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越未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5-13 06:35:03

点击下载

作者:周健工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横越未知

横越未知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横越未知作者:周健工 著排版:汪淼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5-01ISBN:9787213087301本书由天津湛庐图书有限公司 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张磊高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如果站在未来的节点上回望今天,我们一定仍然会心潮澎湃。周健工先生以资深媒体人独特的思考力,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在过去10年已经发生并且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在这其中,新旧经济转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危机与挑战,以及如何面对未来,是《横越未知》重点阐述的命题,对于这些命题的思考将鼓舞中国企业家、创业者们不断寻找新的突破,塑造新的产业,开创新的世界。我们应该相信: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书中首先阐述了硅谷精神所带来的颠覆式创新,许多高科技企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等方式重塑传统行业。比如特斯拉在汽车、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完全改变了汽车行业的固有模式;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甚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某种意义上,硅谷精神的核心气质在于创造一种新概念,用一种“升维”的方式重新审视传统行业,然后再进行“降维”突破。传统企业赖以成功的精益制造被科技企业以连续迭代、智能制造等方式升级替代,“硅谷的颠覆者正在从初级开始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同时又在灌输一种新的价值主张”。

伴随着新经济的发展,企业家精神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讨论有以下三点。其一,坚持原则的企业家能够真正赢得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不行贿”背后的商业伦理,在于它真正遵从了商业规律,从而能够获得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普遍尊重和重视。这种“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长远眼光将会赢得最忠诚、最正直的合作伙伴。其二,企业家的社会影响力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企业家应把自己的企业也视为社会公民,真正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企业家从事公益事业,能够发现普通消费者的真实痛点和内在需求,这种社会痛点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创新机会。其三,企业家的创新应当是开放的。在传统经济中,专利作为保护创新的法律手段,成为企业家的创新动力。但我们也要看到,真正原发的突破性创新,必须依赖多样性、跨学科的思维模式,开放性能够引发人们的广泛讨论和交流,从而为创新赢得更多可能性。

经过数十年的创新发展,中国不仅从经济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正在成为全球创新和科技发展的重要高地。在我看来,构建全球经济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新要素不再是过去创新1.0时代里存在的简单取巧式的商业模式创新,而应该是立足于硬科技、黑科技、原发科技的“科技创新2.0”。在科技创新2.0时代,定义创新的也不再单纯是创业者、企业家,而是把科学家的求知精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投资人的冒险精神结合起来,真正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改变许多行业的发展曲线,追求那些为人们创造幸福的核心价值。这就意味着,一方面,科技创新从原有的颠覆者被赋予和谐再造的使命,把源自基础科学、基础科技的创新以全领域、深结合的方式运用于传统行业,将黑科技、硬科技、原发科技与传统产业相融合,为传统行业赋能,改造传统的运营模式,帮助传统企业迅速转型适应新经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而实现长远价值创造。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以更加具有包容性、有温度的方式,帮助更多普通民众搭乘科技快车,实现尊重和平等。这种人文关怀的视角,提升了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真正意义上回归了创新的初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值得惊喜的是,中国在全球创新中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中国构建创新的方式不是简单复制国外的经验,也不是简单叠加各方面的要素,而是一种原创的思路和原创的模式。中国在过去10年尤其是过去5年,创新已经从C2C(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向IFC(Innovation from China,创新源自中国)转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创业者最善于学习,有着“从死亡之组突围”的搏命精神,敢于白手起家,逆境求生。他们在吸收引进先进科技、先进模式的同时,不断消化、反思、迭代,从发现消费者、认知消费者,到产品设计、交互界面、用户场景,最后开发出满足消费者最根本需求的产品模式、业务模式。中国的创业企业,从模仿到无可模仿,无论是内在的探索,还是外在的竞争,都迫使原发创新的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在信息科技时代,也只有中国最具备创新的土壤,中国是一个极佳的创新实验厂。中国的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为创业者构建了很好的市场环境,中国不缺乏拥有卓越赏识力和战略思维的投资家,中国的消费者有着天然的互联网基因,中国的创业者有太多可以试错的机会。这些因素将促使中国的创新以微小而连续迭代的方式,不断积蓄能量,从而创造重大突破。

当前,在新经济和科技创新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仍面临着许多重大危机和挑战。在原有世界秩序被打破、不确定性显著提高、新的平衡尚未建立之前,中国的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能否冲出重围?在科技不断颠覆人类想象、大数据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公共品、技术文明和人文思潮螺旋更替的未来世界面前,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视角和心态砥砺前行?《横越未知》讨论了许多值得人们反复思考的重大问题,涉及中国企业家的管理智慧、媒体革命、金融危机、世界财富与权力转移、未来的智能时代。这本著作并没有给出上述问题的答案,但比给出答案更好的做法在于,作者以一种理性的思维启发人们要大胆思考。对于投资人来说,思长远谋大局(think long,think big)是我们研究问题的重要原则。读完此书,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伴随着创新和企业家精神,“中国正在迎来自己的世纪”,“中国也会为世界给出自己的答案”。

作者在本书所得的版税收入,一半捐赠给第一财经公益基金会,一半用于作者支持的一些公益及社会项目。序言中国方案

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最早的一篇写于2008年1月1日,当时,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向全球金融危机升级。这篇文章是对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的自传《动荡年代》所作的评论。格林斯潘说:“市场已经复杂得让人类无法有效干预,最有希望防止危机的政策,是那些保持市场最大灵活性的政策——对冲基金、私募基金、投资银行这些最重要的市场参与者,能自由地发出市场行为……”现在看来,再也没有比这更加激起批判冲动的判断。

市场与干预,创新与监管,是过去10年来从中国到全球争论不断的话题。历史的钟摆,总是周期性地回荡。但从金融危机之后的10年来看,这次可能会不一样。市场与干预似乎同时失灵,许多国家的老百姓对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表达不满。金融创新每隔10年几乎必然出事,不是在新兴市场,就是在发达国家,不是在传统金融领域,就是在新金融领域;而技术的创新,因看不到监管的同步创新,也引发更多的不安。

过去10年,我大多数时间在《福布斯》中文版担任总编辑,在第一财经担任首席执行官,无论从外向内看,还是从内向外看,这个世界最精彩的故事,无疑发生在中国。回顾这些年来所写的文章,从内容来看,大概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创新,让未来发生。创新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主题。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和当下,到处都有未来的影子,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把握。而那些创新者,就是让未来发生的人。过去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虽然降下来了,但是出现了一大批基于数字技术和通向智能未来的公司。创业、创新、创富是这一部分文章的主题,其中包括优秀的创业者和企业家,也包括一些初创公司、独角兽公司、科技巨头;从硅谷到中关村到深圳,有创业方法论的探讨,也有政府如何打造创新经济的建议。在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行时期,中国企业家精神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从速度向质量转换,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新与旧的大碰撞。相比发达国家,新经济对旧经济的颠覆,在中国更加彻底和迅猛。而中国的一些传统产业显得特别脆弱,因为中国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历史并不长,有些产业并没有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中充分发育成长,遇到互联网不堪一击。媒体就是一个典型的领域。这些年我亲历了媒体大变局,信息技术的每一次突破,包括互联网技术每一次进步,首先影响的就是媒体行业。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旧媒体被颠覆的速度之快、程度之深,世所罕见,这部分有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旧媒体与大革命》。其实新经济与旧经济不是完全对立的,许多行业可以主动拥抱互联网,而互联网公司也在融合更多的传统行业。例如中国的零售业,在经历了电商、新零售之后,通过供应链、智能化、支付服务等影响到制造业和更加广泛的实体经济。在旧经济向新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反垄断化、创造就业、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效应,也非常值得关注。

势在前行,从危机出发。这一部分包括我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期间写的一些文章,主题涵盖此后的美国经济衰退、欧洲债务危机、反全球化运动、中国经济在经过4万亿元刺激后短暂V形反弹,然后增长速度一路下跌进入L形的“新常态”。金融危机让人们看到了自由市场机制的失灵,也看到了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的失灵(比如欧洲债务危机),宣告了西方的福利国家濒于破产,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政府刺激经济的传统政策效果越来越弱。过去10年,其实经历了自由市场学说与政府干预的两难困境。最近全球民粹思潮的崛起,反映了许多国家的老百姓对于政府治理的不满。我们会“浪费”一次危机吗?避免了黑天鹅,会养大了灰犀牛吗?当市场与刺激都失灵的时候,全球主要经济大国的经济政策都转向供给侧,都期待一种强势的领导力,推行结构调整和治理改革。这需要花费时间,而许多国家都看好中国。

面对未知的世界。我想说的其实是一种技术文明的崛起。持续53年的摩尔定律,以及期待中的量子计算,足以让计算能力便宜得成为公共品。连网成为一种基本权利,进而带来了创新的大众化,包括基因测序成本、新能源发电成本、电池能量密度成本、新材料成本等,都在指数级地下降,为产品创新和传统产业的变革带来了无穷的机会。与此同时,历史上每经历一次技术革命,结果都是人类将面对日益强大的机器。以往人类可以操控这些机器,用来征服自然,但这一次人类的自信心有点动摇,因为机器会学习了,可能一走下生产线就比人类聪明,而且比人类学得更快更好。技术把人类带上了加速创新的轨道,让我们通向一个未知的世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个终极问题。这个问题与数千年前人类祖先刻在神庙石头上的发问一样:我是谁?

全球进入了一个未知的水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而中国也进入了一个未知的领域,在学习了西方一个多世纪之后,中国正在迎来自己的世纪。中国无法不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去帮助解决这个世界的问题,反之亦然。中国需要提供一个答案,也需要一个方案。

我想用这本书里一篇文章的标题,来概括我对中国这10年所发生的变化:从无限劳动力到无限计算力。扫码下载“湛庐阅读”APP,搜索“横越未知”,听周健工先生聊一聊,为什么要“横越未知”。硅谷思维,不断自我颠覆创新

硅谷的历史,就是一部IT互联网产业不断自我颠覆创新的历史。实际上,硅谷正在变成可能颠覆所有产业的地方,譬如,我认为硅谷正在酝酿颠覆汽车产业。

2012年,有两则新闻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则新闻是关于全电动汽车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加利福尼亚州推出了太阳能超级充电站,他提出“免费驾驶”口号:车主可以在美国东西海岸之间自由驰骋,而且用这些电站充电是免费的。马斯克预计,超级充电站两年内可以推广到全美,同时他还盯着欧洲和亚洲。

另一则新闻是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加利福尼亚州通过了一项法案,允许在加州的公路上进行无人驾驶汽车试验,于是,引人瞩目的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上路。谷歌已经开发出一系列无人驾驶汽车,一些员工甚至已经将其用作上下班的交通工具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好处有很多,包括道路的安全性提高,因为数字信息可以让车辆之间不停地沟通;残障人士也可以驾驶汽车;乘客在堵车时可以同时工作;道路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有可能得到显著改善。

从电动汽车、超级太阳能充电站到无人驾驶汽车,都不是传统汽车巨头进行的创新。

推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的是谷歌公司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而率先生产出全电动汽车和推出充电站的是马斯克,他曾经是互联网支付公司Paypal的创办人。布林和马斯克可能颠覆世界汽车行业吗?有可能,也许他们最终都不会成为底特律意义上的汽车制造商,但他们将成为颠覆汽车的一股源动力。

布林与马斯克颠覆汽车行业的行为,实际上是以硅谷的方式,在激发一种面向未来的汽车新概念。底特律正在向硅谷学习。发明过大规模汽车生产方式的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了使用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新的交通解决方案“重新发明汽车”。福特开设了一间硅谷实验室,目的是“置身于传统的福特基础设施之外”,能接近创新公司以及探索大数据的趋势。

汽车行业将向哪里发展?正如现任福特汽车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所说:生产更多的汽车吗?显然不是,而是生产一种全新的汽车。汽车制造业的创新为什么正发生在硅谷,而不是在底特律?我们可能不得不关注一个现象,硅谷不仅在用互联网和IT技术影响着几乎所有的产业,而且在创新方式以及公司形态方面将带来深远的影响。

硅谷经过多年创新,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有效的创新管理体系。如果说传统制造业中有“精益制造”的话,在创新中就产生了“精益创业”的方法。比如,谷歌推出的无人驾驶汽车,以及特斯拉的电动车和超级充电站,在性能上远没有达到传统汽车和电网那样完善的程度。但是,硅谷进行产品创新与传统汽车生产商隆重推出新车型完全不同,它们倾向于推出最简化可实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简称MVP),在与用户的不断互动中迅速迭代与改善,逐步积累起颠覆的力量。

硅谷那些成功的公司,能迅速发现用户和消费者,这套方法同样可以用于制造业的产品创新。社交媒体Twitter及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创始人杰克·多尔西(Jack Dorsey)这样看待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产品创新:“当我发布一个新产品或者一个新广告时,我会即时得到人们的想法和人们如何反应。我能用那些反馈进行调整,并且改善我的服务、产品和公司,所有都可以实时完成。”

硅谷的创新,往往是小公司网络中的开放式创新,而那些大公司的创新,也越来越重视通过收购小公司,或者与中小型公司形成联盟网络来创新。福特开发新汽车,就借鉴了IBM当年做PC的方法,到一个远离公司总部的地方设立实验室。特斯拉汽车公司与戴姆勒公司及丰田公司都有技术合作。

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从做电池到做电动车,当时是一个极具前瞻性的想法。创始人王传福先做传统汽车,然后再进入电动汽车,也不失为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径。但比亚迪似乎在做传统汽车中迷失了方向。比亚迪有自己的电池技术、造车技术、太阳能技术、蓄能技术,王传福本人也有未来分布式能源的成熟构想,为什么不能像特斯拉那样推出自己的太阳能充电站呢?谷歌已经开始铺设自己的光纤网,特斯拉要做自己的充电站。所以,做电动汽车,可以不依赖现有的电网系统,也没有必要在传统汽车行业中做到第一。比亚迪曾经在国际性车展上第一个推出全电动车,但它一直沿用传统制造业的方式进行创新,被动等待国家的有关政策,这条路可能行不通。

除了政府扶持之外,中国应该提供更加宽松的条件,更加开放的市场,让各种新能源汽车能尽早走出实验室,以创业的方式进行商业化的探索,尽快找到和形成用户。

最终我们可能会看到,是“汽车”的概念本身正在悄悄发生变化。那些硅谷的颠覆者们正在从初级开始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同时又在灌输一种新的价值主张。汽车行业正在迎来一场巨变,而这场巨变的推动者,可能是具有硅谷思维的小公司,而不是汽车业巨头。此文首发于《福布斯》中文版杂志2012年10月刊(下)的“创业思维”(Startup Thinking)专栏,略有改动。2012年10月20日为什么投资人与创业者都守着“互联网+全球化”的风口

2014年年底,我组织了一场饭局,参加者有十几位在上海的创业者,席间我们讨论了是否有必要去硅谷。这些创业公司的规模都还不大,但其中有一些迫切感受到需要去硅谷。我总结他们去硅谷的理由:有些人在国内无法产生新的创意,业务发展遇到瓶颈,希望到硅谷寻求灵感;有些人把手头的游戏公司或者互联网广告公司卖掉了,接下来准备做风投或进行下次创业,这之前先到硅谷发呆一段时间;有些人觉得现在国内一线城市招技术人员太难太贵,到硅谷能找到比国内性价比更好的技术骨干,甚至CTO;有些想进军国际市场;一些风投机构感到国内的初创公司估值太高,硅谷或美国其他城市的初创公司技术更好、估值更合理,这些风投机构看了很多的C2C(Copy to China,复制到中国)公司,索性直接到源头投资。

以色列之风小而强劲,中国风险资本越来越热衷。最近在一些资本会议上结识了一些基金公司,他们直接投资以色列的通信、媒体和科技领域的初创公司。有的投资人会直接成为以色列风投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有的直接投资孵化器,有的则寻找当地政府背景的创业支持机构进行合作,以获得更早期的投资机会。

另外一股大风来自印度。印度可以说是“下一个中国”,它们的移动互联网处于普及期,发展环境类似于10年前阿里巴巴所处的阶段,或者正逢小米诞生之前的阶段。目前印度正成为中国手机企业的海外主战场,对于阿里来说,是寻找到印度版的阿里、京东,并且狠狠下注的时机。印度用户都讲英文,给百度和腾讯留下的空间不多。而且,印度是一个高度分散自治的国家,只有互联网才能带来真正整合的机会。如今中国的北京和深圳之于印度,正如10年前硅谷之于中国。

与纪源资本的合伙人童士豪交流,我们所见略同:目前投资与创业的一个大风口,来自国际化和全球化。

硅谷一直处于全球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中心,但这两大功能正加速向中国转移。然而,硅谷的另外一个作用被人们忽略了,即硅谷的大学和创业社区吸引了来自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之间能够迅速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就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技术领域、不同的专业素养进行快速的交流,从而形成一个不断产生新思想和创意的“热带雨林”。硅谷主要是世界级创业团队迅速匹配和发生化学反应的地方。

为什么阿里和腾讯在电商、社交、游戏领域已经做到世界级,却还要不停投资美国的初创公司?我认识的一些优秀的投资人,如嘉御资本的卫哲,除了自己做投资很成功之外,还做美国优秀风险资本的LP。对于中国的一些巨头公司或投资机构而言,这样做,一方面是围绕其核心业务建立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是能在第一时间捕获到行业内产生的“新颠覆者”。

跨境电商是个巨大风口。每年中国有上亿人到境外购物,平均每人花费上万元,其实就是上万亿元的市场。这样的消费需求如果能引入国内,会是非常好的创业机会。从更大的背景来看,其实跨境电商就是移动互联时代的国际贸易。如果说中国在过去30年成为全球贸易体系最大的受益者,那么目前中国拥有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技术和公司,还有最大的消费市场,完全有可能在跨境电商方面让中国和全球经济都受益,也能带来无数的创业机会。

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规模,将来会数倍于美国。在中国成功的公司,未来在其他国家也有复制的价值,如果说短期内全球影响力还赶不上美国,最起码对一些新兴市场是有用的。

其实互联网天然就是一个全球市场,关键是能否做到全球垂直整合。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创业团队选择在中国创业,比如我看到一个设在苏州的新加坡公司,创始人团队来自马来西亚和德国等国家,他们从事的专利数据的产品服务中国和全球的用户。

2015年入选福布斯“30 Under 30”(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的一位加拿大籍华人,在美国创业成功,但他研发的视频搜索技术主要服务于企业端,限制了成长空间。后来他将这一技术带到中国,调整商业模式,面向C端更广大的用户群和市场,在上海已经开始再创业并且很快融资成功。

中国资本市场的泡沫成倍提升了科技公司的估值,也加快提升了中国资本对优秀科技公司、技术、团队的并购需求。我认识的一位创业者把自己公司的一半业务出售给了一家上市公司,令这家上市公司的估值翻了数倍。他也加入了这家上市公司,接下来将会从硅谷等地寻求更多的收购对象。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在资本市场上的崛起,以及新三板正逐渐成为中国新经济的一个巨大的加速器,中国资本市场如果能及时做出重大改革,将会极大地加速中国向全球创新中心转型。2015年6月1日特斯拉免费开放专利,我们可以模仿

特斯拉电动汽车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宣布,将开放所有专利给其他公司和个人使用,可以说这是制造业领域的一次真正的“互联网思维”。特斯拉准备“开源造车”,而开源的思想最早发源于软件:Linux操作系统免费开放给任何人使用,后来谷歌把安卓系统免费提供给所有开发硬件的企业。

马斯克在寻求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以实现特斯拉加快对传统燃油汽车的颠覆。开放专利,如果有一大批追随者,特斯拉可能会建立起一种行业的标准,或者使特斯拉成为电动汽车技术平台。马斯克还有快速充电技术以及锂电池和储能生产技术,如果“开源”撬动了电动汽车的市场,特斯拉可能成为最大受益者。此外,当越来越多的生产商进入这个领域,所有的配套零部件价格将会下降,供应链将会改善,从长远来看,这将有助于解决特斯拉产能不足的问题。

特斯拉也将电池组保护系统、过量充电以及电动马达中改革的转子结构等160余项专利,开放给怀有善意的用户无偿使用。但是别忘了,特斯拉并不会把没有申请专利的行业机密拿出来与人分享,也不会分享自己的生产工艺流程等。

在硅谷,专利越来越被视为阻碍竞争的一种制度。行业领先者往往通过耗资巨大的专利官司阻止竞争者,谋求垄断地位。市场上甚至活跃着一批“专利流氓”,控制大量专利不用于创新和生产,而是专门去打专利官司敲诈获利。“开源”造电动车也是一种免费的模式,目前电动车在汽车市场上的份额连1%都不到,特斯拉把自己的发明免费提供给自己的用户,带动行业的迅速成长,处于该行业的领军者一定会是最大的获益者。

特斯拉一个非常聪明的地方在于,它在主动推行一种开放式创新的战略。在封闭式的创新环境下,创新者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专利控制起来,防止竞争者使用。而在开放式创新机制下,创新者主动让其他人使用自己的专利,并通过购买其他人的专利来改善自己的商业模式。让其他人使用你的技术,可能会进化出更好的技术和产生新的价值,这些都是封闭创新环境中无法实现的。从这一点来说,特斯拉的“开源造车”,实际上是在加速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特斯拉汽车在中国技术新贵精英中拥有广大粉丝,马斯克也被视为新一代创新的楷模。开放专利,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呢?我想最惊喜的应该是中国那些想进入电动汽车市场的企业,甚至地方政府,因为它们可以名正言顺地模仿特斯拉了!

但应该模仿的不是造出一辆看起来与特斯拉一模一样的电动车,而是模仿造就特斯拉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所产生的制度。

中国电动车市场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是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国有的基础设施开放给民营的充电供应商速度缓慢。开放创新只有在开放的市场才能实现。发展电动车产业,首先要打破市场保护。

这对于比亚迪意味着什么?比亚迪拥有电动车产业链上几乎所有的技术和专利,它是选择免费使用特斯拉的技术继续保护自己的专利,还是同时宣布开放自己的专利呢?这在目前仅是个有趣的猜想,也许在中国,比亚迪还很难走到这一步。

但更重要的是,开放式创新能在中国流行开来。简单地说,是自己关在房间里自己琢磨好,还是把产品交给用户和消费者使用好?当然是尽快交给越多的用户使用,这样技术的价值会越快体现,产品也完善得更快。另外,谁也不知道这个发明演变成产品的过程,最终与开发人员在内部的设想有多大差别。

开放创新者主张,把专利完全保护起来自己用,不如把专利开放出去。我们处于知识极大丰富、信息过载的时代,如何让知识变成价值?最好的方法就是分享,让尽可能多的人使用。因为只有用的人多了,你才知道它有什么用途。专利并不缺乏,缺乏的是有用户去使用这些专利。只有使用,才能商业化,才能创造价值。

一些公司会想尽一切办法“开放”,用自己的核心资源去交换其他公司的创新能力,建立自己的用户群,通过互动建立一个“开放创新”的闭环,这是目前小米公司的成功之处,也是张瑞敏想在海尔内部实现自我颠覆的一种方式。

这些,对于华为意味着什么?再问一次,对于比亚迪意味着什么?2014年6月13日在中国如何复制硅谷

我访问的一些城市,包括《福布斯》中文版做过论坛的城市,不管是东部、中部,还是西部,书记、市长们最关心的话题都是创新,都恨不得像招商引资那样,搞一个“硅谷”出来。但是,他们需要更深刻地认识到,什么是创新,尤其是可持续的创新。

政府首先要区分做创新与做产业之间的区别。从科技史上看,创新,尤其是可持续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随机性的结果。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在《盲眼钟表匠》中提出,世界不存在伟大的设计者,而是通过小的随机变化前进的。科学的发明中充满了偶然和运气。比如,宇宙大爆炸理论源自贝尔实验室的两名射电天文学家,原本是为了降低噪音而去清除天线上的鸟粪,结果却听到了来自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再比如,青霉素是偶然发现的,伟哥本来是治疗高血压的药品。许多技术和工具的应用,都是意料之外的。

创新的随机性,意味着创新需要反复尝试,经历失败,承担风险,付出代价。美国就是为全世界承担风险的地方,这正是它具有创新力的原因。全球互联网最成功、规模最大的公司,以及新的技术、商业模式都产生在美国,而互联网泡沫的破灭表明,美国在创新方面经历了巨大失败、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之后才有了门户、搜索、社交、移动互联、云计算,才有了硅谷一批伟大的高科技公司。不过,正是因为美国已经承担了全球性创新的风险,这些创新的成果才能为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所模仿和学习,从而产生更多本土的创新。

硅谷两位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家维克多·黄(Victor W. Hwang)和格雷格·霍洛维茨(Greg Horowitt)写了《硅谷生态圈》这本书,把硅谷比作一个不断产生和进化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雨林。

典型的热带雨林富含原生的碳、氮、氢、氧原子,这些元素混合在一起,能够不断产生新的动植物群落。对于这些新物种,雨林只是提供了合适的环境以培养意外的进化,而最有希望的生命形态,总是出人意料地崭露于异常肥沃的环境中。因此,热带雨林模式并不试图迫使个体产生创新,而是设计与营造合适的环境,培养创新自主地生成并繁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如果总是预先设定目标,譬如创建一个苹果公司,或者拍一部角逐奥斯卡的大片,其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创新来自于“热带雨林”而不是“庄稼地”,并不是说播种之后一定会收获。《硅谷生态圈》认为,最大的价值产生于不同的人之间的交流和交易。人们的专业多样性越强,交流的价值潜力就越大。硅谷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它能让陌生人之间结成一个互相信任的“部落”,并且对新产品和技术进行实验,人才、技术、思想、资本的交易成本达到最低。硅谷祟尚个人主义,但同时个人也会积极参与到围绕新产品的开发或者新想法的形成的社群中去。

所有这些,对于想复制硅谷意味着什么呢?要进行创新,最重要的是提供创新的环境,而不是事先计划具体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行为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行为,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创新应该是专业背景多样性的个体之间充分交流与交易的结果。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系统或者人际关系网,让人才、思想和资本更加自由地流动,创新就可以持续。所以,创新并不是有了人才(通常是拿了博士学位的海归)、资金(往往是政府用纳税人的钱买单)、土地(政府建立园区并提供各种设施)之后,政府“种庄稼”一样“种”出来的,而是需要“热带雨林”。如果政府陷入招商引资的思维,而不去改变人们的行为,肯定会创新失败。如果在文化上不去培育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共生关系,政府对风险资本的补贴也不会产生效果。

创新最根本的是大学制度。当政府急着从海外挖回1 000个钱学森时,也不要忘记钱学森著名的发问:中国的大学,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当各级官员都在着急中国出不来乔布斯时,不要忘记出现乔布斯的文化与制度环境背景。2012年6月25日华为终端与小米,哪个更创新

据TrendForce调查,2014年第一季度,按照市场占有率,世界前十大手机公司中,中国占了6家,其中华为手机排名第4,小米手机排名第7。而根据另外一家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Technology发布的统计数据,在中国内地,小米手机排名第3,华为手机排名第5。国产手机枭雄中,只有华为手机与小米之争,才会擦出火花,才会吸引那么多的关注。

最能引发争论的是,手机领域里小米模式对华为终端的挑战,进而在移动互联时代,未来属于哪家公司,谁是真正的创新者,如何更有效地创新?

2013年年底,华为公司CEO任正非在2013年度干部工作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大公司如何做到‘不必然死亡’?”的讲话。他从特斯拉与宝马的汽车之争中提出对“创新”的认识,指出“我们只允许员工在主航道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不能盲目创新,发散了公司的投资与力量……要防止盲目创新,四面八方都喊创新,就是我们的葬歌”。

2014年年初,中欧创业营的李善友教授在一次题为“华为身处‘创新者的窘境’而浑然不觉”的演讲中提及任正非的这番讲话,并对比了华为手机与小米手机的成绩,认为华为公司在创新上存在战略失误。

对比一下华为与小米的成绩。华为是一家已成立20多年的企业,小米则是成立不久的手机公司。2013年,小米的出货量仅是华为出货量的36%,收入却是华为的60%,利润是华为的200%,净利润率是华为的350%。从这些数字能看得出来,华为手机虽然在销量上超过了小米手机,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有机会的业务已经被后来者追上了。

一篇题为《终端之战:小米模式不是华为的菜》的报道称:

华为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在与华为消费者BG管理团队的午餐会上曾指出:“华为消费者BG团队应该坚持走自己的路,我就是我!不要盲目对标苹果、三星、小米!我希望消费者BG团队不要在胜利之后就把自己泡沫化,不要走偏了。所以电商也不要说销售额,要说能做到多少利润。”

福布斯中文网转载了张利华的文章《任正非给了谁一个大大的耳光?》,文中说:

未来5至8年,会爆发一场专利世界大战,华为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任正非不仅在提醒华为,也在提醒所有的中国企业,同时给那些像小米这样从未走出过国门,特别是在欧美日发达国家和地区未实现过突破,只会关起门来觉得自己已超苹果的厂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小米粉丝为数众多,华为大军坚强忠诚,争论不免有些激烈。福布斯中文网携手新加坡智慧芽公司(PATSNAP),通过分析小米和华为的专利池,对比了它们的创新能力。

据TrendForce的研究报告,2014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的分别是三星、苹果和并购摩托罗拉后的联想。华为和小米也入选前十(见图1-1)。图1-1 2014年第一季度手机市场占比统计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下面我们通过比较小米、华为的专利状况,来分析前述争论是否符合实际。

我们看到,按照市场占有率,世界前十大手机公司中,中国占了6家,但只有华为手机与小米手机之争,才吸引了那么多的关注。因为华为在中国算得上是一个“老牌”的科技巨头,而小米公司只是一枝刚成立不久的新秀,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自主研发的创新型科技企业,主要由曾供职于谷歌、微软、摩托罗拉、金山等知名公司的顶尖人才组建。

从小米的创始人团队构成(见图1-2)可以看出,小米公司很有专利意识。图1-2 小米的创始人团队构成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2012年,小米与微软前CTO、高智原COO一起成立了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见图1-3),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及技术转让、知识产权运营、技术服务、技术咨询、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咨询、培训及商业信息咨询等业务。截至2014年,智谷公司已公开专利123件,主要涉及移动通信、视频处理。图1-3 智谷睿拓的权属关系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小米公司于2010年4月成立,同年12月便提交了第一件专利申请,名称是“一种添加联系人信息的方法”。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科技在4年的时间内共提交了超过1 000件专利申请,分别涉及中国、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一些国家(见图1-4)。图1-4 小米科技的专利公开趋势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小米公司在申请国外专利时,通常借由专利合作条约(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简称PCT)进行。图1-5的申请实例中,同族专利从在中国提交申请到国外同族专利公开,经历了近3年的时间(从2011年3月到2014年年初)。图1-5 小米科技专利申请模式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我们以中国专利为代表,来分析一下小米专利的技术构成(见图1-6)。图1-6 小米科技的专利技术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华为公司1987年成立,1995年提交第一件专利申请“基于程控交换机的蜂窝式集群系统的通信方法和系统”,到2003年时,总申请量超过1 000件,至2014年已申请专利超过9万件(见图1-7)。图1-7 华为专利公开趋势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华为公司的国外专利申请途径主要是PCT,其国外专利申请中,50%是PCT,之后再进入美、日、韩等国家以及欧洲地区。另外,华为公司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利布局较少,甚至没有(见图1-8)。图1-8 华为公司国外专利分布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在专利全文中限制“手机”“phone”等关键词及主要分类号后,华为公司在全球共有8 500件相关专利,年均公开600件。图1-9是它近年来的专利公开趋势。图1-9 华为手机类专利公开趋势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华为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其子公司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华为终端(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终端”)主要从事移动通信产品及电子产品的研发、生成、销售及售后服务。

华为终端申请的专利中,有一部分是与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同申请的。

小米和华为都是在2010年前后开始有专利公开,都主营移动通信产品和电子产品,因此在专利上具有可比性。我们接下来比较一下它们的专利申请趋势、国家分布、技术组成。

如图1-10所示,在公开数量上,华为终端的专利申请在2010—2012年之前都明显超出小米科技,但从2013年开始,两者的公开量差别显著缩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华为终端在2007—2009年之前申请了1 300多件专利,这些专利会在2010—2013年相继公开(专利从申请到公开大约有18个月的保密期)。图1-10 华为终端与小米科技的专利公开数量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同样,由于华为终端的专利申请早于小米科技,加上从国内申请到国外申请大约有1~3年的延迟公开,因此目前两者国外专利差距较大。但两者也存在相似的方面,比如都申请了较大比例的PCT专利,都是以美国和欧洲国家为专利申请国(见图1-11)。图1-11 华为终端与小米科技的国外专利数量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图1-12是两家公司在主要技术类别上的比较。通过对比可见,华为终端的专利主要集中在通信技术上,例如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等,而小米科技在数据处理上的专利比重最大。图1-12 华为终端与小米科技的主要技术类别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更具体地,图1-13是华为终端所申请专利的主要技术组成图,可见其技术类别受到其网络设备专利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由网络设备向移动终端的技术扩展。图1-13 华为终端专利的技术组成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专利是衡量一家技术型公司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在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快的智能手机时代,专利已成为打击竞争对手、维护自身市场地位的一种策略。

但专利数量并不完全说明创新能力。对比乔布斯末期的苹果与微软,2010年,微软在美国获得专利3 094项,排名第3位,苹果获得专利563项,排名第46位。微软近年来平均每年花90亿美元研发或者收购技术,过去10年,花掉了690亿美元。但是,在此期间,只有苹果的产品创新取得了突破。苹果凭借4 000件专利,市值超过微软与英特尔之和,更于2014年8月初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安卓系统也仅凭600项专利就在两年内占据了智能手机近一半的市场,而微软系统仅占2.4%。

诺基亚、摩托罗拉、黑莓都是移动通信专利巨头,但都成为被颠覆的对象。

从三星与苹果的专利对比来看(见图1-14),苹果公司以相对很少的专利数开创了智能手机行业,而三星则以更多的专利数实现了对苹果的赶超,并且能与苹果打一场旷日持久的专利战。图1-14 三星、苹果的专利国别对比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苹果与三星公司的专利主要在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以及欧洲国家申请,而在东南亚各国申请较少(见图1-15)。图1-15 苹果公司专利分布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图1-16 三星公司专利分布数据来源:智慧芽公司。

总结华为终端与小米在专利上的对比,主要有下列几点不同:● 与华为整体的专利数相比,小米仅相当于其零头,但如果拿华为终端与小米相比,从技术与产品的综合创新能力来看,小米已经领产品风骚,华为终端正以技术强势后发制人。● 小米科技的初创团队多有谷歌、微软、摩托罗拉公司的履历,因此应该具有积极创新、专利保护的良好意识。● 小米科技的专利申请量增长很快,基本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的申请量相接近。● 华为终端、小米科技在专利申请的主要技术、主要途径、布局国家上相似,但华为终端的技术受其网络设备技术的影响较多,小米在数据处理的专利上比例较大。● 小米科技除独自申请专利外,还参与组建了技术交易公司“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华为终端则与国内各大学有少量共同申请的专利。● 当前看来,华为与小米在专利数量上差别巨大,但这不足以说明两者目前在创新能力上实力悬殊。● 智能手机正在从3G向4G,向LTE转变,华为的专利与技术优势有机会显示出来,看小米如何再次证明自己。

通过对比华为与小米的专利池,我们得出什么结论呢?首要一点是我们应如何理解创新。其实创新的归宿不是技术本身,而是通过技术创造出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实现商业价值的快速成长,尤其是能引发颠覆效应。

华为终端与小米科技,都要好自为之。2014年7月3日硬件制造与免费思维

许多人都在谈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所谓传统产业,就是现在还没有互联网化的产业。互联网就像当年的电力一样,成了几乎一切产业的基础设施。但对于许多传统产业,尤其是制造业来说,拥抱互联网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

2014年,福布斯中文网在东莞松山湖举办了一场论坛,聚焦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的结合。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从互联网的角度观察了硬件制造的创新,认为免费的方式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免费可以帮助企业迅速积累大量的用户,然后把这些用户变成客户,从而建立新的商业模式,把用户的价值跨界变现到其他产品或服务上,即所谓“羊毛出在猪身上”。

小米的硬件产品无限接近成本价,终极目标是成为互联网公司。就这个问题,我还与几位企业家展开了讨论。互联网企业在免费的背后有风投支持,快速烧钱积累海量用户,为找到商业模式提供了可能,但是对于许多利润已经相当微薄的制造业来说,恐怕难以如法炮制。免费是一柄双刃剑,弄不好,新的业务没有建立起来,还把现有的主业搞砸了。

话虽这么说,但如果把制造业拥抱互联网看成一个从制造向服务、从硬件向软件延伸的过程,就不能完全从以往的经验出发,而需要一些新思维,包括免费思维。硬件免费,出售服务

硬件免费,可以出售耗材或外设。运营商免费提供手机,靠月租赚钱,打印机生产商靠出售耗材赚钱,剃须刀靠卖刀片赚钱,这些都是熟悉的例子,未必与互联网有关。雷柏科技机器人事业部的总经理邓邱伟告诉我,他们现在做互联网盒子,会用很低的成本卖出去,目的是刺激周边的无线外设以及游戏的销售。对于机器人业务,雷柏科技则是反向而动。很多人去找机器人集成商,要求先免费做方案,而雷柏科技是先收顾问费,“这样就可以让我甄别是不是有决心做这件事情”。软件免费,出售硬件;服务免费,出售产品

家具电商公司尚品宅配从软件行业跨界进入家具制造,10年前成为首家提供免费设计定制家具的企业。尚品宅配的CEO李嘉聪说,他们是先有用户才有客户。值得留意的是,他们实行免费的方式,“很多设计师在门店内有大量空闲时间,与其这样,不如给用户做设计,等用户满意之后,再让他变成客户”。这样,卖家具的企业进入购物中心,在门店内提供免费的咖啡、免费的休息设施、免费的Wi-Fi、免费的儿童游乐场。其实免费是有成本的,但是带来的是客流量,使店面成为家具业务的入口。软硬件结合定价

但在互联网与制造业天然结合的3D打印领域,免费却让人纠结。华曙高科的CEO许小曙认为,3D打印无法建立起2D打印时代免费卖打印机、靠耗材赚钱的模式,因为3D打印的材料成千上万种,制造商无法控制用户建立起闭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制约了美国3D打印的发展。“而我的材料是完全开放的,你可以使用任何一家公司的材料,所以我在材料和设备上都有利润,但都不是很高的利润。”软硬件结合,硬件卖出高价

最成功的免费可能是软硬件的结合,制造与服务的结合,从而能让硬件卖出更高的价钱。苹果产品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而特斯拉也承诺向自己的电动车用户提供终身免费充电服务。因为软件附体,硬件获得了更好的体验,这是与免费完全相反的思路。奋达科技的CEO汪泽其一直对我强调,他公司的基因是硬件公司,但目前正追求软硬系统一体化。“这和纯互联网视角很不一样,任何东西如果做得越来越低端,不管你是什么思维,最后这个企业肯定是死路一条。”这家以生产电声器材起家的公司,目前正在进入智能硬件的领域,面对互联网时代硬件应该越来越便宜、越来越免费的定势,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我们现在做的东西越来越高端、越来越昂贵,增长反而挺快的”。平台模式

免费累积起了巨大而稳固的客户群,使得企业可以建立起平台。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是典型的平台。尚品宅配发展的第三阶段就是把其他公司生产的床垫、沙发、床上用品,以很低的价格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让更多的客户在买低价床垫、沙发时也可以买自家生产的家具等产品。

免费的目的是最终盈利,甚至是卖出更高的价钱。免费是商家玩了多年的招术,只是在互联网时代玩到了极致——免费与最终盈利可以长时间分离。制造业要实现与服务、软件的结合,往往需要打破常规,免费思维很有帮助。2014年9月3日Free from anti-trust?梯若尔可以帮助周鸿祎更深理解免费

奇虎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写了本畅销书《周鸿祎自述: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这应该是国内第一本由成功创业者讲述互联网思维与创业方法的著作。“免费”是周鸿祎最爱谈的一个话题,自然也成为他著作中的精髓。但是奇虎面前横着一个更大的免费玩家——腾讯。2014年,持续4年的“3Q”大战画上了一个句号:奇虎360诉腾讯垄断一案,最高院二审判决奇虎败诉。

为什么腾讯的即时通信服务占据了中国80%的市场份额,却仍然能够“逍遥”反垄断调查之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QQ及微信都是免费产品,而腾讯从其他产品赚钱,如游戏和广告等,因而形成了一个所谓的“双边市场”(two-sided),甚至“多边市场”。周鸿祎凭借免费杀毒软件,也成功地建立起了自己的双边市场,而且自3Q大战以来,其诸多免费产品在PC端和移动端形成了一定的市场力量,也开始遭遇初创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的反垄断诉讼。我认为没有人会比周鸿祎更精于谈免费,直到法国人让·梯若尔(Jean Tirole)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梯若尔可以说是“21世纪第一位经济学通才”,其成就之一是开创性地研究了双边市场的机制。2003年他与人合著的《双边市场中的平台竞争》以及2004年他所著的《双边市场概述》,可能是迄今为止解释互联网经济最有力的理论,用这一套理论可以分析免费策略的定价结构和定价水平,也可以设计出复杂的双边甚至多边的平台策略。梯若尔参与开创的经济学图卢兹学派,成了双边市场研究的大本营。

但是在推崇梯若尔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戴维·埃文斯(David Evans),他与梯若尔等人同时研究双边市场,但这位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教授,更多从反垄断的角度来看待双边市场及平台竞争。在梯若尔之前,埃文斯发表了《双边市场的反垄断经济学》,他近年还专门研究双边市场中“免费”的那一边,发表过论文《免费的反垄断经济学》。埃文斯还做生意,创办了一家名为“全球经济学集团”的公司。他对中国也有强烈兴趣,与中国合作者帮助高科技公司在北京打了不少反垄断官司,其中包括引起很大争议的发改委对高通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在3Q反垄断诉讼中受雇于腾讯。

高科技和互联网是双边市场理论的主要领域。双边市场通常会产生网络效应,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回报有时会以非线性的速度增长,因此进入双边市场的公司往往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各公司都会投入大量资源提升用户体验、研发新技术、快速迭代更新,激烈竞争的结果是,市场最终由少数甚至一家公司主宰。百度、阿里、腾讯分别成为搜索、电商、社交媒体的巨头,各自控制了所在市场80%左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