患者疾苦,又怎么能忍心限号呢?”

张吉诊疗患者十分认真,每一位患者他都进行细致的检查并亲自书写病历,而且从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中医诊断、西医诊断、治疗法则、针灸中药处方均按照要求规范书写,每一位患者都留有备份资料,以备将来整理总结。问诊、把脉、扎针、拔罐等,他都亲力亲为。对患者的提问都给予耐心解释,患者从他那里能够感受到如亲人般的温暖和体贴。他认为,患者专程来找他看病,就是对他技术的信任,他必须用自己最好的态度和方法来回报患者。

有一次,已经到下午1点了,张吉给最后一名患者起针后,准备收拾东西下班,刚脱下白大衣,突然又来了一名患者,他从山东来的,说是他们老家有人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到处求医都没治好,后来到这里调养了2个月,症状渐渐缓解。他本人也是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专程从山东赶来,就为了能让张吉给他好好看看。由于是第一次来北京,地形不熟而跑错了地方,所以来晚了。张吉听到后,不顾自己80岁的高龄和已经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的疲倦,赶忙重新披上白大衣,拿出已经收拾好的针具和脉诊垫,开始给他把脉并仔细地询问病情。经过详细的询问,张吉告诉患者:“今天不能针灸了,因为时间太晚了。你们跑了一上午,挺累的又没有吃饭,这种情况下针灸容易出现晕针。而且下午还有专家在这里出诊,我们不能影响到人家。我先给你开几剂中药,你先吃上,看看有没有缓解。下次我出诊的时候,你直接过来就行,不用挂号,但是记得来之前先吃点东西。”他还嘱咐患者煎药、服药及饮食起居的注意事项。一直到患者走出大门,他才又一次换下白大衣,结束了上午的工作。事后,张吉告诉自己的学生:“对于我们医生来说,那只是一位患者,多一个少一个没什么关系,但是对于那个患者来说,我们就是他全部的希望。对于能够治疗的,就要尽力去治疗,而不要考虑是不是该下班了,是不是该吃饭了。能够把患者放在第一位的,才是一名合格的医生。”

张吉善于应用中药和针灸综合疗法治疗疑难杂病,多次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国中医药报》等新闻媒体报道。他从不拘泥于单一疗法,他的患者经常是又针灸,又推拿,又拔罐,结束后还拎着几剂中药。很多人不理解,有一次,一个跟诊的学生问张吉:“张老师,您这样什么方法都用,到底是哪个方法起的关键作用?还是就像散弹枪打鸟,肯定有一个能打中,所以患者就治好了?”张吉这样解释:“人患病不是简简单单的单一因素,患病的原因很复杂。相同的症状可能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可能是外感邪气,也可能是脏腑不调,还有可能是经脉不通,气血失和,而这些因素又会相互影响。我们治病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证候选择不同的方法,汤药可以调节脏腑,针刺可激发经气,艾灸能温阳散寒……这些方法各有各的优势,能够相互补充。仅靠一种方法来治疗所有的疾病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综合治疗。就拿肩周炎来说,我们选用条口透承山进行针刺,但这仅仅适用于疼痛期的患者,一旦出现功能障碍,抬不起胳膊,就有可能是肌肉粘连,针刺条口透承山的效果就不明显了。这时候就需要通过推拿帮助患者运动,牵拉肌肉,将粘连的部位分开,还要嘱咐患者坚持运动和康复锻炼,才能有满意的疗效,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对治疗产生影响。”

张吉擅长医治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后遗症、高血压、高血脂、面瘫、三叉神经痛、痹病等疑难杂病,另外,对于慢性退行性疾病,如腰椎病、颈椎病、关节炎、肩周炎等,常常针药结合,事半功倍。

有一次,正值夏天,门诊来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上身穿着短袖,下身也只穿了一条单裤,而脸上却戴着厚厚的口罩。等到四处无人的时候,才摘下口罩,原来他患了面瘫。张吉让他抬抬眉毛,吹吹气,问他有多长时间了,有没有在哪儿治过。那个小伙子说已经1个月了,当时听说针灸可以治疗面瘫,就找了个中医扎针,但是没有明显好转。张吉问他有没有查过头部CT,小伙子说没有。张吉对他说:“你这个病我这边暂时看不了,你先去大医院查一个头部CT,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然后我再看看具体怎么治吧。”半个多月后,再次见到那个患者,他对张吉说:“按您说的我查了CT,结果发现脑子里有梗死,当时医生就直接让我住院了。幸亏当时找到了您,不然的话我还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呢。”后来那个患者在张吉那用针灸治疗了1个多月,配合汤药,面瘫才渐渐恢复。有学生问为什么这个面瘫的患者这么难治,张吉说:“他当时来的时候,我让他抬抬眉毛,发现他的额纹是正常的,只是眼睛以下出现面瘫,我就怀疑这是中枢性的面瘫。后来问他有没有治过,按理说面瘫针灸治疗10次左右基本能够好转,但是他已经治了1个月,更让我觉得这个患者不是简单的面神经局部的问题,而是脑子出现了病灶。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我让他做个头颅CT先明确诊断。中枢性的面瘫比周围性的面瘫难治,而且他发病时间已经很久了,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只能用中药和针灸慢慢调理。”四、教学科研,为人师表

在校任教期间,在负责大量管理工作的同时,张吉分别于1985年和199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20余年来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20名,学术继承人、高徒2人。另外,张吉还承担了外国留学生基础及临床教学工作,以及海外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圆满完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海外留学生等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

张吉在担任研究生导师期间,将努力培养新一代的中医人作为他的目标。他既重视理论教育,又重视实践培养,主张学生要精读经典著作及后世各家医籍,并在临床上言传身教。他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一心要将他们培养成为既有仁医之心,又有高超技术的有用之材。除了要求学生们脚踏实地、扎实地打好研习经典理论的基础外,还要求跟随他一起出诊,在门诊中,一边为患者诊治,一边为学生讲解他的辨证方法和针刺技法,将自己毕生之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不仅如此,他还会把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荐到其他中医大家那里学习,张吉认为,每位中医大家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学术观点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如同学术研究中的不同学派,只有摒弃门户之见,汲取百家之长,才能融会贯通,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为日后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张吉十分欣赏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凡是学生的疑问,他都不厌其烦地为其讲解,对某些难有定论的问题,还会与其他学生一起讨论,开阔他们的思路。此外,张吉还鼓励学生多参加科研工作,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学生的每一篇论文,他都逐字逐句地阅读,一边看一边标注修改意见,连标点符号都不会放过。学生们在他这里学到了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如今,张吉的弟子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是当地的骨干,均有所成就,成为栋梁之才。

张吉既重视继承发扬前人的丰富理论与经验,又注重研究吸取现代医学知识,并引用现代科学方法与手段,对传统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整理、研究和提高。在科研方面,张吉主持的各项课题均取得成果。从1987年开始便承担国家博士点基金会科研课题“十四经脉病候及取穴规律”的研究,历时3年,完成了十四经脉病候临床症状规律及治疗取穴规律的研究,填补了2000多年来中医的历史空缺,属于针灸经脉病候辨证的开创性研究,获得科研成果三等奖。1996~1999年承担“针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实验研究”课题,经过3年多的实验研究,探讨针刺对实验动物及哮喘患者的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的调整作用及其机制,并对临床产生了指导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张吉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疾苦,运用针药结合的综合疗法,对多种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及后遗症、高血压、高血脂、面瘫、三叉神经痛、各种慢性退行性病(如腰椎病、颈椎病、膝关节炎、肩周炎),以及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和深刻的心得体会,对于运动神经元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空洞症等神经科疾病的症状改善和延缓病情发展也有明显疗效。在他人生最后的十几年间,他专心总结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在中药研制方面,他研制的祛风壮骨冲剂和化瘀蠲痹冲剂,1995年经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局批准批量生产,经过10余年临床验证,为效果明显、无毒副作用的优良制剂,对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深受患者欢迎。附:思念无尽,后世楷模张彤(张吉次女)

在那个寒冷的1月,我的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父亲留给我们无尽的心痛与无边的思念,仿佛是那1月里的刺骨寒风一直围绕在我的身边。父亲印刻在自己心底的点滴往事和着泪水沉淀成下面的文字,为父亲献上我们永远的敬佩和思念。1.靠双脚走出渔村的坚定少年

父亲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一个靠海的小渔村,那里偏远而贫穷。记得在我10岁的时候,父亲曾带我回了一次老家,我们下了火车坐汽车,下了汽车又坐马车,下了马车以后只看到蜿蜒的土路和起伏的丘陵,我和父亲走哇走哇,总也走不到头,我无数次地问:“爸爸,还得走多远呀?”父亲总是耐心地说:“快到了,快到了。”沿着那条泥泞而崎岖的土路也不知走了多久,我们才走到父亲的老家。

父亲的祖辈都是淳朴的农民,而父亲却从童年开始就非常勤奋好学,村子里只有私塾,就读于此的父亲聪慧而勤奋,很快私塾先生的墨水就无法满足父亲的求知渴望。少年的父亲只好踏上外出求学之路。那个时候,父亲总是要背上几十斤的口粮,走上几十里的山路,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读书,远离父母,借宿在别人家里,父亲曾回忆说,每次离家求学一去就是几个月,那条漫长的求学之路不知道来来回回走了多少次。开始的时候村里还有一两个小伙伴同行,没过1年,就只剩下父亲一个人还在坚持外出求学。我真的很难想象,那个时候,没有马车,更没有汽车,只有那条在我看来好像总也走不到头的崎岖山路,而年幼的父亲,却只身一人,硬是靠着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地坚定地走了下去。

少年时求学的艰辛父亲很少提及,每次回忆往事总是感恩于祖父祖母为他提供的学费和每次离家时背在肩上的几十斤口粮。这些沉甸甸的高粱米饱含着亲人的关爱,也滋养了父亲对知识的渴求。尽管求学生涯孤单清苦,尽管为了读书要远离家乡,寄人篱下,但父亲却能心无旁骛,用心苦读。中学毕业了,父亲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和执著坚定的信念从偏远的家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外面的世界。生活的清贫与求学的艰辛磨炼了父亲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也帮助父亲成为他的同龄人中唯一一个离开小渔村,走向外面的世界的佼佼者。2.励志向学、勤奋工作是父亲一生的写照

父亲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的时候,每天吃过晚饭,他都会去办公室备课或写书,直到临睡才回家。父亲利用8小时之外的时间,读书又写书,几十年如一日,无论节假日,风雨无阻。夜幕降临之后的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父亲办公室透出的灯光是留在我脑海里永远的一道风景。父亲一生著书20余本,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父亲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勤奋和踏实才能有所成就。正是靠着这种水滴石穿、日积月累的扎实和勤奋,父亲才能著作等身,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学术财富。

父亲经常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父亲勤奋向学、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我们后代树立了极好的榜样。父亲是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典范。父亲的最后一本书,即《张吉辨治疑难病经验集》就成书于病榻之上。父亲在病重期间,稍觉好转,就又坐到书桌前继续写作。父亲的一生时时刻刻蕴藏着顽强的精神和卓越的毅力。父亲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坚强和对学术的由衷热爱让我刻骨铭心,永生难忘。3.仁心精术,治病救人

父亲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他经常说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为患者解除病痛。父亲凭着深厚的中西医学功底和针药并用的独特优势,从医60多年为无数患者疗顽疾,起沉疴,使他们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重享生活的乐趣。曾经有一位患有进行性肌肉萎缩近1年的患者慕名从兰州来到北京找父亲为他治病。这位患者曾求医问药于多所著名的西医医院,病情始终未见好转,肌肉萎缩反而进行性加重,甚至脸部肌肉也出现萎缩,导致喝水外流。父亲初见这位患者时,患者不但肉体上饱受病痛的折磨,精神上更是痛苦绝望,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针对这位患者非常棘手的病情,父亲制订了外用针灸、内服汤药的独特治疗方案。仅1个月后,患者症状开始减轻,精神也见好转。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体重增加,四肢及躯干肌肉增强,脸部肌肉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对生活又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回到兰州,回到家人的身边,重新开始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

父亲不但救治了这位患者,而且挽救了他的一家。至今我仍然难忘患者与父亲道别时依依不舍,万分感激的神情。而这位患者只是被父亲医治好的成百上千的患者中的一个。4.心底无私天地宽

在我的眼里,父亲不仅是一位好父亲,更是一位胸怀宽广、心存大爱、先人后己的好医生、好老师。对待患者,父亲从不计回报,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因为父亲医技高超,医德高尚,从不计较物质上的得失,他的门诊患者一直很多。他坚持多年不涨挂号费,就是为了让那些迫切需要解除病痛的低收入百姓有求医问药的机会。父亲对于前来问诊的患者,从来都是和蔼可亲,平等相待。父亲对患者的宗旨只有一个,就是治病救人,为患者解除病痛。对一些从农村来的,经济困难的患者,父亲就无偿为他们治病。父亲每天的门诊都会忙得不可开交,即使是在80岁的高龄,仍然经常忙到下午1点还顾不上吃午饭。

父亲一生教书育人,治学严谨。他的论文、著作常常反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在高校任教期间,他总是认真备课讲课,一丝不苟地批改学生的作业;在临床带学生,父亲总是非常认真地教授诊病的知识。父亲不但教书育人,更是非常爱护人才,珍惜人才。1982年,父亲全面负责针灸推拿系具体筹建工作并顺利实现了当年建系当年招生。1984年,父亲被提升为针灸推拿系主任,领导针灸推拿系迅速成长为比肩于中医系和中药系的北京中医学院三大主力之一。在建系初期,系里有几位刚参加工作,尚未成家的年轻教师,他们的家都远在南方。在他们刚来北京的第一个春节,为了免去他们的思乡之苦,除夕夜父亲把他们请到家里,与我们全家一起包饺子欢度春节。

父亲一生为人谦和,诚实善良,对周围每个人都抱着宽容、理解的心态,对老师,对同仁,对学生,只要谁给了他哪怕一丁点儿帮助,他都会一辈子记在心里。父亲时常会说起曾给予他帮助的老师和同事,每次我都能切切实实感受到父亲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父亲一生平实诚信,不善辞令,从不追求物质的享受,过着恬淡、简单的生活。在父亲身教重于言教的影响下,我们姐弟三人也都成长为诚实、勤奋、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之人。

父亲的一生是勤奋刻苦的一生。父亲到底写过多少书稿,医好多少患者,培养了多少学生,帮助过多少人,恐怕谁也无法精确统计。甚至在父亲病逝后,母亲整理父亲书房时,发现的也都是尚未完成的书稿。父亲匆匆地走了,但他的一生却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仅是等身的学术著作和论文,不仅仅是大量重获健康的患者和培养出的众多中医界的栋梁之才,更值得我去追求和学习的是父亲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二章读经心得《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蕴含着丰富的防治疾病的经验和独特的辨证思想,张吉从事经典医籍教学几十载,备加推崇明代医家杨继洲所述:“不溯其源,则无以得古人立法之意,不究其流,则何知后世变法之弊。”他认为《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对后世中医学术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故学习中医,首先要深钻《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本章撷取张吉研究《黄帝内经》的心得与体会,从中可窥他研究之心血。一、天人统一观是《黄帝内经》理论核心思想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依从于自然界变化的总体规律,或者说人类的进化一定符合自然界进化的规律,这就是天人相应的客观规律。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之中,每时每刻都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人气与自然之气息息相通,《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是生命之根本。《灵枢·邪客》云:“人与天地相应也。”即人的生活要适应天地自然界的变化,“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以顺应自然,故天地人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此处更强调全方位天人关系的和谐相处,上养天气来养护头颅,顺应地气以养护双脚,情感和谐相处要调五志以养五脏,才能调养五脏之气“怡悦情志”。《黄帝内经》对气候变化有很清楚的认识,认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若“无萌则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露不精(晴),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说明正常的天气是阳光明媚,天体自然之气转动生息无穷尽的,蕴藏着万物发展之生机。若“贼风数至,暴起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若天气异常变化,贼风暴雨频作,则阴霾晦暗四起,昼不见日,夜不见星,这是自然界阴阳失序,天地之气升降失常,阳气闭塞不升,阴气混浊不降,造成天地之气混浊不清,遮阻光明,影响植物生命之源,即使参天大树也难免枯槁死亡,对人体也是极大的灾害。这种观念贯彻于《黄帝内经》全书的始终。如《素问》的前五篇,均以自然的变化对人体影响为主体。《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法于阴阳”即根据天地自然变化规律调养身体。又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以四时气候变化为依据进行养生防病,如“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生气通天论》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说明适应苍天之气,则精神意志健壮,虽有贼邪也不能造成伤害。如果违背自然界气候变化规律则人体正气失常,保卫人体的正气失常最容易招致外邪伤害,说明调节正常生理机能适应自然变化是养病防病的关键。《素问·金匮真言论》云:“天有八风,经有五风,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说明自然界分八风,四时不正之气,侵犯人体,传播致病因素,入于五经的风邪触动人的五脏,因而发为五脏之病。尤其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广泛而深刻全面地讨论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首先提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说明阴阳四时气候变化是万物生长、变化、毁灭的根本,对人体来说也与生老病死密切相关,也与精神活动相依,如说:“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因此,调节阴阳自然变化为治病之根本。此篇为四时阴阳变化与人体生理、病理之大纲。这种思想也贯穿《黄帝内经》全文,是其重要核心思想,有永恒指导意义,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在《黄帝内经》其他有关篇章均能反映天人相应的思想、人与自然界相依的思想,如《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天覆地载,万物方生。”如果阴阳气候变化“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于人者,亦数之可数”。在人体也同样,阴阳变化失节则数之可分为十、百、千、万一样多,是数不清的各种病证。

天人相应对于指导养生防病的意义:1.天人相应的基本要求

采取措施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这是说自然环境生息变化促使万物复苏,天地间生物气机萌动,草木欣欣向荣,人与之相应则“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这是调形体,使人之举止活动柔顺舒缓,气血畅通,筋骨柔顺,适应春天之生息柔畅。“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胸怀开阔,乐观大度,这是调神,包括调情志,以适应外界春生之气。这就是人与自然变化之相应,其他的季节亦然,即顺应气候变化来调形、调气和调神。如夏三月,阳气最为旺盛,而草木生长茂盛,一切植物都在开花结果,人与之相适应,是夜卧早起,多接触阳光,胸怀开阔,腠理宣通,人之养生,应该所爱在外,热情奔放,关心人爱护人,以适应生长的气候变化。如果违背夏季养生则易伤心气。秋三月和冬三月的节气养生,同样是根据气候变化而调形、调气、调神,这也是经典之谈,其道理永恒不变,具有指导养生防病的意义。2.生活环境的变化、地域的不同要求人们与之相适应

地域不同,水土不同,气候变化不同,人文社会不一,人也要依据其变化而与之相适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所说:“东方之域,天地之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由于生息环境的差异,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饮食条件不同,“故其民食鱼而嗜咸,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说明位处东方之人鱼吃多了,就化热邪滞留胃肠,咸味吃多了,会伤血,血瘀气滞,血脉不通,热壅肌肤可能发生痈疡之病。故在治疗上宜用砭石治疗,以通其血脉,说明在东方之域的人们应以天人相应观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加以防治,以避免胃肠之积热和血瘀肌肤之痈疡之病。“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当地人们是依山而居,地处风沙,水土刚强,其民不穿帛棉而多用毛布和草席,在饮食上多吃鲜美甘肥之食物,使人肥胖而易患高血脂之病,故西方之民应防止肥胖及高血脂之病。“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当地居民多住在高地、山岭之边,人们为了抗寒多吃牛羊乳汁,膏脂本厚之品,但这种膏脂甘肥之品不易消化而易发生腹部胀满之病,这也是地域特色造成人之疾病,人与自然不相应所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势低洼,水土卑湿,雾露多,湿气大,而且当地居民又喜欢吃酸味及腐臭咸卤之品使体内多生湿,故当地人民常发生肢体拘挛、湿气熏浊之湿痹病,这也是地域不同造成人与之相应的疾病。

与此同时,《黄帝内经》均以天人相应为原则,因地而宜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本文所提砭石法、中药法,灸焫法和微针治疗法。3.违背四时气候变化的四时多发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四时正气不会伤人,但四时过盛之邪气,即所谓太过,超乎人体的适应机能,或者人身处于极虚的状态,邪气容易侵伤人体而发病,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发病又有季节性或脏腑相关性。如文中所说:春天伤于风邪,春主肝,其风气胜,邪气侵犯留滞不去,肝旺邪盛,乘袭脾土,夏季是脾主时,故其邪气发动,脾郁不运,发为洞泄,泻下无度如胃肠空洞无底,如急性肠炎之类的泄泻病。夏季暑气胜,暑邪内犯伏藏于肺,致秋季秋寒外束,暑寒相争则往来寒热,即发为疟疾。一般夏末秋初多为燥气胜,但深秋或秋末冬初天气渐凉为湿气盛,肺为娇脏,喜润湿,湿盛伤肺,气上逆而为痰咳之症,肺为水之上源者,津液干枯,湿郁化热或肺热叶焦则发为痿厥之重症。寒为冬之主气,其脏主肾,若冬伤于寒,寒邪内伏,损伤肾阴,至春天阳气发动,蒸邪外出故发为身热汗出,舌红,脉数之温病。这就是风暑湿寒之四时邪气相争而伤害五脏的季节性多发病,与季节性气候变化有关,若预防其病害则以天人相应为原则,设法改变其防范措施。4.违背四时之气候变化而为脏腑多发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春为少阳之气,由冬季转变而来,属于阴中之阳,万物发动,在五脏属肝,如违背春天少阳之气,肝气抑郁,其性喜条达之情不展而抑郁,阳生不利而隐曲,在临床上出现不欲见人、情志不畅等抑郁焦虑现象,独自痴想,情怀不开,或恐惧怕人等。夏天之气,其主心,旺盛的太阳阳气使植物繁茂,人之生气焕发,兴奋畅通,喜形于外,如果违背夏气则太阳之气受损,心气内虚,心中空洞无物,出现心悸怔忡、心中憺动无力、节律不齐、结代脉等心系疾病。秋天为阳转阴之季节,属于太阴之气,主收敛,升清降浊,吐故纳新,肃杀污浊之气则肺气清,如果逆秋气则肺叶干枯,清肃失职,肺气不清,则为肺气上逆胸满咳逆、气郁难受、多汗等症。冬主肾气,肾主阴藏,内涵水火,阳虚则肾阳虚惫,不能温煦四肢五脏,肾阴不足则不能上济心火而心火独亢,故在临床上可见肾气虚惫消沉无生机,若偏主阳衰则见四肢厥冷之阳虚证,若偏于阴盛又可出现寒凝之痹厥证,可见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腰膝冷痛症。这是违背四时之气而影响五脏功能的季节病,体现人不应天的发病之因。5.自然灾害导致人体不适应

自然灾害包括不可抗拒的风霜雹雪的异常气候变化、气候的寒热燥湿变化、水土流失、久旱无雨等自然灾害,造成人体不能适应而发为各种疾病,因为自然界气候有太过不及,有至而未至,有未至而至,这都是导致自然灾害的原因,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夭。”说明恶劣的贼风、突发的暴雨造成天地之四时气候秩序紊乱异常变化而不可遏止,使正常四时变化规律不能保持平衡,违背了正常规律,而导致万物毁坏,人之生命夭折。对于这种自然灾害只有那些懂得养生防病之人才能“身无奇病”,生气不竭。例如,近年来的气候巨变,2009年我国南方春天的大面积冻雪造成人畜、植物大量受害,这是数十或上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又如2010年我国北方春寒冻雪,虽然节气已至春分,本应春意盎然,由于至而未至,东北、新疆等地仍然是大雪纷飞,冰雪未化,气温仍在零下10℃左右,大量人、畜受害;2010年春季西南五省市的干旱,造成农田龟裂,河溪断流,水库干涸,草木枯萎;2010年春天,西欧、南欧地区也是突降几十年未见的大雪,这些都会造成人与自然不适应而发病。6.大力防治环境污染《素问·阴阳离合论》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方生。”说明天地之间,是万物生长繁衍的场所。《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之呼吸及饮食营养均来源于天地之间,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环境之污染对人的生命健康关系重大。目前人们面临新旧两种环境风险,旧风险包括卫生条件欠佳及农村家庭燃烧木柴、煤炭造成空气污染;新风险是工业化和城市开发的副效应,废气、尾气的排放,以及工业废弃物、垃圾不能科学处理,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死于各种呼吸道疾病。中国现有200多条大河,只有一半可提供饮用水,28个主要湖泊具备饮用水条件的不到1/4,多数被污染。这种人为的环境污染是可防的,因此,大力防治环境污染是防治各种疾病的捷径。

人与自然环境为统一整体,互相影响,有些自然灾害是无法抗拒的,如地震、飓风、暴雨等,有些则是可以认识、掌握、防范,甚至加以利用的。掌握它是主动适应它,做到主动防范,正如《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动作以避寒,居阴以避暑。”防范它即防范其异常变化,利用它即利用自然生态,创造人类生活必需的环境。人与自然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的,恶劣的环境会给人类造成灾难,相反,人类的生活、生产排放的毒气、高温、高碳又会造成自然环境的恶化,所以《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天人相应,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观点,既可影响国家制定政策,防范自然灾害,对中医学又可考虑致病之因,防病之法,是辨证用药治疗之根基,它贯穿《黄帝内经》的主要思想,故称为核心思想之一。二、阴阳、五行学说是《黄帝内经》辨证施治的重要指导原则1.关于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黄帝内经》辨证思维的核心思想,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疗、养生等各方面。例如应用阴阳的统一性及相对性说明组织形态结构的内在联系,认为脏为阴,腑为阳,腹为阴,背为阳,脏在内藏精气与腑在外传导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脏与腑一静一动,一内一外形成统一整体。

在说明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主要应用阴阳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性,如“阳化气,阴成形”,形和气相对统一。精与气也是相对统一,精是基础,气为功能,二者相互依存;精能化气,气能生精,这是阴阳转化。

在病理方面则应用其相互制衡性,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极则伤阴,阴胜则伤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即阴阳偏胜为病,在诊断上对于病证分阴阳证,阴阳脉,色泽、舌体、舌苔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