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学中医.2,《灵枢经》针灸入门(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04:42:38

点击下载

作者:王伟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拨开迷雾学中医.2,《灵枢经》针灸入门

拨开迷雾学中医.2,《灵枢经》针灸入门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拨开迷雾学中医·2——《灵枢经》针灸入门作者:王伟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05-01ISBN:9787513232463本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缘 起

无意中看到书架上已经有些蒙尘的针灸书籍,回想起自己学习针灸的经历,还是用那句老话来形容“疯三年癫三年,疯疯癫癫又三年”。读大学期间学习完教科书的针灸基础课程,我便迫不及待地学习各种医书中的经验,图书馆针灸专栏的书籍一本接着一本地读,一边看一边做笔记,每天睡前看一遍白天做的笔记,感觉收获满满的,笔记中充满了各种的经验,各种的绝招,各种的特效穴,各种的特效手法。我每天早晨起床洗漱完后第一件事便是背诵各种针灸歌赋,每天感觉可充实了。我记得当时的笔记还做了一些分门别类,把看到的所有针灸书籍中关于腰痛的治疗经验总结到一起,各种腰痛部位的特效穴,各种腰痛类型的分析与选穴,久治不愈的腰痛还要考虑到的可能性,某一门派的特效穴,还有腰痛的各种创新针法等等。可是一给亲戚朋友治病我就傻眼了,除了少数的经验是有效的甚至是特效的,大部分治法的效果都不理想,稍微严重点的腰痛都需要成月的治疗,且治愈率并不高。尤其是很多新时代的创新针法,针灸就像注射麻醉药一样,当时很管用,很快就恢复老样子,对大部分疾病没有长久的疗效。如果在当时有人对我说我学的针灸是经验医学,我一定跟他据理争论。我现在静下心来看,那些完全就是经验医学,看看我背诵的各种歌赋,都是哪儿疼对应针刺的穴位,“腰背委中求”这就是经验。把腰痛分为几个辨证类型,每个类型对应一组针灸穴位,理论是理论,临床是按经验分型,从种种表现看这种针灸就是经验,而且是不很管用的经验。

我曾经问过很多针灸专家,按古代医案的记载针灸治病都是几次就治好,现在针灸为什么需要按疗程治疗,且疗程都很长,我甚至大胆猜测很多腰痛病人的康复是病人注意休息自愈的,与针灸没什么关系。他们的答案大概有两种,要么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么说古代医生只记载特效的个案,有文学夸张,甚至曾经有好友直言,任何一个中医只要把他的特效医案收集起来稍加演绎汇编成经验集,都可以把自己包装成神医。我当时坚信针灸一定有一套很深的理论,大部分针灸经验集都太肤浅,我要学习高深的针灸,所以我什么玄看什么,什么高深就信什么,河图洛书、周易、道家秘传、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各种玄妙的理论我都看得津津有味。我记录了两个版本的子午流注开穴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说自己是正宗的,可是按两种方法取穴,同一时辰取穴不同,这真给临床取舍带来太大问题,像这样矛盾的理论我掌握了很多,也走访了很多传说中的“神人”。我懂的越来越多,针灸疗效却越来越差,跟同行聊天我能天南海北地夸夸其谈,但只会纸上谈兵,不敢真正治病,知识与疗效差太远。我开始痛恨这些骗人的经验与骗人的理论,我开始怀疑针灸,我放弃了针灸专业,研究生时期我选择了学习《伤寒论》,大约有两年多没碰过针灸。

在读研究生学习《伤寒论》期间,各种的巧合促成我发现了《灵枢经》中的人迎气口诊脉法,这就像一个突破口让我初窥《灵枢经》的门庭,我开始一遍一遍地翻看《灵枢经》,心里积蓄的乱麻一点点解开,我始终记得刚开始依葫芦画瓢一样地运用《灵枢经》的思维去给病人针灸,病人针刺之后惊喜的眼神,从此我开始对针灸有了信心。这么多年,越读《灵枢经》心里越开朗,我学了这么多年的理,甚至为了追求完美的理每天都在读书,我拼了命地学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状态,我这么多年都没有放下心来感受天地之道,我习惯了用各种复杂的理论来理解针灸,却忘记了用最真诚的心来感受经典,真是可悲。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灵枢经》,喜欢放松下来吟诵《灵枢经》,让经中的文字带领我感受天地之道。这个道是天地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法则,百姓日用而不知,只需要静下心来就能体会到,而且只能被发现不能被创造或改变。《灵枢经》没有冗杂的理论,没有天马行空的奇谈,完全的真实,它不是告诉你包治百病的方法,它教给你客观地观察与体会事物,系统地教授如何客观地看待世界、看待人体、查找病机、调整气机。

我写此书,反复犹豫很久。《灵枢经》最美的不是某一病的具体治法,而是其最纯真的思维,我特别担心读者读完此书后会认为掌握了我要表达的技法,然后将本书所讲授的针法嫁接到自己已有的思维体系中,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希望读者能够从心里真正喜欢《灵枢经》,赞同《灵枢经》的天地思维,赞叹这种思维方式的纯真唯美,回到本真的状态观察疾病。本书在理论上以《灵枢经》的天地思维为主,在技法上以《灵枢经》的小针体系为主,并杂糅《素问》中关于针灸的知识。我读《灵枢经》并将其用于实践并未达到我认为的完美,我会继续完美我的思维,因此本书的很多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被我自己推翻。我写本书的目的也是斗胆辅翼《灵枢经》,让读者借助本书能够与《灵枢经》的思维相接。当你真正陶醉于《灵枢经》时,如果能够发现本书有很多错误,太多的曲解经典,那我会感到无比欣慰。

中医不是经验的总结,也不是理论上的推论或哲学上的假说,中医是以最本真的状态观察世界与人体。王伟2015年3月  第一章《灵枢经》的世界观《灵枢经》与后世医书的差异

我们一直想学习一套程序或方法,用这套程序或方法可以简单地治疗疾病,这就是所有后世医书的出发点。它们的区别只在于有的程序简单,只需要一两个歌诀就能掌握;有的程序复杂,需要记忆大量的基本概念才能推演;有的方法属于手把手式的傻瓜教程;有的方法听起来晦涩难懂,不易操作。我在没有深入学习《灵枢经》之前,掌握了大量这样的方法或程序,学习过各种特效治法,我一直希望有一天能够得到一本秘籍,然后我按秘籍教授的方法或程序操作,就可以无往而不胜。在很多人眼里中国民间有很多高人,每个高人手中都有一部秘籍,针灸越神秘越有人信。在这里,我首先申明,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师,这本书中绝对没有秘籍,而且也不是教授一种大家不知道的针刺技巧。道不远人,道一定是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老百姓每天都在用却从未觉察内在的机理,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老百姓日常不用的神秘东西一定不合于道,因此本书只是帮助大家回忆起日用而不知的智慧。

后世的医学书籍记载了各式各样的针灸程序,如果可以通过掌握这些程序来治病,问题的关键不是程序不够好,而是所有的程序和方法都阻碍了我们客观公正地认识疾病。无论是现代的西方医学还是传统的中国医学,只要是医学就必须建立在客观真实地观察客体之上,如果不是客观真实地观察人体与疾病,无论多么高大上的医学都是虚幻的。所有的程序或方法就像有色眼镜,越复杂说明这个眼镜的颜色越深,越阻碍我们认清疾病的真相。下面举几个眼镜来进行说明。有的后世医书告诉我们疾病的本源不外乎清阳不升或浊阴不降,因此可以理解为:头痛是因为清阳不能上达头面兼并浊阴不能从头面下降;胃痛是因为中焦清阳不能运转兼并浊阴不能从中焦排出;腿痛是因为清阳不能温煦下肢兼并浊阴不能由下肢排出体外,等等。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治病就简单了,不管什么病都可以以一张能够左升右降的方剂为基础方,再根据不同病位加减,可尽愈天下疾病。再如,有的后世医书告诉我们疾病的本源都是由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瘀血是万病之根本。有人来看病,头痛就是头部有瘀血,胃痛就是胃部有瘀血,腿痛就是腿部有瘀血。那治法就简单了,把人体分成几个大部分,每一部分用一张活血的方子,天下疾病尽可活血化瘀而愈。如果我们配戴上这些眼镜看病,什么病都可以用我们的知识解释,我们只要说服自己相信这是真的就可以了。后世医书的作者为了说服我们相信,用尽了各种营销方法,有的像讲故事一样绘声绘色描述着戴上眼镜看病的奇效案例;有的像奇幻小说一样讲述这个眼镜来源的神秘;有的则把医生分为三六九等,只有戴上书中眼镜的医生才能称为最上等级。如果我们负责任地学医,既对病人负责也对自己负责,我们就不能糊里糊涂地说服自己戴上这副眼镜。有人会说学中医必须博学,因为同一个病按照这本书的治法没效,按照另一本书的治法就有效,所以得多准备几种治法或综合使用几种治法,其实这就是让我们看病的时候多换几副眼镜轮流戴,看这个病更像哪本书的描述就用哪本书的治法。用强大知识体系分析疾病往往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这样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理论是理论,临床靠经验,而且这种经验是建立在强大的记忆与经验的基础之上,是很难传承的。以上这些都不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追求,我们要追求的是疾病的真相,这些知识懂得越多越不能看清疾病的真相。我不关心你以前学过什么,也不关心你得到那些知识多不容易,我只想知道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知识更丰富,还是为了使自己能够看清疾病的真相,找到疾病的真正规律,使自己与道相合。“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如果你想要的是复杂的理,那你永远也寻找不到简单的道。若要真正认识疾病,不在于你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你是否建立了一套合于道的思维。现在我希望读者暂时扔掉已掌握的知识,不要边读本书,边将本书的内容与以前脑中的内容联系,然后发挥奇思妙想,这样对你真的不好。

对人体的认识不能用狭隘的思维来观察、臆测,一定要用明亮的心像无垢的镜子一样映照。古人用这个明亮的心客观地观察人体,发现了人体及天地的规律,而《灵枢经》就是将这些规律记录下来并汇集成的一本册子。如果我们保持最原始的童真来观察世界,我相信所得出的答案与《灵枢经》一定重合。有人会说中医保守,捧着几千年前的书籍将之奉为经典来读是落后的。从认识人体角度来说:一定是高科技时代的知识更多更新颖,现在对人体的认识已经到了细胞、基因、分子等层面。但从帮助人体获得健康而言:掌握人体运行规律这个核心才是关键。这个规律是亘古不变的道,可以说掌握这个规律并将之熟练地运用于临床才是疗效的关键。这个规律与任何知识都没有冲突,它高于知识而存在,因此真实地记录这些规律的《灵枢经》自然成为我们学习的重中之重。

我学习《内经》很久了,闲来无事时翻阅《内经》已经成为一种享受。《内经》讲的是整个世界的道,就是老百姓日用却不曾觉察的智慧。经典所讲的一切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你静下心来一遍一遍地翻看《内经》,不知不觉你会有种感觉:《内经》就是整个世界与人体的缩影。

后世书籍与《灵枢经》的区别在于:后世在向外追求治病的知识,而《灵枢经》在静心观察人体的规律。当人体出现一种病理现象,后世在拼命地用经验或推理来解释这种现象,越到晚期经验或推理越复杂,越到晚期越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无论用复杂的理还是简单的理都可以自圆其说解释任何现象,这种推演可以无限地接近真理却永远不可能是真理,这些理是人想出来的理,只是部分合于道而不是真正的道。《灵枢经》则教人放下个人的知见,对人体进行直接观察而非推理:真实地观察人体,探寻出一切外在现象的内在机理,掌握人体变化的规律,顺应规律帮助病人调整身体。可以说,后世书籍在努力地彰显个人的知识,《灵枢经》在自然地表达天地的智慧;后世书籍在增加你的知识以用于分析疾病,《灵枢经》告诉我们去除任何知见真实地观察人体;后世书籍在告诉你推算疾病的公式,《灵枢经》在告诉你如何自然地观察疾病、干预疾病;后世书籍在追寻让自己满意的理,《灵枢经》在告诉你这个宇宙的道。读《灵枢经》的准备工作——斋戒

上古圣人之教下与今时不同,今时之人教弟子,先灌输一套理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若要未来成为别人尊敬的名医,我们必须放弃现在的享乐,痛下决心、艰苦奋斗、持之以恒、不分昼夜地学习各种知识,遍览古籍,甚至对自己再残忍点要成篇背诵《黄帝内经》。基于这种强大的理念,我见到医学院很多学习优秀的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整日忧心忡忡,古板认真,不苟言笑,衣着朴素……这就像是一场赌局,以现在的快乐为赌资,押注于未来成为名医。在这个赌局中注定只有小部分人成为名医,无论你是否能够在未来赢得赌注,现在你已经输掉了青春。而且就算你真正成为名医,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你的付出太多,回报太少。很多人在拼搏中形成的人生信条是:这个世界是残酷的,弱肉强食,不努力拼搏就会被淘汰。这不是上古圣人的教育,想学习上古传下来的针灸,就要接受上古的教育方式。首先要做的就是放弃你以前的信念,给自己放个假,对自己好一点,一定要到大自然中,放松下来,放下紧张拼搏的头脑,呼吸自然的气息,感受天地的说教。天地无私地养育着万物,天地的伟大难以用语言形容,静下心来,双脚踩在广阔的大地上,感受大地的厚重带给我们踏实的安全感,尽情地呼吸,让天地之气自由地在体内流淌。天地无私地给我们无尽的爱,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感受不到,是我们的紧张把充满爱的宇宙变成残酷的战场。放松下来,把你的精力从与天地的拼搏转移到感受天地,中国古人的一切智慧都是从感受天地而来,这种智慧是一切经典书籍的源头,也是人类智慧的源头。若要真正体会《灵枢经》所传的道,就必须放松下来感受天地,感受经典的文字,这是深入学习的前提。本书只是帮助大家放松下来感受天地的智慧,回忆起至简至真的智慧。

在《灵枢经》中,凡是要传授重要内容之前都需要斋戒,这个斋戒不是让我们获得什么,而是让我们通过形式上的沐浴,洗掉陈旧的思想与各种限制;吃清净的食物,保持心的安宁与敏锐;在静室中独处,使我们远离长期蒙蔽心灵的各种欲望。古人不是像武侠小说描述的那样,通过修炼打通了某条经脉,然后就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世界。如果有人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世界,那这个人要么已经疯癫,要么就在奔往疯癫的路上。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斋心,去掉蒙在眼前的各种眼镜,读经典不要拼命地从经典中索取你希望得到的知识,而是放松下来感受经典所描述的天地的道,用最真诚的心来观察这个世界 。改变读经典的心态,让阅读经典成为一种恬惔的享受 。读《灵枢经》的方法《灵枢经》所传授的不是具体的技法,而是一种易用而难忘的智慧,“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知识很容易遗忘,比如高中时我特别自豪的数学公式现在都忘记了,而不容易忘记的是古人最淳朴的思维方式。我们在临证时,与病人相处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很多知识我们都想不起来,尤其是在看过几个病人之后脑力开始下降,很多记忆的知识根本提取不出来。因此,我们学习经典,不要像记忆知识一样,而是要把握古人看待问题的方式,用经典的思维方式观察疾病与人体,这才是我们学习《灵枢经》的重点。因此我们不要很紧张地学习《灵枢经》,不要死记硬背其中的概念,只需要静下心来,默默地翻阅《灵枢经》,让经典的文字在我们心中自然流淌,唤起我们本真的记忆,认同并赞叹《灵枢经》中朴素的智慧。读《灵枢经》没有任何诀窍,唯一的诀窍就是静心。生活中我们跟别人交谈,当我们心浮气躁时,很容易以自己的意愿曲解别人要表达的意思,往往在别人没有说完时就自以为是地认为理解了他要表达的内容,这种浮躁的状态很多时候会给我们带来麻烦。读经典若要保证不曲解经典,读出经典的本意,最重要的就是静心,沉静下来真实地阅读经典的本意。下面我只讲一下学经典需要注意和防备的小错误。

第一,不要看注解。这里的注解主要是指医理方面的注解,如果有文字方面的不懂,可以参考文献学的相关知识。很多人说我看了某某人注解的经典之后,感觉受益很多,懂了很多。静下心来看,这就是问题的所在。经典用最直白、最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医道,而注解是给你灌输了很多与经典本意无关的知识,或者在经典上过分地延伸,附加了大量个人的主观思想,让你感觉读起来很充实。虽然实际懂的知识多了,但这些知识会构成一堵墙,阻碍了你对经典的理解。尤其是我们判断注解的好坏,往往是看这个注解是否看上去更合理,这样的注解是否能让人耳目一新,是否更高深莫测,这样的评判标准评判出的好注家,都是文字玩得好,逻辑推理能力强,想象力丰富的注家,与真正的朴素而超级实用的经典理论相去十万八千里。如果一个人的大脑中充斥着大量的不合道的知识,而且自以为骄傲,那他就永远断绝了与经典相合的可能。很多师弟师妹经常拿出经典的一句话让我进行解释,如经常有人让我谈谈如何理解“粗守形,上守神”,我只能说我没办法用比经典更多或更少的文字来解释,我所做的任何解释都是画蛇添足,这“粗守形,上守神”六个字就是最好的解释。

第二,不要用力思考。我们读经典,要让经典的文字无滞地在心中流动,如果用力思考,说明思想在某句话或某几句话停滞住了。尤其是很多人读完一句经典文字后就开始天方夜谭式的联想或绞尽脑汁思考,这是很不妥当的,我们越费力思考越不可能真正理解本意。经典的每句话都有前后文语境,如果抛开整篇文字去单独理解一句话,肯定是片面的。我们对一句话理解不了,这反映的不单是这句话不懂,更反映的是与这句话相关联的上下文没有理解,这时候不要枉费力气地死抠与猜想,多读读这句话所在的篇章,多读读这一篇的前后几篇,慢慢地这句话就会明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我们对某句话用力地思考,最后得出自己满意或惊喜的答案,那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这样得出的答案越多,离经典的距离越远。答案不是来自推理,而是静下心来,于恬惔的状态下阅读经典,自然而然地出现的。这时候不要枉费力气地死抠与猜想,多读读这句话所在的篇章,多读读这一篇的前后几篇,慢慢地这句话就会明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如果我们对某句话用力地思考,最后得出自己满意或惊喜的答案,那都是自己想出来的,这样得出的答案越多,离经典的距离越远。答案不是来自推理,而是静下心来,于恬惔的状态下阅读经典,自然而然地出现的。《灵枢经》的整体思维《灵枢经》的整体思维

客观公正地观察人体是医学的前提,这里有一个最常忽略的不客观的出发点:认为人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撇开外界干扰只研究人体。我们静下心来看,人体不是独立的,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天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交换,吃喝拉撒、呼吸、汗毛孔的开合等等都是交换。我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在不同的环境里会与外界发生不同的交换。从工作量看,我们人体与外界交换的工作客观公正地观察人体是医学的前提,这里有一个最常忽略的不客观的出发点:认为人体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撇开外界干扰只研究人体。我们静下心来看,人体不是独立的,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与天地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交换,吃喝拉撒、呼吸、汗毛孔的开合等等都是交换。我们在不同的状态下,在不同的环境里会与外界发生不同的交换。从工作量看,我们人体与外界交换的工作量甚至大于人体内部脏腑之间的交换,这就是生命,只有死人才是不被干扰的独立的个体,而医学的目的是缓解活人的病痛,与外界的交换是活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刻也未停止。因此公正的医学的出发点必须是以人与天地宇宙之间的关系为基础。

从客观地观察事物出发,《灵枢经》的作者首先具有的思维就是整体观念。人体内部所有器官组成一个整体,人体与所生存的外界环境也是一个整体。人体没有一个器官是独立于整体而存在的,每个器官都要与周围的组织发生大量的交换,人也不可能独立于外界环境而存在,人每时每刻都与外界环境发生大量的能量交换。大环境与小环境相互影响,因此离开了大环境就无从公正地认识小环境。人生存的外界环境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人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人体内的每个器官也都在发生着变化。古人所说的顺应天地或天人合一等概念都是指人体内外大环境能够和谐统一地变化,在这个和谐的变化中没有任何局部小环境受到损伤,此为无病的人的状态。人的每一个器官每天都要产生代谢,每天都在按照固定的规律变化,如果忽然间生病了,产生了让人不舒服的变化,我们一定不能只管这个器官,大部分情况下器官不会无缘无故地改变规律,一定是人体这个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影响了这个器官的变化轨迹。因此疾病的实相是: 疾病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 。任何一个局部的病理改变,无论是炎症还是癌症,其根本原因都是人体大的环境发生变化并且得不到及时纠正而表现出来的局部改变。可以说没有大环境的改变,大部分非外伤的疾病都不会出现。

人体与各个器官是不可分割的,人体与外界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要研究人体各个器官的病就必须从研究人体出发,研究人体就必须从研究人的居住环境——地球出发,研究地球就必须从太阳系出发,研究太阳系就必须从银河系出发。《灵枢经》的根本出发点是人,因此《灵枢经》的出发点就是人体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天地,我们只研究到我们生存的外界天地环境便可,其他六合之外,我们的态度是存而不论,也就是说无论银河系或其他星系怎么变化,无论饱受争议的各种怪力乱神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只研究人体及与我们生存有关的天地,六合之外的世界即使影响人体,也要先影响我们的周围环境,然后才会再影响人体,就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若要影响你与我的生活,就必须先影响我们所生活的中国这个大环境,大环境改变了才能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就这样,《灵枢经》就是为你与我而写的,写的就是我们关心的体内与外环境的变化规律。《灵枢经》中的天地观

构成人体的元素来自于天地。古人静下心来观察发现:人吃着天地供给的,喝着天地供给的,呼吸着天地供给的,一刻不间断地与天地交流。人是一个小天地,宇宙是大天地,大天地与小天地和谐统一,这是健康的前提。我们静下心来观察就能知道世界的组成,天地组成有看得见的日、月、星、山石泥土、江河湖海、花草树木,还有看不见的空气,人与动物生活在其中。我们虽然看不见空气,但不能否定它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它的表现感受到它的存在,具体表现为:风、寒、湿、燥、火。

详细而言,整个世界的骨架是由坚硬的岩石支撑,坚硬的岩石上覆盖着相对松软的泥土,岩石与泥土之间有各种植物的根交叉盘踞,这些根固定着岩石与泥土,在泥土的表层覆盖了一层花草,花草、泥土、岩石、树根之间川流着生命之水,这些水在地上汇集形成江河湖海。这些构成了地球的实体,在一个健康的生态圈里这些要素和谐共存,这些因素俱足的环境最适合人类与动物居住。如果没有花草的覆盖,土地将沙漠化;如果没有树根的抓附,水土将流失;如果没有岩石的支撑,大地将塌陷;如果没有泥土的储蓄,大地将特别贫瘠;如果没有水的滋养,大地将干枯。多么多彩美妙的世界,让我们停下忙碌,用心欣赏一下这个世界吧!

古人细细地观察他们所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不停变化的,沧海桑田,春夏秋冬,就是这些变化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了生气。我们继续用古人的眼睛进一步观察,究竟变化的源头是什么?变化的力量来自哪里?岩石是不变的,是什么让高山变为平川,是看不见的风;冰雪是不变的,是什么让冰雪融化变为小溪,是看不见的热;一株茂盛的大树,是什么使如此壮大的植物枝叶枯萎,是看不见的秋燥之气……因此看不见的气决定了看得见的物体的变化,我们生活的大地就是在这看不见的气的作用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春天风气为主,风吹拂万物,万物动了起来,万物生长,树木开始强壮;夏天火气为主,火温煦万物,使万物壮大,万物茂盛长大,河水满溢;长夏湿气为主,湿滋润万物,使万物肥壮,万物充实,使土壤肥沃;秋天燥气为主,燥收引万物,使万物收敛,万物丰收,落叶归根,使地表特别肥厚;冬天寒气为主,寒封藏万物,使万物闭藏,万物坚硬,使岩石更加健壮。体会古人所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状态,体会四季流转与天地间的岩石、树木、河流、土壤、花草之间的关系,这对我们接下来的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依靠恰到好处的天气的滋养,“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风寒暑湿燥火本是一气,只是一气的六种表现,古人将这六种表现称为六气,就是这六气使得我们居住的环境寒温、燥湿、软硬适度,人与动物舒服地生活在其中。气是流动不止的,因此这个世界也是变化不止的,其变化的方向主要取决于主导的气的性质。回到古人的思维

现在我们放下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些哲学思考,用古人最单纯的眼睛来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古人发现,任何一个生命迹象的发生,都有一个长时间的孕育过程,这个孕育的过程无形象,却是真实存在的。这个起到主导作用,而又看不见、无形象者,我们古人称之为气。这里一定要说明,气不是物质,再微小的物质也是有形的物质,气是无形的,更像现在量子力学所说的能量。

大自然的一切变化,古人发现都是气的变化推动的,春夏秋冬大自然的各种变化也都是由气的变化推动的。当古人发现墙上长满了苔藓,古人不会怪苔藓,也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与苔藓厮杀。古人会发现一定是屋里的湿气太重了,如果你不相信,古人会再找到湿气重的证据。如屋子里能闻到发霉的气味,人在这个屋子里感觉发闷,久之会困乏懒惰,房梁上有水蒸气留下的痕迹,家中的铁器生锈等等,只要静下心来会发现太多的证据就摆在那里,都证明屋里湿气太重。然后除去苔藓的方法就变简单直接了,只要使气多流通,让屋里的气变干燥,这些苔藓自然就会消失,而且不仅苔藓消失,连铁锈等其他变化也会改变。古人同样发现了一个规律,如果不改变气的性质,只是祛除苔藓,从长远看没有意义,除去一层很快又会再长一层,而且会越来越难祛除。

观察与分析我们生活的世界,最重要的目的是掌握世界的规律,更好地适应这个规律,并将其为我们所用,这样我们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活得更好。古人不将大量的精力用于对世界上的个体细节进行微观观察,因为古人认为无论从这个观察中得到多少知识,这些知识除了使人博学,并不能改善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国古人发现了天地四季的各种变化,找到了这些变化内在的机理:因为气的变化导致有形的改变。找到了气的变化规律,顺应这规律,古人便恬惔虚无地享受这天赐的幸福。古人观察到了小草生长壮老已,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小草每个细胞的变化,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是什么气使小草发生的改变,什么气使小草生,什么气使小草枯萎。发现了小草内部气的变化机理,古人就用这个小草为药,干预人体的气机,用正确的草修正病人气的紊乱,使病人身体恢复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很多批评中医的人士说中医不懂解剖,没有生理、病理。中国古代并非没有解剖,古人之所以不发展解剖不是因为迷信思想的禁锢,而是在古人的思维里,任何实体的变化都是由气的变化引起的,只要能够准确把握气的变化,也就没有必要把精力放在具体形体的细微改变上了。

在继续阅读下一章内容之前,请读者从头到尾翻阅几次《灵枢经》,不要急于快速读懂《灵枢经》的某一篇,也不要急于找到疑惑的答案,我们读经典不是为了找到别人不知道的知识,而是借助经典回归到古人的思维来客观地观察世界。默默地读,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思维。我们无论读什么国学经典,都不是为了得到知识,而是改变思维,从内心深处发生改变,以文化人。我们读《论语》知道了某一句话的意思或是能背诵某一句话,这对我们的生活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只有从内心赞同这一句话,发自内心地认同并自然而然地改变自己的思维,接受圣人的思维,这才是真正地读经典。古代私塾先生并不是只让学生一篇篇地背诵经典,而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经典,如果只是背诵经典,私塾先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读中医经典《灵枢经》也是一样的道理。读《灵枢经》的目的不是去炫耀自己的知识,而是默默地沉下心来改变自己的思维,用这种思维观察与分析疾病,为百姓缓解痛苦。要想成为真正的传统中医,不是掌握了一套与西医不同的知识,而是要不停地体会经典,感受经典的智慧,从内心认同并赞叹这种智慧,回归到经典作者的思维方式中。

我们接下来一起深入讨论《灵枢经》,这就要求读者对《灵枢经》的内容不陌生,否则我们的讨论可能达不到最佳效果。我读《灵枢经》至今,还有很多未解经文原意之处。本书最多只能表达经典十分之一的智慧,必须要多读经典,默默地提升自己的智慧。  第二章《灵枢经》的人体观

人体是超级复杂的巨系统,从微观上研究人体的难度比数出大海中的沙子数量还难百倍,若要详细到极致地微观记录人体一秒钟的代谢,我相信即使有一台超级计算机也是不够用的。这一切的变化古人说就像浮云一样,再深的深渊都有方法测量深度以记录,而浮云的变化我们是没有办法详细的记录。如果在细节上投入精力来研究人体,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无论你投入多少,最后的产出相比对人体的认识来讲也太微小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放松下来,不要一门心思地往里钻,跳出人体的限制来观察,让自己没有局限,思维与天地同宽广来观察人体,我们就会发现这些变化的内部规律,我们称这个规律为道,掌握这个道才能真正地把握人体的变化。现在让我们放下以前的知识,继续静下心来,用最纯净的眼睛观察人体。人体的组成《灵枢经》的作者们用最真实的没有挂碍的心来观察人体,这就需要放下我们的一切知识来观察人体。再次叮嘱一下,在观察人体前,我们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工作,不需要打通任督二脉,不需要练就透视眼的超能力,也不需要记住什么秘传口诀,这些都妨碍我们真实地观察人体。放松下来观察人体,古人得出了一个人体组成的结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下面我们来仔细体会这个结论。

人生活在天地间,天地通过空气、水、食物等供养人体。古人认为虽然人是由父精母血结合而生,但养育着人体的却是天地,古人非常感谢天地的养育称天为父,称地为母。可以说我们人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天地的养育。天地不仅养育了人,也养育了生活在天地间一切有生命无生命的物质,人的一切实体物质基础均源自天地,因此人体与天地都是按共同的规律组成的。我们放松下来观察人体的组成,人体由深到浅的组成:骨、筋、脉、肉、皮。骨是人体最坚硬的组成部分,像岩石一样支撑着人体的框架;筋就等同于现代西医解剖学中的大部分骨骼肌,像树根一样有韧性有力量,筋抓附并固定着骨的位置,使骨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肉大约等同于现代西医解剖学中的脂肪、组织液和比较松软的肌肉,肉就像大地的土壤一样储存水与营养物质,滋润全身各个外在肢节与内在器官;皮覆满人体,保护内里的各个器官,像地面的一层草一样固护着人体,调整着人体气的出入;还有最重要的脉,古人亦称为经络,由经脉、络脉、浮络等组成,就像自然中流动的水一样,运输营养物质到人体的各个器官。总体来说人体的结构:“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里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内经》里所言的肌或肌肉就等于肉,非西医解剖学的肌肉。西医解剖学的肌肉中主管运动的骨骼肌是《内经》里认为的筋。中医对筋和肉的区分不是通过显微镜,而是通过肉眼直接的观察与感受。筋的特性是富有弹性、韧性,可伸缩,肉的特性是绵软滋润。强健的、伸缩性强的肌肉为筋,松软的为肉,如腹肌、舌肌、口唇等这些柔软的肌肉古人认为是肉。《灵枢经》中很多篇章介绍这些实体的分布规律,如《骨度第十四》详细记录了每一块骨的长度;《经筋第十三》详细记录了人体筋的走行;《经脉第十》详细记录了人体脉的走行;《经水第十二》详细记录了每条脉的容量大小与走行深浅;《脉度第十七》详细记录了每条经脉的长度;《根结第五》详细记录了浮络的走行……这些我们会在接下来的章节逐一讨论。

人体由骨、筋、脉、肉、皮组成,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骨的作用为坚硬地支撑,为人体的基础,骨只有在正的位置坚硬地支撑,其他部分才能正常地工作,骨高肉满者寿,骨塌陷则容易早夭(具体详见《寿夭刚柔第六》)。筋的作用为屈伸,筋宜适度的柔软有力,如此则能紧紧地抓附骨节,使人体活动自如,筋过柔弱则无力紧固骨节,筋过坚硬则关节不能拉伸到位。肉的作用为濡润与储蓄营养,所有人体的膏脂,脏腑之间与骨节之间充满了流动的起到润滑作用的黏液,还有比膏脂稍微坚硬一些主要起储蓄营养作用的肌,这些统称为肉。肉宜适度坚硬而充满地附着于肌肉与骨骼为好,肉过坚则壅滞气血,生痰生湿,肉过松懈或枯竭则不能濡养内里的肌肉骨骼,若肉松懈到大肉脱骨则病危。皮的作用为固涩,如卫士般坚守于外,防止外邪入侵,皮宜厚薄适宜,毛孔开合自如,皮过坚毛孔不开,则内里气不得外散而内热,皮过薄汗孔敞开,则皮肤卫外不利,内里之气过度外耗而使内部虚弱。经脉就像大自然中的水液一样无处不在,其主干为十二正经,十二正经的气血出溜注行入,分布于人体的皮肉筋骨,使得皮肉筋骨正常运作,经脉之间有十五大络联络表里,还有每条经脉分出无数的浮络、孙络布散于体表,帮助皮肤卫护人体。狭义的经脉病就是指根本原因为十二正经与十五大络内部气血运行不利而引起的病。广义的经脉病是将经络所经过的一切骨、筋、脉、肉、皮病都称为经络病,即是说只要不是病在脏腑的一切外面的病都称为经脉病。《经脉第十》中所记载的经脉病为广义的经脉病,本书后文所提到的病在脉都是狭义的脉。而人体大部分的变化都可以通过调整经络气血的分布得以纠正,故而经典云:“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下面我们继续沿着古人的思维深入认识人体。天地之气滋养着人体,在这种气的滋养下组成人的外在形体:骨、筋、脉、肉、皮。外在形体的精华物质聚集到胸腹腔内形成五脏:肝、心、脾、肺、肾。如同百川归海一样,外在的形体能量流入胸腹腔内形成五脏,筋聚到了内里形成肝;脉聚到了内里形成了心;肉聚到了内里形成了脾;皮聚到了内里形成了肺;骨聚到了内里形成了肾。这里必须说明,《灵枢经》中所说的肝、心、脾、肺、肾不等同于西医解剖学的脏器,有些虽然实体相近,但功能上绝对不同,不可混淆。五脏为实体脏器,五脏之外还有五个空腔脏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这些空腔脏器古人称之为腑,五腑依附于五脏,亦是形体精华聚合而成。

五脏五腑之精华上注于头而形成人体的五官:目、舌、口、鼻、耳。肝之精华上注于目,眼睛很有韧性,像个筋疙瘩,为肝、筋之所聚;心之精华上注于舌,舌很柔软灵活,血管非常丰富,为心、脉之所聚;脾之精华上注于口唇,口唇很肥嫩,绵软如膏脂,为脾、肉之所聚;肺之精华上注于鼻,鼻为肺之外门,为呼吸通道的一部分,鼻翼像肺,为肺、皮之所聚;肾之精华上注于耳,耳为软骨,为肾、骨之所聚。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五官长相的大小、高低等来判断其先天五脏的坚脆与大小,知道这个人易得什么疾病,从而来指导养生。我们也可以通过五官的颜色变化判断五脏的受邪情况,判断受邪的轻重,指导针灸治疗。系统论述详见《五阅五使第三十七》《卫气失常第五十九》,还有一些零散的知识散在《灵枢经》的各个篇章,如《口问第二十八》《师传第二十九》等。天人合一下的人体

知道了人体的组成,下面要静静地感受天地四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这个影响每个百姓都知道,而缺少的是觉察。这个影响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天冷了浑身哆嗦,天热了大口大口地喘气,在潮湿的地方待久了人就会变懒,就这么简单,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更精细地觉察。“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感受一下我们处于五种气与食用五种味之后人体的变化。春天风气大,人生活在风大的环境里,会感觉到风的动性,古人形容风的特性为开泄。风能穿透皮肤,直达肌肉,肌肉会自然拘紧,使肌肉得到锻炼而更加强壮,因此春天气在筋,春气通于肝。夏天火气大,人生活在高温的环境里,会感觉到火的狂热,适度的高温使人体代谢加快,脉搏膨胀,血气满溢,因此夏天气在血脉,夏气通于心。长夏湿气大,人生活在稍微潮湿的环境里,会感觉非常懈怠,肌肉松懈,膏脂不化,因此长夏气在肉,长夏气通于脾。秋天燥气大,人生活在相对干燥的环境里,皮肤会干燥变厚,腠理密闭以保存内里的水气,因此秋气在皮肤,秋气通于肺。冬天寒气大,人生活在寒冷的环境里,气自然内收,使骨髓满溢以抗寒,因此冬气在骨,冬气通于肾。经典中很多篇章描述了人体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经过冬、春、夏、长夏、秋,人体的气血也由深到浅地分布。

天地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来源于天的四时气,还来源于地的五味。“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学中医就要体会五味对人体的影响。这里有个前提,下面所说的五味的范围为我们日常饮食的食物,这些食物能够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中草药的五味偏性大,对人体的影响与食物不同。我们吃酸味的食物,会使全身气脉拘紧,使肌肉拘紧,强壮肌肉,故酸入肝,想一想吃酸梅的感觉。我们吃苦味的食物,会使气血动性增加,气血健旺,故苦入心,想一想喝咖啡的感觉。我们吃甘味的食物,会使人体肌肉松懈,气血懈怠,脂肪增多,故甘入脾,想一想吃奶油的感觉。我们吃辛味的食物,会使气血偏于向外运行,使气血运行偏向皮肤,皮肤润泽,故辛入肺,想一想吃辣椒的感觉。我们吃咸味的食物,会使人体气血凝滞,会使人体坚硬,使气内敛入骨,故咸入肾,想一想吃一口生蚝的感觉。淡淡的五味养五脏,五味过极或长时间偏食则害五脏,这些规律详细记录于《内经》的许多篇章中,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五脏生成论》《素问·宣明五气》等。关于不能作为食物的天地间其他本草对人体的影响,《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详细的论述。

除了天的四时与地的五味对人体的影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就是人的情绪。淡淡的七情能养五脏,七情过激则害五脏。淡淡的怒而不是生气,有点类似被鼓舞的感觉,这种怒会使肌肉适度紧张,强壮肌肉,故肝在志为怒。淡淡的喜,高兴而不过分,这种喜会使血脉畅通,血气满溢,故心在志为喜。淡淡的思,思虑而不殚精竭虑,这种思会使气血运行变缓,肌肉松软,脂肪堆积,故脾在志为思。淡淡的悲,怜悯而不是痛哭流涕,这种悲会使气外散,体内之气外散于皮肤,故肺在志为悲。淡淡的恐,敬畏而不特别害怕,这种恐会使气内敛,使身体坚硬,使气收引至骨,故肾在志为恐。

对人体气血影响最大的就是外在的四时气,饮食的五味偏性,还有七情的波动,这些因素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体。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如劳动对人体气血有影响,久行、久视、久坐、久卧、久立也有影响,房劳过度、饥饱失常、熬夜、外伤、虫蛇咬伤等也有影响。对人体的这些影响在经典中有详细记载,我们要仔细阅读并认真感受。健康状态下的人体

人在天地间,天地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健康状态的人体自然不应该用固定的指标来衡量。古人认为健康的人体就是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一方面这些变化是顺应外界变化的,另一方面这些变化不偏离中和。春天人体气血会偏向肝筋,早晨一起床人体气血也会微微偏向肝筋,人处在风大的环境会微微偏向肝筋,吃了酸性的食物会偏向肝筋,生气人体会微微偏向肝筋,这种偏向只是微微地偏向,不偏离中和。外环境改变了,人体能顺着环境的变化而适度变化。

人最健康的生活状态,不是每天都处于外环境不变的无菌环境中,恰恰相反,人应该生活在春夏秋冬四时变化的大环境里,在变化的环境里来养育我们的五脏。人体能够适应风寒湿燥火不同的环境,并在不同的环境里锻炼成长了不同的脏器,但对于过极的这五种气我们需要适度躲避。冬天寒气过极我们就多穿点儿衣服,夏天热就少穿衣服,太干燥了就多喝点儿水,太潮湿了就多活动活动或多吃点儿辣等。世界上没有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最有营养的生活方式是五味都吃一点儿,不能过极,这样使五脏均能得到滋养。每天该吃什么一定是听自己的,而不是听专家的,自己在静下心的状态下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定注意:前提是静下心,处于恬惔虚无的状态下对食物的欲望才是正确的。恬惔虚无不是指在情绪上对任何事都不起心动念,遇到外界的事物内心不起反应,这种非人的境界只是理论上可达到,现实中人的大脑只要在工作,情绪会自然随之产生。恬惔虚无的健康状态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淡淡的、不停变化的、丰富的情绪,怒、喜、思、悲、恐都淡淡地来一点,我们需要淡淡的怒表现为坚强的意志;淡淡的喜不是来自索取而是默默付出的快乐;淡淡的思表现为处处为人着想;淡淡的悲不是伤心而是对其他生命的慈悲;淡淡的恐是对王法、对天地法则的敬畏。如果某一天某一情绪过激,如大怒跟别人争吵,或者放声痛哭,只要时间、空间改变了,我们不纠结于以前的事,我们的情绪能恢复恬惔,如此亦无大患。

健康的人体在适度的五气、五味、五志的滋养下,五脏安定,五官聪丽,在形体上骨、筋、脉、肉、皮匀称。健康人不应该仅仅追求肌肉的强健,不应该仅仅追求皮肤的光泽,不应该仅仅追求骨质的坚硬。对于一个肌肉萎缩、皮肤干枯的老年人骨质过分坚硬绝对不是健康;对于一个爱好体育锻炼的人,全身只有成块状的肌肉而没有相应的脂肪滋养绝对不是健康。健康人应该是:“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不健康状态的人体

人一刻也未停止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就如同呼吸一样自然,我们不会感觉到任何的不舒服,我们不知不觉地生、长、壮、老,变化着,这些变化不是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骨骼钙质会适当减少,大脑供血会减少,各项激素分泌也会减少,椎间盘会退行性改变,这一切的变化太多了,发生于每一个细胞,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人体的不适归因于这些变化,中医学一直不主张干预这种正常的人生变化,也不认为人有能力干预这场变化,中医不是对抗死神,而是顺应天地。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这是唯一不变的真理。顺天者昌,逆天者亡,不能够顺应天地与人体的变化,人就会得病。当冬天来了,或人处于寒冷的环境,或遇到恐惧的事情,此时人体的气处于适度的收引,人体的这个状态与外相应,可以说人体就处于健康的冬的状态,人不会感觉不适。但是当外环境变化,夏天来了,或人处于温暖的环境,或处于喜悦的气氛中,而人体却没有顺势调整,仍然处于冬的状态,这个人就会感觉不舒服,我们就可以根据偏离中和的轻重判断这个人现在为冬病、寒病、肾病。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越来越重,最后发展为肾死;也有可能会因为肾病牵扯到其他脏器不能顺应天地变化,这个就叫传变,详情请阅读《邪气脏腑病形第四》《素问·玉机真脏论第十九》等。如果外界过于寒冷,或人过于恐惧,使人体的气过度收引,偏离了中和,这也是冬病、寒病、肾病。如果人感受到外界的寒冷或恐惧,并没有全身都收引,而是只有一个局部过度收引,或是人体只有一个局部接触寒冷,或是人由寒冷的环境到温暖的环境,全身都舒缓了而有一个部分仍然收引,这个局部的收引与整体不协调,病人表现难受亦是因局部收引导致,亦是冬病、寒病、肾病。其他五脏病亦可以此类推。

我虽已在前文嘱咐大家要放下知识体会经典,这里还要再嘱咐一下,《黄帝内经》中没有肾阴虚、肾阳虚的概念,也没有肾的生理病理。经典中的肾是一个象,一个与天地的冬天、与寒冷相一致的象,肾受邪不是外界因素导致肾的生理病理变化,而是人体的气整体或局部处于收藏的状态。很多人拧着思维读经典,每读到经典的一句话就拼命地用现代人思维来解释,有的越解越玄,别人听不懂其所云;有的总想对经典的一句话解释出别人不知道的新意,别人听了只能感慨中医怎么说都有理。这样拧着思维读经典是一个非常耗费脑力的工作,读不了多久大脑就会变成襁糊,最后只能感慨经典太高深,不能融入经典。希望读者能放下后世的思维,放下知识,快乐地体会经典。学中医之第一禁忌

学习中医最大的禁忌:看天下人都有病。在很多学医不久的人眼里,每个人都是一堆病的集合,每个人要么脾虚要么肾虚,要么受寒要么上火。如此学医内心会比较痛苦,因为看到满世界的疾病心情一定会受到影响。在我的印象里,好多医学生的眉头总是紧锁的。我们静下心来看这些病,回到古人单纯的思维里观察一下。

人体在不同的环境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只要这个反应在正常范围内,不引起人的痛苦,我们就不称之为病。当人体对外界的反应超出了适应范围,人体就会感觉不舒服,我们称这种反应的状态为病态。以吃饭为例,吃一碗米饭,会感觉肚子饱了;吃两碗米饭,会感觉肚子撑得慌;吃三碗米饭,会感觉肚子撑得疼,甚至引起全身乏力倦怠。肚子疼不是病,是人体对吃三碗米饭做出的最正确的反应,人吃撑着了有不适反应说明人的自愈机能还正常,就是正气还在,我们只要帮助病人尽快自愈便可。人如果吃撑着没有任何反应,那人就非常危险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病人以肚子疼为病,我们医生的思维不能只想让病人短时间不痛苦,而应该以公正的心来观察病人所描述的病。病人的任何不适都是人体做出的最正确的反应,我们熟知这些反应的前因后果,可以帮助病人快速恢复健康状态,并尽量让这种健康状态持久。我们把引起人体不适反应的因素称为邪气,把人体能够反应的能力称为正气。“不代化,不违时”是中医治疗的基础。蝉由幼虫脱壳变成能够飞行的昆虫这个过程是长久的,“不代化”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不去干扰这个过程,不自以为聪明地用各种方法代替这种蜕化,只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轻轻帮助一下使其顺利地完成蜕化。中医不认为医学要去代替人体修复,也不认为医学能够代替人体的自我修复,中医只是帮助人体,在治病上始终不敢为主而只为客。任何自认为聪明的代化,只能得一时舒服,长远看对人体的损伤大于治疗。中医治病不能一看病人乏力就说有脾虚,如果病人在乏力的基础上还兼有腰痛就说病人还兼有肾虚,这样把人体给看散了。人是一个整体,每一个不适反应背后都是一种正确的提醒而非疾病,我们不是要与疾病对峙,不是要消灭疾病,我们只是帮助病人恢复正气,去除邪气,恢复阴平阳秘的中和状态。静下心来感受世界、感受经典

我很难用文字来描述天地、四时、五味,以及复杂的情绪对人体的影响,甚至单单形容一个春气的状态也很难书于文字。读者千万不要仅仅依赖我的文字来体会经典,经典一定要自己用心体会。我们从小就对身边的世界产生好奇,我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为什么这么神奇,去问家长,去问老师,去问权威,慢慢地我们固执地相信了别人告诉的所谓真相,放弃了自己去感受真相的能力。我们懂的知识越多,我们就离真相越远。现在我们该反思了,应该回到最纯真的状态,走入大自然中感受天地。当我们回到纯真的状态看世界,就会从内心深处认同中医经典所描述的一切。

我们静下心来感受世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要用心感受而不是去征服,就会感受到幸福。如果世界只有一个季节,或世界上只有一种生物叫人,那这个世界就是监狱。这个世界缤纷多彩不断变化,我们不要对抗这种变化,不要让自己的气停滞,“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感受不同的气对人体的影响,感受不同的食物对人体的影响,体会不同的情绪变化。能准确地感受到气的影响,这是我们成为合格医生的第一步。

我们要静下心来感受经典。很多人读“春三月,此谓发陈”,于是就记住了一个概念:春三月叫“发陈”,然后用这个概念去教授学生,并且告诉学生一定要夜卧早起,因为《黄帝内经》告诉春三月要夜卧早起,我们就必须听话要记住,并且要区别于秋三月的早卧早起,不能记混。就这样,学生记住了很多概念,只会死板应用而不知变通之法。而这些所谓的经典知识是妨碍感受经典的最大障碍。学中医经典,更重要的是体会,体会春三月天地的变化,体会人体与春三月交感产生的状态变化,这种变化的状态很难用语言表达,非要用一个词来准确表达这种状态,那最接近的就是“发陈”。只有从心里体会到这些变化,再从心里感慨春三月,此谓发陈,从心里赞叹并认同,才是经典入门的开始。如果经典不能够唤起你本真的体会,而只是作为知识点的记忆是不能够真正用于临床治病的。静下来感受天地,感受春夏秋冬四时气的不同,这些变化很难用具体的数据来量化,我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得到。以秋三月和冬三月为例,体会立冬前后天地之气的变化,感受秋收、冬藏。秋风吹到人体,我们会感觉从皮肤开始瑟瑟的冷,会感觉秋风让我们的气收了起来;冬风吹到人体,我们会感觉直接钻入骨头的冷,会感觉冬风让我们的气藏了起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体会大自然的变化,只有顺应大自然的变化才是真正的养生,从细节处体认大自然的变化,才能准确地判断病人当下的状态。读后世医书要求大家死记硬背,读经典最忌讳的就是死记硬背,好好体会经典的文字,感受经典所描述的真实的天地、真实的人体,让阅读中医经典成为一种恬惔的享受,这是我与师弟师妹交流最常说的话。  第三章《灵枢经》的疾病观

疾病在很多人眼里就是魔鬼,我们喜欢健康讨厌疾病,疾病一出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择手段地除去疾病。让疾病远离自己是很多人每天祈祷的功课。当我们的亲人得病了,我们会对亲人说“我很爱你,但是我们不爱你的疾病”。其实这里有潜台词:你看看病怏怏的你,我们讨厌这个你,赶紧变回我们喜欢的那个样子。我们会用各种方法劝说亲人,找医生把疾病除掉。当我们把疾病看成魔鬼,说明在对峙疾病上我们是害怕的,我们内心充满了恐惧,我们不敢正视疾病。当我们医生怀着这个恐惧的心治病,我们不敢深入疾病的内部以正视它,我们的治疗只是一种掩饰,让病理变化短时间内从视野里离开,这成为了一切治疗手段的出发点。我们对红肿部位消炎止疼,我们对癌细胞进行手术切除,用放化疗来杀灭癌细胞,我们切除身体上忽然长出来的任何东西。我们会以爱的名义任意地摧残我们的身体。我们太恐惧疾病了,太恐惧人体的变化给人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恐惧甚至超过疾病本身对人体的损坏。可是无论我们多么恐惧,变化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体里发生着,我们躲不过去的。下面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放下恐惧,正视疾病。中医对病理变化的认识《灵枢经》中每每提到人体的病理变化,都喜欢以治国来类比。上医医国,国家就是一个大人体,人体就是一个小国家。当国家的某个郡县发生动乱,人民不安定甚至发生战争,古人不会把罪过归咎于动乱的人民。在治理乱民上,恐惧的君主会害怕乱民,害怕因为局部的动乱引起全国不安定,乃至威胁君主的统治,所以会选择最有效的杀戮来平定动乱,这是不明的君主,“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英明的君主会静下心来,反思己过,人民的动乱一定是被迫无奈的举动,一定是上层哪一点做得过分或是政策上过分剥夺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治理动乱最好且最快的方法不是杀戮,而是改变大环境,去除扰乱民心的因素,人民即可安居乐业,自然不愿意动乱,“主明则下安”。局部的动乱不治理确实有可能威胁全国,但是急功近利的杀戮只是一时掩盖,如果国家实力强大、根基牢固,杀戮有可能在局部战争中取得胜利,而且很多时候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杀戮的副作用,但这种治法埋下了祸根,是国家衰败之象,而且杀戮只会加速国家的动乱,不会预防国家动乱。“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同样道理,无论身体出现什么病理变化,我们首先尽量不要选择杀戮的方法。以炎症为例,人体其实是细菌与细胞的共生体,细菌数量远大于细胞的数量。因此不要害怕细菌,大部分的细菌都是对人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